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6:33: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資質量監管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建立農資打假聯席會議制度
各級農業局和工商局要加強聯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聯席會議,雙方互通情況,共同磋商農資市場監管中的突出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市農業局法制科和市工商局市場科作為兩局農資打假工作聯絡機構,應加強對緊急事務和重大問題的溝通與協調。
二、建立農資打假護農聯合執法制度
根據農業生產實際和農資市場監管中的突出問題,雙方適時組織開展農資打假護農聯合執法行動,狠抓重點品種、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季節,狠抓大案要案的查處,突出治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帶動整個農資市場秩序的根本好轉。具體整治行動計劃和方案,由雙方聯席會議商定。
三、建立農資市場主體準入協作制度
農業部門在認真做好農資經營主體資格前置審查和培訓工作,并對農資經營戶進行登記管理。會同工商部門對種子、農藥、肥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獸藥漁藥和農機具等農資經營單位進行全面清理,對不符合法定農資經營資格條件的,工商部門一律不得為其辦理登記注冊手續,不得發放營業執照。
四、建立農資質量監測、公告制度
各級農業執法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農資質量監測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農資質量抽檢計劃,安排產品抽檢經費。雙方要及時相互通報抽檢計劃,避免重復抽檢。各級農業執法部門要發揮技術和儀器設備的優勢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供支持和幫助。雙方農資質量監測結果要及時向對方反饋,實現共享。對于抽檢的農資產品和企業,要分產品名稱、廠家、批次、質量等次等內容公告抽檢結果,特別是對于不合格的農資產品,以及有違反法律法規進行違法經營的農資經營者(企業),以雙方名義聯合在媒體上進行公告,予以曝光。
五、建立農資經營備案管理制度
農業執法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農資經營備案管理。對于經營的種子、農藥、肥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獸藥漁藥和農機具等農資產品,進入市場前須向農業行政執法部門提供有關生產許可、產品審定(登記)以及技術質量標準等資料,填寫經營商品登記表,予以登記,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樣品封存由轄區農業行政執法部門留存。對未經登記、備案的農資產品,雙方要加強監管,嚴禁入市銷售。
六、建立農資經營檔案聯合監管制度
農業執法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共同制定全市統一的農資經營檔案和信譽卡,所有農資經營業主必須建立規范的農資進、銷臺帳,與農業執法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簽定農資質量保證承諾書,銷售農資產品必須開據銷售發票,提供銷售信譽卡。雙方要共同加強農資經營檔案的管理,保證農資商品質量做到有保障、可追溯。
進入2010年,××縣工商局立足監管服務職能,采取五項措施,大力實施“興企助農”工程,推進農資連鎖發展,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一是積極引導,構建農資連鎖經營網絡。以供銷系統“新網工程”為依托,大力培育發展“三農”服務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龍頭農資銷售企業為依托,培育“企業+農戶(會員)+訂單農業”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培育集約化配送農資連鎖經營模式;以郵政物流為依托,培育發展“郵政三農”農資物流配送經營模式;逐步形成四種農資連鎖經營模式為主、其它渠道連鎖經營并存、公平競爭、相互促進的農資市場安全流通格局。
二是簡化手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行為。在縣行政服務大廳和各工商所設立專門窗口,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登記手續,對申辦農資連鎖經營的,優先受理、核準、發照;對農資連鎖企業設立的配送中心和門店,只要持有總部的相關文件和登記材料,即可直接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同時發揮服務職能,指導和幫助農資連鎖企業建立統一店面標志、統一配送方式、統一銷售價格、統一營銷策略、統一質量監督、統一制度規范的“六統一”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農資連鎖經營向規范化、規模化發展。
三是健全制度,促進農資連鎖經營有序發展。嚴格溯源管理,對在縣內設立連鎖經營的農資總部銷售的農資商品,按照不同生產廠家,根據生產批次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質量合格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生產經營許可證等有效證件實行備案登記。加強連鎖經營制度的管理,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進銷貨臺賬、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不合格商品退市、召回等制度,切實履行農資質量安全第一人責任。建立農資經營信用保證體系,對農資連鎖企業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引導其誠信、守法經營;
當前,全省備春耕生產開始啟動,農資購銷步入活躍期,為確保農民使上種子、農藥、肥料等放心優質農資,2月25日,省農委等六部門召開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在全省組織開展“農資打假百日專項治理行動”,以凈化農資市場為主線,維護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民利益為根本,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違法行為,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建立農資打假和監管長效機制,切實保障農資產品質量和數量,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提供基礎保障。
此次專項治理行動將種子、肥料、農藥、獸藥、飼料和農機及其零配件等六類產品列為重點監管產品。集中力量抓好種子打假、禁用農藥獸藥查禁、肥料偷減成分含量查處、飼料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工作。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套牌侵權、無證生產經營、未審先推、包裝標簽不規范等違法行為。重點打擊制售國家禁用高毒劇毒農藥、違法添加高毒農藥成分、有效成分不足、植物生長調節劑以肥料名義逃避農藥登記等行為。重點打擊違法制售假劣獸藥、疫苗、禁用獸藥以及濫加抗菌藥物等行為。重點打擊違法制售假劣獸藥、疫苗、禁用獸藥以及濫加抗菌藥物等行為。
治理行動中,將產銷相對集中地區的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經營與管理脫節的農資掛靠、承包、、分銷單位或個人;生產落后、設備簡陋、產品質量低劣、社會反映強烈的生產經營企業或繁育基地;在過去治理工作中出現問題較多、群眾投訴較多的市場和生產經營單位,短缺、緊俏的農資品種和領導工作不力、問題突出的地區,列為重點整治范圍,切實加強監管。
在重點環節的治理上,要嚴把市場主體準入環節,堅決阻止不符合條件的農資生產經營主體進入農資市場。對證照不全的單位、個人和經營假冒偽劣農資的攤點予以堅決取締。對不符合法定資質條件的,要依法吊銷其生產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要嚴把農資產品市場準入環節,對不符合市場準入條件的農資產品,嚴禁進入農資市場和農業生產領域。要嚴把農資質量監管環節,嚴禁質量不合格農資產品進入市場、流入農村。要加強流通環節監管,對訂單銷售和入戶直銷的農資產品進行入戶倒查,對走屯串鄉流動銷售農資的商販依法強化管理。
同時,要強化對違法案件的查辦,對市場檢查、投訴舉報、媒體披露等各種途徑發現的問題,依法立案,及時嚴肅查處。對于涉及面廣、造成重大農業生產事故、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采取掛牌督辦、集中辦案、聯合查案等形式,嚴查嚴管,一查到底。對構成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堅決杜絕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省農委法規處 供稿)
一、立足職能,深入開展2015年“紅盾護農”行動
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維護農資市場秩序是工商部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三農”工作的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全區工商機關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全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立足職能,堅持依法行政,深化落實工商總局2015年紅盾護農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依法查處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切實維護好農資市場秩序。
二、突出重點,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監管
(一)積極探索“寬進嚴管”的新路子。商事制度改革促進了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也給農資市場帶來新的變化。針對農資市場經營主體快速增長,經營方式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要著重在“嚴管”上下功夫,準確把握農資市場動態,摸索規律,總結經驗,探索新的監管方式,及時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特點,找出新思路,做到既要“放活、放寬準入條件”,又要“管好、管住市場秩序”。
(二)適時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各工商所要以屬地監管為主,結合轄區農時特點和市場狀況,以肥料、農膜、農機具及零配件等農資為重點品種,積極開展紅盾護農保春耕、促夏管、保秋種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大要案件的查辦力度,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違法行為。
(三)不斷強化農資質量抽檢工作。按照省局抽檢計劃和市局部署,規范開展抽檢工作,科學制定抽檢工作方案,確保抽檢工作程序合法、結果有效;要做好后處理工作,特別是將抽檢結果及時通過“商品抽檢結果公示”平臺進行公示。要落實省局《2015年全省流通領域農資、成品油質量抽檢工作計劃》要求,突出重點,開展質量抽檢工作;要配合省局做好全國和全省農資質量專項抽檢工作。
(四)依法做好農資案件信息公示工作。在加大對農資案件查處力度的同時,要認真落實《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辦法(試行)》和《省工商局關于印發〈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行政處罰裁量參考基準〉的通知》規定,合理實施自由裁量權,對應吊銷營業執照的一律吊銷,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堅決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現象,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要嚴格按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和《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暫行規定》等規定,將農資行政處罰案件信息依法進行公示,便于社會公眾監督,引導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
(五)積極探索農資市場監管信息化新方向。要以肥料市場數據采集、錄入、管理、分析為重點,強化經營主體和上市商品信息庫建設,繼續深化全省“農資市場監管信息系統”的應用,按時更新上報監管信息。
三、實施步驟
2015年紅盾護農工作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各工商所應利用多種形式開展送法下鄉活動。集中組織開展紅盾護農保春耕專項行動,加強對肥料、農膜等農資市場的監管,特別是要加強對水溶肥、菌肥、有機肥等新型功能性肥料的監管。
第二階段(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以農機、肥料為重點開展紅盾護農促夏管、保秋種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銷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第三階段(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對農資市場進行拉網式大檢查。各工商所要結合本轄區實際,重點檢查化肥、農機具及零配件等農資商品,同時區局將組織相關科室對農資商品檢查情況進行督導。各工商所農資市場監管中發現的重大情況要及時上報區局市場科。
第四階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抓好農資市場監管常態管理。以貫徹落實《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為重點,加強農資市場監管,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繼續實行和完善農資商品“一票通”制度,落實舉報投訴處理制度。大力推行農資市場監管預警制、屬地監管責任制等,提高農資市場監管效能,確保農資市場經營秩序公平有序。
四、組織領導
為確保2015年“紅盾護農”工作順利進行,區局成立2015年“紅盾護農”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場科,具體負責指導農資長效監管機制的建立、落實,檢查和督辦各階段整治工作,協調“紅盾護農”專項整治工作具體事宜,組織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商品、坑農害農違法案件。各工商所結合各自轄區內農資市場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工作措施,負責日常性的監督檢查、組織落實各階段的專項整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各相關科室、工商所要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作用,不斷深化紅盾護農行動效能建設,認真落實“紅盾護農”各項工作措施。按照職能分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扎實開展工作,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農資”。
(二)加強行政指導。進一步轉變職能,創新監管方式,鼓勵和引導市場經營者加強自律,做到守法、誠信經營。指導農資經營者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購銷臺帳、索證索票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嚴把農資質量市場準入關,防止不合格農資商品流入市場。要依法落實流通環節農資商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不履行審驗義務的要按照《農資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嚴厲查處。
(三)加強宣傳,搞好協調配合。要利用各種形式,集中開展紅盾護農行動法規政策宣傳活動,使農資經營者和廣大農民了解農資市場的法規政策,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四)加強部門協作配合。要主動與質監、供銷、公安等部門密切聯系,加強溝通,齊抓共管,形成農資市場監管合力,共同維護好農資市場的經營秩序。充分發揮消費維權網絡的作用,促進執法到位,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執法不越權、監管不缺位,切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提高監管效能。
二、加強農資市場執法檢查,進一步凈化我縣農資市場,切實保護農民利益,保障農業生產。
2012年我們圍繞加強監管,服務“三農”宗旨,加大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力度,全年共查處違法違規案件36起,罰沒款5萬余元,受理1起農資質量問題引進的農民投訴,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3600元。在辦理執法案件過程中,遇到新情況、新問題,能主動向局領導反映,向法制部門咨詢,向兄弟縣(市)學習,到目前為止,所查處的案件都得到及時處理,結案率100%,沒有一起案件因執法不當引起的復議和訴訟。農業執法工作得到經銷商和廣大農民一致好評。
1、每年春耕生產,農資需求高峰期,按照上級部門制定的方案,加強對相應農資產品的質量抽檢,今年對全縣的農資市場進行3次抽樣共69樣品只檢測出2個農藥樣品質量不合格,對其進行了處罰有效的打擊和杜絕假劣農資產品上市。
2、采取銷售旺季定期和常年不定期相結合方法對全縣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種子等主要農資產品進行抽查監控,每年重點整頓規范縣城農資批發大戶,要求其建立臺帳,對經營種子的要求健全經營檔案,杜絕未審先推,一品多名,從源頭上確保我縣農資質量。
3、向社會公示舉報電話和
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凈化我縣消費環境。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作為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部門,除了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另一重要工作職責就是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縣農業局更是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和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成立了由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農業執法大隊和局主要站室長為成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1、對全縣蔬菜、茶葉、水果、水產品抽樣達384批次。合格率達95%以上,經過多年的整治,今年我縣農藥殘留超標率明顯下降。
2、是對種植業專項整治,重點開展農業生產環節用肥用藥檢查,強化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指導和培訓,嚴厲打擊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如甲胺磷等五種高毒農藥)。
四、熱情接訪維權。近年來,農民群眾維權意識不斷增強,接待因農業投入品質量問題而來訪的群眾也成為我們執法部門重要工作。我們對此項工作很重視,設立接訪登記制度,對確因農資質量問題引起,在法定期限內迅速作好鑒定,仲裁和理賠調解工作,該立案查處的盡快立案查處,該理賠的盡快理賠,能調解的盡量調解,確保了不因此引發上訪事件,既打擊了不法經營行為,又保障了農戶的合法權益,贏得了廣大農戶、農資經營戶的一致好評。
五、存在的問題
1、執法裝備簡單,執法人員偏少,難對全縣的農業投入品進行全面監管。
2、農產品質量監管各環節職責不明確。
3、無專項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執法工作經費,按上級要求兩項工作經費應納入預算。
六、2013年工作計劃
1、加強市場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對不規范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經營、使用,逐步規范農資市場,保護農民和市民的合法權益,加強了對農業投入品經營網點,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執法監管。對農業投入品經營網點開展了全覆蓋執法監管。執法檢查中對雜交水稻種子產品的檢查率達到了100%。
2、扎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工作。結合“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等日常和集中整治活動,切實搞好“元旦”、“春節”、“315”“五.一”、“國慶”、“中秋”等節日期間的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工作,同時進一步完善了整治檢查記錄及其它監管檔案資料
3、切實強化自身建設,通過提高自身素質,進一步提高隊伍的辦案水平和案件的規范整理工作。同時,熱情接訪維權,樹立良好外界形象。
一、指導思想
以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的原則,嚴格落實農資監管責任制,狠抓審批、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和非法生產經營違禁農業投入品的行為,強化案件查處,大力推動農資信用體系建設,保證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著力構建農資市場監管長效機制,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
二、工作目標
通過各單位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重大案件查處率達到100%,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質量意識和維權能力進一步提高,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三、整治重點
(一)重點產品。
種子:以玉米、高粱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為重點,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無證生產經營、未審先推、包裝標簽不規范等違法行為,突出熱銷品種的監管。
農藥:以查處殺蟲劑、殺菌劑和種子包衣劑為重點,堅決查處經營違禁添加高毒農藥等未登記成份、有效成份不足等假劣農藥和一證多用、套用或冒用證號及經營不符合標簽新規定的農藥產品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農藥的行為。
肥料:嚴查復混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產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經登記、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肥料產品標稱具有農藥功能等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配方肥生產企業的監管,完善配方肥質量追溯制度。
農機:以財政資金補貼購置的農機具為監管重點,加強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和質量調查工作,聯合相關部門著力清查農機及零配件“三無產品”,堅決打擊制售假劣農機、零配件行為,查處盜用冒用轉讓農機推廣鑒定證書、證章等違法行為,加大農機質量監督力度。
(二)重點單位。
農資市場、集散地的經營門店,具有多次違法行為記錄的經營戶以及鄉村流動商販,重點監控的生產經營單位,非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小作坊和黑窩點。
四、整治任務
(一)加強許可管理,嚴格市場準入。各單位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農資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資質審查。要加強行政許可的后續監管。春耕前,農業部門要會同工商、質檢等部門,對已經發放的農資生產經營許可證、登記備案證明等進行跟蹤核查,對情況發生變化不再符合法定條件的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銷生產經營許可證,撤銷登記備案資格,停止生產經營活動。
(二)強化市場監管,規范經營行為。要切實加強對農資生產企業的清理整頓和對農資市場、集散地的經營門店的日常監管。在重要農時,集中力量開展專項行動。對無證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決依法取締;對近年來群眾舉報投訴多、情節嚴重的要重點整治。要對農資生產、經營者加強培訓,引導其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建立健全生產、經營檔案,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實現農資產品質量全程跟蹤和可追溯管理。繼續抓好"毒鼠強"的清查收繳和防范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防止"毒鼠強"危害反彈。
(三)加強質量監測,強化監督檢查。要結合全縣實際,制定農資質量檢測計劃,規范例行監測,強化監督抽查。加大對重點產品、重點監控單位的抽檢力度,及時公布檢查結果,消費警示,依法處理不合格產品和違規企業。
(四)創新農資供應模式,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認真總結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的經驗,推廣農資連鎖、農資農技“雙連鎖”、農資行業協會等模式,支持和鼓勵有實力、信譽好的名優農資企業、農資專業合作組織等直接到鄉村設立經營網點,構建新型農資經營網絡,暢通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渠道,提高放心優質農資產品的覆蓋面。
(五)實施分類監管,推進誠信建設。農業部門要加快探索和推進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加強與工商、質檢等部門的協作配合,研究制定農資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和管理辦法。將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資格、質量抽檢結果、違法行為記錄、消費者投訴、公眾評價等信息納入數據庫,建立信用平臺。對信譽好的企業給予扶持和鼓勵,對失信和具有不良記錄的企業要予以警示或限期整改,將嚴重失信企業列為重點監控對象。
(六)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嚴懲違法行為。鼓勵社會各方面積極舉報制售假劣農資行為,做到“有報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要組織精干力量,通過明查暗訪核實案件線索,采取掛牌督辦、集中辦案、聯合查案等形式嚴查大案要案。不斷完善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堅決杜絕"有案不送、以罰代刑"。要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機制。農業部門要認真落實《農業生產資料監督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健全投訴舉報制度、案件報告制度和跨區域大要案協查制度,完善農業生產事故處理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農資監管工作檔案、信息報送、績效考核等制度,逐步建立網絡直報制度。
(二)營造打假氛圍。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宣傳導向作用,利用電視、廣播、網絡、"明白紙"、宣傳單等多種手段,宣傳農資打假工作經驗和成效,宣傳農資法律法規,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和科學使用知識,提高農民維權意識和能力。
(三)加強督查考核。各單位各部門要嚴格落實打假責任制,強化督查考核,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工作失職、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損失和責任事故的,要追究責任;對工作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要通報表揚。
(四)加強組織領導。為保證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的順利開展,成立*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為嚴把農資經營資格準入關,進一步推進全縣小農資店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工作,促進農資市場健康、規范、有序發展,根據國家商務部等8部委《關于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的意見》(商建發〔2009〕98號)、《*“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39號)等文件精神,現就規范全縣農資(主指農藥、肥料)連鎖經營網絡布局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規范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布局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縣以實施“放心農資”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建設,農資市場經營秩序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全縣形成以寶塔、泰豐農資連鎖企業為龍頭,270余家農資經營網點為支撐的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基本實現農村全覆蓋,農資質量總體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但也存在著網點布局不合理、連鎖門店農資配送率不高、網點間惡性競爭等問題,給農資質量安全留下一定隱患。因此,加強和規范農資連鎖經營網絡科學布局,有利于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監管效能,有利于從源頭上提升農資商品整體質量水平。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從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發展現代農業、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高度,充分認識規范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布局的重要意義,全面履職,加強指導,密切協作,優化服務,合力推進我縣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建設。
二、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銳意創新,著力構建布局合理、暢通高效、誠信安全、交易方式先進的農資連鎖經營網絡,以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總體目標:培育和扶持1—2家銷售額超億元、跨區域經營的知名農資連鎖經營龍頭企業,建設1家區域性農資配送中心,改造一批農資連鎖門店,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形成以鄉、村兩級經營網絡為基礎,以知名農資連鎖龍頭企業為重點,區域性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干,布局合理、經營規范、運作高效、協調發展的多元化、連鎖化農資經營網絡。
三、基本原則
(一)方便群眾,合理布局。堅持方便農民購買、服務現代農業的宗旨,著力提高農資連鎖經營網絡覆蓋面,爭取到2010年底主要農業村都有農資連鎖分銷店,農資連鎖經營銷售額占全縣農資銷售額的比重達到85%以上,基本形成規范、公平、競爭、開放、有序的農資市場經營秩序。
(二)嚴格準入,總量控制。設立農資經營網點必須和農業生產需求相適應,按照“尊重歷史、科學規劃”的原則,在滿足總體需求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各經營網點服務半徑及跨鄉鎮區域經營等因素,確定我縣農資經營網點總數控制在260家左右。縣供銷、農業、工商等部門要結合我縣實際,共同研究制定農資連鎖經營網點布局規劃,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全縣農資經營網點總量一般不得突破規劃數量,現實中已突破規劃數量的,采取自然淘汰的方式予以平衡。新申辦農資經營點的經營場地必須符合全縣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布局規劃。
(三)規模經營,優化結構。鼓勵農資經營網點擴大經營規模,改善場所條件,借鑒先進科學管理經驗,提高市場競爭力。支持有實力的農資網點實施資源整合,充分發揮規模、技術、資源和管理優勢,逐步提高現有農資網點經營管理水平和規范化程度。
(四)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實行農資經營網點“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監管制度。提倡農資經營適度競爭,鼓勵信譽度高、服務水平好、農資質量有保證的經營主體新辦農資經營網點。對經營信譽較差、農資商品配送率不高、群眾投訴較多的農資網點,實施嚴格監控,視情節重新培訓上崗;對經營偽劣假冒農資、發生坑農害農等嚴重后果的農資網點,一律取消其經營資格。各農資連鎖經營企業要加強內部規范管理,建立健全農資連鎖網點的約束機制,進一步提高農資連鎖經營覆蓋面和配送率。
四、保障措施
(一)各司其職,聯席評審。全縣農資連鎖經營網絡布局規范工作由縣供銷社、農業局、工商局、質監局等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建立農資經營新申辦聯席會議評審制度。凡新申辦農資經營網點的,須經農業部門技術培訓取得從業人員技術合格證明、與農資連鎖企業簽訂加盟意向協議后,向縣供銷社提出書面申請。縣供銷社會同農業、工商、質監等相關部門和新申辦點所在鄉鎮(街道)聯合進行實地踏勘,根據農資連鎖經營網點布局規劃、現有網點分布情況及申辦人的經營條件提出書面聯合評審意見,縣工商局根據聯合評審意見辦理注冊登記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