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 15:49: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跨境電商技術創新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金華;跨境電商;發展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19
0引言
跨境電商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跨境電商模式對我國傳統的進出口模式產生深遠影響,并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
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南翼,浙江省中部的金華市,是浙江中西部的中心城市,也是華東重要的交通樞紐,還有發達的民營經濟、發達的專業市場、通信基礎設施完善、創業成本低廉等特點。優越的商貿、物流、通信等條件為金華發展跨境電商提供有力的保障。
雖然,金華發展跨境電商有很多優勢,但是在這瞬息萬變的商貿環境中,金華跨境電商的發展仍然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和制約因素。本文將對金華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制約因素作全面的調研與分析,進而提出加快金華跨境電商發展的對策,為金華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1金華跨境電商發展的現狀
1.1具有強大的實體市場基礎
金華是名副其實的市場大市,金華轄區內有各類專業市場達450個之多,年成交總額達2000多億元,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達64個之多。最具代表的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世界第三大五金產品集散中心―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中國最大的木制工藝品和紅木家具集散地―東陽中國木雕城等。其中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經營的商品種類超過180萬,進駐商家超過7萬個,日客流量21萬日次,商品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2015年的交易額就達3461.8億元。這些強大的實體市場基礎為金華開展跨境電商提供了豐富、可靠的商品來源。
1.2金華跨境電商已具有一定規模
正是因為有強大的市場基礎,這幾年金華跨境電商得以迅猛發展。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金華市2016年第一季度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621.8億元,其中網絡零售額282.64億元,同比增長38.22%,占全省17.5%,位居全省第二。2014年7月跨境通關平臺試點工作正式開展以來,單日通關量已突破10萬票。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金華擁有50幾萬家市場主體,20多萬家網店,有50多萬人從事網絡創業。據阿里巴巴研究院的統計,金華內貿網商密度全國排名第一,外貿網商密度全國排名第二,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網商集聚中心和網貨集散地。
1.3金華市政府高度重視
可喜的成果取得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金華市委市政府不遺余力地為發展跨境電商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在2013年提出了要把發展電子商務、軟件信息服務業為代表的網絡經濟作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一號產業”來抓。為此,金華于2013年5月召開了全市網絡經濟發展大會,成立了全國首家網絡經濟發展局,出臺了《關于加快網絡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了浙江省首個網絡經濟產業專項規劃。還出臺了《關于加快金華市區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金華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不僅如此,針對現代服務業人才缺乏的實際,金華還編制實施了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規劃,對緊缺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和經營管理人員實行與引進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勵政策。通過完善體系、政策激勵等有效手段,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業,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
今后,金華將在抓大活小上下功夫,通過引進和集聚更多龍頭骨干平臺商、服務商來提升產業發展層次,通過3年吸引萬名大學生來我市創業創新建設好樂樂小鎮;將在“互聯網+”政務上下功夫,用“互聯網+”審批讓政府服務“飛”起來,用“互聯網+”綜保區、產業園等創業創新平臺讓互聯網企業“活”起來,用“互聯網+”產業引導基金、鼓勵天使投資和互聯網企業上市等政策讓網絡經濟“興”起來。
1.4良好的電子商務基礎、區域知名度高
跨境電商作為新的經濟發展平臺,其發展建設離不開原有平臺的支持,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金華已經形成“以金華市區為核心,義烏、永康為兩域,實現全市多點覆蓋”的電子商務發展格局,目前成為全國電子商務發展生態鏈最活躍、集聚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發展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金華市曾被授予“中國電子商務創業示范城市”、“中國電子商務十大創新創業城市”、“全國網商百強城市”和“中國十大電子商務城市”等稱號。其中2014年金華位列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單第三位。最近阿里研究院了《2015年中國縣域電子商務報告》,據報告研究,金華轄區的義烏、永康、武義、東陽、浦江等縣市都位列前一百位,其中義烏具榜首。這些都大大提升了金華發展跨境電商的區域知名度。
金華的9個縣區,除了一個,其他都有電子商務開發區。金東區以信息軟件創業園為依托,引進了涵蓋電子商務業、信息軟件業、創意產業和現代物流業企業。金義都市新區更是成功引進了阿里巴巴菜鳥電商園以及申通、圓通、國通等分中心,電商產業園十余個,吸引著全球電商巨頭的紛紛落戶。同時,金華也擁有義烏購、中國包裝網、5173網等龍頭電子商務平臺以及全球子商務門戶網站70多家,在業內知名度高,擁有廣大的客戶群。可以說,金華已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電子商務基礎。
2制約金華跨境電商發展的因素
2.1商品
任何商貿活動都是圍繞著商品流這一核心展開的,跨境電商也不例外。因此商品的因素是開展跨境電商的關鍵所在,當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品種不夠齊全。跨境電商的銷售對象是面向世界各地的,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千差萬異,所以受到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響,跨境電商的經營者不可能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到了如指掌,所以不能開發出豐富而全面的商品種類,從而限制了境外買家的選擇余地。(2)質量參差不齊。金華本地的企業大部分都是以生產小商品為主,都是以壓低產品價格的戰略來競爭,這勢必會影響到商品的質量,甚至會有大量的不合格商品流向海外市場,這嚴重影響了金華在國際上的信譽。(3)品牌認可度低。目前金華的很多企業都還停留在抄襲、仿冒的階段,沒有認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大量同質商品充斥市場,給人一種大路貨的感覺,毫無競爭力可言。
2.2資金流的安全保障
資金流是指資金的轉移,資金的安全轉移是跨境電商交易雙方最為關心的問題。如果這個環節不能解決,那真正實現跨境電商就成為空談,就沒有跨境電商得以順利發展的基礎條件。而跨境電商的資金流一般都是通過網絡支付的方式完成。網絡支付是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手段,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一電子信息傳遞形式實現的貨幣支付。而在網絡傳遞過程中,有可能存在多種原因導致支付信息的泄露而造成的資金風險。
2.3物流
物流是跨境電商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商品順利送達境外消費者手中的重要保障。然而,金華地處內陸,跨境物流處在起步摸索階段,還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物流成本高、物流體系建設跟不上新形勢等問題。這些都影響了金華跨境電商的開展。
2.4人才
跨境電商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商貿活動。跨境電商面對的是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這要求跨境電商經營者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跨境電商是通過計算機網絡作為載體連接買賣雙方,這要求跨境電商經營者需要扎實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同時還涉及電子支付、物流、通關、法律等等問題。所有種種問題都指向了跨境電商的開展離不開復合型人才的參與,而金華大部分的企業經營者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這就需要借助引進人才來解決問題。而目前金華甚至國內這種復合型的人才還是很匱乏的。
2.5信用
跨境電商的網絡虛擬性、交易平臺開放性、交易的自由性和全球性,以及貿易雙方分處不同地區,其語言、文化、宗教、消費習慣和溝通方式等都存在很大差異。這些都導致了跨境電商參與者的信用危機。信用危機主要體現在虛假的訂單、假冒偽劣商品、服務不到位甚至低劣、交易欺詐、私人信息的泄露等等。具體而言,境外消費者對要購買商品的真實情況很難做到充分了解,也很難預估金華的商家或企業的信用;金華的跨境電商商家同樣也對境外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和信用做出準確評估,這就為商家的財物損失埋下了隱患。
3加快金華跨境電商發展的對策
盡管近幾年金華的跨境電商取得可喜的成就,并且還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從以上的分析可知金華跨境電商的發展還存在較多的困境。這就要求我們立足金華的現實,研究出符合金華跨境電商發展的對策,從而突破跨境電商面臨的困難,實現金華經濟的快速發展。
3.1注重金華跨境電商主體的培育
跨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跨境電商主體的發展,跨境電商主體的培育工作是跨境電商發展成敗的關鍵。
培育金華本地的跨境電商企業。對金華本地從事跨境電商經營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財政支持;支持企業開展跨境電商示范工程的建設,以增強模范先鋒的作用;鼓勵跨境電商企業進行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增強跨境電商多元化發展;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進入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體系,依托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營銷模式、開拓國際市場,支持其設立境外貿易機構、海外分銷中心、展示中心、海外倉等境外營銷網絡和物流服務網絡。
扶持培育本地第三方平臺企業。重點扶持如中國包裝網、中國食品交易網、中國網絡游戲服務網(5173)、中國五金城(永康五金商城)、義烏購等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鼓勵、引導他們進一步拓展在線交易功能,積極向跨境電商交易平臺轉型升級。
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電商平臺在金華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分銷中心、采購中心等,例如金義都市新區成功引進了阿里巴巴菜鳥電商園。積極推動本地企業與他們對接,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
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推進金華跨境電商差異化發展,培育一批跨境電商產業園。鼓勵轄區的各縣市依托本地的產業集群,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基地,實現跨境電商與區域特色產業的融合。
3.2加快金華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加快建設并完善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想跨境電商企業所想,打通涉及跨境電商的各級政府部門,實現各環節的優化整合,為企業的跨境電商業務開展提供便利條件,簡化手續、提高效率。
3.3加強對金華跨境電商的扶持和管理
跨境電商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為金華對外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加大對其扶持力度和做好管理工作。
跨境電商的發展有賴于良好的法律環境,所以,應盡快完善關于跨境電子商務主體身份核實與管理、跨境電子支付、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用戶隱私保護、電子數據法律效力、知識產權保護等的相關法律法規。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相關法律咨詢服務,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提高侵權行為的代價和賠償標準,建設良好的法律環境。
積極引導金華市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制定區域性行業規范,通過建設信用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商誠信平臺、法律機構和信用評價機構等提供相關信用服務,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力度、及時評估監督管理效果、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3.4做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
一方面要加大跨境電商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鼓勵企業面向國內外引進有豐富跨境電商運營經驗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要促進跨境電商企業與浙江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等高校以及專業培訓機構合作,進行跨境電商多元化、多渠道的人員培訓,為跨境電商企業輸送一批復合型的綜合人才。
3.5做好物流體系的建設
物流是跨境電商發展的基本條件,要充分發揮金華在發展跨境電商既有的物流優勢,例如義烏保稅物流中心、義烏港、義烏機場、“義新歐”專線等一大批物流保障基礎,要加強對現有物流體系進行轉型升級,形成物流產業的集團化發展,集中優勢的財力和物力,在此基礎上加大陸港、空港、陸上物流干線的建設,形成“陸港加空港”聯動發展新格局,實現不同物流渠道的優勢互補,從而保證倉儲、分撥配送、售后前移,有效提升物品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6完善電子支付體系
進一步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并投入跨境電商的實際應用,防范網絡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技術問題給跨境電商支付帶來的資金風險。要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的支付平臺合作,積極探索新型的支付方式,從而為金華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方式。
4結語
跨境電商是一種新型貿易方式,是未來跨境貿易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金華政府一定要著眼未來,鼓勵和支持跨境電商企業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推動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相信金華跨境電商將會有一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跨境電子商務重構中國外貿產業鏈[EB/OL].[20140513].http://.
[2]舒朝普王為民.金華轉型電子商務變身“一號產業”[J].服務外包,2015,(01).
[3]吳振榮.金華要走好跨境電商特色發展之路[N].金華日報,20150530.
[4]曹曉平.協同創新視角下金華地區跨境電商發展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05).
[5]王辰圓,芮廷先,曹倩文.基于SWOT分析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以金華市為例[J].現代商業,2014,(19).
[6]盧躍,吳紅艷,劉平.寧波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舉措[J].政策t望,2015,(08).
[7]王辰圓,俞偉廣,何士產.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J].電子商務,2015,(09).
文章編號:1005-913X(2015)09-0062-02
一、目前跨境電商的狀況
(一)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1.美國、歐洲等電子商務仍占據全球市場的主流。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已經超越了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預計2016 年更是將以平均7.2% 的速度增長其交易額。而縱觀歐洲市場,特別是西歐的電子商務市場,其2013 年網上商品和服務銷售占據了其51% 的市場份額,已經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再轉向亞洲地區,日本是亞洲地區電子商務的主要市場,特別是在2012 年使用移動電子商務交易方面,已經占據了整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的25%,根據eMarketer 的預計,在未來幾年,日本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增長率也必將突破兩位數。
2.新興市場電子商務增長速度加快。在歐洲地區,土耳其以75% 的增長速度排列第一,而南歐和東歐的各國普遍增長速度都在29% 以上,已占歐洲電子商務市場的14.4%,在歐洲整個市場中都呈現出強勁的發展趨勢。同樣,在亞洲地區,電子商務也在迅猛增長,在韓國,其B2C 電商已占零售總額的6%;在印度,2015 年的互聯網消費人次預計將達3.8億人。而拉丁美洲的電子商務交易額更是在十年間增長了27 倍,2012 年達到了430 億美元,巴西一國就占到了拉丁美洲總交易額的60%。另外非洲等各國隨著手機的普及,也使得電子商務快速增長。
3.整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潛力極其巨大。2012 年全球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 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歐洲地區占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35.1%,亞太地區占據了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的25.7%。與此同時,西班牙、德國、俄羅斯都已擴大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B2C 電子商務在各國普遍流行,2013 年俄羅斯70% 的包裹來自國外,可以發現在整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中,其發展的潛力已經逐漸被發揮出來。
(二)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截至2013 年12 月,我國互聯網用戶達到6.32 億,其中使用網絡購物的人數達到2.71 億,網絡購物使用率已經高達45.9%。同時,在2012 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8.1 萬億元,增長27.9%。因此,預計到2015 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翻兩番,突破18 萬億元,所以,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將有望在2016 年前超越美國。
電子商務市場繁榮之下帶動的是我國整個物流等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在物流方面,2013 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已經突破197.8 萬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進口貨物物流總額12.1 萬億元,同比增長6.4%。我國物流企業總數超過6800 家,人數規模達到70 萬人。但是,我國在發展物流行業的同時,相關的物流服務與基礎設施和管理水平仍然落后于發達國家。在支付方面,2013 年我國互聯網在線支付網民人數達到2.44 億,提升了41.4%,交易規模達到36460 億元,其中使用手機在線支付的網民達到7911 萬,主要原因在于手機支付的快速便捷等特點,大大推動了我國整個在線支付市場的繁榮。
二、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成本營運問題
目前,國內走在前面的跨境電子商務網站比如敦煌網、速賣通、環球資源等網站主要以國內最大的物流快遞EMS 作為主要合作伙伴為國外的客戶提供物流支持。[1]而國際上通用的快遞公司例如DHL、UPS、FEDEX 等盡管運輸速度快但因其價格昂貴。很少為海外顧客所使用。當前高昂的跨境物流成本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
(二)跨國物流體系不合理
跨境物流體系建設不合理主要體現在跨境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往來過程中涉及跨國際之間的運輸、配送和倉儲等環節,需要完善的物流體系來進行整體的運作和協調,同時也離不開基礎的物流管理平臺的支撐。而當前物流體系的建設滯后嚴重地制約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是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物流產業的重要基礎,而當前跨境物流的信息化程度還不到位,突出的反映是跨境物流企業的信息處理能力水平較低。在跨境電子商務中,各種物流信息的資源整合能力還不夠強,信息的通信渠道還不夠通暢,信息的完整性還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解決跨境電商中物流服務問題的對策
(一)創新管理技術手段,提高協同管理水平
一方面以供應鏈為視角進行協同管理,加強管理的協同性。將電子商務物流業務運作的各個環節納入企業供應鏈管理體系,將其視為企業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服務企業、實體生產供應商、網絡客戶間的供應鏈協同管理與協同創新,加速供應鏈各主體間的信息流通和創新成果流通,提升電子商務物流企業供應鏈整體運作效率。
另一方面重視技術方法的應用,提升電商物流企業信息化、標準化協同度。電商物流企業的信息化與標準化直接影響電商物流的運作效率。作為政府部門,要加大在物流集疏運體系、信息網絡等方面投入資金,以保證交通流和信息流的通暢,形成一個覆蓋全社會的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為電商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和標準化應用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作為電商物流企業,要加強ERP、RFID、GPS等先進供應鏈物流管理技術的應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電商物流企業間的協同運作效率。
最后,加強資源整合能力,是未來跨境物流的發展方向,應該形成戰略聯盟,通過海外建倉庫,運輸以降低成本,通過提高海外倉儲能力、降低庫存成本、挺高訂單效率、優化物流配送的效率,整體提升服務質量,降低成本,為跨境電子商務配套的物流服務,實現雙贏。
(二)優化協同創新的模式,完善跨境物流體系
一方面借助寧波建設電子商務城的契機,選擇合適的電商協同創新模式。緊緊圍繞寧波電子商務城建設配套政策,以及寧波物流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水平,科學定位,合理評價,結合電商物流協同創新模式的理論指導,同時借鑒其它同類城市的電子商務園區協同創新模式,邀請國內外電商物流專家把脈問診,選擇適合寧波自身特點的電子商務物流協同創新模式。
另一方面加快電商物流與其他產業的協同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增強帶動效應。從寧波現有優勢產業為著眼點和出發點,如寧波服裝產業、小家電產業、進口紅酒產業以及未來建設梅山保稅港區打造的進口奢侈品業,加強這些產業與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在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協同創新,加快寧波傳統產業的“電商換市”轉型升級建設步伐。利用寧波港口外貿產業優勢,試水跨境電商,可組織開展“跨境電商”的可行性論證、政策論證、電商企業需求、電商市場需求等方面調研,探索適合寧波的“跨境電商”的電商物流協同創新模式。
最后,完善跨境物流體系,首先要對中心城市、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港口和口岸地區大型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統籌規劃,利用產業集群的特征,充分考慮物資集散通道、做到運輸方式銜接能力與物流功能設施的相匹配,主管特點和外圍環境相對接,注重軟硬件的相結合。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為了積極應對國內外需求不振的局面,中央提出了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來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的持久發展動力。加工貿易作為出口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中國外貿“穩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加工貿易面臨著供需結構不匹配、區域結構不平衡、產品結構層次低、出口市場結構集中等結構性問題,迫切需要從供給側進行針對性改革,減少無效供給,提供有效供給,培育中國對外貿易的新動能。因此,加強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下中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研究綜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基礎是供給側管理。不同于需求側管理對經濟采取“刺激政策”,供給側管理認為市場通過自主調節,微觀主體的活力得到釋放,創造的產出水平接近理想的產出水平。在這種狀態下,全要素生產率處于較高水平,
進而提高潛在產出水平實現經濟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針對全要素生產率所包含的生產要素進行改革,各種要素充分釋放活力。實施采取減少政府管制、金融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等手段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國際和國內經濟復雜形勢下的必然要求。目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進入中長期調整,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加強。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主動謀求結構優化和調整。中國也面臨著較嚴重的結構性問題,應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增量。從中國國內來看,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的根本原因是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存在大量過剩產能和無效供給,嚴重影響經濟復蘇。中國嘗試從需求側刺激來拉動經濟,但效果并不理想。通過刺激消費,但國內消費者仍然偏好國外產品,國內產品依然滯銷,國內供給不能滿足國內消費。目前中國經濟依靠需求側刺激已經沒有政策空間,必須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是供給側、結構性的矛盾。供給側如果得不到明顯改善,企業效率下滑將是持續性的,經濟下行也將難以避免。而結構性矛盾指產能過剩嚴重,存在大量無效供給,這些無效供給占用著大量有效供給的資源,進而導致有效供給不足。供給中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從產業形態來看,新興產業是短板;從產品質量來看,高品質產品是短板;從資本形態來看,人力資本是短板。目前經濟結構中,資本比例結構不協調,不科學:過多的資本投入到地產開發,而投入到新興經濟的資本不足,導致新經濟、新業態發展遲緩;企業家將更多投入物資資本,而忽視人力資本投入,導致產業創新能力不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對現有經濟結構進行優化調整,提高有效供給在供給結構中的比例,使有效供給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和國內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通過降低企業的交易性成本和制度成本,使企業負擔減輕,短板得到改善,生產效率提高。企業生產需要使用勞動、土地、資本、創新等生產要素。要素配置不同,產生的全要素生產率也不同。由于目前這些要素配置不合理,導致全要素生產率不高。通過合理化生產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企業活力,來解決經濟中結構性的問題。應從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三個方面來推進結構性改革。
外貿作為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之一,也同樣存在著嚴重的供給側結構問題,外貿增速乏力,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不足。目前制約外貿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于供給側,供給側的產品結構和品質檔次都難以滿足快速多變的國際市場需求。中國外貿的綜合競爭優勢仍未完成從成本優勢向技術、品牌、質量的轉換。應加快推進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品品質提高、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和加快培育新型貿易業態。傳統要素成本優勢的喪失,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是造成我國外貿供給側結構性問題的原因。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當加快外貿稅費改革、降低要素成本,推動技術升級,調整供給結構,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業態創造新供給。
目前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研究大多是宏觀的,針對加工貿易供給側Y構性改革的研究比較缺乏,因此本文研究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目前加工貿易的發展困境和問題
加工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出口額占貨物貿易出口額近一半比重。加工貿易的發展對于外貿“穩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項要素成本不斷提高、技術更新緩慢、積累大量過剩產能等因素,目前加工貿易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產能過剩與有效供給不足并存。加工貿易的結構性問題突出的表現為供需結構不匹配,有效供給不足;區域結構不平衡,成本優勢喪失;產品結構層次低,加工增值率不高;出口市場結構集中,市場風險大等幾個突出的結構性問題。這些結構性問題造成了目前加工貿易產能過剩,有效供給不足,產品競爭力不斷下降的態勢。
1. 供需結構不匹配,有效供給不足。中國被稱為“世界加工廠”,加工貿易產品種類繁多。但目前加工貿易多個行業存在產品滯銷,產能過剩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加工貿易經過多年發展和前期大規模刺激,產能急劇擴張,供給過剩。另一方面,主要原因在于國內供給和國外需求不匹配,不能滿足國外市場需求,難以形成有效供給,大量產能淪為無效供給。由于國內加工貿易的核心競爭優勢是低成本,廠商將生產重心放在控制成本上,產品同質化嚴重、精細化程度低、產品缺乏差異性。而國外的需求集中體現在差異性、個性化、定制化和精細化。因此,目前國內較低層次的供給難以滿足國外市場較高層次的需求,導致了供需結構不匹配,一方面是中國加工貿易產品銷量阻塞,另一方面是國外市場被精細和差異化生產的第三國產品所占領。國內加工貿易有效供給不足,導致了供需結構不匹配。
2. 區域結構不平衡,成本優勢逐漸喪失。加工貿易存在嚴重的區域分布不平衡的問題,東部地區集中了超90%的加工貿易份額,區域結構嚴重不平衡也導致了成本優勢的逐漸喪失。據統計,2014年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加工貿易占比分別為98%,1.2%,0.8%。加工貿易超九成集中在東部,隨著東部各項成本的持續提高,使中國加工貿易面臨著喪失成本優勢的巨大風險,競爭力在加劇下降。《新勞動法》使東部地區的勞動力成本連年升高,東部的土地價格受房地產市場影響也大幅提升,其他要素成本也快速增加,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使東部加工貿易的綜合成本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卻在逐漸喪失。而中西部地區則存在大量廉價勞動力待崗、土地閑置的現象。區域結構不平衡導致加工貿易成本優勢的喪失和大量訂單的流失。
3. 產品結構層次低,加工貿易增值率低。雖然我國加工貿易出口額增長較快,但加工貿易增值率卻始終不高。據統計,2008年~2015年,加工貿易增值率始終維持在1.7~1.8之間。從總體趨勢上看,加工貿易增值率沒有增長的趨勢,甚至在某些年份還低于1.7。一方面加工貿易額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加工貿易增值率的長期低位運行,造成了中國加工產品越多,流失的利潤也就越多。加工貿易增值率長期維持在低位的原因在于低層次產品居多,產品附加值不高。經過多年發展,加工貿易出口商品從服裝制造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過渡到機電產品等技術密集型產品,但中國企業從事的仍是對零部件進行簡單加工組裝等低附加值環節。在產品的研發、設計、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產業鏈條中的高附加值環節仍難以介入,從而導致產品在中國經過加工增值的含量是非常有限,處于價值鏈的低端。
4. 出口市場結構集中,潛在市場風險加大。加工貿易出口市場結構過于集中,使中國的潛在市場風險逐漸加大。我國加工貿易市場集中于西方發達國家。據統計,2014年中國對美國、香港、歐盟、日本加工貿易出口額占全年加工貿易出口額的78%,出口市場非常集中。目前日本、歐洲經濟復蘇乏力,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加大,需求端萎縮加劇,造成了供給端的正常供給被動的變成過剩產能,中國加工貿易出口將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由于世界經濟持續下行,需求不足導致國際貿易增長乏力。為了維持本國利益,多個國家開始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使世界范圍內貿易摩擦頻發。
過分集中的出口市場,使我國加工貿易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影響的概率大大提升,歐美國家對于加工貿易的原產地規則的認定非常隨意,中國加工貿易出口產品已經受到多次貿易制裁。
三、 供給側改革下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政策建議
目前,加工貿易在供給側存在多重結構性問題,這些結構性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加工貿易和貨物出口的健康發展,也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加快推進加工貿易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供給方式,優化區域結構、加快技術創新,推動加工貿易升級轉型,向世界市場提供滿足需求的有效供給,對于經濟新常態下穩定外貿增長和保障經濟平穩增長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根據主要出口市場需求結構調整供給結構。加工貿易企業應加強分析主要出口市場的需求特征和結構,針對需求特征對產品的生產、研發和設計進行針對性的改進,使產品能夠滿足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要求,使供給能夠切實滿足主要市場的需求,真正轉化為有效供給。通過細分目標市場,從過去面向整體市場的單一“大訂單”的供給模式,轉變為面向個性化和分散化為特征的“小單”的供給模式;從過去的“以量制勝”和“以價制勝”逐漸轉變為“以質取勝”和“以品牌制勝”的供給模式。在鞏固西方中低端市場的同時,逐漸去開發西方市場高端需求,開發新的更大的市場。同時,加工企業應當和歐美知名的營銷公司密切合作,通過針對性強和體驗為主相結合的營銷,來打開歐美高端市場。
2.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增加供給渠道。拓寬和增加供給渠道,加快開發新興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推進市場多元化的戰略。憑借“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巨大市場效應,加快開發沿線國家特別是中東、北非、拉美、中亞等地區的市場,利用中國加工貿易產品質優價廉的優勢,積極打開這些國家市場。加工企業應深入分析沿線國家的消費結構和需求特征,使加工貿易產品符合當地市場消費習慣,合理布局高端供給與低端供給的層次結構,加快搶占這些新興市場的市場份額。同時,企業在當地展開多種營銷手段,對中國產品進行充分的宣傳和推廣,來打開當地市場。
3. 優化區域布局,實現協調持續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應統籌安排,優化布局,實現優勢互補,協調持續發展。對于東部地區已喪失成本優勢的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應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中西部應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承接東部相關產業的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充分利用勞動力、土地等要素資源優勢承接東部相關產業,使綜合成本有效降低,維持我國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的競爭優勢,保持世界范圍內的市場份額。同時,中西部也可承接東部的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環節,以及勞動密集型服務業,使中西部的低成本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東部地區應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擺脫目前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低端制造,利用自身較高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將經營重心放在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積極掌握核心技術,進入關鍵零部件生產,加快推進東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4. 加快技術創新,向產業鏈中高端發展。國內企業應多渠道提升產業中的科技含量,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特別是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通過引進、消化先進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通過技術創新來帶動加工貿易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不斷加大對于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力度,設立更多的企業研發中心,通過高質量的研發活動,將科技轉化為先進產能,成為有效供給。同時,加強對于產品知識產權的保護,提高創新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加工貿易企業要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從目前的“簡單組裝――復雜組裝――零部件生產”的產業鏈中低端向“產品研發――自主品牌研發、生產”的產業鏈中高端不斷邁進。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最終使加工貿易向“自主品牌生產”的產業鏈中高端攀升。
5. 大力發展加工貿易跨境電子商務,創造新供給。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種新興銷售模式,發展迅猛,潛力巨大,可作為傳統出口貿易的補充,進行充分開發,豐富加工貿易的供給渠道。加工貿易出口商品眾多,絕大多數是工業制成品,非常適合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國內加工貿易企業應利用知名跨境電商平臺開展營銷,以迅捷、低成本的向世界市場提供有效供給,大力開發新興市場。企業應加快實現全程在線交易,不斷擴大交易商品的范圍,盡可能使跨境電商覆蓋絕大部分加工貿易產品。同時,加工貿易企業也可自建平臺發展跨境電商,加快品牌培育,拓展營銷渠道。支持國內企業加強與境外企業加強合作,使線上交易和線下營銷緊密結合,建立體驗店和配送網店等新興模式,融入境外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大境外市場。充分利用跨境電商這一新興模式,構建多層次的國際營銷渠道和網絡,提供多途徑、全方位的供給方式。
6. 加快培養與引進人才,不斷積累人力資本。加快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關鍵因素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本。目前,加工貿易并不缺廉價的勞動力,缺乏高級技工和高水平研發人員。首先應加快培育技工、高級技工和高級技師。目前我國高級技師、技工在技術人員中的比例僅為20%,發達國家該比例達到50%,高級技工的缺乏使生產一線的技術創新難以突破。一方面利用這些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師傳幫帶,使年輕技師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加工貿易企業應加強和全國職業技術學院和技工學校的合作,加快培養動手能力強、肯鉆研的學生,使他們充實到生產一線得到充分鍛煉,全面提升技術水平,為加工貿易提供充足的技師。對于高水平的研發人員,鼓勵加工貿易企業通過向全球范圍內吸收和引進高技術人才,利用高科技人才的聰明才智和鉆研精神進行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切實提升企業研發水平。同時,鼓勵國內研發人員多去國際研發中心學習、多參與國際展會和研討會,通過高水平的交流,不嗵嶸自身的研發水平;充分利用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水平人才,建立產學研結合的研發體系,不斷提高研發水平。
參考文獻:
[1] 洪銀興.準確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和任務[J].中國工業經濟,2016,(6).
[2] 沈坤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治理思路的重大調整[J].南京社會科學,2016,(2).
[3] 高長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厘清的四個認識問題[J].紅旗文稿,2016,(4).
[4] 陳瑩瑩.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觀點綜述[J].經濟研究參考,2016,(12).
[5] 楊偉民.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宏觀經濟管理,2016,(1).
[6] 戴翔,張二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外貿轉型發展[J].貴州社會科學,2016,(7).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人才;金融政策扶持
近幾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外貿企業增加同行業競爭的新方式。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政府大力支持沿海省市開展對外貿易,由于遼寧省位于沿海地帶,所以遼寧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把對外貿易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跨境電子商務對于傳統的對外貿易企業來說是一種新型的經濟擴張方式,在省政府的政策鼓勵下,近年來遼寧省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速度較快,跨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對外貿易企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對外貿易企業應該制定與其自身發展方式相連的跨境電子商務模式,要具有針對性管理。
1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由于互聯網貿易技術水平的進步,傳統的國際貿易交易方式被互聯網交易所改變,促使跨境電子商務得以快速發展。2016年5月17日,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6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督報告》中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在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下,遼寧省作為老工業基地,為了實現現代化轉型,要把握住跨境電子商務在遼寧省的有利發展時機。近年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都已經進駐遼寧省,在遼寧省建立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并且在遼寧的沈陽、葫蘆島、丹東等地建立了現貨電子商務平臺。2016年1月,遼寧省大連市成為東三省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6年,遼寧省前7個月跨境電商實現出口1.3億美元。雖然遼寧省在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實踐與理論的不成熟也導致了發展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2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2.1企業品牌意識不強
遼寧省對外貿易企業的品牌意識較弱,企業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同時,無法形成其獨特的競爭力。由于企業品牌意識不強,所以導致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采用價格戰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但是價格戰是我們不推薦的,價格僅是影響國外客戶消費的原因之一,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他們會綜合考慮產品的外觀、品質、耐用度等方面。而以上所述是需要企業品牌意識來體現的,與其他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地區相比,遼寧省過于注重眼前利益,忽略了品牌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在電商時代下,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不再看重于低價格,傳統的價格競爭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發展要求,消費者對于商品的品牌以及個性化的要求逐漸提高。因此遼寧省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電商品牌,贏得市場競爭。
2.2專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匱乏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專業的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在遼寧省日益凸顯。雖然遼寧省在各高校均有開展與電子商務相關的課程,但是對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及培訓相對較少,使得大學生在畢業后不能快速融入到跨境電商的行業當中。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相對缺失,并且多數專業人才會選擇去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工作。在中小型對外貿易企業中,從事電子商務的員工對電商知識掌握的有限,由于跨境電子商務對于專業型人才要求較高,不僅僅需要員工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的基本知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語能力以及相關的網絡操作水平、售后服務等。但是以上專業性人才是遼寧省目前正緊缺的,相較于北上廣等地區,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競爭力較弱,迫切需要專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支撐。
2.3信息技術應用不足
信息技術的發達程度是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決定因素之一,完善的公共信息平臺和暢通的網絡,使得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能夠通過信息網絡對現階段國際市場的變化進行了解,從而改善自身產品適應市場需求,增強市場競爭力。但是因為遼寧省是傳統的老工業基地,在此影響下,大部分省內財力都用于發展重工業及制造行業的轉型上,導致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設施比較落后。對比其他沿海經濟帶,遼寧省在網絡設施資源的投入差距明顯,互聯網覆蓋率較低,網絡成本較高,使得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出資建設自己的信息技術平臺,導致成本增加。在遼寧省中占出口比例較多的是農產品,但是遼寧省農村的信息技術十分落后,使得農村農戶很難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方式將其農產品從內銷轉向外銷,為實現跨境電子商務的有效快速發展,提高競爭力,遼寧省必須把發展信息技術放在重要位置。
2.4金融支持有待提高
企業資金是否充足是影響跨境電子商務在企業中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由于對外企業在貿易交易過程中需要涉及國際物流、管理存貨等內容,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為了交易的順利進行,迫切需要強大的金融資金支持。但是近幾年遼寧省房地產行業經濟增速放緩,信貸危機的出現,加之遼寧省整體經濟不景氣,因此商業銀行為保證自身利益將信貸政策縮緊,在金融政策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小型企業因失去融資支持而發展陷入困境。除銀行貸款外,遼寧省政府在跨境電子商務金融政策扶持上也不完善,也是造成企業資金短缺不足的原因之一。雖然現階段省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支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但是在相關政策中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金融支持條款不夠充足,間接的限制了跨境電子商務在企業中快速發展。
3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
3.1打造優勢企業品牌
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為了在市場中占據優勢,為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應該重視發展優勢企業品牌,在電子商務的大環境下形成別具一格的遼寧省品牌優勢。為打造優勢企業品牌,遼寧省應明確自己的高競爭力商品。以農產品為例,近年來盤錦市河蟹產業在國內外影響力日益增大,2015年在遼寧省實現品牌價值超過21億元的突破。遼寧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可以利用盤錦河蟹的品牌優勢開拓市場,鼓勵盤錦河蟹在國際電子商務市場中與其他國家及地區進行水產品競爭,采用競爭的方式宣傳推廣自身的產品優勢。遼寧省政府應該重視跨境電子商務對現階段老工業基地轉型振興遼寧經濟的重要性,政府應通過展會等形式對企業品牌進行積極的宣傳推廣,協助企業的品牌推廣建設。除政府之外,遼寧省的對外貿易企業應該意識到,跨境電子商務目前在國際貿易中已經處于至關重要的位置。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應該突破傳統的價格戰的束縛。梳理企業品牌形象應在建設自身電子商務的過程中進行,通過售前售后的咨詢服務體系完善企業服務水平,形成獨特的品牌競爭優勢。企業也應該注意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對于平臺的核心技術、服務方式等都應該凸顯自身的品牌價值,以防他人抄襲我們的核心技術,影響企業發展。
3.2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
企業競爭不再是單一的金融實力的競爭而是人才的競爭。由于遼寧省經濟速度變慢,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嚴重。為了提高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應該加強企業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員工的培訓工作,結合現階段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以及電子商務技術的革新進步,讓員工學習意識到企業的發展進步離不開跨境電子商務的支持。在日常工作中日積月累跨境電子商務知識并且靈活的運用到工作中去。其次,企業應該與省內各高校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教學,完善人才培訓方式,給予高校實習生進入企業培訓的優惠政策,讓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完善對于電商專業人才的引進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為了更好的彭陽人才創造姣好的政策環境。同時企業應該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增加人才對企業的認同感以及親切感。為了減少人才流失,政府和企業應通過增加薪酬以及補貼待遇等方式提高待遇,積極完善績效考核體制,減少中高級電子商務人才的流失。同時,鼓勵有能力的電商人才留在省內創業,政府為其提供金融扶持等相關政策,確保人才少流向北上廣等地區,為本行業的發展提供新鮮血液。
3.3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
根據上文分析能夠看出,信息技術應用對于電子商務的影響十分明顯,所以應該加快遼寧省的信息技術發展速度。首先遼寧省農業發展水平較高,農產品在對外貿易中的競爭力較高,所以應該加強農村信息技術建設,增加農村寬帶普及率。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應該提升農村網絡質量,對于外貿型企業,應該由省政府帶頭引導,為實現上下行對稱寬帶提供保障。對于與專業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的企業,該平臺應該為這些企業建立專門的寬帶線路,使信息交流互換更加快速便捷。其次,政府應著手建設自己的信息平臺,用于服務跨境電子商務的需求。對于中小對外貿易企業來說,在進行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信息流不相對應,使得企業不能快速了解國際市場對于產品的需求變化,而調整自身產品結構。遼寧省政府應積極建設自身跨境電子商務信息平臺改變現狀,使存在這些問題的企業快速了解市場需求變化。最后,加強技術創新是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的重要保證,遼寧省應與省內高校進行合作,結合現階段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對信息平臺不斷創新優化,縮小與東南沿海城市以及國外其他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距離,使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與國際接軌。
3.4提高金融支持政策力度
雖然跨境電子商務近年來在遼寧省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對比北上廣以及東南沿海城市,遼寧省跨境電子商務還存在不足,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政府應該挺高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沒有后顧之憂。首先商業銀行應該對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開通綠色通道,提高對該類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使企業發展擁有充足的資金,也能夠減輕銀行在房地產等行業的信貸壓力,為銀行多元化發展提供道路,降低銀行的投資風險,為實現雙贏提供有利條件;其次,對外貿易企業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需要利用海內外的電商平臺用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企業是否擁有更好的價格優勢對于在市場競爭的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政府完善進出口退稅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最后,政府應該推行強有力的補貼政策支持,讓大多數需要扶持的企業在發展遇到瓶頸時得到資金支持,進而渡過難關,這樣對于企業來說他們不僅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收獲了信心,為更好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增加了可能。
4結束語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現代對外貿易企業進行競爭的重要方式,不僅僅影響到企業自身發展也促使了遼寧省經濟的發展,遼寧省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潛力的十分巨大的。雖然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途中遼寧省面臨著種種困難,需要政府和企業的相互配合。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優勢品牌建設增加國際競爭力,政府需要對企業進行強有力的金融政策扶持,同時還要為培養相關人才提供保障,為防止人才流失做好政策扶持,跨境電子商務的高效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使遼寧省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水平快速提高,為遼寧省的經濟發展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李海蓮.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其完善路徑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5(3).
[2]馮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關稅監管問題的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15(2).
[3]張麗娟.跨境電子商務客戶體驗影響因素實證分析——消費者特征角度[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5(3).
[4]湯倩慧,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2014(4).
關鍵詞:制造業;跨境電子商務;對比研究;跨境物流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6)04-0046-07
一、引 言
外貿、投資、內需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在近幾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的外貿進出口增速趨緩,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1]。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1~2013年這3年間,外貿進出口年平均增速不足10%。2011、2012、2013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為人民幣1.6萬億元、2萬億元、3.1萬億元,增速分別為33.05%、34.17%、32.12%,遠大于同期外貿進出口增速[2]。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將其作為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轉變的重要手段,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是中國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發展重要轉型的戰略理論支持。本文以兩個市場(實體市場和虛擬市場)理論為依據,建立整合型電子商務物流模型(UTEC),分析不同行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物流績效環節影響因素,針對制造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重點剖析,為政府在制造業跨境電子商務政策制定上提供建議,并對解決制造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面臨的瓶頸提出建議。
二、文獻綜述
(一)實證研究
馮蕓等[3](2008)針對電子支付環境中的洗錢行為研究其識別方法和監管措施;杜勇等[4](2010)運用模糊數學模型和德爾菲法建立電子商務信息安全人員素質綜合評價矩陣,幫助企業甄選信息安全人員;李文等[5](2011)在信譽理論基礎上,結合Dirichlet概率分布以及“差評敏感”原則,提出了一個適用于電子商務的信譽評估模型;李立祥等[6](2012)采用Lagrange乘子法和超邊際分析法從交易、支付、物流服務分工的角度建立電子商務模式決策模型;余樂安[7](2012)構建了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的預警指標體系,并建立電子商務信用風險預警模型,并根據實證結果給出不同的預警管理對策;李菁苗等[8](2012)在引入的電子商務信用理論基礎上,利用層次分析法構建了電子商務信用評價模型,為B2B電子商務中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科學、簡便的信用評價方法;王林等[9](2014)在借鑒國外技術接受模型(TAM)和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型(UTAUT)的基礎上,建立電子商務績效測評模型。
(二) 研究評述
伴隨著結構方程模型和層析分析模型的應用,對跨境電子商務的實證研究開始從全流程進行研究,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績效評價主要以跨境物流的績效作為評價標準,包括跨境營銷、跨境支付、通關、法律法規等對物流的影響分析,對于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企業的研究比較少,主要是因為調研的成本較高、科學評測模型的建立比較困難。基于此,本文在商務部調研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建立整合型電子商務績效模型(UTEC)進行實證研究,重點分析影響不同行業跨境電子商務因素的區別,為制造業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三、模型與假設
本研究將跨境電子商務的流程整合為營銷、支付、通關、物流4個流程,伴隨著這4個流程的是法律法規和技術應用,營銷環節因為其所在的平臺和國別文化差異,無法進行科學的計量,本文的研究暫時將其剔除,在以后的研究中會重點分析。繪制跨境電子商務的流程圖(如圖1),從流程圖上可以清晰看到,跨境物流是跨境電子商務的最終環節,跨境電子商務的績效最終反映在跨境物流環節上。
本文在拉詹兩個市場理論的基礎上,借鑒楊堅爭[10]提出的世界市場虛擬化理論,提出整合型電子商務績效評價模型(下文簡稱:UTEC),研究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跨境物流績效影響因素,概念模型如圖2。本文將圍繞次模型圖設計問卷,并收集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探索影響跨境物流績效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法律法規的制定涉及到跨境電子商務的營銷、支付、通關、物流、售后等諸多環節,協調市場主體的商業行為,規范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監管部門,包括:海關、工商、稅務、衛生等[11]。法律法規的制定對支付、物流、通關等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12]。建立下面3個假設:
H1a:法律法規(F1)對跨境支付(F3)有顯著的正效應;
H1b:法律法規(F1)對跨境物流(F5)有顯著的正效應;
H1c:法律法規(F1)對電子通關(F4)有顯著的正效應。
科技發展所帶來技術革命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體現在營銷、支付、通關、物流等方面,需要將技術應用放到國家戰略的層面進行布局,新一輪的技術創新在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跨境電子商務所帶來的跨境支付與通關革新了傳統跨境物流的流程[13]。建立以下3個假設:
H2a:技術應用(F2)對跨境支付(F3)有顯著的正效應;
H2b:技術應用(F2)對跨境物流(F5)有顯著的正效應;
H2c:技術應用(F2)對電子通關(F4)有顯著的正效應。
一、工業經濟方面
(一)工作目標
2020年我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工業及技改投資同比增幅6%,實施“機器換人”16戶;完成市級“專精特新”3家,省級“專精特新”2家;新增1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新增1家數字化車間;摸排、引導、培育企業申報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相關項目。
(二)重點工作
1.2020年我縣“市級隊”工業企業新增1戶,產值增速較全縣規上工業高2個百分點;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戶;保障2020年我縣規上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2.指導企業做好三級政策獎補申報、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工作、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積極參加央視“工業精品”宣傳、申報工業精品等工作,組織企業參加省第七屆“工業設計周”活動。
3.加速融合發展,推進智能制造。
4.重點培育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做好政策宣傳引導,提升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市清欠辦工作。
5.持續做好民爆銷售企業的監督管理和非煤礦山行業安全管理工作。
(三)具體措施
1.組織龍頭企業申報“市級隊”工業企業,主動跟蹤我縣新老企業建設運營情況,及時更新我縣“小升規”培育庫。對企業實施重點監測,進行業務培訓,指導規上工業企業科學統計。
2.積極指導企業做好項目謀劃編制工作,強化項目庫建設。重點監測項目建設進度,重點推進新建項目實施進度,
3.引導企業開展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發揮政策引領作用,提高資源配置,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
4.開展2019年縣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項資金工作,組織參加培訓,牽頭做好縣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指導企業申報各項資金補助。
5.指導規上工業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聯合檢查,加大明查暗訪和隱患排查工作力度。
二、科技方面
(一)工作目標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達9%以上,力爭新增高企2家;省級項目1個,市級項目2個,國家星創天地1家,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家。
(二)重點內容
1.企業做到應統則統,確保上報數據的平衡性和科學性。
2.謀劃2020年度省、市、縣科技計劃項目。
(三)具體措施
1.指導新入規企業準確填寫高新產業行業代碼。開展重新認定工作,對企業實行精準幫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行動,分類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庫。
2.落實《創新型縣實施方案》,與省市相關部門做好對接,嚴格按考核驗收指標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三、商貿方面
(一)工作目標
2020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29400萬元,同比增長10%。實現農村產品網銷額55000萬元,同比增長10%;開拓國際市場,培育孵化經營主體,優化對外貿易結構,發展跨境電商,探索新型貿易業態,保障外貿進出口持平態勢,外資直接投資5%。
(二)重點內容
1.確保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目標任務,取得較好的考核位次。全力推進農村電商提質增效、電商扶貧、民生工程工作,推動項目建設。
2.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擴大非美市場進出口,完善縣外貿企業孵化培育機制,加大進出口企業培育,壯大外貿進出口主體隊伍。
(二)具體措施
本屆海博會承續“兩岸、規模、專業、休閑、時尚”主題,譜寫了一曲石獅要建立“東方米蘭”的優美前奏。
“海絲” 商機云集
作為地處“海絲之路”發源地的石獅,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指導下,主動融入以“經貿先行、民企先行、僑臺先行、文化先行”的泉州建設“海絲”先行區的大布局中,把定位“海西”、“兩岸”的海博會的外延提升到更高高度、擴大到更大范圍。
本屆海博會參展企業471家,展覽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市場交易區超過45萬平方米,主要理念是展示“海絲”全產業鏈優勢,突出綠色環保、科技創新和功能性新產品,紡織服裝最新流行趨勢。展區包括主展區、分展區。在主展區新設立互聯網+展區,分展區除了保留機械市場、海西電商園展區,增加了星期YI服飾創意博覽園展區、石獅輔料城等分展區。
主展館面積達8700平方米,分三層。第一層設臺灣館以及互聯網+,包括線上與線下電商體驗推廣區、制造和服務展區(流行趨勢、設計師、院校作品等)、科技與市場展區、中國紡織新技術市場化對接展區以及產業與金融服務區;第二層設輔料創意及趨勢、面料展、分品牌加盟、外貿加工接單、貼牌展區;第三層設流行資訊和院校展區。另外,服裝城交易區進行全面陳列升級,在中庭、櫥窗、店鋪等區域進行陳列設計和陳列升級,全面融入海博會展覽范疇。
文化創新思維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海博會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用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其實就是打通消費者與市場之間的連接,建立以消費者導向的商業模式。企業需要靠信息化,智能化的支撐,同樣也需要文化、藝術的思維。
海博會上,“互聯網+”、“星期YI服飾創意園”、從“制造”到“智造”、“青年創業”等關鍵詞處處體現了創新與創造。
圣吉奧公司董事長戴木告訴記者,傳統服裝產業如果沒有創新的理念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上無法生存。圣吉奧公司從2000年成立以來,從幾十輛縫紉機發展到現在將近上千名員工,200萬條休閑褲的年生產量。他談到,圣吉奧公司如今以外星狐休閑褲、圣吉奧男裝品牌、ODM三條路并行發展,他希望將來能打造“褲甲天下”的褲裝集成店,他一直堅信做服裝要拿產品創新說話。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材料學院院長朱迪斯?莫特拉姆接受采訪時說,“中國風”刮向世界各地,而中國服裝業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希望中國設計師能有更多創新和創意,讓中國元素更多地閃耀在世界時裝潮流中。
石獅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成立大會上,石獅市委書記張永寧在致詞時表示,創意設計是時裝的核心競爭力,許多有著百年歷史的服裝品牌大多源自設計。石獅作為閩派服飾的重要策源地,孕育了一批批優秀設計師隊伍,至今從這里走出了3位“金頂獎”設計師和9位“中國十佳設計師”,誕生了卡賓、狼道、金苑等知名設計師品牌。經過一輪的快速發展,石獅的紡織服裝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特別是經濟新常態下,過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已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訂制化、時尚化正在成為消費的主流。石獅的紡織服裝業急需從加工制造向時尚創意蛻變。在這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石獅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應運而生,這既是推進石獅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更是石獅聚集創意設計人才,打造“東方米蘭”的必要之舉,是城市之需、產業之需、企業之需。
張永寧說,服裝設計既是一種產品設計,也是一種藝術創作。服裝設計師就是對服裝的線條、色彩、色調、質感、光線、空間等進行藝術的表達,因此,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廣泛的藝術修養對于服裝設計師來說至關重要。所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必須付出比別人超乎尋常的努力,必須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地學習、積累、創新,從中找尋靈感,體驗生活,汲取藝術。石獅市服裝設計師協會的成立,為服裝設計師提供了一個抱團學習、交流協作、行業自率的平臺,搭建了一座服務企業和設計師的橋梁。
據悉,石獅市服裝設計師協會是中國首個在縣級市成立的時裝設計師協會、福建省內第三個服裝設計師協會,目前有會員219人,未來它將融合石獅作為中國時裝設計師硅谷的時裝原創文化精髓,進一步繼承及發揚石獅的設計力量,推動“東方米蘭”計劃實施。
“全鏈”出擊
“創客”夢想
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是觸動了廣大的傳統產業,如何借助互聯網實現跨越發展,成為傳統產業企業日夜所思的課題。今年海博會現場,除了有甲骨文紡織服裝創新云平臺之外,富貴鳥微商、我答答、閩和科技、華企商城以及石獅本土知名O2O平臺“點送”,均有所展現,由七匹狼、福誠(中國)有限公司、特步以及卡賓攜手民生電商打造的集“產業互聯網、互聯網金融”于一體的“品尚”平臺第一次出現在海博會,這些借助嫁接互聯網平臺的企業或產品折射出石獅傳統產業的關注焦點已經由原來的制造轉向對消費終端,進而也實現了石獅紡織服裝產業更強、更大的“全產業鏈”的形成。
海西(石獅)電子商務園區正在努力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通過示范效應帶動石獅乃至海西電子商務產業迅猛發展。園區正在持續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數字化、智慧型電商園區,不斷構建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支撐體系,為入駐園區電商企業和“創客”夢想提供重要保障。
在海西(石獅)電子商務園區舉辦的“互聯網+新常態?新機遇”暨第三屆海西(石獅)電商大會上,海西(石獅)電子商務園區投建單位裕通集團與中紡聯合品牌管理公司就共建海西智慧電商園區暨海西網貨交易中心舉行簽約儀式;電商園與淘寶大學泉州機構共建跨境電商運營中心舉行簽約儀式。在談到園區如何與淘寶大學泉州機構、石獅電商協會進行戰略合作時,裕通集團董事長、海西(石獅)電子商務園區創始人蔡告訴記者,園區聯合淘寶大學泉州機構積極引導本土傳統外貿企業直接參與跨境電子商務,依托石獅服裝產業優勢在全國各地拓展分銷商,通過海西跨境電商運營中心開展跨境電商的全球銷售,將石獅打造為全球服裝跨境電商的網貨交易與網商聚集的中心地。
記者在大會上看到了許多渴望得到新的創業思路與機會的青年創業者,這些石獅青年電商之所以愿意回歸本土創業,也是因為石獅擁有完備的紡織服裝產業鏈和優越的創業環境,這里將是“創客”實現夢想的搖籃和成長的沃土。
石獅智造
“如今,紡織產品的開發和技術創新已經逐漸成為眾多企業關注的重點。從“面料制造”到“面料智造”,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是意味著石獅面料行業和企業發展思路的整體改變。”石獅市布料同業公會常務副會長陳宏文說。記者看到,石獅市布料同業公會展位上以“Made In Shishi”為主題,突出了面料強調品質,堅持走國際化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