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當地的傳統文化

當地的傳統文化精品(七篇)

時間:2023-08-24 16:49: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當地的傳統文化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當地的傳統文化

篇(1)

關鍵詞:鄉村旅游;傳統文化;變遷

中圖分類號:F59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5-0074-02

一、鄉村旅游的概念

鄉村旅游概念的界定關系到鄉村旅游的理論構建,不同的學者對這一概念分別進行了詮釋。有的學者認為,鄉村旅游是將農業生產、農業生活和生態環境合為一體的一種旅游開發模式,以農村自然風光、人文遺跡、民俗風情、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農村環境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滿足旅游者的休閑、度假、體驗、觀光、娛樂等需求的旅游活動[1]。在何景明、李立華的《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討》一文中,提出理清什么是鄉村性是界定鄉村旅游的關鍵。認為鄉村性的特征是:(1)地域遼闊,人口密度較小,居民點的人口規模較小;(2)土地利用和經濟活動以自然農業用地和林業用地為主,建筑物占地面積較小,即具有鄉村型的自然景觀,并具有較強的季節性;(3)有傳統的社會文化特征。因此,應該對鄉村旅游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是指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鄉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二、鄉村旅游的開發對傳統文化的變遷

中國鄉村旅游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取得了顯著成就。鄉村旅游開發促進了鄉村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給當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了人民的收入,值得我們努力去做。但面對鄉村地區脆弱的原生態文化環境,面對相對處于弱勢的鄉村地區傳統文化,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加重了資源供需的失衡。鄉村旅游開發在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的同時,無疑對一些傳統文化也造成諸多消極的影響。

1.傳統文化被過分商業化,使傳統文化喪失了古樸性和鄉土性。傳統的民間習俗、慶典活動都是在傳統特定的時間、地點,按照傳統特定的內容和方式舉行的。但是,很多這種活動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逐漸被商品化[3],它們不再按照傳統規定的時間和地點舉行,為了接待旅游者,為了迎合旅游者的觀看興趣,隨時都會被搬上舞臺,并且表演的節奏明顯加快。將傳統的文化習俗逐漸庸俗化,脫離了特定的環境和背景,失去了原有的韻味,使鄉村傳統文化失真,甚至被扭曲,鄉村旅游資源特色大減。

2.外來文化加速了鄉村地區傳統文化的變異。旅游開發實際上是多元文化的交匯行為,大量旅游者帶來的異族異地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以及外界信息進入了當地社會,破壞了旅游地社會、生產和生活現存的和諧與平衡,外來文化與民族地區本土的民族傳統文化產生碰撞,甚至出現局部的對立,從而干擾了民俗文化的原有秩序和發展進程。旅游地的有些鄉村地區由于與外界接觸較少,其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能夠代代相傳,由于旅游業的介入,異地風情、不同意識和生活習俗的進入,往往使旅游地的傳統文化被沖淡、同化甚至消失。由于鄉村居民迫切渴望改善生活條件,運用現代化建筑材料,將有特色的傳統民居改建成華麗洋房;或建造一些非當地風格的建筑,與當地原有建筑風貌格格不入,破壞了鄉村整體形象。如,中國傣族地區的民居主要是干欄式建筑,過去是用木頭或竹子作柱、樓板為墻,茅草蓋頂,上層住人,下層用作畜廄或堆放農具雜物。由于受漢族建筑的影響,傣族地區的民居建筑材料發生了變化,其墻都用磚、石砌筑或用水泥夯筑等,屋頂蓋上瓦,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竹樓了。屋內陳設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與漢族城市居民無異。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由于缺乏對鄉村旅游本質的認知,旅游接待設施建設逐漸陷入城市化誤區,使濃郁的鄉土氣息遭到破壞[4]。

3.鄉村旅游開發造成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改變。價值觀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鄉村地區的少數民族熱情好客、忠誠樸實、重義輕利等共同的價值觀,以及敦厚淳樸的民風,也是其對游客的吸引力之所在。但是,隨著旅游的開發,受外來風氣影響,一些地區民眾的價值觀被同化,出現了明顯的退化現象。過去這些地區的人們重義不重利,認為見利忘義是不道德的。他們拿出好酒好菜、空出最好的房間招待素不相識的客人,拿出最好的民族服飾供客人照相之用,當導游不收分文報酬。現在,在商品經濟和當地旅游業的帶動下,他們開辦私人旅館、餐廳、舞廳等,在經營過程中也發生了從重義到重利的轉變。

4.鄉村旅游開發往往阻礙一些傳統文化的傳承。傳統文化具有傳承性,鄉村旅游的開發有可能使這種口傳心授、言傳身教,模仿與習得的過程被中斷、或被扭曲,從而阻礙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5]一些旅游開發商以現代藝術形式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不恰當的包裝和改造,使之失去了原有內涵;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的小孩子,長期的耳濡目染,很容易認為這就是本民族文化的常態,他們在這種氛圍中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非常不利。

5.鄉村旅游開發往往使傳統文化的原生環境遭到破壞。在民族旅游開發的過程中,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及旅游設施的 建設難免會造成較大規模的建設或者搬遷。對傳統文化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原生環境進行改變和破壞,加速了傳統文化的消亡。有些古村落為了吸引游客將村民遷出,但又會有其他的居民進入,使古村的傳統文化失去了載體,古村喪失了原有的文化內涵,演化為喧囂的各種交易的場所;傳統社區不復存在,傳統文化失去了其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三、保護傳統文化的基本思路

文化的變遷是一個客觀發展的過程。但是,在鄉村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如何引導傳統文化的良性變遷,則是鄉村旅游開發所必須關注的問題。

1.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切實防止開發性的破壞。鄉村旅游開發中,都要充分保留、利用傳統文化中豐富多樣的鄉情民風,從服飾、歌舞、文字、習俗、物品、生產工具等一切與其他地區有所區別的獨有的東西,都會激發游客們的好奇心,都是具有欣賞價值的旅游資源。注重協調保護傳統鄉村文化與發展旅游經濟之間的關系,防止鄉村旅游過度商業化。規避傳統文化的庸俗化、舞臺化,應建立健全鄉村文化保護與傳承機制,保證其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與穩定性;認真分析鄉村習俗、風情、服飾、建筑、農耕等豐富多樣的鄉村傳統文化沿革,深入挖掘鄉村文化的內涵,提供真實、深刻的表征本土文化的鄉村旅游產品。特別是要注重搶救性地保護即將消失的文化。一定要興利除弊,對可能出現的破壞性影響要做到事前防范,力求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的目的。

2.正確引導游客的行為,增強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蜂擁而至的游客,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對當地文化生態造成傷害。通過導游或其他的宣傳途徑,引導游客在欣賞美麗而神秘的民族傳統文化的時候應當尊重被訪問地的文化、風俗習慣,采取文化相對主義的態度來對待當地民族文化[6],以保護民族傳統文化,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能夠傳承并動態向前發展。

3.發揮鄉村旅游的教育功能,鼓勵社區居民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增強當地群眾的文化保護意識。通過教育等手段,及游客對當地文化的參觀、參與,增強當地群眾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強對自身文化的承傳。使當地群眾意識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維系其民族存在的最重要的紐帶。了解到民族傳統文化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從而更加自覺地執行有關的保護法規;認識到旅游業發展起來后,當地群眾自覺抵制外來的不良影響,是保護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徑。鼓勵當地社區居民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當地社區居民對當地環境的了解,能夠向游客提供真實的解說及富有價值的鄉村旅游體驗,有利于提高旅游者的滿意度,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

篇(2)

【關鍵詞】 傳統文化、景觀設計、易學、風水學

1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它有著皇皇五千多年的歷史,并且一脈相承,中間從未中斷過,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文明都不曾有過的輝煌。那么究竟什么才能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呢?在我看來,要對其準確地下個定義,似乎不太可能,也沒有這個必要。如果說傳統是過去的東西,那么就簡單地將傳統和現代隔離了開來,我們也就失去了研究傳統文化的意義了。今天的現代文化也許就是明天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不斷的發展演繹著的,具有“生生不息”的特點。實際上,我們現在就是生活在由傳統文化構筑的世界中。它每時每刻都無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思辯模式、生活習俗、行事方式以及待人處事的態度等等。傳統文化可謂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是一種稟賦了始祖歷經千萬年磨礪、適擇從而恒固、傳延至今的優秀精神脈絡。

而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就必然離不開易經、儒釋道以及風水數術這些最能代表傳統文化精髓的東西。它們千百年來指引著國民的生活,是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日常生活和處世行事的依據和原則。那么,傳統文化可否與現代的景觀設計相結合呢?回答是肯定而且是必須的。我們提倡在中國的景觀設計領域重新認識易學、風水學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傳統文化融入自己的血液,形成一種涵養,滲透在自己的每項設計中,創造出根植于中國文化土壤的當代作品來,使它散發出靈氣與生機。

2 目前中國景觀設計在文化領域的困境

而在目前中國的各地景觀設計中,所謂 “規整的法式風格”、“浪漫的英國自然風情”、“熱情的美式情調”等等風格和外來設計手法隨處可見,到處是修剪成型的灌木球、色帶色塊。當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追求設計理念和手段的多樣化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如此這般地熱衷于外來文化而將作為文明古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置之不理的現象,卻實在是令人堪為憂慮。所幸的是,人們開始漸漸地認識到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現代設計亦開始越來越認同本土文化。景觀設計中強調的“民族特色”、“地域性”、“文化性”作為設計的重要原則開始被人們所接受。而如何去具體操作?這其中就關系著一個如何運用傳統文化的問題。

3 傳統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研究

縱觀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我們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中國古典園林的開端。從一開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易學、風水學等理論就作為中土人士們選址立基、建屋立舍的依據而廣為流傳。

首先,從設計理念上,《周易》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為“與自然相協調的設計精神”思想的最初來源。中國的傳統古典園林所呈現出的自然性、秩序性、動態性、開放性、包容性等都體現出了《周易》中的陰陽思維的內涵。無論相地立基、風水堪輿、動靜互釋、負陰抱陽、對稱限定、正負空間、虛實有無等都包含了陰陽對立統一的哲理。如在園林設計中,如果單單是一片山石而無半點樹木水土,那么就會過于“陽”盛,其結果肯定是不美的;反之,如果植物過于茂密而不見黃土沙石的話,則“陰”盛而顯得過于荒涼。惟有達到陰陽互相協調、有無相生的境界,才能使園林之美發揮于極至。同樣,在今天我們可以將這些設計理念運用在自己的景觀設計中,讓作品在五千年思想的孕育中誕生。

其次,在設計方法上,除了周易外,“風水術”通過對地文、水文、日照、風向、氣候等一系列的自然地理環境因素的分析,作出優或劣的評價和選擇。并根據一定的方法來采取相應的規劃設計措施,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納福的目的,創造出適于長期居住的良好環境。可以說在近現代的外來文化沖擊中國市場以前,“風水術”一直是千百年流傳于中國大地,是人們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所廣為采用的設計方法和手段。雖說“風水術”現在被很多人稱之為迷信,的確,它有不為人可取的方面,但是我們也不能矛以全面否定。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建立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經驗基礎上的智慧的結晶,畢竟它經歷了這么多歲月的考驗與驗證而流傳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實際上,通過與現代科學對居住環境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風水術”中關于宅居環境的經營,最根本的就是要順應天道,以自然生態系統為為本,來構建宅的人工生態系統——這與現代人們向往的景觀環境是完全相符合。我們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參考“風水術”中對景觀環境的評價和研究,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價值回報。

另外,在設計素材上,中國地大物博,從南到北,各地的文化也不盡相同,中國古代的設計往往能夠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傳統文化中易學、風水學等設計理念和手法,創造出各具特色而符合當地傳統文化的居住環境來。如閩南的土樓、徽州民居、云南的吊角樓等等。我們在當今的景觀設計中也是一樣的,我們在設計時決不能脫離當地的本土文化而去大談當代的景觀潮流,去生搬硬套某地或某個國家的園林風格。實際上,每個地方的園林風格的形成都是和當地的地理環境、當地的傳統文化分不開的。因此,我們在進行某個景觀設計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得去了解該項目的文化背景,并從中取材,以創造出更符合當地需要的、更符合當地文化的優秀作品來。

4 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和態度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不僅對過去的園林設計有巨大的指導作用,而且對當今的景觀設計來說亦價值不菲。誠然,在設計中創新精神很重要,但我們亦決不能因為要創新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對傳統文化一概加以否定。而是要立足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立足于一脈相乘的傳統文化上進行新的思索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值得我們去進行進一步研究和學習的,“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它需要我們每個人身體力行地去實踐。譬如,同濟在上海世博會的規劃中所提出的體現中國特色、上海精神、浦江文明,也恰恰是體現了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這一點。

參考文獻

篇(3)

在我國傳統文化保護法律體系中,特別是在剛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中,也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姜言文等提到知識產權法是現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來源之一,國家應該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并進一步提出應在民法總論中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權[1]。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雖然提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這一概念,也確保了傳承人的一些傳承與傳播的權利,但是并沒有提出知識產權這一概念,沒有從非物質文化遺產權這一出發點上確保繼承人的利益。其次,我國傳統文化行政保護模式的實現形式主要是通過博物館體系的構建。我國的博物館體系是以國家級博物館為龍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和重點行業博物館為骨干,國有博物館為主體,民辦博物館為補充的一個行政色彩十分濃厚的系統。在這樣一個以政府的政令為核心的系統里,博物館管理層面出現了“行政化”、“國有性”特點,經營管理層面出現了“公益性”、“非盈利”特點。該體系的構建有利有弊。先述其利,它的“行政化”、“國有性”的特點,確保了“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原則。在政策與資金的扶植下,我國可以建成一批體現國家或地方文明形象的博物館,并在新形勢下積極發展科技、藝術、自然、民族、民俗、工業遺產等類型的專題性博物館,大力推進生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及數字博物館等新形態博物館建設。與此同時,這也可以加強地市級博物館庫房和區域文物中心庫房建設,建立文物中心庫房集中保管重要藏品制度。再析其弊,“行政化”導致機構管理模式僵化,博物館在經營中出現了“保護得多,發展得少,繼承得多,創新得少”的情況;“國有性”使得地方博物館經費來源集中于地方人民政府,使得各地區發展差異巨大。而博物館“公益性”、“非盈利”的特點一方面使我國大多數博物館在經營過程中減少了市場盈利模式因素,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播;另一方面,這樣的模式也遠離了最有效的監督機制——市場化監督體系。這導致了部分文保單位產生了管理權責的分配脫節、職責關系界定交錯等問題。民辦性質的傳統文化保護與經營模式現狀分析。新形勢下,我國民辦性質的傳統文化保護體系逐漸走向兩大極端。在當地政府機關單位支持下的博物館、展覽館或收藏館正逐步壯大,其在政府資金、技術、媒體宣傳等方面的支持下,經營模式趨向集團化,展覽模式呈現多樣化,社會影響力亦逐漸擴大。而與此相對的,得不到當地政府支持的民辦博物館在眾多公辦博物館的光環下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浙江省寧海縣與諸暨縣同為“十里紅妝”題材博物館的不同遭遇,即為其提供了有力佐證。“十里紅妝”本是寧紹平原的特有文化,諸暨古越文化收藏家駱棟在上世紀末致力于收集“十里紅妝”系列古董,在此基礎上創辦了“裕昌號”民間博物館;幾乎與此同時,寧海婚俗文化收藏家何曉道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創辦了寧海縣十里紅妝婚俗博物館。不同的是,寧海縣政府意識到“十里紅妝”文化不僅是一項具有社會效益的公益性文化事業,還會對當地發展具有潛在作用,因此將“十里紅妝”作為城市的旅游與文化品牌,并在資金、政策和媒體方面給予了很大支持,寧海縣十里紅妝婚俗博物館從自助發展到“國助民辦”,目前正轉型成為“十里紅妝”產業發展集團,其下設傳統文化婚慶公司與文化創意公司等機構,全館在2012年完全落成后將形成占地一百畝以上,固定資產2億以上,并與古建筑文化街形成區域整合。在品牌建設方面,博物館以“十里紅妝”為題材拍攝了電影《十里紅妝》,創作了舞臺劇《十里紅妝女兒夢》,編寫了《十里紅妝女兒夢》若干專著,取得國內外一致好評。2008年,寧海縣“十里紅妝”文化被正式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諸暨的“裕昌號”民間博物館在2002年亮相西博會一展輝煌后,由于在紹興的場地合同期滿,駱棟只能回到諸暨老家,將自己的展品放置于一家廢棄的茶廠中[2]。2.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矛盾產生的主要原因(1)資金因素。這是我國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的關鍵要素之一。據調研,我國傳統文化保護的資金來源可分為三種:當地政府(縣以上)的財政預算;通過捐贈等方式設立文物保護社會基金;民間資本,通過民辦博物館、展覽館或者個人收藏展覽等形式實現。在這三種資金來源里面,政府的財政預算占最大比重,民間資本其次,文保社會基金剛剛起步所占比例最小。政府資金所占比例最大,這就造成了中國各地域之間傳統文化保護發展極度不平衡,經濟發達、旅游產業發達或者當地政府決策者重視文保的地區往往發展較好,反之其地區傳統文化保護工作會被忽略。而民間資本與社會基金具有“分散性”、“不平衡性”的特性,加重了這種趨勢。(2)人力資源因素。在傳統文化保護的過程中,人力資源起到的不僅僅是管理或者保護的作用,而且涉及到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使命。所以,人力資源是一切傳統文化保護工作的基礎。當前,我國的文保工作的管理層面基本都是由政府或者其下屬的文保單位主持的。“政府主導、官員管理、對上級負責”這樣一套中央集權式的管理模式造成了一系列問題。如在利益的驅使下,下級機關會對文化資源過度開發,最終導致文化資源的衰竭。另一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我國負責文化保護工作的官員往往不具備相關專業的素質。這就導致了在管理傳統文化資源的過程中側重單純地進行行政保護與管理,而忽視了經營模式的創新,使我國部分傳統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失去了活力。(3)法律與政策因素。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是傳統文化保護工作開展的依據。近年來,我國在傳統文化保護方面的法律體系有了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在文化保護的相關政策、政令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因法律監管失效而發生的傳統文化惡性開發事件,如2011年北京故宮出現的一系列事件暴露了我國傳統文化保護機制上的弊端,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每個區域的地方政府對于當地文化事業發展的戰略性、規劃性不強,在文化保護工作方面經費投入的預算規劃意識較差。由于我國公民監督意識的缺乏加上各級各類相關機構運行機制落后,并未樹立競爭理念和發展意識,使得相關機構在相對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指引下,依然缺乏生機與活力。(4)資源歸屬因素。在我國,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其復雜的原因就在于其資源歸屬的分工不明確。因此,文化資源的歸屬是一切問題的核心。當前,我國文化資源保護工作遇到的最主要問題就是以文物為代表的文化資源管理權概念模糊。國家級、省級、市級與縣級的文博文保單位同時共存,均代表國家行使著對文物的管理權,縣級或鄉鎮級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全權管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情況也不鮮見,加之地方保護主義、部門本位主義嚴重,導致很多區域無法做到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更嚴重的是這進一步導致了“權責不清”的問題,致使管理責任和權力的分配脫節、職責關系界定交錯等弊端。出現利益之爭時都可以管,但出現類似文物遭破壞的問題時,責任主體又相當不明確。管理主體多元化,管理權分散混亂,部門權責不對稱表明我國尚缺乏相對完善的傳統文化資源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

新形勢下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模式探討

傳統婚俗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分支,且與民眾的生活密切相關。遺憾的是,這一優良的傳統文化也已日趨衰落。縱觀我國的婚慶市場,年輕一代越來越追求時尚元素,對婚俗文化意識漸淡。從另一方面而言,現代學者對婚俗文化的研究更多的是側重理論層面分析,探索其文化特質,少見重視“產學研結合”的實踐者。在這方面,寧海婚俗文化收藏家何曉道先生是一位先驅者。他將文人精神及商人頭腦完美結合,使得逐漸衰落的傳統婚俗文化重新發揚光大并運用到市場消費領域。這不僅使寧海十里紅妝的婚俗文化很好地保留下來并展現給全世界,同時他積極開發的新型婚慶產品使古老的傳統文化“煥發了新顏”,開辟出了一條內涵與外顯結合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何曉道和寧海縣政府合作,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的“國助民辦”道路。通過探討寧海十里紅妝博物館經營模式,我們可以總結出十里紅妝文化“國助民辦”模式特點,可供借鑒:1.經營模式——政府與民間聯手寧海十里紅妝博物館“國助民辦”經營模式的創辦過程中,當地政府在投資上做到了有舍有得,且敢先舍后得,最后取得了“舍小而得大”的目的。而從另一方面而言,博物館在經營模式上堅持了“民辦”道路,深度挖掘“十里紅妝”文化的潛在內涵。在建館之初,寧海縣政府以“國助民辦”的形式投資千萬元組建十里紅妝婚俗博物館(總體投資5000余萬元),并向博物館提供水、電費減免等優惠政策,設立專項活動補助經費,對“十里紅妝”舉辦的重大展覽給予適當補貼。在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政策后,縣里每年補貼博物館40萬元,以維持博物館日常運行。為了進一步保護和傳承十里紅妝婚俗文化,寧海縣政府啟動十里紅妝博物館擴展項目,在縣城劃出108畝土地,總投資1.4億元,擬建新展區。在這一系列資金投入與政策扶植的幫助下,館長何曉道先生才得以在十里紅妝文化的研究方面展開深入探究,在婚俗文化藏品展覽、多層次媒體推廣及中式婚慶模式開發等方面舉頭并進。2008年,十里紅妝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標志著寧海縣政府“國助民辦”經營模式取得了雙贏成效。2.文化創新——保護與開發同步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往往會欠缺創新性,即“保護得多、發展得少”。這與我國傳統文化保護模式的國有化有關,前文中已經提到由于資金投入屬性、政策的缺陷、資源的歸屬以及僵化的管理模式等問題使我國部分地區的傳統文化變成了“僵文化”。要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途徑即是允許傳統文化適度商業化發展,使民間的資本與政府的保護資金相結合,做到文化保護與商業發展同步。寧海縣的“國助民辦”模式在這一方面起到了典范的作用。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里紅妝博物館運用商業化手段對“十里紅妝”文化進行了深度與廣度的挖掘,使“十里紅妝”這一古老文化在各個層面獲得了新生。在新型旅游模式開發層面,當地旅游部門將“十里紅妝”與縣內其他旅游景區串點連線,與上海、杭州的多家旅游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在學術研究層面,“十里紅妝”博物館還先后與省博物館及上海、南京等地文化單位交流、合作,開展學術研究,出版了《紅妝》、《十里紅妝》等書籍,并開發出一系列有關“紅妝”的仿古工藝品。在對外推廣方面,十里紅妝博物館積極推行“走出去”戰略。2007年,十里紅妝博物館的展品應邀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活動。在藝術創新方面,十里紅妝博物館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先后拍攝了電影《十里紅妝》,創作舞臺劇《十里紅妝女兒夢》,并獲得了“五個一”工程獎[3]。“十里紅妝”這一系列的改革不僅使古老文化煥發活力,也為寧海徐霞客文化增添色彩,形成多元旅游品牌形象。3.統籌規劃——城市與文化并力所謂的城市與文化并力是指站在發展全局的角度,以文化為基點,借文化之力,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文化創新,優化地區規劃布局,調整地區產業結構。在這一方面,寧海縣十里紅妝文化“國有民辦”模式主要通過“集團化”運營來取得成效。自2008年起,十里紅妝博物館與寧海縣政府開始籌辦建立“十里紅妝”產業發展集團。籌建中的“十里紅妝”產業發展集團,下設兩個子公司:一為實業發展公司,主要開發生產“十里紅妝”工藝產品和從事古建筑修建工程;二是“十里紅妝”文化創意公司,主要經營演藝、婚慶策劃、婚俗表演等項目。與此同時,縣政府在規劃中預計以“十里紅妝”博物館為主體融合附近的徐霞客公園、徐霞客大道等景觀,把這個區域打造成婚俗文化產業園。寧海縣政府將十里紅妝文化的開發與城市規劃結合在一起,不僅有力保護并推廣了紅妝文化,我們更可以預見到在整個規劃全部實現時,寧海縣將以新旅游業為龍頭得到更大發展。

“國助民辦”新型傳統文化保護模式的借鑒意義

寧海縣十里紅妝“國助民辦”模式為傳統文化保護與開發研究提供了示范參考作用,具有科學性、創新性與普遍推廣的價值。首先,就經營模式方面而言,“國助民辦”模式將政府資金與民間資本相結合,在使當地傳統文化保護單位具備了民間經營模式的靈活性的同時,政府最大限度的投入資金但不放棄有關部門的監督與調控手段,使得這一文化資源得到了最大的優化,并擴大了文化的影響力。而且,這一模式的構建明確了傳統文化保護模式中的核心問題——資源歸屬問題。在這一“國有民辦”模式下,經營權與管理職能歸“民”所有,而監督權歸當地文保機構所有,確保了資源的集團化運作的高效性。其次,在傳統文化創新方面,“國助民辦”模式確保了傳統文化保護單位的經營自,從而優化了人力資源結構。從另一層面而言,這確保了傳統文化的“活力”,防止傳統文化在“官僚體制”的管理下僵死。最后,在傳播與推廣方面,“國助民辦”的傳統文化保護單位中國有資本的高投入確保了政府對于傳統文化保護單位的調控權。在這一體制下,傳統文化保護單位更容易爭取到一個對外展示的平臺,將文化影響力繼續擴大。

篇(4)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和課外活動中,如果能夠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實例組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從樂在參與到自主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拓展思想政治教學資源

所謂傳統文化是千百年來人們通過耳濡目染,以物體、文字、行為方式和口口相傳等方式流傳下來的精神層面的內容,大多為約定俗成的眾多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中國特定的環境中對于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成長有著無法抗拒的重要的影響作用,成為人們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并扎根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每個人從生下來開始就有意識無意識地不可避免地接受著當地傳統文化的熏陶,在其心靈上打下了很深的文化烙印,所以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非常有道理的,長大以后不管走到那兒,隨著年歲的增長,人老之后往往都希望葉落歸根,回到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的土地上。所以,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挖掘當地傳統文化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來拓展課程資源,可以作為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教學內容,有效地增強思想政治課程的針對性和厚重感。

二、結合鄉土文化內容,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率

海門以其交通發達的“江海門戶”的特有地理位置,與經濟發達的上海隔海相望,向來有“北上海”之稱,物產豐富,有著人杰地靈、人文薈萃的悠久歷史,在海門歷史上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名人。因此,結合海門當地特有的鄉土材料和傳統文化的內容,因地制宜地進行思想政治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產生似曾相識、參與其中的親切感,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學習并掌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并能夠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來討論、分析當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從而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必修3“文化與社會”這一框題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小組討論:什么是文化?我們海門有哪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現象和物質屬于文化的范疇?學生在課堂上興致勃勃地描述著海門的風土人情:如海門山歌、十字歌、通東號子、海門區別于外地的特有的婚嫁風俗……學生們引經據典,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有的同學提起2014年9月海門市“非遺進校園工程”成果展演的場景時非常興奮,甚至推舉代表在課堂上高歌一曲通東民歌《桑樹扁擔啷呀啷》,贏得了同學們的一片掌聲和叫好聲。特別是提到海門有哪些好吃的地方特產時,學生們更是如數家珍:如海蜜系列甜瓜、大紅袍赤豆、白扁豆、海門朝天椒、海門山藥、香芋、大小黃魚、文蛤、頤生酒……學生們在列舉海門傳統文化的同時,一種為自己家鄉而感到驕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繼承優秀文化傳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篇(5)

關鍵詞:土特產包裝設計;地域文化;傳統文化;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6-0189-01

一、土特產包裝的文化價值

(一)地域文化價值

“任何設計活動都離不開特定的社會文化體系,都不能脫離各自的民族精神。”人們可通過土特產包裝上的圖形、文字、色彩以及整個包裝表現出來的風格、營造出來的意境來感受到當地的自然環境、民俗風情、傳統習慣、文化內涵等,就如同考古學家可通過古代遺留的字畫、器具等來探索當時的文化思潮及社會環境的氛圍和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狀態一樣。

(二)傳統文化價值

土特產都具有歷史悠久的特性和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這就是土特產和傳統文化的契合點。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優秀文明的文化古國,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留有各具特色的文化遺產,這些都能為現代各個地區的土特產包裝所用。因此在土特產包裝設計中,準確地表現當地傳統文化是對發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

二、土特產包裝設計的現狀

(一)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

“土特產是地方風俗的代表,也是經濟全球化時代最具文化韻味的產品。”市場上的土特產包裝已展現出一些傳統風味,但大多是簡單地運用大眾流行的傳統文化元素,如中國結、年畫娃娃、剪紙等,顯得過于淺顯、缺少地域性文化內涵,既沒有抓住其流通面廣的機會去很好地展現地域特色,也沒有很好地承載和傳播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

(二)過于簡陋

包裝即商品的外衣,商品穿上包裝的外衣之后,便在商品流通中呈現出自己的風格,其中材料的特性、造型結構以及裝潢風格對商品的風格有很大影響。但市場上很多土特產包裝過于簡陋,選取的材料較簡易,結構過于簡單陳舊,裝潢過于俗氣低劣,不但沒有為產品加分,反而降低了產品的檔次。

(三)缺乏新意

不難發現市場上許多土特產的包裝看上去都是大同小異。一方面包裝的結構大多是較常見的一些包裝結構樣式,另一方面包裝設計元素也大多是互相模仿。這樣的現狀并不能能適應現代人們對于個性的追求,并不是一種代表地方的包裝,更不能實現文化傳承的重任。

三、實現文化傳承的策略

(一)深入了解文化背景

土特產的文化背景包括當地的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要設計出能傳承文化的包裝設計,首先就應該對當地的歷史起源、民俗風情、生活習慣以及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等有深入的了解。“商品和包裝也有自己根據地,地域特色常常是文化特色的基礎。”土特產包裝設計應充分挖掘地方特性,提取地方元素,選取能代表產品和產地特色的元素進行設計。

(二)文化背景之上進行設計

(1)土特產包裝應盡量表達質樸,在材料的選擇上可考慮大自然中的木、竹、土、石、棉、麻、草以及布,再利用編織、拼貼、雕琢的方式進行處理。由于地域的差異,材料具有地域性的文化內涵,也可以成為傳達地域特色的一種表現手法。

(2)在土特產包裝的結構上可借鑒一些古文物、民間物品、特色建筑等,如青銅器、陶器、瓷器、兵馬俑等,葫蘆、嗩吶、鼓等以及黃鶴樓、吊腳樓、大明宮等,這些都可作為造型設計的參考,關鍵是要根據產品的自身特點進行選取。

(3)圖形設計可源自古文化中的書法、繪畫、刺繡等,或對當地特色的人物、動植物、建筑等進行模仿、解構與創新,總之圖形的選取一定要具地方特色,要與商品有緊密關系,這樣給消費者傳達的信息也就越準確。

(4)“色彩在包裝設計中常常具有先聲奪人的力量,它是美感中最普遍的形式,極易引起人的情感反應與變化。色彩本身就具有民族的傳統意識性,不同的國家與不同的民族之間對色彩的喜惡習俗與審美心理都不一樣。”什么樣的產品適合什么樣的顏色,什么樣的顏色帶給產品什么樣的氣質,這都需設計師進行推敲。在土特產的包裝設計中要巧妙地運用地域性的色彩利于土特產形象的樹立,也能使人們感受到該產地的地域特色是豪放、質樸或是清秀。

四、結語

土特產包裝設計離不開產生這一產品的地域、民族以及時代背景。土特產包裝作為文化傳承的有效載體,而設計師作為一名文化的傳播者,必須要深層次地理解、融化地域文化、傳統文化,通過能夠引起共鳴的藝術手法將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形式符號與現代審美理念相結合,設計出具有濃厚的傳統文化韻味、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內涵的包裝設計,這樣既體現一個地方的特色、一個地域和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又體現時代精神內涵,使土特產包裝熏陶并建立起大眾的文化認同感,起到文化傳承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6)

一區域旅游中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推動作用

區域旅游,即在一定范圍內開展的旅游及其相關活動,它是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尤其是民族地區經濟增長的有效措施。被稱為“土家擺手舞之鄉”的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除擁有百里烏江畫廊、酉水河、桃花源、原始森林等自然風景外,更吸引游客的是孕育在這片土地的人文旅游資源。土家族是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其獨特的傳統文化藝術展現出當地獨具魅力的旅游吸引力,憑借著這些獨特的旅游資源,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近年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了經濟的增長。如圖一①,從1998年到2009年,該縣旅游收入呈遞增趨勢,但從局部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該縣旅游收入增長較快,而2009年是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年,這是在該縣提出“旅游興縣”策略以及制定《酉陽自治縣旅游規劃》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酉陽自治縣旅游規劃》中,擬重點打造桃花源景區、龔灘古鎮、龍潭古鎮、后溪古鎮四個景點,推出了一系列以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為依托的旅游規劃及措施:桃花源,輔以民族風情表演、土家織錦體驗活動,并打造一條土家風情街,以土家織錦、花兒背、木雕等土家傳統工藝為主要旅游產品;龔灘古鎮,以土家吊腳樓為依托,形成“土家風情小鎮”;龍潭古鎮,以土家織染、土家樂舞坊等為內容打造土家風情街;后溪古鎮,建設“中國最美土家山寨”,擺手舞、茅古斯、擺手堂、祠堂都將成為重點旅游資源而被運用②。如圖二③,僅“國慶”黃金周期間,四景點在2009年的旅游收入約為2148.93萬元,同比增長29.1%,其中桃花源景區2009年旅游收入約為781.35萬元,同比增長30.1%,僅土家織錦銷售收入就在10萬元左右。由此可見,土家族傳統文化藝術作為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打造的優勢旅游資源被加以有效利用,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支撐力量。旅游業要發展就必須形成產業,而產業發展必須有商品生產及交換,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作為區域旅游中具有特殊意義的資源,在其開發過程中必然也會出現商品生產及交換現象。同時,旅游者、旅游活動及東道主社會的介入,使區域內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必然受其影響而發生著各種變化。二區域旅游中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轉變民族傳統(tradition)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生活生產方式。不管是民族傳統建筑、服飾、工藝美術都是在特定環境、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神圣性、獨特性、唯一性、民族性,正所謂“文化是特定社會中人們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的總和,每一個民族都有其世代相傳的價值觀。”[1]面對著因旅游而帶來的外界沖擊,這些民族傳統能夠保持原生態嗎?土家族擺手舞是土家族人們祭祀、狩獵、勞作等場面舞蹈化而形成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它表達了土家族對祖先的崇拜、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理解和繼承,具有神圣之意。然而,隨著大批量游客的到來,擺手舞被規定在游客面前展示,成為一種“不可回避的義務”。土家織機是隨人們日常生活而產生的生活必須品,而我們在桃花源景區看到的織布機卻是為了展示給游客看,其目的是讓游客體驗所謂的土家族紡織過程。這些不再是民族所傳承的傳統儀式,不再具有“傳統”的內涵而發生了變遷。當旅游者帶著他們的文化結構旅游到此的時候,必然又使得這些傳統文化與外界發生交流與碰撞,尤其是那種“帝國主義形式的旅游”或“殖民式的旅游”[2]到來的時候,必然使得當地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而發生涵化或是變遷。文化變遷或者文化涵化都將使傳統民族文化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而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是一個民族的象征符號,是應受到保護和傳承的。但在變化著、前進著的現代社會,尤其是以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作為旅游吸引力資源的地方,難免會受到地方、外界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怎樣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成為了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博物館式的文化藝術與文化商品化

博物館與旅游業有著密切的關系,它通過陳列展覽的方式把區域內所有的文化藝術集中展示給游客。然而,博物館是一個特殊的場所,它不可能成為直接的旅游產業或者旅游商品,從這一概念和性質而論,所謂的博物館式文化藝術就是指那些在旅游區域內,具有吸引游客卻不能直接作為旅游商品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如民族傳統歌舞、節日、建筑等等。文化商品化(commoditization),指旅游使得目的地社會一切能夠吸引游客的文化都被標上價格而在市場上買賣。[3]酉陽桃花源景區是一個讓游客青睞的地方,然而如果要在這里欣賞土家擺手舞,就得在景區內吃飯,因為擺手舞被附帶在餐飲過程中。通俗而言就是有消費才有表演,而表演人員卻是餐飲服務員,表演者只為完成表演而表演,對擺手舞知之甚少,不會多跳也不會少跳。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商品化現象,它借助于餐飲過程而間接收費。我們說土家族擺手舞是一種博物館式文化藝術,它不能成為直接的旅游商品,但在這里它已經商品化了,因為只有游客消費才能欣賞擺手舞,表演者不再是以土家族的身份在展示,而是以一種為獲取收益的工作者的身份在表演,他們的表演所傳達的不再是擺手舞本身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只是一種特殊的經過包裝的舞蹈形式而已。民族藝術是民族傳統文化的藝術展現,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藝術,不斷探索在新的歷史時期里民族傳統藝術的適應性轉型。然而,那些依附于少數民族人民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文化藝術,一旦隨著經濟轉型而“發展”,就不再是它自己了。因而,必須采用博物館式的保護,必須維護民族傳統藝術原有的生存環境,讓民族傳統藝術在屬于自己的生態空間生存發展。要怎樣保存這些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怎樣使這些傳統文化藝術形式走博物館式道路而不被商品化是值得政府及旅游相關人員深思的問題。

(二)民族傳統文化藝術重創與真實性的困惑

旅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游客和東道主社會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關系,游客體驗目的地資源的同時也帶來外界的文化、思想觀念及價值取向,等等,當東道主社會在取得經濟回報的同時又能得到外界的肯定和各種文化模式的影響的時候,他們的民族意識、民族自信心得到加強,更自覺更自信地發揚本民族傳統文化,其直接后果可能帶來民族文化的重創或文化復活。筆者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調查時發現,一種叫“柚子龜”的旅游工藝品在后溪古鎮一家非旅游工藝品商鋪出售。據說“柚子龜”是土家族長壽龜圖騰崇拜的產物,寓意“健康長壽”,在2005年左右才重現后溪古鎮。筆者在后溪河灣山寨也見到了土家族傳統婚俗里的花轎,從花轎主人處得知,這是為了發展當地旅游業、復興土家族傳統文化的第一輛花轎。在酉陽縣各景點還見到一種稱為“炭畫”的工藝品,它借助現代工藝表現土家族、苗族人物故事題材……這些事實都說明了,地方開始搶救那些瀕臨滅絕或是消失的民族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得到恢復和保護,但另一個事實卻是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經濟收益。這里我們不免又會產生困惑,即旅游人類學中常提到的“文化真實性問題”(authenticity)。我們說博物館里陳列的展覽品、民族傳統舞蹈、建筑物以及為日常生活生產需要而制作的各種服飾、工藝品等,都是真實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體現。而游客在旅游過程中所見到的歌舞表演、服飾、民族工藝品難免是一種所謂的“舞臺化真實”(stagedauthenticity),它呈現給我們一種類似于真實的對象,正如戈夫曼(ErvingGoffman)“前臺與后臺”理論中所言,游客所領略到的只是前臺的舞臺化表演,而存在于“后臺”的真正涵義是不可見的[4]。正如我們看到的為了旅游收益而拿一輛轎子在游客面前展示,為了獲取利益而表演擺手舞。可見,東道主社會及其從事旅游工作的民眾,通過重構、創新來復興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帶來的利與弊同在,其結局可能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得到傳承發展,也可能是傳統文化藝術成為獲取經濟利益的偽真實產品。

三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原生態”與區域旅游可持續發展

“原生態”,可以定義為沒有被刻意雕琢,存在于民間的原始的、散發著鄉土氣息的文化藝術形態,然而民族傳統文化藝術應當是變化發展著的活的生命體,積淀著民族生存過程中最精練的信息,是本土文明延續生長最基本的精神要素。在區域旅游中它對當地經濟文化等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不可否認它因此也在區域旅游中悄然轉變,這種文化的變遷或者說轉變是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我們要求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保持“原生態”必須是在深刻了解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基礎上,合理地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嘗試。這種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原生態”要求也與區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相輔相成,區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當地的民族傳統文化體現民族的鮮活特色。

(一)建立新型社區參與———文化保護模式,杜絕純商品化交易

旅游業要發展,必然有當地政府、決策部門以及相關開發經營商的互動,然而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是社區的參與。民族傳統文化是在各民族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社區是其不可或缺的生活環境的組成部分,它具有生活化的性質,社區參與有利于對這些公共資源的保護。同時,社區參與要以參與決策、管理、經營、監督、利益分配為主要內容,從而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這種社區參與旅游的新型方式,能夠打破那種“因物質激勵而參與”的思想局限。文化商品化現象的出現大都在于只為獲取經濟利益而“盜賣”文化,要使得這種現象較弱或消失,就要社區躬親感受所處文化旅游資源帶來的利弊,同時去反思他們的生活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建立一種正確的文化保護觀念,在文化氛圍中尋求經濟增值。讓社區參與旅游的過程還在于能夠帶動民眾的積極性,筆者在酉陽后溪河灣山寨考察時發現,這里僅有的106戶人家,只有酉水河沿岸的十來戶戶主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回應我們提出的關于發展旅游方面的問題,而住在“上坎”④的人家卻只是一味地忙于農活,對于開發旅游態度“冷漠”。他們認為,旅游給他們帶不來收入,還會耽誤干活。當問及土家族文化時,他們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認為要忙于生計也沒必要去學。由此可見,社區參與旅游的重要性,只有當民眾在其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以及所處環境的意義的時候,才能轉變思想,積極參與到傳統文化保護的隊伍中,才能以主人身份來經營旅游事業,才能懂得文化保護與經濟利益的平衡關系。

(二)真正做到“前臺”真實與“后臺”傳統文化的銜接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旅游體驗過程中,游客感受到的大多也是經過加工包裝的地方文化。節日里的民族服裝、舞蹈、戲劇都是在舞臺化背景下出場的,這些傳統民族文化藝術經過現代藝術轉換而成為更“賞心悅目”的視覺影像,在旅游人類學看來,這就是舞臺真實,即“前臺”真實。但旅游人類學更擔心的是,這種舞臺真實所呈現的只是一種形式而沒有內容,地方的傳統文化藝術是一個民族異于另一個民族的標志,是鑲嵌在民族潛意識里的生活方式,所以,會形成傳統的節日、服裝、民族生活工藝品,而這些都是一種主動且具有“神圣”意義的事情,當旅游把這些變為一種“義務”的時候,地方就不會感到這些是為自己而活動的。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就必須有“后臺”作為銜接,人類學中所謂的“后臺”就是游客所看不到的,只有這些地方的民眾自己才知曉的民俗傳統活動。在旅游過程中就應該好好利用這個“后臺”,讓“前臺”的“義務”和“后臺”的“自主”結合起來,讓地方既能上臺表演,又能充分意識到本民族傳統文化依舊屬于自己。如將旅游活動與民族傳統節日分開,地方有開展自己傳統節日活動的自由,有自己獨立活動的區域。

篇(7)

2010年至今,我國自然村落發展狀況令人堪憂,近十年內減少90萬個自然村,數量大幅度減少至270萬個。如何更好地通過“因地制宜”發展模式對自然村落進行保護和經濟開發顯得尤為重要。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非常豐富。以文化興起的傳統村落如“中國牡丹畫第一村”洛陽平樂村、“中國畫里的鄉村”安徽西遞宏村、“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云南麗江古城、“生態民居的活標本”榮成東楮島村等都各具特色,可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文化產業對于傳統村落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東韓村發展模式現狀分析

東韓村概況

東韓村地處西安市邑區北郊,占地面積1.4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000余人,共計250余農戶,西戶省道穿村而過,28公里直通西安,擁有便利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對于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1994年,東韓人以“新農村――綠色村莊――農民畫莊”為主題,開始東韓新村建設,風格獨特的別墅式住宅,依托著濃厚的時代文化信息,以戶縣農民畫享譽中外,被譽為“陜西第一村”,年接待量達40000余人次,其中不乏來自德、英、美、法等各發達國家的游客,打造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外交流發展的平臺。

東韓村發展模式探析

1、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東韓村是新時期農民畫最早走向市場的發源地之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農民畫大門因而打開,政府鼓勵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第三產業,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村民收入顯著提高。其中,村中以潘曉玲、王乃良、曹全堂三位畫家為代表的農民畫銷量顯著,為拓寬銷售渠道、便于交流展覽,還建立了多個獨立畫室,吸引廣大藝術愛好者來此參觀拜訪,如著名畫家潘曉玲畫室,年訪客量達1500余人,年收入約七八萬元。

村委會非常重視農民畫發展,重新組織綠化和設計農民畫宣傳牌;組織人力對村口道路進行改造,設置文化墻和宣傳畫廊;村委會積極為村民謀發展,規范餐飲住宿業標準,通過定時的培訓與監管,實現了星級化水準,為更高效地接待游客提供了基本保障,與此同時,也解決了留守婦女、老人的再就業問題,在保護傳統文化發展的同時,保證了村民的基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旅游事業的迅速發展,不但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壯大了集體經濟,成為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

2、以工促農,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東韓村自有的 “西安旋播機廠”在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下,經過不斷的科技研發、管理升級、市場推廣等,最終發展成為西北地區目前規模最大的復式作業農機生產基地,使東韓村80%以上家庭的農作物噴水灌溉實現“設備化”,“以工促農”,在耕地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緩解近年依靠進口補給農產品需要、糧食進口的趨勢,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業的穩定發展。同時,外資企業不斷注入,私營企業不斷發展,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周邊以機械制造興起的企業蓬勃發展,工業園區面積不斷擴大,逐漸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改變了村民原本的僅依靠農業就業的局面,靠天吃飯的自然狀態。

3、引進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位。通過引進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味:一是大力治理環境污染問題,由村委會統一管理上下水管網,進行合理資源配置;二是興建各類基礎設施,如建立中心V場,增加各類休閑、健身等基礎設施,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滿足村民生活娛樂的基本要求;三是提高通訊水平,引進無線寬帶業務和數字電視,拓寬村民對外溝通的渠道,通過新興媒體更有效、及時地接觸各類信息。多方位地體現了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加快東韓村城市化進程,使村民提前步入城市化的生活,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

4、打造O2O平臺,大力推廣農民畫特色文化產業。為迎合時展需要,使“東韓村”更好地“走出去”,以人民群眾得實惠為目的,走特色發展之路,致力打造O2O平臺。通過大量的市場調研與走訪,決定發揮地處城鄉結合部的地理優勢,已有的農民畫文化資源優勢,利用村民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環境幽雅的村容村貌,在有完整經營思想和豐富管理經驗干部的帶領下,結合東韓村特色文化產業――農民畫銷售,建立O2O平臺發展電子商務業務,隨著產業群的不斷發展壯大,鼓勵O2O平臺深入發展到每一家每一戶,并集中進行培訓和指導,帶領更多村民享受信息時代高效便捷的運作方式,拓寬農民畫的銷售渠道,解決農民畫因季節差異導致銷售不均的窘境。

制約東韓村發展的主要困境

過度商業化

傳統文化村落發展的初期,由于當地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極高,農民畫得以快速有效的發展。然而在東韓村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舊的農民畫作品內容形式陳舊,表現技法單一,缺乏創新意識,無法緊跟時代潮流以致被市場淘汰,從而使農民畫的宣傳和發展進入瓶頸。為追求市場利潤最大化,農民畫作者開始迎合消費者的喜好進行創作,農民畫風格發生巨大的變化,逐漸走上“裝飾畫”的發展道路,一些作者不再僅僅依靠個人主觀及藝術感受作畫,導致農民畫藝術水平有所下降,對農民畫價值的發掘也逐漸減弱。如用絲網印刷來批量制作冒充手工繪制的農民畫,盜用他人名義作畫賣畫等,將農民畫創作活動過度商業化,丟失傳統的藝術特點。致使作者們根據市場需要不斷重復現有作品或減弱對藝術的更高探求,作品也就因此失去了藝術的獨特性與自主性。違背文化帶動產業經濟發展的初衷,轉變為單一地追尋經濟利益最大化,傳統文化的發展未能與村落發展同步。

未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優勢

農民畫作為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文化,應在聯系和發展其他行業具有重要作用。無論是對當地文化、旅游、相關衍生品行業的帶動和輻射,對當地經濟發展和村落建設的貢獻,還是農民畫本身的傳承和發展,農民畫應該是重點和中心。但東韓村當前農民畫的發展與其他產業,如農家樂、技能培訓、電子商務村等并無明顯的聯系。農民畫已不再是促進經貿、餐飲等各行各業的融合與發展主力,甚至與其他行業的發展相脫離,使其市場價值和巨大的潛力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農民畫的傳承與發展也存在較大的問題,處于落后趨勢,老一輩原創作者越來越少,新一代鮮有人繼承,因此農民畫思想內容過于老舊,無法融入新鮮血液,無法緊跟時代潮流,違背了傳統文化村落發展的初衷。

傳統文化村落發展模式的局限性和單一性

作為以農民畫興起的傳統文化村落,僅僅圍繞如何擴大“畫”的銷量,并未提到如何保護與傳承特色“農民畫”文化,且至今村中知名畫家僅有3位,導致農民畫產業的發展具有局限性,無法深入到其他產業推動其發展。其次,畫的生產、銷售、宣傳、培訓等仍處于單一模式,農民畫的創作缺乏創新性和市場適應性,導致農民畫難以發揮更大的整合能力。由于傳統文化村落的發展尚處于摸索探尋階段,面臨巨大的挑戰和無限的未知,并無優秀的、成型的模式得以借鑒,傳統文化村落的發展之路尤為艱難,東韓村目前也仍未對此現象想出具體的具有創新性的有效解決方法,傳統文化村落的發展模式還有待探索。

解決東韓村發展困境的對策建議

嚴格規范農民畫商業化發展

農民畫在商業化發展過程中,缺乏專業引導、組織、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場體系,也缺乏詳盡的產權保護體系,從而導致農民畫復制品、盜用品、殘次品叢生。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挫傷了農民畫家創作的積極性,還降低了農民畫質量水平。

在今后的發展中,政府應加強引導、給予扶持,建立健全市場機制,完善應有的規章制度,普及相關知識產權信息,為農民畫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統一規范農民畫的制作銷售渠道,嚴格控制農民畫銷售點的開發數量,提高可售出的農民畫標準,杜絕粗制濫造、成品大量復制的行為。與此同時,實行“創作”與“銷售”的分離,為畫家提供良好的創作環境,畫家只專注于農民畫的創作,保證作品的特色與質量;借助專業機構進行銷售,由機構進行市場調查、文化宣傳、產品銷售等工作,增加農民畫的宣傳力度,拓寬銷售渠道,擴大農民畫的銷售數量。合理分工,增強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目標。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文化優勢

作為三大畫鄉之一,擁有大量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東韓村,應在原有資源上加以利用和創造,將傳統農民畫與手工業、制造業相結合,如手工制品、工藝制品、紀念品、傳統家居等,打破二者之間的壁壘,將傳統文化精髓融入現代工業當中,創造出具有當地文化氣息的產品,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加大文化宣傳力度,開展各類以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活動,如文化藝術節、農民畫創作交流等,邀請全國各地的不同文化代表進行溝通和學習,提供與全國乃至全世界優秀文化交流合作的機會平臺,在交流與融合中創新,同時對當地特色產業起到宣傳推廣作用。開設特色旅游專線,如展館參觀、農民畫村莊農家樂體驗等項目,完善集餐飲、旅游、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綜合設施建設,吸引更多游客到來,將傳統文化融入特色產業之中,拉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多元化發展模式并存

在科技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只依靠單一的發展模式無法實現長期的發展。第一,a品多元化。以農民畫為中心,在已有基礎上開發創新同類產品,淘汰守舊落后的產品,推陳出新,創造市場活力,并開拓新的產品市場,滿足不同領域消費者需求。第二,人才多元化。重視人才培養體系。現有的文化積淀大多過于陳舊,現有的藝術家也多以上一輩老藝術家居多,因此文化村落的傳承與發展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要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培養新一代農民畫畫家繼承者,使之更具有競爭力。第三,技術多元化。加大電子商務發展力度,創新傳統宣傳模式,改革商業活動發展模式,利用互聯網的便利,進行有效宣傳,擴大市場需求,優化網絡銷售渠道、服務渠道。

要在物質文化資源充足的條件下,充實人力資源并在此基礎上創造價值,以技術創新為輔助,為其開辟宣傳發展之新道路。使三者有效結合,多元化發展。

結 語

西安邑區東韓村農民畫作為極具當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特色優勢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的地位不可替代,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傳統文化村落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盡管在創新文化村落發展過程中,經驗還尚為欠缺,模式還尚不成熟,發展道路還存在各種問題和弊端,但無法否認的是,傳統文化村落的發展之路,是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國家各項傳統文化保護政策的支持下,各級政府的扶持下,當地村民的努力下,傳統文化村落必定會闖出一條創新之路。

東韓村應該在堅持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之路的基礎上,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積極加強文化交流,在學習和借鑒世界優秀文化的同時將農民畫推廣出去,做大做強農民畫產業,創新農村發展模式,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加快當地文化經濟的繁榮、對促進城鄉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光.傳統村落[D],2013.

[2]農業銀行市場營銷缺陷及改進策略[J].中國商界,2010.

作者簡介

劉怡聰 西安外國語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金融學本科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玩弄丰满少妇xxxxx性多毛|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绝顶大高潮|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成人艳情一二三区| 双腿张开被9个男人调教|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老师穿超短包臀裙办公室爆乳|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成年美女黄网站18禁免费|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国产亚洲精品aaaaaaa片| 拔萝卜视频播放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人人色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丰满爆乳在线播放| 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免费| aaa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欧美video变态另类|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欧洲av无码放荡人妇网站| 野外3pgay激情男同|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抽搐|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中国老太丰满毛耸耸|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