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4 10:02: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等教育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普遍聯系 廉價報 教育法
哲學思辨的方法是我國新聞歷史研究和教學的傳統方法。在我國出版的外國新聞傳播歷史類教科書,現已經過全盤照搬外國新聞歷史書籍的階段,發展到本土化階段。但外國新聞歷史史實浩如煙海,目前我國任何一本教科書或教學參考書都不能將所有重要新聞史實都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除講授基本史實和發展規律外,還應該培養學生自覺運用基本哲學原理,分析新聞歷史史實的能力,讓學生探討感興趣的新聞人物或新聞事件,教師善加引導,以達到提高研究水平的目的。普遍聯系的觀點就是外國新聞歷史教學和研究中,適用性強,并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哲學工具。
一、普遍聯系基本原理
聯系是哲學范疇,通常指事物或現象之間及事物內部要素之間相互連接、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等相互關系。聯系不是個別事物之間暫時的、特殊的關系,而是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所共有的客觀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發生聯系;世界是萬事萬物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任何事物都體現普遍的聯系。
二、普遍聯系的宏觀應用
運用普遍聯系的觀點重新審視外國新聞史教材,不難發現其中的問題。如以往的外國新聞史教材體例,要么是以時間為經線,以新聞媒介形式為緯線,進行歷時研究的國別體;要么是以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為經線,以國別為緯線,進行共時研究的斷代史。兩種外國新聞史體例各有所長,比如國別史便于讓學習者抓住一國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脈絡,符合認知心理規律,易學好記;而斷代史便于讓學習者對同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新聞事業現象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各國新聞事業發展規律和不平衡性,有助于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兩種體例之所長恰恰是對方之縮短,而且一般不能互相補充,只能通過教師引導,盡力彌補教材的不足之處。如果將普遍聯系的觀點滲透到外國新聞史教學和研究中去,可在歷時研究中兼顧共時研究,或者在共時研究中兼顧歷時研究,發現新問題,總結新規律。
三、普遍聯系的微觀應用
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的統一性是無限多樣的,世界的普遍聯系與此相一致,也包含豐富的特殊性的普遍聯系。而區別在本質上也是聯系的一種方式,即以對立的方式發生的聯系。一切事物都同其他事物既相區別,又相聯系,二者的辯證統一體現了聯系的客觀普遍性。
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分析具體史實,既能找到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能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差異,真正在認知領域“同化”此知識點,達到“掌握”的程度,而且不“遺忘”。比如以往的外國新聞史教科書通常使用共時研究的方法,分析廉價報的產生原因,并將原因歸結為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還往往從政治、經濟、文化、技術、城市化和商業化等方面詳細分析。這或可解釋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廉價報產生的總體原因,卻不能解釋為什么最先開始工業革命的英國,其廉價報的產生和早期發展狀況不僅落后于其殖民地――美國,而且落后于隔海相望的法國。因此,應該使用普遍聯系的觀點重新審視這段歷史,引入歷時研究的方法具體分析各國國情。比如就受眾素養而言,歐洲各國呈現明顯的不平衡特點。英國雖然1861年的《教育法典》明文規定了“小學教育的‘閱讀’‘書寫’‘算術’的教學內容和要求”[1],但并未使英國的初等教育有長足進展。直到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頒布才真正改變英國初等教育的狀況。該法案主要涉及小學的數量和質量、入學的年限和開辦小學的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內容。此后,英國幾次修訂和補充該法案,使其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有的地區甚至普及初等義務教育。至此,英國才擁有了大量能夠讀懂新聞的潛在受眾。而法國1833年頒布《基佐教育法》,主要內容是:國家有權征收特別稅款作為教育經費,在全國普遍設立小學;在各省設立師范學校培養初等學校師資;設立小學教育鑒定委員會,規定所有小學教師必須接受培訓,獲得教師資格證才能任教該法案的實施是法國初等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步驟,推動了法國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的發展。而1881年頒布的《費里法案》其要旨是宣布實施普及、義務、免費和世俗的初等教育;規定兒童6歲入學,初等教育為義務教育;小學和學前教育是免費的;廢除法盧法案中關于教會對學校的特權,取消公立學校的宗教課,改設道德和公民教育。該法案為近百年間法國國民教育的發展奠定基礎。大洋彼岸的美國于19世紀20年代后致力于公立初等學校的建立與發展,并形成公立學校運動,實施普遍的國民初等教育。主要是設立州教育委員會;建立地方稅收制度,籌集辦學經費:興辦公立小學;制定義務教育法,推行免費義務教育等。由此可見,美國的免費初等教育普及明顯早于英法,更早地為廉價報興起提供合格受眾并培養潛在受眾群的閱讀習慣。
除受眾教育水平因素之外,新聞事業作為上層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受經濟基礎制約,另一方面還受本國政策影響。比如英國的“知識稅”在1712年到1861年的150年中,鉗制了報業的發展,廉價的逃稅報紙雖然在民間發行,但面臨隨時被當局取締的危險,廣告商也不可能信任可能會被查禁的報刊,廣告額較少,使得英國的廉價報舉步維艱。而美國殖民地政府1765年頒布印花稅法案,比英國本土推遲50年,該法案只實施1年,英國政府就因殖民地各界的抗議、指責而被迫撤銷。同年制定的湯森法案,規定征收的稅種中包含紙張稅,仍有三分之二的報刊抵制這一法案。此后1776年爆發美國獨立戰爭,英國殖民當局的紙張稅自然不了了之。美國獨立后,1791年通過了《權利法案》規定:國會將不制定任何法律――剝奪言論或新聞出版自由。因此,美國報業在1791年之后,就獲得更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在相似經濟條件下,美國的廉價報發展自然比英國更有優勢。
綜上所述,普遍聯系的觀點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對外國新聞史史實進行教學和研究,普適性強,可操作性強,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哲學工具。
參考文獻:
關鍵詞:法國 免費學前教育 借鑒
中圖分類號:D922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030-01
對兒童的早期教育和發展以立法的方式加以保障歷來受到法國政府的重視,如今已出臺40多部有關學前教育的法律,將學前教育的地位、性質,在學前教育發展領域政府的職責、財政投入、弱勢群體兒童的權益以及幼兒教師的待遇等明確下來。
一、法國學前教育立法的內容與作用
大革命以后,法國便致力于教育立法。1791年法國憲法中明確規定“在所有人不可缺少的那些科目教學中實行免費教育”。18世紀末期,法國政府頒布了《康多塞法案》,首次以一個獨立的教育階段來看待初等教育。1835年,要求將初等教育特別是學館在各縣建立起來,由國家管理托兒所。托兒所管理與監督體系最早于1837年問世。《費里法案》(1881)規定以義務、免費和世俗化作為國民教育需要堅持的幾項原則,明確指出對學前教育實行免費。法國政府在這一年的8月又繼續出臺教育法令,在公共教育系統中增加幼教機構,包括托兒所等,并以“母育學?!苯y一稱呼?!陡瓴R法案》(1886)中將學前教育納入初等教育之中并明確要求由省級師范學校培養小學教師以及幼兒教師,而且統一以小學教師稱呼。教育部長于1908年頒布法令,指出照料幼兒,使他們在德、智、體三方面的發展需求得到滿足?!豆冉逃ā罚?975)又進一步指出,以推動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相銜接作為學前教育的目的。法國教育部于1977年明確指出,以教育、照料和學前準備作為幼兒學校所要實現的目標。秉承《教育方針法》的基本理念,法國政府在1990年嘗試將傳統的年級概念打破,將學習階段這一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初等教育中建立起來。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在這項改革下合為一體,以三個學習階段來劃分2歲至11歲的教育?!队變簩W校教學大綱》(1995)中,W前教育又呈現出新的改革方向,以五大領域來劃分教學活動?!督逃ǖ洹罚?000)將教育作為國家公共事業的地位明確下來,國家必須確保教育的組織和執行;國家承擔(公立)初等學校和幼兒學校教師的工資??v觀法國政府頒布的幾十部法律規范,可以發現其主要內容集中于確立學前教育的基礎性地位,明確學前教育免費與公益的性質,細化學前教育的目標與課程設置,規定對幼兒教師基本權益的保障措施幾方面。
二、法國學前教育立法對我國發展學前教育的啟示
(一)使學前教育立法進程加快
政府要以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來看待學前教育,將其法律地位明確下來。我國政府現要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學前教育辦學行為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能夠做到有法可依,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促進學前教育的有序發展,確保每名兒童真正有權接受學前教育。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先導,現階段我國正面臨學前教育不公平的嚴峻挑戰,因此當務之急是借鑒國外的學前教育立法經驗,并結合我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盡快制定出公平性與公益性兼備的學前教育法律規范。
(二)使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加大
我國學前教育不僅無法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也無法與國內其他階段的教育相比。在教育資金投入方面,學前教育階段存在嚴重不足,導致其基礎非常薄弱。只有以充足的資金支持學前教育,使其擺脫資金短缺的狀況,才能更好地推動其發展。我國2010年至2020年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后,在學前教育領域,國家已逐步加大投入,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切實落實有關政策,將資金落實到位,特別注意扶持我國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確保能夠全面、均衡地發展學前教育。同時,在幼教薪資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力度。
(三)完善學前教育目標和課程
我國可以借鑒法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對學前教育目標的設定以及對學前教育課程的設置。具體來講,我國可圍繞具體化、系統化、可操作化的標準來設置學前教育的目標和課程,從兒童的實際情況出發,使他們學會生活與學習,能力得到發展。此外,還要注意參考本土文化設置學前教育課程,并將該階段課程的多樣性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張繁,王雨露.國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
[2]沙莉,龐麗娟.明確學前教育性質,切實保障學前教育地位――法國免費學前教育法律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10(9).
[3]龐麗娟,夏靖,沙莉.臺灣地區立法促進私立學前教育健康發展的經驗及啟示[J].教育科學,2013(1).
關鍵詞:教育經費投入 問題 對策
一、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自國務院確定“教育有限發展”的戰略地位后,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的總量以較快的速度增長。盡管教育經費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和國外相比,我國教育經費在GDP中的比例還是很低。在2008年以前,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3%以下,2010年這一比例上升至3.13%,2011年持續上升至3.49%,2012年我國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為4.08%,首次達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而對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而言則遠遠超過了這一比例。
(二)教育經費分配結構不合理
我國教育經費在配置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同時在不同類別如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以及不同地區之間教育經費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合理,不能夠滿足各級各類、各地區教育協調發展的需要。從近幾年的研究數據顯示,隨著我國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教育經費投資力度的不斷增強,高等教育占教育經費比重高了一點,而初等教育相對來說低了一點。在我國東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占據著絕大多數的教育經費,而中西部地區教育經費則出現嚴重的投入不足。
(三)教育經費使用效率不高
現階段,我國教育經費既有嚴重短缺的一面,又有著使用效率不高的一面。目前,我國高等學校存在著布局分散、重復辦學等問題,中小學校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這種狀況造成了教學資源配置及其不合理,教育投入上存在著很大的浪費。再者,現行財政撥款一般由中央撥款到地方,這種層層下放的撥款方式也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教育成本分擔主體確定不合理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善,義務教育開始全面推行免費制改革,與此同時我國高中在成本分擔過程中政府分擔的比重正逐年下降,而個人分擔的比重正逐年上升,教育支出已經成為農村家庭費用支出的主要部分,個人和家庭所支付的教育成本負擔較重。政府投入不足必然引起非政府投入量的增加,特別是通過增加學費的方式讓個體承擔更多的教育成本,這將對農村貧困家庭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
(五)缺乏健全的教育經費法規和政策
目前,我們有 《義務教育法》,有《高等教育法》,但卻忽視了高中階段的教育。我國的教育立法涵蓋了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等各個方面,唯獨普通高中階段的教育沒有專門的法律規范,對普通高中教育經費的投入機制也缺乏相應的法律規范。
二、解決我國教育經費投入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
政府的投入是穩定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作為投入的主體,政府在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上有著直接的責任。盡管這幾年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總量有著很大的提高,在2012年也初步達到了4%的戰略目標,但是,從相對量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此外,我國政府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超收收入和預算外收入,可以按照適當的支出比例用于教育,加大對教育經費的投入量。
(二)拓寬教育經費的來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新機制
1.完善非義務教育成本分擔機制,不斷改善高校收費制度
高等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的范疇,推行高校收費制度比免費制度而言更有利于提高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例如2012年我國教育部出臺的研究生教育收費政策,推行全面地收費制度來改革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也許對于學生家庭來說要承受一定的學費壓力,但是從長遠來看,它卻大大的提高教育經費的融資渠道,同時也加大了學生資助制度。但是,對學生來說,也應該考慮到他們的現實支付能力。因此,政府應不斷地拓寬教育資金來源渠道,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形成教育經費來源的多元化結構。
2.高等學??衫米陨韮瀯?,主動增加收入渠道
對于高等學校,可充分利用自身辦學的優勢,大力發展校辦企 業,利用校辦企業帶來的收入解決辦學經費的不足和困難。同時,政府可嘗試著推行高等學校募款機制, 強化社會捐贈意識,建立基金制度, 吸收社會對教育,特別是對高等教育的捐贈,使之成為高等教育經費 來源的重要渠道。此外,高等學校還可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力量,積極爭取科研項目和項目經費,這也是獲取教育經費的一種有效途徑。
3.實行適度靈活的融資政策,拓寬辦學經費來源
政府可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把社會閑散資金聚集起來,使更多的資金能流入到教育事業;同時也可發行教育債券,保證要有一定的回報率,為高等教育發展籌集更多的經費。同時,我國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交流的平臺,向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申請教育貸款,有效的利用外資,通過爭取由國際機構對發展中國家教育發展提供的國際教育資助,來幫助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
(三)加強教育經費投入的法制建設
在立法方面,對于沒有高中階段相關的教育法律,政府可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來規范高中教育經費的投入機制。同時對于教育經費的規范,可借鑒國外經驗,對教育經費來單獨立法。通過法律的規范,明確規定教育經費的來源、使用、分配和監督等。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監督職能和提高經費的使用透明度,對違反教育經費法律、法規的行為嚴懲不怠。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2012[M].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4.
[2]吳應發.關于我國基礎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4.
[3]李有彬.論教育經費投入體制的建立和完善[N].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5.4.
一、實用主義滋生下的教師教育
英國的教育,是不依照邏輯亦不是到處均等劃一的,因為它并不是為一班立法家或政治家思索出來,自上而下頒行于全國的。同時,它又非偶爾而來,卻是由種種實際的需要發展出來的。離開了英國的民族歷史就不能了解英國的教育制度,因為后者本是英國民族性格的產物。 對英國早期的教師教育一般會追溯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導生制”和“見習教師制”。十八世紀末,英國牧師安德魯?貝爾和約翰夫?蘭開斯特不約而同的采用了一種應對教師短缺的實用方法:導生制。他們通過培養年齡較大和學業優秀的學生,對其他學生進行教學和管理。見習教師制開始與導生制大同小異,后來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改進,見習教師的年齡、規模都逐漸提高。1840年,英國第一所師范學院―巴特西師范學院成立,使見習教師制更加走向規范。由于導生制和見習教師制這種廉價便捷的教師教育模式暗合了英國當時流行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想,使其在英國流行了100多年,并傳播到了很多其他國家。但這種方式培養的教師雖然解決了當時在教師短缺和資金匱乏下大眾對教育的渴望和需求,但就如同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思想本身一般,存在著弊端:“小教師”年齡小,水平低,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
十八世紀中葉,導生制明顯的缺陷導致它最終走向滅亡,隨后的一百年,取而代之的是師范學院。但師范大學發展的道路也舉步維艱,在政府與教會的博弈中磕磕絆絆的前行。直到1890年,才“創建附屬于大學或大學學院的非教會性質的師范日校”,這是首次以大學的形式開培養師資。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廣大中產階級和民眾對于平等教育的渴望,同時更是國家對師范教育的經費撥款支持,使得大學張開懷抱,接納教師教育,英國教師教育的發展再一次受到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人口銳減,英國師范學院教師與學生的數量都大幅度減少,一切百廢待興。1944年,英國政府為應對此情況,相繼出臺了《1944年教育法》和《麥克奈爾報告》?!?944年教育法》,即《巴特勒教育方案》,此法案“為英國今后教育的發展搭建了基本的框架”。 隨后出臺的《麥克奈爾報告》,即《教師和青年領導者的補充、招聘及培訓委員會的報告》對教師教育的目標、管理、課程、待遇都提出了許多建議。無論是方案和報告雖然進一步加強了教師的地位和專業性,但是都無法把英國從戰后教師短缺的陰影中解救出來。這時,《教師應急招募與培訓》計劃相應而生了,計劃在招收對象上降低標準,為“年齡21-35歲之間,戰爭期間在皇家軍隊或其他形式的國家機構服務12月的男女青年”,學習期限為“先是為期一年的師資課程,接著邊教學邊進行兩年的在職學習”,為解決燃眉之急,實用的英國政府其實又將“見習教師制”換了一種方式“復辟”了,但這個實用的緊急招募計劃果然收到良好效果,英國的實用主義哲學又一次發揮作用。
不得地說,招募培訓計劃雖然解決了教師數量的難題,但其對導生制和見習教師制的“復辟”,使得直到20世界70年代,英國教師教育的發展都處在停滯的狀態。但隨著師范教育日益規范化,科學技術的發展革新,一種嶄新的教育思潮逐漸取代了實用主義和經驗主義思潮,這就是科學主義思潮。
二、等級鮮明彌漫中的教師教育
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以前,英國最早的教育都是由教會牢牢掌控,貴族和中產階級往往進行家庭教育和學徒制教育,只有佃農和貧苦人家的孩子進入由基督教會組織的學校,提供教育成了教會的主要職責。16世紀開始,英國人口不斷增長,教師匱乏,當時的教師主要來自教會中的教士,質量和數量都不盡人意。十八世紀,新興資產階級逐漸興起,繁冗無實用價值的古典課程逐漸不受貴族和中產階級的歡迎。中產階級開辦了學院,對古典課程進行了改革,增加實用課程,為工業革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對大部分貧苦大眾進行教育的地方就是導生制學校,又叫慈善學校,教師大部分是通過導生制培養出來的,教師水平和社會地位都很低下。恩格斯對慈善學校教師的評價是:“只是為了生活來當教師,大多數連自己也沒有具備最必要的基本只是,缺乏教師所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 由此可見,在早期英國教師教育中,貴族、中產階級、大眾平民階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導生制和見習教師制是有著鮮明的階級色彩的。導生制表面上免費解決了大量下層人民的教育問題,實際上反倒顯示了英國當時教育的不公平。
到了1870年,在政府與教會的矛盾中出臺了《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實行了5―12歲兒童的強制教育,造成對教師數量需求的大量增加和對教師質量的更高要求,英國逐漸開始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英國教育改革開始層層遞進,并從《初等教育法》開始,最終導致了不平等的制教育制度。
一、英國學前課程的歷史演進
(一)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雙軌模式”的學前課程
19世紀中葉英國經歷了工業革命的洗禮,率先進入工業社會。一方面,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積極尋求新的方式對其子女進行幼兒階段教育,另一方面,工商業資產階級與工商業無產階級之間矛盾加重,低工資的女工和童工急劇增加,幼兒的安全和教育問題日益顯著。于是,英國中上層階級開始設立私立幼兒學校,然而幼兒學校服務的對象卻按階級劃分為窮人和富人子女,于是形成了“雙軌制”的學前課程模式。19世紀末,福祿貝爾思想開始傳入英國,但是由于幼兒學校數量有限,福祿貝爾思想滲透較為緩慢,福祿貝爾幼兒園也多為貴族幼兒學校。19世紀20年代,歐文(Owen,R)在新拉納克創立幼兒學校,主要招收貧兒。歐文從“性格形成”哲學出發,認為在幼兒學校中早期的性格培養將對兒童以后性格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課程的終極目標應該是使兒童得到全面的發展,即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方面全面發展[2]。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進步主義教育思想的傳播,興起了“兒童中心”課程,將兒童視為有潛力的個體,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自由的教學內容使兒童多方面的潛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隨著1870年《初等教育法》(ForsterAct)的頒布,福祿貝爾教育思想在英國廣為傳播,為貴族子女設置的福祿貝爾幼兒園,主張以游戲課程為主,不主張過早教授讀寫算知識。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學前課程發展的特點是:第一,課程設計雙軌模式。招收貧兒的幼兒學校重視兒童性格的形成,強調兒童接受全面教育。歐文認為人的性格從出生之日起就是受外力而形成的,歐文更傾向于社會的力量對幼兒的影響,而教育就包括在社會的力量之中,因此,歐文認為幼兒學校的目的是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使兒童形成良好的性格。而為貴族子女設置的福祿貝爾幼兒園教育目的是希望通過游戲和活動充分發揮兒童潛能。第二,課程內容基礎性、多樣性并存。福祿貝爾設置了幼兒園課程,包括游戲和歌謠、恩物、作業、運動游戲、自然研究等,不主張過早的接受讀寫算的教育,課程內容體現了多樣性。歐文創辦的幼兒學校主要是針對貧窮家庭子女,其課程“主知主義”傾向嚴重,強調幼兒基礎的讀寫算的訓練,使其進入工廠之前能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課程內容呈現基礎性。因此這一時期學前課程內容因不同階級的需要而呈現出基礎性、多樣性并存的特點。
(二)20世紀初到70年代“兒童中心取向”的學前課程
進步主義教育思想產生于19世紀末并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進步理論源自盧梭、裴斯泰洛奇和福祿貝爾等人的教育思想,并深受現代科學影響[3],杜威的教育理論對進步教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時,福祿貝爾思想已滲透到幼兒學校中,自由活動和自我創造在幼兒學校中掀起一陣熱潮。一般認為,英國的幼兒學校是英國實施兒童中心的進步主義教育方法的真正發源地。1933年《哈多報告》(HadowReport)即《關于幼兒學校以及保育學?!罚╰heInfantandNurserySchool)的報告中提出了課程的基本原則,即“應該根據活動和經驗,而不是那些需要掌握的知識和需貯存的事實去考慮課程”,“將‘課程(curriculum)’一詞完全運用到幼兒學校的教學是非常危險的,也是與幼兒學校長期形成的自由主義方法背道而馳。”19世紀60年代,兒童中心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在實踐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幼兒學校中[4]。此時,在英國掀起了“開放學校運動”和“鄉村學校實踐”,開放學校力圖摒棄傳統的課程分科以及學科相應的教學大綱,根據兒童的活動組織課程,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以小組活動或個別活動代替傳統的班級教學,打破兒童年齡限制,崇尚兒童的自由學習,發現學習和創造性學習。雖然兒童中心的思想對英國學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在這之前它尚未在學前教育機構中得到廣泛的實施,直到20世紀60年代《普羅登報告》(ChildrenandPrimaerySchool),才將“兒童中心”課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20世紀初到70年代英國學前課程的特點是:第一,“兒童中心”課程。課程重視兒童社會的、情感的和智力發展的需要,不要給兒童任何內在的壓力和競爭性的考試。第二,課程內容呈現靈活性。將福祿貝爾“作業”和“恩物”等分散學前課程整合到“活動課程”中,將讀寫算課程延遲到幼兒園結束后開設,更關注“興趣中心”課程,包括:訓練技能的勞動、音樂、戲劇、自然研究以及演說訓練游戲、語言訓練等。課程依據學生的興趣劃分為幾個班級主題活動,這些興趣通常來自社會和環境研究,包括藝術、模具制造的工藝課、實踐中的數學課、以及富有想象力的寫作課等[5]。第三,國家開始干預學前課程。《費舍法》將保育學校納入國民教育制度中,地方教育當局開始管理保育學校,《哈多報告》的出臺是英國政府開始干預學前教育的文獻,《普洛登報告》標志著進步主義教育在英國學前教育中的影響達到頂峰,也標志著英國學前課程管理的改革劃時代的轉變。
(三)20世紀70年代以來“統一標準”的學前課程
1973年,英國受石油危機的影響,經濟嚴重衰退,失業率急劇上升,進步主義教育影響下的英國教育弊病叢生,教育質量不斷下降,引發了很多人對進步主義教育的質疑,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關于傳統教育與進步教育的教育大辯論開始了。教育大辯論要求建立統一的國家課程。1988年英國撒切爾政府頒發了《教育改革法》(EducationReformAct1988)設立了國家課程(thenationalcurriculum)。國家課程包括三門核心課程,英語、數學和科學;七門基礎課程,歷史、地理、工藝學、藝術、音樂、體育以及現代外語(現代外語不屬于學前教育的范疇)。對于5歲以下兒童沒有實施國家統一的課程,但是出于幼小銜接的考慮,需要參考國家課程,在此基礎上保持一定的靈活性[4]。2000年英國布萊爾政府“教育和就業部”頒發了《基礎階段課程指南》(theFoundationStageCur-riculumGuideline)首次在基礎階段(TheFounda-tionStage)設立了統一的國家課程。統一后的課程強調基礎階段的“六大領域”的課程,第一,學生個體的、社會的、情感能力;第二,交流、語言和讀寫能力;第三,數學能力;第四,對世界的理解能力;第五,身體發展;第六,創造力。實際上,指南提出的六大課程標準是為了支持、促進和發展兒童未來的學習,使兒童獲得個人的、社會的、情感的幸福,正確的學習態度、堅持認真的品格,社會技能、身體健康、讀寫算的基本技能、對世界的理解、創造性的發展。2010年卡梅倫政府上臺后,將“兒童、學校和家庭部”更名為“教育部”,2011年7月,政府著力對兒童早期教育中心進行改革,將要消減0~5歲早期教育課程,重點關注兒童入學準備和學習能力,將69條具體課程目標減少到17條。為了確保兒童健康快樂的學習,改革將主要關注兒童教育三大核心目的:個人、情感和社會的發展;身體發展;語言交流能力,發展四項重要技能:讀寫能力、數學能力、表達藝術以及對世界的理解和構想能力,同時將基礎階段學習與初等教育第一階段學習內容緊密銜接[6]。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學前課程的特點是:第一,統一的課程標準。進步主義教育影響下的課程由于社會經濟危機的影響而備受抨擊,于是,崇尚用立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英國人,開始尋求法律的權力來設立全國統一的課程。第二、課程重構傳統。20世紀以前,工業革命的發展要求英國的學前教育加強對學生讀寫算基本技能的訓練,然而進步主義教育關注活動課程,70年代以來,隨著進步教育弊端的凸顯,人們開始尋求一種嶄新的課程,讀寫算等課程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然而,進步主義仍對英國的學前課程產生影響,于是,英國學前課程在強調核心課程的同時,也兼顧了對兒童個體潛能的發揮,無疑這是對傳統的回歸,但卻不是直線式的回歸,而是對傳統的重新建構,基于傳統卻超越傳統。第三,課程設計走向自由化。布朗政府上臺后對學前教育進行了改革,認為削減課程標準可以使教師自由地和幼兒交流,也可以減少對教師進行書面評價的風險,教師可以自由安排課程內容,這對教師和幼兒來說都是相對自由的[7]。
二、英國學前課程歷史演進的基本特征
(一)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學前課程遵循漸進式的發展模式
“現代社會在英國的出現,似乎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傳統與變革和諧的交織,恰似在同一長河中…當人們自以為是涉足在繼承傳統的源流中時,變革卻如清新之水,已注入傳統而融合與其中了”[8]。英國的學前課程也在傳統與變革中,實現了漸進式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第一,通過立法的方式解決某一具體的問題。英國是一個重視立法的國家,如19世紀初期,學前教育多半是慈善機構或民間團體興辦,其發展顯得分散而缺乏科學的設計。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力圖建立公立教育制度。福祿貝爾教育思想深入英國幼兒學校后,理念主義的課程模糊了對教育的精確把握。1933年《哈多報告》的出臺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將學前課程定位為“活動課程”,使學前課程的發展有了清晰的方向。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對英國幼兒教育的影響可是說是根深蒂固的,然而,進步主義課程的弊端也很顯見,1988年《教育改革法》統一了國家課程,將個體潛能的發揮與全面的發展結合起來,適應了時代的要求。第二,發展的進程是基于傳統卻又超越傳統。英國是一個典型傳統的民族,它率先完成工業革命進入工業社會,“教育的工業模式”非常明顯,自由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傳統主張最小政府的信條。濃厚的等級觀念和貴族精神造成英國教育中長期存在雙軌制度。然而,保守的英國人卻沒有囿于傳統的藩籬,站在傳統的基點上重構了傳統,例如,自由主義的傳統深深影響了英國人,即使在布朗政府出臺的課程標準中,自由的理念依然貫穿在教育改革中,雖然削減了課程,但是其主要目的還是給予教師和學生更大的自由,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在多樣性和靈活性之間,英國學前課程走向了統一國家課程
英國政府不干預教育的傳統,使得英國的教師有了更多的操作自由,學校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以及教科書等都由校長和教師自行決定。進步主義影響下的學前課程雖然整合了課程,但是由于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學前課程凸顯了多樣性和靈活性,這也導致英國學前教育質量一直落后于其他工業發達國家。針對這種情況,撒切爾政府上臺后,利用1988年《教育改革法》統一了國家課程,繪制了以核心課程和基礎課程為框架國家課程藍圖,此舉也表明,英國政府摒棄了不干預教育的傳統,英國的教育管理體制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學前教育在政府的干預和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三)在預設與生成之間,英國學前課程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
歷史的邏輯預設是一種基礎性的敘事,它的生成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人們去認知歷史時,必須通過對歷史時間和空間的還原,將諸多的人類行為的特殊樣式以抽象的哲學思辨的方式體現出來,才能深刻反映歷史生成和預設的統一,也才能深層次的揭示人類發展過程的經驗和教訓[9]。歷史的每一步推進似乎都在鑄造著一個嶄新的物態世界。工業革命的發展邏輯將對人類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發生徹底的、結構性的顛覆。然而,這種發展邏輯從它的辯證性來看,其輝煌的一面掩蓋不了令人憂慮的另一面,資本對人性的侵蝕、財富的兩極分化以及社會制度的不平等這一系列工業文明帶來的社會弊端。英國的教育中不平等的雙軌制正是這種社會制度下的產物。縱觀英國學前教育的每次歷史演變,無不與當時英國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英國學前課程的歷史演變與其說是教育本身發展的結果,不如說更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你們好!今天各位家長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就犧牲休息時間來學校參加五年級畢業班的家長會。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各位家長的到會表示衷心地感謝!
再過一個月,我們的孩子就要小學畢業,進入初中繼續自己的學業。小學畢業,標志著人生中學校學習生活第一個階段的結束,標志著孩子已經步入少年時期,同時也標志著孩子已經完成了國家《義務教育法》規定的初等教育的學習任務。
在我們的五年級學生即將面臨小學畢業的時候,我想,我們的家長和我們的老師應該更好地結合起來,做好學生由小學向初中這一階段的過渡工作。
一、教育孩子做個合格的小學畢業生
在座的每一位家長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所希望,有所期望,但各位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又不盡相同。有的希望孩子學業長進,聰明過人;有的希望孩子不給自己招惹麻煩就可以了;可能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以后升學沒有太大希望,能讀書看報,買東西算帳就行了。《義務教育法》中指出:“義務教育要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p>
我想,我們的家長,我們的老師慶該攜起手來,教育孩子,提出要求,首先讓孩子做個合格的小學畢業生:
1、小學畢業前夕是學生思想波動較大的時期,這個階段要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愛父母、愛學校、愛老師,團結和幫助同學。
2、小學畢業時在知識能力方面要達到一定水平。具有初步的閱讀、寫作、計算能力,初步的自然常識和社會常識,一定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注意能力,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初中的學習做好知識的鋪墊。
3、身體發育正常,具有健康的體質
,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勞動習慣。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為初中的學習做好身體和生活上的準備。
二、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
五年級的孩子即將結束小學生活頁升入中學。在這樣的關鍵時期,圓滿結束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順利跨入中學尤其重要。
第一,家長們要有思想準備,弄清楚中小學學校生活的不同。孩子從五年級升入初中,表面上看只是升了一級,但這一級不同于從一年級升入二年級,四年級升入五年級,它是跨越了小學和中學這兩個不同的學習階段。在小學階段,課程相對較少,學生生年齡小,老師和學生接觸的機會多,在一起生活的時間長,老師對學生幫得多,管得細。進入中學后,課程增多了,在學習及生活管理方面,逐步要求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較強的自制能力。所以,家長必須明白中小學階段的不同。
現行的農村基礎教育投資體制始于1985年,其核心思想在于兩點:一是分級辦學、分級管理;二是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十幾年中,農村基礎教育投資體制一直是“以鄉鎮為主”。這種體制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且使用效益不高,政府投資比重持續下降,投入水平的區域差距日益擴大等。而且由于我國鄉鎮經濟發展水平及農民承受能力差異極大,使得農村基礎教育普及和發展中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教育經費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師外流、師資不足問題異常突出。2000年開始在各地陸續展開的農村稅費改革,取消了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兩項政策,使原有的農村教育經費籌措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村基礎教育的開展舉步維艱。安徽省作為農村稅費改革的發源地,稅費改革較大幅度地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基層政府的收入也隨之減少。2000年1776個鄉鎮財政供給人員達66萬人,僅工資一項就需要49.5億元,而當年鄉鎮可用財力約46億元,連鄉鎮人員工資都不夠,根本無力舉辦農村基礎教育等公用事業。為此,國務院2001年頒布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基礎教育管理投資、管理體制。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通知》也強調: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從政策上實現了由“以鄉鎮為主”到“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投入體制的過渡。
從政策層面上明確規定了農村義務教育應以縣級財政支付為主,使基礎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步,但其實踐意義不大。“以縣為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縣內教育投入的貧富差別得以平衡,但仍無補于一個縣財政的絕對匱乏。事實上縣財政和鄉(鎮)財政有著相似的困難處境,很少有地方鄉(鎮)發展較差而縣財政卻能“風景那邊獨好”。即使把權責由鄉上升到縣,也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義務教育投入短缺的現狀,這一點可以從目前依然存在的教師工資拖欠現象得到印證。當前我國的財力分配格局中,中央和省級政府掌握了主要財力,但基本擺脫了負擔基礎教育的責任;縣鄉政府財力薄弱,卻承擔了絕大部分基礎教育經費。小馬拉大車,大馬拉小車,這種政府間事權與財權不對稱是基礎教育經費短缺的制度成因。教育經費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師外流、師資不足問題的基礎教育現狀,要求我們在當前政策的指導下,結合國外經驗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投資體制。
二、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財政投入的理論基礎和國外經驗
(一)、基礎教育財政投入體制的理論基礎
根據公共經濟學理論,基礎教育是一種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基礎教育是一種全民教育,傳授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滿足社會公眾對初等教育的需求,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A教育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著一個國家整體素質水平的高低和綜合國力的強弱,它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對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具有較強的公共性和較弱的私人性,是一種準公共物品。對于農村而言,通過基礎教育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勞動素質,使其提高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能力,是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教育是緩解貧困的重要手段。
基礎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應?;A教育不僅可使個人獲益,也可使他人獲益。教育收益通常并不能被限制在某個地理區域,也不能被限制在某個產業部門。人們一旦接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就具有了更強的判斷能力,能提高自己的涉世處事能力?;A教育是提高整個民族素質的基本途徑,達到社會民主與法制的必由之路,其社會收益是顯而易見的,顯著的外部性特征決定了基礎教育必須由政府來進行投資。根據世界銀行高級教育經濟學家普薩卡拉波羅斯對教育投資回報率進行研究表明,不同階段的教育回報率是不同的,初等教育投資的回報率和社會回報率相對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高,而且初等教育的社會效益更加明顯。從區域來看,農村基礎教育的外部性比城市更要加強。每年都有大量的農民子弟通過高考走進大學,他們畢業后很少回到農村,從而使農村基礎教育成為城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城市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收益者。所以,農村教育單純由農村縣、鄉兩級地方政府財政來投資不符合公共產品投資與受益的相對公平性。
(二)國外基礎教育投資體制
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都特別重視教育的發展,根據基礎教育的特點,將其投資舉辦責任歸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為多,并以州政府為主。
美國是三級政府共同負責的,以州政府為主組織基礎教育。1992年,公立基礎教育資金來源中,聯邦占6.6%,州政府占約46%,地方政府(包括城市、鎮或縣的一部分)占47%?;A教育是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務,也是最大的支出(1991年占州和地方政府總支出的1/4,占地方本級支出的40%)。1992年,50個州共有36個州的州級教育資金占教育總支出的40%,有46個州占比達到30%以上。
法國有中央、大區、省、市鎮政府四級體制,基礎教育由省和市鎮共同承擔,但以省政府為主。省政府負責初中教育,占全部基礎教育投資的85%左右。小學教育由市鎮財政負責,僅占全部教育經費的15%。
在澳大利亞,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責任完全在州政府,州政府負責管理和經營學校,并負責學校所有的資金來源,地方政府沒有任何支出責任。在巴西、墨西哥,基礎教育是中央和省的共同責任。在德國、印度、阿根廷,基礎教育主要是省(州)政府負責任。
三、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財政投入制度的建議
(一)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
教育作為上層建筑,其發展規模和速度必須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我們確定教育發展目標、規模和速度,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具有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教育的均衡發展相對教育大起大落更能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村經濟發展落后,經濟基礎還很薄弱,財力有限,更應當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確立與當地經濟相適應的基礎教育目標,利用有限的教育資金,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全面提高教育的投資效益。
(二)、構建新的基礎教育投資格局,明確各級政府在基礎教育中的投資比例
作為公共物品的基礎教育應當按照公共經濟學理論,同時借鑒國外基礎教育投資體制的先進經驗,明確各級政府在基礎教育投資中的投資責任。把基礎教育的責任安排在中央和省級政府,同時縣級財政也承擔重要職責,最終形成多級政府承擔基礎教育職責的財政保障格局。就當前而言,可以解決縣、鄉兩級財政的投資窘態,調整基礎教育公共投資的責任與義務不對稱現象。就長遠來看,有助于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基礎教育分布不均的問題,實現政府的教育宏觀調控目標。
具體由中央按照因素計算法確定基礎教育的公共支出的基準數額。按照在校生和教師崗位計算經常性支出費用,按照各省學校數量和規模確定校舍基礎建設經費。中央按照基準數額的一定比例(參照他國可以為10%-20%)劃到各??;各省依照此標準至少承擔40%,經濟條件好的,可以增加資金數額;縣級財政拿出基準數額的40%-50%,根據當地經濟狀況增加數額。三級政府的資金共同組成基礎教育資金,成立專門帳戶嚴格管理。鄉鎮政府不在承擔基礎教育支出,而負責轄區內的基礎教育組織工作。
(三)、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級政府基礎教育的財政轉移支付手段
各級政府對基礎教育投資的分擔比例已經明確,但對基礎教育實行財政轉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貧困地區的落后的基礎教育。通過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可以在基礎教育正常開展的同時,實現政府對教育因經濟地區差別導致的地區失衡進行宏觀調控,進行教育政策引導。
(四)、以稅收制度保障各級政府基礎教育投資的資金來源
在保證現有的稅制結構和稅收總量的情況下,明確一項或若干項稅種為義務教育專項稅,宏觀調控義務教育。這方面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美國教育經費主要來源于各州的財產稅,另有一些國家把個人所得稅收入專項作為教育資金來源。采用這種征稅辦法稅基穩定豐富,稅收來源不會因為經濟的波動而有較大的起伏,保證了教育經費的穩定和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