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22:5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思想簡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起源時間;產生條件
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起源于何時?是如何產生的?本文欲對此作一簡要分析和回答。
一、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起源時間
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是指人類早期的原始計量、記錄行為,它是人類早期原始計量、記錄思想的體現,是會計的萌芽階段。關于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起源于何時的問題,國內外會計學者均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一)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
郭道揚教授認為,會計的萌芽階段起源于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而作為具有獨立意義的會計特征,直到原始公社制末期或到達文明時代的初期才表現出來。1982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了湖北財經學院郭道揚編著的《中國會計史稿(上冊)》一書,標志著中國會計史系統研究的開端。隨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郭道揚的《會計發展史綱》,1988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了郭道揚編著的《中國會計史稿(下冊)》。郭道揚著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會計史教程(第一卷)》也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郭道揚教授的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會計史研究》一、二、三卷也已經出版。這些論著都進一步論證了他的觀點。但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國人民大學高治宇的《中國會計發展簡史》,他認為,會計的產生和發展可追溯到原始公社末期。而1987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了文碩著的《西方會計史(上)》。書中的觀點與郭道揚教授的看法一致,認為人類原始計量和記錄時代起源于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
(二)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
國外學者則普遍傾向于會計起源于新石器時代。1605年,荷蘭數學家、會計學家西蒙?斯蒂文所著的《傳統數學》一書出版,其中第七章“古代簿記探測”,是最早的會計史研究專論,但當時會計史尚未發展成為一門科學。1933年,美國會計學家A?C?利特爾頓著的《1900年以前的會計發展》一書問世,奠定了會計史學科的基礎。1912年,英國律師沃爾芙編著的《會計師與會計簡史》在英國倫敦出版,人們習慣稱該書為《沃爾芙會計史》。1977年,邁克爾?查特菲爾德著的《會計思想史》一書在美國問世。1985年,前蘇聯著名會計學家索科洛夫著的《會計發展史》一書由莫斯科財政統計出版社出版。西蒙?斯蒂文和A?C?利特爾頓均未在其論著中對會計萌芽的起源問題作專門論述。沃爾芙認為,盡管世界上最古老的商業文書是在公元前3 500年以前,但可以推斷,記賬在公元前4 000年左右就開始了。邁克爾?查特菲爾德則引用Richard Brown的觀點,認為約7 000多年以前的巴比倫地區就出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商業記錄。前蘇聯會計學家索科洛夫認為,人類對經濟事項進行有目的的記錄活動開始于6 000年以前。這些論斷都說明人類早期會計行為出現在新石器時期。
通過比較上述國內外會計學者的不同觀點可知:國內學者傾向于認為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起源于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而國外學者則傾向于認為會計起源于新石器時代。
二、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產生條件
解決了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起源時間問題,而會計行為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郭道揚教授認為,人類最初的會計思想與會計行為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生產發展水平是衡量人類會計思想、會計行為發生的先決條件,而生產剩余物品的出現與陸續增加則是衡量人類會計思想、會計行為發生的具體條件。正是由于生產剩余物品的出現,人類才有可能在思維活動方面將生產、分配、儲備問題聯系起來加以考慮,從而萌生了一種計量、記錄思想,進而便產生了人類最古老的、最原始的計量、記錄行為。
高治宇認為,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會計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當人們有了剩余生產物,需要對生產活動進行計量、計算和反映時,會計的原始萌芽就產生了。除了生產發展這個先決條件外,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有了計量、計算和反映的方法,這兩個條件相結合,才可以說明會計的起源。總之,研究我國會計的產生,必須明確認識兩方面,一方面,它的產生與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另一方面,由于當時數量概念的形成,計量、計算和反映方法的采用,為會計核算方法提供了重要條件。
索科洛夫認為,核算(即會計,下同,筆者注)的起源或萌芽狀態對我們來說,將永遠是個謎。我們只能確信:核算不是一下子產生的。最初人們還不需要核算,因為憑人的頭腦就足以容下所有的經濟情況,這倒不是說某人有其特殊的記憶力,而是由于經濟的規模太小,有關的信息不多。只有在具備了某些條件后才有可能出現書面核算與賬簿登記。首先,經濟活動的發展應該達到相當廣泛的程度;其次,必須要有文字和學會初等算術。文字的出現與算術的發展為核算的產生創造了條件,而經營活動則有助于它的全面推廣。
本文把郭道揚教授的觀點歸納為“一條件說”,即剩余產品的出現促使了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產生。雖然郭道揚教授分析時提到了社會生產發展水平為先決條件,生產剩余物品的出現和陸續增加為具體條件,但本文以為生產剩余物品的出現和陸續增加是社會生產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如新技術(石器打制和磨制技術、石器鉆孔技術、摩擦取火技術)、新工具(石球、標槍、骨器與角器工具)的相繼發明和應用,因此,這兩個條件實則表現為一個條件。本文把高治宇的觀點歸納為“二條件說”,即剩余產品的出現和數學的出現共同促使了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產生。本文把索科洛夫的觀點歸納為“三條件說”,即剩余產品的出現、數學的出現和文字的出現三者共同促使了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產生。
三、人類早期會計行為與數學的關系
(一)郭道揚教授在分析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產生條件時,只提到了社會生產發展水平和生產剩余物品的出現這個條件,而沒有提到數學條件和文字條件
其實,郭道揚教授是提到了這兩個條件的。郭道揚教授認為,人類最初的計量、記錄行為,其本身就表現為一種原始的“數學”行為,原始的會計行為與原始的數學行為是同時發生的。本文雖不同意郭道揚教授的這一觀點,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對這一觀點的理解,即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人類最初的計量行為(表現為數學,此時的數學為萌芽狀態)、人類最初的記錄行為(表現為文字,此時的文字為萌芽狀態)到了人類社會有了生產剩余物品時才出現。
高治宇在分析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產生條件時,提到了兩個條件:一個是“有了剩余生產物”,另一個是“有了計量、計算和反映的方法”。仔細分析第二個條件“有了計量、計算和反映的方法”,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條件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有了計量、計算的方法”(表現為數學),第二層意思是“有了反映的方法(表現為文字)。
剩余產品的出現、數學的出現和文字的出現三者共同促使了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產生。
(二)由于國內外對“會計”、“數學”、“文字”等概念理解上的差異,國內學者基本上以“早期的萌芽狀態”來理解這些概念,而國外學者卻按“后期的特征狀態”來理解這些概念
這樣一來,就導致了人類早期會計行為的起源時間一早一晚結論的出現,即:國內學者主張人類早期的會計行為起源于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距今約十萬至二、三萬年前),而國外學者則認為會計起源于新石器時代(距今約八千至五千年前)。
(三)會計與數學的關系源遠流長,會計的發展離不開數學的支持和幫助
早期會計的出現依賴于數學的產生和運用,后期會計的發展更是依賴于數學的支撐,如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出版的《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也譯《數學大全》),1605年荷蘭數學家西蒙?斯蒂文出版的《數學慣例法》(又譯《傳統數學》),均把會計作為數學問題的一部分進行論述,詳細介紹了意大利的復式簿記。復式簿記是會計的基本記賬方法,在會計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像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賬戶余額的計算公式: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算,產品成本的計算等,都是數學原理在會計學中的具體運用。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著.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翻譯組譯.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M].人民出版社,1965.
[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1972.
[3] 中外數學簡史編寫組. 外國數學簡史[M]. 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
[4] 李迪. 中國數學史簡編[M].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
[5] 解恩澤,趙樹智.數學思想方法縱橫論[M]. 科學出版社,1987.
[6] 傅鐘鵬.中華古數學巡禮[M].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
[7] 周金才,梁兮. 數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M]. 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
[8] 成圣樹. 會計審計史辭典[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
[9] 孫邦治. 會計發展史[M]. 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10] 李孝林. 從江陵鳳凰山10號墓簡牘研究西漢早期會計史[J]. 北京商學院學報,1996,(2).
[11] 文碩. 文明古國的會計[M]. 經濟科學出版社,1986.
[12] 高治宇. 中國會計發展簡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13] 文碩. 西方會計史(上)[M]. 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
[14] 盧永華. 廣義會計理論[M]. 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15] 郭道揚. 中國會計史稿(上冊)[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2.
[16] 郭道揚. 會計發展史綱[M].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4.
[17] 郭道揚. 中國會計史稿(下冊)[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
[18] 錢雪門,趙佩玨. 現代會計入門[M]. 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1992.
[19] 郭道揚. 會計史教程(第一卷)[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
[20] 湯云為,錢逢勝. 會計理論[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
[21] 劉文龍. 古代南美洲的印加文化[M]. 商務印書館,1983.
[22] (美)A?吉特爾曼. 數學史(歐陽絳譯)[M]. 科學普及出版社,1987.
[23] (蘇)鮑爾加爾斯基. 數學簡史(潘德松、沈金釗譯)[M]. 知識出版社,1984.
[24] (英)斯科特. 數學史(侯德潤、張蘭譯)[M]. 商務印書館,1981.
[25] (英)L?霍格本. 大眾數學(上冊)(李心燦等合譯)[M]. 科學普及出版社,1986.
[26] (蘇)索科洛夫. 會計發展史(陳亞民等譯)[M]. 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
[27] (美)邁克爾?查特菲爾德. 會計思想史(文碩等譯)[M]. 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
[28] (荷)海渥. 會計史(文碩等譯)[M]. 中國商業出版社,1991.
[29] (美)A?C?利特爾頓. 會計理論結構(林志軍等譯)[M]. 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
關于最新實用時間簡史讀后感范文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一個成熟的人需要建立的三觀,人生觀是讓人知道這輩子怎么活,價值觀是認為什么才是珍貴的,世界觀是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的。宇宙觀就是這個宇宙是怎么樣的,是世界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身處瑣碎繁雜的日常,不斷奔赴生活目標,我們中有的人也許建立的世界觀是“我們的人類社會是什么樣的”、“我們的星球和可看見的天空是怎么樣的”……但是我們目力可見范圍之外的宇宙是怎么樣的、我們感知不到的時間的本質是什么、我們身處的宇宙的來龍去脈是什么等等問題,是我們日常很少去思考的,因為不可觸及,然而這些是真實的存在。
最近我讀了斯蒂芬·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作者是一個在科學和醫學上的奇跡人物,是宇宙創生理論的創立者和集大成者。而這是一本讓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宇宙學著作,其主題是人類時空觀和宇宙觀的變革。本書按照科學理論中有關宇宙的認識從古到今的發展順序,對主要的宇宙認識論變革理論進行重點闡述,如牛頓的力學理論、空間相對性、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時間和空間的彎曲性質、宇宙大爆炸的發生、黑洞的性質、時間旅行的可能性、量子力學、弦理論、宇宙統一理論等。全書沒有純物理理論公式和數學上的技術性強的論證細節,但是其所帶來的人類對時空和宇宙觀念的變革卻讓我對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有了嶄新的認識。
《時間簡史》是一部論述當代物理學一些最艱深問題的成功著作,而普及版汲取其精髓,焦點論述了《時間簡史》中的重大基本問題:關于宇宙我們究竟知道了什么?我們如何知道這一切?宇宙從何處來、向何處去?宇宙運行的規則是什么?這些看起來像是哲學所研究的問題。誠然,包括霍金在內的整個人類還沒有找到終極答案,但通過梳理幾千年來的科學理論,講述了人類在這些終極問題上不倦追求答案的歷史,讀起來感覺就像是讀了一本物理科學和哲學不斷融合、發展、相互促成、走向統一的著作。
很久以前的人,因交通和通訊的不發達,對于外部世界的問題是“山那邊是什么?”,夢想翻過阻礙眼前的大山去探索山那邊未知的世界。今天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可以翻過地球上所有的山,每個人的故鄉和這個地球上最遠的地方皆能朝發夕至,全人類新的問題是“我看不見的星空之外是什么、有沒有與我們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生命存在?我如何能夠去到那遙遠的星球?”這個時代的“山”就是我們看不見、去不到的外太空,了解今時今日所處宇宙的前沿發展理論所帶來的宇宙觀變革有利于我們知道“山那邊是什么”,發現未知是我們人類孜孜不倦追逐的永恒話題。
讀《時間簡史》,填補了我原來空白的宇宙觀,把我的視野從可見可觸及的現實世界抽象到了遙遠的外太空,讓我對身處的時空有了新的理解——空間是相對的,時間也不是絕對的,每個個體都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測度,我們的宇宙來源于一個無限小的時空奇點,產生于一個大爆炸時刻,還不斷在膨脹中并將有一個終點,宇宙中存在著為數眾多能量巨大的黑洞,允許時間旅行的蟲洞也許真的存在,因為不確定性原理人類理解和預言宇宙的能力仍然有限,宇宙統一理論有待人類進一步探索,等等。霍金曾說他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完全的理解周圍的世界和我們的存在。說起來很簡單,卻是一件舉全人類之力仍然沒能完全解答的一個問題。
有人說“科學對于公眾來說,確實犯下了過于深奧的罪孽。”為此,很多人因為對物理學和宇宙學的晦澀艱深、并于生活日常毫無用處而不肯落力去讀這類書,更因其是學界大“著作”而敬而遠之,聽到誰讀《時間簡史》就視其為難以企及的物理怪咖學霸,讀不懂這本書的物理學博士也大有人在。
但是科學技術的真正意義在于幫助我們理解世界、改造世界,而《時間簡史(普及版)》這本書讀起來如此易于理解,它使得“幾乎所有識字的人都可以談論黑洞、大爆炸、平行宇宙和暴漲。”這本書全書只有一個公式,沒有復雜的推理演算,沒有聽不懂的假設證明,用貼近生活的事物舉例講解遙遠抽象的宇宙運行哲學。作為一個文科生、中學上物理課聽不懂的人來說,今天能讀懂這本書,皆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普及讓我們更能理解今時今日的世界,同時感嘆霍金先生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述水平。
如今,霍金先生已逝,社會各界都痛惜這位偉大科學家的離去,肯定霍金對科學對人類的貢獻。很多人知道他如何與身體疾病戰斗一生,如何身殘志堅、性格幽默,但我想我們更應該知道霍金先生的理論是什么、對人類的貢獻如何,當我們談論霍金,應該明確的知道我們在談論什么。因為,愛科學的唯一途徑就是真正地理解并學習它。學習、傳播和探索他為之奮斗終生的科學理論,才是新時代青年談論和崇拜科學家、熱愛科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關于最新實用時間簡史讀后感范文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一切都在《時間簡史》后,一一揭開神秘的面紗。
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的作者,他面對困難,毫不畏懼,戰勝疾病,創造出奇跡,是他讓我們知道了殘疾并非是成功的障礙,他用他的生命踐行了他的諾言,為他熱愛的科學事業而奮斗終生,我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他是20世紀最為偉大的物理學家!
捧著這本沉甸甸,裝載著千千萬萬知識的書,我細細的端詳著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只大大的鐘表,橢圓形的表盤,中間深深地凹下去,永無止境的時間應該就是它的代表吧。我曾猜測,這本聞名于世的科普巨著,應枯乏無味,可能還會有些吃力,但現在,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想法了。
霍金先生將復雜到令人難以理解的句子轉化為幽默的語言來助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識與奧秘,讀起來生動有趣,有種急于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知識的渴求。
霍金先生的一句名言,我深深的記在心中:“人如果沒有夢想,無異于死掉。”是呀,雖然霍金先生長年被禁錮在輪椅上,但是他的思維卻還是活躍的,它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甚至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與其被眾星捧月,他經常以各種原因避免外界的干擾而自己獨自在房間里思考著宇宙的命運。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事業,做出任何的犧牲與放棄。他現在享有的輝煌成就,豈不是用汗水與心血換來的?
這本書讀了之后,讓我開拓了視眼,我現在才發現我僅有的一些知識是多么的渺小。它讓我愛上了神秘的宇宙,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而科學就是力量。21世紀的今天,我們靠什么來增強國力、發展經濟、讓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答案只有科學。
關于最新實用時間簡史讀后感范文
霍金,一個思想上的巨人,用他的兩個手指為人類,為這個世界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新天地,一個與眾不同的、亦真亦幻的新世界——宇宙。
雖然霍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霍金用他獨特的視角以及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想象在科學界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以至他做出的成就與前人的理論可以相提并論,甚至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著名的“大爆炸宇宙論”為人類詮釋了一個全新的宇宙形成說,即宇宙始于大爆炸,在那之后的宇宙在不斷的膨脹,所有的恒星都在離我們遠去,亦猜想了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后會坍縮,最后走向終結。“黑洞學說”也為科學界、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神秘的黑洞更使科學家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黑洞是個可怕的“洞”,是由質量極大的星體坍縮而成的密度極大的的“洞”,它的密度大到連恒星都會被它吞噬,足可令人毛骨悚然了;也有人說黑洞是前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但是可沒有人敢以身試法呢。
相比于大爆炸宇宙論、黑洞學說等,人類對于時空穿梭的興趣則更為濃厚。無論中外,各種影視作品中穿越時空的片段都體現了人類對此的奇思妙想,而“蟲洞”(愛因斯坦—羅森橋)的提出更是為時空穿梭提供了可能。“蟲洞”在《時間簡史》中的定義為連接宇宙的遙遠區域的時空細管,“蟲洞”還可以聯結到平行或嬰兒宇宙,并且能夠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雖然人類現在還無法在時空中自由穿梭,但就算僅憑著好奇,人類對時空穿梭的想象還是會一直延續下去。
在看這本書時不知為什么,我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類似恐懼的感覺。是被廣袤無垠的宇宙所震撼,還是對未知世界、能量的迷茫,亦或是宇宙對人類探索的威懾,我自己也不知其緣由。但這本書的魅力是無可抵擋的,我相信,任何人只要能完整的看一次這本書,一定不會再認為物理學、宇宙學是空洞無聊的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嚴謹、清晰、豐富,而且包羅萬象。并且常用通俗簡單的方式解釋一些深奧難懂的定義或理論,使讀者不會被大量的專業術語或詞匯弄昏頭腦,反而更有閱讀的熱情,而且還時不時出現一些幽默的句子,使原本嚴肅、刻板的文字頓時生動起來。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介紹了一大堆物理學定義、理論,更是系統的敘述了整個人類的科學發展史、認識史,體現了無數科研人員不懈探索的執著精神,以及追尋真理的艱辛歷程。
一、《易》的語言特點和它的局限
中國傳統文化尊崇《易經》,稱之為“群經之首”,其原因當然是它對其他諸經――詩、書、禮、樂、春秋具有統領作用。即以《詩》而論,這是重感性的、審美的,似乎離哲學理性相去甚遠了,然而《易》中說:“君子以懿文德。”號召君子美化自己的文章才藝與道德。又說“順天休命”,號召君子遏止邪惡,顯揚善行,以順應至善至美的天命。在“豫”卦中說:“豫之時義,大矣哉。”豫即喜悅、安樂,重視審美活動。
但是,《易》對“五經”乃至整個中國思想文化的引領,都明顯帶有重直覺、重感性因而富于暗示性,缺乏知識論的明確性特征。誠如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所說:“農民所要對付的,例如田地和莊稼,一切都是他們直接領悟的。他們純樸而天真,珍貴他們如此直接領悟的東西。這就難怪他們的哲學家也一樣,以對于事物的直接領悟作為他們哲學的出發點了。”
馮先生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學,著重對比分析中西哲學的不同,探討為什么知識論在中國從未發達起來的原因,態度和方法是實事求是的,并沒有貶低重農的祖先的意思。
馮先生指出:“在中國哲學里,知識論從來沒有發展起來。我看見我面前的桌子,它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它是僅僅在我心中的一個概念還是占有客觀的空間,中國哲學家們從來沒有認真考慮。在審美連續體中沒有這樣的區別。”(見馮《中國哲學簡史》,涂又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頁)
這樣的哲學給審美和藝術提供了很大方便,所以“在凝神觀照時,我們心中除開所觀照的對象,別無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由物我兩忘,進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頁)說的就是這種主客不分的審美境界。
正是這種審美感受始終不離感性的緣故,造成中國藝術乃至哲學常用比喻、象征、借代的修辭去交流,連理性的定義也要用借代,“身處江海之上,而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
這種表達方式,追溯到《易》,比比皆是:
“乾,元,亨,利,貞。”
乾被解釋為日出的光氣舒展的形態;也有發音近似的“健”的意思。 “上九,亢龍有悔。” “彖日: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彖日: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成亨。牝馬地類,行地無疆,……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是說應當效法這種以母馬為象征的大地德行。
這樣的思維,構成中國哲學交流中一個基本事實:重感性尚體悟。其價值意義,用馮友蘭先生話說是“文約義豐”(見《中國哲學簡史》,第23頁),富于啟發性,能引導聽者讀者做創造性理解,因為直覺畢竟可以作為“溝通主客觀的橋梁”(引金岳霖《知識論》語),須先還原比喻、借代、象征所暗示的理性本體,然后演繹到自身經驗,完成由暗示向明示的轉化。轉化既困難,那么,直接的類比就成了懶人的捷徑,屢屢鬧出“東施效顰”之類的笑話,他們“知顰美而不知顰所以美呀!”
在中國讀懂傳統哲學是一件難事。我在幾十年中揣摩“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總是不得其門而入,現在才領悟了一點,“玄之又玄”大概說“科學歸納”,不斷向上位概念追究,抓住事物的本質,這就是眾妙之門了。但這是借助了西方哲學的方法。我們的祖宗似乎滿意于感性的傳達對理性理解過程的期待。所以,長期積累的豐富生產經驗和各項知識,未發展成為“哲學的知識論”,不去追究未知的宇宙萬物,似乎未被認識就等于不存在。他們不知道“被知的不隨知識的存在而存在”(金岳霖語)。例如,雖然深諳“木生火,火克金”之類知識,但沒有更多追問,更多區別,所以,關于燃料、能源、溫度計、電學、醫學中的炎癥診治等,都不是我們祖先的發明。
《易傳》認為“《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史記》告訴我們:“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領導西岐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事業,經歷豐富,留一部著作并非難事,可惜后人把他詳盡分析歸納過程省略了,只說他是圣人,順天行事,電可能文字發明太少不足以記事。北宋張載也相信“存文王,則知天載之性”,“存眾人,則知萬物之性”。在他看來,眾人也是圣人,他們在不同勞動對象上傾注人類心血,必能深諳萬物之性,形成豐富的審美體驗和知識。張載在《正蒙?乾稱篇》中提出“窮神知化”的教育目標。稍后于他的沈括寫了《夢溪筆談》,堪稱當時生產經驗與相應知識的匯總:與他同時的王安石變法,其學校教育中也曾開設近似于自然科學和醫學的課程,可惜很快夭折。直到明代,差不多同時期的英國弗蘭西斯?培根,成了“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馬克思語),“知識就是力量”成了西方社會進步的巨大動力;我國的宋應星也寫出了堪稱“世界第一部有關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英國科技史家李約瑟語)。可惜中國絕大部分士子,除了永樂皇帝欽定《性理大全》,余書一概不讀(參見梁啟超《中國三百年學術史》)!
其實,中國人并不缺乏把生產經驗和萬物知識上升為科學系統的激情和智慧,即以先秦而論,大家并非都跟莊子一起“棄知”,《易》的語言特點也并未拒絕后人的解讀和發揮。比如孔子把“仁”的觀念演繹到各個方面。墨子在辯論中,揣摩構建著形式邏輯。孟子從教育人手探討人與禽獸的本質區別。而“惠施十事”在今天看來,不是悖論而可叫做“相對論”。莊子很早就把審美視角投向生產勞動。屈原有《天問》,追問的問題包括天文、社會、歷史等許多方面。可見,中國式的哲學語言,并不足以構成知識論的障礙;真正扼殺中國知識論的元兇是科舉制度。
一、改變目前國內高校美術教育重技能培養、輕素質教育傾向,注重學生人文品格的培養,以德樹人、以美育人。
當前高校美術教育素質教育薄弱,學生缺乏對國家民族的榮譽感和遠大理想。重視傳統中國文化,呼吁高度的責任感,重視對學生素質培養已刻不容緩。
中國目前的美術教育,基本上沿用50年代全面引進前蘇聯教育模式。總體來說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著很尖銳的問題。由于大多數學校采用的是“全盤西化”的方法,對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教育持輕視甚至排斥態度;更偏重技能的學習,重知識和技能傳授,忽視對學生道德和人格的培養,使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功利主義急劇抬頭,很多學院素質教育技能化,技能教育功利化已成為普遍現象。學生普遍缺乏信仰和社會責任感,成為功利主義的奴隸。
中國古代道、儒文化,最為重視的是對人道德的培養,如老子《道德經》中說:“道生之,德畜之”。《易經》中指出“厚德載物”。孔子認為道德應居于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他強調,在“德”與“藝”之間,修習的順序應該是“志于道,據于法,依于仁,游于藝”。高校美術教育的最終培養目標,應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應該是擁有崇高審美素質和境界,身心健康的人。近代教育家說:“道德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學生人格塑造的過程。這就要求教育應重新回到最終的起點:以德樹人、以美育人。以道、儒為主的中華道德文化的精華,可以肩負起道德教育的重任。
鑒于以上思考,高校美術教育道德素質培養應有以下應對措施:
(一)針對美術高考生文化課分數偏低、高校美術教育素質教育薄弱現狀,可增設哲學史、文學史、歷史、社會學等人文課程。人文素質課程能啟蒙人的思想、傳承文明、教化育人、規范行為、豐富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1)講授應以簡史為主,重點選擇經典名作進行分析和導讀。倡導學生讀原著,規定必讀書目,用檢查、課堂討論、寫讀書筆記等形式完成。讀概論不如讀作品,在其中可以得到更真實的體驗。(2)要改變過去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使道德教育生活化。以人為本,以美育人,即按照美的規律塑造人。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知識性、灌輸式、外塑型教育的方法,學生形成的往往是言行不一的雙重人格和馴服型人格。要突破以往道德教育理論的窠臼,使道德教育回到人的本真,使學生形成高尚的“私德”和良好的“公德”。承認個性和尊重個性的發展,培養具有高度人文精神的文明人和自由人。
(二)目前國內美術院校多數專業和課程設置內容西化模式占比例程度高,缺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針對這種現狀,可在油畫、版畫、雕塑、設計師范類等專業設置中國繪畫、書法等課程。此課程的學習目的以熟練掌握知識與技法為評判標準,重在學習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精神,提高民族審美意識,由此提升學生對國家、民族的榮譽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從而樹立美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審美觀。
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優秀道德品質,也是民族凝聚力與國家和諧發展的核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步都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為許多國家學習和借鑒。民族文化獨特特色的喪失,意味著在全球語境下民族意識的喪失。中國美術教育要挖掘民族傳統的精華。我國歷代許多繪畫大師,都是在作品中彰顯出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和面貌,而在世界藝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和品格的培養。在傳授知識和技法的同時,將人文精神、人文思想貫穿其中。如:技法中包含情操美、道德美、自然美等。教授大師的品格、風范,對真善美執著的追求精神,以及在作品中表現出的“天人合一”、 “返璞歸真”等中國文化哲學思想,以此陶冶學生情感、情操。
二、淡化學科概念,跨學科、多學科交叉融合,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激發想象力,培養創造力。
應淡化學科概念,各學科兼容并蓄、相互滲透。促進學科發展與創新。培養國家需要的研究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學科劃分過細,長久發展下去導致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狹窄,造成對事物本質認識的偏移。特別是社會發展到近現代,人們對世界的許多誤讀已被證實。很多科學發明與常識相矛盾,一些自然現象科學家無法做出解釋,現代藝術與現代科學比之前人都缺乏直觀的表現性和明確性。[1]藝術與科學本是同根生,都來自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發端于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它們研究的目的也是相同的,就是對自然宇宙、生命本質、人類命運的探究。藝術家創造新思想、新形式的過程,需要運用科學家般嚴謹的探索,不斷的試驗;而科學家也需要像藝術家一樣敏感、一樣奇思妙想。法國作家福婁拜說:“越往前進,藝術越要科學化,同時科學要藝術化。兩者在塔底分開,在塔頂會和。”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創新,主要是不同學科間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的創新發展。目前世界一流大學大都是綜合性大學,具有文、理、醫、藝術等學科和專業。學校還要求學生保證一定學分的跨學科學習,理工科要選三分之一文科課程,文科要選三分之一理科課程,人文學科是核心課程和必修課程。[2]
我國高校培養的學生創新能力較差,基本上是“拷貝型”和“模仿型”人才,缺少原創人才。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建立新的知識結構,是國內高校教育未來必然的發展。
(一)開設跨學科新型綜合課程。1、將學科框架內課程的內容進行整合,如美術、文學、詩歌、音樂等有關創作的課程進行整合。音樂創作中節奏的表現、詩歌創作中意境和想象的表現、美術創作中圖形與畫面形式的表現,相互融合并借鑒,都會在各自藝術作品中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2、可以將相近學科的某些主題安排在同一時間教學。如哲學簡史、美術簡史、數學簡史、地理簡史等。將各學科歷史的發展及研究現狀放在一起比較,更容易明確對問題的思考,并找出知識的創新點。3、圍繞一個共同主題,將多個相關學科整合在一個單元或學程里。如美術對某一自然現象的觀察、寫生與創作,數學對某一自然現象的觀察、假設與求證,化學對某一自然物體的觀察、構成成分的分析及實驗,物理對某一自然物體的觀察、內在結構運動及剖析等。學科的不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學生通過各學科的“貫通”學習,新的美術圖形、新的推理方法會不斷行成,同時對創立新學派、新研究方向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4、學生從自然生活和好奇心出發開展活動,教師現場教學。
(二)建立綜合學科研究工作室,由不同學科老師和學生組成,開展研究教學活動。課上課下有機結合,研討與理論穿行,學生與老師“奇文共賞”、“疑義相析”。定期舉辦課程展覽進行觀摩討論,以實踐帶理論,重在實踐的探索。
(三)建立起一套較完整的綜合教學理論體系,積累經驗。
三、增大美術創作課比例,以實踐帶理論,以創作帶習作,重在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
創作是美術學習的最終歸宿,是培養學生的最高目標,也是體現教與學完整過程的全面成果。任何的理論和技法都是為創作服務的,盲目的知識學習猶如“盲人拉車”。所以在美術學習中應“創作帶習作”,實踐帶理論,在游泳中學習游泳,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缺什么補什么,是學以致用最好的方法。
(一)多數美術高校創作課在四年級進行。建議在一至三年級安排適量的生活采風與創作。同時增加創作理論課程。
(二)從新生入學開始,重視學生的創作能力培養。每2―3周,要求學生完成創作一張草圖并進行點評。
(三)在一些基礎課訓練中,應把創作意識貫穿始終。如人物寫生,應把特定人物的氣氛、情緒、神氣充分表達出來。
(四)開設名作欣賞與分析課程,使學生在對大師作品的解讀中進步成長。
參考文獻:
1、柳冠中:《科學的藝術與藝術的科學》,《清華藝術大講堂》,中央編輯出版社2007年版。
2、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組編著:《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策略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蘇菲的世界》有些人既想培養哲學思想,思辨能力,又不愿看枯燥無味深刻的哲學書籍,這本書剛好解決了大家的苦惱。對于初次了解哲學的人,書中以小說的形式展開,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上次推薦了霍金的《時間簡史》給科技迷的讀者們,這次肯定不會落下科你們的,推薦另外一本神作《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史話》。《大江東去》作者阿耐,何許人也。《歡樂頌》的小說作者,財經女作家。《大江東去》是她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描寫改革開放30年的浩瀚的長篇小說,總共上中下3冊,一百多萬字,唯一一部可以與《平凡世界》相提并論的作品。小說的人物豐富,涵蓋著國營企業的領導,農民企業家,個體戶,政府官員,海歸派,知識分子等等,劇情跌宕起伏。讀書中復雜的人物歷經滄桑,感悟人間百態。
3、《大敗局》這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內容是19個關于中國企業家跌但起伏的真實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值得你細細品味,看別人的故事,長自己的經驗,這才是智者。
4、《史記》約52萬字,凡130篇,所記載的歷史上至傳說中的軒轅皇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時間跨度約3000年。《史記》以人物為中心,有人說司馬遷他是畫家,因為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活靈活現,非常具有感染力。
5、《史記》不僅僅記錄著歷代帝王興衰,更網羅了與之當時相應的經濟,政治,哲學,文學,美學,史學,文化倫理知識,非常具有文學藝術價值。
6、很多讀者嫌棄自己文學功底差,那么就多《史記》吧,“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它的文學價值。
【關鍵詞】數學文化;數學教學;數學史;數學美
一、數學文化滲入高職數學教育教學中的意義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掌握扎實的數學知識對開拓和提高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有很大幫助.數學教育目標已經發生轉變,正在向以培養學生數學素質為宗旨的能力教育轉變.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改革數學的教學方法,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來判斷解決身邊的事物,這是數學教育的重點,更值得我們探討.
數學也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是指人類在數學歷史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價值的東西,是以數學科學為核心,以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技術、理論等聯系起來的相關文化領域組成的一個具有強大功能的系統.隨著人們對數學文化認識的不斷深入,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越來越受到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數學教育應具有‘文化素質教育’與‘數學技術教育’的雙重功能.”如果這種認識僅僅停留在學術的理論層面上,數學文化的教育價值就只有潛在的意義,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教育效果體現在學生身上.因此,非常有必要將數學文化滲入高職數學教育教學的實踐中.
如果在高職數學的教育教學中,將數學文化滲入其中,會使學生感到數學學習不是枯燥的,數學邏輯不是冷酷的,它可以令人賞心悅目,能夠陶冶人的性情,使人聰明、高尚.通過介紹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講述數學史,介紹數學語言的特點和數學在其他學科、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把數學內容聲情并茂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之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較強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這點來看,也就要求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要進一步提高,這是大學生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也是順應時代變化的體現.
二、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將數學文化滲入高職數學教育教學中
喝白開水與品茶,感受是不同的.如果你只把數學當做一門工具,很可能是淡而無味的;而作為一種文化來講,就要慢慢地讓學生有一個體驗和感悟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創設生活情景,采擷生活實例,與學生一起走進生活,捕捉數學信息,領會數學思想,學好數學,為專業服務,為社會服務.
1介紹生活中的數學美,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美麗
我教的學生是工程造價專業的,在介紹高等數學緒論時,我講了黃金分割,建筑藝術必須遵循的黃金律.我通過引入的情境“一支粉筆多長最好?”讓學生了解黃金分割的實際應用價值,向學生介紹如何運用黃金分割法得到一支粉筆最合適的長度.然后,再向學生介紹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用“優選法”即黃金分割法幫助五糧液集團研制低度酒和發現煤礦創造了幾十億的經濟效益.這些都能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黃金分割后我還讓學生走進生活中,引導他們發現黃金律是建筑藝術必須遵循的規律.
2介紹數學史,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
用數學史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魅力.比如在課堂上介紹數學家的趣聞軼事、數學概念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古今數學方法的簡單對比等,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微積分教學過程中,多次介紹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數學人物、數學事件.例如:在學習第一章函數、極限及連續時,介紹康托的生平,由集合論引起的一些數學悖論,第三次數學危機,柯西、魏爾特拉斯的生平及在極限和連續方面所做的工作,古詩詞中包含的極限與連續的思想等.通過數學史的講解,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是一門枯燥呆板的學科,而是一門不斷進步的生動有趣的學科.
3介紹日常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采集生活中的數學實例,為課堂和專業教學服務,讓學生對數學不再感到陌生.比如在學習概率知識時,由于概率的思想方法有其獨特之處,學生在初學時難以理解,從而感到這門學科枯燥乏味,有的知識則似乎很“玄”,離我們很遠,因此對概率學習不感興趣.
4介紹對稱性的數學美,讓學生提高解題效率
在微積分解題過程中,恰當地利用對稱性,可減少一些繁瑣的計算,化難為易,提高解題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分部積分公式∫udv=u?v-∫vdu,可寫為:∫udv+∫vdu=u?v+C.
例如,∫ex(sinx+cosx)dx=∫exsinxdx+∫excosxdx
=∫sinxd(ex)+∫exd(sinx)
=ex?sinx+C.
通過了解數學中蘊涵的對稱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解題的效率.
總之,在高職數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講授數學語言、數學精神、數學思想及數學技術,使學生初步了解數學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體會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人文價值;欣賞數學的美麗,知道數學應用的門徑;開闊視野,加強對數學的宏觀認識和整體把握;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領會數學的理性精神,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楚廷.數學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齊民友.數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3]張奠宙.20世紀數學經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民族樂派 浪漫主義音樂 旋律 主觀情感
一、問題的提出
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西方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19世紀俄羅斯音樂創作的代表人物,他的音樂創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深受廣大聽眾的賞識,他也是我國音樂愛好者熟悉的作曲家。
在我們學習西方音樂發展史的過程中,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作曲家,還是民族樂派的作曲家?
這兩個不同的觀點在教學使用的教材中也有體現。有關西方音樂史的教材不少,在我們目前使用的教材中,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于潤洋主編的《西方音樂通史》(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音樂卷、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錢仁康編著的《歐洲音樂簡史》(第二版、高等院校音樂專業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較為權威的、得到普遍認可的、使用率比較高的兩本教材,然而這兩本教材中有關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歸類為兩個不同的派別。這兩個不同的觀點,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思考點,促使我們在研究、講授西方音樂史的過程中,對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進行全面的再認識。
在西方音樂流派中,浪漫主義音樂和民族主義音樂兩者表現方式各異,兩種流派雖然在同一個時期,但音樂風格、表現形式特別是在內容、題材和精神方面,更是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對柴可夫斯基音樂創作的定位歸類,我們要從其音樂中所包含的元素進行思考。
二、柴可夫斯基音樂中的浪漫主義元素
浪漫主義音樂產生于19世紀,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之后在歐洲形成、發展起來的一個音樂流派。它是法國大革命后,隨著歐洲資本主義和工業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變化,民主運動和民族思想在社會上高漲發展,這股思潮也影響了音樂藝術領域。這個時期,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社會音樂生活和音樂教育的發展,使音樂藝術與社會的聯系更加緊密,音樂家與現實社會形成了新的關系,更多地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
貝多芬把古典主義推向了高峰,也把音樂家推向了表現新時代精神的前沿。浪漫主義這種能體現民族主義思潮、迎合中產階級等主流社會階層欣賞習慣、符合當時藝術思潮評價標準的音樂表現形式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產生了。
浪漫主義追求自由、強調個人情感的表現。因此,自我、主觀、個性成了浪漫主義音樂的重要特征,與古典主義的“理性”相對立,作品突出主觀情感和激情,強烈的個性化表現形式體現了浪漫主義以“個人”為中心的精神實質。因而浪漫主義音樂的表現手法更加自由,主調音樂為主的織體使旋律的抒情性加強了,和聲的豐富色彩使以往的功能性和聲更有表現力,頻繁的轉調達到了新穎的表現效果,多樣化的配器手法、力度對比、速度變化使音樂更具活力,結構形式變得擴展而更加自由。這些特征使歐洲音樂發展進入了一個以表現個體情感為目標的時代。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活動在19世紀,這個時期是俄羅斯民主思想的繁榮時期,這些民主思想對音樂等藝術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反映了當時俄羅斯知識分子充滿矛盾的精神世界,一方面是進步的民主思想,另一方面是沙皇的統治,他像俄羅斯的其他知識分子一樣苦苦思索,尋找答案。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作品,特別是第四第五第六交響曲和《曼佛雷德》交響曲,反映的正是柴可夫斯基對現實社會與個人理想矛盾的感受,對生活意義的思考。
在這些交響曲中,柴可夫斯基個人主觀情感、個性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作品中都有體現,在悲劇性的交響曲中體現得更為突出。在《曼佛雷德》交響曲中,曼佛雷德的主題從出現到發展充滿著沉重、孤單、悲傷、痛苦的元素,通過這個題材對人類命運進行思考,正是柴可夫斯基矛盾生活的寫照,在這個痛苦的主題之后,一段輕快的、充滿詩意的具有大自然明朗色彩的優美旋律出現了,第二樂章中“阿爾卑斯山上美麗的精靈的旋律”①,使人們又充滿希望。這是柴可夫斯基音樂作品常用的手法。錢仁康先生在《柴可夫斯基主要作品選釋》中說:“愛和恨、生和死、歡樂和痛苦,是他作品中的矛盾因素,但在這些矛盾因素的沖突中,生的因素和愛情的因素總是表現得比較鮮明;他通過自己對人類的信心,肯定了生活,肯定了愛情,肯定了歡樂。”這種既深刻表現社會現實的黑暗,又滿懷美好憧憬的邏輯思維,在《第四交響曲》中也有表現,第一樂章以撲面而來帶威脅性的“命運”主題開始,柴可夫斯基的宿命觀使音樂在發展中充滿了沉重、哀愁、失望、焦慮的情緒,但在第二樂章音樂又通過抒情流暢的旋律,在美好幻想和回憶中試圖擺脫不安的情緒;在第四樂章中更是充滿了歡快、明朗、積極向上的因素,柴可夫斯基在他矛盾的人生中積極幻想、尋找、熱切地渴望,希望未來充滿歡樂的氣氛。《第六交響曲》更是柴可夫斯基的個人情感體現、自我激情發揮到頂點的一部作品,這部標題為《悲愴》的交響曲,悲劇色彩的主人公終于抵抗不住陰暗的力量而走向死亡。“它特別深刻而有力地體現了個人的苦難和斗爭、憤怒的抗議以及對生活、幸福、歡樂和愛情的熱烈探求;這是作者對生活和世界的悲哀感受,其中關于內心的痛楚、逐漸熄滅的絕望、郁郁寡歡的斷腸愁緒,表現得那樣淋漓盡致”②。在這部作品中,陰暗的情緒、驚慌的不安、深沉的痛苦、焦慮的疑惑等情感的表現都令人窒息,而富于歌唱性的、柔美的、詩意的旋律又充滿溫暖,催人淚下。這種徘徊不振又充滿樂觀精神的極端情緒化的音樂表現,是柴可夫斯基尋求未來生活而得不到答案,思想上極度彷徨的結果,也是柴可夫斯基憂郁敏感的性格特征的體現。
這種個人情感高度化的藝術表現形式,是浪漫主義音樂追求自由、強調個人情感表現的體現,這在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柏遼茲、舒伯特、舒曼等的作品中也有體現,但是,柴可夫斯基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他的音樂創作,通過個人的情感表現表現了當時俄羅斯知識分子的思想狀態。
除了強烈的個人情感表現外,柴可夫斯基音樂創作中另外一個具有浪漫主義音樂元素特征的是音樂表現的抒情性,這最突出地體現在柴可夫斯基天才的旋律創作上。他的音樂主題,不像之前的以動機為素材發展成為主題形象或旋律為方整型的主題形象形式表現,他以具有歌曲的抒情性和舞曲的律動性風格旋律為基礎,形成了旋律性的主題形象,可以說是浪漫主義后期主調音樂織體的一個突出現象。他的7部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1812年序曲》等交響音樂作品,其抒情性的旋律“線條委婉悠長,運動起伏跌宕,音調親切自然,感彩濃郁”③。深刻地表現了作品的豐富內涵,鮮明地刻畫了“人”的內心世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不少作品的主題得到了后來的同行的高度評價,柴可夫斯基是西方音樂史上公認的旋律大師。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與代表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強力集團”的音樂有著不同的風格,不少代表性作品在體裁、形式、寫作技法上明顯受西方浪漫主義音樂影響,尤其是德奧音樂的影響,在交響曲的創作中,主題的動力性發展、戲劇性的矛盾沖突、結構的整體性、配器的交響性,他都借鑒了西方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手法,與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現內容、生活基礎相結合,形成了與自己精神、理想相符合的藝術風格。
三、民族樂派風格的體現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反映的是時代的矛盾,表現了當時人民大眾的內心世界,那么,最貼近民眾的民族樂派作曲風格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中有怎樣的體現呢?
民族樂派誕生于19世紀30年代,幾乎和浪漫主義同一時期。它首先產生于東歐及北歐的一些國家,如捷克、波蘭、挪威等,這些國家長期受異國統治,經濟落后、文化受壓制,受西方資本主義進步思潮的影響,民主意識逐漸覺醒,掀起了爭取民族獨立和振興民族文化的運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民族主義音樂誕生并得到發展。
民族樂派作曲家善于把民族音樂元素與浪漫主義音樂的創作手法結合起來,從民族民間音樂中吸取營養,在創作中運用民族音樂的旋律、節奏、音調等素材,表現民族題材,描繪民族風情,體現民族精神,抒發民族自豪感。
音樂學家之所以把柴可夫斯基列為民族樂派的作曲家,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柴可夫斯基的創作通過個人情感的抒發反映了俄羅斯的現實社會,尤其是他所處的這個社會階層的思想、生活狀態。其次,他的作品不少是以俄羅斯民族題材為內容的,并通過這些民族題材的音樂作品創作,形成了這一體裁的創作風格。《1812年序曲》表現的是俄羅斯人民抗擊外來侵略的歷史事件;代表性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黑桃皇后》取材于俄羅斯文學,在真實地體現了文學思想的基礎上,完成了自己對歌劇創作的新體驗,形成了歌劇創作的風格。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創作中,常常直接引用俄羅斯民歌的旋律,我們熟悉的《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是在卡明卡他妹妹的莊園里,從一個泥水匠那里聽來的;《第四交響曲》第四樂章,表現節日氣氛的歡快、明朗的音調,采用了俄羅斯民歌《田野里有棵小白樺樹》作為主題;《1812年序曲》的引子部分,采用了俄羅斯的圣詠《主啊,拯救你的子民》的素材,副部的第二支旋律則是俄羅斯民間婚禮歌曲《在大門旁》的素材。這些民間音調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形成了獨特的音樂語言,是民族樂派音樂中常見的表現手法。
法國音樂理論家保·朗多爾米在著作《西方音樂史》中這樣評價柴可夫斯基:“魯賓斯坦和柴可夫斯基,他們生前可能聲望很高,因為他倆當時都很受歡迎。他們的作品冗長啰嗦,音樂往往有一種令人生厭之感,而且表現出的特點與其說是俄羅斯的,還不如說是德意志的。”④
匈牙利音樂學家保羅·亨利·朗格在著作《十九世紀西方音樂文化史》中說道:“俄國從來還沒有一個大音樂家比柴可夫斯基更為徹底的國際性”。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語言“很一律,不帶民族的或繪畫的色彩,是在世界性的形式中鑄造出來的”。⑤
柴可夫斯基在音樂創作中對俄羅斯民族音樂語言和影響整個歐洲音樂發展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作曲技術的把握,使他成為了具有國際性影響的俄羅斯作曲家。
注釋:
①②楊民望.《世界名曲欣賞》(2)/柴可夫斯基《曼佛雷德》交響曲、《第六交響曲》(悲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③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修訂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304.
④保·朗多爾米.西方音樂史[M].朱少坤,佘熙,等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
⑤保羅·亨利·朗格.十九世紀西方音樂文化史[M].張洪島,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參考文獻:
[1]余志剛.西方音樂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錢仁康.歐洲音樂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沈旋,谷文嫻,陶辛.西方音樂史簡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