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8-10 10:53: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論文

篇(1)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的喪葬儀式是中國禮儀文化中最為獨特的一種,因為它既是對死者的羊重與悼念,也是對于生者的一種慰藉.而我們除了要對中國傳統的喪葬儀式了解的背后,還要更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為這種法律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的根。而這種尋根溯源無論是時歷史還是未來,都是一種應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國傳統喪葬儀式的過程和具體的禮儀要求,在回顧古代喪葬儀式的前提下,對于喪葬禮儀背后的法律文化進行剖析。從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們真正所要探尋的價值目標。

1引言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觀,他們把養生與送死等量齊觀,甚至重視送死的程度超過了養生。因為有時只要是活著就好,無關質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賴活著”。相應的人們對于徹底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后一次儀式—喪葬儀式就有了較為繁瑣的規定。當然,這些喪葬儀式的背后,也深深隱藏著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

2中國傳統喪葬儀式的主要過程

本人長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對中國傳統的喪葬儀式的了解主要是針對于北方。通過本人親身的經驗以及查閱一些資料,中國傳統喪葬儀式的主要過程有:

小鹼:為尸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于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尸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挽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豐。

停靈:即將尸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于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吊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大鹼: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人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殯開始的標志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由孝子執“引魂播”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下葬儀式有風水師協助。

燒七:下葬后,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守孝:按儒教的傳統,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掃墓:親友于清明節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以上這些是具體的程序,但是從這些程序中的一些細節中可以看出一些傳統的法律文化。

3喪葬儀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 1懊孟追遠的儒家孝道觀

孝道觀念是中國法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千年以來,中國人無論貴賤貧富,都深深地受到這種禮教的熏陶和影響。儒家孝道觀十分重視死,把送死看成是盡孝的主要標志之一。《中庸》說: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備矣。《孝經》里面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優,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論語》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儒家的孝道觀在宗教觀上表現為尊祖,在倫理觀上表現為孝祖,在喪葬觀上表現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遲時說:生,事之以札;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倫語為政》)。當弟子宰我認為三年之喪太久時,孔子批評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論語陽貿》)。在喪葬上,孔子雖然不主張厚葬,主張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導的孝道觀,客觀上對后世的厚葬之風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故《淮南子祀論訓》曰:厚葬久喪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斷氣之前,要由其近親屬親自為其凈身整容,穿上壽衣;在葬禮上,死者的晚輩要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無論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斷了人;下葬后,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掃墓等活動。

“孝”是一種血緣倫理觀念。先秦儒家認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梯道德本性在喪禮中的外顯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禮記正義》孔穎達疏說的:“本謂心也……孝子親喪,痛由心發,故啼號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還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從此岸世界運用到了彼岸世界,喪葬儀式作為孝道在彼岸世界運用的載體,維系著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關系。

3. 2禮制下的宗法等級觀念

傳統等級觀念脫胎于奴隸社會,完善于封建社會,反映等級制度,并為思想家所論證、為法律所強化,因而成為一種傳統法律文化。中國古代歷來重視以“禮”為基礎的宗法等級觀念。儒家學說不僅強調外在儀禮的種種規則,而且更為重視其表現的思想和觀念,并且把他們上升到了社會秩序的層次,強調等級觀念。這一點也深深地表現在了喪葬儀式中。其中在喪服上就很有講究。按照《儀禮·喪服》的規定,喪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紹麻五種,從表面上看,守喪是一個純血緣親情問題,其實五個不同的等級都表現出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差異,是等級觀念的體現。比如,喪葬禮儀中反映出男女社會地位的等級差異,據《儀禮·喪服》中記載,兒子給父親服斬衰,為母親只服齊衰,若父親已去世,服齊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為丈夫服斬衰三年,丈夫則只為妻子服齊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會等級的差別。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權力和財富。比如西漢時代對各種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墳丘的高低大小有較明確的禮制規定,墳丘禮制趨于完備。

孔子所謂的“禮”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區分貴賤等級,維護社會秩序,是適應統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國古代的國家是在戰爭中氏族族長權力的不斷擴大而建立起來的,是一只家國一體的國家制度。相應的國家的各個機構和權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緣關系決定的,所以封建統治者正式通過“孝”來維系宗法血緣的紐帶,從而達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為鞏固“家天下”的統治而服務。

3. 3以“和”為墓礎的法律文化觀念

《論語》上也說:“禮之用,和為貴”。在喪葬禮儀中也體現出“和”的文化價值觀念主要表現在通過喪葬禮儀活動達到家室和宗族的和諧。喪事的處理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行為,它往往是一個家族或宗族的行為。在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中,葬禮是一件大事,也是.民間各種儀式中最為隆重,也最為鋪張講究的儀式,喪事不是由幾個人單獨完成了,而是需要家族成員的參與,甚至是旁人的幫忙。葬禮是公開性的活動,也是一次社會聚合的機會,通過葬事的處理達到家庭的和諧,家族內的相互了解和和睦,達到了鄰里之間的互助,尤其重要的是,通過喪葬禮儀活動,達到了對子孫后代的教育。

篇(2)

【關鍵詞】清朝服飾;形象;朝鮮使者

中國與朝鮮兩國山水相連,關系源遠流長,中國儒學很早就傳到朝鮮,并對朝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至朝鮮朝時期都非常深遠。朝鮮基于儒學“事大”思想與中國建立了宗藩關系,而朝貢是這種宗藩關系的主要表現形式。朝鮮每年都會派使節到中國朝貢,這些朝鮮使節完成外交任務回國后,要向國王匯報出使情況,所以他們對中國的評價往往會影響朝鮮國王對中國大事的決策。可見朝鮮使節不僅擔當著朝鮮的外交任務,也是中朝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主要媒介。朝鮮使節到中國后記錄了他們在中國期間的活動,以及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認識。清朝時期把這些文本統稱為“燕行錄”或“使行錄”。 朝鮮使節在“燕行錄”中使用大量筆墨來描寫中國服飾,服飾屬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朝鮮使節對清朝服飾文化的態度其實就是對清朝文化的態度。服飾也是建構異國形象諸多因素之一,所以本論文主要想通過朝鮮使者筆下的女子服飾的描寫,來考察十八世紀上半葉清朝女子形象。

服飾除保暖遮羞蔽體的實用功能外,還具有審美功能。明清鼎革后,男子全部“S發”穿滿服,無從分辨滿漢,但是漢女服飾仍保留了漢制,使得朝鮮使節能夠馬上判斷出是滿族女子還是漢族女子。朝鮮使節所建構的漢女形象是正面的,而滿女形象多是負面的,而且朝鮮使節總是將漢女和滿女進行對比,感情傾向于漢女。漢女“或著摺裳,穿黑唐衣,頭飾花珠,且垂面黑紗,乘驢子而行者,間有之,女子則猶帶明衣制矣,可愛。”1朝鮮使節認為漢女可愛,主要是因為漢女的衣制保留了明制,朝鮮使節的這種判斷其實是帶有思明情緒的。朝鮮因“慕華”而“衣冠一遵明制”,但現在“四海之內,皆是胡服,百年陸沉,中華文物蕩然無余”感嘆到“中華之禮服,反作市胡弄玩之資,痛哉。”2就在朝鮮使節感到絕望之時,穿大明衣冠的漢女則給了朝鮮使節一份心理安慰,聊以慰藉朝鮮使節懷念大明之心境,所以感情傾向于漢女,建構的漢女形象也是正面的。朝鮮使節本身就對滿族懷有偏見,一直認為滿族是不識禮儀的蠻夷之族,因此在描寫滿女服飾的時候也帶有這種情緒,“寧遠以東多是胡女,而不分內外露面出見,唐女則內外甚密,而胡女頭插亂花金玉飾頭,著長衣緩緩住行。”3朝鮮使節將漢女和滿女進行了對比,贊揚漢女“內外甚嚴”,斥責滿女“不分內外,露面出見”,因為滿女的服飾不符合朝鮮朝社會的道德觀。朝鮮朝社會女子出門時,一般會用長衣來遮面,這樣做是為了劃分男女界限,禁止與男子自然接觸,這其實就是“禮治”思想中的“內外法”。強調“內外”是由孟子提出的,內外本指“里”和“外”,而實際上多用于夫婦之間。孟子在“五倫”中強調“男女有別”,而男女之“別”源于陰陽五行思想,陰陽五行思想把宇宙一切事物分為陰陽,男子為陽,女子為陰。董仲舒后來提出“陽尊陰卑”,所以男子因為是陽而尊貴,女子因為是陰而卑賤。《禮記》中第12內則中強調“男不言內,女不言外,非祭非喪,不相授器,外內不共井,不共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出門,必肀紋涿,夜行以燭,無燭則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把男女之“別”劃入到“禮”的范疇之內,朝鮮接受了這種思想,并這樣做。朝鮮女子是不能隨便外出的,即便外出也要“蔽面”,這樣才有“禮”。所以朝鮮使節看到滿女“出門見人不羞”感到“可駭”,從而更加肯定了滿族是個不識禮儀的蠻夷之族的觀點。

在當時的朝鮮社會中,受陰陽相濟的傳統觀念的影響,女子一直處于從屬地位,一切服從于男子。宋儒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并將這種道德規范加上婦女身上,女子的服飾必須要符合道德規范,出門必須遮面,這其實就是對婦女人身自由的限制,而滿女不遮面出門體現的正是男女平等思想,這其實是一種進步。

滿族女子出門由于不用長衣遮面,使得朝鮮使節能夠觀察到滿族女子的妝扮,“毋論老少,皆耳燜珠。”4朝鮮使節雖沒有直接做出評價,但卻注意到“清女頭樣耳頗異矣”5,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朝鮮社會的審美觀可推知朝鮮使節的態度。高麗時期,耳飾傳入高麗,并開始流行男女都配戴耳飾,到朝鮮中期董越《朝鮮賦》中強調“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不可毀傷”,認為在耳朵上穿洞是對父母的不孝,下令禁戴耳飾。所以朝鮮中期兩班貴族女子都不戴耳飾,只有少數庶民階層的女子及配戴耳飾。另外當時受中國傳統“華夷”觀影響,戴耳飾的風俗被視為“胡俗”“蠻俗”,所以見到女子戴耳環則嘆道“如蠻俗者”。根據當時朝鮮社會的審美觀及朝鮮社會對滿族的社會集體想象物,朝鮮使節也會認為滿女“耳掛雙珠”是蠻俗。滿女帶耳飾則是舊俗,乾隆曾說“旗女一耳戴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可看出這是滿族的習俗。《三朝北盟會編》載女真人:“男子辮發垂后,耳垂金銀。”可見早期男子也同女子一樣耳掛金銀佩飾,到清后男子逐漸不戴了。滿族婦女戴耳環的習俗與薩滿教觀念有關,“薩滿教認為人有三魂,即命魂、真魂和游魂,其中游魂是最活躍的,可以脫離人體而活動,而耳環能衛護游魂,以保證人的神安志名,所以滿族先民視耳環為平安避邪靈物。”6 朝鮮使節認為這種戴耳飾的風俗是“蠻俗”,顯然是受“華夷” 觀影響而表示蔑視之情。

另外,朝鮮使節發現“漢女皆傳粉,胡女則否,舊聞漢女有夫,雖老皆傳粉簪花,今不見盡然。”7 朝鮮使節認為漢女多涂粉,對漢女涂粉并不反感。而實際上滿族入關之后,漢滿女子相互影響,滿女也涂粉,對于滿女涂粉,朝鮮使節則描述成“厚涂真粉”。在朝鮮社會中,認為女子“濃涂脂粉,何異塑鬼,故古人不許婦人時世之妝。”只有才會涂粉涂胭脂,戴耳飾,所以滿女戴耳飾,涂厚粉,與朝鮮社會女子相比,(下轉第103頁)(上接第102頁)滿女傳遞出一種妖艷的形象。

十八世紀上半葉,朝鮮使節描寫滿族女子,重點是在描寫滿族女子的妝飾,通過朝鮮使節的描述,我們發現朝鮮使節一方面是受朝鮮朝社會集體想象物的影響,將漢女塑造成正面形象,而滿女則為負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受朝鮮朝社會傳統的審美觀影響,從儒家道德觀的角度否定滿女。從服飾傳播和接受學的角度來看,朝鮮的審美觀帶有種族中心主義色彩,即以朝鮮社會的標準來對待其他文化,并認為朝鮮社會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及審美觀點等是最正確的,是最佳的選擇。朝鮮這種種族中心主義是受中國傳統“華夷”觀的影響,排斥蠻夷習俗、文化。正確認識各不同民族服飾美的特點,就能夠打破束縛服飾文化發展的各種禁錮,從而使得各民族健康的著裝觀念與優秀的服飾形式得到充分的交融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葛兆光.大明衣冠何處在.史學月刊,2005,(10):41-48

[2]劉廣銘.朝鮮朝語境中的滿洲族形象研究.延邊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6

[3]劉明新.解讀滿族服飾習俗的文化內涵.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3(5):124-129

[4]李善宰著.儒教思想? 禮儀服.漢城,亞細亞文化社,1992

[5]劉為.清代中潮使者往來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6]孟華譯.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全美子.18世紀韓國游記文學中的中國形象.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8]周振鶴.十六至十九世紀初中韓文化交流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5

篇(3)

論文摘要: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影響著中國歷代優秀的人才,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新的環境、新的挑戰,需要我們提出新的教育方法,而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輔以校園文化、課程改革、社會實踐等宣傳途徑,將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更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資源。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

(一)思想政治素質的積極影響

1.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愛國主義情感是一種對祖國充滿熱愛、忠誠的感情及愿意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情感。中國的青年一代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要任務,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利于團結青年一代,更會成為鼓勵當代大學生參與祖國建設的強大動力,同時,也更有利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鄭成功、戚繼光、林則徐等歷代愛國英雄身上體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中起著積極的影響作用。

2.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許多人是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起來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動不動便對社會不滿,怨老天不公,缺少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啟迪人們將為國為民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不但要有強烈的愛國義情感,更要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體現出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二)意志品質的有效提升

1.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當前許多大學生沒有道德感,以自我為中心,缺少仁愛之心和感恩之心,驕傲自大、心胸狹隘,屢屢做出違背道德標準,甚至是觸犯法律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文化素質低下,道德水平不夠。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積累的文化底蘊對于道德情操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篤敬”的誠信品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將心比心”的寬容品質,“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謹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詞安定”、“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彬彬有禮”的禮儀風范都是當代大學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優秀品質,中國傳統文化對于上述思想的闡述和理解精辟而獨到,是大學生們值得關注的內容。

2.有利于培養大學生頑強的意志力和自強精神

由于特殊的成長背景,當代大學生中的許多人缺少吃苦耐勞的毅力,獨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現了家長跟到學校照顧起居的可笑場面,培養大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和自立能力是中國大學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自律精神;“頭懸梁、錐刺骨”、“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功夫深,鐵柞磨成針”的刻苦鉆研精神;“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不強者不達”的自強精神,恰恰是中國大學生身上缺少的品質。

(三)職業素質的重要影響

1.愛崗敬業精神的啟示

許多大學生好高鶩遠,不肯腳踏實地地面對生活,跳槽現象頻現,失信于企業的現象嚴重。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專注統一、感恩思想,強調“術業有專攻”、“業精于勤而荒于嬉”,這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專心于專業崗位建設,培養其愛崗敬業的精神。

2.團結協作意識的提升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增強,協作意識差,人際關系淡漠,而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又是企業對大學生的基本要求。中國傳統文化主張“和諧統一”,這正好與時代要求相符合,對于協調人際關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3.識大體、顧大局的意識

當代大學生更加注重個人利益,忽視集體利益,整體觀念和大局意識不強。而傳統文化中的整體精神,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講求付出,歌頌奉獻,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培養全局意識,淡化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讓其思想更加成熟。

4.刻苦鉆研、不斷創新精神

時代需要文明,時代呼喚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與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分不開,萬里長城、都江堰、圓明園、四大發明等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地方,當代大學生如果能夠將這些文明和精神繼承,那么在世界未來的發展必將是不可阻擋的。

二、封建腐朽思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作用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幾千年腐朽的封建文化的左右,其中也夾雜了許多不利于大學生學習的內容,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時,我們要注意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學會批判繼承。

(1)中國傳統文化重德輕法,過于宣傳“德治”,缺少民主法制思想,專制思想濃厚,不利于大學生們法制意識的培養;(2)過于嚴格的等級觀念,強調天生的地位差別,不利于大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同時也讓部分大學生過于迷戀“官本位”,權力欲明顯,認為當官是人生價值的最大體現,這在目前高燒不退的公務員考試中體現得最為明顯;(3)過于強化從眾心理,個體永遠淹沒于群體,讓部分人正常的自我意識受到壓制,不利于個人心理健康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4)過于強化“無為”思想,如“君子無所爭”、“木芳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的思想,讓一部分人的競爭意識受到壓制,也為一批大學生頹廢生活、無所事事提供了借口,而健康的競爭恰恰是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所必需的,這種“無為”的思想不利于大學生在競爭中創新和發展。(5)過于強調“關系和人情”,親情和友情是一個人豐富情感的表現,但是過于強調各種關系和情誼,往往會造成對事實和公平的歪曲和損害,現實生活中,任人惟親、家族腐敗的現象其實是一種“重情重義”情感的畸形表達。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關系”,卻對自己個人能力不作高要求,歪曲了社會的公正性,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三、新時代下積極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一)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

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們應該在高校營造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沐浴在文化的氣息中,成長在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是通過各種學生活動的開展進行傳統文化學習氛圍的營造,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可以邀請國學名家到校園內開設傳統文化系列講座,鼓勵學生建立相應的學習型社團,進行自主研究,并通過文藝表演、電影節、知識競賽、寫作比賽、演講比賽、研討會、讀書節等各種活動開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活動。

另一方面則是利用目前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信息社會,網絡教育不可忽略,如今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用戶的一個主力軍,他們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正受到網絡的深刻影響。我們要及時轉變教育方式,與時俱進,提高教育的效果。目前全國各高校都有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渠道,通過博客空間、QQ群、MSN等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但是網絡宣傳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太多的負面思想也在同時傳播,這就要求我們要謹經營這塊陣地,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機遇,達到正面教育效果。

還有就是作為學生工作者,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積極學習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才能在每天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時有效地應用,而且要注重個人言行舉止,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一支文化底蘊豐富、禮儀修養高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必然會對整個校園文化育人氛圍的營造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重視課程載入的重要性

目前許多高校都重視專業教育水平的提升,將精力放在教學質量和技能水平、就業率的提高上,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應付態度對待。除了思想政治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學生也只是應付了事,而更少有學校專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這些年,隨著中國文化在全世界的熱傳,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開始注意到培養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了。許多高校已經開設了有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選修課,但是我認為,要想加強這方面的教育,還應該進一步加大課程載人力度,開設有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必修課,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擴大化,同時豐富校內的圖書資源,大量引進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為學生進一步拓寬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空間。

(三)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積極的社會實踐

篇(4)

[論文關鍵詞]傳統文化 大學生思想 道德素質

當今在校大學生多出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部分學生存在忽視傳統文化的傾向。由于對傳統文化缺乏應有的認識,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弱化。這種狀況不加以解決,勢必會影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民族的發展進步。因此,探討傳統文化的缺失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弱化的影響及其解決的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傳統文化的缺失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弱化的影響

由于商品經濟和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正面臨著西方文化巨大沖擊的考驗。傳統文化觀念的淡漠,文化發展的滯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會道德滑坡的現象。這種情況反映在高校中,導致部分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弱化:

1.對傳統文化中“立志”與“志向”認識的缺乏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較普遍的精神空虛與頹廢現象。理想信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傳統文化強調人要立志高遠,如孔子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墨子的“志不強者智不達”。多年來,由于傳統文化的淡化,人文教育不被重視,一些大學生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應有的修養和情操,缺乏社會責任感,功利心理濃厚,重“自我設計”,關注“自我價值”的實現,欠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的自覺,缺乏樹立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青春力量的遠大志向。這樣的大學生容易在現實中迷失方向,難以擔當振興中華之重任。

2.對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精神的缺乏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較普遍的承受“挫折”能力低和心理脆弱現象。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為主導的,它鑄就了一種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反映了傳統文化中積極進取的精神。大學生處于自我心理發展時期,他們中不少人存在著心理敏感、自卑或自大的情況,很難正確面對自己成長中的欠缺與不足。此外,一些大學生面對各種競爭壓力時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結果導致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輕生。

3.對傳統文化中“謙讓”和“寬恕”知識的缺乏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較普遍的“以自我為中心”和人際緊張現象。謙讓就是“謙虛、禮讓”,我國傳統文化素來就以謙讓為美,以謙讓為品德標準。寬恕有兩層含義,一是寬大仁恕,二是饒恕、原諒。傳統文化把寬恕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種方法,強調寬恕在處理人際關系中的作用。當代大學生成長在改革開放后的文化轉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融帶來的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現實,使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日趨復雜,其人格特點與傳統文化有許多不和諧的方面。加上當代大學生不斷強化自我意識、私人空間等原因,他們在社會交往中面臨著許多困難,出現了交往偏執、社交恐懼等人際交往失調現象。此外,傳統文化所倡導的溫恭謙讓、寬恕等做人準則被個人利益至上、自由主義等思想所侵蝕,在處理人際關系時部分學生感到不知所措,不能把自己融入一些實際活動中去,不能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故在具體的交往活動中團結協作能力較差,心理問題較為突出。

4.對傳統文化中“禮儀”知識的缺乏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行為舉止禮貌欠缺的現象。“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禮”能使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們相互尊重愛護,和諧相處。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大學生基本素質較差,如不遵守公共秩序、隨意損壞公共財物、動輒吵架與故意傷人、誠信缺失、自私自利、目無師長、舉止輕浮等,高校中不乏各種違法違紀的事件。長期從事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和青年教育的清華大學教授張豈之,在接受《中國教育報》記者采訪時曾指出“中國的大學畢業生雖然擁有優秀的學業成績,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禮貌”。

二、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正因為傳統文化的缺失,使大學生容易受到外來不良文化的侵襲,出現內心迷茫和空虛,進而導致行為上的反傳統甚至反道德。因此,積極挖掘和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來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1.充分利用傳統文化關于人生理想的寶貴資源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首先,傳統文化強調立志對人生的作用,這一點可以啟迪我們教育學生要胸懷天下,為造福人類而立志成才。立志在中國文化傳統中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說:“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2005年8月13日,總理在中南大學調研時勉勵大學生“除了學習知識外,還要學習做人。學生們要懂得一個重要的道理,這就是作為天下的人,要想著天下的事”。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立志,還要立大志,要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立為人類做出自己應有貢獻的大志。其次,傳統文化的人生理想著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為我們培養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啟迪。孟子說“大丈夫”應“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種“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是孟子所宣傳的理想人格的支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是一場偉大的革命,不僅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也意味著必將實現人的現代化。但市場經濟對于人類的精神生活來說,又不可避免地形成自發盲目的力量,這需要對大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以消解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而充分利用和挖掘傳統文化關于人生理想的寶貴資源,會有利于培養當代大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發揚傳統文化中“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培養大學生的吃苦耐勞品質。剛健自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基本人文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強自立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始至終倡導的人格品質。“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千百年來激勵人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積極進取。傳說中的“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等故事,其核心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奮斗不息精神。當代大學生生逢盛世,雖然在順境中前進,如同順水行舟,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們更容易接近和實現目標。但是順境中的寬松氣氛、優越條件易使人滋生驕嬌二氣,自滿自足,意志衰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學習的壓力、考試的壓力、就業的壓力、情感的壓力等像洪水一樣,沖擊著大學生們的心理。而且有好多同學已經倒在了它的強壓之下,在自己心理的陰影里畫圈圈,痛苦不堪。自強不息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起堅強的意志力,能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3.承繼傳統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做人處事原則,教育學生首先學會做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生一世必須交際。今天常常把一個人人際關系的狀態稱為人脈,人脈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良好人脈的形成應堅持平等、誠信、寬容、互助的原則。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人際關系的理論不僅在漫長封建社會而且在激烈競爭的今天,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傳統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僅提供了人際關系的準則,同時也是實行這一準則的普遍方法論原則。在人和人的相處中,傳統文化特別強調要“推己及人”,要關心他人,也就是要“愛人”。作為孔子倫理思想核心的“仁”,其核心要求是“仁者,愛人也”。而愛人不只是愛親屬,還要愛別人,要做到與人為善。當前部分大學生感到人際關系難處,存在著社交恐懼,通過學習傳統文化中的仁人君子精神,有助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找到克服恐懼的方法。

4.充分利用傳統文化關于禮儀禮節的寶貴資源,提升學校的人文風氣。基于人有不同的德性,如果人人率性而為,隨意行動,社會秩序就會難以保證有序化。于是傳統文化注意用禮儀來統一人的行為,使人的行為規范化。禮儀、禮節在學校管理活動中有維護管理秩序的作用,因此學校應提倡賦予現代意義的禮儀觀、禮治觀,這些對學校管理活動的規范化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學校應該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管理措施來制約學生的言行,如規定上課下課學生應該起立向授課教師致禮,學生見到老師應該問好等。同時,充分利用學校的公共場所張貼一些有關禮儀禮節的知識和常識,開設關于禮儀禮節問題的講座或論壇,使禮儀禮貌的知識和常識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講禮貌、和諧有序的校園風氣。

三、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舉措

利用和借鑒傳統文化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們只有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才能真正體現對于優良傳統的繼承。因此,應該積極探索和切實落實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辦法和途徑。

1.讓學生多讀古典書籍。我國古代眾多的文人大都有著高尚的人格品節,他們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實流露。司馬遷正直不阿、受辱不屈、發憤著書的執著精神,陶淵明淡泊明志、棄官歸隱、追求人身自由的品格操守,屈原疾惡如仇、修身潔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都在他們的詩詞歌賦中有著突出的表現。傳統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閱讀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過程中,去自覺地感受和體驗其中的人格精神,使這種人格精神對其產生潛在而深遠的影響。各高校可以從大學新生踏入校園伊始,統一向各新班班主任布置學生在大學四年應該讀的古典文化書籍,并開設有關書籍和經典解讀的選修課或講座,還應該通過思政課、寢室文化、班集體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等形式來熏陶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涵養,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與道德境界。

2.傳統文化進大學課堂。當前高校相關課程設置普遍在通識課程中設有傳統文化課程,但是沒有對傳統文化的某一部分給予學生系統的講解,還是處于泛泛而談的階段,使得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對此,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依托有關專家學者、出版部門聯合編寫高質量的閱讀材料;另一方面,必須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增加相關課程的設置。開設傳統文化課程,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把傳統文化課作為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納入教學計劃中,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課程范圍應包括古代哲學、道德、教育等領域的思想,以弘揚中華民族高尚的民族氣節、民族精神為主旋律,以發揚優秀的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為重要內容。

3.校園文化建設要注意營造傳統文化的氛圍。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須運用校園文化傳播的各種形式(如校刊校報、校園廣播、黑板報等),增強傳統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影響力。學校可以規定某一期黑板報或者校報的某一版必須是關于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并組織評比活動;可以開展一些有關傳統文化的征文活動。通過這些舉措,調動大學生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此外,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可以舉辦一些講座,多開設一些選修課,這是高校應該做到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

4.學校領導和教師應起表率作用。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其形象直接影響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由此,要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績效,首先必須在教師中組織學習,加強教師隊伍的傳統文化教育,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重視“言教”與“身教”合一,學校領導和教師應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在傳統文化中,孔子主張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孟子說“吾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強調領導者的示范形象作用。為此,要注意發揮高校教師在各個方面的表率作用,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篇(5)

摘要 “淑女”是一個比較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詞,對“淑女”含義的理解與翻譯屬于跨文化交際的范疇。本文對各種英語譯文中有關“淑女”的翻譯進行對比并加以重點分析,進而指出文化詞的翻譯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兼具歷史性和跨文化交際的特征,同時也與譯者的文化底蘊和世界觀、審美觀有著密切的聯系。

關鍵詞:淑女 文化詞 跨文化交際 翻譯 歷史性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淑女”的內涵意義豐富,在各種有關中華文化的典籍中,均有不少有關“淑女”形象的描述。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睢》);“女兒經,仔細聽,早早起,出閨門。……遵三從,行四德,習禮儀,難說盡,看古人,多賢德,宜以知,為法則”(《女兒經》)。無論是《詩經》、《漢書》等古籍中所描述的善良、美好、有修養的“淑女”,還是發展到儒家文化傳統中遵從“三從四德”的“淑女”,在當今社會中已經很難尋覓,更不用說在外國文化中。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漫長的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識已經讓“淑女”這個概念打上了濃濃的中國特色文化的印記。而隨著“淑女”含義的現代演變,現代淑女氣質和風范的涵義已絕對不等同于中國傳統意義的禮教名詞,因為中國傳統禮教思想抹煞了女人應有的魅力和價值。現代淑女不僅僅要具備溫柔、善良的品行,更需要具備現代社會所特有的東西,特別是指緊跟時代潮流并且掌握的現代科學知識,我們今天所提倡做的淑女是在傳統美德基礎上又不失現代社會價值的淑女,是新文明、新文化、新時代背景下的新新女性。提倡做淑女,總比提倡做“野蠻女友”、“作女”好。這并不意味著復古倒退、不合時宜和束縛個性,而是使女人更具有個性、魅力和品位,恢復女性的本來面目。

從古到今,對于“淑女”一詞的英譯,選詞多種多樣、方式不甚枚舉,在各種英譯本當中的譯法也多達20多種。如何正確理解“淑女”這個特殊的文化詞?在跨文化交際當中如何把這一詞匯介紹給外國讀者并很好地進行翻譯?不同的文化語境對譯文的傳播效果的影響有多大?如何保留其中國文化的特色?這些都是應該進行深入研究并加以探討的。本文針對上述問題,就“淑女”的各種英譯形式,“淑女”與英語當中的“lady”、“gentlewoman”等所謂的對應詞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研究,從而進一步探討了跨文化交際中翻譯的難點和策略。

一 “淑女”與英語中“gentlewoman”含義之異同

談到“淑女”,人們馬上想到的是與之對應的“君子”;而一想到“君子”,人們馬上想到的是“紳士”。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們早已能夠脫口而出。“君子”和“紳士”,屬于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范疇。學者邊立紅早就撰文指出兩者之間不同的文化差異,但習慣上,人們很喜歡把“君子”翻譯成“紳士”,也就是英語當中的“gentleman”。同樣如此,很多人也喜歡把淑女翻譯成“gentlewoman”。“Gentleman”的來源,前文中已做了詳細闡述,那么“gentlewoman”的含義又是怎樣呢?

查找權威的英語字典可以看到有關“gentlewoman”的英文定義。如《Compac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gentlewoman”的定義是:“a woman of noble birth or good social standing”。在《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4th Ed)中,其則有如下四個含義:1、(Obsolete)a woman born into a family of high social standing,lady;2、A courteous,gracious,considerate woman;3、(Historical)a woman in attendance on a lady of rank;4、A female member of the U.S.House of Representatives:usually a form of address;often in the phrase the gentlewoman from(a specified state)。

以上是英文解釋,再看看權威的英漢字典對“gentlewoman”的譯文,基本上可歸納為:1、貴婦人;2、淑女;3、良家婦女;4、有教養的婦女。從以上英文和英漢字典的解釋中不難看出,“gentlewoman”的內涵:其一、出身高貴;其二、行為舉止端莊并有很好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

而從“淑女”的漢語含義來看,它僅僅是“gentlewoman”的含義之一。也就是說,“gentlewoman”的內涵比中國傳統文化有的“淑女”的內涵要大。“出身名門的貴婦人”;“王室、貴族的侍女、女仆”;“美國眾議院的女眾議員”等,都能稱得上是“gentleman”。

二 “淑女”的英譯及其文化解讀

“淑女”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詞,在它身上濃縮了中國女性所具有的傳統美德和優秀品質,人們一旦提及“淑女”一詞,腦海里馬上就浮現出諸如端莊賢淑、溫文爾雅、美麗動人等優美的詞匯。而在外國文化中,我們很少能找到能用“淑女”兩個字來形容的女性,即便是莎士比亞筆下的朱麗葉也很難認為是“淑女”。淑女具有獨特的中國文化氣息,是中國傳統文化熏陶下的產物。試問,外國諸如英國有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史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嗎?

當然,英國有英國的文化,只是和中國的文化大不相同,尤其是在女性的傳統禮儀方面。如朱麗葉是一個心底純潔善良、愛情熾熱奔放、人格自尊自愛的美麗少女,她生活在中世紀的英國,當時的教會左右著封建的家長統治,它所宣揚的禁欲主義把正當的男女之愛也列在其中。而中國的淑女形象正如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是在中國封建社會下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那個時代的女子受到的是封建禮教的約束。所以說,“淑女”是中國特定文化下形成的產物,有人稱之為“封建淑女”,這比較符合“淑女”的本義。現代的中國女子和外國女子從本質上講都與“淑女”的內涵有所不同,在文化禮儀和氣質修養方面的表現更是大相徑庭,所以我們只能說現在的淑女都是原來古代“封建淑女”的演變,故稱之為“現代淑女”比較合適。

由此可見,“淑女”的翻譯也應該是個跨文化交際的問題,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該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該詞進行翻譯,特別是要根據自己的審美觀和文化觀而采取適當的翻譯策略。具體說來,可以采取歸化、異化、歸化和異化并用以及解釋性翻譯來創造。

例如,將“淑女”翻譯成:“noble lady”、“mild-mannered good girl”、“lass with pretty looks”、“good maiden fair”、“chaste and modest maid”,這些詞組基本上采用的是歸化和解釋性的翻譯方法,而且都是出自翻譯名家之手。下面看看翻譯大師們對《詩經?關睢》中“淑女”的不同翻譯法,可以做個比較:

1 James Legge(理雅格)的翻譯:“the 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 lady”。這里譯文用了四個形容詞,即:“modest”表示淑女的心靈美;“retiring”表示淑女的體態美;“virtuous”表示淑女的品質美;“young”表示淑女的年輕。理雅格一連用了四個形容詞來表達“窈窕淑女”的內在含義,可謂煞費苦心。辜正坤教授對此翻譯持批評態度,在《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中,他認為譯者對“窈窕”一詞把握不住,于是疊床架屋,連用了4個形容詞來修飾“lady”,但沒有一個用得恰當。“窈窕”實際上就是指嫻雅美好的樣子,直言之,姑娘文靜而又漂亮;用不著轉彎抹角地說她“modest”、“retiring”、“virtuous”、“young”。事實上,歐美人稱贊一個姑娘,多半也只用“lovely”、“pretty”或“beautiful”之類詞中的一、兩個就行了,沒有這么做作和羅嗦。此外,lady的用法也值得討論。《關雎》屬《國風》,“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歌詠,名言其情者也”。這里的“女”當指勞動女子,年齡也不會大,稱“lady”似乎有些典雅,不如稱“girl”更合民歌風味,可譯作“the lovely girl”。

2 Witter Bynner(威特?賓納)翻譯為“pure-hearted girl”。用這個詞來譯作“窈窕”也不恰當。恐怕打動“君子”(男主人公)的首先是“淑女”的外表秀麗,其次才是她的文靜舉止。試想,他們還未深交,怎見得他就認定她是“心靈純潔的姑娘”?此類意譯過火了。辜教授對此翻譯也有不同看法,他根據自己的觀點將其翻譯成“The girl is lovely and slenderly tall”。辜教授是中西詩翻譯的泰斗,只是筆者不解為什么“淑女”一定是“tall”的呢?不敢妄加評論。

下面是國內中文期刊中發表的有關以“淑女”為關鍵詞的文章,文中加下劃線即為“淑女”的英譯,試做比較:

1 從“南方淑女”到“墮落天使”――《喧嘩與騷動》中凱蒂女性話語的缺失(《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喻紅):From“Southern Belle”to“Fallen Angel”-Missing of Women’s Discourse i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2 從淑女到毒婦――分析男權社會秩序下艾米麗悲劇的必然性(《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裴瓊):From a Virtuous Maiden to a Vicious Woman-Analyz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Emily’s Tragedy Under Male Power Social Order;

3 帶刺的玫瑰、叛逆的淑女――評《紅樓夢》和《名利場》中兩位女權主義人物(《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陳慶生):The Thorny Roses,the Rebellious Ladies―Two Feminist Characters in Dreams of the Red Chambers and Vanity Fair;

4 論李清照詞獨特的淑女情懷(《肇慶學院學報》,徐定輝):Unique Exquisite Feeling of Gentlewomanliness in Li Qinzhao’s Lyrics;

5 論田納西?威廉斯作品中的南方淑女(山東大學碩士論文,呂洪波):Comment on Southern Gentlewomen in Tennessee Williams’Works;

6 對電影《窈窕淑女》中的教學法的思考(吉林大學碩士論文,胡瑾):Reflections on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the Film of My Fair Lady。

以上均為國內期刊公開發表的文章,從這些論文對“淑女”的翻譯來看,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雖然具體地方有待進一步探討,但既然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肯定,也算是一種翻譯方法。當然還有其他方法,如:“gentle and graceful girl”、“fair maiden”等。

總的來說,譯者對“淑女”的翻譯體現了譯者不同的文化觀點、審美觀點以及對于“淑女”含義的不同理解。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簡單地理解為“lady”的,有把淑女和“gentlewoman”畫等號的,有把淑女理解成美麗的女子而譯成“fair lady”的,有把“淑女”翻譯成法語借詞“belle”的(其在法文中的含義是美女),還有把“淑女”理解成品行良好的少女而譯成“virtuous maiden”的,不一而足。嚴格說來,這都未曾道出“淑女”的全部內涵,甚至于翻譯大師們的譯文也難以令人信服,前文已見翻譯批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可否用韋努蒂所提出的異化翻譯策略,即保留其中國文化特征,將音譯和意譯相結合或者干脆用拼音即用中國特色的英語或稱之為中色英語來表達呢?這樣既可以進行跨文化交際,又可以顯現漢文化的特色,如功夫(kungfu)、豆腐(tofu)等在西方文化中已被廣泛接受并已家喻戶曉,不正是說明這種異化策略翻譯方法良好的效果嗎?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試。

參考文獻:

[1] 程淵:《詩譯之美,譯者好逑――〈詩經?關雎〉幾種英譯本的比較分析》,《譯林》,2008年第4期。

[2] 辜正坤:《中西詩比較鑒賞與翻譯理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 辜正坤:《譯學津原》,文心出版社,2005年版。

[4] 顧正陽:《古詩詞曲英譯美學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 邊立紅:《“君子”英譯現象的文化透視》,《外語學刊》,2006年第4期。

[6] 呂叔湘:《中詩英譯比錄》,中華書局,2002年版。

[7] 李貽蔭:《〈詩經?關雎〉的英譯》,《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年第5期。

[8] 許淵沖:《翻譯的藝術》,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年版。

[9] 許淵沖:《中詩英韻探勝》,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0] 許淵沖:《文學與翻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篇(6)

論文提要:對于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才能在經濟全球化導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展,筆者認為只有歷史辯證地正視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保護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重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于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并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征,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于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于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征,必須從事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后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后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征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人權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于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絡、文化交流、旅游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通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篇(7)

論文摘要:中國古代社會是個禮法社會。禮法是中國古代法的基本形態。其基本特征就是將禮作為國家立法、執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以禮率法、以禮攝法、“禮”與“法”既糅合又并存,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用于規范社會、管理民眾、治理國家。簡單的介紹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禮的歷史、含義、特征以及與法律的相互關系。

中國號稱是“禮儀之邦”,中國傳統社會往往被稱為“禮法社會”,毫無疑問,“禮”對中國歷史文化而言,其地位及意義都是舉足輕重的。論文百事通禮是傳統中國的一種基本的社會現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法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亦有著密切聯系。

一、“禮”在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歷史進程

在中國古代,最先出現的應該是禮,從“殷因于夏禮,周因于殷禮”中就可以看出最晚在夏朝,就已經有了禮,原始的習慣轉化為了具有約束力的禮法。西周創立了系統的禮制,“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可見法在當時的作用和權威遠遠沒有禮大。直到商鞅改法為律,確定了法律形式的名稱,秦律才開始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局面。

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聽從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由此,經過改造的儒家禮教逐漸成為指導立法和司法實踐的重要因素。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禮與法進一步趨于融合,在立法上也繼續標榜儒家思想,仍然有維護貴族官僚的法律特權。

中國古代法律以禮教為指導原則和理論基礎,禮教的許多內容被直接定為法律,而且禮教也是評價和解釋法律的最高權威和最重要的依據。在唐朝制定的《唐律疏議》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一準乎禮”,也就是完全依照禮教,它大量地引用了儒家經典,如“八議”、“五服”等等,唐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貫徹三綱五常的準則。

到了明朝,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并且下令他的子子孫孫必須要嚴格遵守這部律典,若有大臣建議修改這部律典,就要按“變亂祖制”的罪名來處罰。一方面,它說明了古代的統治者越來越注重法的制定,但同時在另一方面,法中所體現出來的內容,仍然是極其維護禮,以禮為中心的。法在古代,逐漸地失去獨立性,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為了維護中央集權制度,禮就必須融于法中。

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禮”的含義

在傳統中國,“禮”是一個含義廣泛、內容復雜,包容量極大的概念。從“禮”的字義考察,“禮”字的古體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本指祭神之器具,尚無規則、制度的含義。后來引申為祭神祭祖的儀式,所謂“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這種表現為原始習慣的禮,從而有了行為規則的意義,并與神權、族權相聯系。

其次,隨著父系家長制的宗族演變為奴隸制的國家,祭祀和軍事活動成為“國之大事”,以祭儀為中心的習慣準則遂具有政治制度和國家規范的性質。

再次,春秋之后,雖然隨著周禮的分崩離析,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和文化內涵的“禮”,其含義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如這時的“禮”,已經不是專指禮節儀式這種狹義上的“禮”,“儀”與“禮”相分離。

三、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禮”的特點

“禮”作為治國之要,被視為維系統治的“四柱”(四柱即指禮、義、廉、恥)之首。“禮”作為一種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工具,其也具有自身的特點。

首先,內容的廣泛、具體,或者說社會性是“禮”的第一個特點。說它廣泛,因為它把政治、宗教、倫理、道德、軍事、經濟以及日常生活都納入自己的調整范圍,凡是社會生活所涉及的范圍,都是它所調整的對象,包括人與人、人與神、人與天的關系等等。

其次,以宗法為中心的“尊卑貴賤各有等差”的處理原則,是“禮”的第二個特點。“禮”所依據的規范意識是以家庭為本位的忠孝觀念,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禮”在整個封建社會的實行過程中,都是以等差性質表現出來的——即表現為妻對夫、幼對長、卑對尊、子對父、臣對君的絕對服從或“禮”讓。作為一種等級性,這在剝削階級社會中帶有共性,但是中國“禮”的規范又有它自己的特點,即這種等級性是建立在倫理的基礎之上的。

再次,義務性、倡導性、實踐性融為一體是“禮”的第三個特點。一般來說,社會規范有三種類型:一是禁止規范;二是放任規范;三是肯定規范。“禮”的規范所采取的是第三種形式,即肯定規范。這一種規范對規范對象在每一場合應該怎樣做都有明確要求。實際上是以義務為中心的。由于是義務為中心,在形式上,恭敬禮讓,誠信就成為實現這種規范的外在表現,即所謂“禮之用,和為貴”。這樣,“禮”實際上就具有了“實踐性”的特點。

最后,感化主義的“制裁”方式是“禮”的第四個特點。由于“禮”是積極、肯定的規范,是義務性的規范,“禮”的實施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教育過程,是一個“遷善遠惡”的過程。當一個人嚴重的觸犯了“禮”的規定需要國家強制力給予制裁的時候,“禮”所要求的仍然是感化主義。根據多種不同情況給予減免等等,就是在定罪量刑的時候,對犯罪的人給予“矜恤”,以實現“刑以弼教”的目的。

四、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禮法結合”現象

禮與法,是兩種性質不同,但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社會現象。“禮法結合”并不是一種偶然的現象,它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條件,經濟關系以及階級力量對比關系的必然產物,也是中國封建統治者將本階級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的基本途徑。

禮法結合的過程就是禮對法逐漸支配的過程,當“禮”絕大部分存在于法律之外的時候,作為中國封建法的一種外在的力量控制法,而當禮法結合這個過程一旦終結,它則以一種潛在的力量支配著法,成了封建法體系的神經中樞。由此,禮與法形成了相互交融的關系。

首先,“禮”的綱要構成了法律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關系。儒家把傳統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概括為“五倫”。而五倫中“三綱”為要。于是,“綱”被傳統封建法律作為基本的社會關系加以調整。

“三綱”的法典化就把政治紐帶和血緣紐帶緊緊地擰在一起。使“親親”、“尊尊”水融,從而使社會各個成員的法律地位固定化,責成他們各安其分,不得超越。新晨

其次,“禮”的教條成了法律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則。“禮教”教條的制度化,對于鞏固“三綱”,保護封建統治的基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也有一些進步因素。但是這些原則最終是服從專制統治的需要的,一旦涉及直接動搖封建統治的反逆罪,這些原則就一概不適用了。這恰好表明了“禮法結合”的實質。

再次,禮是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根本大法。唐律開宗明義的寫道:“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這種“德主刑輔”、“刑以弼教”的思想,成為歷代統治者所謂“治國大綱”。而且大量的立法、注疏以及司法審判活動都可以證明“禮”在實質上是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根本大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丰腴饱满的极品熟妇|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仓井空|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丝袜 亚洲 另类 欧美 变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电影推荐|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动漫|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七次郎在线视频| 性色av免费观看|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看免费真人直播网站|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97影院在线午夜|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视频|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α片在线观看不卡|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婷婷射精av这里只有精品| 五月丁香啪啪|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国产精品泄火熟女|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另类zozozozozo交|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