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0 10:48: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命與責任的理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生死觀教育 生命觀教育 信仰教育
作為生命教育的核心內容,大學生生死觀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生死觀涉及人生諸多問題的根本,其基本內容是什么,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根據自身對生命觀和死亡觀的理解,將當代大學生生死觀教育的內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為內容的生命觀教育,以死亡教育為基礎的信仰教育,以責任感為準繩的事業觀教育,以幸福感為支撐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態度為導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為主導的生命觀教育
所謂生死觀教育,是指以對死亡之自然性與人文性的雙重認識為基礎,提升對生命本質及其多重性的理解,從而珍惜生命、熱愛生命、豐富生命、完善生命,進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質,獲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個生命教育的關鍵與核心。而進行以生命三重性為主導的生命觀教育則是當代大學生生死觀教育的基點。大多數學者認為,與動物的區別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緣性生理生命(肉體生命)、人際性社會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兩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質,也是人文生命的內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們必須充分尊重我們的生理生命,同時,更要重視以人際性社會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論同樣認為人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屬性,特別強調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們的生命觀應該是對生理生命、人際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認識,幫助大學生建構起科學的生命觀念,努力創造人的人際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礎上探尋生命價值、人生依據、人生意義,才能達到尊重生命、熱愛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為基礎的信仰教育
所謂信仰教育,是指通過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教育灌輸.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準則和態度的教育行為。信仰教育,應該成為大學生生死觀教育的重點。眾所周知,無論哲學、宗教或其他科學中的人生觀之信仰,無不是圍繞著死亡問題展開的。信仰建構起人的意義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學生反思生死問題和一切人生行為的終極指南,而其中最為關鍵的當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首先,信仰缺失表現在人的內心沒有敬畏、神圣的東西。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19世紀的問題是上帝死了,20世紀的問題是人死了。”人沒有恐懼,也沒有追求,就是沒有信仰的表現。當代大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種時代的影響,出現信仰缺失的問題。其次,信仰缺失表現在對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過對死亡的理解來確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義世界只有借助對死亡的理解才能獲得。別爾嘉耶夫說:“如果在我們的世界里沒有死亡,那么生命就會喪失意義。因為,意義與終點相關。”中國儒家文化對“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圖對死后世界的超脫,西方文化對“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圖通過對死亡的理解來確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為的根據。最后,信仰缺失表現在文化傳統的失落上。文化傳統是信仰之根。一個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際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義,找到終極意義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國文化中,無論儒、釋、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為建構人的信仰和意義的世界提供某種價值追求的參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遙游”的道家文化;主張出世的同時也要在現世中積極修行的禪宗文化,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對中國人而言,脫離了這些文化傳統,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信仰的失落。當然,判斷一個人有沒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義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沒有終極關懷和終極訴求,表現在為人處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顆真誠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為基礎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務是樹立正確的時代導向,幫助人們了解本民族文化傳統的生死智慧,從而建立起正確的生死觀,并使其成為其內心真誠體認和敬畏的行為準則。
三、以責任感為準繩的事業觀教育
事業與職業是不同的。職業的目的是謀生,是為了獲得報酬而工作,因此無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業則不同,它往往是一個寄托人情感和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因此需要相當熱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業與職業雖然有較大區別,但若處理得當,也是可以實現統一的。對于大學生而言,在現代社會競爭壓力不斷加劇的情況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方面,很多年輕人積極支教、支邊的熱情,令人感動;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無人問津,更有很多大學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還是居無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業依靠父母生活。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錯誤的思想認識。有的人認為只有符合自己興趣或者是滿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可事實上,他們恰恰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工作更換中虛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說過,人活著有三種境界,第一種是為生存而奮斗為他人而活著;第二種是實現自我價值;第三種是造福社會。經常更換工作既沒有達到生存滿足之必需,更談不上實現自我價值。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上100名各個領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調查,結果發現,其中61名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并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或者說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因為責任感的支撐而創造了輝煌的成績。因此,責任感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而責任感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生死觀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只有當大學生意識到職業是實現人生價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徑,我必須對它負責,才能夠做到為此無悔地付出。我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提倡通過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發展自己的事業,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會有“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的愿望。這說明,因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們千方百計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點什么,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對事業或學業的追求,而不僅僅停留在把工作作為謀生手段的層次上,而這正是人們實現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為支撐的情感教育
愛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愛與寬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為很多發達國家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認為,人的意識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統一,而情感主要包括親情、友情和愛情。大學生都渴望愛與被愛,尤其對愛情更為敏感。針對大學生這種特殊的現實情況,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內容應涉及如何處理好和父母、親人、朋友、同學、異性等之間的人際關系,怎樣表達愛和怎樣尊重愛等。雖然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夠理解父母的艱辛,珍惜友情的可貴,尊重愛情的謹慎與崇高,但在現實中游戲人生、認為越無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數。
江西師范大學鄭曉江教授把戀愛分為兩種:立足生活的戀愛和立足生命的戀愛。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與當下的快樂,所以會“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后者則是追求一種靈魂(這里的靈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靈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與共的人生伴侶為目的,所以會認真對待。大學生應該從生活感覺之“性”提升為生命安頓之“情”;有了生命安頓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覺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夠獲得健康的愛情生活。0因此,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觀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對生命進行全方位認識,對死亡進行反思的過程中,才能更深刻地體會情感的可貴。在教育過程中,既要讓他們理解良好人際關系的可貴,并上升到社會性人際生命的高度來對待;更要讓他們意識到被愛是幸福的,付出愛更是幸福的;意識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獲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以人生態度為導向的挫折教育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一生中卻常常遭遇失敗。甚至可以說,失敗是人生的常態,成功反倒是非常態的。我們的一生中要面對學業的失敗、事業的失敗、情感的失敗等挫折,當代大學生則更是如此。因為,在大學階段,人生的各種事務還未定型,學生的人生觀和處世方法還有待提高,加上在應試教育階段中形成的依賴心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應對人生中的挫折與失敗。若是碰上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傷害他人或自己的行為也時有發生。因此,對大學生進行以人生態度為導向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且是必需的。要教育大學生在正確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基礎上,善待生命、享受生命,培育一顆飽含熱情、充滿生機的心靈;理解成功是人生的組成部分,同樣失敗與挫折也是人生的組成部分,我們不能回避,只能積極去應對;假想自己站在人生終點和死亡面前,激勵自己積極從容應對人生的磨難;指導他們正確理解“得之淡然,失之垣然,爭之必然,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當然,并不是說應該過“苦行憎”一般的人生,否則又將走向對生命理解的另一個極端。我們既要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正確理解死亡,更要享受生命。我們無理由排斥物質的享受、工作的輕松舒適、無壓力等愉悅之事,更不是要主動去尋找失敗與挫折。
關鍵詞: 大學生 生命價值 生命教育
大學階段是人生的重要時期,大學生擁有夢想和激情,富有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未來。生命作為人的載體,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大學階段屬于青年中期,大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處在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心理矛盾沖突增加,具有易受環境影響、情緒不穩定、脆弱敏感、容易受挫等心理特征。當今社會多元文化的沖突、價值觀念的變遷、激烈競爭所帶來的壓力等,容易使大學生產生厭世情緒和心理嚴重失衡,甚至選擇自殺或者傷害他人。所以重視和倡導大學生生命教育,不僅是對大學生個體自然生命的關愛,更意味著對大學生生命價值與人生態度的引導與提升。生命教育是通過認識生命的起源、發展和終結,從而認識生命,理解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進而珍惜生命,建立起樂觀、積極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價值觀、生理和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均衡發展的教育。[1]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傷害自己或他人的現象屢見不鮮,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據南京危機干預中心對部分高校的調查,大學生自殺率約為20/10萬,比全國自殺率高出一倍。[2]如2006年10月12日下午兩點左右,一名北京服裝學院繼續教育學院05級學生揣著:“我自愿結束自己的生命,與其他人無關”的遺書,墜樓死亡。同天下午五點左右,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一名男研究生從學校6號樓9層跳樓身亡。2006年10月20日凌晨,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周泰強被自己的同學持水果刀刺死,直接誘因是玩電腦游戲產生爭執。2006年10月26日下午3點左右,復旦大學一位女博士生墜樓身亡。2006年4月1日,24歲的綿陽某高校學生因失戀生恨,殺害女友(綿陽師范學院一名女大學生),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其死刑,。[3]
這些事件表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生命觀不正確,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意識淡薄,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足夠的抗挫折能力,采取消極方式應對問題。上海科學院研究員楊雄則在他最新的自殺課程研究中明確提出:缺乏生命教育也是當今社會自殺率上升的一大緣由。[4]因此,大學生生命教育已經成為目前高校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務,它應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命教育,大學生樹立健康的生命觀、人生觀,真正理解生命的內涵,加深對生命本質的理性思考,愛惜生命,健康成長。
近年來,大學生生命教育在我國迅速開展,引導大學生理解生命成長特點、明確生活目標、珍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價值。
一、生命意義教育
生命意義的培養,是生命教育的起點。生命教育站在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引領大學生明確人生的目標、人生的價值。尋找生命的意義是人類的不懈追求,生命的意義使人們在面對愧疚、痛苦、不公、表面的混亂和無法避免的死亡時,仍然能找到存在的理由。[5]只有不斷尋求和獲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人類的生活世界才變得五彩繽紛,燦爛輝煌。[6]生命意義教育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科學、完整的生命認識,形成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主動維護生命的權利。生命教育要教育大學生欣賞到生命之美,感受到人生之美,領悟到人性之美。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不同的意義和使命。生命意義教育讓大學生明白:自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無論自己身上存在多少缺點和不足,生命都是有價值的。身邊的每個人也是與眾不同的,我們必須尊重他們的生命。生命的寶貴在于只有一次,具有不可逆轉性,珍視生命的存在,不僅在于珍視自己的生命,還在于珍視他人的生命。
二、責任感教育
每個人除了有生存的權利外,還應該有生存的義務與責任。責任是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必須承擔的、不可推卸的許諾。對大學生進行生命責任感教育,使大學生樹立起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正確理解自己的責任,對生命進行積極思考,可以使大學生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得到生命的充實。近年來,大學生由情感冷漠與心理脆弱而導致的自殺、殺人等惡性事件時有發生,對大學生進行生命責任感教育非常迫切與重要。一個對生命充滿希望與熱情的負責任的人,會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不如意,積極追求健康的生活,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自覺地履行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責任。當代大學生確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培養關心他人并幫助他人的品質,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對社會責任、對自我責任的認知能力,增強大學生承擔社會責任的踐行能力,使大學生妥善處理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成為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的大學生。
三、挫折教育
挫折是指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的阻礙或干擾。通過挫折教育,大學生在遭遇挫折時,調節不良情緒,免于心理失衡,不失去對生命的信念。人生中不可能沒有痛苦和矛盾,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不幸不可避免,疾病染身、突發橫禍等會不期而至,消極躲避只會讓不幸更甚。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屬于生命的,是無法選擇和抗拒的。所以,挫折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學生戰勝苦難的能力,使大學生意識到苦難的積極意義,通過自身的積極努力,去改變逆境,激發潛力,喚醒尊嚴與價值,珍愛生命,提升精神境界,自強不息地爭取幸福,成就積極人生。
四、死亡教育
死亡學的學者Brenna曾說:“研究死亡使我們更了解生命。”因此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人因為對死亡的恐懼才會倍加愛惜生命。黑格爾認為:“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種子。”從大學生自殺、傷人現象屢屢發生的事實可見,對大學生進行死亡教育已迫在眉睫。死亡教育通過對死亡的探索,使大學生意識到生存的時間有限,加深對生的理解,體會到生的價值。大學生處于人生的黃金時代,死亡意識薄弱,意識不到生命的寶貴。死亡意識就是對包括自己在內的人的生命的有限性的認識,就是對個體生命的珍視,對他人生命的尊重,就是對人的靈性生命的探索,對超越優先、趨向永恒的渴望與追求。[7]通過死亡教育,大學生對生命產生敬畏,形成對生命意義的深層思考。法國作家蒙田說:“誰教會人死亡,誰就教會人生活。”死亡教育使學生理性認識死亡、使大學生有限短暫的生命具備長久的價值。死亡教育就是為大學生點起一盞燈,引導他們前行,成為他們心靈的守護神,讓大學生懂得生命的美好與脆弱,以一種開朗樂觀的心態應對人生挫折,超越生命的死亡,去實現生命的意義,走向人生的美好與輝煌。
世間最寶貴的是生命,如此絢麗,是一切智慧和美好的載體。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中堅力量,社會對他們寄予無限厚望。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必須在大學生群體中倡導生命教育,教育大學生珍愛生命,給生命以理性的關懷,建構美麗的生命家園,實現人生的價值,使大學生的生命之樹茁壯成長,生命之花燦爛綻放。
參考文獻:
[1]劉環.讓生死不再兩茫茫[J].思想·理論·教育,2003(33).
[2]鄭曉江.論生活與生命[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1(3):107-112.
[3]http://dispnews.asp?id=1990.
[4]陳瑜.生命教育——按摩心靈的手[N].解放日報,2003-09-11.
[5]弗蘭克爾.意義與人生[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8:121.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21―0112―01
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抓關鍵詞是重要的一環。在語文課本中直接概括事物特性的詞、直接抒發人物情感的詞、揭示行文重點所在的詞都是關鍵詞。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很好運用這些關鍵詞,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關鍵詞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1.抓關鍵詞梳理故事情節。
在語文教學中,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故事情節,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一種手段,其關鍵能力是收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理清文章的脈絡在深入鉆研文本的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立足整體,抓住那些能夠統攝全文的重點詞句,以一當十,反復揣摩、玩味、品析。訓練此種能力,可以抓關鍵詞法為載體,進行有效訓練。比如閱讀童話《皇帝的新裝》,從貫穿全文線索的角度思考,這篇童話的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表明事線的“騙”,一個是表明物線的“新裝”。圍繞事線“騙”很容易就可梳理出童話的情節:騙子行騙――官員助騙――皇帝受騙――小孩揭騙。文章標題為《皇帝的新裝》,學生非常容易地可以抓出“新裝”這一關鍵詞,圍繞物線“新裝”更容易理清故事情節:皇帝愛新裝――騙子誘新裝――官員看新裝――皇帝看新裝――皇帝著新裝――小孩揭新裝。
2.抓關鍵詞概括課文內容。
一要會捕捉閱讀內容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二要會用簡潔明了的語言,用最精煉的話解決問題,不能拖泥帶水,畫蛇添足。但學生仍不得要領,“抓關鍵詞法”就可以讓此類指導落地,讓學生感覺可操作。比如概括《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可以先提出事件關鍵詞“冒險”、“遇險”、“脫險”,再進行概括:在五十七年前費城的一個悶熱的七月中,我和伙伴玩厭子彈游戲,決定冒險爬懸崖,我在懸崖遇險進退兩難,最后在父親的指引與幫助下順利走下懸崖脫險。
3.抓關鍵詞理解課文主題。
課文關鍵詞中的一種是課文主題詞,課文主題詞揭示了文章核心意義。抓主題詞,就抓住了理解課文的核心,找到了理解課文的鑰匙。比如閱讀散文《散步》,學生初讀后,常常可以提出這樣幾個主題關鍵詞:親情、孝心、責任、和諧。老師教學也常常將文體主題解讀為“親情、孝心、責任、”,很少從“生命”意義上解讀文體。我在教學時,抓住“散步――生命”這對關鍵詞解讀課文。因為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同時作者在談到散文寫作背景時,也重點強化了“生命”主題:“《散步》寫于1985年; 因為是發一種‘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彩,因我不善詩作,它就成了散文”;“強化‘生命’,類化倫理,一是因為倫理說得已經太多,出新很難,二是‘生命之說’不但本質,而且人性與動物性的參照也來了――只有人類才不但保護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學生閱讀時,我設計了以下內容供學生閱讀時探討:對散步的描寫:散步的原因; 散步的隊形;背負老與小;大小路選擇;對生命的感悟。然后請學生根據內容要求精讀課文,分小組進行討論,將討論內容整理在課本上,以備交流。通過學生閱讀和交流發現,從生命角度解讀全文,文章就一以貫通:因為生命和諧,所以我們謙讓;因為生命成熟,所以我們盡責。在生命的延續鏈條中,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會身處某一段落,我們幼時會受到呵護,我們成年要肩負責任,我們老年會受到孝敬。處在生命鏈條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必須尊老愛幼,承擔其延續生命的責任;因為生命的主體性和群體性,所以我們才要享受生命,迎接和諧。
二、“關鍵詞”在寫作教學中的作用
1.拓展關鍵詞進行作文構思。
命題作文的題目、話題作文的話題都有關鍵詞,或表明時間,或表明事件,或表明主題。比如作文題目“那一刻,我難以忘懷”,表時間的關鍵詞是“那一刻”,表主題的關鍵詞是“難以忘懷”。寫作就要抓住“那一刻”這個瞬間發生的事情,寫出事情的令人“難以忘懷”。
2.鋪排關鍵詞提挈作文內容。
一個學生在“難忘2008”的征文寫作時,擬題為“理想2008”,寫由2008年北京奧運百年圓夢聯想到自己小學升初中時的“圓夢”,以及上初中后自己產生的新的夢想。其寫作的獨到之處在于關鍵詞:“備考”、“收獲”、“圓夢”結構文章,使主題明朗清晰。
大家好!我叫XXX,是***冶金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能夠站在這里發表演講,心情十分激動,感到無比榮幸。今天,我作“安全就是生命”的演講,向各位領導和員工同志們講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安全事故,激勵大家牢記“安全就是生命”,在工作中時刻注意安全生產,為實現我們心中的“冶金夢”而不懈奮斗。
我不知道,你們對于“幸福”二字,有著怎樣的理解。對于很多人而言,幸福是簡單的,它也許只是在你身心疲憊時,妻兒、丈夫端到手上的一杯清茶;也許是在你萎靡消沉時,來自身邊朋友的一聲簡單的問候和勉勵,又或許是在你汗流浹背,努力工作時,領導同事的一聲肯定或者贊揚。但是這些對于我而言,卻不是我所認同的幸福,因為我是一名來冶煉廠基層的機車副司機,我對幸福自有著我自己的理解。
人的一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沒有生命,再多的精彩,再多的幸福也如水中花、鏡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安全意味著生命,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個人的平安,家庭的幸福,這也是我對幸福的理解。
春天走了會再來,花兒謝了會再開。然而,生命對我們卻只有一次!安全這沉重的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確實太沉重了!安全系于責任,責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說一千,道一萬,關鍵在于落實安全責任。
我們冶金企業在安全生產中稍有疏忽,便會造成嚴重的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還記得2012年12月24日18時50分,在嘉北站至工廠站K2+800m處與由嘉北站GK1c型231#機車推進的8輛(2重6空)至CSP區域的車列相撞,造成8輛車輛顛覆、2臺機車和14輛車輛不同程度受損。后經蘭州鐵路局安監室兩次組織對此次事故進行了分析,初步核定事故直接經濟損失98萬元;依據《鐵路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則》規定,將此次事故定性為鐵路行車一般D類事故,酒鋼公司負全部責任。我想,只要我們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稍微謹慎一點,這類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安全就是責任,重如泰山的責任。所謂“責任”就要“居其位,謀其政”以安全為己任,安全作為一種責任就要將責任落實。落實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也是一種文化。安全關乎你、我、他,要有落實安全責任意識,從小處、細處著手,持之以恒不得有半點馬虎,我們每個崗位的人員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安全責任,把安全責任重在落實到工作中的每個細節讓我們共同攜手起來,用行動擔當責任,用責任呵護生命。共同創建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只有我們對安全責任負責,安全才會對我們的生命負責。
安全之重在于落實。“抓落實”,我們要加強工作力度,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要層層落實領導責任制,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堅持“誰主管、誰負責”,把安全生產監管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我們要加強工作深度,從實際出發,抓細節、抓深入、抓具體,有效推進工作落實。要深入到隱患比較多、工作任務比較重的地方,摸清底數,解決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把責任落實下去,把積極性調動起來,徹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我們要加強工作廣度,崗位安全涉及各個領域,要高度重視,長抓不懈。每個人要真正負起責任,認真履行應盡的崗位安全職責,加強工作廣度,加強對崗位安全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必須整改到位,消除一切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大的安全生產事故。
詩人裴多菲說過,“如果我可以,我將給你光明,讓你看見這個世界的美麗;如果我能,我將令你站立,讓你知道到松土鋪成的小路上,剛剛經歷過一個春天;如果我做到了,我將挽留你的生命,讓你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多么的美麗。”
這多像是送給我們這些機車們的歌。是的,我可以,是的,我能,是的,我做到了,從尊重個人的安全到一個企業的安全;看到個人遭遇的痛苦或者他人臉上的微笑,讓我們看到安全才是真正的幸福!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學科素養
1明確高中生物學科素養的基本內容
學科素養的基本內容主要分為4個方面:首先是生命觀念,主要指通過觀察生命的現象和特征進行抽象化的解釋,并經過相關事實進行觀點和想法的認證,具有解釋相關生命現象的能力。生物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生命觀念,使學生通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培養學科素養,進而能夠深化自身對生命世界的認知,以及生命現象的合理詮釋。其次是理性思維,培養高中生的理性思維對學生的終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生物學科素養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與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使學生能夠運用理性的思維看待相關事物現象,并給予合理的解釋。再次是科學探究,在進行各類問題研究的過程中,科學探究是最具可行性的研究方法,是學科素養的培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設計相關問題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交流溝通等環節,進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探索精神。最后是社會責任,高中時期的學生即將步入成年階段,因此,應培養高中生對他人感受的關懷。在學習了生物知識后,以及形成了一定的學科素養之后,能夠履行關愛生命、倡導環保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社會責任,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之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的方法與路徑
2.1營造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性探究
高中生的學科素養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基礎,并且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和實踐的過程。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不可操之過急,需要循序漸進地為學生滲透學科素養的基礎理念和內涵,逐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學科素養的內涵。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并未滲透學科素養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然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關鍵性因素,是由于高中的生物知識較為抽象化,學生很難進行深入理解。然而需要教師將抽象化的內容具體化地呈現給學生,將學科素養作為教學活動設計的重點,運用靈活化的教育手段。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并且使抽象化的內容更加直觀化和具體化,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中蘊含的學科素養。在營造情境的過程中不是既定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靈活,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多樣化的設計,情境注意需要貼近實際生活,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提供有效的幫助。例如,在進行細胞呼吸與光合作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綠色植物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教師可詢問學生“綠色植物是怎樣進行光合作用的?以及光照的強弱對植物光合速率有什么影響?”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與同學之間進行探討。繼而為學生講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學生在帶著疑問進入教師營造的情境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交流互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
2.2運用多媒體技術鍛煉思維邏輯
高中生物課程的內容由于知識過于抽象化,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深入理解,若教師始終秉持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課本知識,很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感到無聊或產生消極情緒。因此,若在教學中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與時俱進地進行教學改革,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內容具體地呈現給學生,為傳統枯燥無聊的生物課堂增加趣味性,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化的知識深入理解生物學科,是高中生物課堂改革的重要路徑,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廣泛應用于高中教學中,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將知識更為具體地呈現給學生,通過視頻、音頻、圖片、PPT等形式將生物知識進行細化,使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中的視頻更加真實地感受到生物運動和變化的規律性。并且,多媒體具有一定的新鮮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多媒體技術的多樣化呈現能夠有效緩解原本枯燥無聊的生物課堂,使學生帶著探索的熱情參與到課堂中,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2.3著重培育道德素質及社會責任
道德素質以及社會責任,是高中生物學科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滲透相關內容,可以結合環境保護等知識進行實例教學。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實際的氣候情況,帶領學生共同探討氣候轉暖的原因,通過課堂活動逐漸為學生滲透生態環境與溫室氣體與有毒氣體排放之間的關系,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與此同時,教師可拓展課外教學活動,帶領學生積極參與植樹、為樹木澆水等活動,并參與宣傳世界無煙日、世界環境日等活動,教導學生將保護環境以及預防環境污染作為自身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又如,教師在講解必修三教材中“艾滋病與免疫”的章節時,教師可列舉幾種典型的傳染疾病,并為學生講解疾病的傳播途徑以及治療方法,應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防護措施。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為學生講解艾滋病的傳播以及預防方法,使學生了解艾滋病的傳播主要源自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普通的接觸與共食是并不會感染艾滋的。通過這樣的宣傳性教育,使學生改變傳統的認知,緩解學生的恐懼心理,并提示學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防護意識,進一步深化高中生物在生活中的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什么是給予?對佛學深有造詣的西方分析心理學大家弗洛姆有過專門研究。他認為,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不簡單。
我們往往誤解了給予。
最大的誤解,認為給予就是放棄,是被剝奪,被犧牲了。一個不懂得給予的真正意義的人,一個沒有施舍意識的人,他就是以上述這種方式來感受給予行為的。比如,一個市場性格的人,他愿意給予,是因為有接受交換的利益。只有給予,而沒有接受,他就認為他是受騙了,是吃虧了,是被剝奪了,甚至是犧牲了。這種思維方式的人,一般不肯施舍,拒絕給予。
還有一種人,他把給予看作是美德,是主動的,心甘情愿的犧牲。他們仍然覺得,給予是我的施舍,是我的失去,但因為這是美德,所以,我肯失去,肯犧牲。他們認為,給予比接受更好,因為這是美德,我不求回報,我只求給予,我能接受犧牲,忍受失去。當然,這也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對仁者,對佛陀教化的慈悲心來說,給予還有更高的意義:給予是一種生命力,一種人的善性,本性,菩薩心。正是在給予、施舍中,我體驗到我的富有(當然這是精神能力的富有)。這是一種能量,一種生機勃勃的喜悅的正能量。這不是犧牲,不是被剝奪,不是失去,而是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現了我的生命力和人性中最崇高的施舍。是無我、無私,無任何個人目的的,是為了利他,為了利群利眾,為了成就他人,成就別人的需求。
在物質財富的領域內,并不是擁有得越多就越富有。恰恰是能施舍、能給予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一個囤積者,吝嗇者,不管他擁有多少財產,他一毛不拔,他處處提防失去,他就肯定焦慮不安,唯恐失去,他在心理意義上,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都是貧窮的,是十分卑微、可憐的。吝嗇,正是貪婪的特殊形式。他的心靈一片空空,他永遠享受不到那種施舍與給予的喜樂。窮人比富人更愿意給予,這個道理看起來很吊詭,其實也不難解釋:因為窮人在心理上比富人更不怕失去。2011年5月,美國《福布斯》雜志首次選出全球19位最肯施舍的慈善家,排名首位的是比爾?蓋茨,他共捐出280億美元。其次是巴菲特和索羅斯,他們分別捐款83億、80億美元。19人中唯一的華人是李嘉誠先生,他捐出了16億美元。可見,貧窮的痛苦不是貧窮本身,而是它剝奪了窮人享受給予的喜悅。
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給予的主要含義,并不在于物質的東西,而是在人的精神力量,人品識見,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真正的給予,往往不是給錢,給物,而是把自己給予出去,把自己的生命給予出去。這當然不是說犧牲自己的性命,而是生命中最有能量的東西,比如你的喜悅、關懷、知識、善良本性,甚至是智慧、福德、因緣,生命的一切表現,一切自然流露,都可以給予他人。
因為給予,你充實了他人,幫助了他人,以自己的生命感覺,增強了他人的生命感覺。你不是為了接受,為了回報才給予,而是為使他人也成為一個給予者,你把自己最美好、最具生命力的東西,帶到了更多人的生命之中,更多的人,也成為了給予者。佛洛姆對此非常深刻地說:“愛是一種喚起愛的能力,愛的無能就是不能夠喚起愛。”他還特別引用了馬克思的一段表達得極為優美的話。馬克思說:
“設想人就是人,他與世界的關系,是一種人性的關系,而你只能用愛換取愛,用信賴換取信賴,等等。假如你希望享受藝術,你必得是一個有藝術訓練的人;如果你希望影響他人,你必須是一個能鼓勵他人、激使他人前進的人。你同自然界、同人的每種關系,都必須確定地表現出你真正的、個人的生命,同時這種生命之表現與你當時的愿望所指向的目標要互相呼應。如果你的愛不能喚起愛─這就是說,如果你的那種愛,不能產生愛,如果你以你作為一個愛者的生命之表現,不能使自己成為被愛者,則你的愛是無能的,你的愛是一種不幸。”
卡爾?馬克思的這段話,讓弗洛姆產生了共鳴。因為他認為給予與接受是同體共生的,而給予與接受,并不僅僅限于愛的范疇。他認為,教師可以被他的學生所教導,演員可以被他的觀眾所引導,醫生可以被他的病人所治療。那么,這種給予,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發展,一個人的高素質的養成了。
一個人懼怕給予,可以說,這個人還沒有走向成長和成熟。
給予,說到底,你給予的是什么?是對方心理上的需要。這是我作為一個宗教師的體會。讓我說個故事吧。
我有一位年輕的朋友唐曄先生,他是上海《滬港經濟》月刊的執行主編,他在2011年中,采訪報道了10多家上海最底層的貧困家庭。這些家庭半年都吃不上一口肉。2012年到來的前夜,他掏自己的腰包,請這些接受他采訪的人家吃“年夜飯”,共開三桌(大約30多人吧),每桌2000元標準(飯菜質量可想而知了),然后,每人派“利是”200元,還給了他們回家“打的”的車錢。
這件事做完,他來信問我:“師父,我還有疑惑在心頭。我請這些貧困家庭吃飯,究竟有沒有意義?如果說有的話,意義在哪里?一頓年夜飯,并不能改變他們的生活,他們回去以后,還是過他們本來的日子。所以說,看起來是我請他們吃飯,其實,是他們給我面子,是他們在引發我進行一個更深的思考,是他們在洗滌我的心靈。是我得到的多于他們????”唐曄先生問得好,也說得好啊。他做的是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小事確實不小,他所給予的不是一餐飯,一席酒,不是那200、300元,他所給予的正是過年過節對方心理的需要啊,是對方“每一個白天和夜晚/我心頭都生長著一片常綠的思念”啊(我的弟子陶星宏先生從英國寄來的詩)。
行筆至此,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弗洛姆曾經談到愛的四個要素:照顧,責任,尊重,了解。我認為,四個要素中,責任是最核心的自覺,尊重是最根本的前提。正因為有責任承擔、承擔責任的自覺,才會尊重他人,照顧他人,也才能最了解他人,理解他人。過去,在呼喊萬歲的年代,我們有過“理解萬歲”的響亮呼聲,其實,對一個不懂得責任、又不能承擔責任的人來說,他能理解嗎?連尊重別人都不可能,他還能理解什么、了解什么呢?
關鍵字:醫療糾紛;倫理意識;患方
在中國,醫生似乎也成為了高危行業,公開報道的傷醫事件越來越多,把醫患關系推向了風口浪尖。2016年3月21日,淮北市社集區人民醫院一名醫生被疑似精神病患者砍成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如此惡性的事件,醫生的職業風險成為了焦點。“傷醫、刺醫、醫鬧”的發生不僅僅破壞了正常的醫療秩序,而且還會打擊醫務人員的職業信心,對于患者而言也是不利的。在糾紛的雙方主體中,患方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患方自律性差和法律意識淡薄導致不良結果的發生。尤其是醫患關系上升到暴力與“醫鬧”的程度后,其涉及的已不僅僅道德問題,而已經演化為法律問題,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的道德意識,那么他就很容易觸犯到法律邊界。患方的道德意識的提升是阻止其觸犯法律的第一道防線,而且也只有患方提高道德的認知水平,內化為對醫生尊重與對生命的敬畏,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暴力,消除“醫鬧”。
1、增強患方道德意識的構建
和諧的醫患關系,是依靠雙方共同的努力獲得的,僅僅強調醫方的道德責任是不夠的,患者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時間里,在社會經濟、公共行政、自然環境以及個人生命等領域都出現了忽視道德削弱的現象。患者病人角色意識強化了患者無責的心理,在就醫過程中,患方往往就會趾高氣昂,認為自己不需要再踐行自身的道德責任,也不自覺地承擔自己的道德責任。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患者在疾病狀態下,將自身道德責任給予忽視,忽視每個道德個體都有的道德責任。醫患關系為一種比較特殊的人際關系,其有著多重性質取向,從道德層面上講,它是一種信托關系。良好醫患關系的構建是就醫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有著社會屬性,每個人在社會關系中都是一個道德個體,當這個道德個體轉化為另外一種角色―病人,他仍然是一個社會中的道德個體,是公民角色,個體的道德責任和意識不能削弱。況且,患者在患病期間的一些社會角色的削弱并不意味著患者不用承當相應的道德責任與道德義務。所以,患者應該意識到,自己在求醫過程中并不是一個“自由”人,而仍然是受道德約束和規制的道德個體,對自己要有準確的道德定位,扮演好求醫過程中的道德角色。
2、追求健康的道德責任
醫學不是萬能的,因此,生命的健康需要每一位患者防患于未然。早在 1948 年,WHO 就提出健康的概念,繼而在 1989年,又提出了健康的最新定義,即“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品質的良好狀態”,這是目前對健康較為全面、科學、客觀和完整的概念。人們要努力追求健康,就要全面理性理解健康的概念,認真踐行在追求健康過程中的道德責任。即使在患病狀態下,也應履行自身的社會角色,保持追求康復過程中的社會健康,應履行角色身份正確,能遵守角色行為規范,正確處理角色沖突,不發生傷害他人的舉動。
3、構建理性平臺――實現醫患雙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