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保障工程論文

保障工程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9 09:23:2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保障工程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保障工程論文

篇(1)

按照結構類型對房屋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四種:剪力墻結構、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混合結構。結合上海浦東新區保障房的結構特征,85%的保障房采用的是剪力墻結構,因為大部分保障房是高層建筑,住宅空間不大,需要選擇抗水平力的結構[1];約10%的保障房采用混合結構,因為這種結構適用于底層建筑;在一個整體建筑中,如果其下層是大型超市、商場等對空間需求較大的建筑,則要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物高度和質量控制難度成正比,也就是說,樓層越高,其質量越不好控制。

2上海浦東新區保障房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裂縫、滴漏、下沉問題多

滲漏是上海浦東新區保障房的主要問題,新區保障房的裂縫、滴漏、下沉問題日趨嚴重,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眾多。一是因為新區的建筑量大、參與施工企業多、有的企業對質量把控不嚴格而造成一些質量問題,導致跑冒、滴漏現象經常存在;二是因為高層樓體因“風壓較大”,容易造成外墻滲水,只要樓板或墻體有一絲裂縫,無孔不入的水就會侵入,從而加劇跑冒滴漏現象;三是由于一些難以避免的因素,例如建筑樓體用的混凝土、鋼材、金屬窗框等,他們本身就屬于親水性建筑材料;四是施工過程中,并未對整個工程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如一些剪力墻體的螺栓洞沒有完全堵住、為增加保溫功能使用的錨栓留下的裂縫、砌體時的磚頭縫等,這些都容易造成滲水現象;五是在建造地下變電站或車庫時,只考慮如何充分利用保障房地下面積,對水進行攔截圍堵,并未進行合理疏導;六是為未來會使用的功能而留的洞也成了裂縫、滲水的“新戰場”。雖然淋水實驗利用水往低處流的原理可以檢查出一些縫隙的存在,但在建筑體中,水也可能往高處流,因此,淋水試驗并不能百分之百解決水滲漏問題。新區也對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試圖改善這個問題,從源頭上解決造成裂縫的因素,但收效甚微。

2.2建筑材料易出問題

質量是一切建筑的生命,材料的選擇和使用關乎到質量的好壞。目前新區保障房也存在一些質量問題。

1)是建筑材料本身有問題。大部分建筑材料屬于脆性材料,根據建造結構相互之間層次多、連接多,容易出現裂縫、滲水問題。

2)是檢測指標的不全面性。一些材料檢測合格,但只是符合當時指定的檢測指標,其他指標則不一定符合,導致材料綜合性質量出現問題。

3)抽檢力度的全面性問題。為了有效監控建筑材料質量,新區對材料進行抽檢,但檢測的只是該材料最重要的性能,其他可能導致嚴重問題的性能則未檢測。例如,以前只對鋼筋的力學強度進行檢測,未對重量偏差進行抽檢,導致建筑物出現質量問題。

4)隨著我國整體建設規模的壯大,一些優質材料的可選擇性日漸減少,并且他們目前不具有可替代性。如建筑用的沙子,天然河沙是業內公認質量最好的沙子,但在上海地區的建筑市場河沙只有60%,普遍雜質偏多、沙體偏細,最終會導致保溫和砌塊材料的不穩定性。

2.3未結合當地環境

不管是保障房還是其他工程,都要結合周圍環境因素,綜合考慮施工條件和施工方法,以確保建筑質量。上海浦東新區的保障房數量大、面積廣,且有部分住房是建設在圍海造田得來的土地上,雖然其建筑基底已打了地樁,但相對于其他地區,這些區域的相對下沉量較大;有些施工企業對建筑質量把控不嚴,如有混凝土空洞、鋼筋外露等質量缺陷,加之新區又靠近海域,風壓較大、空氣中含的氯離子較多,會對建筑物的耐久性產生很大影響。

3如何提高保障房質量

3.1從采購源頭把控質量關

把控建筑材料質量,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從建筑材料采購源頭控制質量,二是防止偷工減料。采購新材料時,要做到“六查”:一查是否假冒偽劣產品;二查是否有出廠合格證明;三查試驗合格報告是否齊全;四查產品誤差是否在合理范圍內;五查是否破損;六查是否過期。對于鋼材等主要材料要堅持“先檢測再使用”的原則,杜絕使用檢測不合格的材料,從源頭把關,以防不合格材料和配件流入工地。如果質量問題已產生,則應立馬組織專家研討會,快速查清原因,拿出問題解決方案,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將損失減少到最少。

3.2減少常見建筑質量問題

對于沉降、裂縫、滲水等建筑質量常見問題,需明確各方責任,多管齊下。

1)建筑設計部門在設計過程中,對于易出現問題的結構,要設計有效方法,加強出圖審查;

2)施工單位員工應進行職業培訓、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加強施工管理;

3)對于經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如衛生間、廚房滲水問題、溫差縫隙問題等,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要查找原因、分析研究,找出問題源頭,并制定合理有效地解決方案;

4)監理方要嚴格擔起責任,認真履行監理旁站監督制度;

5)建筑材料工廠,尤其是新型材料工廠,在嚴控質量、提高性能、改進工藝的同時,也有義務對使用新型材料的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自我的售后意識;

6)質量監督部門應采用最先進的質量檢測方法和設備,加大檢查、抽查力度。對于在防范建筑質量常見問題的過程中,如果有好的方法或取得顯著進展,可進行推廣、獎勵,將有效方法應用到更多建筑物上,造福百姓。

3.3多方聯手管控質量

保障房建設的質量涉及到多家主體:勘查設計方、承建方、施工方、監理方。對于工程質量問題追究,雖然我國法律出臺了相應的法律追究制度,在減少工程質量問題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需進一步完善提高。對于勘查設計方,一切設計應以質量保證為首要原則,不僅要提高設計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而且要把好出圖審查關,杜絕因圖紙設計疏忽而導致的質量問題。提高工程監督有效性,使用不定時、不定路線的突擊檢查法,確保保障房建設的質量標準。對于出現的質量違規、違法行為,不可姑息,堅決面對問題,做到立查、立辦。

4結論

篇(2)

關鍵詞:校企聯合 導師團隊 畢業論文 質量保障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5(a)-0192-03

針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發展,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對我國高等學校的學生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工科專業而言,近年來國內各大高校更是提出以“工程教育認證”為評價與考核標準,要求人才的培B水平與國際接軌。隨著“卓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的深入開展,國內各工科高校正積極實施各項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1]。畢業設計是高校學生培養的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對學生培養效果的綜合評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近年來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和培養效果卻受到了質疑,一些學者甚至倡導取消畢業設計培養環節。

該文針對上述現狀,提出基于“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工科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針對當前本科畢業設計培養環節存在的問題,闡述“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內涵與教學模式,構建面向“共贏”的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并結合“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進行實踐研究,為提高和保障工科畢業論文培養質量提供思路。

1 當前工科畢業論文教育教學質量現狀分析

根據目前我國各工科高校的教學模式,畢業設計階段的學生培養一般是由指導老師(導師)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學校的教學條件及導師自身的專業背景制定畢業設計題目。根據導師的職稱水平,一個副教授級別的指導老師一般可指導5~6個(甚至更多)學生。師生定期進行交流和現場指導,學校從開題、中期檢查和畢業答辯幾個關鍵環節對指導過程進行整體把關。這種模式存在以下問題。

(1)由于教育資源較為緊張,師生比率較高,為此,一個導師指導多名學生,導致師生交流機會不多,影響完成論文進度和完成質量。同時,由于一個導師擬定的多個畢業論文題目,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單一,且往往缺乏工程應用背景,加上一些學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設計過程缺乏主動性和創新性思考。

(2)畢業設計的指導過程缺乏統一的考核標準和激勵機制,學生指導的水平往往取決與導師自身的責任心和學生的配合度。此外,由于各個指導老師自身的學業水平和專業限制,擬定的課題往往不能滿足當前的人才培養需求,特別是學生所學知識和工程應用之間的融合度不夠。

(3)雖然一些高校對畢業設計過程進行了過程監督,并對論文進行率的考核,但總體而言,由于缺乏嚴格的畢業設計考核機制、指標評價體系和標準,以及各高校片面就業率和考研率的導向作用,學校對畢業論文的把關沒有嚴格執行淘汰機制。

綜合上述分析,有學者認為學生畢業論文質量堪憂,畢業設計已經喪失了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2]。但是,筆者認為雖然當前的畢業設計存在諸多問題,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別是對工科學生而言,畢業設計是學生培養的最為全面的一個環節,是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環節;同時,畢業論文的撰寫本身也是對學生專業寫作能力、專業知識的組織能力和現代設計工具的運用能力等的提高過程。為此,急需建立和健全工科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保障體系,有效提升學生培養質量。

2 基于“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

2.1 “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內涵與作用

導師制是最初是由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提出并實施的,國內最早由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等高校引入研究生階段的培養[3]。近年來,隨著本科教育規模和質量提升的需要,一些高校將導師制引入到本科生培養過程中。但是,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國內高校師生比高,缺乏合理的導師隊伍;其次,由于導師自身的學術和專業水平限制,僅僅依托學校資源建立導師制度,學生的培養往往難以保證“卓越人才”培養的工程化和創新性要求。

該文提出在工科畢業設計培養環節引入導師團隊制度,并結合工科院校的自身特點建立“校企聯合導師團隊”。針對“卓越人才”的培養要求,結合工科高校和各類企業(特別是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企業)的人才培養特點,以不斷滿足學生個體需要和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要為目標,以高校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為基礎,將研究生教學中普遍采用的“導師制”和企業人才培養的“傳、幫、帶”模式嚴密地組織起來,發揮各專業導師的學科理論優勢和企業的實踐條件保障,形成一個有明確任務、職責、權限,互相協調、和諧發展的應用性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其優勢體現在:(1)學生培養方面,工科學生培養的特點是強調工程應用能力。學校教授的理論知識如果不能在生產實際中有所體現,往往造成學生“學無所依、學無所用”的心理,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雖然高校設置了很多實踐環節,但離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有很大差距,“校企聯合導師團隊”整合了學校導師理論水平和企業導師的應用能力,對學生形成更全面的培養。而畢業設計以實際企業產品為設計對象,更容易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創新思維。(2)導師自身能力提升方面。要達到良好的學生培養效果,導師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也需要不斷的完善?!靶F舐摵蠈焾F隊”的畢業設計培養模式,充分體現“教學相長、團隊互補”,導師(特別是年輕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的輸出主體,也是能力提升的輸入對象。高校和企業導師分別通過團隊的交流和協作,掃除自身知識的“盲點”,不斷優化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能力。(3)學校和企業“效益”的方面,學校和企業作為學生培養的主體,強調各自的社會責任的同時,也要求提升自己的“綜合效益”。 “校企聯合導師團隊”制度緩解了高校在畢業設計培養環節中的“師資力量”和“實踐條件”的不足;企業在學生培養中鍛煉了自身的技術隊伍,儲備了技術人才,也提供了“產、學、研”合作的契機,從而形成校企間的“雙贏”局面[4]。

2.2 基于“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畢業設計質量保障體系的實現

基于“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畢業設計學生培養的實現方式如圖1所示。

實施過程重點圍繞提高畢業設計的培養質量,從“引導面”,“著力面”和“支撐面”三個角度建立完善的學生畢業設計的培養體系。

(1)政策引導方面:立足于學校和企業的“互惠共贏”,以“產-學-研”多元合作為基礎,建立人才培養和科研產出的校企共贏的協同培養模式。挖掘一批有實H工程需求的畢業設計素材,結合企業產品開發實際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工程能力培養和提高。

(2)制度保障與支撐方面:項目的實施需一定的制度保障,特別是學生培養質量的閉環保障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合理設置各個環節的質量考核制度,從知識體系、導師配置與責任、獎懲制度等各個方面予以制度化和規范化。

(3)具體實施過程中:明確校企聯合的學生培養目標,并以學校當前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基礎,完成課程建設、完善培養體系,最終建立穩定的培養基地和培養方案;重點建立校企聯合的多導師培養團隊,根據專業特長合理配置導師隊伍;進而結合學校和企業自身特點,完善學生畢業設計所需的基礎軟硬件條件。

“校企聯合導師團隊”模式的構建和畢業論文的質量保證離不開完善的培養過程動態監督機制,對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動態監督,以保證整個畢業設計過程的順利進行。學校和企業需充分溝通,建立從主管部門到導師團隊的保障主體,對學生畢業論文期間的選題、開題、中期考核和論文答辯進行動態監控,監督和考核的對象不僅是學生,對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也需合理地進行考核與監督。

實踐過程中,根據“工程教育認證”對畢業設計環節的培養效果提出的量化指標梳理相應的培養主體,如表1所示。指標涵蓋了工程知識的應用、問題的把握與分析、研究能力的培養與職業規劃等12項具體內容,具體指標的實現過程需綜合考慮高校和企業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合理的培養任務分解與指導。根據表1,傳統的畢業設計過程一般難以達成“工程教育認證”評價指標,“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畢業設計學生培養過程將高校和企業的優勢進行挖掘,更能體現“卓越人才”的培養要求。例如:研究能力和現代工具的使用主要是學校培養內容,“工程與社會”需求、“職業規劃”和“項目管理”等是企業的優勢,而對“問題的分析”、“個人和團隊”協作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需貫穿與企業和高校學生培養的各個階段。

3 結語

該文分析了當前本科畢業設計培養環節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內涵與教學模式,構建面向“共贏”的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并結合“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進行了分析。綜合而言,“校企聯合導師團隊”的畢業設計培養模式更好地貼合了工程教育認證的指標體系和要求,對“卓越人才”培養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條件,為提高和保障工科畢業論文培養質量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 董云飛,鄭麗波.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4(5):157-159.

[2] 邵維加,黃建榮.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運用[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0,26(4):54-60.

篇(3)

關鍵詞: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質量保障;CIPP

作者簡介:呂璞(1981-),男,陜西西安人,大連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陶玉萍(1980-),女,河南南樂人,大連交通大學研究生學院培養管理辦公室主任,講師。(遼寧 大連 11602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度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JG12DB059)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2-0020-02

我國開展工程碩士的培養工作已有近30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為國家經濟建設輸送了大批高層次的工程類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高水平工程類人才需求。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造成這類工程碩士的總體培養數量和在整個研究生教育中所占有的比例依然很小。而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結構轉型調整的關鍵時期,急需大批具備高層次專業知識和高水平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2009年為適應社會需要,國家開始面向應屆本科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出現加大了國家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也滿足了社會的用人缺口。但是由于在職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受到社會各界的許多詬病,因此全日制工程碩士在發展之初就應建立合理有效的質量保障體系,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相關研究評述

目前相關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培養和質量保障兩個方面。

工程碩士的培養方面:鄭冬梅[1]通過詳細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碩士的課堂、實踐教學和論文培養情況,提出了加強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強調制定相適應的培養方案和體系。王鈺[2]等,以清華大學為例,在總結多年培養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活力的工程實踐人才,并建議建立綜合質量評價體系,對培養適量進行評價。楊寧[3]在其論文中,將我國工程碩士的培養模式和發展歷史與美國專業學位碩士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比較,總結了美國專業學位碩士培養中的先進經驗,對我國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工程碩士質量保障方面:姜爾林[4]等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分析得到了影響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保障工程碩士培養質量的措施。古瑤[5]等對工程碩士的培養管理體系進行了研究,結合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和特點,引入內控機制理論,構建了較為科學的培養過管理體系。仇國芳[6]分析了培養質量在工程碩士教育中的重要性,建立了科學準確的培養質量觀,并以此為基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程碩士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劉惠琴等、祈保華[7])從政府和社會對工程碩士教育質量起到監督與引導的作用方面進行了研究。

從以上評述可以看出,大多關于培養質量的研究都側重于對結果的評價分析而忽視了對培養過程的評價。因此本文擬借鑒CIPP全過程評價思想,構建一整套適合我國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有效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為我國研究生培養和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參考。

二、基于CIPP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碩士質量保障體系構建

CIPP評價模式是在美國教育評價家斯塔弗爾比姆提出的課程評價模式的基礎上演化發展而來的,又被稱為決策導向或改良導向評價模式。它主要包括背景評價(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結果評價(Product Evaluation)這四個方面。每一種評價的首字母放在一起就變成了CIPP,因此CIPP這個名稱實際是這四種評價的縮寫。

對照CIPP模式這四個評價,具體到全國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的質量保障方面,可以從教育背景、教育輸入、教育過程、教育輸出這四個方面來構建質量保障體系。但是,首先需要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教育背景、教育輸入、教育過程、教育輸出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明確各個方面需要進行質量評價管理與監控的關鍵點。表1是全日制工程碩士質量保障各環節的關鍵著眼點。

依據以上對全日制工程碩士質量保障關鍵著眼點的分析,構建全日制工程碩士質量保障體系,如圖1所示。

1.教育背景

2009年教育部開始面向應屆本科畢業生招收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并且招收比例逐年上升。教育部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的界定是“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復合式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各工程碩士培養單位應根據教育部培養目標結合本單位的教育總體目標和辦學特色制定各自的培養目標。全日制工程碩士是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應運而生的,因此所制定的培養目標必須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的總體發展需要,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真正為社會所用。

2.教育輸入

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教育輸入包括培養方案制定和各類教育資源的投入。其中培養方案的制定必須建立在對相關行業領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結合行業企業自身特點和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宗旨進行具體設置,要體現全日制工程碩士“厚基礎理論,博前沿知識,重實際應用”的培養理念。

教育資源的投入主要包括人力投入、財力投入和物力投入。

人力投入方面首先要確保優秀生源。通過大力宣傳轉變社會上對工程碩士原有的認識和看法,提高其社會認可度,強調工程碩士與工學碩士的地位平等,使全日制工程碩士受到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吸引更多更優秀的學生報考。其次是師資配備,與傳統的學術型碩士相比,全日制工程碩士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具有較為豐富的實際經驗。因此,學校一方面可以從企業聘請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授課或擔任學生導師,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已有師資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財力投入主要包括用于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各類人員薪資、科研教學經費、實驗室建設經費和實踐基地建設經費等,為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提供經濟基礎和財力支撐。財力資源是否充足和是否應用得當將影響到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質量。

物力投入主要包括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所需的各類教學教學設施設備。這其中包括教學設備、實驗設備、圖書資料資源和學習生活設施設備等等。由于全日制工程碩士對實踐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養單位往往需要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物力來保證其培養質量。

3.教育過程

全日制工程碩士教育過程評價是其質量保證體系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課程體系、實踐環節、學位論文三大組成部分。

課程體系是工程碩士培養的關鍵,全日制工程碩士偏重培養高層次的工程領域復合型人才,課程設置要突出這樣的特點,要在體現面向工程的實用性的同時體現出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和知識的先進性與前沿性,使工程碩士具有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和穩固扎實的專業素養。在課程教學方面,全日制工程碩士要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采取結合實踐的多種教學手段和創新的考試考核方法,從而提高工程碩士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其與傳統理論碩士培養的重大不同點。因此,培養學校應該積極創造條件與企業合作,給全日制工程碩士提供機會到科研條件雄厚的大中型企業參加生產實踐,促使他們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此外,高??梢越Y合科研項目,構建多種實踐基地、創新實驗平臺等,從而保障實踐教學的教育質量。

學位論文是綜合體現全日制工程碩士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實踐能力水平的方式。與理論型碩士不同,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論文的寫作過程需要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進行指導,同時對論文完成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和監督,成立包括企業專家和校外專家的專家組對論文的開題、中期和答辯整個過程進行質量把關,嚴格控制學位論文質量。

4.教育輸出

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教育輸出結果進行評價,實際就是對最終培養出的人才進行評價。這種評價關鍵是看所培養的人才能否真正滿足社會需要。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是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就業情況,就業情況可以直接反映全日制工程碩士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程度。另一個方面是社會對這種全新的研究生培養體制的認可程度,社會對全日制工程碩士的評價是這種培養模式是否成功的最終體現。在評價的基礎上,對評定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形成反饋來改進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體系。

三、結束語

全日制工程碩士是我國碩士培養的新模式,如何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質量保障體系是目前面臨的新問題。本文在分析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借鑒CIPP質量控制方法,構建了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全過程質量保障體系,并就保障各環節的培養質量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全日制工程碩士的質量保障不只是一個評價、保障的過程,更是一個通過不斷的實時反饋對培養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的過程。衷心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為我國全日制工程碩士的培養實踐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鄭冬梅.產學研相結合探索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9,(6):46-47.

[2]王鈺,康妮,劉惠琴. 清華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2):5-7.

[3]楊寧.我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0.

[4]姜爾林,馬桂敏.工程碩士教育問題調查[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4):17-24.

[5]古瑤,楊秋波.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內控機制的建構及思考[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3):50-52.

篇(4)

各高校對畢業設計工作的高度重視,已經形成了比較規范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措施,但隨著擴招等形勢的不斷發展,新的問題也在不斷出現:

(1)就業和考研的影響:近年來,由于就業和考研同畢業設計時間上的沖突,部分學生在大四將主要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尋找就業機會和準備考研上,部分學生甚至在找到工作后到工作單位進行企業實習,畢業設計有效時間被人為地縮短。

(2)學生主觀認識不夠,輕視畢業設計工作的重要性:有的學生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輕視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他們認為畢業設計做好做壞都能畢業,甚至存在突擊完成的僥幸心理,更有抄襲的現象出現。

(3)指導教師重視程度不夠:部分老師對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不夠重視,對學生長期放任不管,或者交給研究生進行指導。老師沒能起到很好的監管作用,放松了對學生的過程管理和指導,答辯時給分隨意,造成了畢業設計質量的下滑。

(4)選題不合理,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有部分老師在制定畢業設計題目的時候,沒有從學生的知識結構、興趣愛好和特長考慮。特別是一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老師,缺乏指導畢業設計的實戰經驗,不會根據學生實際特點和特長來制定題目,造成學生無題可選或對所選題目缺乏興趣的局面。

(5)畢業設計時間安排不合理:畢業設計工作時間一般安排在第8學期進行,而這一時期正是學生尋找就業機會和復習考研的關鍵時期。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部分學生需要抽出大量時間來投簡歷和參加面試,還有部分學生積極準備復習考研,求職、面試及考研耗費了原本該投入到畢業設計工作的時間,導致學生對畢設時間和精力上的投入不足。

(6)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盡管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畢業設計管理規定,但在實施細則方面則不盡完善,特別是在“過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從制定題目、審題、選題、開題到中期檢查、預答辯、評閱及最終答辯等環節,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考核指標,導致大部分學生對畢業設計漫不經心,老師指導流于形式。

2加強“過程管理”、完善畢業設計管理體系

針對高校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下滑的普遍性問題,結合我校自身特點,通過建立健全學校及院(系)畢業設計管理及監督檢查機構,完善畢業設計各項管理制度及措施,重點強調內容檢查與“過程管理”,提供資源保障與政策支持,從而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管理體系。

2.1制度化和規范化管理

(1)規范化管理:為做好畢業設計的管理工作,我校建立了校、院、系三級管理體系。學校教務處負責制定規章制度、實施宏觀管理;學院負責制定詳細的實施細則和標準;系一級負責具體的實施工作。(2)制度化管理:學校制定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條例》,對畢業設計的管理機構及職責、選題、時間安排、地點安排、指導教師及學生的職責、論文答辯要求、考核及成績評定的標準、總結及存檔等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2.2嚴格把好出題、審題、選題關

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工作至關重要。選題合適,既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又能使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設計任務書規定的工作任務,取得預期效果。針對出題、審題和選題,學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出題不重復,堅持做到一人一題。學校要求各學院老師所出題目和內容要很好地體現各專業特點,題目盡可能反映當代科技發展水平和最新發展動態。出題目盡可能聯系工程實際、結合科研、生產與實驗室建設任務等。(2)建立以院、系為主的二級審查模式。由各院(系)進行組織,成立審題小組進行分級審題,盡可能把握好論題的性質及其難易程度和工作量,并逐年進行統計,嚴格要求各種類型題目都在要求的比例范圍之內。(3)提前選題時間、題目選取采用“雙選制”。為了使學生對選題有充分的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我校把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時間提前到了第七學期進行。一方面,可使學生更早地熟悉畢業設計(論文)內容,搜集資料,做好準備工作;另一方面,對學生未選的題目,指導教師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修改或審查。學院采取“題目公布、雙向選擇”的做法,組織導師和學生進行雙選,即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已公布的題目。同樣,經審核后指導教師也可采用學生自擬的題目。這樣,確保了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3強調內容檢查和過程管理

畢業設計(論文)過程,指導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組織管理是保障。為此,我校制定了重視“過程管理”的完善、有效的監督檢查機制。

(1)確立以學校、院(系)為主的二級監督檢查機制。為了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過程管理,提高論文質量,學校成立了以主管教學副校長為組長、各學院教學副院長為成員的檢查工作領導小組,以校督導組為檢查專家組定期對學院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情況進行檢查。

(2)嚴格把握三個階段的檢查工作。初期檢查階段:學生完成論文選題后,校專家檢查組、院(系)教研室對學生的論文選題、論文內容、工作量、可行性等進行檢查。中期檢查階段:以教研室或實驗中心為單位采取“預答辯”形式對學生論文的進展情況進行檢查。后期檢查階段:學校督導組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答辯情況、評分情況組織進行檢查,以保證答辯的質量。

(3)推行指導教師“課表制”:指導教師定期指導畢業設計,是穩定學生情緒,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關鍵所在。學校要求將指導教師到南校區指導畢業設計工作列入課表,作為課程對待并對外公布,學校組織督導組進行檢查,教師如按照課表擅自未到則按教學事故處理,老師指導時間固定為每周一次(不少于3小時)。以上方式保證了老師與學生的見面交流指導時間,方便老師的指導與管理。

(4)實行“盲審制度”:即由學校教務處聘請專家對各學院隨機抽查的論文進行集中盲審。盲審分合格、適當修改、大量修改、重做四個評判等級。學生根據盲審意見進行修改,對于要求適當修改的論文,修改后可直接上交;對于要求大量修改的論文,修改后由院(系)擇期組織二次驗收答辯;要求重做的論文,答辯工作將延期至第二年。另外,教務處將根據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開展以及過程檢查和結題驗收質量等情況,最終確定各院(系)的盲審抽查比例,抽查比例不低于5%。盲審制度的建立,引入了一種競爭機制,對指導教師和學生都有激勵,同時,對下一屆學生也是個警示。經過我校6年的實踐檢驗,這一措施對保證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相關數據對比如表1。

2.4提供資源保障與政策支持

(1)“協同為輔”、“適當分流”:應對擴招壓力所帶來的師資不足、設備短缺等客觀存在。學校堅持探索建立校企聯合指導畢業設計(論文)的新模式。鼓勵學生到就業單位去做畢業設計,利用企業的場地和技術力量,完成企業需要的技術課題。實行校企聯合指導方式,一方面,可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實際工程設計和科研的全過程;另一方面,工作單位的實際課題,任務明確,要求具體,時間性強,能激發學生的工作熱情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同時,有利于學生就業后盡早地進入工作角色。這種培養運行方式,學生目標明確,積極性高,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通常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質量能夠保障。目前,學校“祖同菁英班”、“卓越工程師班”、國防生“卓越計劃”等項目的“3+1”聯合培養模式,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生普遍反映在企業的1年里收益頗豐,畢業設計工作完成圓滿。多樣化的培養模式加上形式上的協同合作,保證了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2)“保障為基”、“氛圍為導”:設置補貼環節、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為保障新老兩校區運行后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正常開展,學校為回老校區做畢業設計的保送生、到新校區指導畢業設計的老師提供了交通補貼,為師生交流提供便利和保障。

學校一貫重視開放實驗室的管理工作,每年堅持公布實驗計劃外的實驗室開放時間、開放地點、開放所能提供的設備及臺套數等信息,并在教務處實踐教學網等學校相關網站實時,為學生提供訊息。實驗室開放不僅為畢業設計(論文)提供了必要的工作場地,更給喜好創新活動的學生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3結論

篇(5)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認證培養目標

 

按照石河子大學要求,每四年一次進行培養目標的達成度評價,同時對培養目標進行全面修訂,在四年的實施過程中可進行微調,評價與修訂過程由學院、大學兩級機構組織專家評審,同時著重邀請行業和企業專家參與。經對照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水利工程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設計方法、科學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備農業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二、結合認證標準,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1.課程設置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課程由學校根據培養目標與辦學特色自主設置,能支持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體系設計由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資深教師完成,有企業和行業專家參與,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專業類課程等課程計60余門課。其中,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占總學分的16.7%,學生在從事農業水利工程設計時能夠考慮法律、倫理、經濟、環境等各種制約因素;符合本專業培養目標的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占總學分的29.8%,工程基礎類課程和專業基礎類課程應能體現數學和自然科學在本專業應用能力培養,專業類課程應能體現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的培養。

 

2.實踐環節

 

實踐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與實習、課程設計、專業認識實習、專業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及其他實踐環節等,其中畢業設計(論文)不少于12周,課程實驗8?16學時,課程設計一般安排1~2周。實踐教學體系結構包含課程實踐教學、專業實踐教學和畢業實踐教學三部分。課程實驗包括物理實驗、水力學實驗、土力學實驗、測量學實驗、電工學實驗、材料力學實驗、建筑材料實驗、灌溉排水工程學實驗、水工模型實驗、節水灌溉實驗、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實驗等;課程實習包括測量實習、水文實習、水文地質實習;課程設計包括水文學及水利計算課程設計、灌溉排水工程學課程設計、水工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水土保持學課程設計、節水灌溉技術課程設計、水工建筑物課程設計等;專業實習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

 

還包括其他實踐環節,如:工程技能訓練、科技方法訓練、科技創新活動、公益勞動、社會實踐,結構模型制作大賽、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等。

 

3.畢業設計(論文)

 

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占總學分的16.7%,畢業設計(論文)選題90%以上結合本專業的工程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協作精神以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選題。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題目以所學農業水利工程知識為基礎,同時結合生產科研項目開展,進行綜合訓練;也進行涉及本專業的有關研究熱點進行專題研究,主要分為5個方向:農業水利工程規劃與設計、節水灌溉技術設計、灌區水利工程設計、灌區水利工程管理與施工組織設計、專業相關熱點問題研究(論文)。

 

(2)內容。由水利工程系負責組織畢業設計的選題論證、文獻調查、技術調查、設計或實驗、結果分析、寫作、繪圖、結題答辯等,使學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鍛煉,并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

 

(3)指導與評價。畢業設計(論文)的相關材料,包括設計選題指南、設計任務書、設計開題報告,反映指導教師指導與管理過程的材料:指導教師、評閱教師、答辯記錄等齊全。結合生產項目進行的畢業設計(論文),由教師與新疆天業節水有限公司、兵團設計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興設計院等企業專家共同指導,答辯時有兵團設計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興設計院、新疆天業節水有限公司等企業專家參加。

 

三、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實踐平臺建設

 

為了滿足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學院在校內及校外相關企業建立了專門的專業教學實習、實踐教學基地,先后與新疆天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三峽培訓中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新疆兵團建設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簽訂了長期的合作協議。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實習基地、水文實習教學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實習基地、科研試驗實習基地、水管單位實習基地、設計單位實習基地等10多個實習基地,每年可容納200人左右學生進行課程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

 

四、教學管理和質量保障體系

 

按照“以人為本、全程保障、以評促建、提升內涵”的原則,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學院主管教學領導負責,由水利工程系進行課程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材、教案、講稿審定,同時對課堂理論教學、課程實驗、實踐等環節進行質量考核。農業水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每4年進行一次調整,每年進行微調;教學質量評價由大學教務處和學院組織實施,分為學生評教、大學督導評教和教師同行評教,每學期評教1次。統籌協調教學管理,抓標準、抓評估、抓建設,構建了教學評價與管理并行的質量保障運行機制。

 

1.教學質量體系

 

科學構建了目標與過程并重的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該體系由目標、組織、管理、評價反饋、保障五個子系統組成閉環,通過校院兩級管理、兩級督導、校院系三級保障模式有效運行,形成良性循環,對各教學環節提供了全面質量監控和質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學校實行二級教學管理模式以來,堅持對各院系本科教學工作實施年度考評,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2.教學評估體系

篇(6)

雙導師制實施“不力”的原因分析

1.“雙導師制”的推行缺乏政府相關機構的監管和社會力量的監督。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在我國高等教育中起步較晚,1997年開始試點招生,2004年才擴大規模。面對這一新興的培養模式,政府給予了各培養高校在招生、培養和學位授予等方面極大的自。國務院學位辦在培養方案中明確要求了工程碩士實行“雙導師”制度,但由于缺少政府相關機構的監管和社會力量的監督,使得這一制度的推行缺乏有力的機制保障。盡管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成立了全國工程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對全國的工程碩士教育工作進行指導,但這種指導在工程碩士評估體系尚未形成,各培養高校自主辦學意識不足及外部約束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顯得杯水車薪,雙導師制度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未見得能落到實處。2.高校未充分重視工程碩士的培養,管理制度不健全,“雙導師”未著力推進。高校大力發展工程碩士研究生,是把它作為學校創收的一種途徑和方式。鑒于這種目的,就沒有多少高校真正的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安怀龃髥栴},過得去就行了”是部分被訪者的回答。目前,很多工科院校還是以工學碩士的培養為重中之重,工程碩士只是工學碩士培養的附屬。由于培養未得到重視,各種管理制度和規定也不太健全和規范,“雙導師”制在培養過程中很難按理想狀態著力落實實施。3.企業作為“產品”的需求方未參與到培養中,“雙導師”不能真正落實。工程碩士是為各工礦企業培養高層次的應用類技術人才,根據培養原則,國家是希望企業作為“產品”的需求方參與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但從目前調查的現狀來看,企業缺乏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甚少的企業愿意參與到院校工程碩士的培養中來,頂多給予單位員工課程學習和考試時予以通融或同意本單位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擔任學員的“掛名”企業導師。由于缺乏企業的參與,學生得不到企業方對工程實踐和學位論文等方面進行的有效指導,“雙導師”的落實成為一紙空文。4.校企聯合機制尚未形成,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責、權、利不明確,“雙導師”難以推行。國家設置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初衷是“鼓勵企業和高等學校作為人才需求主體和人才培養主體。在保證培養質量和提高辦學效益的前提下,自主建立培養工程碩士的協作關系”。但從目前的培養情況來看,高校只看重目前工程碩士帶來的豐厚創收利益,而企業把精力放在短期利潤和效益的追逐上,雙方都忽略了能帶來雙贏的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目前,校企聯合機制尚未形成,高校與企業間缺乏人才培養的協調與溝通,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的職責、權利和利益到底如何劃分,都沒有清晰的思路,“雙導師”難以推行[3]。

有效推進雙導師制的對策及舉措

篇(7)

由于發展時間不長,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還屬于我國研究生教育中的一種比較新的類型,這幾年國家對其大力發展,招生數量逐年大幅增加,在如火如荼的發展形勢下,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的發展等原因,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還存在著一些不適應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地方。培養質量是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中心,也是其健康發展的生命線,如何將沒有或缺少工程經驗的生源培養成為應用型的研究生是擺在培養工作中的最主要的問題。

1當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目前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效果與預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從筆者調研結果來看,主要歸納為:①課程結構不夠合理,專業學位特色不夠;②教學內容缺乏工程實踐知識,應用性、跨學科性、前沿性明顯不足;③校內導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缺乏工程實踐背景,調查發現,近40%的教師沒有實踐經驗,近半數的教師實踐時間少于5年。④缺乏完善的學位論文標準,論文內容缺少實踐性和應用性。⑤專業實踐質量難得到保證,產學研結合培養研究生規模不大,合作效益不夠明顯。

筆者調查顯示,在影響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中,認為是實踐環節的占到了39.4%。從企業對工程碩士畢業生認可度的調查來看,企業認為工程碩士畢業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尚可,而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方面存在較大欠缺,等等,這些問題和不足都是在工程碩士教育教學中逐步顯露出來的,伴隨著對工程碩士教育規律的逐步認識,有必要對全日制工程碩士教育實施深層次的系統改革,對這些問題和不足需要盡快加以厘清和解決。

2以工程應用能力為主導,構建科學完善的課程結構體系

2.1以符合企業需求為第一標準構建工程碩士合理的知識結構,首先要結合工程碩士的素質要求、思維特點,建立適合他們的課程體系。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因生源中沒有實踐經驗的應屆本科生較多,因此在課程設置中,應強調專業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應針對工程特點和企業需求按領域設置,由過去的以“學科為中心”轉變為“以工程為導向”,突出“厚基礎理論,博前沿知識,重實際應用”的特點,把培養目標牽引和適應企業需求作為工程碩士課程計劃應堅持的基本原則,課程設置既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以符合企業需求為第一標準。

2.2突破學科界限拓寬專業口徑全日制工程碩士領域的課程應按一級學科甚至跨一級學科來設置,以體現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融合和綜合的特點。設置寬口徑課程,不是簡單地進行學科專業的“拼盤”,而是以某一專業為主,向鄰近學科、專業拓寬,并按主體專業授予學位。拓寬培養口徑的核心問題是依據學科、專業的內在聯系,堅持以綜合為主的原則,重新組織課程體系,著眼于為學生構建“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高素質”的知識結構。根據相應職業崗位對人才規格和口徑的要求,不僅要掌握本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要掌握跨學科領域的相關知識,強調復合性、應用性、創新性。

2.3構建“模塊式”課程結構體系為了防止全日制工程碩士生成為學術型研究生的“翻版”,應圍繞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職業性、實踐性,將行業組織、培養單位和個人職業發展要求有機結合起來,把“模塊式”課程體系作為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設置的主要方式,構建具體職業要求所需的知識系統。要根據工程問題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分模塊化開展教學,可將全部課程分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和實踐模塊,而把實踐模塊作為其中的建設重點。采用模塊化課程具有如下優點:首先模塊化課程體系通過整合不同學科課程來實現對學員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全面培養。其次可以靈活的增減設置課程,根據實際需要來不斷的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能。

3加大工程素養培育力度,努力搞好“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3.1大力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師資和導師的工程背景和素養是保證全日制工程碩士實踐教育水平的關鍵因素。提高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必須要針對性的加強“教師-工程師”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要堅持校內選拔、兼職選聘、人才引進相結合的原則,突出工作背景、項目研究背景,高標準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可以選拔校內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工程實踐經驗的優秀教師進行授課,另一方面,應主動與企業建立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從實踐工作部門引進一些高水平專家、聘請兼職教授等方式,形成一支相對穩定的工程碩士教育師資隊伍。此外,還應積極探索全日制工程碩士指導老師的準入制度,改變以往按照教學課時數、論文數、得到的科研經費數、獲得獎項數等的教師考核模式,在指導教師應聘過程中注重對實踐能力的考核,實施競聘上崗、定期評估制,綜合專家評估組、學生、院系、教學點的意見,給與綜合評價,提高全日制工程碩士指導老師的準入門檻。

3.2構建師資隊伍工程素養培育機制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導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和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這正是長期在高校里從事教學與科研的教師所缺乏的,所以建立師資隊伍工程素養培育機制非常重要。建立師資隊伍工程素養培育機制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通過新教師崗前培訓、在崗教師繼續教育等師資培訓渠道不斷提高其工程素養;二是針對工程碩士教師的實際狀況,每年有計劃的選拔一批年輕教師走出學校,參與企業工程實踐,通過科研合作了解行業的新技術、新標準等,從而豐富實踐經驗,提高工程教育水平和應用技術能力;三是在產學研聯合培養機制的建立和運行過程中努力提高教學師資和導師的參與度,通過這些措施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師資隊伍工程素養培育機制[1]。

3.3充分發揮“雙導師制”培養方式優長雙導師制是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的一大特色,在培養過程中要充分發揮雙方導師在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指導上的特長,落實好專兼職導師的崗位責任,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校內專職導師除了要具備較高學術水平,還要具有豐富的實際工程經驗,工程碩士在校內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理論上的問題可以請教校內導師加以解決。校外兼職導師一般是長年工作在工程一線具有豐富工程實踐和工程管理經驗的工程科技人員、企業高管、技術精英,如果在遇到工程實踐上的問題,可以向校外兼職導師請教研討,幫助解決。通過這種雙方導師制的培養方式,共同保障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2]。如我校近幾年就根據合作培養協議,聘任了145名工程碩士校外兼職導師,他們在我校工程碩士培養中的工程實踐指導、論文環節、課題具體實施過程中把好技術質量關等方面都發揮著重大作用。

4創新工程實踐培養環節,建立常態化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

4.1制定明確的專業實踐目標和規劃由于全日制工程碩士大多是應屆本科畢業生,欠缺對企業運作方式的了解和工程實踐鍛煉,因此專業實踐的根本目標就是通過深入企業開展專業實踐,加深對企業文化的體驗,增強對工程的感性認知,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在實踐前制訂專業實踐計劃;實踐過程中深入企業,體驗企業的文化和運作方式,同時解決主題明確且有一定難度的實際問題;實踐結束后再企業實地考評,并進行總結。專業實踐一般與論文撰寫結合起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專業實踐中切實結合企業需要,應用專業理論、先進方法和新技術,逐步深入地去真正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學生通過這樣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由淺入深的系統培養,提高了認識和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4]。

4.2建立常態化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常態化的產學研結合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可彌補培養脫離工程實際、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可有效提高工程碩士培養質量和學科建設水平。對于進一步促進學科融合,實現資源整合,打造實訓平臺,拓寬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聯合基地建設及校企合作的深層次融合也對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市場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全日制工程碩士結合專業學科背景,選擇就業發揮更大作用?;氐慕ㄔO應以企業為主導,讓學生在企業中將所學直接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生產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建立反饋機制,學校根據反饋調整教學,從而將教學機制和創新實踐機制有機連接起來,并形成良性互動。

4.3我校在產學研聯合方面的實踐探索我校在市教委專項資金支持下,圍繞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控制工程四個主干學科的相關領域分別與北京市相應知名企業和研究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密切合作關系,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完善配套實驗條件的、內容和任務密切關聯、相互支撐、總體目標相統一的集成化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學校和企業通過合作承擔的科研項目共同培養研究生,雙方一方面共同申請國家、省部和北京市縱向科研項目,另一方面針對企業技術需求合作橫向課題立項研究。工程碩士的論文課題則主要來源于這些共同承擔的科研項目。我?;亟ㄔO成果表明,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對提高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具有巨大的積極作用,也為企業技術攻關做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例如:我校與北京賽科希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和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雙方共同建立了“非牛頓流體流變學特性測試系統研究及應用”科研平臺,通過對該平臺的應用開發,完成了19類產品研發和生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8年該項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9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5雙導師分工合作共同指導,實現學位論文關鍵環節有效控制

5.1選題應有工程背景和實用價值首先可結合實習單位或預就業單位,本著來源于生產實際和具有實用價值的原則進行選題,論文應能應用學科前沿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去解決企業在工程技術中的急需難題;應結合企業單位的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生產關鍵,或開發出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特別注重研究成果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突出論文選題的應用性、現實性和經濟性;論文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專題研究、案例編制、工程設計、調研報告等。選題時除了研究生必須撰寫文獻綜述及選題報告外,應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組成工作評議小組對選題是否科學,有無研究前景,依據是否充分,研究方法、工藝流程是否合理進行審議,然后就開課是否通過給出結論性意見[5],這都對提高學位論文選題質量起著非常重要作用。

5.2雙導師密切配合做好論文指導在論文指導方面,為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要充分發揮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下實行密切配合的雙導師制的指導優勢,加強校內外導師的合作。學校導師主要從專業理論的高度提升論文的水平,并且按照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規范來進行要求;企業導師主要負責幫助和引導工程碩士的學位論文與企業的生產、工程實際密切結合起來,把好應用關[5]。這種基于校企聯合的相輔相成、互相取長補短的雙導師制的確對工程碩士做出較高質量和較高水平的學位論文大有裨益。

5.3建立科學的論文質量評價體系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質量觀,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全日制工程碩士論文評價體系,而不能照搬學術型碩士論文的評價標準。論文質量應以“研究項目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研究成果的先進性,獨立的研究開發能力”,“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來評價,同時重視應用價值和學術價值的綜合。校內評價應與企業、社會等外部評價有機結合,以起到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過程的有效監控和督促作用,通過建立這樣的論文質量評估反饋機制,可以更好地促進全日制工程碩士教育健康和諧的可持續性發展。

綜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是一種特殊的學位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必須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實踐環節、論文撰寫等方面充分體現出工程碩士教育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全日制工程碩士教育健康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媛,羅瓊.淺議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機制[J].中國電力教育,2010(33):46-47.

[2]祁保華(導師:余達淮).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河海大學碩士論文,2005(12):24-25.

[3]王鈺,康妮,劉慧琴.清華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2):5-6.

[4]虞翔.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實踐階段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1(5):200-201.

[5]李成峰.全日制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33(3):336-3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av网站| 风流少妇按摩来高潮| 五月色婷婷丁香无码三级| 无遮挡又黄又刺激又爽的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aⅴ激情无码久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久久tv中文字幕首页|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欧美午夜刺激影院|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免费观看国色天香|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色网址|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av一区最新精品|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真人与拘做受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麻豆久久久9性大片| 夜鲁鲁鲁夜夜综合视频欧美| 无线乱码一二三区免费看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免费shipin|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五月婷|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