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公文范文 > 環保與低碳論文

環保與低碳論文

時間:2022-04-11 03:47: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環保與低碳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環保與低碳論文

環保低碳論文:叉車的綠色環保與低碳舉措

工業車輛巨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尋求替代能源來為叉車提供動力,以減輕碳排放以及對環境造成的壓力。

叉車是工業車輛中的一個重要設備,國內從業人數為20萬左右,以目前中國工業車輛保有量為50萬臺計算,其中有70%為內燃叉車(即為35萬臺)。如果每臺內燃叉車每天平均工作4小時,每臺平均每小時耗油3.5升左右(假定均以柴油),每升柴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約2.67公斤,因此得出這35萬臺內燃叉車每年(365天)的碳排放約為477.5萬噸,而每臺內燃叉車的年平均排放為13.6噸二氧化碳。這只是一個非常保守的算法!

我們無法去計算和評估另外30%電動叉車在更換和淘汰廢舊驅動電池以及所有工業車輛在每年更換輪胎和傾倒的廢液(機油、潤滑油等)所產生的碳排放以及對環境造成的第二次污染。當然,還不包括每年有龐大的叉車零部件更換以及一定數量的廢舊叉車整機退市,同樣會產生數以萬噸計的二氧化碳和對環境的污染。如果把叉車參與的所有環節產生的碳排放進行計算的話,估計其為中國的天空貢獻了不少于上千萬噸的碳排放。叉車對全球經濟社會產生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對地球綠色環境增加一塊無法抹去的污漬。

氫燃料及混合動力叉車的出現

在國外,幾個工業車輛巨頭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尋求替代能源來為叉車提供動力,以減輕碳排放以及對環境造成的壓力。

在內燃叉車方面,德國STILL叉車公司在2008年推出新型的RX70混合動力的柴油叉車,這款載重量為2.5噸叉車將柴油消耗量降低到每小時2.5升,并在當年獲得英國叉車協會“FITA2008環境獎”。同年5月31日,在第二屆德國漢諾威物流展上,叉車巨頭德國Linde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完全使用氫作為燃料的內燃叉車。隨后,日本Komatsu、Toyota、Mitshubishi叉車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混合動力叉車,中國叉車制造商開普在2009推出首臺混合動力叉車。

在電動叉車方面,燃料電池率先在汽車工業上得到使用。1988年,加拿大巴拉德公司最早將開發出的氫燃料電池提供給全球汽車巨頭,1999年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廠和巴拉德公司率先推出燃料電池汽車樣車,2002年日本本田和豐田向市場推出自己的燃料電池汽車。2005年,豐田將世界上首臺FCHV-F型氫燃料電池叉車在德國漢諾威舉行的世界最大國際物流展上進行了首次亮相。隨后,美國Cat公司(氫)、德國Jungheinrich公司(甲醇)、德國STILL叉車公司(氫)、德國美國Crown公司(氫)、美國Raymond公司(氫)、日本Nissan(甲醇和鋰)、Mitshubishi-Nichiyu氫)等公司紛紛在近年推出使用不同動力的燃料電池和非傳統鉛酸電池的電動叉車。

無論是燃料電池還是混合動力叉車和傳統叉車有個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他們產生的碳排放為零或者大幅度的下降了。事實上,排放為零的氫燃料電池叉車因為制造成本和技術等原因直到今天也沒有在市場上廣泛推廣,而混合動力叉車則因技術日趨成熟,目前在全球工業車輛市場正在緩步推進中。

那么叉車能為低碳和綠色環境做點什么樣的具體貢獻呢?縱然中國本土的叉車制造商在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在工業車輛的使用上和發達國家有相當大的距離,但叉車制造商和叉車的使用者依然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在低碳和綠色環保領域作出自己的貢獻。一句話,就是控制并減少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的排放。

叉車制造商:

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內燃叉車的發動機是排放溫室氣體的罪魁禍首。以石化燃料(柴油、汽油、GAS等)燃燒后的主要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其余則為有害氣體(CO(一氧化碳)、HC+NOx(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煙),控制發動機溫室氣體排放的前提是要控制有害氣體的排放,也就是說,必須提高發動機的燃料利用率,使其充分燃燒進而降低燃料不完全燃燒的機率。

1996年,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和美國聯邦環保署(EPA)聯合簽署了一個適用于非公路用機動設備柴油機的原則意向書(SOP)。簽署該意向書的發動機制造商有:卡特彼勒、康明斯、迪爾、底特律柴油機、道依茨、五十鈴、小松、庫伯塔(Kubota)、三菱、北極星(Navistar)、紐荷蘭(New Holland)、威士康(Wis-Con)和洋馬(Yanmar),2009年美國CARB再次叉車及其他設備排放新的測試標準。這個標準非常苛刻,要求凡是進入美國加州市場的非道路車輛(包括內燃叉車)排放必需符合該標準。因此,在上述簽署意向書的發動機制造商中,配備卡特彼勒、康明斯、迪爾、道依茨、五十鈴、小松、三菱的發動機的內燃叉車則可順利進入美國加州市場。這對中國的叉車出口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啟示。

因為技術的原因,中國國產叉車內燃機的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的排放)目前正在朝符合歐盟和美國的標準而努力,這需要內燃機制造商加大資金投入和技術儲備去縮小差距。目前,中國浙江新柴公司(中國最大的小噸位叉車動力供應商)已經成功研發出符合歐洲Ⅲ標準的叉車柴油發動機,填補了以往出口機型都由日本柴油機一統行業的局面。

提高和延長電動叉車驅動電池的使用壽命。內燃叉車和電動叉車都會使用到電池,前者是內燃機啟動電池,后者是驅動電池。目前在全球工業車輛市場上,基本都采用鉛酸電池,燃料電池和鋰電池等尚還沒有廣泛地普及。

使用鉛酸驅動電池的電動叉車看似對環境沒有任何直接的污染,沒有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的直接排放。但在鉛酸電池的使用壽命終點,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第二次污染。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在2003年就《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通知中,就有關于鉛酸電池的運輸、儲存和報廢后再利用的詳細規定。也就是說,電動叉車同樣會對環境構成潛在的污染。

減少電池報廢后碳排放和潛在污染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必須有整套嚴格而合理的電池管理報廢和回收程序。在正確處理的前提下,提高和延長驅動電池的使用壽命是對綠色環境作出的最佳貢獻。

這依然回到需要電池供應商加大技術和資金的投入,縮小國產電池和進口電池在使用年限上的差距。

采用環保節能型的部件。不管是電動叉車還是內燃叉車,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組裝而成的。叉車制造商在尋求有競爭力的產品同時,應當考慮盡可能的采用環保節能型的零部件,比如采用高效節能的電控系統(馬達和線路板)等。

零部件供應商對其產品過度的包裝會消耗大量的紙張和木材,不利于環保,同時會增加成本并轉嫁在消費者身上,應該盡可能的降低消耗。令人遺憾的是,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組織和國家對工業車輛的包裝因環保而制定嚴格的包裝標準。

當然,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叉車制造工廠,任何零部件都貼有碳排放和對環境潛在污染的量化“環境責任標簽”,這個標簽如同目前全球現代化的超級市場所出售的產品都進行物聯網一樣,通過射頻識別(RFID)等技術手段來感知產品的所有信息(碳排放量、產地、潛在的第二次污染量等)。對于那些來自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零部件進行識別、競爭和淘汰,最終選擇排放和污染最低的產品作為自己的環境戰略供應商。

叉車用戶:

合理安排叉車的使用

高效節能的物料搬運環境需要叉車使用者來創造。節能減排不僅僅是叉車制造商的事情。

比如對于叉車使用大戶的物流和倉儲中心而言,除了叉車外,還有貯藏和倉儲設備、行李架存儲檢索裝備、訂單揀選設備、高層行李架商店的檢索設備、手動控制儲存和檢索設備、自動儲存和檢索設備、自動化立體倉庫等。真正的節能減排方案改善應該包括對所有驅動設備的控制,對耗費能源的設備進行淘汰和改造,設置合理的叉車搬運路線,減少固定設備的拆除和移動,使得整個貨物存儲中心在設計上更加高效,或者合理調整整個系統的績效來適應實際情況的需要。

減少叉車的空載行駛率。叉車如今經常在沒有產品搬運的時候依然保持運行狀態。叉車空載行進時,且通常行進時所遵循的并不是最短的路線。為了做到真正的能源節約,有條件的情況下,倉儲操作中應該使用智能的倉儲管理系統,這種智能系統能對整個進出貨物搬運進行實時監控,對所有搬運工具進行智能調配,從而降低叉車的空載行駛率。

杜絕使用不符合排放標準及有潛在污染的二手叉車。非常遺憾的是二手叉車在中國沒有嚴格地報廢機制。因此,目前在中國正在運行的二手叉車對環境是個潛在的威脅。原因在于,臨近報廢的二手內燃叉車往往因為發動機及其他部件老化,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的排放上沒有人監管。臨近報廢的二手電動叉車其廢舊電池的回收上難以遵循嚴格的國家制度。

所以,在沒有嚴格的報廢機制和制度監管的情況下,只能依靠叉車的使用者自身去杜絕使用不符合排放標準及有潛在污染的二手叉車,同樣是對綠色環境的貢獻。

杜絕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中國是假冒偽劣產品的零部件大國,叉車零部件自然也不例外。大量偽劣的零部件在市場上流通,實則是對環境的污染和能源的巨大耗費。偽劣產品壽命期短,卻同樣使用巨大的包裝,占據社會的流通資源,消耗能源而對經濟貢獻不大。因此,叉車的使用者盡可能的使用經久耐用的常用叉車備件并在其使用期后加以回收。

培訓合格的叉車司機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叉車的購買者應該培訓合格的叉車操作者,和汽車司機一樣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好處在于可以延長叉車的使用壽命、提高搬運效率、減少能源的消耗。

合理處理回收被淘汰的叉車零部件。叉車的使用者應當有一套完整的叉車管理方案,這個方案包括合理處理和回收被淘汰的叉車零部件。

叉車行業倡議:向每臺叉車征稅

叉車行業專業人員經核算,一輛內燃叉車在一年中,平均排放13.6噸二氧化碳。如果,把叉車排放的碳作為“碳足跡”來計算,根據國際流行的算法是,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來計算需要種多少棵樹來補償,因此,一輛叉車工作一年,需要種植122顆樹來抵消其碳排放。全國所有在工作的內燃叉車(35萬臺)則需要42700000顆樹來作為碳補償才能達到環境平衡,如果一畝可以植樹1000顆,即4.27萬畝(28.4平方公里)。這顯然是個非常龐大而驚人的數字!

根據國際一般碳匯價格水平,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當補償10美元錢。因此,一輛內燃叉車所排放的碳匯價格為136美元,約合人民幣928人民幣,這個錢可以給別人幫你種樹,用所種植的樹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來抵消自己的排放。

因此,包括《物流》雜志、中叉網在內的多家專業媒體和行業協會的多個專家倡議:在中國市場上所銷售的每一臺叉車(包括內燃叉車和電動叉車),其所銷售的價格中平均每年以3--500元人民幣每臺來作為“地球環境稅”征收,這個稅用于有專門監管的機構來植樹造林,將來(30年后)因植樹造林所獲得的收益再予以反哺。這個可稱為存款給“碳基金”或者“環境銀行“,即用植樹的方式來抵消自己對環境的“犯罪行為”,在未來還有可觀的收益,達到兩全齊美的目的。

由《物流》雜志社和中叉網聯合制作的“叉車與環保”網絡專題報道也將于近期。

林德氫動力叉車

2008年5月31日,在德國漢諾威物流展上,林德展示了其采用氫原料為燃料的氫動力叉車,叉車的氫動力與傳統的汽油、柴油、電瓶叉車相比,環保和耐用性都非常好。氫動力叉車其排放物是水及水蒸汽,為零污染,而且無機械振動、低噪音、低熱輻射。

豐田的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叉車

在2008年在CeMAT展會上豐田公司首次展出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原型叉車――FCHV-F,該技術中采用蓄電池和燃料電池向電機供電,具有兩種獨立的電源。電機由兩個電容器和一個氫燃料電池供電。它與電動叉車的性能相同。電瓶車和燃料電池車的主要區別是燃料電池可產生穩定的能量,而電瓶的功率會隨電瓶使用時間延長而下降。所以,其最重要的一個優點是在整箱燃料的使用過程中具有穩定的性能。

2008年12月,豐田在日本開始銷售另一款燃料混合動力叉車――HYBRID, 豐田將柴油發動機,電動機和鎳氫蓄電池組合在一起,CO2的排出量和燃料的消費量只有同等柴油車的50%左右!相比電瓶車的定時充電,HYBRID采用鎳氫電池,氫燃料加入5分鐘后立即使用,特別是需要24小時運作的大型物流中心。

永恒力甲醇燃料電池叉車

永恒力在2008漢諾威國際物流展上首次展示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概念產品,這種產品尺寸小,可完全置于步行式電動揀選叉車的電瓶艙內。與小汽車行業正在研發的氫燃料電池相比,這種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更適合于所謂的“低容量”叉車系列。可用于驅動電動叉車及步行式電動堆垛機。它特別適合于大型叉車車隊多班輪流作業。

與氫燃料電池相比,這種高能量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另一大優點是其所攜帶的電力相當于原來電瓶的兩倍多,甲醇使用起來就像汽油和柴油一樣方便。

三菱重工鎳離子電池

混合動力叉車

三菱重工(MHI)在日本市場上推出了世界上首臺發動機/蓄電池混合動力叉車――GRENDiA EX系列叉車。

GRENDiA混合動力叉車的裝載力為4到5噸,使用鎳離子二級蓄電池及高效率的電機,并使用整合的小型柴油發動機。叉車的動力傳動裝置由MHI已獲專利的鎳離子蓄電池、柴油發動機、兩個異步電機及轉換器組成。該叉車采用了排列組合的行駛模式,車輪可由發動機單獨控制,或由蓄電池單獨控制,或發動機及驅動電機同時控制。在進行提升工作時,叉車采用排列的模式,發動機可同時操縱液壓泵及提升電機。 與傳統的標準設置內燃叉車相比,新叉車可節約39%的燃料。GRENDiA EX混合動力叉車是三菱重工首臺使用其專利鎳離子電池的產品,將在2011年的第一個季度走出日本。

再造叉車屬具價值

“綠”,即意味著綠色環保;“萌”,則寓意力量的重新萌發。“綠萌”系列產品,是將回收的舊屬具經過嚴格的再生產流程,變成可以重新使用的,符合卡斯卡特同類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求的系列叉車屬具,并以綠色的產品銘牌與全新屬具加以區別。

據介紹,“綠萌”產品不僅要求回購的舊屬具需要保持良好的性狀,更重要的是再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流程:用蒸汽清洗屬具,去除所有油跡、油脂和污垢;完全拆卸,再用蒸汽清洗全部部件,并進行目測檢查;噴丸去除結構件原油漆和氧化層,修復表面輕微傷痕;對每個肉眼看不見缺陷的焊逢進行探傷檢查;修理或更換油缸、閥體和其他零部件,更換全部油管;整機裝配,按全新屬具標準油漆,并按全新屬具標準測試整機性能參數,確保屬具工作正常。在生產流程的每個環節,都必須經過與全新產品制造過程一樣的質量檢驗。嚴格的工藝要求和質檢標準,都是為了確保廣大消費者將以非常實惠的價格,獲得品質性能與全新產品相一致的正宗卡斯卡特產品。

據了解,自1985年卡斯卡特美國總部開展“綠萌”業務至今,卡斯卡特逐步形成了如上所述體系完備的工藝和業務操作流程,“綠萌”產品也在北美市場廣受歡迎。

環保與低碳論文:港口在低碳與環保方面的舉措

物流是碳排放的“大戶”,港口在低碳發展方面責無旁貸。國外港口正在研究建立低碳港口認證機制,國內港口制定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港口戰略。

自哥本哈根全球氣候會議以來,低碳成為世界各國發展中所關心的重要,而物流(運輸、倉儲、包裝等)是碳排放的“大戶”,也是低碳發展所關注的重點行業之一。作為港口而言,在低碳發展方面責無旁貸。據我國港口行業管理部門在港口能源消耗方面的約束指標顯示,港口綜合能源單耗以2005年為基數,到2015年要下降8%,“十一五”期間完成了4%,“十二五”期間還要完成4%,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國外港口出臺強制性措施

全球港口發展均不同程度面臨氣候變化、港口周邊環境破壞和生態惡化的問題,鑒于港口企業通常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難以自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需要政府采取政策性的強制管理措施和激勵措施。發達國家通過對港區周邊環境質量實施嚴格管理,促使港口為適應相關控制要求不斷采取節約能源和其他資源、減少排放以及保護環境和生態的措施,從而推動了低碳港口物流的建設,緩解了港口與城市發展的矛盾,港口因此得以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推動低碳港口的建設,一些機構正在研究建立低碳港口認證機制。

美國加州實施嚴格的空氣質量管理法規,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定期委托評估機構年度港口空氣排放情況。洛杉磯港分析二氧化碳和各種污染物排放的分布和來源,以便引導港口采取有效措施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減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推動低碳港口物流的建設。洛杉磯港還逐年提高使用減排技術裝卸設備的數量份額,通過相關管理規定,實施逐步限制老、舊、殘破卡車進入港區,減少更多的車輛尾氣排放。

為了進一步改善港口環境,針對船舶在靠港期間會產生大量燃油廢棄排放,對港口地區空氣受到嚴重污染的問題,洛杉磯港實施AMP計劃,強制要求船舶靠泊之后停止使用船用柴油機供電,改用由碼頭配備的岸電設施提供電力,大力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同時鼓勵使用低硫燃料,該項措施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船舶利用岸電最初主要是滾裝和郵輪碼頭,現在已經擴展到油碼頭、集裝箱碼頭等。在推進岸電使用的過程中,國外主要是通過立法,財政補貼等方式實現的,國外碼頭船用岸電設施一般都由港口、碼頭運營商、船公司、貨主、地方市政部門中的一方或幾方出資建設,既要在碼頭上建設供電設施,又要在船上設置岸電受電設施。隨著近幾年的推廣應用,岸電技術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據不完全統計,自1989年哥德堡港開始為3艘客滾船供應岸電以來,世界上已有二十多個港口在其特定的泊位上配備了為船舶供應岸電的設施。

美國洛杉磯港是岸電使用的先行者和代表,為減少港區及其附近區域的空氣污染,洛杉磯港實施靠泊船舶使用岸電替代船舶柴油機動力(簡稱AMP)計劃。荷蘭鹿特丹在2007年底展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為默茲港口流域的內陸躉船供應岸電。鹿特丹港口安裝了120個接駁點向躉船供應足夠的電力,該計劃現已解決供電系統的繳費和接駁問題,并會在2012年前后,在公眾船舶停泊處完成加裝更多接駁點。美國長灘港、日本名古屋、德國波羅的海呂貝克港、歐共體等一些國外港口及機構開始在每個碼頭均提供大船用岸電設施。

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技術應用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早期碼頭上提供的岸電多為低壓,現在有高壓電上船后再由船上的變壓器變成低壓供船舶使用,還有高壓供電直接與船舶高壓供電系統連接的方式。在應用過程中,根據靠泊船型不同,選擇相應的技術方式。美國洛杉磯港方案是將岸電設備安裝在駁船上,通過多根低壓供電電纜連接到靠港船舶上為其供電。瑞典的哥德堡港則采用高壓上船,船上變低壓的方式。而美國長灘港的某些集裝箱碼頭則采用高壓電纜直接與船上的高壓供電系統連接的供電方式。

同時,在港口運行管理方面,國外港口通過調整港口作業方式、改善運行調度等方法,致力于節能減排在港口的實施。美國長灘港開始對其碼頭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工程,將鐵路集疏運方式引入港內,用來替換原來的有貨運卡車集疏運方式,旨在減少卡車在港內行駛的幾率,減少排放。

在清潔能源利用方面,韓國釜山港口局則通過太陽能、地熱能降低港口能源消耗和成本。到2013年,港口局將投資50億韓元建立太陽能、地熱能和風能應用系統。并且追加30億韓元建立海浪發電系統,預計于2016年投入使用。美國海軍除了在太陽能、海浪能以及在港口應用岸電技術以外,仍積極開發新能源技術,甚至計劃利用海藻能幫助船舶獲得動能。

并且,在局部地區采取一些政策性調控措施,也可以實現節能減排的效果。例如:美國長灘港采用白天和夜晚收費差異,調控貨車流量,減少了港區道路的擁堵,避免了能源浪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6年5月歐盟委員會通過法案2006/339/EC,提出歐盟港口靠泊船舶使用岸電,要求成員國提高認識,與IMO(國際海事組織)合作制訂岸電連結的國際標準,制訂促進實施此法案的經濟政策,交流各港口船舶供電和服務的經驗,在港口推廣岸電設施應用。

國內港口低碳物流成效果顯著

目前,世界各國對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我國也將長期面臨能源緊缺、環境惡化以及來自于國際的減排壓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要求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交通運輸是國家節能減排重點行業,在建設“兩型”社會過程中,要充分挖掘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潛力。港口是交通行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以節約能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為標志的低碳港口是推動港口發展方式轉型的抓手。

近年來,我國一些港口已經開始船舶靠港時應用岸電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工作,青島港、上海港、連云港港等在此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著船舶應用岸電方面相關政策缺失的問題,如:船舶使用岸電服務許可、計價計費等方面。在港口環境保護方面,特別是散貨碼頭防塵、抑塵方面,需要重點解決煤炭、礦石在裝卸和堆存過程中粉塵污染嚴重的問題,行業相關管理部門正著手制定粉塵控制規范標準。

在船舶應用岸電方面,青島港招商局碼頭2009年首先完成了5000t級支線集裝箱船舶接岸電的改造任務,進行了初步嘗試,其岸電改造項目也被確定為交通運輸行業第二批節能減排示范項目,項目的實施是我國港口靠泊船舶使用岸電的有益嘗試。2010年上海港務集團與中國海運集團在上海港外高橋港區聯合宣布,中國首個港口移動式岸基船用變頻變壓供電系統正式應用。該系統將由港口岸基供電取代船舶油料發電,有效減輕港口地區的空氣污染,實現低碳水運。2010年,連云港港采用 “高壓上船”的方式,通過在港口測試,獲得了交通運輸部、船公司、口岸單位專家的一致好評,各項技術參數已達到國內先進、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在寧波港、蛇口港等還有正在實施的岸電項目。

在以電代油方面,針對集裝箱輪胎式門式起重機(RTG)在我國應用廣泛,但是存在油耗高,噪聲大、污染物排放多收到問題,在沿海港口廣泛開展“油改電”工作,即將原來完全依賴燃油的RTG增加電力驅動功能,減少RTG在作業中燃油類能源消耗,減少排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在清潔能源利用方面,提高電力、太陽能、風能、地熱等能源的應用比重,降低煤炭、燃油等高排放的能源消費比重,可以大大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天津港通過對太陽能、土壤能、海水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推廣和利用,在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間累計節約能源2.7萬噸標準煤,節約價值400萬元左右。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0噸左右;大連港采用海水源熱泵技術,利用海水作為熱泵的冷熱源進行交換,達到冬季供熱和夏季制冷的目的。連云港利用風能、太陽能開展風光互補照明技術的探索應用。國內很多港口企業都開展了清潔能源的利用應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在港口運行管理方面,港口根據自身運行特點和需求,對其工藝流程、生產調度過程進行優化和技術改造,使港口的運行能耗成本降低。青島港集裝箱碼頭根據裝卸作業特點,優化作業調度系統,實現集裝箱“滿進滿出”,減少了集裝箱起重機空載運行的時間,節省了能源。秦皇島港根據其煤炭散貨儲運的特點,針對輸送流程空載運轉進行研究,提出順料流啟動流程的設想,以減少輸送皮帶機在流程啟動過程中的空轉時間,達到節能的目的;并且,粉塵污染治理主要是“以防為主,以除為輔”。港口傳統除塵抑塵系統主要通過噴灑水、干式除塵等技術實現,存在效果差、能耗大、水量需求大等弊端。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除塵技術和設備,如:干霧除塵、新型防風網等。京唐港3000萬噸煤碼頭煤堆場應用了防風抑塵網技術。

環保與低碳論文:建筑設計與低碳環保的重要性

摘 要:“低碳經濟”是我國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低碳建筑是實現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普及低碳建筑,應從建筑節能設計入手,結合我國建筑建設環境現狀,分析建筑節能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在低碳環保前提下,提出建筑設計的原則 要求及節能設計要點,以探討我國低碳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關鍵詞:建筑設計;節能;低碳環保

引言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使“低碳經濟“成為世界將來發展的主流,2010年的兩會使“低碳經濟”模式成為我國未來的發展熱點。在氣候大會上,我國向世界宣布并承諾,到2020年中國在2005年碳排放總量的基礎上再下降40%~50%。我國的現代建筑占碳排放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動現代建筑向低碳建筑轉型,是實現國家“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措施之一。低碳建筑能夠實現建筑業對環境的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響,是我國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根據目前我國的建筑環境和技術,大力推動低碳建筑,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課題。

1 建筑設計與低碳環保的密切關系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效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物是能源和資源的固化物,據調查表明,產生廢氣的50%來自于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中的40%來自于建筑,建筑物的總能耗占25%~28%的比例,占有總能耗中的相當大的份額,因此,節能將是實現低碳建筑的關鍵,大力發展低碳建筑將從節能設計入手。

2 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的建筑業相對發達國家發展還比較緩慢,技術還不夠成熟、先進,在低碳環保的理念上認識還不夠深刻、完全,在建筑節能設計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節能設計基準概念模糊。《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下簡稱“公建設計標準》”)和《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2003)(下簡稱“,居住設計標準。”)均規定在采取節能措施后,全年總能耗與未采取節能措施前減少50%。50%的節能目標,僅是對當前建筑平均水平的一個總體節能效果,并不能反映具體建筑的一個精確節能效果。

(2)建筑節能設計重視程度不夠。盡管國家推動國家建筑節能的工作力度較大,但設計人員對建筑節能知識的接受和積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對于大多數設計人員,缺少相應的節能理念和知識,缺乏主觀上進行建筑節能設計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3)未能將節能設計與居住舒適性和人身健康結合起來。對許多建筑,設計采用大面積窗戶,而開啟的部分面積則很小,由于缺乏自然通風,空氣流暢不通,空調的長時間運行,室內空氣質量非常差,不僅增大了損耗,而且對身體健康非常的不利。

(4)缺乏嚴格的節能設計審查體制。建筑施工圖的節能設計審查是節能設計審查的重要環節,許多節能設計審查單位本身就缺少專業的節能知識和完善的節能體系,缺少節能審查能力,致使很多建筑施工圖節能審查不嚴格,走過場,失去了真正的審查作用。

3 低碳環保前提下建筑設計的原則及要求

各類建筑應當按照相應的低碳節能標準進行設計,設計文件也應當符合低碳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建筑設計的原則及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1)應遵循“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此“地”主要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氣候特征,如濟南屬典型的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征表現為冬冷夏熱,雨量集中。因此,濟南地區的節能建筑,必須適應濟南地區的氣候特征,既不能照搬嚴寒地區的建筑型式,也不能照搬夏熱冬暖及海洋性氣候地區的建筑型式,更不能照搬四季如春的溫和氣候地區的建筑型式。

(2)熱工設計應遵循超前性的原則。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建筑外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的規定性指標水平較低,僅僅是實現現階段節能50%目標的需要,距離舒適性建筑的要求還很遠,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很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將分階段予以修改,建筑外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會逐步提高。由于建筑的使用年限長,到時按新標準再對既有建筑實施節能改造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應貫徹超前性原則,特別是夏季酷熱地區,建筑外圍護結構(屋頂、外墻、外門外窗)的熱工性能指標應突破節能設計標準規定的最低要求,予以適當加強,應控制屋頂和外墻的夏季內表面計算溫度。

(3)建筑設計人員要有社會責任感。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每設計一項工程,自工程施工建設開始,設計者就開始對它承擔起終身的社會責任。工程責任的范圍廣,且責任重大,所負責任的時間長(直至設計使用周期止)。能源是我國的戰略物質和經濟發展的動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條件,建筑節能是貫徹國家節約能源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大事,所以低碳節能建筑的設計者又實際上承擔了一份牽涉到國家發展戰略和后代人生存條件的社會責任。

4 低碳環保條件下的建筑設計要點

建筑低碳節能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并不是多項節能技術或者節能設備的簡單累加,而是需要定量化的系統設計。節能設計的定量化思路要求整體協調平衡,從分析多方面因素出發,以最低的投資、最簡化的手段完成并達到節能設計目標。建筑低碳節能設計可以分為節能建筑系統設計和環保建筑系統設計。

(1)節能建筑系統設計。該設計是在裝機功率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提供能源使用效率實現節能目標,例如空調熱泵比一般的空調機要節能。另外,也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設備,如風力發電、太陽能伏電、地源熱泵等,利用取之不竭的能源,是提倡節能建筑系統高效、科學的設計手段。

(2)環保建筑系統設計。該類型設計是在滿足生活舒適度需求的情況下,其目標是要盡量減小能源設備裝機功率。該設計主要是依靠自然資源來保證和維持建筑內的溫度和通風等使用要求,即理想的狀態就是在大部分時間里,建筑內冬暖夏涼、通風良好,僅需要小功率的空調和采暖系統就可以滿足人們的生活或工作需要。在方案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對建筑的方位、體型、朝向進行優化,充分利用自然風、陽光等自然資源創造條件;在初步設計中,需要對建筑材料、外墻、樓板、分戶墻、屋面、玻璃、窗框及窗墻比進行量化和優化。從方案設計到初步設計,設計師需要根據不斷調整的設計方案模擬量化建筑的能耗情況,計算空調和采暖設備的裝機功率,對比各種影響因素,最好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

正確地選擇和協調使用節能建筑系統設計和環保建筑系統設計的原則方法,可有效地改變目前大量存在的不務實效、只求政績的節能表象,大大地減少人力、物力、財力、能源資源的浪費,大力地推動舒適、健康的節能建筑發展,高效地促進建筑業的“低碳”模式的經濟增長。

5 結語

“低碳”模式經濟將是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主流趨勢,也是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國建筑業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推動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節能建筑將勢在必行。普及低碳生活,應當從建筑節能設計入手,加強設計人員低碳節能理念,不斷學習低碳節能專業知識,增強節能設計社會責任感,研究低碳節能新技術,創新建筑環保新材料。低碳建筑擁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將是我國建筑發展的主要方向。低碳建筑節電、節水、環保、低污染,將會給人們帶來一個綠色、健康、和諧的生活居住環境。

環保與低碳論文:淺談低碳環保與設計理念

[摘 要]在當今的全球化市場中,從設計師到消費者,每個人都在不斷提高對產品的環保意識,與環境和諧相處成為更先進的文化觀念。在期待實現完全主義的“綠色”產品中,環境污染問題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減少因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更是當代社會刻不容緩的選擇。保護環境越來越重要,設計群體應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對生態的影響,從而做出更加環保的設計選擇。隨著當前全球多國紛紛發起環境保護的訴求,世界各地的人正重新評估現代生活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與此同時,設計師也希望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關鍵詞]環保;低碳;設計理念

北印度拉達克白蓮學校(The Druk White Lotus School)提倡以傳統價值合文化為本,把現代設計教育理念灌輸給孩子。它體現在學校的設計與建設很注重與自然并肩,它的出色之處在于傳統以木和石為材料的建筑,采納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和建筑技術。而且,學校外墻使用的是從當地或者臨近地域開采的花崗巖,內墻則使用當地的泥石塊,這種材料具有一流的耐用性和隔音效果。教室面朝早晨的太陽,可以從分利用自然的光和熱,因此學校在能源供應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這一設計理念向人們逐漸追求的綠色生活邁進了一大步。

如今,人類已經開始擺脫“依靠鐵與火來征服自然”的瓶頸。于是,古老的木材再一次進入了設計師的視野。眾所周知,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且木材屬于有機材料,生長周期短,不但能多次利用,可以在自然環境中迅速分解,重量輕便易于運輸,堪稱低碳經濟各個環節的楷模。

如何能讓木材融入當代設計主流,成為了眾多以環保為己任的設計師們的新課題,其中頗具環保理念的創意設計建筑作品是這個名為“WISA WOODEN DESIGN HOTEL”的全木質酒店,以它的全木質開放結構最具特色。它采用了天然松木條,經過塑型,拼接構成了建筑的主體。彎曲修長的松木條從中庭一路延伸到直至酒店的兩端。木頭既可以建筑基本的構架,也用作墻面、天花板、地板的公共區域裝飾。本來分割清晰的建筑格局,在可塑性極強木條的連接下融為一體。由于采用木條的扭轉作為基本結構,形成獨立的隔斷,整個建筑中留有許多縫隙,既顛覆了人們心目中的傳統建筑造型,讓人耳目一新。清新的空氣與燦爛的陽光直入進來,讓人們與自然沒有一絲距離。除了在輪空上的突破,設計者的環保理念更引人關注。相比鋼筋混凝土,木材是是十分輕便的材料,不但易于造型,也方便搭建組裝。搭建木材之間的縫隙,讓采風通光都自然完成,從最大限度上減小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垂直花園”的設計更加讓人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獨特相處的設計環保理念。它用柚木制成一個型隔的隔板,可用于室內外使用。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多個花架和層架,每個花架茂密的植物,賦予空間嫩綠無比,蒼翠繁盛的感覺,讓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更貼近大自然,給現代人獨特的私人空間和片刻寧靜的生活。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具飲食文化的國家之一,他們使用的餐具常常精挑細選,以便搭配食材和佳肴。日本人進餐時喜歡用手感受原始材料的舒適,仿擬經手工打造的質感。現如今人們追尋的優質生活已經日趨普遍,人們希望生活的細節都能更豐富,更健康,更環保,因此設計師們以人文美學為本,結合低碳環保理念,設計了優雅的環保型餐具,盡管提供的是一次性用品,但產品的取材都是不損害生態的非木材物料――原生蘆葦、竹漿、甘蔗渣,加以設計制造,可以持續使用,容易進行生物分解,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在我國,2010年舉辦的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世博會的主題,這是自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首次設定主題以來,世博會第一次出現“城市”主題。這一主題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審視和研究人類文明進步與城市發展的關系,緊緊抓住了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的最熱點問題,提倡低碳環保的設計生活理念。這一反映人類永恒追求的主題,富有創意,體現了中國?上海的城市特點。其已經將節能環保作為重要的理念貫穿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在世博園區內大規模運用太陽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園區內主題館、中國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等主要場館設施以及部分國家的自建館,在屋頂和玻璃幕墻上都安裝了太陽能電池,總裝機容量超過4.68兆瓦,每年能減排二氧化碳4 000噸。并且增加了太陽能的裝機容量,讓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成為世博會亮點。屋面最大的主題館增加到了2.57兆瓦,世博中心裝機達到1兆瓦。

主題館建筑設計項目負責人、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曾群告說:“以往很多太陽能建筑,太陽能僅僅是擺設,而主題館的太陽能是光伏建筑一體化,不單是從藝術的角度將黑乎乎的太陽能組件和建筑的設計合二為一,而且光伏發電站產生的電力將并入城市電網,年發電量達到280萬千瓦時,能解決4 000多戶居民一年的用電問題。”此外,因為主題館屋面大,達到6萬平方米,能夠使得太陽能組件安裝成本控制下來,這是國內光伏建筑建設的一大突破。

城市最佳實踐區是上海世博會的另一個亮點。全球多個國家的案例入選,而幾乎所有案例都將節能環保低碳作為主題,典型如倫敦零碳館。國內有四個案例入選,代表上海參加的“滬上生態家”便是其中之一。

滬上生態家的原型在閔行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內,是一棟四層樓高的生態示范辦公樓。中空、天庭通風隔熱,各辦公室呈正方形圍繞。。整個辦公樓每一個房間都非常明亮,而且自然通風很好。地板下,還看得見太陽能熱水循環系統盤繞,冬天用于地板取暖。屋頂,太陽能發電、小型風力發電設備一應俱全。

滬上生態家總設計師、上海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汪維解釋說,這棟生態示范樓,利用了自然通風、智能控制、綠色建材、雨水收集等十大技術,是國內最早的示范生態建筑。中國每年大量的能耗中,40%是建筑能耗,要節約能源,就是要建造可持續建筑。低碳世博,其一是減少排放,其二就是節約能源。滬上生態家運用的新技術共達到30項,有30%是前瞻性技術,代表了未來二三十年生態住宅的發展趨勢。

當今,產品與設計理念的出發點已經集結在――責任感和良知。每一位設計師都心懷著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并努力工作,腳踏實地。低碳環保的理念才是幸福生活的關鍵所在。他們力圖尋找、制造完美和諧的產品來服務,打造更加完善的人文自然環境,使我們的生存世界更加完美。

環保與低碳論文:淺談低碳環保生活與環境監測的關系

【摘要】加強對環境的監測力度,加強管理水平,對于提高環境的治療、減少污染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低碳環保生活與環境監測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低碳生活;環保生活;環境監測;能源消耗;污染排放

1 環境監測職能

對環境的監測是一種新型的綜合性學科,其主要研究對象是環境,主要是利用生物、物理及化學等手段作為實施的技術基礎,對于監測的樣品進行定量定性取樣與綜合分析,研究環境的變化規律,其對評價低碳與環保有直接的影響,并且始終貫穿在整個評價的過程中。環境監測職能特征主要有:

(1)以統計學作為基礎,將社會科學與自然當中的精華成分聚集。

(2)全面面向社會,為社會而服務,對環境進行監測之后分析其主要數據,而所監測出的數據可以反映出水、大氣及噪聲等環境的容量,對環境的規劃與評價提供了準確清晰的數據,給實現低碳的生活方式提供更全面的參考依據。而低碳與環保對環境的評價主要是通過預測、分析與評估規劃的項目,觀測有可能出現的影響因子,并針對環境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2 環境監測當中存在的問題

2.1 環境監測相關部門缺乏工作動力

中國當前對環境監測的機制通常是在計劃經濟當中所延伸出來的產物,并繼承著許多在計劃經濟過程中所具有的一些特點,加上對環境的監測工作是一項事業單位,其內部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往往因其處于單位的編制型性質而缺乏工作的動力。

2.2 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素質不高

盡管在環境監測站中所吸納的工作人員比較多,但是都是一些新人,加上監測站中沒有制定中長期相應的人才規劃和培訓機制以及管理階層的形式化,對人員培訓的力度不夠,使得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普遍不高,導致整個監測站中缺乏相應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最終造成整個監測站無競爭力與生命力。

2.3 環境監測工作質量水平較差

在環境監測站中,工作人員通常以目標責任制作為工作的核心,也就是把完成環保局所分派的任務為己任。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型污染源和污染物源不斷出現與更新,對環境產生污染的問題越來越嚴峻,雖然監測站方面不斷加大了執法的力度,但是臨時性和突發性的監測任務占據著更大的工作成分。而因為技術與設備的落后,加上一些工作人員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視力度不足,就會使得環境監測的工作質量非常差,無法達到監測的要求與標準,最終造成監測站對監測數據的分析也越來越沒有前瞻性,對于監測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也就微乎其微。

3 低碳環保和環境監測之間的關系

環境監測指的是監測站所預測的實施項目對于環境有可能帶來的影響而進行評估的一種方法與技術手段,因此也可以說環境的監測是一項技術工作,其不但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還能推動人們對于低碳與環保生活的進一步認識與了解。

3.1 環境監測作為低碳與環保的生活基礎而存在

低碳與環保生活將環境的監測作為基礎,當對某個項目實施環境監測時,必須要對項目的環境要素展開客觀詳細的分析,探討該項目能否符合低碳與環保當中的生態要素、水環境與大氣環境、噪聲環境等容量,而在完成項目之后是不是會對環境造成變化與影響,項目是不是擁有環境可承載力等。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在于環境監測,一旦這個地方的水環境符合要求,大氣的污染物濃度比具體質量標準值要小,噪聲的容量達到要求,才能夠更順利地建立起低碳與環保的生活模式,同時也會帶來更加美好、更加優質的低碳生活體驗。

3.2 環境監測于低碳與環保當中具有監督功能

對于環境的體系進行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最為基本的方法就是采取環境監測,其也可以作為一種監督的方法而存在,主要工作就是監測環境有無科學性與可行性證明,而在日常生活過程中低碳環保實施的情況,就能夠直接對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參考,以此對低碳與環保生活的開展施加監督與評價,同時還能夠判斷實施低碳與環保行動之后生態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及噪聲環境是否改善等,這些數據的支持都需要通過環境監測所提供的相關數據進行表達與證明。

3.3 環境監測始終貫穿于低碳與環保的生活當中

一旦項目已經開展了環境監測,并且對實施的結果進行評價之后,必須由環境監測賦予可行性評價之后才能實施這個項目,否則就會對環境有嚴重的影響,從而無法達到低碳與環保的要求與目標。環境監測對于低碳與環保來說,始終貫穿于其發展的過程中,并貫穿在整個低碳與環保的評價體系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開展低碳與環保的生活方式,從而保護環境。

4 結語

由上述可知,低碳與環保的生活觀念逐漸得到人民的認可,而環境監測作為低碳與環保生活的保障和基礎,并始終貫穿在低碳與環保的整個體系當中,具有非常強的監督能力,可以讓人民正確認識低碳與環保生活的重要性,從而創造出更好的低碳與環保生活方式,為環境減壓,從而達到環境監測的主要目的。

環保與低碳論文:關于鄉鎮農民低碳環保意識與行動的思考

摘 要: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日漸突出,環境保護日漸得到人們的重視。低碳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日益關注的話題,低碳生活應運而生。農村是我國經濟的主要載體,農民的意識和行為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本文通過對遵義縣農民的低碳環保意識及行為的調查及分析,客觀地指出調查中發現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強化農民低碳環保意識與行為的可行性建議,以倡導低碳環保行為。

關鍵詞:農民;低碳環保;環保意識

所謂低碳環保,就是指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活理念的引導下,減少生活上、工作中碳排放量以保護生存環境的意識行為。為了解遵義縣農民的低碳環保意識與行為,我們對遵義縣農民進行了問卷調查。

1 根據183份問卷得出以下調查結果

1.1 非常了解“低碳環保”,環保意識較強

10.38%的人非常了解“低碳環保”,環保意識較強,生活中能把自己知道的低碳環保常識落實到位,基本沒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現象。

1.2 了解“低碳環保”的部分內容,環保意識不夠強

49.73%的人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部分了解“低碳環保”,能運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環保常識到生活中去,但生活中仍然存在部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現象。

1.3 聽說過“低碳環保”,但不太了解,環保意識相對較差

37.16%的人不太了解“低碳環保”, 環保意識相對較差,不能運用自己知道的低碳環保常識到生活中去,生活中存在較嚴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現象。

1.4 沒聽說過“低碳環保”, 環保意識相對很差

2.73%的人沒聽說過“低碳環保”, 環保意識相對很差,日常生活中存在較嚴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現象。

2 調查結果反映出農民低碳環保意識與行為中存在的問題

2.1 個人低碳環保意識不強

通過調查,了解到多數農民對低碳環保的認識水平還很低,生活中隨處出現污染環境、浪費能源的現象,如燒煤或燒柴煮飯、炒菜、燒水;電視摁下遙控器后不徹底關機;飲水機等電器不用了不立即拔掉插頭;垃圾從不分類便丟棄;年輕人趕潮流,經常更換衣物;家用衛生紙隨處可見;洗臉水等直接倒掉而不會二次利用;為了方便經常使用塑料袋裝物品等。

2.2 政府的宣傳力度不夠

分析調查問卷,發現大多數人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來了解低碳環保,這種宣傳方式具有一定的社會效應,但無法衡量農民的接受程度。多數農民表示在農村無正式的低碳環保宣傳,即使在農村社區大家公共休閑娛樂的地方,宣傳公告欄里有時出現部分低碳環保內容,也很少有人認真去看。

2.3 農村經濟發展較慢

當今社會,只有發展農村經濟,才能促進農民增收,低碳環保生活方式在農村的推廣才有保障。調查發現,農村經濟發展較慢。農村經濟發展較慢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多外出打工,在家務農的多是文化程度較低、思想觀念落后、小農經濟意識較濃的老人、婦女,這直接影響了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近年來國家投入了不少資金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由于地域廣,歷史欠賬多,使得相對投資有限,農村基礎設施總的來說還較差。農村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人員少,經費不足,技術不能及時更新,不能及時推廣普及。

3 針對問題提出的強化農民低碳環保意識與行為的可行性建議

3.1 增強農民的低碳環保意識,強化農民的低碳環保行為

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是低碳經濟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目標。做好村委會工作,將各村村民召集在一起學習,呼吁低碳生活,引導農民群眾養成較好的節約型生活習慣,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如推廣使用節能燈節約用電;電視屏幕調暗一點,延長其使用壽命并節約用電,同時還可保護眼睛;用電飯鍋煮飯,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鐘;洗臉、洗腳、洗衣、洗菜的生活廢水可收集起來二次利用;不要經常買不必要的衣服等。

通過多種形式降低廢棄物的排放,以達到當地環境所能承受的范圍,實現農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如積極推廣節能型的居住房屋,更好地運用保溫、隔熱、環保、節能型材料,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充分利用太陽能,改燃煤溫室大棚為太陽能溫室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洗菜、洗衣,普及使用太陽能;將沼氣建設與廚房、廁所改造相結合,運用生活垃圾、牲畜糞便等來發酵并生產出沼氣用于做飯、照明,沼渣、沼液則作為有機農肥使用。

3.2 充分發揮輿論的作用,加大政府的宣傳力度

地方政府應通過各種渠道,采用各種方法對農民進行低碳環保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低碳環保意識與行為。政府要積極建立和完善關于低碳環保的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和規范用能行為。政府可培養骨干,在條件成熟的村莊建立低碳生產、生活示范戶、示范村,組織農民參觀學習,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政府要大力宣傳低碳環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使低碳環保成為全社會的主流意識,把低碳環保的實施作為生產和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來抓。鼓勵農民探尋和應用低碳生活技巧,推廣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爭做低碳生活的創新者。

3.3 加大財政經費方面的投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我國農村,特別是中、西部經濟較落后的農村,經濟發展絕大多數依賴于政府的積極支持與幫扶。全面加大財政經費方面的投入,切實提升政府在農村地區低碳經濟發展當中的地位,從而促進農村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非常必要。如太陽能溫室大棚的建立、使用技術推廣;壟作免耕技術的推廣;退耕還林、還草而產生的經濟林種植、生態林種植、牧草種植、時令水果采摘園建立;沼氣池的建立、使用技術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的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

環保與低碳論文:淺析現代建筑智能化與低碳環保節能設計

摘要:建筑智能化與節能技術的開發,是建筑行業力求解決的問題。加強智能化與節能技術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綜合使用效果,也有利于人類社會的穩定發展。采用建筑智能化設計,節約能量是建筑業的發展趨勢。本文對現代建筑智能化與低碳環保節能設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現代智能化建筑 低碳環保節能設計

一、現代建筑智能化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它的基本要素是通信系統的網絡化、辦公業務自動化和智能化、建筑柔性化和建筑物管理服務的自動化。我國智能化建筑多集中在大城市,像瑞安這樣的小城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建筑,所謂的智能化建筑也只是些自動化功能的簡單羅列。事實上智能建筑是建筑、裝備、服務和經營四要素相互聯系、全面綜合并達到最佳組合以獲得高效率、高功能和高舒適的建筑物

二、建筑智能化設計分析

建筑智能化設計,能夠有效實現建筑節能與環保目標,是現代建筑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從建筑環境的多角度出發,通過對空調、給排水、照明以及電梯等環節進行合理的優化和改進,從而對相關設備進行實施的監控和評估,滿足相關工作需求的同時,有效地提升設備的綜合使用效率,減少設備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問題,起到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實現良好的高效、低耗、污物等建筑環境,保證人類活動同自然生態的協調發展。

1、照明系統智能化設計。照明系統智能化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對建筑監控系統進行合理優化,實現對區域照明系統的有效控制,對照明設備進行定時的通斷,對照明設備進行統一的監控和管理,從而保證有效控制照明系統的高效應用;二是通過對感應設備的改良和應用,做到對照明系統照度控制以及通關的控制,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照明系統智能化設計,是現代建筑施工過程中尤為重視的一點,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節約能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2、空調系統智能化設計。空調系統智能化設備,能夠有效提升空調機組的工作效率,減少共條機組臺數,并可以根據相關感應設備,對室內CO2濃度進行有效的監控、對室內溫度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數據反饋進行空調運行效率的智能化控制,從而有效提高空調機組的運行質量,避免能源消耗,優化室內環境,真正解決空調系統的能源消耗問題。空調系統智能化設計是現代建筑智能化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硬件和軟件進行綜合的計量和分析,并加強對技術的優化和引進工作,保證室內環境和室內問題條件的基礎上,做到對能源消耗的降低,并有效建立評價體系,建立良好的量化指標,使空調系統智能化設計真正起到良好作用。

3、給排水系統智能化設計。給排水系統智能化設計主要包括對水泵的故障報警、對水泵的狀態檢測以及對水箱的自動監控,使給排水系統能夠針對不同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態進行自動調整,以滿足用戶的相關需求,并降低水資源的浪費問題。同時,給排水系統智能化設計也逐漸涉及到對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面,通過良好的雨水收集系統,加強對雨水的有效利用,如園林綠化、建筑清潔以及部分生活用水的補充,提高雨水的綜合利用效率,達到節約能源的有效目的。

4、建筑系統綜合智能化設計。建筑系統綜合智能化設計,就是充分的利用BMS集成系統,對建筑工程系統進行開放式的設計,通過對子系統接口的有效設計,有效的解決建筑系統的標準化,使建筑系統保持良好的互操作性,并實現建筑工程系統的局域網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系統操作性的簡單化和效率化。建筑工程BMS集成系統的有效建設,能夠對中央空調系統、建筑照明系統、建筑配電系統以及獨立的發電機組進行智能化的協調和控制,能夠根據相關數據反饋對相關建筑系統進行有效的調節和控制,減少建筑能源的消耗,減少能源的不合理的浪費,從而確保建筑工程的全自動運行。建筑系統綜合智能化設計,是目前建筑工程智能化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現代建筑工程智能化設計的主要目標,建筑系統綜合智能化設計結合做了多種現代技術,在保證建筑工程良好運行狀態的同時,做到了真正的環保性、安全性、智能性和可操作性,對于現代建筑工程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5、綜合安保系統。綜合安保系統是大樓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現代化安全保衛技術的集中體現。整個安保系統由視頻安防監視、出入口控制、入侵報警、電子巡更、停車管理等系統組成。建設一個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保系統,使其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對整個建筑進行監控和管理,并接人樓宇智能化管理系統,是建立安保系統著重要達到的目標。

三、建低碳環保建筑的重要性

低碳環保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環保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發展低碳環保,一方面是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今年全國兩會上,民建中央提交的《關于發展綠色建筑促進節能減排提案》重點突出,將目光放在建筑節能領域。該提案強調,我國應該構建節能、節水、節地、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的低碳環保建筑(綠色建筑),同時更注重人的舒適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因為這代表了現代建筑的發展方向。

四、低碳環保節能設計

1、低碳建筑內部環境設計

1)聲、光環境設計

天然采光方面,整棟樓的設計為了增加日照時間,可以設計成波浪形或弧形。每個房間要考慮窗的面積及方位。設置反射光板或光導管等天然光導入設備,建筑內裝修可采用淺色調,增加二次反射光線,通過這些手段保證獲得足夠的室內光線,并達到了一定的均勻度,由此減少白天的人工照明,節省照能耗。夏季要有可收放的遮陽篷在夏季盡可能減少不需要的太陽輻射熱進入室內,門窗設置還要有利于自然通風,帶走熱量。冬季又有利于太陽光進入。針對聲環境設計來看,設計師應考慮將臥室設置在背向噪聲源的方向,這樣可降低噪音30dB,有時可能和采光沖突。這就需要合理布局。采用隔音窗也能顯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宅區沿路適當栽植綠色植物,對降噪也有一定效果。在實際的聲環境設計中,可以采用多孔吸聲材料,用亥姆霍茲共振原理組成的吸聲構造。理想的做法是在建筑設計的同時進行音質設計,已達到人性化的溫馨環境。

2)水、熱環境設計

低碳建筑講究節水,并且要考慮水質和水量兩個問題。低碳建筑采用的節水方法有:選用有良好節水型供水設施;安裝收集雨水裝置,建立污水處理系統,就地處理污水。小區景觀用水要專門設計并將其納入全局一并考慮。熱環境的實現尤其重要。小區的熱供應該滿足居民的舒適度的要求,并能實現建筑節能和環保的要求。夏季空調的室內適宜溫度為22-27℃,冬季供暖的室內溫度宜在20-24℃。可采用制冷、取暖、生活用熱水聯合供應的熱環境技術。

2、低碳建筑外部環境設計

1)綠化設計

首先,應將建筑空間與城市綠化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達成統一。其次,將建筑與綠化復合,做到雙方效益的最大化。建筑與綠化覆蓋結合。再次,這種設計方式是一種人性化的方式去解決建筑與城市的生態問題。最后,這種方式有利于城市公共空間體系的整合。綠化是與自然環境有機的結合,而不是脫離地面而孤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整體;同時,由于這種空間的連續性,建筑的可達行增加了,人們也能夠從一個外部環境輕松地進入建筑的上部空間,并享有這份空間提供的視覺與心理上的輕松、愉悅。

2)智能系統設計

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優化設備運行,減少設備開啟臺數和運行時間,節約電能,減少電廠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通過建設方便、快捷的信息設施系統和信息化應用系統。使用戶足不出戶即可進行信息交流和應用,減少人們出行的交通壓力及CO2排放量,保護環境;另一方面是緊跟低碳建筑的發展趨勢,積極開發智能化技術在環保生態設施和系統中的應用,如對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雨水及污水綜合利用系統的監控與管理等,與環保生態系統共同營造高效、低耗、無廢、無污、生態平衡的建筑環境,為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在建筑智能化系統中最具節能降耗潛力的是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具有對建筑設備進行測量、監視和控制的功能,不僅保證各類設備系統運行穩定、安全和可靠。提高效率,降低運行費用,而且能改善環境,并達到節能和環保的要求。

結術語:現代建筑智能化與低碳節能建筑是適應新形勢需要的,低碳經濟時代的新建筑若想要有開拓性的創新,必須要破除傳統的建筑學觀念,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相關的技術與方法。同時,需要建立科學與低碳建筑設計交融的框架體系,積極運用新科學影響下的各種技術手段尤其是計算機技術,探索高效的低碳建筑設計技術與方法,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環保與低碳論文:芻議低碳環保下工程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摘要:機械行業在不斷更新,機械產品也越來越多,然而機械產品的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發展,一些環境問題隨著機械業的發展也不斷涌現。過多地開發資源使得資源浪費,制作過程中廢氣的排放污染環境。為了在發展過程中不破壞環境,如何在低碳環保下設計工程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顯得至關重要。文章對如何設計低碳環保機械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研制出比較人性化的工程機械。

關鍵詞:低碳環保;工程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機械行業;環境問題

隨著我國建設的不斷發展,為我們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帶來不小優勢。然而,隨著工業的迅猛發展,在帶來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我們生存的環境也遭到了極大破壞。科技水平的發展意味著我們現在不用耗費過多的人力,然而隨著科技的創新,我們機械設計的目的以及方法并未改變,這就導致了現在很多工程機械存在較大弊端。現在的機械雖然不需要耗費過多人力,然而還是會給操作人員帶來一定不適感,與此同時,機械制作過程中還大大污染我們所在的環境。目前,我國走的是可持續性發展路線,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在機械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注入一些低碳環保元素,同時還要設計出比較人性化的機械。

1 在機械設計中添加人性化因素

現今社會中,我們一直在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因此想要設計好一個機械必須要考慮好人的因素,在設計中添加人性化因素。人性化因素添加的目的在于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以及舒適度,工作過程中主要是操作人員在進行,所以工作人員的基本安全需要防護好;另外,還要照顧到操作人員的情緒以及舒適度。為了操作人員工作的效率,讓其在一個舒適、愉悅的環境中工作,我們需要設計出一種人性化的低碳環保型機械。如何能夠體現設計中的人性化,具體表現如下:

1.1 舒適駕駛室的設計

駕駛室是操作人員工作的環境,為了保證工作人員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工程機械的設計原理,設計出具備足夠安全性的駕駛室,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加入一些操作便捷的設計來保證操作人員的舒適度。

1.2 外觀的設計

操作人員需要長時間在機器面前工作,因此,機器的外觀非常重要,在外觀設計過程中多加入一些溫馨的元素,通過改變外觀的顏色、標牌以及造型來改善員工的心情,讓員工高高興興地開始一天的工作。

1.3 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

將計算機系統與機械設計結合起來,應用計算機的控制系統,讓員工通過電腦來控制機器的運作,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設計的安全性、舒適度等。

1.4 可靠性的設計

為了能夠更好地符合人性化原則,還需要保證機器整體的可靠性,設計比較完整的體系,避免零部件的頻繁更換,最重要的是在設計環節中注意不要破壞環境。

1.5 潤滑系統的設計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防塵,在結構中加入一些防塵設計,以免異物進入機器中。設計過程中不能忘記潤滑系統,在一個機器中,潤滑作用非常重要,為了在安全前提下更好地節省成本,我們可以設計定時定量的潤滑自動注入系統,這樣還可以更有效地將潤滑集中到

一起。

2 優化低碳環保工程機械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

2.1 對材料的選擇

設計過程中為了符合我們的環保主題,我們需要嚴格控制材料的選擇。對于不可再收、不可利用的材料,我們全部放棄,選擇可再回收利用的資源。在材料選擇過程中,尤其是結構件的選擇,我們更需要保證其無毒、環保。為了提高機械運作效率,保證機械的耐久性,我們必須遵守一個原則,即長壽、無污染、低

能耗。

2.2 對電機的選擇

選擇電機的時候也需要保證其低碳環保性,電機是帶動整個機械運作不可或缺的物體,因此,對電機的選擇需要慎重。選取的時候需要找公害較小的電機,保證其排廢氣少、耗油量低、噪音少。同時,在設計的時候,需要利用先進的科學發展技術,更好地減輕機械噪音以及污染的影響。為了讓機械能夠更好地運轉,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守低噪音、低排放、低耗能的原則。

2.3 對技術的改進

2.3.1 對機械產品噪音和振動的改善。在機械產品中,噪音和振動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如何設計更好的產品,減輕產品的振動問題以及噪音污染一直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減輕產品噪音以及振動不僅僅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環境,還能夠體現出產品的人性化設計,減輕噪音與振動問題,員工操作起來才能更舒心。

2.3.2 液壓系統的保養與后續改進。液壓系統的壽命和液壓系統的日常清潔有很密切的關系,要想保持液壓系統的工作性能,延長液壓系統的使用壽命,日常的清潔和保養必不可少。日常的液壓系統保養和清潔能夠確保其工作過程中內部油溫不會升得過快,從而延長更換機油的時間。一般的液壓系統會采用增壓液壓油箱,這種油箱能夠防止灰塵以及外部空氣水分進入其中,從而達到清潔液壓的目的。為了延長液壓油箱的使用時間,對液壓系統的零部件選擇也有要求,一般都采用耐腐蝕能力強,性能優良的材料以確保液壓系統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滲漏污染。此外,液壓系統的設計階段也很重要,目前液壓系統的設計多采用國內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相對前沿的設計想法,這種設計理念能夠確保液壓系統在工作中盡量減少油液中的垃圾,并最大程度降低液壓系統運行時的零部件磨損。

2.4 液壓系統的節能設計

隨著國際能源供應的日趨緊張,節能問題日益為人們所重視。液壓系統有很大的節能潛力,綠色是當前社會倡導的熱點話題,也是機械工程發展的最終目標。因此如何確保液壓系統的低消耗、無污染也是一個我們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那么如何讓液壓系統做到高效、節能呢?筆者以為首先可以選用節能發動機,其次利用雙泵分合流技術、液壓負荷傳感技術和靜液驅動技術等多項技術來實現低消耗。通過對液壓系統的控制元件、執行元件、工作介質和輔助裝置等方面的節能設計,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液壓系統的能源損耗,有效節約

資源。

3 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械自動化的腳步已不可阻擋。為順應大潮,設計人員要做的是在現階段的基礎上實現設計里面的創新并將其應用的機械設計實踐當中去,只有這樣我國的機械行業才能夠取得巨大的進步和實質上的質量提升。以上所表達的就是這一主題――如何做好綠色環保機械的設計,如何在綠色環保機械設計中融入人性化的理念以及最新的設計思想。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夠說我們在機械自動化這一塊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而筆者以人為本的最新機械設計理念將是機械工程產品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會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環保與低碳論文:淺談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我們通常所說的環境就是指人類生活的環境。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就是人類共生共存的唯一家園――地球。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近年來頻繁爆發的地震、海嘯、颶風、泥石流、極速融化的南北極冰川以及霧霾……為人類一次又一次敲響了警鐘!也讓人類認識到,人類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像愛護自己一樣去保護地球,從點滴做起,樹立必不可少的環保意識,培養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使有限的地球資源更好的為人類服務,地球家園才會和諧永恒!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是學生品格、性格定型的重要階段,中學生是將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對低碳、環保等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中學生在倡導低碳、環保方面應該是全社會主的力軍和引領者,所以,培養他們的低碳、環保等健康生活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筆者通過“中學生環保與低碳生活”問卷調查發現,有部分中學生對環保知識知之甚少,環保意識很是淡薄,更談不上低碳、環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養成。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現就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首先,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在2014年3月7日參加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作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按要求結合教材適時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這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以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其次,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先進文化的發展要求。

科學的環保意識、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文化,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體現了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能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乃至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最后,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符合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發展要求。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中共中央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2013年5月24日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當代中學生是將來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廣大人民群眾中的一員,也是宣傳環境保護和倡導低碳生活的生力軍,通過對他們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首先讓他們樹立起科學的環保意識,逐步培養起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方式,再讓他們把科學的環保意識和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理念像接力棒一樣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以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整個社會一旦形成人人環保、人人低碳,天變藍了,水變清了,環境變美了,成果終將惠及人民。

2 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符合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中的“人”,就我國而言指的是每個國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就是以更好地保障全體人民生存和發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發展觀念、價值取向和評價尺度。

從環境保護角度理解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其實,保護環境就是以人為本的直接體現。加強環境保護,可以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說直白了就是努力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保障人健康生活,這也是對人的生命健康權利的最大尊重。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也最期待的是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延長人均壽命,是環境保護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要求。

從低碳角度理解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我們要的發展,不是不計代價的發展、竭澤而漁式的發展,而是全面的發展、協調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結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當前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這個“突出問題”,從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的角度理解,指的就是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那就是要教育學生樹立起科學的環保意識和健康文明的低碳生活理念,讓他們每一個人都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發展創造條件。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是追求低碳生活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要求。

3 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和諧社會人人共享,構建和諧人人有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諸多要求和特征中,就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而言,主要指的是人類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和生態的承受能力,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自然資源的最有效利用。要求我們讓學生認識到,構建和諧社會要從自己做起,從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在整個社會中,廣大青少年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系最為密切。筆者通過“中學生環保與低碳生活”問卷調查發現,有部分中學生對環保知識知之甚少,環保意識很是淡薄,更談不上低碳、環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養成,充分暴露了當前部分青少年中出現的理想信念模糊、思想道德滑坡、社會責任感缺失等問題,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和諧社會的構建。試想,本應該是二十一世紀生力軍的青少年,本應該是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卻出現諸多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相符的現象,甚至是思潮,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也是我們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因此,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總之,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從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角度出發,對中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使每位中學生都成為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的宣傳者、踐行者,以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讓每個人自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環保與低碳論文:低碳環保球場的認證與管理

摘要:由于相關政策的限制以及公眾對高爾夫球場污染環境的質疑嚴重制約了我國高爾夫球場的建設和發展,采用低碳環保的方式去維護和管理高爾夫球場,可以為其開辟一條新的途徑。通過闡述低碳環保球場的內涵,提出了低碳環保球場在認證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原則和依據,分別從廢棄物的利用、水資源和農藥化肥的管理3個方面討論了低碳環保球場在管理過程中應該采取的措施,分析了低碳環保球場所具有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并提出了其未來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高爾夫球場;低碳;環保;認證;管理;效益

E-mail:

現代高爾夫球運動誕生于蘇格蘭的圣?安德魯斯,那里至今還保存著與現代高爾夫球場相同的古老高爾夫球場。高爾夫運動自從500多年前在蘇格蘭的圣?安德魯斯風行之后,至今已走過了一段漫漫長路[1]。據統計,2008年全世界大約有35 112個高爾夫球場[2]。高爾夫球場不僅可以改善生態環境,還可以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然而,高爾夫球場維護和管理所產生的污染和能耗一直備受詬病[3-7]。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高爾夫運動在我國迅速普及和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外投資者將進入中國的高爾夫市場,可以預見,高爾夫運動在未來的若干年內在我國仍將蓬勃發展。面對機遇與挑戰,中國的高爾夫建設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如何改變整個社會對于高爾夫的成見,促進我國高爾夫運動健康、合理的發展,已經成為業內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標。21世紀,整個高爾夫行業將是現代環境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低碳環保球場作為現代高爾夫發展和管理的一種趨勢,在美國一些球場已經實施多年,而在我國高爾夫產業中,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淡薄,相關研究的匱乏,導致我國基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環保球場。

1 低碳環保球場的認證

1.1 低碳環保球場的內涵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與發展,大量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低碳環保球場指球場在設計建造和維護管理時使用無污染的環保材料,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包括材料的環保,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管理的低碳等方面。同時也要研究草坪碳匯的能力,在碳交易市場,謀求一席之地。

1.2 基本原則

低碳環保球場從選址建造到后期的維護管理必須遵循發展經濟可行、環境友好型高爾夫球場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追尋的目標。首先,球場的建造必須以促進該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為主旨,無論是決策者、投資者,還是管理者都必須將每一個高爾夫球場的建設和管理作為其所在生態系統當中的一分子來考慮,他們所需要遵循的是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為生態系統提供重要的綠色空間。其次,在高爾夫球場規劃、建設、維護和運行中要尊重鄰近地區的用地,球場的設計和建造應該最大程度地保持原始地貌。再者,農藥化肥的施用以合理、適度、低污染為宗旨,盡可能地使用有機農藥和化肥。最后,這種類型的球場還要保護野生動植物并且為其提供棲息地,確保不破壞原有的生活習性。

1.3 認證過程及依據

目前,未形成一個關于低碳環保高爾夫球場的認證依據和程序,低碳環保高爾夫球場的認證是一個漫長而嚴格的過程,它包括建設前的決策,建設中的監督,建設后的跟蹤等一系列的過程。我國低碳環保高爾夫球場的實施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規,但由于缺乏專門的高爾夫法律法規及行業規范,因此,實施過程具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可以參考我國其他行業的相關規定和標準,結合高爾夫自身的特點,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認證依據。這些相關規定和標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1989)。

2 低碳環保球場的管理

2.1 廢物的循環利用

高爾夫球場在管理實踐中需要面對環境問題。一個典型的問題就是處理綠色廢物,如修剪下來的草屑、灌木和其他植物等。通過廢物再利用,不僅減少了垃圾占用的空間,還節約了成本。循環經濟是一個廢物重新利用的過程,包括收集、運輸、分類、儲存和處理。高爾夫球場能回收的廢物包括使用過的發動機油、輪胎、電池、紙板、剪下來的草屑和樹枝等,在一些國家,殺蟲劑的箱子也能回收。高爾夫球場中用過的輪胎和電動機油可用來維護高爾夫球場的器材,球場使用的汽車也可以循環利用。修剪下來的草屑和秋天的落葉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將制作成新的肥料被循環再利用,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給土壤,促進草坪的快速生長,也能減少農藥的使用[8]。割碎的灌木能作為景觀植物的基肥,通過碾磨和粉碎機器把灌木碾碎覆蓋在植物和人行道周圍,覆蓋物能夠保持土壤潮濕,防止雜草和增加有機質含量。殺蟲劑廢棄物處理方法就是在野外使用循環殺蟲劑。根據美國環境暑(EPA)研究指出,循環殺蟲劑是“經濟的、技術簡單的、適合特定地點環境并產生最少廢水的”。

2.2 水資源的管理

水是草坪草生長和生存的重要因素,草坪草含水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其生長和外觀質量[9]。我國大部分地區水資源緊缺,北方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因此,如何節約用水,循環利用水資源,合理利用再生水已經成為高爾夫球場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應該選擇抗旱性較強的植被,從源頭上減少水資源的利用。其次,研究制定合適的灌溉數量和灌溉間隔。饑餓灌溉的研究表明,雨量少的地方,頻繁輕澆時草坪生長的更好。因此,必須研究土壤類型、種類和蒸發率以確定最好的水分保持方法,通過研究,確定最佳的澆水時間和頻率。此外,及時查找和預防灌溉系統是否漏水也非常重要。再者,推廣使用保水劑等高科技材料,如類似于海綿的人工合成材料在根部能保存大量的水分,然后緩慢釋放水分滲入到土壤中。能減少大量的水分流失和蒸發,減少灌溉次數,還能吸收營養物質、殺蟲劑和除草劑。保水劑的缺點是昂貴并且難以滲入土壤中,但在將來的球場管理中將會更加普遍并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再生水的引入與使用也為高爾夫球場水資源的管理提供了另一條解決途徑,高爾夫球場使用再生水灌溉不用擔心其中的有毒成分進入人類食物鏈。此外,再生水中含有的氮、磷、鉀是草坪生長的營養來源,因此,高爾夫球場為再生水提供了最佳的使用場地[10]。最后,嚴謹、恰當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合理利用雨洪,建立蓄水池和緩沖帶,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將草坪割草機的刀片制造得更加鋒利,割出來的草坪就生長得更好,就需要的水分較少。

2.3 農藥化肥的管理

與農業生產相比,高爾夫球場化肥及農藥的污染負荷有所減少,但其使用的種類較農業生產更為復雜,對生態環境系統存在潛在的危脅[5]。低碳環保高爾夫球場應該加強管理,提高草坪的抗性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選擇施用有機化肥和農藥,以生物防治的方法預防病蟲害的發生。與此同時,為了規避環境風險,高爾夫球場必須建立蓄水塘,匯集含殘留農藥和化肥的雨水和地表徑流,逐級凈化,其出水不應外排。了解雨訊,安排好施用農藥、化肥的時間,少量多次或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6]。針對球場土壤養分狀況和草坪草種類對養分的需求特征,按合理比例和用量來配合施用氮、磷、鉀肥[11]。農藥使用應嚴格按照國家頒發的《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89)及其他有關規定執行,不準施用重金屬、氰化物、氟化物等污染物含量高的劣質化肥和農藥。

3 低碳環保球場的效益

自1744年第一個高爾夫球場在蘇格蘭誕生至今,全球高爾夫運動經歷了起起伏伏的發展,有被禁的低谷,也有蓬勃的發展。高爾夫球場在我國的發展更是一波三折,呈現出一種夾縫中求生存的局面,究其原因是高爾夫球場在建造和管理過程中對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以及人們對高爾夫球場認知度的不足。低碳環保球場的推廣與實踐不僅可以響應國家的政策和法規,改變公眾對我國高爾夫球場的偏見,提高公眾認知度,還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節約建造和管理成本,促進高爾夫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改善生態環境,減少碳排放,調節城市小氣候做出巨大貢獻。因此,低碳環保球場具有重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3.1 社會效益

通過低碳環保球場的推廣和宣傳,能夠促進高爾夫球場進一步的發展。首先,作為大眾紳士運動,高爾夫獨特的文化賦予了高爾夫不同于其他體育運動的精神內涵,參與高爾夫運動,便是參與其文化認同的過程,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自律和時刻為他人著想的精神[12,13];其次,低碳環保球場的發展可以促進招商引資、拉動房地產、解決就業等問題,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整個城市的品質與韻味,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推動人與環境的和諧建設;第三,高爾夫作為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對球手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其發展也必將推動了高爾夫人才培養院校的專業化發展。

3.2 經濟效益

低碳環保球場由于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就將節能、環保和低碳放在首要位置,強調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因此,可以節約建造和后期管理的成本。同時,由于高爾夫產業規模龐大,涉及面廣,投資量大,低碳環保球場在增加球場數量的同時,也可以帶動其附屬產業的發展,例如高爾夫賽事、高爾夫旅游和高爾夫地產等等。在美國2005年,高爾夫為美國創造了760億的物品和服務,200萬個就業崗位,支付薪酬達610億美金,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已經不容小覷[14]。除美國外,世界各國的高爾夫產業也都為本國經濟創造著巨大的價值,歐洲各國、加拿大、日本的研究均表明高爾夫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并且仍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15-18]。

3.3 生態效益

低碳環保球場的建設可以利用沙地、裸土地、裸巖石礫、沼澤地、河流水面、葦地、灘涂等不宜耕作的土地,這樣可以極大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而且對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尤其在綠化隔離帶上興建高爾夫球場,以綠養綠,可以減少政府投入,提高綠化水平,并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19]。低碳環保球場在減少自身碳排放的同時,還有助于改善環境,球場種植的草坪和樹木可以固碳釋氧,產生大量的氧氣,同時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毒氣體和塵埃、降低噪音、美化環境和調節小氣候的作用[11,20]。此外,高爾夫球場的草坪和樹木不僅能夠防止土壤侵蝕,它還是一個良好的過濾器,能吸收和截留污染物質,過濾掉自然降雨、表面徑流和灌溉中的污染物質,并且能夠補充地下水。同時,球場對再生水的利用使其成為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最終處置場所,在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緩解了我國淡水資源匱乏的窘境。研究表明,高爾夫球場建設對改善生物多樣性也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增加高爾夫球場內的植被面積,尤其是濕地面積、松樹林面積及混交林面積,有利于保護高爾夫球場內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環境,最顯著的證據就是鳥類數目的增加[21,22]。

4 展望

世界高爾夫運動在贊美和質疑聲中快速發展,低碳環保的高爾夫球場必將成為高爾夫發展的趨勢。目前,如何認證和管理低碳高爾夫球場還處于探索階段,有關試驗研究較少,特別是嚴謹的科學研究報告甚少。低碳環保高爾夫的推廣與發展需要同仁共同的努力。首先,相關部門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成立相關組織專門負責低碳環保球場的認證工作;其次,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需要通過科學研究為球場管理者提供第一手數據,以便今后在球場的日常養護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后,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應當給予高爾夫積極的報道和支持。

環保與低碳論文:淺談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筆者做過“中學生環保與低碳生活”問卷調查,發現有70.5%的學生認為環保與低碳生活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有90.5%的學生認為二氧化碳排放關系到地球環境和氣候變化,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從這方面看,的確令人欣喜。但有81%的學生認為有必要為減少碳排放貢獻力量,但沒有采取行動,有62%的學生去購物時沒有有自帶包具或循環使用塑料袋的習慣,認為帶上不方便 ,有50.5%的學生在外面就餐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認為一次性餐具方便,有59.5%的學生用完的電池隨便扔掉......從這方面看,又令人相當擔憂。這種對環保與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現象,值得廣大教師深刻反思,并且應該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讓他們做到知行統一,真正成為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的宣傳者、踐行者。現從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1 通過課堂教學,充分挖掘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是學生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對于學生出現對環保與低碳生活的知行不一的現象,無論是哪門學科的教師,都有責任從育人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

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對于思想品德課教師來說,其責任自不必說,首當其沖,且責任重大。其他學科的教師也不例外。

如,七年級生物學下冊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給學生分析了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等;九年級數學下冊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設例題“為了綠化荒山,某地打算從位于山腳下的機井房沿著山坡鋪設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揚水站,對坡面的綠地進行噴灌。現測得斜坡與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是30°,為使出水口的高度為35m,那么需要準備多長的水管?”;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閱讀《腳踏一方土》一文后,查找有關資料,了解國家現有土地資源狀況和每年耕地面積減少的數據,同時調查家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諸如此類,不甚枚舉。

這充分說明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應該說是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從數學學科的角度看,學會解題最重要;從語文學科的角度看,選好材,組織好語言,學會寫作最重要。事實上,“教好書”和“育好人”同等重要。這就需要廣大教師利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也是主陣地,充分挖掘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資源,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教育觀、科學的教學質量觀、科學的人才觀,特別要樹立人人都是環保與低碳生活知識傳播者之觀念,樹立以“培養學生環保與低碳生活理念”為己任的大教育觀,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這應該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有效的途徑之一。

2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宣傳環保與低碳生活有關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可以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通過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來宣傳環保與低碳生活有關知識,對學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的作用,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學校要利用少先隊、共青團等組織,結合青少年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讓每一堵墻都會說話,讓每一塊黑板都有感情”,利用諸如黑板報、墻報、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等載體宣傳環保與低碳生活有關知識;組織開展以宣傳環保與低碳生活有關知識為主題的作文競賽、演講比賽、專題講座;組織開展以“建設節能環保型校園”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低碳進校園”公益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將生態文明意識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讓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的教育常態化、長期化,使全體學生均能系統地接受生態文明教育理念。特別要利用好每年3月12日植樹節和每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集中開展以宣傳環保與低碳生活有關知識為主題的義務植樹、義務宣傳等活動,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倡導環保意識,節能意識,低碳經濟意識。

3 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直觀感受,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

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觀性、可控性以及信息量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既實用又高效。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計算機等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包括部分農村學校也已經得到很大的普及和應用。

就環保與低碳生活有關話題而言,這不僅僅是學生應該關注的問題,這更是新聞媒體、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中央電視臺有很多公益廣告就是關于環保與低碳生活方面的,有很多新聞、圖片、視頻也是關于環保與低碳生活方面的,其他新聞傳播途徑也不例外。教師在組織開展以宣傳環保與低碳生活有關知識為主題的作文競賽、演講比賽、專題講座;組織開展以“建設節能環保型校園”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低碳進校園”等公益活動時,要充分利用好自己學校現有的教學設施、設備,特別是要利用好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更直觀、更近距離的感受,最終深刻認識到,環保與低碳生活離我們并不遙遠,環保與低碳生活必須得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4 家校結合,多渠道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子女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子女最親的人,也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

從家庭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對子女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時,不應該看理論是否精辟,而應該在勤儉節約等良好行為習慣培養上下功夫。比如前面提到的,81%的學生沒有為減少碳排放采取行動,62%的學生購物時沒有自帶包具或循環使用塑料袋的習慣,50.5%的學生在外面就餐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有59.5%的學生用完的電池隨便扔掉……這些其實是習慣問題,需要父母以身作則,從小開始培養。當然,這更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從學校教師的角度來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時,既應該注重理論學習和培養,也應該在環保實踐和行為習慣養成上下功夫。作為教師,從信息來源上看通常來講比家長來得快,對現象的分析要更科學、全面,這是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的理論優勢。從教師職業特點看,教師首先應該做到為人師表,這又為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提供了現實優勢。在這個問題上,教師要以身作則,做環保與低碳生活的踐行者,爭取學生的信任、尊重,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更快地進步。

父母、教師各盡其責后,需要家校的一些具體結合,互通學生在行為習慣上存在問題的相關信息,做到時時有人引導,處處有人幫助督促,杜絕出現對學生進行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的盲區。

總之,為培養學生的環保與低碳生活理念,養成低碳、環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充分挖掘環保與低碳生活教育資源,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以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載體,加強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以解決在環保與低碳生活上的“知行不一”的問題,真正成為環保與低碳生活的踐行者、引領者。

環保與低碳論文:對物流產業低碳環保發展趨勢的現狀與思考

摘 要:隨著人類礦產能源的大量使用,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了越來越惡劣的影響,相關的問題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低碳經濟”的發展已經得到全人類的共識。物流產業的低碳環保發展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逐漸成為發展的趨勢。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我們以往使用的交通工具其碳排放對我們的環境會造成極大的破壞,而以往物流產業的碳排放量非常巨大,所以低碳物流的發展勢必成為今后的主流。在低碳環保的理念下的物流產業必須要降低碳的排放量,從而符合新時代對物流產業的要求。

關鍵詞:物流;低碳物流;可持續發展

人類發展到今天,雖然已經站在了時代的高峰,但當我們回望周圍的環境,就會發現我們為了盲目的獲得經濟利益已經使我們棲息的家園滿身傷痕。溫室效應、霧靄、酸雨等現象頻繁的出現,時刻在提醒我們,當前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最值得人類關注解決的問題。而低碳物流就是在這個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出現的一種較為有效的解決措施。

所謂的低碳物流主要是指在物流活動的過程中,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實現低能耗、低排放、低排污染為目標,盡可能的減輕物流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從而實現整個物流活動的低碳環保化。想要實現物流產業的低碳環保,首先必須達成兩方面需求:一是減少物流運輸中碳排放量;二是優化整個物流產業的系統流程。通過實施低碳物流還可以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是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物流產業低碳環保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時人類對于自己所生存的地球環境的污染也越來越大,在這其中非常急迫需要改善的就是汽車所排放的尾氣造成了溫室效應。而物流運輸的過程中車輛尾氣的排放的造成了大量的污染,所以只有積極普遍的發展低碳環保型物流,才能較為有效的減少在物流運輸的過程中污染氣體的排放,所以說低碳物流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產業對環境的污染這對人類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自然資源的逐漸減少,運輸能源的價格不斷攀升,這對于物流產業來說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而如果倡導低碳環保物流的發展可以有效的減少碳排放量,這么做不但減小了對環境的污染而且車輛消耗的能源也必將有所降低。從而可以大大的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時也就降低了運輸的成本,這對于物流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動。

在物流產業中逐漸形成了低碳環保的經濟發展趨勢和理念,可以對其他相關產業產生積極的影響。目前人們已經逐漸的樹立起正確的環保意識,低碳環保的物流理念可以影響、促進整個運輸相關產業的低碳轉型。

二、物流產業低碳環保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在現階段發展低碳環保的物流產業急需較高的技術水平,這就提高的物流企業的成本投入。而我國政府也就此推行了一系列的低碳環保物流發展的政策,然而就當下低碳環保物流發展的水平來看,政府推行的政策無法在更大的范圍內促進物流企業采用低碳環保的方式。

從全社會的角度出發,自從“低碳”概念出生以后,各國普遍展開了嘗試經濟發展方式與低碳環保理念相互融合的方式,然而,民眾對低碳這一概念的了解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而對于物流產業來說,也勢必推行低碳環保發展的道路。但我國的物流產業產生的時間還比較短,其專業化水平還比較低,低碳環保的物流概念進入我國的時間也是較為短暫的,因此還有更多的物流產業并沒有意識到實行低碳環保理念的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所從事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人才還較為缺乏,培養力度仍需加強。當前雖然我國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所都陸續開設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專業,但其較少開設低碳環保物流方向的課程;其實有所開設其教學水平也不夠高,尤其是課堂學習也實踐脫節,高校對低碳環保物流的相關教學和研究缺乏具體的實踐活動,這些都導致了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相關人才儲備不足。

我國低碳技術的開發與實施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其重點在于如何才能夠實現低碳環保物流的實施。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未能建立起專門來規劃和監督物流產業發展的相關部門。

三、對物流產業低碳環保發展的幾點建議

大力促進物流產業的低碳環保發展,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政府加大制度建設,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發展。想要減少物流企業的排污主要是指碳排放量,首先必須有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出碳排放標準,用行政手段確保我國物流產業必須想辦法減少碳排放量。同時政府還應該更多采取一系列促進利用新型環保能源的稅收政策,給使用的物流企業相應的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讓物流產業以低碳環保的形式轉型發展,首先要提升企業與民眾整體的低碳環保意識。政府應在制度和法律層面,出臺相關的低碳環保物流的指導性政策。

推進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實行試點。積極把新技術新理念與本地區的資源特點相結合,低碳試點工程的開展,還可以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很顯著的示范效應。

對低碳環保物流技術的實際應用,加快新型物流產業的結構調整。通過對體制的創新,推動整個物流產業的優化升級,改變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式;大力倡導發展推行現代物流業,科研部門積極進行低碳環保技術研發創新,要逐漸形成以低碳環保理念為產業特征的物流體系。

對于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相關人才的培養,需要高校等科研機構制訂科學合理的培養規劃,發展在職人員的低碳環保教學培訓體系。政府應該對高校中的物流專業給予適當的資金補貼。還要注重加強高校物流教學與國外物流教學機構的聯系與合作,深入學習國外優秀的低碳環保物流產業的發展經驗,逐漸培養出屬于自己的高素質物流人才。

環保與低碳論文:低碳環保生活與環境監測的關系探討

【摘 要】本文簡單陳述了環境監測的含義,分析環境監測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低碳環保生活與環境監測之間的關系,并就環境監測機制進行簡單的研究。

【關鍵詞】環境監測;低碳環保;生活;關系

1、前言

低碳環保是指減少能源消耗與排放污染,是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要求。在低碳環保中最重要的是環境監測部分,由于環境監測可以及時、準確并且全面反映出我國實行低碳環保工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環境質量和合理規劃環境等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依據。所以對環境監測加強管理,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在我國的低碳環保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環境監測具有的職能及存在的問題

環境監測中對象主要是環境,以物理、生物、化學等各種方法當作技術手段,定量且定性的鑒定分析監測對象組分,對監測對象中的環境質量、監測質量具有規律進行研究,主要監測有:環境生物、水、大氣、放射性物質、土壤、固體廢棄物、噪聲等方面進行監測。主要是對樣品組分鑒定及測試污染,研究其在相對的空間環境質量具有的性質、組成、結構等。實施監測計劃,能夠監控環境實時污染情況,避免環境惡化且發生惡性循環,能夠有效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

2.1環境監測主要職能

環境監測是新型學科,具有綜合性,對象為環境,技術手段是利用物理、生物、化學等,對監測樣品組分進行綜合分析,采取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對環境變化具有的規律進行研究,它能夠直接影響到低碳環保的評價,且貫穿于整個評價過程。其分析有一下特征:(1)以統計學為基礎,把自然、社會科學中的精華聚集;(2)面向社會,主要為社會服務,監測環境、分析數據,其監測數據能夠反映出噪聲、水、大氣等環境容量,給環境規劃、評價提供準確的數據,為實現低碳生活更好的提供根據。低碳環保進行環境評價主要是分析、預測、評估規劃及項目,觀測可能影響,針對問題,提出有效對策[2]。

2.2環境監測存在主要的問題

(1)環境監測部門動力缺失。我國監測機制幾乎是計劃經濟遺留的產物,有著計劃經濟的很多特點,更是由于屬于事業編制型的單位,導致環境監測部門內部動力相對缺失。(2)環境監測部門的工作人員工作質量不高。環境監測的工作人員實施目標責任制,只需把環保局派發下來的任務完成就可以。因技術、設備陳舊,導致經常加班加點,同時因為部分工作人員重量不重質,間接的使監督技術發生弱化,造成監測部門缺失數據分析的能力。(3)內部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監測站招聘了很多新人,但沒有對人才進行中長期規劃、培訓制度,同時管理層存在形式化,導致部門缺乏創新精神與能力,最終會消弱整個監測部門的生命力及競爭力。(4)降低大型設備使用率。現階段,大型環境監測儀器已經被歸入地級市標準配置,各級主管、財政部門把大量資金投入監測站,還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如氣象色譜等,但是沒重視地級市實際具體的情況,導致大大降低了先進設備的使用率,甚至閑置[3]。

3、低碳環保生活與環境監測的關系

低碳生活指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的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就是通常所說的低消耗、低開支以及低能量的新型生活方式。其中低碳生活是一種重要的日常生活方式,是一種健康、安全、舒適、自然的生活方式。例如,常見的低碳生活習慣有:(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同時,洗米水也可以用來澆花,洗頭,還可以用來做免費的護膚品。(2)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3)喝茶剩下的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又能幫助改善睡眠。(4)在網上進行銀行業務和賬單操作,不僅能夠挽救樹木、避免開車去銀行,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還能減少紙質文件在運輸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等等。所以,所有公民都應該有責任和義務主動加入該行列,保護環境從自身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環境監測主要由監測部門實施預測項目,評估對環境的影響程度的技術。因此可以說環境監測部門是技術部門,它不但能夠促進社會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還能夠有效使人們正確認識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

3.1環境監測能夠監督低碳環保

環境體系具有多種評價方法,但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監督方法只僅僅是環境監測,主要是檢測環境的可行性能否證明其科學性,日常生活中如何實施低碳環保,能夠直接采用環境監測的數據進行參考,通過數據評價并監督低碳環保在日常生活中的實施情況,還能夠比較正確的判斷低碳環保在日常生活實施后對大氣、噪聲、生態等各個環境的影響好壞,這需要環境監測數據進行證明及表達。如我站受大冶市清波水務有限公司委托對其處理設施進口、出口進行監測,處理設施出口pH、懸浮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總磷、總氮、石油類、動植物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色度、糞大腸菌群監測結果均未超過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中一級標準B標準;總鉛、總鎘、六價鉻、總鉻、總砷、總汞監測結果均未超過GB 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表2中標準值。監測結果數據證明環境質量均符合標準值。

3.2環境監測能夠保障低碳環保生活

低碳環保生活最主要的基礎就是環境監測,對項目實施環境監測,先分析其環境各個要素,觀察項目是不是滿足低碳環保的水、大氣、噪聲和生態要素等環境的容量要求。項目完成后對環境的變化與影響和項目具有的可載力。這些問題都要經過環境監測,在符合了水環境的容量要求,大氣污染物的濃度不高于質量標準,噪聲容量也滿足相關條件的要求,才能夠建設起低碳環保的生活,才能夠真正體驗到美好的低碳生活。

3.3低碳環保整個評價體系被環境監測所貫穿

當某個項目正式進行環境監測,且對環境采取評價之后,通過環境監測確定其具有可行性的評價,再實施項目,否則對環境將會產生嚴重影響,難以實現低碳環保的最終目標。所以,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和項目建成進入正式的投產運行后,必須要對其進行環境監測,若是項目建成后嚴重的影響到環境,投產后與投產前的大氣環境進行比較,水、噪聲等環境的變化情況等問題都必須進行環境監測,當項目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必須再次進行綜合分析該項目實施具有的可行性,最后才明確決策。因此,環境監測是監控著整個項目在初期、建設期、運行期和后期,低碳環境保護整個評價體系被環境監測所貫穿,有效保障了低碳環保的這種健康生活方式。

4、結束語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發展,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已經得到大眾的認可。環境監測是低碳環保生活的基礎與保障,并且貫穿于低碳環境保護的整個評價體系中,監督性能非常強,能夠讓人們正確認知低碳環保生活,正確評價及監督,環境監測在低碳環保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更好更快的促進低碳生活方式的實現。

環保與低碳論文:民間低碳與制度環保

如果問中國和加拿大,哪個國家更環保,估計絕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加拿大。加拿大青山綠水,空氣清新,即便在城市里也能看到大片的原始針葉林,面對著一片湖光山色,中國游客總是要感嘆一翻:看看人家的環境保護得多好。

在溫哥華生活了10年之后,才深切的體會到發達國家的奢靡生活有多浪費。他們的青山綠水都是靠把高污染行業轉移出去造就的。溫哥華的路燈是24小時全年無休開著的,第一次在大白天看出路燈開著的時候,我著實心疼了一把。

在溫哥華的CBD,包括我到過的所有北美城市的CBD,都是從來不關燈的,所以從飛機上看下來,城市才那么明亮耀眼。只有每年關燈一小時活動,美國、加拿大的城市才惺惺作態地提倡一次節能減排。一年一小時,和那無數個燈火通明的夜晚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

再說到汽車,眾所周知美國是個汽車國度,就連去街口的信筒丟封信,美國人都要開車去。加拿大總自詡為節能國家,當然,與美國相比,加拿大對汽油征了重稅,油價比美國貴了許多,但這并沒有擋住加拿大人開車的欲望,只是增加了溫哥華人越境到美國加油的比例。

身處消費主義社會,老百姓的節約意識也好不到哪里去。美國常常能看到丟在路邊的半新家具,因為搬家的搬運費用可能遠比購買新家具來的昂貴。衣服、飾品在這種地方就更像是快速消費。溫哥華很多街角都會有個大號郵筒似的東西,那是衣服銀行,每年都會有人把小了的、過時的衣服裝在大大的黑色垃圾袋中,扔到這個大郵箱里。據說這些很多都是八成新的衣服會捐獻給亞非拉的人民,但后來有個紀錄片顯示,很多是被私人公司當商品買到了亞非拉,據說還沒少賺錢。

在中國,雖然這些年汽車出行、消費社會、公款吃喝,浪費的風氣日漸興盛,但大多數人還是從小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哪個孩子不是從小被教育,隨手關燈,不浪費糧食?在北京這種缺水的城市,很多人都自覺的重復用水,洗菜的水拖地,拖地的水沖廁所。這樣看來,論起節能環保,中加之間的差距并不在老百姓過日子的習慣里。

但是加拿大環境質量明顯優于中國,究其原因除了地廣人稀的客觀條件以外,強有力的環保政策導向是關鍵。首先,與居民生活相比,生產型產業對環境的影響更大,因此加拿大對企業的環保標準有嚴格的要求。舉個例子來說,溫哥華所在的英屬哥倫比亞省以出口木材為主要產業之一,但是從未造成過亂砍亂伐。

一方面,加拿大有相關法律嚴格控制每年森林砍伐量,另一方面,法律規定,所有伐木公司都必須種植所砍伐森林同等面積的樹苗。

其他產業的能源及資源消耗也同樣是被嚴格控制的。因此,據加國統計局的數字顯示,工業生產已經不再是加拿大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門,目前占總能源消耗三分之一以上的耗能第一部門是交通。而且,工業產業對能源的消耗還在以不小的幅度逐年遞減。只要法律制定完善,執行有力,環保節能與產業發展和經濟利益并不沖突,反而相得益彰。

從居民生活的角度來看,加拿大也有很多法律法規來限制浪費的習慣。加拿大人的浪費是和價格直接掛鉤的,在溫哥華電價水價非常低廉,一般租房子水電都是包括在房租里邊的,很少房東會要求租客單獨繳納,但是天然氣價格不菲,所以如果哪個房東冬天時候可以免費供暖,那就是一大福利了。

從天然氣定價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還是鼓勵多用電能少用石化能源(電力公司和天然氣公司等能源企業基本都是政府背景或是政府支持下的壟斷,這點與我國比較相像)。電力也是政府統一供應,而天然氣卻是每個大樓、每棟住宅自己燒小鍋爐,用多用少自我調節。所以,大多數人家都用電磁爐、電烤箱,只有冬天取暖燒天然氣。

加拿大水資源豐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居世界前幾位,且雨水豐沛,水資源回收系統也建設的不錯,所以水費幾乎等于零,大部分時間對用水不加節制。但是,以英屬哥倫比亞省為例,沒到夏天就到了旱季,高溫少雨,常常發生森林火災,這個時候政府就會強力控制水的使用。一旦發生森林大火,水資源就要以供給滅火為優先。

用水吃緊的話,第一步就是禁止漫灌花園,禁令一下,誰敢再開花園水管子,就會有嚴厲的處罰和罰款。如果旱情持續,第二步就會控制洗澡水的使用,以至于全部禁止除飲用以外的所有生活用水。我趕上過一次停止澆花,沒有發生過更為嚴重的旱情,所以不知道停止生活用水如何能夠強制執行。不過就我個人經驗,西方人看似漫不經心離經叛道,對法律的遵守程度確實非常高,相信政府一聲令下,全民不洗澡還是有可能的。

為了限制居民生活浪費,加拿大實行了多年的垃圾分類。每家都有三個垃圾桶: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花園草木垃圾,而且每周垃圾量是有控制的。說起來,控制垃圾桶的體積和垃圾重量起因于對垃圾工人的保護,過大過重的垃圾量會對收垃圾的工人造成身體傷害,但是這確實促進了居民對垃圾的細化和再利用。

我剛到溫哥華時不清楚規矩,買了一個超標的垃圾桶,也不做細分,什么都丟在一個桶里。第一周收垃圾的沒有收走,我以為是疏忽了,沒收我們這條街道。第二周又沒收走,仔細一看,貼了張字條說我垃圾桶過大,拒絕處理。可這時候,兩周的垃圾,已經堆積如山了,況且是在夏天,泛起不好的氣味。

迫于無奈,我偷偷開車把垃圾丟到了朋友住的公寓樓。限重限高的規定僅限于獨棟住宅,公寓樓有小區統一垃圾站,標準不同。像我這種偷倒垃圾的行為,一旦被發現,也是要處以相當額度的罰款的。從此之后,換了標準垃圾桶,小心翼翼細分垃圾,做到平均分配,充分利用三個桶的定額。

可見,政府主導,制度保障下的節能減排遠比依靠國人的節約習慣和環保熱情來的效果顯著。宣傳環保理念,在民間倡導節約傳統當然有益處,但是環保與節能并非小工程,需要法律法規的強制執行。首先,不能本末倒置,節能減排的關鍵還在控制工業產業的生產流程,居民生活的耗能和排放遠不如工業生產巨大并容易控制。其次,改變居民的浪費習慣并不能只依靠自覺自愿,必要的時候法律強制是養成良好節能減排習慣的手段。當然,重中之重,有了法律,還要有一個獨立的強有力的執行部門,才能推而廣之。

(作者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生)

環保與低碳論文:簡析新能源汽車與環保低碳之關聯

摘 要:本文通過對我國電動汽車政策的閱讀,簡析了新能源汽車的分類及國內現有純電驅動車型,指出新能源汽車的碳減排效果及能源使用效率和國家電力結構、電力傳輸系統密切相關。隨各國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及電網設施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將在碳減排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顯示出更大作用。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純電驅動;節能減排

1、概述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立足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可見,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節能環保行業列在首位。節能環保關系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對于人均能源資源嚴重不足而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的我國來說,更具有戰略性意義。

我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近幾年能源需求快速增長,對國家能源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將"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規模化開發",列為專項技術,將"重點研究高效二次電池材料及關鍵技術,發展高效能量轉換與儲能材料體系"列為前沿技術。2012年初國家的《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摘要)》明確提出,"純電驅動"汽車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和重中之重。純電驅動是戰略目標,既包括了純電動車型,還包括了部分混合動力車型。

動力系統的設計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純電驅動汽車發展過程可以理解為儲能電池逐步取代內燃機地位的過程。由于電池技術不成熟、成本偏高等問題,電池無法完全承擔動力來源的責任,伴隨著電池成本逐漸下降,成熟度日益提高,對內燃機的替代能力將逐漸增強。隨著近年來以安徽省合肥市為代表的"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的運行開展,鋰離子電池逐漸在動力、儲能等大容量電池領域得到應用。盡管如此,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新能源汽車是否真正環保低碳"這一話題頻頻引發業界各種爭論,本文將引用相關數據對此進行評述。

2、新能源汽車分類

新能源汽車是采用新的能源作為能量載體的汽車。發改委2007 年底的《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定義了新能源汽車是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它們包括混合動力汽車(FC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電動汽車(PCEV)以及其它新能源汽車等。筆者認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為: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化生產,通過汽車各個功能模塊的發展與組合逐步推動汽車動力化,從只具備自動啟停、怠速關機功能的"微混合"、以并聯式混合動力發動機為主體的"輕混合"和以混聯式為特征的"全混合",隨著設備功率的逐步提高,最終過渡到串聯式"可充電混合",最終實現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從"十一五"開始起步,在國家科技計劃近10年的支持和引導下,國內200余家單位組成了產學研研發團隊,開展持續攻關,攻克了一批電動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產品,部分產品正在開展示范運營,初步具備電動車從研發到產業化轉化的條件。

3、新能源汽車的碳減排作用與能源效率分析

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新能源汽車在后段PTW(Power to Wheel 燃料到車輪)效率明顯高于傳統汽車,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優勢明顯。傳統汽車的能量損失主要在內燃機,PTW 值約為16,即損失84%;而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等后段PTW值較高,純電動汽車甚至可以達到80 以上,如表2所示,即使考慮到前段WTP(Well To Power),新能源汽車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碳減排方面,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后端 PTW 環節碳排放量為零,碳排放集中于前段WTP 能源獲取環節;但相比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WTW 整體的碳排放量要減低30%到50%。閔海濤等[1]分析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車在其全生命周期內的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溫室氣體減少20-50%,臭氧前驅體排放量最多可減少80%。

可見,討論碳減排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不能忽略前端環節,新能源汽車的碳減排效果及能源使用效率和國家電力結構、電力傳輸系統密切相關。法國70%是核電,核電本身發電不排二氧化碳,當然法國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上是減排的;我國大概80%是靠煤、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發電。發電的問題是循環經濟的問題,可用風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來解決充電的問題。還有煤也可以通過技術變成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端比例越高,實現的碳減排作用和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越明顯;另外電力傳輸系統效率也有影響,電網線路損失率越低,能源使用效率越高。隨各國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及電網設施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將在碳減排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顯示出更大作用。

4、展望

新能源汽車尚處于發展初期,市場占有率遠不及傳統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無法充分應對市場競爭的階段,政府將扮演重要角色。基于能源、科技、環保發展戰略,政府制定多種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驅動產業技術升級、成本下降至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將迎來較大發展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都市 亚洲 自拍 小说 校园| 春色校园亚洲综合小说| 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吃奶摸下的激烈视频|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一|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女女互磨互喷水高潮les呻吟| 国产1卡二卡3卡四卡乱码视频| 国产夫妇肉麻对白|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无遮掩60分钟从头啪到尾| 末成年女a∨片一区二区|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末发育娇小性色xxxxx| 超碰97资源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 欧美极品少妇做受|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小说| 免费成人电影在线| 性强烈的欧美三级视频|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男女交性配全过程无遮挡| 免费特级黄毛片| 国产免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