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非遺文化的保護

非遺文化的保護精品(七篇)

時間:2023-10-10 10:45: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非遺文化的保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非遺文化的保護

篇(1)

1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的特點及價值

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具有獨特性、流變性、傳承性、綜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豐富,尤其是其地域性和特色原生態的口頭性,表現在地方戲曲、民間文學、曲藝、民歌、語言文字習俗以及各地方言中,如河南墜子、豫劇、各地方言中的諺語、歌謠、神話故事等。在地域文化上,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具有深刻的“廣泛性”。如河南的豫劇,其獨特的旋律與河南方言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尤其是各類方言語音、詞匯的廣泛運用,唱詞、念白等多具有口頭表達性,使其在文藝表現上更具地方特色。

從河南省第一批非遺文化名錄來看,涉及語言文學類的就有18項。如虞城縣花木蘭傳說、汝南縣梁祝傳說、泌陽縣盤古神話、武陟縣、西平縣、汝南縣、平輿縣等關于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還有輝縣市的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衛輝市關于柳毅的傳說,濟源市關于邵原創世的神話等,都具有獨特的文化歷史價值。除此之外,南陽市的牛郎與織女的傳說、靈寶市關于皇帝的傳說、長葛市關于葛天氏的傳說、濮陽縣關于帝舜的傳說等等,這些民間文化不僅對現代人民的思想意識產生影響,也蘊涵了中華民族道德文化價值,尤其是在歷史學、語言學、文學、藝術審美等領域,體現了民族精神。在語言文化類非遺文化中,方言占據重要地位。如豫劇、河南墜子都建立在方言基礎上。

2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檔案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的收集、整理、鑒定、確認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豐富的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仍有待進一步挖掘,尤其是從以方言為特征的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對口頭文學、民間文學類文化形式進行多方面記錄和歸類管理,以便于繼承和創新。總的來看,其問題主要表現在:

2.1 歸檔概念不清晰,范圍不明確。在實際傳承與保護中,有些工作人員缺乏對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檔案的正確理解,未能從非遺文化資源的內涵及外延上,厘清概念,明確歸檔范圍。[2]

2.2 在檔案管理制度建設上不健全。尤其在非遺文化檔案的收集、歸類、整理、鑒定、保管等方面,缺乏專門人員管理,在制度上缺乏規范,工作機制被動,與文化部門、檔案部門協同機制欠缺。

2.3 缺乏規范的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評定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是納入規范化檔案管理的前提。盡管當前相關部門也出臺了非遺文化檔案保護政策,但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還未全面執行,特別是在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上,缺乏操作性,使得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工作處于被動狀態。

2.4 對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重視不足。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保護與檔案管理,未受到社會公眾普遍關注,也未能受到相關部門重視,使得歸檔保護工作停滯不前。

2.5 硬件設施條件不足、安全性較低。河南省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保持條件較差,以鐵皮柜為主,缺乏防火、防盜、防霉、防水、防蟲等,有些地方的非遺文化資源僅存儲在電腦硬盤中,有的缺乏備份,電子檔案一旦丟失,其損失難以估量。

2.6 管理工作滯后,缺乏專業性。在信息化技術條件下,其檔案管理數字化工作相對滯后。如何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多樣化管理,如何推進非遺文化

資源數字化宣傳,迫切需要信息技術支撐,提升非遺文化工作人員專業水平。

3 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原則

針對學術界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的討論來看,王云慶提出“做好非遺文化檔案管理,應從建檔上堅持真實性、完整性、系統性原則,以分級保護、優化利用為基本原則”;[3]孫展紅提出“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應‘依項建檔、分級建檔和搶救性建檔’”。[4]根據我國檔案管理工作提出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原則,從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實際,應該堅持以下原則。

3.1 統一領導。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中,政府要發揮自身協調作用,加強對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的統籌規劃。如針對當前重復建檔、檔案工作評定標準不一致,缺乏統一領導機制等問題進行專門協同解決。

3.2 分級管理。對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采用全部移交給檔案機構進行保管并不現實,一方面與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特殊性有關,另一方面與現有檔案機構人力、物力條件有關。因此,從非遺文化資源保護與歸檔上,對于瀕危資源要歸口于檔案機構,對于衍生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應根據分級制度進行歸檔管理。

3.3 依項建檔。對于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在保護與檔案管理上,應該根據“項目”劃分,進行歸口管理。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中提出兩類劃分,一類是民間傳統文化,如語言、音樂、文學、游戲、禮儀、神話、建筑藝術等民間文化形式;二類是基于“文化空間”的各類舉行傳統文化活動的場所,或定期舉行特定活動的時間等。[5]要根據各項目獨立設置,明確檔號,科學編制。

3.4 真實完整。堅持檔案管理的真實性、完整性是保證非遺文化資源檔案價值的重要原則。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收集、整理、歸類管理中,確保非遺文化檔案信息、資源的真實性與完整。

4 河南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流程

4.1 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收集。從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形式的多樣性來看,在檔案收集上應該拓寬途徑。一是開展檔案征集。由于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來源廣泛,對于不同形式、不同地域的非遺文化要從征集公告、田野調查中主動收集;二是做好檔案接收。特別是協調好文化機構、研究機構與非遺文化檔案館的對接,完善非遺文化檔案保護與保存體系;三是注重史料挖掘。特別是對于散落于史料典籍中的傳統民間文化資源,要從考證、挖掘、整合中發現,加強保護;四是接受捐贈。從非遺文化資源的歸屬關系上,尊重個人意愿專藏妥善保管,并對捐贈者獎勵;五是有償購買。通過平等協商,從非遺文化所有者手中計價收購并存檔保護,對于重要的非遺文化檔案,要科學鑒定,保障檔案的價值。

4.2 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整理。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管理中,要從檔案學理論與方法中,對收集的檔案資料進行分類、組合、排列、編目,提升檔案材料的系統性、條理性,為科學保管和有效利用創造條件。如在語言文學類非遺檔案管理中,注重檔案形成時間、檔案形式、檔案內容的有機聯系,結合不同民間文學、傳說、故事、諺語等形式進行歸檔整理。

4.3 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的鑒定。根據語言文學類非遺文化資源特點,從鑒定方法、標準、原則等方面,確定其價值及保存方式、保存期限等。由于非遺文化資源檔案種類繁多,對其存在形式及管理情況,要進行科學化、專業化鑒定,為做好檔案管理把好關。針對不同載體檔案的特點,從保管環境如溫度、濕度等條件進行科學管理。

篇(2)

土特產主要是指在當地生產加工的富有地域特點的產品,其存在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內涵。湘西南一帶土特產產品非常豐富,苗族的臘肉,侗族的油茶,還有各色鹵菜、米花、豬血丸子、辣椒、龍山百合、米酒等等。然而在商業化日趨繁盛的今天,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存在設計雷同、缺乏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的現狀。如寶慶豬血丸子是當地富有盛名的土特產,但是其包裝設計卻是參差不齊,有的僅以真空塑料袋進行密封,僅考慮到產品的保護功能而忽略了商品包裝的促銷功能。而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是以下幾點:

1、企業對于產品包裝設計不夠重視

湘西南地區的土特產生產企業以及加工商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一般都只對產品質量較為重視,而忽略了產品的包裝設計,同時他們缺乏較為前瞻的設計眼光,不能理解合理優秀的包裝設計對于產品的促銷作用。

2、創新設計人才的缺乏,品牌意識淡薄

一套好的土特產包裝設計,不僅在視覺傳達上具有良好的審美感,還應符合產品的文化內涵,它需要設計者對產品進行市場相關的調研工作,充分了解產品當地的文化特點,能讓包裝既具有好的保護性,又能傳達產品的地域特色。而創新設計人才的缺乏,使得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不能取得較大的突破。同時,企業的品牌意識淡薄,也使得湘西南土特產僅在當地銷售較為順暢,不能更好地在全國各地發展壯大。

二、非遺傳承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發展結合新方向

基于以上觀點,將湘西南地方非遺文化傳承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相結合為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新方向。湘西南非遺文化面臨的瓶頸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面臨的發展狀況一致。深入挖掘湘西南非遺文化,通過湘西南獨特豐富的非遺文化來進行當地土特產的包裝設計,無疑是提升湘西南土特產包裝文化內涵的有效途徑。

1、以非遺文化來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容器結構的改善

產品包裝容器設計是包裝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結構要素,進行容器設計時需要考慮到產品的不同形態、不同特征。同時也要符合商品運輸和存儲的要求。近年來,綠色包裝設計的興起,也讓包裝容器環保耐用的設計需求凸顯。在湘西南非遺文化中,學習寶慶竹刻器型制作的年輕一輩銳減,現今僅剩下竹藝器型加工廠的楊廠長藝人在從事這項國家非遺文化的傳承工作,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器型制作過于復雜難學,而且銷售前景不堪;面臨同樣困境的還有高沙土陶制作,高沙土陶也是湘西南地區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土陶制品的陶罐也曾銷往全國各地,而目前高沙土陶的制作者也僅剩下兩家作坊,四五個傳承人。如果能將這些湘西南本地面臨瀕危的非遺項目與當地的土特產包裝設計結合起來,不僅能從包裝的器型上對土特產包裝進行創新,還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傳承非遺項目,創新包裝容器設計的隊伍中來。

2、以非遺文化來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材質設計的改善

包裝設計中材料運用主要是指制作包裝所使用的材料,在設計時可以根據不同的包裝內容物來選擇適合的包裝材料。而湘西南各類不同的非遺項目也能為土特產包裝設計的材料運用帶來革新。如藍印花布、侗族織錦、花瑤挑花都是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不僅制作原料源自當地,具有當地質樸環保的特點,其紋樣也是非常美觀大方的。自古以來,粽子包裝以其天然材質延續千百年而經久不衰,而湘西酒鬼酒的瓶裝也是因其借鑒麻袋材質的造型而享譽中外,由此便可以看出優秀傳統材質對于土特產包裝的深遠影響,同時,合理利用非遺文化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材質設計也符合綠色環保的健康標準。

3、以非遺文化來進行湘西南土特產包裝設計視覺傳達上的創新

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集》中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土特產包裝也是如此,將本地的傳統非遺文化合理融入到本地土特產的包裝設計中來,是對土特產包裝視覺傳達部分的創新,在湘西南非遺文化中,許多優秀的項目其紋樣設計都頗具民間紋樣的吉祥寓意,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其紋樣創作手法和寓意方式都值得我們在進行現代包裝設計時借鑒及發揚。

三、結語

篇(3)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原地區古老而鮮活的傳統文化,是地域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氣質、民族凝聚力的有機組成和重要表征。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大背景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獲得了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大量蘊涵著獨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就顯得更為重要和緊迫。

2、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方法。

3、研究主要內容

3.1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批代表作名錄》公布的分類中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歸為第六類“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依據這種分類方法我國第一批非遺名錄里有17項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河南占有5項,分別為“禪拳合一的少林功夫”、“纏繞螺旋的陳氏太極拳”、“形氣合一的萇家拳”。還有廣泛流傳于河南境內的“勇猛短毒、急狠快利、拳功一體”的心意六合拳、“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月山八極拳[1]。河南省的傳統武術作為“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的典型代表占據了主要地位,這些拳種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和積淀下來的民間傳統文化,充分展現了河南省武術之鄉的本色,體現了中原大地積淀出厚重的文化底蘊、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

3.2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當代意義

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說明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杰出的價值、突出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存在著生存的瀕危性,因此,我們推動其在時代背景下傳承與發展,肩負了更多的責任,賦予了更神圣的意義。

3.2.1獲得更廣泛的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就個體而言,意味著如何對自己進行定義,以及我作為人的本質特征的理解,自我感覺和認識并因此做出的適應。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對集體思維方式的整體化,同時也孕育這相互依存的自我,因此,我們的自我認同總是和特定的文化情境相聯系[2]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生產實踐、交往對話和藝術表現的載體,稱為自我認同的重要途徑。

文化認同就群體而言,意味著一種多元文化主義主張,即同一地區眾多文化的共同體,都要保留自身的文化特征和獨特的價值觀,它與政治緊密相關。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須對外爭取文化承認,獲得文化認同,并重建文化自覺的路徑。文化認同與個體自我和文化自我的本真性有極大的關聯。因此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需要別人的承認與認可,更重要的是傳承人和共享群體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民眾認同。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帶有強烈的娛樂性、趣味性、民族性、實用的世俗性,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功能,研究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即是要河南民眾乃至世界各地的受眾了解中原文化歷史并引以為傲,自覺、自主繼承、創新并傳播。

3.2.2具有深遠的社會價值

3.2.2.1形成中原文化的品牌“標簽”,建立文化特色

河南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中原河洛、三商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文化、姓氏文化、跟親文化、詩詞文化等博大精深[3]。在文化自覺和國學復興的大前提下,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和發展能夠擴大中原傳統體育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和普及程度。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問題得到了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成為了中原文化的一個縮影,一張名片。由國家體育總局、河南省人民政府、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國際少林武術節已經連續舉辦了8屆,焦作太極拳年會已經舉辦6屆,來自世界56個國家和地區的武林高手云集河南,互相交流、切磋技藝共同促進武術的發揚與傳播。少林武術的代表性傳承人率團前往巴黎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的多元文化周活動,少林功夫表演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擴大了中原文化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影響力。

河南省的體育文化遺產體現了濃郁的地域文化特征,是中國武術文化的“集會中心”,是文化源發地的“文化地標”,稱為河南省精神文化層面的一種符號。

3.2.2.2融入商業推廣,大力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器物層面,推動經濟發展

登封本地的武校林立、習練者數萬,少林的相關產業年收益達十億元,大大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器物層面的文化成果大大豐富,提供了更多的手工藝、建筑、絲織等行業的就業渠道,提升就業率,大大推動了當地旅游、商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3.2.2.3為民眾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民眾生活質量,豐富大眾文化生活。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健身養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與功能,是提高民眾素質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防止“現代文明病”,緩解醫療經濟壓力;在技擊的實用化方面,能夠使練習者掌握防身、制敵的本領,鍛練人的膽魄,提高人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同時還為部分民眾提供了就業的技能。同時,它們都普遍具有極高的觀賞娛樂價值,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豐富多變、多層次的健身活動可以促和諧,建文明,改善民眾的總體生活質量。

3.3制衡河南省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的因素

3.3.1民眾的文化自覺程度

西方體育“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理念,“競爭、平等、拼搏”的人格特點,強調直觀性、強調競爭、追求快速的文化價值取向,對國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注重技擊能力的競技時代,體育非遺文化一邊萌動著西化意識,一邊依托著民族情感,交織著文化錯位、心態失衡的情緒焦慮,感受著價值分裂、認同喪失的本體痛楚,承受著無可回避的理想沖突與意義失落的精神迷茫[4]。體育非遺文化認識的深度缺失,禁錮了民眾對武術健身、養生、修心等價值的全面認識,對自己的非遺文化產生了文化自卑,一定程度上造成對非遺文化發展的阻礙和民眾對非遺文化認同度的下降[5]。人們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生態環境下,經過親身體驗才能領悟地域武術的真正文化內涵,才會對民族文化的競爭有充分的識別力,才能加強民族精神教育。

河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關鍵在于廣大民眾的自覺參與,人們對民族傳統體育與中國傳統節日有著同樣的熱衷,但傳統節日中民俗的祭祀儀式、服飾、風物游藝等這些蘊含著民眾精神傳統和信仰的活動,越來越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已然淡忘,致使年輕人對民俗文化的淵源、技藝、內涵等逐漸淡漠,在多樣紛雜的現代文化沖擊中,淡化了本土文化精神和信仰的傳承。在祭祀和紀念日活動中,展示和觀看傳統的技藝和技能能夠使民眾傾注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在傳播武術技藝的同時,博大精深的醫學、養生學、美學、佛家、道家、儒家文化及哲學思想更能展示中原多元文化魅力。只有將每個紀念的節日和民俗活動搞的生動、直觀、鮮活、豐富,形成強烈的民族文化自覺,才能不需政府的命令,也不需要社團的組織,自發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才能將其植根于人們的文化心理之中[6]。

3.3.2政府管理體系的亟待完善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保障上,河南省根據國際和國家的相關法規,在政策、法規也有一部分的指導意見,并在河南省文化廳專門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但有限的工作人員不足以適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合性、多部門協作性、專業性、廣泛性、長期性要求。管理機構機構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細節工作不到位都直接影響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序發展。城市建設失去了民間特有的韻味和特色,使與傳統文化相輔相成的民俗空間遭到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發展需要資金作支撐,需要耗費人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國家和河南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投入實在是杯水車薪,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自然消亡的危機。

政府是河南省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守護者、承載者和實踐者,地方文化政策和立法保護等的相關措施和分級保護機構的設立,是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堅強后盾,亟待進一步完善。

3.3.3對傳承人及團隊的建立及保護不足,與時代對接的能力有待提高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武術技藝,其呈現方式和傳承手段的多樣性、復雜性、動態性,與人的思維、理念、情感、習俗、生活方式和環境有密切關系[7]。馮驥才指出:當代杰出的民間文化傳承人是我國各民族民間文化的活寶庫,他們身上承載著祖先創造的文化精華,具有天才的個性創造力。它存在與傳承人及傳承團體的記憶中,隨著大量的民間老藝人的離世,使得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很多習俗、禮儀及民間技藝也瀕臨消亡;政府對傳承人和傳承團體的生活及社會保障已經給予高度的重視,但杯水車薪,使他們因生存壓力而無法專注于研修和傳播文化技藝和精神精髓。

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吸收、交流和再創造。體育非遺文化對現有文化的挖掘、整理、理解都是歷史的,但文化本身是動態的,活的文化,能否快速的發展取決于它與當下的社會語境、當代生活方式、思想理念、文化土壤和價值取向等因素緊密結合程度,與時代對接的能力。傳承人及團隊的創造力、想象力、信息吸納和整合的能力是非遺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核心動力。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承一般是個人行為缺乏有力的支撐,傳承團體較分散且受到門第觀念影響缺乏相互交流;主要傳承人相對學歷水平較低,文字描述的準確性、完整性等能力有待加強,在信息化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傳承人及傳承團體對網絡、大眾媒體的駕馭能力禁錮了非遺文化的暢通傳播;傳承人與傳承團體缺乏必要的統計、邏輯分析等科研能力,缺乏對非遺文化進行高瞻遠矚的戰略設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遺文化發展的進程;傳承人及傳承團體基本生活在相對閉塞的農村,不能及時了解文化源發地以外的廣大民眾對生活方式及健身方式的需求,缺乏針對性的創編思路。綜上所述,主要傳承人和傳承團體與時代鏈接的渠道和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建立一個以主要傳承人和團體為中心的研究、研修、傳播、工業、旅游業、產業一體化的傳承團隊,通過強大的支撐團隊定期的信息交流,合力推動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3.3.4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內容的片面性

作為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武術,歷史上跟其他民族和世界文化交流較少,導致其固守本土民俗體育文化,體育研究的文化視野狹窄,使武術類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失去動力,至今未形成系統、完整的功法、技法和理論體系,阻礙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現實步伐,使其發展陷入了低層次、封閉、無序的窘境。

河南省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的內容上缺乏系統、全面的整合,主要以武術技藝為主,但只模仿招數,不明就理,傳形而不傳神,且套路古板單調,缺乏創新,使練習的過程單調乏味,形成“喜歡武術卻不練武術”的尷尬局面;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逐漸深入民心,河南全民健身意識也在不斷的提升,但對于日益提升的健身要求,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技法傳授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并沒有足夠多的針對某一人群的習練套路得以傳承和推廣,表現出重競技輕養生,使武術的養生功效流失或淺效;針對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的梳理和整合內容也多半束之高閣,進入博物館、寺院、研究會等的展廳里,無法與普通民眾進行身心上的密切交流,無形中切斷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原子女的情感共鳴,使現有的文本、音像、道具等使用率不高,民眾反映較為平淡;缺乏對文化本身的深層梳理,對文化內涵的傳播,缺乏對武學知識、佛教、道教等文化的熏陶,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道德修為、行為操守;體育非遺文化的器物層較為貧乏,缺乏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文字、視頻、建筑、工藝品等有形的影響力,專業的設計人員和采編人員的匱乏造成非遺文化傳承內容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3.3.5河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途徑的利用有效性

河南省的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途徑上做出了艱辛的努力,并碩果累累,民俗空間的不斷完善、旅游行業的興起、武校的林立、多層次培訓機構的建立、大型表演團隊、競賽、文化節系列活動的開展、太極學院或研究會的成立、社區文化廣場的開展、學者的非物質文化研究論文會議等都在推動著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但也存在著各種制衡發展的因素,如:傳播方式單一,渠道建設不通暢、傳播人員專業能力參差不齊;源發地的人文建筑、旅游業開發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器物層面的成果設計與開發缺乏專業人員的組織與設計,商業推廣缺乏計劃性;信息化程度較低,缺乏專業的網絡板塊管理人員;大眾媒體的宣傳力度比較薄弱,社會公共文化機構的使用頻率及有效性無從考量;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普通民眾的接觸較單薄而片面,針對大眾的傳播渠道較匱乏,難于組織;教育傳播的方式相對比較滯后,且教育層次性不強,學校教學教材及教學內容單一;學術層面的傳播與交流相對滯后于非遺文化的發展,缺乏對非遺文化的直接推動力等情況。

河南省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途徑需要更廣泛的暢通,讓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在生活中體會非遺文化的元素,參與其中,形成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建構和諧、文明、動力十足的中原經濟、文化發展中心。

參考文獻:

[1]薛良磊,河南省國家級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與對策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5。

[2]王天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與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6(4):25-27。

[3]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河南概況[EB/OL].http://。

[4]李吉遠,謝業雷.困惑與征途:對21世紀中國傳統武術發展定位的思考[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2)。

[5]張祝平、馮艷,文化自覺視域審視太極文化的勃興,河南省教育廳科研論文二等獎,2012.5。

篇(4)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運河綜合保護的應有之義。京杭大運河不僅是“國之瑰寶”,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脈”。橋西區域是杭州運河綜合保護工程的核心地塊,也是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保存歷史遺存較為集中的主要區域。館群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所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在橋西歷史街區打造以懷舊文化和傳統非物質文化為重點的特色街區,豐富街區文化內容中發揮了重要的帶動作用。以館群為核心來帶動橋西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對保護大運河原真性和完整性、進而推動運河申遺意義重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的核心定位。館群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必須立足自身發展特色,也就是依托運河、橋西街區依河而居的濃厚生活文化氛圍,通過工美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實現杭州傳統文化的活態展示與傳承。目前,館群最顯著的特色是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業、西湖綢傘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和傳承,并實現了“老廠房”、“老字號”、“老遺產”和“老手工藝人”的有機結合,是全國首家以刀、剪、劍、傘、扇為展示主題的國字號博物館群落。可以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館群最為核心的定位與內涵。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非遺保護傳承創新實踐及經驗博物館對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博物館傳統的藏品征集、整理和收藏功能,對已經滅絕或無搶救可能的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二是以生態博物館為代表的現代博物館做法,通過保護理念的“進化”,實現對還“存活”的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保護”。與以往“博物館化”幫助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擺脫文化危機、成為暫時延續生命途徑的定位不同,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定位更高,就是要依托運河橋西區塊得天獨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生活文化氛圍,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繼承人,有創新性,有產業鏈,重新走入大眾生活,實現文化生態的修復與傳承。因此,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是一個“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態式博物館群”模式。這個模式的具體創新,可以用“生活、活態、活動”三個關鍵詞來概括:生活———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回到生活。作為民俗文化的精粹,工藝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民間、來自生活。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由于工業化、標準化浪潮的沖擊,傳統工美文化受到沖擊,逐漸淡出大眾生活。只有和社會大眾日常生活進行緊密結合,把工藝作為一種文化和習慣滲透進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傳統的藝術形式才可以重新煥發市場活力。一是依托運河橋西街區,打造非遺保護傳承的生活空間。京杭大運河,經歷了2500多年的滄桑變遷,是至今仍然活著的、流動著的、重要的人類文明遺產。橫跨在運河上的拱宸橋,是大運河最南端的標志。橋西歷史街區是杭州目前為數不多的集中反映大運河歷史風貌的歷史文化街區。2010年,橋西歷史街區順利開街,在“保護第一、生態優先、品質至上”等七大理念的指導下,保留了大批歷史建筑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橋西歷史街區完美呈現出“倚河而居、倚河而業、倚河而游”的生態人文特色街區,成為人們了解運河文化、杭州歷史與橋西歷史文化的活態讀本。作為橋西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以打造“沒有圍墻的博物館”、“老百姓自己的博物館”為目標,在博物館建設中始終秉承“保護第一”理念,將“老字號”、“老遺產”和“老廠房”有機結合,讓整個博物館群與整個運河和橋西街區相互融合,營造了人與河、傳統與現代、時間與空間彼此交融、相互滋養的生活空間,實現了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活態體現與傳承。二是創新展示形式,讓非遺貼近日常生活。在展陳示計上,博物館群通過多元化、現代化和動態演示等手段,揭示出展品背后的智慧和情感。在館群展品陳列中,打破了傳統的器物定位展示模式,既有系統全面的展品歷史背景介紹和傳統工藝的場景展示,也有利用現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對傳統的現代解讀,使參觀者可以全面了解展品所包含的材料、工藝、形制、藝術風格與人類社會生活的關系,及其所承載的人類精神活動等豐富內涵。在場景設置和互動環節的安排上,也從“非物質文化展覽”的本質出發,為更好地理解非物質文化而設置,比如通過張小泉作坊的場景復制、現場刻花表演、西湖綢傘現場制作等,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三是打造“流動的博物館”,讓非遺文化走入學校和社區。博物館群還積極開展“流動的博物館”活動,把博物館的相關展覽、活動、工美技藝送到社區和學校。2010年,活動走進福利中心等4個社區(中心)和拱宸橋小學等9所學校。

2011年,活動又走進沈塘橋社區6個社區,杭州聾人學校等15所小學及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等3所高校。2012年,“流動的博物館”走進學校共計12次,如浙大城院、文瀾中學、明珠實驗學校、保俶塔實驗學校、市聾人學校、中國美術學院、源清中學等都進行活動展覽。活態———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下去。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真正得到傳承,最重要的不是讓它成為歷史,而是要讓它活著,而要活著,就必須有活態的展示,必須得到傳承和發揚,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保護”。一是打造手工藝活態展示館。手工藝活態展示館一期于2010年11月正式啟動籌建,2011年5月開館,建筑面積1538.86平方米,其內部結構保存完整、民國特色鮮明。手工藝活態館二期將于2012年底啟動,計劃于2013年9月建成開放,屆時將實現擴容1300平方米。展館現有入駐廠家12個,近30位藝人長期進行現場表演,展示銷售的手工藝品近百余種。目前已成為集工藝表演、體驗、教學、銷售“四位一體”的非遺亮點,其中手工藝現場制作包括王星記制扇及民間扇面繪畫、張小泉制剪、西湖綢傘和四川瀘州油紙傘制作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紫砂、陶藝、手工旗袍4個傳統類手工項目,以及手繪、手工皮具、軟陶捏塑3個現代創意手工種類。到2012年10月底,活態館累計共接待游客50.3萬人次,團隊291個,廣受社會各界歡迎。展示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殊價值,主要體現在內容的代表性和綜合性、展示的真實性、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組建方式的社會性。二是國大師帶徒。“國大師帶徒”是全國工美行業傳承發展史上的首創項目,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一次創新,它由杭州市文創辦、杭州市經信委、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主辦,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承辦。項目旨在弘揚傳承國家級杭州工藝美術大師的藝術精神和精湛技藝,進而帶動杭州工藝美術行業人才建設和發展,促進師承模式的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使杭州工藝技藝和工藝產業規模與層次得到進一步提升,力爭5—8年培養出10名以上工藝美術大師的工藝高端人才。

活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走進生活,除了機制的設計和推進之外,還需要通過一系列感性的活動,帶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市民的持久互動,激發市民對非遺的文化需求,從而進一步引起全社會關注。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社會反響十分熱烈。一是非遺文化創意集市。2010年國慶期間,博物館首次推出了刀剪市、扇市、傘市三大文化創意集市活動,特別邀請張小泉、王星記、浦江麥稈扇廠、西湖綢傘等廠家參與,展現刀剪、傘、扇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生動的生活特色。2012年端午節期間,開展了以“曲藝大觀、非遺技藝、民俗展賣、手工游園”四大特色活動為主的“非遺集市”主題系列活動,集中宣傳展示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技藝,共邀請到全國47家非遺項目參展。2012年青春創意集市集大學生和社會手工達人的力量,不僅手工作品有創意,活動內容和形式更是推陳出新,互動性強,參與面廣,宣傳效果好,既傳播和推廣了傳統的非遺文化,又搭建了各類現代創意手工的交流平臺,更傳遞和宣揚了環保創意生活的新理念。經過幾年的發展,以非遺為特色的文化集市已逐步成為館群的品牌活動。二是舉辦非遺文化系列展覽。圍繞非遺主題,館群舉辦了系列展覽活動。具體包括“紙剪傳奇”———桐廬剪紙胡家芝、謝玉霞、朱維楨、王德林四人展,“傘行天下”———休閑、軍事航空傘具展,“紙剪傳奇”民間剪紙作品系列展之吳素蓮剪紙作品展,“扇動風發”系列展———袖里翰香•百年藏書樓的風雅,“紙剪傳奇”之富春擷英———桐廬剪紙作品展,“感悟非遺”系列展“來自田間的守望”———浦江麥稈剪貼作品展,“扇動風發”系列展———澄懷博雅•孤山南麓的民國風,“感悟非遺”系列展之光影傳奇———海寧皮影展,“扇上清風”———高甬春書畫藝術展,傳承與弘揚———浙江民間文藝十大特聘專家師生精品展等。三是舉辦節假日非遺主題活動。2011年6月,博物館成功承辦了“文化遺產與美好生活———2011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廣場活動,并現場進行了油紙傘糊傘面、西湖綢傘貼青、張小泉刀剪刻花、現場剪紙、彩繪表演等手工藝活態演示,同時在四大館區分別開展剪紙現場體驗、剪紙大賽提升班、運河歷史人文風情圖片展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歡迎。進一步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對策建議近年來,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逐漸探索出了一條“發展性保護、生活化傳承”的路子,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下一步,館群應繼續立足“生活、活態、活動”理念,繼續探索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生態式博物館群模式,從產業園區打造、體驗旅游線路設計、演藝項目開發等方面做好優化提升工作。

規劃打造非遺文化主題創業產業園。單一的博物館往往只能實現留存的功能,而無法做到傳承和發揚。要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保護”,創造出非遺傳承的生態空間,就必須打破博物館的單一功能,以博物館為核心,整合研究、創新、生產、展示、體驗、銷售、傳承等各個環節,打造出一個非遺保護的文化生態空間。建議以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為核心,整合橋西街區,聯動京杭運河杭州段沿岸各點,打造非遺文化主題創業產業園,吸引全國范圍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企業或傳承人入駐,通過整合各方資源逐漸打造形成一個“非遺文化主題創業產業園”,以非遺為線索進行相互貫通、串珠成鏈,并做好功能、業態、旅游體驗等專項規劃,真正把這些空間有機融合起來,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自我創新、發展、傳承,以及社會大眾進行非遺體驗、交流、學習,具有濃厚文化底蘊和生活特色的文化生態空間和創業產業園區。打造非遺文化特色演藝項目。重點突出運河文化,打造一批非遺文化主題演藝項目,可以以博物館為核心,擴展到整個橋西街區,進行節目的設計和表演。同時,邀請各地非遺項目及老藝人參與,支持已有的演藝表演項目及節慶活動入駐博物館及街區,形成非遺及民間演藝的集聚中心,進而吸引市民和游客的參與,增強整個區域的趣味性、文化性,提升非遺氛圍。

篇(5)

【關鍵詞】非遺傳統手工藝;旅游文創產業;脫胎漆器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乃至國家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活態遺存。傳統手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人工造物的智慧與內涵,在發展、傳承中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

脫胎漆器作為福州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工藝之一,突顯了傳統工藝文化的造物精神。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是在繼承幾千年中國髹漆技藝的基礎上創立的。憑借脫胎成型和表層髹漆的鮮明技藝特點,福州脫胎漆器自1898年以來,先后在五屆世界博覽會上獲獎。2006年,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作為一項傳統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遺讓國人重新認識脫胎漆器技藝,但是申遺不等于有效的保護與傳承。在當今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傳統手工藝如何適應現代的生產生活方式、如何在保護中傳承、如何在傳承中創新,一直是福州脫胎漆器申遺后不斷探索的問題。而在表演藝術、節慶活動類非遺活態化傳承中頗有成效的文化創意旅游,如果與非遺傳統手工藝相融合,是否能找到對雙方都大有裨益的發展模式,這是本文力圖探究的內容。

一、福州脫胎漆器傳承現狀

脫胎漆器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它是福州工匠沈紹安還原失傳已久的“夾”古技法,并在手法、材料上有所創新的一種新型漆工藝。福州脫胎漆器以木、泥或石膏塑造器物模型為“胎”模,然后層層裱布刮灰,陰干后打碎或脫離“胎”模成型,故名“脫胎”,接著繼續在胚面上完成髹飾藝術效果。這樣制作而成的福州脫胎漆器,堅固、耐溫、耐腐蝕、不變形干裂、色澤光鮮經久不褪。[1]福州脫胎漆器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輕。不論器物造型如何,其體質都以輕、薄、巧、精取勝。由于大受市場歡迎,一時間福州成為全國漆器的生產中心,“福州脫胎漆器”自此聞名全國。

福州脫胎漆器曾歷經很長時期的輝煌。一方面,舊時作為當地民眾鐘愛的必需品,脫胎漆器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吉祥陳設及宗教造像,都有過較高的產量和銷量;另一方面,外貿的需求也為脫胎漆器的生產提供了頗多發展機會。[1]但隨后,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讓民眾漸漸遠離傳統民俗,工業化大生產讓塑料制品等新型材料,憑借其低價和便利,占領福州原來的日用品、手工藝品市場,給脫胎漆器帶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工藝產品、工藝技術和傳承人是民間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緊密相連的三個必要元素。從這個角度來看福州脫胎漆器的發展現狀,大致呈現以下情形:

(一)產品嘗試推陳出新,但市場化程度不夠

福州脫胎漆器的傳統產品大致可分為實用和欣賞兩大類,包括花瓶、屏風、餐具、茶具、盤、碟、罐等。據20世紀80年代的統計,當時的脫胎漆器共有18類2987種花色品種。脫胎漆器產品門類雖然較全,但由于器形和紋飾的設計缺乏現代感,且造價較高,90年代末期以后,脫胎漆器的生活必需品價值被廉價的現代文化衍生物所代替。福州的兩家國營脫胎漆器廠相繼停產倒閉,脫胎漆器產業開始轉向私人經營,并以小作坊生產形式為主。大部分漆器生產者對自我定位不準,缺乏品牌意識,導致同質化競爭嚴重、精品出產率低。[2]

近年來隨著專業院校對漆藝專業的復興,學院派藝術風格為漆器的現代化轉型帶來一線生機。以“80后”為主的脫胎漆藝新生藝術家、美術院校畢業生為主力軍的工作室,跳出福州脫胎漆器一味的仿古傳承,結合文化創意,迸發出漆與現代生活融合的O計新思路。但是,由于脫胎漆器的制作周期長、工序繁復的特點,再加上藝術創作的時間和智力成本,其價值和價格目前仍只能在小眾的文化圈先流行起來,市場化的道路還舉步維艱。

(二)技藝保護力度不夠,傳承環境有待加強

福州脫胎漆器產業在21世紀以前一直有一套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從生漆煉制、胚胎制作到髹飾工藝,完整的生產鏈和持續的傳承發展使民間工藝保持旺盛生命力。可惜現今脫胎漆器產業鏈幾乎被完全破壞,各個生產環節都面臨著空前的危機。[2]

首先,脫胎漆器所使用的天然大漆原料,要經過加工或精煉才能滿足漆器制作不同工藝需求。目前福州生漆原料制作工廠僅有一家,煉制技術因條件艱苦且耗時,正面臨后繼無人的嚴重危機,一旦煉制技術失傳,脫胎漆器髹飾技術將無法施展。其次,脫胎漆器器形設計制作的技藝缺乏傳承和發展環境。計劃經濟時代,國營的脫胎漆器廠設立設計室和大師工作室,保證專人負責產品設計開發。[2]改革開發初期,也曾經采取獎勵制度來鼓勵技師進行設計創新。市場經濟時代,取代國營企業成為漆器產業主角的私營企業顧不上抓產品設計,很快,大量舊產品器型遭到淘汰,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現在的漆器工坊雖然意識到解決福州脫胎漆器滯銷,必須設計出新,但因為缺乏胎型設計的技術,在器形變化的嘗試上仍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雖然相比器形設計,保護和傳承的效果更顯著,然而隨著行業的衰敗、從業人員的不斷分散,全行業工藝水準大大倒退,許多只能運用于漆器髹飾的獨特技法紛紛失傳。而福州的藝術院校漆畫專業的發展則成為髹飾技藝傳承保護的最后一塊圣地,藝術教育者們研習傳統脫胎漆器髹飾技法,并將之運用于漆畫創作,這使福州脫胎漆器髹飾工藝免于全軍覆沒的慘狀,而在漆畫使用范疇外,差不多其他所有髹飾技法種類都面臨極其嚴重的傳承危機。

(三)傳承人培養機制體制改善,傳承人群數量逐年攀升

非遺的保護和傳承說到底,還是人才培養的問題。單靠個別藝術家單薄的力量是不足以讓脫胎漆器技藝傳承并發展的。福州脫胎漆器的制作工序和髹飾技法十分繁復,培養一個漆器工匠至少要五六年時間,使其技術純熟則要十幾年。人才的產出效益低,投資回報周期長,傳承人群的培養的發展必須依靠相應的機制體制,顯然,政府的重視能起到不小的作用。2004年,福州的脫胎漆器從業人員不足2000人,福建工藝美術學校取消了漆器專業,而福建工藝美術研究院也僅存一名漆藝研究專家,幾乎無力生產和研發新的漆器品種。2006年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入選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脫胎漆器行業得到一定發展。2012年,福州獲得“中國脫胎漆藝之都”特色區域榮譽稱號,全市漆藝產業從業人員上升至5萬人。在政府的倡導下,藝術院校也在脫胎漆器傳承人的培養上擔負起重任。閩江學院、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相繼開設漆藝專業,并通過文化部、教育部主辦的脫胎漆器非遺傳承人群培養、漆藝大師班等項目對漆器從業人員進行技能提升。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自2015年7月首次舉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培訓班以來,已開展三期培訓,共畢業學員180人。

時至今日,福州脫胎漆器的保護和傳承相比申遺前的狀況,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只能是一種助力,脫胎漆器在新時期的傳承和發展還要憑借市場的力量,漆器重回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審美生活、休閑生活才能贏得市場,而旅游文創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產業,與脫胎漆器非遺的發展方向有極高的契合度。

二、旅游文創產業是非遺活化的有益(創新)途徑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突出的是非物質的屬性,更多的是強調不依賴于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品質。因此,福州脫胎漆器作為一種活態的文化遺產,在對其開發、利用、創新時應保持其與社會同步進化的過程,找到它與當代社會的契合點,發揮其在當代社會中應有的作用,這既是對它最有力的保護,也是保證其發展創新的機會。[3]

旅游文化創意產業也稱旅游文創產業、旅游創意產業,是文化創意在旅游領域的傳承、延伸、集成和重組,代表著高端旅游業態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旅游文創產業的三個特點與脫胎漆器非遺活態化傳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1.文化是創意旅游的根基。[4]文化為創意旅游提供資源,也是創意旅游者出游的動機、消費和體驗的對象。[4]福州脫胎漆器的造物精神是建立在福州先民日常社會文化生活基礎上,是與福州地域的自然、經濟、社會、風俗習慣等有著密切關系的產物。福州脫胎漆器存在于人們的物質、社會和精神生活,脫胎漆器生活器具和仙佛塑像的創造本質上是對福州本地文化的釋與表達。因此,根植于福州文化和民俗的脫胎漆器技藝,可以依托文化創意旅游的形式載體,在旅游活動的文化傳達中實現脫胎漆器傳承的目的。2.互動式學習與體驗是創意旅游的實現路徑和形式。[4]創意旅游強調參與的重要性和交互式的體驗過程,主張旅游者積極參與創造過程,在與從業者、目的地居民的互動中形成獨特的旅游體驗。[4]傳統手工藝類非遺的核心組成部分――制作技藝及其實踐過程,恰好是能實施互動式學習體驗的內容。將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設計開發為游客的互動體驗項目,能夠擴大脫胎漆器知識技能的受眾面,不失為非遺文化傳播與保護的有益嘗試。3.實現自我發展和目的地社會經濟發展是創意旅游的目標所在。[5]創意旅游能激發旅游者的創意潛能,促進個體個性塑造和自我發展。[4]非遺的保護和傳承需要全民關注和努力,例如,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非遺文化內涵豐富,創意旅游者在脫胎漆器文創旅游的過程中,可以透過技藝體驗、作品設計或是主題式策劃參與的形式實現自我發展。與此同時,漆器產業與旅游產業經濟效益的同步提升,能夠實現目的地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雙贏。

三、脫胎漆器與旅游文創產業融合模式

(一)跨界資源多元整合,打造非遺綜合旅游產品

旅游產業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產業,不框限于六要素的行業范圍,而用創意吸納轉化各類產業資源為旅游資本。跨界融合是創意旅游的普遍特性,為非遺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整合滲透提供了基礎。[5]“旅游+非遺+”能突破傳統旅游業和非遺文化產業的各項要素,多元創新、融合發展,實現奇妙的組合變化,多產業形成合力,創造新經濟形態。

例如,“旅游+非遺+博物館”,整合實體博物館空間、虛擬博物館平臺和VR技術,建設展示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的活態展示館。展示館可在互聯網線上線下同時開放,由器物展示、制作展示、技藝參與體驗、脫胎漆器衍生銷售等幾部分組成。器物展示展現從原材料到成品的脫胎漆器物質形態;制作展示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脫胎漆器制作工藝及其原生態環境;線下技藝參與體驗可讓游客現場參與制作,線上體驗則可借助動漫游戲形式實現;衍生銷售憑借工藝品銷售產生經濟效益,推動脫胎漆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保護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旅游+非遺+教育”,非遺項目本身即承載著遺產文化教育的使命,旅游則可以實現遺產地與非遺傳播對象的對接。由此,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非遺文化資源可以針對不同教育對象,推出多種主題游線路。例如,針對高校的美術專業學生推出“脫胎漆器技藝修學之旅”,從修習專業技能的角度出發,安排大師講座、技藝學習和福州文化行旅等活動項目。針對中小學生推出“脫胎漆器非遺文化體驗游”,組織他們參觀脫胎漆器活態展示館、展示脫胎漆器非遺文化,宣傳非遺保護的途徑和方法,激起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崇敬與熱愛。

“旅游+非遺+互聯網”,互聯網與旅游和非遺的產業融合,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例如,旅游產業對互聯網、大數據的有效利用,可以實現龐大的旅游消費者客戶資源的分類管理。旅游經營者可以通過網絡渠道集結對非遺文化、脫胎漆器傳統手工藝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人群,并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媒介發展脫胎漆器同好社群,搭建交流的平臺,組織脫胎漆器非遺主題旅游、沙龍活動。其次,脫胎漆器非遺可以與旅游電子商務運營模式融合,在旅游門戶網站建立非遺旅游商品、藝術品商城,在旅游中體驗脫胎漆器非遺文化的魅力,旅游之后還能在線延續購買周期。

(二)依托旅游文創,創造脫胎漆器未來文化遺產

旅游文創產業強調在對現有遺產類旅游資源開發保護的同時,重視創造力的發揮,著眼于未來,創造新的旅游吸引物。福州脫胎漆器在恢復和保護古老技藝的同時,也要關注當下科技發展和人文環境,在設計、技藝和功能領域運用創意,延續文化遺產的生命,給它鮮活的生命力。

我們對脫胎漆器傳統工藝文化的造物精神進行剖析解讀,可以將其內涵詮釋為功用、質美、技藝、本土、傳承、原創、體驗和人本等精神,而這些精神永遠都不會與時代相沖突,只要在秉承它們的前提下,就能不斷創新發展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文化,并同時為未來儲備當今文化遺存。至于承載的形式,不妨嘗試開發脫胎漆器相關節慶主題旅游產品,把節慶活動培育成展示地區特色的文化名片,既能保證造物精神的延續,又為未來創造出綜合形式的未來非遺。

(三)回歸生活,引領脫胎漆器生活方式旅游消費潮流

創意旅游注重對潛在旅游需求的激發和市場消費潮流的引領,創造新型旅游市場、培育旅游消費群體是創意旅游發展的基本導向。[5]脫胎漆器曾經源于民間生活,又被新的民俗所淘汰。在脫胎漆器蓄勢待發、準備再次回歸生活的時候,旅游文創正是強有力的推手。旅游文創與非遺文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文化為依托。最新型的旅游產業不僅僅要提品或服務,更要創造一種生活方式,創意旅游的發展思路是以旅游產品創造有效的休閑方式,引領生活方式。脫胎漆器使用的大漆原料天然無毒,制作過程環保節能,成品器皿可持續使用,完全體現環保生態的現代生活理念,古典與當代設計的碰撞嘗試剛好符合中國人新中式的審美訴求。由此可以設計脫胎漆器生活體驗館,展現福州本土生活文化,從衣食住行體驗漆器物質生活,成為旅游看福州的另一扇窗口。

綜上所述,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作為一項寶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保護和傳承應該走活態化傳承的道路。旅游文創產業與福州脫胎漆器在本質上都以文化為依托,且旅游文創產業的三個核心特征與脫胎漆器非遺活態化傳承的宗旨是完全契合的,故我們在此基礎上嘗試提出以脫胎漆器為代表的非遺傳統手工藝與旅游文創產業融合的模式,即通過打造非遺綜合旅游產品、創造脫胎漆器未來文化遺產、回歸生活,引領和塑造旅游消費潮流,為脫胎漆器非遺傳承開辟一條新的路徑。

參考文獻:

[1]陳磊.從民俗文化看福州脫胎漆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01).

[2]張慧萍.福州脫胎漆器產業困境分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3]宮旭紅,鄭鑫.當代福州脫胎漆器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02).

篇(6)

【關鍵詞】非遺文化;傳統傳承;媒介融合;黃酒技藝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240-03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媒介融合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同時也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學術熱點與前沿課題。近年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及其對內對外傳播過程中,在口頭傳承、實物展示、親身實踐和傳統的媒介傳播方式之外,由于新的傳播技術與媒介手段的綜合運用,形成了媒介互相融合、互相協同的傳播效應。為此,本文將選取典型案例來深入探討非遺文化傳播中的傳統傳承與媒介融合的理論問題。

一、黃酒技藝:作為一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活體媒介,中國憑借其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成為世界上入選項目最多的國家。浙江省人杰地靈,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2006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浙江省的項目數量位居榜首。近年來,浙江省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上也走在前列。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被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酒文化無疑具有較高的世界公共認可度,而產自中國的黃酒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它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在黃酒當中,以紹興產的黃酒最為悠久有名,不僅具有廣泛的市場認可度,完整精湛的工藝,還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持續的技藝傳承。其中,“紹興黃酒釀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紹興花雕制作工藝”則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前者系黃酒本身的釀造技藝,而后者主要表現在黃酒外包裝上的繪畫雕刻設計等工藝,這表明紹興黃酒不僅有內涵之質,也有外在之美,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一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傳統傳承:非遺文化傳播中的日常形態與媒介影響

在國內外的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紹興黃酒文化得以傳承傳播,其實與其嵌套在日常生活中的傳播方式息息相關,也與傳統媒介的傳播有著密切關系。紹興黃酒技藝能夠得以保護、流傳和不斷優化改進,不僅由于它的產品本身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還與黃酒傳統的廣泛的傳播方式有著深切的聯系。與黃酒技藝有關的宣傳、普及融合了各種傳播媒介,形成隱性傳播與顯性宣傳互相作用的傳播模式,使得黃酒為中國百姓所熟知,黃酒文化、黃酒技藝也借此得以傳承傳播。經過考察分析,其傳播主要有以下重要方式。

(一)借助傳統酒俗與日常生活消費進行傳播。紹興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古老城市,它的風俗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而酒俗正是這種地方特色的重要內容。在紹興,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與酒發生聯系,寄托著當地百姓的美好愿望。例如,剃頭酒的傳統習俗。當孩子滿月時,要剃頭,要在家中祀神祭祖,擺酒宴請,還要向鄰里親友分送染成紅色的“紅雞蛋”等。在拜過天地祖宗之后,就有理發師用一盅酒代水,給嬰孩潤發,然后剃“瓦片頭”。接著就是親友輪流抱過小孩,最后坐在一起同喝“剃頭酒”。與此類似的,還有所謂的“得周酒”,即孩子長到一周歲,同樣得辦酒席,以款待親朋好友。還有壽酒、白事酒、忌日酒等等。在紹興酒俗當中,最為著名的是“女兒酒”,又名“花雕酒”。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女兒酒為舊時富家生女、嫁女必備之物。”一般人家生了女兒時,就釀酒埋藏,嫁女時就掘酒請客,形成風俗。到后來,生男孩子時,也照樣釀酒埋酒,盼兒子中狀元時慶賀飲用,又叫“狀元紅”。可見,在紹興,酒俗滲透在日常生活當中,黃酒成為當地人的日常消費品,其傳播的主要方式為人際傳播、口碑傳播和群體傳播。

(二)借助言傳身教的知識傳承與親身實踐。“紹興黃酒釀制技藝”主要是借助師傅帶徒弟式的言傳身教進行知識傳承。根據2010年中央電視臺《人物》欄目專訪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省級傳承人潘興祥的解說介紹,盡管目前已經有了現代化的機器設備,但是在釀制過程中,還需要有經驗的師傅把關,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即所謂的“開耙”,他反復演示和操作,初看起來很輕松,但是經由潘師傅現場講解起來,開耙里面的手法技巧特別細膩,不僅有操作工具上的若干注意要點,還有手感溫度、抓握起來的粘度等,都需要師傅的準確把握,一個酒廠里面,往往僅有少數人能完全把控其中的要訣。另據2011年12月9日《紹興縣報》頭版報道,當年87歲高齡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被譽為中國“黃酒博士”的王阿牛在塔牌紹興酒有限公司的釀酒車間,為新釀手工黃酒開耙,并向釀酒師傅們傳授開耙技藝。這說明傳統的手把手傳授,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傳統價值。學徒要掌握其中的技巧,不能脫離長期的親身實踐和持續的熏陶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隱秘的傳播方式,還是心口相傳和體驗學習過程。當然,現代的傳播媒介已經可以將影像完整記錄下來,但可記錄的形態并不一定都可復制、可實用,內在的精髓難以僅僅借助媒介傳播而完全傳承到下一代。

(三)借助傳統媒介的信息傳遞與文化傳播。在新媒體和融合媒體出現之前,黃酒文化必然借助傳統媒介進行傳播,在當今,這種傳統媒介依然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借助書籍對酒文化的傳播。由于酒文化在中國有著獨特的地位,得益于中國人對酒的熱愛與講究,各種與酒相關的書籍、書中與酒相關的橋段不勝枚舉,黃酒文化得以在各類書籍中散發魅力,而其背后的黃酒釀造技藝、花雕制作工藝也得到無形的傳播。對酒文化的介紹比較有意趣的書如北京大學中文系夏曉虹教授攜楊早博士編選的《酒人酒事》[1],書中有多篇涉及黃酒文化的記錄,多為文人軼事,具有故事性,容易引發二級傳播,從而形成較好的口碑效應和文化影響,同時此類作品適于對黃酒品牌進行二次傳播和文化形象塑造。

此外,對于黃酒文化傳播起到重要影響的是報刊,作為傳統的大眾媒介,報刊的文字圖片傳播具有便于閱讀檢索和便于攜帶投送等特點,是酒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載體。例如,《錢江晚報》《紹興日報》《紹興晚報》《華夏酒報》等報紙長期以來持續關注紹興黃酒文化的各類活動,關于紹興黃酒本身的介紹有文章《持蟹飲酒,紹興黃酒是絕配》等;關于黃酒文化活動介紹方面則涵蓋黃酒節開幕、黃酒博物館開放等;關于黃酒產銷方面則有《紹興黃酒戀上“創新營銷”》等。除此之外,這些傳統媒體還致力于保護黃酒品牌,澄清輿論,在黃酒釀造用水遭受公眾質疑時,《浙江日報》等主流媒體發文《紹興黃酒可放心飲用》以撫人心。再如,一些黃酒生產企業也辦有自己的企業報刊,具有傳播黃酒文化和提升黃酒制作技藝的潛移默化作用,以及重要的文獻文檔價值。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古越龍山)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家黃酒生產經營企業,該公司定期出版酒品文化期刊,周期為一個月,發放方式為在固定的高消費酒店進行免費發放;該公司還出版《古越龍山報》和《古越龍山》電子雜志,該雜志的封面口號即“讓世人了解黃酒,讓黃酒走向世界”,這恰恰體現了一種傳承傳播黃酒文化的使命與責任。

三、媒介融合:非遺文化傳播中的數字化、參與性及產業化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的過程中,當前已經越來越多地運用了數字化的新媒體傳播手段,例如運用新的互聯網技術可以獲取與傳播相關的歷史資料和數據信息,運用影像技術、動漫藝術可以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術細節和工藝過程等,可以給人以惟妙惟肖、身臨其境的感覺。有研究者在借鑒國內外已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從“產業化、數字化、規范化、傳承化”四個方面提出了“構建出科學、可行性較強的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傳承與發展模式”[2],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過程中的媒介融合及其發展趨勢。

所謂媒介融合,其實它作為新聞傳播學和媒介研究的一個學術術語,主要是指“在數字技術推動下,不同媒介生產者、內容、渠道、接受終端之間,傳統邊界日漸模糊、趨于融合的軌跡日益清晰的現象和過程。”[3](P5)媒介融合的主要類型包括:“媒介內容融合、傳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終端融合”[4](P5-6),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的過程當中,由于越來越多地采納新技術,事實上也呈現出媒介融合傳播的趨勢,為了便于討論,筆者將其歸納為以下互相關聯的三個層面。

(一)數字化與影像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融合傳播的基礎。數字化,實際上將各種信息資料都變成可以在互聯網上傳播、在計算機中進行制作交換的基礎信息,不論是文字、圖片、符號還是影像、音響、音樂、動漫等都可以混合在一起。這其實也是媒介內容融合的一個基礎。數字化傳播技術意味著傳受雙方可以清晰地傳遞各類精準信息,在內容平臺上達到了某種融合共通。對于黃酒技藝方面的信息,數字化記錄可以做到將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各種動作、形象、語言及姿態等都保留下來,還可以通過動漫化,形成更易于理解的知識點,讓人們易學易記,獲得直觀印象。

對于黃酒文化的各種儀式和相關釀制活動,也可以通過數字化、影像化的方式,加以記錄保護,或者制作成紀錄片,拍攝成電視劇、電影引起大眾的關注、了解、喜愛乃至吸引后繼者的努力學習傳承。例如,《舌尖上的中國》中就有拍攝到黃酒釀制技藝在食物轉化過程中的情形,其中解說辭寫道:“立冬的清晨,紹興的天空開始下起小雨,這對釀酒師傅們來說是個好征兆。酵母菌喜歡江南冬季,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每一年的儀式都是釀酒師們對自然表達的一種尊重。紹興的黃酒冬釀即將開始。”這里面就有種文字之美與影像之美的內在融合。此外,還有浙江電視臺拍攝的專題片《千年陳酒》,著名編導劉郎在片中根據紹興黃酒的釀造工藝流程,精心設置一條明晰的主線:原料糯米經過篩選、浸米、蒸飯、攤冷、落作(加麥曲、淋飯、鑒湖水)、主發酵、開耙、灌壇后發酵、榨酒、澄清、勾兌、煎酒、灌壇陳釀(3年以上),即為成品酒;同時他又將紹興黃酒文化作為一條副線,依次展開敘述紹興千年的歷史文化,其中有酒祭的大禹,有用酒激勵軍士的越王,有蘭亭的“曲水流觴”,有沈園的借酒澆愁,還有當地酒俗、紹劇風韻,以及魯迅、秋瑾、徐錫麟等人的典故。這也是在內容層面的傳播融合,即將工藝技藝與歷史文化的貫穿融合。

(二)參與性與儀式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融合傳播的動力。參與性是指在內容的生產與傳播過程中,要讓廣大的受眾、消費者成為內容的生產者。在互聯網上有著大量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戶原創內容,就體現了廣大網民的參與性,這種自主自在的表達,所創造出來的內容,可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媒介融合傳播創造價值。第一,用戶可以將其參與(包括飲酒、自釀酒、學習體驗釀酒技藝、學習體驗花雕工藝)的內在體驗進行充分的表達,這樣,就能有助于文化的理解與文化的傳承傳播,讓更多的人獲取切身感受;第二,可以允許更多的人對具有某種隱秘性和神秘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大開放度的接觸,或者有更大的展示空間得以親自體驗。例如,在中國黃酒博物館中,據筆者訪談,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已經在博物館中展示紹興花雕制作工藝過程,游客可以近距離親身感觸到工人在繪制雕刻的細節,看到灰壇、瀝粉、油泥堆塑、彩繪裝飾等工藝環節。同時,黃酒博物館還將增加具有吸納游客體驗參與的傳統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的生產作坊,游客可以在其中感受到酒香撲鼻,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生產過程;第三,營造儀式化的傳播空間,形成更為鮮活生動的傳播場域,從而形成更高層次的文化認同感和價值感。例如,2015年11月8日立冬之際,15家紹興黃酒企業代表舉行盛大儀式共慶冬釀,按傳統之儀恭請酒神,誦讀祭文,上香祭拜,其辭曰:“……稽山青青,朝暉夕映,三十六源,萬壑歸流。良心釀酒,神靈昭鑒,團結攜手,黃土變金……”在這個過程中,媒介內容的生產與消費也產生了互通融合,隆重抽象的文化儀式與盛大集聚的戶外場景在更高層面和更大空間形成了文化意義的融合升華。

(三)產業化與互聯網+――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融合傳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當然,最為重要的且能將技術技藝完全落到實處的是產業化,即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當作一項可以贏利、可以創造新價值的產業活動,將其納入到健康有序的經濟軌道當中,使其通過商業化運作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如,電視劇《女兒紅》2015年9月在紹興開機拍攝,希望或許能帶來如同韓劇帶動韓國飲食文化流行的溢出效應,帶動酒文化和黃酒飲品在世界的流行。目前,最為火熱的“互聯網+”概念也將助力黃酒文化產業化。例如,可以通過“眾籌”和互聯網金融的方式,獲得民間資本的青睞,從而投入到更多有益的可操作性項目當中。浙江省政府在2015年初提出建設“特色小鎮”的戰略規劃,“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第一批37個小鎮名單已于6月,其中就有“越城黃酒小鎮”,即紹興東浦鎮。這將為黃酒文化產業化帶來新的契機,不僅包括黃酒酒業本身的發展,還有以黃酒文化為引領的旅游、休閑、養生、健康、創意、設計等多方位的協同發展創新,這就可能帶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融合傳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即綠色、生態、共享、融合的文化傳播與社會創新。

四、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黃酒技藝的傳承傳播案例研究充分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傳統與現代的深刻辯證關系,即一方面傳統文化禮俗、日常生活生產方式和傳統媒介傳播依然具有持續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數字化、影像化、動漫化等新技術又不斷滲透到非遺文化傳播過程當中,在內容生產、渠道建設和終端呈現中形成不斷的媒介融合趨勢,并且在文化產業化過程中推陳出新,不斷創造出新的文化傳承傳播形態,同時吸引更多的社會大眾積極參與,從而在更大的社會空間中創造出更豐富的文化內涵。黃酒文化和黃酒技藝的傳承保護,一旦能夠在浙江省政府引領的特色小鎮或者創意文化小鎮的建設中,得到落地開花,則有可能形成新的傳播媒介空間形態和創意文化產業形態,這一點還有待未來進一步的觀察研究。無論如何,在非遺文化傳播中,多種媒介的融合發展,傳統傳承與時代創新密切結合,必將開辟出越來越寬廣的發展道路和美好前景。

參考文獻:

[1]夏曉虹.酒人酒事[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2]鄭燕飛,沈磊,李博,孫東芳.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模式――以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為例[J].現代商業,2014(36).

[3]邵鵬.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生產[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3.

[4]蔡雯.媒體融合與融合新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廖衛民(1971-),男,浙江平陽人,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浙江省輿情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傳播理論、新媒體、網絡傳播、文化產業等;

高 晶,張澤茜,景 歌,均為浙江理工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傳播系本科學生。

基金項目:2014年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項目“非遺文化傳承保護中的媒介融合及其傳播影響:以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為例”(編號:2014R406065);

篇(7)

首先,非遺文化缺乏具體可操作的保護措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長遠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但在操作層面,除申報名錄、入名錄者有所補貼外,幾乎沒有其他的保護措施落實,非遺文化的傳承危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第二,傳承人的認定體系存在缺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是傳承著某一種技術或技藝的有突出能力的代表者,這種技術和技藝蘊含著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鍵。如今,非遺傳承人的認定,僅僅是由專家組根據上報的各類評審材料進行,這樣就容易造成材料做得好而實際作品較差的得到認定,導致本該受到保護的進入不了傳承保護體系。

第三,部分非遺傳承乏人,大師無徒可教。幾乎所有的非物質文化傳承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耐心學習和實踐,然而一些非遺項目由于待遇不好,不能滿足基本的養家糊口需求,使得年輕人或學徒半途而廢,或干脆避而遠之,老藝人找不到傳承弟子,非遺傳承后繼乏人。

第四,非遺項目申報與保護單位不在統一的區域,造成非遺項目申報困難。有些非遺傳承人的實際傳承地與申報地不在同一區域,例如:在南京市非遺展示館開展傳承活動的傳承人不能在展示館進行申報,必須到傳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文化部門進行申報,這樣就造成申報部門不了解具體情況,而知道具體情況的傳承單位又不具備申報資格,造成該申報的申報不上,有些不太符合申報要求的卻可以順利申報,甚至通過評審,嚴重影響了非遺傳承人的積極性。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首先,建立健全保護扶持體系。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建立合理有效的保護扶持政策體系,建立長效保護與扶持機制,確保非遺保護措施落實到位,確保非遺傳承得到實現。

第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從市場人手,給予稅收、信貸方面的政策傾斜,鼓勵企業參與傳統舞蹈、傳統戲曲、曲藝等門類非遺的扶持;鼓勵社會成立專門的公司,建立非遺傳承基地,經營傳統美術手工藝品,讓傳承人專心于創作;鼓勵社會組織支持、參與民俗活動。

第三,實施分類扶持。在非遺保護名錄中,一些項目市場興旺,加入名錄后名氣更響;一些項目市場萎縮舉步維艱。因此在政策、資金扶持上,要雪中送炭,多向后者傾斜;適當提高市級非遺項目財政補貼標準,要求區級非遺項目要有財政補貼;對瀕危項目要實施搶救性保護;對學徒者有條件的給予生活補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丝袜a∨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少妇荡乳情欲办公室456视频|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无码成人片| 无码手机线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久久国内精品| 琪琪女色窝窝777777|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8| 狂猛欧美激情性xxxx大豆行情| 强行糟蹋人妻hd中文|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v电影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美女裸体视频永久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宅男?| _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_欧美|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www插插插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男女车车的车车网站w98免费 | 免费观看黄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tv中文字幕首页|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最爽无遮挡行房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