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8 17:21: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動物醫學的專業認知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中獸醫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育觀念落后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的觀念在中獸醫學課程的講授和學習過程中根深蒂固,授課過程普遍重理論輕實踐,只重視書本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實踐技能的培養;學生學習也只注重課堂講授的內容,完全為了應付考試,而脫離了臨床的應用與實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創新和興趣的培養。
1.2 教學內容繁雜、抽象
中獸醫學內容繁多,主要包括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辨證論治為主的基礎理論,以及病因、四診、防治法則、中藥、方劑等多個內容。且其中諸如陰陽五行等內容語言晦澀、抽象難懂,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理解與認知。而同時由于近年來課程學時數的不斷縮減,現有的課時亦不能滿足對全部教學內容的講授工作。如何精煉教學內容,授課語言通俗易懂,是擺在中獸醫學課程教師面前的一個主要問題。
1.3 教學方法落后
目前,中獸醫學的教學雖普遍采用多媒體教學,但限于該課程的特殊性質,課程相關的直觀教學資料相對較少,如標本、照片、錄像、動畫、模型等,多數課件的制作仍以文字為主,相關知識與理論的闡述仍停留在文字描述階段,缺少直觀教學資料,極大地影響了授課效果,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多媒體教學。另外,課堂講授也多以老師灌輸、學生聽講記錄為主,課堂氛圍死板,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
2 中獸醫學教學改革的思路
2.1 更新教育觀念
為了滿足現代獸醫人才的需求,充分體現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綜合型獸醫人才培養目標,在中獸醫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基本理論知識的講解,同時結合對學生實踐技能、科研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改善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差的現狀。力求使學生在了解一定的中獸醫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專業知識,掌握中獸醫傳統的疾病診療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夠在以后的實踐生產中運用中獸醫相關知識診斷和治療一些常見的畜禽疾病。
2.2 優化教學內容
2.2.1 刪繁就簡,精煉教學內容
在目前各門課程學時數普遍縮減的大環境下,仍舊一味的強調增加課程學時是不現實的。為了緩解教學內容過多與學時不足之間的矛盾,精簡教學內容,合理取舍是唯一解決途徑。首先緊緊圍繞中獸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兩個基本特點,著重講解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如陰陽五行、臟腑學說等,尤其是臟腑學說,讓同學從中醫角度了解和認識五臟六腑的功能及其相互關系;著重講解病因學說、辨證方法、中藥及方劑的基本功能和臨床應用等,讓學生理解如何從中獸醫學角度去診斷臨床常見畜禽疾病,并合理選擇用藥。而對內容抽象,難于理解的經絡學說、中藥的主要有效成分和作用機理做適當的簡要介紹,同時可適當讓同學了解一些獸用中藥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影響。
2.2.2 重點突出,強調現代研究成果
由于中獸醫學的知識內容主要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診斷和治療畜禽疾病的經驗總結,而缺少現代科學的驗證,這也是近年來中醫學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講課的過程中,對于經過現代科學驗證的一些理論知識要重點強調,比如中藥十八反的內容中,哪些是現代研究證實的,哪些又是經過實驗研究后證明是古人對藥物功能的誤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中獸醫學的現代研究進展情況,另一方面又可以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改進教學方法
2.3.1 對比式教學法的應用
對比式教學法主要指與西獸醫學對比教學法。中獸醫學作為我國傳統的獸醫學,與西獸醫學相比雖然在產生和形成的歷史背景和地理條件均有所差異,在方法論上也有很大區別,但在個別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存在相似之處。由于中獸醫學課程普遍被安排在高年級講授,對學生而言西獸醫學的理論和觀點已經先入為主,此時能找到中獸醫學和西獸醫學理論相似的切入點,對比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心的功能時,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可以推動血液在脈道內正常運行,以營養全身。而西獸醫學認為心的主要功能是泵血,把血液通過血管輸送到全身,為各個組織器官提供營養和氧??梢杂行岣邔W生對心功能的理解和認知,加強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
2.3.2 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
關鍵詞:中醫學;西醫學;語言文化差異;中醫英譯
中醫西傳歷經300多年,時至今日,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傳統的中醫學與現代西方醫學共存,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西醫學都是“研究人體生命過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學體系”??梢姡咧辽倬哂腥c共性,即研究對象相同——“人體生命過程”,目標一致——“防治疾病”,且都是“科學體系”中的一員。但是,二者的語言文化差異折射出中醫學文化所具備的人文特征和西醫學文化,尤其是現代西醫學文化,所具備的典型的科學特征。
語言是文化的結果,一個民族所說的語言是這個民族總的文化的反映;但也可以說,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部分,⋯⋯語言與文化都共同發展了幾千年。
1象形文字、拼音文字與思維模式
中國文字是3000多年以來一直保留著象形書寫法(與拼音書寫法相對)的唯一文字。筆者通過比較、分析《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注:東漢?許慎撰,我國第一部收字齊全、形音義綜合考辨、編排科學而系統的字典]與《黃帝內經》所反映的思維模式、哲學觀念以及人體解剖、疾病和治療知識,得出以下結論:《說文》中蘊涵的中醫學知識與《內經》一脈相承;《說文》所體現的“天一地一人”宇宙思維模式與貫穿《內經》的“天一地一人”生態醫學思維模式同出一轍;作為《內經》理論基礎的“氣、陰陽、五行”學說可通過《說文》追本溯源;《說文》主要通過分析漢字的造字結構、追溯漢字源流及本義,是研讀《內經》以及探索研究中醫學起源的重要書籍。以象形字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國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和保守性。這對于促進中醫學家的類比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以及用《內經》奠定的這種思維特點去影響其后的歷代醫家,發揮了無形的巨大作用。從陰陽、五行、精、氣的象形字到《內經》廣泛的取類比象,再到明清醫籍對字的形音義的校勘、考辨,都顯現出中醫學思維之鏈中象形漢字的深遠影響。
英語是拼音文字。英語單詞的“形”與發音直接聯系,對其語義的理解是以聽覺為基礎,從而跳出了以事物具體形象為材料的視覺思維框架,為發展以抽象概念為基礎的邏輯思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從而形成抽象推測、概念思維和范疇區分以及對這個世界力求得出客觀判斷的傳統。實際上,醫學英語詞匯中所含的純英語詞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醫學英語詞匯都是由醫學詞綴通過構詞法拼綴而成的,而醫學詞綴多來自拉丁文和希臘文詞素。由于深刻的結構性差異(包括世界觀、思維模式乃至語言),產生了中西文化之間理解和翻譯的極大困難。從一種文化角度研究另一文化,往往把一套世界觀和思維體系都“走私”進來,而這套世界觀和思維體系能否被對方文化傳統接受、并相互融合呢?以“氣”為例?!墩f文?氣部》:“氣,云氣也。象形?!薄皻狻痹诩坠俏闹凶鳌皻狻?,象空中流動的氣流,蒸發升騰,其象如云,不久消失,又為無形。因此,“氣”是無形的,無處不在的,可聚而有形的(如可凝而成水)。此時的“氣”可英譯為air。隨后,包圍、充斥在人類空間的“氣”,被抽象化為一種哲學意義上具有物質含義的“氣”。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醫學家抓住時機,適時地將“氣”引入醫學。這樣,“氣”就成了先秦自然哲學與醫學的中介、橋梁。到了《內經》時代,“氣”不僅是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亦是人體的基本物質,且可化而為血、為精、為津液等,它所主持的人體正常生命功能活動為“神”?!秲冉洝返娜坷碚撆c技術,幾乎無一不與“氣”相關,且各種各樣的“氣”名目繁多,有陰氣、陽氣;清氣、濁氣;天氣、地氣;正氣、邪氣;營氣、衛氣;四時之氣、藏府之氣、經脈之氣;等等。此時?!皻狻痹缫巡皇莂ir,也不是energy或vitalenergy或atmosphere,只能是qi了?,F在,對大部分西方人來說,qi已不再陌生。
2中醫學術語、西醫學術語與中醫英譯
現代術語學所觀察到“專業術語的產生大部分是由普通語言衍生而來”的情形,在中、西醫學中都可以清楚地得到證明。熟悉中醫用語的人應該能夠察覺,中醫書籍中的用字大部分是普通語言用字,且比較廣泛地出現在同一成書年代的其他著作中。魏邐杰博士和文樹德教授都主張將中醫學的基本術語分為兩大類:一是代表一般概念的日常用語,如頭、腳、胸、腹、心、肝、血等;一是從日常用語所引申出來的中醫學專有名詞,如竅、穴、衛、邪、命門、三焦、督脈等。由于前一類用語大多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大部分文化種群都有這類概念,而且各種群所使用的不同語言也都存在著表達這些概念的詞匯,因此翻譯時,采用譯人語的對應詞應該是最準確的方法;后一類代表中醫專門知識的詞匯則大多源自于隱喻(metaphor)的命名方式,即由普通語言、以類比的方式形成,翻譯時,可以通過字對字直譯的方式加以譯解,也就是將字面上的意思譯出來。如竅譯成orifice,穴譯成point或hole、衛譯成defense、邪譯成evil、命門譯成lifegate、三焦譯成tripleburner、督脈譯成overnorvessel。關于西醫學術語,魏邐杰博士將其分為三類:第一類由借用自普通語言的用詞構成,如fever、chill、cough、cold、influenza等;第二類則是由西醫用以描述特定專業概念的詞語組成,如conjunctivitis、anemia、hypertension、arteriosclerosis、hyperchlorhydria等;第三類由醫學來源詞語組成,如enuresis、lochia、pharynx、1arynx、dysphagia等。第一類詞語,盡管通常由醫師使用,但是一般人都能夠明白,而且大部分正常成人都能夠分辨這些名詞所指的情形為何。第二類詞語中雖然有些詞(如anemia、hypertension、conjunctivitis)對一般非專業者可能并不陌生,甚至還被他們所使用,但是非專業者并無法以醫學的準確性診斷出這些病情;這些名詞所反應出的專業知識與一般的認知有很大的距離。第三類詞語則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或設備便能加以了解或確定。魏遁杰博士認為,應該絕對避免使用純然“嚴謹專業性的”第二類西醫學名詞術語翻譯中醫學概念,認為這樣“必然會破壞了他(指‘譯者’)意欲傳達的這個知識體系(指‘中醫學’)的完整性”,并相信只有第一類與第三類西醫學名詞術語才能用于翻譯中醫學概念H。筆者頗為贊同。筆者認為,中醫學術語基本上也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由借用自普通語言的詞匯組成,如心、肝、脾、肺、腎、發熱、頭痛、咳嗽、心悸等;第二類由中醫用以描述特定專業概念的詞語組成,如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第三類由中醫學來源詞語組成,如《說文解字?廣部》中的某些形聲字——疝、疸、癰、瘍、痔等。而當初西醫中譯時所“借用”的中醫學詞匯也是相應的第一類和第三類,也就是說把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和measles、leprosy、malaria、epilepsy分別譯為“心、肝、脾、肺、腎”和“麻疹、麻風、瘧疾、癲癇”是基于全人類對人體和病的共同認識。而同時,我們也應從西醫中譯實踐中吸取教訓:采用第二類中醫學名詞術語翻譯西醫學術語所引起的中西醫學概念混淆不清的狀況不應在中醫英譯中重演。如將typhoid,typhoidfever譯為“傷寒”,typhoid或typhoidfever指的是“infectionoftheintestinecausedbySalmonellatyphiinfoodandwater”,臨床表現為發燒、腹瀉,甚至有血便,是腸的感染性疾病(infectionoftheintestine)。而中醫學中的“傷寒”,廣義指外感熱病的總稱,狹義指外受寒邪,感而即發的病變。
3醫古文、醫學英語與中醫英譯
讓我們先觀察比較一下下面兩段短文:(1)“夫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日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素問?寶命全形論》)。(2)“Manismetazoon,triploblastic,chordale,vertebrate,pen—tadactyle,mammalian,eutherian,primate...Theout—linesofeachofhisprincipalsystemoforgansmaybetracedback,likethoseofothermammals,tothefish—es.’’(L.A.B.一orradaile)。新晨
(譯文是:人屬于后生動物,系五趾,三胚層高級動物,屬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目⋯⋯象其他哺乳動物一樣,他的每一個器官系統的輪廓可以追溯到魚類)。以上都是從“發生學(genetics)”角度來界定人生命的起源,若僅從語言學角度考察,第一段
四、六字成句,文辭簡練、優美,具有詩一般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而第二段含有大量的專業術語,語句平實、嚴謹,屬于科技英語,談不上文辭、韻律的優美。中醫學的核心知識都來源于古典文獻,即“文言文”。實際上,自《內經》問世以來,中醫語言就基本定格在“文言文”。而“醫古文”是文言文的一種,是文學語體。由于中醫學術語具有高度多義性、同義性和模糊性,醫古文又異常簡練、具有豐富的修辭格,因此極易造成中醫語言語義模糊,并引發學術之爭。因此,中醫學中的“咬文嚼字”現象——???、訓詁或注釋中醫古典著作,更是淵遠流長,并延續至今,從而體現出中醫學所具有的人文、社會科學特征。而醫學英語語義明確清晰,所表達的理論具有可證偽性,屬于科技英語,是科學語體。因此,在譯介中醫時,尤其是中醫古典著作時,絕不能像西醫中譯一樣僅注重傳達原文所體現的醫學知識,同時也應對原文所體現的各種人文、社會科學特征給予必要的關注,因為這些特征本身就是中醫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谏鲜鲇^點,筆者認為應堅持嚴謹應用保持中醫概念系統性、完整性和獨立性的名詞術語英譯原則,并在現有的基礎上推出一個體現中醫典籍文化的更完美的翻譯體系,使建立在中醫典籍文化基礎上的中醫學順利、持久地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夏征農.辭海[縮印本(音序)].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2006.
2何裕民.差異?困惑與選擇——中西醫學比較研究.沈陽:沈陽出版社,1990:149,170.
3魏遁杰.中醫西傳與翻譯問題.醫學與哲學2001;22(7):51—54.
4魏遁杰.英漢漢英中醫詞典.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25.
在醫學教育過程的備課、課堂互動以及課后師生交流等不同環節,從人文教育的核心內容出發,分別對醫學生進行了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培育,醫學發展史中的人文知識傳輸,人文知識與醫學的互動,人際交流中的人文關懷等實踐,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效,又使師生的人文素質得到提高。
[關鍵詞]
醫學;人文教育;人際交流
醫學專業教育是醫學生職業生涯的專業能力教育過程,這個過程是醫學職業生涯所需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臨床基本知識和技能傳授的過程,也是一個醫學科學社會發展史的宣講過程。通過醫學發展史的穿插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同時,醫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也是一個良好的人文教育媒介,發掘和利用好醫學專業課所蘊藏的人文素材,結合現代醫學模式轉變的現實和就醫環境中,因人文知識匱乏、意識形態社會化等造成醫患矛盾重重等社會需求,對醫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已經成為當前醫學教育工作者的一項基本技能。[1-2]
1崇尚生命、敬畏生命是形成良好學習和教學態度的基礎
備課是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人文教育中,備課也是重要環節。醫學專業課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尸體和各種實驗動物打交道。醫學基礎課中,許多課程都要在了解了人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組織結構以及各結構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基礎上,才能深刻理解人的器官和組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同時,通過不同的動物實驗,進一步觀察、分析和驗證動物各系統、結構的功能和作用,分析藥物在動物體內的代謝、分布和對不同器官組織的影響。因此,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需要增加一些對使用尸體和動物的課程中的人道主義教育。在需要尸體和動物的課程中,要求在課前先向尸體標本默哀,以此來喚起學生對向醫學事業奉獻遺體的死者的尊重、崇敬和對生命的敬畏。在使用動物的實驗課上,要求學生以輕柔的動作和安樂的方式處理動物,不采取粗暴、殘忍的手法處理實驗動物,盡可能地減輕動物的痛苦,盡可能地減少使用動物的數量,養成崇尚生命、愛惜生命、憐惜生命的習慣。通過這種教育,可以形成學生面對生命時的審慎態度和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職業習慣。
2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人文知識做補充,有血有肉地傳授知識
醫學專業課中的絕大多數內容屬于自然科學范疇,但其中也蘊藏了豐富的人文知識。醫學專業知識的發展和深化,既經歷了由淺入深、逐步細化的自然科學發展過程,同時也經歷了社會發展變革的洗禮,其中蘊藏了豐富的階級斗爭、宗教紛爭的歷史素材,甚至是飽含著腥風血雨的歷史。我們現已熟知的許多專業基礎知識,甚至很多醫學常識,在其最初被提出、被論證的過程中,都曾經歷了血腥的紛爭,并有一些科學家為此歷經磨難,甚至為此獻出了性命。在教學過程中,當筆者有意識地將這些充滿血淚,包含無數科學家冤屈的知識以及這些知識形成過程所經歷的撼天動地的歷史事件介紹給學生時,無不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產生強烈的撞擊,而這些附加了人文知識的專業知識,也深刻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若干年后,當我們師生再相逢時,談論最多、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些人文化了的專業知識點。
3人文知識是活躍課堂氣氛的一劑良藥
人文知識在專業知識理解和改善教學效果方面有著特殊的促進作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有些知識需要一定人文知識的幫助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解后的記憶才更加深刻難忘。如神經生物學中,“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一節,如果僅僅從其定義和各自的特點來講解,學生理解和記憶就不夠深刻。若這時能引入一點人文方面的知識,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都t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喜愛和讀過《紅樓夢》的人很多,學生也是如此。在講述陳述性記憶時,我引入了其中中秋賞月時的一段小詩中的兩句,“寒湖度鶴影,冷月葬花魂”。并提問學生:此句子來自何處?由誰在什么情景下吟出?描繪了怎樣一種景象?通過這樣的問答,同學們既回憶了紅樓夢中群芳中秋賞月情景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事件等關系和順序,對大觀園中的美景來一次神游,又對陳述性記憶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情趣。另外,在講授“知覺”一課中,引入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鮮活的實例,來加深對影響知覺的因素,以及在知覺的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的認識:在同樣大小的兩個圓盤周圍,分別用較大的一組圓盤和較小的一組圓盤環繞。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原來同樣大小的兩個圓盤,由于周圍環繞的圓盤大小不同,我們就將其知覺為大小不同的兩個圓盤了:被小的一組圓盤環繞的圓盤,看起來比被較大的一組圓盤環繞的要大一些。這就是錯覺。這樣既讓同學們明白了錯覺的概念,又了解了周圍環境對知覺對象的影響,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也使學生認識到,在一些情況下,眼見并不為實,培養了學生批判性認知事物的能力。
4人文關懷是師生交流溝通的劑和聯系紐帶
教學工作中,師生交流、學生工作者與學生的交流,除了專業知識學習方面的“授業解惑”式交流外,更多的交流是學習以外的東西。學生在學校學習,除了應對正常教學安排的活動以外,還要應對許多各自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來自不同的層次和方面。在物質方面,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經濟狀態的家庭。而學生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吃飯,吃飯離不開錢。因此,家庭經濟條件差別必然影響到學生的生活和與之密切相關的課外活動;認知方面,來自不同地域的學生,入學前生活環境差別較大,教育環境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有顯著差別。當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受到的影響不同,應對問題時采取的方法也會不同;精神追求方面,經歷過不同的生活環境的人,其精神追求顯著不同,對精神追求的渴望程度也有差異。同樣,有不同生活、學習經歷的學生學習的目的和學習動機和動力不同。因此,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首先要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充滿愛心地與學生交流,真誠面對學生,對學生多一份愛心,少一點責備,多一份肯定和鼓勵,少一點批評和懷疑,其次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分析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站在學生父母的立場上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給予學生幫助和鼓勵,做學生的朋友和生活的引領者。最后在和善的交流中,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渴望,了解學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了解學生人生道路上的疑惑,有針對地給予學生幫助、指導和鼓勵,用肯定堅定學生學習、生活的信心,用指導矯正學生的不良言行,用贊許促進學生向著優秀發展。
5行為示范是人文教育良好的載體
醫學生的人文素養主要體現在以后職業生涯的醫療活動中,只有在醫學生構建醫學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使他們能勝任今后醫療工作中的人文關懷需求,把醫學知識和技能在關懷患者、重視其疾病、尊重人格的情況下,加以利用和實施。而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為此,我們一方面在備課過程中設置一定量的場景,為學生提供與他人在特定環境中交流的機會,以實際考察和訓練學生的社會交流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同時,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注重以文雅得體的行為方式與學生交流、互動,以規范的言語和文明高雅的舉止影響學生,并與學生一起評判、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案例,使學生明確什么樣的行為是文明而切合醫療實踐的,什么樣的行為有利于醫患溝通,促進醫療效果提高,什么樣的行為方式符合人文精神,怎樣做更能在體驗人文關懷的情況下獲得可靠的醫學資訊,達到尊重患者,與患者友好相處,以增強醫療效果。同時,定期邀請醫德高尚的老專家到課堂,進行人文實踐講座,以發生在職業生涯幾十年中的鮮活事例,激發學生的人文精神,組織學生到專家應診的現場觀摩,親身感受老一輩醫務工作者人文魅力在醫療實踐中的作用,使學生對人文精神既有理論上的認知,又有行為實踐上的成果支持,促進人文精神深入到醫學生心靈,并轉化為初步的人文行為。
作者:肖延麗 彭磊 單位:泰山醫學院研究生部 泰山醫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基礎醫學教育;臨床實踐;雙向教學
基礎醫學課程在醫學教育體系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我國在臨床醫學類專業上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依舊為前蘇聯的結構式課堂教學,在校期間,學生要學習40多門專業課程,且各個課程之間缺乏關聯,且教學內容繁重和存在重復,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的不關聯性和枯燥性,實際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1]。臨床教學中的基礎學科為基礎醫學教學,它是進行臨床診斷和操作的根本依據。然而,目前的基礎醫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過于追求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缺乏臨床實踐,對于學生及以后的發展存在一定的隱患。
一、基礎醫學教學的現狀
(一)基礎醫學課程與臨床實際脫節
目前我國的醫學教學課程中,同學們作為新生步入課堂,在學校學習的五個至六個學期的時間,大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理論性的內容學習,大部分的時間也僅僅被局限在黑板之上,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解剖學中接觸到的人體標本外(而這類具有實踐意義的課程,實際上課次數也是相當少的),對于此外的病情等并沒有具體的接觸,更無從談起與其他病人的接觸,同學們唯一可獲得的,現實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和病因等,大都僅僅是憑借老師在課堂上通過描述或參考教科書的形式來產生模糊的印象[2]。因此,理論課程與臨床實踐的脫節現象,注重理論而輕視實踐的做法,愈發突出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諸多疑慮,無法將理論與實踐良好結合,就無法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即便可能是遇到較為簡單的病情等無法有效的運用所學的基礎醫學知識,可想而知,當遇到稍微發雜的病情,對于學生來說更無從著手,這無論對于病人還是醫護人員,都是非常不希望遇到的情況。
(二)基礎醫學的教學課時少
在調查的幾家醫類學校中,我們發現目前大都開設的基礎醫學課程的教學課程數量較少,這也直接的導致了理論無法和臨床進行適時恰當的的相關實踐結合。雖然目前大部分的醫學課程和課時隨著高校改革的進行而進行了縮減,然而我們知道,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課本的知識內容點等,卻沒有因為課改的縮減而縮減,個別情況反而越來越多[3]。新課改的目的雖好,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是現實卻背道而馳。一方面,縮短課時不減課程內容的做法,對于學生無疑意味著,他們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更多的內容,另外一方面,原本一節課的時間并不多,老師現在需要利用更短的時間,講解與之前一般的內容,有些甚至需要講解更多的內容,這對于老師也是一種教學負擔,且效果我們可想而知,往往是,作為老師不得不犧牲一些知識要點,對于知識的講解和分析也不會那么的充分和全面,對于課程要點等原本需要著重精講的內容,有些甚至不得不精簡一筆帶過,這對于老師他們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對于學生,某些知識要點的遺漏等,對于日后同學們技術的掌握,都有很大的影響,進一步影響了學生對于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
(三)師資問題導致基礎與臨床脫節
以往的基礎醫學教學過程中所選用的教師一般都來自一線,他們大都是在臨床實際醫學中等都有豐富的經驗,遇到的問題等都比較多且復雜,正因為如此,諸如此類醫生,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是往往能夠很好的將學生們日常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操作等進行很好的總結,并且將這一總結經驗很好的傳達給同學們,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雖然不能得到多次的時間操作的機會,但是通過聆聽諸如此類具有豐富臨床經驗醫護人員的現場教授和分享,同樣可以達到直觀有效的基礎醫學教學,對簡單或復雜病情的處理和應急處理有很好的概念和了解[4]。而現今的醫學院校所選用的基礎醫學教師大多數來自臨床醫學等專業的畢業生,他們往往接受更多的是理論知識上的教育,而實際真正給他們的臨床親自操刀的機會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這樣勢必導致了在教學過程中過多的理論知識教導,缺乏與臨床結合而形成了脫節現象。除此之外,導致基礎醫學教學中基礎和臨床脫節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目前的基礎醫學師資所具備的知識構架并不完善。基礎醫學師資所掌握的臨床知識和臨床技能都來源于他們在校期間的學習積累,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臨床知識和臨床技能的不斷更新,過于老舊的臨床知識和技能已無法適應當代人的需求,再加上教師過多的投入到基礎科學的研究,對于現代化先進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新發現等知識的積累并不足,所掌握的的技能,也只是過多的徘徊在醫療基礎上,不夠超前的思維和自我學習能力,這一系列現象的存在都導致了基礎醫學教學中基礎和臨床的嚴重脫節[5]。在基礎醫學教學的師資中更是存在跟醫學專業無關的生物類專業的教師,他們教育的側重面更多的是與自己所學內容有關的,偏生物方向,可想而知,對于醫療醫學等內容,他們并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和研究,更不用說臨床經驗,臨床知識和臨床技能的嚴重缺乏,導致了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引入臨床醫學進行教學。
二、完善基礎醫學教學的措施
(一)調整現有課程設置,增設臨床課程
通過調整現有的課程設置,在基礎醫學教學課程學習的同時適當的增加臨床見習課程能起到以下三種作用:1.讓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早期和患者接觸,及早了解患者的感受,可邀請臨床醫生來講解基礎醫學課程中的一些內容,同時也可通過觀看臨床醫生的操作流程來增強學生的認知度和責任感。2.在基礎理論、解剖和生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通過不同的臨床見習,來有效的加強醫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3.增設的臨床課程能增加學習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解剖學課程中的門靜脈對應有三條側枝循環,當發生肝硬化時,這三條側枝循環的靜脈會出現曲張現象,假若學生能通過臨床實際接觸到肝硬化患者的臍周靜脈曲線,則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
(二)調整師資配置,提倡基礎臨床教師交叉上課
在醫學院校中進行教學的基礎教師和臨床教師都存有弊端?;A教師的長期理論教學中缺乏實際臨床案例,而臨床教師由于長期臨床工作而對基礎理論意識淺薄[6]。醫學課程來自臨床實踐,醫學基礎課程的目的在于服務臨床,是后續臨床實踐的重要依據。因此,為加強基礎醫學教學和臨床之間的聯系,應加強基礎醫學教師的臨床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創建基礎和臨床教師的雙向教學模式?;A教師定期從事臨床工作,以具備治療和處理醫療事物的基本技能,掌握新的臨床技術。通過自我臨床經驗的豐富,將親身經歷增加到基礎課程教學中,豐富課程內容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基礎教學質量。而對于臨床教師則應定期參加和專業相關的基礎教學培訓或科研,以加深和鞏固自我的基礎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將臨床醫學知識與基礎醫學知識充分結合。如哈佛醫學院中的基礎醫學課程教師的職位中就設立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職位,保證了臨床醫生來進行基礎醫學課程教學。基礎知識和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教學課程,能最大程度上的加速學生對基礎醫學的掌握,同時也能促使教師的科研選題范圍拓寬,針對臨床需求進行研究方向的選擇,提高科研成功的實用性。
(三)強化教材的基礎與臨床練習,增加綜合性實驗和案例分析
現今的大部分醫學類專業的教材的編寫重點大都是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能,缺乏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的教學。因此,在基礎課程教材中應增加與臨床關聯、病例分析的內容,教學過程中采用師生互動討論的案例式教學,可增設《生理病理學與臨床》、《病原生物學與臨床》、《免疫學與臨床》及《生物化學與臨床》等課程,在傳統基礎醫學教學的基礎上增加多學科之間的聯系,將不同學科進行整合和滲透。除此之外,在教學課程中應增設含多學科內容的綜合性實驗,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觀察,并進行思考。在實驗過程中學會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將從動物實驗所得的實驗指標與人對應的病狀、體征和檢驗指標進行比對,發現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和相同處,從中得到啟發。
三、結束語
事實證明,為了更好地進行基礎醫學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和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與較強的工作能力,培養綜合性素質的醫學人才,應將基礎醫學教學與臨床實際相結合,通過在基礎教學中增設臨床課程、加強基礎醫學教師臨床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及強化教材的基礎與臨床練習,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臨床問題以有效的開展基礎醫學教學,大力提倡和鼓勵,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學長和學姐,每年返校,與師弟師妹分享臨床經驗,增進彼此感情的同時,也可以幫助新一代的醫護人員,提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在與現代先進的醫療醫學技術的脫節上,學校可以加強與醫院之間的合作和聯系,經常性的聘請在醫學方面,具有一定建樹的先鋒人物,對同學們進行一定的分享和技術經驗總結。幫助同學們開拓視野,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醫學學習理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強自我學習與自我教育,最終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志武,郭巖,沈玉先,等.臨床醫學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12):1054-1056.
[2]劉軍,鄭碧英,趙祖國,等.基于實際的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6):464-466.
[3]李萍,姚曉愛,姜濤.思維導圖在內分泌臨床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6):472-474.
[4]宮麗平,劉玉婷,楊慧,等.病理學病例討論庫建設及教學應用的思考[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4):269-271.
[5]陳潔,邱慧穎,徐茂錦.在教學中融入轉化醫學理念和思維[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1):22-23.
【關鍵詞】 腦性癱瘓; 藥物治療; 外科治療; 康復治療; 干細胞移植; 兒童
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指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導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1],是導致兒童神經系統嚴重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隨著醫學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新生兒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因各種因素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卻逐年增高,中國于1998年對0~6歲殘疾兒童進行全國抽樣調查顯示,0~6歲腦癱兒童發病率為1.86‰,約有31萬例0~6歲腦癱患兒,并且每年新增4.6萬例[2]。2001年又對0~6歲殘疾兒童進行了全國抽樣調查,其結果顯示0~6歲兒童殘疾現患率為1.362%,0~6歲肢體殘疾兒童的致殘原因依次是:腦癱、先天性骨節病、小兒截肢和周圍神經損傷等。因此小兒腦癱的防治是關系到兒童健康成長的大事。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生活發展水平及醫療條件差別很大。在欠發達地區,由于經濟條件、醫療條件、生活條件較差,孕期保健不足,對腦癱的認識和預防不夠,使腦癱發病率增高。針對各種原因導致腦癱的發生,如何開展積極地防治、推廣先進的康復技術,形成社會康復總體工程,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目標。腦癱的康復需要多學科的專家參與,進行全面系統的綜合康復,并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原則。國內腦癱的防治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初,在以李樹春教授為首的老一輩專家學者帶領下,才開始了小兒腦癱的預防康復與研究工作。近二三十年以來,國內腦癱的治療有了長足的發展,各學科各專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腦癱的防治進入新的時代。
1 小兒腦癱的藥物治療
隨著生物醫學發展,神經營養因子類和促進神經細胞代謝類的藥物廣泛用于小兒腦癱的臨床治療,特別是在早期足量應用,可以明顯改善患兒智力、緩解痙攣。根據小兒發育特點,其生后6個月內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神經細胞體積增大,樹突增多,神經髓鞘逐步形成和發育,腦可塑性和血腦屏障通透性較大。如在這一時期給予藥物治療,并結合運動和感覺刺激,可能促進腦發育和髓鞘的形成。臨床常用藥物有奧拉西坦、胞二磷膽堿、氨酪酸、神經節苷脂、賴氨酸、萬通口服液等。
早期足量給予患兒神經營養和修復藥物,對患兒和發育是有益的。這些藥物在急性期應用具有良好的神經保護作用。但由于腦癱無專一的特效藥物,在長期的康復治療中是否有必要應用此類藥物,許多專家眾說不一。根據神經發育學的原理,18歲之前稱為發育腦[3],適當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給予一定的神經細胞代謝藥物是必要的。目前減輕肌張力過高的藥物,包括神經遞質的抑制劑:巴氛芬、地西泮、氯硝西泮等也用于國內腦癱的治療。而肉毒毒素注射通過抑制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可以迅速有效地緩解肌肉痙攣,減低肌張力,注射后一般3~5 d顯效,藥效可以維持3~6個月[4]。相關治療在各地均有開展,但必須與傳統的康復方法相結合,只能作為腦癱綜合治療的的輔助部分[5],注射24 h后應根據患兒情況開始康復訓練。
2 小兒腦癱現代康復治療
20世紀40年代,西方一些國家的康復治療人員,廣泛開展了對腦損傷或周圍神經損傷后運動障礙的治療技術與方法的研究。國際上先后出現了許多具有不同特色的治療技術與方法。其中有Bothba、Vojta、上田法等。這些技術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臨床應用,得到了極大地發展與完善,逐漸形成了一個康復技術體系,即神經發育學療法。20世紀80年代以李樹春教授為首的康復醫學專家將現代康復技術引進國內,應用于小兒腦癱的治療,并逐漸推廣到全國,目前已成為國內小兒腦癱治療的重要手段。
物理治療是應用力、光、電、聲、磁和熱動力等物理因素來治療的方法。其中徒手和儀器進行運動訓練的方法,稱為運動療法。在物理治療中,電療法(直流電藥物導入療法、低頻脈沖電療法中頻電療法、高頻電療法)、光療法、磁療法、水療法等在各小兒腦癱康復中心已成為基本的治療項目,并與運動療法相結合組成完整的物理治療科室。作業治療是根據患兒的功能障礙情況,從日常生活的軀體和精神壓力中、從工作、生產勞動中或閑暇活動中有針對地選取一些作業活動對患兒進行訓練、教育??捎行У馗淖兓純壕駹顟B,恢復身體功能,促進患兒的自主能力、認知能力的發育,防止關節萎縮、變形等。腦癱患兒常伴有語言障礙,因此進行言語訓練非常重要。語言治療可包括:運動性構音障礙的治療、語言發育遲緩的治療。但在治療之前必須對患兒語言系統進行細致的評估,根據患兒構音情況、認知情況,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引導式教育強調以主動訓練為主的訓練模式,以娛樂性、節律性地激發患兒興趣及參與意識,最大限度的引導并調動患兒自主運動的潛力,并要求家長參與學習和訓練。
腦癱康復的理論基礎是神經重塑,其核心是運動功能訓練[6]。運動功能的評價一般采用量表的方式進行。粗大運動功能測試量表能夠預測和評價腦癱患兒大動作發育和康復訓練的療效,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腦癱兒童粗大運動評估中使用的最廣泛的量表[7],其評分越高,表明粗大運動功能越好。通過粗大運動功能測試量表評價,結合作業療法、運動療法、語言療法、引導式教育,感覺統合訓練等新興的康復醫學技術將給腦癱患兒帶來希望。
3 小兒腦癱外科治療
與其他外科專業發展比較,腦癱的外科治療發展還不成熟。原則上腦癱的手術治療適應證是以患兒能夠達到步行程度為前提,也就是說預計患兒將來可能步行的前提下,方可考慮手術[8]。目前國內開展的小兒腦癱的外科手術有上肢矯形術、下肢矯形術、腦癱合并脊柱側凸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等。外科手術可有效地改變患兒畸形,降低肌張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外科治療后仍必須加強康復訓練,同時適時應用康復支具防止再次發生關節攣縮變形。在手術出院之時應進行詳細的醫囑和跟蹤回訪,指導患兒繼續家庭康復很有必要。
4 中醫藥在小兒腦癱康復中的作用
在未引進現代的康復治療技術之前,中醫藥在國內小兒腦癱的治療上已發揮了巨大作用。小兒腦癱中醫治療原則,可遵循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之宗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及“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原則,與現代醫學多種康復方法及策略相結合,貫穿于中樞神經疾病神經修復的全過程。小兒腦癱中醫治療方法較多,療效顯著。常用的方法有:(1)按摩點穴療法,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治療師采用各種手法刺激患兒軀體部位的經絡腧穴,運動其四肢關節,起到調和氣血、醒腦開竅、強壯筋骨、消除畸形的作用,從而達到有效地緩解痙攣、降低肌張力的目的?;景茨κ址òǎ喊捶ā⒛Ψ?、推法、拿法、揉法、攮法、捏法、搓法等及分部按摩法,同時可以采用捏脊療法、點穴療法等方法。(2)針灸療法,運用針刺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以疏通氣血調和陰陽,康復身心疾病。包括:針刺、電針、水針、耳針、頭針等。(3)中藥是中醫康復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中醫辨證觀,分別施以不同的藥物,以促使患兒精神、情感和身體功能的康復。中藥康復的治療途徑分內治和外治兩方面,可根據小兒腦癱疾病的性質、部位、藥物作用趨向及病之虛實的不同分別采用內服、外用以及內外合治的方法。
在不同類型腦癱的康復過程中,針灸和按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肌張力,提高肌力,且有改善腦癱患兒的并發癥。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痙攣程度較高的患兒,在采用針灸時應注意手法和穴位選擇,否則過度刺激易加重痙攣。
5 干細胞移植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移植的干細胞在一定時間之內可以能分化成特定的神經細胞,具有一定程度的神經功能。通過動物實驗證實,用干細胞治療腦癱和腦損傷可明顯改善患兒的功能,但其作用機制尚未明了,其長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人體也沒有嚴格對照實驗數據[9]。干細胞的應用將影響醫學界的每個領域,并給腦癱等許多疾病的治療帶來希望。然而此項技術應用于兒童之前,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移植細胞的功能整合中細胞因子、生長因子、信號蛋白的作用、患兒的個體化治療、靈長類動物模型實驗等。總之,動物實驗的數據強有力地證實將干細胞治療應用于腦癱臨床是大有裨益的,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應用干細胞治療腦癱將成為現實。
隨著醫學學術的不斷交流,康復醫學在國內有了長足發展,已經掌握了現代康復醫學的診療技術,但小兒腦癱的康復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解決。(1)小兒腦癱康復機構少而且分布不均,不能有效形成網絡;私人建立康復機構雖較多,但管理不規范,給患兒康復帶來極大不便。(2)隨著小兒腦癱發病率的升高,康復需求量不斷增加,康復服務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康復隊伍還十分年輕,康復治療的理念、理論、技術、方法、途徑等與發達國家仍有在很大差距,還需要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努力探索、學習和實踐。(3)目前小兒腦癱的康復還主要集中于醫院康復,如何發展為實踐醫學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和社會康復相互結合的模式,是醫務工作者長期堅持目標。(4)小兒腦癱康復費用較大,時間較長,許多家長由于經濟和精神壓力過大,放棄對患兒的治療,因此建立健全小兒腦癱康復的救治和社會保障體制迫在眉急。這也更需要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模式從醫院模式到社區模式、家庭模式、學校模式的轉變。(5)政府與社會的重視和支持,專業工作者素質的提高,環境條件的改善、觀念的更新,能為小兒腦癱康復的事業發展創造條件[10]。
綜上所述,腦癱的治療是長期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多學科廣泛合作,積極開展各方面的研究,應用神經營養藥物、現代康復技術,外科矯形技術,并結合傳統中醫中藥,必將為中國小兒腦癱的治療走出一條特色道路。
參考文獻
[1] 王子才,姜志梅.中國康復醫學會第2屆兒童康復學術會議、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第9屆小兒腦癱康復學術會議暨國際交流會議[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24):1742.
[2] 林尚訓.我國殘疾兒童事業發展趨勢探討[J].中國民政醫學雜志,1998,11(4):2.
[3] 肖俠明.小兒神經疾病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
[4] 譚育華.應用神經阻滯絕緣針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療痙攣型腦癱的臨床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6):539540.
[5] 鄭玉藹,徐開壽,李金鈴,等.肉毒毒素綜合康復治療與腦癱患兒蹲伏步態[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10(1):8384.
[6] 陶維元,文芳,張鴻,等.腦性癱瘓患兒轉化生長因子β1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0,32(1):56.
[7] Kondo I,Hosokawa K,Iwata M,et al.Effectiveness of selective musclerelease surgery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longitudinal and stratified analysis.Dev Med Child Neurol,2004,46(8):540546.
[8] 常義,陳國志,肖安平,等.兒童腦癱的外科治療[J].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1996,1(2):106107.
細胞醫學獨領
人存于世,位置感和導航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導航時,我們的位置感會與基于運動和對先前位置認知所形成的距離感相互聯系起來。
而早在上世紀70年代,奧基夫就找到了大腦中海馬區(大腦中與記憶相關的區域)的一群特定細胞,它們在一定的空間位置就會活躍起來,被稱作“位置細胞”。“位置細胞”能夠發揮定位功能,不同的“位置細胞”在不同的位置興奮,從而在大腦中構成了一幅關于周邊環境的“地圖”。奧基夫的博士后莫索爾夫婦在2005年發現了另一種對空間位置有反應的神經元――“網格細胞”。這種神經細胞的興奮能形成坐標系,可以精確定位和尋找路徑。這兩組細胞群結合,就能夠在大腦中清晰感知出我們所在的位置以及指導下一步我們的行動會采用何種路徑。
3位科學家對細胞醫學的貢獻,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聲明中給以高度評價:這項研究成果“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個世紀的難題,揭示了大腦如何創建周圍空間的‘地圖’,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定位路徑。對大腦定位系統的認知,可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人類大腦空間記憶的中樞機制。”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在關于獲獎成就的聲明中還指出:“感知位置和導航能力是最基本的大腦功能,對位置的感知能夠令人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及自己與周圍物體的關系,人類正是依靠這些空間能力才能在環境中識別、記憶并辨別方向。他們的研究促使更多的科學家在包括人類在內的很多哺乳動物身上發現‘位置細胞’和‘網格細胞’組成的定位系統,而對定位過程的研究,也為揭示大腦在認知過程中如何計算開啟了新的途徑。
腦功能障礙是最常見的殘疾原因,但卻一直未能發現有效的防治方法,在很多腦疾病中都有空間記憶功能受損的影響。以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為例,海馬體和內嗅皮層經常在早期階段受到影響,導致患者常常迷失方向。了解大腦的定位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從機制上去了解這類患者的記憶是如何喪失的,而且這一發現還能為防治阿爾茨海默病提供線索。”
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伊鳴曾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解剖與發育生物學系神經科學專業學習。奧基夫獲獎后,作為獲獎者的學生伊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以視頻的形式還原了奧基夫的實驗:大鼠在一個箱子里自由活動,電極被埋置在大鼠海馬腦區,大鼠在活動中,每經過一個特定區域,一個海馬神經元(位置細胞)就會開始發放動作電位,與此同時,記錄神經元放電的設備閃爍燈光,并發出“呲呲”的放電聲音。伊鳴說:“當前,奧基夫在上世紀70年代基于動物研究的這個核心理論已經在人類身上被證實,例如,近期采用大腦成像技術研究以及對接受神經外科手術的患者進行的研究表明,‘位置細胞’與‘網格細胞’同樣存在于人類大腦中。因此,對于大腦定位系統的了解或許會幫助我們理解某些疾病中空間記憶缺失的具體機制?!?/p>
“師徒三人”同獲獎
約翰?奧基夫在幾周前剛剛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獲得卡夫里獎。在接到諾貝爾獎官方媒體采訪電話時,時年74歲的奧基夫驚嘆道:“我簡直像在月亮上了!”對于與他分獲獎金的莫索爾夫婦,奧基夫贊賞有加:“我們相識了很多年,他們當時的工作已經卓有成效,注定是這一領域的明星。”
約翰?奧基夫在某種意義上是莫索爾夫婦的導師。愛德華?I?莫索爾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他和妻子分別在奧基夫的實驗室學習過3個月和1個月,并從奧基夫那里獲得了對單個細胞進行記錄的一對一訓練,“在他實驗室度過的3個月,是我這輩子最有效的學習經歷。”愛德華?I?莫索爾激動地說。莫索爾夫婦接到通知電話時并不在一起,但在分別接受諾貝爾獎官媒電話采訪時,幾乎一致表示,能獲得這項殊榮,離不開學校、資助者以及實驗室其他成員的共同努力。
據官方數據顯示,莫索爾夫婦是第五對同獲諾貝爾獎的夫婦,而莫索爾女士則是第45位獲獎的女性。她表示:“能夠在科學上攜手走得如此之遠,主要因為我們都熱愛隨時隨地隨性討論,用能想到的任何方法把有趣的問題付諸實驗,而不是為了研究一個問題而計劃著開個研討會。相反,我們每天都能開個愉快的早餐會?!?/p>
John O'Keefe
約翰?奧基夫
出 生 1939年美國紐約
國 籍 美國/英國
研究領域 神經科學
任 職 倫敦大學學院
獲 獎 霍維茨獎 (2013)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4)
May-Britt Moser
梅?布萊特?莫索爾
出 生 1963年
性 別 女
國 籍 挪威
研究領域 心理學、神經科學
任 職 挪威科技大學卡夫利科系統神經科 學研究所和記憶生物學中心創始主任
獲 獎 霍維茨獎 (2013)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4)
Edvard? I? Moser
愛德華?I?莫索爾
出 生 1962年挪威
國 籍 挪威
研究領域 心理學、神經科學
任 職 挪威科技大學卡夫利科系統神經科 學研究所和記憶生物學中心創始主任
1.1體制改革
經過多年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我校實驗室管理體制從舊的以教研室為主體的封閉式體制中逐步解脫出來。按照實驗教學手段、授課方式、使用儀器設備相近的原則,在資源共享理念的指導下,撤銷了原隸屬于各教研室的實驗室,對基礎醫學實驗室進行了科學優化整合,組建了(除解剖、免疫實驗室外)機能中心實驗室、形態中心實驗室和科研中心實驗室。初步解決了實驗設備低水平重復購置、實驗室規模小利用率低等問題。
1.2初步成果
實驗中心的建立,初步實現了“學科融合,資源共享”的目的,逐步開出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如:機能中心開出由生理、病理生理、藥理學組合的綜合性和設計性的人體機能實驗項目,實現多學科實驗內容融合、儀器設備的共用;形態中心在近年學校擴招,實驗室容納面積緊張的情況下,極大地發揮了實驗室共用的作用,不但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也提高了顯微鏡的使用效率。實驗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建設開放型的綜合性實驗中心,適應了學科滲透、跨學科的科研工作。如:2006年以來在大學生中開展了科研訓練計劃(SRTP)的活動,已有上百個項目結題,全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參與科研工作的能力。又如:學校省級以上各級別科研項目中標率逐年上升,僅“國家自然基金”課題近幾年就中標近百項。另外,實驗中心的建立也有利于實驗技術的更新和實驗室的科學化管理。在一體化的管理機制下,也有利于形成實驗技術隊伍的群體優勢和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
2建立科學合理的基礎醫學實驗平臺
實驗中心的建立雖然為我校實驗室管理體制的改革打開了突破口,但除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實驗室整合開出“人體機能學”課程,真正實行了實驗內容課程化,實現了實驗教學手段、授課方式、儀器設備共享外,其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并沒有克服學科化的弊端。雖然實驗室合并到了實驗中心,可是實驗教學仍然歸屬于某一學科,教學的內容還是圍繞著學科的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項目中單一學科性的多、跨學科綜合性的少;驗證性的多,設計性、創新性的少;傳統經典的多,現代先進的少;內容分散、重疊和封閉,甚至出現學科間的內容重復[1]。以上問題的解決只有從實驗室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進一步改革創新,建立科學合理的基礎醫學教學、科研及開放的實驗平臺,以適應高技術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
2.1教學實驗平臺的建設
實驗教學是高校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實踐環節,是高校實驗室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建設科學合理的醫學教育實驗平臺,在現代醫學高校教育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們根據基礎醫學實驗課程化模式的思路,按照學科及實驗手段相近、內容及儀器設備相似的原則,對現在的基礎醫學院(包括形態、機能中心)的實驗室進行整合、重組,形成幾個獨立的中心實驗室:
2.1.1將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和基礎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展覽館’整合組成“解剖學中心實驗室”。
2.1.2將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實驗室整合組成“機能學中心實驗室”。
2.1.3將免疫學、生物學(包括遺傳學)、生物化學實驗室整合組成“分子醫學中心實驗室”。
2.1.4將組織胚胎學、病理解剖學實驗室整合組成“形態學中心實驗室”。
2.1.5將醫學微生物學、人體寄生蟲學實驗室整合組成“病原生物學中心實驗室”。五個中心實驗室構建成為一個較為完善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平臺。
2.2科研實驗平臺的建設
高等學校實驗室擔負著培養人才和出科研成果雙重任務。要培育高質量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離不開技術裝備先進的實驗室這個教學、科研基地。因此,在創建基礎醫學實驗平臺過程中,科研實驗室的建設在高等醫學院校顯的更為緊迫和重要。
2.2.1科研中心實驗室
相近專業以功能為主設置科研中心實驗室:內設機能學研究室、形態學研究室、免疫學研究室、分子生物學研究室、電子顯微鏡室等;配置先進的分析與檢測實驗儀器、配備專門的實驗技術人員。由學院直接管理,承擔研究生的課題和校級以上重大基礎醫學科研任務。
2.2.2大型精密貴重儀器實驗室
配置現代醫學高、精、尖的儀器設備,以儀器設備功能、用途設置實驗室。這種實驗室由學校直接管理(或院、系托管),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實行儀器設備專管專用管理方式。對內承擔重大科研任務和研究生的課題;對外向社會開放,利用高校高技術人才、高精尖設備,解決醫療(生產)上的技術難題;與其他科研單位橫向聯系,攻克基礎理論研究難關。
2.2.3專業教研實驗中心
建立起介于教學實驗室和科研中心實驗室的“中間科研平臺”,即專業科研實驗室。主要包括因中心實驗室的建立,現已不承擔主要實驗教學任務的教研室的實驗室。當然,這類實驗室建設應該是相近專業,根據其功能、用途,重新組合。決不應該是原來教研室實驗室的“拷貝”和“翻版”。用于相關教研室:教學教研工作、專業技術工作(實驗研究、標本制作等),以及教師、研究生和有創新要求的部分高年級學生的初期科研場所。
2.3開放性實驗平臺的建設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高等學校實驗室的定義不再僅僅是進行實驗教學活動和科學研究的場所,而且還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實踐的重要基地,開放性實驗室的建設,是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實驗室開放的模式包含開放的對象、時間、內容3個方面:
2.3.1實驗室開放的對象
一是對內向全校本科生開放各類教學型實驗室;向大三以上高年級學生開放專業科研實驗室;向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在校研究生開放校、院各級科研實驗室(包括精密貴重儀器設備)。二是對社會開放:如組織中、小學學生參觀‘人體生命科學展覽館’,促進醫學科普教育。對醫院及科研單位開放,以促進科研項目的合作,增加技術和學術交流,多出科研成果。這樣即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又增加了經濟收益,增強了實驗室發展的后勁。
2.3.2實驗室開放的時間
一是全天開放:如人體解剖學、病理學和人體寄生蟲學等陳列在學院‘人體生命科學展覽館’及中心實驗室走廊的大體標本,在進一步做好展板、電視演播及多媒體演示廳建設的基礎上,在不影響學校教學安排的情況下,適宜采用全天開放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可以隨時到這些實驗室參觀學習??蒲兄行模òň苜F重儀器及各專業)實驗室在專管共用的原則上實行全天開放。二是定時開放:如組織學、病理學、人體寄生蟲學的玻片標本,部分學生在實驗課中沒有理解和消化;需進一步在實驗室用顯微鏡觀察復習的,適宜采用定時開放學習模式,相關課程利用課外及休息日定時開放。三是預約開放:機能實驗室、分子醫學實驗室及微生物實驗室,適宜采用預約開放的模式。學生可根據實驗室列出的的實驗內容和儀器設備條件,向相關實驗室提出申請,由實驗室安排。2.3.3實驗室開放的內容根據實驗大綱及實驗室條件,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一是必修實驗內容的開放,以實驗大綱要求的內容為主,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與培養。二是選修實驗內容的開放,以實驗大綱以外的內容和綜合性實驗為主,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三是自選實驗內容的開放,以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設計性和探索性實驗為主,注重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3基礎醫學(教學、科研及開放性)實驗平臺的建立使實驗室的建設邁向科學、規范、高層次發展的軌道
能夠更好地實現實驗教學課程化,克服現行的實驗教學歸屬于某一學科,教學內容圍繞著學科理論進行的弊端。把原依附于學科的實驗課獨立出來建立一門獨立設置的實驗技術課程,逐步完善實驗課程體系,形成如“機能實驗學”、“形態實驗學”、“病原生物實驗學”“分子醫學實驗學”等實驗課程,使實驗教學的內容建立在新的水平上,按照課程目標的綜合技能需要設計實驗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由單學科、低水平向多學科、整體性、高平臺轉變,實現基本技能與新技術以及與科研項目的有機結合[2]?;A醫學的系統性、整體性教育得以加強,有利于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展。多學科實驗室整合為一個基礎醫學實驗平臺,使我們重新認識和構建驗證性實驗、技能訓練型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三大模塊。長期以來由于實驗教學的從屬地位,現行的實驗項目中,為理解和驗證相應的理論而設置的驗證性項目較多,這不僅在時間上大量的占用了實驗空間,而且所開的實驗項目大都陳舊過時。實際上,對已經定論的理論再進行單純的實驗性驗證沒有更多的實際意義,完全可以在各類綜合性實驗過程中加以證明。
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技能訓練型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拓寬了知識面和綜合設計性實驗范圍,比如,將生理、病理生理和藥理三個學科的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學科綜合性的實驗項目,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認識人體機能和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拓寬了知識面和綜合設計性實驗范圍,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技能的提高,更快地適應基礎醫學實驗技術發展更新的步伐。在醫學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代分子醫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生物化學、生理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及病原生物學等基礎醫學主干學科的各個領域;實驗技能要求學生掌握動物水平、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主要技術:包括提取分離技術、觀察測量技術、測定分析技術等;在分子醫學的技術平臺上,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界限都已經變的模糊[3],各種新的實驗方法和技術快速引入,也都使得醫學實驗技術的進步正在從單一學科、單一技術向跨學科、多學科和綜合技術發展。通過實驗室的重組整合、實驗內容的交叉重組,才能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這些先進技術和方法,適應基礎醫學實驗技術發展更新的步伐。實驗室的開放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式”實驗為“主動探索式”學習。部分醫學基礎課程如:解剖學、病理學等,主要是以認知性內容為主,學生在課內往往很難將所學知識當場消化,課后復習若無實物,僅憑書本的描述很抽象,效率也不高。實驗室的開放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場所,學生在開放實驗室對照大體和切片標本的再學習,進一步了消化課堂所學的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際上也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延續。實驗室開放有利于啟迪學生探索精神,激發學生自主攝取知識的熱情。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施自己的想法,學生在開放實驗室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其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個性發展得到滿足,創新能力得到培養。實驗室開放有利于實驗室相應制度的完善和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開放性實驗室納入學校建設規劃,必將健全和完善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如:經費保證;工作量優惠措施;建立實驗室開放基金;健全網絡系統;制定責任明細的考核獎懲辦法等。實驗室開放對實驗教學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更高,這就需要建立一支理論扎實、實驗技術高超,結構合理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以應對實驗室開放后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確保實驗室開放的預期效果和質量,必將提升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