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青少年網絡心理健康

青少年網絡心理健康精品(七篇)

時間:2023-07-09 08:33: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青少年網絡心理健康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青少年網絡心理健康

篇(1)

>> 網絡成癮研究綜述 青少年網絡成癮研究綜述 網絡成癮綜述 網絡成癮與人格特質的關系研究綜述 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研究綜述 青少年網絡成癮綜述 網絡成癮的腦機制研究進展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研究綜述 大學生網絡成癮認知行為療法研究綜述 網絡成癮病理心理機制及綜合心理干預研究 網絡成癮者風險決策能力的腦機制研究 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及心理機制研究 手機成癮的研究綜述 網絡成癮青少年的人格特征綜述 網絡成癮 大學生網絡成癮研究 網絡成癮心理干預研究進展 青少年網絡成癮研究進展 青少年網絡成癮研究現狀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研究現狀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Young KS .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 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 than 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1, 1996.

[3]Hall, Alex S,Parsons,Jeffrey.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oct2001 vol,23 issue 4:312-328.

[4]R.A.Davis, A cognitive-behavior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001):187-195.

[5]周榮,周倩. 網絡上癮現象、網絡使用行為與傳播經驗之相關性初探.臺北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

[6]Beard k w.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aiton.Cyberpsychology & Behbavior,2001,4(3)337-383.

[7]陳淑惠. 中文網絡成癮量表之編制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 中華心理學刊, 2003, 45( 3) : 279 -294.

[8]周治金,楊文嬌. 大學生網絡成癮類型問卷的初步編制.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6年,20(11) 754-756.

[9]楊曉峰,鄭雪. 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量表編制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中國特殊教育2008,565-71.

[10]劉惠軍,樊勵方,國雪利. 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 中國學校衛生2009,30(7) 597-599.

[11]陳秀紅. 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的家庭干預研究―家庭功能理論視角.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0.

[12]Park SK (Park, Soo Kyung), Kim JY (Kim, Jae Yop), Cho CB (Cho, Choon Bum)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ORRELATIONS WITH FAMILY FACTORS AMONG SOUTH KOREAN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43卷172期895-909.

[13]Kraut R, Kiesler S, Mukopadhy ay T, Scherlis W & Paterson M. Social impact of the Internet: what does it mean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8a, 41: 21 C 23.

[14]JU-YU YEN, CHENG-FANG YEN, CHENG-CHUNG CHEN, SUE-HUEI CHEN, and CHIH-HUNG KO. Family Fa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Use Experience in Taiwanese Adolescents 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2007,10(3)323-329.

[15]李濤,張蘭君. 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與父母教養方式關系研究. 心理科學, 2004, 27( 3) : 662-663.

[16]謝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8,16(3) 294-296.

[17]韋凡榮.青少年網絡成癮與父母教養方式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8]王軍. 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格和人際交往特點與網絡成癮的關系研究. 心理科學2008 ,31 (4) :989 - 991.

[19]丁勇. 大學生抑郁型性格類型與網絡成癮關系的研究.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8, 28 (2): 90-91.

[20]譚文芳. 大學生網絡使用動機、人格特征與網絡成癮之關系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6,14(3) 245-247.

[21]Young KS. Rodgers R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1998.

[22]Petrie H, Gunn D.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ffect s of sex, age, depression, and introver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London. 1998.

[23]傅晉斌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與自我效能感、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9,16,(1) 124-127.

[24]王立皓, 童杰輝.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社會支持、交往焦慮、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 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3, 11( 2) . 94- 96.

[25]翟成蹊,陳舒音. 大學生網絡成癮類型與社會支持的關系探討. 科技信息2007,24:104.

[26]梁寧建,吳明證.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幸福感關系研究.心理科學. 2006, 29( 2) : 294- 296.

篇(2)

關鍵詞:網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青少年的網癮現狀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第三次網癮調查研究報告中顯示:13—18周歲的中學生是網絡成癮的重災區。而13—18周歲這一年齡階段正是中學生形成固定性格的主要階段,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如此看來,我國的網癮青少年人數眾多,預防青少年網絡成癮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任務。

2青少年的網癮診斷標準

事實上,在國內外,不同的專家對青少年網癮的診斷標準是不一樣的,筆者結合我國的國情,把青少年網癮情況分為三個階段:初步階段、成癮階段與嚴重網癮階段。

2.1初步階段

為了緩解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或者放松心情,青少年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網上娛樂,包括網上聊天、網絡游戲等娛樂方式。隨著次數的增加,青少年逐漸沉迷于網絡,在網上娛樂的時間會慢慢延長,偶爾出現了逃學的現象。在網絡成癮的初步階段,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就能戒掉中學生的這種壞習慣。

2.2成癮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沉迷于網絡中,學生在大腦中無意識的上網沖動,網絡已成為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表現為:網絡的內容經常浮現在腦海里,學生不能專心地思考學習問題,學習成績下降;只要一看到手機或者電腦就想上網,克制不住內心的沖動想法;用于學習的時間減少,更多的時間利用在網絡中。

2.3嚴重網癮階段

青少年學生把上網當作生活中唯一需要做的事情,網絡中的虛擬世界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生緩解壓力的唯一途徑,青少年學生會因為上網與教師、父母發生沖突。為了上網寧愿逃掉所有的課程,為了上網寧愿犧牲睡眠,為了上網自暴自棄,對生活與學習沒有任何信心。有的重度網癮青少年還會為了上網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在嚴重網癮階段的青少年學生,已處于病入膏肓的狀態,除了運用口頭勸說來引導他們之外,還需要采取強制性的措施來阻止他們繼續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

3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分析

3.1家庭教育方式欠合理、妥當

多數網癮孩子的網癮習慣都與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孩子的關心過少、與孩子缺乏必要的溝通、逼迫孩子學習都會導致孩子迷上網絡,以逃避殘酷的現實。首先,父母的相處方式會影響孩子看待周圍事物的看法。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能為孩子帶來很多快樂,在無意中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為孩子樹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相反,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則會扼殺孩子的未來,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價值觀。例如,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孩子的父母經常吵架,總是互相埋怨,對目前的生活狀況充滿了不滿的情緒,這樣的家庭氛圍就會使孩子對周圍的同學、朋友產生一種不信任感,同時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他們為了尋找一片寧靜,就會通過虛擬的網絡世界來獲得快樂,從而逃避現實。其次,父母與孩子缺乏必要的溝通、逼迫孩子學習也會把孩子逼向網絡世界。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心理承受能力與抗壓能力有限,家長如果讓孩子背負過重的學習負擔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在青少年成長時期,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心理,積極與孩子溝通,做孩子的朋友,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減少孩子上網的時間。

3.2缺乏學習成就感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認為,自我實現的感覺,被他人認可的感覺,是人們心靈深處最深切的渴望。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分數是評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唯一標準,但是,能在學科上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屈指可數,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學校、家里無法獲得被重視的感覺,直接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因此,他們往往通過玩網絡游戲通關來獲取一種成就感,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在玩網絡游戲成癮的所有中學生中,以成績差的學生居多,這都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上無法獲取心理上的滿足感,從而通過網絡游戲上的闖關來獲取心理滿足。

3.3與同學的關系欠佳

目前,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父母給他們的學,他們平時沒有什么時間與周圍的同學朋友進行溝通交流,而且有的家長對孩子進行過度的保護,不允許他們與周圍的人隨便交往,再加上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于溝通交際,所以網絡游戲成為了他們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徑。有些獨生子女看起來很富有,在物質上不缺什么,在學習上有什么要求也能得到滿足,但是這些物質上的豐富換不來與同伴玩耍的快樂。久而久之,他們心中的苦惱無人分享,那么就會產生一種孤獨感,慢慢地就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虛擬網絡世界中,尋求精神上的滿足與快樂。

3.4學校的素質教育不夠強

學校教育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青少年網絡成癮方面的問題,部份學校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責任。一些學校的學校教育都以應試教育為主,沒有做到真正的素質教育,學校衡量學生素質高低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只要學生的學習成績好了,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等等稱號都是勢在必得的。由于分數對于孩子的升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部分中學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中過分重視孩子的分數,而忽視了對孩子的素質教育,但是高分的學生只占少數,多數學生都得不到教師的關心。部分學生在校的學習紀律差,經常受到教師的批評與同學的指責,甚至在校內被通報批評,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所以這些學生就會投身虛擬網絡世界中,擺脫現實的困擾,從虛擬世界中獲取精神上的滿足。

4如何對網癮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4.1班主任要關愛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

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班主任要學會關愛班內的每一個學生,尤其是班內成績較差的學生,用人情去感化他們,正確引導他們,引領他們正確對待網絡。首先,成績是評定學生素質的重要參考標準,但是不能把成績當作評定學生素質的唯一標準,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情況,包括學習與生活上的狀況,打開學生的心靈窗戶,做一個令學生信任的朋友。其次,在傾聽學生心理訴求的時候,要靜靜地傾聽,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要在學生訴說的過程中貿然打斷學生的話語,聽得多了,教師了解學生的信息就會越多,從而能更加有針對性地做出相應的處理對策。例如,教師可從學生的家庭問起,用一種親切、溫柔的語氣來問,然后問他最近在玩什么游戲,該游戲有什么特點,該游戲的什么地方是最吸引他的,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游戲,萬萬不可沉迷于游戲當中。

4.2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預防學生網絡成癮

在心理指導方面,可定期邀請心理專家來校內講課,或者舉辦相應的活動來提高孩子對網絡游戲的認識。校方要把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不能將其視作可有可無的講座,要定期開課。邀請心理專家來講課的時候,要求學生每人都必須帶上筆記本,在課后要寫心理感受,以此來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校方還可以開辦學生座談,讓學生之間互相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上網的利弊之處。往往同齡間的看法能更加深入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從心底里接受這個看法,所以可通過分組討論,然后選出一個代表進行小組間的辯論,分別從正面與反面來辯論上網這一行為。此外,還可以通過榜樣示范法來揭示上網的利弊:介紹網絡知名人物的成功事跡來激勵青少年學生;也可介紹網絡成癮的典型案例來警告青少年學生。

4.3家校聯動,家長監督是關鍵

青少年網絡成癮是學校與家長雙方的共同責任,所以班主任教師一旦發現學生網絡成癮或者有網絡成癮的趨勢,就要聯系家長,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指導教育。同樣地,當班主任老師發現家長教育網絡成癮青少年學生的方式不正確時,也要提醒家長,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首先,當家長發現孩子網絡成癮時,不能馬上批評、責罵孩子,要通過讓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家長要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會網絡成癮、網絡成癮的時間有多長了,家長還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時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為什么孩子網絡成癮了我居然不知道?其次,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學會正確應對網絡,可與孩子“約法三章”:一是平時上網的時長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周末上網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二是不能輕易約見網友,見任何網友都要家長陪同;三是不得點擊等等。

4.4創設和諧的同伴相處氛圍,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治愈網絡成癮青少年學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減少他們與網路接觸的時間,戒掉他們的上網習慣,從而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一方面,可以創設和諧的相處氛圍,使學生感受到人情溫暖,消除孤獨感,培養他們在群體中的存在感,使他們愛上群體聚集。例如,班主任要組織思想覺悟高的同學與網絡成癮的學生交朋友,為促進他們的溝通交流而創造條件,如可考慮安排他們拼桌,鼓勵思想覺悟高的同學積極引導學生戒掉網癮,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同時也融洽了同學間的關系。另一方面,要在校內積極開展各種活動,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踴躍參與校內活動。例如,可舉辦書法大賽、繪畫大賽等文科的賽事活動,也可舉辦乒乓球賽、籃球賽等體力賽事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施展才華,積極參與活動,從而減少了網絡成癮青少年學生的上網時間,把上網時間轉移到培養興趣愛好上,這也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4.5變網癮青少年為網創人才

不能以一種世俗的眼光來看待網癮,相反地,要把網癮變為網創,積極鼓勵學生在網絡方面進行創新。例如,可推出一批青少年喜愛的網絡電臺主播、網絡原創歌手、網絡知名的代表作品,鼓勵青少年進行創新。此外,還可舉辦網絡文化節、網絡奧運、網絡春晚等來豐富青少年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他們的網絡文化意識,使他們擺脫網絡成癮的惡習,促使他們培養良好的上網習慣。同時,豐富的網絡活動也為青少年學生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大大提高了青少年學生的參與興趣。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迷上了網上娛樂,部分青少年學生成為了網癮者,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與學習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造成青少年學生上網成癮的主要原因有家庭教育不當、學校素質教育不足以及青少年學生在生活上遇到的學習與生活困擾,因此,為了戒掉青少年學生的網癮習慣,要從以上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才能更加有針對性,才能培養出優秀的新一代青少年學生。

作者:丁文娟 單位: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鄧驗.青少年網癮現狀及監控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

篇(3)

【關鍵詞】 青少年; 網絡成癮;矯治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一、網絡成癮是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而出現的一種心理障礙

網絡成癮又可以稱之為是互聯網成癮綜合癥,指個體由于過度使用互聯網而導致的社會,心理功能的一種現象,其主要表現為,對網絡有一種心理上的依賴感,不斷增強上網的時間,從上網的整個過程當中可以得到愉快和滿足,下網后感到不快樂,焦慮以及抑郁,強令中斷會出現戒斷癥狀,在個人現實生活中很少花時間參與社會活動與他人交往,以上網來逃避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煩惱與情緒的問題。

造成網絡成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好奇心,網絡靈活而且是匿名的個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時空界限,廣泛的人際交往,夢幻般的體現,無不強烈吸引著青少年。還有補償心理,當現實與理想之間出現偏差時的時候,人總是希望能夠尋找到合理的補償,而網絡的虛擬性和自由性恰恰滿足了這種需要,網絡中的個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著自己一個滿意的角色,以此彌補生活中所缺失的缺憾。逃避心理,當個體遭受挫折后,面對壓力情境,產生一種輕微的神經癥狀如抑郁癥或者狂暴癥,為了尋求解脫沉迷于網絡世界,成癮者上網實際上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自己所無法面對的遭遇,同時也是為了獲得一種被認可的一種認同感。

網絡成癮者利用各種聊天軟件以及網絡聊天室進行人際交流,過迷戀網絡友誼以及網絡愛情,并用其代替了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家人,網絡強迫行為,指的是強迫性的參與網上討論,過度關注在線購物,交易拍賣等賭博等活動的行為。收集和下載毫無意義的軟件等網絡行為,信息超載,指強迫性的在網上瀏覽網頁以及搜索過多的對現實生活毫無意義的,無關緊要的,或者不是迫切需要的資源或者數據,話費大量時間在網上查找和搜索信息,同時伴隨著強迫性沖動傾向。

二、青少年網絡成癮矯治策略

網絡成癮的青少年生活在虛擬的世界里,與現實世界脫節,容易引起各種社會現象問題。矯正的方法有:

1、行為矯正法

行為矯正法的基本理論來自于行為主義的理論,是依據條件發射學說和社會學習理論改正人們不良行為的一種技術。

2、團體心理輔導

與個別心理咨詢相比,團體咨詢具有有利于治療網絡成癮的獨特的特點,首先,團體為成癮者提供了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環境,其實成癮者在團體中可以獲得歸屬感,還有團體成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學習,另外在團體中通過助人也可以增強成癮者的自信心,幫助其注意到自身的優勢以及力量所在,在小組在通過自省、談論等方式幫助成癮者找出造成網絡成癮者的具體原因,了解其上網行為,通過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成癮者體會到現實中人際交往的樂趣與重要性并且聯系社會交往的技巧。同時交給成癮者一些有效控制上網行為的方法,幫助其逐步擺脫對網絡成癮的狀態與現象。對于網絡成癮的青少年的矯治,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社會的參與,共同創設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與文化環境。

三、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學樣心理輔導

包括厭學,逃學,上網成癮,學習效率低,閱讀障礙,計算智能障礙,考試焦慮,學校恐懼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等。

2、人際關系的指導

包括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伴關系,親戚關系,愛情友誼關系,等各方面的關系的問題,如社交恐懼,缺少社會興趣,社交過度,人際沖突等。尤其是同學之間的關系經常出現不必要的沖突。

3、自我意識發展指導

包括自信,缺乏自知,自我膨脹,自我優越感太強,沉溺于自我分析,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偏差太大,以及各方面的自卑,自貶,甚至有的是自暴自棄。沒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指導方向。

4、從認知發展輔導

包括情緒穩定輔導,意志優化輔導,以及生涯規劃方面的輔導。

四、抗拒誘惑

抗拒誘惑使道德社會學習論的基本概念,班杜拉認為,生物界弱肉強食的現象說明了有機體為了生存,必須在環境中尋求滿足其生存的東西,如果人類只保持生物性的求生本能的話,就根本談不上道德,人類這個詞,作為社會的人,必須要有組織,紀律,有規范,因為要在社會中求得生存,必須學會兩種求生的方法,滿足自己的需求,同時又不違背社會的規定,抗拒誘惑就是指在面對誘惑的情況下,就是個人依據社會規范的禁忌以及自己自身的克制能夠抵擋得住多方面的誘惑,比如我們這篇文章中所試論的青少年成癮問題,面對此誘惑學生是否能夠很好地克制自己的不良習慣,沖動等行為傾向有所抑制,使自己在行動上不至于做出傷害自己以及對違紀社會規范的行為,自我控制也以為著道德的問題,抗拒誘惑實際上就是依據所學的社會規范在生活情景之中的所有約束以及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最后要想使當代青少年以及學生能夠很好地抗拒誘惑,你僅需要適時的懲罰,而且需要適度的懲罰,在學生青少年表現出不良的行為的苗頭狀態時就應該提出警告并且給予相應的說服教育。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目前存在心理疾病折磨全球十幾億人,在總人口當中有10%~25%的人均有比較嚴重的精神現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基礎和關鍵問題,那么心理健康就是指在充分發揮個體潛能的內部心理協調與外在的行為適應相一致相統一的一種良好狀態,這種心理健康既表現在學生與環境互動時的適應行為,心理健康是當代大學生青少年面臨的日益嚴重的問題,聯合國專家曾預言;未來的五十年里將面臨一種災難,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夠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越發顯得迫切而重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潘菽. 教育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張文新. 青少年發展心理學,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

[3] 張德. 教育心理研究 . 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4] 黃希庭. 心理學導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馬斯洛著,許金聲譯.動機與人格.華夏出版社,1987.

篇(4)

【關鍵詞】 行為,成癮;心理療法,分組;治療結果;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1-0017-03

Impact Evalua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nternet Addiction Adolescents/Guo Ming*,Yu Fang,CHAO Xue-lin,et al.* Department of Medical Psych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nternet addiction teenagers,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ting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Methods Thirty-tw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college students who volunteered to receive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treated by group counseling and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The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and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mpact before and after the counseling.Results

Twenty-eight students finished group counseling.The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79%)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1%,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cores of

SCL-90,GSES and CIAS before group counseling(P>0.05).In the post test,the scores of SCL-90 and CIA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scores of G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Group counseling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supportive psychotherapy in improving scores of SCL-90 ,GSES and CIAS.Conclusion

Group counseling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enagers.

【Key words】 Behavior,addictive;Psychotherapy,group;Treatment outcome;Adolescent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06年上半年,中國的網民數已達1.23億,其中學生占36.2%。國內研究報道,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生率在10%左右,其中大學生為4%~13%,中學生高達15%[1-2]。網絡成癮最早于1994年由Goldberg提出,但至今對其診斷標準仍未達成共識。Mitchell[3]將其定義為:“強迫性的過度使用網絡和剝奪上網行為之后出現的焦躁和情緒行為。”網絡成癮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學業及身心健康,但現今國內外還缺乏防治網絡成癮的有效方法。為研究集體心理治療對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的治療效果,探討網絡成癮有效的干預措施,筆者于2007年1月開展了本項研究,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南昌市大學、中學的72個班級共計大、中學生3 666名, 使用臺灣大學陳淑惠等[4]編制的中文網絡成癮量表(CIAS),篩選出網絡成癮學生411名,其中有39人自愿接受集體心理治療。39名自愿者均符合以下標準:(1)CIAS≥78分,并符合Bread等[5]在2001年提出的網絡成癮診斷標準;(2)上網時間不超過4 a;(3)年齡在16~22歲之間。對上述39人按拋硬幣法進行分組,正為治療組,按匹配條件選擇1名學生進入對照組;反面為對照組,按匹配條件選擇1名學生進入治療組。入組學生配對的條件為:(1)性別相同;(2)年齡相差≤2歲;(3)網齡相差≤1 a。共選出32人(治療組、對照組各16人)作為研究對象。在干預過程中,治療組和對照組各有1人退出,將退出者以及與其配伍的學生共4人不納入統計范疇。故治療組、對照組各14人共28名學生完成了全程的心理治療,其中男生18名,女生10名;年齡14~24歲,平均(19.40±5.52)歲,網齡(2.95±1.10) a。

1.2 方法 治療組接受為期1個月的集體心理治療,每周2次,每次60~70 min,共治療8次。內容包括:讓網絡成癮的學生了解集體心理治療的意義,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鼓勵他們針對網絡成癮問題進行主題交流和討論,將性格、生活背景相類似的學生組建成團體互助小組,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共同努力,互相激勵,強化積極的行為,并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對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干預。對照組的學生在治療組完成干預后再接受集體心理治療,為等待治療組,在等待期間由相同的心理治療師給予非特異性的支持治療,支持治療的次數、每次治療的時間均與治療組相同。

1.3 效果評價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6]、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7]及中文網絡成癮量表(CIAS)對治療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評定。SCL-90用以評估網絡成癮者的心理健康狀況,GSES評估個體對有效地控制自己生活諸方面的能力的主觀感覺或信心,CIAS評估網絡成癮者在現實生活中的上網行為。分別于入組時、治療結束時各評定1次。

1.4 統計分析 所有調查數據均輸入SPSS 13.0,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療程結束后對28名學生進行評定,有14人不符合網絡成癮的診斷,其中治療組11人,對照組3人,治療組治療有效率為79%,對照組有效率為21%,χ2檢驗(Fisher確切概率法)顯示,治療組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7)。

2.2 干預前后學生心理狀況及上網行為比較 治療組、對照組干預前SCL-90各癥狀因子、自我效能量表及CI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干預結束后治療組的CIAS、自我效能以及SCL-90各癥狀因子評分均較干預前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對照組僅有抑郁、焦慮及精神病性3個癥狀因子較干預前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其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見表1。

研究發現,治療組上網行為、一般自我效能感及SCL-90各癥狀因子在集體心理治療前后的改善情況均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見表2。

3 討論

在成癮問題上,自我效能感一直被廣泛研究,它會影響個體的認知、動機、情感和選擇過程, 繼而影響成癮行為的最初發展、改變以及保持, 能合理說明成癮行為的預防、戒斷和改變。研究證明,自我效能對吸煙、賭博和海洛因依賴等有重要影響,與游戲時間呈顯著負相關[8-10]。GSES在國際上廣為使用,中文版的GSES也有良好的適用性,尤其是應用于大、中學生[7,11]。理論上,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缺少對處理生活事件能力的自信, 易發生逃避心理和依賴行為;而高效能感者對環境的控制感較強,可能成功應付個體面臨的成癮行為。治療組學生在干預后自我效能水平的改善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該研究的干預措施對預防不可自控的上網行為及促進社會康復起著積極的作用。

楊放如等[12]在對網絡成癮的青少年進行干預時,采用了SCL-90來評估網絡成癮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和臨床療效。本研究也發現,干預前網絡成癮者除存在不可自控的上網行為外,還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以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和人際關系障礙較為突出。干預后發現,對照組學生的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有所改善,但治療組的不良上網行為及各種心理問題均有所緩解,且從2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況及上網行為變化值比較可發現,治療組學生的上網以及心理問題緩解更為明顯。在集體心理治療完成后1個月對2組學生隨訪發現,治療組無一人出現病理性網絡使用,對照組則有1例患者癥狀反復。表明集體心理治療對網絡成癮者的心理問題、自控能力以及上網行為有治療作用,具有一定的療效。

集體心理治療為成癮的青少年創立了一個無壓力的環境,為他們提供了情感支持,集體中的成員可相互影響,互相幫助,借助集體的力量幫助自己矯正不良的上網行為,產生積極的治療作用;而治療者可在治療過程中運用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等多種心理治療方法,且集體心理治療較個體心理治療要省時、省力,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這些優勢都是其他療法所無法比擬的。國內學者也進行過類似的研究,如楊彥平等[13]曾經對20位網絡成癮的中學生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團體心理輔導,最終也認為團體心理輔導對網絡成癮者的網絡依戀有顯著性療效。白羽等[14]對接受集體心理干預結束后6周的網絡成癮學生進行隨訪,也肯定了集體心理治療對網絡成癮者的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治療組學生經集體心理干預后強迫癥狀的改善不如其他癥狀明顯,可能是這些網絡成癮的學生本身就具備強迫性素質,在短期內不易徹底改變。這也可能是導致他們形成網絡依賴的原因之一。

此次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樣本量偏小、未進行長時間隨訪等。另外,由于網絡成癮的青少年所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如家庭教育方式、同伴間的壓力、學校和教師的態度等[15],這些因素會對團體治療的效果產生弱化的作用,故本研究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 參考文獻

[1] 朱克京,吳漢榮.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心理社會因素.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11):796-798.

[2] 謝靜波,汪玲.大學生網絡成癮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4,25(4):387-389.

[3] MITCHELL P.Internet addiction:Genuine diagnosis or not.Lancet,2000(19):632.

[4]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等.中文網絡成癮量表之編制與心理劑量特性研究.臺灣中華心理學刊,2001,45(3):279-294.

[5] BREAD KW,WOLF EM.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so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ation.Cyber Psychol and Behav,2001,4(3):377-383

[6]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7-27.

[7] 張作記.行為醫學常用量表手冊:特刊.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1:185-186.

[8] 馬曉冬,郭本禹.成癮行為研究中自我效能的幾種類型.心理科學,2001,24(6):744-745.

[9] RYAN KM.The gambling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An initi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J Gamb Stud,2003,19(4):339-340.

[10]趙敏,李旭,王祖承,等.預防復吸方案對海洛因依賴者焦慮及自我效能感的影響.中國臨床康復,2004,8(27):5 785-5 787.

[11]佟月華.低收入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觀幸福感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11(4):294-295.

[12]楊放如,郝偉.52例網絡成癮青少年心理社會綜合干預的療效觀察.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3(3):343-345.

[13]楊彥平,崔麗娟,趙鑫.團體心理輔導在青少年網絡成癮者矯正中的應用.當代教育科學,2004(3):46-48.

[14]白羽,樊富珉.團體輔導對網絡依賴大學生的干預效果.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21(4):247-250.

篇(5)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特別是隨著留守兒童的增多,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健康心理,如孤傲、怪僻、任性、自卑、懦弱、膽怯、嫉妒,甚至厭學和自棄等等。這些不健康心理不僅束縛了學生自身的思想觀念和思維發展,影響了學生的心理接受力和承載力,而且也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于全體學生之中,各層面的學生或多或少、或輕或重都受到影響,而傳統教育無法完全地妥善地解決。

二、通過信息技術和社會的努力來建設良好的兒童健康發展的環境

網絡環境下的心理問題等負面影響客觀存在,但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對網絡時代的心理健康關注得都不夠,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網絡環境下少年兒童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還沒有釜底抽薪的最有效的辦法,讓學生徹底離開網絡環境既不現實也不科學,所以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多渠道緩解網絡環境下少年兒童們的心理問題。

1、以信息技術作為手段,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把視角轉向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上

利用計算機輔助心理健康教學,不僅能刺激人的視覺、聽覺,而且能有效地喚起人的興趣、情趣和思維。所以計算機輔助心理健康教學為學生了解知識、理解內容最終形成正確心理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能夠使心理健康教學更為生動活潑。

(1)利用計算機輔助心理健康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利用一些顏色鮮艷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配合教學內容設計新穎的動畫,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心理健康教學能順利有效地開展下去。

(2)利用計算機輔助心理健康教學,實施愉快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小學生缺乏精細的辨別能力,觀察事物時往往缺乏一定的邏輯順序,并且停留于大致的、籠統的、輪廓的觀察,不善于觀察事物的局部,常常會遺漏重要細節。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就可以讓學生認真觀察事例,從而發現教師提供的事例中包含的問題,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

(3)利用計算機輔助心理健康教學,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演示,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導向抽象思維為主導的過渡階段,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雖有一定的發展,但是還不是很成熟,有時需要借助直觀、形象的演示,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并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把學生的形象思維引向抽象思維,從而能更好地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心理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

2、提高社會對青少年網絡心理問題的關注程度,建立少年兒童網站,成立專門的綠色通道

首先在軟件環境上,在加大對不健康網站的治理力度、完善網絡法律法規、積極宣傳《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等工作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用先進的文化去占領網絡陣地,建立一批有質量、有層次、有特色、能夠吸引少年兒童們的網站和網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努力在網上營造主流文化氛圍。

另外學校應組織學生進行上網培訓,在信息技術課中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并努力提高學生分辨信息、選擇信息、正確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更多地給學生與他人交流的時間,教給學生與他人交流的方法。

3、在學校中重視并大力開展團隊精神的教育

虛擬世界唯一不能代替的就是由大多數人組成的集體,要用集體的力量使學生不再沉迷網絡,讓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來代替“網絡”。學校應該和社區、家庭聯手,大力開展團隊精神教育,加強對中小學生閑暇時間的指導,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個人愛好、興趣,加速少年宮、科技館及社區少年活動場所建設,擴大少年兒童的課余活動空間,使網絡不再是業余時間的第一選擇。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愛心、責任心以及合群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老師和家長要注意這些素質的綜合培養。此外,還要花工夫下大力氣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合群、合作精神。

4、 開辦網上家長學校,優化教養方式,構建家庭學校聯絡機制

篇(6)

【關鍵詞】 網絡成癮;認知行為治療;青少年;對照研究

中圖分類號:C913.5;R749.0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9)007-0457-04

網絡成癮是過度使用互聯網而導致的上網行為失控,已經成為影響青少年心身健康的嚴重問題[1]。目前對網絡成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診斷及干預理論的探討上。網絡成癮矯治的研究主要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等,其中認知行為治療被廣泛認可[2],其實證研究主要以個案研究或團體治療的方式[3]進行,研究的目標集中在治療步驟和技術上[4]。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結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并根據治療實踐,從多個角度出發,總結出網絡成癮青少年缺乏治療動機的原因、非適應性認知及成癮行為的特征,并以此為依據設計認知行為治療的方案和技術,探討認知行為治療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來自寧夏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理門診網絡成癮就診者,寧夏醫科大學心理咨詢中心“青少年網絡成癮防治熱線”的求助者及寧夏銀川地區2所中學、1所大學、2所網吧中可能有成癮傾向的青少年,共386名,以Beard修訂的網絡成癮診斷問卷[5]作為入組標準,并由兩名研究者通過診斷性面談,確診成癮青少年76例。將76例成癮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男35人,女3人;年齡12~21歲,平均(17±4)歲。對照組男33人,女5人;年齡12~20歲,平均(16±4)歲。兩組年齡和性別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的中文網絡成癮量表[6]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工具

1.2.1中文網絡成癮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6]

共26個題項,包含強迫性上網及網絡成癮戒斷反應、網絡成癮耐受性、人際與健康、時間管理4個維度。CIAS得分越高提示網絡成癮傾向越大。全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 α為0.93。

1.2.2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7]

包含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意、恐怖、妄想和精神病性和其他10個因子。分數越高表示健康狀況越差。

1.2.3 應付方式問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8]

該量表用于了解被試對不愉快事件即應激源的應對方式,共包括62個條目,分為6個維度,即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維度重測相關系數為0.62~0.72,各題的因素負荷值均在0.35以上。

1.3認知行為治療的方法及對應的技術

1.3.1 建立治療關系,啟發和維持治療動機

本研究根據治療者的訪談記錄和來訪者的家庭作業總結了來訪者缺乏求治動機的原因。來訪者缺乏治療動機的原因及對應的治療技術見表1。

注:①定向:讓成癮者了解上網成癮的性質、產生原因、造成的后果及其之間的聯系。 ②積極關注:發掘成癮者的優點和長處,認同其努力,獎勵其進步,幫助其解決當前的實際困難。③重塑希望:盡管上網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只要愿意努力就有希望糾正和補償;幫助成癮者樹立新的生活目標。④共情:理解成癮者的難處、苦衷和不得已之處等,及上網的現實理由。

1.3.2 識別和糾正非適應性認知

本研究結合治療實踐,借鑒以往的研究成果[9],總結成癮青少年的非適應性認知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對網絡的功能、內容及網絡對人的影響的認知:夸大了網絡的功能,對其非現實性認識不恰當,上網內容不選擇。②對壓力、挫折、困難的認知:總認為壓力、困難是消極的;不懂得尋求身邊的力量對付困難;習慣于以逃避的方式應對問題。③對孤獨、失落、消沉等負性情緒的認知:認為情緒是不可控的;不認為情緒可以管理、轉化、深化;不了解情緒對行為的驅動作用。④對自我成長的的認知:認為成長是自然發生的,輕視挫折、壓力的積極意義;對自我成長沒有責任感,缺乏自我管理意識。

本文所采用的認知技術包括[10]:①識別負性認知。通過回憶在特定場合或情景所產生的消極思維,或者當消極思維出現時把它們及發生的情景記錄下來。②檢查證據。收集支持或反對成癮者所堅持的想法的證據,以檢驗其不適應性認知的真實性。③情緒識別。通過展示情緒表和情緒卡片或回憶產生某些體驗的特定事件,以認識負性情緒。④自我暗示。每次在抵制上網誘惑的前后,進行自我鼓勵,如“我一定能戰勝誘惑”“我又成功了”,不斷強化,形成良性刺激。⑤提示卡。制作卡片,寫出自己的愿望、不上網帶來的好處和能激勵自己的言語,隨身攜帶,常常拿出來默想和提醒自己。⑥角色扮演。通過扮演不同角色來揭示不適應性認知,發展理性反應,修改核心信念。⑦意向重構。通過想象建立健康的情緒反應模式、適應性的認知方式及適應,即激活自我中強大、有活力的成分,來對抗非適應性的、軟弱的成分。

1.3.3 成癮的行為治療

根據英格蘭心理學家Griffiths[11]關于成癮特點的描述和臨床實踐的觀察,本研究總結的成癮行為的特征有:耐受性增加、戒斷反應、強迫性使用網絡、回避和逃避性、情緒化的行為反應和反復性。針對以上特征對應地采取以下治療技術: ①行為契約。孩子、家長一起設定合理、可行的周期性的上網時間計劃表,共同遵守,達到預定計劃后兌現允諾的獎勵,否則給予懲罰。②行為強化法。根據來訪者戒網的進展及執行新目標、出現適應的進步表現給予獎勵。③行為消退法。以體育活動或其他娛樂活動代替以前上網的方式來應對現實生活中失敗、挫折等導致的負性情緒。減少網友、網吧等的強化刺激。④反向實踐。打破原來的常規,建立不同于以往的時間計劃表以重新適應新的網絡使用模式。⑤放松訓練。通過漸進性的肌肉放松練習、想象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來減輕停止上網后的焦慮、不安等情緒癥狀。⑥生活情景訓練。離開虛擬世界,建立新的生活目標,把治療中學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應用到現實目標中并在現實中獲得成績和快樂。

1.3.4 建立社會支持系統

改善家庭關系,包括識別并糾正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互動模式及促進家庭成員有效溝通;建立家庭外支持小組。

1.4 治療程序

研究組采用本研究設計的認知行為治療,每位來訪者共治療8~10周,每周1~2次,每次60分鐘,并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使用中文網絡成癮量表(CIAS)、癥狀自評量表(SCL-90)及應對方式問卷進行測評。對照組不予干預,于入組時、入組8周后給予與研究組同樣的測評。

研究者為有精神醫學與心理咨詢治療專業背景的醫學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并有專業督導老師進行指導。他們參加過認知行為治療的專業培訓,具有國家心理治療師資格。

1.5統計方法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 果

2.1治療前后兩組的中文網絡成癮量表評分比較

表2顯示,治療前兩組的中文網絡成癮量表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的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與治療前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研究組治療前后癥狀自評量表和應付方式問卷評分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SCL-90總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治療前。治療后自責、幻想、退避因子分低于治療前,而求助分高于治療前(見表3)。

3 討 論

矯治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難點在于成癮者缺乏治療動機,存在特殊的非適應性認知及耐受性增強、戒斷癥狀、不自主的強迫等癥狀特點。本研究所設計的認知行為治療研究目標涉及成癮者缺乏求治動機的原因、非適應性認知、情緒和行為特征多個角度,所采用的治療技術與目標相對應。從治療前后CIAS總分的變化可以看到,本研究設計的認知行為治療的技術能有效地糾正成癮青少年的認知、情緒和行為。

有研究認為糾正網絡成癮行為的難點在于讓成癮者承認并正視成癮問題[4]。治療實踐發現,大部分成癮青少年缺乏求治動機,因此啟發和維持治療動機是戒除網絡成癮的前提和關鍵。迄今,在CNKI檢索系統中未檢索到關于網絡成癮者求治動機及其應對措施的研究。本研究總結成癮青少年不能主動求治或不能堅持治療的原因。針對這些總結,采用共情、定向、積極關注、希望重塑技術,從成癮者角度出發,試圖理解其苦衷和不得已之處,發掘其長處,認同其努力,獎勵其進步,解決當前困難,樹立新的生活目標,以此深化治療關系,維持治療依從性。

Young的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行為是成癮者存在大量不正確的即非適應性認知的結果,同時,網絡成癮的發生與情緒水平有關。了解并改變成癮者的非適應性認知、識別和處理成癮者的負性情緒是糾正成癮行為的核心[12]。本研究總結的成癮青少年的非適應性認知,主要體現在對網絡、對自我、對負性情緒、對壓力和挫折4方面。以此為目標,通過檢查證據、角色扮演等技術檢驗其真實性,然后采用自我暗示、提醒卡等認知重構技術建立新的適應性認知,使用情緒識別及意向重構等情緒處理技術處理成癮者的負性情緒。SCL-90中的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因子及應對方式問卷中自責因子的明顯改善,提示這些因子所反映的非適應性認知及與之相關聯的負性情緒得以有效糾正。

本研究按照所總結的成癮行為的特征,針對性地采用行為治療技術,有的放矢,使用行為契約限制來訪者的上網時間,并打破常規,建立新的網絡使用模式(反向實踐)。對出現適應的進步表現給予獎勵以建立適應性的行為(行為強化法)。幫助來訪者建立新的生活目標,把治療中學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應用到現實目標中并在現實中獲得成績和快樂(生活情景訓練)。同時通過放松練習來減輕停止上網后的焦慮、不安等情緒癥狀(放松訓練)。治療后的成癮總分、退避、幻想等因子分及SCL-90中強迫因子分均明顯下降,表明以上行為治療技術能有效糾正來訪者的成癮行為。

Griffiths研究表明,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11]。因此建立家庭和社會支持不僅有利于成癮者脫離網癮,還可以防止網癮復發,維持治療效果。本研究通過糾正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改變消極互動,促進家庭成員的積極溝通,并同時挖掘其身邊資源,建立家庭外支持系統,使成癮青少年在家庭和現實的人際中能得到幫助,傾訴感受,分享快樂,學習人際交往技巧等,滿足被尊重和信任等心理需求。SCL-90中人際關系和敵對因子顯著降低,提示支持系統的建立對戒除網癮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陶然,黃秀琴,張英,等.住院網絡成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9):803-804.

[2]Davis R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J].ComputHuman Behav,2001,17(2):187-195.

[3]趙萌,黃悅勤.病理性網絡使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11):853.

[4]楊容,邵智,鄭涌.中學生網絡成癮癥的綜合干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9(7):457-459.

[5]Beard KW,Wolf EM.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J].Cyber Psychol Behav,2001,4(3):377-382.

[6]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等.中文網絡成癮量表之編制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J].中華心理學刊,2003,45(3) :279-294.

[7]陳昌惠.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31-35.

[8]肖計劃.應付方式問卷[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09-115.

[9]李寧,梁寧建.大學生網絡成癮者非適應認知研究[J].心理科學,2007,30(1):65-68.

[10]Robert L.Leahy.認知治療技術:從業者指南[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46-47.

[11]Griffiths,M.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M]∥ Gackenbach J,eds.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98:61-75.

篇(7)

關鍵詞:網絡依賴;心理;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2-0121

一、青少年網絡使用者所具有的社會心理特征

1. 有限的感官體驗:在網上人們交流的主體是文字。人們不會有身體上的接觸,比如握手、擁抱等。

2. 身份的可變性和隱藏性:缺乏面對面的交流使人們更容易在網絡世界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虛構想象的身份。

3. 地位的平等:大多數情況下。每個在互聯網的人都有平等的機會表露自己。在網絡中沒有因財富、身份、地位等的現實差異造成的不平等。在網上。個體對他人的影響力取決于個體與他人溝通的能力(主要表現為語言描述能力和打字速度)。有時還取決于個體的網絡溝通技巧。

4. 空間界限的擴展:傳統的地理限制和人際溝通限制完全消失,網絡使用者在網絡中更容易找到自己所要交流的同類群體。

5. 時間的延伸和壓縮:“同步傳播”就是人們在同一時間坐在自己的計算機前通過互聯網相互交流。聊天室就是一個例子。另一方面,電子郵件,新聞組又包括“異步傳播”,它并不要求人們同一時刻做出反應。無論是異步傳播還是同步傳播,時間在這里都得以延長。在聊天室里,你有從幾秒到一分鐘或更多時間來答復其他人。這與面對面交流相比明顯滯后。而電子郵件,新聞組,你有幾小時,幾天,甚至幾星期來做出反應。網絡世界創造了獨特的暫時空間。在這里正在進行的,交互的時間都延長了。這就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反映區”。與面對面相比,它讓人們有更多時間慢慢思量并做出回答。

6. 關系的多樣化:由于聯系的便捷性,我們可以與各種類型的人聯系。和成百上千的人交流。通過在世界新聞組上留言。使用者可以吸引c自己有著相同興趣的人。通過網絡搜索引擎,人們可以瀏覽上百萬個頁面來關注一些特殊的人和群體。隨著搜索、篩選、聯系選定群體的工具的效率提高。互聯網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了。

7. 記錄的永久性:網絡使用者在網上的大多數行為。如收發郵件、網絡聊天等,都能被記錄并作為計算機文件完整永久地保存下來。這些記錄也可以方便地調用。

二、青少年網絡使用者通過網絡使用所獲得的心理滿足

1. 情感表達的需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歸屬和愛的需要是個體成長需要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如果一個個體在常態社會中缺少了歸屬感和愛,那么這個個體的發展就會產生岐性。從搜狐、新浪以及網易等門戶網站上注冊的個人網站可以看出。這些網站的主題大多是關于情感的,這表明情感表達是網民的一個重要需要。

2. 性心理的表露需求。網上的匿名性使人們敢于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會擔心社會評價。所以,在網上性心理的調查比傳統形式的調查更可靠。

3. 網上娛樂性心理的滿足。在網上參加游戲、聊天。聽音樂,讀娛樂性網上文章,是網民娛樂的重要方式。還有黑客心理。一般認為黑客(用高技術手段進行破壞和侵入的人)大多是青少年,好勝心強、責任感弱,但是這些都是猜測。

4. 人格變態者可以在網上實現改變自己身份的愿望。在網絡中,網絡使用者往往體驗到一種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虛幻感。產生這種體驗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網絡導致的使用者“身份喪失”。“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網民的口頭禪反映了網上交際的主要特點:你不僅可以匿名,而且還可以隱匿性別、年齡、種族和社會地位。在網上,你的社會地位沒有任何作用,你是否受歡迎,主要取決于你的話語是否吸引人。你可以說自己想說的話,一般來說不用擔心會帶來什么懲罰。所以,人們不需要過多的面具,比較真實地表達自己。你可以在游戲中或者聊天室編造一個假身份,從而嘗試不同的生活。

三、網絡對青少年網絡使用者可能產生的負面心理影響

1. 網絡對使用者的認知過程產生影響。互聯網組織特性可能導致個體思維模式出現以下四個方面的變化:要素主義思維轉向虛幻感;情境化批判思維技能的發展;體現自我同一性的元認知的出現;思維流暢性增加和效能感的增加。李文同時還指出,互聯網使用還可能導致個體心理狀態發生改變。

2. 網絡對個體的行為過程產生影響。他們認為,對于大多數個體,會受益于互聯網的使用。而對于一部分個體,當使用變成濫用的時候,他們的生活則可能出現如互聯網成癮、互聯網依賴等病理性的行為問題。

3. 互聯網對個體的情緒、情感產生影響。互聯網可能對個體的情緒與情感過程帶來消極影響。同時可能對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與傾向性產生影響。

四、對已產生網絡依賴青少年的應對策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老太婆野外xxxx|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猛少妇色xxxxx猛交|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色戒| 日本xxxx裸体xxxx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 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性视频| 黑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jlzzjlzz少妇|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 日本阿v视频高清在线中文|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日韩无码电影| 亚洲av成人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 性大毛片视频| 不卡av电影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桶到爽|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少妇又紧又深又湿又爽视频|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