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16:00: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臨床中藥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循證醫學的基本概念20世紀90年代加拿大學者DavidSackett等提出了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簡稱“EBM”)的概念。循證醫學是指“慎重、準確、合理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臨床研究依據,并結合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與患者的價值和愿望三者相結合,進而對患者采取正確的醫療措施”。循證醫學的誕生,無疑給醫藥領域帶來了思想革命和實踐革命,它給臨床醫師提出了全新的命題,敦促他們重新審視以個人經驗為主的傳統醫學模式,轉而思考既重視個人臨床經驗又強調采用現有的、最好的研究證據的循證醫學。
1.2臨床中藥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醫院開展臨床中藥學對于提高合理用藥水平與臨床療效、降低藥物主要毒副反應、避免藥源性疾病的發生、減少藥品資源浪費,以及服務臨床與科研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醫院臨床中藥學的發展相對緩慢。在具體醫療實踐中,醫師對患者的診療往往建立在非實驗性的臨床經驗上,不注重現代臨床研究方法的應用,因此獲得的臨床研究試驗數據較少。二是在中醫藥臨床實踐中,多以個人臨床經驗總結、臨床描述性研究等較低質量的研究報告為依據,難以獲得真實、準確的療效評價標準,從而影響研究結論的推廣應用。三是中藥及其制劑缺乏科學、系統的質量標準和不良反應評價體系,給臨床藥物的遴選、應用和進一步研發帶來困難。為此筆者設想,醫院臨床中藥學的發展是否可以應用循證醫學的理論和方法,以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為臨床中藥學實踐提供符合自身規律的臨床試驗方法,建立中藥及其制劑科學可行的質量標準和不良反應評價體系,以實現臨床用藥有據可依,醫師用藥合理化、規范化,進一步提升醫院診療水平和服務患者的能力。
2運用循證醫學的可行性
2.1循證醫學理論有利于指導臨床醫師用藥合理、規范合理、科學地運用中醫藥是臨床醫師和患者的共同愿望。由于缺乏系統、科學的理論支持,中藥大多只能起輔助治療作用。中醫藥的臨床使用主要憑經驗和主觀感覺,客觀、全面的依據相對缺乏。在傳統的醫學模式下,臨床診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醫師個人的經驗。而在現代的循證醫學下,臨床醫師的工作將有質的改變,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臨床醫師從系統、可靠、無偏的研究中獲取信息來提高臨床診治水平。二是正確評價和利用臨床實踐提供的證據是指導臨床工作的重要基礎。然而,開展循證醫學,依靠最新證據進行臨床決策,在不完全依賴經驗的同時,并不排除利用經驗。循證醫學的核心思想是“制定任何臨床醫療決策,都需要基于科學研究的依據”,同時,循證醫學也是一門臨床實踐的方法學。EBM是近年來臨床醫學界倡導的醫學發展方向,它倡導改變傳統的經驗醫學行為模式,建立以患者為中心、以依據為基礎的醫療行為。循證醫學對醫師的診療技術和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臨床醫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醫學理論和精湛的臨床技能,而且能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了解醫學科學進展,及時獲取最佳研究成果,提高臨床診治技能,所以高素質的醫生既是證據的使用者,又是證據的提供者。利用EBM建立科學、規范、可行性強的中藥療效評價體系,對中藥臨床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科學性和適用性進行評價,使醫療決策建立在現有最好的臨床研究依據上,這些有助于臨床醫師實施正確的醫療決策,對臨床醫師診療水平的提高和合理、規范使用中藥都將有積極推動作用。
2.2循證醫學理論有利于醫院開展科學研究,建立中藥療效評價體系運用循證醫學理論,開展醫院臨床中藥學科學研究是一項艱巨的系統性工程,其中涉及中醫藥理論、中藥療效、藥材資源以及中藥生產工藝等多方面研究內容。近年來,醫院開展臨床中藥學科學研究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基于中醫藥理論體系的復雜性,中藥及其復方制劑質量標準體系的不完善,同時,中藥的辨證論治理論與現代醫學的“分病論治”有很大差別,為中藥的臨床試驗提出了許多難題,例如,如何處理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證的規范化問題,以及如何更客觀地選擇評價中藥的療效指標。同時,缺乏高質量的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病例較少、臨床研究時間短、用藥條件控制較嚴等。運用循證醫學理論指導臨床中藥學科學研究工作,在從自身實際出發的同時,應注重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藥特點并達到國際認可標準的中藥質量控制、安全性評價、藥理學實驗和臨床驗證等標準。目前,循證醫學理論及其系統分析方法日益得到國際醫學界和各國衛生決策部門的認可與重視。這些為醫院開展臨床中藥學科研工作提供了具體努力的方向,將EBM理論運用到醫院臨床中藥學的科研實踐,在科研工作中遵循國際上通用的雙盲法、安慰劑、陽性藥對照、指標客觀化等方法,可提高臨床中藥學科研的含金量,增加臨床科學研究的科學性和可信度。
國際先進藥學高等教育著重于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側重于實踐技能訓練。將臨床藥學教學設置的課程按學科性質分成4大類,包括“公共基礎課程”、“藥學相關課程”、“醫學相關課程”、“臨床藥學課程”。以美國的Pharm.D.學位為例,藥學實踐方式為連續實踐方式與間斷實踐方式相結合。在其專業課學習的4年中,前1-3年進行早期藥學實踐或介紹性藥學實踐,第4年全年進行進階藥學實踐。英國臨床藥學專業的藥學實踐大多采用連續性實踐方式,實踐時間大約為1年,實踐方式多種多樣,實踐范圍包括醫院,社區,藥房,國民健康服務機構等。很多學校不但給學生提供去醫療機構臨床實踐的機會,還會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科研項目的實驗研究,而且很多實踐帶教老師都是臨床工作的藥師。例如,曼徹斯特大學M.Pharm.學位的教學實踐是由國民健康服務機構中的藥師給學生提供臨床指導幫助;倫敦大學許多M.Pharm.學生畢業前都有機會花一段時間去其他歐洲國家,甚至是更遠的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學習;巴斯大學會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深層次學習,除了臨床實踐外,學生還有機會和3-4名組員一起,由1名老師監督指導,接受長達1學期的實驗研究,培養實驗和數據處理能力與技術。
日本為提高藥學服務型人才的教育質量,不斷探索藥學教育模式,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從2006年開始,將藥劑師的培養年限延長至6年。在改變學制的同時,也相應調整了課程設置,其中重要的一項變化就是強化6年制的實習教學,將原來2-4周的實習周期延長至24周,實習成為6年制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實習期間主要修習藥劑師從業的基本知識、技能和高尚的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參與醫療的能力、鉆研精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德國也特別重視藥學實踐,在前兩年的基礎知識學習結束后,要參加為期8周的見習,再學習兩年專業知識之后,開始一年的實習階段,前六個月在社會藥房實習,后六個月在醫院藥房、聯邦國防軍藥房、制藥企業、藥品檢驗所等處實習。
我國學者近年來也相繼開展了藥學、中藥學專業學位設置的研究,如中國藥科大學張永澤教授等開展的關于藥學專業設置的前瞻性與可行性研究,為藥學(中藥學)專業學位的最終設置奠定了理論基礎。北京大學藥學院研究我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特點并以此作為借鑒,對設置藥學專業學位提出若干建議;江西中醫學院基于教育創新基地研究生培養模式和評價體系,探索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模式,這些工作均為中藥學專業學位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港澳醫藥產業主要集中在醫藥貿易和進出口,因此港澳應用型藥學人才主要是培養藥劑師。在培養過程中,香港更注重臨床醫學知識和藥劑執業相關課程的學習,同時要求必須參加香港規定的臨床實踐。香港藥劑師專業的課程設置參考了英國的課程設置,更加注重臨床醫學知識和藥劑執業相關課程,這點與我•270•國國內注重藥學專業人才化方面的知識不同。另外,在藥劑師職業資格考試中,香港更多要求臨床實踐能力的考核。
2我國中藥學(藥學)專業學位實踐教學和考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在我國剛剛起步,尚處于摸索和探討階段,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特別是從首批高校實際培養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尤為突出,值得關注。
2.1重視程度仍然不夠,認識深度有待提高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加快調整研究生教育結構,加大應用型人才培養力度的戰略目標,隨即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發了關于印發《碩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確定了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戰略性轉變。但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在培養模式上是以學術型研究生為主,導致應用型人才培養重視不夠,規模較小,比例偏低。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同樣的問題。一項調查顯示,60%的導師、管理干部及學生不了解中藥學專業學位的性質與內涵,甚至有20%的導師、管理干部根本不知道中藥學專業學位。座談結果發現,部分導師和企業擔心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一時間達不到社會要求;而學生中也存在非本人第一志愿報考,但由于未獲學術型學位錄取而被動調劑到專業學位的現象的存在;另有部分學生對專業學位知之甚少或并不感興趣。
2.2缺乏顯著性特點,難以與學術型學位有效區分
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由于在培養目標和人才定位上截然不同,因而在課程設置、實踐教學、考核評價以及導師指導等諸多環節上應體現出顯著差異。例如,專業學位的課程設置應具有更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實踐教學要更傾向于技能訓練和實際操作;考核指標重點圍繞實踐教學和訓練質量設計;導師指導則應根據專業學位的特點不同區別對待。但調查發現,多數高校專業學位教育尚未達標:課程教學教材還沿用以往學術型學位課本,兩種學位類型研究生授課一同進行;考核指標仍以理論考試成績、論文課題數量、授課講學時次、實驗室經歷等科研相關要素為主;對于中藥學專業學位論文的形式與內容多數導師與學生還存在著疑慮等等,這些因素都制約著中藥學專業學位的順利開展。
2.3評價指標體系尚未建立,培養模式有待不斷完善
由于我國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加上多數院校主要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因而對于專業學位的設置考核標準、具體環節的要求知之甚少。且行業內外并無成功經驗可供借鑒,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模式的構建與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實踐技能培養環節還未出臺相應的技能操作大綱與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成為影響中藥學專業學位培養工作與質量的最大因素。此外,基地的建設與規范也是制約專業學位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生產、流通等領域缺乏教學設施的建設與規范較為突出。
3構建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與技能考核指標體系的相關建議
綜合以上資料,深入開展中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創新培養模式的研究,并制定出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與技能考核指標體系已成為當前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綜合改革與實踐的迫切需要。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3.1擴大宣傳,提高認識
上文提到過由于設置時間尚短目前行業內外均存在對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認識不深,重視不夠的問題,因而,全國中醫藥院校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采取積極措施,從學位設置背景、招生入學考試、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方式、學位論文要求、學位評定授予、就業服務范圍、社會需求導向等多個角度面向校內、校外,擴大宣傳力度,提高整體認識。使申請報考人員、在讀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干部、二級培養單位、用人機構充分認識到培養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是新時期、新形勢下國家規劃指導中醫藥行業領域人才結構的新思路、新布署,是為更好地適應中藥行業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必然手段,也是實現我國中醫藥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接軌國際、走向世界的根本要求。
3.2分類指導,體現差異
在相關人員逐步提高對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認識的同時,從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于培養應用型高層次中藥學專門人才的根本目標出發,在課程設置、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以及導師指導等諸多環節上要貫徹落實分類指導,體現差異的原則。本著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應用能力、職業技能素養的核心,在課程教學內容上突出知識交叉性、實用創新性的特點,綜合不同學科知識,重視人文社科教學,大幅提高實踐教學比例,切實加強技能考核評價;教學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結合課程講授、案例討論、專業實習、技能培訓,實行分段管理、循序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遵從以學科為中心轉為以問題(能力)為中心的劃分標準;教學硬件環境采取走出校園、走入企業、早上單位、早下一線,依托聯合培養基地、教學實踐基地等生產、經營、監管一線單位,實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進領崗實習、訂單培養;堅決實行雙導師制,切實增強校外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力度;培養方案制定以校內、外導師為主體,導師組集體討論設計,校內導師重點負責專業理論積累、學術能力培養、畢業論文寫作,校外導師重點負責操作技能訓練、項目現場指導、實踐環節考核等。
3.3構建指標體系,完善培養模式
1保障體系建設
1.1成立中藥學專業碩士學位培養管理小組把專業學位培養工作納入學校研究生教育體系,使之走上規范有序的管理軌道,是成功實施專業學位培養的重要保證。實踐基地的運行工作由校企雙方共同管理。雙方協商成立聯合培養基地管理委員會,全面負責實踐基地的運行,協調雙方的合作。
1.2專業學位入學考試注重把握研究生的招生質量,和普通統一錄取研究生一樣,從報名、參加國家統考、面試等環節入手,嚴格把關,確保選拔出真正熱愛中醫藥事業,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學生。
1.3導師培訓與實踐基地建設堅持高標準遴選企業導師,選聘對企業的重大技術需求有認識,有很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有較深理論學術功底的企業專家擔任兼職研究生導師。建立企業導師培訓制度,及時對新聘導師進行培訓,使他們在上崗之前就明確研究生導師的職責,熟悉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各階段的要求和標準,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研究生做出創新性成果。實踐基地建設過程中,必須不斷加強與具有杰出的科研隊伍、先進的實驗設備、較完善的科研場所和充足的科研經費等優質資源的企業聯系,優選具有較高科研實力及創新能力的大型企業。
1.4經費保障體系建設制定專業學位研究生經費使用管理辦法,鼓勵并規定經費充足導師(在3萬元/年以上)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校在各級獎項評定方面給予傾斜。學費收入65%用于組織課程開設、導師培養經費、安排教師異地教學的交通及食宿、招生工作及論文評審、答辯等。35%用于安排學生實踐基地學習、接洽合作單位、配合研究生處招生工作等。同時依托實踐基地和重大合作項目也是保障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經費的重要途徑。例如廣州醫藥研究總院與學校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與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關系,2006年以來,每年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2名。廣州醫藥研究總院每年投入人員培養經費約2萬元,由學生為主展開的相關專題研發費用目前為止已達30萬元,包括委托給大學相關研究所和實驗室的研發費用及在企業實驗研究中直接的材料消耗費用。平均每年投合培養的經費約15萬元左右,為研究生培養提供了有力的經費支撐。
1.5專業學位論文標準與考核繼續堅持對研究生公開發表科研論文的規定;學位論文的選題要緊密結合企業科技需求;嚴格進行學位論文資格審核和答辯程序,組織安排研究生管理人員旁聽論文答辯。
2存在問題分析
2.1身份認同危機目前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學術學位相比,其知曉度和認可度相對都比較低,同時教育業對專業學位的宣傳力度不夠。社會各界對其認同度不高。因此,當學校2010年春季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出臺時,沒有引起考生的積極響應。招生過程中報考人員少,還有許多學生對學位證書存在疑問等。3.2中藥行業缺乏資格準入制度和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專業學位是一種職業學位,必須與職業資格認證體系緊密掛鉤。中藥專業由于其技術性、專業性強,我國實行的是執業藥師資格證書制度。然而當前獲得申請執業藥師考試資格,需要取得碩士學位,從事藥學或中藥學專業工作滿一年;另一方面,中藥行業缺乏專業準入限制,許多從事藥師工作人員沒有執業藥師資格證,很大一部分執業藥師并不是藥學專業畢業生。此外還缺乏相關專業的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如何實現兩者有效銜接,仍有待有關管理機構的論證。
2.3辦學宗旨偏差專業學位的課程應更注重課程內容的寬廣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實踐中,許多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課教學是經常與學術學位研究生一起進行的。因此,教學中應更多地使用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法,導師也應根據專業學位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課程設置上要充分體現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培養規格之間的差異,即使同一門課程也應名同而實異。
2.4實踐探索,缺少相關可借鑒經驗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是國務院2010年新設置的學位類型,其培養摸式和機制研究基本仍屬于空白。以教材為例,擬開設的大部分課程缺少相關配套教材,且當前國內其他中醫藥院校尚未開始該課程,課程的建設需要進行實踐探索;僅憑聽課和老師的給的大綱樣的文字材料,學生大多不習慣這樣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只能使用學術性研究生使用的教材,而這部分教材理論知識強但實踐性較差,勢必造成了教材內容和專業實踐偏離,缺乏來自一線的實例和對專業現實運行程序、狀況的深入分析,不利于其學習。
3結語
[關鍵詞] 中藥學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R64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3(a)-0152-03
為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對中藥學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藥學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中藥學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于2010年批準設置了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Master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MCMM),并于2011年首次納入全國研究生統一招生計劃[1]。作為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輔導員及導師,筆者對其培養模式進行了思考。
1 轉變觀念迎接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挑戰
近年來,從中藥學學術型研究生就業形勢來看,每年行業內單位接收中藥學學術型研究生的數量有限,僅少數畢業生進入高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相關研究工作,大部分畢業生因在校學習期間對中藥學領域內的生產、流通甚至管理工作接觸較少,需要用人單位在實踐的過程中重新培養,造成中藥學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的浪費。這表明原有中藥學學術型研究生教育體系,注重基礎研究,滿足教學科研的需求綽綽有余,而難以滿足中藥學領域內多元化的發展和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國家高度重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背景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2010年增補了中藥學研究生專業學位,其培養的目標是:熱愛中醫藥事業,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系統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結合實際工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勝任中藥生產、質量評價與控制、新藥研發、注冊申請、流通管理、合理使用、臨床及社會服務等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的中藥學專門人才[1]。這就要求承擔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單位、導師甚至報考學生必須認真學習國家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文件和政策,從思想上積極轉變觀念,認清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適應新科技革命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是時代的產物;正確理解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是現代高等教育學位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兩大組成部分,二者是建立在共同的學科基礎之上的,沒有優劣等級之分,具有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特點[2]。中藥學專業學位的設立,有利于創新中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和完善中藥學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中藥學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要,提高就業機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正確理解專業型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才能讓培養單位和導師積極參與制訂和實施具有特色的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計劃和方案;才能讓導師努力創新,擴寬知識領域,從原有的基礎研究擴展到應用研究,注重專業能力和行業適應性的綜合培養;才能吸引更多的應屆畢業生主動報考,保證生源,這些都是保證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成功的關鍵。
2 建設符合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導師隊伍
“導師制”是研究生培養一直沿用的教育制度。導師的專業知識、科研能力、學術興趣、學術道德、論文質量、創新思維、社會責任等方面對研究生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3]。對于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來講,實踐環節是與學術型研究生不同的地方,除了完成實踐課程教學外,更重要的是,學位論文應與中藥產業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進行中藥學領域內的應用型研究課題,體現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提高研究生運用中藥學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中藥學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研究生導師不僅要有豐富的中藥學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更應該有一定的中藥學生產、經營、流通、管理等實踐經驗。對于大多數一直在高校里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的導師尤其是年輕導師來說,他們大都是在中藥學學術型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術研究型人才,缺乏與中藥學相關工作崗位的實踐經驗,短時期內讓他們來培養應用型人才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在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當務之急是建設符合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的導師隊伍。
近年來,“產學研”聯合培養創新模式的引入,讓少數高校導師和校外的中藥學相關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研究課題已經從理論研究轉向理論和應用研究共存的狀況,他們有能力指導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應用性研究。另外,由于在“中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借助醫院里的導師力量,指導研究生學習和實踐,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全科和專科醫生。因此,在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可以借鑒這些成功的典范,引進“校外導師”或建立“雙導師”制[4-5],即根據培養專業的需要,經過推薦、申請、嚴格的審查程序,吸納一些從事中藥研發、注冊、生產、流通、應用、監管等環節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或工程師等作為相關中藥學領域的導師,參與教學和指導論文工作,擴大導師隊伍。這有利于高校導師接觸本領域內有名望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和工程師,拓寬研究領域,從理論研究轉向理論和應用并重的研究;也有利于更多地專家和工程師能有機會走進大學講堂,傳授知識和分享經驗,促進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實踐基地的建立和實踐課程的實施;更有利于研究生在學習和論文研究進程中,得到中藥學領域內的學術專家和實踐專家對其進行理論及實踐指導,縮短解決一些中藥學相關領域的實際問題的周期,促進中藥學事業的發展[4]。目前,我校除了鼓勵校內導師保持和發展已有的校外單位合作關系,也積極的與相關的制藥企業、醫院,藥事管理等單位建立了合作培養協議及定制人才計劃等,選聘一些校外導師,與校內相關專業導師建立聯系,共同商議并制訂了相關的研究計劃、實踐內容和考核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得到了導師和學生的認可。
3 建立符合中藥學專業學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工作的載體與平臺,包括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導師指導、論文研究等多個方面。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養具有良好的創新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將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課堂教學內容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5]。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應該在“以中藥行業需求和市場為導向”,注重“知識或問題(能力)”的前提下進行綜合能力培養,尤其是在完成與中藥產業實際需要相結合的學位論文中,他們需要掌握多個學科或領域的知識,比如中藥化學成分分離和劑型轉變涉及化學、物理、檢測儀器等內容,藥理研究涉及解剖、病生理及中醫理論等內容,甚至研究過程中涉及多分支學科交叉合作,比如在中藥化學成分分離的論文中必須要有活性測定,新藥研究過程中要重視生物利用度、不良反應等實際應用問題,在從實驗室到生產過程中,要解決產品的收率、成本等問題,新技術(納米、分子熒光顯像)等在制藥領域內的應用。因而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除了原有的中藥學研究生課程外,增加專業選修課的種類和比例及注重知識的交叉性、實用性、創新性是必要環節。在組織本領域內的專家討論編寫新的課程的同時,培養單位之間可以通過協商建立“課程資源共享”,即研究生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選擇本校內課程,也可以選擇去相關領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聽課,甚至有些課程直接聘請校外相關領域內的專家來講。這種方式可以解決中醫藥院校課程設立的局限性,也可以讓研究生根據需要選擇課程,學習和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最新成果,養成跨學科視野與開放性思維品質。
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實踐能力和行業適應能力。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環節,增加實驗課的比例和在中藥學相關領域的藥廠、醫院等單位中實習時間。我校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明確規定,實習的時間不得少于12個月。學校與審核通過的有資質的實習單位共同制訂了各個相關領域的實習計劃,包括科室輪轉、儀器使用培訓、法規培訓等,讓學生有機會熟悉未來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掌握相關實驗操作及技能,提高行業的適應能力。另外,導師應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機會,如參加會議交流、科研項目申請、企業例會等,鼓勵學生運用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逐步培養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綜合能力[6]。
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為2~3年,在這期間,研究生要完成理論課的學習、實踐課的學習和學位論文研究。以往的中藥學學術型研究生基本是第一年學習理論課,后兩年的時間在實驗室里進行科研工作,而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而言,三者可以同時進行,邊學習邊參加實踐,同時接觸研究課題,除了合理利用時間外,更容易激發研究生的靈感和創新性,有利于課題的順利進行,縮短研究周期。
4 注重質量制訂嚴格的中藥學專業研究生培養的考核標準
中藥學專業研究生學位的設立是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中藥學專門人才,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要適應市場和用人單位的職業需求,面臨的是解決中藥學相關領域的實際應用問題,因此,在培養質量上與培養學術型研究生同樣重要,必須有嚴格的考核標準,包括導師和學生。
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依賴于每一位導師的學術水平、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因此,對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導師必須有嚴格的資格認證和考核標準,廢除“導師終身制”,鼓勵導師要不斷的進行新知識、新技術的充實,積極主動參與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選擇適合中藥學各個相關領域內的具有開拓性、前沿性、創造性的課程和應用型研究課題,實現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目標。
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習期間要有規范的畢業標準,比如采用課程考核學分制,學生在相關專業領域內進行實習期間,要進行不定期的考核或撰寫調研報告,內容必須與中藥產業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學位論文形式雖可多種多樣,但要有嚴格的開題報告、可行性論證、中期考核,答辯成員中須有藥學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對專業水平及實踐能力綜合量化評分,作為評定獎學金、博士生入學考試、推薦就業等制度的標準。
5 加強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中藥學專業人才
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培養德才兼備面發展的專業人才的需要,是維護高等學校和社會穩定、建設和諧校園、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在傳統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的過程中,每個培養單位都有比較成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經驗和方式。但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和方式的不同,可能會出現與傳統的學術型學位研究生不同的思想問題。比如,在與本校首屆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接觸中,發現80%的同學因為未考取學術型研究生轉為專業學位研究生,他們對專業學位的培養過程及未來就業比較迷茫,潛意識里認為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標準低于傳統的學術型研究生,產生自卑感;少數同學因為家庭生活負擔支付學費困難,對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收學費有意見,認為是學校的創收手段或與學術型研究生不同看待等,這些問題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影響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人格和素養教育的質量。研究生院領導通過座談會的形式,讓同學們了解了國家的政策和學校的安排,收費的原因、標準和用途,并通過設立貸款、困難補助、提供助教工作的方式資助一些家庭困難的同學,穩定了學生的思想動態,增強了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另外,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校外實習中,脫離高校嚴格的制度管理,容易變得自由、散漫,在接觸復雜的社會環境、人際關系、工作情景中,可能受一些不良事件影響其不成熟的思維方式,產生不良動機。因此,應選擇有豐富經驗的學生管理部門的實習單位或建立負責人(輔導員)監督管理制度[7],制訂相應的思想道德規范,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動態,制止不良的苗頭。此外,充分利用校內外導師聯合指導及實踐的機會,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專業培養的過程中,進行因地制宜的調整和創新[7]。導師是研究生學習期間的第一負責人,在進行專業指導過程中,應注重學術道德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杜絕學術上不嚴謹、不認真的態度、造假剽竊以及自私、破壞團結等行為。
綜上所述,中藥學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是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過程中,應對中藥學相關領域中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設立的,是中藥學研究生教育的新挑戰。當前,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正處于起步階段,各相關培養單位都在積極努力探索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途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隨著國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及配套政策的出臺以及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職業發展跟蹤調查,中藥學研究生教育會逐漸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形成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關于印發金融碩士19 種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Z].學位[2010] 15號,2010-03-22.
[2] 黃寶印.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0):1-7.
[3] 馬淑艷.導師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作用[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2,(7):32-33.
[4] 吳仁群.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2,20(2): 52-55.
[5] 鄭冬梅.產學研相結合探索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9,(6): 46-47.
[6] 李斌,朱衛豐,李怡光,等.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初探――基于教育創新基地中藥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234(1):70-71.
廣州中醫藥大學成立于1956年,是全國首批4所中醫藥高等學府之一,也是國內首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擁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三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9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4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以及中藥學三個一級學科項下的所有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了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臨床醫學和藥學五個一級學科項下的所有二級學科;學校還有中醫藥高校的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碩士點;擁有一支學術造詣高、技術力量強、年齡結構合理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225名、碩士生導師1097名。1998年成為全國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2002年獲國家首批開展非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攻讀中醫學碩博連讀研究生的試點工作。學校2002、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結果優秀;2004年通過廣東省“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立項,成為廣東省“211工程”建設高校;2004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我校中醫學一級學科整體水平全國排名第一,中西醫結合一級學科排名第三,2009年學科評估中藥學一級學科排名第五。2005年鄧鐵濤教授被科技部聘為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009年榮獲首屆國醫大師。在2005年、2010年全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評估中,我校中醫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連續兩屆獲得全國一個中醫學優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6年成為廣東省一所新增具有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的院校,2006年成為廣東省首批中藥學研究生創新基地,2010年成為中藥學專業學位招生單位,2011年網大“中國大學排行榜”公布我校綜合實力在全國中醫藥院校中位列榜首。
學校下設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中藥學院、護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信息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國際學院、體育健康學院、繼續教育與職業技術學院,及脾胃研究所、臨床藥理研究所、熱帶醫學研究所、鄧鐵濤研究所等。開設本科專業16個,橫跨醫、工、管、理、經、文、教7個學科門類。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3293人,留學生及港澳臺生近1000人。學校正向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模式轉變。
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是全國中醫藥高校僅有的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學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廣東省內建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3所高校之一。學校還擁有一級學科省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省重點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0個。現有國家中藥現代化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1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基地3個,教育部現代中成藥工程技術中心1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中藥資源科學”1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3個。科研成果顯著,五年來,學校承擔科研項目數2069多項,縱向科研總經費3.5億元,其中項目176項,包括國家“973”計劃項目 3項(含課題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5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項,培養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和“新世紀優秀人才”各2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79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非醫攻博”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獲得教育部第六屆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立足蒙醫藥文化和中蒙藥材資源優勢,依托內蒙古醫科大學現代醫藥學、中醫藥學、蒙醫藥學“三位一體”的學科專業支撐,構建適應大健康產業發展、中蒙藥產業發展需求的中藥學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及“一體兩翼”的辦學特色,強化學科優勢,提升辦學水平,為自治區中蒙藥產業可持續發展培養高層次人才。
關鍵詞:
中藥學;蒙藥學;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極有優勢、最具特色的學科,其歷史地位、現實作用和科學價值是客觀存在并經過實踐的檢驗和證明。中藥產業作為醫藥產業中獨具特色的優勢領域,不但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優勢,而且對我國新醫改、人民健康、產業調整、農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巨大影響[1]。蒙醫藥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部分,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具有完整而獨立的理論體系和學科內容,為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2]。在“十五”期間就啟動了蒙藥現代化研究,并將中蒙藥產業作為自治區高新技術產業和支柱產業之一。高層次中蒙藥人才是保證內蒙古中蒙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內蒙古醫科大學作為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成立最早的高等醫藥院校,自建校以來,一直肩負著為國家和自治區培養和輸送高層次中蒙藥人才的重任。在國家和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學校中蒙藥學科取得了長足進步。學校根據地方經濟建設和自身發展的雙重需要,在中蒙藥學本科培養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中蒙藥學研究生教育。2010年,學校獲批中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并在現有學科目錄設置框架內,開展了中藥學和蒙藥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創新性實踐,使該學科的發展進入快車道,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和明顯優勢的創新型中蒙藥人才培養體系。
1準確定位,突出特色
立足蒙醫藥學科優勢和蒙藥材資源優勢,充分考慮自治區中蒙藥產業發展需求,學校對中蒙藥學科專業結構、辦學資源進行梳理,準確定位學校中藥學學位點。以培養適應自治區中蒙藥產業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中蒙藥高層次人才為目標,其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緊密圍繞培養目標展開,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開創了以中藥學為主體,中藥和蒙藥兩個學科方向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的特色辦學模式。
1.1民族特色
蒙藥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及豐富的診療手段,對許多常見慢性病及疑難病有很好療效,具有副作用小、炮制簡單、取材廣泛、用量少以及便于保存和攜帶的優點。該學位點以特色蒙藥為主要研究對象,本著傳承與發揚并舉的原則,培養高層次蒙藥專業人才,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1.2地域特色
內蒙古地域遼闊,中蒙藥材資源豐富,是甘草、麻黃、黃芪、黃芩、防風、赤芍等大宗中藥材的道地產區,是肉蓯蓉、鎖陽等特色藥材的主要產區,更是細葉鐵線蓮、懸鉤子木等野生特色蒙藥材的主要分布區域。本學位點依托內蒙古豐富的中蒙藥材資源,通過各類資金項目支持,在解決科學問題的同時,幫助醫藥生產企業突破技術瓶頸,為自治區相關產業培養和輸送緊缺專業人才,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1.3“一體兩翼”的辦學特色
學位點以學校蒙、中、西醫藥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總體辦學格局為背景,通過整合人才隊伍和研究平臺,凝練學科方向,形成了以中藥學為主體,中藥和蒙藥兩個學科方向為支撐的“一體兩翼”辦學特色。兩個學科方向既相互支撐,又具有相對獨立性:蒙藥學方向主要依托蒙醫藥學院的學科隊伍和師資條件,培養以蒙語授課為主,偏重蒙藥基礎理論、本草、方劑、炮制、藥效藥性等傳統研究內容的蒙藥學人才;中藥學方向主要依托藥學院的學科隊伍和師資條件,培養以漢語授課為主,偏重蒙藥資源、物質基礎及品質評價、藥理毒理和藥物制劑等現代研究內容的中蒙藥復合型人才。
2加強條件建設,強化辦學優勢
內蒙古醫科大學是唯一能夠同時培養現代醫藥學、中醫藥學、蒙醫藥學人才的高等醫藥院校,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學科專業、師資隊伍、教學科研條件等方面在自治區內具有明顯的綜合優勢。通過優化校內資源、加大建設投入力度,中藥學碩士學位點學科優勢進一步得到強化。
2.1構建良好的學科專業支撐體系
學校自1958年招收蒙醫本科生以來,已向社會輸送了兩千多名蒙醫藥人才,其中多數已成為全區蒙醫藥界學術帶頭人和知名專家。蒙藥學專業200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被評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中藥學專業199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被評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蒙藥學作為民族醫學專業研究方向之一,從199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中藥學專業獲批教育部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012年開始招生,迄今已畢業碩士生14名,其中中藥學學科方向和蒙藥學學科方向各7名。該學位點主要依托藥學院和蒙醫藥學院兩個二級學院,支撐學科包括生命科學、基礎醫學、藥學、蒙醫學、蒙藥學、中醫學、中藥學等。其中,蒙醫學、蒙藥學、傷寒學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蒙醫脾胃病學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蒙醫學為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和自治區重點學科。
2.2打造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支撐平臺
教學支撐平臺包括1個國家級和3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科研支撐平臺包括自治區蒙藥研究所、自治區中蒙藥重點實驗室、自治區新藥篩選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區蒙醫藥協同創新培育中心、學校新藥臨床前安全評價中心等。現有科研場所占地近5000平方米,配有核磁共振儀、液質聯用儀、氣質聯用儀、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等大型儀器,設備總值近4000萬元。
2.3建設高水平的導師隊伍,凝練學科研究方向
學位點現有師資隊伍近150人,覆蓋中醫藥學、蒙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等支撐學科。其中專職研究生指導教師15名,均獲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導師專業背景、學歷、學緣、職稱、年齡等結構均較合理。根據中蒙藥學科發展特點和自治區中蒙藥人才需求情況,結合學校中蒙藥師資的專業背景和科研特長,本學科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6個明確的研究方向:中蒙藥資源可持續利用、中蒙藥藥效物質基礎及品質評價、中蒙藥炮制機理及工藝規范化、中蒙藥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機理、中蒙藥給藥系統及制劑工藝、中蒙藥藥效、藥性與本草學。
2.4借助國家和地方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
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宏觀戰略,政府將蒙藥作為內蒙古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建設工程,并制定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學校更是將蒙醫藥確定為辦學特色專業,突出蒙藥研究開發在相關學科中的龍頭地位。在學科、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科研立項、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3加強內涵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遵循“突出特色、強化優勢”的宗旨,學位點加強研究生培養各個環節的內涵建設,確保中蒙藥學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3.1構建體現“一體兩翼”辦學特色的課程體系
中藥學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體系由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4個模塊組成。中藥學和蒙藥學兩個學科方向在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基礎課兩個模塊的課程設置完全相同,但在專業課和選修課兩個模塊分為漢語授課和蒙語授課兩個體系,各模塊的課程設置亦各具特色。專業課和選修課的知識體系包括中蒙醫藥基礎理論、現代研究新技術及方法學、學科前沿進展三個部分。
3.2搭建多元化的學術交流和學術訓練平臺
通過開展組會、學術講座、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等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培養本學科研究生的科研思維。導師科研課題、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校企產學研攻關項目、學位論文研究構成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學術訓練平臺,在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3加強研究生教育的質量管理
學位點質量管理體系由學校、二級培養單位、學位點三級管理機構和相關制度構成,內容涉及導師遴選及指導、招生就業、個性化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學習、教學實踐、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論文評審、答辯、學位授予、獎助體系等多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制度和實施方案,有效保障了中藥學學位點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4改進計劃及發展探討
2015年,學校中藥學專業第一屆中藥學碩士研究生順利畢業,同時迎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專項評估。通過總結學位點近五年的建設內容和成果,本學位點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特色和優勢,同時也制定相應的改進計劃和發展規劃。
4.1進一步加大對民族醫藥和民族地區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
中藥學學位點從設立之初就承擔著傳承蒙醫藥文化、培養蒙醫藥高層次人才、建設和穩定邊疆地區高等教育人才隊伍、發展少數民族地方經濟的歷史使命。近年來得益于國家和自治區少數民族政策扶持,學位點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已成為自治區領先、影響輻射周邊省區和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為自治區醫藥事業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與中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在政府投入和建設水平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國家和自治區在政策和投入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4.2適度擴大招生規模
與國內同類院校相比,學校中藥學學位授權點在招生規模上存在較大差距,限制了本授權點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國家應對民族地區高等學校學位授權點的建設和研究生招生規模給予特殊的政策扶持。自治區和學校應通過政策傾斜,適當擴大學位點的招生規模。
4.3進一步突出蒙醫藥特色,提升辦學水平
學校將通過強化蒙醫藥、中醫藥、現代醫藥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機制,加強蒙醫藥協同創新,突出蒙醫藥特色,提升辦學水平,促進蒙藥現代研究,培養滿足自治區和周邊省區民族醫藥事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蒙藥學人才。未來5年,是學校中蒙藥學科和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關鍵時期。學校將借助國家和地方對民族地區和民族醫藥教育的政策扶持,通過全方位的內涵建設,進一步突出中蒙藥學科特色和辦學優勢,提升高層次中蒙藥人才培養質量,適時開始中蒙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力爭獲得中藥學(蒙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完善學位授權體系,開創學校中蒙藥學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新飛,吳啟南,洪駿,等.中藥學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藥學教育.2014,30(5):29-33.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對于推動高校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帶動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提升全國高校實驗室工作的整體水平,加強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促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發揮實驗教學改革的“輻射源、示范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7]。基于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我校實驗室建設中的重中之重。2007年,我校在2000年通過整合學校中藥學、藥學實驗教學方面原有的人員、設備、實驗室等資源成立的“實驗教學中心”的基礎上成功申報為“國家級中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經過近4年的建設,中心不斷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在實驗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平臺、建設經驗等方面進行了實踐與創新,凝練了“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8],構建了“一中心兩階段三層次”的實驗教學模式[9],搭建了“統一化、網絡式、綜合型”的實驗教學平臺,并積累了“理念優先、捆綁集成、創新為重”的建設經驗,已將中心建成為教學理念明確、儀器設備先進、師資隊伍過硬、管理規范科學、資源網絡共享、輻射示范顯著的高水平實驗教學基地,滿足了新時期中藥學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1凝練了“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
中心在建設過程中,在“系統中藥”思想的指導下,通過更新實驗教學理念,形成了“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中藥實驗教學理念。
1.1醫藥結合
中藥實驗教學以中藥藥性和效用為核心,以服務臨床為宗旨,在實驗項目、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等方面始終堅持中醫藥理論的指導,倡導中醫與中藥密不可分。根據該理念,創制了脾氣虛、肝氣郁結等中醫證候模型,開展了中醫方藥對中醫證候治療作用的實驗項目;結合我校的中藥不良反應(ADR)監測中心的條件,開展了中藥不良反應報告的原則、流程、方式等實驗項目;借助我校國家中藥GCP中心的優勢,開展了中藥臨床實驗設計的原則、方案等的培訓;充分利用我校模擬醫院的條件,開展了臨床選方用藥的臨床模擬培訓。此外又將教學研究成果及時地歸納總結,提供給臨床醫師用藥參考。
1.2系統中藥
依循著名中藥學家凌一揆教授“系統中藥”思想,認為中藥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中藥品種、產地、采集、泡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等知識的一門綜合學科,其涵蓋了中藥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中藥品種品質與鑒定、中藥藥理毒理、中藥物質基礎與質量標準、中藥泡制與制劑等內容的系統知識。根據該理念,實驗項目的設置緊緊圍繞中藥鑒定、中藥泡制、中藥制劑、中藥藥理、中藥化學等方面展開,并注重各學科專業技能之間的交叉融合,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系統的中藥知識。
1.3實踐創新
圍繞我校“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中藥學創新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中藥人才培養的目標,中心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根據該理念,采取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實行導師制、推行畢業專題、設立本科學生科技基金等措施,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技能、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等,加強創新能力和科研動手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教育理念集中體現了中心對中藥本科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適應了新形勢對中藥人才培養的需要,是我校從事中藥創新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2構建了“一中心兩階段三層次”的實驗教學模式
中心在建設過程中針對現階段中藥學術、學科、產業、事業等發展的需要,積極進行了新形勢下中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構建出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一中心兩階段三層次”實驗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2.1一中心
“一中心”是指從實質上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為中心。通過逐漸壓縮驗證性、演示性的實驗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內容,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適應創新性人才培養,中心聯合了全國33家單位、121位專家共同編寫1套《國家級中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藥學實踐教學創新系列教材》(共7本),構筑了相對獨立和完整的中藥實踐教材新體系,在兄弟院校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和應用效果[10-11]。
2.2兩階段
“兩階段”是指從時間上將實踐教學分為基礎專業技能培訓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兩個階段。一、二年級為第一階段,以系統中藥學為主線,以獨立開展實驗課的方式,將化學、藥理、藥植與鑒定、泡制與制劑等基礎和專業知識與技能融會貫通,使學生系統掌握中藥學基礎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思維。三、四年級為第二階段,引入導師制,以國家級重點學科中藥學為依托,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縱向課題及校企合作項目等為支撐,進行科研訓練,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
2.3三層次
“三層次”是指從內容上由課堂實驗教學、實習實訓和科研實踐3個層次構成。課堂實驗教學由基礎性實驗、專業性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3部分組成。其中基礎性實驗含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等內容[12];專業性實驗包含中藥鑒定實驗、中藥泡制與制劑實驗、中藥藥理實驗、中藥化學實驗等內容;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融中藥方藥分析、中藥品種品質與鑒定、中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與質量評價、中藥泡制與制劑技術、中藥藥效與毒理等為一體的實驗。實習實訓由野外實習、生產實習、醫院實習3部分組成,目前共有實習基地29個。其中野外實習主要包括藥用植物高山實習、道地藥材產地實習、中藥鑒定標本館實習等組成;生產實習包括中藥泡制、中藥制劑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等工廠實習;醫院實習包括醫院藥房實習、模擬醫院實習、ADR及GCP的參觀實習等。科研實踐由學生科技基金、參加教師科研、畢業專題實習三部分組成。學生科技基金由學生自主申請課題,撰寫開題報告,進行實驗研究;教師科研項目實行導師制,鼓勵學生從大二、大三就參與教師科研課題的研究;畢業專題實習實行1人1題,導師全程指導,中心中期檢查,學生必須撰寫畢業論文并通過畢業答辯。以此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13]。“一中心兩階段三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充分體現了實驗教學注重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實驗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多元化培養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p#分頁標題#e#
3搭建了“統一化、網絡式、綜合型”的實驗教學平臺
在目前實驗教學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組合,搭建統一化實驗平臺、網絡式信息平臺、綜合型技術平臺,滿足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需求[14]。
3.1統一化實驗平臺
通過整合人力資源、設備條件,加強了理論教學平臺與實驗教學平臺的互通,加強了實驗平臺、技術平臺、實習實訓平臺的互補,加強了科研實驗室與教學實驗室的互融。
3.2網絡式信息平臺
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一方面不斷改進網上選課系統,使學生真正做到網上預約實驗、網上模擬實驗、網上師生互動;另一方面加強網絡化管理平臺的建設,強化網絡監督、考核評估[15-16]。
3.3綜合型技術平臺
充分利用我校中藥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成果,發揮科研技術對實驗教學的促進作用,加強各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注重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課內實驗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多元化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大眾化培養與精英教育相結合,打造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專業技能、科技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的綜合型技術平臺。
4積累了“理念優先、捆綁集成、創新為重”的建設經驗
4.1理念優先
理念是先導,理念要與時俱進。在中心的建設過程中,我校歷來重視對實驗教學理念的凝練,把實驗教學理念放在優先的位置,以適應不同時期社會和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從創辦之初的“早實踐、多實踐”到現在的“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實驗教學理念無不都適應了社會和時展的需要,為中藥學創新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4.2捆綁集成
中心在建設過程中采取捆綁集成的方式進行建設,具體來講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將教改項目研究與中心建設緊密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中心建設過程中的思路理清;二是將學科建設與中心建設緊密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使經費能捆綁投入,綜合集成進行建設,形成了高顯示度、規模效益明顯的教學實驗大平臺。
4.3創新為重
中心在建設過程中始終以創新為重,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中心建設的目標。為此我們對原有的實驗教學方面原有的人員、設備、實驗室等資源進行了整合,對實驗內容進行了調整,增大設計性、創新性、綜合性的實驗比重,增大實驗室的開放力度,建設以創新為主的實驗室———圖書館式的實驗室等。通過這些舉措,把創新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