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精品(七篇)

時間:2023-09-19 18:55: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篇(1)

監督檢查工作暨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

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即將迎來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3周年之際,我們召開拜城縣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暨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治理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地區有關會議精神,深化認識、凝聚共識,查找問題,強化措施,扎實推進中央政策監督檢查和工程領域專項治理深入開展。剛才,王莉萍常委對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切實抓好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

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自20__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在自治區黨委、地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緊密結合拜城改革發展穩定和對口援疆工作實際,認真履職,總結推廣了在落實中央政策及開展監督檢查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了解掌握了在政策執行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和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及時向地區、援疆指揮部反映,為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據。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的三年,拜城發生的一切事情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拜城的發展和變化牽動著無數人的目光。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我們走出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子,創造了一個新的實踐范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優美、社會和諧,這是拜城23萬各族人民的強烈愿望和熱切期盼,也是“中國夢”在拜城的具體體現。

(一)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是保證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貫徹落實的基本要求。中央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對加快新疆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等作出了全面部署。自治區、地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科學規劃、有序推進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和對口援疆各項工作。各級紀委監察部門緊緊圍繞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及時跟進,把加強監督檢查工作作為大事來抓。我縣出臺了《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辦法》等措施。這既是近年來加強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特別是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的經驗延伸和運用,也是我們認真履行職責、嚴明政治紀律、維護中央政令暢通的實際行動,有利于推動全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全國對口援疆工作會議精神,確保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二)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是推進拜城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兩大歷史任務,關鍵是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進一步更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最大限度地用好財稅、投資、金融、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等差別化政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推進溫州援拜工作。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有利于督促全縣各單位、部門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增強落實中央支持新疆發展政策措施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堅定性,切實把上級黨委的要求貫穿于全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和諧的全過程和各領域,轉化為推動拜城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工作措施和實際行動;有利于督促各級干部統一思想、振奮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在促發展、保民生、保穩定上下功夫,推進拜城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三)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是確保項目優質、資金安全、干部廉潔的重要舉措。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涉及范圍廣、投入資金大、建設項目多、社會關注度高。僅我縣2013年援疆資金投入額度看,富民安居工程總投資22860萬元,其中溫州援助資金4890萬元;定居興牧工程總投資1000萬元,其中溫州援助資金100萬元;自主性智力項目溫州援助資金70萬元。縣財政也將投入大量資金,如果監管不到位,很有可能出現政策執行不力、項目質量差、資金浪費、破壞生態環境、損害群眾利益、干部違規違紀等問題,不僅會影響拜城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加強對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有利于教育和督促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履行職責,正確行使權力,保證中央支持新疆發展政策的全面落實;有利于關口前移,及早發現和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查處違紀違法行為,防止和減少腐敗現象發生。

二、忠于職守,敢于擔當,扎實推進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對于推進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促進工程建設高效、安全、廉潔運行,保證中央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縣委、政府對專項治理工作極為重視,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從剛才通報的情況看,存在的問題比較普遍,問題整改力度有待加強,項目監管機制需要完善。以上種種問題說明,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既是一項艱巨、長期的工作,也是一項緊迫、緊要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以全面、深入、扎實的工作力度,確保我縣專項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抓住重點問題的關鍵環節,強化工程建設領域問題督導整改。一是要找準突出問題。要對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深入督導檢查,切實掌握排查項目的數量、規模、性質、工程進度和項目資金構成等情況,并對照排點,認真查找工程建設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存在的突出問題,逐一建立信息檔案,切實做到底數清、問題準、情況明。二是要深刻分析原因。針對自查、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從制度建設、權力運行和行政監管、市場環境等方面,認真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和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和要求。哪一個項目,問題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怎么整改,誰來負責,什么時間完成,都要明明白白,確保責任到人,整改到位。三是要分類依法處理。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自查、排查出的問題區 分不同情況進行認真處理。對自查、排查工作不重視、未整改或對全縣工作造成影響的單位相關責任人,要進行問責;對反復出現問題的單位及主要負責人、責任人以及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要立案查處;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二)抓住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切實加大項目監管力度。項目實施是否規范,取決于對項目決策、審批和管理各個環節的監管。因此,各職能部門要加大對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監管力度。一是著重加強項目建設程序的監管,嚴格執行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管理程序,規范項目決策。二是著重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監管,改進和完善評標辦法,確保招投標活動公開、公平、公正。三是著重加強土地使用權、礦業權審批和出讓的監管,完善統一規范的土地、礦業權等要素市場和綜合監督平臺。四是著重加強項目建設實施過程監管,嚴格依法征地拆遷。五是著重加強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管,落實責任制,細化安全措施,強化施工監理,防止重大質量與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抓住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部位,突出工程源頭腐敗防治工作。及時查處工程建設領域腐敗案件,是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途徑。要重點查處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利用職權,違規干預招投標、城鄉規劃審批、土地和礦業權審批出讓等案件;嚴厲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嚴肅查處因違反決策程序而造成重大損失的案件;依法查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失職讀職等案件。紀檢監察、司法機關、審計部門、金融機構等要健全辦案協調機制,完善案件線索移送、案件協查、信息共享機制,形成查辦案件的強大合力。要專項治理工作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創新成果轉化為規章制度,堅決遏制、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

(四)抓住工程建設領域的漏洞和薄弱環節,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項目監管體制、機制不夠健全,是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開展專項治理,必須標本兼治,懲防并舉,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各成員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在工作開展中認真總結、反復研究,針對項目實施中的重點部位、關鍵環節,制定針對性強的措施,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推進工程項目建設的良好體制機制。要重點抓好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調研、創新工作,結合電子監察平臺和行政電子審批服務系統建設,推行工程建設領域重點事項網上受理、審批,把公開透明貫穿于項目決策、執行的各個環節,全面推進項目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鞏固“陽光政務、科技防腐”工作成果。

三、創新方式,求真務實,進一步提升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和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科學化水平

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涉及領域廣、政策業務性強、時間跨度長、工作難度大、社會影響大,特別是針對落實中央政策監督檢查和專項治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周密部署、精心實施,提高監督檢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對加強中央政策落實監督檢查和工程專項治理工作,必須在縣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行,溫州援拜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各職能部門也要承擔起監督檢查的主體職責,抓好落實中央政策監督檢查和工程專項治理工作在本部門本行業的貫徹落實。紀檢監察部門要積極加強組織協調和工作指導,督促各鄉鎮場、部門認真履行職責,推動落實中央政策監督檢查和工程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領導小組要牽頭抓總,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密切跟蹤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確保落實中央政策監督檢查和工程專項治理工作扎實推進,真正做到通力合作、成果共享。

(二)精心組織實施,講求工作效率。各鄉鎮場、各單位、溫州援拜指揮部要在總結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務必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確保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這里特別強調的是,要整合資源和力量,把加強中央支持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擴大內需政策落實情況后續監督檢查等工作結合起來,既要防止檢查不到位,出現盲區和“空白點”,又要避免一般性的多頭檢查和重復檢查,還要避免在同一時間、同一項目、多個部門的檢查,不斷提高監督檢查工作的綜合效能。與此同時,要抓好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和手段,督促有關單位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明確整改責任、整改目標、制定整改措施,切實做到能立即整改解決的立即解決,暫時無法解決的要提出整改解決的時間表,整改效果不好的要重新整改,確保全部問題整改到位、不留隱患。

篇(2)

我鎮原是蘇南地區鄉鎮企業起步較晚、經濟較為薄弱的一個窮鎮,是蘇南的蘇北。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后,全鎮上下搶抓機遇,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始終突出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五金起家,靠五金發家,五金聞名遐爾,九六年被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授予“全國五金之鎮”榮譽稱號。全鎮現有工業企業380多家,已初步形成以五金為主導、以紡織為支柱的工業行業格局,成為張家港市的五金制造業特色鎮,各類產品暢銷海內外市場。在加快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我鎮社會各項事業都得到了著力推進,已榮獲“國家衛生鎮”、“江蘇省新型示范小城鎮”和“江蘇省現代化教育達標鎮”等稱號。

尤其是今年以來,我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緊扣招商引資這根主線,一著不讓,一步不松,扎實工作,全力推進全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協調發展。歸納起來,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1、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1—9月份,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5.3億元,同比增長23.9%;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20.9%;入庫稅收6060萬元,同比增長13.7%;工業用電1.5億度,同比增長53.7%。新批注冊民資4799萬元,同比增長24.9%;新批注冊外資4227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4219.9萬美元,到帳外資710萬美元,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量質并舉。我們主要突出了“三個抓”:

一是抓技改投入。1—9月份,全鎮開工技改項目35只,竣工投產22只,技改超千萬元的項目有8只,工業投入累計完成工作量1.76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80%,全鎮一批規模和成長型企業通過加快技改投入,實行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集團今年技改項目5只,規劃總投資6440萬元,目前已完成技改工作量4420萬元,其中投入3000萬元的大規格軸承管和油井管項目,預計建成后可新增銷售2.8億元。新芳集團投入5000萬元,引進了三條澳大利亞產的國際先進洗毛生產線和染整設備,達產后可新增銷售7000萬元。創利、滬新等超千萬元的技改項目也將在年底竣工,達產后可新增銷售5000萬元。

二是抓招商引資。到目前為止,全鎮新批外資項目4只,注冊資本4227萬美元,到帳外資710萬美元。新辦私營企業53家,新增注冊資本4799萬元。吸引外地私營企業11家,利用外地資本883萬元,完成投入工作量3619萬元;其中有投資1200萬元的創利紡織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紡織二期擴建項目等一批投資規模大、技入含量高的企業,這些企業的進駐,為我鎮工業經濟總量做大、做強夯實了基礎。

三是抓載體建設。我鎮針對招商引資的資源十分緊缺,工業開發中用地矛盾十分突出的實際情況,在原五金工業園的基礎上,規劃和拓展開發區達到409.96公頃,其中工業用地314.5公頃,已開發207.27公頃(已出讓100.6公頃,未出讓106.67公頃,**預留用地80公頃),未開發107.23公頃。目前,我鎮工業區登記進區的企業40家,竣工投產14家,開工建設7家,待開工19家。進區企業預計明年新增銷售2.5億元。

2、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今年全鎮小麥、油菜、水稻、棉花、大豆等大宗作物種植面積42182畝次,蔬菜種植面積431畝,果樹、苗木、藥材、飼草等常年經濟作物628畝。水產養殖3156畝,其種水產養殖1688畝。畜禽養殖以豬、羊、兔和家禽為主。其中生豬(包括母豬)10057頭,羊2473頭,兔495只,禽130776羽。全鎮有種糧專業戶34戶,蔬菜專業戶214戶,養殖專業戶166戶。據統計,全鎮糧食作物面積33186畝次,經濟作物面積24189畝次,糧經比例達6:4。

3、實事工程整體推進。

我鎮本著“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的原則,集聚財力確保實事工程整體推進,如期實施。總投資600萬元的中心幼兒園易地新建工程正在順利進行,計劃明年6月份竣工。投入60萬元,新建的老人公寓,已于9月底竣工。新城花園已完成8萬平方米的詳細規劃,19000平方米的安置房年內完成主體。投資38萬元,新建府前大橋,已于7月份竣工。投資35萬元的府前東路延伸段,將于11月下旬竣工。投資263萬元的大東環路目前正在建設。投入70萬元新建的年豐大橋,目前正在施工。新規劃1000畝的工業開發區,已完成46戶拆遷任務,基礎設施正在建設。投入17萬余元,疏浚河道18條,完成土方7萬余方,全鎮河道三年疏浚工程已全部竣工。今年,我鎮還為78戶貧困戶翻建房屋,目前72戶已竣工,6戶即將開工,年內全部竣工。今年政府為288人發放救濟款19.5萬元,為32名殘疾人落實了掛靠單位,為2300戶純農戶辦理了養老保險。

回顧總結今年以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一是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增幅不理想。我鎮的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9%,而全市鄉鎮開票銷售收入的平均增幅為35.1%,相差14.2個百分點;二是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在加大。從企業情況看,骨干企業宏寶集團出現了負增長,與年初目標相比,脫幅比較大;三是開發區建設集聚效應還不明顯。開發區內建設缺少大手筆,綠化、路燈等未能及時跟上,整體面貌較為落后,開發區拆遷成本高,進區入園的企業規模較小,數量不多;四是農民增收的幅度不大。農副產品的銷售渠道還不暢,農業效益不夠理想,農民增收的難度在加大。

全市行政區劃調整后,不可回避的現實是,目前我們我鎮在全市8個鎮中面積最小,經濟最弱。全市總體規劃明確港豐公路以南是科研基地和教育基地,緊靠我鎮又是東有冶金工業園,西有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我鎮發展的定位、工作的定位是在市總體規劃下,以港豐公路為界,規劃“南農北工”建設框架。面對新一輪的經濟競爭和先進鎮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我鎮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跳躍式前進,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把發展的思路理得更清,把發展的目標定得更高,把發展的措施落得更實,才能在百舸爭流的市場經濟大潮中贏得一席之地。

為此,我鎮下一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發揮六大優勢,實施三個提速,實現一個目標。

發揮六大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我鎮北靠長江,直接接受著沿江資源和沿江大項目的輻射。我們將主動與沿江大企業接洽、接軌,合理發揮好地主優勢,借人引資,借力發展;要利用江蘇省濱江大道橫跨境內,做到超前出擊,創造機會抓機遇,充分利用交通便捷優勢,開發和利用好沿線土地。二是品牌優勢。我鎮現有注冊五金企業167家,年產量約1.8億件,銷售6億元多,年用各類鈦鋼原料件8000多噸,職工超萬人。我們將利用全國著名五金之鎮的品牌,發揮產業聚集、品種繁多的優勢,打造沿江五金制造業特色鎮。此外,我鎮的紡織兩樣是一大品牌。新芳集團精紡呢絨強勢不減,有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洗毛流水線;互益公司是東南亞最大的染整基地;龍馬公司是亞洲最大的花式紗生產基地。三強挺立,紡染聯手打造新優勢,我的紡織品牌定會越來越亮。三是存量優勢。在土地資源日漸緊缺的大形勢下,我鎮擁有500多畝的存量土地資產,通過合理運作,可以為政府和企業的雙贏發展產生動力。四是資源優勢。新芳集團即將上馬的熱電廠項目,為今后發展提供了新的供電、供汽資源,這是我鎮招商引資的有力籌碼。五是后發優勢。我鎮開發區雖然起步比別人晚,但我們可以充分借鑒,集優點為已用,可以做得更現代、更科學、更具吸引力。六是精神優勢。鄉鎮合并后,我的干部群眾都看到了自己落后的地位,初嘗了落后的滋味,一貫先進的我人定會以不甘落后的志氣,奮起直追的士氣,爭先進位的勇氣,激發打造新我的合力,展現出我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實施三個加速:就是載體建設提速、招商引資提速、技改投入提速。

實現一個目標:就是經過二到三年時間,把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最適合人居和最適合創業的濱江小鎮。

基于上述指導思想,2004年我鎮主要經濟指標的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9.1億元,比上年增長30%;工業開票銷售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入庫稅收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3%;注冊外資1800萬美元,到帳外資12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自營出口18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5%;技改投入4億元,比上年增長60%;建辦私營企業60家,新增注冊資本5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引進外地資本投入4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4%。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的具體措施是“五個立足、五個突破”:

1、立足重點骨干村廠,在培育規模經濟上求突破。

我們要依托*****等重點企業和新閘、我等骨干村,加大技改投入,加速技術創新,加快產業升級,明年要培育出銷售超億元的企業6家,超5000萬元的企業3家,超3000萬元的村4個。

2、立足現有產業產品,在培育品牌優勢上求突破。

利用我鎮已初步形成五金和紡織兩大特色基地,在兩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做大做強五金產業。充分發揮鎮五金商會的作用,加強五金行業企業的分工協作,全面實施品牌戰略,突出以宏寶為龍頭,加快五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繼續唱響五金品牌。二是要做優做精紡染產業。著力抓好**二期工程的上馬,**的擴能改造,打響紡染強鎮的硬仗,進一步提高紡染行業在我鎮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3、立足招商引資,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求突破。

在各地招商引資進入你爭我奪的形勢下,我們將迎難而上,拓展思路,采取更為有效的舉措,提高招商引資的成效,確保經濟發展后勁。具體要做到“三個并舉”:一是堅持內外資并舉。在引進本地民資方面要大張旗鼓,不遺余力;在吸引外資和外地資本方面更要主動出擊,積極吸引。外資主攻韓國、臺灣地區,外地資本主攻上海、溫州等外地資本輸出欲望強烈地區。尤其是外地國內資本見效快、稅收足,要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取得更大的招商成效。對內資、外資信息實行定人定項目跟蹤管理,促使信息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批辦,批辦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二是堅持發揮產業優勢和配套優勢并舉。要充分利用我鎮的五金、紡染兩大支柱產業優勢,實施品牌招商策略。要利用我鎮不斷發展壯大的工業區載體,主動接受沿江大項目和冶金工業園的輻射,開創為大項目配套的特色招商、專業招商的新局面,依托外力實施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和經濟整體的做大做強。三是堅持政府和企業聯手招商并舉。通過政府行政推動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為著力點。

4、立足載體建設,在培育項目集聚效應上求突破。

我鎮工業開發區北接沿江開發區,東臨冶金工業園,區位優勢不斷顯現,接受沿江開發區和冶金工業園的輻射日益增強。我們一方面將加快區內農戶的拆遷工作,加快土地平整。另一方面要加快區內的配套設施建設,完善開發區功能,把開發區做得更為完美。

5、立足經濟總量提高,在加大技改投入上求突破。

全鎮技改投入著重在傳統行業升級換代和新興產業加速成長上做文章,新辦大項目,實施大投入。全年完成技改投入4個億,比2003年增長60%。重點抓好**集團投資6000萬元的多功能雙頭鉗項目,預計月份竣工,達產后新增銷售萬元;抓好**集團投資5000萬元的熱電廠一期工程建設,預計月份竣工,投產后形成每小時供汽100噸,總裝機容量達7500KW,增加收入萬元;抓好投資3000萬元的鑫馬鋼管項目,預計月份竣工,建成投產后新增銷售1個億。

我鎮2005年的農業發展的目標是:

(1)實施“368工程”:即建設3000畝特種水產養殖基地、600

畝花卉苗木基地、8000畝無公害農產品基地。

(2)糧經作物比例達到4:6;

(3)申報綠色無公害產品2—3只;

(4)辦成1—2個外資農業項目或農業深加工項目。版權所有

篇(3)

上半年計劃執行情況好于預期

《報告》說,今年以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極其復雜。在內外部調整力度明顯加大的情況下,全市經濟經受住主動實施調控的考驗,實現了在調整中優化、在優化中發展,調結構、轉方式邁出堅實步伐,重點領域調控初見成效。“十二五”重大任務開局良好,年度主要指標和重大任務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好于預期。

本市經濟實現平穩協調增長。本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總體好于預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服務業增長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364億元,增長15.6%;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3230.8億元,增長11.3%;進出口總額實現1856.33億美元,增長28.7%,實際利用外資38.3億美元,增長6.8%,均好于年初目標。

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較好。經濟效益增長快于經濟總量增長。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2.9%,快于同期工業增加值增幅4.8個百分點;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增長27.3%。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654億元,增長27.9%。一季度萬元GDP能耗下降8.4%,上半年規模以上萬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2%;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比重達到77.3%。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創新勢能加速積蓄。上半年全市完成技術交易成交額1080.8億元,增長35.2%;1-5月份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雙自主”企業出口14.6億美元,增長24.8%,高于全市出口增幅23個百分點。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除電子信息外,先進制造技術、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新材料及應用技術等高技術領域收入增長均超過20%。全市首批16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及首批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通過認定。政府累計簽約采購自主創新產品32億元。重點產業態勢良好。服務業發展優勢依然突出,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比較穩固。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3%、15.6%、10.9%。現代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9%。現代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設施農業和種業收入分別增長13.8%和41.5%,農業觀光園和民俗旅游收入分別增長37.6%和12.8%。內需支撐作用不斷優化。投資、消費保持平穩增長。投資結構呈現“五個傾斜”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一是向重點工程傾斜,累計完成投資726.2億元。二是向重點產業傾斜,完成工業投資319.8億元;三是向基礎設施領域傾斜,完成基礎設施投資512.5億元;四是向政策性住房建設傾斜,完成投資278.7億元。五是向實體領域傾斜,建安投資增長30.4%。消費拉動向多元化轉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3%。

區域功能特色更加鮮明。四類功能區要素配置效能進一步提升。首都功能核心區內涵發展、集約發展特征日益明顯,知識、技術等要素投人不斷加快,生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區域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城市功能拓展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集聚優質要素的能力不斷增強,發展勢能仍較為充足。城市發展新區土地、資本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整體處于加速建設和發展時期。生態涵養發展區一些高端要素開始進入鄉村旅游、影視休閑、文化研發、養老保健、循環經濟等生態產業領域。創新和高端產業發展高地加快構建。重大產業化項目加快轉化。北部產業帶產學研項目加速引進落地,總收入增長20.9%。南部產業帶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一批重大項目加緊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發展態勢良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總收入增長19.3%。CBD稅收增長17.7%。金融街稅收增長50.3%。奧林匹克中心區稅收增長20.7%。臨空經濟區稅收增長31.4%。薄弱地區加快發展。2011年城南行動計劃相繼實施。西部地區轉型發展扎實起步,文化創意產業和生產業開始發力。南部地區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城鄉結合部50個重點村建設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

重點領域調控效果顯現。房地產調控取得實效。本市率先提出“穩中有降”的房地產調控目標,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投資投機需求得到有效遏制。首次購買商品房購房者比例提高到90%左右,商品住房開始回歸居住屬性。商品住宅價格漲幅穩步回落。6月末,新建普通住房價格成交均價比上年全年降低了6.1%,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2%,漲幅連續回落。政策性住房保障力度顯著加大。完成保障性住房土地供應811公頃。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12.6萬套,已竣工3.6萬套。緩解擁堵措施出現成效。早、晚高峰主要道路通行速度有所提高。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上半年全市新增人民幣貸款2176.2億元,同比多增76.1億元。重點領域得到信貸優先支持。直接融資超過間接融資。生活必需品市場保持穩定。社會民生不斷改善。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51%,全市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同比增長4%。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社會建設和管理創新不斷加強。

《報告》說,總體看,上半年本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執行良好,經濟運行態勢符合預期。本市實現了有質量、有效益的經濟增長,特別是直面城市發展難題,下決心加大主動調控力度,有利于變壓力為動力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有利于緩解資源環境壓力,有利于各方面把握好節奏、緩解社會矛盾。

下半年計劃執行中需關注四方面問題

《報告》說,下半年,國內外環境仍復雜和嚴峻,外需不振與內需調整相互交織,主動調控政策與經濟自身內在調整相互影響,本市發展仍面臨一些壓力與挑戰,完成全年任務尚需付出艱苦努力。

一是實現價格調控目標壓力較大。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上漲5.5%,新漲價因素有所增加,價格水平持續高位運行。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較大。國內價格水平總體處于高位。價格間接傳導壓力加大。價格上漲由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傳導的趨勢增強。扣除物價因素后,本市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與年初目標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二是經濟運行環境出現一系列新變化。從國際看,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調控政策有所收緊,債務危機和通脹壓力持續加大。從國內看,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部分先行指標開始走弱。本市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情況,從產業支撐看,工業增長

穩定性減弱。從政策影響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本市車、房調控影響還在陸續釋放,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政策出臺給拆遷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增長點尚在培育,后續影響還需關注。

三是項目需求集中,資金平衡難度增大。目前,本市建設任務、時序和資金需求相對比較集中。部分重大項目和重點區域融資難度增加、融資成本上升。政府財政和建設資金平衡難度加大。

四是實體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仍需關注。成本上升、需求放緩等加大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壓力。部分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資金鏈條收緊,回款周期延長。同時,外需有所減緩,工業出貨值增速連續13個月下滑。

著力七大工作確保完成全年計劃

《報告》指出,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標和任務的關鍵時期,也是確保全市經濟實現平穩增長的關鍵時期。要堅定不移推進科學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堅定不移加強主動調控不動搖,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報告》提出要著力七大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與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幾大方面。

一是著力鞏固投資和消費支撐。《報告》提出,要采取綜合措施,持續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在投資促進方面,重點解決融資、項目前期、拆遷等主要瓶頸,全力落實重點建設任務。多渠道、多模式平衡建設資金。有針對性地規范現有投融資平臺發展,抓好保障房、南水北調等新平臺建設,增強平臺融資能力。推動融資渠道已明確的框架協議資金盡快到位。加強與央企深度合作,多種方式吸引央企資金投入。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抓好小城鎮發展基金、新城建設發展基金、文化創新基金設立和運營。鼓勵市和區縣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園區開發等方面采用BT、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用好政府投資。在需求旺盛情況下,各區縣、各部門要切實區分輕重緩急、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有序推動高端要素落地。加強專項調度和綠色審批通道服務。積極啟動一批城市節水改造、農村節能房改造、雨水調蓄池等項目建設。加強拆遷和土地供應管理。重點完成在施土地儲備項目掃尾,增加有效土地供應,把握好熟地入市步伐,適當增加經營用地供應,支持商務樓宇建設,為后續產業進入創造條件。加快保障房建設,力爭實現9月底前全部開工,確保完成全年竣工任務。進一步加強投資全過程監管。

在擴大消費方面,重點開拓新興消費空間、消費業態和消費領域。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舉辦刷卡消費獎勵等系列活動,加快保障性住房入市進度,帶動相關消費。集中建成推出一批大型商業設施,主動引導老字號、品牌商戶布局,營造特色街區、郊區新城商業氛圍,打造新興消費熱點區域。拓寬消費渠道,延伸消費鏈條,擴大網上購物份額,推動產品創新,培育新興消費。做好黃金周旅游營銷,開展與周邊區域及京滬高鐵沿線的旅游聯動,拉動外來消費。大力發展影視、文化、娛樂消費、擴大服務消費和精神消費。在擴大零售的同時,更加注重鼓勵和培育批發業態發展,提升首都中心市場功能。

二是著力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促進。《報告》提出,處理好“合”與“得”的關系,在調整退出的同時,推動創新要素和高端產業落地。加快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為加快流入的創新資源和要素創造落地條件。統籌用好100億元的政府支持資金,全年完成60億元自主創新產品采購,支持重大科技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及重點產業功能區開發。加大對高技術企業貸款貼息和融資補貼力度。集中力量抓好專業特色園區規劃建設,積極培育新興業態。加快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建設,在節能環保等領域布局一批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推進城市應急物聯網應用等關鍵技術示范工程。提升服務業發展質量。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研究設立支持“北京服務”的相關基金,加緊出臺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相關政策措施。全面加強國家文化中心建設,推進文化主題公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做大做強文化創意產業,提升文化中心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促進會展業發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努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本市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指導意見》,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培育北京創造品牌。落實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加快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三是著力抓好高端產業功能區和重點區域培育。《報告》提出,大力推進高端產業功能區和重點區域建設,提升城市功能,增強發展后勁。加快兩城兩帶建設。推進南北兩個產業帶規劃和建設。提升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服務環境。用足用好各項政策,推進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大發展,突出抓好核心區海淀園的升級和發展。抓好商務中心區核心區重點地塊開發建設,完善區域整體服務功能。強化金融街高端金融服務功能。強化臨空經濟區臨空服務功能。扎實推動四大高端產業新區建設起步。做好園區規劃、準入標準制定、軟硬件環境完善等相關工作。全力推進通州高端商務核心區重點地塊及文化旅游區、重點功能區開發進度,完善配套環境和政策體系。優先抓好麗澤金融商務區南區開發。加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規劃和建設。推進懷柔文化科技高端產業新區整體規劃,集中力量推進國際生態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城市薄弱地區和新城、新農村發展。

四是著力穩定物價水平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報告》提出,切實加強物價調控,抑制價格過快上漲,防止價格領域風險延伸擴散到社會領域。多渠道確保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落實新發展菜田5萬畝、日光溫室2萬畝、建立穩定可靠的外埠生產基地20萬畝的年度任務。通過政府入股等方式,推進新發地批發市場改造升級,在城市東南方向新規劃建設大型批發市場。適當提高小包裝商品的儲備能力。實施綠色通道政策,發展新型流通模式,切實降低農副產品流通環節成本。完善社會救助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完善房屋租賃市場價格調控政策,增加租賃市場供應,嚴控住房租金價格不合理上漲。研究建立本市價格調節基金。加大市場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各類價格違法行為。

五是著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六是著力提升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七是著力抓好城市運行保障和各項管理等與民生改善,增加人民幸福感切實相關的內容及舉措。

市人大財經委提出三點意見和建議

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了《報告》。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王火代表市人大財經委所作的《關于北京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意見和建議》認為,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上半年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同時指出,應清醒認識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市人大財經委對下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執行,著

重提出三點意見和建議。

一是全面完成全年計劃指標,實現“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

統籌安排好下半年工作,確保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圓滿完成,實現“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同時,要加快完成與“十二五”規劃綱要相配套的18個綜合專項規劃和64個一般專項規劃,把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加強對“十二五”規劃重大任務的組織實施,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加快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的推進和落地。要切實發揮規劃綱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真正做到長短結合、標本兼治、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促進本市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

二是堅定不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全市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堅持首都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把握經濟運行的節奏,深化各項改革,全面改善經營發展環境。盡快制定各類扶持政策,及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緩解影響企業經濟發展的問題,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注重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全面提升首都服務業發展水平,擴大北京服務業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形成優勢產業集群,把北京的服務業發展成為全國的橋頭堡和排頭兵。實施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的“雙輪驅動”戰略,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率先實現創新發展。全面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規劃和建設好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增強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的輻射力、競爭力,使文化創新和科技創新共同成為推動首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引擎。

篇(4)

關鍵詞: 貧困山區; 經濟社會; 科學發展; 脫貧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9-8631(2010)07-0046-02

一、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原有的發展模式和路徑的弊端已暴露無疑,地方性不平衡成為推進發展的關鍵性制約因素。表現最突出的就是貧困山區發展嚴重滯后,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掘,和發達地區之間形成強大的經濟落差。隨著科學發展觀念的深入,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為當前世界各國追求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當代中國發展也開始了根本上的轉型,從快速發展經濟、增強經濟實力,逐漸轉移到注重平衡發展、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黨和國家制定一系列相關政策,直指落后地區發展,對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城鄉發展一體化等等戰略的提出,正是這種發展理念的具體落實。

社會作為一個有機系統,其發展必然要求組成系統的各部分彼此間相互協調、共同發展。如果各個部分差距太大,形成掣肘之勢,那么發展的合力就會大大減弱,速度就會大大降低。貧困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為國家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滯后性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短板,一個難題。由于貧困山區地域廣、涉及的省份多、人口數量大,使得其發展有著很大艱巨性和復雜性。如何促進貧困山區的發展成為全世界各個國家研究發展的重要課題。國內外許多較為成功實踐經驗表明,貧困山區的建設,必須納入到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軌道上來。一個社會要取得健康快速、卓有成效的發展,必須要克服困難,在資金、政策和制度上偏向于貧困山區,使貧困山區的發展和發達地區的展形成和諧互補的態勢,才能進而保證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

和諧發展、共同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世界各國在思考自我發展時的一種基本準則。這不僅體現在經濟一體化的世界共同發展的世界格局上,也體現在國內不同區域、不同階層的共同發展上。我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貧困落后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這道“難題”,也充分看到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在十七大中明確指出要“促進貧困落后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針。國家通過對貧困山區實行財政補貼、對口支援和政策優惠等措施,努力改變貧困山區人民的生活環境和自發展能力。“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提出,更是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發展貧困山區的經濟社會使之和國家經濟社會整體水平保持一致的緊迫性的認識。

二、制約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因分析

貧困山區占據著我國貧困縣中絕大多數地方。據統計,我國已劃定的14大貧困地區所屬的225個縣中,山區縣就有209個,占92.9%。整個貧困縣土地面積64.5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6.7%,而人口8600萬,占總人口的8.5%。大多數分布在老革命根據地,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山區。①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遠遠落后于國家平均水平。總收入低,而農業產值就占全部收入的70%以上,農產品商品率不足30%,很大程度上還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發展狀態。②人均收入低于國家平均水平。影響和制約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既有地理環境、交通運輸等客觀因素,也有生產落后分散、制度政策、文化衛生等社會因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惡劣的自然條件、落后的基礎設施。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承受著來自自然環境各種各樣因素的制約,時至今日,這個天然的天人關系仍然存在,在地理條件復雜、地勢險要的山區這種制約性表現得更加突出。山區山多路陡,可耕種土地不多,且分散、坡度較大。有些地方氣候多變,很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各種工程建設困難,投入大,收益相對低。具體表現為交通不暢、信息不通,教育落后,醫療衛生設備差、技術落后。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和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經濟生活嚴重不對稱:道路不成體系、路面狹窄、運輸能力低下;通訊發展不平衡,分散的格局使得通訊安裝成本高、管理難、使用率低;醫療衛生設備簡單落后,人民身體健康得不到好的保障等等。落后的基礎設施已成為貧困山區發展緩慢、經濟貧困的最重要原因。

(二)落后的社會生產,保守的思想文化觀念。由于地形的原因,貧困山區多以傳統式的農業生產為主,土地少且分散,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的推行,使農業生產大都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不成規模,不成體系。同時,生產工具落后,先進的機械化生產工具運用基本為零。所產物品多為自己消費,產品的商品轉化率極低,收入和投入相差不大,可支配收入少,積累慢。同時,落后的生產伴隨著落后的文化。大部分人均受教育程度才5-7年,加之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封建傳統意識濃,農耕文化底子厚。農民生活范圍極為狹窄,與外界進行交流的信息少。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上發展不大,常常習慣于周而復始的傳統生產方式,滿足于現有經驗,對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強,創造性極差,市場觀念淡薄,生產理念不能跟進時展的步伐。即使一些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的地區的人也容易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這些落后的思想文化觀念成為嚴重制約山區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觀因素。

(三)山區相應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相關政策不完善。農村建設由于資金、規劃、人力支持等因素,在組織建設、運行機制和服務功能上不夠完善,發展相對落后,與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需求相差甚遠。雖然政府在不同時期出臺了一些對農村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但很不完善,執行力度不夠,在很多方面需進一步加強。

此外,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受經濟基礎薄弱、教育文化落后、衛生健康、生產意識等因素的制約。現階段貧困山區正處于轉型變化的重要時期。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為山區發展轉型提供了機遇和挑戰。小規模、分散性、低效率的傳統發展模式必然會被高效益、高科技和新理念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所代替。因此,以農業為主的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把農業轉型放到首要地位,以科學技術、商品市場為發展推動力,促進貧困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重要指導方針。在這個基本方針指導下,準確的把握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過程的主要矛盾、關節點,搞好山區建設,加快貧困山區脫貧致富。

三、對加快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與思考

貧困山區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統一發展過程。我們必須遵循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共同發展的規律,確定以經濟發展為基礎,同時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社會組織結構和精神文化變革。利用科學合理、與實際情況相符的發展理論,堅定發展的信心,加快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實現城鄉間的協調健康發展。

(一)打破山區隔離、閉塞的自然經濟,加大交通、能源、通訊、教育和衛生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山區和城鎮各個方面的聯系。交通不暢、信息不通、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方式極大程度上制約著山區的發展。因此,想方設法打破貧困山區的閉合狀態,促進山區和城鎮在物品、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共享,是改變山區經濟社會落后狀況的重要舉措。只有在不斷的流通中,才能讓山區群眾不斷了解新的信息、新的發展態勢,跟緊社會發展的步伐,而不是滿足于原始、簡單的自然生活,不思進取、甘于貧困。為此,要大力籌措資金,把國家資助、當地財政和農村集資有機的結合起來,修路鋪橋,大力增加城鄉各種物品的對流,強化農村和城鎮的聯系。同時,在信息化的今天,更要利用當前各種通訊系統的迅猛發展,創造各種條件,把電話、寬帶、無線網絡等通訊手段帶進山區,加強山區和城鎮的信息交流,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出良好的基礎和環境。

(二)冷靜思考,準確分析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劣態勢,抓住機遇,搞好農村經濟發展轉型。傳統落后的經濟形態是山區貧困的根源。要實現山區的脫貧致富,首先必須把當地的經濟發展起來,牢固樹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山區的自然資源豐富,動植物品種繁多,蘊藏著不少的商機,有些農產品本身就有著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要找準市場,推動農業生產優質化、規模化,把零散的、落后的農業生產進行統一規劃、進行有組織的生產,完成傳統農業向高效益、信息化的新型農業的轉型,同時,努力籌措資金,開辦相關農產品初級加工和深度加工企業,逐步促進農業向工業化方向轉向。把農業生產納入社會市場經濟體系中,逐漸形成農村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

(三)深刻理解科學技術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堅持科技興農、科學致富。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然而在偏遠農村,科學技術的運用基本上處于荒蕪狀態。傳統的生產方式占據著主要地位,和時代的迅速發展相差甚遠。科學技術的推廣,不但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且更能夠在不斷地運用中積極對傳統農民的改造,使農民立足現代社會,以市場為導向,做到懂科技、懂技術、懂市場。把生產和效率相聯系,把生產和市場相聯系,不但在生產中得到經濟上的好處,而且在生產過程中,加強經濟意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改變傳統落后、保守的觀念,緊跟時展的步伐。

(四)加強教育投資力度,改變山區的落后文化,提高山區人民素質。要改變貧困落后的山區面貌,必須首先要改造作為山區建設的主體――農民,不但要改變他們在從事生產中的技術,更要著力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和傳統思想。由于知識結構低下,許多農民對好的科學技術不能有效的掌握,對現代化的生產工具不會使用,使得相關科技推廣十分困難。在生產中能將行之有效的技術運用于生產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強對貧困山區教育投入,是促進山區經濟社會短期發展和長遠發展的基本方略。從短期看,將落后的、傳統的勞動者改造成為有知識、懂技術、懂市場的新時代的生產者;從長遠看,提高山區人民素質,改變山區精神面貌,促進城鄉和諧共進。因此,發展山區教育,既要抓好基礎教育,又要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尤其是對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教育,為山區發展轉變奠定好人力資源的基礎。

(五)轉變政府職能,發揮政府引領作用。山區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要有一個積極團結、肯干實事的當地政府部門。山區農村人口分散,農民自組織能力不強,相關機構作用不大,政府部門必須承擔起山村建設發展相關的任務。縣市級行政機構和鄉村干部必須轉變陳舊觀念,改變不良作風,對山區實際情況多多實地考察、多做調研,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已有的一些發展經驗和成果,制定出合乎本地實際發展的科學方針、政策,真正關心人民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既做一個英明的決策者,又做一個熱心的服務者。讓人民群眾能夠切身感受到發展帶來的好處,生活得滋潤、幸福。

誠然,貧困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任務。尤其是在當前傳統發展形式向現代化發展形式轉型階段,其發展的復雜性和多變性是可以預見的。只要我們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念,緊緊依托科學技術的強大力量,積極探索,尋求發展的可行之道,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自力更生和外力支持相結合,把山區經濟社會發展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有機聯系起來,促進山區人民轉變觀念,努力奮斗,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促進社會整體進步為目標,改變山區貧困落后的面貌,指日可待。

注釋:

① 《中國經濟年鑒――2008年卷》.

②《我國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中國農村觀察,2006.08.

參考文獻:

[1] 范超.貧困山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研究[J].廣西農學報,2009(04).

篇(5)

強調民生與環境 GDP總量指標約束性地位不再

總體看來,各地對縣域經濟的考核,在注重傳統的經濟發展指標的同時,民生與社會發展的指標數量明顯增加,而且很多都超過了經濟發展的指標數。以山東、山西、海南、陜西、云南為例,5省最新修訂的縣域(云南為市縣)經濟社會年度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山東省“民生狀況與社會發展”的指標數量最多,達到18項,而有關“結構優化與經濟發展”的指標僅有15項。從具體指標情況看,山東省民生類指標占總項目數的45%,山西43.75%、陜西41.94%。其中,山東、山西、陜西、云南分別新增民生類指標5個、1個、6個和4個;新增可持續發展類指標4個、1個、3個和5個。而山西、陜西的縣域考核評價指標不約而同地提高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民生指標的權重。另外,海南的可持續發展類指標達31.25%,遠高于其他4省。

即使從經濟類指標來看,除海南省外,山東、山西、陜西、云南也減少了對經濟總量的關注,更加注重考核經濟發展質量、強調結構調整。具體表現為增加相關指標設置或提高相關指標權重。四省經濟結構調整類指標均占經濟指標總項數的三成以上。

山西

指標體系:《“十一五”時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工作方案》

時間:2006年(試行)

最后修訂:2008年

自2006年山西省政府《“十一五”時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工作方案(試行)》以來,已經歷兩次修訂。2008年的修訂中,對縣級考核由原來的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科技進步、資源環境、人民生活5個方面共計35項指標整合為結構優化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與社會發展、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3個方面共計32項指標。

總的來說,調整后的指標體系弱化了對GDP總量水平的評價考核,在經濟發展中突出發展方式轉變特別是結構優化重點;在社會發展中突出民生改善和安全生產重點;在可持續發展中突出生態建設重點。另外,在經濟結構方面,增加了反映結構調整成效的“工業新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指標,權數為3%;同時,適當降低了“地區生產總值及人均水平”指標權數,由10%下調為6.5%;以及其他一些調整。

山東

指標體系:《山東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年度綜合評價及考核辦法》

時間:2005年(試行)

最后修訂:2008年

2008年度《山東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年度綜合評價及考核辦法》將縣域考核指標體系由原來的31個指標調整為46項。其中“民生狀況與社會發展”方面的指標最多,原有11項指標增加至18項,突出富民導向;其次為“結構優化與經濟發展”方面,原來的12項指標合并調整為15項,旨在引導區域經濟著眼于優化發展結構,提高發展質量。

山東省縣域考核指標體系特別強調約束性指標,2008年《辦法》新增加“節能減排任務完成情況”1項,6大指標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壓線,對綜合評價及考核具有一票否決權,強制約束縣域經濟社會保持科學發展。

云南

指標體系:《云南省縣域經濟綜合評價及考核辦法》

時間:2004年

最后修訂:2009年

2009年修訂的云南省縣域經濟綜合評價考核辦法選取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3大類,共計25個統計指標。新的考核辦法堅持經濟與社會事業統籌發展,突出經濟考核;推動和引導縣域經濟提高質量、優化結構。

海南

指標體系:《海南省市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考核辦法》

時間:2006年

最后修訂:2008年

200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對《海南省市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考核辦法》進行了修訂。新的考核方案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3個方面,利用16項指標對區域發展進行考核。相較于2006年方案,該指標體系注重市縣經濟社會協調可持展發展,以科學引導市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市縣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增強市縣綜合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陜西

指標體系:《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暫行辦法》

時間:2004年

最后修訂:2009年

2009年陜西省修訂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暫行辦法》。新的考核指標體系綜合測評的大原則沒有改變,從經濟發展、經濟結構、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四個領域,運用31項指標對縣域發展狀況進行測算。它在原指標體系基礎上增加12項指標,更改5項指標,去掉5項指標,將原有1項指標分解為兩項,在權重上也作了相應的調整。

篇(6)

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1)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現實,要求不斷修正核算和評價體系。GDP核算是三百多年來諸多經濟學家、統計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1953年才初步成型,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程度的統一標準。但GDP統計有著不容忽視的缺陷,主要是不能反映經濟增長背后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成本,不容易準確地反映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結構,不容易反映人們實際享有的社會福利水平,也不能準確地衡量社會分配和社會公正。隨著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興起,一些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們,嘗試將環境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發展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便是綠色GDP。同時,國際上也比較重視對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的研究。比如,英國提出一種新型的衡量社會全面發展的核算體系——國家進步指數(MDP)。但也要看到,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比GDP更好的、人們普遍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我們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既要吸收國際上有關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還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形成自己的特色。

(2)我國傳統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嚴重缺失要求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評價體系。審視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評價體系,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主要是反映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不僅缺乏反映全要素生產率、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標,也缺乏反映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指標。另外,如重機關內部評價,重上級領導的看法;不重外部評價,不重社會輿論和群眾的看法;重過程評價,不重效果如何;重“產出”,不重“投入產出比”,缺乏成本核算等。更為嚴重的是,GDP崇拜的評價指向衍生出“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惡性循環。而要從根本上杜絕此類現象發生,惟有從改進評價體系和方法著手,通過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綜合評價體系,引導人們正確的行為選擇。

(3)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實現一種嶄新的制度設計和實踐選擇。科學發展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性、公正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研究設計一整套評價包括經濟、社會、生態和人全面發展的指標體系,以此來引導政府和企業的行為,科學考核政府和干部政績。力求將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人民福祉等結合起來,作為地方政績的綜合考核指標,以便實踐中有所遵循。

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綜合評價體系的基本要求

(1)科學確定評價主體,即解決由誰來評價的問題。科學合理地確定評價主體,必須堅持群眾公認的原則,發揚民主,最大限度地擴大群眾參與的范圍。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到底如何,不能單由上級組織和上級領導說了算,還必須看群眾的公認程度。這里的群眾,應該是包括各級相關的領導在內的、各個層面參加的群體,從而建立起一個全方位的、立體式的考核評價體系。這種評價主體的設置,不僅可以有效克服干部政績評價只由上級組織和上級領導說了算的弊端,較好地解決干部政績考準評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引導干部切實注重群眾公論,

(2)科學設置評價內容,即要解決評價什么的問題。只有科學合理地設置考核評價內容,解決好評價什么的問題,才能使評價有的放矢,才能使評價結果更準確地反映領導干部的工作實際。在具體操作中,既要看經濟建設的成果,又要看社會進步的成果;既要看當前的發展,又要看發展的可持續性;既要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又要看黨的建設的成果。唯其如此,才能促使廣大干部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務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自覺地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3)采取科學的評價方法,即要解決怎么評價的問題。科學構建考核評價的方法體系至關重要。考評方法的構建,應著重考慮兩個因素:第一,要按照“突出工作實績”的原則,合理確定“德、能、勤、績、廉”五項考評內容的不同比重,既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第二,要按照考評主體與考評對象的“知情度、關聯度、責任度”關系,合理確定評價主體中不同層面的“群眾”對于評價對象評價的不同比重,使各方面的參與權和意愿都能得到有效反映。

(4)制定科學的、有效運用考評結果的剛性規則,即要解決考評結果如何有效運用的問題。科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對干部實施擇優汰劣和管理監督。考評是手段,考評結果的有效運用才是目的。要將考評結果有效地運用于干部選拔任用、升降去留、監督管理的全過程。要按照規則在先的原則制定考評結果運用的剛性規則,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

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應遵循的原則

(1)在關注經濟增長的同時,要同樣關注社會進步。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要考慮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狀況,把民眾的就醫條件和健康情況做為重要的判斷標準。要考慮教育的普及程度和民眾的受教育程度,重點考察對教育的投入及其效果。要考慮科學技術的進步程度,考察研發能力和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程度。要考慮各項文化事業的發展狀況,考察體育運動特別是國民身體素質狀況。

(2)在關注經濟總量和速度的同時,要同樣關注經濟發展質量及資源、環境的保護。要建立對森林、草原、耕地、水源、石油及各種自然資源消耗情況的監測體系和評價方法,及時對環境的破壞情況進行報警和預警。要把投入與產出有效地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分析,對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進行綜合評價,對經濟結構及其布局的變化進行科學分析。

(3)在關注行業、部門和企業的同時,要同樣關注城鄉居民個體。要把人民生活改善和提高程度做為評價的重要標準。特別要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收入者等弱勢群體生活的改善,做為重中之重的內容。不僅要從物質水平的角度觀察,還要通過滿意度、景氣度、信心指數等評價指標考察群眾對政府工作、對社會進步、對經濟發展及對自身生活的滿意程度。

(4)在堅持評價體系先進性的同時,也要考慮較強的可操作性。具體來說,既要吸收國際上有關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又要有中國特色;既要做到寬領域涵蓋,也要做到簡明精練;既要建立全國宏觀指標體系,又要允許有各地的特色指標;指標體系所涵蓋的時限既要考慮本世紀中葉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更要考慮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與“十一五”規劃相銜接,重點應放在本世紀頭20年;既要使指標體系相對穩定,又要形成“動態管理”的修訂機制,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修訂指標體系。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設計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評價體系

(1)在整體指標體系的設置上,要全面反映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情況。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必須把經濟指標擺在整個指標體系的突出位置。但是,發展是全面的,僅有經濟發展是不夠的,指標體系也必須是全面的。比如,可設計一些綜合指數來反映社會和諧的實現程度;判斷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的變化情況和發展趨勢,可以運用基尼系數、人文發展指數和經濟結構變動系數等指標,等等。

(2)在綜合評價體系中,可把評價指標區分為核心指標和擴展指標。核心指標包括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收入、城市化率、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GDP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城鎮登記失業率、城鎮企業職工三大基本保險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環境質量綜合指數等;擴展指標包括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及其占GDP比重、電力產出彈性系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人均擁有公益性文化設施面積、農村三大保障覆蓋率、高低收入差距等。

(3)在經濟指標的設置上,既要重視反映經濟增長的指標,又要重視反映經濟發展的指標。經濟增長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沒有增長談不上發展,但增長并不是發展的全部。重視GDP是對的,衡量經濟情況不能不看GDP,它反映經濟活動總規模,是重要的綜合經濟指標,但僅僅看GDP又是不夠的,還必須同時看反映經濟發展質量和結構的其他指標。

篇(7)

一年來,在委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現代化中等城市”目標,落實“三抓帶動、產業支撐、項目開發、城鄉互動、優化環境”二十字方針,積極有效開展工作,抓亮點、刨特色,較好地完成了本職工作。

一、2007年工作回顧

1、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年初,全面分析200*年經濟運行情況,預測2007年經濟發展的環境,深刻認識面臨的挑戰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根據市委、市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編制出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出了2007年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描繪了奮斗目標方向。依此,撰寫《**市2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和2007年計劃(草案)》,依法向市人大會議報告,審議通過執行。

2、加強經濟運行監控和預警預測,當好領導參謀。根據年初市人大會議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市委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做好經濟運行情況的調查研究,掌握執行情況,做好經濟運行的監控和預警,及時發現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做到一季度一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依法向市人大匯報2007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并根據市人大提出的審查意見,制定措施,加強重點經濟工作,確保經濟社會繼續持續健康發展。10月份,在科學預測2007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基礎上,深入分析2008年經濟運行情況,既充分看到各種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又深刻認識面臨的挑戰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初步編制出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出了2008年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并按照要求上報省發改委,為省發改委編制全省年度目標提供依據。監控“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為做好中期評估奠定基礎。

3、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項目工作是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發改委的中心工作。一年來,按照職責分工,增強項目意識,多方捕捉信息,搶抓政策機遇,加大向上爭取力度,項目爭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由于經貿方面項目屬于國家、省政策導向性項目,項目少資金量小,但是為了爭取有限的項目資金,我們充分利用擴權機遇,在幫助企業完善報批材料的基礎上,加大爭取力度,今年新爭取棉花加工企業400噸打包機發行項目3個,分別是華紡企業、銀和公司和第一油棉廠等,共爭取貼息資金75萬元,每個企業25萬元,項目爭取個數在五個擴權縣市中占第一位。根據國家產業政策,2009年將全部關停400噸以下的打包機,項目爭取資金數量雖小,但為企業今后的發展爭取到了入場券,求得了生存權,意義重大。

4、育特色,抓亮點。一是進口設備免稅申報工作創歷史新高,繼2006年該項工作權限下放我市后,我們積極學習各項相關政策,理清工作思路,迅速熟悉了業務,當年為永泰棉紡爭取12臺進口全自動絡筒機設備免稅。今年又為南陽裕祥、華紡企業等兩個企業爭取進口設備免稅,目前進展順利,兩家企業均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的確認,進口設備正在辦理,這兩個項目將為企業節約投資2000萬元以上,同時,大大地提高了企業的裝備水平,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二是積極爭取2008年進口棉花關稅配額。按照國家、省發改委通知要求,對我市棉紡企業進行全面調查,對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進行宣傳發動,增強申報信心,通過篩選,對符合條件的華紡企業,南陽裕祥、永泰棉紡和瑞達紡織等4家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認真審查,補充完善,達到上報要求。為加強爭取力度,委主要領導赴省發改委做工作,發改委同意部分項目上報國家發改委,屆時,將為我市企業減少原材料成本500萬元以上。

二、2008年工作重點

2008年,工作基本思路是: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委黨組的安排部署,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開展調查研究,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運行情況及問題的分析和預測,為市領導當好參謀。

工作重點是:

一)、綜合工作

1、科學制訂好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指導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2、加大調查研究力度,做好國民經濟運行的季度分析和均勢預測,為領導當好參謀。

3、做好年初和年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的起草,依法向市人大匯報,并依據人大提出的意見,進行調整。

二)規劃工作

1、認真做好“十一五”規劃的中期評估。2008年是“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要充分評估前兩年規劃執行情況,認真客觀預測后三年的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提出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工作重點和任務的評估意見,并以市政府名義向市人大匯報,對需要進行的調整的,待人大同意后進行調整。

2、全面收集整理全市主體功能區相關數據資料,積極配合省發改委規劃區做好主體功能區規劃。

3、完成丹江口庫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庫區六鄉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配合做好南水北調工程對口項目支援。

4、按照國家對進口設備免稅政策調整的要求,做好企業的宣傳服務工作。

三)經貿工作。

一是做好棉花加工企業加工資格的換證工作;

二是加大督查力度,促使納入省400噸打包機技改計劃的3個項目(雪陽棉紡、華紡紡織、銀和公司)的建設進度,確保2008年5月前建成投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的bbw性大片|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国产99在线 | 欧美|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午夜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76少妇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爆乳| 熟女俱乐部五十路二区av| 肌肉男同巨大超爽gay网站| 成 人 h在线观看| 一女三黑人玩4p惨叫|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老太脱裤子让老头玩xxxxx| 两口子交换真实刺激高潮|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和邻居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凹凸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偷看少妇自慰xxxx|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日本大骚b视频在线| 女人三a级毛片视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老师喂我乳我脱她胸罩| 欧美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a∨片在线观看| 欧洲freexxxx性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欧美牲交黑粗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