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海綿城市的定義

海綿城市的定義精品(七篇)

時間:2024-01-26 15:46: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海綿城市的定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海綿城市的定義

篇(1)

關鍵詞:海綿城市;綠地系統;雨水管理

1 引言

城市作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年來卻頻頻出現“看海”的窘況,引發了社會各界對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的廣泛關注。而在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中,城市綠地系統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具有美化城市環境、凈化空氣、平衡城市生態系統、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樂場所等作用,同時,在減輕城市內澇及雨水災害也有較明顯的作用[1]。在此背景下,海綿城市的概念應運而生,這是我國繼園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政策引導的城市理念后出現的新概念[2]。因此基于海綿城市的城市綠地對降低城市徑流污染,減輕城市內澇,保持城市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基于海綿城市的概念及內涵,提出了新型城市綠地雨水管理與傳統城市綠地系統相結合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2 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及演進歷程

2.1 海綿城市概念提出背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積不斷增加,雨水下滲減少,地表徑流增加,加之城市市政排水系統不完備,使得城市內澇現象越發嚴重。近年來,國內許多大中型城市屢遭暴雨而頻現內澇災害,如廣州“5?7”暴雨,南京“7?18”暴雨,2016年夏,武漢、北京、重慶等多地再次遭遇暴雨襲擊,重啟“看海”模式。內城“看海”的景象所付出的代價卻是眾多遇難的生命和慘重的經濟損失,雨洪問題已被推到了城市中生活的每一個人面前。

我國傳統的城市建設卻不能較好的解決城市內澇和洪水問題,其主要問題在于傳統的管道排水設施、防洪設施、排水工程落后以及對雨水資源利用意識的缺乏。管道排水是我國傳統的城市排水的主要方式,這種全人力的排水模式依然體現了人定勝天的思維模式。然而,隨著人地觀念更新,這種滯后的排水系統不能改善城市水生態服務功能,而引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逐漸被專業領域的學者提出并推廣,成為了國家和地方政府解決城市雨洪綜合管理的指導方針和戰略目標。

2.2 海綿城市概念及內涵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讓城市具備像海綿一樣的吸水能力,其概念的產生與發展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楊陽等人綜合國內關于海綿城市的研究和討論,將海綿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歸納為概念雛形、實踐探索、概念發展和概念形成四個階段[2]。2013年12月,在召開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時強調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2014年12月住建部、財政部、水利部便聯合印發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建城函[2014]275號),明確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及建設路徑[6]。此后,仇保興[7]在《海綿城市(LID)的內涵、途徑與展望》中指出海綿城市即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最佳管理措施(BMPs)、低影響開發(LID)和綠色基礎設施(GI)是海綿城市建設的理論基礎,為構建“海綿城市”提供了戰略指導和技術支撐[8]。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主要包括:保護原有生態系統、恢復被破壞的水循環及生態特征以及推行低影響開發[7]。

3 城市綠地系統與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的發展

3.1 城市綠地系統的產生與發展

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伴隨著城市的產生而產生,其出現便是為了調和人類改造自然建設城市的實際需要和作為自然產物對自然的依賴與保護心理之間的矛盾。對于城市綠地系統的定義,目前尚沒有統一概念。李素英綜合不同領域對城市綠地系統的定義得出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綠色空間中以植被為主體,以土壤為基質,以自然和人為因素干擾為特征,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協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有序整體[9]。此外,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對此的釋義為城市中由各種類型、各種規模的園林綠地組成的生態系統,用以改善城市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10]。

城市綠地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而不斷發展。早期社會生產力水平底下,經濟水平落后,城市規模較小,這一時期的綠地主要出現在達官貴人的宅院之內,其主要功能為滿足人們的觀賞與休憩,主要以點狀的形式分布于城市的各個區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到近代工業革命時期,工業企業不斷增加,人口集聚現象日趨明顯,為城市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城市的快速增長,城市環境問題日漸凸顯。于是,在英、法、美等國率先掀起了“城市公園運動”及“田園城市”理念,大量修建城市公@,使得城市綠地逐漸形成規模[11]。城市綠地系統理論也初現于這一階段。隨著信息產業革命的進行,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于城市建設城市綠化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因此,這一階段的城市綠地系統建設更多的是根據城市規劃要求結合城市特色,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綠地系統[12]。

3.2 傳統城市綠地系統的不足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傳統的城市綠地系統已經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一是現有城市綠地系統雨水管理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研究表明城市綠地系統有美化環境、休憩娛樂、調節氣候、凈化空氣、水土保持、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9]。但傳統城市綠地系統依然被作為休憩娛樂和環境美化等方面,其在雨水管理上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傳統的城市雨水管理多依賴市政雨水管網系統,注重雨水的收集與快速排放。但隨著城市雨水管理觀念的轉變,雨水已不再是無用之物而是被視作一種資源而加以利用,因此傳統的城市綠地系統并沒有充分發揮其蓄水、排水和補充地下水的功能。二是傳統城市綠地系統要素空間形態單一,金云峰等[13]在對國外的城市綠地系統結構中發現城市綠地系統要素空間形態主要呈現點、線、面3種形態。然而在我國的《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中,只是對點狀要素進行了明確的規范和要求,因此說明我國當前的城市綠地系統要素主要為點狀要素。要素單一且要素之間相互隔離使得城市綠地并沒有成為一個整體系統,系統功能也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4 城市雨水管理c城市綠地系統的發展趨勢

在當前建設海綿城市的背景下,將傳統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統與現有城市綠地系統整合為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系統是城市綠地與城市雨水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如下。

(1)城市雨水管理系統與城市綠地系統的整合能夠保證和促進各自功能的正常發揮,兩者在功能上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的。傳統城市雨水管理系統由于其蓄水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及時將短時大量雨水輸送出去,因此傳統城市雨水管理系統輸水功能結合城市綠地系統蓄水功能可實現其各自功能的最大化,因此兩者滿足實現整合的前提。

(2)兩者的整合有助于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實現城市空間的高效可持續利用。無論是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和城市雨水管理系統建設都將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間,而如果將兩者進行空間整合,建立立體的城市可持續綠地雨水管理系統,將大大節約城市空間,提高城市空間利用率。同時,城市綠地系統的線狀和面狀布局本身也可實現更多的城市生態與社會服務功能,實際上,兩者整合之后大幅度提高了城市空間的利用效率。

盡管現有的城市綠地系統與城市雨水管理系統可以實現空間整合,形成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系統,但這種系統依然存在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的地方。首先,現有城市綠地系統,其本身的功能與結構尚不夠完善,因此整合后的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系統的整體性和連續性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這樣才能保證其城市雨水管理功能的最大化。其次,現有的城市雨水管理規劃與城市綠地建設規劃的連接性不強,缺乏統一的城市綠地雨水管理規劃,因為城市雨水問題不僅僅是城市排水系統或者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系統的問題,應協調各個系統各個方面的整體功能,才能確保最大程度上解決城市雨水問題。因此,在海綿城市概念下的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系統除了保證系統內部的有序性以外,還應保證其與其他系統的連續性。

5 結語

在建設海綿城市的理念下,現有城市雨水管理系統應當在空間上完成和城市綠地系統的整合,形成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系統。不斷完善城市綠地系統自身功能與結構并實現與城市雨水管理系統的良好對接,同時協調與城市其他系統的關系,實現雨水在復雜城市系統內的有序流動,只有這樣,城市綠地雨水管理綠地系統才能整合城市間其他系統來共同解決城市的綜合雨水問題。

參考文獻:

[1]包志毅, 陳 波. 城市綠地系統建設與城市減災防災[J]. 自然災害學報, 2004, 13(2): 155~160.

[2]楊 陽, 林廣思. 海綿城市概念與思想[J]. 南方建筑, 2015(3): 59~64.

[3]車 伍, 馬 震, 王思思,等. 中國城市規劃體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專項規劃[J]. 中國給水排水, 2013, 29(2): 8~12.

[4]劉應宗, 李 明, 金宇澄. 城市排水規劃中雨水資源化問題探討[J]. 中國給水排水, 2003, 19(12): 97~98.

[5]宋 云, 俞孔堅. 構建城市雨洪管理系統的景觀規劃途徑:以威海市為例[J]. 城市問題, 2007(8): 64~70.

[6]住房城鄉建設部. 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S]. 北京:住房城鄉建設部, 2014: 4~7.

[7]仇保興. 海綿城市(LID)的內涵、途徑與展望[J]. 建設科技, 2015(1): 11~18.

[8]車生泉, 謝長坤, 陳 丹,等. 海綿城市理論與技術發展沿革及構建途徑[J]. 中國園林, 2015(6): 11~15

[9]李素英, 王計平, 任慧君, 城市綠地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綜述[J]. 地理科學進展, 2010, 29(3): 377~384.

[10]胡喬木.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園林城市規劃卷[M].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8.

[11]馬建梅.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結構研究[D]. 南京: 南京林業大學, 2005.

[12]盧 艷. 結合地方特色的城市綠地系統研究:以保定市為例[D]. 保定: 河北農業大學, 2007.

[13]金云峰, 周聰慧.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要素組織研究[J]. 城市規劃學刊, 2013(3): 86~92.

Study on Rainwater Utilization of UrbanGreen Land

System Based on the Sponge City Perspective

Zhou Wei , Zhang Kai, Zhang Lijuan

(Chengdu Huaxing Zhongzh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Chengdu, Sichuan 610047,China)

篇(2)

關鍵詞:互聯網+;數字城管系統;大數據管理;城市綠色化;節能減排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03

一、我國智慧城市建設背景

從背景來看,在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了,要走集約、綠色、智能、低碳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總理也強調了“互聯網+”行動,要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城市建設重要內容。智慧城市是作為解決城市病、促進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治理能效的重要手段。

為什么這樣確定智慧城市地位呢?新型城鎮化是動力,轉變傳統工業化結構,農業現代化是基礎,信息化是協調創新,新型城鎮化是機會平臺,綠色化是方向。這“五化”實現第一個階段的目標就是“小康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到后工業文明,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城鎮化作為一種主要的推動力量,給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但是,同時也要看到,城市有了非常嚴重的城市病。比如,交通擁堵、能源緊張、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垃圾圍城、噪聲污染、用地矛盾、水資源短缺等。這意味著,在城市化過程中,城市還在“青壯年”就患上了“老年病”,需要從中、西醫雙方面進行統一治療。所以,用智慧城市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城市工作中來解決城市病,解決城市的現實問題,破解城市發展難題,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這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背景。

二、智慧城市的定義和內容

可以看到,未來的城鎮化需要內涵和質量上的提升。

(一)未來城鎮化內涵與質量的轉向

從全方面來看,有以下八個轉向。一是,由過去的城市優先發展,轉向城鄉互補發展;二是,從高能耗建設或者高能耗的城鎮化轉向低能耗、低碳的城鎮化;三是,從大城市擴張為主轉向生態城和小城鎮與大城市互相發展;四是,從盲目克隆國外建筑轉向文脈傳承;五是,由高環境沖擊轉向低環境沖擊,要走一條低污染的發展道路;六是,由放任式機動化轉向集約式機動化;七是,從大型、集中式,以工業文明為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小型、分散循環式的基礎設施建設;八是,從少數人先富的方式轉向社會公平。面臨的任務非常嚴峻。在這樣艱巨的過程中間,需要智慧城市來協調各方,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二)智慧城市的定義與內容

智慧城市的定義內容有很大爭議。很多專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定義,每一家的定義都不一樣。國家五年前頒發的文件中,把智慧城市的定義分為這樣三個方面。從城市管理者角度講,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諧發展;從企業角度講,利用智慧城市技術手段,提升企業自身運營效力,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競爭力;從百姓角度講,讓民眾感受到智慧城市帶來的“便民”“利民”和“惠民”,對政府有效監督。從這樣三個角度來講,智慧城市都發揮了各自的效應。

從手段上看,智慧城市通過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解題。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過程中采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手段推進管理創新。

從內容上看,涵蓋城市產業、民生、環境、防災減災、行政治理、資本配置等,涉及面很廣。

從理念上講,以智慧系統為“黏合劑”將集約、低碳、綠色、人文等新理念融入城鎮化全過程。

從難度上講,智慧城市建設最大的難點是通過信息共享、系統共生來消除部門“信息孤島”和利益壁壘。所以我們的信息化經歷那么多年以后,每個部門都自己搞一個系統,這種系統就成了各自的信息孤島,這些孤島應該通過智慧城市進行整合,形成共享的信息平臺。

三、智慧城市建設的路徑

智慧城市如何實現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呢?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推進。

從集約角度講,提高城市資源的集約利用和城市的運行效率。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智慧稅務、智慧能源、智慧垃圾處理、智慧管網等。智能本身是通過城鎮化的智慧化與精細化管理,使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且百姓更加方便監督各種為民服務的機構。

從綠色的角度講,智慧城市建設促進資源和能源的循環利用,恢復善待生態環境,通過智慧城市的辦法對環境加以保護和建設,實行低沖擊發展。

從低碳角度講,通過降低能源消耗、推廣可再生能源,使促進行為節能減排。通過測算,光是能源消耗的可釋放,就能達到15%的節能和節水,是績效最高的節約方式。

(一)推行數字城管系統

推行了10年之久的數字城管系統與智慧城市的關系,數字城管將讓城市發展更加可持續,有效解決現代城市多部門服務和協調復雜性的矛盾。數字城管是城市管治的基礎工程。數字城管是整個國家治理體系創新的最重要基礎部分。同時,數字城管也是社會公平的公共品。

數字城管系統作為一種網格化的物理平臺,不僅能將物聯網的感知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精確疊加起來,而且又可發揮現場巡視人員實地拍攝檢查并反饋分析的能力,是一種不斷嚴禁的“人――機”復合平臺。因此,可在已有數字化城管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擴充,作為智慧城市的公共平臺。比如,一個井蓋掉了,過去一定要等到小孩子掉進去了,有關部門才去追查到底是怎么掉的,這個周期平均13個多月。現在,進行了網格式管理,把所有的井蓋都作為城市的部件記錄在案,一旦這個井蓋破了、掉了,在一個小時之內就會檢測到,信息傳遞到系統,系統立刻就能發現這個井蓋是屬于哪個部門管轄,并把信息傳給相關部門,相關部門立刻補上。再過一個小時,第二次巡視就能發現這個井蓋到底有沒有蓋上,其中時間間隔是多少,把這個結果公之于眾。為民服務的質量、行政效率,都可以體現出來。可以演變為互聯網,在每個井蓋上加一個裝置,可以實時知道這個井蓋是掉了還是破了,還是完好的。現有的網格式管理,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形成一個智慧城市公共平臺,這個公共平臺通過采集數據,把原有的一些基礎設施和容易發生的事件事先儲存起來,進行預案現場化,極大地提高了相關部門對突發性事件和可能出現災害的反應速度,提升各個部門的效率。

(二)大數據管理的鏈接

從大數據與數字城管系統來看,通過大數據管理,從人口24小時的分布與交通干線上手機位置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到整個城市交通的擁堵情況和發展演變的規律。通過大數據,從相關性角度來了解人口的流動,是原來的抽樣調查難以完成的,它從整體上全面地反映整個人口就業在城市空間的流動,可以為人口的布局、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等各種各樣的城市難題找到解決方案。大數據成為有力的武器和非常好的管理資源。從這扇門打開以后,許多原來傳統城市管理難題的解決辦法或者治“城市病”的途徑都被找到了。

這看似復雜,其實很簡單。智慧城市必須是從操作簡單的政府與老百姓的投訴反饋機制,延伸到網格化、精細化的管理系統,再通過城市的公共信息平臺,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這三大信息加上去,使得整個城市的智慧管理系統不斷升級,不斷向前發展。所以說,智慧城市非常昂貴。有許多設備供應商希望基層政府購買他們的設備,建設“智慧城市”。這就相當于病人到醫院里看病,醫生不給開藥,而讓病人找藥廠,藥廠給病人開了一大堆藥,抱回去吃,效果很差。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發現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了沒有用,因為它是設備商供應建設起來的,不堪一擊。這樣就把智慧城市的名聲搞壞了,這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

(三)放大智慧城市的疊加效應

智慧城市有疊加效應,由專題性智慧向綜合性智慧提升。比如,功能模塊型、數據共享型、虛擬城市型、電子商務型,都是不同的專題,專門針對一種城市病,策劃、治療這個城市病的智慧城市,從治一種病發展到治多種病,最后針對疑難病癥進行治療。向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發出挑戰,這樣的智慧城市,可以認為是到了一個高度。一個非常著名的國外大公司,一進來就說“智慧地球”,地球比人類聰明多了,地球聰明起來,智慧城市就建成了。實際上是廣告宣傳語,為了賣設備,相當于病人到了醫院,沒看病就抱走了一大堆藥,走偏了方向,浪費了錢。

(四)促進城市的綠色化與節能減排

智慧城市必須是圍繞著促進城市的綠色化,把節能減排作為智慧城市的一個通用問題。聯合國的數據統計,城市最基本的病:75%的能源是城市消耗的,75%的污染是城市排出的,75%的溫室氣體是城市引起的。如果說地球有病,城市是根源。大自然本身是綠色的,不要去破壞它。鄉村也是綠色的,不是灰色的。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把城市轉變成綠色,這是長期的概念,這樣智慧城市、生態城市,智慧的綠色交通,智慧供水、智慧能源城市,都是圍繞著使城市綠色化,運用信息數據,運用“互聯網+”。

1城市生態化改造

城市生態化改造,是需要城市建筑密度、人口密度適當提高,保持緊湊,防止出現美國的城市蔓延,綠色建筑達到8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比20%以上,實現生物多樣性。中國跟西方發達國家一個非常大的差別就是,西方一個農民消耗的能源比城市的人要多得多。而在中國,一個城市居民消耗的能源是農村的三倍,正好相反。原因在于,我國農村機械化運作水平很低,人多地少。整個城市化的過程,對資源消耗、能源消耗、空氣排放、污染壓力都非常大,要通過原有程序的生態化、綠色改造等來運營。

2城市交通與綠道建設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交通排放的能耗氣體占到整個能耗氣體排放的1/3以上。隨著汽車進入家庭,中國的交通發展非常快。但是,如果從城市建設的角度出發,硬件和軟件相結合,采用交通導向的開發模式,使空間利用和交通緊密地結合起來,利用“智慧交通”改治擁堵的情況,通過城市發展的骨干交通的智慧化,軌道交通與大容量快速公交等,把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包括綠道、自行車道、人行道打通,使信息化與機動化協調起來,就能解決交通排放的廢氣,使交通的能耗減少。

3智慧水務建設

通過智慧水務建設來處理排水、污水、安全供水以及防洪防澇,建設智慧海綿城市。城市許多管網運行狀況是不能改制的。智慧城市建設能夠及時反映管網平時疏通的情況、堵塞的情況,水量大小等情況,確定哪些管網應該啟動,哪些管網應該關閉。應該智慧地反映和適應城市的洪水,同時使城市的暴雨能滲到地下,和地下的水接通,使水地成為水庫,城市可以像海綿那樣吸收水。最近經濟工作會議上,總理提出,城市水源的問題,需要城市自行解決,以后大規模的調水要逐漸減少。水是可循環的,智慧城市要促進循環。過去對水資源的利用是做加法,人口和產業,利用加法。現在是乘法,也就是水利用一次,等于水資源增加了一倍,利用兩次就增加了兩倍,新加坡是水資源再利用的典范。海水淡化每噸5元錢,而污水再生一次是每噸25元錢,非常便宜,比任何長期調水的成本都要低。同時,這種供水的模式非常安全和可靠。所以說,要把海綿城市與智慧城市的建設相互促進。比如說,海綿城市建設中,把傳統開發模式形成的洪水高峰大大消減,原有的管網,五年一遇的,變成十五年一遇、二十年一遇的,把綜合管廊變成智慧管廊,把海綿城市變成智慧的海綿城市,把城市黑臭河道治理,中水回用,水務協同微循環都帶動起來。

4智慧能源城市的建設

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及建筑節能相結合,城市成為可再生能源的城市。

分布式能源和集中式能源有巨大的區別,集中式能源是一個獨立的電場,如果這個電場遭到了襲擊,整個城市能源就消失了。非物質能源是分散的。比如,屋頂的太陽能、周邊的風、生物質發電等多種能源,整合成新能源網,必須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其協調起來,共同為城市提供一個安全、保障又有彈性的系統。即使系統一兩個節點出了問題也非常安全。它是彈性的,同時又是綠色的、可再生的。這就是一種互聯網智慧城市的運用模式,稱為智慧的能源城市。筆者曾領導一個團隊在東北地區50萬人口覆蓋區域進行嘗試,把能裝上太陽能的屋頂都裝上太陽能,共裝了產電2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如果在全國推廣,若10%的屋頂實施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工程,年發電量相當于再造一個三峽電站,應用潛力十分巨大。

5綠色小城鎮建設

小城鎮建設啟動以后,可以推廣新能源的應用、三網合一的信息技術,來回溯超市產品質量等,再推行水的小型化、低成本、無害化的飲水安全、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基礎設施,這些在大城市里是難以推廣的,而在小城鎮可以推廣,小城鎮可以成為新技術的匯集地。

四、結論

智慧城市必須要應對很多問題。比如城市空氣,PM25產生,可以說每天都不一樣,每個季度、每個月、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源頭如此分散、如此多元化的污染源,必須要通過智慧的源頭分析、現場的智慧檢測、過程的控制,智慧的預警預報和智慧的系統反應,才能有效應對。不能簡單地只看看天,再判斷能見度多少。如果有效應對,就會使污染下降。

綠色建筑、綠色社區,城市的基礎細胞是建筑和社區,如果把這些建筑與社區健康化、綠色化,再加上“互聯網+”,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比如,每個綠色建筑都安裝一個集成的傳感器,把二氧化碳的濃度、VOC的濃度、溫度、濕度、能源消耗、水的消耗都收集起來,傳遞于中心管理,橫向比較,可以很方便地發現,哪些建筑的病最嚴重,哪幾個細胞首先壞死。據調研發現,水消耗最高的建筑與最低的相差12倍,能源消耗最高的建筑和最低的建筑相差16倍。城市的病是由建筑的病,即細胞的病構成的。通過綠色建筑、綠色社區的智慧化管理,首先能發現所患的病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有許多建筑的病是先天的,管子就接錯了。所以,智慧城市是以中醫的治理方式綜合應答解決“城市病”不這樣應答就是假的智慧城市。當然也要關注到,每個城市有自己的一種流行病,治療方法要根據每個城市的具體情況。

智慧城市類型眾多,但是從科學分類來講,至少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城市管理績效提高型。即社會創新模式、創新機制的激勵,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城市的成效。

二是節能減排型。城市發展綠色化,不僅僅使當代的城市宜居起來,因為我們城市不宜居主要是污染,主要是不綠色,為下一代留下什么。

三是市民生活便捷型。也就是說,市民生活不方便是因為城市有病,所以智慧城市必須要及時、有效地應對城市病,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前兩種是政府必須事先做好頂層設計和實施規劃的,并能為第三種奠定基礎。

頂層設計的本質是“城市診斷”、看準“城市病”,再以智慧手段綜合調理,從而逐步演進為復合式全功能智慧城市。只有這種智慧城市才是中國需要的,才是符合前文所講的“五化”的方向,才能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使城市生活更美好,發揮城市的應有作用。要以最低的成本、最優質的服務使城鎮化健康地、綠色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仇保興應對機遇與挑戰――中國城鎮化戰略研究主要問題與對策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仇保興篤行借鑒與變革――國內外城市化主要經驗教訓與中國城市規劃變革[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3]仇保興中國數字城市發展研究報告(2011―2012年度) [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4]辜勝阻中國城鎮化機遇、問題與路徑[J]中國市場,2013(3)

篇(3)

關鍵詞:海綿城市;鄂爾多斯市;防洪排澇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建設與自然環境的矛盾不斷凸顯,很多城市面臨水害頻發、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生態惡化等問題。特別是近些年,汛期部分大城市出現城市內澇問題,鄂爾多斯市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海綿城市建設是國家基于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提出的新的城市建設模式,筆者重點探討該模式對鄂爾多斯市城鎮防洪排澇的啟示。

1海綿城市建設的提出

2014年10月,國家住建部下發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對“海綿城市”的概念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即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1.1海綿城市的內涵

海綿城市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建設理念,追求城市人水和諧,將傳統的城市建設方式轉變為低影響的建設模式,通過生態化措施,盡可能維持城市開發建設前后水文特征不變,有效緩解不透水面積增加造成的徑流總量、徑流峰值與徑流污染的增加等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通過“自然積存”,來實現削峰調蓄,控制徑流量;通過“自然滲透”,來恢復水生態,修復水的自然循環;通過“自然凈化”,來減少污染,實現水質的改善,為水的循環利用奠定堅實的基礎[1]。

1.2海綿城市建設的途徑

海綿城市的建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對城市原有生態系統的保護。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留有足夠涵養水源、應對較大強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特征。②生態恢復和修復。運用生態的手段進行恢復和修復,并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③低影響開發。按照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最低的開發建設理念,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夠的生態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積比例,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根據需求適當開挖河湖溝渠、增加水域面積,促進雨水的積存、滲透和凈化[2]。

2國內外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海綿城市這種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目前已經成為各國城市建設的重要選擇。同時,我國也于2015年確定了17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逐步轉變城市的發展模式。

2.1國外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國外較早的開展了海綿城市建設。美國采用城市低影響開發來解決城市雨水問題,其核心是通過合理的場地開發方式,模擬自然水文條件并通過綜合性措施從源頭上降低開發導致的水文條件的顯著變化和雨水徑流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英國建立了可持續城市排水系統,從源頭處理徑流和潛在污染源,保護水資源免于點源與非點源的污染。澳大利亞城市建設則以水循環為核心,主要是把雨水、給水、污水(中水)管理作為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在這些理念的指引下,國外各大城市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通過建設雨污分離的城市排水系統、建筑物雨水收集系統,嚴格控制建筑排水標準,廣泛使用透水磚,推廣屋頂綠化,加大生態建設等方式減少水災害和保護水生態。各國也非常重視公眾參與,采用稅收減免和補助津貼等政策鼓勵民眾建設節能型房屋,使雨水得到循環利用,從源頭控制徑流和污染,減少水災害。

2.2國內海綿城市建設情況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10月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部署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目前,部分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出臺了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編制完成了各項建設規劃及“海綿體”設計指南,并已開始了公園廣場、整體式雨水暗渠、水庫聯通工程、雨水收集調蓄設施等“海綿體”的建設改造,以及對“海綿體”的監測系統建設。例如,武漢市出臺了《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明確了建設目標、內容、措施、部門職責、績效考核等內容;灃西新城編制完成了《西咸新區海綿城市建設規劃設計技術導則》等5項技術標準,《西咸新區海綿城市總體規劃》等4項專業規劃;廈門市將啟動試點區海綿城市管控平臺,評估海綿城市建設情況,大小海綿體將裝傳感器,可實時監測降雨量、流量、水位、易積水位置等;濟南、南寧、池州等都開始了道路、公園、廣場等的“海綿體”改造工作。

3對鄂爾多斯市城鎮防洪排澇的啟示

鄂爾多斯市全年降水集中在7~9月,且常以暴雨形式出現,易造成洪澇災害。海綿城市建設是基于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提出的新的城市建設模式,對鄂爾多斯市城鎮防洪排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1城鎮防洪排澇存在的問題

鄂爾多斯市城鎮防洪排澇存在以下問題:①城市暴雨強度加大。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審召、呼吉爾特和東勝地區是沙漠暴雨中心,其中東勝區城鎮發展規模較大,“雨島效應”使東勝城區暴雨頻率與強度高于周邊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增加。②排水設施標準較低。城鎮建設過程中,排水設施標準較低,地下排水管網建設跟不上城鎮建設進度,缺乏長遠規劃,沒有骨干排水管網,而且部分排水管網老化、破損、淤塞等問題嚴重,城鎮排水能力不足。③雨洪調蓄能力弱。城鎮下墊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積增加,城市湖泊、洼地、河道等蓄水空間隨之減少,城鎮滯留雨洪的能力較弱。④防洪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各旗區城鎮防澇管理模式不明晰,存在城建和水務部門共同管理、城建和水務部門單獨管理、水務公司管理幾種模式,或管理機構不明確等問題。⑤城鎮還存在暴雨預測預警體系不完備,防洪排澇基層力量薄弱,防汛物料儲備不足,防災救災培訓演練不夠等問題。

3.2對鄂爾多斯市的啟示

鄂爾多斯市對城鎮防洪排澇和應急管理有迫切需求,應該以海綿城市理念為基礎,采取以下防洪排澇措施。①轉變城鎮防洪排澇觀念。要從單純城市排水轉變為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聯合將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的應對理念,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②科學規劃城鎮。在規劃時,盡量保持場地開發后能維持原有的水文功能,提高土壤入滲能力,減少地表徑流;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濕地、溝渠等不受開發活動影響,并修復已破壞的水生態環境;新建建筑雨水收集系統,綜合利用雨洪,調節城鎮地表徑流;水域治理時充分考慮河道的功能和水生態環境,盡量保留原有河道的自然形態,避免采取對其有重大影響的工程措施。③精細化設計城鎮“海綿體”。根據城鎮水文條件對河道、綠地、湖泊、濕地、溝渠、儲水池等“海綿體”進行精細化設計,通過改造道路、廣場、公園等,增加下滲,減少徑流;通過建設模塊式的雨水調蓄系統、地下水的調蓄池或者下沉式雨水調蓄廣場等設施,最大程度地把雨水保留下來。④提高防洪排澇管理水平。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鎮防洪排澇涉及城建、水務、環保、園林、國土等多部門,需要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協調部門間關系。城鎮建設中應增加水務部門職能,如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城市排水許可證時需要經過水務部門核準。⑤應根據自然氣候、城市規模、蓄排水體系建設等因素的變化,不斷修訂完善城鎮防洪排澇應急預案,加大城鎮防洪知識宣傳教育和防汛救災演習等。

4結論

國外部分城市在完善法律法規基礎上,通過建設雨污分離的城市排水系統、建筑物雨水收集系統,嚴格控制建筑排水標準,廣泛使用透水磚,推廣屋頂綠化,加大生態建設等方式減少水災害和保護水生態。同時,非常重視公眾參與,采用稅收減免和補助津貼等政策鼓勵民眾建設節能型房屋,從而使雨水得到循環利用,從源頭控制徑流和污染,減少水災害。國內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主要通過制定管理辦法,編制建設規劃及“海綿體”設計指南,開展公園廣場、整體式雨水暗渠、水庫聯通工程、雨水收集調蓄設施等“海綿體”的建設改造,以及對“海綿體”的監測系統建設等方式建設海綿城市。鄂爾多斯市對城鎮防洪排澇和應急管理有迫切需求,應該以海綿城市理念為基礎,轉變城鎮防洪排澇觀念,通過科學規劃、精細化設計和建設城鎮“海綿體”,完善管理體制、應急預案等方式修復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城鎮與水和諧發展,從而達到防治城鎮洪水內澇的目的。

作者:周海光 路寧 閆江鴻 單位:鄂爾多斯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鄂爾多斯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水務局

參考文獻:

篇(4)

在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下人類活動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加重。本文以臺山市北新區石花北公園景觀設計為例,以海綿城市為設計理念,在滿足生態效益的同時,也帶來良好的城市景觀。使之成為一個以自然生態為基底,以雨水收集為景觀特色的生態城市公園。

關鍵詞:

海綿城市;城市公園;景觀設計

1.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然而傳統的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城市發展模式打破了城市與自然生態進程的均衡態勢[1],使雨水徑流污染、洪澇災害、水資源匱乏等環境問題日益嚴峻[2]。而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就是針對這些問題從根本上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緩解城市內澇、節約水資源、保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2]。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得人類活動和生態環境矛盾日益加重,作為集游憩、休閑和娛樂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公共綠地,城市公園已不能滿足人們對于城市環境的要求。以生態理念為指導來建設發展公園逐漸成為發展趨勢[3]。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能以生態途徑從源頭上解決城市問題,改善城市環境。本文以臺山市北新區石花北公園景觀設計為例,以海綿城市為設計理念,將場地打造為一個以雨水收集為景觀特色的生態城市公園。

2.海綿城市概念與原理

《指南》對“海綿城市”進行明確定義: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4]。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5];在此基礎上,美國東部馬里蘭州的喬治王子縣和西北地區的西雅圖、波特蘭市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共同提出了“低影響開發”理念;1999年美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出綠色基礎設施理念[6]。上述三種理念都為“海綿城市”的構建提供了戰略指導和技術支持[4]。

3.海綿城市的應用———以臺山市北新區石花北公園景觀設計為例

3.1項目概況項目位于臺山市北新區的東南角,地塊呈三角形,座落于在石花山北麓。規劃范圍東起陳宜禧路,西至順安路,北面以石花北路為界,南面與石花山旅游風景區自然景觀連成一體。場地位于石花山北麓,現狀植被類型較為豐富,主要以林地、灌木叢和草地為主。西部有水塘分布,北部和西部靠近城市道路處有部分裸地,局部零散分布有少量廢棄建筑。

3.2景觀規劃設計理念

3.2.1整體思路提取蜿蜒曲水作為主題元素,以“水舞石花•融匯蔥華”為設計主題。“水舞石花”展現多水匯聚濕地生態場地特色,以連續濕地水帶為核心設計布局,結合公園地貌特征,提取濕地梯田結合山體布局;“融匯蔥華”體現綠色生態、和諧自然的生機活力。

3.2.2設計重點水體是核心部分,因此我們在設計時盡量控制水體面積和水量,并通過技術手段,按功能的不同將水體類型細分成原生態濕地區、濕地體驗區、濕地展示區,增加趣味性。我們依據原地形設計跌水景觀,在得到良好景觀效果同時,使豐枯水期時景觀水面積得到有效控制,減少補水壓力。除此外我們還采用“濕地泡”,“雨水花園”,“草溝”對雨水進行收集及凈化處理,進一步優化水面效果。

3.3海綿城市規劃理念應用該項目主要采用海綿城市生態設計理念,最大限度保留場地“依山抱水”山水格局和現狀植被,通過對場地自然條件、自然過程以及當地氣候特點的分析,對場地進行設計。通過采用“LID”技術措施恢復場地吸收和滯納雨水功能,構建具有自然生命力“雨水花園”系統,保持場地開發前后水文狀況基本不變。通過集中式場地布局方式,達到對場地資源的最小干預。構建“綠化隔離帶+功能區+生態涵養區”功能結構模式,在保護場地自然環境資源基礎上充分滿足人們的休閑活動需求。山體自然雨水經過路邊的生態植草溝,緩解暴雨徑流,排入山體各級階梯式跌水濕地泡池內,在濕地泡池內種植種類豐富的水生植物進行自然凈化水體,最終排到最大湖中,部分雨水在此過程中自然滲透至土壤,對地下水進行自然補充。建筑周邊的“雨水花園”設置溢流口,排至湖內,湖體最低點處設置溢流口,確保在雨水量大的時期,能夠把多余的雨水經過市政管道泄流,不產生內澇。最大湖水作為雨水處理系統蓄水池,經過雨水回用系統對雨水和湖水處理后對綠化灌溉循環利用,實現原位收集,自然凈化,就近利用和回補地下水。

4.小結

該項目案例使用了海綿城市理念最大限度保留場地“依山抱水”的山水格局和現狀植被,采用最小人工干預的手法在場地現狀水塘和低洼地的基礎上構建“雨水花園”,通過地形梳理,在現狀地形基礎上,形成大量下洼式綠地,蓄存雨水徑流,將雨水資源滯留在場地上,讓場地雨時吸水,旱時貯水,成為一個兼顧旱澇問題的彈性系統,在滿足生態效益的同時,也帶來良好的城市景觀,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水生態系統。這種方式是海綿城市技術在城市公園中的一次成功應用,對于我們探索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胡楠,李雄,戈曉宇.因水而變———從城市綠地系統視角談對海綿城市體系的理性認知[J].中國園林,2015,06:21-25.

[2]王國榮,李正兆,張文中.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構想[J].山西建筑,2014,36:5-7.

[3]劉鴻琳,王躍.基于生態設計理念的城市公園景觀規劃研究─—以宜昌市六泉湖公園景觀規劃為例[J].規劃師,2011,11:92-95.

[4]車生泉,謝長坤,陳丹,于冰沁.海綿城市理論與技術發展沿革及構建途徑[J].中國園林,2015,06:11-15.

[5]SternDN,MazzeEM.Federalwaterpollutioncontrolacta-mendmentof1972[J].AmericanBusinessLawJournal,1974,12(1):81-86.

篇(5)

關鍵詞:低影響開發;海綿城市;景觀;場地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3-0088-04

1 項目背景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位于《深圳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中所確定的深圳城市“雙中心”之一的“前海中心”的核心區域,定位為未來整個珠三角的“曼哈頓”。深圳太子灣前海片區作為深圳市發展的示范區域,作為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成片推廣區,爭取至2030年全部符合海綿城市目標要求。筆者針對片區的發展提出基于低影響開發技術規劃的分析與研究(圖1)。

2 現狀分析與策略

2.1 片區內澇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的臨海城市,暴雨發生頻率高,短時強降水或過程雨量偏大的天氣過程容易引發內澇的發生。建設規劃區域內開發強度大,建筑密度高,硬化面積廣,雨水無法下滲,也是引起內澇的重要因素。此外,排水管網的排水能力不足,在地勢低處產生內澇(圖2)。

針對深圳前海及太子灣用地現狀,結合周邊地形、豎向規劃、排水分區等,聯系內澇產生的原因,準確識別內澇問題,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案。構建多系統模型,應對城市內澇,為太子灣片區和前海片區的豎向設計、排水溝渠設計和局部節點大雨量的道路行洪設計,提供分析支撐。

2.2 土壤返鹽堿的問題

太子灣片區分別于2007年和2013年啟動填海工程,海水對土壤的滲透作用導致植被生長狀況不佳,填海使用的土壤基質鹽堿化嚴重(圖3)。

基地內部土壤基質采用填海造陸,容易封存咸水,保存于原海底巖土層或填土層中的咸水,造成土壤鹽堿化,影響地下水化學性質。

對于填海及周邊的區域,要滯蓄加有序排放,多維度清洗表層土壤。根據土地中鹽堿含量進行綠化分區,針對鹽堿地采取相應的適應和生物修復措施。植被的選取應以苗源充足、成本低廉、抗逆性強、防治費用低為原則。鋪設地下排水管網應考慮濾水排鹽。土壤鹽堿度逐漸降低。

應限制地下水開采、人工補給地下水、充分利用當地雨水資源。采用集雨措施、排鹽工程、土體結構規劃、底泥改性和生物有機肥等相關措施。種植耐鹽堿的樹種以減少地表水分的蒸發、防止土壤表面積鹽,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鹽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狀,增加有機質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pH值,從而徹底改善周圍土壤和生態環境。

2.3 水質性缺水與雨水再利用

前海片區近5年居民生活用水與商業服務業用水分別占總用水比例的42%和28%,工業用水僅占22%,環衛綠化用水量占1%左右。片區內再生水回用對象除工業用水、綠化澆灑、環衛和道路清掃用水外,回用于沖廁與商業性公共建筑的空調循環冷卻補水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應合理控制和引導高開發地區不透水用地的地表徑流,通過增加場地蓄和排的能力,輔助再生水的收集與使用。

2.4 太子灣片區沿海污水零排放情況

太子灣片區填海形成的土地地勢較平,透水性較差,缺少排水壓差,一旦遇到天文大潮,加以臺風等疊加,排水難度大、面源污染嚴重、地表洼地蓄水和下滲能力減弱將導致局部大量超標積水(圖4)。此外,填海形成的土地改變了海岸線的長度、形態和地貌,影響地表水的流速和泄洪能力,降水時地表徑流增加,峰值流量增多,峰值出現時間提前,導致大量淡水資源流失和局部水災(圖5)。

應合理設置植物生態淺溝、下凹式綠地,適當采用生態透水鋪裝材料,回補地下水。通過合理的分級導流措施將不同降雨量情況下的超標雨水凈化回用。

3 規劃原則及指導思想

3.1 指標量化可控

規劃將設立目標層、措施層和管理層,將控制指標分解至地塊層面,并對地塊內、道路及公園綠地等海綿措施進行量化建設指引,分級細化海綿管控指標和工程措施。

3.2 措施顯效可見

海綿建設措施的組合的不僅要考慮到能夠到達控制目標,還要考慮其適宜性、經濟性、顯效性,通過多系統模型選擇針對地塊高密度開發、濱海抗鹽堿、污水零外排特點的高效率新技術的海綿措施。

3.3 全流程易核查

研究將規劃、建設、管理、運營、投融資的全流程的技術服務和支撐,通過規劃、導則、審查、實施、評估等環節的介入,達到一張藍圖落實到底的目標,使得海綿建設全流程的各環節能落地易核查。

3.4 全周期可監測

基地海綿城市建設應當從項目的設計階段開始貫穿到施工、管理、運營、維護的全生命周期。在全生命周期內,全程運用全周期的理念,在設計階段結合運維要求,使用持續測量和驗證發現改進機會,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校正。可以通過不斷檢測生態草溝中不同植物對減緩雨水徑流的不同效果,來調整下一階段應該選擇的合適植物。

4 技術思路

4.1 多系統模型的構建

首先,需要對示范區的現狀水文特征進行模型評估,進而確定海綿建設目標;其次,根據示范區的詳細藍圖規劃,綜合考慮示范區的空g布局、景觀要求、經濟性、維護管理等因素,進行海綿建設設施的初步布局,并進行模型評估;第三,將海綿建設初步方案的模擬結果與海綿建設目標進行對比,根據對比結果進行海綿建設布局方案的優化調整,并再次進行模擬;最后,反復調整直至結果達到海綿建設目標,最終得到海綿建設設施的布局方案。

采用SWMM可有效模擬海綿建設開發模式下的城市區域水文狀態,應對城市內澇,為太子灣片區和前海片區的豎向設計、排水溝渠設計和局部節點大雨量的道路行洪設計,提供分析支撐。為城市區域內各建設項目海綿建設設施的布局與優化提供技術支持和依據。

4.2 片區徑流控制目標和指標體系構建

4.2.1 徑流控制目標的確定

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選取是一個技術指標與產出之間平衡的一個過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越高,需要的投入也越大。隨著控制率增大,徑流調蓄量也有所增加。

分析基地規劃設計條件和相關參數,結合基地自身特征分析,制定匯水區劃分原則,由淺入深劃分;根據方法選取模型參數。根據本底模型與常規開發模型模擬結果,初步設定規劃目標。通過模型試算的方法,深入研究影響徑流總量和峰值流量的關鍵因素,確定規劃目標值。

4.2.2 徑流污染控制目標的確定

要控制分流制徑流污染物總量,也要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頻次或污染物總量。結合深圳市城市水環境質量要求、徑流污染特征等確定徑流污染綜合控制目標和污染物指標,污染物指標可采用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N)、總磷(TP)等。一般可采用SS作為徑流污染物控制指標,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年SS總量去除率一般可達到40%~60%。

4.2.3 指標體系構建

為引導和約束開發單元內各建設項目采用低影響開發技術,保障控制目標的實現,針對基地土壤返鹽堿、填海區域的污水零排放、內澇、水質性缺水及雨水再利用的問題, 構建開發引導控制指標體系。初步建議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指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雨水徑流污染物控制率、峰值流量、非傳統水源利用率、土壤鹽堿土鹽度控制指標、內澇控制標準等。

4.3 片區海綿城市控制指標分解

以整體徑流總量控制率及徑流污染控制率為目標,通過水文、水力計算與模型模擬等方法或通過加權平均的方法對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進行逐層分解,分解至地塊單位面積控制具體指標。在明確目標可達性后,結合周邊用地、綠地、水域等,確定低影響開發設施,注重用地功能、高效利用現有設施,并將海綿設施進行布局,計算其徑流系數及調蓄容積,據此得出地塊單元內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和徑流污染控制率,再通過綜合計算校核整體目標達成情況,最終將控制目標落實。

4.4 基于模型構建的海綿設施多方案比選

海綿建設模型的構建基于示范區詳細藍圖規劃。相比傳統開發模式,海綿建設模式是在示范區的下墊面因地制宜、綜合應用多種海綿建設設施進行雨水徑流的控制。根據示范區用地規劃和雨水管網規劃,結合徑流組織,將示范區劃分為若干匯水區。

海綿建設模型根據基地相關情況定義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綠化屋面、透水鋪裝、調蓄水箱/水池/模塊、植草淺溝、截留式凈化溢流設施、雨水收集回用設施、污水再生利用設施(處理、管網、調蓄)、地下室覆土、土壤改良、特性植物選育、道路附屬雨水滯蓄凈化設施、排水管網及市政調蓄系統設施等多種海綿建設設施等,對各類海綿建設設施的參數進行設置。針對存水區植被覆蓋百分比、配置土壤層孔隙率、田間持水率、枯萎點選取參數;雨水花園、綠色屋頂、下凹綠地和低影響樹池的土壤水力傳導率等分別取值;路面層孔隙比、蓄水層孔隙比、綠色屋頂的入滲率、排水層中綠色屋頂蓄水率等進行取值。

以達到海綿城市強制性控制要求為目標,綜合考慮海綿設施經濟性、適宜性等因素,對各項海綿設施規模和比例進行方案比選,對設施清單遴選、設施占地面積、設施占下墊面比例進行合理配比,使示范區地塊的設施選擇具有彈性操作空間。

4.5 劃、建設、管理、運營全生命周期的實施路徑

基于海綿城市規劃成果,建立以數學模型為核心的審查決策支持工具,利用系統化、多情景模擬評估技術手段,對設計方案的綜合效益進行科學評估,從建設伊始即考慮到最終驗收、考核評估、維護管理等問題。

在項目設計階段,提供一套科學、合理、高效的地塊海綿城市建設審批方法,為高規格完成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提供技術支撐。

項目建設中,通過督導工程實施情況,定時工地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做好工程施工事中控制。項目完成后,采取合理措施指導工程驗收、試驗,所有工程的驗收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設計規范、標準的要求,同時滿足工程設計和管理要求,達到海綿城市控制性指標和考核指標。項目運行監測評估階段,制定項目的海綿城市評估體系、模擬與監測布點方案。

提出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效益評估的指標體系和效益測算表,能夠為海綿城市建設、投資、運營和決策提供依據。通過從設計、實施、評估一系列流程及控制,最終為項目海綿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5 建設成本和收益的問題

5.1 建設成本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對各海綿設施的估價,可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的成本估算。成本的控制在于設計階段對設計的合理把握以及工程施工事中控制。

5.1.1 成本費用

海綿建設結合片區排水工程進行,雨洪管理工程投資都是在排水工程基礎上所增加的投資,包括各種類型的雨水利用設施及其相關的電氣設備和庭院屋面排水系統,但不包括用于裝飾或介紹工程特點而花費的費用。

5.1.2 運營費用

海綿建設成本效益主要體現在項目使用和維護階段,在項目使用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方面。

5.1.3 維護費用

傳統設施中滯留區和人工濕地的維護費約為建造成本的3%~6%,洼地雨洪管理的低影響開發的維護費約為建造成本的5%~7%。但是,生物滯留區和洼地的大部分維護可以融入到日常景觀維護工作中,不需要特別設備;而濕地和水池的維護則需要大型笨重的設備,用以移除沉積物、油類、廢物以及前池和開放式池塘中生長的植被。

5.2 經濟效益

5.2.1 滲透補充地下水的效益

由于低影響雨水綜合利用的實施,通過增加透水面積、綠化植草面積、滲透管溝、洼地、滲水井等設施,增加了雨水入滲量,有效回補地下水。

5.2.2 因消除污染而減少的社會損失

美國環保署研究結果表明,每投入1元環保費用,可減少3元的環境資源損失,即投入產出比為1∶3。海綿建設資金投入雖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環保費,但其減少的環境資源損失也會接近3元。

5.2.3 城市洪澇減緩而減少的損失

城市內澇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5.2.4 土地增值

傳統設計將地上建筑與其他設施分開設計,海綿建設所應用的生物滯留等技術則可以融入景觀設計,實現建筑主體與附屬設施的綜合設計。

5.3 環境效益

海綿建設的雨洪管理技術由于采用了生態化、低能化、可持續運行的設施,不僅能保護開發區域水環境、改善建筑設施外部生態環境、提高建筑物內部的環境質量,還可以減少城市熱島效應,為居民提供舒適的居住和工作環境,并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5.4 社會效益

海綿城市建設通過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和雨水資源開發利用,可節約優質水資源,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為城市提供大量環境景觀用水,重建水生態環境,進一步削減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體環境。

另外,海綿建設通過引導建設項目開展城區雨洪利用工作,可降低洪峰流量,維護自然水文循環,增加地下水補給,調節片區氣候,改善區域生態環境。通過規劃實施,引導擬建項目采用低影響開發模式,實現雨水的綜合管理與控制,_到開發建設后徑流系數不增加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車 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術與管理 [ 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黃獻明.精明增長+綠色建筑―LEED-ND綠色住區評價系統簡介[ J ].現代物業2011(7).

[3]李王鳴,劉吉平.精明、健康、綠色的可持續住區規劃愿景―美國LEED-ND評估體系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2011,26(5).

篇(6)

【關鍵詞】城市環境;戶外廣告;城市管理;創新

一、緒論

“城市化”在中國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人們從中不斷攫取利益的同時,也犧牲了環境、文化和內涵等多方面的價值。反思“城市”的定義,基礎是適合人類居住的生活區域,而“適合”的先決條件則是環境,優質的環境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多維度保障。

城市環境屬于宏觀問題,涉及多個層次,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包括噪音污染、廢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和大氣污染等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動態的生態環境,將眾多隱性環境問題頻頻暴露在政府與科研人員面前,例如,城市光污染、心靈污染和戶外廣告污染等。

在商業、傳媒和圖像文化席卷城市的當今社會,戶外廣告的規劃和管理已經成為城市規劃、城市環境整治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子課題,因為它關系到城市景觀的完整性、秩序性、和藝術性,關系到現代商業背景下城市固有歷史風貌的留存與延續。[1]

二、中西方戶外廣告現狀

(一)《環境法規》樹典范

法國《環境法規》(Code de l’ Environment)對于戶外廣告的定義為:商家為了向公眾信息,吸引人們的注意而設置的文字、圖案、造型等。[2] 14世紀的戶外廣告發展;16世紀的首個“廣告準則”;18世紀,為提升戶外廣告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美學效應,要求從視覺角度去設計戶外廣告;之后法國的戶外廣告不斷地擴張與發展,管理問題終究爆發,1979年12月法國制定了《N79-1150廣告法令》,之后被納入法國法規,直至今日仍在使用。[3]

《環境法規》根據人口的密度,對廣告的尺寸、內容、投放位置等全方位內容作出了詳細的要求,再根據地區特殊性進行法規增補。法國廣告設置有合理的分級:禁止區、限制區、一般規定區、寬松區。法國戶外廣告審批工作嚴格,做到權責一致,由規劃部進行審批巡查,衛生部進行過期或違規廣告清除,薪酬都從廣告稅收中提取,避免因“錢”而引起的扯皮現象。

(二)國內發展迅而猛

我國戶外廣告的發展,經歷“資源貧瘠”的80年代,“多而不精”錯誤發展的90年代。近年,中國的戶外廣告增長量位居第一,從1990年到2000年,投放量就有了10余倍的增長;2006年,戶外廣告的總利潤已經占國內廣告經營總額的11%,相比2005年,增長了26.5%。[4]雖然2008年之后的增長速度有著放緩的走勢,但仍處于一個穩步增長的狀態。

戶外廣告在快速發展與增長的過程當中,數量過多,密度過大等問題都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視覺環境的污染在我們國的各大城市都已經被意識到,并且我國的相關部門也正在探尋相關辦法來緩解城市戶外廣告污染問題,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困難,需要時間的檢驗與優化。

三、戶外廣告何去何從

(一)紛繁復雜的缺點

1.漏洞百出的管理體制。深究戶外廣告管理困境,審批環節是名副其實的“罪魁禍首”。首先,審批由工商局進行審核、收費,后續管理卻由城市管理執法局進行,前者為了效益降低審批難度,后者缺乏經濟動力,管理效率難以突破,形成死循環;其次,工商局對于戶外廣告的審批標準流于形式且與城管局的標準存在出入,廣告公司往往出現兩面派行為,審批時的承諾與具體執行時的方式存在偏差;再者,審批人員往往不是專業性人才,缺乏專業知識,多從主觀意識上進行指導與管理。

2.雜亂無章的市場體系。戶外廣告存在設計與材料的瑕疵。主要體現為廣告牌參差不齊,建筑物與廣告牌的比例失調,部分建筑物成了劣質廣告的載體,破壞了現代城市的視覺環境。二是戶外廣告設置無序,廣告主、廣告經營者盲目追求廣告投放量,總以為廣告牌以大為美、以多爭效,造成媒體資源的濫用,導致一些建筑屋頂廣告牌面過大,缺乏后期管理,潛藏著安全隱患。三是戶外廣告制作設計水準不一,低劣的廣告畫面、低俗的內容、夸張的色彩,在城市中隨處可見,是污染城市視覺環境的首因。[5]

3.疲軟無力的法律法規。關于廣告的法律法規治標不治本,看似恰中要害,可僅僅是做到表面的工作,如提出某情況下罰款多少或者如何,這種看似合理,但卻沒有找到源頭的法律法規不但遏制不了戶外廣告的優化與質量提升,反而會給一些廣告公司和商家尋找到法律的漏洞。同時,缺少針對性強、覆蓋面廣的戶外廣告法規。

(二)行之有效的方案

1.權責一致,專業管理。杜絕戶外廣告的審批與管理流于形式,由專業人士進行專項負責,且專業人士能洞悉戶外廣告的具體問題并能提出一定的建設性建議。審批工作與日后的巡查工作需由同一個部門進行管理,杜絕“坐著拿錢的人”,統一的審批與管理標準是有效管理的基礎;對于資金的分配,若由工商局統一收款,那么城管的拆除等工作的薪酬應該由工商局的收入中進行抽取,做到“拿錢做事”。

2.因地制宜,選材考究。戶外廣告規劃應全面考慮城市的歷史與特點,以長期規劃代替短期審批。充分運用戶外廣告的形式,對城市景觀進行再創造和再提升,做到一區一特色、一街一景觀、一處一精品,內容與內涵應該與當地文化相呼應[6]。其次,合理利用城市空間,如利用燈箱,不僅達到廣告的效果,同時還具有照明作用。再而,選用耐腐蝕的材料,可在畫面上色后,鍍上防紫外線膜保護,此舉既提高色彩的飽和度,又避免褪色困擾。

3.總結經驗,完善法律。關于法律法規,應根據多方的建議與經驗進行制定。首先,應該參考國外的相關經驗,法國《環境法規》為此領域典范,法規中要求各省市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宏觀地對當地廣告數量與形式進行有效的控制;其次,戶外廣告法規細節內容應開誠布公地與老百姓進行交流座談,從百姓角度探討合適的戶外廣告形式;再者,對廣告公司的資質進行系統地排查,嚴格審批過程,避免資質能力差的公司違法亂紀。

四、戶外廣告的創新與時代特征

(一)地鐵站其樂無窮

1.泄憤廣告牌。2011年8月上海多個地鐵站內設置了阿迪達斯的最新“泄憤廣告牌”,其實是在候車長廊中豎起的圓形立柱,包裹了阿迪達斯品牌宣傳的厚海綿墊,上面的廣告語為“史上第一個可以隨便打砸踹撞的廣告牌”、“每年約1824分鐘你在站臺上等待,別浪費來打急拳”等。乘客在等待地鐵進站的那短短幾分鐘時,經常處于一種冥想的狀態,尤其在下班壓力最大值的時候,這種廣告牌能在給白領紓解壓力,提醒上班族要重視運動;從社會心理學看,人們會產生對品牌的友好感。

(下轉第421頁)

(上接第419頁)

2.3D世界奇幻多。枯燥的通勤過程,3D廣告能改善乘客在密閉的地鐵站換乘通道中的情緒。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裸眼3D,2005年的時候,裸眼3D在公眾場合的出現仍然會引起一場轟動,軌交1、2號線的換乘通道內設置了裸眼3D電視;游戲廣告的3D效果也在地鐵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夸張的貼圖都吸引了眾多乘客。3D效果不但因其新穎的方式強化了廣告內容的效應,還給都市中的白領增加了一項“苦中作樂”的項目。

3.十秒定勝負。地鐵上的拉手與門上的玻璃成為了廣告商的創新點,窗外的黑暗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于車廂內,此時的廣告可謂是無聊之中的些許慰藉物,快速的生活節奏往往在此時凝結,乘客會細細品讀廣告語上的內容。門上的玻璃也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往往乘客準備下地鐵前需要提前10秒鐘站到門前,而這10秒空窗期,思維與視覺往往處于空置狀態,而玻璃上的廣告,不僅排解了這10秒鐘的空虛,還加深顧客對廣告內容的記憶。

(二)會呼吸的戶外廣告

1.會釣“魚”的U聯。簡單地通過移動設備拍攝靜態廣告上的畫面,品牌動態廣告就能傳達到消費者移動設備。[7]至今,這款應用程序下載次數已經超過百萬次。U聯易于使用,在設計中也高度直觀。這種與手機網絡有著密切聯系的戶外廣告手段切合時展的方向,有利于調動受眾的好奇心,讓乘客處于一個主動接受信息的過程,在娛樂的過程中將廣告信息傳達于受眾。

2.親民的維絡城。維絡城客戶終端機分布于各大地鐵站、商場。簡言之,就是一張具有準入功能的IC卡,在終端上進行掃描后即可打印眾多商家的消費優惠券。特點就是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與尋求實惠的心態,打印優惠券的同時,顧客可以了解到許多曾經不知的店家,從而抱著嘗試的態度去體驗商家提供的服務。維絡城的功能現已與移動設備進行復合,如大眾點評、丁丁優惠等多款軟件加載了此類功能。

(三)主題內容上的革新

1.幽默風格味道濃。廣告語言風格的革新,內容更貼近生活。1號店在地鐵站的廣告中寫道:“要血拼?何必尖沙咀!買大牌?不必淮海路!”。易迅更是在京東店慶的火拼6月中打出:“不過爾爾,一樣的價格,不一樣的贈品”、“秒殺紅六月”、“某東,請不要和某寧比,有本事和我打價格戰”。這系列的語言風格極具幽默性,雖然略顯粗獷,但抓住了現代人的一種看熱鬧心理。

2.個性標志溝壑深。標志性特征,幾乎所有的商家都希望擁有麥當勞的招牌“M”的的效應,因此商店會從顏色、圖案、內涵等多個維度著手,目的就是讓顧客牢牢記住其標志的特點,最終達到條件反射效應。永樂家電的所有商場都是以鮮亮的橘黃色為底色,記住該特點的行人往往看到橘黃色的建筑物會毫不猶豫地猜測這是一家永樂家電;京東商城作為線上最大的B2C商家,曾主打“360”標志,但其效果不甚理想,與京東難以產生直觀上的聯系,繼而京東主打“JD”。

五、結語

戶外廣告在商業領域的作用、地位與日俱增,同時隨著廣告對象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高,人們對于城市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戶外廣告在設計、選材、設置與維護等多個方面進行革命性的改變,盡可能做到兼具地方特色,又緊跟時代步伐,杜絕“狂轟濫炸”效應,以負責的態度對待戶外廣告系統。整齊、干凈而富有特色的戶外廣告乃是城市中一道亮麗風景線。

【參考文獻】

[1][3]趙思嘉.巴黎的戶外廣告規劃與設置管理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2012,27(4):110-116.

[2]Chantal Cans.Code de l’ Environment[M]. Paris: Dalloz, 2000.

[4]李剛,朱曉東,孫翔.城市戶外廣告環境容量研究――城市視覺環境污染控制新領域[J].生態與環境,2012(7):70-73.

[5]于紅梅,付凌云.城市戶外廣告設置的原則和制作的要求――以南昌市戶外廣告設置為例[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2(1):72-73.

篇(7)

【關鍵字】深基坑;地下室;施工

中圖分類號:TV55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前言

越來越多的深基坑工程伴隨著城市建設中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大量涌現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以期對城市的地下空間有更加充分的利用。很多的地下空間建設時采用的低廉價位和方便的施工挖法,因此產生了數量較多的深基坑工程,并且隨著深基坑工程的規模和深度的不斷擴大,深基坑施工部門更應該對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進行保證,對周邊的地層位移等進行嚴格控制預防環境安全問題。

2 深基坑地下室工程

2.1 有關深基坑的定義

基坑支護體系設計和施工土方的開挖是基坑工程的主要內容,這項工程是一項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巖土工程和結構工程技術人員的密切配合。一旦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基坑支護體系這樣的臨時性結構。根據一些相關規定:一般的深基坑開挖深度應超過5m或者是地下室三層以上,對于一些深度小于5m的則是那些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或者是地下管線十分復雜的工程。[1]

2.2 基坑特點

具有很強的區域性是基坑工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例如,一些軟粘土地基和黃土地基等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也會出現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區域內。對于一些基坑工程的支護體系設計,可以借鑒一些外地的經驗并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土方開挖。基坑挖土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十分強的工程,其需要巖土工程知識、結構工程知識、土力學理論、測試技術、計算技術及施工機械和施工技術的綜合性結合。基坑工程的環境效應決定了基坑開挖肯定會對周圍地基的地下水位和應力場引起改變,導致周圍地基土體的變形和周圍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線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危及到正常的安全使用,同時大量的土方外運也將會對交通和棄土點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3 關于防水方面的深基坑地下室工程施工

3.1 主要的施工流程

關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施工流程主要是:首先,對地下室底板防水的施工流程,基層表面進行清理和修整對地下室底板結構縫進行化學灌漿補漏刮涂基層處理劑(進行底涂工作)對特殊部位進行附加增強處理配置材料進行第一遍涂料刮涂鋪網(胎體增強層)進行第二次涂料刮涂進行干燥進行第三遍涂料刮涂進行干燥保養對其進行檢查進行修補局部鋪設疏水板澆筑地面耐磨層;其次,是對地下室側板防水的施工流程,對基層表面進行清理修整對基層處理劑進行刮涂(底涂)配置材料進行第一遍的涂料刮涂進行干燥進行第二遍的涂料刮涂再干燥進行第三遍的涂料刮涂進行檢查和修補對飾面層進行施工。[2]

3.2 主要的施工注意事項

應對基層表面的氣孔、蜂窩和縫隙起砂進行修補處理,做到其基層表面的干凈、無污染、無水珠和不滲水。將基層的陰陽角做成是圓弧形(且陰角的直徑在50mm以上,陽角的直徑在10mm以上)再進行涂料施工,對陰陽角、預埋件和穿墻管等部位做好加強密封和處理工作就可以進行涂料施工了。在進行防水涂料粉刷時應小心防范褶皺狀況的發生,鋪貼胎體的增強層時,應保證胎體的增強層得到了充分的浸潤。

3.3 堵漏施工

因為種種原因,在底板的西半部會出現很多長短不一、方向不定和疏密不均的裂縫,并且出現滲水漏水的現象,常規的方法無法有效的防治由于水壓過大而產生的漏水現象,應采用混凝土結構裂縫電動壓力灌漿的方法進行處理。掛怒混凝土結構裂縫電動壓力灌漿的技術特點主要有:采用的是比利時生產的“DROLUX”化學灌漿進行補漏。這種灌漿的工作原理是在受控狀況下和水產生快速的飯應,形成一種海綿狀的固體,然后遇水膨脹為“流體楔塊”快速的將裂縫堵住,同時還可以對混凝土的蜂窩、砂眼、氣泡和空洞等結構缺陷進行填充和密封,達到瞬時的堵水功能。灌漿的設備采用的是意大利生產的專用電動灌漿機,這種灌漿機可以處理超過1.2m深度的裂縫,這種技術和常規的辦法相比,主要有簡單、快捷、對原結構的破壞程度小和不受水壓及裂縫深淺限制的優點,主要缺點則是成本較高。具體的施工方法是,對鉆孔進行徹底的清洗,再用梅花扳手將灌漿嘴直接擰入混凝土結構的裂縫部位,開動電動灌漿機將漿液壓入裂縫中直到漿液順著裂縫溢出,三分鐘后拆除灌漿嘴,此時膨脹的漿液進行凝固產生較好的堵漏作用,且止水效果會更加明顯。[3]

4 地下室深基坑開挖分層分塊挖土施工技術

4.1 基坑挖土“平面分塊”

將現場的實際動遷情況和地下室標準段位置設置的特點相結合,挖土的總體方向總是由北向南、由中間向兩邊進行開挖,這種挖土方式的目的是為了對已完成的地下室結構和西面溝地區的安全進行保護,這種挖土的原則則是在平面流程混凝土支撐的上部土體分為幾個大的挖土區,混凝土支撐以中間點分為幾個大挖土區進行先后挖土,南區配套工程部分分為幾個大的挖土去進行先后的挖土。形成整體的受力體系的是混凝土的支撐,這種支撐達到設計開挖強度之后采用的是先中間厚周圍的盆式挖土模式。在南坑和北坑分別設立4個出土點,并且根據“順作法”的挖土施工工藝和施工區域的劃分情況,進行合理的挖土施工作業。長久積累下來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順序的組織挖土工作、對挖土標高的合理控制以及對支撐的及時施工受力是確保基坑圍護穩定和地鐵站結構安全的關鍵性因素,可以有效的對周邊的建筑物和管線的沉降和變形進行控制。[4]

4.2 “豎向分層”的挖土施工技術

豎向流程原則上按照分區和分層進行挖土工作時,由于支撐間的層距較大,所以,對于一些超過3m挖土層每塊挖土應均分為兩級放坡開挖,按照1:3的放坡坡度且坡頂設大于等于10m的寬停機坪臺。在時間搭接上,每層挖土應遵循先撐后挖的原則。在基坑開挖的時候,根據各個施工區塊的劃分在各施工塊內進行分層開挖。為保障基坑安全和環境安全,在地下室應設置七點深基坑施工監測內容:①圍護墻水平位移;②土體分層沉降;③深井降水引起的坑內外水位差;④地表下降;⑤圍護墻強頂位移;⑥坑底土體回彈;⑦支撐軸力。

4.3 施工安全防護措施

一旦開始基坑開挖工作,應全線進行人工修邊,為了防止其風干開裂脫落,還應按照要求將機械挖土后留下的凸出的土輪順坡度方向進行削平。對基坑上口土方及顆粒進行人工清撿,保證范圍在距離溝邊1.5m的范圍內。在距離坑邊口2m的范圍內設置高度為1.5m的沿著基坑周邊的防護欄,同時在防護欄的一些醒目位置掛置一些安全警示標語和安全警示繩,安排一些安全巡視人員進行24小時的巡視工作。無論是遇到陰雨天氣還是陽光暴曬的天氣,都應用彩布條將坑壁兩邊進行覆蓋,避免由于雨水滲透或者是陽光暴曬而引起的坑壁松動滑落現象。

5 結束語

根據地墻位移、支撐前軸和建筑物沉降等相關數據的綜合分析對基坑環境監測進行加強,是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的。怎樣可以有效的控制圍護墻的水平位移和控制坑外土體的騷動是地下室深基坑工程的核心內容,只有有效的控制好周邊建筑物的沉降才可以保證基坑施工和周邊環境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王錫平.某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與監測[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5,(9):59-61.

[2]劉立波.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的施工與管控[J].中國科技縱橫,2011,(2):89-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衣片| 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18禁黄无遮挡网站免费| 人人鲁人人莫人人爱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福利体验试看120秒|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国模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67194熟妇人妻欧美日韩| 野花社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肥臀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大香焦在线综合视频|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www | 亚洲学生妹高清av| 四虎精品影院永久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西西人体高清44rt·net| 超薄丝袜足j好爽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