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

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24 16:1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

篇(1)

保監會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以下簡稱“償二代”),對保險公司經營過程中的利率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侗kU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7號:市場風險最低資本》指出:“本規則所稱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利率、權益價格、房地產價格、匯率等不利變動,導致保險公司遭受非預期損失的風險”。明確了市場風險的風險計量范圍。人身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分析自身資產負債組合,優化公司利率風險與信用風險最低資本的配比,從而降低公司整體最低資本。《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12號:流動性風險》指出:“加強資產與負債的流動性匹配管理,根據公司業務特點和負債特點,確定投資資產結構,從期限、幣種等方面合理匹配資產與負債”。規范了保險公司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最低監管要求。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管理策略,是保險公司日常經營活動中至關重要的環節。

資產負債管理是保險公司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涉及到資產配置、負債配置和資產負債匹配等眾多內容,資產負債管理的主要目標是預防技術上的償付能力缺失以及保證技術償付能力。由于壽險業經營產品的長期性,利率變動對其財務管理、風險管理具有很大的沖擊,市場利率的變動很容易造成保險公司一段時期內的利差損,從而影響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與持續經營。因此,在償二代體系下,如何更好的對利率風險進行管理,從而建立完善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對于壽險公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多層規劃模型由Bracken和McGill在1973年首次提出,這一方法常被用于研究多層管理系統的優化問題,并且通常情況上下層之間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資產負債管理具有整體管理和全面分析的特性,其所要實現的管理目標眾多,而且目標之間相互影響,彼此制約,具有典型的多層決策屬性。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過程通常是由產品設計定價到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再對產品設計定價進行修正的循環過程,而這一過程可以被二層規劃問題所模擬,二層規劃下層規劃的可行域可對資產負債管理中的風險程度進行約束。

迄今為止,在國內外已掌握的文獻中,都沒有通過多層規劃來進行資產負債管理問題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將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目標看成多層次決策問題,而在傳統的研究中并沒有考慮到諸目標之間相互影響制約的多層次屬性,更無法得到最優的決策結果。本文將資產負債管理理論和多層規劃方法相結合,建立基于保險產品配置和投資策略的壽險公司多層規劃資產負債管理模型,并進行了實證分析,將多層次目標和各種風險同時納入到決策過程,提升保險公司管理決策的層次,增強保險公司防范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 文獻綜述

資產負債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歷經資產管理理論、負債管理理論、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等理論模式的變遷,確定性模型、隨機規劃模型、隨機控制模型等模型工具的進步,以及現金流匹配、缺口管理等靜態管理技術以及免疫策略、動態規劃等動態管理技術的發展,最終成為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和價值創造的重要手段。

在靜態資產負債管理技術方面,Clifford(1981)將缺口定義為浮動利率資產與浮動利率負債之間的差額,以及固定利率資產與固定利率負債之間的差額;J.A.Attwood(1983)系統闡述了區隔技術對公司資產負債現金流管理、保險產品和投資策略的意義。在動態資產負債管理技術方面,M.Rubinstein(1981)提出的投資組合保險方法是指在設定投資損失閾值的同時,從市場的有利變動中獲利;Leibowitz,Krasker和Nozari(1989)等將利差管理應用于資產負債管理,并結合期權和久期提出進一步的擴展。

近年來,隨著數學工具的不斷深入發展,更多復雜的和接近現實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被提出并應用于資產負債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當中。在基于隨機控制理論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方面,Kusy和Ziemba(1986)將隨機優化與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結合,得到了含有不確定性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型;隨機優化思想在保險公司的大規模應用是Carino(1994)建立了Russell-Yasuda-Kasai模型,利用該模型能夠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并綜合各種實際限制條件做出準確的決策;Consigli和DemPster(2000)利用動態隨機優化進行動態的資產負債管理。在多期資產負債管理研究方面,MW.Brandt(2007)考慮了時變性投資機會下確定給付制養老金的資產配置決策問題,分析了預防性風險約束與懲罰性風險約束對于投資決策的影響。在多目標資產負債管理研究方面,解強、李秀芳(2009a,b)首先將多目標規劃應用于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問題;李秀芳、王麗珍(2012)采用多目標規劃解決保險公司的資本管理決策;景??(2014)建立了隨機的保險公司多目標資產負債管理模型,將多目標、資產與負債隨機變化等特征同時納入到資產負債的決策過程中。

綜上所述,學術界對于資產負債管理的研究,已經從單期單個目標的靜態決策發展為多階段多目標的動態決策,逐漸演變為以最優控制為代表的動態決策模型,從而實現資產和負債的統一有效管理。而實際上,資產負債管理不僅僅是一個多階段多目標的問題,更應該是一個多層次,分步驟的優化問題,因此,上述模型仍然具有很大的限制性。

多層規劃理論是優化理論和方法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建立在線性規劃的基礎之上,是一種可以解決多個層次決策問題的數學方法,由于受到Stackelberg模型的影響,多層規劃方法在眾多領域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關于多層規劃問題的研究,一般認為是由Bracken和McGill于1973年在《Multilevel Programming》中最先提出。在此之后,Vincente和Calamai(1994),Dempe(2003)等人先后發表了關于二層規劃問題的綜述。Falk(1973)深入研究了線性Min-Max問題,它是兩層規劃的特殊形式,該問題的討論為兩層線性規劃幾何性質的研究和算法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Bacrken(1978)和Choi(1988)用多層規劃對競爭環境下有多目標的生產和市場決策問題、資源配置問題、多頭壟斷市場的決策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建模、求解,結果表明,多層規劃建模優于傳統的建模方法。國內關于多層規劃的算法研究方面,王謙、汪壽陽、尹紅霞等(1994)采用Kuhn-Tucker條件及對偶理論分析了線性―二次雙層規劃問題,并給出了一些二層規劃問題的算法。阮國楨、楊豐梅、汪壽陽(1996)在對多層線性規劃問題可行解的充要條件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一種單純型法對該問題進行求解。王廣民,萬仲平等(2005)在提出可行度概念的基礎上,研究了下層以最優解返回上層的二層線性規劃問題的遺傳算法。

資產負債管理的有效性決定了保險公司的經營目標是否能順利實現,為實現這些目標公司可以利用現金流匹配、久期匹配等資產負債管理技術將資產與負債進行匹配管理。本文將多層規劃方法與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問題相結合,刻畫資產負債管理中由產品設計定價到相應投資策略的制定,再對產品重新設計修正的循環過程,以解決傳統方法可能存在的資產負債不匹配的問題,具有重要的創新價值和研究意義。

三、 基于二層規劃的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模型

1. 二層規劃模型。在過去20多年中,多層規劃的理論、方法及應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以二層規劃最為常見。二層規劃是二層決策問題的數學模型,是一種具有二層遞階結構的系統優化問題,上層問題和下層問題都有各自的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上層問題的最優解不僅與上層決策變量有關,還依賴于下層問題的最優解,而下層問題的最優解又受到上層決策變量的影響。

2. 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模型。

(1)模型的基本假設。

①利率期限結構平整且利率波動服從正態分布。

②壽險產品開發與資金投資具有一定相關性,非相互獨立。

③保險市場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這意味著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可以完全被銷售。

⑤壽險公司具有風險中性特點。

⑥保險公司在初始點處為保持技術償付能力需要使總負債等于總資產,即TL=TA,

現在考慮建立基于二層規劃的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模型,通過保險產品和投資項目的合理配置,實現最大化利潤以及最小化風險的公司層面管理目標。第一,分析如何通過分配投資項目,在可接受的風險水平約束上追求最大化投資收益。第二,在一定的投資策略上,考慮如何分配保險產品以達到最大化公司利潤水平的目的。第三,結合兩個子模型建立二層規劃模型。

(2)投資項目配置。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一般要求必須具備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大原則。其中,由于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大量資金都是以各種準備金的形式存在,其經營負債性的特點決定了在保險資金運用時安全性是其首要原則,收益性居于次要地位。而且對于壽險公司的各種準備金而言,其久期通常較長,受到利率風險影響更為巨大,因此壽險公司的投資部門應當對資金運用的安全性具有足夠的認識。

(3)保險產品分配。壽險公司作為商業保險公司的一種,盈利通常是其經營的直接目的。一般來說,資產負債久期之比越高,企業承擔流動性風險越大,但企業的利潤水平越高。因此,模型考慮采用資產負債久期之比作為上層規劃的目標函數,在可承受風險水平下最大化預期利潤

其中,DA和DL分別表示壽險公司資產組合與負債組合的久期。

(4)免疫模型的約束條件。免疫模型是目前資產負債管理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方法,建立在利率期限結構平整的假設之上。由于保險公司采用資產主導型資產負債管理很難適應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因此如何將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理的配置成為了壽險公司的經營決策重點。

3. 構建基于二層規劃的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模型。結合上面的分析,考慮將具有直接關系的兩個子模型結合在一起,描述壽險公司持續經營的過程,保費收入的分配政策決定了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保險產品的分配過程決定投資項目的配置。資產組合配置獲得的投資收入有助于公司利潤的最大化,投資配置的結果會反饋到保險產品的分配,因此兩個決策步驟互相決定,影響彼此的目標。

將上述兩個子模型以及免疫模型的約束條件結合在一起,得到基于二層規劃的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模型:

四、 實證研究

1. 模型數據與假設。

(1)投資資產。假設壽險公司投資的金融產品為債券(Ai,i=1,2,3,4,5),債券數據如表1所示。

(2)保險產品。假設壽險公司發售如下壽險產品(Li,i=1,2,3,4,5),具體信息如表2所示。

2. 模型求解與分析。我們采用MATLAB編程,對上述二層規劃模型進行計算,得到壽險公司的最優產品分配和投資組合策略為:投資組合權重(0.101 7,0.213 2,0.139 5,0.492 5,0.053 1),產品分配權重(0.021 6,0.033 1,0.102 0,0.597 2,0.246 2)。相應的最優資產負債久期之比=0.983 77。

從實證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第一,就整體而言,模型的解是保險產品分配和投資項目配置兩個子模型互相影響作用的結果,領導者和追隨者分別做出各自的最優決策。

第二,跟據雙層規劃資產負債管理模型的求解結果可知,保險公司成功實現了預期利潤最大化和投資風險最小化的目標。與此同時,該模型將投資管理中的免疫策略――久期和凸性以及VaR約束考慮在內,從而達到了資產負債合理配置的要求。

第三,最優資產負債久期之比接近1,這與傳統意義上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率接近1的事實相一致,這說明保險公司通過風險分散化實現了資產和負債的合理匹配。

第四,壽險公司的最優投資組合和產品分配比例具有較大的傾斜特點,這一方面和本文模型中投資標的和壽險產品的設定具有較大關聯,另一方面,國內保險公司的投資數據很難得到也造成了實證結果與理論模型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

五、 結論

篇(2)

一、保險資金運用與償付能力的關系

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的大小實際反映了公司的資本實力以及經營效益情況。從根本上看,保險公司一切經營活動的績效都將最終影響其償付能力。

(一)保險資金運用對保險經營效益的影響

保險投資對保險公司經營效益具有決定意義。從世界各國的情況看,承保利潤都有下降趨勢,保險公司的效益主要靠投資收益來彌補。

高效的保險資金運用收益,還可以促使保險費率的下降,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孤立地看,保險費率下降,似乎會削弱保險責任準備金的積累,進而不利于保險補償或給付的實現。但系統地看,在保險費率下降,其余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保險需求的興旺、投保人數的增加,促進了經營的規?;?,從而在整體和總量上,較之于費率高時的情形更有利,大數法則的作用發揮更出色,更加強了經營的穩定性。從保險基金的規模看,隨著投保人群的增加,保險基金規模不斷擴大,保險可運用資金更有保證,使保險資金運用進入新的循環,相應地帶來更多的投資回報,這一良性過程,使保險資金對保險公司財務的穩定性具有積極的意義。

良好的保險資金運用收益,還可以壯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這是因為,隨著資金收益的增加、利潤基數的擴大,稅后利潤固定比例的公積金計提也會不斷擴大,所以資金運用收益是保險公積金積累的間接的重要來源,這也就為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壯大提供了資金準備。

(二)保險資金運用對資本金的影響

在公司發展的前期,資本金是公司償付能力高低的體現,是公司開設分公司拓展業務、開發新產品的資金保障。我們在談論償付能力時,往往注意的是償付能力充足率是否大于100%,而對于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合適比率缺少分析。顯然,該比例并非越高越好,任何資金都有成本,保費收入可以用其產品預定利率來估計其資金成本,資本金的資金成本則是股東要求的投資回報率。資本金超出最低償付能力額度的部分為自由資產,這部分資本可以承擔更多的風險,要求投資收益率更高的資產來滿足實現利潤和股東權益最大化的目的。如果不能解決這部分自由資本的投資問題,資本的增長會給保險業務帶來更大的壓力。

二、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我國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政策回顧

我國在1987年以前,保險資金基本用于銀行存款。在1987~1995年間,由于幾乎對保險資金運用無任何限制,因此保險公司多進行股市投資、借貸等業務,造成大量的投資損失與壞帳。1995年《保險法》頒布實施以后,遵循安全性原則,我國的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方式屬于嚴格型監管,投資限于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近年來,為了適應保險市場的迅速發展,在以上投資渠道的基礎上,允許保險資金可以通過購買部分證券投資基金間接進入證券市場。同時,允許保險公司進入全國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從事債券買賣業務?!侗kU法》修改后,盡管放松了保險資金對企業的投資,并且在其他資金運用方面留下了一定的空間,但總體而言,其開放程度遠沒有達到令業界滿意的地步。

(二)當前保險資金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保險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利差損問題,而這給保險業的資金運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經過連續7次降息后,我國的銀行存款年利率水平已從原來的10.8%下降到現在的1.98%,保險公司以高利率8.5%~8.8%承保的大量保單所帶來的利差損極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一步加大。在巨大的利差損壓力下,各保險公司必然要想盡辦法來獲得更高的收益率,一方面減少利差損,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保費收入,用費差益來彌補利差損。

然而,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受市場宏觀環境的影響。根據無套利理論,風險和收益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由于銀行存款、國債、金融債風險小,對應的收益率也小。盡管投資于證券投資基金存在較高的風險,但是相比于債券市場和銀行存款市場,自1996年至2000年其收益率明顯偏高,因此,為了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率,保險公司一般都用足15%的額度。但這樣,無形中也加大了投資的風險。由于2002年資本市場走勢很差,也使保險公司在證券投資基金上損失慘重??傮w而言,2002年國債收益率維持在2.35%~3.5%之間,短期資金回報率下跌到1.9%左右,長期協議存款也會受到影響,估計收益水平在3.50%~4%之間波動。這樣的收益水平,顯然無法起到彌補利差損的作用。

三、資產負債管理與保險資金運用

在上述情況下,開放保險資金運用渠道成為業內和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在兼顧投保人利益和保險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開放保險投資渠道,已成為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

(一)從產品的角度看投資問題

根據業務來源的不同,壽險資金的性質一般可分為四種類型:(1)由壽險公司擔保投資回報的資金;(2)壽險公司和客戶共擔風險的資金;(3)完全由客戶承擔風險的資金;(4)客戶利益與金融指數或物價指數掛鉤的資金。以上四類資金分別對應著傳統不分紅產品、傳統分紅產品、投資連結產品和指數連結等不同類型的產品。相應地,其投資的渠道和方式也應有所不同。

1.傳統產品的全部風險由保險公司承擔,產品經營的全部盈余也由保險公司享有。但是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預定利率過高可能導致保險公司蒙受利差損風險,而預定利率過低則導致客戶在通脹環境下解約,因此不能適應未來市場利率的波動。這部分資金應投資于風險小的資產,如國債、信用高的中央企業債、金融債。

2.投資連結產品是在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壽險產品預定利率不超過2.5%的背景下推出的,目的在于實現壽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雙贏。然而投連產品一投入市場就遇到了股市的劇烈波動,特別是2002年延續一年的熊市。從實際效果上看,并沒有起到預期的由保單持有人獨立承擔風險的效果。這里既有我國資本市場、投資客戶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保險公司銷售和管理風險的實際控制能力不足的原因。

3.分紅產品則介于傳統產品和投資連結產品之間,保險公司在承擔保底利率風險的基礎上,與保單持有人按一定比例分享產品經營的盈余。它與其它金融產品最大的區別在于通過對資產份額進行一定程度的平滑處理,保證保單持有人在保險事故發生時,所得到的保險利益不會因為市場和公司經營情況的波動而遭受損失,對投資風險具有調劑作用。好的分紅產品既要讓客戶從資本市場長期增長中獲利,又要避免資本市場短期波動對保單持有人帶來的損害。分紅產品具有非常明顯的保單持有人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特征,同時由于保險公司在紅利來源、紅利分配方式和比例、分紅保險資產組合選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靈活度,因此,比較適應未來我國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特別是保險資金運用的政策調整。對于分紅產品擔保利率部分所對應的法定準備金,與傳統保險類似,其準備金的投資運用方式必須穩健、保守,一般以存款和債券為主,因此,預期的投資收益率較低。相反,終了紅利來自紅利風險準備金(即未分配盈余),而紅利風險準備金不是法定準備金的組成部分。與傳統保險不同,紅利風險準備金的投資運用方式可以偏向激進,一般以證券基金等權益性資產為主,因此,預期的投資收益率較高。所以,紅利分配政策選擇實際上形成了分紅保險資金投資策略的基礎框架,對紅利最重要的來源——利差損益具有決定性的約束。不同的分紅策略所對應的投資策略也有所不同,如美國分紅保險受股權投資的限制一般采用現金分紅方式,一般賬戶下的主要資產為債權而非股權;而英國采用增加保額的分紅方式,壽險資金可以在債權和股權之間靈活配置。

(二)資產負債管理的引出

“資產負債管理”主要起源于利率自由化之后利率波動所引發利率風險的問題。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如美、日等保險業發達國家,均發生數家大型保險公司因為沒有適當的管理利率風險而導致破產的情況。為了反映承保利率所產生的風險,監管機關開始要求保險公司提供基本的年度分析,以檢驗其利率風險管理。同時保險產、學界也意識到利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發展利率風險管理的工具成了相當重要的議題,其發展也遠超過當初保險監管部門所要求的標準。保險業開始整合利率風險以外的問題,包括承保問題、市場風險問題等等。最后,資產負債管理作為衡量產品相關風險與公司整體風險的一種重要管理工具,也漸漸地被一般保險公司所采用。因此,資產負債管理的引出實際上是保險業與監管機構共同努力的結果。

在過去,壽險公司分別對資產面配置管理追求高報酬率,對負債面作規劃安排以降低成本。而資產負債管理所要處理的問題,主要是從“公司整體”的觀點來決定公司的財務目標,通過同時整合資產面與負債面的風險特性,決定適當的經營策略。換句話說,資產面的資產配置,必須與其負債面的商品策略相關且一致。對投資的評定也不再是簡單地將投資收益率作為單一的標準。對不同性質(指公司承擔風險的大小)的負債資金和公司自有資金投資策略加以區別,這些區別包括資產的配置、再保險的安排、稅務等方面。

(三)資產負債管理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控制的意義

目前,監管部門正在嘗試從償付能力與市場行為監管并重,轉為以償付能力監管為主,并試圖通過建立一套合適的監管指標和償付能力計算來達到此目的。我們認為,這固然是一個可喜的變化,但目前償付能力額度以及償付能力監管指標的計算僅反映以前的狀況,是一靜態的指標,而償付能力不足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因此,更重要的是保險公司的自我約束能力。這就要求保險公司能對經營的風險有清楚的認識,能夠建立資產負債管理的機制。

借助于國外成熟的資產負債管理軟件,我們可以通過上萬次的模擬來計算一定期限內,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不足的概率,以及在現有產品策略下,對資本金的需求,并通過調整投資策略找出最適合的投資組合來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利用資產負債管理技術,我們在看待投資問題時,考慮的不僅是風險有多大,更多的是關注公司能承受多大風險。

資產負債管理所涵蓋的層面相當廣泛,從產品面所考慮的險種差異、市場利率變化時的保戶行為(如保單貸款、解約等)對產品的現金流量所造成的影響等,到從資產面考慮市場利率、通貨膨脹率、股價波動、匯率風險等,也可以納入再保險策略。因此,一個完整的資產負債管理工具,事實上必須反映一家公司在真實世界所面對的經營環境。相對于償付能力額度而言,它更能動態地反映保險公司今后經營的狀況。

四、對保險資金運用監管的建議

(一)適度開放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不同的保險公司負債結構不同,經營策略也不同,采用一刀切的資金運用監管方式顯然不能適應保險業的發展。當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上缺乏靈活度,便會使保險公司失去控制風險的積極性。對于利差損較大的公司而言,只能靠不斷追求銷售業績來彌補利差損,而新增加的保險資金如得不到很好的運用,又將再次形成利差損,導致惡性循環。對于新成立的保險公司,銷售的高預定利率產品不多,利差損問題不嚴重,如果能夠很好的管理,如對其匹配合適的資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利差損。此外新成立的保險公司資本金相對較充足,這部分資金在保證最低償付能力之外,需要更高的投資回報率來滿足股東對投資的預期,以吸引更多的股權投資者,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在償付能力監管引導保險公司規范自身行為的前提下,給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以更多的空間,符合保險業發展的現狀。

篇(3)

【關鍵詞】預定利率 市場化 壽險業

一、引言

中國壽險行業長達13年的2.5%預定利率天花板松動跡象再現。在2013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表示,將有序推進壽險產品定價機制改革。近日,保監會又進行了小范圍征求意見,預定利率改革重點將先從放開產品定價利率入手,先開展普通型人身保險和項目掛鉤保險產品的費率政策改革試點,再配合稅收遞延養老保險等項目開展區域性試點,然后適時開展公司層面試點,最后實現費率管制的全面放開。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同業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服務效率,但由于壽險對利率的敏感性, 所以,最終會影響到壽險業產品償付能力的定價, 這對保險業務結構調整和資產負債結構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國預定利率市場化進程

回顧我國壽險業的發展,可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1)1997年之前的壽險公司自己決定壽險產品預定利率階段。(2)相關部門下發了有關壽險業預定利率上下限的規定,1999年6月保監會下發《關于調整壽險保單預定利率的緊急通知》,該通知規定“將壽險保單的預定利率調整為不超過年復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還條款……各公司必將本通知與1999年6月10內傳達到分支機構”。(3)2007年初,對預定利率的管制出現了松動。2008年保監會在不同領域連續的試點措施,表明監管部門對壽險預定利率市場化的積極態度。2010年7月保監會了《關于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規定傳統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可由壽險公司根據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在2013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表示,將有序推進壽險產品定價機制改革。中國壽險行業長達13年的2.5%預定利率天花板松動跡象再現。

三、預定利率市場化對壽險業的影響

預定利率市場化對壽險業有何影響?我們先看看支撐壽險業發展的壽險產品,無論是定額保險還是不定額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始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因為產品定價時所用利率是一種假設性利率,加上壽險產品長期性的特點,這種利率在未來必定會受到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預定利率市場化主要是通過影響傳統壽險產品進而影響整個壽險業。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加劇壽險業競爭預定利率市場化后

傳統壽險產品可以不受原有設定利率限制,各壽險公司可利用這個機會開發出新的、具有創新性的產品,發揮其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預定利率市場化后可能會出現因為壽險產品預定利率的上調,因為出現利差損,導致一些公司出現集中退保的情況,同時,大量退保的累計必將轉化為對新的壽險產品的需求,為了搶奪客戶資源,壽險行業各壽險公司競爭情況也將越發激烈。

(二)對壽險公司經營風險的影響

1.加大壽險公司定價風險接前文所述,我國壽險公司以往對預定利率都是被動地接受,這就直接導致了這些公司對傳統壽險產品預定利率的制定缺乏相關經驗。預定利率市場化將會加大我國壽險公司的定價風險:隨著壽險產品預定利率市場化,壽險公司需要根據市場利率隨經濟周期的波動不斷調整新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因為相關定價經驗的缺乏可能導致開發的新的壽險產品設定的預定利率缺乏科學依據,這樣可能影響到壽險公司對未來責任的保險基金的提取,最終影響到公司的持續經營。

2.可能會在一定程度增大壽險公司利差損風險因為壽險產品的長期性的特點,在未來一定時期里預定利率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出現與投資收益不匹配的情況。壽險公司在預定利率市場化后會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動調整相關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這樣就必然會導致壽險公司利差損風險的加大,同時,因為歷史高利率保單還沒有完全消化,監管層會加大對預定利率管控放松后市場變化情況的關注和監控,若出現問題將會采取相關措施。

(三)短期影響不大

長期可能有重大影響預定利率市場化并不會影響以前形成的高利率保單,主要是對未來的保單現金流產生影響,會隨著保險公司業務范圍的擴張使傳統壽險的成本上漲。因而短期內對保險公司的沖擊較小,而從長期來說,可能會對保險公司的產品結構和新業務的利潤有重大影響。

三、基于預定利率市場化對壽險公司的相關建議

(一)加快壽險產品創新預定利率市場化后,創新將是壽險產品能否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壽險公司應該聯系當前的經濟環境開發有差異性的產品。

(二)加強風險管理、優化投資結構預定利率市場化以后壽險公司應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積極引入國外先進的定價模型和方式,積極優化投資結構

加強風險管控能讓壽險公司的投資結構方面在大致上趨于負債結構,這樣有利于保障其償付要求。優化投資結構即是對投資資金的合理劃分和組合,這樣有利于應對預定利率市場化帶來的風險,我國壽險公司應該將投資業務多元化,增加資金運用方式,進行有效投資組合,實現利潤最大化。

(三)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壽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通常運用的方法是免疫法和現金流量的匹配

其中,免疫法是將資產和負債的利率敏感度相匹配,防止利率變動產生損失,這種方法靈活、富有彈性;現金流量的匹配強調資產和負債現金流量的完全匹配,降低全部或者部分資產所面臨的利率風險,負債期限本身的不確定性是這種方法的最大障礙。各壽險公司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合適的資產負債管理方式加強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曹貴仁.利率市場化對中資保險公司的影響[J].保險研究,2002(04).

[2]鄧西貝,李蔚真.壽險預定利率市場化分析與建議[J].中國保險,2010(04).

篇(4)

保險行業的“三高癥”重要集中在占保險市場65%份額的壽險公司。由于壽險產品屬于運用保障與理財的雙重手段,實現居民對于財富管理需求的業務,一方面對涉及人身傷亡的責任提供經濟保障,一方面對生存或養老需要提供理財服務。在保障與理財的關系上,科學的人壽保險規劃安排秉承保障為主、理財為輔的原則,以區別人壽保險、儲蓄和其他單純理財的產品。

但是,面對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的壓力,許多壽險公司忘卻了保險行業的基本定位,盲目地壓縮保障功能、提高理財成分,簡單地以高收益與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爭奪資源。為了爭奪現金流,這種業務大多采取“短平快”的產品設計與銷售服務模式,通過變相誘導客戶短期退保的方式規避監管部門要求相關壽險產品合同期不少于3年或5年的規定。通過壓低保險保障的杠桿比率提高儲金業務的規模和高收益的承諾促進相關產品的銷售,使許多壽險產品成為徹頭徹尾的披著保險外衣的理財產品。一味地迎合客戶“重投資收益輕風險保障”的消費心理,造成保險費統計數據嚴重摻水,相關保險數據不能正確反映民眾在涉及養老與健康保障方面的真實狀況,并且造成了整個保險行業的虛假繁榮。

由于這類產品所呈現的高退保率、高準備金、高資本占用的“三高”風險,導致產品收益率攀比和合同變相短期化所形成的退保率指標一直居高不下,而名為保險實為理財的儲金產品面對監管要求必須抬高準備金的要求,并且面對吞噬償付能力的監管規則使相關公司的資本消耗提速。

于是,面對“三高癥”,壽險公司必須想方設法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的規模和效率,以期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從而使得“三高癥”對應的高現金價值保險如同一個吞吐量較大的資金池,通過借助銀行、網絡及其他渠道銷售產品,迅速實現吸金的目的,然后再將這些資金迅速投入資本或不動產市場,通過賺取利差收益,以期覆蓋日后的給付與賠付。

篇(5)

[關鍵詞]壽險經營;利率風險;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4-055-01

一、壽險經營中利率風險的含義

壽險公司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常常面臨著諸多經營風險,如資產風險,承保風險,利率風險等。其中,利率風險是壽險公司面臨的最嚴重的風險。所謂利率風險,又稱資產負債管理風險,指在利率波動的情況下,由于保險公司資產和負債管理不相匹配而帶來的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利率風險主要是由于經營過程中的利差損導致,即預定利率大于市場實際收益率,保險產品定價過低,但同時資產的投資收益率無法得到保證,從而出現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應對利率風險的機制,將是每一位經營管理者不得不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利率波動對壽險經營的影響

(一)對壽險產品定價的影響

壽險產品的保險費由純保費和附加保費構成。其中,純保費是保險公司將未來賠付金額進行貼現而得。通常,影響保費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四:預定利率、預定死亡率、預定費用率、預定解約退保率。后面三種指標可以通過大數法則和以往歷史數據進行估算,偏差不會過大。但是實際利率因為常常會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而發生不同程度的波動,這就會使得定價時采用的預定利率與實際利率發生嚴重的偏差,對壽險產品的定價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對壽險產品銷售的影響

對于新壽險合同而言,當市場利率上升,此時預定利率相對較低,導致保費定價過高,或許保費收入會增高,但是這也將會使得新壽險合同變得難以銷售;當市場利率下降時,此時預定利率相對較高,保費過低,會增大保險需求,但是會使得保險公司的負債壓力增加,出現利差損。

三、應對壽險經營中利率風險的措施

(一)設立合理科學的預定利率

在1999年時,保監會曾規定預定利率不得高于2.5%,目的是為了防止保險公司之間惡性的價格競爭現象。但是這同時使得保險產品滯銷,極大影響了壽險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隨著金融自由化改革呼聲的提高,保監會已經放開了預定利率的監管,這意味著保險公司有著更多的自由選擇預定利率,但是這也對公司的經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因此,加強對未來市場利率的預測顯得尤為關鍵。目前,壽險業隨機利率模型的使用尚不普遍,較為常見的分析方法是情景測試,如紐約七景的測試。通過各種可能極端的七種利率情景,我們可以了解利率變化對產品的大致影響,并根據其結果決定預定利率和相應的準備金。

(二)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收益率

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主要包括:銀行存款、債券、資金同業拆借、股票、證券投資基金、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境外投資。但是從下表可以看出,保險資金投資渠道主要集中于銀行存款和債券。由于利率的下降,將會導致銀行存款和債券的收益下降,從而降低了資產的投資收益率,導致保險經營虧損。

因此,要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壽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歸根結底仍然是需要拓寬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結構,改善資本市場投資環境。由于壽險經營的長期性特點,所以可以側重于中長期的投資項目,比如不動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篇(6)

中國人民銀行從去年8月19日起開始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也是央行在去年四個月內第二度加息。這次加息是國家利率杠桿的再次使用,利率是經濟運行中的一個核心變量。隨著國家在宏觀經濟調控中利率變化的經常性,對壽險業發展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為此,研究市場利率的變化對壽險業可能造成的影響及應采取的對策,就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壽險業的利率風險及其主要表現

根據北美精算師協會提出的框架,壽險公司面臨的風險可分為4類:資產風險、定價風險、資產負債匹配風險和其他風險。在這種分類中,利率并非一個獨立的風險門類,但由于利率變動是前3類風險的重要誘致因素,對前3類風險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成為壽險公司面臨的最重要的風險。壽險業的利率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利率變動影響壽險公司承保業務的拓展

傳統壽險產品多具有儲蓄性,居民儲蓄也存在一定的保障動機。因此,人們在購買儲蓄性壽險產品時,往往將其與銀行儲蓄進行比較。壽險產品和銀行儲蓄各有優點。人壽保險的流動性比銀行儲蓄低,但預定利率卻往往比銀行存款利率高。由于人壽保險的預定利率具有剛性,一旦確定往往不會輕易調整,保單售出后其內含的預定利率更將固定不變。因此,銀行利率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壽險的相對價值,提高或降低投保人購買壽險的產品的機會成本,進而影響投保的行為。特別是如果銀行利率上調,將會降低壽險產品的相對價值,導致壽險產品價格的升高,從而抑制投保人的保險需求,造成壽險公司承保業務的萎縮。而且,一旦銀行利率上調超過一定限度,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將會選擇續期保費停繳,甚至退保或進行保單質押貸款,這對壽險業的穩定經營和業務拓展都十分不利。

第二,利率變動影響壽險公司的資產價值

壽險公司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會因利率的變動而遭遇貶值的風險。利率變動對不同形式資產的影響是不同的,銀行利率上升有利于提高保險公司投資在銀行中的可浮動利率的協議存款的回報率。股票、基金等市場化資產的收益率雖主要取決于資本市場的狀況,但大幅加息將有可能導致資本市場指數大幅下跌。進而影響保險公司在這類資產上的收益率。利率變動引發的資產風險對保險公司的影響顯而易見。在負債不變的情況下,資產價值的下降會引起公司資本價值的降低,而且由于杠桿的作用,這種下降還具有某種乘數效應。例如,1家壽險公司資本占總資產的20%,則資產價值10%的下降會引起資本價值50%的下降。

第三,利率變動影響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匹配

資產和負債的狀況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損益。利率是誘發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的首要因素。當利率變動對資產和負債造成的影響不同時,就會導致資產與負債不匹配的風險。如當利率上升時,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都會下降,若資產價值的下降超過了負債價值的下降,就會影響保險人的償付能力;當利率下降時,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都會上升,如果資產價值的上升小于負債價值的上升,也會發生同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壽險公司資金運用以銀行存款(或大額協議存款)為主的情況下,如果市場利率下調,則可能因資金運用不能獲得高收益率而導致利差損。利差損出現后,如果不能通過死差益、費差益等途徑進行彌補,則將嚴重影響公司的償付能力。

二、我國壽險業當前面臨的利率困境

筆者認為,我國壽險業目前處在多重困境之中。由于這些困境皆因利率引起,或與利率有關,故統稱為利率困境,其主要表現有三:

困境之一:預定利率困境

壽險的預定利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收益率,而收益率正是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體現。1996年中央銀行開始降息后,壽險產品的優勢凸現出來,于是保費收入劇增,但因保險資金運用也以銀行存款為主,銀行利率的下調導致公司收益降低,遂出現巨額差損。為了控制利差損的進一步增加,監管部門適時對預定利率進行了調整,然而,不僅舊單產生的利差損難以消除,而且當預定利率在1999年降到存款利率基本持平的時候,銷售難度又陡然增加,保費收入遂出現低增長。特別是,2004年年初以來,隨著加息預期的逐漸增強,許多人把錢存進了銀行或投向國債、基金等其他理財產品,結果,在前3季度不少地方的人身險保費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0月中央銀行加息后,人們對進一步升息的心理預期加重,于是保費收入出現月度全國性負增長。雖然,加息有利于提高保險資金運用整體收益率水平,因而對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的影響是正面的,但卻使承保業務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保持高預定利率,投保會增加,但在投資渠道受限的情況下將大大增加利差損;調低預定利率,會減小利差損的壓力,但卻將因之而失去很多客戶。

困境之二:新型產品困境

為了突破低預定利率的限制而設計出有吸引力的保單,1998年8月,一些公司曾推出了利差返還型個人壽險,但面世不久就停止了銷售,原因是該險種充分考慮了客戶利益,卻使保險公司處在了一種十分不利的地位。1999年10月以后,各大公司紛紛推出分紅保險、投資連接險和萬能保險等新型產品,由于這些產品具有重要的投資功能,在股市向好的背景下,銷量大增,在壽險保費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推動了壽險業的高速增長。到2002年,新型產品占人身保險保費的比重達到了53.86%,2003年進一步增加到66.1%。然而,由于200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持續低迷,投連產品的風險開始暴露,加之大眾認知程度普遍較低、營銷員誤導及信息披露不及時等原因,消費者對投連產品的熱情一再降溫,分紅保險則因收益率低于銀行利率而動搖了消費者的信心,因此,各類新型產品銷售很快跌入低谷,結果出現2004年銷售一蹶不振的狀況。這就使壽險公司陷入了又一個兩難的境地:為避免出現利差損而推出新型產品,但因種種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新型產品銷售也陷入了低谷,下一步又該如何?

困境之三:資金運用困境

我國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狹窄,一向以協議存款和國債為主,2004年兩者之和超過資金運用總額一半。在市場利率低位徘徊時期,這種格局只會導致收益率的下滑和資產與負債的不匹配。因此,為規避低利率帶來的資產貶值,必須努力拓展資金運用渠道。保監會在2004年已發文允許保險公司投資銀行次級債券、銀行次級定期債務、可轉換公司債券和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股市。然而,面對國家對保險資金的逐步“解圍”,壽險公司卻依然面臨兩個始終沒有解決的關鍵性難題:一是缺乏運行良好的資本市場;二是在低回報環境中的投資機會有限。要規避低利率風險,就必須拓寬投資渠道;而將投資渠道拓寬到資本市場,又受到市場規模和風險的極大制約。

三、緩解我國壽險業利率困境的策略選擇

隨著經濟市場化改革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利率的市場化改革目標已進入攻堅階段。伴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壽險作為利率敏感性行業,其面臨的各種利率風險進一步加大。利率風險是系統性風險,不可能完全被分散,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將在利率困境上束手無策。事實上,從我國壽險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完全可以找出一些對策。緩解壽險業面臨的各種利率困境。其中,可供選擇的主要策略如下:

第一,提高壽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1996年以來,我國壽險業產生的利差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險公司盲目追求保費規模而導致的,因此,緩解保險業的利率困境,首先要把經營思想和發展戰略從單純地追求業務規模、市場份額轉變到追求企業效益、產品品質和客戶服務上來,多做有效益的業務,少做或不做沒有效益的業務;其次,要加快培養人才,在短時間內培養一批懂壽險、懂經營、懂管理的經營者,按人壽保險自身的內在規律去經營和管理壽險公司,最大限度地減少經營決策上的失誤。

第二,大力發展保障型險種

人壽保險既有保障型,也有儲蓄、保障兼具型。保障型產品解決的是“早亡”問題,特點是低保費、高保障,在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后,其家人可獲得保險公司的保險給付以解決可能出現的生活上的困難。儲蓄型產品解決的是“長壽”問題,保戶可通過購買儲蓄型產品獲得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儲蓄型的險種對資金運用收益的信賴性較大,其風險主要來自于市場利率。保障型的產品由于只支付死亡或意外傷害責任的給付,其風險主要來自承保的風險選擇,盈虧主要來自死差益,因此基本無利差損之憂。壽險公司經營的保障型產品,不僅有壽險產品,還有意外險、健康險等非壽險產品,為緩解利率風險的困擾,可積極開發和促銷保障型產品,引導消費者多購買保障型產品。

第三,積極發展新型壽險產品

對于傳統儲蓄性產品,無論預定利率是高是低,都蘊含著很高的利率風險,這客觀上要求在進行傳統產品創新的同時,積極開發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和萬能保險等新型險種。但新型險種的發展須以資本市場比較成熟和信息透明公開為前提,否則規避了利率風險,卻可能帶來其他更大的問題,我國近幾年新型產品的曲折歷程就說明了這一點。我國目前并不具備大范圍全面推廣新型險種的基礎和條件,因此,應主要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如江浙、廣東,或針對中高收入群體開展對新型產品的推廣。在推廣新型產品過程中,要加強公司內控制度建設,加強對壽險營銷員和兼業機構的管理,嚴防誤導、欺詐客戶問題的發生,并切實做好相關信息的披露工作,維護保險業良好的社會形象,避免新型產品因誠信問題再陷困境。

第四,建立預定利率變動機制

傳統壽險保單具有長期性,在市場利率不斷變動的環境中,如果預定利率始終固定不變,則將不可避免地使壽險公司陷入兩難境地。為此,建議我國保監局可研究建立市場自動調節機制,實行彈性預定利率制度,當銀行利率上升或下降一定程度時,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自動相應進行調整。不過,采取該辦法也有一些問題需要研究:首先,壽險產品設計復雜,責任準備金評估提取繁瑣,因此,建立預定利率變動機制在技術上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次,預定利率是壽險產品的定價依據,實行變動的預定利率,產品價格必然相應變動,這就使消費者處于被動地位,很可能因此導致信任危機甚至退保,從而引發流動性風險;第三,需要監管部門對費率政策作出調整,并給予壽險公司更多的自行定價而免于重新報批的權利。

第五,推進壽險費率市場化改革

為防止利差損的進一步增加,近幾年,我國人壽保險一直實行價格管制制度,保監會規定人壽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不能超過2.5%。推進費率市場化改革,意味著壽險產品預定利率厘定將失去直接的參照數,從而把壽險產品預定利率的設定推向了市場化。儲蓄型壽險產品多是長期險種,期限可達幾十年,期間銀行利率的升降很難預料,以往賣出的高預定利率保單,仍將繼續成為保險公司沉重的償付負擔。若想把這部分成本攤薄,把壓力減輕,當務之急是激發企業活力,加快產品和市場創新,在較低預定利率背景下把壽險這塊“蛋糕”做大做好。推行人壽保險費率市場化后,各家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不同的費率條款,根據消費者的經濟承受能力開發出多元化的產品,提供差異化服務,這有利于提高壽險公司對環境變化的應變和適應能力。

篇(7)

1.資本充足性要求

各國對保險公司的最低資本金都作了限定,不僅開業時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就是在營業中,也要求保持資本的最低限度。如韓國1989年將人壽保險公司的最低資本金從2億韓幣提高到100億韓幣,將非壽險公司的最低資本金從3億提高到300億韓幣;日本1996年保險法把設立保險公司的最低資本金從3000萬日元調高到10億日元;德國人身險公司的最低資本限額不得少于300萬馬克;在美國紐約州,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所必須經常維持的最低資本金為200萬美元,其初期資本則為最初資本的兩倍或400萬美元,相互人壽保險公司必須經常保有的最低資本金為10萬美元,但是初期的資本需要15萬美元的現金;歐盟的保險監管局還以收入指數和償付指數兩個指標來要求保險公司展業的規模與自有資金保持一個適當的比例,以保證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

2.償付能力邊界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采取了償付能力邊界的管理模式,將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額度與規定的最低償付能力標準相比較,來評估其經營狀況。以最具代表性的英國為例。英國保險監管局對壽險業務和非壽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有不同的規定。①經營壽險業務公司的最低償付能力標準為以下兩項之和:第一項為責任準備金的4%、1%或0%,百分比根據不同的業務種類的資本保證金來確定;第二項為風險資本(即保險金額與責任準備金之差)的0.3%.②非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標準有兩種計算方法,兩者以高者為準。一種是以上一年的保費收入為基礎。上一年保費收入低于或等于1000萬ECU的,最低償付能力標準為上一個年保費收入的16%乘以已發生賠款凈額與已發生賠款總額之比;上一年保費收入超過1000萬ECU的,則為上一年保費收入的18%乘以已發生賠款凈額與已發生賠款的總額之比。另一種是以過去三年的已發生賠款額為基礎。過去三年已發生賠款平均額小于或等于700萬ECU的,最低償付能力標準等于平均額的23%乘以已發生賠款凈額與已發生賠款總額之比;平均額超過700萬ECU的,則將700萬的26%與超過部分的23%之和,乘以已發生賠款凈額與已發生賠款總額之比。如果保險公司成立的時間不到三年或經營的險種不到七年,則以所經營的年份計算。

3.負債管理和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負債管理主要是對準備金的管理,包括未決賠準備金和壽險準備金。各國法律通常都對準備金的提取比例做出明確的規定,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提足各種準備金,若提取比例低于規定,保險公司必須做出合理的解釋并采取相應措施達到規定的比例。而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則是側重于資產和負債的對應管理,將資產和負債按其現金流和風險特點進行組合分類,利用凸性和期間等預測性指標對資產和負債的組合類別進行分析,然后將期間和凸性匹配的資產和負債結合起來管理。在此過程中,用模型對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預測,從而修正可能出現的偏差。主要分析方法有:①現金流測試,采用動態模型對壽險公司未來的資產負債狀況進行分析,分析其預測與期望之間的偏差;②動態償付能力測試,模擬在不同利率下的現金流狀況,從而找出可能影響公司長期財務狀況的因素。資產負債管理主要是使保險公司投資的現金流入與賠款的現金支出相匹配,以控制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保持公司經營的財務穩定性。

4.資金運用渠道。

資金運用實際上就是對保險資產作出合理的分布。一般說來,各國法律大都不對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作直接的規定,保險公司可根據業務經營情況自主地決定保險資金的投資方式,但多數國家禁止或限制將保險資金投資于流通性較差和風險較高的領域,如非上市公司的股票、非抵押或非擔保的貸款等,在此前提下,對某些類別的資產的數量和質量加以限制,力求資產投向多樣化,資產規模分散化。①對投資于某種形式的資產的最高比例加以限制。如日本規定投資國內股票不能超過總資產的30%,房地產投資不能超過總資產的20%,外匯資產不能超過總資產的30%,信用風險高的貸款、公司債不能超過總資產的10%,金銀、期貨方面的投資也不得超過總資產的3%.②對持有每一公司證券數量的限制,以避免保險公司資產運營與某一公司存在過度關聯,也可以防止市場的壟斷。如美國的壽險公司持有的每個公司債券的總額不得超過其認定資產的5%,對每一抵押貸公司債券的投資不得超過其認定資產的0.1%,投資于每一企業的優先股不得超過其認定資產的2%.

5.財務報告、財務檢查

各國保險監管部門一般都要求保險公司定期以報告的形式向保險監管部門做出經營情況的匯報。報告不僅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財務報表,還包括由指定的注冊會計師提交的審計報告和由獨立精算師出具的精算報告。監管者根據報告提供的信息,對保險人的資本充足性、資產質量、利潤率、現金流量、財務杠桿和流動性等進行評估,分析公司風險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等內控制度的充分性以及投資組合的質量和準備金提取的充足性,以發現需要引起注意的保險人。

財務檢查包括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非現場檢查通過連續收集保險公司分散的匯總的報告和統計數據,按一定標準和程序進行審查核準、動態分析,檢測評價保險公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F場檢查主要根據非現場檢查的結果或保戶的舉報,現場稽核保險人,查證問題,追查原因并限期改正。

6.保險監管信息系統(IRIS)

美國全國保險監督官協會(NAIC)制定了一系列指標,包括所有者權益增減率,投資收益充足率、盈余調劑比率、產品綜合變化率等十二個指標,并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確定每一比率的正常區間。每年NAIC用保險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計算IRIS指標,若指標的值落在正常區間內,就意味著公司通過IRIS統計階段,也就是通過了IRIS監測;若有四個或四個以上的指標超出正常范圍,或盈余調劑指標顯著增加或減少,或對某一分支機構的投資大于公司的總盈余,則意味著沒有通過IRIS統計,NAIC將實施下一步驟——IRIS分析階段,用一些數量和質量指標進一步分析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數據,并根據分析結果給出四個優先級別。若某一公司的IRIS結果顯示異常,則NAIC會將此結果通報該公司注冊地的主管機構,以及該公司開展業務的其他州,因此若IRIS結果不佳,通常意味著要受到所在州保險監督機關的進一步調查。IRIS指標體系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進行了初步監管,對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的預防和控制起了有效的警戒作用。

二、對我國保險財務監管的借鑒

1.資本金要求要落實到位,使資金規模與業務規模相適應。我國《保險法》第97條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具有與其業務規模相適應的最低償付能力。保險公司的實際資產減實際負債的差額不得低于金融監管部門規定的數額;低于規定數額的,應當增加資本金,補足差額。”但實際上,就連在中國市場上享有壟斷地位的中國人壽都不能完全符合此規定。如1997年,當時的中保壽險公司實收資本8億元,資本公積11.8億元,但保費規模卻在300億元以上。資本金仍償付能力之根本,無視自身資本實力盲目擴大業務規模,嚴重增大公司的財務風險,無疑是在玩火。因此,對保險公司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不應只作法律上的規范,而應加強實際監管和控制,使保險公司的資本無論是開業時還是經營中,都滿足法律規定的標準。

2.償付能力監管應成為財務監管的重點

《保險管理暫行規定》中對財險公司和壽險公司分別規定了最低償付能力標準,財險公司的每一標準都與上一年的自留凈保費收入相聯系,壽險公司的每一標準與其實際負債掛鉤。但是規定并沒有被很好地執行,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依然薄弱,如中國人壽1997年度的最低償付能力數值的負值,平安公司同一指標標準與最低標準也有7.79億的差距。省級以下的分公司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均為零,資本金、公積金由總公司掌握,只核定部分營運資金給分公司,造成這些公司無法按法規確定自留保費和提足準備金,沒有償付能力管理的概念和風險選擇的意識,掛賠現象嚴重,總體償付能力缺口驚人。保險公司承擔著廣大被保險人可能發生保險事故而引致的賠償或給付責任,只有本身具有足夠的償付能力,才能保障被保險人的安全,增強消費者的信心。因此保險監管應加強對保險公司的最低償付能力的考核,在我國實際國情的基礎上,參照國際慣例,改善目前最低償付能力的計算方法,使其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確保保險公司對所承擔的風險具有足夠的賠償或給付能力,保證公司良好的財務穩定性和較高的置信度,一旦發現償付能力不足,立刻采取諸如辦理再保險、轉讓業務、增加資本金、調整資產結構或是限期整頓、停止部分業務、直接接管等補救措施,重新塑造保險公司的財務信用體系,以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促進保險公司的健康發展。

3.適當拓寬資金運用渠道,加強對資金運用的監管

我國近年來通貨緊縮的局面一直沒有改觀,數次降息之后,保險公司的利差倒掛現象越來越嚴重,而保險公司在資金運用上過于依賴銀行存款,又使得利率風險增大,產品定價極為被動,而且由于缺乏與長期負債相匹配的長期投資,資產與負債在期限上出現配比失衡。另外由于保險市場的無序競爭,使得保險公司的承保利用率已降至臨界點,這種現象持續下去,將使保險公司難以保持足夠的償付能力,甚至出現保費收入越多,償付能力越低的情況,因此,放開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就顯得很有必要。但由于目前我國宏觀金融環境還不夠完善,各方面的改革還沒有到位,所以資金運用方式的選擇還要慎重,做到逐步放開,審慎適度,保證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統一。同時借鑒國際通行的監管方式,加強對資金運用的監管,限制高風險投資的比例,規范資金的流向,力求保險資金的運用在方式上靈活合理,在風險控制上安全有效,在收益上穩定可靠。新晨

4.改善財務報告和財務檢查的手段和方法

目前我國無論是財務報告還是財務檢查在制度上都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如報送報表不及時,信息傳遞滯后;財務數據不完整,未經獨立審計師審計,無法保證真實性;會計制度與國際慣例脫節,難以實現信息的標準化;未實現監管信息電子化,信息收集的效率低下;現場檢查只注重合規性檢查,忽視安全性檢查和風險評價,實際績效大打折扣;監管隊伍的素質還有待提高等等。財務報告和財務檢查作為保險監管的基本手段,本應在監管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卻因為一些人為的因素降低了實際效果。因此有必要改善財務報告和財務檢查的方法體系,避免沿襲以往的錯誤做法,建立監管信息的電子化系統,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實現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充實監管機構的人才,提高監管人員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使財務報告和財務檢查真正成為衡量保險人經營狀況的有用的工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老熟女百度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无遮挡午夜男女xx00动态|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欧美高清熟妇啪啪内射不卡自拍 | 久久不见久久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美最猛性xxxx|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办公室啪啪激烈高潮动态图| 强开小雪的嫩苞又嫩又紧|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亚洲嫩模喷白浆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内射日韩久|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公与秀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不卡|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俺也来俺也去俺也射| 网禁拗女稀缺资源在线观看| 日本强伦片中文字幕免费看|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