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24 17:08:5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為了更好的深入地勘單位基層,了解一線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得到地勘單位及地勘從業人員的認可,學院在深化與地勘單位合作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嘗試與探索。地勘單位擁有一大批高職、大專類直屬院校,依托地勘單位“建站”合作模式主要是采取依托地勘單位下屬院校建立學習中心,形成以學院為主導,以地勘單位下屬院校為平臺,地勘單位參與學生管理的合作形式,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秀師資條件、地勘單位下屬院校的教學資源和實習條件、地勘單位的管理約束能力進行有機的整合,充分發揮各方優勢,開展針對地勘行業從業人員的網絡教育工作。
二、各展所長,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根據地勘行業的專業特點,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需求不僅是對于地質學等理論方面的學習,而且教學內容需要突出野外實踐、設備操作、數據分析等具體環節,教學資源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采取依托地勘單位“建站”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整合高校、地勘單位以及地勘單位下屬院校的各項資源,有效彌補高校在開展網絡教育工作中在管理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不足,為培養地勘行業應用型專門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學資源建設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的基礎,學院根據大學的優勢學科專業和師資條件,在對目前地質勘查及地質工程相關領域人才需求情況及從業人員繼續教育需求情況全面分析的基礎上,聘請了相關領域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野外實踐經歷的教授專家,組成資源建設團隊,負責相關專業教學資源的開發,豐富和完善工作。第一,地勘單位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需要、學歷背景、進修和培訓需求都有較深入的了解。學院在教學內容組織和教學資源策劃階段,與地勘單位的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深入了解地勘人員的學習需求,使教學內容的編排更具有針對性。第二,地勘單位下屬院校擁有一批長期從事地質教育的教師,在地勘人才培養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學院與“建站”院校合作,聘請相關教師進行教學輔導和答疑工作,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快速掌握學習要點,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實踐教學環節是地勘人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受地域、學生規模等條件的限制,大學的實踐教學資源很難面向網絡教育學生開放,成為制約地勘行業網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瓶頸。通過與地勘單位的“建站”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地勘單位下屬院校的實習條件和實踐教學資源,彌補大學網絡教育中實踐教學環節的不足,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培養地勘行業應用型專門人才創造條件。第四,地勘單位擁有一大批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為了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在與地勘單位的合作實踐中,學院逐步完善了網絡學生論文的“雙師型”指導模式,即由一名學校指派的指導教師和一名地勘單位具有相應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這一論文指導模式的實施,使學生的畢業論文可以根據各自工作崗位情況等條件進行選題,可以有效利用與工作有關的課題與資源,在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真正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達到學院、單位、學生三贏的目的。
三、分工合作,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第一,為了保證教學質量,需要充分發揮學院的主導和監督作用,在教學大綱制定、教學組織、學習支持、課程考試、畢業論文等各個環節進行教學質量的把控。通過與地勘單位和地勘單位下屬院校的合作,可以從多個渠道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收集的信息對課程資源進行不斷改進,使教學內容能夠更好的滿足教學需要。同時學院針對網絡教育各個學習過程制定了相應的管理細則,形成了學習中心、學院、地勘單位三重保障的質量管理體系,既為學生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又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從多角度進行質量保障。第二,工學矛盾始終是制約網絡教育辦學質量的瓶頸之一。為了有效的解決學生的工學矛盾問題,讓學生能夠認真參與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學院與地勘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探討,使地勘單位的相關部門參與到學生的教學計劃制定和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僅為學生的學習盡可能創造條件,有效避免工學矛盾的產生,同時單位對學生的學習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督促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有效保證了學生對網絡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第三,學習中心是開展網絡教育工作的窗口和載體,站點的管理和服務質量,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了彌補地勘單位下屬院校開展網絡教育工作經驗不足的問題,提升站點的管理、教學、服務質量,提升網絡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學院在與地勘單位下屬院校的合作建站過程中,不僅在資源互補、改善辦學條件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在提升站點管理水平,促進辦學水平提升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學院在教育部及各省市教委對網絡教育的評估考核體系基礎上,結合地勘行業的辦學特點,制定了包含5大類40余項指標的站點評估考核體系,建立了定期教學檢查制度和巡防制度,采取“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的原則,采用日常考核與定期檢查評估相結合的措施,對各個學習中心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和量化指標體系,幫助各個站點發現管理及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督促相關站點進行整改,完善辦學環節中存在的不足,從而達到了提升學習中心整體辦學水平的目的。
四、結語
遠程教學畢業論文寫作大致分為這樣幾個流程:
1、選題:畢業論文寫作,選題是關鍵,在學習撰寫畢業論文時首先就應該學會如何選題。在進行畢業論文的選題時,應著重注意選題要恰當。高校制定并公布選題目錄或選題方向,學生自主選擇題目,經網絡學院審批后確定學生選題并為學生指派論文指導教師。
2、論文寫作:選題之后,論文寫作過程開始,在這一階段,首先,學生們要查閱大量文獻,確定論文提綱或是撰寫開題報告;然后完成初稿,二稿,最后確定終稿。
3、論文指導:在開設遠程教育的高校中,對于畢業論文指導形式大致分為間接指導形式和直接指導形式兩種:間接指導形式是指采用電話、QQ、電子郵件、專門的論文指導平臺等媒介進行指導或是對學生進行書面指導;直接指導形式是指面對面對學生進行面授指導。
4、論文答辯:分為全體答辯;部分答辯;部分答辯又分為申請學位者答辯、優秀良好以上答辯、隨機抽取答辯;不答辯。
二、存在問題
1、選題方面問題選題較為固定,導致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本職崗位和特長對論文題目做出調整,主觀能動性與客觀實踐不能很好的結合起來。
2、學生與指導教師溝通方面問題在開設遠程教育的高校中,論文指導直接指導形式即面授指導,因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采用此種指導形式畢竟為少數。而大部分開設遠程教育的高校采用間接指導形式。以南京大學為例,論文寫作分為提綱、初稿、二稿和終稿,每一稿提交截止之后,論文指導教師會有一段時間的評閱期,評閱期結束,學生就可以在論文指導平臺上看到教師對自己論文的指導意見,同時,在論文寫作期間,學生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形式和教師交流論文寫作方面的相關問題。但是,這種溝通形式的缺點在于,學生提出問題和老師解答問題之間有一個時間差,問題不能夠實時地被解決,就有可能對論文寫作造成不利的影響。
3、論文作弊問題包括抄襲、、“拿來”。所謂抄襲是指在網上或者書本上部分或者全部抄襲別人的文章;是指有償或者無償地請別人代替自己寫作論文;“拿來”是指在經過他人許可的情況下,直接將他人已經通過論文答辯的文章挪為己用。
4、教師指導問題以南京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為例,因為每位論文指導老師所提供的論題數量不一樣,導致每位老師所帶的學生數量不一樣多,有些特別多,有些特別少。在此種情況下,如果教師的科研任務繁重,對論文指導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會導致論文指導質量下降,不能進行有效的指導。
三、建議
1、完善開題報告環節,公布畢業論文選題方向,與時俱進,雙向選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開題報告是本科畢業論文開始前的工作,開題報告中明確了畢業論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國內外文獻綜述、研究內容、論文提綱以及參考文獻。這些是從事論文寫作的準備工作。學生在進行開題報告的寫作工作時,已經開始對自己的選題有一個全面的思考過程,同時也著手查閱國內外文獻綜述,總結出論文的提綱。因此,開題報告環節是論文寫作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起點。就好比一艘即將出海航行的船,先將方向和補給準備充足,才能夠對今后的航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眾所周知,有些學科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因此,首先體現在論文的選題上就需要經常更新,比如根據法學專業的學科特點,許多法律條文國家每隔幾年便會修訂一次,若論題不及時更新,可能會造成寫作內容與法條相悖;其次,只公布選題方向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自己的工作實踐與相關理論結合起來,雙向選擇,對自己的學習能夠有更深入的思考。
2、重視文獻綜述,建立論文答辯網上旁觀環節論文的引用文獻數量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論文的研究深度和學術規范。比如,浙江大學就開設了文獻檢索課程,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文獻檢索查閱。掌握文獻檢索方法對論文寫作大有裨益。在論文寫作中適當參考引用文獻,對于提升研究質量也很有幫助。考慮到遠程教育地域上的特殊性,采取全體答辯形式的高校畢竟是少數,而部分答辯占多數。以南京大學為例,在論文成績為良好以上的學生中抽取答辯名單,答辯專業控制在四個,答辯人數控制在四十到五十名左右。但是這樣的話,沒有參加答辯的同學還是占了大部分,這一部分同學就不能夠學習到優秀良好的畢業論文中的可取之處。若將論文答辯設置成網上會議形式,允許沒有參加論文答辯的同學自覺自愿地選擇網上旁聽,聽取別人論文中好的理論和論點,應該會對畢業論文寫作有所幫助。
3、完善高校網絡教育論文庫與論文制度可以將優秀的論文整理入庫,實現資源共享,為學生們論文寫作提供有力的借鑒。同時,為了有效杜絕論文寫作中的抄襲和“拿來主義”,論文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論文系統比較著名的有中國知網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等。這僅僅是一方面,學院本身對于論文抄襲也應該制定完善的處理規定,從源頭、過程和結尾三管齊下。
4、畢業論文學分比例與教師指導人數控制畢業論文所占的學分比例應該適當,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應體現出畢業論文在整個學業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教師指導人數應當平均分配,部分教師過多的指導人數會加重其工作量,相應的會造成指導質量的下降,同時在總數一定的情況下也會造成教師指導人數的不平均。
(一)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領域的沖擊
在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以迅猛之勢攻占了各個領域,教育也不例外。目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網絡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大趨勢。網絡教育以其資源的開放性、廣泛性、可重復利用性,以及不受時空的限制從而解決了教育資源的匱乏和分布的不平衡等問題。因而許多國家的政府都把發展網絡教育作為重要的戰略決策,制定專門的計劃并組織實施,網絡教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一種重要教育手段。
(二)自考網絡助學自身的優勢
自考網絡助學模型具有開放性、多樣性、個性化等特征。在當今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網絡教育主要是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來開展的,考試的改革和發展,使教育趨向公平化和大眾化,同時使終身學習成為了可能。與此同時自考網絡助學使得教學成本更低、學習環境更優、學習效率更高等優勢,這使得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自考網絡助學勢在必行。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助學系統的基本結構——以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為例進行分析
許多高校以及助學機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自考網絡助學并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與特色。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了自考網絡助學體系的基本結構。從宏觀層面來看,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整個網絡助學流程進行了信息化的管理,無論是入學、學籍管理、繳費、畢業論文設計與答辯等等。這使得整個網絡助學的管理更加全面可控,同時能對學員進行全面的追蹤、記錄與測評。對學員而言便于隨時隨地的注冊、學習,方便、快捷且易于操作。學習測評階段作為教務教學管理是該結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習測評階段學員能充分利用在線助學學習平臺進行學習。而這個平臺包括三個子系統:實驗操作系統、輔助交流系統以及最主要的教學系統。實驗操作系統作為輔助學習系統可以讓學員在網上進行實驗觀看、實驗操作以及遠程操控與輔導。另一個輔助系統為在線交流系統。在這個平臺中學員之間以及教師與學員之間,還有管理者之間可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在學員之間可進行學習心得、方法等的交流,也可進行學習社區的建立。讓學員們能進行學習的共享與交流,克服網絡助學中學習的疏離感,促進共同學習。該系統包括考生論壇、教師博客、QQ群、學習社區、虛擬班級、BBS答疑、視頻會議、即時聊天電子郵件、電話等。但是,該結構中最重要的則是教學系統。在此系統中包括課程導學、精講課件、串講課件、學習資源、真題解析、學程規劃、學程跟蹤、在線監測、自動答疑、反饋、實時測評、課程考核等等。這使得學員能根據自己的規劃隨時隨地學,同時能得到老師的精講與答疑以及小組學員的討論與支持。由于信息技術的支持和基于大數據的追蹤,老師能很好的掌握學員的學習進度與成果從而進行個性化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并能形成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建立。雖然,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利用信息技術完整構建了其助學系統的基本結構,但該結構仍有不足之處,仍需進一步改進。如:專職教師的缺乏、課程資源的缺乏以及在線學習平臺用戶的體驗滿意度低、反饋不及時等。這些勢必會造成管理的散亂,影響學員的學習質量和信心。因而,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投入與管理不斷進行改進。
三、自考網絡助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技術的重大進步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正以其它技術從未有過的速度向前發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種技術從未有過的深度和廣度介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自考網絡助學也應借助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不斷重構其基本結構。如:云計算的運用使得海量的存儲變得輕而易舉;MOOC的發展使得在線學習資源變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移動客戶端的運用及推送更使得網絡助學變得簡單易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更使得學生的全方位追蹤和個性化管理變為可能。
四、結語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信息時代網絡教育的突出特點、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和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關系,而著重點在于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對此影響從師生關系、教學方式和教育觀念加以深入具體地分析,最后闡釋了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互補相長的辨證關系。
關鍵詞:網絡教育傳統教育影響互補
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而網絡已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網絡技術的網絡教育應運而生。上世紀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拉開了網絡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則標志著網絡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新時代新形勢伴隨著新問題:網絡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產生哪些影響?二者的關系怎樣正確看待?本文不揣淺陋,意在對上述問題略作探討。
一、網絡教育的突出特點
所謂網絡教育就是把技術層面和行為層面相結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構建出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在網絡教育中,學習資源在最大范圍內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環境,保證學生個性張揚、思維創新的空間。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較,有以下特點:
(一)交互性和開放性。在網絡教育中,師生的雙向互動、實時互動得到了加強。在與學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師少了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通過郵件或實時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師傳來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師的個別輔導,也可以向教師反饋教學信息;教師則根據學生隨時發送的教學信息不斷調整和改善教學,促進教學網絡全方位的能動性的實時交互,使師生之間的不間斷的交流成為可能,促進教學相長。網絡教育由于技術上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表現出極大的開放性。網絡教育可以是實時的或非實時的,在線的或非在線的。網絡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接受網絡學習,且網絡教育對所有個體都是開放的。個體不會因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被拒之門外,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教育。
(二)虛擬性和共享性。網絡教育是虛擬的教育,它沒有真正實物形態的教室等教育場所。受教育者不必每天去教室,只需進行鍵盤操作。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電子課本、案例等,在網絡上開展實時或非實時的教學,同時利用后臺管理系統對學生的作業、測試進行監控。網絡中的資源是共享的,可以為網絡用戶所有。網絡資源是數字化資源,它不是少數人的特權。因特網上有人類迄今為止最豐富的教育資源,任何人可以通過任何地點的因特網終端進入網絡,享用網絡資源。網絡中的數據庫、圖書館、信息庫等都可以為用戶所用。
(三)個性化和多樣化。網絡教育是基于個性的教育。學習者在網絡中點擊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自主學習探索。他們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識的控制,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視角來理解知識、發展個性、開發創新思維。
二、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影響
(一)網絡教育解構了傳統的師生關系。網絡教育的出現使傳統教育中的師生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網絡教育中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互動的網絡教育中,教師和學生處于準永久性分離狀態。缺乏了真正實物態的教室和學校,教師的絕對權威也不復存在。教學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角色在網絡教育中的轉變,由知識學習的指導者、文化知識的傳授者、課程教材的執行者和教育教學的管理者轉變為未來生活的設計者、知識體系的建構者、課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際關系的藝術家。網絡教育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網絡教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網絡教育中的教學是以傳者和受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以信息內容為主要認識對象,以自主的個別化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傳統教育中,學生是以班級的方式同時同地學習,學生彼此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共同參與。在網絡教育中,時空的彼此分離決定了學生采取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個別化學習,很少受到教師和他人的干涉。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自己的生活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安排如何學習。網絡教育的教學方式的獨特處還體現在技術媒體的應用上。傳統教育中,教師主要借助黑板、粉筆、課本等輔助媒體,同時運用自己的語言、非言語行為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網絡教育中技術媒體代替了傳統的口頭傳授,教師主要依靠技術媒體傳播教學信息,如教學軟件、電子郵件、網上討論、數據文件和數據庫、在線學習管理系統等。(三)網絡教育更新了傳統的教育觀念。網絡教育的出現為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提供可能實現的空間,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從網絡教育中受益并把學習貫穿一生。網絡教育改變傳統教育中片面注重現實、追求已有知識的觀點。教育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我們今天把重點放在教育與學習的過程上,而不是放在傳統教育學的教學原則上。網絡教育有利于把學習中的他教轉變為自教,網絡教育中沒有教師的壓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學習完全自主。學生要想獲取知識,只有自己去網絡中尋求,去自主選擇。網絡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不斷解構原有的知識體系,不斷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互補相長
(一)網絡教育益于開發學生的智商,傳統教育益于培養學生的情商。網絡教育中的信息異常豐富,教學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發學生對現代科學的向往。學生在網絡中不僅要接受信息,還要對信息進行判斷、分析與綜合。當學生從傳統教育耗時重復的任務中解脫出來后,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思考、學習和創造。雖然網絡教育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但是網絡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情商上卻有較大的困難,因為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如果忽視學生情商的培養將會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傳統教育可以彌補網絡教育的這一不足。傳統教育十分重視學生情商的培養,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社會規范、道德規范和為人處事的原則,以便在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
(二)網絡教育益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傳統教育益于發展學生的協作。網絡教育中學生往往是單獨學習,單獨解決問題,有很強的獨立性: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不是求助于教師,更多的是在網絡中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但獨立性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向自我中心轉變。當一個人過度相信自己,就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不能與他人合作。現代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使得各項任務絕非個人就能完成,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顯得尤其重要。傳統教育中學生和教師彼此互相聯系,經常交流,經常從事同一活動,接觸的時間很多,彼此之間也更容易溝通,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經常在各項教學活動中得到體驗,學生的合作精神也日益增強。這將為學生今后進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從宏觀層面來看,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整個網絡助學流程進行了信息化的管理,無論是入學、學籍管理、繳費、畢業論文設計與答辯等等。這使得整個網絡助學的管理更加全面可控,同時能對學員進行全面的追蹤、記錄與測評。對學員而言便于隨時隨地的注冊、學習,方便、快捷且易于操作。實驗操作系統作為輔助學習系統可以讓學員在網上進行實驗觀看、實驗操作以及遠程操控與輔導。另一個輔助系統為在線交流系統。在這個平臺中學員之間以及教師與學員之間,還有管理者之間可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在學員之間可進行學習心得、方法等的交流,也可進行學習社區的建立。讓學員們能進行學習的共享與交流,克服網絡助學中學習的疏離感,促進共同學習。該系統包括考生論壇、教師博客、QQ群、學習社區、虛擬班級、BBS答疑、視頻會議、即時聊天電子郵件、電話等。
2.但是,該結構中最重要的則是教學系統。在此系統中包括課程導學、精講課件、串講課件、學習資源、真題解析、學程規劃、學程跟蹤、在線監測、自動答疑、反饋、實時測評、課程考核等等。這使得學員能根據自己的規劃隨時隨地學,同時能得到老師的精講與答疑以及小組學員的討論與支持。由于信息技術的支持和基于大數據的追蹤,老師能很好的掌握學員的學習進度與成果從而進行個性化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并能形成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建立。雖然,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利用信息技術完整構建了其助學系統的基本結構,但該結構仍有不足之處,仍需進一步改進。如:專職教師的缺乏、課程資源的缺乏以及在線學習平臺用戶的體驗滿意度低、反饋不及時等。這些勢必會造成管理的散亂,影響學員的學習質量和信心。因而,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投入與管理不斷進行改進。
二、自考網絡助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游戲教學法一直都是新課改后很多初高中學校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主要是希望通過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掌握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個愉快的氛圍內接受學習,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英語成績,然而一直以來如何開展游戲,讓學生玩什么樣的游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特別是高中這樣一個學習較緊的學習階段,不宜開展像小學、初中那種集體的游戲,而更多的應是以一些簡單的、與教學內容聯系更為緊密的游戲為主。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使用通訊設備的方式來進行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比如在學習完《advertising》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游戲———“瀏覽網頁,將國內外經典的、有趣的廣告搜集出來,并設計一個謎語,讓大家先猜猜你的廣告是什么廣告,然后再一起分享廣告。”這樣尋找廣告的游戲讓學生過足了上網癮,而編謎語則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能力,一舉兩得。
2轉一轉QQ空間,課后作業自主完成
做家庭作業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很有壓力,時常會因為難度而熬夜,漸漸地也將課后作業當成一種負擔。鑒于此,教師可以在布置好課后作業后,將作業答案以視頻、文檔、動畫等方式上傳到QQ空間中,當然上傳時間應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可以在9點半以后上傳,內容要有詳細的講解,這樣學生在做完家庭作業后,可以迅速上網查看自己所做的作業對不對,當發現對的時候,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要不要聽教師的講解,當發現不對的時候或者根本做不出來時,學生可以點擊教師的講解視頻來聽,這樣學生可以較快地完成家庭作業,且能保證學生完全理解課后作業。有時教師還可以采用互動的方式讓學生自己進行作業探討,比如某天教師布置兩篇閱讀理解,并與學生定好晚上10點在QQ空間進行互動,于是大家準時上線對答案,并對不一致的答案進行爭論和探討,最后大家得出統一的答案,然后教師可以在10點半將正確答案公布,從而讓學生在互動中提升英語成績。
1.重課本、輕實踐,缺乏實訓平臺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網絡營銷課程是以實訓應用為導向的電子商務專業主要課程之一,實訓是該課程的靈魂和核心。其次,回到現實網絡營銷,簡而言之就是如何在網絡上推銷產品。不可否認,營銷的策略是有理論可言的,但更多的是積累下來的經驗,而經驗是需要依靠實踐得來的。但是當前我國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卻違背了實訓這一初衷,走向了一個教育的牛角尖。課堂上,教師將該課程的教學和其他課程混為一談,采取滿堂灌的方式在講臺上講解理論知識,學生需要做的就是在下面聽課和做筆記。這一點忽視了教學的重點,同時長期反復無聊的理論知識講解會讓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對于該課程逐漸失去興趣和耐心,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像“書呆子”,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找工作時四處碰壁。
2.課堂的教學時間不足,學生缺乏學習空間
這里的課堂教學實踐不足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是課堂的教學時間不足;第二是學生的實踐時間不足。教學大綱上要求網絡營銷課程每學期的課時數為48課時,按每學期16周來算的話,每周只有3節課,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重點課程,教學大綱卻每周只安排了3個課時這明顯是缺乏科學性的。這么少的課時對于教師來說是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需要講解的內容完成,更沒有時間去進行一些教學案例的補充和說明,這對于學生來說固然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據調查,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學習之外,還需要有大量的實踐來對于理論進行鞏固和拓展,但是課程時間太少,教師就只能不斷去壓縮實踐的時間為自己的理論和案例教學服務。
3.教師的授課方式脫離實際,師資力量單薄
網絡營銷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也就意味著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還處于不斷改革和嘗試的過程中。傳統的網絡營銷課程教學就是教師對于教材上的知識進行傳授、學生負責認真聽講和做筆記,然后教師再對過去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但是電子商務的發展日新月異,過去的案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早已經過時,對于那些案例的分析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沒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反而會讓學生形成一種固定思維。同時,教材上的理論內容和現實之間也存在一個時間差,學生將理論知識理解通透后拿到現實里卻發現并不受用,甚至還能看到幾屆學生用同一套教材的情況,這一點著實讓人大跌眼鏡,部分教師本著為自己圖方便、省去備課時間的初衷不去更換教材、不去和現實接軌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叫苦不迭。
二、網絡營銷課程教學的改革初探
1.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首先,教師要本著為學生著想的態度去選擇適合的教材,而且要和現實緊密聯系不斷去更換教材。當前市面上有很多選擇,高校每次在選擇教材之前都要博采眾長,杜絕不良現象,真正為學生考慮。其次,教師要懂得去不斷地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案例。這就要求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閱讀國內外優秀的著作,對于相關的動態要用一個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記錄典型案例作為自己的教學案例,為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
2.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知識積累,更會讓學生在畢業后遭遇碰壁。因此,對于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筆者堅持教學應將講臺和時間留給學生,教師的身份更多的應是指導者和領導者。所謂任務驅動教學就是教師給學生分配任務,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交流等方式去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其良好的效果,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潛能。
3.努力建立校企合作
我國網絡營銷課程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的實踐機會不足,經驗的缺乏讓學生畢業后找工作時不能迎合市場的需要。因此,為了彌補教學的不足,對于實訓平臺的建立是刻不容緩的。但是部分校領導認為校企合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實則不然。學校可以承接企業的網絡營銷任務,然后將任務分配給學生,這就是將學生投放到實踐的環境中去了。同時,學校可以邀請電子商務企業的領導來學校辦講座,揭開網絡營銷的面紗,讓學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明確了目標,才能有一個具體的動力和方向。
作者:劉競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商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