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低碳經濟基本特征

低碳經濟基本特征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29 16:22: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低碳經濟基本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低碳經濟基本特征

篇(1)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境管理會計;管理會計

中圖分類號:F23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4-0-01

一、低碳經濟和環境會計的內涵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放、追求綠色GDP的問題。目前低碳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中占有較大地位。2011年8月,國務院下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下達節能減排硬指標(央企)確定“十二五”節能減排總目標,到“十二五”末,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可比價)下降16%左右。

隨著京都協議書的簽訂、哥本哈根峰會等一系列國際環境會議的召開以及協議的簽訂,低碳經濟的影響不斷滲入到企業行為,環境事項不僅成為每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更是企業的經濟成本。同時,為了滿足企業內外部利益相關集團對企業環境信息的需求,相關環境經濟事項需在企業會計系統中公開披露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基于以上兩原因,可見,低碳經濟對會計環境帶來了重大影響,因此,筆者認為,涉及到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管理會計可作為靈活的手段解決低碳經濟下的會計事項處理和管理。

環境會計,亦稱綠色會計,是將生態資源和環境狀況納入會計核算,以有關的環境、會計法規為依據,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多元化的計量手段與屬性,正確核算、評估企業的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并向利益相關者提供企業環境信息的一門新興學科(伍中信,2005)。經過國內外的不斷研究,環境會計已逐步形成了環境財務會計和環境管理會計兩大領域。

二、環境管理會計的特點分析

1.環境管理會計的含義

管理會計的發展已經經過了以成本控制為基本特征的管理會計階段和以預測、決策為基本特征的管理會計階段。在低碳經濟的發展下正在朝著重視環境適應性為基本特征的戰略管理會計階段而向前發展。因此環境管理會計必然將完全低碳經濟下主流會計思想。

環境管理會計,則是指在低碳經濟環境下從更為靈活的管理會計范疇出發,針對企業的環境事項和經濟事項進行規劃、組織、控制、激勵、預測、決策、評價。通過設計和實施適當的與環境相關的會計系統和管理系統對環境業績和經濟業績進行的管理(IFAC,1998)。環境管理會計作為管理會計的新領域或環境會計的新領域,將環境事項從屬性、范圍、內容等方面納入管理會計研究和實踐中去。

2.環境管理會計和環境財務會計的聯系和區別

環境財務會計,顧名思義是指在低碳經濟環境下從傳統的財務會計范疇出發,針對企業相關環境事項的成本效益等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環境財務會計在理論研究和實踐中其特征為企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并重,將環境事項作為貨幣信息進行會計信息處理并對其進行會計規范處理,為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供信息。

環境管理會計可發揮管理會計注重非貨幣信息的優勢,有效地將環境事項相結合,可有效的保持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增長,同時能夠兼顧企業責任——環境成本。環境管理會計主要用于企業,但也可以用于其他組織和政府部門,使企業管理者更清楚的認識環境成本,從而協調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的平衡,更好地管理和降低成本,預測未來環境管理活動的利益,同時利用貨幣信息和非貨幣信息的優勢,更為正確的計量和報告企業環境事項和單純經濟事項。

企業為提高自身的競爭和發展的能力,對投資項目的評價與取舍,不能僅僅考慮財務效益,還要考慮多樣化的非財務效益。環境財務會計僅僅以衡量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財務指標作為管理會計業務評價依據,顯然不能滿足管理者的要求,而環境管理會計引入與戰略決策相關性高的其他非財務指標作為業績評價指標,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其次,環境管理會計以環境管理為核心,可用于成本分配與管理、存活生產規劃、投資評價、業績評級、采購和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由此,環境管理會計相比環境財務管理更具有實踐意義。

二、低碳經濟視角下環境管理會計的應用對策

1.管理目標

公司戰略目標是關于經營思想、經營方向、業務范圍等方面的目標,是最高層次的目標。特別是在低碳經濟的環境下,企業為適應激烈市場競爭的需要,需著眼于企業長遠目標、注重整體性和與環境的適應性。環境管理會計切合了戰略管理會計的特征,適應低碳減排的要求,超越單一會計期間的界限,著重從多種競爭地位的變化中把握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且將企業經濟利益和社會環境利益結合的最終利益目標作為企業戰略成敗的標準,而不在于某一個期間或幾個期間的利潤達到最大。對于環境管理會計的信息分析需基于整體利益,在會計主體和會計目標方面進行大膽開拓,將管理會計帶入一個契合低碳經濟社會的新境界。

2.成本管理

在低碳經濟下,企業生產戰略的制定不能僅僅以產品價格、性能、質量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產品生存空間,而應該綜合考慮環境因素和產品價格、性能、質量來控制成本。即在減排的情況下,以適當的價位生產出適當性能與質量的產品。因此企業必須制定一套質量、性能、成本、環境的綜合管理體系,使企業不僅能夠對顧客群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更能有效應對國家減排政策、社會低碳責任等的外部環境制約。

3.投資決策

環境管理會計對投資方案的評價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管理會計中的定量分析模型,還需應用大量的定性分析方法,如環境影響分析、價值鏈分析、成本動因分析、競爭優勢分析等方法。在低碳經濟下,環境因素將成為決定企業管理者投資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

4.績效評價

傳統管理會計績效評價指標通常只看“結果”,不重視“過程”,更不重視環境影響,而在環境管理會計的范疇內的績效評價是將評價指標與企業對環境的貢獻相結合,將業務評價由單純的財務指標系統拓展到非財務指標系統。具體而言,既注重環境成本占全部收入的比率、環境產品交易(如碳)的利潤等財務指標,又注重企業對環境的貢獻所致公司企業形象的提高、技術進步率等非財務指標。

參考文獻:

[1]周志方,肖序.國外環境財務會計發展評述[J].會計研究,2010(1).

[2]李冰青.當代管理會計發展的新領域[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5).

[3]伍中信,龔慧云.現代產權與綠色會計[J].中國發展,2005(3).

[4]曾鍇,王小波,陳程.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碳會計體系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0(10).

篇(2)

關鍵詞:兩型社會;長株潭城市群;低碳經濟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8-0084-02

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指出:發展低碳經濟是湖南省“兩型社會”建設的需要,是實現湖南省科學跨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整合戰略制高點的需要。從長遠看,低碳經濟與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從技術經濟特征看,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這一技術經濟特性與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兩型社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城市化、工業化道路,節能減排,降低污染等做法是一致的。因此,長株潭城市群試驗區的主題是“兩型”,核心任務是“兩新”,即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

一、低碳經濟的理論內涵

2003年2月24日,英國政府了《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一個低碳經濟體》白皮書,首次提出“低碳經濟”理念。2009年6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2008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理念再次引起全球關注,低碳經濟成為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自“低碳經濟”概念提出后,我國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內涵進行了詮釋。莊貴陽(2005)認為,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目標是減緩氣候變化和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胡鞍鋼(2008)提出,低碳經濟是“綠貓”模式的新內涵。鮑健強等(2008)認為,低碳經濟是發達國家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提出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它是經濟發展方式、能源消費方式、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新變革,它將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礎上的現代工業文明,轉向生態經濟和生態文明。朱四海(2009)則認為,低碳經濟是一種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過渡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旨在修復地球生態圈碳失衡的人類自救行為。龔建文(2009)則提出,低碳經濟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在社會再生產的全過程中實現經濟活動低碳化,即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二是倡導能源經濟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的國民經濟體系,實現清潔發展、綠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現在世界各國對低碳經濟的內涵已經達成了共識,認為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被人們認為是繼工業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變世界經濟的革命浪潮,將成為減緩氣候變化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和必由之路。

二、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的關系

低碳經濟的實質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型社會”建設意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它作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目的是通過人與自然的協調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實現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構建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

1.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的一致性

低碳道路或低碳經濟旨在針對包括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在內的資源要素,通過提高效率來進一步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低碳經濟要做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突出低碳或無碳排放。“兩型社會”建設,要求在社會經濟的生產、流通、消費的廢物排放等各個領域,通過采取行政、法律、經濟和社會等綜合性措施,以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高資源和環境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資源消費和污染排放獲取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并最終推動人類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兩型社會” 建設的核心目標是節能減排。因此,低碳經濟與“兩型社會”建設的基本任務是相輔相成的。

2.低碳經濟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實踐

“兩型社會”建設涵蓋的范圍雖然比低碳經濟寬,但寬的方面也是低碳經濟的相關方面,也與其有著密切地關聯。發展低碳經濟,必須樹立低碳觀念,使“低碳消費”觀念深入人心;必須發展低碳能源、培育優化低碳產業;必須開發低碳技術。此外,提高能源利用率等都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兩型”社會建設的應有之義和客觀要求。而低碳經濟具有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節能減排三重效益,也可以有效地實現上述目標。因此,低碳經濟的發展對“兩型社會”建設的影響重大,能為“兩型社會”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

3. “兩型社會”建設是低碳經濟的動力保障

促進物質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三者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發展,是“兩型社會”建設的根本目的,即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獲取最大的經濟產出和最少的廢物排放,追求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在兩型社會建設中,必須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以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的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來創造并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通過推動太陽能光伏產業、環保產業的發展,以及重點扶持新能源設備、節能環保等產業集聚發展對于發展低碳經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低碳開放經濟概念是窄的低碳經濟,“兩型社會”建設是廣的低碳經濟。

三、低碳經濟是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的必然選擇

2007年12月14日,長株潭城市群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資源消耗、更小的環境代價、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強調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采取有利于社會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良好的環境也會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改善人們的生活。

1.發展低碳經濟是減輕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

長株潭城市群地處湖南省東北部,由長沙、株洲、湘潭三市組成,城市群位于我國京廣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和泛珠三角經濟區的結合部,區位優勢突出,交通條件優越,產業和科技基礎良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到2008年底,全省14個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株洲、長沙、湘潭分別為第11、12、14位。“兩型社會”要求實施清潔生產,從資源開采、生產、運輸、消費和再利用的全過程控制環境問題,即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產生,而不僅僅在過程的末端進行污染控制,這是保護環境的治本措施。

2.發展低碳經濟是長株潭城市群跨越式發展的契機

長株潭城市群如果能夠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上一批新型能源項目、環境保護項目形成和發展一批綠色節能環保產業,無疑將為緩解氣候變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又可創造就業崗位,推動綠色就業,有效緩解就業壓力。新經濟體的崛起必須開創新的經濟發展道路,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低碳經濟是長株潭城市群跨越式發展的必然之路。目前,國際社會已經對低碳經濟理念和原則達成共識,長株潭城市群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具體實施低碳經濟,這需要世界各國共同探索、試點、交流、合作與推廣。誰在低碳經濟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誰就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就擁有國際競爭力。

3.發展低碳經濟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方向

目前,長株潭城市群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能源消耗總量大、增速快,另外,由于長株潭城市群中各個城市的發展不均衡,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資源密集和污染嚴重的粗放型發展方式,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我們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大力增加對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的投入,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低碳經濟是長株潭城市群“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重要措施。

四、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的低碳發展政策

作為“兩型社會”試驗區,長株潭城市群即要切實地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探索建立有利于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長效機制和政策措施,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推動社會經濟的低碳轉型。

1.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有選擇地承接產業轉移

產業結構體系的調整、優化和升級是轉變城市地區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國內外正面臨新一輪的產業轉移,發達國家傳統的鋼鐵、石化和乙烯等高耗能、污染較重的夕陽產業繼續向外轉移,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傳統制造業由于低成本優勢的喪失也有向中西部轉移的需要。長株潭城市群在中部省份城市中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基礎設施較完備,具備大力承接國際和省際產業轉移的能力和潛力。因此,長株潭城市群要有選擇的去承接,多吸收既能大量創造就業機會又不會對自然環境帶來嚴重影響的產業,對于那些雖然能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但污染較嚴重的產業堅決不能承接。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科技創新推進低碳經濟

長株潭城市群目前的經濟增長質量還不高,經濟增長方式和能源消費方式急需改變。因此,政府應加大環保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淘汰技術水平較低、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發展要求的落后企業和落后產能,進一步提高長株潭城市群經濟的整體效率和發展質量。加大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培育力度,尤其在技術開發應用領域,給予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通過理論、原理、方法、評價指標等方面的創新,尋求技術突破,以更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生產率及能源利用率。

3.積極參與低碳化的國際合作

一方面要強調自主創新,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國際技術合作,通過共同研發,合理轉讓等方式提高國內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盡快縮小與先進低碳技術方面差距。通過與發達國家的技術交流合作,引進消化先進的節能技術、提高能效的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伴隨《京都議定書》的執行,相應的減排技術產業及市場將逐步形成,長株潭城市群企業應當積極參與全球建立低碳領域的技術創新機制,力爭在清潔和高效能源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國際碳減排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為此,長株潭城市群在經濟發展模式改變的浪潮中,應抓住機遇,努力把傳統的高碳產業結構轉型為低碳模式,推廣低碳生活方式,加快低碳城市群的建設,實現經濟過程的循環化,生活方式的公共化及空間發展的緊湊化,使長株潭城市群的經濟、生態文明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和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8):79-87.

[2] 胡鞍鋼.綠貓模式的新內涵――低碳經濟[J].世界環境,2008,(2):26-28.

[3] 鮑健強,等.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經濟,2008,(4):153-160.

篇(3)

關鍵詞:低碳經濟 財務 策略

低碳經濟的含義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依靠科技的投入,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降低生產的成本,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推動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互統一,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局面。財務活動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企業以長期的全局的利益考慮,財務管理上要采用科學的戰略方式,不斷增加企業的利潤。通過將低碳理念貫穿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中,以實現節能減排、進行低污染、低能耗等經營活動,從而使企業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一、低碳經濟環境的新特征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

低碳經濟思想的早期探索是美國學者萊斯特?R?布朗1999年提出的建構零污染排放、無碳能源經濟體系,以化石燃料為核心的經濟轉變為以太陽、氫能為核心的經濟,來倡導轉變經濟發展的模式。低碳經濟概念開始被全球所關注是從英國2003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經濟”是創造更高的生活標準和更好的生活質量,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和更少的環境污染,從而為發展、應用和輸出先進技術創造機會,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和創造新的商機和更多的就業機會開始的。我國對經濟與環境的協調也一直處于探索中,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我國相關學者認為低碳經濟的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通過創新盡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不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下,從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可以看出,低碳經濟不同于傳統經濟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點,使經濟增長與所耗費資源間的關系衡量成為了社會所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和考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的方面。

(二)低碳經濟的基本特征

低碳時代涵蓋了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能源消費生態化,還包括經濟活動低碳化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在內的社會再生產全過程以及兩方面有機結合。要保證經濟社會的清潔、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構建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的國民經濟體系。低碳技術、低碳能源、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成為了低碳經濟主要構成要素,其中低碳城市是期望實現的目標,低碳技術、低碳能源是實現手段,而低碳管理是低碳經濟模式得以維持的保障。低碳經濟以實現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為目標,避免過度使用自然資源和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考慮環境的承受限度,使全球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低碳經濟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系統和低碳產業體系,以構筑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為實現途徑。通過發展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減少高能耗產業,減少碳排放,鼓勵企業利用新能源、減少能源使用、以及注重資源回收等,但對企業而言改革初期可能還會增加生產成本,在短期內徹底完成是不可以實現的,因此企業必須構建一個具有指導性的戰略規劃。

二、低碳經濟理念下企業制定財務政策的思路

(一)企業的財務籌資策略

1、在國內大力提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改進融資方式,提高企業籌資能力,開創科學發展局面的時候,政府必然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加大對節能減排這方面的投入。在此,企業應利用國家針對低碳經濟出臺的如金融機構帶來優惠貸款,國家財政直接投入的資金的各種優惠政策帶來的便利,選擇資本成本更低的、籌資效益更高的融資來源,把握住絕好的機會來發展自己。同時,企業可以考慮進行資源環境建設,利用專項籌資項目解決企業建設低能耗、低污染所需要的資金,另外還有助于企業樹立起保護環境,進而提升企業價值。

2、企業適時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低碳項目的投資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在低碳產業在目前初級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技術投入,且穩定性不強,因此企業在選擇資金來源的時候應該謹慎。特別是在選擇債務籌資時,會增加企業的債務比重,同時加大公司的財務風險。在低碳產業的這些特征下,企業一旦出現虧損,財務杠桿的作用就表現的特別明顯,企業就很容易產生債務負擔,從而帶來嚴重損失。因此,企業不能盲目選擇債務籌資的形式,在制定融資戰略時,應合理選擇資本成本和綜合考慮風險與資本,從而提高企業籌資靈活性。

3、拓寬企業的融資范圍。自主創新是實現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的轉變的一條出路,而人才和技術是實現創新的基礎。知識資本,人力資本是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生產效率的決定力量,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制度的變革。因此,在新時代下融資活動企業必須轉化思路,多考慮對知識資本,人力資本等無形資本的需要,不光是為了滿足金融資本上的需求。在知識經濟成為主流的現代,人力、知識資源的投入往往帶來物質資源的高效利用。高效率低成本低碳型生產方式也最終還是要依賴于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優秀的人才。因此,企業的籌資重點應該轉變到對知識、人才的籌集上。

4、合理規劃籌資活動的方案,減少資源浪費。知識資源與人力資源這些無形資產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在低碳經濟下顯得格外重要。隨著時間的變化,科學技術迅速更新換代,人才資源具有比有形資產更寬闊的價格浮動空間,而且更是容易流失。另外,支付人力薪酬,攤銷無形資產,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負擔。因此,籌集到的資本的時間價值是企業在籌資時一定要注意到。

篇(4)

關鍵詞 低碳模式;低碳均衡;循環經濟;綜合集成

中圖分類號 F06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0)03-0001-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01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自1972年首次提出以來,已深入到人類發展的各個層面,特別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模式的興起,極大地推動了 “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在循環經濟發展進程中,始終面臨一系列重大的環境問題,其中最根本、最棘手的就是如何解決因化石能源無度利用導致溫室氣體過度排放而引發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2003年,英國政府在其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首次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引起全球廣泛關注[1];2007年,美國出臺《低碳經濟法案》,表明未來低碳經濟將成為其重要的戰略選擇[2];2007年,主席提出中國將“發展低碳經濟”、研發和推廣“低碳能源技術”、“增加碳匯”、“促進碳吸收技術發展”;2008年,日本以《構建低碳社會的12方略》為基礎著手實施“低碳社會行動計劃”[3]。《斯特恩報告》指出,“現在全球以每年1%的GDP投入碳減排,將可避免未來因環境惡化造成的每年5%-20%的GDP損失”[4],向低碳經濟轉型已成為可持續發展框架下世界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將通過判明循環經濟的低碳價值,闡述循環經濟的理論困境,結合我國循環經濟的現實困境,提出循環經濟的低碳模式,并運用系統綜合集成思想,構建低碳模式基本框架和實現途徑。

1 循環經濟的低碳價值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循環經濟是 “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蘊含了節能減碳的價值品質。然而,在目前技術水平約束下,循環經濟在能源環節中面臨巨大瓶頸,作為特殊資源的化石能源無法完全實現“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要突破該瓶頸,在理論和現實意義上都要求發展循環經濟的低碳模式。

1.1 循環經濟指標分析

評價指標體系涵蓋了循環經濟發展的基本框架內容,是衡量其發展狀況的重要工具。分析其指標體系,可從深層次上判明循環經濟 “減碳”的價值品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我國循環經濟宏觀評價指標由能源利用指標、水資源利用指標、礦產資源利用指標和廢棄物再生利用指標四大部分構成,如表1所示。1.1.1 能源利用指標分析

能源利用指標用來衡量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結構狀況,包括:能耗強度高耗能產品單位能耗、供電標準煤耗和能源加工轉換總效率四類指標。其中前三者是逆向指標,能源加工轉換總效率為正向指標;前三者的值越小、后者的指標值越大均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耗量越小,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越少。

1.1.2 水資源利用指標分析

水資源利用指標用來衡量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包括:農業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數、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工業增加值取水量三類指標。其中前兩種是正向指標,后者是逆向指標,前者的值越高或后者的指標值越低說明水資源利用效率越高,水資源的新開采量就越小,社會總能耗就越小,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相應就越少。

1.1.3 礦產資源利用指標分析

礦產資源利用指標用來衡量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礦產資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屬再生利用率。前者是正向指標,后者是逆向指標,其指標值越優說明礦產資源利用效率越高,礦產資源的新開采量就越小,社會總能耗就越小,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相應就越少。

徐玖平等:發展循環經濟的低碳綜合集成模式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 第3期1.1.4 廢棄物再生利用指標分析

廢棄物再生利用指標用來衡量廢棄物的利用效率和處理效率,包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和處置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廢金屬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CO2排放量。前五類指標其值越高說明廢棄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資源的開采量就越小,社會總能耗就越小,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相應就越少。

上述分析表明,在循環經濟的主要指標具有明顯的低碳意義,體現著循環經濟追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總量的減量化發展原則。表 2 顯示了循環經濟指標在節能減碳方面的低碳價值及其所具備的化石能源利用減量化、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化的內涵和品質。

1.2 循環經濟面臨困境

循環經濟遵循“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合流程,主張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并將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在循環經濟現有框架下,以人類現有的技術而言,作為特殊資源的化石能源無法完全實現“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如圖1所示)。

在正常情況下,自然界的碳循環是平衡的,在漫長的農業社會溫室氣體(CO2)濃度一直穩定在280PPM,但工業革命以來,溫室氣體濃度一直處在快速上升的趨勢[5];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凡特•阿累利烏斯認為,化石能源(高碳能源)的燃燒使用將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氣中CO2的濃度[6],預計到2050年,溫室氣體濃度將達到550PPM[7],這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種減少、災害性氣候頻繁等,極大地擾亂自然生態系統內部的平衡。

為維持生物圈的碳平衡、抑制全球氣候變暖,循環經濟亟需通過模式創新降低生態系統碳循環中的人為碳通量,通過減排CO2、減少碳源、增加碳匯,改善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在實踐上,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在能源和環境方面還存在以下三個方面難以克服的問題。

1.2.1 節能減排問題凸顯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快速發展時期,能源消費持續增長,“節能降耗與發展排放”問題突出。2003年我國的單位GDP能耗為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5倍[8],單位GDP水耗是發達國家的5.1-35.8倍[9],目前,由于經濟規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導的能源結構,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如表3所示),我國單位GDP的碳排放強度很高,并呈快速增長趨勢,預計2020年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CO2 排放國[10]。在循環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國節能減排形勢嚴峻,任重道遠。

1.2.2 能源結構嚴重高碳

在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煤炭比重分別高達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比重最高的國家,相對而言石油和天然氣比例較低,人均石油開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1%左右[11]。我國能源結構 “富煤、貧油、少氣”的特征,決定了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大,清潔能源比例較低,CO2排放強度高,導致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高碳”特征異常突出。

1.2.3 產業模式極不合理

我國經濟在高增長過程中形成了“高速發展、高碳排放”的發展路徑,由于產業結構失衡,能源結構單一,三大產業發展模式高碳問題異常突出,高能耗的工業在三大產業中的比重過高,尤其是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強排放、重污染”的行業在我國第二產業中比例過高,而低能耗的生態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導致經濟發展“持續高碳”。

綜上所述,面對溫室氣體過量排放、全球氣候變暖的困境,結合我國循環經濟的現實瓶頸,亟需創新循環經濟的低碳模式,通過構建“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統低碳動態均衡,實現可持續發展。

2 低碳模式結構特征

循環經濟的低碳模式是以“社會-經濟-生態”復雜巨系統為背景,以提高碳生產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特殊循環經濟模式,其本質是一種經濟控制模式,按照減量化原則,通過源頭控制減少CO2排放,即減碳,通過末端控制,即固碳,來實現溫室氣體的減量化排放,重構人類的經濟社會系統,使“社會-經濟-生態”在低碳目標下具有耦合結構,形成其特有的結構特征。循環經濟低碳模式結構如圖2所示。

2.1 系統整體特性

低碳模式是由經濟、社會、生態系統按一定系統規則、秩序構成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其在系統要素、層次、目標、運行等方面都具有復雜、有序、多元、耦合、動態的整體特性。

2.1.1 系統要素互為基礎

開放性。開放性體現在以系統與外界環境的物質、能量交換為基礎,以各個子系統間碳減排為手段,以提高炭生產力為目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低碳模式不斷從外界汲取負熵流,在系統內部,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互為背景,通過碳減排,達到“社會-經濟-生態”低碳動態均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1.2 系統層次有序眾多

高維性。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經濟、低碳社會和低碳生態等子系統構成的復雜巨系統,而每一個子系統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統,由于低碳系統組織在作用、結構與功能上表現出等級秩序性,以上這些系統還可以繼續劃分系統等級,如此逐層分解,形成了低碳模式系統的龐大的層次結構。

2.1.3 系統目標復雜多元

復雜性。低碳模式是 “經濟-社會-生態”三維一體的多目標復合系統和有機整 體,發展低碳模式就是要從系統整體的角度著眼,綜合協調和控制循環經濟系統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統籌整體功能和局部利益,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動態均衡。

2.1.4 系統運行動態演化

涌現性。在低碳模式內部,經濟、社會和生態各子系統之間通過吸收、反饋、協同、耦合等系統運動,在動態中實現系統的優化和創新,從而使系統內部組織和結構,經歷從簡單到復雜、從獨立到融合、從封閉到開放、從無序到有序的演化,涌現出各子系統所不具備的整體效應即:“經濟-社會-生態”的低碳均衡動態發展。

2.2 立體模式結構

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態系統系統為背景,以社會經濟系統為核心,通過調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發展節能減排技術、優化消費習慣達到減少碳源的目的,從而根本上改變對化石能源的高消費造成的高碳排放;同時,通過技術創新,發展碳中和技術、碳封存技術,積極發展炭匯林,建立炭匯交易機制,減少環境中CO2的存量,使得碳排放和碳吸收達到動態平衡,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低碳模式的框架結構如圖3所示。

2.2.1 多跨度時間結構

低碳模式可分為四個相互影響時間跨度,較長周期跨度制約著較短周期跨度的發展,同時較短周期跨度的變化累積形成較長周期跨度的動態演進。低碳模式時間結構如圖4所示。

(1)短時間跨度-企業層面低碳經濟。一般為5年以內,在此期間,系統的外部環境作用相對較穩定,其核心環節是通過實施碳減排技術,減少CO2排放量承擔起企業的生態責任。

(2)中時間跨度-產業層面的低碳發展。一般為20年以內,在此期間,經濟發展會顯著改造系統內外部環境,其核心問題是實現產業范圍內的結構調整,通過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優化配置,實現產業的低碳發展。

(3)長時間跨度-社會層面的低碳社會。一般為50年以內,在此期間,系統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甚至超出人類的認知水平,其核心問題是在全社會進行低碳模式的系統改造,“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理念深入人心,人類全面、穩步、有序地步入低碳時代。

(4)超長時間跨度-全局層面的低碳生態。一般為100年以內,在此期間,系統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已深刻影響系統每個組元的運行,其核心問題是構建低碳生態系統,實現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使得整個生態系統具有自然條件下的碳平衡,全面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壓力。

2.2.2 多層次空間結構

低碳模式可分為逐次擴大的四個層次,形成 “企業-產業-社會-生態”的整體空間結構。

(1)小空間跨度。關注企業層面的低碳模式,在企業內通過推行碳減排技術和能源替代策略,減少生產和服務中化石能源使用量,實現CO2排放最小化。

(2)中空間跨度。關注產業層面的低碳經濟,通過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推行碳減排和固碳技術,提高炭生產率,在同樣經濟產出水平下,減少CO2的排放量,實現經濟系統的低碳化。

(3)大空間跨度。關注社會層面的低碳發展,最大限度高效地利用能源,減少CO2排放,實現人類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各個環節的低碳化,構建低碳社會體系。

(4)超大空間跨度。關注整個生態系統的低碳發展,通過降低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中CO2的排放量,使得整個地球生態系統恢復至正常的CO2水平,從而達到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目的。

綜上分析,低碳模式要求人、經濟、社會和生態等子系統,在時間和空間的微觀、中觀、宏觀和超級四個尺度動態、立體地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3 動態運行模式

低碳模式,在運行模式結構上分為三個層次:低碳高效經濟系統、低碳和諧社會系統、低碳均衡生態系統;通過生態控制理論,在經濟系統高效運行前提下,通過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控制碳源,減少碳排放;在社會系統和諧穩定的基礎上,改變人們的高碳消費習慣,減緩高碳生產的動力,控制碳源;在生態系統,通過保護與發展森林、草地、濕地等微系統,增加碳匯,恢復生態系統自然的碳循環平衡;通過低碳模式的耦合作用,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低碳動態均衡和可持續發展。

2.3.1 低碳高效經濟系統

低碳經濟系統是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的耦合體,由若干清潔生產企業、循環關聯產業、生態工業園區和多條生態工業鏈組成,涵蓋了經濟系統中的生產、物流、消費、能力支撐各個層面。企業、產業和園區之間,通過節能減排,調整生產結構和能源利用結構,使系統中的化石能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開發清潔能源,減少CO2排放實現整個經濟系統的低碳化和高效化。

2.3.2 低碳和諧社會系統

低碳社會系統是將低碳理念注入社會生活各層面,以政府服務體系、法律法規體系、技術創新體系、信息服務體系、文化道德體系、約束激勵機制等為支持,把低碳經濟的理念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形成良好的發展低碳經濟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通過發展綠色住宅、建立生態社區、構建低碳消費等措施,全面減少社會層面的碳排放,最終實現和諧文明的低碳社會。

2.3.3 低碳均衡生態系統

低碳生態就是在經濟領域實現低碳轉型的基礎上,通過構建低碳社會,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系統的低碳均衡,從根本上減少人類活動造成的CO2過量排放的問題,從而實現生態系統自然碳循環的動態平衡,消除溫室氣體過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解除由此帶來的生存危機。

3 低碳模式集成體系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上,繼承與發展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優秀思想,通過構筑“人類社會-生態環境”系統的低碳動態均衡,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發展特征,實現人類生存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彰顯生態文明的價值品質。低碳模式的發展體系以生態倫理理論、生態經濟理論、生態控制理論和循環經濟為理論基礎,通過系統集成耦合產生低碳模式的理論體系;通過產業模式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以低碳技術為發展手段,在低碳政策保障體系的框架下,追求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低碳動態均衡,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低碳模式綜合集成體系如圖5所示。

3.1 理論集成

低碳模式通過構建“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統低碳動態均衡,實現“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是人與自然的統一整體。低碳模式是在生態倫理指導下,實現生態文明的社會經濟發展范式。低碳模式將 “天人合一”的思想具體為“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統的低碳動態均衡。在低碳發展框架下,通過繼承已有思想,融入低碳理念,耦合形成低碳模式理論體系和理論創新。低碳模式理論集成體系如圖6所示。

3.1.1 理論體系

生態倫理、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構成了低碳模式的理論基礎。生態倫理為低碳模式提供發展哲學,生態經濟為低碳模式提供發展框架,循環經濟為低碳模式提供發展路徑。低碳模式通過繼承與發展現有的文明成果,立足“社會-經濟-生態”巨系統,以系統低碳均衡為價值判斷,從資源、產業、社會和生態四個層面演繹出完整的低碳模式理論體系。

低碳資源理論是以資源能源為對象,闡述在低碳模式框架下,關于資源減量化循環化利用、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清潔低碳能源及其開發利用技術的相關理論;低碳產業理論是以產業經濟為對象,闡述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關于利用低碳技術進行企業清潔生產,產業優化布局的相關理論;低碳社會理論是以社會系統為對象,闡述在追求低碳和諧社會過程中,關于如何貫徹低碳理念,優化社會消費方式,構建低碳社會的相關理論;低碳生態理論是以生態系統為對象,闡述在實現低碳生態均衡過程中,關于如何保護生態環境、增加碳匯、維護自然系統碳循環平衡、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系統低碳動態均衡,構建低碳生態的相關理論。

在低碳模式理論體系中,低碳資源是基礎,為實現低碳均衡提供資源利用的理論技術;低碳產業是核心,為低碳經濟的重點經濟環節提供相關理論技術;低碳社會是保障,為發展低碳經濟、構建低碳社會、實現低碳均衡提供社會制度保障的相關理論;低碳生態是目標,通過低碳資源理論、低碳產業理論和低碳社會理論刻畫人類社會的低碳發展路徑,實現“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統的低碳動態均衡,最終走向可持續發展。

3.1.2 理論創新

低碳模式作為可持續發展框架下,繼承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思想的全新的發展模式,在理論創新方面具有全新的理論品質。低碳模式理論體系通過繼承與發展,從發展哲學和發展范式兩個層面成了新的理論品質。

在發展哲學層面,低碳模式以低碳理念為核心創新了低碳世界觀、低碳倫理觀和低碳價值觀。低碳世界觀是在繼承“天人合一”世界觀的基礎上,用“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統低碳動態均衡的觀點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指導人類實踐活動;低碳倫理觀是在生態倫理思想的基礎上,站在生態文明的高度,反思人與自然關系,以“人類屬于地球,而地球絕不屬于人類”的價值判斷,重新定位人類在“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巨系統中的坐標;低碳價值觀以低碳世界觀和低碳倫理觀為基礎,以“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統低碳動態均衡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價值判斷標準,重塑人類社會在“高發展-高排放”困境中的價值體系,以低碳價值作為作為人類生產、消費的價值取向。

在發展范式層面,低碳模式以低碳發展為導向創新了低碳發展觀和低碳經濟觀。低碳發展觀是在低碳世界觀的基礎上,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生存危機,以實現低碳均衡作為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最根本、最現實、最緊迫”的發展目標,通過“社會-經濟-生態”巨系統低碳動態均衡,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低碳經濟觀是在低碳發展觀的基礎上,針對社會經濟“高發展、高排放”的高碳瓶頸,在低碳技術和低碳制度支撐下,以能源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為手段,通過清潔生產機制,追求經濟發展路徑由高碳經濟向“高發展、低排放”的低碳經濟轉向,實現低碳均衡前提下社會經濟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

3.2 現實框架

低碳模式為解決循環經濟碳減排壓力,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有效的發展路徑。低碳模式是針對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問題,以提高碳生產率構建低碳均衡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能源消費和廢棄物減量化排放為原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本特征,以能源結構調整、產業模式優化和技術體系創新為主要手段,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低碳政策體系為重要保障的特殊的循環經濟模式。實施低碳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解決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與“高碳排放”之間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構筑低碳均衡,最終實現“社會-經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3.2.1 以能源問題為突破實現持續發展目標

低碳模式以持續發展為目標。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新經濟發展模式。低碳能源是低碳模式的基本保證,清潔生產是低碳模式的關鍵環節,循環利用是低碳經濟的有效方法。低碳模式通過進行一場深刻的能源經濟革命,推進現代經濟發展由以碳基能源為基礎的不可持續發展經濟,向以低碳與無碳能源經濟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根本轉變,加速能源消費結構由高碳型黑色結構,向低碳與無碳型綠色結構的根本轉變。低碳模式在本質上是可持續發展模式,持續發展是低碳模式的根本方向,低碳模式是最具操作性的、可量化的持續發展模式。

3.2.2 以節能減排為方式彰顯循環經濟本質

低碳模式以循環經濟為本質。節能減排是應對溫室氣體減排國際壓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態日益惡化問題的主要手段,是實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發展目標的著力點。低碳模式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選擇、最佳體現與首選途徑,同時又向循環經濟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循環經濟的“3R”原則中,“減量化”首先應該通過節能減排實現化石能源利用少量化和碳排放最小化、無碳化。發展循環經濟內在要求發展低碳模式,循環經濟是低碳模式的本質,低碳化發展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

3.2.3 以低碳能源為重點推動能源結構調整

低碳模式以能源結構調整為手段。低碳發展是指在保證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下最大限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低碳約束將制約經濟發展方向的選擇,決定經濟社會向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方向演化發展。在保持現有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不變甚至更優的條件下,以低碳能源為重點改善能源結構,通過限制高碳能源在社會能源構成中的比例,積極開發低碳能源,合理調整能源結構,優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實現碳排放總量和單位排放量的減少。因此,為了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和經濟規模持續增長的雙重目標,以低碳能源為重點推動能源結構調整是低碳發展的有效途徑。

3.2.4 以低碳產業為支撐實施產業優化模式

低碳模式以產業優化模式為途徑。產業結構將制約經濟發展的路徑模式,決定社會經濟溫室氣體排放的強度。在國民經濟中,三大產業生產特征不同,其能耗和碳排放量也不同。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循環經濟模式,要實現社會經濟低碳轉向,須調整三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通過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業落后生產能力,發掘服務業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減少碳源;發展生態農業,提高森林覆蓋率,增加碳匯,吸收CO2,增加碳匯;必須以低碳產業為支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社會經濟從“高增長,高排放”的高碳增長模式向“高增長、低排放”的低碳增長模式轉變,實現產業模式優化。

3.2.5 以低碳技術為主體構筑創新技術體系

低碳模式以低碳技術創新為方法。低碳或無碳技術的研發規模和速度決定未來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的規模,低碳技術主要包括三類:溫室氣體的捕集技術、溫室氣體的埋存技術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術。低碳技術將成為未來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我國應以新能源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平臺為依托,從組織體系、對象體系、投入體系、服務體系四個層面,構建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投入為基礎、服務為保障、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產學研結合的低碳技術創新體系。

3.2.6 以政策體系為保障開展低碳模式示范

低碳模式以政策法規體系為保障。低碳政策保障體系是實現低碳能源結構調整、推行低碳產業優化模式、構建低碳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平臺,低碳模式的發展須依靠政策保障來降低其成本。我國應主要從低碳政策體系、低碳市場體系和低碳考核體系三個方面構建低碳模式政策保障體系,在此基礎上,創建“政府推動、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全民參與”的低碳模式試點機制,有重點、有針對地從區域(城市)和產業(企業)兩個層面系統性、有步驟的開展示范;積極打造以“高速增長、低碳排放”為特征的“低碳模式示范工程”,充分發揮其“以點帶線、以線促面”的試點示范作用,促進社會經濟實現低碳發展。

4 結 語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上,繼承與發展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優秀思想,通過構筑“人類社會-生態環境”系統的低碳動態均衡,實現人類生存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彰顯生態文明的價值品質。低碳模式是針對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問題,以提高碳生產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發展目標,以能源消費和廢棄物減量化排放為發展原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本特征,以能源結構調整、產業模式優化和技術體系創新為主要手段,以節能減排為發展方式,以低碳政策體系為重要保障的特殊循環經濟模式。實施低碳模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通過構筑低碳均衡達到“社會-經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R].2003.

[2]Federal Government of U.S. Lowcarbon Bill [R].2007.

[3]Japanese Government. 12 Pieces of Strategy to Build a Low Carbon Society[R].2008.

[4]N Ster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The Stern Review[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IPCC. Emission Scenario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77-179.

[6]中國科學院能源戰略研究組.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專題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39-41.[Academy of Sciences Energy Strategic Seminar.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39-41.]

[7]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統計局.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R].2006:77-79.[State General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Report of China's Green National Accounting System 2004[R].2006:77-79.]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Country Profile――China [R]. 2005:89-91.

[9]Johnston D, Lowe R, Bell M.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 [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1643-1659.

[10]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 Term: 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 1723-1743.

[11]A Kawase R, Matsuoka Y, Fujino J .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in Longt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 Energy Policy, 2006 , (34) : 2113-2122.

Developing the Lowcarbon Metasynthesis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XU Jiuping LI B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610064, China)

篇(5)

Abstract:Our country promised in the 2009 Copenhage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that in the year 2020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our country will decrease 40% to 45% compared with the year 2005.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mission target,to establish a low- carbon urban planning system is a mark of the new concept. It is also the only way to develop a low- carbon city. Urban planning i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basic strategy of the city,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reliable protection.

關鍵詞:低碳城市;城市規劃;體系

Key words:low-carbon city;city planning;system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4-0185-01

研究背景:

早在189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斯凡特?阿列紐斯就預測:化石燃料燃燒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從而導致全球變暖。過去100多年來,人類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在2007年,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383.1ppm,全球平均氣溫也因此上升了0.74℃,科學家預測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385ppm是“引爆點”。很顯然,控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刻不容緩的事情。

1 全球氣溫上升源頭分析

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太陽活動強度變化、大氣氣溶膠濃度的變化、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狀態變化和海洋的作用是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的因素。首先,根據近萬年來氣候變化的地質記錄,太陽活動強度變化是造成氣溫波動的最為重要的因子,但是這種活動強度變化人類對其無能為力。其次,海洋作用主要表現為通過海洋吸熱、環流調整等過程對全球氣溫變化起平衡作用,因此,不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外在驅動因子。第三是土地覆被狀態變化,第四是大氣氣溶膠濃度,這兩者都與人類活動有關,城市化進程必然會影響其變化。所以,城市化進程是全球氣溫上升的主要原因。

2 低碳城市規劃在低碳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低碳城市規劃是一種土地和空間資源的配置機制,是政府引導城市發展的重要規制手段,也必然成為快速城市化地區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的直接手段。氣候變化涉及的人為碳排放成為影響全球增溫的主要因素,而碳排放與城市化過程相交織,因此,低碳城市成為遏制全球增溫的首要選擇。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增長、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轉型時期,低碳城市規劃則是我國低碳城市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3 低碳型城市主體功能區分類是發展低碳城市的基本戰略

在推進低碳城市發展模式過程中,各個地區由于基礎地理條件不同,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同,經濟基礎不同,城鎮化發展過程和階段不同,主體功能定位應有差異,具體的低碳發展道路也應有所區別。

低碳主體功能區的思想實質,就是根據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區域的發展定位。要從不同類型主體功能區的生態環境基礎、發展任務和功能要求出發,遵循低碳生態城市發展要求,合理定位城市發展方向。從主體功能區三類地區的基本特征、發展需求和限制因素出發,采用不同的發展策略分類引導城市按照低碳生態理念發展,應是中國推進城鎮化過程中的基本宏觀戰略。

優化開發區的低碳生態城市發展,要注重優化產業結構;集約化布局,提高集聚經濟效應;合理安排產業組織,優化行業內資源配置;提升產業技術水平。要強化用地標準,注重土地挖潛,結合新增用地調控,鼓勵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高級化。要確立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總體發展方向;建立政府環保投資增長機制;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4 低碳城市規劃理念是發展低碳城市的有效策略

低碳城市規劃是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生態和諧”為城市發展目標,在多學科參與的基礎上強化生態學和生態規劃的理論知識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通過廣泛的部門協商和公眾參與對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等來實現城市復合系統的良性運轉。低碳城市規劃應堅持城市整體規劃原則,綜合平衡原則,區域協調原則,生態高效原則,因地制宜原則,參與管理原則和效益協調原則。

低碳城市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1)城市低碳現狀分析;(2)制定低碳城市規劃和專項規劃;(3)建立低碳城市指標體系為規劃、建設、控制和評估低碳城市提供重要手段和工具;(4)預測和評估。

5 推行低碳城市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發展低碳城市的保障

低碳城市規劃環境評價是對城市規劃發展對環境影響進行預評價,通過技術指標與規范性要求對規劃方案進行干預,可以有效預防城市發展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低碳城市規劃環評旨在從規劃緩解強化城市未來發展對可持續思想的貫徹力度。

規劃環評工作要遵循早期介入原則、整體性原則、互動性原則、公眾參與原則和與相關規劃之間的一致性原則。

低碳城市規劃環評的基本內容應包括以下九個主要方面:(1)規劃區域環境狀況調查及評價;(2)規劃的環境影響因素分析和預測;(3)規劃區域資源承載能力分析;(4)規劃方案的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5)環境容量與污染物總量控制;(6)規劃的環境合理性綜合分析;(7)公眾參與和專家咨詢;(8)規劃的調整建議和環境影響減緩措施;(9)規劃實施的跟蹤評價。

6 建立低碳城市規劃體系的展望與建議

低碳城市規劃是最近城市規劃師、官員、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在今后30至50年中,低碳城市規劃應該是城市規劃的重點,我們應該在城市規劃理論和實踐過程中,探索中國追求低碳城市的方法和手段。

建設低碳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低碳城市規劃目標的設立、評價體系的建立,對我國發展低碳城市提供了基本戰略、有效策略以及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顧朝林,譚縱波,劉宛.低碳城市規劃:需求低碳化發展[J].建筑科技,2009,15:40-41.

[2]潘海嘯,劉賢騰,John Zacharias,等.街區設計特征與綠色交通的選擇[J].城市規劃匯刊,2003(6):42-481.

[3]何濤舟,施丹鋒.低碳城市及其“領航模型”的建構[J].建筑經緯,2010,2:55-57.

篇(6)

關鍵詞:煤礦;環境;低碳;可持續

當前,“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煤礦企業在為社會提供大量優質煤炭能源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煤矸石、礦井水等廢棄物。煤炭資源的大量使用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已成為各國首腦關心的重要問題,發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正在成為全球的共識。

1 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

1.1 低碳經濟的基本內容

低碳經濟是低碳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實質在于促進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的。

1.2 我國的能源利用狀況

我國進入“十一五”的四年來,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相應的各種物資的消耗,包括能源的消耗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長。據統計,目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仍以煤為主,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0.4%,2009年煤炭消費總量已達到了30.2億噸,首次超過30億噸。由于煤的碳密集程度比其他化石燃料高得多,單位能源燃煤釋放的CO2是天然氣的近兩倍,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必然會產生較高的排放強度。

1.3 發展低碳經濟的根本原因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人口眾多,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保障民生的任務極為繁重,人均GDP需要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而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炭所占比重遠遠超過石油、天然氣等相對潔凈的能源,其溫室氣體排放的強度和控制的難度都更大。為了獲取能源而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不少煤炭企業盲目地擴大生產規模,致使地層中沉積的碳以較快的速度流向大氣,從而引發了溫室效應、環境污染等災難性問題。

這些現象不僅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環境質量和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重要問題,造成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顯尖銳,也與今年我國兩會提倡的低碳經濟的要求背道而馳。所幸的是,一部分廠礦企業已注意了到這些問題,他們摒棄了傳統的單純追求企業短期利潤最大化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目標,逐步推進煤炭資源的安全、綠色、高效開采,實現了人和環境關系的和諧。

2 束縛煤炭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瓶頸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一大批小煤窯正在被逐步關閉,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持續好轉,環境面貌也發生了明顯改善,但與其他行業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發展低碳經濟存在誤解

認為一旦搞低碳經濟,那么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業就不能發展了,我們產的煤炭還賣給誰?其實這完全是誤解,因為任何社會都必須要有一些相對高能耗、高排放的產業和產品來保障經濟運行、保障生活質量,否則社會沒法運轉。要是沒有鋼鐵、水泥、建筑材料,高速公路怎么建?房子怎么建?所以,低碳經濟絕對不是排斥高能耗、高排放的產業和產品,我們的煤炭還是正常銷售,關鍵是想辦法提高煤炭等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

2.2 環保基礎設施薄弱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宏觀調控和中小煤炭企業的關閉整合,煤炭市場持續看好,部分煤炭企業為了抓住市場,抓住機遇,不斷提高煤炭生產水平,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對企業污染源的綜合治理和設施設備的更新替換,不少企業的環境保護設施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上,各類污染源要做到穩定達標排放,從何談起?

2.3 整體技術水平不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較低

我國現有各類煤礦中,鄉鎮煤礦的數量約占90%。許多小煤炭為了追求煤炭高產、增產,專挑優質的、易采的資源進行開采,浪費現象十分嚴重;并且絕大多數小煤礦開采方式落后, 資源回采率僅10% ~12%,加上技術進步率較低,煤炭洗選加工比重低,潔凈煤技術發展緩慢,煤炭終端消費比重大,加工轉化效率低等因素影響,單位產品的能源和資源消耗較大,難以支持低碳經濟發展。

2.4 高能低效的經濟增長模式依然存在

我國煤礦生產力發展水平極不均衡,既有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準的現代化大煤礦,也有條件較差的中小型礦井,為數相當多的小煤礦,技術手段和開采方式落后,科技進步對發展低碳經濟的推動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平均采煤機械化程度僅為45%,主要技術裝備陳舊,部分已明令淘汰的高能耗、低效率設備仍在使用。

2.5企業外部環境污染復雜化

近幾年來,地方政府為了加快城市建設和發展地方經濟,將招商引資指標層層分解給各政府部門,并制定了嚴厲考核管理制度。為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各部門機關科室人員都使出渾身解數,東奔西走,拉關系,找門路,只要能完成招商引資任務,一切皆好談,于是乎放松了對環境有污染建設項目的審核與監管,致使一些發達地區淘汰的污染項目,來到蘇北安家落戶;加上煤礦廉價的電力資源,一些個體企業主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盲目引進發達地區淘汰的“小印染”、“小煉鋼”等重污染項目,大肆地排放著黑煙、臭水,使礦區的環境狀況呈現復雜化。

3 煤炭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

九三學社的提案《關于把握機遇,走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被確定為政協“一號提案”,這意味著我國將進入到一個發展低碳經濟,強制減排的新階段。但是發展低碳經濟,并非意味著完全不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而是利用創新的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將其進行清潔開發和高效利用,實現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對煤炭企業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篇(7)

關鍵詞:后危機時代 低碳經濟 低碳營銷 營銷路徑

后危機時代是指危機緩和后出現的一種較為平穩的過程或狀態。但是這種狀態是相對的甚至是暫時的,因為危機的根源并沒有完全消除,危機的表現也并沒有結束,這就使得經濟環境依然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危機隨時再次爆發,甚至在原有程度上有加劇的可能,因此,在這樣的時期極有可能出現新一輪的經濟衰退。著名經濟學家樊綱認為,危機加劇了人們尋找新經濟增長點的欲望,低碳經濟正成為(后危機時代)全球經濟的新的增長點。作為一種新的或者是被動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的。在低碳經濟的號召下,社會各界在抓住“后危機時代”的發展機遇的同時,都須以“低碳”為理念核心,樹立起低碳流通與低碳服務的意識,對企業的營銷工作而言,就是要建立和堅持低碳營銷模式,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低碳經濟與低碳營銷

(一)低碳經濟的概念和特點

低碳經濟的概念。“低碳經濟”自從被提出之后,就引起了國內外許多國際組織、研究機構以及一些學者的高度重視,他們對其展開了持續的探討與研究。從長遠來看,低碳經濟含義不僅滿足全球環境保護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引起了發展中國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視。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與低污染為前提的經濟,其本質是經過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來減少能耗與降低污染物排放,形成新的能源結構;其主要目標是減緩氣候變化與推動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其基礎是設立低碳能源體系、低碳技術系統與低碳產業結構,要求設立和低碳發展相符合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與促進低碳發展的國內外政策、法律法規與市場機制,其主旨是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重點是技術不斷創新與能源結構調整從而實現節能減排,即為基于技術創新與政策措施,開展一場能源革命,形成一種較低排放溫室氣體的經濟發展方式,并能減緩氣候變化。

低碳經濟的特點。低碳經濟具有以下特點:低碳經濟的核心是低碳能源。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碳排放的能源,轉變現有的能源結構是促進低碳經濟的重點;低碳經濟發展的載體是低碳產業。低碳經濟發展的水平由低碳產業承載能力所決定;低碳消費是低碳經濟的實質。低碳消費是一種提倡適度消費,克服或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尊重自然與保護生態等為特點的新型消費行為方式。

(二)低碳營銷

低碳經濟使得企業市場營銷所依靠的經濟環境發生改變,相關的政策法律與環保等宏觀環境也產生了改變。在“低碳經濟”代替“高碳經濟”的形勢下,由“高碳營銷”轉向“低碳營銷”的過程,正是在環境問題逐步嚴峻和低碳經濟不斷形成的驅使下出現的,從而出現了“低碳營銷”這一概念也終將成為后危機時代的主流的營銷模式。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表明,所謂的“低碳營銷”是對以往營銷模式的實質性改變,它是指在生產運營過程中,全面權衡了企業利益、消費者利益以及環境保護間的緊密聯系,并以此為核心,對產品與服務展開完善的構思、設計、生產以及銷售。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內外許多企業都采用低碳營銷模式,提出企業應注重自身生產和環境相和諧,把握低碳時機,通過低碳營銷領先于其他競爭企業,掌握更多的商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低碳營銷”將是企業解決發展瓶頸,占領未來制高點的主要戰略。

低碳營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企業理念低碳化。當前,世界經濟進入了“后危機時代”,在這個獨特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一定會對企業的產品生產產生重要影響,從環保方面來說,那些高排放、高耗能與高污染的產品生產方式必然會被消費者所排斥,這些產品終將會被市場淘汰。所以,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就必須改變目前不適當的產品生產方式,主動進行技術創新適應目前市場形勢。

企業生產低碳化。企業生產“低碳化”通常是指企業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能夠高效率使用原材料,采用低碳技術,實行節能減排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而“低碳技術”的高效利用是企業生產低碳化效率的重要決定要素。這一技術的本質是清潔高效使用資源、注重開發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高效約束二氧化碳排放和埋存等。所以,全面發展低碳經濟,就是改變目前生產技術,發現可持續、干凈、環保的新能源,用它取代傳統的高污染與低效能能源,進而,從本質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并以此促進全社會消費模式的革新。

(二)挑戰

低成本、低排放的低碳經濟從根本上要求企業要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將最新的科學技術引入到企業的營銷活動當中,以此作為低碳營銷的重要支撐。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來看,企業不僅要重視和應對碳關稅、碳交易和碳金融等領域內出現的挑戰,還要據此轉變營銷模式,向低碳營銷發展,從而贏得更為廣闊的市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瓜伦| 樱花草在线观看播放www|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孩交|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国产97在线 | 亚洲|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小说区 图片区色 综合区|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瑜伽裤|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爱| 久久精品国产9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泄火熟女| 中国内射xxxx6981少妇|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亚洲 欧美 动漫 少妇 自拍|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啊轻点内射在线视频| 欧美极品少妇性运交|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好男人社区影院www| 国产乱子夫妻xx黑人xyx真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赢消|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风流少妇按摩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