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經濟結構論文

經濟結構論文

時間:2022-03-09 06:23: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經濟結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經濟結構論文

經濟結構論文:“民工荒”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一個契機

編者按:問題與觀念是公共知識分子的主要關懷。在后改革時代悄然到來的今天,影響中國前途的關節性問題有哪些;面對現實復雜性,觀念的呈現和顛覆又如何。這些都是很多讀者用心思量過、一直關心著的問題。月度論文擬為這種思考添薪加火,每月月初推出一個話題,旨在為作者留出討論這些問題的公共話語空間。我們深知,任何對真理的簡化都是危險的。所以,我們留出充裕的空間,也期待有興趣的讀者耐心品味。基于同樣的理由,我們熱切盼望讀者的回應與批評。

筆者不久前在《南方周末》發表了《謹防大學泡沫》一文,指出目前中國主要還是一個產業社會,不是服務業社會。中國的經濟發展的主角還是藍領勞工,受過大學教育的白領還是配角。而中國目前追求“世界一流大學”的教育戰略,忽視了對勞工的服務,培養了過多的大學生。

沒有想到,同一期的《南方周末》,刊發了“民工荒”的報道。這無疑是對筆者觀點的一個最有力的支持。目前的中國,竟然是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民工在一些地方又告短缺,幾乎和所有國家的勞動力市場背道而馳,可謂世界一大奇景。

可惜,中國社會對這一扭曲的勞動力市場還缺乏認識,更少有人討論相應的對策。筆者去年曾提出,中國要考慮高工資、高福利、高勞動生產率的產業戰略,不要守著低勞動力成本的短期優勢固步自封。但此說在許多雇主對民工連最低工資也不愿按時付的時候,無異于天方夜譚。

然而,中國最終還是不得不面對高工資的發展戰略。現在我們面臨的“民工荒”,也許為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提供了一個契機。

“民工荒”的本質,是中國在21世紀初還在死守著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發展戰略。眾所周知,由于改革的成功,25年前的中國和當今的中國在經濟上完全是兩個“國家”。25年前,中國一貧如洗,沒有基本的發展資金,除了依靠廉價的人力資源、走勞動力密集型的道路,別無他途。如今,中國已經完成了初期的資本積累,并且很快就會面臨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勞動力不足的危機。但是,我們卻沒有根據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經濟現實,完成必要的戰略轉型。

據《時代周刊》1979年引述的數據,1977年,中國的GDP只相當于3730億美元,人均收入僅378美元。但“四個現代化”的計劃,到1985年就需要花掉8000億美元(上述數據均以當時的美元價值計)。可以說,中國當時是個近乎赤貧,毫無發展的本錢來償付現代化所需資金的國家,只能靠出口石油和運用豐富的廉價勞動力為外資加工產品。

如今呢,中國的GDP以美元計達15000億左右,翻了幾乎3倍,人均GDP為1120美元,翻了幾乎兩倍。中國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享受著可觀的貿易順差。中國終于有了發展的本錢!同時,再看我們25年前窮得叮當響時所倚仗的那些資源:如今石油不僅無法出口,而且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這在1970年代末是做夢也想不到的。接下來我們應該問的另一個做夢也想不到的問題是: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是否也會步石油資源的后塵、最終陷于枯竭?

這個問題,一年前提出還是個笑話。中國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人。然而,“民工荒”的出現提醒我們:中國早晚有一天會發展到缺人的地步。目前的“民工荒”還僅僅是我們看得見的人力短缺,以后還會有我們現在看不見的。比如,有關專家預計,今年底到明年初,世界服裝和紡織品的進出口配額制度可能取消。這將引起世界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巨大震蕩。中國將成為這一巨變的主要受益國。根據《金融時報》所引述的估算,一旦這一貿易壁壘被徹底推倒,中國的紡織品出口將暴增,對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將從現在的16%增長到50%。對其他發達國家的出口也將以類似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中國的服裝與紡織品出口在短短幾年內可能擴張數倍。而服裝和紡織品制造是最重要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之一,在世界上雇用著4000萬勞工。

如果中國搶下這個市場的一半,那么僅這一個行業,至少就需要20__萬左右的勞工。這也無怪,一些外商已經開始抱怨在中國找服裝、紡織工人越來越難。而再過十多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年輕勞動力的相對短缺會進一步加劇。如果我們沒有相應的對策,十年后這一問題將愈演愈烈,嚴重影響中國的發展。

以不愁能源為前提而發展經濟,自然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最終引發能源危機。同理,以不愁勞動力為前提而發展經濟,會造成巨大的勞動力浪費,最終將面臨勞動力危機。

我們這種坐守廉價勞動力優勢的發展戰略,造成了三個直接惡果:

第一,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太便宜,廠家不愿意投資更新技術、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因為新技術雖然節省人力,卻需要投資。如果人力太便宜,那么買設備的錢,還不如用來多雇幾個工人合算。一些國際經濟界人士指出,中國正在陷入一個低技術的陷阱。即使是一些掌握新技術的外商,在中國設廠也寧愿多雇些廉價工人,少用昂貴的先進設備。這就大大影響了中國勞動生產力的提高。

第二,由于認準了廉價勞動力的戰略優勢,對勞工的既有權利就存在嚴重的忽視。這次“民工荒”的報道,特別提到有些絕望的廠家,為了吸引工人拿出格外優惠的條件,其中之一竟是“按月發工資”!可見在正常情況下,很多民工是不能指望按月拿工資的。這無疑使中國一大部分產業大軍成為貧困階層,無法進入中產行列,無法作為消費者來刺激內需、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

第三,我們把民工如同石油一樣,看成是一種“自然資源”,而且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平時并不加以培養,在需要時招納,不用則隨手扔掉。企業如果只看眼前利益,把工人當臨時工使,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那么工人一旦被解雇或“提前退休”,就可能因長期失業而喪失勞動技能。這無疑加快了現有勞動力大軍的“折舊率”。同時,對 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的嚴重忽視,以及城里人對外來人口的歧視,使大批民工子弟失學。一旦我們需要提高產業層次,提高對工人的技術要求,下一代勞工就馬上會因缺乏必要的教育而有訓練不足的問題。

低工資、低教育、低技術、低勞動生產率、高勞工淘汰率。在這四低一高的前提下求發展,只能進一步加大對廉價勞工數量的需求。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沿海地區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如今中國的人均GDP,已經與印尼這樣的國家持平,超過了許多發展中國家。比如,現在中國服裝與紡織品業的勞動力價格,已經達到每日2.5-3美元,比越南每日1-1.5美元的水平高出一倍以上。甚至地處美國周邊的加勒比地區的一些國家,勞工也比中國的便宜。可以預見,十年后,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勞動力會比中國便宜,我們的低薪優勢很難永遠維持。同時,15年后,中國人口老化,每個勞動力所撫養的人口增加,勞動生產率不大幅度提高,使每個勞動力所生產的剩余價值上漲,無法撫養得起老齡化的人口。

正是基于這一遠景,筆者曾經提出借鑒日本的經驗。在1950年代,日本的戰后經濟起飛同樣主要靠的是廉價、肯干、守紀律的勞動力。但1960年代初,日本主動放棄這一優勢,尋求高工資、高福利、高勞動生產率的發展戰略。這不僅使日本在經濟上與歐美比肩后仍然有巨大的發展后勁兒,而且在進入人口老齡化之后,仍然維持著強有力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因為沒有作出這一戰略轉型,加上體制上的落后,在經濟發展上已經吃虧。日本企業在戰后25年之時,也就是1970年左右,已經開始征服世界。日本的汽車、電器、工業設備全成為世界的名牌,占領的幾乎全是高端市場。

當年搶著揀美軍扔掉的垃圾的日本勞工,如今在世界上屬于工資最高、福利最好,素質最優之列。中國如今已經改革25年多,但是,哪怕是制鞋,也要頂著人家的牌子。勞工不要說高工資、高福利、終身雇用,連欠薪的問題也難以解決。這樣的戰略,成功的前提就是維持貧困。所以它能讓中國走多遠,也就可想而知了。

改變這一局面,就需要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重新進行思考。

首先,中國應該保障勞工基本的權益和福利,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資和職工福利標準。這對企業來說,無疑會提高勞動力成本。但適當提高勞動力成本,將鼓勵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優化管理。同時,勞工提高了收入,就有資源對下一代的教育進行投資,提高十幾年后勞動力的整體素質。否則,民工的子弟還是民工,盲流的孩子仍然是盲流,中國人世世代代要給人家的廠商制鞋子。

第二,鼓勵企業對職工的長遠利益負責,培養高素質的藍領階層。應該說,在1990年代,中國和美國是世界經濟中兩個最大的贏家。人們把兩國的成功,歸結于自由市場。結果,美國那種靈活的勞動力市場,成了使用人力資源的理想模式。從理論上說,在美國式的體制下,老板對雇員只需要維持短期的雇用關系,可以隨時解雇。這樣不僅降低了企業的成本,而且由于老板不擔心未來無法解雇不需要的工人,在生意好時雇用新勞工的顧慮也比較少,所以對失業缺乏保護的美國的失業率反而一直遠遠低于歐洲。

但這種自由市場的神話,一開始就受到了挑戰。比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olow很早就注意到日本的終身雇用制的優勢。在美國,一個工人到汽車廠干幾年,經濟不好后馬上被解雇,只好換個行業。結果業無專精。而老板知道一個工人使用幾年就走人,當然不愿意在這個工人身上進行教育投資、發展其技術專長。日本的工人則一進廠就享受終身雇用的待遇。老板知道要使用這個工人一輩子,只有提高他終身的技術素質,企業才能受益。所以,企業愿意為每個勞工一生的勞動生產率負責,使之享受“終身教育”,其勞工素質超出歐美,也就不足為怪了。現在中國的不少業主連臨時雇用的民工的工資都要抵賴,更不用提業務培訓了。這最終當然就使中國無法產生優質的藍領階層。文秘站版權所有

不錯,歐洲的失業率是比美國高。但最近有研究表明,這種失業率并不一定是低效率的表現。美國雖然就業較充分,但在勞動大軍中,有大量今天東家干干、明天西家干干的散兵游勇。這些人素質甚低、工資也甚低,在工作崗位,常常是現學現干、甚至越幫越忙。歐洲的福利社會,等于花錢把這些人養起來,讓他們別去工作崗位搗亂。真正工作的,則是業務精熟的員工。所以,雖然歐洲人度假時間長、福利好,但從工人的勞動生產率、企業贏利等數據看,除去德國之外的西歐國家,都毫不比美國遜色。

中國要走哪條路,當然還需要摸索。但是,即使像美國這樣最極端的自由經濟,工廠還是要給職工提供許多基本的福利,如職工全家的醫療保險,孩子上學的補助等等。著名的福特汽車公司,每產一輛車,其成本中竟有1000美元是職工的醫療保險,比其所消耗的鋼材成本還高!而中國的勞動大軍,則越來越臨時工化。職位、福利沒有基本的保障。特別是許多工廠,讓四十幾歲的工人退休。這些人回到家里,工作技能退化。十年后一旦人口老化需要一些高齡職工出來工作,這些人到時候已經完全失去了工作能力,加大了中國被撫養人口的比例。

對比美日的雇用制度,可以說美國是勞動力資源密集型,日本是勞動力資源集約型。美國地廣人稀,有增加人口、吸收移民的潛力。沒有人用就進口移民,人口老化得慢,不愁沒有勞動力,結果使用勞動力就如同使用能源一樣,不注意節約和效率,隨用隨扔。日本則人口稠密,移民條件差,人口老化快,現有勞動力日益減少。所以雇一個人,就要用到老,讓他為社會干的時間越長越好。中國的情況,顯然更接近于日本。所以,我們對已經有的勞動力要倍加珍視。而終身雇用制注重職工的長遠利益,能夠較好地維持勞動力的使用年限,保持現有勞動力的質量和數量。所以,市場經濟中的終身雇用制,是一個值得探求的經營模式。

第三,教育要適應勞動市場的需要,不能再以計劃的手段辦教育。目前的“民工荒”,還屬于勞動力市場的表層危機。深層的危機恐怕是勞工缺乏訓練,勞動生產率低下,無法勝任更復雜的技術工作,進而沒有提高自己工資水平的本錢。對此,國家應該做的,是為教育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鼓勵私立學校的發展。對于一些教職員過剩、規模過大的學校,應該進行分解,就像韓國在1990年代末金融危機后分解壟斷的大財團一樣。這些經過分解后的學校,規模降到和民間學校相當的水平,其經營會靈活,對市場反應也會更迅速,也使私立學校有可能與之競爭、爭奪生源。這樣,各學校就不會爭先恐后地消耗資源、成批培養劣質博士,而是注重本科生的教育,注重短平快的職業培訓,使教育直接對勞動力市場負責,特別是承擔起將農村民工迅速轉化為世界一流的產業大軍的使命。也只有這樣,勞動力的素質才能跟上技術進步的進程,保證中國制造業長遠的競爭優勢。

目前中國社會的一個最為矛盾的現象是,一方面我們正在建設21世 紀的“世界工廠”,認定制造業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根本。但另一方面,我們對待這一注定要長期在我們社會中生根的制造業的基礎———藍領工人時,卻是典型的短期行為。結果,產業是長期的,工人卻是臨時的。本來,近25年中國的經濟起飛,制造業的工人立了首功,而且在未來幾十年他們還將是中國發展的主動力。可惜,中國社會崇拜的是所謂“中產階層”,而且將這個“中產階層”明確定義為白領。市場追逐著這些“中產階層”口味,奢侈品大行其道,教育爭先恐后地為這一階層生產高等文憑。

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藍領的中產階層。這一階層達到“小康”,才能創造健康的消費品市場。我們的教育,應該為這一階層提供必要的技能訓練。藍領階層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自信,有足夠的經濟和教育資源,中國的制造業才可能升級。我們才有資本談“中國的世紀”。

經濟結構論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三個主要階段及特點

第一次經濟結構調整:1979—1984年

由于從1958年起到1978年,中國經濟建設除了1961—1965年的調整時期以外,許多年份都犯了盲目追求“生產高速度、建設大規模”的錯誤。同時在建設過程中,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在重工業的建設上,片面強調“以鋼為綱”,忽視能源和交通運輸業,在重工業內部,則片面強調自給自足,忽視協作配套和服務體系的建設。如此日久天長就形成了畸形發展的經濟結構,某些重工業部門過分突出,而農業、輕工業、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商業、服務業等行業相當落后。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效率低下、浪費嚴重、投資成本大而效益低成為這種畸形經濟結構的特征。此外,城鎮大量失業人員的問題日益突出,城鄉居民收入難以提高,生活水平長期未能得到改善。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政府于1979年提出了調整國民經濟的方針。通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結構和價格、財政等政策,調整了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加快了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使得農業的基礎地位開始明確,輕工業與重工業之間比例得到調整,能源供應得到較好的改善。但是在這一時期,又出現了加工業發展過快的新問題。由于基礎設施、原材料工業跟不上加工工業的發展速度,供求矛盾開始突出,加上農副產品的供應增速跟不上城鄉居民購買力的增長,通貨膨脹開始出現并越發嚴重,為此,自198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了第二次結構調整。

第二次經濟結構調整:1988—1991年

1988年9月,中國政府提出了治理整頓、全面深入改革的方針,在大力治理通貨膨脹的基礎上,著力調整經濟結構。此次調整主要是通過調整投資結構和貸款結構,在消除經濟過熱的同時,實行向部分產業和企業“傾斜”的政策,把其他方面壓縮下來的資金、原材料、能源和運力集中支持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使得農業、能源工業、原材料工業、交通運輸業等產業增加了有效供給。這次調整盡管有效地增加了短缺商品的供給,抑制了通貨膨脹,但只是緩和了部分經濟結構方面的突出矛盾,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結構失衡的問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仍然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特別是1992年出現的新一輪經濟過熱使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地區結構、企業組織結構不僅沒有得到優化反而有劣化趨勢,最終成為1994年惡性通貨膨脹的主要誘因之一。

從前兩次結構調整的情況來看,由于經濟體制上缺乏對部門、地區結構調整的機制,調整手段基本上是依靠對投資規模、投資項目和對國有銀行信貸規模的行政性控制,其實際效果十分有限。加之這兩次調整只是一種增量式的調整,對巨大經濟存量的問題則基本沒有觸動,因而中央政府的調整目標最終往往難以實現,致使結構性矛盾反復出現。1991年以后,盡管結構調整的工作仍在陸續進行,但基于同樣的原因,經濟結構并未出現明顯的改善。

第三次經濟結構調整:1997年以后

1993年下半年以后,為了治理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中國政府加強了宏觀調控,利用緊縮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抑制需求膨脹,同時繼續推進了價格體制、流通體制和財政體制、金融體制的改革。至1996年,宏觀調控已經收到明顯成效。但是,在經濟總量平衡狀況明顯改善的情況下,結構性矛盾再次突出。原來存在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不僅沒有改變,某些方面的“瓶頸”狀況更為尖銳。此外,“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復建設問題還很嚴重,制約著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的提高。為此,1997年以后中國政府再次加大了調整經濟結構的力度。此次調整的主要內容是:

加大產業政策執行力度

1994年3月,中國政府頒布了《90年代國家產業政策綱要》。從《綱要》出臺后的實際情況看,產業政策并未對經濟結構產生明顯影響。其原因主要是重點支持的行業范圍較大(占GDP的比重超過50%),政府能夠提供的支持能力卻明顯不足。同時政府缺乏推行產業政策的有效手段,各個部門和環節之間的協調相當困難。

針對這一問題,1998年中國政府選擇了紡織、煤炭、建材、鋼鐵、汽車和石化6個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的工業行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結構調整工作首先從紡織行業取得突破。鑒于生產能力過剩是該行業長期虧損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制定了紡織行業壓錠計劃,要求在3年內壓縮1000萬紗錠,占原有生產能力的1/4。2000年,又要求紡織行業淘汰30萬落后的毛紡錠。由于中央政府強有力的監控和鼓勵政策具體到位,更由于紡織品市場長期不景氣,企業無法繼續維持,因而此項政策執行較好,壓縮任務得以完成,整個紡織行業率先完成脫困任務。煤炭行業則兼并破產了一批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關閉了一批資源枯竭的礦山,壓縮產量2億多噸,減少了虧損源。至2000年末,石油化工行業清理整頓小煉油廠的任務已基本完成,全國共取締了6000座土煉油場點,列入名單的188戶小煉油廠已關閉111戶。

加快國有企業改革

1997年以后,中央政府明確了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的方針。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改革的具體措施,一是集中力量抓好國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推進和規范企業的股份制改革。二是進一步放活國有小企業,以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和出售等多種方式,對全國24萬多戶國有小企業進行改制。三是規范破產,鼓勵兼并,推進再就業,進行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1998年以后,中

國政府提出了國有企業“三年脫困”的具體目標,進一步加大了國企改革力度。

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產業化

1998年8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召開了全國科技大會,了《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1999年8月,中央政府了《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兩項重要決定提出,要加強對技術創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的方向和重點的宏觀引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技術創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政府確立了推進科技進步的基本方針:一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擇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確定發展目標的優先順序;二是在總體上要跟蹤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在重點領域力爭突破;三是提高可是持續創新的能力,包括科技基礎設施水平、基礎研究水平和整體科技能力建設等;四是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把握當今世界經濟走勢和未來市場需求,集中力量攻克難關。

根據上述基本方針,中央政府出臺和實施了科技體制改革重大方案。對10個國家局所屬的242家科研機構進行改革,通過轉成企業、進入企業和轉為中介機構等方式全部實行了企業運行機制。同時頒布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政策,鼓勵科研人員積極創辦高新技術企業,以財政經費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采用投資、貸款貼息?t設立風險投資基金、補助資金等形式為創新活動提供支持。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997年、1998年、1999年三年中,中央政府共增發了2600億國債用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2000年,在預算1000億元國債基礎上又增發了5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主要用于國家確定的重點投資領域,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據估計,財政投資直接帶動地方、部門、企業投入配套資金和銀行安排貸款合計約7500億元。向基礎設施領域的大量投入,使得長期以來的經濟結構的“瓶頸”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并對相應投資品生產行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制定西部大開發戰略“文秘站”版權所有

1999年6月,中央政府開始要將西部開發作為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擺上了重要地位。為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中央政府制定了有關開發戰略并于2000年3月設立了西部大開發辦公室。

與上兩次調整不同,此次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具有一些新的特點。首先,此次經濟結構調整是首次在市場機制條件下進行的調整,調整方式正在由單純的政府導向向發揮市場作用方向轉變,調控手段則正在由主要靠行政手段,向經濟、法律手段結合必要行政手段的方向轉變。其次,中國即將加入WTO,國際市場環境和游戲規則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越來越大,這與過去封閉、半封閉條件下進行的結構調整有著明顯的不同。第三,與短缺時代不同,此次結構調整的目標,已由過去的增加短缺商品產量和品種,轉變到產品升級和產業結構升級;由國內企業與行業的發展,轉變為參與國際范圍內競爭。第四,此次經濟結構調整是從增量和存量兩個角度推進的調整。這與過去僅從增量角度進行的調整有著明顯不同。

經濟結構論文:為什么要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十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從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出發,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產的重要舉措。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農產品告別了長期短缺。在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由主要受資源約束轉為受資源和需求雙重約束,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農產品出現階段性、結構性相對過剩,銷售不暢,價格下跌,農業比較效益連年下降。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世界市場農產品價格對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的影響增大,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缺少比較優勢。消費需求的約束,使得通過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價格來增加農民收入的潛力越來越小。因此,必須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效益。

目前,受城鎮低收入居民和農民購買力低的制約,農產品的國內需求在近期內不會增加很多,加上出口的阻力大,供大于求的矛盾一時還難以有根本的改變。從資源約束來看,農業生產最主要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呈現出極大的矛盾,過多的農業勞動力附著在有限的土地上,成為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瓶頸。在我國人多地少、農村人口比重大的情況下,增加農民收入,不僅有賴于農業質量和效益的提高,還有賴于農業富余勞動力的大量轉移。非農產業的就業收入已經成為當前我國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由于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體制尚未從根本上發生改變,我國的城鎮化進程明顯滯后,農民非農就業不足,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阻礙了農民收入的增加。

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關鍵是抓好以下兩個環節:一是以提高農產品質量為中心調整優化農產品品種結構。當前國內盡管農產品總量不少,但主要是一般和低質產品多,優質專用品種產量不足。提高農產品質量,有市場需求,也有發展的潛力,既符合城鄉居民建設小康生活的消費需要,又是增強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能力的迫切要求。今后,應主要在提高農產品的營養價值、適口性、安全性、供給均衡性和加工專用性等方面下功夫。二是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沒有農業產業鏈條的延長以及產品在各個生產環節的多次升值,農業經濟效益就難以從根本上提高。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特別是食品工業,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創造新的消費需求,而且可以擴大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應當作為農業結構調整中帶有方向性的一件大事來抓。另外,還要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步伐。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業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也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內容。解決農村問題,必須城鄉統籌考慮,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村人均資源占有量,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發展的良性互動。這是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實現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措施。

經濟結構論文:新型工業化和經濟結構調整戰略

新型工業化是傳統工業化模式的轉型,當代新型工業化應致力于實現三大根本性的轉變。新型工業化的推進,以社會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為前提和保障,當前黑龍江省的經濟結構調整應以產業結構的調整為中心,注重工業技術創新,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在所有制結構、區域及城鄉結構等方面實現根本的改善。

關鍵詞:新型工業化;經濟結構調整;戰略

工業化是指隨著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份額的逐步增加,經濟發展由以農業經濟為主過渡到以工業經濟為主的特定歷史階段和發展過程。工業化進程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分為工業化的初期、中期和后期,大致對應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主導、資本密集型產業主導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主導階段。

新型工業化是傳統工業化模式的轉型,其本質在于轉變原有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走集約化、內涵式的擴大再生產的道路。新型工業化應致力于完成以下幾個轉變:一是從盲目追求生產數量、規模的擴張到注重質量和效益提高的轉變;二是從以資源的大量投入和環境損害為代價的GDP增長到關注資源利用效率提高與環境友好的轉變;三是從重生產、輕管理到注重管理效率與勞動者素質提高的轉變。新型工業化的推進,以社會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為前提和保障。換句話說,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客觀上必然要求對經濟結構實施戰略性的調整。經濟結構是一個綜合范疇,它涵蓋了產業結構、分配和消費結構以及區域與城鄉結構等多個組成部分,其中產業結構的調整是重中之重。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一是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科技要素含量,二是逐步實現經濟發展重心由第一產業向第二和第三產業的轉變。

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既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黨和國家在當前加強與改善宏觀調控的重要舉措。一方面,隨著資源與環境雙約束問題的日益凸顯,依靠資源高投入與環境高污染的傳統粗放型增長方式注定是一條不可持續之路;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也迫使人們開始反思在經濟長期高位增長下所隱含的不合理經濟結構。產業分工的低端化與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只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角逐中換取微薄的收入,最終必然影響經濟發展的質量與速度。因此,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搶抓機遇,實施結構性大調整,以培育和增強國家長久的產業競爭力,已成為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戰略任務。

(一)工業內部結構的不合理

工業整體科技水平不高,低技術含量與低附加值產品居多。黑龍江省以采掘業或能源工業為主,居于從屬地位的制造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與關鍵設備,只能處于產業鏈的低端。2009年,黑龍江省的裝備、石化、能源和食品四大支柱產業實現增加值2617.6億元,占地區GDP的90.1%。但四大產業普遍存在著技術水平低、產業鏈條短和配套能力弱等結構性問題。黑龍江省的裝備制造業,無論是經營規模還是獲利能力,都無法與領先的廣東與長三角地區相比,有些指標甚至低于遼寧與吉林省。

(二)第二產業比重過大,第三產業發展滯后

黑龍江省由于重化工業長期片面發展帶來的慣性引發了工業內部的不良循環,不僅使工業內部的結構調整受到制約,也使第三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黑龍江省的第三產業長期滯后于第一、第二產業,已成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關鍵制約因素。2009年,黑龍江省的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CDP比重分別為47.3%和38.8%,第二產業高于全國水平,第三產業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8個百分點。發展重化工業必然依賴資源的大量投入,即便努力改進技術,提高資源效率,仍然無法改變其本身所具有的耗能高、污染大的事實。縱觀世界各國的工業化歷程,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都是逐步上升的,一些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比重甚至超過了70%。

(三)黑龍江省的非公經濟發展嚴重不足

2009年,全省非公經濟所占比重約為43%,屬于全國非公經濟比重較低的省份。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黑龍江省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久遠,導致公民市場意識淡漠;另一方面是由于國有經濟歷史上長期處于絕對優勢,使政府和社會產生重“大”輕“小”思想,對中小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重視扶持不夠。

(四)協調好消費、投資、出口的關系

從國民經濟的支出性結構來看,消費、投資和出口被稱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這就要求三大動力之間需要協調配合,而黑龍江省的經濟則存在明顯依靠投資拉動的傾向。2009年,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29.1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國際金融危機使本來就不占優勢的出口貿易急速萎縮,居民的消費增長長期滯后于經濟增長。鑒于黑龍江省對外依存度偏低的情況,目前應在拉動國際國內兩大市場上做好文章。此外,黑龍江省各地區與城鄉之間還廣泛存在著收入水平、科技實力、基礎設施以及社會保障水平等方面的顯著差異,直接制約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黑龍江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對策

(一)推進工業技術創新,提高工業競爭能力

作為國家在“十一五”時期重點確立的老工業基地,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發展起步較早,具備一定產業優勢,對全省國民經濟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因此,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整個結構調整戰略的重中之重。工業技術的創新主要包括自主研發、在技術引進和消化基礎上的再創新等方面,企業經營模式可以有合資合作,聯合設計和引進專家等多種形式。要廣開渠道,精細謀劃,著力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與附加值。以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現代裝備制造業,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進程。要鼓勵大型骨干企業與省內外知名院所與科研機構的廣泛合作,鼓勵與國外大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努力形成擁有自主制造能力的知名品牌。政府應加強政策導向,為有利于工業創新的各項活動提供資金便利與信息支持。

經濟結構論文:十五時期的經濟結構調整及相應的財政政策

一、十五時期經濟結構調整的特點與目標

結構調整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之一。從一定意義上說,經濟發展是通過結構的規律性調整和轉換而實現的。在結構調整中,通過技術進步、產業轉換、體制和 組織創新,一方面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動力。結構調整具有顯著的階段性特征,一個新的增長階段的形 成,往往伴隨著一次大的經濟結構調整。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也清楚地顯示了結構調整和轉換推動經濟發展的規律性。近些年來,在經濟 全球化沖擊下,原有分工格局和資源配置方式正在發生歷史性的重要轉變。發達國家在調整,新興工業化家、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也在調整,盡管調整的內 容、難點各不相同。我國經濟經過20多年的高速增長,正處于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或者說,已經到了一個不經過大幅度結構調整經濟將難以獲得進一步增長動力的 關鍵時期。

“十五”時期進行的新一輪結構調整,與前兩次大的結構調整相比,在發展階段、體制條件、外部環境等方面都有了顯著不同,因而就有了同以往不同的特點。

首先,是在短缺經濟結束、傳統產業普遍供過于求的背景下進行的“升級型”的調整。供求關系格局的歷史性變化,是在90年代初、中期經濟高速增長后出現的。 當然,相對于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和依然具有的增長潛力,供過于求、生產過剩是階段性、結構性的。這恰恰構成了進行新一輪結構調整的理由。近幾年來,出 現了某些通貨緊縮的趨勢。國家實行了以擴大內需為重點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對穩定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要把宏觀經濟的短期波動和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動力 問題區分開來。發掘我國經濟中蘊含的巨大潛力,使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國民經濟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關鍵在于新一輪的結構調整,重點在于結構升級。如果說20 世紀80年代初的結構調整是“補課型”的,90年代初的調整是“填平補齊型”和“升級型”的結合,那么新一輪的結構調整將主要是“升級型”的。

其次,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我國即將加入wto的背景下進行的“適應型”調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國際范圍的生產、采購、銷售、金融和企業組織形式 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強強合并層出不窮,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快。在這種情況下加入wto,實質上是按照一套國際社會認可的規則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 和挑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利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應對戰略和策略,取決于國內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的狀況。就結構調整而言,其重點是在已有 對外開放水平上,依據我國國情,進一步擴大、加深與國際經濟的融合,充分發揮我國現有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明確哪些行業已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而應重點發 展,哪些行業具有潛在競爭力而應著力培育,哪些行業在可預見的將來難有競爭力而應“積極放棄”,從而進行“有進有退”的結構性調整。從這個角度看,新一輪 結構調整應當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致力于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適應型”調整。

第三,是在技術進步加速,正在對經濟全局產生革命性影響的背景下進行的致力于技術結構升級的調整。近年來技術創新層出不窮,特別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信息技 術發展,給傳統的交易和生產方式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我國正處在傳統工業化尚未完成的階段,如何不失時機地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縮短與發達國家在一些重要 領域的技術差距,同時更多地注重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其技術含量、附加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如何形成基于企業和市場,同時得到政府合理指導和支持的 技術創新與應用機制,都是新一輪調整中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由此帶動的技術結構升級也將成為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內容。

第四,是在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體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的背景下進行的旨在形成結構調整新機制的調整。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初步形 成,但舊體制遺留下來的某些深層矛盾依然存在,經濟轉軌中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我國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根源于這些矛盾和問題。如果在解決這些 矛盾和問題上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就不僅有助于新一輪結構調整的成功,而且將有助于形成基于市場和企業的對經濟結構動態調整的良性機制。既重視結構調整本 身,更重視形成結構調整的新機制,應當而且也可以是新一輪結構調整的顯著特點。

從以上的特點出發,通過“升級型”調整和“適應型”調整,使我國經濟獲得在較長一個時期(如10年左右)保持較高發展速度(如7-8%)的動力;通過調整中深層體制問題的解決,逐步形成能夠對結構問題做出積極反應和調整的新機制應是新一輪結構調整的基本目標。

二、調整的主線:產業升級和城市化

我國經濟中的結構問題由來已久,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研究目前的結構問題,首先要找出那些全局性、根本性的矛盾及其聯系,并分析產生這些矛盾的原因。從這 個角度看,現階段我國經濟中大體有如下一些主要結構性矛盾。 一是三次產業之間的矛盾。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產業結構中的第二產業比重過高,第三產業比重過低的問題未得到根本扭轉,而在就業結構中第一產業比重過高,一 半以上的勞動力停留在農業領域。二是城鄉之間的矛盾。城市化進程落后于工業化進程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個突出問題。這不僅表現在部分工業企業(特別是 80年代以來“離土不離鄉”的鄉鎮企業)未能充分利用城市的聚積效應,且表現在城市類型、功能等方面的結構不合理。三是地區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東 南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發展差距持續擴大。在省、市、自治區內部,也存在著區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問題。另一方面,不同行政區域之間存在著產品與生產要素市 場分割、對外封鎖、對內自我保護的現象。四是產品和生產能力結構的矛盾。一方面技術含量、附加價值低的產品和生產能力過剩,同時許多技術含量、附加價值高 且又為社會所需要的產品和生產能力供給不足。二者并存是產品和生產能力結構中的一個顯著特點。五是產業組織結構矛盾。長期以來,我國產業和企業組織結構中 存在著低水平過度重復、分散、小規模等問題,其中突出的是行政性條塊之間的重復建設。一些年來在引進競爭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度競爭與行政性壟斷并存的現 象。企業內部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較低。六是消費結構矛盾。我國城鎮居民吃、穿和部分用的需求基本滿足,但在向以住、行和旨在提高生活質量的服務性消費為重 點的需求結構升級中遇到困難,從而出現了低層次消費過剩、高層次消費不足的“消費斷層”現象。在農村,也存在著由于基礎設施不配套使某些消費難以實現的問 題。七是金融結構矛盾。經過多年金融體制改革成效顯著,但依然維持了以幾家大的國有

銀行為主渠道的金融結構,主要服務于傳統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其中的大企 業,而難以對在經濟發展中作用日益重要的非國有企業,特別是其中的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有效服務。八是所有制結構矛盾。我們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 整和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鼓勵多種形式非國有的所有制經濟形式的發展,我國所有制結構已經發生重要變化。但國有經濟戰線過長、功能錯位的問題在某些領域仍 很突出,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任務仍很艱巨。其他所有制形式也存在著規范、提高等問題。

以上八個方面結構性矛盾之間也存在看內在的邏輯聯系。我國統計上7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市的轉移,是我國工業化進程完成前最為重 要,最為艱難的任務。由此而導致的城鄉結構矛盾,表現在產業和地區層面上,就是三次產業結構矛盾和地區結構矛盾。城幣化進程緩慢,大量勞動力滯留于農村, 從三次產業結構上看就是第一產業就業比重過高。東南沿海與中西部他區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前者城市化水平顯著高于后者。近年來我國農村人口收入和消 費增長減緩,主要是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速度減緩所致。究其原因,是產業結構升級受阻,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遇到困難,行政性過度重復建設,以及低效率產業和 企業的退出障礙導致城市產業結構升級受阻。這些問題又與現有的金融結構和所有制結構矛盾密切相關。所以,從解決消費結構升級、行政性過度重復建設和退出障 礙等問題入手,推動城市產業結構升級,進而帶動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市轉移,加快整個城市化進程,將構成新一輪結構調整的基本內容,其主線在于產業升級 和城市化。

我國經濟中結構性矛盾的產生有著復雜的歷史如現實原因。首先,是歷史上發展戰略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長時期實行城鄉隔離、以犧牲農民利 益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經濟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輕重工業結構趨于平衡,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忽視城市化傾向,包括鄉鎮企業發展中的“離土不離鄉”現象, 延緩了城市化的進程,也相應延緩了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其次,是經濟發展階段和市場發育程度的影響。現有經濟發展階段的局限性是形成某些結構性矛盾的重要 原周。從規律性看,市場經濟有一個“自然發育”的過程,我國市場發育和完善的時間總體上看來較短,這種局限性不能不對某些結構性矛盾產生影響。再次,也是 最重要的,是舊體制遺留下來和轉軌過程中新產生的體制和政策問題的影響。國有經濟戰線上長,競爭性領域介入過多,國有企業政企不分,資源缺少流動性,激 勵、約束機制不力,特別是行政性的條塊分割,是低水平過度重復建設的主要原因。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行政性的銀行與企業依賴關系等,是產業、企業和人員 “退出”的關鍵性制約因素。包括住房、養老、醫療、就業等在內的舊的福利、保障制度的延續或改革中的不確定性,對居民以往、行為重點的消費結構升級產生了 重要消極影響。此外,傳統體制和發展階段相聯系的抑制性消費政策,也對居民的消費升級形成制約。

總之,一個基本的判斷是,體制和政策問題是導致結構性矛盾產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新一輪結構內戰略性調整效果如何,主要取決于這些體制和政策問題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解決。

三、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的財政政策

根據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面臨的問題和外部環境的制約,政府在應該擺正位置,積極發揮作用。政府的調控主要是通過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其中財政政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們實行的是公共財政,但決不意味著財政就是消極的,財政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可發揮以下作用:

1、大力支持所有制結構調整和完善,促進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對于關系到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需要的公益企業,財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同時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 要,應堅決從財政越位的領域退出,不要繼續對國有企業不分青紅皂白的補貼,否則一方面浪費了寶貴的財政資金,又固化了舊體制,對經濟結構的調整產生阻礙效 用。簡而言之,在對國企的支持方面,財政要十分注意越位與缺位的問題,這是對經濟結構調整工作的最大支持。同時,財政也要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不應在所有 制方面搞區別對待的政策,允許各種所有制公平競爭,在平等的外部環境中實現所有制結構的合理調整和完善。

2、完善轉移支付制度,促進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西部大開發離不開財政的支持,但區域經濟發展地不平衡,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上原因之一。目前我國采取 的是包括“稅收返還”、“專項補助”、“過渡期轉移支付制度”等并存的比較混亂的轉移支付制度,存在結構不合理,力度不夠大的缺點,尤其是結構不合理,落 后的地區得到的轉移支付額竟然比富裕地區要少,所以財政不但沒有促進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還加劇了地區的不平衡,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就是財政要 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實行均等化為標準的轉移支付制度。

3、加強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重點解決資金缺口的問題。社會保障制度遲遲搞不好,主要是一個資金的問題,國家以前在這方面是欠了債的,財政應負擔起 自己該承擔的部分,變賣一部分國有資產,一方面可以調整經濟結構,另一方面可解決國家在社會保障上的歷史欠債,但社會保障資金最終的來源,恐怕還是離不開 社會保障稅的支持,因此,盡快開征社會保障稅非常有必要。

4、加緊解決制約消費結構升級的一系列體制和政策問題。我們有許多抑制消費的政策現在還發揮著作用,比如消費稅中一些稅目不合理,急需調整,否則消費結構不能提升,經濟結構的調整就失去了需求的支撐。財政要鼓勵人們消費,引導消費,以消費來帶動經濟結構的調整。

5、對衰退行業和地區實施必要的財政援助,從稅收等方面加強落后生產能力的淘汰。對一些衰退性的行業和地區,特別是那些面臨資源枯竭的單一資源城市進行必 要的援助,是我國產業政策的重點,政府可設立專項基金予以支持。對污染嚴重,浪費資源、假冒偽劣及其它危害經濟和社會的產品、企業,應運用多種手段綜合治 理,稅收可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6、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增強國有企業技術改造能力。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是帶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經濟迅速發展的根本途徑。在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 展方面,財政增加投入以及國家制定的一些稅收優惠政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當前在稅收上,困擾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是“生產型”增值稅模式的實行。由 于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大、資本有機構成高,在“生產型”增值稅模式下其購進的固定資產不能抵扣進項稅額,造成了其稅收負擔加重。為了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 展,需要在稅收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對高新技術產業實行“消費型”增值稅,解決其購進固定資產抵扣問題,增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經濟能力。

7、合理運用財政貼息手段和稅收政策,促進企業改革與發展。轉變觀念,開拓思路,深化改革,逐步改變財政支持經濟發展、企業改革的方式,合理運用財政貼息 手段,引導和吸引社會投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則,合理配置資源,刺激能夠產生外部正效應與滋生經濟新增長點并有廣闊市場需求的經濟項目的投資與投產,從而增加市場的有效供給,實現產業結構優化,促進體現結構升級、能夠帶動結構調整的直接生產性行業的發展。

設立和開征社會保障稅,擴大和增加社會保障資金,加快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支持企業改革與發展;設立和開征環境污染稅等稅種,限制減少造成外部不經濟項目的投資與投產,削減落后過時的過剩生產能力和由此產生的無效市場供給,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財政與經濟的良性循環。

經濟結構論文:加快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轉變

四.加快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任務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根本性阻滯,是中國經濟發展中許多矛盾和問題的癥結所在。在新世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1. 加快對傳統農業的根本改造,推進農業工業化的進程

2.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變的關鍵是對傳統農業進行根本改造,目前農業、農村和農民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倍受人們關注的“三農”問題,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既是經濟發展問題,也是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一個方面。因此,要加快傳統農業的改造,傳統農業改造的目標是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改造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用社會化的生產組織方式推進農業產業化。傳統農業的改造特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1)解決對農業和農民的國民待遇問題。制約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因素除過農業自身的因素以外,還有制度和待遇的不平等問題。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在改革開放之前是以城市工業為主導的,在制度上規定了農村發展農業,城市發展工業,造成了城鄉各自發展的格局,造成了城鄉涇渭分明的城鄉二元化發展道路。20世紀80年代中期,城鄉隔離制度有所松動,但農民進城后的就業和生活條件仍有很大的困難,迫使農民只能在農村發展工業,即促進了20世紀80年代農村工業的異軍突起,形成了中國工業化發展的“三個世界”的格局,大城市的工業化是第一世界,中小城市的工業化是第二世界,農村工業化是第三世界,在產業進入制度、融資制度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把農村工業化限制在狹小的空間中,因此要促進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就必須從制度上解決農民、農村和農業的國民待遇問題,把農業的工業化作為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重要途徑。解除限制農村人口流的障礙,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土地制度,解決農民的創業權,擴大農村投資需求,從而促進農村工業化的發展,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加強對傳統農業的改造。

(2)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羅斯托在其《經濟成長階段》中指出一國經濟起飛的條件是“農業生產率革命性的變化”[11]按照這一觀點,一國工業化要起飛,必須要實現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技術的革命,因此傳統農業的根本性改造是實現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前提條件。從世界工業化發展的歷史來看,“英國農業很早就卷入國內外市場,率先實現了商品化生產。由于農業的改造和商品化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增加了農業利潤,為工業化提供了資本積累。”[12] 臺灣、韓國的農業現代化都走在其工業化的前面,把農業的現代化看成是工業化的根基,特別是臺灣省實行了“以農業培養工業”[13]的工業化戰略,通過、對農業進行投資、采取扶持政策,農業的發展促進了國內需求的增長,為工業化作好了一系列的準備,在中國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來改造傳統農業:一方面要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步伐,明確私有產權地位,通過制度創新降低城鄉企業勞動分工產生的交易費用。另一方面深化體制改革,建立明確的法律和監管框架體系,促進制度變遷,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利用制度創新的激勵機制,調動農民創業的積極性,擴大農村的市場規模,提高農業的分工水平,協調城鄉工業的發展,推動我國農業工業化的進程。

(3)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一方面推動戶籍制度的改革。戶籍制度是制約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一大障礙,雖然目前戶籍制度有所松動,但是改革的方式和力度仍有地區差異,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勞動力進入的門檻仍然很高。因此戶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徹底消除城鄉壁壘,疏通人口城鎮化和產業工人化的渠道,通過戶籍制度改革,促進人口流動,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非正規產業和非農產業,為城鄉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城鄉勞動力的合理分工,增加收入,為農村工業化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安全閥和減震器,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減低社會分工過程中的交易費用,為農村工業化提供保障。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僅僅覆蓋了城鎮居民,占全國人口

64%的農村居民大多數并不能享受到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因此一方面建立勞動力市場風險防范機制,保證勞動力特別農村勞動力加入工業生產時沒有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完善資本市場,拓展社會保障融資投資渠道,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投資風險,加大社會保障的力度和法度。

2.協調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促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發展

城市化與工業化是二元經濟結構轉變的不同方面,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基礎,工業化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工業化改變了人們的經濟關系,城市化改變了人們的社會關系,兩者是相互促進的。從我國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實際來看,城市化的滯后發展是阻礙二元經濟結構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我國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的過程中,必須協調好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系,加快城市化進程:

(1)正確認識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變中城市化與工業化協調發展的關系。在二元經濟結構轉化過程中,工業化離不開城市化。因為發展工業必須重視規模經濟和集聚效益,城市化可為工業在一定地域的集聚和形成合理的生產規模提供較好的投資環境和銷售、流通市場。而且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整個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和工業化過程與城市化的進程是密切相關的。我國現有農村工業企業分散經營,重復建設較多,總體效益欠佳,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不快,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偏低,制約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和轉化進程,這一切與我國的城市化進程長期滯后于工業化有關。因此,在二元經濟結構的轉化過程中要協調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系。

(2)推動城市化與城鎮化的結合。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的集中過程,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向縣城范圍內的城鎮集中和農業人口就地轉移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與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相一致,我國城市化也是二元的:一方面是國家投資進行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地方投資和農民投資進行的農村城鎮化。鑒于我國城市化的二元性和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任務的艱巨性,在二元經濟結構轉化過程中應實行城市化和農村城鎮化同樣并舉的二元城市化戰略:一方面,利用一次城鎮化形成的城市基礎,大力發展交通和通訊業,推行以發展城市圈帶為特點的網絡型城市化;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現有農村非農產業作用,以縣城為依托,推進農村城鎮化。

(3)優化城市結構,提高城市的聚集能力。一方面要促進大城市人口和一般工業的增長,以都市權威增長極提高大城市的經濟帶動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善大城市的空間結構,發展多中心的網絡城市,提高城市的自然和環境承載能力。積極發展城市的基礎設施,以把城市中心與周圍的衛星城鎮連接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加強對大城市周圍衛星城鎮基礎設施和生活服務

設施的建設,改善其生活環境,并創造較多的就業崗位,以疏散大城市中心區的人口和工商業活動,緩解其過度擁擠的狀況。

3.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城鄉關系的協調發展

改變二元經濟結構,消除二元經濟結構的負效應,離不開城鄉關系大背景的改善,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城鄉關系的改善:

(1)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大市場。城市和農村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兩個板塊,城市家庭居民戶和農村居民戶是市場經濟主體的兩個組成部分,要協調城鄉關系,首先要協調城鄉兩大市場和兩大經濟主體的關系,而協調這些關系需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強城鄉之間的商品交換關系,為此需要解決城鄉市場的分割和城鄉市場體系的不對稱問題,建立和健全城鄉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大市場。重點加強農村市場體系的培育,一方面加快農村產品市場的發展,為城鄉工業的協調發展提供市場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農村勞動力市場、土地市場技術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的發展,促使農村市場與城市市場的對接。通過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的發展,促進農村非正規部門和非農產業的發展,降低市場進入門檻,擴大投資范圍,完善農村市場體系發育的基礎條件。

(2)在城鄉之間發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協作。在計劃經濟時期,由于人為的制度設計使城鄉關系表現出了對立性,使農村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的依附和補充。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制度變遷的過程中,城鄉關系有了巨的變化,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城鄉關系更多地體現出了平等競爭和優勝劣汰的性質。但是城市經濟的基礎條件優于農村經濟,在城鄉競爭之中農村經濟始終是處于劣勢的,這樣經濟競爭的結果不僅不會消除城鄉二元經濟,反而會加大城鄉之間二元經濟的鴻溝。為了促進城鄉關系的協調發展,就必須在城鄉之間發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協作,一方面要走城鄉一體化道路,加強政策引導,大力發展橫向經濟聯合,促使城市工業和第三產業向農村擴散,帶動農村工業的發展。采取科研生產聯合、技術承包、咨詢服務、人才培訓等方式,促進農村的技術進步。另一方面促進城鄉之間根本制度和各種類型的經濟聯合組織的成長,為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提供組織和制度保證。因為城鄉關系的變化,不僅體現在生產、流通、交換、消費等各個具體環節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一個社會制度層面上的變化,制度是決定社會各種資源的以何種方式配置,以及如何配置的深層原因。在制度方面重點要為城鄉關系的協調提供經濟社會運行的體制結構、政策導向和組織保證,促進各種經濟聯合組織的成長,大力發展城鄉工業之間大、中、小企業之間的多種形式的聯合。

(3)提高小城鎮的積聚效應,把小城鎮作為協調城鄉關系的聯結點。小城鎮的積聚效應是建立在交通運輸、通信網絡設備等基礎設施較好,并且能夠接受大中城市的輻射,同時也能對廣大周邊農村地區產生一定輻射作用的基礎上,積極采取有效的融資方式,加強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小城鎮的經濟功能。過去離土不離鄉的農村工業發展模式,不僅造成了農村工業的分散化經營,而且造成了城鄉關系的分割,農村工業的發展雖然改變了人們的經濟關系,但是農民的社會關系并沒有改變。因此,在協調城鄉關系的過程中,要發展小城鎮,提高小城鎮的集聚效應,促使農村工業向小城鎮集中,在農村工業化發展改變了人們經濟關系的基礎上,要進行戶籍制度等一系列阻礙工業發展的制度的綜合改革,實現“進廠又進城,離土又離鄉”,改變農民的社會關系。完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制定一整套適合小城鎮這一城鄉結合點發展的制度規范。同時要優先發展金融業、儲運服務業、電信業、保險業等與農村工業發展有較大關聯的第三產業,通過發展產前、產后服務行業來推動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為小城鎮建設服務。

經濟結構論文:銀行業如何支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摘要:銀行業支持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賦予金融部門的重要職責。支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銀行業需正確處理好四種關系、把握住五條信貸原則、努力做好六項工作。

關鍵詞:銀行業經濟結構調整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明確提出了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要目標和主要任務,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銀行業,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中肩負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也為金融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機遇和要求。那么,在結構調整中,銀行業應如何妥善處理好調整與發展的關系,抓住機遇,加大力度,通過結構調整,達到增效和發展的“雙贏”目的呢?結合當前經濟、金融工作實際,就此做以探討。

一、銀行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需正確處理好四種關系

1、支持結構調整與防范信貸風險的關系

資金是現代市場經濟的血液,進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資金是否充足至關重要。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都需要有一定資金增量帶動,而且技術含量越高,產業投資強度也就越大。解決資金問題,一靠財政政策;二靠金融支持;三靠利用外資。目前,由于基礎設施相對較差,國家財力有限,外方投資又不可能立即大規模涌入,因此,充分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不斷加大信貸投入,對于經濟結構調整能否順利推進至關重要。但是,近幾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伴隨經濟運行中結構性矛盾的日益突出,多年來積累的金融風險也日益暴露,巨額不良資產問題已嚴重地困擾著銀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社會信用環境也在惡化,全社會信用敗壞癥在不同程度地蔓延,“借債不還錢,有錢不還債”的現象時有發生,且依法收貸執行難,抵貸資產變現難問題十分突出,“[文章來源于=文秘站 =站-幫您找文章,12小時內解決您的文章需求注:]贏了官司輸了錢”、“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例子舉不勝舉,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金融機構不得不把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慎貸”、“恐貸”和“惜貸”問題。因此,在結構調整中,金融部門應把防范信貸風險和支持結構調整統一起來,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在加大信貸投入,支持結構調整的同時,要嚴把信貸準入退出關,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確保信貸資產安全性的前提下,堅決杜絕以往經濟發展中那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銀行出錢,收貸無門的怪現象發生,同時也要避免片面理解防范風險問題。以免對風險小的優勢企業“錦上添花”有余,而對風險大的劣勢企業和困難企業卻不“血中送炭”、“一棍子打死”。

2、處理好信貸結構調整與經濟結構調整的關系

我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經過多年來的調整,已經出現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但是也必須看到這一調整的長期性和動態性。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決定金融、金融在服務于經濟的過程中又反作用于經濟,金融的發展和信貸結構影響著經濟發展的結構和速度。因此作為我國金融活動主體的銀行業責無旁貸地應當成為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角色。要緊密地配合國家有關政策、支持那些生產有效益、產品有銷路的產業和企業,減少甚至停止對那些重復建設,虧損嚴重,破壞環境等企業的信貸支持。與此同時,還應更多地關注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新需求,處理好支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系。尤其對那些發展信息、生物、醫藥等新技術的企業和產品,應在加強風險管理的前提下,積極調整銀行資產運用的投向,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的升級。

3、處理好信貸市場準入與市場退出的關系

銀行業要在支持結構調整中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防范金融風險,如何依據市場規律,處理好信貸市場準入和退出的關系至關重要。所謂“信貸市場準入”就是及時跟上國家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步伐,把金融支持的著力點放在那些符合國家政策,并要審慎評估具體項目的可行性。具體地說,以支持產業結構調整與產品結構調整為信貸準入的切入點。當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關鍵,銀行業應抓住這個契機,重要支持和培育主體、主導產業,培育名優新產品,按照市場需求狀況,積極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所謂“信貸市場退出”就是要堅決退出國家政策限制和禁止的產業、行業和產品領域。具體地說,就是信貸業務要不失時機地從衰退產業、行業、劣質企業、市場萎縮的產品和重復建設中退出來,以信貸結構的調整促使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并使銀行業化解風險,自身獲得較好的效益。

正確處理信貸準入與退出的關系,應堅持四項原則:一是市場性原則。信貸準入和退出屬于市場行為,在準入和退出方式或手段選擇上要體現市場原則,依據市場規律,擯棄行政干預或長官意志的不當行為,并以市場為基礎;二是風險最小化原則。基于銀企關系的特殊性,信貸準入和退出可以說是一種兩難選擇,特別是信貸退出尤其如此,信貸退出的關鍵在于防范風險,但是這一行為又不可避免地惡化銀企關系,政企關系,企業認為銀行拋棄他們了,地方政府認為銀行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了,因此,對待這一問題應堅持風險最小化原則,[有文章需求,請到*文秘站 站留言板,12小時內解決您的問題!注:]把這一行為可能引發的消極影響限制在最小的范圍程度內;三是“適度”原則。應堅持加強信貸監管為主,市場退出為輔,盡量少退出原則;四是快進快退原則。市場瞬息萬變,但也并非無章可循。要把握市場規律就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效益觀念,一旦瞅準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快進”高效益領域,信貸產出就高,“快退”則是為了“快進”,退要果斷,進要及時,方能在快進快退中創高效。

4、處理好穩步推進和積極進取的關系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是“十五”計劃綱要確定的今后五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銀行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可以說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不可能一蹴而蹴,必須統籌規劃,整體布局,穩步推進。一方面選準突破口,以點帶面地整體推進,另一方面要珍惜并使用好有限的資金,按經濟發展的規律,遵循“先急后緩”的原則,明確重點,優先扶持,分步實施。同時銀行業要倡導積極進取和求真務實的精神,凡提出的服務、承諾及資金支持,不能只停留在書面和口頭上,要積極開拓,負諸實施。在處理穩步推進與積極進取關系時,既不能機械地強調規范而貽誤時機,也不能為了靈活而無序經營,要做到規范化與靈活性的有機統一。

二、銀行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要把握住五條信貸原則

1、市場導向原則。經濟決定金融,有什么樣的經濟發展水平,就有與其相應的金融層次為其服務;但金融并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能適應于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的環境下具有強大的反作用力。因此,作為金融調節經濟的主要杠桿---信貸,在打好結構調整這張牌時,不能只依據資源

優勢來打,“靠山吃山”、只能坐吃山空,也不能依據長官意志來打,想當然,或是心血來潮,而只能依據市場需求來打,按照市場經濟運行規律進行,要做好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結構調整,銀行的信貸調節只有與市場導向相吻合,這樣才可產生催化、促進的作用,加快結構優化。反之,信貸調節與市場導向相左,就會產生阻滯、破壞作用,雙方都將一敗涂地。所以,銀行要在支持調整經濟結構時,注意加強對市場的分析和預測,建立行業、產業及相關產品市場趨勢測報系統,時刻把握市場發展態勢和國家產業動向及世界產業演變趨勢,要面向國內、國際兩大市場,考慮不同區域、不同不層次的市場需求,按照“有進有退”的原則,從戰略上調整信貸結構布局,以適應經濟結構的調整。2、效益中心原則。信貸結構與經濟結構調整是否配合默契,其標準只有一條,看效益是否增長。這一條應是信貸結構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問題。從信貸投放增量的角度,所發放的信貸資金本息應顆粒歸倉,且所扶持的對象,結構優化的受益者,生產經營成效應有明顯的好轉,通過重點支持那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在經濟結構調整中新興的行業、產業和具有較高科技價值并在一定時期內保持領先地位的企業和產品,實現信貸結構的優化,起到對當地經濟結構調整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從信貸存量活化方面來看,要以效益優先為原則,花大力氣壓縮低效益,無效益、負效益的信貸存量,主動從已被明確了的衰退產業、劣差產業、無市場無效益的產品和重點建設中退出來,把信貸資金收回來,投向更為合理、更加有效的客戶中去。通過結構調整,達到效益迅速增長。

3、自主經營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頒布,雖然給了商業銀行自主經營的法律地位和保障,但在銀行的業務經營中,不同程度地受到行政的不適當干預。“十五”期間國家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成效作為一項主要目標和任務,并要求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這又必將調動起地方政府插手銀行信貸業務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業更應堅持自主經營的原則。政府部門的指標、文件,只可作為信貸決策時的參考,不能作為決策的依據,好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采納,但決策只能以銀行自身的調查、評估和論證為依據。

4、因地制宜原則。一個地方的經濟盡管其發展水平不同,所處的發展環境各有差異,但作為一方經濟有沒有特色,將決定該地區經濟有沒有生命力,將成為下輪經濟的明顯特征。因此,銀行業在對應結構調整過程中,應有所為,有所不為。作為管理層的總、分行來說,在管住管好調整方向和調整重心的前提下,要放開手腳,讓基層支行和營業網點根據各區域經濟特點,決定信貸調節的具體手段、對象、時間。要鼓勵抓大放活,要防范風險高度集中。

5、審慎穩妥原則。這一原則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原則的具體化。銀行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中要冷靜而仔細地分析當地經濟結構的現狀,發展趨勢,要對確定支持的行業、企業、項目、產品等嚴格審查,分類排隊,審慎對待,該重點保重的保證,該適當傾斜的傾斜,該扶一把的扶一把。堅持支持一個,成功一個,見效一個,以保證銀行資金“三性”的統一。

三、銀行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應努力做好六項工作

1、提高認識,增強支持結構調整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面臨的結構性矛盾,不僅影響到國民經濟素質的提高,而且也是造成企業經濟效益和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低下的最大原因。經濟能不能持續協調發展,關鍵在于調整。正如朱熔基總理所指出的那樣,我國經濟已經到了不調整就不能發展的時侯。同時,“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也是“十五”計劃綱要確定的今后五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經濟決定金融,整個“十五”時期,緊緊圍繞金融服務經濟結構調整這根主線,不斷加大金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已成為銀行業責無旁貸的神圣職責。因此,銀行業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主動性和自覺性,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強化結構調整意識,加大支持結構調整的力度,以支持結構調整求生存、求發展。要審時度勢,深入研究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和特點及其對銀行業提出的新挑戰、新機遇和新需求,及時制定支持結構調整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抓住這項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敏銳撲捉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各種項目、資金需求、政策信息,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中使銀行業自身結構得到優化,有限的金融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實現社會效益和自身效益的雙豐收。

2、人民銀行應充分發揮信貸窗口指導作用,合理引導信貸投向。

作為我國重要監管部門的中央銀行,在支持經濟結構調整中要在調控貨幣供應量和貸款總量的同時,按照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充分運用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及信息服務的優勢,引導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根據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需要,制定有區別的信貸政策,并加強信貸政策的指導,合理引導貸款在產業、區域和城鄉經濟之間的投向。要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手段積極推辦票據承兌貼現業務,幫助企業緩解資金需求矛盾。培育新型貨幣信用工具,完善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公布企業貸款使用、償還等資信信息,對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的企業組織實施金融聯合制裁,依法維護金融債權,積極協調政府、企業、銀行關系,為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3、商業銀行要加強研究,努力探索,把握好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

商業銀行作為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作用,需加強研究,努力探索,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制定好有利于調整結構的信貸支持政策。要重視產業發展研究,把準產業結構調整的脈搏。一是要研究行業發展規律,制定好行業信貸政策,支持新興行業、“朝陽”行業、成長行業的發展;二是研究市場供求狀況,制定好產品信貸政策,支持名牌產品、供不應求產品、有較大市場占有率產品的發展;三是研究企業經營發展情況,制定好企業信貸政策,支持機制新、管理優、效益好、信用等級高、市場前景廣的企業發展;四是研究區域經濟優勢,制定好區域經濟支持政策,使信貸資金的投向與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定位相一致;五是研究各行各業國內的生產技術水平及其發展趨勢,提高貸款項目的技術水準,推動產業技術進步。第二,用好信貸增量,促進結構調整,在研究產業發展趨勢,制定正確信貸政策的基礎上,對信貸增量的具體投向,要逐步拓展促進區域結構調整的“四大”信貸支撐點,即:一是繼續支持重點工程建設,在加快市場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方面籌措資金,搞好信貸資金投放;二是支持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改組改制,積極對資本重組和轉機建制的改制企業予以重點支持;三是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支柱產品、拳頭產品提供資金支持,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技術改造貸款,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四是支持地方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個體私營企業。重點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的企業和外向型、科技型企業。要在“安全、流動、高效”的前提下,為結構調整提供金融服務和支持。第三,盤活存量資產,加快結構調整。針對目前銀行業不良資產的現狀,應采取多項措施,盤活存量資產。一是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經濟等手段,加大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堅決壓縮不良資產;二是對符合核銷條件的呆帳貸款要及時申報核銷,騰出資金支持優勢產業的發展;三是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防止信貸資金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沉淀,要堅持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實行審貸分離制度,加強對貸款的事后管理和監督;建立有問題貸款預警制度,及時調整和盤活不良資產。只有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才有足夠的力量支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4、樹立全新觀念,拓寬信貸支持面,全面支持經濟結構調整。

在經濟結構實施戰略調整的新形勢下,各家銀行在信貸管理上要進一步完善考核約束機制,合理區分、追究決策層和管理層責任,增強基層信貸積極性,要真正實現觀念上的突破,堅持“以政策為準繩,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信用為紐帶”原則,打破行業,所有制界限,徹底走出以企業規模和性質作為支持與否“根據”的誤區,不再以“企業大小”作為區分信用程度的標準,樹立“不論大中小,只要效益好”的觀念,凡是誠實守信、經營規范、發展有優勢、有潛力、效益好、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和項目都給予積極支持。

5、充分發揮銀行業的各種優勢,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一是要充分利用資金和信譽方面的優勢,為企業結算、匯兌、轉賬、

財務管理、咨詢評估、清產核資等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方便;二是充分發揮銀行在“信息”和“智能”方面的優勢,做好企業經營的參謀;三是要進一步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法規,不斷建立和完善擔保體系,簡化呆賬貸款核銷程序,進一步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充分發揮利率杠桿作用,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采取不同的利率,合理引導資金投向;四是要積極開展基礎性調研工作,在充分調查、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建立為經濟結構調整和企業發展的信息庫,為推出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提供依據。6、努力促進銀行業制度更新和科技創新

“十五”時期是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以市場化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將加快,對外開放的領域將加寬,加入世貿組織指日可待。在這種客觀環境下,銀行業要支持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必須要不斷探索進行各項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建立和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提高金融服務的科技含量及現代化水平,以便肩負起國家所賦予的神圣職責。

經濟結構論文:鄉鎮政府該如何抓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張立

當前,農村經濟出現有效需求不足,農村市場疲軟,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現實提出了農業結構調整是勢在必行的。只有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農農業和農村才有出路,才能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才能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對農業的要求和挑戰,才能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成為了基層鄉鎮政府新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筆者就鄉鎮政府如何抓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談一些粗淺認識。

一、制定規劃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

對農業和農村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是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分析農業和農村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這個調整,不僅要解決當前農產品賣難和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而且要立足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僅要考慮農業和農村自身的發展,而且要考慮國民經濟的全局,是要進行一次具有全局意義的戰略性調整。為順利落實中央的戰略部署,作為鄉鎮政府必須深刻領會中央精神,更新觀念,統籌兼顧,科學決策,做好規劃。規劃主要是包括結構調整計劃、方針和政策,資源開發、技術改進和智力開發等方案,重點建設項目特別是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制定規劃要按照適應市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同時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把中央精神和當地實際結合起來,防止生搬硬套,盲目蠻干。就三都縣而言,各鄉鎮就該圍繞縣委、政府提出的“1+1”產業結構的抓好調整,可以采勸竹業+優質果蔬”、“竹業+辣椒”方式等等,依據鄉鎮的實際情況來作好規劃。農業生產結構必須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壓縮不適銷品種,擴大優質農產品生產,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就優化農業生產布局而言,要因地制宜,發揮區域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在調整中既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切實保護和穩步提高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又要全面發展一、二、三產業,優化農業的產業結構。這一切,都需要鄉鎮政府著眼全局,著眼長遠,著眼發展,科學規劃,組織實施,指導結構調整向深度和廣度推進。

二、市場為中心,加強宣傳引導

作為鄉鎮政府,要懂得用市場的方法來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要徹底改變一切由政府包攬計劃和行政命令調整的習慣做法,要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生產經營自主權。農民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主體。農民這個主體在結構調整中既是實施者,也是市場風險承擔者,調什么、怎么調的最終決定權應當掌握在農民手中,由農民自己作主,政府職能部門和干部不能搞一刀切、瞎指揮,更不能強迫命令,層層壓指標,強迫農民種這個不種那個。這是進行結構調整所需要遵循的原則,切不可背離。但是,強調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不等于說政府部門可以無所作為,甩手不管。相反,政府職能部門和干部在結構調整中的責任重大,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做好政策宣傳引導工作,讓廣大農民自覺參與到經濟結構調整中來,從黨的各項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實惠,使廣大農民能充分發揮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這既是農村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農村工作中一條不可違反的原則。鄉鎮政府要不斷加強和改善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同時要制定支持和推動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政策的威力,組織、引導農民進行結構調整。當前,應加強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政策引導。

1、保護糧食生產能力

糧食是農業的基礎,也是結構調整的基礎,在結構調整中一定要切實保護和穩步提高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認真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實施《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嚴禁亂占耕地;貫徹執行中央關于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各項政策,切實保護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實行糧食收購優惠優價政策,進一步拉開品種、質量差價,促進糧食品種結構調整。

2、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發展農產品加工,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而且可以有力地帶動農業結構調整。鄉鎮政府應當搞好規劃,制定政策,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一是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形成合理的區域布局和規模結構,在多層次加工轉化中著重發展精深加工,努力開發新產品,積極發展優質名牌產品;二是要調整各項農業建設資金的投資方向和建設重點,加大扶持優質、高產、高效農產品加工和轉化的力度,金融機構應合理貸款結構,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支持;三是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降低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增值稅率,提高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農產品進項抵扣率,并對企業進口農產品加工設備和引進先進技術,在關稅和增值稅上給予優惠;四是要重點扶持有基儲有優勢、有特色、有前景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基礎建設、原料采購、設備引進和產品出口等方面給予具體的幫助和支持,培育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能進行農產品深度加工、為農民提供服務和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從而有效地解決千家萬戶的農民進入市嘗運用現代科技和擴大經營規模等問題,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3、加強農產品市場的建設

引導農民按市場需求進行結構調整,必須加強農產品市場的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對結構調整的帶動作用。首先,加快發展產地批發市常產地批發市場是農民接受市場信息和出售大宗農產品最便捷的渠道,要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增加投入,重點扶持,加快建設,完善設施,規范發展。其次,堅持和完善多渠道流通形式。要堅持國有、集體、個體一起上的方針,在發揮國有商業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時,注意發揮農民購銷隊伍等渠道的重要作用,積極扶持各類農產品流通的中介組織,發揮它們搞活農產品流通、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作用。再者,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發動和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市場建設,用優惠政策鼓勵和寬松的環境條件吸納更多的市場經營者。同時,要健全市場法規,維護市場秩序,反對封鎖和壟斷,使參與農副產品交易的各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可得,公平競爭,盡快形成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從而保證農副產品能夠有序、合理的流通。

4、促進農業科技進步

科學技術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中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必須加強農業科研和推廣,將農業發展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當前,應主要實行以下傾斜政策:第一,支持農業科技工作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業效益、改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重點開發和推廣優質高產高效技術、加工保鮮儲運技術和農業降耗增效技術,發揮科技對結構調整的作用。

第二,加大扶持力度,搞好現有先進適用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在推廣優良品種、普及新技術、提高質量上下功夫,滿足結構調整的需要。

第三,嚴格執行《農業技術推廣法》,穩定農技推廣隊伍,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以增強其推廣服務功能。建立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普及的利益機制,把科技推廣服務與實際利益結合起來。

第四,加大科學技術知識的培訓力度,尤其是利用各種辦學條件來加大對農民群眾的生產勞動技能的培訓,如各種高產栽培技術等,努力提高農民的勞動素質。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當前要著重抓好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植樹種草、水土保持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以公路、電網、供水、通訊為重點的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以優質高產糧食生產基地、飼料作物生產基地為重點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穩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根本途徑,也是順利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保證,政府應高度重視,多向上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大投入,加強建設。協調農村信用社在防范金融風險的同時,改善金融服務,增加對農業的信貸投入產,對農戶的種養業和小額信貸扶貧項目適當放寬抵押、擔保條件。要引導農民個人和集體增加農業投入。并鼓勵社會資金投向農業,多渠道引進外資。

6、發展小城鎮和鄉鎮企業

發展小城鎮和鄉鎮企業,可以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促進農村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鄉鎮政府要認真制定政策,發揮扶持引導作用,發展小城鎮要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方針,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要研究制定鼓勵農民進入小城鎮的政策和社會各方面投資建設小城鎮的政策,走出一條在政府引導下主要依靠市場機制建設小城鎮的路子。要切實搞好規劃,制定有力措施,把農村市場建設、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

三、開展信息服務,幫助農民走向市場

農民對變化的市場還感到茫然和無所適從,導致種植結構調整的盲目性多,大多數地方缺乏這種條件,不是很重視信息服務,時而發生滯銷,造成的農產品積壓甚至毀掉的現象,農民利益直接受損。市場信息已成為產品銷售好壞的一個最重要因素。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既要從當地資源優勢出發,又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要花大力氣搞好調查研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礎由搞好市場預測,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主要包括向農民提供價格、生產、庫存、氣象等信息,提供中、長期市場預測,幫助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安排好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政府要把信息服務作為引導農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發揮政府部門信息靈通的優勢,建立起“農經網”等權威的信息網絡,及時準確地向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同時,要注重組建本鄉鎮和村的專業營銷隊伍,保證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暢通。目前,農業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農業信息管理水平低,農業信息體系不健全,信息服務跟不上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需要。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快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建設,規范信息管理,改善信息處理和傳播手段,提高信息工作人員技術素質,完善信息制度,切實做好農民調整結構的信息服務工作。

四、搞好技術示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要解決的不只是當前農產品難賣、價格下跌的問題,而是要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村經濟和效益,整體推進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要適應這個要求,必須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把結構調整建立在科技進步的基礎下,提高對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吸納能力,發展質量型農業。實踐證明,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農業技術人員通過轉包農民土地,創辦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一方面搞試驗、示范,一方面向農民出售良種,提供技術服務,使科技對結構調整的作用得到很好發揮。政府要制定措施,狠抓落實,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努力向上爭取項目,使上級財政撥出專項經費,作為啟動資金,支持各地以現有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為基礎,有計劃、有重點地創辦一批農業科技示范場,使之成為農業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優良種苗繁育基地、實用技術培訓基地,在結構調整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經濟結構論文:對目前穩增長、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深化改革的認識

摘要:黨的十八大提出穩增長要有新的思路和政策,要與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我們現在要進行的是升級性結構調整,它關系到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和投資結構尤其是產業結構調整,產能過剩與結構調整要注意兩者平衡的關系;深化政府體制改革的重點是簡政放權;金融體制改革要徹底解決金融壟斷,使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稅制改革的重點是增加直接稅務,減少間接稅務,等等。

關鍵詞:穩增長;調整結構;增長方式;壟斷部門;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結構;節能環保

一、關于穩增長

這次穩增長與2008年保增長有重大區別,主要有五個區別:第一,中央目前提出的穩增長的目標是7.5%,這次穩增長的底線是經濟增長率7%。這個目標是理性和符合實際的,這個目標同過去的確保8%的目標有很大不同,這個目標必然引起我國出口、投資、消費以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出現新的變化和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探討。第二,中央提出穩增長要有新的思路和政策,例如不再使用一般的短期的刺激政策,而是要把穩增長與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更加關注調整結構與深化改革在穩增長中的作用,強調去“杠桿化”與去“行政化”,要充分利用改革與結構的“紅利”。第三,就是這次在投資上不再像2008年那樣全面開花,而是有重點,比如說在基礎投資上選擇了四個重點,即:棚戶區改造、城市地下管網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以及城際間的高鐵。這四個重點是短期與中長期的結合,它不僅對穩增長以及以后的長期投資都有重要意義,即在投資上不再搞全面啟動的大一統方式而是強調重點,尤其是在基礎設施投資中注重這四個重點等關乎長遠利益并有利于化解短缺的投資。第四,這次的投資不是簡單地強調政府投資,而是強調啟動社會資本投資,所以強調放開壟斷性部門,要社會資本進入,在這樣的領域要形成混合性經濟形式,更加強調在金融、鐵路、石油、電力等壟斷性部門更大程度上向社會資本開放,充分利用好社會資本的作用。第五,將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結合,強調在政府負債過高和貨幣供應量太大的條件下,更加關注盤活存量,一般不擴大赤字和松動貨幣投放,確保經濟高效益地增長,而不至于為了增長而引發通脹和政府高負債。我們不再簡單地講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上的存在,或貨幣的多投放,而強調在不增加政策負債或不增加太多的貨幣投放的基礎上實現穩增長,所以要去杠桿化去行政化,就是強調我們不應該過多地像2008年那樣高負債或貨幣大量的投放。穩增長已經開始起作用,2013年第三季度我們經濟實際已經止跌反彈了,即第一季度7.7%,第二季度7.5%,到第三季度7.8%,估計第四季度應該還在7.7%左右,這就是增長政策已經開始見效了。但是這次穩增長還有個不太牢固的地方,主要是從這次的穩增長分析發現,增長抓手主要還是靠投資,消費、出口在這方面的貢獻,仍然處在不太穩定的狀態。未來怎樣促進出口、消費,仍是很大的問題,尤其是結構調整、深化改革、持續穩增長的路徑還需做考慮。

二、關于調整經濟結構

大家知道,經濟結構調整分為同期性結構調整和升級性結構調整,我國此次是升級性結構調整。升級性結構調整涉及到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投資結構調整,出口、消費、投資之間的結構調整,尤其是涉及到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主要涉及到房地產產業、制造業(包括傳統制造業與現代制造業)、服務業(包括消費服務、商務服務和生產服務等)、戰略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資源類產業等(包括能源與原材料)等五大產業。第一,房地產產業。房地產產業的調整,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短期的政策,而要重點分析市場和政策各自的功能哪些屬于市場來管,哪些屬于政府來管,應該理清楚它們各個關系、定位,同時應該根據現在的情況逐步由“一刀切”的管理,轉向分類指導系統管理。第二,制造業需要升級調整。因為中國號稱制造業大國,制造業分為傳統制造業,現代制造業,那么對傳統制造業未來調整方向主要有二個:一個是產品升級換代,一個是產業轉移,對現代制造業的提法叫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因為中國現在還不是一個現代制造大國,但是我國是一個現代制造業需求大國,既然我們是

現代制造業需求大國,當然我們要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了,提高現代制造業在整個制造業的比重。第三,服務業。之所以談到服務業就是因為服務業在一個國家產業結構比重大小,決定了一個國家產業比重的檔次,我國現在服務業比重偏低,再加上服務業是最大解決就業的行業,最少消費資源的產業,應大力發展服務業,發展服務業分為四個組成部分:第一是消費服務主要包括餐飲和商貿、養老消費、兒童消費、信息消費;第二個是商務服務,主要包括金融、投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各類投資咨詢公司等;第三個是生產服務,如設計類等;第四個是精神服務類,比如娛樂、影視、旅游、文化服務類。所以這次提出發展服務業是全面性的發展,不再是簡單注重所謂消費服務,而是全方位提高服務業在我國經濟結構中的比例。第四,戰略性新興產業。它有七個要點,它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業等。經過一年多實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在于技術問題,任何技術創新都可使這七個要點發生重大調整,例如:美國頁巖氣技術的發展,導致對中國光伏產業、煤炭產業的巨大沖擊,因為每一次世界性技術的發現將會影響到這七個要點,也預示著未來這個產業的調整。而中國也會把更多力量放在技術創新上。第五,資源類產業。它涉及到能源與原材料。資源類產業在中國的發展顯然是不夠的。按照現在7%增長率算下來,中國很快成為世界消耗能源最大的國家,在資源不夠的條件下,還要完成我國經濟的增長,必然導致中國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那就是整合世界資源,中國雖然強調在資源整合中實行雙贏原則,但這也會不可避免地引發中國與世界利益結構的博殺,因此這類產業變動,它不僅涉及國內問題,也將涉及國際問題,它是更為廣泛的一種調整。但整體來看,我們這次的調整很快就會到來,調整的代價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一是結構調整與銀行壞賬的關系,截至2013年7月,壞賬最多的是江蘇省、浙江省,結構調整導致大量壞賬上升,這是需要警惕的,結構調整與呆壞賬之間應該有一個平衡點。二是產能過剩與結構調整的關系,因為我們會深切地感到產能過剩的壓力,總能釋放出一些負面的東西,所以怎樣解決結構調整與產能平衡的關系將是大問題。三、轉變增長方式

此次轉變增長方式,主要涉及到五個重點:一是如何從以成本優勢為特征的增長方式轉變成為以技術優勢為特征的增長方式,關鍵是推動技術創新,我們叫創新趨動戰略;二是如何從盲目強調擴大出口和吸引外資的增長方式轉變成為內需支撐性增長方式,關鍵是如何實現國際收支平衡與調整,關注貿易平衡和資本項目平衡;三是如何從單純強調政府投資拉動的增長方式轉向同時重視社會資本和消費的增長方式,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與反壟斷;四是如何從高消耗能源與高污染的增長方式轉向節約與環境友好型增長方式,關鍵是如何推進節能與環保;五是如何從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和社會矛盾突顯的增長方式轉向公平公正與和諧性的增長方式,關鍵是如何解決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問題。所以這次經濟方式轉變,涉及到我們經濟學幾乎所有領域,對未來研究發展將有重要意義。

四、關于深化改革

對于深化改革,目前逐漸形成五條共識:

1. 政府體制改革,重點是簡政放權。一是向社會放權,就是形成一大批次把政府過去的權力交給民間組織,民間組織主要有慈善類、科技類、商會類、社區類,這四大類組織要在2014年6月前大量啟動,政府要把大部分權力交給民間組織完成,這就是向社會放權。二是向市場放權,就是市場能夠解決的問題,政府就不參與了。比如:資格評審、品牌、評論,這些都應該交給市場,甚至包括企業的上市過程也交給市場去做,這就是向市場放權。三是向企業放權,就是凡是不涉及納稅人前提的投資項目,政府不再審批了,要逐漸從審批制轉向備案制,企業應有權力必須交還企業,明確資本金后就不應實行實繳制而逐漸轉向認繳制。這種實繳制給企業帶來了兩宗罪,一宗是偷逃資金罪,一宗是虛報資金罪。所以政府要向企業放權,目的是消除腐敗機制,倡導社會公平、公正,從根本上解決權力尋租的問題,消除腐敗的體制基礎。

2. 金融體制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外匯在資本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放開民營銀行等,徹底改革金融壟斷問題,將金融轉向服務業,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大

看到:央行已提出利率市場化,貨款利率已經市場化了,存款可能將從大額存單開始,然后逐步放開存款利率。

3. 財稅體制改革,包括稅制改革和預算體制改革。稅制改革,重點是增加直接稅務,減少間接稅務。預算改革主要界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財權與事權的關系,從根本上解決土地財政及地方的過高負債問題。現在中央政府財權太大事權過小,地方政府事權過大,財權過小,這樣就導致了土地財政,從而從根本解決土地財政及地方過高的債務負擔的問題,即重新界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財權與事權的關系。

4. 城鄉一體化改革。其重點是人的城鎮化,消除市民與農民的差別,首先解決2.6億民的市民化問題,包括實現民生享受的公平化原則等。

5.重塑經濟新活力。包括國有企業改革和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推動技術創新等,重新尋找經濟增長的新活力。對這五點改革形成共識,對我國經濟改革有重大重義。

經濟結構論文:基于眾包模式的跨區域經濟結構優化研究

摘 要:在互聯網經濟時代,不斷深化的專業化分工拓展了產業的內涵和外延。眾包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它超越了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純商業化運作機制,從一開始就強調利用平臺來集合大眾力量進行跨區域經濟資源整合。本文在全面把握眾包特征的基礎上,深入剖析該商業模式對于跨區域經濟結構優化與創新的作用機理。

關鍵詞:眾包 跨區域整合 經濟結構 商業模式

1.眾包商業模式的運行機制和特征

1.1眾包商業模式的運行機制。眾包依靠信息平臺將參與經濟活動的各方主體集中在一起,因為它采取虛擬運作,所以,這個平臺可以延伸至互聯網所觸及的任何角落。眾包平臺實質是一系列規則的集合,這些規則定義了供需雙方的活動要求,任何進入平臺的活動者都必須遵循規則的約束,所有個人、企業或其他組織自由選擇是否加入眾包平臺。經濟活動是供給方和需求方動態平衡的過程,而個人、企業和其他組織各自既可能是供給方,也可能是需求方。和一般純商業活動不同的是,在眾包活動中,服務提供方通常無償提供服務,即使是有償服務,通常服務提供者的身份是隱匿的。

1.2眾包商業模式的特征。眾包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以嚴格的規則作為準則,采取自由、開放的競爭機制。一般來講,眾包具有以下三個突出的特征:

第一,虛擬聯盟價值創造。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聯盟價值創造已成為現代商業活動主要的形式。眾包商業模式采取虛擬化聯盟的方式來開展業務。圍繞某項具體的需求,眾包依托它在互聯網上的平臺將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潛在可利用資源集中在一起,通過聯盟協作來滿足特定需求。和一般聯盟協作不同的是,眾包所建立的聯盟是開放的、柔性的,它隨著需求的變化而分化重組,各個成員進入和退出聯盟具有充分的自由競爭環境。

第二,透明公開的規則體系。經濟活動的效率決定于分工的效率,分工的效率不僅取決于專業化分工的水平,而且還取決于專業化整合的效率。單從分工的專業化水平來看,眾包和外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它們在分工的專業化整合方面卻具有很大的不同。眾包將專業化協作用標準化的規則進行定義,然后將這些規則通過互聯網,任何愿意遵守這些規則的人都可以進行專業化協作,在網絡中,無數潛在的協作者會引發強大的競爭優勢,能夠保證強強聯合有效實現。而外包通常以談判式的合作方式,談判式契約締約方式必然引致不小的交易成本,使得能夠選擇的合作伙伴的范圍大大受限,從而制約合作的效率提升。

第三,無邊界的資源整合。互聯網將全球市場聯為一體,打破了資源整合的地域局限。在互聯網創造的虛擬空間里,通過虛擬運作,資源可以超越時空進行無邊界整合。首先,互聯網將分散化的資源集中在統一的虛擬空間中,資源之間進行交換的信息成本被降至為零。其次,現代化的分布式同步作業技術可以讓多個專業化作業并行開展,高效率的信息交流機制可以保證專業化之間的協作實現無縫鏈接。再次,眾包統籌全世界范圍的資源,任何活動的開展都可獲得無限的資源支持,從而,以眾包的方式開展經濟活動,就具有強大的資源基礎做支撐。

2.眾包促進經濟結構實現跨區域整合與創新

2.1眾包降低了區域內分工協作向跨區域拓展的成本。互聯網超越了區域市場的地理局限,將原來分隔的市場連成了一片。隨著各種市場逐漸匯集在一起,市場規模不斷增大。根據亞當.斯密分工理論,市場規模擴大會促使專業化分工向縱深發展,從而提升經濟效率。但是,專業化分工細化的同時會伴隨專業化協調成本的增加。眾包在克服專業化協調成本問題上具有三方面突出的優勢:一是平臺優勢,在互聯網上的“眾包平臺”為經濟活動的供需雙方提供了統一活動和交易的場所,現代化的通訊方式使交易雙方跨區域搜尋對方的成本被降至為零,從而使跨地區分工協作變成可能。二是規則優勢,眾包以聯盟的方式開展經濟活動,聯盟依靠透明公開的規則維系,這些規則也正是專業化協作的具體方式。在規則透明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避免事前和事后機會主義行為,從而提高交易的效率和質量。三是眾包超越了純商業運作的模式,能夠利用非商業行為實現價值創造。例如:linux的開發、百度詞條的編寫、微博促銷等活動,大眾無償提供的支援形成了積沙成塔、積流成河的能量,不難想像,以純商業形式實現這些,成本足以嚇退任何投資

商。

2.2眾包使跨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更具靈活性,更有利于創新。熊彼特指出創新是創造性破壞過程,他將摧毀舊的產業,讓新的產業有崛起的空間(鄧春玲,2006)。熊彼特所指的創造性破壞,既可以是淘汰舊產業,也可以是對舊產業進行升級改造。在這個過程中,熊彼特強調有秩序地推進,最終達到產業結構創新升級。眾包可以讓這個過程進行的更為經濟、有效率。首先,眾包采取虛擬化聯盟進行專業化分工協作,這種聯盟組織根據需求可以靈活地進行結構拆分、重組,不會對原子型專業組織造成突然毀滅性破壞,從而使產業升級達到平穩過渡。其次,眾包采取公開競爭的方式建立聯盟。圍繞一個需求,每一個進入聯盟的成員都必須在遵守聯盟規則的基礎之上,通過公平競爭進入。這樣可以保證進入聯盟的都是有競爭力的合作者,此外,由于聯盟的契約是公開的,所以,合作者進入和退出自由。對于聯盟和成員雙方來講,各自都有無限的選擇空間,由此一來,聯盟結構就如同變形金剛,可以跨區域自由伸縮,隨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3.結語

互聯網將全球經濟集中在統一的大市場之中,市場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這一方面促進了專業化分工向縱深發展,另一方面專業化分工與協作面臨地域上的重新洗牌,尤其是傳統的經濟結構必須基于全球的視角進行重新整合與創新,以此來適應全球化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眾包本身是基于互聯網的一種新興商業模式,它超越了純商業的運作模式,將以“價格”為信號引導資源配置的方式,發展到以“價值”為信號引導資源配置。價值比價格具有更廣闊的涵義,它超越了價格的商業性本質,將非功利性行為納入價值創造過程,從而拓展了經濟活動的資源獲取空間。在眾包商業模式中,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更多是以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為基礎來供給資源,價格信號在資源配置中只發揮部分功能。其開放、民主、無邊界的特征使它面對多樣化的個性需求和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能夠靈活、高效、低成本的進行資源的重新分配和整合。尤其是其虛擬化的運營平臺,為可用的全球資源架起了一座沒有時空間隔的橋梁,有效地促進了跨區域分工和產業經濟全球整合。而且,眾包基于公開規則,按照需求進行聯盟協作,模塊化的組織構型可以靈活自由的分拆和組合。最重要的是,公開的自由競爭機制,為跨區域經濟結構優化提升提供了無限的創新活力。

作者簡介:

張偉(1979—),男,山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陳小勇(1977—),男,陜西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經濟結構論文:淺談信息化視角的城市經濟結構調整

摘 要:當前,信息化成為推動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以信息化帶動城市的傳統特色經濟,使城市發展與信息化整體推進,值得深入探討。本文從信息化視角對城市經濟結構調整進行綜合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與理論意義。

關鍵詞:城市經濟 結構調整 信息化視角

1.前言

城市信息化的主要目標是將信息化建設同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真正融合在一起,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各項工作中,取得實在的效益,使之成為本市經濟起飛和社會進步的推進器。同時,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設是促進城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

2.城市信息化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2.1信息化在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分析

信息化以新的價值觀、社會觀、經濟觀沖擊著傳統的思想觀念,帶來了社會的深刻變化。在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上表現為全面的、長期的、持續的知識利益驅動。信息化是貿易、投資、資本和人才流動、技術轉移以及社會、經濟、文化等一切領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極大地促進城市對信息的產生、交流、釋放和傳遞的有序化、高效化,對于消除城市內的城市間的發展不平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信息化強化了城市內部和城市之間的科技、市場、動態經濟信息等的傳播和交流,改變了城市傳統經濟中對資本注入的依賴,可以緩解資金緊缺的矛盾;確立了人才和知識在城市的新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可以促使大批高素質人才向新經濟結構的城市匯聚。信息化與城市經濟的緊密結合增加了城市與外界的交流,把城市特色經濟融入全球性經濟構架之中,通過各種專業網絡平臺將眾多的中小企業聯成網絡、整合市場,使城市特色經濟劣勢在信息化的作用下轉化成為競爭優勢。

2.2信息化加快城市知識積累,促進政府和企業體制改革

信息化促進政府企業體制改革,減少交易成本,為經濟發展營造出一個創新的空間。在企業層面上,信息技術的采用使得企業內部管理發生質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信息化可以消除時間和空間障礙,實現實時監控、集中管理;另一方面表現為把不同職能間的自我約束轉化為由信息技術進行強制約束,這種集“集權+分權+自律”的管理體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環境。在政府層面上,信息化對加速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業監管力度等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2.3建設現代化城市經濟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立現代化城市經濟體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盡可能加快城市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二是盡快消除城市經濟發展中“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確立支柱產業和專業化部門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并加強各城市之間的商品貿易往來和經濟技術合作,促使城市能夠發展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產業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城市經濟是現代化城市經濟體系的龍頭,特別是長株潭城市群發揮著巨大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大城市產業結構的現代化要求努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

3.信息化時代與工業城市的產業結構調整

3.1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信息技術作為當代高技術的核心,憑借超越傳統技術的優勢,極大地影響著產業結構的變動方向。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新的產業和產業部門的形成。在科技進步的作用下,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方面,原有產業和產業部門分解,某些產品或原有生產過程的某一階段隨著生產技術的變革和社會需求的擴大而分離出來,形成新的產業和產業部門;另一方面,新的產部門存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其所在企業生產的產品要有競爭力,又主要取決于企業的技術進步程度,而信息技術是技術進步的核心環節。變革的產業結構對新的信息技術產生新的需求。信息技術作為當代科學技術進步的技術核心,與產業結構形成相互依存、互為促進的關系,這在當今信息社會表現得特別明顯。

3.2信息技術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信息技術促進產業結構合理化。與“標準結構”進行比較,從而差別產業結構是否合理;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在發達國家,信息技術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增進了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集約化。其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作用促使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其結果是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比例不斷下降,第三產業和第四產業(信息產業)比例逐步上升,占據主導產業地位,而這正符合“標準結構”的演進規律。信息技術的發展會不斷地改善市場需求和供給結構,協調好供需關系,保證產業結構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信息技術能依據現狀促進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信息技術可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3.3信息技術促進產業結構的高度化

通過提高信息技術的開放度來形成更為合理的產業結構。加大產業結構的開放度可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建立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繼續開展信用社區建設,為金融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經營環境。在所有產業結構中,伴隨著知識技術密集程度的提高,經濟發展對科技人才尤其是高技術人才的依賴性大大增強。由于信息技術產業的成果向其他傳統產業的轉移速度很快,所以信息技術產業中許多產業部門不但縱向看上升勢頭很快,而且橫向看發展勢頭也很猛,從而推動產業技術基礎水平的不斷提高,使產業結構向著高度化的方面不斷邁進。

4.結語

總之,城市信息化與城市經濟結構的調整,需要城市根據自身的客觀條件和地域特點,因地制宜發展信息產業,利用信息技術及相關活動改造和發展社會、經濟、生活等一切領域,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通過信息化來提高和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質量,加速城市實現現代化的進程。

經濟結構論文: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摘 要:面對金融危機,雖然我國積極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應對,實現了經濟復蘇,但并未從根本上扭轉不利局面,一旦再次受到危機沖擊,依舊會造成經濟發展的大幅度波動,因此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刻不容緩。對此本文闡述了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調整經濟結構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后金融危機時代 經濟結構調整 優化

經濟發展規律表明,經濟結構形式是經濟生命力的重要體現,而且會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和社會進步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今天,不確定性因素與日俱增,只有正確分析經濟結構,有效的調整經濟結構,才能更好的適應變幻莫測的經濟市場,為經濟穩健發展提供有力基礎和重要保障。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必要性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導致國內金融機構遭受重大損失,外貿進出口總值大幅度降低,就業形勢日益嚴峻,中國海外資產風險逐步上升等,雖然此次危機帶給我國的是短期、有限的直接影響,但其間接影響是長期且深遠的,已成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潛在威脅,而這與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有和那關系,如產業結構失衡,需求結構性矛盾顯著,區域經濟結構失衡,城鄉發展存在差距,要素結構失衡等。

顯而易見,調整經濟結構不僅是在根源上解決各類經濟發展問題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國保證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因此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下,我國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從而為經濟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使我國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

二、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經濟結構調整

我國幅員遼闊,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產業特點和具體作用也有所不同,經濟發展模式也與其他國家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調整經濟結構時,應立足我國國情,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處理好資源、產業和地區發展的關系,杜絕盲目照搬先進模式和經驗,以免因水土不服影響我國經濟順利發展。

1.完善相關制度和體系,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基礎保障

(1)健全知識產權體系

知識產權制度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重要的支持和推動力量,因此為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應完善其研發制度、運行制度、轉讓制度,健全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嚴格控制侵權行為,以此提高知識產權的有效申報率,促進科技研發順利開展。

(2)優化市場化機制

市場化對優化資源配置和最大限度的發揮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必須盡快對政府政策和行為加以規范,制定利于規范和保護市場秩序的法律制度,加強對市場行為的監督力度,并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制度,營造良好的誠信環境,以此提高我國市場化水平,為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提供保障。

(3)完善稅法體制

合理的稅法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調控作用,對合理分配收入和優化產業結構具有促進作用,利于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因此在調整經濟結構時,應在避免雙重征稅的基礎上結合適當的放寬稅基、降低稅率、減少優惠等方式促進消費,并優化稅收程序和稅制機構,加大稅收監督力度,促進稅收工作有序開展,最終實現結構調整。

2.我國調整經濟結構的有效途徑

(1)優化產業結構

首先應優先發展第三產業,因此應拓展服務行業領域,著重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如工業設計、研發、金融等,大力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如房地產、社區服務等,并完善會計、咨詢、審計等服務組織。此外還應特別發展綠色產業,如文化和旅游業等。

其次應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必須在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的前提下增加經濟效益,因此應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注重發展信息產業,并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為先導產業發展提供助益,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加以改造,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有機融合,使兩者相互發展,相互促進。

最后應保障農業不容動搖的基礎性地位,因此國家必須正確處理“三農”問題,既要強化其基礎設施建設,對種糧農民應繼續推行補貼和優惠政策,以促進糧食穩定生產,并加強財政支持,注重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也要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創新農業科技,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使其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向現代農業方向轉變。

(2)優化要素結構

我國必須調整資源價格讓民眾正確認識當下的資源狀況、環境損害程度以及市場中的供求關系,從而引導和督促其在市場競爭中節約資源,避免浪費,提高資源效用。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科技的優勢,加大科研投入,盡快研發新技術,使其轉化為生產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3)適當調整區域經濟結構

在調整區域經濟結構時,應根據區域特點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如針對我國西部地區,政府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提高科技、管理等多種資源流動的合理性,以此實現區域間共享有效資源,帶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針對城鄉間發展不平衡問題,國家應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大力支持和鼓勵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并在教育、醫療方面加大資金投入,方便農民接受教育和就醫,以此促進農村發展,緩解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勢。

(4)優化消費結構

國家應充分發揮財政作用,推行適當的政策鼓勵國民消費,如民眾在購置農機具、家電時予以補貼,適當的增加經濟適用房等,其政策一定要適應民眾的多樣化的實際需要,同時依靠合理的稅收政策,調整社會成員收入分配,以此引導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和優化。此外還應注意協調好內需與外需的關系,應保證內需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外需。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下,我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刻不容緩,但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因此國家在調整經濟結構時,應立足國情,實施行之有效的經濟結構調整措施,以此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經濟結構論文:淺析構建二元社會經濟結構下的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

論文關鍵詞:農村 養老保障

論文摘要:在我國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的今天,農村養老保障問題卻仍較為嚴重。本文從發展農村經濟和提高農村老年人生活水平的角度,分析了農村養老保障的現狀、重要性、可行性及具體的對策,對構建新的養老保障體系作了些探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李鐵映曾對社會保障制度的功能作了如下的概括:“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的穩定器,同時也是經濟的穩定器……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又是經濟發展的激勵器。社會保障制度是一種分配制度,是社會不同群體收人分配的調節器,合理的社會保障制度有助于實現一部分人先富從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正是由于社會保障制度有如此多適應社會主義發展的功能,我們黨始終把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社會主義的戰略任務去抓。在現代工業和農業經濟并存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里,城鎮領域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更趨成熟,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盡管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依然任重道遠,特別是農村里特殊弱勢群體—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問題更加突出。

一、現階段農村養老保障現狀

中國已跨人了老年型社會。在中國人口老年化的過程中,農村的人口老年化具有其獨有的特點:(1)農村老年人數量多于城市,如果按照印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7%的比例推算,城鎮老年人口數約為2653萬,農村為6083萬,其絕對數是城市人口的2倍;(2)農村老齡化速度快于城市,由于農村青壯年大量向城鎮轉移造成農村的老年人相對城市更多,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農村老年人占農村人口的比例將高于城鎮3~6個百分點;(3)農村老年人無固定的養老收人,生活風險和困難程度要甚于城市老年人。盡管農村人口老年化問題比城市日趨嚴重,但農村的養老社會保障體系遠不如城市發達,存在著很多間題,形勢非常嚴峻:其一我國是傳統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的國家,農民有其固定的生產資料—土地,在傳統社會里,農民的生活風險相對比較小,因而國家在進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時,重心傾向城鎮,廣大農村的農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養老被排除在社會保障之外,國家給予城市老人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險等保障措施對農村的大多數老年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農村社會保障始終處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邊緣,有相當部分社會保障的內容將整個農村人口排擠在保障體制以外。這主要是受我國傳統的保障思想的影響,認為農村老年人養老的主要的責任在家庭。其實,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也與城鎮的居民一樣面臨著市場帶來的難以預料的生活風險。如1989年一1993年農村居民收入平均實際增長僅1.4%,而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平均實際增長3.9%。從這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水平遠遠低于城市居民,因而那種覆蓋范圍狹窄的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不適應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其二是農村養老保障的基礎—家庭養老功能有所動搖。據1992年中國老年人供養體系調查,農村老年人要從子女處得到經濟支持的占72. 93% ,希望家人幫助料理家務的占85. 28%,由此可以看出桅農村老年人對家庭的依賴程度。但是由于計劃生育政策普遍推廣及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給農村的家庭養老模式帶來很大沖擊。我國農村不少地方已形成“4- 2一1”的家庭結構:一對夫婦要供養4位老人,不論是從家庭收入,還是夫婦能夠用于贍養的精力和時間來說都難以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據統計,1982年我國家庭平均規模(1/戶)是4.43,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到1998年減少為3.63,家庭人口和勞動力的減少都意味著家庭收入的減少,贍養老人能力的降低。家庭贍養老人的能力降低必然導致農村家庭養老保障的質量下降,可靠性降低。同時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主要是青壯年)移師城市去謀生,農村留下主要是弱者、老人,而進入城鎮的務工者本身承擔著較大的生活風險,很難確保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因而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間題顯得更加突出。據《經濟日報》報道“老年人的贍養糾紛案目前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在所有涉老民事案件中,贍養糾紛案件占到13.5%,高居榜首,這類糾紛案中又以發生在農村的物質糾紛居多。”這也反映了在市場經濟的浪潮沖擊下農民的生產、生活的風險變大,贍養老人的能力逐漸下降;其三是農村部分地區盡管實行了養老保險制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養老金缺乏長效管理,出現了很多間題。截止目前,全國有30個省的2000多個縣開展此項工作,8000多萬農村人口參加保險,積累保險基金1印多萬,有55萬農民領取養老金。尤其在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農民養老間題得到較好落實,形成個人、集體、國家三結合的養老保障體系。但中國大多數地方養老保險基金是當地民政部門統攬征繳、管理和使用三權,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而地方政府民政部門又受當地政府的管理,所以一些地方民政部門或政府擠占、挪用甚至貪污、揮霍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情況時有發生,使農民的養老錢失去了保障。正是由于管理體制不健全導致了農村更多的農民對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失去信心,使得養老社會保險在一些農村推廣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影響了農村社會保險政策的推行。其四農村的養老保障缺乏雄厚的物質基礎。農村經濟經過20年改革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最近幾年農村經濟發展后勁不足,“三農”間題顯得日益突出,整個農村的經濟基礎依然非常薄弱。1986年,因工農產品的剪刀差而導致農村部門向工業部門轉移資金總額始終在276億元到307億元波動,工農業產品剪刀差減去了農民的利益,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犧牲農民利益的基礎上。因而農村收人遠遠低于城市居民,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只得建立在相對貧困的物質基礎上,導致農民老年人生活必需品、生活照料、精神產品等養老保障的內容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在1999年河南人口學會和河南計劃生育干部學院對2500個老年人所作的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中,發現農村老年人年收人低于loon元的人數達1104人,占所調查人口的50.8%;農村老年人生活中最困難的事50.3%的人認為是經濟困難;老年人最擔心的養老問題是沒有生活來源(占27. 6% )。因此可以看出農村老年人養老狀況的窘迫。

二、構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新體系的重要性

(一)構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新體系,有利于貫徹鄧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戰略。社會保障本身就是一種國民收人的再分配方式,國家可以通過政策、法律、經濟等手段給予農村中弱勢、困難群體—老年人以特殊的保障、實現社會保障的目的,有利于實現老年人的基本生存權利、養老權,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的“尊老、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的傳統道德,更好地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二)構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新體系有利于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的需求,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運行,實現21世紀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目標。從理論上說,消費每增長1%,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為0. 6%,實際貢獻率近60%。在有效需求不足的今天,大力發展農村養老保障事業,能更好地刺激農村老年人的消費增長。

(三)構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新體系,有利于減輕農民的負擔。

(四)構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新體系,有利于農村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農村計劃生育政策貫徹的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農民“養兒防老”的思想,在沒有普遍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養老只能依靠家庭成年子女的情況下,農民為了安度晚年,必定設法多生孩子,以便自己老有所養。因而要進一步推行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必須加強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建設,解決農民的后顧之優。

三、構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新體系的可行性

21世紀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新體系是一個系統的、全方位的、多層次的保障體系,該體系將從老年人的經濟保障、老年人生活照料所需的勞務、晚年生活的精神滿足三個方面為老年人提供保障,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老年人的經濟保障(包括生活資料、醫療衛生等方面保障)。從目前農村的養老現狀來分析,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為未來新保障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礎和提供可能性。

首先,在法制建設方面,為農村老年人養老保障新體系提供法律保證。我國憲法規定:“賭養、扶助父母是成年子女應盡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幫助的權利。”這從憲法上為保障老年人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保證,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人”“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的依法負有賠養義務的人”。從根本大法到基本法律都詳細地規定了老年人的權益保障制度,使得養老保障新體系的建立有法可依。

其次,在政策方面,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由政府出面組織實施,為農村新保障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條件。“從2000年開始,我國農村居民將和城市居民一樣可以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庇護,民政部已將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列人其2000年的重要工作目標”。政府從國家的大局出發,在考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時逐步顧及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為將來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的建立起了推動作用。

再次,我國農村養老保障的基礎在于家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庭承擔著老年人保障的主要責任,盡管家庭在將來履行養老保障方面功能有弱化的趨勢,但畢竟它還是我國比較穩固、可靠的老年人養老途徑。家庭養老模式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因而在構建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時,家庭的養老功能仍是最基礎的。

最后,國家在部分農村推廣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經驗,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這項工作開展得比較成功。在發達地區農村養老保障不再是救濟型的,而是一種保險型(預防型)的養老保障。發達地區養老保險的成功推行,對其他地區養老保障新體系的構建將起到典范和指引作用。

四、構建養老保障新體系應遵循的原則及具體對策

在構建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的過程中,必須遵循以下具體原則,確保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的健康運行,真正為農村老年人提供保障。〔一)必須加強養老保障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設。(二)必須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三)必須堅持養老保障主體的多元化。(四)必須堅持權利義務相結合兼顧公平的原則。

構建二元社會經濟結構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建設不可能一域而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調動各方的積極性,真正使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做到科學化、倫理化、法制化、制度化、社會化的統一。

構建養老保障新體系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為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建立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必須依靠政策,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引導農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向轉變;培育農民的市場意識,使農民真正走向市場,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加快農村城市化建設;與此同時減輕農民的負擔,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增加農民的收人,為農村養老社會保障提供物質基礎。

構建養老保障新體系要充分發揮經濟學和科學技術的作用。一方面運用經濟學的成本和效益的原理教育農村廣大的農民,培養農民長期投資和遠期效益結合的意識,逐漸改變中國農民的傳統的養老保障意識的束縛,運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保障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指導農民的行為,提高農民的自我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手段輔助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提高社會保障政策的透明度,確保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科學性。

構建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必須加強家庭倫理道德的教化,發揮我國傳統養老保障的優勢。畢竟目前政府、社會的力量還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面地介人農村養老保障建設。必須加強農民的傳統美德教育,提高農民敬老、贍養老人的道德意識。

構建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必須加強法制建設。首先要加快農村養老保障法的建設。如《農村社會保障法》、《農村老年人的權利法案》等保障農村老年人的法律,將農村老年人的權益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把農村養老保障納人法制化軌道;其次可以運用法律監督政府在推行社會養老保障政策方面的行為,保證政府社會保障政策的公正性、有效性。

構建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必須加強養老保障的制度化建設。尤其在農村杜會養老保險中,政府的管理體制必須改革,農民的養老保障基金必須遵循收繳、管理和使用三分離的原則,三個部門之間要權力分立,相互牽制、監督,從而增強養老保障基金的風險防范能力,提高農民對政府杜會保障制度的信任度。為確保這一點,可在地方政府機構之外設立一個養老基金管理機構,以負責養老保障基金的增值、保值。

構建農村養老保障新體系要充分發揮農村各種主體的作用。個人、家庭在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杜區及集體經濟組織在養老保障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集體經濟組織在養老保障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非政府組織、團體在新的保障體系中的作用也更加明顯,他們通過各種慈善活動解決部分特困農民的養老問題;政府的主導作用不僅體現在財力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發揮政府的政策優勢,政府可以制定優惠政策發展農村的養老保障事業,同時在稅收上通過減免政策,優惠刺激與老年人相關的行業的發展,降低老年人產品的成本,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經濟結構論文:設施園藝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摘要:

設施園藝工程與人民的生活關系十分緊密,它的科技含量極高、涉及學科極廣泛,而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熱點及重要內容。我國設施園藝工程學科的快速發展,為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極好的機遇并發揮了明顯的促進作用,而發展與提高設施園藝工程,也必將加速我國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健康、順利進行。

關鍵詞:

施園園藝;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1、我國設施園藝業的狀況

設施園藝涵蓋了極為廣泛的系統及學科,如自動控制、品種、建筑、機械、栽培、管理、材料等,由于它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因此衡量一個地區或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就以設施園藝的發達程度為重要標志之一。現階段我國在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中,以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的建立為主要項目,換而言之也是在開展設施園藝工程,充分證明了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設施園藝是其關鍵。近五年來,以我國農業現代化大發展為背景,我國的設施園藝事業獲得了空前進步,具體表現為:

1.1設施園藝生產體系已初步建立,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以節能為中心的體系。遮陽網和塑料拱棚在南方極受青睞,它可以防雨降溫,使夏季蔬菜育苗的困境得以克服,蔬菜夏淡季的狀況得以改善;節能型日光溫室在我國北方廣地區得到重點發展與積極推廣,因其具有冬季不加溫的特點,從而使一些喜溫果菜能夠在北緯40°左右的高寒地區生產出來,一些耐寒蔬菜在更高緯地區也能夠生產出來,基本解決了冬春無蔬菜的狀況。另外全國蔬菜處于大市場、大流通的狀況,全國各地蔬菜供應四季長青,豐富多彩,均衡穩定。人均高達240-250㎏/人.年蔬菜占有量,在世界上也達到領先水平,其中設施蔬菜人均占有量比1981年增長了164倍,達到33㎏/人.年,在“菜籃子工程”中具有重大貢獻。

1.2全國至2000年初設施園藝面積已近100萬公頃的栽培主體為蔬菜,以日光溫室和塑料拱棚是其主要設施類型,在世界上位居第一,與1981年相比增長了約150倍。在部分大中城市郊區當地菜田總面積相比于蔬菜設施栽培面積也低于10%以上,部分地區甚至更低,將近30%,明顯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80年代后不斷擴大設施栽培的分布地域,向“三北”地區持續發展設施園藝,目前又快速向南方擴展,發展趨勢極為良好,已超過北方的發展態勢,發展更為迅速的是東南沿海經濟地區。

1.3從總體上講設施園藝工程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小型簡易類型的園藝設施比重不斷下降,約為20%,而漸漸向大型化趨勢發展。利用引進大型現代化溫室及配套設施,推動了我國溫室產業的快速進步,進一步推廣了國產連棟塑料溫室及新型優化節能日光溫室。因合理科學的設施結構設計建筑,優化了設施內的光溫水氣環境,促進作物生長發育,為優質高產打下基礎。

1.4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使得大中城市持續減少近郊區的耕地,城市周邊地區的農業怎樣發展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都市農業”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就是密切與大都市的二產、三產結合,在城市的周邊定位,融合服務于大都市,滿足都市高質量、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利于優化生態環境,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所以首先選擇的項目就是設施園藝。上海浦東發區的東海農場,以及北京的“朝陽農藝園”等,就是將農業科普教育緊密結合觀光旅游、現代化的溫室園藝,一舉多得,從而使設施園藝的功能得以拓展,作為一個新的景觀展現于大城市周邊。

2、我國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設施園藝

蔬菜、果品和花卉是設施園藝的主要產品,當市場有需求時,與傳統農業相比其產品附加值顯然要高出很多。另外部分花卉、蔬菜只有較短的生長周期,能夠多茬栽培于氣候適宜的地區內,因此也相應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值和產量。設施園藝的園藝作物生產是在人工設施內進行的,一些反季節的鮮活產品也可以提供出來,相比于露地生產其價值是較高的,因此它是一條“短、平、快”的致富脫貧渠道。因其經濟效益極為可觀,相比于其它產業的產投比顯然要高出很多,在八十年代初我國日光溫室面積為1.06萬畝,到了二十世紀就發展到300多萬畝。所以,棄糧種菜成為廣大生產者的必然選擇,發家致富也就理所當然了。部分省市領導,因勢利導,抓住機遇,迅速改變了當地農村和農業面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因此,調整當前農村的種植業經濟結構,第一選擇的項目就是設施園藝,在各種大棚,溫室種菜種花在全國很多農業高科技示范區發展起來,雖然內容大致一樣但也不足為怪。

3、設施園藝發展需注意的事項

設施園藝涉及比較多的學科,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屬于現代化農業范疇,通過先進國家的實踐證明,要實現高效、高產的現代化設施園藝,不僅僅需要工程技術(硬件設施),還需要先進的管理與種植技術。國外之所以獲得高利潤,是因為高投入高產出是其發展設施園藝的技術路線。高能源的投入和高質量的設施建設,優化了生長和結構環境,從而保證了幾乎可全天候生產的園藝作物。為了保證產品能在國際市場上暢銷,保證作物內在品質和外觀品質都很好,也就是單位面積的高品質和高產量,必須具備精湛而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從而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由于我國與發達國家比較,農業、農村的差距還非常大,必須立足于我國的實際,發展一條與我國國情相適合的道路。

總之,在廣大農村調整農業經濟結構過程中,必須要把農業僅提供初級原料的局限加以突破,不再受農業技術落后、生產經營分散、農業部門分割的限制,以科教興國、科教興村為戰略目標,努力做好設施園藝工程,搞好農業項目儲備庫,從而推動新時期農村業經濟結構調整的順利開展。

作者:高大臣 單位:黑龍江省海倫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

經濟結構論文: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是我國農村經濟工作的一個永恒課題和一項巨大工程,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和長期的研究。筆者認為,在調整優化農村經濟結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遵循一系列的科學原則,而且要采取一整套的有效方略。

一、調整優化必須遵循的科學原則

在新一輪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中,我們堅持的指導思想是:堅定不移地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堅持以人為本,把提高全國人民特別是億萬農民的生活質量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根本目的;堅持依靠科技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農村產業結構層次,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必須遵循以下科學原則:

(一)市場導向原則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化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市場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的主導作用日益明顯。面向市場,了解市場信息,把握市場趨勢,按照市場需求(包括本地市場需求與外地市場需求,現實需求與未來需求)進行結構調整,使生產結構與需求結構相適應,做到供求基本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得到保護和照顧,即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是結構調整中必須把握的一個重要原則,也是決定結構調整能否成功的關鍵。

(二)因地制宜原則

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應注重發揮自己的優勢。這里說的優勢,主要是指結構調整中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等各地與其他地方相對的比較優勢。由于各地自然環境、區域位置、生產力水平不同,因而各地優勢也各不相同。各不相同的優勢是從供給方面影響農村經濟結構形成與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新一輪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中,我們應從本地實際出發,把注意發揮自身優勢,作為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結構效益的著力點抓。即在新一輪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中,一要挖掘資源優勢,二要形成規模優勢,三要樹立名牌優勢,四要發揮市場優勢。

(三)“三效”協調原則

由于受到各地自然資源、區域條件、人口密度、市場發育及支柱產業的影響,結構調整可有多種多樣的模式,但在發展途徑上,都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堅持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互兼顧,共同提高的原則,即“三效”協調原則。不能顧此失彼,失之偏頗,這是確保農村經濟發展有生機、有活力,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關鍵所在。

(四)示范引導原則

典型示范是教育、引導農民,推進新一輪的結構調整與優化最有效的方法。農民一般都是現實主義者,是講實際、講實惠的群體,需要有活生生的典型增強說服力,抓住結構調整中的典型,搞好示范,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變“要我調”為“我要調”,從而有效地鏟除結構調整中的種種障礙,增強結構調整的群眾基礎。

(五)科技推動原則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的最終效果,如產業能否調優、品種能否調良、質量能否調高、規模能否調大、效益能否調好、整個農村經濟的素質能否得到根本改善等,關鍵在科學技術。全面加強農村科技創新機制建設,把高產優質高效技術,農產品深加工綜合利用技術,農產品儲藏、保鮮、包裝技術,節本增效技術等融入整個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的全過程、各環節,大力提高產業和產品的科技含量,這是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點。

(六)循序漸進原則

新階段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必須按照客觀規律,科學規劃,有序推進。實踐中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立足全局,不就事論事;二是量力而行,不盲目擴張;三是穩步推進,不操之過急。

二、調整優化應當采取的有效方略

(一)制定合理規劃

就一個區域的結構調整來說,資源如何合理配置、重點發展哪些產業和產品、形成什么樣的區域布局、怎樣分步驟實施等,必須從上到下分層次制定出縱向銜接、橫向協調、生產力布局和生產要素優化耦合的總體規劃。規劃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搞好規劃是引導農民沿著正確方向,進行結構調整的基本途徑。要避免違背客觀規律,脫離本地實際,防止重復建設、結構趨同現象的發生。

(二)引導多元投入

農村基礎產業是影響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的重要因素。由于農村基礎產業服務的公共性、效益的間接性、建設的超前性、經營的壟斷性等特點,對它的投入必須是多元的。具體來說,一是增加國家財政的投入。農村基礎設施作為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公共外部條件,具有使用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決定了財政投入是最基本的投資形式,政府應是投資的主體。二是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政府應運用各種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流向農村基礎產業,特別是通過扶持農村各類合作基金、股份基金等的建立和發展,吸納社會閑散資金,并鼓勵其投入本區域內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去。三是吸收外商資金的投入。國家可制定與完善相關的優惠政策,吸收外商向農村基礎產業投資。

(三)實現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對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把產供銷、貿工農、經科教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條龍的經營體制的過程。根據我國農村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運行現狀,當前亟需采取以下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要對策:一是政府必須積極創造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在市場、體制、資金、法制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條件。二是切實抓好主導產業、龍頭企業、生產基地的建設。生產基地建設必須與主導產業的形成與龍頭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要注意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相對集中,圍繞主導產業,逐步形成與資源特點相適應的區域經濟格局。三是注重探索農業產業化的經營組織形式。農業產業化必須依托一定的載體——經營組織形式。適宜的經營組織形式是農業產業化順利發展的基本保證。我國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中,各地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生產技術水平、市場發育程度等實際情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造了多種多樣的經營組織形式,一是企業+農戶型,二是合作組織+農戶型,三是專業批發市場+農戶型。筆者認為,選擇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實際上是選擇適當形式來聯系農戶與市場,因此,形式的選擇既要能夠體現農業產業化對生產交換行為的要求,又要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并使各方最終達到利益目標。四是完善分配機制,注重農民利益。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涉及到多種行業、多個部門的經濟利益關系,只有通過經濟的、行政的手段,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形成合理的利益結構,農業產業化經營才能取得實際效果。必須通過制定各項政策措施,完善分配機制,維護好各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當前要大力興辦新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或配套服務企業,延長產業化的利益“鏈條”,創造新的附加值,增強產業化體系中的利益總量,為實現各個環節的平均利潤率創造條件。在產業一體化經營中,特別要注意保護農戶利益。

(四)普及農業科教

人才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調整與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的技術支撐。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才能使農業在新的臺階上繼續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人才是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開發利用農村人才資源,培養一支龐大的擁有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能,并在農業領域具有科技創新和農業技術推廣能力的實用人才,才能帶動農業產業升級和農產品的更新換代,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有效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步伐,帶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人才是推進農業信息化,引導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的生力軍。信息及知識越來越成為農業生產活動的基本資源和發展動力,信息和智力活動對農業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農業信息化是21世紀農業的重要基礎,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筆者認為,教會農民怎樣用信息、用科技是農業信息化得以發展的核心問題,需要加速培養千千萬萬既懂信息技術、又懂農業科技和市場經濟知識的復合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農村開展信息技術的指導、宣傳、推廣工作。人才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基本目標的智力源泉。大力培養充足適用的農業人才,是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是實現農村結構調整基本目標的智力源泉。為此,要采取有效辦法與得力措施,通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各類教育(包括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加強農村科技人才的培養。

(五)提供配套服務

全面提高農村服務業的水平和質量是實現農村服務業結構調整與優化的基本要求。為了把這個基本要求落到實處,我們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服務對象要明確。全面提高農村服務業的水平和質量,首先要明確服務對象。農村服務業的服務對象是十分廣泛的,它包括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農村生產中,既包括第一產業即種植業、林牧業、養殖業、水產業,也包括第二產業即對農產品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在農民生活中,既包括物質生活即衣、食、住、行、用,也包括精神生活科、教、文、衛、體。二是服務內容要增加。農村服務業的服務內容是隨著農村生產領域的擴大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一般來說,在當前,農村服務業的服務內容主要應包括以下內容:農資農機服務、農水農電服務、技術信息服務、運銷倉儲服務、農經管理服務、金融保險服務、科學教育服務、環保法律服務、文體衛生服務。三是服務方式要多樣。筆者認為,改變為農業和農民的服務方式就是要在堅持自愿有償原則的基礎上,變“死板”服務為“靈活”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變“等上門來”要服務為“走上門去”給服務,變“限時”服務為“隨時”服務,變服務“某一環節”為服務“整個過程”。總之,必須讓農民感到為他們提供的服務,既熱情優質,又方便快捷。四是服務體系要健全。健全的服務體系,是提高農村服務業水平和質量的必要條件和根本保證。讓服務組織彼此分工、優勢互補、密切配合、有效運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合作社作為農業生產者自己擁有和控制的組織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農村社會化服務的主體力量。

(六)建立服務型政府

政府在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優化中負有重要責任、起著重大作用,而政府職能作用的發揮是有條件的。政府只有在尊重農民意愿和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采用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方法、手段來引導和幫助農民進行結構調整,才能受到農民的歡迎,讓農民與政府各得其所,各顯其能,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為此,在實際工作中政府調控功能的充分發揮,要以不影響農民的自主權為前提;政府調控功能的充分發揮,要以不損害市場機制的作用為前提;政府調控功能的充分發揮,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前提。這樣,政府的調控才符合農民群眾的要求,代表農民群眾的利益,各種政策措施也才能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認同、支持和擁護。

作者:陳國華 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委黨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ⅰ|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欧美丰满少妇xxxxx|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潮喷失禁大喷水aⅴ无码|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高中生自慰www网站| 欧美最大胆的西西人体44|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日韩午夜理论免费tv影院|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h工口全彩里番库18禁无遮挡 |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好爽别插了无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蜜桃| 中国老熟妇506070|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 九九re6热在线视频精品66| 日本少妇自慰免费完整版|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精品suv|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人妻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少妇毛片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无码| 波多野结衣aⅴ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爆乳3把你榨干哦ova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动牲交xxxxbbbb|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