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9 10:56:1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調整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改革開放之初,由于市場不完備,只能選擇經濟轉軌較容易的地區對外開放,并指定一定的稅收政策以補償市場不完備對投資者帶來的不便。深圳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享有很多獨有的和先發的優勢。加入WTO后我國利用外資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投資環境而言,根據最惠國待遇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我們將對所有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實行一致的無差別的優惠、特權和豁免等政策。隨著部分對外資限制措施的取消和國民待遇原則的落實,將使外商投資企業獲得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2003年3月2日起,外資進入進出口領域的限制得以放寬。外商可以設立合資公司進行進出口業務的地區由原來僅有的上海浦東地區和深圳經濟特區的兩地6家試點擴展至全國。由此可見深圳不可能再享有特殊優惠政策。進入21世紀之后,新一輪創業浪潮前所未有,年輕的深圳正進入不同于以往的發展階段,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全國改革的總體推進,深圳享有的政策優勢將不復存在。全國的改革呈現千帆競發、萬馬奔騰的景象,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城市發展勢頭強勁,發展空間廣闊,具有很大的后發優勢,西部大開發的全面展開。這些都是深圳利用外資形勢所發生的引人注目的變化。深圳已經被歷史的浪潮推上了一個新的、較高的起點上,在這樣的形勢面前,深圳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稍有懈怠,就會落后。
二、加入WTO后外商投資趨勢方面的一些變化
以往多年,外商主要將中國作為其低技術含量的加工組裝基地,近幾年來,外商在華投資行為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過去,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加入WTO后跨國公司將全面進入包括研究、開發、管理、營運在內的各個領域;過去,外商投資往往以國際市場為目標,把深圳作為低成本的加工制造點,中國加入WTO后更多的投資者將以國內市場為目標。新形勢下,深圳面臨諸多挑戰。
1.國際資本加大了對華投資的力度,并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增強企業競爭力。一些跨國投資公司將地區總部或全球制造基地遷至中國,在中國設立地區總部或營運中心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一種“時尚”。由于深圳在跨國公司全球布局中戰略地位不斷提高,著名跨國公司設立研發中心首先鎖定深圳。近年來世界500強進軍深圳的步伐明顯加快,朗訊科技、達能、康柏電腦、漢莎航空、伊斯曼柯達、翠豐、吉之島等前來“加盟”,2003年又有12家世界500強公司到深圳投資或增資,在深圳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有98家。深圳已不再是簡單的加工制造基地。富士康、以色列RIT公司、奧林巴斯等一批跨國企業相繼在深組建起了“腦庫”;沃爾瑪、家樂福、吉之島等跨國商業零售巨頭走進了深圳人的生活;宜家、歐倍德、塔吉特、湯姆遜等世界知名跨國企業去年也來深投資。
2.投資領域拓寬,對服務業的投資將成為跨國公司的投資熱點。中國加入WTO后,外商投資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資本能夠自由流動,企業能夠上市籌集資金,以適應現代金融經濟的需要和企業規模發展的需要。在融資國際化和證券化背景下,外資更趨向利用中國的資本市場、股市來投資和發展,而不僅僅是自身已有的利潤。原因在于競爭趨向激烈的時候,利潤更低,投資企業需要社會來共同承擔投資的責任和風險。而金融市場趨向開放以后,外資更趨向以金融資本的形式出現,而不是實業資本。而服務業的開放及其高額利潤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將引導外資更多趨向投入服務業等新領域。
按照加入世貿承諾,我國將逐步開放過去屬于限制類和禁止類的服務行業,擴大服務市場準入。原來開放程度較低的我國服務業將成為外資進入的重點領域。美、英等外國金融保險機構已與深圳地方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簽訂了合資經營協議。深圳正積極拓寬外商的投資領域,將依照中國加入世貿協議的條文率先向外資開放金融、商貿、基建投資、中介服務等4大領域。
三、加入WTO后深圳利用外資對策的調整
1.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特別是軟環境建設。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調查,外資特別是跨國公司的投資,已越來越重視軟環境而不是政策優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地區間的經濟競爭日益加劇,投資發展環境成為一個城市和地區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和關鍵因素,決定著資金和人才的流向。深圳如何繼續保持和開拓深圳新優勢,除了要在體制上繼續創新、在產業結構上繼續優化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繼續全面地優化深圳的投資發展環境,特別是投資軟環境。軟環境不好,就會限制硬環境的發展。軟環境中政務環境的改善帶動法制環境、人文環境的改善。所以深圳市政府應加快行政提速,提高服務意識,辦事效率,減少行政審批,壓縮行政收費,降低營商成本。把對利用外資的管理從行政性審批為主,向依法規范、引導、監督轉變。從國內外經驗來看,良好軟環境要通過法制化來保障,上海先后出臺了110多個涉外經濟法規。深圳也應根據WTO規則廢止、修訂與WTO相沖突的法規,制訂符合WTO要求的涉外法規,做到有法可依,符合國際慣例。并要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執法意識、提高執法人員素質。為了進一步發展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還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國內大多數地區相比,深圳市政府在政府職能轉換上領先一步,但重“管理”輕“服務”情況依然存在,社會環境的國際性不夠。為了讓海外的投資者有比較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市政府應多建一些雙語教學的國際學校及港臺子女學校,以及高檔次的醫院,還應興建咖啡、酒吧一條街等生活配套設施,更好地吸引國外高層次的跨國財團進入深圳投資辦企業。
2.采用多種利用外資方式,實行跨國并購。無論是從國際經濟發展趨勢的角度,還是從我國利用外資發展的角度,深圳都應把跨國并購作為重要的引資方式來考慮。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跨國公司對外投資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以股權轉讓等形式為主的跨國并購已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新一輪浪潮,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較之以前的投資方式相比,很顯然,外商在投資方式中更愿意用購股的形式來投資。對跨國企業而言,最直接的好處可能就是能縮短建設周期,加快投資周轉速度。
外資并購目前正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上一個持續的熱門話題。外資進入一改合資、合作、獨資等慣常手法,趨于多元化。深圳市提出要在2年的時間內,打造2條國際資本進入深圳的資本高速公路。與修建普通的高速公路不同的是,深圳市政府把建設國際資本高速公路的任務交給了專門負責產權交易的深圳市產權交易中心。深圳市產權交易中心總經理潘新平介紹:“我們提出建立兩條國際高速公路,實際上是建立兩條管道,把國際資本通過產權交易市場,這是第一個管道;第二個就是服務市場,這是第二條管道。你只要把服務做好了,把要購并的市場很多的亮點的東西拿到市場上來進行交易,國際資本有利潤可賺,他就肯定要到這個市場上來。”通過產權市場并購企業,可以大幅縮短國際資本進行投資的周期。
3.在發展傳統制造業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開放范圍,放寬投資領域。以往深圳得益于有利的區位優勢,制造業特別是外向型制造業發展很快,是深圳吸引外資的重點產業。今后深圳的制造業還有很大發展潛力,深圳應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吸引更多跨國公司跟隨產品的上、下游供貨商來深落戶,加盟深圳的產業鏈。在發展傳統制造業的同時,還應進一步擴大開放范圍,放寬投資領域,擴大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優化外資投資產業結構、布局結構。針對服務業已成外商投資的新熱點,應鼓勵引進國外服務業的現代化理念、先進管理經營經驗、技術手段和現代市場運作方式,以改善服務業的結構,提高服務業的水平。深圳在投資環境方面有較大的潛力可挖,第三產業在香港占85%強,而深圳第三產業只有40%的比重,發展第三產業深圳大有可為。因此深圳應在服務領域先行先試,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并充分利用深圳離香港近,成本低的有利條件,進一步加強深港合作,引入跨國企業的物流、采購等業務。
單位名稱:調賬基準日期:2004年1月1日
工程項目名稱
合同初始收入①
開工時間
總工程量
完工時間
開工以來合同收入變動情況
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金額合計
變更
甲方批復的時間
——
批復的金額
索賠
甲方批復的時間
——
批復的金額
獎勵
甲方批復的時間
——
批復的金額
開工以來合同收入累計變動增加金額②
開工以來甲方驗工計價情況
次數
時間
金額
已結轉工程結算成本情況
時間
金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累計已驗工計價金額③
累計已結轉金額④
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計算
2003年末工程施工科目余額⑤
完成合同尚需發生的成本⑥
建造合同預計總成本⑦=④+⑤+⑥
完工百分比⑧=(④+⑤)÷⑦
新賬各科目調整增加期初余額數
科目名稱
計算公式
金額性質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④
調增借方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①+②-⑦)×⑧
正數調增借方,負數貸方
工程結算
③
調增貸方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①+②-⑦)×⑧-(③-④)
負數調增借方,正數貸方
待處理財產損溢
(⑦-①-②)×(1-⑧)
正數調增借方,負數不調
存貨跌價準備——合同預計損失準備
(⑦-①-②)×(1-⑧)
正數調增貸方,負數不調
注意事項:1.“合同初始收入”指合同中確定的合同總金額,扣除其他計入合同金額但由業主掌握使用部分后的金額;2.若自行估價收入已計入以前各期“工程結算收入”賬戶,應直接調減“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等相關科目期初余額。
表格設計原理
1.首先,將老賬中“工程施工”科目余額轉入新賬“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做如下賬項調整: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老賬余額)
貸:工程施工(老賬余額)
2.預計合同總收入大于預計合同總成本時,做如下賬項調整:
恢復工程施工成本、確認工程施工毛利和工程結算金額,并調整期初損益: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根據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成本分析確定)
—合同毛利(計算確認的全部已完成工程合同毛利)
貸:工程結算(按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收入確定)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合同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完工進度-(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收入-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成本)]
3.預計合同總收入小于預計合同總成本時,做如下賬項調整:
⑴恢復工程施工成本、確認工程施工毛利和工程結算金額,并調整期初損益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根據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成本分析確定)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合同預計總成本—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成本—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收入)]
貸: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計算確認的全部已完成工程合同毛利)
工程結算(按以前年度已經確認的工程結算收入確定)
⑵確定未完施工預計合同損失,計提合同預計損失準備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執行新制度預計的損失(合同預計總成本—合同總收入)×(1—完工進度)
論文關鍵詞:VEC模型,脈沖響應方差分解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以財政支出為主要載體的社會經濟建設活動,帶來了我國前所未有的經濟持續高速增長。1978—2007年期間,國家財政支出從1122.09億元增加到49781.35億元;GDP總量從3645.2億元增加到249529.9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9%;人均GDP由381元增加到18934元,增加了近50倍[1]。但是,截至到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比例也擴大到3.36:1,絕對差距首次超過1萬元。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為代表的社會不公平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不容忽視的問題。可見,在財政支出所具有的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穩定經濟增長的三大職能中,收入分配職能并沒有得到良好的發揮和體現。那么,財政支出結構的變動對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在協調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問題上,財政支出應怎樣安排呢?這不但是發達國家財務管理論文,也是轉軌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常爭論不休的問題。因此,本文試圖借助于向量誤差修正模型,系統地研究財政支出結構對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2]的動態影響機制。
一、文獻述評與理論分析
(一)文獻述評
從亞當·斯密開始,經濟學研究都強調經濟效率,而不太注意收入分配差距。只要經濟增長符合帕累托效率,就沒有壞處,哈耶克認為這就是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命題核心期刊。受其影響,西方學者們大多重視財政支出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加之二戰后世界各國政府普遍把經濟增長列為財政支出的首要目標,使得這種研究趨勢更是盛極一時,而對于財政支出結構與社會公平關系的研究則明顯滯后。
對于國內研究而言,目前已有的關于財政支出結構對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的影響研究還比較少。學者們大多側重于財政支出總量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或者是財政支出結構與社會公平關系的研究,鮮有把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其與財政支出結構之間的關系。而且,在劃分財政支出結構的分類標準上大家還未達成共識,再加上對社會公平系數的界定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最終導致實證分析結論存在差異。寇鐵軍、金雙華(2002)以基尼系數為社會公平指標,將財政支出劃分為公共福利支出和非福利支出,利用簡單回歸分析得出我國財政支出對社會公平問題重視不夠的結論。孫文祥、張志超(2004)以城鎮對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差額與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作為社會不公平指數,構造了六個模型方程分別研究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財政支出結構與社會公平的問題,得出地方財政支出具有顯著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中央財政支出可以明顯改善社會公平程度,不同的財政支出項目對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的貢獻具有顯著差異的結論。王莉、冉光和(2007)利用基尼數據等指標進行回歸分析,得出財政支出結構對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呈負效應的結論。劉成奎、王朝才(2008)以城鄉居民收入差為社會公平指標,分析不同財政支出項目對城鎮、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冉光和、潘輝(2009)對全國居民、城鄉居民以及東中西居民三個樣本進行公共支出與收入分配關系的VAR模型實證研究,得出公共支出對居民收入分配起到了負面影響結論。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論文,國內外關于財政支出結構對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的影響研究基本上是圍繞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或者是財政支出結構與社會公平進行單一靜態研究。然而,追求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是政府安排財政支出所面臨的永恒主題。只考慮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而忽視社會公平的問題,或者離開經濟增長而單一的研究財政支出結構與社會公平的關系,得出的結論都可能有失偏頗。這是分析財政支出結構對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影響不可或缺的研究思路。基于此,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脈沖響應函數等動態分析方法系統考查財政支出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動態影響。
(二)理論分析
財政支出結構是指各類財政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按照經濟性質不同,財政支出結構可以分為政府投資性支出、政府消費性支出和政府轉移性支出三種。三種支出在財政總支出中所占比重的變動,直接反映了財政支出職能的調整。一般而言,投資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直接影響社會資源的配置,促進經濟增長。具體地說,從需求方面講,投資性和消費性支出與私人支出無異,直接構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通過乘數效應拉動經濟增長;從供給方面講,投資性支出會影響生產函數而間接拉動經濟增長,如基礎設施建設等支出會形成社會物質資本,從而解決制約經濟增長的瓶頸因素;科學、教育以及衛生等領域支出會形成人力資本,從而提高勞動者生產率,改善社會生產技術,促進經濟持續增長核心期刊。相反,轉移性支出具有兩面性,它不僅能促進經濟增長,也能熨平收入分配不均。具體地說,從需求方面講,轉移性支出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擴大了社會總需求。同時財務管理論文,當社會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時,轉移性支出能夠縮小甚至彌補收入分配不均的缺口,穩定社會公平秩序。從供給方面講,轉移性支出也是一種典型公共品,具有很強的外部性特征。
因此,在財政支出結構上,投資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比重越大,表明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較強;轉移性支出比重越大,表明財政的收入分配職能較強。
二、變量選取與研究方法
(一)變量選取
本文選取1978—2006年社會公平指標、經濟增長指標以及財政支出結構指標共同構建VEC計量模型進行分析。各變量均為年度變量,并用GDP平減指數扣除物價因素的影響。由于中國統計年鑒中沒有GDP平減指數,這里借鑒司春林(2002)的做法,用公式進行換算,GDPiindex表示第i年的GDP指數,GDP1978index表示1978年GDP指數(1978年=100),GDPi表示第i年的名義GDP值,GDP1978表示1978年名義GDP值。需要指出,我國預算外支出結構不具有明顯特征,波動性較大,所以我們暫不考慮財政預算外支出,所有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08》以及國研網教育版宏觀經濟年度統計數據庫。
(1)社會公平指標上我們選取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衡量。首先,選擇上梯形面積法計算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基尼系數,具體計算公式為,Mi表示某一收入水平組家庭累計百分比,Qi表示某一收入水平組收入數累計百分比。其次,按照R.Msunarum公式計算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具體計算公式為,G1G2分別表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財務管理論文,P1P2分別表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占總人口的比重,u1u2分別表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u表示全體居民的人均收入,G表示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
(2)經濟增長指標上我們選取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衡量。根據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當年國內生產總值指數-100)/100公式計算而得,其中以上年國內生產總值指數為100。
(3)財政支出結構指標上我們分別選取財政投資性支出、消費性支出以及轉移性支出各自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來衡量。依據官方統計數據,財政投資性支出包括基本建設支出、挖潛改造資金和科技三項費用、支農支出以及科教文衛支出等;財政消費性支出包括增撥企業流動資金、地質勘探費、工業交通等部門事業費、國防支出以及行政管理費等;財政轉移性支出包括社會保障支出和政策性補貼支出等。
表1 變量定義表
變量名
變量解釋
變量名
變量解釋
Gini
全國居民基尼系數
GDP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GIV
財政投資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
GCS
財政消費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
GTR
財政轉移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
(二)研究方法
為了避免模型出現偽回歸現象,本文首先利用ADF單位根檢驗法,檢驗變量的平穩性,對非平穩變量進行處理,使之成為平穩時間序列。如果變量是單整的,借鑒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協整理論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以確定財政支出結構與經濟增長、社會公平之間的長期穩定關系。進步利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揭示變量之間因果關系,在此基礎上,建立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用數據的動態非均衡過程來逼近經濟理論的長期均衡過程,更加全面認識變量之間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和動態的短期關系;構造向量自回歸(VAR)模型,確定不同財政支出對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的動態影響程度核心期刊。根據研究需要,構造出分析財政支出結構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的計量模型1和模型2。同時,為了避免模型回歸分析中可能存在異方差和多重共線性問題,對變量數據取自然對數。其中,i是滯后階數,n是樣本個數,是擾動向量。
模型1:
模型2:
三、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一)單位根檢驗與協整檢驗
利用Dickey和Fuller(1981)提出的考慮殘差項序列相關的ADF單位根檢驗法,滯后長度根據SIC法則自動選擇,檢驗變量的平穩性,對于非平穩性的變量進行差分處理使之成為平穩時間序列。表2的ADF檢驗結果顯示,樣本期間內僅有財政投資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是非平穩時間序列財務管理論文,但是它們的一次差分都是平穩的時間序列,即這兩個序列都是一階單整I(1)。
表2 ADF檢驗結果
變量名
檢驗類型(c,t,k)
ADF檢驗值
伴隨概率p值
結論
lnGini
(c,t,0)
-2.0240*
0.0430
平穩
lnGDP
(c,t,3)
-3.9201*
0.0263
平穩
lnGIV
(c,t,0)
-3.2130
0.1023
非平穩
D(lnGIV)
(0,0,0)
-4.7690**
0.0000
平穩
lnGCS
(c,0,2)
-3.4119*
0.0198
平穩
lnGTR
(c,0,3)
-2.3022
0.1790
非平穩
D(lnGTR)
(0,0,2)
-3.2291**
0.0024
平穩
注:(1)檢驗類型(c,t,k)表示ADF方程中的截距、時間趨勢項和滯后階數;(2)*、**分別表示在5%、1%的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3)D表示對變量進行一次差分。
由于上述兩個變量都是一階平穩序列,其它變量都是水平平穩序列,因此,我們可以利用Johansen檢驗判斷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如果它們之間具有協整關系,則表示雖然在短期內它們具有各自的變動規律,但在長期內卻存在著共同的變化趨勢。根據AIC、SC信息準則以及似然比LR統計量確定最優滯后階數值為2。
表3 協整檢驗結果
原假設
特征根
Trace 統計量
Max-Eigen 統計量
None
0.8595
131.22**
51.02**
At most 1
0.7939
80.20**
41.06**
At most 2
0.6003
39.13
23.84*
注:**表示在1%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趨勢假設:時間序列有均值和線性趨勢項,協積方程只有截距項。
(二)VEC模型估計
表3的協整檢驗結果顯示,跡檢驗和最大特征根檢驗存在沖突財務管理論文,前者認為有2個協整關系存在,后者認為有3個協整關系存在。對于這樣的情況,檢驗估計得到的協整向量,并將選擇建立在協整關系的解釋能力上。同時,運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我們得到協整方程和誤差修正方程(見表4)。
表4協整方程和誤差修正方程
協整方程
模型1
LnGini=-1.70LnGIV+9.37LnGCS-0.19LnGTR+12.98
(5.40**) (-1.73) (2.63*)
模型2
LnGDP=2.47LnGIV-26.81LnGCS+1.38LnGTR-25.01
(-6.25**) (2.91*) (-3.58*)
誤差修正方程
模型1
DLnGinit=-0.30ecmt-1+0.10ecmt-2+0.34DLnGinit-1+0.24DLnGinit-2-1.45DLnGDPt-1+0.46DLnGDPt-2
(-2.75*) (1.74) (1.05) (0.73) (-2.55*) (0.71)
+0.26DLnGIVt-1+0.35DLnGIVt-2+0.27DLnGCSt-1-0.44DLnGCSt-2-0.19DLnGTRt-1+0.11DLnGTRt-2+0.11
(2.74*) (0.76) (2.91*) (-1.36) (-1.07) (2.56*)
模型2
DLnGDPt=-0.02ecmt-1-0.003ecmt-2+0.07DLnGinit-1-0.16DLnGinit-2+0.39DLnGDPt-1-0.41DLnGDPt-2
(1.27) (-3.13*) (0.59) (-2.38*) (2.15*) (-2.71*)
+0.17DLnGIVt-1+0.05DLnGIVt-2-0.08DLnGCSt-1-0.08DLnGCSt-2-0.05DLnGTRt-1-0.03DLnGTRt-2+0.10
(2.30*) (0.32) (-2.78*) (-0.65) (-2.82*) (-1.04)
注:**、*表示在1%、5%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
需要指出,括號內數字為T檢驗值,基尼系數取對數為負數,所以模型1協整方程表明長期中財政投資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與社會公平成正相關,且投資性支出貢獻度相對較大;財政消費性支出與社會公平無顯著關系。誤差修正方程表明社會公平變動偏離長期均衡關系時,其負反饋修正機制產生效果,但修正速度很慢。經濟增長率、財政投資性支出、消費性支出的一期滯后差分值和轉移性支出的二期滯后差分值對短期社會公平調整都有顯著影響。模型2協整方程表明財政支出對經濟增長都有顯著影響,消費性支出貢獻度相對較大。誤差修正方程表明經濟增長偏離長期均衡關系時,其負反饋修正機制產生效果,但修正速度更慢核心期刊。社會公平、財政支出以及前期經濟增長都對本期經濟增長的變動有顯著影響。
(三)因果檢驗
Granger(1988)指出,如果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那么也一定存在某種形式的Granger因果關系,或單向的,或雙向的。協整分析得出的經驗方程只能表示變量之間存在相關關系或至少一個方向的因果關系,要想揭示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還需通過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表5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
Null 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
結論
LnGin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
26
3.72906
0.0291
拒絕原假設
Ln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ini
1.85800
0.1710
接受原假設
LnGIV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
26
2.77932
0.0692
拒絕原假設
Ln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IV
3.96284
0.0238
拒絕原假設
LnGCS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
26
0.07063
0.9749
接受原假設
Ln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GCS
0.70548
0.5605
接受原假設
LnGT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DP
26
3.05082
0.0537
拒絕原假設
Ln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TR
2.39282
0.1004
接受原假設
LnGIV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ini
26
2.96578
0.0581
拒絕原假設
LnGin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IV
0.37126
0.7746
接受原假設
LnGCS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ini
26
0.54046
0.6604
接受原假設
LnGin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CS
0.96788
0.4283
接受原假設
LnGT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ini
26
2.33310
0.0815
拒絕原假設
LnGin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TR
0.23638
0.8699
接受原假設
表5檢驗結果與ECM模型基本一致,在Granger因果關系上,我們取10%置信度水平可得到如下結論:(1)社會公平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經濟增長不是社會公平的Granger原因。這表明我國社會公平問題比較復雜,經濟增長導致收入分配不均可能不是社會公平的決定性原因,可能還有人力資本和制度等原因。(2)財政投資性支出與經濟增長互為Granger因果,這符合凱恩斯乘數-加速原理。(3)財政投資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既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財務管理論文,又是社會公平的Granger原因。這表明除了擴大社會有效需求,財政投資性支出為私人創造了平等的受教育和醫療保健等起點公平條件,轉移性支出為私人脫貧致富的最終實現創造了結果公平條件。
(四)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
Johansen協整檢驗、向量誤差修正機制以及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僅能說明變量之間的長期或短期關系,而我們更關心系統沖擊對各個內生變量變化的貢獻度和各個變量對沖擊響應的方向、時滯效應以及穩定過程。為此,我們可以通過脈沖響應比較各種財政支出對社會公平和經濟增長的影響強度和方式,通過方差分解來進步評價不同財政支出對社會公平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表6VAR模型平穩性檢驗
Root
Modulus
Root
Modulus
0.996398
0.996398
0.603642 - 0.570974i
0.830900
-0.864283
0.864283
0.603642 + 0.570974i
0.830900
-0.087091 - 0.859657i
0.864058
0.149442 - 0.727316i
0.742510
-0.087091 + 0.859657i
0.864058
0.149442 + 0.727316i
0.742510
0.691905 - 0.508023i
0.858382
-0.670197
0.670197
0.691905 + 0.508023i
0.858382
-0.600645
0.600645
0.798529 - 0.261842i
0.840363
-0.155832
0.155832
0.798529 + 0.261842i
0.840363
如果被估計VAR模型所有根的模倒數小于1,則其是穩定的。若模型不穩定,此時模型并不具有可逆性,脈沖響應函數的標準誤差是無效的。在考察變量響應之前,先檢驗VAR過程的穩定性,如表6所有根的模均小于1,可以肯定VAR過程是平穩的、可逆的。
圖1 基尼系數對一個標準差新息的響應 圖2 經濟增長率對一個標準差新息的響應
(1)由圖1可以看出,財政投資性支出標準差擾動對基尼系數前十期產生正向影響,第六期達到最大值0.018494,從第十一期起轉為負向影響,之后逐漸收斂,表明財政投資性支出對我國社會公平的影響具有一定滯后影響;財政轉移性支出標準差擾動對基尼系數產生負向影響,之后逐漸減弱,雖然其后過程有細微波動,但在整個沖擊響應階段保持微弱的負向影響,表明財政轉移性支出對我國長期社會公平有一定促進作用;而財政消費性支出對基尼系數的影響不穩定,波動較大,后期逐漸收斂。
(2)由圖2可以看出,財政投資性支出標準差擾動對經濟增長率交替產生正負影響,最終維持在-0.001410影響水平上,這表明財政投資性支出對我國經濟增長先表現出引致效應,隨后產生擠出效應;財政消費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標準差擾動對經濟增長率產生正向影響財務管理論文,其后過程雖有波動,但在整個沖擊響應階段對經濟增長率保持正向影響,這表明財政消費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穩定的引致效應,不存在擠出效應。
圖3 基尼系數方差分解圖4 經濟增長率方差分解
(3)由圖3可以看出,財政消費性支出和經濟增長對基尼系數的影響很小,基尼系數預測方差主要受其自身、財政投資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影響,整個期間自身影響逐漸減弱最終鎖定43%,不同的是財政投資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影響都是逐漸增加,最終分別穩定在33%和13%。
(4)由圖4可以看出,經濟增長受其自身影響最大,除此之外基尼系數對其影響逐漸減弱至12.5%,財政投資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對其影響迅速增加至9%和13%,而整個期間財政轉移性支出對其影響基本穩定在3%。
四、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社會公平與經濟增長日益沖突的背景下,本文從財政投資性支出、消費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三方面對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的影響進行了動態分析,最終研究結果表明:
(1)長期中社會公平有利于經濟持續增長,經濟增長對社會公平的影響不顯著核心期刊。但是,短期中經濟增長和財政支出對社會公平具有顯著影響。
(2)財政支出分別與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存在協整關系。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在發展變化中都存在著明顯的路徑依賴效應,反向誤差修正速度很慢,都需要不同財政支出的變動進行調整。
(3)在財政支出結構上,財政消費性支出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影響,財政轉移性支出對社會公平具有顯著影響,而財政投資性支出具有兩面性,基礎設施等物質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科教文衛等人力資本投資對社會機會公平和結果公平創造了條件。
因此,從本文的研究結果和我國社會發展的現狀來看,根據不同時期既定政策目標和社會環境,政府應該適時調整投資性支出、消費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在財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具體而言財務管理論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在財政支出以促進經濟增長為首要目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增加財政消費性支出的同時,增加財政投資性支出。短期內,農村基礎設施、鐵路和公路等基本建設方面的投資性支出可以帶動經濟快速增長;長期內,科學、教育、文化和衛生等民生領域投資性支出可以緩解社會不公平壓力,這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在財政支出以緩解社會不公平程度為首要目標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適度提高財政轉移性支出比重的同時,適當增加民生領域財政投資性支出。不過,應特別注意不能簡單指望調整這類開支比重就能夠自動地實現改善社會公平的目標。因為,在我國社會公平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不單單是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制度結構與變遷所帶來的不公平更是關鍵之所在。
第三,財政支出不能片面地把經濟增長和社會公平對立起來,而應有所重點有所兼顧。一定程度的社會不公平才能促進經濟持續增長,進而維持社會整體公平以及高質量的公平。
參考文獻
[1]Aschauer D., 1989,Is Government SpendingProductive?[J],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es,23:177-200.
[2]Holtz-Eakin D.,1994,Public-Sector Capital and theProductivity Puzzl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6:12-21.
[3lGrler K., Tulloek G.,1987,An EmpiricalAnalysis of Cross—NationalEconomic Growth,1951—1980[J],Journal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4:259-276.
[4]Musgrave R.A.,Fiscal Systems[M].UnitedState: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5]Barro R.J.,1990,Government Spending in a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103-125.
[6]Summers R.,Heston A.,1988,A New Set of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Real Product and Price Levels:Estimates for 130 Countries[J],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34:1-25.
[7]Philip J.Grossman,1987,The Optimal Size of Government[J],PublicChoice,53:131-147.
[8]Oscar Altimir,1996,Economic Developmentand Social Equity:a Latin American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american Studies and World Affairs,38:47-71.
[9]Irma Adelman,Cynthia Taft Morris, EconomicGrowth and Social Equ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10]Allan H.Meltzer,Scott F.,Richard,1983,Tests of arational theory of the size of government[J],Public Choice,41:403-418.
[11]Robert J.Barro,Xavier Sala-I-Martin,1992,Public Finance in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Th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9:645-661.
[12]Barro R.J.,1991,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of Countrie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6:407-443.
[13]Bajo Rubio O.,2000,A futher Generalization of theSolow Growth Model:the Role of the Public Sector[J],Economic Letters,68:79-84.
[14]冉光和,潘輝.政府公共支出的輸入分配效應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檢驗[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論文關鍵詞: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測度,創新鏈,兩階段分析
1 問題的提出
21世紀高新技術發展突飛猛進,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當代經濟增長的核心,世界各國都在搶占高新技術的制高點。我國在“十一五”規劃中更是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工業產值從1998年的7110.66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50461.17億元,年均增長24.1%,成為我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2007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保持較快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全年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1207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完成增加值11551億元,比上年增長17.8%。當年,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總額為34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貿易占全部商品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28.6%[1]。目前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中,一些核心領域缺乏原創性技術,導致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為薄弱,缺乏自主知識產權。近年來,中國政府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創新型國家”作為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試圖通過技術創新、科技進步來提升產業結構。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投入持續攀升,R&D經費從1998年的56.45億 元,增長到2007年的545.32億元,年均增長28.44%;R&D人員總量也有大量增長,從1998年的70879人年,增長到2007年的248228人年,年均增長14.94%。但與此同時,新產品銷售收入從1998年的1207.254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10303.222億元,年均增長只有26.68%,比R&D經費年均增長率還低[1]。由此可見,增加創新資源投入只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中國在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創新資源的總量投入,更要注重其效率問題,特別是在相對于發達國家,中國科技創新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效率問題就變得更為突出論文提綱怎么寫。
如何設計一個高效的R&D測評系統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國外學者做過相關研究。Brown和Svenson(1998)提出了最著名的R&D系統框架模型——B-S模型,認為R&D系統方法由輸入、處理系統、輸出等八個主要的單元組成[2]。Kerssens-van Drogelen(1999)從影響R&D績效的權變因素、測度方法和技術等構建了R&D績效測評系統[3]。Bourne(2000)等認為,實施一個完整的績效測度體系應包括績效測度的指標設計、測度指標的選取等四個步驟[4]。Begemann(2000)提出一個動態的績效測度體系框架[5]。近年來,國內不少學者運用參數或非參數方法從不同視角對高新技術產業效率進行了測度。余泳澤(2009)基于價值鏈的視角,將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過程分為技術開發和技術成果轉化兩個階段,并利用DEA模型分別對各階段的效率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6]。官建成、陳凱華(2009)綜合運用數據包絡分析的松馳測度和臨界效率測度模型,對中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效率進行了測度[7]。朱有為、徐康寧(2006)利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測算了中國高技術產業的研發效率及影響因素[8]。
綜上文獻,國內學者從不同側面探討高新技術產業的績效測評及影響因素,對完善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理論與實踐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遺憾的是,專門研究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測評,并分析其效率高低的關鍵影響因素的文獻很少。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如何界定?創新效率如何測評?其關鍵影響因素有哪些?找準并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對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原創性,并提高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加快發展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為政府的產業結構優化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本文通過界定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范圍,基于創新鏈視角,運用DEA方法從兩階段測度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效率,并分析影響效率的關鍵因素,在此基礎上針對性提出有效提高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政策建議,以期為政府和企業提升我國高新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決策提供參考。
2 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范圍界定及創新效率的測度方法
1. 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范圍界定
在創新的產出方面,專利是一個被經常采用的指標(Griliches,1990[9];池仁勇等,2004[10];官建成、何穎,2005[11];劉樹、張玲,2006[12])。在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專利中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發明專利技術含量高且申請量很少受到專利授權機構審查能力的約束,更能客觀反映一個地區原始創新能力與科技綜合實力(Liu & White,2001[13];Guan & Gao,2009[14];劉鳳朝,2006[15] ,白俊紅等,2009[16])。新產品銷售收入是衡量創新產出的另一個指標,但其中的新產品,若源自于三種專利中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其技術含量沒有發明專利高。鑒于此,本文放棄“新產品銷售收入”而以“發明專利”相對近似衡量高新技術產業的原始性。
由于原創性產業的界定在國內尚無先例可循,到目前為此,學術界難以找到比發明專利更好的反映原創性替代指標。本文認為“高新技術產業的擁有發明專利數占三種專利申請總數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對較好地反映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原創性水平。為研究問題的方便,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樣本容量大小對實證結果的影響,以及中國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原始創新能力較弱的現狀。本文從1999-2008年高新技術產業里以“發明專利占專利總數百分比(臨界值暫定為70%)”從高新技術產業的17個行業中篩選出反映相對原創性較高的中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12個行業。需要說明的是,原創性是個相對概念,如果是原創性相對發達的國家,臨界值可適當放大。
2.創新效率的測度方法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是測度同類型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相對效率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由著名運籌學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首先提出[10],現已廣泛應用于銀行、高校、醫院、保險公司以及制造業、服務業等諸多領域的效率評價。現有文獻中,有關區域創新效率的測度亦基本上是基于DEA方法展開的,本文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以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每個行業為基本決策單元測度其創新效率。對于任一決策單元DMU0,其對偶形式的CCR模型可表示為
式中:為決策單元的個數,和分別為輸入與輸出變量的個數,為投入要素,為產出要素,為決策單元DMU0的有效值。若且,則決策單元DEA有效;若,且或時,則決策單元為弱DEA有效;若,則決策單元非DEA有效[17]論文提綱怎么寫。
3 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兩階段測度及其分析
完整的技術創新鏈包括: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生產四大環節。由于生產環節涉及的要素太多,由于篇幅所限,為簡化起見,本文只研究原創性高新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鏈的兩個階段,即: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兩個階段(見圖1),分別測度兩階段的創新效率。
3.1 兩階段的變量選取與數據說明
1.技術開發階段
技術開發階段的投入指標:R&D經費,R&D人員。產出指標:擁有發明專利數,屬于一種中間產出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它是指將研發投入轉化為知識產出的能力,從某個角度反映了原創性科技產出。
數據處理方面,主要考慮三個因素:數據的缺失導致采樣不全面;技術投入和產出之間的時滯性;價格因素導致數據的虛增或虛減。(1)在技術開發階段的投入產出指標數據處理方面,本文采用了移動平均法和線性插值法彌補了部分產業在某些年份數據缺失的問題。(2)科技從研發投入到新專利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時各種創新活動周期存在較大差異性,例如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的幾個月到醫藥制造業和航空航天器制造業的幾年不等,且時有交叉,使得投入和產出數據不對應。本文選擇滯后期1 年,投入數據選擇1998-2007年,產出數據選擇1999-2008年。(3)有關研發經費的平減方面,首先是要確定R&D價格指數來將當年價格核算的經費總值折算為可比價格,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9)的有關數據,構造R&D價格指數如下:R&D價格指數=0.75*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0.2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其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基年均定為1998年。然后計算出R&D經費1998-2007年的年平均增值率,即,關于R&D存量的折舊率,參考已有文獻通常采用的折舊率,基年1998的R&D存量,這里用所有時期的R&D支出的年平均增長率代替1998年之前的R&D支出的平均增長率,則1998的R&D經費存量用公式表示為,以后各年的R&D經費存量通過永續盤存法的方法推導得:。
2.成果轉化階段
成果轉化階段的投入指標:技術投入為技術開發階段產出,即擁有發明專利數(反映原創性科技產出),經費投入為技術改造經費,人員投入為科技從業人員。產出指標:考慮到要求能直觀體現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成果在商業上使企業獲利的能力,以及市場通過吸收技術創新而帶來增強競爭力的能力,因此選用新產品銷售收入和新產品出口銷售收入作為成果轉化階段的產出指標。
數據處理方面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數據的缺失、時滯性的處理方法與技術開發階段相同。價格指數方面,成果轉化階段的技術投入指標技術改造經費選用的平減指數采用R&D價格指數,而在產出指標新產品銷售收入和新產品出口銷售收入的平減指數的考慮上,將高新技術產業劃分為兩類,一類是醫藥制造業中的三個細分的產業;另一類屬于機械電子行業即其余的四大產業。因而在這兩個產業的指數選取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選用化學工業1998年為基年將當年價格核算的經費總值折算為可比價格,后者選用機械工業1998年為基年將當年價格核算的經費總值折算為可比價格。技術改造經費的數據處理在年平均增長率,折舊率以及基年和以后各年的存量處理方法都同研發經費的處理。
3.2 實證結果及分析
1 .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整體分析:基于技術創新鏈視角
根據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科技活動的投入產出數據,運用DEA測算兩階段創新效率值(如表1).
表1 技術開發階段和成果轉化階段效率
行業
技術開發效率
成果轉化效率
化學藥品制造
0.324
0.209
中成藥制造
1
0.055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104
飛機制造及修理
0.099
0.501
航天器制造
0.042
0.282
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
0.128
0.531
廣播電視設備制造
0.53
0.266
電子器件制造
0.434
0.557
電子元件制造
0.288
0.516
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
0.554
1
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
0.99
0.103
儀器儀表制造
0.659
0.157
平均值
0.466
0.357
由表1知,技術開發階段效率(0.466)的平均值大于成果轉化階段(0.357),說明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成果轉化效率已落后于技術開發效率,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效率亟待增強。
綜合表1的技術開發階段和成果轉化階段效率(行業)的數據結果,得出各個產業技術創新效率中技術開發階段和成果轉化階段的二維分布圖,如圖2所示。
圖2 兩階段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效率矩陣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12個行業中只有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1個行業處于高技術開發效率高成果轉化效率的C區域;落在高技術開發效率低成果轉化效率B區域的有5 個行業:中成藥制造、醫療設備及器件制造、儀表儀器制造、廣播電視設備制造和生物與生化制品制造;位于低技術開發效率高成果轉化效率D區域的有4 個行業:電子器件制造、電子元件制造和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飛機制造及修理;其余的2個行業都落在低技術開發效率低成果轉化效率的A區域。
由圖2可進一步看出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效率的原因及其相應的調整方向,具體如下:
A類行業——低開發低轉化
航天器、化學藥品制造,這些行業的研發階段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收效卻不顯著,同時在成果轉化階段盲目投資,對投資的質量(消化吸收、技術引進等)重視不夠。對于這類行業應該兩階段同時加強,既要提高技術開發效率又要提高成果轉化效率。
B類行業——高開發低轉化
儀器儀表、醫藥類、生物與生化制品制造行業等,屬于國家相對比較傳統行業,有一定的技術積累,并且近幾年國家加大研發投入,技術開發效率高;但由于經濟不可行,技術不確定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缺乏轉化資金等,導致成果轉化率低。這類行業應當在不降低技術開發階段效率的前提下,重點加強成果轉化階段的效率。
C類行業——高開發高轉化
這類行業屬于發展比較成熟的行業,其技術開發階段的效率和成果轉化階段的效率都比較高, 是其他類型行業發展的目標。這類行業的資金、人才和技術投入與產出發展比較配套,經濟發展基礎好,屬于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先鋒論文提綱怎么寫。
D類行業——低開發高轉化
電子類、飛機與雷達類,說明此類行業的發展基礎比較弱大多是引進后轉化,缺乏技術開發,技術開發效率不高;在成果轉化階段,技術比較成熟,實現了較高的成果轉化效率,總體上限制了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這類行業應在不降低成果轉化階段效率的前提下,重點提高其技術開發階段的效率。
圖2 整體可看出,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行業除了電子類產品外,大部分行業都存在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偏低的問題。可能的原因是:1、研發項目缺乏市場導向,導致技術轉化比較困難。高校、科研院所許多研發成果技術含量高,但生產成本很高,缺乏市場競爭力,或者不具備行業生產能力,導致轉化困難。二是許多技術不成熟、不穩定,不具備產業化的基礎條件,在技術轉移中存在很大的風險。2、技術轉移對接程度不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是為了“科研”而不是為了企業的需求,成果無法迅速轉化,科研的重復和浪費現象比較嚴重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導致成果轉化效率偏低。3、企業的技術吸收能力不強。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技術屬于落后技術、傳統技術和限制技術,從而嚴重制約了企業的技術轉移。3、企業技術轉移的資金不足。技術成果轉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通常是技術開發的10倍。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問題,高新技術產業由于高風險性,很難取得商業銀行貸款支持。由于受條件限制,獲得政府專項資金扶持的也很少。5、缺乏有效的技術轉移機制。一是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三是缺乏合理的評估機制。四是缺乏風險投資。五是雙方信息不對稱[18]。
針對以上四類不同的行業,可以采取不同的提升渠道:單邊突破式提升:。即在技術創新過程中,針對各個行業不同的情況,保持住原先的效率高的階段,以其效率低的階段為突破口,加強投入和產出的配比,以提升B、D類行業的技術創新的整體效率。
漸進式提升:例如或者。對于A類行業的效率提升方式有多種渠道,就是先集中精力將某一項優勢發揮至最大,同時再極力彌補劣勢,通過B或D區的過渡,最終成功進入成為C類行業。
跨越式發展:,A類行業需要具備雄厚的經濟基礎,并且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技術開發效率和成果轉化效率兩手抓,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實現的跳躍式發展渠道是有可能的。
2.技術開發階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與產出分析
用DEA方法測度的技術開發階段的創新效率及投入冗余與產出松弛情況如下 (見表2).
(1)效率分析
表2 1999-2008年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技術開發階段的平均創新效率與差額值
效率
差額
行業
crste
vrste
scale
規模效應
擁有發明專利數
R&D人員
R&D經費
化學藥品制造
0.324
0.324
1
-
100
0.0
中成藥制造
1
1
1
-
0.0
生物與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738
0.731
irs
6139.5
飛機制造及修理
0.099
0.099
0.991
irs
1131
0.0
航天器制造
0.042
0.307
0.136
irs
23
8883.5
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
0.128
0.396
0.324
irs
14
52
0.0
廣播電視設備制造
0.53
1
0.53
irs
0.0
電子器件制造
0.434
0.435
0.999
-
25944.0
電子元件制造
0.288
0.288
0.997
irs
241
0.0
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
0.554
0.563
0.985
irs
91780.1
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
0.99
1
0.99
irs
0.0
儀器儀表制造
0.659
0.66
0.999
irs
2622
0.0
平均值
0.466
0.568
0.807
3
346
11062.3
從表2可看出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技術開發階段的創新效率(crste):
中成藥制造和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的創新效率分別為1,0.99,創新效率較高;而飛機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3 個行業的創新效率分別為0.099,0.042,0.128,創新效率較低論文提綱怎么寫。生物與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廣播電視設備制造、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5 個行業的規模效率分別為:0.731,0.136,0.324,0.53,0.99,分別小于相應行業的純創新效率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無效率主要來自規模無效率,可能的原因:這5個行業規模擴張過快,內部協調管理能力不足管理費用增加幅度大于規模擴張帶來的成本降低的幅度。其它行業(除中成藥制造外)的規模效率分別大于相應的純創新效率,無效率主要是源于純技術無效率。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行業技術開發階段創新效率平均值僅為0.466,創新效率較低可能是因為這些行業過多追求技術開發的投資規模而忽視了技術開發效率。這為各行業技術開發階段效率低找準癥結所在,并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學依據。
(2)投入冗余與產出松弛、規模效應分析
為了探討1999-2008年間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技術開發效率的特點并且尋找未達到有效值的根源,用基于產出導向的DEA模型CCR度量了各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
從投入角度看,生物與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電子器件制造、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這4個行業都存在研發經費冗余,分別為6239.5萬元, 8883.5萬元, 25944萬元,91780.1萬元;相對而言,研發人員顯得不足。化學藥品制造、飛機制造及修理、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電子元件制造、儀器儀表制造這5個行業都存在研發人員冗余,分別為100人,1131人, 52人,241人,2622人,相對而言,研發經費顯得不足。中成藥制造和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的創新效率分別為1,0.99,效率最佳,不存在投入冗余和產出松弛。從產出角度看,航天器制造和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產出松弛分別為23個,14個,存在擁有發明專利總量不足。這些行業需要加大技術開發的原始創新力度。這為進一步調整科技投入產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技術開發階段效率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
從規模效應來看,除了化學藥品制造、中成藥制造、電子器件制造這3個行業處于規模效應不變外,其它行業處于規模遞增,這些行業可進一步增大研發資源的投入以提高技術開發階段的效率。
2.成果轉化階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與產出分析
用DEA方法測度的成果轉化階段的創新效率及投入冗余與產出松弛情況見(表3)
(1)效率分析
表3 1999-2008年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轉化階段的平均創新效率與差額值
效率
差額
行業
crste
vrste
scale
規模效應
新產品銷售收入
新產品出口銷售收入
擁有發明專利數
技術改造經費
年平均就業人員
化學藥品制造
0.209
0.222
0.904
irs
0.0
586274.6
221151.2
62714
中成藥制造
0.055
0.17
0.322
irs
0.0
211811.9
39
0.0
生物與生化制品的制造
0.104
0.69
0.15
irs
0.0
18150.0
27
0.0
飛機制造及修理
0.501
0.534
0.938
irs
0.0
906360.1
390404.7
102711
航天器制造
0.282
1
0.282
irs
0.0
0.0
0.0
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
0.531
1
0.531
irs
0.0
0.0
0.0
廣播電視設備制造
0.266
1
0.266
irs
0.0
0.0
0.0
電子器件制造
0.557
0.565
0.985
irs
1415025.5
0.0
264215.0
114122
電子元件制造
0.516
0.533
0.968
irs
918319.9
0.0
235985.1
464750
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
1
1
1
-
0.0
0.0
0.0
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
0.103
0.4
0.258
irs
0.0
54444.3
16
0.0
儀器儀表制造
0.157
0.184
0.855
irs
0.0
188935.1
0.0
10241
平均值
0.357
0.608
0.625
194445.4
163831.3
7
92646.3
62878
從表3可看出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轉化的創新效率(crste):
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的成果轉化效率(為1.000)達到最佳外,其它行業效率都較低;而中成藥制造、生物與生化制品制造、化學藥品制造、醫療設備及器件制造和儀器儀表制造4 個行業的成果轉化效率較低,分別為0.055, 0.104, 0.103, 0.157。生物與生化制品制造、航天器制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廣播電視設備制造、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5 個行業的規模效率分別為:0.15, 0.282, 0.531, 0.266, 0.258,分別小于相應的純創新效率,無效率主要來源于規模無效率;其他行業的無效率均主要來自純技術無效率,純技術無效率可能是因為這個行業既定的投入資源提供相應產出能力比較弱。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在成果轉化階段創新效率平均值僅為0.357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創新效率低,可能是因為這些行業過多的追求投資規模,不注重投資效率造成的。這為各行業成果轉化階段創新效率存在的問題找準癥結所在,為有效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學依據。
(2)投入冗余與產出松弛、規模效應分析
從產出角度看,電子器件制造、電子元件制造2 個行業的收益性產出不足,相應的新產品銷售收入松弛分別為:1415025.5萬元, 918319.9萬元。化學藥品制造、中成藥制造、生物與生化制品的制造、飛機制造及修理、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6個行業的競爭性產出存在不足,新產品出口銷售收入松弛分別為:586274.6萬元,211811.9萬元,18150.0萬元,906360.1萬元,54444.3萬元,188935.1萬元。這些行業要加大科技成果商業化,同時加大新產品出口的競爭性力度。從投入角度看,造成我國高新技術行業成果轉化階段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投入冗余上。中成藥制造、生物與生化制品的制造、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擁有專利發明數與技術改造經費的冗余分別為39個,27個,16個;相對而言,技術改造經費、年平均就業人員顯得不足。儀器儀表制造中年平均就業人員的冗余分別為:10241人,相對而言,擁有專利發明數的技術性投入、技術改造經費顯得不足。這為進一步調整其科技投入產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成果轉化階段效率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
4 結論與政策啟示
4.1 結論
本文運用DEA方法測度了1999-2008年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各行業創新效率、規模效應、投入與產出的冗余與松弛狀況。研究結論可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的成果轉化效率已落后于技術開發效率,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效率亟待增強論文提綱怎么寫。第二,我國原創性高新技術產業除了電子類產品外,大部分行業都存在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偏低的問題。第三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技術開發階段,中成藥制造和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的創新效率較高,飛機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業的創新效率較低。相對于研發人員和研發經費投入,技術開發階段的原創性產出(擁有發明專利數)不足。第四,成果轉化階段,電子計算機整機制造創新效率最高外,其它行業效率較低。化學藥品制造、中成藥制造等行業的競爭性產出存在不足。第五,從投入產出角度看,兩個階段的不同行業創新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源于規模無效率,有的源于純技術無效率。從規模效應看,兩階段的大部分行業都處于規模遞增階段。
4.2 政策啟示
其一,各個行業應根據本行業創新活動是否達到生產前沿、兩個階段的實際投入產出的冗余與松弛、規模性等進行改善,有針對性調整各行業的兩階段的科技投入或產出的方向與幅度,使創新效率盡可能向生產前沿移動。
其二,不同行業根據本行業目前技術創新鏈的不同階段創新效率狀況,分別單邊突破式、激進式、跨越式渠道提升各自創新鏈的不同階段創新效率。
其三,為有效提高原創性高新技術行業的成果轉化率。可從以下方面著手:提高研發項目缺乏市場導向、技術轉移對接程度、企業的技術吸收能力。加大企業技術轉移的資金,加大風險投資。完善缺乏有效的技術轉移機制的法律法規、政策扶持、合理的評估機制、雙方信息的對稱化程度。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年鑒1999-200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2]Brown,M.G., Sevenson,R.A.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41(6):30-35
[3]Kerssens-van Drogelen,Cook. R&D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re than choosing a set of metrics[J].R&Dmanagement,1999,29(1) :35-46
[4]Bourne M.,Mills J.,Wilcox M.,Needly A.,PlattsK. Designing,Implementing and Upd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al& Production Management[J].2000,20(7) :754-771
[5]Begemann C. Dynamic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6):692-704
[6]余泳澤.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J].經濟科學,2009,(4):62-74
[7]官建成,陳凱華.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測度[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9,(10):19-33
[8]朱有為,徐康寧.中國高技術產業研發效率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6,(11):38-45
[9]Griliches,Z..Patents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1990,(4):1661-1707
[10]池仁勇等.我國東西部地區技術創新效率差異及其原因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4,(8):128-131
[11]官建成,何穎.基于DEA方法的區域創新系統的評價[J].科學學研究,2005,(2):265-272
[12]劉樹,張玲.我國各省市專利發展有效性的DEA模型分析[J].統計研究,2006,(8):45-48
[13]Liu Xielin, White S. An exploration intoregional variation in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21(1-2):114-129
[14]Guan J C ,Gao X.. Exploring the H-index atPatent Lev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9,60(1):35-40
[15]劉鳳朝.基于專利結構視角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差異研究[J].管理評論,2006,(11)43-47
[16]白俊紅等.應用隨機前沿模型評測中國區域研發創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10)51-61
關鍵詞:;Access 數據庫;論文選題;動態交互指導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08)35-2517-02
Research of Choosing Topics and Instruc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s' Theses Based on .NET Terrace
WANG Bang-yuan
(Information Science Department, Anhui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Anhui Economy Management Institute,Hefei 230059)
Abstract: Has been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can't attain complete match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rrently most college's graduation theses to choose and instruc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choosing topics and instruction be lowly etc. This papercombine with and Access database, and adopt control development technique,designed a system of choosing topics on network, release information, student primary election, the tutor choose the student , spread on the thesis and the dynamic state hand over with each other instruction etc.
Key words: ; access database; choosing topics; the dynamic state hand over with each other instruction
1 引言
高校畢業生論文選題和指導是一項相對繁雜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論文題目的過程包括論文題目的收集、題目的、學生選題、調整選題和公布選題結果等過程。在傳統人工選題方式中,這一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同時信息的流通和反饋速度較慢,而且會存在信息失真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論文選題的效果以及質量;二是畢業論文的選題是師生之間興趣、愛好、研究方向和理論觀點相契合的過程,這需要師生之間在選題之前進行溝通和了解,以便在教師公布論文題目之后,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選題和導師。因此,論文選題的過程也是師生互選的過程。但是,由于目前多數高校為人工選題,師生間的信息溝通較少,對彼此的研究方向不夠了解,因此,教師與學生的不能達到完全匹配,指導工作效率低下。
針對我國高校畢業論文選題及指導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結合目前部分高校對畢業論文選題系統的研究,選用設計并開發了具有普遍性的畢業論文選題及指導系統,對于提高高校教學管理效率很有必要。系統不僅能夠實現網上選題,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提高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效率搭建一個有序的交流平臺。
2 Web系統技術選擇
本系統采用B/S模式實現,的系統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用Web服務器來運行程序,保留數據,使用標準的瀏覽器作為客戶端,不需安裝其它程序,從而實現了客戶端的跨平臺性。對于服務器端,采用windows server2003操作系統、、ACCESS2003構建。在中使用C#語言編程。采用全新的Visual 2005開發環境。
3 系統功能模塊
經過系統需求分析,得出該選題系統的用戶有學生、教師、管理員三類,從選題、學生預選到教師確定選題(正選)以及論文上傳下載、指導交流,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根據上述項目系統分析的特點,系統功能模塊可分為管理員模塊、學生模塊和教師模塊三大部分(如圖3)。
3.1 管理員模塊
可以通過網絡論文要求,通知、通告;可以管理論文題目,對論文題目可以進行添加、刪除、修改;管理教師和學生的基本信息;查看學生的選題結果、調整選題、可以指定指導教師;輸出報表等。
3.2 學生模塊
學生登錄后,可以通過網絡即時了解論文題目,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預選論文題目;學生選題后,等待教師的確認,再填寫、提交論文的開題報告(提綱)。學生可以按照畢業設計文件的要求,至少上傳三次論文稿,讓指導教師評閱;可以通過網絡查看教師對于自己提交的論文稿的指導意見,并就某個問題與教師進行詳細討論。
3.3 教師模塊
可以確認學生選題(正選);可以下載不同學生上傳的論文稿,評閱后提出指導意見,供學生及時查看;可以查看學校公告、結題時間和通知等信息;可以分別回答學生的提問,或就某問題與學生進行詳細討論。
根據實際情況,我們設置了一些制約條件:每個學生最多可以預選3個題目;每個選題做多可以被選15次;每個教師可以正選學生人數不能超過限定人數;學生被正選后,已經預選的選題被自動設為退選或刪除掉。
3.4 選題主要流程
選題可分為學生預選和教師正選兩個過程,其主要業務流程如圖4所示。
4 主要技術的實現
4.1 訪問數據庫
系統采用ACCESS2003設計數據庫(lunwenxt.mdb),主要有學生信息表、教師信息表、論文題目表、學生選題表,留言表等。具有斷開式數據結構,能夠與XML緊密集成,具有與數據庫交互而優化的功能。為了使數據訪問和數據操縱分離開,使用了兩個組件,即DataSet(數據集,斷開式結構核心組件)和.NET Data Providers(.NET數據提供者)。在系統中,使用對數據庫的操作是通過DataSet和.NET Data Providers交互實現的。其基本步驟如下:
1) 創建一個數據連接;
2) 請求一個記錄集;
3) 把記錄集合暫存到DataSet;
4) 關閉數據庫連接;
5) 在DataSet上做需要的操作。
在使用的數據庫功能之前,必須先引用相應的命名空間,中關于數據庫的命名空間如表1所示。
關鍵字:行政法學;控權論;權力限制
一.關于控權論
(一)控權論的歷史起源
控權論的基本觀點認為行政法的基本內容是控制和限制政府權力,司法審查是重要的手段,同時重視行政程序。其主張行政法的基本目的在于保障私人的權利和自由,要嚴格限制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行政機關沒有自由斟酌,自由選擇的余地,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
控權論起源于英美等國,它的產生與資本主義國家行政權的迅速擴張相關。行政權力的擴張有可能給社會帶來福音,增強了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對社會和公眾的危害。在為了限制政府權力夸張,胡作非為的背景下,不少學者提出了通過行政法來加強對行政權的控制的主張。英國著名行政法學家H.韋德是傳統的控權論主要代表人之一,他對于傳統控權論的分析清晰且深刻,指出了控權論產生發展的歷程。[1]“因此,行政法的最初目的就是要保證政府權力在法律的范圍內行使,防止政府胡作非為,以保護公民。”[2]
(二)管理論及平衡論的介紹及弊端分析
1.管理論
管理論是從前蘇聯、東歐各國及我國早期的一些行政法學者提出的關于“行政法就是國家管理法”的定義和相關的理論體系中進行抽象、概括而命名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前蘇聯學者馬諾辛等在其所著的《蘇維埃行政法》一書中認為:“行政法作為一個概念范疇就是管理法,更確切的說就是國家管理法”。并進一步認為,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管理關系。[3]
這一理論存在著明顯的缺陷,現已逐漸退出了主流理論的行列。首先,管理論對于行政法價值的判斷有失偏頗,強調行政主體的權威,忽視行政相對人的利益,打破了權力的制衡機制,與現代法治發展背道而馳;再次,管理論容易導致權力濫用,其以管理為本位,把法律視為管理公民的工具,過分強調行政特權,缺乏嚴格的行政監控手段,必會放任行政權的肆意妄為;最后,管理論有悖正義,“正義否認為一些人分享更大的利益而剝奪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當的,不承認許多人享有的較大利益能綽綽有余地補償強加于少數人的犧牲”。[4]
2.平衡論
平衡論是羅豪才教授等在論文《現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礎——論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義務平衡》中首次提出的。基本內容是在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力和義務的關系中權利義務在總體上是平衡的,它既表現為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的平衡,也表現為表現為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義務的平衡;既表現為行政機關自身權利義務的平衡,也表現為相對一方自身權利義務的平衡。
平衡論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處。第一,平衡論沒有揭示出行政法功能的本質特點,其平衡是對于利益關系的平衡,這是其他法或者宗教、道德也可以具備的功能,沒有說明行政法的個性化的平衡功能所在;第二,平衡論缺乏行政法賴以存在的客觀基礎,在行政領域內,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因各自擴張而出現矛盾,外化為行政權和相對一方權利之間的沖突,平衡在現實中往往是難以達到的。
二.控權論的現實價值
(一)控權論在行政立法上的運用
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和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行政立法要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5]:
1.依法立法原則
2.民主立法原則
3.法制統一原則
(二)控權論在行政司法上的運用
行政司法在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賦予的司法職能,依法居中對行政爭議和與行政管理相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公平、公正裁斷的準司法行為的總稱,包括行政復議、行政裁決、行政仲裁旺行政調解等。
(三)控權論運用上的現實性難題
行政權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也常常會受到各種干擾、阻力甚至損害,而有些干擾和阻力是行政權難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排除和克服的,比如,“以黨代政”的干預、其他國家機關的干預等等。有些組織和公民當中,有一些是握有相當大的權力的人,盡管在行政相對人的地位上他們手中的權力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事實上他們卻可以倚仗權力來對抗權利,使行政權的運行受阻。這些干預和阻力使行政權不能有效的行使,行政職能無法實現,因此在控權的同時,仍應思考對于行政權的另一方面保障。
三.控權論運用的完善建議
(一)英美法系的相關經驗
1.代議機關的審查和控制
在《美國行政法的重構》一文中,斯圖爾特教授對美國行政法“傳統模式”的基本要素進行了描述:第一,行政機關決定對私人予以制裁的行為,必須得到立法機關的授權,授權的方式是制定控制這些行政行為的規則。第二,行政程序設計的宗旨應當是促進行政機關中立、準確、合理地將立法機關的指令適用于特定情形。正因如此,有助于查清事實的聽證程序得到普遍重視,正式的案卷記錄得到強調。第三,行政機關作出決定的程序必須便于法院對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以便通過司法審查來檢驗和確保行政機關遵守立法機關的指令。[6]
2.激發公務員的能動性優點
論文關鍵詞:也談均衡教育
均衡教育發展是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內核,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但我發現,在現實中還是有很多不均衡的現象存在:
現象一: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佘崢)市教育局近日公布了2011年小學特色班(生)招生計劃,9所小學獲批,招生總數為270人,面對的是今年秋季要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學生。2011年廈門市島內高、初中招收特長生的學校超過10所,招收人數超過千人。
分析:廈門市有個有趣的現象,各校對招收特長生熱情高漲,局面越演越烈。從現象來看,以生為本,發展學生的特長,為國家培養專業人才,但是實際利益面前,廈門日報資深記者佘崢曾做過報道,認為是打著招收特長生的旗號搶優質資源,這應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特長生應該上特長生學校,廈門有音樂學校、鋼琴學校、體育學校,如果政府覺得還要進一步培養特長生,為國家培養專業人才,哪應再辦幾所特長生學校,這樣的培養也會比較到位。在均衡教育面前教育管理論文,特長生政策似乎不那么均衡了。
現象二:廈門五緣實驗學校2008年秋季招收小學一至六年級及初中一年級共930名學生,由于處于創建階段,除了片區招生外,部分學額還將面向全市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轉學生等。2008年,五緣實驗學校靠這個從湖里區東部學校“搶走”了大部分優質生源,就拿我們學校來講,本來派位人數應是600人,實際到位492人,少了100多人,其中五緣實驗學校用考試“考”走了89人,這89人絕對是好的生源。
分析:政府為了帶動五緣灣的房地產,給了五緣實驗學校特殊的招生政策,在政策面前,均衡教育又一次低下頭。
現象三:2009年07月03日商報訊(記者 李玉桐)今年秋季即將開始招生的湖里實驗中學將加掛“雙十中學合作校”的牌子。昨日,雙十中學與湖里區教育局簽署了合作辦學協議。毗鄰湖里區政府辦公樓的湖里實驗中學是公辦初中校,辦學規模為48個初中教學班,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今年秋天,該校將迎來首批新生400多名。今后,兩校將在師資配備、生源優化、行政管理、教學實施、質量監控、文化建設等方面實現深度合作論文下載。雙十將對實驗中學進行全面業務指導,安排實驗中學的老師參與雙十的教研活動,還將指導實驗中學的招生工作、教學管理,并指導學生參與雙十中學的實踐等活動。今明兩年,湖里區教育局將從本區其他公辦校中引進各學科骨干教師充實實驗中學的力量。實驗中學也將爭取在辦校第三年拿到區中考教學質量獎。
分析:湖里區新辦一所中學是為民辦實事,這時政府又給政策了,在全區民辦中學通過考試每年招收50名特長生,另外,將屬于湖里區兄弟校生源的江頭第三小學改派位到實驗中學。這樣一來,均衡教育又不均衡了。
現象四:湖里區有一個現象,人在湖里區上班,房子、孩子卻在思明區。
分析:思明區的經濟、文化、醫療、教育等在全市最好,導致家長都想方設法把孩子弄到思明區就讀,按照循環理論,思明區的教育良性循環,越來越好。如此下去,均衡教育怎么均衡。
現象五:一中、雙十等優質校周邊的房子是一房難求或房價高漲。
分析: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共同心愿,在經濟發展的今天,老百姓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因此,家長就想方設法讓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這看起來無可厚非,但卻傷害了均衡教育。
現象六:廈門市教育局這幾年都會公布初中教學優質獎學校名單,島內能上優質校的在10到12所之間,2010年只有一所在湖里區。
分析:均衡教育說了幾年了,為何湖里區和思明區的差距還這么大。島內、島外的教育也存在差距。
現象七:湖里區民辦學校有世紀學校、華悅學校、啟泰學校等近20所,學生人數遠遠高于思明區。
分析:民辦學校多有兩個問題教育管理論文,一是民辦學校的硬件、軟件遠遠不如公辦學校,民辦學校的學生與公辦學校的學生享受的教育絕對不均衡;二是民辦學校的進公辦學校,導致公辦學校之間教育教學質量的不均衡。
現象八:廈門市新辦的學校喜歡加上“實驗”、“合作校”等稱號,廈門市凡是帶“實驗”的教學質量都在前列。
分析:既然是義務教育,又提倡均衡教育,為什么還要這么多與均衡不相符的稱號。
以上種種現象在我看來是不均衡教育的現象,歸納其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一是政府為了目前的利益出臺政策影響了均衡;二是地域問題,文明程度高的地域它的教育水平往往高于文明相對落后的地區,長此以住,教育無法均衡;三是經濟水平影響教育均衡,往往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教育水平越高;四是社會、家長的需求影響教育均衡;五是教育評價導致教育不均衡,等等。在問題面前,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國特色教育事業規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從而真正地實現教育事業均衡、持續、健康發展?廈門市的一些做法給我們思考與啟迪:
做法一:廈門今年首次實行定向生招生制度。早報訊(記者陳小芬)昨日上午,廈門市招考中心通過視頻向各校中考考生解讀今年中招政策。記者了解到,廈門今年首次實行定向生招生,部分省一級達標校將普通生招生指標的20%由原來面向片區招生改為直接將指標分配到片區內各公辦中學,這部分指標學生就是定向生。據悉,今年分配到各校的定向生有532名,其中廈門一中和雙十中學各127名,均面向島內26所中學;集美中學68名、外國語學校28名,面向海滄、集美的13所中學;同安一中89名、翔安一中93名,面向同安、翔安的31所中學。
報考定向生必須符合以下條件:符合省一級達標校普通生填報條件;初中階段均在學籍所在校實際就讀的本市公辦學校應屆考生(簡單地說,也就是如一名廈門外國語學校考生,他的學籍在外國語,并且初中三年都在外國語就讀而沒有到其他學校就讀);借讀生不能報考。
分析:定向生政策確實發揮了它的作用,據說,今年廈門各初中校之間的寄讀生大大減少了,定向生的核心是名額給到學校,但我覺得力度還可以加大,才不會不痛不癢。
做法二:為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廈門教師將成'流水的兵'。東南網-海峽導報10月8日訊(記者 沈曉麗/文 張向陽/圖)在剛剛結束的廈門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廈門市教育局局長賴菡在分組討論上透露,今后廈門市年輕教師或將在全市范圍內巡回任教,進行跨區流動,具體實施辦法目前正在調研醞釀中。賴菡說,教師流動,這是今后廈門市教育部門下大力氣要做的,因為“義務教育均衡關鍵在于師資均衡”。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思明區、湖里區等區域,教師已開始在區域內“流動”。在教育界人士看來,教師在全市范圍內流動是很有意義的做法教育管理論文,盡管教師流動可能會面臨種種困難,但從長遠考慮,所有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教師流動是必要的、可能的、可行的。
分析:教育的均衡關鍵在教師隊伍建設,在于教師資源分配的均衡,廈門市的教師流動是一項很好的舉措論文下載。
2011年11月1日7日, 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河北省邯鄲市閉幕。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出席閉幕會議并講話。袁部長在會上指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點環節。一是明確職責任務,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以縣域內實現均衡為工作重點,大力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并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擴大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區域范圍。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均衡配置校長和教師資源。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加大義務教育階段校長和教師的培訓、交流力度,繼續探索和創新農村中小學教師補充機制。三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廣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更加關注義務教育的內涵發展,在制定政策、配置資源、安排資金時優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要盡快提高農村地區和薄弱學校教學質量。四是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體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要完善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落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支持,將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要科學確定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的規模、層次和速度。五是強化督導評估,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激勵機制。教育督導機構要定期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的監測評估,及時糾正區域內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當或學校差距過大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