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30 10:33:0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康復護理技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高職 康復護理學 護理技能實訓 教學
1 高職護生開設《康復護理學》的意義
康復護理學是一門旨在研究傷病者與傷殘者身體、精神康復的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殘疾人和慢性病者[1],康復護理學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隨著社會的發展,康復護理已成為現代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康復護理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祻妥o理學以達到全面康復為目的,與其他康復專業人員共同協作,對殘疾者、老年病、慢性病而伴有功能障礙者進行適合康復醫學要求的專門護理和各種專門的功能訓練,從而達到最大限度的康復并使之重返社會[3]。
《康復護理學》涉及的知識面廣,對疾病本質的認識要求高,康復技術多樣性、復雜性等原因,致使教、學雙方都產生了一定的難度。護生初接觸時會感覺醫學名詞陌生,概念難理解,康復評定內容多而繁瑣,康復護理技術涉及人體的各個功能恢復,難以很好地將理論聯系實際,因此,在進行康復護理技術實訓中,對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記憶較零散,經常出現護生練習后仍掌握不到位,不能系統地聯系和應用,難以掌握在何時應用哪項康復護理技術,如何應用好康復護理技術,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與臨床工作實際工作脫節較大,對護生將來的實習有不利的影響。
護理學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現代護理知識和技能的高等技術應用型護理專門人才[4],在校期間學習《康復護理學》,利于護生在將來的臨床工作中,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康復知識和技術,盡早介入康復指導,可使更多的患者在最佳時間,得到正確的康復知識,盡可能避免產生并發癥和后遺癥,最大限度地提高病傷殘者的生活質量,以較好的狀態回歸社會。
2 高職護生《康復護理學》護理技能實訓教學模式改革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讓護生掌握康復護理基本概念、常用康復護理技術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措施,突出實踐動手能力,我們嘗試用“案例討論-康復護理技術實訓-回顧總結”的方法對《康復護理學》技能實訓教學做了改革,效果明顯?,F介紹如下:
2.1 以疾病發生發展過程,設計實訓討論案例。
以“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為例,根據患者運動障礙3個時期,即遲緩期-痙攣期-恢復期為主線,融入共濟障礙、感覺障礙、言語障礙、認知障礙、心理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障礙、大小便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球麻痹、廢用綜合征、誤用綜合征等伴隨的功能障礙,為案例討論及實訓提供素材。
2.2運用小組討論法,組織護生對案例做分析,引導康復評定方法,以及制定康復計劃。
在對腦卒中進行康復治療之前、治療期間和治療結束時,都要進行必要的康復評定,即對腦卒中患者各種障礙是性質、部位、范圍、程度作出準確的評定[5]。將護生按每組10~12人合理分組,每組由1位教師負責組織帶領進行討論,將護生帶入特定的臨床情境中,形成真實的康復護理感受,加深對講授內容的理解,引導護生分析患者發病至轉歸各個階段的臨床表現,例如上述“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案例,要讓護生認識遲緩期、痙攣期、恢復期階段患者會出現的癥狀、體征,如共濟障礙、感覺障礙、言語障礙、認知障礙、心理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障礙、大小便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球麻痹、廢用綜合征、誤用綜合征等功能障礙的具體表現,在小組成員的探討中,分析、總結,使護生對該疾病有了個清晰的認識,分析存在的康復訓練問題,從而能夠運用康復評定方法,對各個時期出現的癥狀體征制定相應康復計劃。同時,也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實訓方法
仍以案例為素材,護生以小組為單位,應用“角色扮演法”, 相互變換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進行各項康復訓練。由于在案例討論的時候帶教教師注重啟發護生主動思維能力,引導護生對患者病情作了分期分析,制定康復訓練計劃,使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模糊的理論清晰化,為護生進行康復訓練做了鋪墊。依據患者不同時期的康復計劃,分階段循序漸進進行康復技能實訓,把繁雜的訓練內容做了相應劃分,使護生在練習的過程,能夠區別患者病程各個階段所適宜的康復訓練項目,能夠準確完成相應任務。
實訓過程中,教師全程指導,輔以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人文關懷態度,體現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課程結束前,帶教教師召集本組護生,結合病案討論及康復訓練內容,進行課程回顧及小結,交流分享訓練時的心得體會,總結康復護理技術的最佳方法和時機,進而再次鞏固了理論知識,在“討論-實踐-總結”循環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護生感覺學習興趣得以提高,知識得以有效吸收,對康復護理技術的掌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而達到提高高職高專護生的康復護理知識與技能的目的。
3 小結
通過“案例討論-康復護理技術實訓-回顧總結”的方法,在《康復護理學》技能實訓教學中,運用案例進行討論,指導實訓項目;根據案例素材,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實施和體驗康復護理技術;課后再做總結回顧,形成了依據理論進行實踐,在實踐中鞏固理論的有效循環機制,使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護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掌握康復護理技術實施方法,并形成牢固的記憶,不僅能夠將理論知識很好地運用于實踐,還能夠使實踐促進理論知識的吸收,提高護生的康復護理理論與臨床實踐水平,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護生學習效率和熟練應用護理技能的目的,為臨床應用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艷玲,楊信才,王彥.康復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2] 鄭彩娥,林偉,葉洪青. 我國康復護理的現狀與發展思路〔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3):266-269.
[3] 劉永兵,樊新霞,陳璐,王傳榮,王春秋,蔡雪嬌.烏魯木齊市社區護理人員康復護理學知識認知現狀與影響因素〔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25(1):70-72.
開設在職短期康復護理培訓班
每個臨床護士都應掌握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康復護理技術。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臨床護士缺乏系統的康復護理知識和技能,開展短期的康復護理培訓十分必要??筛鶕t院工作的特點,并結合神經科、心血管科、骨科、老年病等臨床??频男枨?,具有培訓資歷的學??梢岳每祻妥o理的教學資源,舉辦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康復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班,使臨床護士掌握規范的康復護理技術、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及社區康復護理等知識與技能,并建立考核機制,與有關部門合作頒發??谱o理證書。
護理專業學生的康復護理教育
康復護理教育要從學校護理專業教學開始,各醫學院校的護理專業均應開設康復護理課程,并確立護理專業教學計劃中康復護理的??频匚?,學校完成護理教育基本課程后,應進行康復??谱o理知識學習,讓廣大護理專業學生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教育,為畢業后開展臨床、社區康復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1適當增加學時
康復護理學教學總學時應達到36學時,每周2學時,分18次完成,其中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時間各占一半,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和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教學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的內容,在課時分配上應突出重點。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理論的講授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分配上應突出重點,讓學生學完理論后可用此理論解釋康復護理技能訓練中的實際問題。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采取示教、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角色模擬練習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實踐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在每節理論學習后,安排實際操作訓練。通過反復的現場演示以及分小組進行模擬訓練,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實踐訓練,使學生能夠盡快掌握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和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熟悉康復護理治療技術,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幫助患者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達到康復護理的最終目的。
3改革考核方法
采取“理論考核成績+實踐課平時考核成績+實踐課期末考核成績”的形式。理論考核:重點考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課平時考核方式:階段性復習考核、隨堂抽查考核、創新能力考核等;實踐課期末考核:重點考核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及臨床常見康復護理技能。
康復護理師資隊伍建設
1培養護理專業教師
對新上崗及轉崗的教師常規進行崗前培訓,相關專業的理論培訓和臨床康復科室的進修均應達到6個月以上。上崗后仍應開展相關專業的繼續教育,參加校外各種會議進行學術交流,不斷增加和更新專業知識,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安排專業教師輪流到教學醫院康復科參加臨床工作,定期輪流到國內外領先醫院進行參觀、學習和進修,以提高教師的康復護理技術能力和實踐經驗,并且與各自從事的臨床康復和教學工作的相關行業學會保持密切聯系,以便掌握最新的專業動態,獲取前沿學科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安排資深老師指導青年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將教學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帶領年輕教師承接科研課題。支持和鼓勵中青年教師接替老教師在社會各級學術團體中的工作,擴大青年教師的社會影響,提高他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在實踐中選拔和培養接班人。學校在經費使用上要做到科學合理,對不同的培養類別采用不同的經費投入辦法。對學科梯隊建設由學校全部承擔培養經費。對既符合學校教學、科研發展的需要,又屬教師個人提高學歷或業務水平的學習、進修,培養費可由學校和個人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擔。
2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必須注重教學學術水平的提升,掌握系統的教育理論,掌握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基本知識、教學的方法和規律,才能高質量地完成人才培養任務??赏ㄟ^以下途徑提高康復護理教師教學水平:第一,為教師創造各種學習條件;開展各種專業學習班、研討班及技術培訓班等,安排相關專業知識講座及校外進修學習,及時更新知識。堅持教研室集體備課、定期開展教學討論,重點討論康復護理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并在全面領會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做好教案和備課筆記,促使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第二,制定各項支持政策;在教學崗位上設置主講教師、骨干教師崗位,增加教學課時酬金;在教師職稱評審和考核中對教學成果和教學研究論文與科研成果和論文同等對待等等,積極鼓勵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第三,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在教學設施上改變以往以板書為主的形式轉變為多媒體課件。通過幻燈片、投影儀將大量的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教學內容播放給學生,容易引起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觀察力、想象力的發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擴大學生的眼界。多媒體課件具有大容量、快節奏,形象生動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接受信息和教學雙方的信息交流與反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根據電教媒體的作用點,選擇和設計練習,為學生提供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多層次的形式不同的康復護理實踐操作,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做到講練結合。第四,做好教學評估;校領導及教務科教學督導員定期進行教學工作檢查,向學生發放教學評價表,不定期上課堂聽課,進行評教評學;教研室負責人到每位任課老師課堂上聽課,從教案準備、教學態度、教學技術及教學效果等方面評價教學水平;安排同學科老師之間定期進行教案診斷和課堂聽課。從教法的角度,對教師準備的教案目標是否清晰具體、內容是否得當、重點、難點是否突出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找差距,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同行評估與學生評估重在教學態度、教學技巧不同,教師同行評估的重點一般放在教師對本學科內容的掌握程度、掌握本學科最新知識的情況和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等方面[6]。
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教材的基本構成包括目錄、正文、作業、實驗、圖表、附錄、索引和注釋,是闡述教學內容的專業書籍,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7]??祻妥o理學目前尚無統一、規范的教材、教學大綱及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在教材建設上主導思想是先解決教材的有無問題,再實現教材的優化配套。各類學校選用的教材內容應符合自己學校學生的特點及專業培養目標,有利于老師把握授課深度、學生掌握授課內容。另外,可由全國或各省大醫院選派長期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和護理教學的中青年護理專家編寫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做到既要注重理論性,又要注重實用性;既可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及康復護理技能考核,又可作為在校學生康復護理實踐課考核標準。
關鍵詞:中醫康復護理 常規內科護理 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效果
在實際的生活中,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是目前社會發展研究的最主要的難題,一旦研究成功則對于人們的身體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腦梗死住院患者由于病情刺激環境變化,其他不良因素等影響,往往會出現一些不良現象,不利于后面的治療和干預,因此必須及時地進行干預護理。而該文采用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2種方式的對比實踐,逐步理解其中的護理方式的不同所帶來的效果的某些差異。
1 護理方式
1.1 情志護理
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中,護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情志護理,情志護理符合中醫內經中所提出的思想,逐步根據現有的喜則氣散和怒則氣上等原則,針對原有的腦梗死疾病的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親切和藹的態度,這樣可以逐步揭開患者的心結,樹立起其面對疾病的信心,緩解心中的不良心緒,提高患者的積極性,使其提高積極面對生活的熱情,這樣可以與患者之間建立起相互溝通的渠道,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使其了解并所獲取的專業性的護理知識。
1.2 飲食護理
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中,必須要根據實際需求將由于腦動脈血管硬化引起腦梗死疾病患者的飲食進行嚴格控制,減少其中脂肪的攝入量以及做好蛋白質纖維的飲食管理,使得患者能夠得到全面的營養均衡效果,提高對外界的病菌的抵抗力,使得原有的疾病能夠盡快痊愈,能夠減少由于飲食問題所造成病情惡化的概率。不僅如此,對于護理工作來說還要根據患者的實際飲食需求來對其進行調整和管理,這樣可以加強其足夠的功效,充分體現設計因素,做到最好的飲食管控結果。
1.3 運動護理
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中,腦梗死患者的病情可以通過運動護理的方式對其進行有效管控,與實際的患者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促進其四肢血液的循環,為恢復四肢的功能和患者的行走活動奠定基礎。在進行護理時還需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將患者的鍛煉事項進行調整,告知患者注意事項以及其鍛煉強度,逐步地幫助恢復患者的基礎性的身體功能。
1.4 起居護理
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中,必須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合理有效地安排休息時間,保證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時間,逐步地促使患者體內的陰陽得到平衡,保證身體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增強患者對外界不良因素的抵御功能,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患者的自身恢復效果。而與常規護理不同的是,中醫的辨證治療能夠保證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逐步了解患者的身體內部的各項指標,根據患者的實際檢測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處理方式,提高其護理效果。
2 護理方式相關討論
在中醫學的治療管理中,必須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腦梗死疾病進行有機分類,一般來說,其應該是屬于中風類疾病。在實際的治療中,還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將每一個階段進行有機劃分。一旦患者體內的陰陽產生失調就會產生一定的真氣脫散情況,四肢也會出現麻木癱軟的癥狀。腦梗死患者疾病的產生是醫學治療與護理上的一大重要難題,也是社會管理中重要的、全面性的要點因素,必須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提高患者的積極性與配合性,提高患者的肢體功能與機體免疫力,制定好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實踐能力,以此來對護理方案進行創新,這樣才可以將不同的護理工作進行有機的開展。
3 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
3.1 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不足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經過詳細地調查研究分析,我國現階段的醫院普遍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主要還是由于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人員自身沒有做好具體的工作培養和崗前培訓,綜合素質水平不足,未能照顧到患者的病情需求,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實際的工作中,醫院部分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人員沒有進行基本的崗前實習培訓,對于基本知識的理解不足,在護理過程中一旦遇到不會的知識就容易脾氣暴躁,服務態度和服務水準水平較低,基本的工作職業道德缺乏,容易與患者之間產生一些矛盾。不僅如此,這樣的醫護工作者還容易使得患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患者病情難以得到有效的平靜和修復,這會嚴重影響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也會造成整體的護理效果低下。
(2)在實際的工作中,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以及相應的證書。并且在實踐中有專業的老前輩進行基本的授課,保證自己能夠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這樣的話,不僅可以及時在工作中獲取患者的信任,也能加深與患者之間的默契,保證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質量的有效提升。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現階段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患者大部分在進行具體的工作中都沒有及時地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未能充分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而且很多時候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人員對于基本的護理技術掌握不扎實,往往會出現一些明顯的錯誤,這樣會嚴重影響實際的工作形象和醫院的聲譽。
3.2 腦梗死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原因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大多數患者都會懼怕治療所帶來的疼痛感。在這樣的情況下,護理工作很難在患者具有抵觸情緒下進行開展。但是一旦這種情況出現,患者的家屬容易把患者現階段情況惡化產生的結果的責任推卸到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人員身上。因此,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者必須掌握熟練的技術,具備專業的知識理論,給患者帶來安全感,使得患者能夠給予護理工作人員信任,進一步推動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進行治療時,很多家屬都不理解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者的具體內容,往往把很多責任都推卸到護理工作沒有做好,對于患者的實際情況不理解,偏向于自己的家人。
3.3 醫院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環境原因
在實際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中,醫院的周邊環境也會對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安全產生一定的問題干擾。一般來說腦梗死患者總是要尋找護理技能較好的護理工作人員來進行疾病的治療。但是就我國現階段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的情況來看,醫院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人員,技術熟練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人員不算太多。因此,工作人員的有限性,也使得腦梗死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往往要等待過長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求醫院安排合理的護理工作人員進行陪護工作,避免患者等待時間過長,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4 對策
4.1 建立健全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體系
在實際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中,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避免出現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安全的隱患,首先要保證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者具有較高的護理工作知識或者豐富的護理經驗。這樣可以在實際護理中能夠解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完成具體護理工作不會出現差錯。對于新入職的員工要進行基礎知識的考核,加快工作人員的思想變革和加深知識的鞏固理解,考核合格后需要進行1~3個月的崗前培訓,加強新員工對于知識的理解和科室的文化認同感。與此同時,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行相關的講堂知識培訓,培養護理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建立起相關的制度體系培養重要的人才。不僅如此,針對實際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必須及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理解現階段患者的實際需求,減少部分隱患的產生。
4.2 優化醫院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環境
在實際的工作中,必須要及時解決工作中所出現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安全隱患,醫院也要定期的優化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環境,為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提供一個有效干凈的場所。不僅如此,對于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人才也要及時進行招聘、培養和挖掘,進一步提高整個醫院的人才資源隊伍質量。在進行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工作時必須要及時教導相關人員學習新進的知識、掌握進鮮的技能以及和工作相關的技術。與患者進行交流的同時,及時了解患者新階段的病情,并且針對現有的病情及時查找相關的資料文件,對某些癥狀進行特定性的分析,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在進行護理時,了解患者病情產生的原因,針對不同的情況,與醫生相互討論,為患者的有效治愈增加助力。
4.3 加強護理工作人員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
根據現階段的研究調查發現,很多護理工作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就是護理工作人員與腦梗死患者以及家屬之間的溝通有效性不足,并且時常會出現一些分歧矛盾。針對這些情況,護理工作人員必須要進一步改善自己的服務工作態度,及時對每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讓患者和家屬都認識到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的價值與作用,并且能夠讓他們認可這種工作的實際效用。不僅如此,在后續的護理中也要加強與腦梗死患者家屬之間的聯系,及時反饋一些患者在醫院的現狀以及現有的情緒波動問題,根據自己的專業素養,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及時地從根源上排除患者的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安全隱患,為患者能夠有效治愈奠定基礎。
4.4 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意識
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積極組織護理工作人員,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進一步學習醫院的護理工作條例,加強護理工作病歷的書寫規范。從具體情況出發,理論上降低護理工作安全隱患。不僅如此,還可以與其他醫院進行交流合作,定期組織相應的專家進行知識的傳授,以專人代教的方法,保證每個護理工作人員都能達到國家規定的考核標準。與此同時,還需要積極鼓勵護理工作人員加深自身的思想學習覺悟,主動學習和深造,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建立專門的學習小組,定期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考察,明確基本的規章制度,減少人為因素對護理工作造成的威脅,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工作積極性。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家越來越重視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的管理工作。為了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必須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其疾病的變化情況及時記錄,逐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活水平,促進該項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瑾.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的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 2016, 8(7):115-116.
[2]畢茹,李娜.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名醫,2019(8):202.
[3]李成香.中醫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功能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5):218-219.
[4]王萍,汪芳.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效果的比較[J].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6, 29(11):1723-1724.
[5]張娜.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7):314-315.
[6]吳春妍,譚玲,賴春燕.時間康復護理方案對腦梗死后吞咽障礙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11):1585-1586.
[7]康志娜.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后肢體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OL].四川解剖學雜志,2019(4):162-163
[8]劉連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影響評價[J].心理月刊,2019,14(23):105-106.
[9]邱偉紅.家屬參與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6):5273-5274.
[10]劉芳.中醫康復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功能康復效果對比[J].中醫藥導報, 2014(11):104-106.
【關鍵詞】 腦卒中;康復護理;臨床療效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老年腦血管多發病, 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液循環堵塞引發腦血管痙攣, 進一步導致腦缺氧等產生, 如頭暈、頭痛、四肢癱瘓等臨床表現[1]。該疾病突發性強、病程較長且不易恢復, 臨床致殘、致死率均較高。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 腦卒中病死率已經顯著下降, 但仍有部分患者留下諸如癱瘓等后遺癥狀, 因此, 如何控制或降低其致殘率仍是目前針對腦卒中疾病的關鍵問題。腦卒中恢復過程中實施康復護理是其康復的基本內容之一, 與基礎護理相比較, 康復護理可使患者獲得軀體、精神、社會等的全面康復[2]。在臨床工作中, 明確康復護理過程存在的問題與相應護理措施, 對提高相關護理人員的知識與技能, 促進神經內科腦卒中康復護理的實施與完善意義重大?,F對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干預效果進行統計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神經內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腦卒中患者65例,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3例, 其中男17例, 女16例, 年齡43~70歲, 平均年齡(58.5±6.9)歲, 15例患者左側偏癱, 18例患者右側偏癱。對照組32例, 其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齡39~72歲, 平均年齡(60.7±7.1)歲, 17例患者左側偏癱, 15例右側偏癱。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及神經內科護理干預中的基礎護理,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兩組護理時間均為3個月, 其主要包括如下。
1. 2. 1 心理康復的護理 由于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受到損傷, 其臨床癥狀包括肢體偏癱、失語等, 常常給患者增加很大的心理負擔, 甚至對他們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打擊。所以醫護人員需積極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 并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患者病情及相關癥狀的出現, 消除患者消極的情緒, 從而增加患者的信心, 使患者更加密切積極的配合進一步治療, 增強患者治療疾病的依從性和主動性。
1. 2. 2 并發癥的監測和護理[3] 在腦卒中患者的恢復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多種并發癥, 需要醫護人員給予適當護理:①加強患者的口腔護理, 及時吸痰,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暢通, 避免墜積性肺炎的發生或呼吸道阻塞而致患者窒息。②注意密切觀察患者導尿管通暢與否, 同時觀察患者每日尿液顏色及導尿量。③預防應激性潰瘍。④患者應常翻身, 預防壓瘡等。⑤提醒患者合理加強下肢活動, 注意抬高并適當進行恢復訓練,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炎發生。
1. 2. 3 肢體的康復護理[4] 在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中肢體的康復是較為關鍵的問題之一, 因此康復護理應及早進行。近年來, 卒中康復護理重視早期進行。有的在發病24 h內介入, 如重癥腦出血患者, 在監測、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同時介人康復護理(保持良好肢位)。也有的提倡腦梗死后3 d、腦出血后3~5 d介入。多數意見是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神志清楚、神經系統癥狀不再惡化48 h后再行康復介入。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變化快, 對護理技術要求高, 既要求對生命體征的護理, 也要求較多預防性和對癥性康復護理。首先對患者的肢體功能進行基礎藥物治療的同時, 合理配合針灸、理療等康復護理干預, 可有效降低患者致殘率。其次對患者的偏癱肢體進行按摩, 或根據肢體關節活動的方向和范圍行一定程度被動或主動的活動, 鍛煉四肢活動, 發病4 d后適當進行康復鍛煉。此外, 對于并發高血壓患者需給予有效科學的降壓治療, 在康復出院前, 叮囑患者, 定期檢測血壓, 注意低鹽飲食, 長期高血壓還需堅持服降壓藥物以維持血壓穩定。
1. 2. 4 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 在臨床診斷中約有51%的急性腦卒中患者伴有吞咽功能障礙, 吞咽障礙會影響到患者進食, 進而導致脫水或者營養不良等現象, 嚴重者可能會因誤吸致吸入性肺炎或發生窒息。對于中、重度的吞咽障礙患者通過康復訓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吞咽障礙的康復護理方法包括咽部冷刺激、喉抬高訓練及吸吮訓練。針對輕度吞咽障礙者, 需選擇合適進食, 另外主要采取攝食訓練。患者在進食時應注意:①取坐位或半臥位, 頭略前傾。②為了有利于咽部等部位的感知, 宜選擇有一定口感的食物。③食物有一定黏度但又不致粘附口腔為宜。④患者進食需集中精力, 食速宜慢。
1. 3 療效評定 于護理3個月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價, 患者肢體運動功能評價采用Fugl-Meyer評價;患者生活能力評價采用Barthel指數評價;根據衛生部(現衛計委)質量控制標準評定其臨床療效:①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 病殘程度0度為基本痊愈;②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 病程1~3度為顯效;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為有效;④神經功能缺損減少18%以內, 甚至惡化評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P
2 結果
3個月治療及康復護理后,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75%,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4.85%,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 康復醫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在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得到廣泛認同??祻妥o理可在有效降低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與基礎護理相比較, 康復護理可使患者獲得軀體、精神、社會等的全面康復??s短病程, 減輕患者的痛苦, 加快其康復, 最大限度地從身心殘障中恢復。除遭受嚴重的心理創傷外, 腦卒中預后常會出現肢體功能偏癱等后遺癥狀, 其實部分患者肢體的障礙并不是癱瘓所致, 而是在疾病早期未進行康復護理措施或者未介入合理科學的康復護理方法, 從而導致性痙攣、肌肉萎縮、關節畸形等殘疾。因此, 有效合理的早期康復護理, 能顯著降低肢體功能障礙的發生以及有效控制其發展程度[5]。
本研究顯示, 在65例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觀察中,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75%,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4.85%,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對患者進行心理康復也是康復護理中的重要環節, 通過與患者進行積極心理疏導和溝通, 可有效消除患者消極情緒, 提高治療過程中患者的依從性、積極性。同時應做好并發癥的護理, 如保持呼吸道通暢、關注導尿管護理、配合針灸、理療等進行的肢體康復護理均在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 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介入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肢體功能及神經功能的損傷, 有助于患者康復, 提高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俊.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 2012,09(6):342-343.
[2] 何英,吳忠文.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中國傷殘醫學 , 2013,(11):316.
[3] 許金玉.早期介入康復護理與急性腦卒中患者早康的臨床研究.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7,31(4):504-505.
[4] 王桂碧,金燕,李燕玲,等.綜合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偏癱康復療效的影響.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08,14(2):113-115.
關鍵詞:中風偏癱;康復;護理
中風作為人類健康的第二大殺手,其主要特征是起病急驟,神經功能出現局灶性缺損,同時其具有很高的患病率、發病率以及致殘率[1]。大多數中風患者所留有的后遺癥的程度是不同的,在早期即對其進行康復護理,有利于殘疾程度的降低。文章通過對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廣東省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77例中風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效果較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資料選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康復護理的77例中風偏癱患者,該7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偏癱。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齡28~83歲。該77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是由于腦血栓引起的,20例患者由于腦出血引起。同時,該77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上肢肌力<3級,27例患者上肢肌力>3級;51例患者下肢肌力<3級,26例患者下肢肌力>3級;患者均沒有出現意識障礙,住院時間18~62 d,平均35 d。
1.2 方法:對該77例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實施有效的早期康復護理技術,并評定患者肢體功能。為了對患者的康復情況進行評定,我們采用了Brunnstrom運動功能分級法,特別是針對初期評定時,我們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了詳細的記錄表格,并根據表格擬定康復護理目標及計劃。
2 結果
文章通過對77例中風導致偏癱的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并在其出院前按照ADL評定方法,Barythe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指數分級法進行檢查。有45例患者評分在60分以上,30例患者評分在40分~60分,2例患者在40分以下。
3 護理體會
3.1 評價患者功能:對入院后的中風患者要先觀察,并與其本人及家屬交談,對其意識狀態、認識能力、言語、吞咽狀態、偏癱程度、肌力大小、病程長短、大小便控制能力進行檢查并詳細記錄,同時制定早期康復護理目標及計劃。
3.2 加強生活護理: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當對生活起居方面給予指導,并為其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同時要預防并發癥的發生:①預防發生墜積性肺炎,將患者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及時清除;②預防發生口腔及眼部炎性反應,做好患者口腔護理,使用無菌鹽水紗布敷蓋眼睛;③預防發生壓瘡及尿路感染,對患者皮膚要加強護理,定時翻身,對受壓部位進行按摩,必要時使用氣圈。同時要保持床鋪的清潔、干燥、平整、舒適。對尿失禁者要保持會的清潔干燥。
3.3 飲食護理:給予患者充足的營養,使其機體的抵抗力得到提高。對于有吞咽困難的患者,插胃管給予鼻飼的時間應當在其發病后的72 h后。
3.4 心理護理:在患者康復中,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是非常必要的。中風患者從正常人變成殘疾人是發生在一個極短時間里的,其不能自理生活,不能從事任何活動,遭受了巨大的心理打擊及創傷,由此感覺恐懼、悲觀、失望、緊張等,尤其是失語患者,其感受更為突出。護士在對其進行護理時要有針對性的按照患者的病理心理特點,多接觸、多詢問、多關心鼓勵患者,在照顧其生活時要耐心細致,同時要做好基礎護理。在取得患者信任和合作后,要樹立患者積極戰勝疾病的信心,使他們在進行治療和康復護理的時候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
3.5 護理:良肢位是早期康復護理的關鍵,主要是為了防止或對抗出現痙攣姿勢,使肩關節得到保護及早期誘發分離運動的。護士應當從患者入院即將自然改為康復臥位,為患肢康復奠定基礎。時刻保持肩關節的外展外旋,前肩伸直外旋,髖關節內收內旋及手指伸開的抗痙攣康復姿勢有利于使患肢的恢復。應將癱瘓肢體的手指關節伸展,同時為防止足下垂,踝關節應當稍背曲,在下肢外側部放置沙袋或其他支撐物,有利于防止下肢外旋?;颊呙糠N臥位盡量不要超過1 h,這對于癱瘓肢體的血液循環及康復進展都是非常有利的[2-3]。
3.6 訓練患者自我護理:患者康復情況良好,應當逐步將患者的訓練過度到自理方面,護理人員在對其進行指導時,要確保其安全,始終守在其身旁,并適當的給予協助及鼓勵。當患者肌力恢復到一定程度時,要在日常生活中將ADL訓練貫穿進去,如洗臉、刷牙、進食、脫衣等訓練。
總之,通過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有效的康復護理及訓練,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機體內部的潛能,同時對腦神經功能的重組再現都具有積極的作用,能夠從根本上對偏癱肢體功能進行改善,使患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有利于各種并發癥的減少。在進行康復護理訓練中,不僅可以使醫護患關系更加融洽,同時也可以促進患者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從而及早重返社會和家庭。
4 參考文獻
[l] 畢俊紅,張 清.老年腦中風康復的早期護理干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13(4):459.
【關鍵詞】
腦血管意外;運動障礙;康復護理干預
腦血管病在我國是高發疾病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腦血管病患者達500萬人以上,腦血管病的致殘率是病中之最[1],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康復醫學在腦血管中占重要地位,如何使患者早日站起來重返社會與家庭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為更有效的提高康復率,涼山州第一人民醫院自2006年以來,對腦血管意外致偏癱的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運動干預,安全可行,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本院康復科住院的腦血管意外致偏癱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50~65歲,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Ⅰ組(n=30)和Ⅱ組(n=30),兩組年齡和性別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康復護理方法 Ⅰ組和Ⅱ組均進行常規治療和常規基礎護理,Ⅰ組在發病后1周內,生命體征平穩,確定無活動性出血,病情已穩定即開始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10個療程。Ⅱ組按傳統觀念治療病情穩定后1~2個月實施康復護理干預10個療程(兩組均以10 d為1個療程)??祻妥o士均經過康復??朴柧?,上午配合臨床治療,下午行康復護理,晚上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
1.2.1.1 肢體康復護理 ①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噪聲,患者情緒穩定,生命體征平穩是早期康復中確保生命安全的重中之重;②做肢體及各關節的被動運動,多做與肌肉痙攣反方向的運動,每人2次,上肢由肩關節至肘關節,腕關節及指關節;下肢由髖關節至膝關節、踝關節,循序漸進,幅度由小到大,緩慢牽伸痙攣的肌肉,肌腱及關節周圍的組織,活動最后對關節稍加壓力,全關節運動在患者基本無痛下進行,逐步加大活動范圍,避免局部沖擊和暴力;③對肢體有強直性痙攣者,予持續牽引對抗,輔以輕柔的按摩,達到肌肉逐漸松弛的效果;④肢體軟癱者,做關節被動運動、穴位按摩、神經促通技術等治療;⑤語言障礙者行松弛訓練、呼吸及發音訓練。
1.2.1.2 心理康復治療 ①說理開導療法運用語言進行疏導調暢患者情志,改善和調整患者的精神狀態;②意會誘導法,用含蓄和間接的方法對患者的心理狀態施加影響,誘導其直觀自覺地接受醫師的治療,主動樹立某種信念或改變其情緒和行為,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1.2.1.3 音樂療法 采用聆聽為主的被動音樂治療,可依據患者病前個人愛好選擇合適的音樂,30~60 min/d。
1.2.2 評價方法 在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前后用Barthel指數記分法分別對每個患者進行評定,第一次評定在康復護理前,第二次在康復護理第10個療程進行。Barthel將日?;顒幽芰Ψ譃榱?、中、差三級。良>60分,有輕度功能障礙,能獨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動,需要部分幫助;中60~41分,有中度功能障礙,需要極大幫助方能完成日?;顒印2睢?0分,有重度功能障礙,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動不能完成或需他人服侍。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應用t檢驗進行統計處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10個療程的康復護理干預,Ⅰ組患者運動功能基本恢復6例,顯著有效15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Ⅱ組運動功能基本恢復4例,顯著有效13例,有效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
在康復前兩組之間的Barthel指數記分評定,兩組間Barthel分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康復護理后,兩組Barthel分值均較第一次評定提高(P
3 討論
腦血管意外死亡率在2000年死因順位,城鄉第二,幸存者中約70%~80%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功能障礙高達40%[2]。任何疾病開始時,康復護理即應開始[3],通過早期康復運動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肢體功能障礙,提高生活質量。
3.1 早期康復運動的作用 早期康復不僅可以促進神經的再通,最大限度地減輕殘障,提高各重要器官功能儲備,防止關節僵硬,肌肉攣縮等并發癥的產生,對促進患者康復有積極的作用。
3.2 早期康復運動的安全性 早期康復運動的風險就是很多醫生擔心的腦血管意外再發加重問題,其實早期功能康復只要按原則進行是安全的,其關鍵在于。
3.2.1 運動前先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心情放松、情緒穩定,一定避免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出現情緒緊張誘發血壓升高的出現。
3.2.2 嚴格控制運動量,設置合理的“靶心率”,早期運功以舒緩的肌肉按摩、被動關節運動為主,以患者主觀感覺舒適能耐受為度,運動中重點觀察血壓與心率。
3.2.3 注重鍛煉后患者的主觀感受,鍛煉后次日感覺舒服有精神則運動量恰當;若鍛煉后感不適、或出現心慌心累等,則提示運動過量,需休息調整后再開始康復訓練。本研究中所有患者都嚴格按以上標準進行鍛煉,均未出現明顯的運動過量不適或疾病再發、加重的出現。
3.3 早期運動的時限 功能康復的原則是越早越好,只要病情穩定,就可以在安全運動量下,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康復干預。臨床上一般在發病1周內,生命體征平穩,確定無活動性出血,病情已穩定即可康復運動鍛煉。
3.4 運動方式 急性期開始康復護理,若有肌痙攣,則多做為痙攣傾向相反的運動和抗痙攣,對受損的運動神經元施以神經促通技術,恢復其功能,重建破壞的反射弧[4],注意避免形成難以矯正的異常運動模式,治療起來事半功倍,康復護理開始過遲,會錯過最好時機,形成固定的錯誤運動模式,且可能造成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痙攣。康復護理干預后,兩組第二次Barthel分值均較第一次提高(P
康復治療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許多患者在此過程中會出現情緒低落,自卑與復雜的心理,在康復中恰當地應用音樂療法及心理治療有利于消除患者不利的心理因素,提高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認知能力,對緩解軀體和精神痛苦[5],樹立良好的自信心,保持正確的心態回歸社會有著積極的作用,康復護理還應該注意個體化方案,因人而異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 劉永剛,付偉義.腦血管病診治與康復.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228.
[2] 陳素坤,周英.臨床護理學教程.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97.
[3] 劉英,葉慧華.偏癱患者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程序及臨床應用研究.實用護理雜志,1999,15(7):11.
【關鍵詞】 呼吸內科; 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4-0112-02
由于呼吸內科存在的特殊情況,呼吸內科患者多數具有年齡大、自我保護能力差、病情反復、病情危重且變化快的特點[1]。而且老年患者由于心腦血管和主要臟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病程一般較長,嚴重者短時間即可進入危險狀態,對常用藥物治療可能反應不佳,容易呼吸衰竭而死。因此,對于呼吸內科患者的護理除基礎護理外,還應對其穩定期的康復護理保持重視。因為呼吸內科存在的特殊情況,對患者的處理不能僅僅局限和滿足于病情危重時的搶救,而且應該要重視康復護理的作用[2],通過康復護理促使改善患者癥狀、促使患者盡早康復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筆者所在科室對2012年1-6月收治的68例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6月筆者所在科室收治的68例患者,男41例,女27例,年齡45~82歲,平均(66.50±9.56)歲,病程3個月~15年。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18例,慢性支氣管炎11例,支氣管擴張9例,支氣管哮喘8例,肺癌患者2例。
1.2 護理方法
包括對患者的康復護理原則、護理措施、合理的營養、護理風險防范及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 康復護理原則 呼吸內科的住院患者多為病情反復、遷延不愈,因此對于患者的護理主要著眼于在患者穩定期進行康復護理,以改善患者危重癥狀、減少急性發作次數、改善呼吸功能、加強心理干預、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恐懼,促進患者心理健康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的。因此,需要結合患者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理指標和病情變化,預防護理風險,加強健康教育,發揮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性,取得其配合和支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2.2 護理措施 (1)加強呼吸功能訓練:①腹式呼吸訓練: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吸氣同時隆起腹部,呼氣時用力收縮腹肌使腹部凹下。呼吸時保持胸廓不變,每日次數以患者自覺適宜為度,10 min/次左右。學會仰臥位后,繼續學習俯臥位、側位、坐姿及站姿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訓練可以加大膈肌運動幅度,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氣量,減少痰蓄積、減輕呼吸引起的疼痛和桶裝胸畸形的風險;②縮唇呼吸:鼻子吸氣的同時用舌頭頂上顎,身體稍微前屈,吸氣末稍作停頓,口呈口哨裝,慢慢呼氣,8次/min左右,呼吸時要按照節律進行,因為延緩呼氣氣流,提高了氣道內壓,防止了小氣道過早閉陷,有利于排出功能殘氣,改善肺的呼氣換氣功能[3];③適當鍛煉增大呼吸量;(2)氧療:呼吸內科患者多數由于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癥或潛在低氧血癥,尤其夜間明顯。低氧血癥可致多臟器功能不全。長期堅持夜間持續低流量(1~3 L/min)吸氧>12 h,能延緩疾病進展、降低死亡率、延長生存期、改善心肺功能、改善睡眠、提高患者對運動的耐受能力及提高生活質量[4]。亦可于夜間用機械輔助呼吸,使呼吸肌充分休息,提高白天呼吸能力。有條件的患者可在出院后采取家庭式給氧,8 h/d。
1.2.3 合理的營養 患者因病程長,胃腸功能弱,進食少,營養不良、呼吸負荷重消耗大等原因,導致營養缺乏,微量元素不足,造成患者抗病能力低下和治療效果差,故應增加熱量的攝入,每日膳食中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魚類)不應少于1.0 g/kg[5]。老年患者多伴脂肪代謝紊亂,應限制動物性脂肪攝入量。有明顯CO2潴留者應減少糖進量。多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必要時給予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及氨基酸治療。
1.2.4 護理風險的防范 由于呼吸內科患者的特殊性,極其容易發生護理風險,因此護理工作者要加強護理風險防范[6]。首先,要熟練掌握各項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急救技術,如心肺復蘇、呼吸機、吸痰技能等的正確使用,做到在工作中能井井有條,搶救患者時忙而不亂,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其次,提高用藥安全,合理用藥,減少耐藥性。藥品存放規范,經常檢查,注射藥、內服藥、外用藥嚴格分隔放置,對毒麻、限制藥品、高危藥品上鎖保管,班班交接。對藥物過敏試驗陽性者做到7個標記,3個通知。對搶救用藥分類放置、標志醒目、班班交接。搶救室專人負責,定期檢查搶救藥物及物品,各種急救物品、藥品、器械處于備用狀態,搶救藥物必須在有效期內,搶救物品必須齊全,帳物相符,不得外借,急救物品完好率達100%,保證了搶救患者迅速規范。再次,要加強病房管理、減少院內感染、有防滑等必要提示。
1.2.5 加強健康教育 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加強呼吸功能的保證,健康教育也是整個治療方案中的重要一環。(1)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呼吸系統功能下降的危險因素,如長期吸煙會引起咳嗽、咳痰、氣急等癥狀和呼吸功能的衰退,因此,有必要將此告訴患者及其家屬,促使患者改正不良生活習慣以促進康復;(2)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呼吸功能增強以及提高耐力,因此需要跟患者及其家屬講清楚康復訓練的意義,使其積極配合并主動參與,并持之以恒地進行鍛煉,是取得滿意治療和護理效果的保證;(3)對患者進行心里干預:呼吸內科老年患者由于長期住院,而且病情反復、遷延不愈,患者容易失去信心產生焦慮、灰心喪氣的心理,情緒低沉或者激動,對護理工作不支持不配合,有時甚至有抵觸及攻擊。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增強患者戰勝疾病、改善身體狀況和提高生活質量的信念。科學合理的心理干預對于已經處于不良心理狀態的患者有著重要意義,是保證康復護理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因此護理工作者要掌握必要的語言交流技巧以促進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技巧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患者進行交流,交流時態度誠懇,儀表大方,對部分患者及家屬的過激語言、行為應耐心解釋、安慰,避免糾紛發生。良好的溝通,不僅可以獲取患者的認可和支持,也是和諧護患關系、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需要。
2 結果
通過康復護理,26例患者康復出院,39例患者好轉住院,3例患者無效,患者住院時間縮短,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3 討論
康復護理要以患者為中心,以促進患者盡早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規范細致地做好每一個細節,深入貫徹落實康復護理措施,切實提高護理工作的成效,讓患者滿意。
參考文獻
[1]孔彬,馮瓊.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1,9(8):334-335.
[2]郜萍,毛細云.呼吸內科老年患者常見護理安全隱患與對策[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1,23(9):817-818.
[3]關麗嬋,陳美珠,趙娟娟,等.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康復護理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2):333-334.
[4]胡霞絨.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恢復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1):85-86.
[5]孫芳艷,錢培芬.慢性阻寒性肺疾病綜合肺康復方案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8):7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