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2: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醫學的理論基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是保持中醫學理論的原汁原味,不與西醫學相融合。以匡萃璋先生的“兩種牛不人工授精論”為代表。強調建立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心,中醫學有自己的原理,即整體論,認為目前應強傳統之體,宏中醫之用。
二是強調以現代科學研究中醫中藥,使中醫中藥脫離其傳統理論,成為世界公認的科學。部分西醫學習中醫的專家及中醫學習西醫的人員,持此種觀點。引以為榮的代表成果如日本的小柴胡湯制劑獲得美國FDA認證。此觀點遭到傳統中醫學者的抵制,認為似乎是“廢醫存藥”之風重來。但因研究藥劑有客觀的經濟效益,目前此風難止。
三是主張在保持中醫學特色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即強調充分繼承挖掘中醫學的傳統理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與創新。只要研究的核心、本質是中醫學的,所用的方法既可以是傳統的思辨,也可以是現代科學的調研、分析、實證。我認為這是中醫學發展的正確方向。下面談談我對中醫學理論發展目標及創新思路的理解。
1中醫學理論的創新目標
中醫學理論發展的總體目標,一般說來是實現中醫學理論的現代化。要實現中醫學理論的現代化,以下5個方面的分目標必須優先實現。
1.1中醫學理論范疇中基本概念的規范化
中醫學基本概念的規范化,是指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的基本概念的內涵是確切的,外延是清楚的,表述是統一的,沒有概念的泛化或歧義。中醫學基本概念的規范化,有利于中醫學的發展,有利于中醫學的對外交流,有利于提升中醫學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與中醫學作為一門醫學科學的身份相符。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雖然對中醫學基本概念的規范化做了一些相應的工作,如正在建立中醫學名詞術語及其英譯的國家標準,但尚有大量問題需要解決,如:①精與氣概念的混用;②精、氣與古代哲學范疇中關于宇宙本原的精、氣概念的混淆;③陰虛與精虛、血虛、津液不足分不清,陽虛與氣虛難區別,并出現氣陰兩虛與氣陽兩虧等有悖邏輯的術語;④臟腑之精、臟腑之氣、臟腑之陰、臟腑之陽的內涵不清,關系不明等。
中醫學某些基本概念的內涵不清,其原因有多種。而解決的辦法,應是調動全國的中醫學基礎、文獻學科的專家和中醫臨床學家來共同研究,在調查大量的有關文獻和臨床資料之后,共同討論確定。
當然,中醫學基本概念的規范化,不是限制人們的思維,而是在培養我們的學生時,有一個規范的說法;在編寫教科書時,有一個可遵循或參照的標準;在對外交流時,有一個可讓國外友人容易理解的相對規范的表述。
1.2證候概念的規范化及診斷標準的確定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診治特色,證候也就成為中醫學基礎和應用研究的核心問題。近幾年對證候的研究,包括對證候診斷標準的研究和證候內在機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問題是:①證候的概念內涵至今不甚明確,某些中醫專家,甚至《中醫內科學》教科書中,仍然將證候規定為“癥狀和脈象”與現行的《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學》教科書中的表述不符。②證候的分類仍然有待改進,證候分類的層次應該清晰,從類證(如虛證、實證、熱證、寒證、表證、里證、陰證、陽證等八綱證,太陽、少陽等六經證,衛、氣、營、血證,上焦、中焦、下焦證等)到一個實施治療的具體證候,一般都有幾個層次。③某些中醫證候診斷術語概念不清。一是由于中醫學某些基本概念內涵不清而導致的證候診斷術語不確切和不規范,如上面提到的氣陰兩虛、氣陽兩虧等;二是由于中醫學理論發展的滯后而出現的概念內涵不清的證候診斷術語,如脾虛、腎虛、肝虛、心虛等等。④證候的診斷標準應該統一規范,但現在仍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⑤證候的診斷以癥狀、體征和行為異常的描述為主,微觀指標在辨證中仍然難起作用。
解決證候概念的規范化和確立證候的診斷標準,應是中醫學理論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雖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了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并組織起草了國家標準中的“中醫臨床診療術語”但尚需不斷地改進、發展和完善,以增強其科學性和權威性。
1.3將中醫學的相關概念獨立于古代哲學概念并確立其自然科學的屬性
確立中醫學的自然科學屬性(并不否定其人文社科屬性),有利于中醫學在自然科學方面的發展,有利于將中醫學的某些概念與古代哲學的相關概念分開,成為中醫學自身的概念。
如精、氣、神的概念,在古代哲學范疇中與在中醫學中是有嚴格區別的;中醫學的生命本原說與古代哲學的生命本原說也是不同的;中醫學的精氣概念及其生命本原說、中醫學的天人相應說,都具有自然科學屬性,都可以以自然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逐漸揭示其內涵。
1.4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密切結合
中醫學理論要達到現代化的目標,理論創新必須要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新理論、新假說的誕生一般都在實踐過程中,或在臨床實踐經驗的積累過程中,或在實驗研究積累的過程中,或在文獻研究的分析過程中。就中醫學來說,臨床實踐過程對于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理論創新不僅僅是基礎學科的事情,也是臨床學科的事情。只有理論學科與臨床學科的專家聯手協作,才有可能發現新的規律,構建新的假說。“臟腑一精氣一陰陽”理論體系的構建,就是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結果。
因此,要求臨床學家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理論學家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技能。中醫學理論要創新,要現代化,必須造就一大批理論與臨床兼通的專家。
1.5傳統理論的改造與新理論體系的構建
傳統理論的改造和新理論體系的構建,標志著中醫學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傳統理論的改造,多是建立在否定某些傳統理論的基礎上,操作起來較為困難,且難以得到公認。
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中,對某些傳統理論作了改造,如:①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的劃分,還是溫病辨證綱領的問題;②膀胱是盛尿的臟腑還是藏津液的臟腑的問題;③主管人的心理情志活動的臟腑是心,是腦,還是肝的問題;④臟腑的功能是以臟腑的結構為基礎還是以臟腑之精氣陰陽為基礎的問題;⑤正氣與邪氣的概念問題;⑥陰陽失調與調整陰陽的概念問題。諸如此類問題,均是中醫學理論中較難處理的問題,也是臨床實踐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們在“臟腑氣血陰陽”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研宄而構建的“臟腑一精氣一陰陽”理論體系,是在發掘《內經》傳統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與傳統理論相統一,但與后世的臟腑氣血理論有某些沖突,也屬于對傳統理論的改造。
另外,對證候的深化研究,也可能與傳統的“異病同治”理論發生沖突。我們經過研究發現,寒飲蘊肺證可出現在哮喘、COPD和肺水腫等疾病中,并且用小青龍湯治療均有效,但實際上寒飲蘊肺證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應是有區別的,用藥自然也應有所區別。至于用何方治療更為合理,只有通過實驗研究去探索。因此,“異病同治”僅僅是說幾種不同的疾病出現了一個大致相同的證候,用大致相同的方藥可能都有效,而幾種不同的疾病出現一個完全相同的證候,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哮喘、COPD、肺水腫等疾病中出現的寒飲蘊肺證,實際上也是一個類證,其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存在著差異,這實際上是發展了對“異病同治”的認識。
傳統理論改造的目的,是對傳統理論的發展和提升,使其科學性更能體現出來。
傳統理論的改造與新理論體系的構建,是中醫學理論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2中醫學理論創新的思路
2.1明確中醫學的學科屬性與其現代化的關系
中醫學是發祥于中國古代,用以研究人體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學。它雖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具有一些人文社會科學屬性,但仍應歸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
醫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既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又具有很強的社會科學屬性,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交融的學科。
將中醫學的學科屬性定位于融入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自然科學,并在整體觀的指導下大力發展其屬于自然科學的部分,將有助于中醫學自身的發展和現代化。
在通過文獻整理研究明確了中醫學某些范疇的概念內涵的基礎上,以科學的實證分析方法研究其理論概念的微觀機制,不斷創建和發現新的假說,方可使傳統的中醫學理論體系不斷得到發展和更新。同時將其屬于人文社會科學的部分,尤其是古代哲學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科學的改造,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并吸收一些新的理論和方法,方可使其更能指導中醫學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2.2正確認識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堅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的思路
繼承性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礎和前提。中醫基礎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必須堅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走繼承與創新并行的發展之路。繼承是創新的基礎,繼承的目的是創新。只有重視繼承,才能將中醫學的傳統理論傳承下來,為發展和創新奠定基礎;創新是中醫學繼續發展的需要,是中醫學新理論、新觀點的產生之源,也是中醫學的生命之源。沒有繼承,中醫學的傳統理論將得不到延續,也就無從談創新發展,即便是創新,也不是對中醫學理論的創新。但若沒有創新,則中醫學的傳統理論就得不到更新和發展,自然就會變成僵死的東西,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因此,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切實操作好中醫基礎理論的繼承工作和在此基礎上的創新工作,是關系到中醫學前途的重大工程。
2.3科學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對中醫學理論和概念的影響
在中醫學理論的繼承與創新研究中,要科學地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們既要承認精氣、陰陽、五行等古代哲學思想 對中醫學理論體系建構的影響,又不能把中醫學說成是古代哲學的衍生物。
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建立起了重大影響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主要有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和整體觀念等。這些古代哲學思想對中醫學基本理論和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論體系的建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不容置疑的。科學地評價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在中醫學中的歷史地位,對于繼承和發展中醫學基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意義。
2.4積極推動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和術語的規范化進程
以明確中醫學固有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的內涵為中醫學理論研究之目標,積極推動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和術語的規范化進程。
藏象、經絡、精神氣血津液、病因病機和防治原則等,是中醫學固有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應下大功夫對其進行系統性研究,明確其基本內涵。這是中醫學理論研究應達到的基本目標。當然,中醫學基礎理論和概念內涵的確立,應建立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有關該理論和概念的幾乎所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文獻資料掌握得越全面,得出的結論就越可信。但決不是一些文獻資料的堆積和列舉,而應下一番比較分析的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雜亂的材料中歸納能反映該理論和概念之本質的內涵和外延。
如對肺行水理論的研究,首先要明確肺行水理論的基本內涵。經過對文獻資料與臨床實踐的研究分析,發現肺行水概念的內涵主要有兩個方面:①通過肺氣的宣發和肅降運動,調節肺臟本身水液的輸布,這一作用與肺的呼吸功能密切相關;②通過肺氣的推動作用,調節肺系統(尤其是皮毛)之水液的代謝,這一作用與肺的呼吸功能一般無明顯的相關性。
肺主行水理論內涵的確定,對臨床肺疾病的辨證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有關肺主行水理論的科研設計具有奠定理論基礎的作用。
中醫學是中國傳統中寶貴的文化形式,是中國科學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國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中醫學的進步不但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有過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堅實的本體論基礎而持久的影響了中國文化發展的理路,“儒必通醫”就是最好的說明。
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的歷程,西方的醫學思想和醫療模式也開始輸入中國。由于西方醫學在治療技術上的方便性,使之國人在醫療實踐中能夠接受西醫的治療方式,但是,正是這種實用主義和“全盤西化”的價值承諾形成了對中醫學和中國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現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來的“全盤西化”思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面否定,數典忘祖、思想淺薄、急功近利成為學術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醫學也成為被否定的內容之一。為了提供否定中國文化的理性基礎,自覺的不自覺的以西方的哲學思想判釋中國文化的方法就成為時代的風氣,以西方的醫學模式判釋中醫學以比較兩者的優劣,成為這個時代中醫學研究的重要特點。如果說以西方醫學技術上的特點做為可接受的標準還帶有實用主義的特點,從而還能在經驗論的層次上證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盤西化”對中國文化及其對中醫學的否定就是對中國文化理性自覺的背叛,而成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時至今日,隨著對西方科學文化產生的一系列誤區的深入認識,中醫學在醫學實踐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療效被肯定,中醫學也日漸受到重視。但是,對中醫學的肯定仍然是在經驗論的層次上,遠沒有在哲學理性上實現自為而自在的統一。尤其對于解決這一已經產生了幾千年的中醫文化的繼續發展的理路問題而言,就更需要哲學的根據和支持。
問題表明,對中醫學的正確認識及其發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醫哲學的研究作為基礎。然而,以我們已經熟悉并習以為常運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學思維進行中醫學的哲學研究,是不能產生正確的結果的。以西方哲學的模式為坐標系進行中醫學的研究,其結果只能是南轅北轍。正確的方法是,應對中國文化之所以能產生中醫學的哲學思想進行發掘,進而研究中醫學的科學性,以對中醫學的發展方向作出推定。這些是研究中醫學發展應解決的基礎理論問題,應當成為一切關心中醫學發展的學者應投以相當大的精力進行研究的問題。但是,對于中醫學發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對的問題既是中醫哲學帶來的也是以哲學對中醫學提出的本體論承諾出現的。這表現為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醫學學科的科學性及其產生的哲學基礎與我們所熟知并運用自如的現代科學和哲學對其進行研究而產生的誤區,另一方面則要求中醫學本身能證明自身的科學性和哲學基礎,即中醫學的學科性在本體論哲學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學形式與哲學方式的統一──中醫學是中國哲學形而中論的自在自為的統一。
就中國哲學的基本原理進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學原理與中醫學有怎樣的相關性以及中醫學表現出怎樣的規律,是中國哲學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哲學和中醫學的關系,表明了中醫學的思維方式在與中國哲學的基本規律的統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學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如果說由于中國文化的哲學基礎生成了中醫學的學科形式,從而表明了中國文化的一以貫之的理論特點,那么,中醫學就在其內容和形式中展現出的基本規律將代表中國文化和哲學的基本形式。因此,應當說,進行中國哲學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國哲學奧秘、并認為中國哲學是不同于西方哲學的、具有獨立的哲學形式,就應在《周易》、《道德經》和《內經》及《論語》等儒家和道學經典的研究上下功夫,這是研究中國哲學的基本方法,同樣,這也是研究中醫哲學的基本方法。
對中醫學的哲學思維進行的研究,以發現其基本規律,這是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問題,這已成為現代以來中國哲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產生的“全盤西化”、西體西用的理性進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學推定中國哲學的研究一樣,中醫學的哲學研究無不是以西方哲學的思維方式、概念、范疇及科學模式對中醫學的思維方式、概念、范疇及科學模式進行西化式的推定。從產生的研究結果而言,由于脫離了自在的中國文化的基礎──中國文化對哲學的承諾及其原理的推定,應當認為這些推定的結果根本不是中國哲學或中醫哲學的本來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學和西醫學對中醫學理論的異化。
如果承認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性,并且承認中國文化的形式具有獨立性──中醫學也因此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醫學的形式,那么,對生成中醫學的哲學思維及其基本規律的研究只能是對中國文化研究的自在的哲學反思──哲學的承諾和推定的統一并進行推定的結果。生成文化的歷史和邏輯只能是歷史和邏輯在文化形式中的統一。所以,對生成文化的哲學基礎進行推定,只能是由文化所承諾的哲學──哲學所能推定的文化形式在哲學形式上的統一。哲學在文化母體的自在性,使其被文化所承諾和推定,而不可能以任何外來文化所承諾的哲學進行推定。以西方哲學進行的推定,只是一種比較意義上的詮釋,哲學的比較不具有本體論承諾和推定的統一性,本體是自身的邏輯推定。尤其是西方哲學在當代的進展產生了分析哲學和解釋學,其理路表明的邏輯和形式對思維的限定,使對西方哲學思維方式的運用產生了嚴格的限定。西方文化的內在結構──被語言和文字及形式邏輯所限定,就其文化形式內部所進行的歷史文本的解釋──以其自在的語言系統和思維方式對文本所進行的解釋,不可能達到本來的意義。既然對自在的文化的解釋呈現出重重困難,使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語言本身所進行的解釋都不具備其文本意義,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學原理和學科形式對中國的文化和哲學進行解釋呢?真不理解當代中國學界何以能用西體西用的方法論進行中國文化的研究,并自以為是的認為發現了中國文化的“基本規律”。當以中國哲學自在的形而中論的哲學原理與這些“基本規律”(例如辯證法)進行比較后,就會發現中西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形式,就思維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簡單的類比和實現哲學思維方式的統一。因此,就中國哲學的研究而言,只能用承諾推定法進行哲學的外化。承諾推定法表明的哲學思維與文化形式的統一性表明,任何一種獨立的文化是其自在的哲學思維所產生的結果,因此,中國文化的形式和內容只能是自在的中國哲學思維產生的結果。
所以,對中醫學的哲學研究,是以哲學的承諾和推定法進行的研究。由于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和基本規律只能在中國文化的母體中尋求,所以,這種研究只能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這一研究還必然包括:中醫學的哲學究竟是什么形式的?與中國哲學的關系是怎樣的?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關于形成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問題。顯然,在這一研究進路中,將同時構成對中國哲學及文化的反思。我在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中,以《時空統一論》⑴的哲學原理對中國的知識系統進行承諾推定法的研究反思,發現在中國文化的知識形式中,《易經》是中國哲學的基礎,而中醫學是運用中國哲學思維所產生的成熟的科學形式,也可以這樣認為,從中醫學中可以反映出中國哲學的本質性,所謂“醫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國哲學的本質性與中醫學的統一是以怎樣的原理表現出來的?這是研究中醫學的哲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研究中醫學的哲學規律首要的是用哲學的承諾推定法把《易經》的思維方式外化為哲學的形式。我對《易經》的思維方式進行外化為哲學形式的工作是以“時空統一論”的哲學原理對《易經》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論⑵的哲學原理進行了對中國哲學的概括,形而中論的哲學原理及思維方式表明,時空對應的認識論原理、對應和中的方法論原理、中和統一的時空本體論是中國哲學的基本規律。因此,中醫學能否反映出這三個基本規律就成為承諾和推定中醫哲學的基本工作。
從中醫學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維方式并對其進行與中國哲學原理的整合是這一研究工作的組成部分。由于中醫學的思維方式與《易經》統一,所以歷代中醫學者對“醫易相通”的哲學問題都有相當深刻的理解,例如,清代名醫章虛谷說:“詩、書、春秋,論世間事跡,褒君子,貶小人,以明治亂之所由,原非論陰陽之理者。《易》象表陰陽進退消長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亂事之道。……故易為大道之源,醫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辭》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醫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體,醫書豈真與易書比哉?醫經與易經,體同而用異,拙集屢申其義矣。即將先天后天打作兩橛,遂有一橛截全體之見,而不識其體用所在也。圣人韋編讀易,不聞讀醫,假年學易,不聞學醫,蓋以此也。圣人為治世之大道,不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達不敢當。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體一也。其所系之重,猶先于大道,何故?蓋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業。保性命者,醫道也。其理與《易經》同出陰陽太極之源,故體同而用異也。”(《章虛谷:《醫門棒喝·論易理》)顯然,章虛谷對《易經》和醫經的哲學關系的認識是深刻的。由于中國哲學的外化是當代哲學的研究任務,因此,和所有對“醫易相通”有相當深刻認識的古代學者一樣,這一研究是以《易經》自在的哲學思維的承諾和推定并以外化的形式闡釋中醫學的哲學思維的。
筆者以形而中論對中國哲學所作的概括,就是上述研究方法的結果。既然中醫學的哲學基礎是形而中論的統一,那么,中醫學在形而中論哲學思維中生成的基本規律是怎樣的形式、以及這些基本規律對中醫學發展的基本意義之所在就成為中醫哲學研究的重要的價值論承諾。
《周易》和《道德經》及《內經》的哲學思維對當代的哲學發展及對中醫學的繼續進步將有極重要的意義。這已在近年的中國文化熱中顯見端倪。筆者在對人存在的本質性問題的研究中,結合西方哲學中的問題,以哲學的承諾推定法對《周易》的道器之論之承諾,推定出形而中論的哲學。形而中論的哲學認為,人對存在的認識,是以形作為主體認識、并區分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人的存在形式和主體地位實際上是世界存在形式中的形上和形下的中和者也,因此,人是存在的形而中者。人以時空的方式建立起對形的認識,因此,形而中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建立在時空的本體論基礎上,并且與中醫學的時空觀統一。所以,形而中論的哲學體系能很好的解決一系列重大的中醫學哲學問題。
二、醫易相通
隨著世界學術界對《周易》研究的關注,“醫易相通”作為中國古代學術史上重要的哲學命題,在當代尤為引起重視。“醫易相通”的承諾表明,其不朽的意義和學術魅力發生于對人類生命本體的哲學思考和推定。“醫易相通”概括了易學的哲學思維作為中醫學理論基礎的基本特點,其不但表現出易學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說明了中醫學理論基礎一以貫之的哲學內涵。顯然,從內容到形式作出的分析都表明中醫學理論基礎的易學哲學性質。《周易》的形而中論的哲學制式,表明其哲學思維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哲學思維。就醫學的作用和價值而言,中醫和西醫這兩種不同的醫學理論和實踐特點表明了其起源于兩種不同的哲學思維,從對存在的本體論承諾和邏輯推定及其主體論承諾和形式推定的不同,使其各自承諾不同的價值及推定出不同的概念范疇和理論體系。對主體存在本質的不同認識,使其對生命形式本體的認同形成不同的醫學觀念,在此基礎上的發展,使我們看到了人類對生命的不同理解并表明在歷史形式中和由此產生的現實問題──中醫和西醫展現在歷史中的不同的邏輯理路和學科建構。
然而,對當代人類社會的存在而言,就哲學的層次上推定人類的存在形式,不能不認為雖然有西方自然科學近三百年來的主導和促進,但是,人類就基本的存在問題而言,尤其是生命的本質性問題,還是作為一個亙古常新的課題困擾著人們的理性。近現代表現出所謂的人類進步絕大部分是在其表象上,而不是表現在人類生存本質上的進步,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人類是在其自為的異化形式下存在,對人類的理性的理想形式而言,自為的對自在的超越──自為的達到生命的更高的存在形式──實現自為自在的生命存在形式,顯然,人類的存在現狀表明,人類還遠遠沒有達到這一目標。
因此,當西方科學模式對人們所期望解決的終極關懷問題不但沒有解決,而且又由此產生了嚴重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時,人們已經顯得彷惶不安,尤其是自然科學產生的負面價值引起人們的反思時,后現代主義的哲學和文化思潮應運而生。可以說,后現代主義思潮表明的對理性否定的堅決性已經成為困惑西方文化及科學理性的重大問題。一些思想家把力圖走出誤區的方法寄托于中國文化時,中國的《周易》就不失時機的又一次成為顯學。對中醫哲學的研究而言,面對后現代主義哲學思潮,當企圖再以西方哲學的制式推定中國文化時,無疑是當頭棒喝。在這種形勢下,對于中醫哲學研究而言,許多學者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醫易相通”的古老命題。所以“易學熱”也把中醫哲學帶入其中。但是,就其以“醫易相通”為命題產生的研究結果而言,卻令人倍感失望,因為其產生的結論,無不帶有西方哲學的“前見”。問題表明,因為《周易》的本體論承諾和邏輯推定與中醫學的主體論承諾和形式推定的統一性,使之用西方哲學的制式不可能正確的推定中醫哲學。中醫哲學由《周易》的哲學制式所推定,這是應當首先明確的問題。
顯然,后現代主義表現出的西方哲學的多元性及其帶來價值取向的多元性對理性的異化是顯而易見的。即使在當代中國,也隨處可見西方文化的哲學、科學和宗教以各自的價值承諾帶給人們存在方式的異化。以《周易》為基礎的中國哲學的一以貫之,不但使“醫易相通”,而且使《周易》與中國古代科學相通、《周易》與宗教相通,《周易》因此成為中國文化的基石。可以說,綜觀人類文明的幾大形式,沒有任何一個文明能像中國文明那樣能夠錦延不絕,持續發展并表現出文化的穩定性。西方哲學表明,就哲學問題及其表現出的多元性而言,西方哲學家們在近代和當代由于他們內在哲學傳統思維形式的形式化限定使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顯得無能為力,最終以據斥形而上學作為西方哲學的終結。然而,問題卻沒有解決,問題伴隨著其造類存在的異化在當代使人們終于注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優越性。但是,由于中西方哲學思維巨大的差異性,所以盡管《周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但是,由于西方哲學及科學和宗教是對存在形式化的結果,所以,不能將《周易》與西方文化及哲學作簡單的類比,例如我們看到的把《周易》比附為科學或者把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成果認定為在《周易》中早已有之那樣。形而中論表明,《周易》的重要貢獻是其哲學的本體論思想,在這方面,同樣不能與西方哲學的本體論作簡單的比附。對西方哲學的形式化而言,《周易》哲學是內化的,因此,把《周易》哲學作為明確的形式外化出來,是一項歷史性的任務,《周易》哲學的外化將帶來人類哲學及存在形式的空前革命。
《周易》和中醫學的學科形式表明,其屬于不同的知識形式和結構,之所以稱為“醫易相通”,是指其作為共同的哲學本體而言的,具體講,《周易》的哲學思維是中醫學的基礎,易道廣大使中醫學與《周易》在“道”的層次上相通。因此,對道的理解問題成為醫易相通的哲學問題。這屬于哲學層次的問題,在中國的學術史中被歷代學者所重視,在基本方面提高了《周易》群經之首的學術地位,但是,在西學倡興的當代,則帶來了更重要的問題,這就是,以《周易》為首的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關系和相互的哲學承諾,成為人類文化交融中的問題,尤其是人類發現其自身歷史的和社會的、群體的和個體的行為方式所引起的價值失衡,使之把自身的本質作為反思的對象時,以《周易》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就又一次為人類提供了她深沉的思想。
所有人類存在的問題表明,其中最重要的,能引發出其他所有問題的都應歸結為一個基本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終極關懷問題,“醫易相通”的哲學承諾表明了其與西方醫學和哲學的截然不同的本體觀──而西方哲學對終極關懷的無能為力在后現代主義哲學中已經充分的暴露無遺。中醫學家、道家及道教學者在對“醫易相通”的基礎上和以自身的醫療及修煉實踐中形成的中國生命科學關于人的本質和應達到的存在方式,解決了終極關懷問題。中國的生命科學表明,“醫易相通”的哲學承諾和推定與《周易》的“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說卦傳》)終極關懷的價值論承諾的統一,是“醫易相通”的重要表現形式。
關于“醫易相通”的基本原理,在中醫學的基本理論方面,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張介賓的論述簡要而精到的指出了“醫易相通”的基本意義。他說:“賓償聞之孫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每竊疑焉。以為易之為書,在開務成務,知來常往;而醫之為道,則調元贊化,起死回生,其義似殊,其用似異。且醫有內經,何借于易,舍近求遠,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學到知羞,方克漸悟。方知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人身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駭。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于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原者,同此變化也。豈非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可以醫而不知易乎?”又說:“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醫,欲賅醫易,理之陰陽。故天下之萬聲,出于一闔一辟;天下之萬數,出于一奇一偶;天下之萬理,出于一動一靜;天下之萬象,出于一方一圓也。方圓也,動靜也,奇偶也,闔辟也,總不出乎一與二也”、“予故曰: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學醫不知易,必謂醫學無難,如斯而已也,抑熟知目視者有所不見,耳聽者有所不聞,終不免一曲之陋。知易不知醫,必謂易理深玄,渺茫難用也,又何異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饑者得羹不食,可惜了錯過了此生。然則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設能簡而有之,則易之變化出乎天,醫之運用由乎我。”
上論表明,張介賓非常精練的總結了“醫易相通”的基本意義。把醫學和易學在天地萬物存在的基本層次上統一起來,使之形成易體醫用、體用不二的一元論哲學思維,是中國哲學和醫學上的重要思想。
總結前人在“醫易相通”方面的研究,應當認為《周易》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影響是重大的。《周易》是中醫學的哲學基礎,其具體影響了中醫學的臟腑理論、經絡理論、陰陽氣血理論、病理病機理論、診斷理論、治療理論、方劑學和本草理論。而在當代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其在生命科學領域內的具體運用──“氣功”理論成功的運用易理,可以作為“醫易相通”最好說明。
以當代的哲學觀推定“醫易相通”的哲學承諾,必然要求從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層次分析《周易》對中醫學的影響。《周易》的陰陽之論表明,陰陽之道是時間和空間產生的并由主體承諾和推定的形式,其表明本體是時空的陰陽變化生成的存在。陰陽之道的推定是主體所能發現本體存在之為存在的基本方式。就本體而言,《易傳》認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所以,陰陽能對人體的存在發生生命的本質性作用是因為時空的本體性,而這種本體性作用與主體性方式的正確統一,是在主體的形而中的方式性中產生的正確推定。形而中的方式性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傳》)的命題承諾和推定。人作為一種存在,本身是屬于《周易》哲學推定的哪一種形式呢?人是什么呢?這些問題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方式成為哲學所關心的也必須給預回答的主體論哲學承諾和形式推定的重要問題。但在《周易》哲學中,是不作為問題的,因為結論已經內化于“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承諾之中。所以。對應于西方哲學的主體論承諾而言,《周易》對這一問題沒有作出主體論承諾和形式推定。因此,在研究關于人的主體性的中醫學中推定這一與《周易》相關的哲學問題,對今天的人類哲學而言是重要的。我認為,《周易》的哲學模式表明,從“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承諾的主體論作出的形式推定,說明了人的主體形式既不屬于形上之道,也不屬于形下之器,而是屬于形而中,即形而中者謂之人。所以,主體被形而中所承諾──人是形而中者也。所謂的形而中者,以主體論承諾和形式推定而言,是指人的存在的時空層次和主體意識時空能力的對應和中,通過主體時空方式所能把握主體自身存在和客體存在的形而中的方式,即通過主體的形而中實現對存在──主在和客在的正確認識。
“醫易相通”是中國生命科學中的重要命題。“醫易相通”的形而中論哲學推定,使主體的生命存在形式成為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的內容。形而中者謂之人的主體論形式推定,使人的存在是形而中的方式,主體將通過對時空的形而中的方式性實現主體的價值。主體能夠適應時空層次,并通過時空陰陽的形而中的自作而把握存在,從而超越生命的時空形式。這是形而中論哲學承諾的生命科學原理。形而中者謂之卦──形而中者謂之人的統一,從而解決了認識論的主體性問題。形而中論哲學表明的認識論本質是:人沒有獨立的主體性,客觀實在也沒有獨立的客體性,自為是自在的自為,而自在也是自為的自在,世界的時空統一性要求人類把握的世界要成為人在其中的世界,因此,對客觀的存在而言,絕沒有獨立性可言,人的主觀存在也絕沒有獨立性,因此,在方法論上的建構,《周易》之卦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統一,形而中論推定的人的存在形式,是形而中的方式性的──-而不是西方哲學的形而下的形式性的存在。因此,以形而中的方式性把握世界,是《周易》對人類哲學發展作出的重要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及方法論方面的貢獻,其由形而中的主體方式承諾和推定的“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生命科學將成為人類科學的終極形式。
在“醫易相通”中,以陰陽的概念范疇承諾了哲學認識論。《易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陰陽的推定成為中國哲學中的基本概念范疇。在中國文化中,陰陽范疇的具體應用,可謂一以貫之。在中醫哲學中,陰陽承諾了哲學本體論的邏輯推定和主體論的形式推定。例如“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陰中有陰,陽中有陽”(《素問·金匱真言論篇第四》)等等。張介賓認為:“陰不可以無陽,非氣無以生形也;陽不可以無陰,非形無以載氣也”(《類經附翼·求正錄·真陰論》);石壽棠認為:“陽不能自立,必得陰而后立,故陽以陰為基,而陰為陽之母,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后見,故陰以陽為統,而陽為陰為父”(《醫源·陰陽互根論》);吳謙等認為:“一陰一陽者,天地之道;一開一和者,動靜之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二·六味地黃丸集注);鄭壽全認為:“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陽氣乎!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陽氣若傷,群陰即起”(《醫理真傳》卷二·陽虛證問答目錄)柯琴認為:“陰陽互為其根,陽中無陰,謂之孤陽;陰中無陽,便是死陰”(《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卷一·傷寒總論》)等等。從上面眾多的論述中,可以看出陰陽概念在中醫學中的應用是相當廣泛而重要,并且在邏輯上是自恰的。如果陰陽的推定方式對人的生命形式的作用是自律的,那么,形而中論哲學的對應和中的推定方式,將使這一自律由主體的自為而實現。這是“醫易相通”承諾的中國生命科學自在性的表現。
三、形而中論與中醫學
如果把《周易》作為群經之首,那么,中國的哲學原理就應當被《周易》所包容。形而中論對中國哲學的形式化,是以“時空統一論”的哲學原理對《周易》之“卦”的研究而推定為哲學形式的──形而中論是對“卦”的時空本質性研究并以“形而中者謂之卦”的命題產生的哲學原理。關于“形而中者謂之卦”,我已多次進行論證⑴,在這里再簡單的作一介紹。“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思維以時空方式生成對存在的認識,中國哲學是以“卦”作為方式的,其中所表明的認識論原理是形而中的方式。這就是說,“卦”是存在與思維的統一方式──存在與思維的對應和中,“卦”是“道”、“器”的對應和中者也。因此,筆者認為“形而中者謂之卦”,這是中國哲學的主體論承諾和形式推定的重要表現形式。就人存在的本質性而言,因“卦”承諾了主體論及其形式推定,所以,以主體論承諾和形式推定的統一,就有形而中者謂之人的推定。形而中者謂之人的哲學推定表明,主體的對應和中是外化并推定出形而中論的哲學體系,是由形而中論哲學的本體論承諾和邏輯推定與主體論承諾和形式推定及價值論承諾和范疇推定的統一而實現的。
筆者在關于《周易》的研究方面,從認識論的角度把“卦”的哲學內涵歸結為“形而中者謂之卦”,“卦”的形式為陰陽爻表示的“時”和“空”,由此使“卦”無所不包,“卦”作為萬物即形而上的方式和形而下的形式的中和性,推定出“卦”之上的形而上,即“道”,已是方式的存在,而不是形式的存在,由此理解《易》的“太極”,才能推定“太極”承諾的本體。把“太極”以“太極圖”和“八卦圖”統一的推定,都出于形而中論的哲學推定。具體講,在“卦”之下,即“器”,是“形式”化所把握的與主體對應的存在,“卦”之上的“太極”或“無”是不能與主體的形式對應的因此是用“方式”所能把握的存在,“卦”是“形式”和“方式”的“中”,“卦”是以“中”的方式推定出“形上”和“形下”的主體形式,因此,方式性的把握本體,即本體不能作為形式推定的存在,本體只能以時空進行方式性的即和中的推定,即以“中”的方式推定形上之道。下面簡單的討論形而中論的幾個基本問題。新晨
【關鍵詞】整體醫學;基因組;中醫心理學;中醫基因組學
1整體醫學
整體醫學是現代社會正在興起的一種醫學體系,將醫學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從整體上來認識醫學的性質、對象和目的。整體醫學與傳統中醫藥學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質有所不同。整體醫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系統論。整體醫學就是用整體觀認識醫學的各個要素。而整體醫學的整體觀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所認識的所有聯系的基礎上,從科學的長遠發展上來說,這是一種弱整體觀,一種綜合論,理論基礎是還原科學觀。
醫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代,即經驗醫學時代、實驗醫學時代和當前的整體醫學時代。經驗醫學時代為自然哲學醫學模式,實驗醫學時代為生物醫學模式,而整體醫學時代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當今醫學的特點是處在實驗醫學時代向整體醫學時代的過渡時期,整體醫學的理論體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雛形。現代的整體醫學是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生命科學發展的結果,但是生命科學——基因組學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組聯系,將來的發展必然在基因組的普遍聯系上證明中醫的基本理論,所以隨著基因組學的整體化發展,以及中醫學的跨越式發展,現代整體醫學必然走向更完備的、以中醫學為核心的整體醫學。
2中醫學現代化
整體醫學的崛起給中醫藥學國際化帶來了機遇,整體醫學與中醫藥學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從理論體系看,整體醫學的理論與中醫藥學的學說實際上是相通的。如《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人與天地相參”的觀點。
中醫藥學其實就是一門完整的整體醫學。中醫學有著對人體自身整體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相統一的認識。但是中醫學又是一門模糊的整體科學。《黃帝內經》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觀察人體與自然所建立的整體醫學,其本質就是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整體觀,但是由于社會發展水平和極端落后的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這個時候形成的整體只能是粗略與模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由于封建禮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國哲學觀重用輕體、重道輕器價值取向的影響,人們開始疏于人體具體的形態和結構,歧視人體解剖,對人體的細節和局部方面未做較深入的剖析研究,隨之《內經》的結構功能統一的整體觀逐漸演變為單純的功能性的整體觀。由于缺乏了結構和形態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見的物質證據來說明自己的科學性,本身也缺乏創新發展,所以隨著以結構為主的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學屢次受到打擊和排斥。
中醫藥學的發展必須從《黃帝內經》的整體思想開始做起,真正認識整體的本質,結合現達的科學技術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技術,發展新時代的完整的結構與功能統一的整體觀。所謂中醫現代化就是用現代語言和科學技術重新描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平衡條件下的人整體的運動規律。
當代分子生物學在迅猛發展,借助電子計算機技術處理大量數據,基因組學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足夠的時間內,基因組學很可能走向整體,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聯系中發現了中醫的陰陽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證據,這時候中醫就會被分子生物學所吸收,現代的整體醫學就可能吸收了中醫藥學的優勢發展成為完善的結構與功能統一的整體醫學,中醫不再是中國的中醫了。這是好事,但是對于國家和民族,對于中醫學的發源地,我們將失去一次崛起的機會。
3整體的含義
中醫學是整體科學,西醫學是還原科學。中醫現代化首先必須是基礎理論的現代化,而基礎理論的現代化又以整體為前提,整體觀的現代化為首要。以前中醫現代化的失敗在于從傳統的功能整體觀方法論上而不是從整體的根本意義上看待現代化。而西醫也是從自身的方法論上看待中醫,所以在這種前提下根本的中西醫結合是不可能的。
整體是物質的結構與功能的統一,兩者互相依存、不能分離,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功能是結構的展現。整體是局部的整體,局部是整體的局部。整體是物質形、氣、能的統一,是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是一種客觀實在。
任何個體都是由兩種以上的物質要素混化而成的。這一混化物可以呈質地均勻無別的氣態,也可以呈實體存在的實體態。前者固然是一體,后者,盡管它的實體組成部分可以形形,各部分的功能也可千差萬別,但該實體物的氣卻遍布全體、貫穿內外,使組元形成有機聯系的和諧整體。這里所說的整體,指形成氣的時空結構而言,它是維系氣獨立性、特殊性的根本,也可把整體理解為氣的結構模式。譬如,設某模式為特殊的比附,這種特定的形狀結構的性質是不受其所占位置的大小影響的。因而時空結構模式一旦形成,不僅可以使全部事物的各個部分都處在同一結構上,而且這一整體特以滲透到所屬各個局部中去,使在這一整體中的局部組元可以體現整體,這是與組元作為獨立存在物的根本區別:①整體的實在性。②整體的聯系性:任何整體都在和其他整體處在密切的聯系當中,聯系是這個整體存在的必然條件,沒有聯系便沒有這個整體存在的必然性了。③整體的層次性:任何整體都是大的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個整體有包含了小的層次的整體,小的局部組成。④整體規律的類似性:一物生來有一身,一物自有一乾坤。每個整體都是從類似規律演化而來,從無極演化,有太極,從這太極演化陰陽,以至這一整體全部。⑤整體的進化性:宇宙從無極逐漸演化太極,以至現在的萬物,在發展至人這個宇宙最高級的生命個體,便是整體演化的最好的證明。
氣是中醫學的核心。現代醫學是從有形的結構上研究,形是氣所聚,形散為氣,氣是形的場,形氣是統一的。氣是整體的體現。那么從形氣理論的兩種醫學也是可以統一的。
整體性是貫穿人體宏觀和微觀的根本。從宏觀逐漸微觀,每一層次都是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每一層次都服從統一的整體性,而整體性是每一層次運動聯系的根本。這個的整體規律就是中醫基礎理論,這個規律指導著每一層次的運動和相互作用。
4建立中醫基因組學
基因組是現代生物學還原到分子的體現,由此生命科學開始轉向整體科學。現在的功能基因組學就是這一轉向的體現。基因組是整體科學與還原科學的交匯點。
基因組是人體的微觀信息調控中心,更體現了人體的整體性。它是人的精氣的凝聚態,含有生命的全部信息。宏觀人體整體和微觀的人體基因組整體性是統一的和同源的,基因組整體是由五臟功能模塊組成,這五臟又有亞細的模塊組成,這亞細的模塊又有更微小的基因模塊組成,各個大模塊亞細模塊之間存在協調的相互關系,這個關系就是微觀經絡系統。基因功能模塊由相應的基因組成,基因組整體是結構和功能統一的整體。建立中醫特色的基因組學是為了完善中醫藥學理論,發展整體醫學。建立微觀基因組整體辨證論治,并沒有否定傳統意義上的辨證論治觀,而是將其發展一步,深入到基因組整體內部,將整體觀深入到基因組整體中,將宏觀整體辨證和微觀基因組整體辨證結合起來,建立了一個從外至里、從里至外的整體的辨證論治觀,建立宏觀和微觀統一的整體的辨證體系。這才是科學的完整的辨證論治觀。
建立中醫基因組學是為了在基因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證候研究,證明中醫證候理論的正確性;進而在分子基礎上證明中醫臟腑經絡理論的正確性,最后深入基因組研究,深入了解基因組所蘊含的生命本質以及生命的發展。
中醫基因組學的建立是中醫現代化走向未來的一個關鍵點,整體科學與還原科學都在這一尖端領域進行著研究,而中醫學進入這一領域,一可以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解譯基因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信息,促進人類的健康事業;二則可以引導還原科學的整體化演變。
5中醫心理學的發展
這是中醫心理學與現代心理學結合的關鍵點。也是中醫現代化的另一個關鍵點。
中醫心理學原來是中醫學的一個分支,以心理的整體功能為本體論述人的心理的,講的是人的先天功能。傳統中醫學建立在遠古極端落后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看不出人的社會本質和社會發展,而現代社會條件下,人的心理與健康都受到了社會的極大影響,發生了很大改變,中醫心理學也必須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現代心理學是以人的大腦的具體結構為生理基礎,論述人在社會中的各種行為性格等,這是人的后天功能,對人們的各種行為意識均有科學的描述。但是現代心理學沒有與人的整體功能結合在一起,沒有指出人的根本的社會本質,所以其發展也是有局限的。現代心理學是建立在還原論基礎上的,而人的心理是整體的,所以它本身具有很大的缺陷。
人的各種語言、行為以及意識思維等都是在人的元神的支配下進行的,元神是最根本的自我。而心理的進行是在社會背景條件下的,一切心理行為都有社會背景的,社會背景形成了人的心理模塊、人格模式,人格模式下的元神系統構成了人的社會自我,心理的行為是在元神的支配下通過心理模塊進行的,以此結合這兩個心理學,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心理問題。佛學對人的心性理論有深刻認識,但是借鑒之前必須徹底拋棄佛學所具有的唯心思想,心性理論中性與元神相關,而心與元神、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模式有關。
元神可以接受信息,加工、儲存、提取信息,發放信息三個方面。人出生時意識是白凈的,但是在人從出生開始,人就在不斷接受信息,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不斷學習,不斷加深信息,積累信息,使元神中的信息不斷強化與激活而得到強化,最終形成了比較固定的人格參照模式。這個模式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新進入信息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各種意識、行為的模板,形成了特定的性格模式。人的性格模式是在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但是性格模式一旦形成就對人的元神人的生理發生作用,形成了人的后天行為的文化背景和模式。人的性格模式與人的后天社會文化環境有很大關系,它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中醫心理學和現代心理學是功能與應用的結合。元神是人的整體功能,人的五臟情志、七情等都是人的元神功能的一個方面,但是這些情志的發生必然受到人的性格模式的影響,性格模式又決定了情志的發生模式。中醫心理學和現代心理學都是不完整的,各講述了人心理的一個方面,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體過程。
人的心理在當今社會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佛學、現代心理學、中醫心理學都有各自的認識,但是它們又不是完全的,正確的認識是將它們結合起來,建立科學的辨證唯物主義的整體的心理學體系。現代中醫心理學的建立不但解決了人的意識的根本問題,促進人類的心理健康發展,而是還對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潛在的作用。
6結論
我們知道,中醫學在經典著作《內經》成書奠定了理論基礎之后有兩大發展:一是東漢時期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問世;一是明清時期溫病學說的形成。它們都是在一定基礎上,在一定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對當時以及后世的臨床診治都起了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張仲景及其以前的時代,由于生產力低下。人們為了生存,在與自然界做斗爭時,不能夠很好地認識自然,不能較正確的預測、掌握氣候的變化。不能較好地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因此,在生活勞動中易感受外界風寒暑熱燥濕六邪氣。故外感病較多。由于有眾多的外感病作為醫家們研究的基礎,有許多成果。后由張仲景總結歸納出外感病的發病規律、傳變途徑、預后及治療原則,編著了《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以六經辨證為代表的辨證施治原則。使中醫理論體系初步確立。為后世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金元明清時代,特別是在明清時代,由于當時與國外有較廣泛來往,許多傳染病因此傳人。疫癘之病頻繁流行,為害嚴重。病種也較以前復雜,引起許多醫家的重視,客觀上,如此多的疫癘之病也作為醫家們治療、觀察、研究的對象。參照前人的經驗,加以個人的體會用中醫理論作根據,逐步創立了溫病學說。為了辨證溫病的需要,葉天士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的理論。吳鞠通對此作了進一步發展,創立了三焦辨證學說。溫病學說的形成,開創了中醫學發展的新紀元,為后世醫家們在對溫熱病、傳染病的治療提供了辨證方法,治療措施。
中醫學發展到了今天,應在哪方面有所突破呢?我認為,今天的人類對自然界氣候的適應能力巳較強,外感病對人類的威脅已不是很大。況且現代醫療衛生的較為普及和提高,外感病已不再猖獗。而許多衛生宣傳、預防工作的廣泛開展,許多傳染病已大大減少。一些傳染病如天花、鼠疫等傳染病已消滅。而今天的人們在現代化的快節奏中,不但要同自然界作斗爭,更多復雜的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可能有“虛凈恬淡”的思想,而有許多的喜悅,苦悶、迷惘、狂亂、緊張等精神情緒的過及表現。因而有許多與情緒相關的疾病,較以前更多、更復雜。可以預計,隨著社會的發展,這類疾病將是更多、更突出。作為醫療工作者,就應該治療、觀察、研究這些疾病。能否因此而產生另一種新的辨證方法呢?能否因此豐富壯大中醫的理論體系呢?能否開創中醫學發展的又一個新紀元呢?
【關鍵詞】 中醫運氣學;時間醫學;相關性
中醫運氣,即中醫五運六氣的簡稱。中醫運氣學說是我國古代研究氣候變化及其與人體健康和疾病關系的學說,其根源于《黃帝內經》,在中醫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時間醫學屬于現代醫學概念,然而其形成與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主要研究的時間生理學與時間病理學與陰陽、五運六氣,四時時令,時辰規律,人體生理,病理等息息相關。
本文將對兩者的關系進行初步的探討。
1 中醫運氣
1.1 中醫運氣學簡介 中醫運氣,即中醫五運六氣的簡稱。古代醫家根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天干以定“運”;根據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地支以定“氣”。前人結合五行生克理論,推斷每年氣候變化與疾病的關系。
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是在中醫“天人合一”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運用天干地支等符號作為演繹工具,來推論氣候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黃帝內經》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七篇,統稱為運氣七篇,構成了五運六氣學說的理論基礎。古人云:不通五運六氣,遍讀方書何濟?可見其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1.2 五運六氣與人體疾病的關系 每年天干地支的不同組合,就有不同的中運與司天之氣的組合,從發病的規律看,由于五運變化,六氣變化,運氣相合的變化,各有不同的氣候,所以對人體發病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從五運來說,木為初運,相當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為風,在臟為肝,故每年春季肝病較多為其特點;火為二運,相當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為熱,在臟為心,故每年夏季心病較多為其特點;土為三運,相當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為濕,在臟為脾,故每年夏秋之間脾病較多為其特點;金為四運,相當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為燥,在臟為肺,故每年秋季肺病較多為其特點;水為五運,相當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為寒,在臟為腎,故每年冬季腎病、骨病較多為其特點。
從六氣來說,與五運基本相似。主氣的初之氣為厥陰風木,相當于初春;二之氣為少陰君火,相當于暮春初夏;三之氣為少陽相火,相當于夏季;四之氣為太陰濕土,相當于暮夏初秋;五之氣為陽明燥金,相當于秋冬之間;終之氣為太陽寒水,相當于嚴冬。
總之,我們可以根據運氣中五運六氣的變化規律來推測疾病發生的大致情況。
2 時間醫學
時間醫學的概念是現代醫學根據時間的規律提出來的,但是早在2500年以前的《黃帝內經》和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就有了對人體生理和病理的晝夜節律,七日節律,四季節律以及年節律的論述。古人所謂“天人相應”等理論其實就是現代時間醫學的理論基礎[1]。
在中醫學中,醫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時制宜的治療原則,現代人把這種治療手段稱為時間醫學。時間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物節律在醫療上的具體應用。
時間醫學與現代醫學也有許多吻合點。研究發現某些與疼痛有關的基因以及與疾病發生有關的基因,在某一時辰總是有較多的表達,人們發現了這一規律并把它運用于臨床。
時間醫學一方面研究時間與人體生理變化的關系,另一方面研究時間與人體病理變化的關系。人們發現,有些疾病總是集中在某些有規律的年份,集中在某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某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某日中的晝、夜或某時發生;有些藥物對疾病的治療作用總是在某個時間段效果要好一些;有些疾病的死亡率總是在某個年份、某個季節或某個時辰較高。這就是時間病理學的研究范疇,時間病理學的基礎則是時間生理學。
時間醫學的理論已被廣泛應用于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對于去除疾病的病因和誘因,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了解時間醫學的目的在于順應自然規律,在生理節律處于低峰期時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擾,同時主動地維系不宜破壞的自然節律,維護自身健康[2]。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們只有順應它的變化并及時調節自己,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變化規律,才可以使自己的身體不斷維持動態的平衡,從而健康永駐,延年益壽。
3 中醫運氣與時間醫學的關系
從上述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中醫運氣與時間醫學的關系極為密切。五運六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時間醫學模式。五運六氣學說以系統的方法,把人體放到天文(日月五星)、氣象(風寒暑濕燥火)、地理環境(東南西北中)及物候(五谷、五果、五畜、五蟲)的自然環境背景中進行考察,把古天文、歷法、氣象、物候、生物、醫學、數理邏輯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綜合在一起,把疾病流行周期與天文歷法統一起來,以時間為輔線,以五運陰陽調控運轉機制為綱,建立了以五運六氣歷法、干支序列形式的系統控制程序,形成了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的五運六氣時間醫學模式。因此五運六氣學屬于時間醫學的重要范疇,是時間醫學不可分割的體系。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 王某,性別男,于1958年扭傷,1979年腰痛加重。
分析:病者扭傷年為戊戌年,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而腰痛加劇時為己未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容易產生因太陰濕化太過反施于厥陰,使厥陰風化,反施于太陽而致腰痛。因此可以初步得出腰痛之所以于1979年加重很可能與1958年的扭傷有關系。
4.2 案例二 白某,性別男,1950年9月20日午時出生,牙齒痛1年多,1985年加重。
分析:齒屬腎,《內經》曰:太陰濕化施于太陽。此人出生于庚午年四之氣,主氣與客氣均為太陰濕土。而1985年為乙丑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故更顯太陰濕土太過,造成太陰濕化太過施于太陽,使太陽寒而濕,故齒痛。
5 討論
在當代,時間醫學在生物節律及其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對產生這些節律的環境背景和生物節律與外部環境的周期性變化的相關性缺乏探討。時間醫學在五運六氣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成熟。五運六氣無論是在豐富的時間內容方面,還是在具有系統論思想的獨特的時間醫學模式方面,都對現代時間醫學的研究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現代時間醫學的研究應當充分重視中醫運氣學的研究,借鑒其中的思想,探討五運六氣時間醫學模式的優點,從而逐步使自己完善起來。
參考文獻
對教學對象特點不了解:很多學員來自西醫臨床各科的第一線,入學前已經具備了比較全面的醫學理論基礎,并且有一定的專業臨床工作經歷,入學以后,學習較為主動,理解能力較強,期望能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又因為他們的工作專業已經定向,所以他們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本專業特有技術問題吸引,而對非本專業的其他問題則不太注意。對于中醫學課程,他們認為過去也曾學過,但畢業后由于專業限制,臨床應用機會較少,所以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些實際問題,如何發揮學科教學的作用,使學員盡快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知識結構逐步趨于完善,并不斷增強臨床實踐能力,是中醫學教學設計中的應解決的問題。這就促使教師對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更新認識。
2解決問題的思路
2.1以建構主義學習理念指導網絡課程建設:近年來,建構主義的哲學和方法論在教學中被廣泛提倡,這種理論強調以“學”為中心的學習環境設計,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活動建立新的認知經驗,讓學習者借助外界幫助(如資源、交流、合作等),通過自己的經驗解釋和情境關聯,使自己的學習適應一個特定情景的實際。因此,以學為中心設計教學,必須強調和注重學習情景、學習問題、學習資源、學習協作、學習互動、學習交流、學習引導、學習幫助等支持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的設計。基于以上的觀點,網絡課程的設計開發應該追求創設支持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以便使網絡課程對教與學的支持作用的優勢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2.2明確中醫學的定位促進網絡課程建設:資料顯示,75%以上的西醫醫師出于臨床的需要使用中醫藥。另外,隨著中醫學在慢性病、感染性疾病、養生康復等方面的作用逐漸顯現,學習中醫學不僅具有繼承祖國優秀傳統醫學的意義,而且也是發展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現實需要。但在實際教學中,成教臨床專業中醫學課程內容多、學時少,學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中醫學的全部內容。因此,我們明確提出中醫學教學目的是為學員今后進行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即通過中醫學學習,能了解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情況,掌握中醫學的基本原理;運用中醫常用成藥、針灸等技術處理臨床上常見病、多發病。而中醫學網絡課程建設必須要以之為指導思想。
2.3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成人高等醫學教育的特點,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原則。因此,教學設計應當以培養目標和培養對象的實際狀況為主要依據。
3具體措施
3.1優化教學內容
3.1.1靈活性原則:不少教師在授課時習慣于照本宣科,在設計網絡教學時對教學內容的處理感到為難。事實上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靈活變通,對教材加工處理是體現教學思路的必要措施。就成人教育中醫學課程而言,一方面要解決中醫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另一方面必須結合根據成人教育的特點、授課對象的特點,制定教學內容。因此從實際出發編寫教學大綱,精選內容,突出重點非常重要。在課程內容選擇上,可適當削減難以理解的基礎理論部分,突出實用性較強辨證論治等臨床基礎及針灸等臨床實用內容。具體實施中,可對教學內容分層整合,比如將中藥、方劑學與臟腑辨證結合講授,與診斷結合,實行病因病機、臟腑證治聯合教學。
3.1.2整體性原則: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重視把各種屬性或各個部分有機地組合起來感知,而非只對其中一個特性或某一局部加以反映。這點反映在網絡課程構建中,則強調整體性原則,也就是說,在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與加工時,必須體現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堅持整體性原則,優化中醫學結構。這樣知識在學員頭腦里形成較為系統完整的知識框架,利于進一步的應用及知識構建。
3.1.3實用性標準:成人學習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學習目的就是解決工作、生活中已經或是將會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其學習要求主要體現在期望短期內更新知識結構并提高實踐能力。與此相應,中醫學網絡課程內容選擇也應以實踐技能提高為方向。考慮到實際臨床工作中中成藥的應用機會更多,而針灸拔罐等技術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容易在臨床開展,所以這些內容我們重點介紹同時又可以之為依托讓學員對中醫理論深入理解。
3.2充實課程學習內容資源:教學的重要境界是有骨有肉,不光要有很好的框架對學科課程建構有整體認識,也要有足夠吸引人的內容填充可供學員深入學習。正如網絡課程的定義指出的,網絡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所以各種教學資源在網絡課程中非常重要。適合成人教育學習特點的各種配套資源對發揮網絡教學優勢非常重要。
3.3應用適合網絡教育的教學設計:網絡教學“教”“學”分離的特征,決定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積極性在認知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學員內在學習動力的激發是學習行為持續進行的關鍵。如前所述,成人教育教學對象的特點,其學習心理具有鮮明的崗位指向性。這提示我們,教學設計中要提供最接近學員生活體驗的真實情境,并以此調動他們的興趣去發現和探討問題,它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在于對問題的解決。因此,成人教育中醫學網絡課程應以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中心。利用網絡虛擬技術構建現實情境,把有關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問題相聯系,采用理論專題模塊課程并結合臨床實際問題進行設計,構成既有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專題模塊,使學員在熟悉的職業情境中學習。好的教學設計既可減少知識應用到實踐的難度,又可提高成人學習的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學科特色;結合途徑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096-01
醫學應當是無國界的,在當今世界更應當注重醫學之間的融合發展,從而更好的造福全人類,為世界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中西醫結合學科主要就是以增強治療效果為出發點,以中醫學和西醫學的相關醫學治療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重點關注中西醫之間內在聯系,建立一種全新的臨床治療方法和手段,并在世界范圍內重塑對中醫的認識。我國一直以來都很重視中西醫結合學科的建設,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經將中西醫結合設置為醫學類的一級科目,并且不斷完善中西醫學科的理論體系,眾多醫學人才也將中西醫結合看作是未來醫學的重要發展方向,紛紛投入到中西醫研究項目中來,可以說,中西醫結合學科有著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在此基礎上,要更加重視對中西醫學科內容的完善,不斷探索創新中西醫結合的途徑,提升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的實效性。
1中西醫結合學科的發展特色
1.1治療方法的有機統一
中西醫結合學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實現了中醫學與西醫學治療方法的有機統一。我國傳統的中醫學治療方法講求辨證,對患者采取望聞問切等治療手段對疾病進行整體把握,重在疾病的外在表現與身體內部之間的關聯。西方醫學的治療方法講求實驗,即通過對患者使用先進的醫療設備進行病理檢查,明確發病原因,重在對疾病的微觀分析。這兩種治療方法都具有各自的優點,而經過中西醫結合學科的融合,能夠將這兩種方法合二為一,汲取各自的長處使之完整的用于疾病的治療,通過這種有機統一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臨床治療方法。
1.2治療理念的和而不同
中醫學和西醫學體系都有著各自的發展環境和歷史淵源,在這兩種學科長期演變的過程中,形成的醫學治療理念存在本質的區別,中醫學理念的精神內核是以人為本,西醫學理念的發展基礎來源于近代科學。中西醫結合學科的發展目標不是要將這兩種理念進行融合,也不是單純的尋找兩種理念中的共同點,而是要發現中醫學與西醫學之間的不同,尋找兩種理念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中西醫結合學科不是對中醫和西醫的簡單總結,而是要通過對矛盾的轉化形成中西醫理論基礎上的新的理論認知,從而更加全面的認識疾病,拓寬疾病的治療空間。
1.3治療手段的推陳出新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在對一些重大疾病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想取得突破,就不可能只考慮一種治療方向,而是要轉變治療思路,實現治療手段的推陳出新。中西醫結合學科的發展,為探索多種治療手段提供了可能,指明了發展方向,近年來很多國外的醫學專家通過對中醫理論的研究發現了很多可借鑒之處,這在促進中西醫結合學科發展的同時實現了治療手段的創新,還為世界醫學作出了相應的貢獻。
2中西醫結合學科的發展途徑探討
2.1疾病診斷的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學科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重視對發展途徑的研究,只有找準了研究方向,才能真正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在進行疾病診斷的過程中,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在診斷階段,首先通過先進的儀器設備對病人進行科學的病例分析,獲得更為直觀的診斷依據,再通過一定得中醫理論對疾病進行整體的把握,分析患病癥狀與病人內在身體狀況之間的聯系,在獲得較為完整的認知的基礎上給予相應的治療,最終能夠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2.2臨床實驗的中西醫結合
中西醫結合學科要想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就要重視相應的臨床實驗,在組織臨床試驗的過程中驗證中西醫結合療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一般的臨床試驗是在動物身上進行的,在實施實驗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驗目的合理的設置實驗過程,將中醫理論知識與西方醫學解剖方法結合起來,在中醫的用藥指導下,觀察實驗動物的治療效果,或者結合西醫治療理念,創新中醫的用藥方法,最終達到辨證診治和綜合治療的統一。
2.3治療手段的中西醫結合
治療手段的中西醫結合是中西醫結合學科的一大創新。傳統的中醫學對人體的經脈有著較為清晰和全面的認識,所獨創的針灸療法具備重要的醫學價值,西方醫學則通過解剖學和病理學對人體的微觀組織有著科學認知,將其與中醫針灸療法進行結合是治療手段的一大突破,在此基礎上已經產生了較為完善的針灸麻醉等的治療方法。
2.4人才培養的中西醫結合
要想實現中西醫結合學科的長遠發展,就要重視人才的作用,培養專業的中西醫結合學科人才。中西醫結合專業需要中醫和西醫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在對病人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能夠綜合的運用治療方法,即能夠實現同一個醫生既能采用中醫的方法也能采用西醫的手段對患者進行治療,通過培養這種綜合型人才能夠使中西醫結合工作獲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