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
時間:2023-08-11 16:55: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黑龍江省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培養高層次人才數量不足
高校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陣地”,為黑龍江省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資源。2014年,黑龍江省研究生招生205萬人,畢業生207萬人,在校生612萬人。2015年,黑龍江省研究生招生213萬人,其中碩士研究生總數為189萬人。雖然,黑龍江省研究生招生規模與其他省份相比并不低,但體現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層次人才――博士研究生人數總量卻明顯不足。2014年,黑龍江省博士研究生招生025萬人,占研究生招生人數的122%;2015年,黑龍江省博士研究生招生024萬人,占研究生招生人數的115%,僅占全國博士研究生招生總數的334%。黑龍江省與沿海發達省份相比,在待遇、發展空間與環境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導致省內博士生存量與流量都明顯低于沿海省份。因此,黑龍江省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博士生總量難以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從而制約了黑龍江省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功能的實現。
(二)高校思想觀念上存在偏差
長期以來,高校更加重視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在觀念上存在種種偏差。這種觀念偏差主要包括:第一,認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功利性的短期行為,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才是才是高校的主要職能;第二,高校擴招后,招生規模迅速增長,而教師規模的增長速度明顯低于學生的增長速度,造成教師短缺,多數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還要進行科學研究,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進行社會服務;第三,受政府財力所限,政府對改善高校辦學條件的財政支持力度有限,教師從思想觀念上對社會服務并不重視,而是更多的關注個人發展與福利改善,多數高校缺少進行社會服務的實驗手段與物質條件。思想觀念上的偏差,使得高校在人才培養的規格與層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脫節。同時,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越差,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就越弱,甚至會被邊緣化,導致地方政府對高校的財政扶持力度被繼續弱化。如此循環往復,將無法實現高校與地區經濟的共生發展。
(三)高校、政府與企業的聯動效應較差
地方政府的重大決策需要考量技術可行性、科技成果轉化、法律依據、行為邊界、與市場的關系等諸多因素,這就需要高校、政府與企業的聯合攻關,共同合作。目前,黑龍江省高校注重建設學科、專業、科技創新平臺與創新創業基地,科學研究往往偏重于某一領域,忽略跨專業、跨學科整合學校的優質科研資源,造成了產學研合作缺乏平臺與機制,難以形成優勢互補的研究團隊對政府的重大決策與重大科技創新進行聯合攻關,難以使決策建議具有針對性與可行性。
二、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對國家戰略研究不夠深入,培養的人才與提供的政策建議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以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領域實施的重大戰略“一帶一路”為例,國內外學者從大國關系、地緣政治、愿景與行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點、經貿合作等諸多視角進行了研究。與此同時,黑龍江省高校學者也開始對“一帶一路”戰略進行大量研究,但由于“一帶一路”戰略內容涵蓋戰略框架、路徑選擇、融資機制設計、貿易促進制度、風險評估體系構建等諸多領域,同時又要與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實際相聯系,多種復雜因素疊加增加了高校學者們對“一帶一路”戰略進行系統研究的難度,導致高校在黑龍江省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定位、作用等并不明確。因此,黑龍江省高校在培養人才的規格、層次與提供的政策建議方面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不強,產學研合作缺乏有效?C制
在高等學校評價體系中,由于科研成果質量容易量化,便于縱向與橫向比較,尤其是可以作為衡量師資隊伍水平的重要參考標準,而人才培養質量難以掌握實際情況并將其量化,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更是難以衡量。因而,在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評價體系中非常注重科研成果的數量,而忽略了對人才培養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傳統發展模式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追求數量與層次,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面追大求全,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意識不強,與政府、企業沒有真正構建有效的溝通、交流機制,相互之間缺乏實質性合作,阻礙了高校與地方經濟的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三)政府部門對高校財政支持不足,制約了高校可持續發展
地方所屬高校辦學經費來源受地方財政收入影響較大,雖然學雜費收入比較穩定,但仍不能滿足地方高校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制約了高校可持續發展。黑龍江省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與老工業基地,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同時面臨著環境承載能力的制約,效應疊加的結果使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穩增長、調結構、穩步推進供給側改革成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重心。在政府財政支持力度方面,雖然政府已逐年增加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但與東部沿海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黑龍江省高校軟硬件條件仍需進一步改善,尤其是對高水平師資的引進難度更大,缺乏高水平領軍人才也就無法形成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一定影響力的研究團隊,限制了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職能的實現。
三、黑龍江省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國家戰略研究中心,提升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國家戰略內容十分豐富,對其研究更應注重系統性,特別是不能忽略人才支撐這一核心要素。從目前情況看,各高校還沒有明確在國家戰略中的戰略地位與如何調整人才培養模式與專業發展定位,以服務于黑龍江省區域開發開放舉措,融入國家戰略,促進本省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鑒于此,建議由省級政府部門牽頭,組建國家戰略研究中心,成員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性企業等各個層面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對國家戰略及黑龍江省區域開發開放進行系統研究。依托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組建宣講團與培訓班,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進行宣講;定期舉辦面向政府、高校、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培訓班,有助于使其改變傳統思維模式,明晰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定位。高校擔負著提供人才支撐的重任,更要清楚認識到國家戰略給高校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通過深化改革,解放思想,以業績導向為原則調動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進而提升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二)強化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建立產學研合作有效機制
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意識不強,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師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夠,教師更多關注于自身利益的得與失。教師是高等學校最為寶貴的資源,也是培養合格人才的主力軍與中堅力量,但依據黑龍江省高校對教師的評價體系設計,注重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尤其是容易量化的科學研究,直接導致教師對有利于晉升職稱的事情就認真做,與晉升職稱無關的事情就少做或者不做,不改變現有的教師評價體系,恐怕將很難激勵教師去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高校要積極推動教育創新改革,實施人才培養創新。另外,政府應搭建平臺,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使政府、高校、企業真正建立合作機制,信息保持暢通,學者的政策建議能夠有渠道遞交到政府相關部門作為參考,高校與企業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領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破除傳統思想的束縛,通過制度引導,提高高校教師工作熱情與創業熱情。
(三)加大政府對高校的財政支持力度,改變傳統考核方式,促進高校健康發展
關鍵詞:土地利用;協調度;協調度模型;咸寧市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5-0005-04
引言
土地利用已成為人類與經濟社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最直接方式。我國人多地少,且土地資源質量分布不均。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就需要在協調土地資源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實現土地資源、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所以,學界對于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進行了相關研究,通過對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度的評價,明晰土地利用是否處于協調狀態,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為經濟社會快速持續發展做出科學指導。
隨著咸寧市城市規模的擴展,用地需求也越來越大。以2004―2013年為研究時間段,以土地利用結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個因素,建立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度評價指標體系,對咸寧市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協調度分析,提出咸寧市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調控對策。
一、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咸寧市經濟社會發展數據來源于2005―2014年《咸寧市統計年鑒》和《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土地利用數據來源于2004―2013年咸寧市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和《咸寧市統計年鑒》。
(二)研究方法
協調度是度量系統內部要素和系統之間在發展過程中彼此和諧一致的程度,是協調狀況好壞程度的定量指標。協調度低說明系統內部要素和系統之間的協調無序;反之,則表示系統內部要素和系統之間的協調有序。協調度是反映土地利用結構與經濟社會協調程度的重要指標。為更全面而準確地反映土地利用結構與經濟社會協調程度或整體功能的大小,有學者還引入協調發展度的概念,協調發展度是度量和評價區域內系統或系統要素之間協調狀況好壞與發展程度的定量指標。
二、評價模型的構建
(一)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分別從土地利用結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方面選取相關指標。土地利用結構指標包括人均土地占有量、耕地比例、林地比例、園地比例、其他農用地比例、居民點工礦用地比例、水利設施用地比例;經濟效益指標包括地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城鄉居民儲蓄余額、地均財政收入、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會效益指標包括人口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積、居民消費水平、市區人均綠地面積、農民純收入。
(二)數據標準化
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采用指數化處理方法,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即當X為正效應時:
Sj為第j項指標原數據值,Smax為原數據指標最大值,Smin為原數據指標最小值。
(三)指標權重的確定
指標權重確定的方法有多種,如德爾斐法、層次分析法、熵值法等,這里采用熵值法進行指標權重確定。
(四)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度評價函數構建
設{x1,x2,x3...xm}描述土地利用結構,{y1,y2,y3...ym}描述經濟效益,{z1,z2,z3...zm}描述社會效益的指標。
那么,土地利用結構函數為:f(x)=Wix′i
式中,Wi為土地利用結構指標的權重;x′i為土地利用結構指標標準化值。
同理可知經濟效益函數:g(y)=Wjy′j,社會效益函數 h(z)=Wzz′k。
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度的計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C為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度,λ為調節系數(λ≥2),本研究中選取λ=2。
(五)協調度等級評價標準
城市土地利用與經濟協調發展過程就是城市自然社會經濟綜合協調、交互脅迫的發展過程,其實質就是兩者相互作用、相互脅迫,由低級協調共生向高級協調發展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一個演化周期內,整個系統將經歷低級協調共生、協調發展、極限發展、螺旋式上升4個階段,采用均勻分布函數法擬定協調度的等級及劃分標準(如表1所示)。
基于此,引入協調發展度模型:D=C×T (3)
式中:T為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度的綜合評價指數,反映土地利用與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計算公式為:
T=α×f(x)+β×g(y)+χ×h(z)(α,β,χ為權重) (4)
三、實證研究
(一)研究區土地利用和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咸寧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湘鄂贛三省交界處,素有“湖北南大門”之稱,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
根據《咸寧統計年鑒》和咸寧市土地變更資料,2013年咸寧全市土地總面積975 149.92公頃,其中農用地為830 954.14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的85.22%;建設用地70 437.54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7.22%;其他用地190 543.3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7.56%。農用地中耕地和林地比例較大,耕地199 247.38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的20.43%;林地543 860.45公頃,約占土地總面積的55.77%。
近年來,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呈現出較快發展的趨勢。2013年,咸寧市生產總值為872.1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6%。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8.7∶48.5∶32.8。全年固定資產投資953億元,增長28.9%。常住人口248.5萬人,城鎮化率4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 581元,增長9.9%。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 480元,增長1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二)協調度評價結果與分析
1.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和權重確定
(1)數據標準化,運用公式(1)將土地利用結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個指標里各個指標數據標準化,除了居民點工礦用地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為負效應外,其余皆為正效應。
(2)根據熵值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如表 2所示)。
2.協調度評價結果分析
(1)結果
采用表2 的數據,根據公式(2)至(4)測算得出咸寧市2004―2013年的土地利用結構評價分值、經濟效益評價分值、社會效益評價分值和總協調度C 值,綜合評價指數體系T、協調發展度D,確定每年度的協調度結果(如表3和下頁圖所示)。
(2)分析
第一,從總體狀況來看,2004―2013年咸寧市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度D值總體呈增長趨勢,這是由于咸寧市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土地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結構不斷優化,從而使得土地利用結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發展逐步協調。2005―2006年從嚴重失調到瀕臨失調,這是由于2005年開始咸寧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建設用地效益提高;2007―2013年一直保持平穩上升,從瀕臨協調到良好協調。這說明隨著咸寧市城市化發展,土地利用結構處于越來越合理的階段,加之咸寧市經濟社會發展迅速,三者互動效應逐漸加強,使得協調程度越來越穩定。
第二,2004―2013年咸寧市土地利用結構評價分值呈先下降后增長的趨勢,總體從2004年的0.4781增長到2013年的0.6251,其中2004―2008年呈下降趨勢,這是由于隨著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城市用地的結構和布局隨之發生變化,咸寧市的人均耕地比例從2004年的0.21259%下降到2008年的0.1982%。園地從0.0306%下降到2008年的0.0303%;其他農用地比例從0.0692%下降到2008年0.0687%;居民點工礦用地比例則從2004年的0.0366%提高到2008年的0.0378%;林地比例從2004年的0.4276%提高到2008年的0.443%;說明這一階段隨著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土地利用結構發生了改變,建設用地過快增長導致耕地等農用地面積下降過快,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因而其評價分值從2004年的0.4781直接下降到了2008年的0.1714。2009―2013年土地利用結構評價分值則一直平穩上升,說明隨著咸寧市城市化的持續發展,土地利用結構中的各個指標逐漸達到相應的平衡,土地利用結構逐步趨向合理。
第三,2004―2013 年咸寧市經濟效益發展水平一直逐年穩步增長,其評價分值從 2004 年的0.0151增長到2013年的1.000,呈快速增長趨勢,這是因為咸寧一直致力于經濟的發展。其地均GDP從2004年的2.1 萬元/ hm2提高到2013年的8.94萬元/hm2;人均GDP從2004年的7 402元/hm2提高到 2013 年的29 408元/km2;地均財政收入從2004年的1 505元/ hm2提高到2013年的8 399元/hm2;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 2004 年的2 360元提高到2013年的10 812元,提高幅度非常大;人均城鄉居民儲蓄余額從2004年的0.38萬元/人提高到2013年的1.51萬元/人。可以看出,地均GDP、人均GDP、地均財政收入、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人均城鄉居民儲蓄余額等指標都在逐年增長,經濟結構發展逐步變得合理,因此從2004―2013年咸寧市經濟效益評價分值一直持續增長。其中,2010年土地經濟效益評價分值快速上漲,是由于借助于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的開展和鄂南經濟強市建設重大戰略的實施,使得整體水平大幅上升。
第四,2004―2013年咸寧市社會效益評價分值總體呈明顯增長趨勢,其評價分值總體上從2004年的0.1282快速增長到2013年的0.8582。雖然其中也有小幅波動變化,但增長趨勢明朗。2004―2010年,社會效益評價分值一直處于0~0.3的低值區,但2010―2013年社會效益評價分值持續上升,到2013年達到了0.8582,這是由于自2011年以來,咸寧市致力于建設生態宜居城市,使得社會生態總體水平大幅上升,因而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2004―2013 年,咸寧市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度D值從2004年的0.0474增長到2013年的0.8605,總體處于平穩上升的趨勢。這是由于城市化的持續發展,咸寧市強化土地管理力度,實現工業進園的制度,大力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改外延式擴張為內涵式發展,控制了耕地向建設用地轉變的速度,加上招商引資的效應,GDP增速較快,社會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并逐漸趨于合理,土地利用效益逐步提高。
(二)土地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調控建議
職業教育作用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重視。本文從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入手,通過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闡述,對比提出了我國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以期能為這一課題的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
職業教育;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于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問題,既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內容時時更新的課題。在這個問題上,“發展”是目的,“協同”是根本。
一、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協調性
我國的職業教育雖然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在適應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著明顯的不協調性。概括地說,一方面,我國職業教育還不能完全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職業教育具有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負功能。
(二)國外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現狀
從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來看,二者協同發展的前提是必須對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系統實行科學地管理,因為只有這樣,生產力才能變成社會進步的巨大推動力量。美國政府免費提供土地,實施《土地贈與學院法案》,允許大學變賣這些土地,作為高等職業大學的經費,用以為落后地區的農工人員提供受教育機會,培養出大量的高等技術人才,極大地帶動了美國社會經濟的增長,加大了社會財富的積累,反過來,又翻倍增加對高等職業大學的經費投入。由此,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力就這樣被美國政府左右和掌控了。提高決策者對于區域經濟社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調控力度的重視,就能有效地控制區域經濟與職業教育的協同發展,尤其當區域經濟社會與職業教育的發展陷入混沌狀態時,國家政府適時加大調控力度,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區域經濟與職業教育發展的協調力度。
二、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幾點建議
職業教育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了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要更新“一個觀念”。當前社會對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重普輕職”觀念仍然存在,職業教育辦學條件較薄弱,師資隊伍結構不盡合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不夠,因此?要加強職業教育,首先就是要引導社會樹立新的職教理念,做到既尊重知識也尊重技能,既尊重科學研究型人才也尊重技能技術型人才,從根本改變“千軍萬馬擠普通教育獨木橋”的狀況,轉變職業教育在不少人眼里是“二流教育”的觀念,樹立“抓職業教育就是謀發展,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的觀念。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大統籌力度,整合職業教育資源,根據產業發展的情況,明確職業教育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職教辦學條件,并進一步充實師資隊伍,著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第二,要具備“兩個能力”。一是職業教育要具備把握市場的能力。當下,職業學校必須具備適應市場能力,職業教育也必須要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職業學校想要生存和發展,這是前提。作為職業教育,不能就教育而研究教育,而是要瞄準市場需求,市場需求實際上就是經濟和社會的需求。市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個適應市場的過程,也就是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同時也是調整職業教育戰略思維的過程。要求職業教育要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還要有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教育模式的應用機制。二是要具備自我完善的能力。這種自我完善的能力實質上就是與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原動力。“打鐵還須自身硬”。要想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出又多又好的適應型人才,光有規劃,光有眼光還遠遠不夠,還要在自身建設上下功夫。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吃透各級各類政策,基地的建設,師資的建設,等等,都是自我完善過程不可或缺的內容。第三,要協調好“三個關系”,要建立“三個新常態”。一是協調好職業教育發展規模與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的關系。職業教育要結合目前正在進行的供給側改革,既不能盲目地擴招,也不要一味地縮減。這個“度”的掌握就是要以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速度為基準,經過深度的磨合之后,實現二者的協同發展。二是協調好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的關系。職業教育的專業是與區域經濟的產業相掛鉤的,也是與社會所需的職業相適應的。我們的提法是,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聯系密切的專業一定要精心設計,做大做強,做精做細;而經過分析和預測后在未來的某個時期可能需要的專業,我們要提前設置,但要控制規模。三是協調好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的用人標準的關系。這個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前兩個問題的總結,而實際上這既是一個客觀的要求,也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從現狀分析中我們看到,當前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不適應性往往表現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盲目性和從眾性。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這個大方向上是一致的,而不同的職業院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又各有不同,必須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有的放矢,學以致用,才能實現協同發展。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涉及到二者協同發展的問題,又牽扯到方方面面的關系,政策層面的、法律層面的、體制層面的,機制層面的,等等,需要我們長期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筆者相信,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逐步深入,職業教育的又一個春天也即將來臨,而其與區域經濟社會的關系也將更加緊密,更加和諧。
作者:張越男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盧兆梅.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改革與開放,2013,04.
關鍵詞:民航;政策扶持
一、研究背景和目標
民航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其發達程度對內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水平、經濟結構和開放水平等狀況,對外則是衡量國家、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航空運輸不再僅是一種交通運輸方式,而且成為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重要載體和通道。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航空運輸越是發達的地區,往往也是外向型經濟比例越高的地區和以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醫藥、精密儀器等高附加值新興產業越發達的地區。
研究明確民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爭取各級政府加強對民航業發展的高度關注和支持、加快出臺民航業發展扶持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和支撐。
二、研究內容
(一)民航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
在對民航業基本構成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民航組織292 號文件所確定的基本框架,民航服務對地區經濟與社會文化的四類影響和貢獻。1、直接影響。主要是民航運輸業本身創造的產出、增加值和就業進行分析,包括航空公司和機場運營、飛機維修、空管和直接為乘客服務的各類單位影響進行測算分析其貢獻價值。2、間接影響。主要是民航運輸業提供服務的相關行業,如航空燃油供應商、建造附屬設施的建筑公司、機場零售商店商品的制造商有聯系的工作,以及商業服務部門中各種各樣的活動等影響進行測算分析其貢獻價值。
3、誘發影響。主要是民航運輸業從業人員(包括直接和間接)本身消費需求而引發的服務環節,如在零售商店、銀行、住宿、餐飲等影響進行測算分析其貢獻價值。4、催化效應。主要是我省民航運輸業指航空運輸對整個經濟鏈中其他行業發生的影響,如促進對外貿易、促進旅游業發展、吸引投資等影響進行測算分析其貢獻價值。以鹽城為例:2003年9月,韓國現代起亞集團決定在鹽城投資建設“汽車城”,條件之一就是必須開通鹽城至韓國的航班。2004年4月,鹽城市政府財政補貼3000萬元開通鹽城――首爾國際臨時包機航班。2005年總投資68億元的“汽車城”項目落戶鹽城。2010年,汽車年銷售量33.3萬輛,實現銷售收入390億元,上繳稅收29.73億元,帶動就業近 5萬人。與此同時,到2010年底,600多家韓資企業落戶鹽城,一個現代化的韓資密集區正在形成。另外,以2009年6月開通的鹽城―香港航線為平臺,鹽城市的日韓港臺招商突飛猛進,僅落戶鹽城的臺資企業就有近700家。鹽城市委市政府利用機場和航線資源,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做法,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成為依托機場的催化效應,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典型。
(二)民航發展政策扶持現狀
三、民航扶持政策措施與建議
在以上研究基礎上,結合我省目前民航業扶持政策現狀,研究提出促進我省民航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措施與建議,研究重點是財政、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與建議。
(一)財稅扶持政策
民航業的公益屬性,以及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先導性和引領性作用,決定了其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財稅支持。在研究過程中,將重點對設立民航發展專項資金、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開展研究。
(二)投資融資政策
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民航業既是國家相關政策引導的主要方向,也是我省目前民航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對民航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渠道多樣化的政策措施進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三)用地供地政策
土地是機場及其設施構成要素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機場的建設和發展必須以一定范圍的土地為依托。為保障機場建設項目和航空運輸服務企業新增建設用地需求,需要對土地資源的獲取、使用、經營等問題進行研究,提出相關保障措施和建議。
(四)綜合配套政策
主要從航空業發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運輸市場開拓、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臨空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和建議。
參考文獻:
[1]常露.民航企業集團的財務集中控制.中國民用航空,2002; 3
[2]潘億新.歐洲民航組織的財務管理.中國民用航空,2003; 7
[3]何超凡, 周峰, 于淑香等.航空企業財務公司模式和發展戰略.中國民用航空, 2005; 5
一、區域發展規劃的理論基礎
德裔經濟學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發展理論,他認為經濟增長過程實質是一個不平衡發展過程,發展中國家應該在資源和資本有限的實際情況下,優先發展少數“主導部門”,尤其是“直接生產性活動”部門,通過“關聯效應”和“資源優化配置效應”,逐步擴大對其他相關產業的投資,帶動后向聯系部門、前向聯系部門和整個產業部門的發展,從而在總體上實現經濟增長。不平衡發展理論蘊涵了通過有計劃發展重點產業和重點地區,促進經濟整體增長的思想,被許多國家和地區應用于區域發展規劃,并產生了兩種重要觀點――增長極理論與累積性因果循環理論。
法國經濟學家佩魯提出了“增長極”的概念,他指出:“增長并非同時出現在所有地區,而是以不同的強度出現在增長點或增長極,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擴散,對整個經濟具有不同的終極影響”。后來的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對佩魯的抽象理論進行了具體化。布代維爾(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經濟空間轉換為地理空間,認為增長極是若干推進型企業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張在經濟落后地區建立大型推進型企業,并以此為增長極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結合城市中心論,提出經濟的空間發展經歷了以下階段:第一階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區域性中心;第二階段,以中心點為基礎形成了一些區域中心城市;第三階段,以中心城市為極核向周圍地區擴散,形成第二級城市;第四階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級城市相輔相成,形成現代化的城市體系和完整的空間點軸網絡系統。增長極理論在政策操作上帶有強烈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傾向,其政策主張使城市成為所在地區的增長極,圍繞城市建立區域發展規劃。
瑞典經濟學家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以社會過程理論為基礎,提出了著名的“累積性因果循環關系”原理。該理論把經濟社會發展過程看成是一種動態發展過程,并把經濟社會環境內的各種因素看成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經濟社會諸因素之間的關系不是均衡或趨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積累效果的循環方式運動,是累積性因果循環關系。他把一個國家分為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結構。發達地區產生兩種效應:極化效應與擴散效應。極化效應是指正在擴張的產業中心地區對周圍地區資金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以及儲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區發展向心力引起這些要素向發達地區流動,并導致周圍地區的衰退;擴散效應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各種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擴散又流向周圍落后地區,從而促進了周圍地區的經濟發展。二者從不同的方面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累積性因果循環理論關于地區經濟由不平衡發展到平衡發展的過程和條件的合理闡釋得到了發展中國家的認可,并被廣泛用于各國的地區發展戰略和規劃的制定。
二、不同層級區域發展規劃模式及評述
伴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我國也在學術上和實務上探索編制科學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自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20世紀末的宏偉目標后,各省、市、區先后開展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并根據本地條件制定了相應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已經形成了國家、省、市、區(縣)四級規劃體系,各級規劃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點。
全國性的發展規劃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十一五”之前稱“五年計劃”),除規劃總體發展指標外,主要以部門和地區發展時序、生產力布局等為主要內容,形成了梯度推進的規劃模式。如我國“七五計劃”把全國劃分為東、中、西三大發展區域,指出要先重點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再逐次發展中部和西部地區,具體應用實施了由高梯度地區向低梯度地區推移發展的梯度推進模式。
省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大多以點軸規劃模式為主。隨著經濟的不平衡發展,一些城市或區域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各省將這些城市或區域看作增長極,通過規劃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使產業和人口向交通干線聚集,沿線成為經濟增長軸。
市及市級以下區域發展規劃主要是中心城鎮規劃模式,即以區域中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鎮為規劃的主要對象,通過中心城鎮對周圍地區輻射作用,帶動區域發展的一體化。市縣一級由于區域層級較低,不可能像省級發展規劃的點軸模式一樣多“點”開花,一般確定一個主體城鎮作為中心,資源、人口向中心城鎮集中。
總體來說,現有國家、省、市、區(縣)四級規劃體系和規劃模式與我國現階段發展水平是基本適應的,但并非十全十美,還有著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發展目標體系和目標值的設計存在局限。由于政府體系的層級性,本級發展目標體系的主體框架多由上一級發展目標體系引申而來,體系中主要指標的目標值也多由上一級指標的目標值分解而來,但由于各區域特點的不同,這種依葫蘆畫瓢規劃方式并非完全科學。第二,省、市、區(縣)規劃模式中增長極的選擇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論是省一級的點軸規劃模式還是市縣一級的中心城鎮規劃模式,其規劃的核心是對增長極的選擇,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區域現有發展水平作為選擇增長極的基礎,即將當前經濟總量大、發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區域作為增長極。但選擇增長極最主要的標準應該是其具有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來源于經濟地理位置、要素稟賦以及政策資源等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現有的發展水平并不代表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第三,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縣一級中心城鎮規劃往往將城鎮化與工業化結合,重視經濟發展目標,忽視社會和環保目標的規劃,重視工業發展和規劃,忽視農業農村的發展和規劃,等等。
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模式設計
為彌補現有區域發展規劃模式的不足,本文嘗試建立一個系統的規劃模式,以適用于各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一)規劃模式設計的基本思路
自然條件、區位條件、經濟社會條件以及可供開發和利用的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資源是一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這些資源和條件確定了區域發展的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之所在。因此對一個區域進行發展規劃的前提是對一個地區自然稟賦、區位條件和經濟社會資源做出準確的分析評價。
經濟社會發展條件說明了區域發展的優勢和潛力,而現狀是這些優勢和潛力發揮的結果。這些優勢和潛力發揮的效果如何,區域的發展處于一個什么樣的階段和水平,需要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進行正確評價。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一個地區是一個結構復雜的系統,它們通過資源、勞動輸入以及自身的功能運動,生產出物質和精神的產品,以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需要。評價一個地區的綜合發展水平時,應從系統論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標體系,對這個地區的各個子系統進行綜合全面的評估,并綜合各個系統的指數,形成這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水平指數。
規劃的最終目的是對未來進行設計,在充分利用經濟社會發展條件,準確評估現有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綜合運用發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及技術經濟、數理統計的方法,預測未來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指標的目標值,并建立發展目標體系。對照發展目標,就基礎設施與生產力要素等直接影響發展目標實現的方方面面,展開定性定量分析,找準區域發展“瓶頸”制約,確定相應對策。
(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模式構建
根據綜合評價的思路,從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對策建議四個層次構建綜合評價模式。框架圖如圖2所示:
1.經濟社會發展條件評價
運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對某一區域地理位置、資源稟賦、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資金、勞動力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全面了解一個區域的發展基礎,確定區域的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區位條件評價、自然條件評價、經濟社會條件評價等方面。
區位條件評價包括對區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經濟地理位置的評價。通過自然地理位置的評價明確區域所在區位的優劣勢;通過對經濟地理位置的評價明確該區域的經濟資源和一段時期內某些資源的突出價值。
自然條件評價包括自然地理評價和自然資源評價。其中自然地理評價主要通過對區域氣象氣候、水文、地質地貌、土壤、植被等情況的描述、評價,摸清區域生活生產的基本條件。這些因子雖然不能進行開發,并投入生產過程,但對經濟社會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地質地貌主要影響資源和市場的可達性,氣候、水文、土壤主要影響農業的生產。自然資源評價主要通過對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旅游資源的分析、評價,明確區域自然稟賦方面的優劣勢,這些資源是決定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差異的關鍵因子,其優劣和豐歉程度表現了一個區域的基礎素質。對自然資源的評價一看豐度,二看可開發性,三看多項資源的配合情況。
經濟社會條件評價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對城市建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水利設施、能源、土地、勞動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分析、評價,明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的優勢與“瓶頸”,這些環境因子對市場微觀主體的發展極為重要。
2.構建指標體系評價發展現狀
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評價的關鍵在于構建綜合評價體系。綜合評價體系主要由綜合指標體系、參照系以及相關技術方法有機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綜合評價體系,可以科學衡量現階段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發展的協調程度,集評價、分析、監測和預測多功能于一體。
參照國內外評估標準和要求,結合中國區域經濟的實際情況,遵循系統全面性、穩定可比性、簡明科學性、靈活可操作性等原則,嘗試從經濟、社會、生態、制度四個方面,設計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與生活質量、人口素質與科教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進步五個大類指標,構建區域經濟社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經濟發展類指標。主要評價經濟水平、經濟結構與經濟效益,包括人均GDP、經濟增長率、非農產業增加值比重、出口額占GDP比重、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等。
社會發展與生活質量類指標。包括城鎮實際失業率、每萬人醫生數、平均預期壽命、恩格爾系數、貧困人口占總人口比重、每百戶居民擁有電話、城鎮社會保障覆蓋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城鄉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每萬人治安案件發生率、基尼系數。
人口素質和科教發展類指標。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經費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萬人農業科技人員數。
生態環境保護類指標。包括耕地保有量、工業“三廢”處理率、環保投資占GDP比重、城鎮綠地覆蓋率及森林覆蓋率、水環境質量指數、大氣環境質量指數、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況。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制度環境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制度雖然不能直接產生生產力,但是它影響了市場運行效率和市場主體之間的交易成本,從而影響到資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諾斯認為:“一種經濟長期變化的主要來源是結構變遷,……結構變遷的參數包括技術、人口、產權和政府對資源的控制。政治―經濟組織的變遷及其相應的激勵效應是將結構變遷的所有來源理論化的基礎,而且還有包含著有目的的人類活動的制度改變。”根據中國發展的政府主導的特征,在制度評價中將重點放在以行政體制為中心的相關制度的評價。在評價指標體系方面,以建立行政體系為中心內容的評價指標體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況。在具體指標的選擇時盡量選擇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標來評價,這樣可以避免與經濟社會評價指標的重復。
以行政體制為中心的相關制度的合理性與完備性最終都會以各種方式對處于制度環境中的經濟、社會及政府自身產生影響,得到直觀的體現。因此,對制度建設的評價可以通過以定量的方式構建與行政體制相關制度實施后的績效評價體系并結合行政體制相關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備性的定性分析來進行。
定量評價內容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機構的評價。經濟制度方面,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經濟運行環境(財稅制度、信貸制度)、非國有經濟發展、商品市場發育、要素市場發育等。社會制度包括:社會安全(城鎮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治安、自然災害等)、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教育與培訓。環境制度包括:環保投入、三廢處理率等。機構及能力包括:政府運行效率、中介機構發展狀況。
定性評價從制度建設自身的合理性、完備性和現實性出發,對定量評價進行解釋(原因)和補充(定量評價未包含的內容),關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規的完備性(制度有無)。如: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方面、招商引資政策、城鄉統籌、民辦教育制度問題、政府信息公開、市場體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組織發展等。②制度的現實合理性,如是否與歷史發展階段相適應,是否與非正式制度相協調。③制度落實執行情況和制度創新情況。明確制度績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度建設的方向和措施。
3.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預測
在確定具體發展目標之前,需要總體把握區域發展的方向和重點,確定區域發展戰略。根據發展條件和發展現狀的分析評價,通過SWOT等技術手段進行要素的匹配綜合,分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內部條件和面臨的外部環境。
發展目標指標體系與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保持對應,這樣即便于運用歷史數據對發展目標進行預測,也便于將規劃目標與現實狀況比較,體現規劃的效果。
綜合評價體系說明了“現在是什么樣”,發展目標設計了“未來會成什么樣”。如何實現現實到未來的飛躍,關鍵在于基礎設施和各種生產要素支撐。根據所確定的發展目標指標值,可以分析、測算實現發展目標對基礎設施和生產要素的需求量,對比現有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現狀,計算出相應的土地、資金、勞動力、技術、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設、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的瓶頸制約。
彌補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頸”制約的載體是項目,也就是解決“應當做什么”的問題。如交通運輸不能滿足發展需求,就應該設計交通建設項目。各級政府都制定了中長期重大項目規劃,通過基礎設施和生產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評價政府中長期重大項目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對不足之處提出項目設計建議。通過項目設計,找到了區域規劃走向實用性的途徑,從而實現 “區域分析―區域規劃―項目設計”的高度統一。
4.參照系的選取與運用
無論是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評價還是發展目標的預測,僅僅局限于本區域進行歷史分析,并不能判斷區域發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須與其他區域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對比作出更加準確的評價和預測。參照系可以選取國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內其他區域或周邊區域,及國內條件相似的其他同級區域等也是選擇的對象。
參照系選擇和運用應該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可比性,參照系應該從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相近,或區位條件、資源條件和政策條件等相似的地區中選擇;二是差距性,參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區域外,也要有與本區域拉開差距的區域,為目標設計提供空間;三是連貫性,選取的參照系既可以運用于現狀的比較分析,評價現階段的發展水平,也可以與預測目標實現后的綜合效應比較,評價規劃完成后的發展水平。通過與參照系的比較,在更加寬闊的視野上發掘本區域的比較優勢與比較劣勢,從而以此為基礎,確定區域發展的定位。
5.區域發展規劃的方法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要研究的對象是區域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所以規劃應堅持系統論的觀點,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應用一些模型來做定量研究,從而更簡潔地揭示復雜經濟過程中的本質特征,更準確地描述、評價區域發展的現狀和基本趨勢。
對于發展目標的預測設計主要采用計量經濟模型。在收集統計資料的基礎上,選取模型參數,并通過樣本數據來做擬合對其結果進行檢驗,主要包括ARIMA模型預測、二次指數平滑法預測、線性回歸預測、Logistic回歸預測和組合預測。計量經濟模型以模擬歷史從已經發生的活動中找出變化規律為主要技術手段,但是并沒有系統地反映經濟發展各部門間的相互關系。為了反映各經濟生產部門投入與產出之間密切的生產技術聯系和經濟聯系,還可以采用投入產出模型。由于投入產出模型結構復雜,投入產出表的編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區域規劃中運用的還不多。
對于發展規劃,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層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統動力學方法等。層次分析法(AHP)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決策者通過將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層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間進行簡單的相對重要性比較,從而得到各相關因子相對重要性的矩陣形式,然后通過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對應的特征向量,計算出各因子的權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據區域經濟規劃的實際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與網絡技術結合起來,給出一類區域經濟網絡模型,并提出一種尋求有效解的Pareto最優算法。系統動力學方法是一種以反饋控制理論為基礎,以仿真技術為手段的研究復雜社會經濟系統的定量方法。系統動力學模型本質上是具時滯的一階微分方程組,其特點是強調結構的描述,處理具有非線性和時變現象的系統問題,能對經濟社會系統進行長期、動態、戰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與研究。
四、完善政府區域發展規劃的建議
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規劃的作用,著手編制從經濟社會發展到專項領域各個層級的規劃,但由于政府規劃模式自身的特點,政府主導的區域發展規劃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1.發展目標的設計要以區域發展條件為基礎
在政府主導的規劃中,發展目標多數來源于上級規劃目標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帶有很多主觀性和指令性的成分。雖然政府能夠對目標的實現起到重要的組織推動作用,但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自身的客觀規律,是多方面的條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自然條件、區位條件以及能源、資金、土地、技術、勞動力等經濟社會資源存在著客觀的可開發利用能力和承載能力,這種承載力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發展目標的設計一定要對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評估,尊重客觀條件,尊重客觀規律。
2.發展規劃要注重要素瓶頸的分析
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為基礎規劃設計的發展目標,是經濟社會各要素綜合效用的結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個區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現有供給與實現發展目標的需求之間的缺口。這些要素供給不足的問題,很可能因為“短板效應”,成為制約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影響規劃目標的實現。因此在政府區域發展規劃中要注重對要素“瓶頸”的分析,對短缺要素的種類、數量做出科學的預測,從而通過相應的政策引導和項目策劃,增加這些要素的供給,打通“瓶頸”要素的制約。
3.發展規劃要注重制度建設的規劃
制度對經濟社會的運行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劑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礎設施的主要融資者和投資者,是區域發展的領導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與創新主體,擔負著區域規劃、建設、經營、管理的重任。以行政體制為中心的相關制度在整個制度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與完備性最終都會以各種方式對處于制度環境中的經濟、社會及政府自身產生影響。因此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要注重對制度建設的規劃,尤其要注意政府對中央和上級政策的落實,對本地相關制度的創設、實施與調整,對自身良好、高效機制的構建。要將制度建設規劃納入規劃的范圍,作為整體規劃的一部分。
4.發展規劃要注重區域協作與配套
產學研結合對高職院校來說是個熱門話題,產學研結合其根本意義在于高職院校的發展要面向市場、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主戰場,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內在要求。
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還指出產學研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要之路,要積極探索校企全程合作進行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
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沒有充分認識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沒有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全面發揮人才培養、科技開發、社會服務的作用。以下淺談其具體表現及對策: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高職教育對于社會的任務和作用,歸根到底根本職能是為社會開發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高職教育的規模和水平。
高職教育到底是以培養技術型應用性人才為主,還是以培養技能型應用性人才為主,對這一人才培養定位問題應有清醒的認識,否則高職教育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將無所適從,高職教育也將迷失發展的方向。當前全國高職教育按照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多數高職院校過度削減必要的理論課程,片面強化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辦學層次向中職教育下移,導致學生實際應用能力降低。使得高職院校與中職、技校甚至培訓機構無異,只重視技能訓練而忽視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將嚴重削弱了高職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的競爭力,也將失去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獨特優勢。
高職教育產學研結合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是培養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專門應用性人才,即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礎性的研究工作者,應該是既能動手,又能動腦的技術浪濤用型人才為主。
二、專業設置的市場導向
專業是高職教育辦學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契合點,當前高職院校對專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不夠,沒有認真分析區域產業背景、行業格局、企業需求和自身辦學條件,專業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帶有隨意性和盲目性,與區域社會接軌不密切,缺乏市場的導向性,其結果是大量相同或相似專業的重復設置,優質資源分散,專業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高職院校有效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特色專業明顯不足,這也是造成結構性失業的根源之一。
高職院校多數是由地方政府主辦的,為了獲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必須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其次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技能型應用性人才,這類人才必須與區域的人才市場對接。所以高職院校要主動以需求為導向對接區域產業設置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做好區域產業的調研和預測,通過市場調查明確高職教育定位,使專業結構與區域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同步,在變動中升級,培養區域產業不可替代性專業人才。
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
當前高職院校突出表現在為帶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的作用不大。表現在自身的科技創新實力不強,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方面為企業做出貢獻不大,為高新技術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等。
建立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的保障機制,主動參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提高職院校帶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和促進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的作用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要發揮自身優勢,在實現各自目的基礎上,主動讓“利”給合作企業,通過人、財、物的市場化運行與管理,校企雙方產權明晰,職責明確,制度保障,充分調動企業參與高職產學研結合的積極性。
四、師資隊伍的結構性轉型
由于我國高職教育辦學時間不長,大多數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合并“升格”而來,即脫胎于中專辦學模式,基礎較為薄弱,具備較高理論知識,有豐富實踐經驗,能參與企業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的教師很少,這是制約高職院校推進校企合作的關鍵因素。還有是具有生產性和新技術研發功能的設備不足,為區域企業培訓員工作用不大,這些因素都導致高職院校不能吸引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影響產學研結合的順利開展。
我們認為當前對高職教師僅提“雙師素質”的要求是不夠的,從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高職教師必須從“雙師型”走向“三能型”,使高職教育的師資隊伍進入結構性轉型。高職“三能型”教師指教師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能勝任理論教學;要提高動手能力,能指導學生實訓、實踐;還要求教師參與企業相關研發工作,能幫助企業克服技術難題,開展應用性研發。同時,加大與區域產業相匹配的教學設備投入,使高職教育軟硬件上都有利于走產學研之路,更好地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產業升級是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必然要求,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是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在高職教育內部視角下,產學研結合的價值取向是以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根本動力在于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的使命。因此,高職院校要提升自身的辦學實力,只有確立職業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并重的人才培養目標,確保人才培養方向,建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實際,適應地方經濟和人才市場要求,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合格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亞峰.高職院校產學研結合的對策與建議[j] 科教導刊2011.11
[2]教育部.關于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 2012.7
一、互動發展模式歸納
被調研高校在服務地方、與地方發展互動方面都各有特色,主要形成了以下六類富有成效的高校與地方發展互動的模式。
(一)高校通過實施服務地方計劃實現校地互動發展的模式
南通大學、濟南大學、臨沂大學、揚州大學通過制訂實施服務地方行動計劃,用計劃統領和推動服務地方工作,目標明確,措施有力,成效顯著。
南通大學成功實施了《“五支撐一引領”服務地方行動計劃》,有效地推動了“校地互動”深入發展。濟南大學成功實施《服務濟南行動計劃》,通過五大舉措,形成全方位推進互動的局面。確保計劃落實。臨沂大學實施《服務沂蒙行動計劃(2012―2015年)》,重點是發揮大學的六大優勢,使大學成為引領和助推老區發展的強大“引擎”。 揚州大學大力實施“創新服務促進計劃”,積極推行與區域發展、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三個聯動”。
(二)高校通過建立健全服務地方工作機構推動校地互動發展的模式
青島大學、江漢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通過建立健全服務地方工作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加大服務地方工作力度,建立完善服務地方工作體制機制,有力地促進了互動發展。
青島大學先后成立了服務地方工作辦公室、戰略發展項目推進領導小組、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從全校抽調和配備得力的干部和人員,給予足夠的經費支持,以此來構建學校與政府各部門、各大企業,學校與各學院、各研究機構之間的協調互動機制。
江漢大學專門成立了服務社會與發展規劃處,統籌謀劃和組織全校的社會服務工作,將社會服務工作與學校的發展規劃緊密結合,并將社會服務作為一級指標納入學院評價指標體系。服務社會與發展規劃處的成立,為學校社會服務工作的寬范圍、多領域深入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廣州大學創新工作體制,成立專門的社會服務組織機構,促使服務社會工作制度化、系統化。成立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和校長共同擔任組長,成員除職能部門領導外,還包括在服務社會工作中成果突出的若干名專家。成立專門的職能部門“服務經濟社會工作處”,代表學校行使服務經濟社會工作職能,推進校地、校企合作,爭取社會資源,給更多的專業教師和學生提供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的機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三)通過省市地方政府共建高校促進校地互動發展的模式
青島大學、集美大學、常熟理工學院等高校通過省市共建這個平臺,積極推動落實省市共建協議,爭取所在地市政府的政策資金支持,融入地方發展,在互動發展中增強自身實力,提高服務能力,實現互動雙贏。
青島大學借助省市共建,爭取地方政府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力度,進而更好地融入和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支持青島大學申報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青島市政府與省教育廳簽署了共建青島大學的協議,在“十二五”期間安排不低于5億元的資金,支持青島大學。青島大學利用青島市政府5億元重點支持資金,重點建設10萬平方米的科技研發中心和醫學教育綜合樓,并順利獲批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
集美大學通過省市共建,廈門市政府幫助集美大學改善教職工待遇,增加集美大學的正常辦學經費,集美大學相關辦學經費按廈門市屬高校標準撥補,廈門支持集美大學建成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并在建設教學科研平臺及安排科研項目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通過省市共建這個平臺,集美大學著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一流學科,提升辦學質量,進一步強化為廈門經濟發展的服務意識,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繁榮的能力。
常熟理工學院通過省市共建,實現了“更好地貼近地方,走互動發展之路”的發展戰略,發揮專業、學科、技術和人才優勢,牢牢抓住服務觀念轉變與服務能力培育這兩大核心問題,積極思考并主動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對接,掀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熱潮。通過服務地方,實現學校的辦學任務和自身價值,贏得辦學資源,開拓辦學空間,增強了辦學能力。
(四)地方主導、高校配合的互動發展模式
杭州市政府專門建立支持杭師大建設省內乃至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定期研究、協調解決杭師大在建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杭師大緊緊圍繞杭州十大產業發展的重點,充分發揮高校的學科平臺優勢,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組建創新團隊,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構建大學―政府―中小學(即U-G-S)教師教育聯盟,學校與杭州江干區共建杭師大東城教育集團、與杭州余杭區共建余杭藝術教育集團、成立杭師大幼教集團等。三大附屬教育集團的成立有效推進了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學校教師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五)高校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等與地方經濟建設緊密聯系的互動模式
蘇州大學、四川文理學院等高校通過將學校學科建設、隊伍建設與地方經濟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主動出擊,全方位服務地方發展,卓有成效的實現了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促發展,實現了自身騰飛,提升了服務能力,進而更好的實現了校地互動發展。
蘇州大學是通過這一模式實現騰飛的典型案例。一是借助蘇南良好的經濟環境,蘇大探索出一條堅持特色發展的多元化辦學新途徑,先后與江蘇的錫山市、昆山市等簽訂聯合辦學協議。二是讓地方政府和企業參與學科建設,是蘇州大學的一個創舉。蘇大采取與地方企業合作加強學科建設的辦學新模式,與在蘇的臺資企業旺宏電子和著名跨國公司及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共同組成了蘇州大學IT專業企業指導委員會。三是蘇州大學主動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把主動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作為辦學的一條重要思路,不斷加強對蘇州地區社會現實問題和經濟發展前沿課題的研究和探索,設立了地方戲曲研究室、吳文化研究室、蘇南發展研究院等研究機構。
四川文理學院把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的著力點調整到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軌道上來。調整系科專業設置,大力建設應用型專業。推動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并實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克服自發性和隨意性。拓寬服務平臺,創設良好環境。整合全院研究力量,深入研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為地方黨委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六)廣泛搭建合作平臺、助力地方發展的互動模式
寧波大學、西安文理學院、安徽大學重點通過發揮自身優勢,與地方政府建立各種形式的合作協議,廣泛搭建合作平臺,進行項目化運作,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也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
寧波大學通過廣泛搭建平臺,實現校地互動發展。與寧波市11個縣市區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浙江省其他縣市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慈溪、椒江、三門、紹興等縣市區設立地方技術轉移中心,拓展大學與政府的合作領域。學校以服務寧波文化強市建設為切入口,組織與寧波市相關部門的合作對接交流會,與寧波市20多個部門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校地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實現了校地雙方的共贏發展。學校聯合寧波市相關部門和20多家地方行業龍頭骨干企業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員會”,充分利用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產學研戰略聯盟等合作平臺,加強與行業龍頭骨干企業的溝通聯絡,拓寬合作渠道,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與地方企事業單位共建地方合作平臺30多個,實現互動共贏發展。
西安文理學院設立“一所六中心”,彰顯開放辦學的姿態。學校與地方黨委、政府等合作,成立“長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國際民生文化研究所”、“區域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七大中心,積極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和新途徑。產出了一批成果,鍛煉了一批干部,發揮了示范作用,引起了較大反響。
安徽大學與17個地市簽訂了多層次的校市科技合作協議,與2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與120多家企業保持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關系,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方面的服務,成為研究與解決安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主要基地。學校創辦《決策參考》,注重成果轉化,將一些應用性的科研成果形成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對策和建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安徽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的組織編寫作為長期性的研究項目,以原創性和權威性的研究對安徽社會發展的未來作出科學預測,為解決安徽社會發展問題出謀劃策,為政府決策社會發展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互動發展存在“四個不協調”
(一)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對雙方互動發展的認識不協調
一是地方高校越來越認識到服務社會是高校的三大職能之一,特別是作為地方高校,“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意識已經成為廣大地方高校干部教師的共識。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對地方高校在促進本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促作用認識不足,缺乏對地方高校學科、科研、人才和文化優勢的全面深入了解、關注。不少地方政府低估甚至蔑視地方高校的能力和水平,盲目攀高,寧肯舍近求遠,一味地去追求所謂的名校進行合作,寧肯花費數倍的費用聘請所謂的名校的一般專家,也不給本地高校中有著這方面特色優勢、完全可以勝任的教授,不能很好地發揮本土優勢。
二是不少高校都成立了專門的服務地方或服務社會工作機構,體現了對發揮自身作用服務地方的重視。然而,地方政府幾乎沒有設立或者指定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有計劃地協調組織推動地方高校與地方發展互動工作。
(二)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雙方科學研究思想存在不協調
一是高校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追求的是學術創新、學術真諦,不惜耗費大量時間反復研究。這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追求短平快之間存在矛盾。地方政府喜歡短平快,希望科研人員盡快按照他們的要求拿出成果,從而盡快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熱衷于選擇短期內成功可能較大的課題進行研究。
二是大學科研人員注重自身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術價值,而地方政府注重科研成果順利產業化創造利潤和收益。
三是大學注重學術交流,科研人員喜歡通過讓大家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上課給自己的學生傳播自己的新思想新成果,提高人才培養水平。而地方政府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千方百計的對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進行嚴格保密,一定時間不允許公開。
(三)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發展目標定位時常不協調
一方面,目前地方高校特別是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隸屬于省市自治區,經費撥款主要來自省級財政,高校的專業設置、招生計劃、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等都由省級主管部門決定,往往按照高等教育發展和本校治校理念確定戰略發展定位與方向,不注重所在地市戰略發展。特別是一些地方高校不顧自身實際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味地盲目追求“高大全”, 一味地向綜合大學挺進,導致地方高校發展定位與地方政府戰略發展規劃不吻合,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專業不能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另一方面,一些地市政府,往往注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而對地方高校的發展不夠重視,為了短期發展目標,有時不顧國家和省高教發展布局和規律要求,一味的要求地方高校服從服務于地方,甚至只給地方高校任務不給經費和物質支持,影響了高校的積極性和發展。
(四)地方高校滿足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及新興產業發展的學科專業、科研平臺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存在不協調
地方高校現有的學科專業和科研平臺大多是在辦學中積淀形成,有的與地方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關聯度不夠,需要調整優化和發展創新。而當前地方高校普遍面臨經費緊張壓力,有限的資金主要用于維持人才培養運轉和傳統學科建設發展,缺乏足夠的資金來建設新的學科和研究平臺。因此,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需求變化快于地方高校學科專業建設和調整速度,兩者存在的這種不協調,影響著雙方的互動發展。
三、理想互動發展模式建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高校服務地方,與地方發展互動的模式各有特色,但基本上都是形勢內容比較單一的模式,還存在這樣那樣一些困惑和問題。根據廣泛調研,經科學梳理、系統歸納和深入分析,課題組研究提出以下地方高校與地方經濟社會互動發展的理想模式:
地方高校與地方經濟社會互動發展理想模式=認識+機構+計劃+優勢+平臺+機制,即:領導重視認識到位+設立專門工作機構+制定切實可行計劃 +發揮本土優勢特色+搭建廣泛互動平臺+建立長效互動機制。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
地方政府和高校領導重視是雙方互動發展的關鍵。只有當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把促進互動發展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經常過問,專人負責,并作為一項長期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這項工作才能更加切實有效的開展起來。
(二)設立專門工作機構
這是推動雙方互動發展的組織保證。政府和高校分別指定或成立專門部門,負責高校與地方合作的工作。特別是地方政府成立或者指定專門的部門負責統籌協調,最為重要。
(三)制定切實可行計劃
這是雙方實現互動發展的基礎。地方高校要推進校地互動,絕不是學校內部個別教師、單位或學科的個體行為,而是涉及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等多個方面和教學科研學科等多個環節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科學規劃和統籌協調各種資源。要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納入學校工作大局和總體規劃,根據地方發展需要和學校特色優勢制定切實可行的服務地方行動計劃,明確具體的工作目標和實施步驟,并真正付諸實施。地方政府要把充分發揮地方高校作用,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納入地方發展中長遠規劃和相關政策法規,一方面用政策資金鼓勵引導高校服務地方發展,一方面明確規定和要求政府各級部門必須優先考慮和加強與本地高校的互動發展。
(四)發揮本土優勢特色
這是實現互動發展的核心。高校要對照地方經濟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調整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結構,積極發展同地方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緊密相關的學科專業,從而吸引和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專門人才,開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學研究。要積極參與地方政府的戰略決策咨詢,從國家經濟和社會科學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人文社會科學人才與科研優勢,針對地方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制定發展戰略、解決熱點難點問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繁榮、和諧、健康發展,發揮智庫和智囊作用,積極參與和承擔重大課題研究,提出科學合理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政策資金和產業發展優勢,給予地方高校更多的關心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度和匹配度,促使高校根據人才培養要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和培養方案,最終培養出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產出符合地方發展的學術成果并實現本土產業化。
(五)搭建廣泛互動平臺
這是促進互動發展的重要支撐。由政府主導建立產學研合作信息平臺,匯聚和政府、企業的需求信息以及高校人才資源、科技成果、人才培養培訓等供求信息。高校要發揮自身科研資源優勢,廣泛與地方合作,共建研發機構和科技合作平臺,建立協同創新中心,有針對性的參與到地方發展需要攻克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