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09:40: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曾試圖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獲得正解,這種方法盡管對實現市場經濟轉型起到了積極的歷史作用,但卻出現了總體小康中的不平衡和總體和諧中的不和諧實踐結果。于是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更加注重社會公平”,首次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進行了修正。這種修正如果不是在思想意識形態方面對社會公正這一難題的求證,而是要在實踐上不必將社會公平與效率對立起來就可以實現社會和諧的話,那么就必須要在經濟社會整體統籌意義上訴諸制度創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剛剛落幕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而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至于制度則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實際上把社會公正難題納入到了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發展目標的制度創新求解過程。
在當下中國和諧社會導向的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社會公正難題求解顯然不能采取對社會不平衡和不和諧的單純危機應對,這與過分強調經濟發展速度一樣都是對經濟與社會關系的肢解。發展仍是中國的第一要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基礎。事實上,社會公正方面出現的諸多問題,如區域、城鄉與個體之間的貧富差距、就業就學就醫的民生艱難等,都必須要在較高的發展門檻上來加以解決。因此問題不在于是否發展,也不在于以犧牲效率達到社會公正。市場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最現實的效率性公正。但因人們在勞動能力、擁有的資源、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在參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造成一定分化,因此時下必須要注重考慮和解決社會公正問題。因此問題的關鍵就成了通過建構合理的制度,破除人為的行業壟斷、市場壁壘、資源獨享等不公平現象以不斷提高科學的發展能力,在此基礎上從政策體系、法律制度、分配機制、社會體制等方面為社會成員創造公平的社會環境,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使效率與公平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有機統一起來。
把社會公正作為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必然要求中國政府職能上的公共服務角色定位。我國曾長期關注經濟改革,盡管為了消融快速發展經濟帶來的社會結構變化也曾進行相關制度調整(如承認民營企業的合法性和通過修憲保障正當私有財產等),但從總體上說,這種制度調整還是圍繞著快速發展經濟。各種經濟制度改革遠遠快于公共管理制度改革,公共管理制度改革滯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國的總體制度難以消除由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某些社會不公,如收入分配差距的急劇擴大和官員腐敗及其引致的社會不公。現在沒有人再懷疑中國已經走上了市場經濟之路,更沒有人去試圖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但人們對制度的期盼變成了政府如何面對今日社會高度分化和斷裂局面,為更多地維護和實現社會公正提供相應的制度和政策措施。維護和實現社會公正是中國一切制度創新的本質要求,政府必須要走出方便自身管理的制度設計原則,從全能型或經濟型行政管理者角色變成公共服務者角色,走到面對公眾或公民的制度安排和行為方式軌道上來,把維護社會公正作為主要職能,為平等競爭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的社會發展提供規則和維護秩序。
關鍵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科學發展;公平正義
中圖分類號:B82-0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7)06-0020-03
作者簡介:王少華(1950- ),男,江蘇漣水人,南京市人事局干部,南京市行政學院兼職教授、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行政管理、公務員制度。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新的奮斗目標,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戰略任務。這一新的目標追求和戰略抉擇,適應了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長期、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諸多難題和挑戰。面對錯綜復雜,千頭萬緒,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從基本國情出發,把科學發展和公平正義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兩大基石認真抓實、打牢,在此基礎之上才能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目標。
首先,和諧社會應當是科學發展的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涵義有兩點,一是要發展,二是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發展的角度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快速發展是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物質財富的多寡,決定著社會利益分配空間的大小,也影響或決定著社會的文明水平和進步程度。可以說,經濟發展是社會和諧的推進機制,離開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就缺少基本條件。雖然富裕不一定意味著社會和諧,但貧困肯定不會促進社會和諧。事實上,在經濟不發達、物質資源匱乏、貧窮落后的條件下,要實現真正而長久的社會和諧是不現實的。因此,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現實中的矛盾與問題才有可能、有條件得到切實解決,構建和諧社會才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然而,也必須看到,經濟發展并不是科學發展的全部,發展經濟只是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它并不等同于社會和諧,也不等于實現了和諧社會。歷史與現實證明,和諧社會不僅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更取決于發展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因此,僅有經濟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物質資源較為豐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但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在資源開發與利用、增長速度與方式、發展的結構與質量以及區域、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性等方面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的已成為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的消極因素。對此,必須高度重視,決不可掉以輕心。
就我國的國情和發展的現實而言,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對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責任和作用。因此,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必須首先找準職能定位,轉變發展觀念和思路,克服急功近利的“政績”沖動,改變過度依賴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運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片面追求經濟高速增長和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摒棄為了發展而不顧一切的甚至是盲目的或野蠻的發展方式。確立科學發展的理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建立與科學發展相適應的公共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相關制度,改革、完善發展政策。善于利用和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利用和發揮社會資源與社會力量參與科學發展進程。著力解決發展的協調性問題,尤其是資源開發與利用、發展結構與質量、增長速度與方式、基本公共設施和生態環境等突出問題。只有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在履職活動中把科學發展真正落到實處,才能營造出社會和諧的環境,打牢社會和諧的基礎,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其次,和諧社會應當是公平正義的社會。只有公平得以實現,正義得到伸張,社會才會有和諧可言。因為只有公平正義,才有認同和秩序,才有信譽和權威,才有感召力和向心力,才有公信力和凝聚力。而且,公平正義還能帶來活力和效率。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發現,追求公平正義是人們最基本的愿望,古今中外最受社會關注的莫過于公平正義。追求公平正義早已成為人類社會的基本理念,成為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尤其需要公平正義。可以說,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平衡機制,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也是科學發展的題中之意。
公平正義不僅是一種價值理念、理性原則和道義要求,更應是一種現實的社會關系。在社會實際生活中,公平正義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上:一是規則層面,尤其體現在制度性的正式規則(法律、法規、政策等)中,這是實現公平正義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具有公平正義的規則可以發揮應有的導向功能,并起著調整社會價值取向的作用。二是執行(實施)層面,這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關鍵。因為只有規則層面的公平正義是遠遠不夠的,規則的公平正義還要取決于其執行(實施)者是否具有公平正義的理念、立場和品質,取決于執行(實施)者能否正確行使公權力,取決于執行(實施)者是否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實現規則所指向的公平正義。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公平正義的感受,很多時候,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對社會公平公正的體驗。社會公平公正與利益分配緊密關聯,而利益分配又與社會和諧密切相關。或者說,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社會和諧最核心的要求,而人與人之間和諧的關鍵是利益關系的協調。客觀地說,任何社會成員都希望從社會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但由于社會資源的有限性,社會成員自身條件與客觀環境以及貢獻與機遇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性,任何時候都不可能使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得到滿意。實際上,在社會實際生活中也不存在著絕對的公平公正,只存在相對的或大體上的公平公正。相對的或大體上的公平公正主要體現在過程的公平公正之中,而過程是否公平公正又與規則有關。或者說,要妥善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就要以相關規則為基礎,以相關規則去保障和實現。
公平公正的要義是“不偏頗”,其核心是機會均等和規則平等。在社會實踐中,人們對規則的認同,更甚于對結果的認同,只要規則是良性的――公平、公正、合理,無論產生的結果如何,人們一般都是可以認可和接受的。所以,必須通過一定的規則,特別是程序規則,去建立、維護和實現公平公正。如果沒有規則,預期就難以確定,評判就難以公平公正,也就很難實現公平公正。
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掌握與行使公共權力,管理與配置公共資源,代表公共利益,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承擔公共責任。因此,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是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公正的主要方面。為此,弘揚公平正義精神,踐行公平公正原則,應該成為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開展公共管理與服務活動的基本理念和價值目標,應該成為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基本職能和應負的社會責任與道德義務。只有當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確立了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價值目標,并將之滲透到管理與服務活動的全過程和各環節中去,社會公平公正的實現才有基礎和保障。
具體地講,實現公平公正就是要承認公民具有平等權利,給公民提供同等機會,實行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對管理和服務對象一視同仁,提供的機會和利益要盡可能大地在社會成員間公平分享;努力減少和防止社會不公現象,最大限度地化解社會矛盾,協調、處理好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發展和實現好社會不同方面的利益;努力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平公正機制,培育公平正義的社會信念,維護和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當前,要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暢通民意表達和訴求渠道,處理好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就業、教育、“三農”等事關民生、民利的實際問題。只有讓民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讓人民對社會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才有堅實的基礎。
必須指出,在社會生活中,人的經濟、社會地位可能會有不同,但絕不意味著可以忽視社會公平正義,削減一部分人應承擔的義務,或者侵奪另一部分人應有的權利,更不意味著可以忽略、漠視一些弱勢群體的基本權利和切身利益。事實上,如果忽視或消解應有的社會公平正義,離開社會成員權利與義務的整體均衡,那么無論經濟多么發展,多么協調,也會導致社會失衡與不和諧。因此,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的基本權利,扶持、幫助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維護弱勢群體與困難群體的切身利益,既是實現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具體體現。為此,在制定和施行某項公共政策時,向不發達區域適當傾斜,向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適當傾斜,或采取某些濟困扶危的措施,不僅不違背協調發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則,恰恰是其題中應有之義。
關鍵詞:文化 和諧 社會 作用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根之所系、脈之所維,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長期積累和凝聚。文化不能隔絕,文化是在傳承中發展的。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既要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汲取世界優秀文明成果,還要在融會、整合中不斷革新創造和重構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相適應的和諧文化。
1. 和諧文化促進和諧社會
和諧文化與和諧社會有著緊密的聯系。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和重要內容,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建設和諧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可以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和諧文化,最核心的內容,就是以和諧理念貫穿于相關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現象之中,以和諧作為該類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并以此影響其他各種文化形式,促進整個和諧社會的建設。
1.1 和諧是中華民族文化哲學
中國哲學中在甲骨文就有“和”字;在《易經》“兌”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書》中,“和”被廣泛的應用到家庭、國家、天下等領域中去,用以描述這些組織內部治理良好、上下協調的狀態。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有對和諧倍加崇尚,把“和”作為一個哲學的抽象范疇加以研究,并揭示了和諧的價值、本質和機制。
儒家孔子在《論語.子路》中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謂“同”,是完全相同的事物簡單相加,沒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意見,不產生新的狀態、新的東西。而“和”是多種因素的并存與互補,是一種有差異的統一,而不是簡單的同一。換句話說,和諧的本質在于統一多種因素的差異與協調。這里孔子是把“不同”而又和諧相處相生看作事物的本質。所以,在中國傳統“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協調“不同”,達到新的和諧統一,使各個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發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老子以“道”為其哲學的最高范疇,指出陰陽二氣相互激蕩、沖撞、對立,卻始終和諧地處在“道”的統一體之中。在儒道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和諧狀態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一方面強調人的道德,一方面強調自然界的內在規律,更重要地強調人與天、與地、與大自然的萬類萬物要和諧。
中國先哲們對和諧的解釋,不僅體現了祖先治國安民的基本法則與哲學理念,而且其精神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心理結構、價值選擇、倫理道德和行為方式,同時也為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礎。
1.2和諧文化的歷史價值
儒家和諧思想意在調整人的社會關系。儒家把“仁”概括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則,人與人的和諧關鍵在于“仁愛”。仁,就是仁愛;而仁愛,就是人們應該具有同情、愛護和幫助人的思想感情。仁厚待人,善待自己且善待別人,是人立于天地之間應有也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和最起碼的倫理基礎。儒家的仁愛思想到了后來,就演變成了“博愛之仁”,強調仁愛的對象是天下人和萬物。孟子繼承孔子的“仁愛”思想,認為人都應有“惻隱之心”,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于萬物,并認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無以為人。從儒家的仁愛思想到后來的“博愛萬物”,其所強調的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上,而且也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這在當時是進步的。用“仁”這個基本范疇把其它的道德規范統帥起來,愛人的道德意識也就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體現在具體的道德規范和禮儀之中,這正是和諧社會所具有的。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力量。中國傳統的和諧文化曾深深影響中華民族的成長,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今天,在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需要立足時代,立足實踐,培育與之相應的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使建設和諧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1.3和諧文化的時代價值
和諧文化是以和諧為思想內涵、以文化為表現方式的一種文化,它融思想觀念、理想信仰、社會風尚、行為規范、價值取向為一體,包含著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和評價,是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從表現形式上看,和諧文化既有思想觀念方面的內容,又有制度規范方面的內容;從思想觀念上來說,和諧文化體現了人們對和諧社會的認知、感受,對社會和諧目標的追求;從制度規范上來說,和諧文化體現了人們在和諧思想的引導下建立的一系列調整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的制度和機制。
一個社會的和諧,在本質上體現為一種和諧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諧文化以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塑造人作為始終不渝的追求,以引導、培育人們的和諧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為目標。
2. 和諧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和諧文化
文化的創造和發展的源泉在社會生活,它的生命之根在社會生活,它與社會生活之間根本上依然是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意識之間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和諧文化是社會和諧的精神歸依,也是社會和諧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觀念引導、思想保證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2.1 和諧文化對和諧社會的引導力
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樣的一些性質和特點,不同程度存在于現實的社會關系、社會體制、社會行為、社會生活之中。它們必然會以各種方式在思想文化領域表現出來,成為和諧文化的基礎和源泉。與此同時,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諧與不和諧的矛盾沖突,會不斷提出建設和擴展和諧因素的要求,進而成為和諧文化發展的動力,促進和諧文化的不斷發展和繁榮。沒有和諧的社會現實,就不會有和諧文化;沒有現實對于和諧的追求,也不會有和諧文化的發展。和諧社會越發展,和諧文化就越發達。
2.2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發展的思想保證
一種文化思想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影響和作用最為重要的一面就是,它必須引導、激勵人們從不為惡,趨向于積極為善,促使人們的德行、品性得到提升和完善。和諧文化就是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個人是社會中的個人,社會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人的生活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國家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需要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就是每個人使自己的行為合于公認的道德規范與法律法規,并以規范性的準則和標準約束人們的行為活動,即禁人為惡。
和諧文化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為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著人們對和諧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2.3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柱
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是人類以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類生活的共同體。一個社會的和諧發展,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規范的同時,道德規范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最有價值。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愛,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減少社會生活的風險和代價;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愛,可以構筑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有利于個體的身心健康和事業的成功;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愛,才能夠平等相處,合作共事,從而保全個體的利益,使社會的整體利益最大化;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愛,有利于增加社會的價值認同和凝聚力,使人們在彼此信任和相互關愛中,感受做人的價值和尊嚴,體驗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可以說,一個社會如果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規范構建起來的組織嚴密、功能齊全的系統,那么,這個社會就會充滿色彩和活力。
3. 建設和諧文化促進和諧社會大發展
和諧社會是一個兼備社會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之雙重特性的社會倫理概念,它所表達的不僅僅是社會對公平正義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還有人們對美好安寧生活理想的倫理期待。和諧的社會要開放并充滿活力,要利用人類現有的一切成果,充分調動一切資源,力爭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3.1建設和諧文化,構筑人們的精神家園
建設和諧文化重在建立先進的精神文化內核。精神文化內核重要的是倡導和培育和諧理念,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和諧的價值取向、和諧的思想觀念和思想方法。和諧的理念包括:一是以人為本;二是公平正義;三是利益協調;四是共建共享。
無論是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還是人與人的團結和睦,及人自身的心理和諧,都離不開和諧文化的精神支撐。只有做好精神文化建設,用先進文化培育人、塑造人,豐富人們的精神內涵,提升人們的文化境界,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振奮的精神狀態、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獻精神的現代公民。建設和諧文化,就是要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生態。
3.2建設和諧文化,促進社會的科學發展
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社會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于發展的協調性。經濟不發展,就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不可能實現社會和諧;經濟社會發展失衡,就會引發諸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同樣不可能實現社會和諧。和諧文化強調人類、社會、自然的共生與和諧,包含著協調發展、均衡發展的理念,蘊涵著科學發展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和實踐邏輯。在現代社會,和諧文化所倡導的發展,不應該僅僅是經濟的發展,還應當包括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也不僅僅是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還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追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需要和諧文化來指引和推動。沒有和諧的文化,也就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發展的實踐追求,更不可能有社會和諧的實現。相應地,追求社會和諧的實踐又會推動和諧文化的發展,和諧文化是社會和諧的文化升華,也是人們追求社會和諧智慧的結晶。
3.3建設和諧文化,實現文化的自身和諧
文化自身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織中,各種思想文化有吸納有排斥,有融合有斗爭,有滲透有抵御。對不同文化的沖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協調、妥善解決,就會引起思想混亂,甚至導致社會危機。和諧文化強調各種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鑒、相得益彰,并主張在堅持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實現弘揚主旋律與提倡多樣化的有機統一。和諧文化的建設,必將有利于核心價值體系和主流文化的發展壯大,進一步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減少思想沖突、增進社會認同;同時不斷促使先進文化、健康文化的不斷發展,使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交流比較中互動融合、相互促進、各展所長、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①劉云山.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人民日報, 2006-10-24 第02版.
②李忠杰.論建設和諧文化.光明日報,2006-10-09.
③吳 光. 和諧文化促進和諧社會.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10-11.
④楊 義.和諧社會和諧文化的人文內涵和歷史哲學思考.光明日報, 2006-09-12.
⑤彭建國. 建設和諧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理論縱橫, 2011-5-30.
關鍵詞:和諧社會;生態倫理觀;生態文明
近幾十年,中國的社會經濟以前所未有的態勢迅速發展。在我們取得巨大經濟進步的同時,我國的生態環境也出現了嚴重危機。經濟的發展對自然資源過分依賴,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山體滑坡、濕地萎縮、河道斷流……甚至不斷涌現出癌癥村、絕癥村、兒童出生缺陷、食品安全危機等問題。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以損害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為代價,不能盲目地進行GDP崇拜,“夭折”綠色GDP。要緩解現在嚴峻的生態環境危機狀況,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下的生態倫理觀勢在必行。黨的十七大將“生態文明”寫進報告,并且提出“建設生態文明, 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1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更是中國全面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 “人類中心主義”與“自然中心主義”的生態倫理觀
1.生態倫理學的基本觀點
國際環境倫理學會主席、著名的美國學者羅爾斯頓代表了生態倫理學的主流觀點。他承認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確認生態有機體獨立于人的內在價值,認為人對生態系統有倫理責任和道德義務,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平等性。這種觀點把社會關系延伸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認為不僅人與人之間,甚至是對生物界也要講“道德”和“倫理”。
2.人類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導致的生態倫理危機
生態倫理學的觀點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處理人和自然關系上,堅持人類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另一種是堅持自然中心主義的生態倫理觀。
人類中心主義倫理觀認為,自然資源是人類的恩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類不用考慮對它的義務。可以說,人類正是在這種價值觀的引導下,恣意的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最終導致了全球生態危機。
盲目的GDP崇拜、垃圾圍城、生物多樣性的消逝這些生態環境惡化現象,都是由于人們對自然的過度開采以及不負責任的開發引起的。人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只關注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忽視了對自然應盡的“責任”,最終導致了生態環境危機。
3.自然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
20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生態危機的加劇,人類開始全面反思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與人類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相對應的是自然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自然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可以分為動物解放/動物權利主義流派,生物中心主義流派以及自然價值論生態倫理學三個學派。它們的共同點是將倫理學的視野由人類擴展到一切生命和自然,重新認定了生命和自然的價值,并且強調了人類在生態系統中的特殊作用。認為人類可以主動地適應、支配、改造和補償自然界。
雖然自然中心主義生態倫理觀把自然擺在了重要的位置上,重新重視自然的地位,但是這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與自然的統一。
二、和諧社會對生態倫理觀的要求
1.和諧社會與生態文明
黨和政府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目標,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已經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的三位一體,提升為包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內的四位一體。2和諧社會對自然的要求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態和諧是和諧社會的重要衡量標準。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主體。生態文明是一種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高度統一的文明,發展生態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
三、建構和諧社會下的生態倫理觀和生態文明
1.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生態倫理觀
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并不是指人類對自然或者自然對人類單方面的做貢獻,它強調的是二者如何協調發展的問題。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礎。一個和諧的社會不可能建立在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之上。人類對自然應該是在遵循客觀規律,保護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人類的主觀能動性,科學開發、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促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推動人們實現新型的、科學的生態倫理觀。
2.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全新途徑
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和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也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這不僅是對長期以來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反思,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途徑。
生態文明是一種全新的消費觀,即既滿足自身的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的利益。人們追求的不再僅僅是物質的享受,而是追求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也注意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形成了一種全新的人與自然的相處關系。
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下的生態倫理觀和生態文明,必須要實現幾個方面的轉變。第一,實現由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到可持續發展的轉變;第二,實現由“征服自然”的觀念向“與自然協調相處”的方向發展;第三,轉變對“發展”的衡量標準,即不應以簡單的“增長”作為發展的標準,而是要實現人類的全面的、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平.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倫理[ J].哲學研究, 1995,(7):15.
[2] 程立顯.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倫理學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7(3):34-42.
[3] 徐艷秋.生態危機與可持續發展[J].沈陽大學報,2007,(6):36.
[4] 李承宗.論和諧生態倫理觀的三個理論問題[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1(2):101-104.
作者簡介:
【關鍵詞】和諧社會 公平 效率
當代中國正處于一個持續的社會變革過程中。從社會價值層面上來看,是以效益為代價而更多地強調公平,還是以公平為代價而更多地強調效益,抑或其他?合理地協調這一價值矛盾,乃是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一個歷史性課題。為了推動當代中國社會變革進程的穩定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更加重視效益與公平之間的動態平衡,更加重視社會公平的實現問題。
一、效率與公平――人類社會發展中追求的兩大價值目標
1、效率的含義。效率即效能、功效,從哲學的意義講,效率是指人類價值活動過程中付出與成果之間的比較。現在學界討論中,與公平相對而言的“效率優先”中的“效率”主要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經濟學的效率概念一般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生產效率,即生產要素投入和產出的比率;二是指社會經濟效率,關鍵是資源配置的效率,即在資源有效配置前提下經濟效果的較高增長。因此,可以說效率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成效的概念。效率體現的是生產力水平的高低,表現為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社會財富。正如馬克思所說:“生產力當然始終是有用的具體的勞動的生產力,它事實上只決定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在市場經濟中,經濟活動的效率有微觀和宏觀之分。經濟活動的微觀效率,反映和表現在各個市場主體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商品,滿足社會的消費需求;經濟活動的宏觀效率,反映和表現在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社會財富。從這一意義而言,微觀效率與宏觀效率是個體與整體的關系。
2、公平的含義。公平就是公正、平等,有多種不同的含義。從經濟學意義上講,公平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中具有相同的機會和地位,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公平競爭、機會均等和分配公平。從法學意義上講,公平是指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社會學意義上講,公平是指社會成員之間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消費水平比較接近而不過分懸殊,在這里,公平是一種道德規范要求和價值判斷,人們往往從結果來評判公平。
公平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永恒不變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平總是與特定的生產方式、與一定的生產力水平相聯系。“只要與生產方式相一致、相適應,就是正義的;只要與生產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義的。”“衡量社會公平的標準必須看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與效率相對應的公平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等經濟公平,還包括涉及人的全面發展和基本權利的政治公平、教育公平、司法公平、社會保障公平等等;它所維護的除了經濟價值之外,還包括政治價值、文化價值、道德價值等精神價值,其核心實質就是實現社會的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理解社會公平時,應該從整體意義上把握其內涵,進行全面評判。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所以提高生產效率,發展生產力,增加社會物質財富,是我們所追求的重要價值目標。而社會發展歸根到底又表現為人的全面發展,因而保障人的權利、增進社會公平,是我們所追求的另一個目標。由此來看,效率和公平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追求的兩大價值目標。
二、正確認識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
效率和公平是兩個不同的價值目標,但二者又是緊密聯系的,是辯證的統一,是動態的平衡。
1、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矛盾關系。所謂辯證統一的矛盾關系,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
(1)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矛盾關系。矛盾關系就是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關系。哲學上所講的對立是多樣性的統一,即矛盾雙方對立的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對立的具體表現中包含著一個共同的本質,即矛盾雙方的互相排斥。絕不能把矛盾雙方的對立歸結為對立的某一種或幾種具體形式。不承認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是矛盾關系,在認識上往往就是犯了把矛盾雙方的對立歸結為你死我活、勢不兩立這一種形式。
(2)效率與公平之間相互聯結。“互相聯結”,用哲學語言表述就是矛盾雙方互相滲透、互相貫通,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效率與公平互相聯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礎。雖然效率的提高并不會自發地導致公平,但是它必定可以為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從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勢看,在經濟的不發達階段,社會的保障制度、福利水平越低,收入分配就越不公平。只有隨著效率的提高,社會物質財富比較豐富,各種福利、保障制度比較完善時,公平水平才會提高。“應當看到,生產決定分配,只有通過改革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才能使分配制度和政策充分發揮積極作用,才能為根本解決平均主義和收入差距過大問題創造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公平是效率的保證,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對經濟效率有重大影響。
2、和諧社會下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在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社會條件下,公平與效率不僅自身處在不同發展階段,而且它們的關系也表現出不同情形。社會主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之上的。公有制的建立為最終鏟除剝削,在全體勞動者之間實現公平競爭、公平分配奠定了基礎,為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或結合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與經濟關系和生產方式的變化相適應,社會主義公平觀發生了以往社會的公平觀所不可比擬的深刻變化,具有較以往社會的公平觀更為真實的豐富的內容。社會主義所主張的公平,是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人民當家做主,政治上處于平等地位,經濟上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有各盡所能的平等義務和按勞分配的平等權利。因此,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不同于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一方面,我們是在公平的前提下來發展經濟,促進效率提高的;另一方面,我們是在堅持發展的基礎上來建設社會公平正義的。只有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滿足和諧社會的要求,既能夠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又能夠促進和諧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要和諧,首先需要發展,而社會公平正義又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在一個和諧的社會中,效率和公平并不沖突:一方面社會希望經濟效率得以快速提高,另一方面社會也需要公平正義以求長治久安,效率與公平都是社會的價值追求。從社會整體價值體系來看,公平與效率在不同領域并存發展,猶如蹺蹺板的兩端,在重量接近時呈現有節奏的此升彼降的狀態,從而在動態中保持平衡。一旦一端過分重于另一端,蹺蹺板就會靜止不動,造成一端常高而另一端常低的不平衡發展狀態,這樣的社會長此以往就會是畸形的、不健康的。一個和諧的社會應該是公平與效率和諧發展的社會,應該在二者間尋求動態的平衡,
三、促進公平與效率的協調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是既要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使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又要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使全體人民各得其所,從而實現社會的安定團結。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促進公平與效率的協調發展。
1、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協調發展。公平與效率既有對立的方面,更有統一的方面。在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必須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找到既保障效率又保證公平的最佳均衡點,從而使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保證公平,而公平的實現又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促進公平與效率的協調發展。
從根本上講,要促進公平與效率的協調發展,離不開社會的全面發展。發展是基礎,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只有不斷推進發展,促進社會物質財富增長,才能為消除社會不公平創造前提條件。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為核心的公平觀的要義就是著眼發展來推進社會公平,并通過社會公平的不斷實現來理順情緒、化解矛盾,更進一步地推動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因此,把握和落實公平觀,必須牢牢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推進發展中實現社會公平。總體上看,公平與效率作為人類社會發展不懈追求的兩大價值目標,統一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當中。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事實,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發展的潛在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必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破除人為的行業壟斷、市場壁壘、資源獨享等不公平現象,推進公平競爭,從政策體系、法律制度、分配機制等方面為社會成員創造公平的社會環境,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使公平與效率有機統一起來。
2、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實現社會和諧。和諧社會是一個把公平和正義作為核心價值取向的社會,因此我們必須大力推進社會公平,從而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根本保證。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只有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人們的心情才能舒暢,各方面的社會關系才能協調,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和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基本著眼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在促進發展的同時,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體系,努力營造實現公平的社會條件。從我國目前發展實際來看,首先要完善就業政策,促進勞動機會和就業公平;其次要完善分配政策和制度,形成合理的分配機制;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促進教育平等的政策和保障機制,把實現教育公平作為實現社會公平的突破口;最后,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整體公平。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張素芳:建設效率與公平統一的和諧社會[J].求是,2005(6).
一、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及調查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和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正常人群心理障礙患者的比例為20%。根據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2002年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對遼寧省內168所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所進行的心理測試的結果,中小學教師心理障礙發生率竟高達50%!
在北京,上海,廣東,杭州等地,一些教科所、科研機構和心理健康服務中心通過對本地的教師進行心理測試發現,有近半數的教師患有各種心理障礙癥,輕者表現為抑郁、精神不振、焦慮、過分擔心、有說不出原因的不安感、無法入睡等,重者表現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近幾年來,在全國各地出現許多教師體罰學生,致使學生受到嚴重心理傷害,甚至死亡的事件。從這許多案例中,作為教師個體都表現出了共同的特點,即他們在出現了與教師正常的教育行為相異的表現時,在心理上都呈現不同程度的各種心理障礙或心理疾患。近年來,據專家研究指出,我國中小學教師已成為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群,甚至在全國各地已發生了很多教師因不堪心理壓力而自殺的事件。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了全社會需要關注的問題。所以,如何為教師構建一片和諧的精神家園,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話題。
二、教師心理失衡的歸因分析
教師心理健康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動態過程,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與當前的社會變革、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壓力、沖擊有關,與社會、家庭、學校對考試升學率的片面重視以及有關教育體制的不合理有關,還與日益增加的教育教學負擔有關,也與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相關。另外,從教師主觀方面有其人格特征、自我認識以及成長經歷等因素;客觀方面有家庭、社會對教師的過高期望,工作繁重回報相對較低,工作環境不理想,扮演的角色沖突等因素;綜合方面有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貧富差距的增大和教師經濟收入偏低而引發的不公平感,社會提供個人發展機遇的增多和教師對本職工作不安于現狀的心理沖突,社會不良風氣的沖擊和教師教育上的“有心無力”的無奈情緒等因素。
三、構建教師和諧精神家園,促進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
1、構建教師和諧精神家園的重要意義
作為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他們的心理健康聯系著眾多的社會因素。首先,教師作為社會群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心理和諧健康的公民。因為個人心理健康是社會和諧的軟環境。其次,教師擁有健康和諧的心理,不僅有利于自身的生理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構建教師健康和諧的精神家園,也符合師德建設的要求。第四,構建和諧的教師精神家園,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為,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楷模,在相互交流中最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師能通過教學歷程影響學生,使學生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2、構建教師健康和諧精神家園的方法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心靈的開拓者。健康的心理素質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優秀教師的基本條件之一。怎樣才能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為其構建一片和諧的精神家園呢?
(1)端正認知,建立正確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要面對例如學生、學校領導、學生家長、教育主管部門等以至整個社會的檢查和監督。所有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為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這無形中極大地增加了教師的心理壓力。因此,教師個體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健康概念和自我概念來應對外界因素對自己的評價。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為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并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泰然處之,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調節情緒,合理宣泄心理壓力
激烈的社會競爭影響著教師的精神生活,心理壓力的劇增與疏導渠道欠暢通,常常會導致許多與情緒有關的疾病,作為教師,在喧囂的塵世與激烈的競爭中必須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穩定的情緒,運用諸如精神法、合理宣泄法、認識調適法等情緒調節方法,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另外,也可以用一些自然的調節手段,如大笑、散步、洗溫水浴、運動和深呼吸等來調節緊張情緒。通過合理宣泄,釋放心理壓力,以達到心理解脫與平衡。
(3)善于交流,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心理不健康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際關系失調。要保持健康和諧的心理,作為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教師是為人師表的,他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吸引學生,如果他不能以師愛來陶冶學生,也不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鼓勵與期待,缺乏強有力的內驅力,那么他對學生的教育肯定是失敗的教育。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流,善于與人交流,尤其是要善于與學生交流,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通過努力,在學生心里播撒一片愛的種子,去收獲明天的希望。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meets people's pursuit for a better life and also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 Beautiful China has opened up new horiz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accounting, and harmonious accounting meets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beautiful China, so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beautiful China concepts and harmonious accounting is consistent and their nature is people-centered and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harmony aspects of current accounting and proposes advice to optimize harmony accounting.
關鍵詞: 美麗中國;和諧會計;以人為本;與時俱進
Key words: beautiful China;harmonious accounting;people-oriented;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0-0163-02
1 美麗中國與和諧會計
黨的十報告提出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和諧會計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社會越發展,越需要和諧會計。建設美麗中國,是關系人民幸福、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而當下會計存在的不和諧,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有用性受到嚴峻挑戰,社會的發展呼吁和諧會計的建立。和諧會計是可持續發展的會計,是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和穩定,有利于社會趨向總體和諧,有利于各類社會主體利益趨于和諧及各類資源優化配置的各類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核算方法和技術的總稱。
美麗中國為會計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天地,美麗中國的發展需要和諧會計的支持;和諧會計順應美麗中國的發展要求,對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節約資源和生態環境和諧。美麗中國概念與和諧會計的精神內涵一致,本質即以人為本和與時俱進。和諧會計相比環境會計、綠色會計有更為廣闊的拓展空間和豐富的內涵,應大力推廣和諧會計。
2 美麗中國下現行會計不和諧現狀剖析
2.1 忽略“無所有權物品”的成本 資源、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當代企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往往過度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以資源為代價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在傳統會計中,只有存在財產所有權的東西用貨幣進行計量,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得以反映。而對自然環境等對人類至關重要但無所有權的事物卻不能成為傳統會計核算的內容,企業對環境的污染不記入企業的生產成本,使產品成本低廉,這種以犧牲當下環境換取眼前利益的行為其實是飲鴆止渴。成本應當是環境成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總和。環境成本應當包括自然資源的耗減費用、生態資源的降級費用、維持自然資源基本存量費用、生態資源的保護費用以及處理廢棄物費用等。因此,重視產品成本環境核算,實現企業生產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是企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存之道。和諧會計則充分強調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對環境成本賦之以價值和價格,并對其耗費予以補償,從而使企業的責任向社會延伸,使企業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考慮,真正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2 企業利潤最大化損害消費者利益 當下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驅使企業購買低劣原材料,采用污染環境的低成本加工方式,卻是以優質高價的原材料和高、精、尖的制作工藝來核算產品成本,使消費者購買的產品質次價高,嚴重侵害消費者利益和身心健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構建美麗中國的基礎,健康、節能、低碳、環保消費模式日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越發促使企業考慮生態環保問題。企業生產和銷售環保產品,是對社會環境和消費者健康的保護,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的美麗中國。
2.3 忽視“以人為本”的理念,不重視人力資源的收益和核算 勞動者是企業經濟利潤的創造者,是最寶貴的資源,是企業價值的創造者。當下物本會計忽視了創造財富的勞動者價值,與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發展相背離,與社會的發展不和諧,不利于科技的創新,更不利于勞動者價值的充分體現。和諧會計是以人為本的會計,是新時期會計主動適應社會、與時俱進的正能量體現。以人為本,將勞動者的愿望和企業的目標、社會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共同和諧發展,盡快實現美麗中國。
3 美麗中國視角下和諧會計的優化
3.1 與時俱進,營造和諧的會計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會計建設 營造和諧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滿足會計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社會和諧首先要求企業充分尊重自然,平等地對待人與自然,使人與自然達到高度和諧、協調發展,絕不能只顧眼前利益破壞自然環境。加強環境的治理核算,保證企業的生存不以污染環境為前提。
營造和諧的共同目標,關注企業價值,注重企業可持續發展。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目標,不考慮環境污染對生態環境后患無窮。企業應該提高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利用新科技,生產綠色產品,降低對消費者的危害,履行對消費者的責任,牢固樹立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取信于廣大消費者,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和諧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控制與協調經濟效益與環境資源的關系,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最優化,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因此,要想實現會計的和諧發展,必須將企業目標鎖定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關注企業的長遠生存和發展。
3.2 拓寬會計假設,注重“綠色核算” 和諧會計反應和控制的內容遠遠超過貨幣計量涉及的范圍,需要以非貨幣計量和貨幣計量相結合。綠色會計核算提供關于環境資源的利用、損失浪費、污染破壞和補償恢復等方面的信息,促使企業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和物質循環規律,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努力提高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綠色核算”是和諧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企業參與環境治理與控制的重要環節。
3.3 增加會計要素,認可勞動力和社會環境價值 和諧會計在資產要素應納入自然資源、知識、人力資源,在負債要素要納入社會責任、社會福利等;在所有者權益要素納入資源資本、人力資本;在費用要素納入社會成本、環境成本、環境治理研究開發費、環境治理費用、環境補償費用等。和諧會計拓寬了會計人員的選擇空間、創新空間,在此基礎上核算出的利潤才能滿足構建美麗中國、和諧社會的要求。
3.4 健全會計準則與制度 我國正處于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接軌時期,基于我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自身的特點,決定了我國會計在順應國際潮流的同時必然有中國特色。在這種特殊的歷史環境中,企業更應該加強內部會計制度的建設,遵守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依法履行對社會的責任,更快、更好的適應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經濟大環境,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以寬.會計和諧發展研究[J].會計之友(上),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