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8: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校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年來隨著教育學與心理學理論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各大高校在美術教學中更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及主觀能動性,這使得學生的創造能力及創新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有一個我們不能忽視的突出問題也隨之而來,那就是在我國當前的美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內容與教學形式的分離,具體來講就是,在現如今的美術教學中,它的整體形式是與現代美術教學改革要求一致的,可其本質其實是教學內容與形式不協調的。
2.高校美術課程教學的改革途徑
從我國高校美術課程教學效果來說,在美術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使得我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進行教學改革。
(1)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其實是一個很難改變的東西,我國的絕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觀念,而這些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貫穿并根深蒂固的存在在我國的整個美術教學中,它不僅影響了課程教學的時效性,卻嚴重束縛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我們的老師一定要以教學改革內容為標準,并結合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從本質上改變教學理念,解放學生的思想,進而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及創新思維得到提高。
(2)加強教學思路設計
眾所周知,教學設計是教學實踐的基礎,也是課程教學的總體思路,是教學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它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情況,而老師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重視教學思路的設計,不可馬虎了之。詳細說起來,就是教學設計要以課本為標準,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熟知課本內容,明確教學目標。
(3)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隨著信息化時代進步,各項先進的科學技術也為美術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將課題制教學模式引進,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同時老師還應根據每一位學生不同的性格,給予他們表現自我和自由表達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調整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應該是形成性評價,而不是解決具體問題,得到正確結果。它應該反映出學生在學習中的發展過程及成長歷程,及時調節和反饋學生在動態教學中的執行情況及執行效果,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3.結束語
高校年鑒同畫冊、電視宣傳片、報紙等信息媒介一樣,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真實性,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高校管理和高校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宣傳交流作用。展示高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僅僅通過報刊、網絡的典型報道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多種渠道才能更有說服力。高??梢酝ㄟ^高校年鑒向社會全面系統、真實充分的展示自身形象,高校年鑒記錄了高校實力、榮譽、業績、圖表等大容量的信息,記錄了高校的年度情況,用事實再現了高校的辦學實力和辦學特色,通過向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兄弟院校贈送、交流等方式,讓社會、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了解高校的辦學全貌,進而支持高校的建設和發展。近年來,湘西自治州民族廣播電視大學通過向州委、州政府、州教育局的相關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贈送《湘西自治州民族廣播電視大學年鑒》,讓他們充分了解了該校的辦學定位、辦學思路、辦學特色和辦學成績,引起了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為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資政教化的作用。高校年鑒的主要讀者就是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學校領導及相關科室人員。高校年鑒資政就是靠信息資料來幫助相關領導及人員全面了解高校情況,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從而提高管理水平。高校年鑒作為高校的“百科全書”,以濃縮而密集的資料,記錄了高校全方位情況,從中可以查到各類大事、要事和各類統計數據等,為各級領導及相關人員提供橫向可比、縱向可鑒的豐富資料,從而使領導的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同時,高校年鑒還可為高校其他管理人員撰寫領導講話稿、總結及查閱資料等提供方便,是省時省力的便捷辦公工具。另外,高校年鑒具有教化作用。高校年鑒以客觀實事為依據,以其連續性不斷地記載了高校發展演變的歷史,記錄了高校全體師生員工艱苦創業、攻堅克難的動人事跡和豐碩成果,高校年鑒是高校校園文化的載體,是高校對外的窗口和名片,也是高校的精神家園,它不斷地激勵和感化后人自信、拼搏、奮進、超越。同時,高校年鑒記錄的動人事跡等也為高校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兩個文明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湘西自治州民族廣播電視大學年鑒》和校史記錄了該校建校31年來的辦學歷程,其中老一輩教職員工敢為人先的膽識、獻身事業的激情、諳熟業務的素質、同舟共濟的態度和艱苦創業的動人事跡,已經成為該校寶貴的精神財富,無時不激勵著該校教職員工奮進,推動著學校發展。
三是存史鑒戒作用。高校年鑒逐年編寫,確保了年鑒資料的連續性和完整性,記載了高校的辦學成果和辦學經驗教訓,記錄了高校的基本情況、辦學的新成就、新經驗和重大事件,是高校的史料和檔案寶庫,是一部高校年度管理的綜合性史實資料工具書。同時,高校年鑒還具有鑒戒作用。高校年鑒在記敘高校發展的同時,記錄了高校發展行之有效的做法、步驟、措施等,既有典型經驗,也有失敗教訓,可為相關人員總結過去,分析現在、謀劃未來提供鑒戒,可規范高校全體教職員工的言行。
二、對高校年鑒編撰工作的建議和思考
黨的以來,我國的政治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也促進了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壯大。許多高校也將編寫高校年鑒工作提上議事日程,紛紛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編寫高校年鑒,年鑒編撰的質量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高校年鑒編與地方年鑒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下面,筆者結合《湘西自治州民族廣播電視大學年鑒》編撰,對高校年鑒的編寫工作談幾點建議和思考。
一是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高校年鑒編撰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是前提。編撰年鑒是高校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它在高校深化改革和兩個文明建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該項工作,親自抓。高校各級領導及廣大師生員工要充分認識到高校年鑒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和意義,支持年鑒編撰工作,為年鑒編撰提供客觀真實豐富的資料,要意識到編寫年鑒即可以宣傳交流、資政教化、存史鑒戒,也可以促進學子與母校的聯系,是學校辦學的軟實力。只有思想統一了,認識提高了,才能形成工作合力,學校領導才會重視年鑒編寫工作,從而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確保年鑒編寫工作的順利開展。湘西自治州民族廣播電視大學黨委領導班子成員高度重視年鑒編寫工作,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年初與學校教學、管理等工作一并列入工作要點,確保了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是要穩定隊伍,健全機制。年鑒編寫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將學校的總結、文件制度等收集整理一下就行了,不需要加工,這樣編出來的年鑒見不到人和事,沒有典型材料,不具有可讀性,不能發揮年鑒應有的作用。編寫年鑒是個細活,不僅要求編寫人員要有較高的文字駕馭水平和全局觀念,更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耐得住寂寞,要有吃苦耐勞、客觀公正、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穩定的年鑒編寫隊伍、成立相應的機構是做好年鑒編寫工作的關鍵。年鑒編寫人員要有一盤棋的意識,本著對學校歷史負責的精神,用極其認真、細致的態度對待這項工作。湘西自治州民族廣播電視大學成立了年鑒編修工作委員會,由校黨委書記任編委會主任,校長任主審,分管副校級領導任主編,其余副校級領導任副主編,各縣電大站及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具體由校辦公室組織業務素質高、責任感強的人員編寫,形成了年鑒編寫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是要科學規范,客觀真實。高校年鑒框架的設置要科學,要設置好欄目、類目、條目,條目著重反映實質性東西,著重介紹大事、要事、新事,寫出深度,切忌內容空洞、羅列過程和流水帳,避免簡單化、概念化,要精心篩選材料,精選條目,精心提煉標題,力求寫出新意。同時,語言要規范。語言表達要開門見山,直陳其事,要用平易樸實語言,將事實交代清楚,不需要用修飾性文字,或妄下評語;用事實說話,寓觀點于事實之中,不夾敘夾論;計量單位、稱謂、日期等也要規范,在準確表達意思前提下,用最簡潔,最精練文字陳述其事實。另外,要確保資料的全面性、準確性和真實性。無論是教育行業領導者、高等教育研究者還是社會讀者,都想通過年檢掌握準確、真實、可靠的數據和資料,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和判斷。因此,年鑒資料的真實準確可以說是年鑒的生命力,年鑒的數據和資料要經得起實踐、讀者和歷史的檢驗,年鑒編寫人員要堅持實事求是,要本著對歷史、對讀者負責的精神,經常深入到基層,廣泛、及時、全面、客觀、真實的收集信息資料,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湊”,重要的必錄,無價值的不收,年鑒中所涉及資料和數據要認真核實,確保年鑒資料的翔實、系統、準確和權威,從而提高年鑒總體質量和可讀性。
高等院校行政權力方面的管理,是高等院校要達到學校教育的工作目標,根據某種特殊的制度并且采用某種特殊的方法,從而達到管理和行政的職能,在次基礎上領導學校的師生和,對學校的資源進行充分的使用,并且完成學校的任務達到預定的目標[1]。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對于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和科研活動是具有非常好的幫的,也是保證高等院校進行有效的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行政權力主導的管理模式,在高校中最重要的表現是,在學校解決行政方面的事務和學術上面事物上要經過管理層的行政決定,并且使用行政的權力,從而達到對學校有效管理目的。這種管理方式的優點是:突出行政管理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在進行決策的進程中,如果具有行政調控原因,進程會得到相對較好的控制,并且還會使得決策的有效率的進行。缺點是1)使得專業人士的積極性不能全面的突顯,在行政管理的進程中會因為行政人員在解決學術事物方面具有專業的缺乏,可能會導致偏離學術的目標。2)行政權力主導的模式中,有很大的可能會激發工作者的對抗情緒,從而對教學工作的驚醒有著比較重要的影響。
二、學術權力占主導的管理模式
學術權力主導的管理模式是一種學術方面人才主要管理的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主要從事教學和科研的做出有效的評價、職務上的晉升、對專業人才的聘請、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等等專業化的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是依據學術界公開認同的規則和多年來形成的評價制度,并且尊重學術研究的規律,再次基礎利用學術權力在學術事物中開展的學術管理模式。這樣的管理模式的管理主要人物是具有學術權威的學士和團隊。這種管理模式是一種“教授治?!钡墓芾砟J剑@種模式一般在研究性的學校中較為常見。這種管理模式的優點是:1)對學術的權威和實效性的突出有很大的幫助。2)在進行決策的時候,學術的專業性能夠具有比較好的保證。缺點是:1)由于管理經驗的不夠,有時候會在使用學術權力的過程中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2)會因為教授的權力過于集中,對高等院校學術自由、民主和創新的發展具有不好的作用。
三、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互相滲透的管理模式
因為行政主導的管理和學術主導的管理都具有很多缺點,所以,就有很多專家提出了把這兩種管理模式進行互相滲透的管理模式。這樣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學術團隊具有學術方面的權力而且在學術團隊中,還允許有行政人員參與,行政團隊有行政決策方面的權力,而且也允許相關的學術人員參與行政團隊的決策,這種相互滲透的管理模式對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互相配合使用的實現有著非常好的效果。這種管理模式和目前在很多高校實行的“校黨委的領導,行政部門的負責,教師人員教學”的模式是一樣的[2]。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由于前面兩種管理模式的缺點太多而提出的,這種管理模式有利于解決目前高校之中的權力斗爭,起到一種平衡的作用,能夠相互監督,互相督促,讓每個人都能做好本職的工作。但是這樣的管理模式,管理層的人員精力大部分時間都是放在如何進行權力的分配上,很少集中精力做好自身的工作。甚至還會出現互相推諉互相扯皮的情況。
四、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互相平衡的管理模式
隨著高等院校的迅速發展,高等院校內分工也逐漸的細密,學術團隊和行政團隊組建、人員的分配和劃分都具有比較好的規劃。也正因如此,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相互平衡的管理管理模式也隨之出現,這種管理模式是學術部門做好學術部門相關事物,行政部門做好行政部門相關的事物,兩者互不干預,使得各項工作都能夠逐一的展開。這種管理模式起初的時候,是比較好的,但是隨著這種管理模式時間的增長,問題也就會逐漸的體現出來。隨著時間的增長,會使得高校內部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界限管理模糊,相互交織,從而造成責任不清楚,互相越位不利于高校的管理和發展[3]。
五、結束語
關鍵詞:學生評教;弊端;局限性
中國是一個以教育為本的國家。隨著近代中國的迅猛發展,教育當然也就隨之蓬來。尤其是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高校教育越發成為國家關心的頭等大事。由擴招引發的諸多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國家關注的核心,比如投入、設備以及師資等資源的不足問題,而由此類問題導致的最根本的影響則是各大高校的教學質量。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我評價和自我約束機制,如何構建一個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已成為高校最為關注、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而教育教學質量又是高等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因此,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題。許多高等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的多年實踐已證明,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保證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則是改善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針對這一問題,各大高校也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來應對此類的問題,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生評教也就應運而生。
學生評教就是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安排、教學效果、語言表達、科學性與板書、教態、批改作業情況、作業量、輔導情況等進行評價,給每一項內容打上相應的等級,如90以上表示優,80以上表示合格,60-70表示基本合格,60以下就是不及格了。然后由有關領導合計成明確的分數,反饋給任課教師。這個結果往往會被作為評估與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教師的評優、評職、晉級都有著直接關系。
站在學校的角度來說,學生評教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對領導了解與管理教師教學業務也有一定幫助。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隨之而來的爭議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底學生評教存在哪些弊端呢?本文將分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從學生角度來看
首先,學生評教具有局限性。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應該擁有發言權。與專家評教、同行評教、領導評教等方式相比,學生評教結果較少受到人際關系因素的干擾,信度更高,這一點已經為大多數學者和教師所公認,但是,學生評教也具有局限性。學生社會閱歷較少,知識層面也較淺,因此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和理解難免片面,在評教過程中甚至還會出現情緒化。這也決定了他們對評教缺乏客觀、實事求是的態度。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學得好的學科或學生感興趣的學科,其任課老師往往能得到學生的認同,而學生不感興趣或認為不重要的學科,其任課老師往往不太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教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無論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具體去實施的教學過程,甚至是如何去布置作業都是非常具有專業性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沒有當過教師的人是很難領悟的,更別提沒有過任何社會經驗的學生了。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生評教具有明顯的弊端,對教育教學工作不利。
其次,學生評教具有主觀性。學生處在懵懂時期,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學生違紀是家常便飯,而教師對違紀學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也難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失誤和不足,讓某些學生產生不滿情緒,甚至評教的時候,有些學生會想出千奇百怪的方式來報復平時懲罰過自己的老師。由于評教是匿名的,所以存在學生在點評時漫不經心或言語偏激的情況。甚至有的學生害怕一個人的評教不夠全面,就以各種方式影響和鼓動其他的同學的評判,以此來達到報復的目的。不是所有的學生對評價的目的、意義都很明確,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準確地把握評價標準、掌握評價技能。學生評教,評的是教師教學質量,評的是教師職業操守,而非相貌或性格等。有的學生只看教師行為的表面現象,根本不明白教師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中,也不乏有學生厭倦評教,他們或敷衍了事或者盲目參評,對于他們來說評教已完全失去了意義。
最后,學生評教具有偏差性。各個學生評教的方式不同,給出的分數更是千奇百怪。而且,我們也不能絕對地肯定一個學生給打了90分的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一定比只打了89分的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好。微小的誤差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是合理的、允許存在的,不影響數據的有效性,但對于評教結果的排序和質量等級的確定,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有時0.001分的差距,就可能造成分屬兩個等級的結果,而不同的等級待遇又相去甚遠,甚至會影響到一個老師的去留,這對教師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二、從教師角度來看
首先,學生評教扭曲了師生關系,違背了教育的宗旨。師為尊、師為上,學為卑、學為下,這是我國沿用了上千年的舊道德倫理。在一些傳統教師的心目中,學生就應該聽老師的,古往今來,這個思想根深蒂固。而如今情況完全改變了。學校實行學生評教后,學生也開始對教師有了控制權,甚至有些時候學生比教師的地位還要高。尤其是一些私立大學,因為學費相對來說比較高,以至于學生上課都抱有一種花錢消費的觀念。學生是花錢享受“教育服務”的“顧客”,顧客是上帝;教師是給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服務員”,教師上課時應以讓學生(顧客)滿意為最高目標;教育服務(講課)的質量怎么樣,該由學生說了算。在這種錯誤思想指導下,有些學生上課想來就不來,想走就走,想聽就聽,想玩就玩。聽不進教師的批評和規勸,對教師的懲戒懷恨在心,所以,往往是教師越是對學生負責越是對學生嚴格要求,就越是得不到高分。這就促使一些教師放棄了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按照學生的要求講課和管理課堂,以追求學生的最高滿意度,師生關系被扭曲為與“飯店服務員”和“顧客”一樣的關系。而評教,則成了對服務員滿意與否的問卷調查,完全扭曲了中國傳統的尊師重道的宗旨。這種行動完全撼動了教師的尊嚴以及開展教育活動所必需的權威。因此,不僅對常規的教學活動有著嚴重的影響,而且一些教師心里自然也就難以接受,甚至出現了對評教結果不滿,而跟學校和學生相對立的思想。
其次,削弱了教師的主體地位,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損害了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在當今這個社會競爭尤為激烈的社會,在殘酷的現實下,部分教師為了求生存,為了得高分,在評教實際操作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即一旦要將評教的結果用于教師考核,就會出現教師為了滿意度而一味的迎合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的不良行為,甚至采用各種方法討好學生的現象,使學生評教“變味”。所謂的學生評教,也變的毫無意義。本應是高校主人翁的教師已淪為高校的弱勢群體、“沉默的大多數”,教師的主體地位被削弱。辛勤的付出得不到認可,自己的命運自己不能把握,收入有減無增,那些工作很努力但學生評教結果不佳的教師,常常感覺命運不公,工作熱情被挫傷,分數相對較低的教師也可能產生自責自卑的心理,從而更加影響教學?,F在各大高校中流傳著“末位淘汰”這樣的說法,這種方式是來自企業的管理方法,有著它自身的優點,也有著無法避免的缺點。這種管理方法本身是為了以競爭的壓力來促使發展,而也注定了被管理著中的一些人要輸的命運,也就是如果你通過努力得到進步,同時自身也很優秀了,但是在其他更優秀的人中,你仍然是要被淘汰。該方法不僅讓教師們的尊嚴和經濟利益直接受損,甚至讓教師們工作起來都力不從心了,因為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達到效果。教師反對評師評教也就更加理所當然了。
雖然高校學生評教存在著各種嚴重的弊端,但仍然是中國教育改革的一個新事物,如果能合理地運用,勢必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學生評教方式運用得當,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師和教學管理單位積極改進教學設計、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育創新與進步。而高校管理部門在學生評教結果的認識和應用上的誤區,如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必將危及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評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幫助老師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工作所需,而不是簡單的得出誰好誰劣的結果。高校管理部門應該明確評教的目的,應該尊重每位老師的隱私,讓老師帶著自信走進自己的崗位,帶著對自己的要求走上自己的崗位,讓老師坦然、安然、欣然地工作。只有這樣,才會讓教師們越走越有勁,越走越自信的,我們的教育才能更好地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李琦.對學生評教工作的思考[J].鷺江職業大學學報,2005(3).
2、黃晉,楊建梅,張建剛.基于網絡的學生評教與傳統學生評教的比較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5(5).
3、胡天春.學生評教的現狀與對策[J].經濟師,2004(3).
4、劉丹平,姜曉平.學生評教信息的分析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1互聯網有利于由灌輸方式走向引導方式。傳統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師、課本、課堂為中心進行灌輸的教育方式。互聯網時代,世界變化日新月異,大學生通過網絡離這個“精彩的世界”越來越近時,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簡單灌輸方式,即停留在告訴大學生對與錯、是與非、真與偽、美與丑的事實,要求他們簡單服從這個層面上,就不會有什么生命力可言。雖然教育者“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并不會消失,但是,如果僅僅局限于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為一個不合格甚至不受歡迎的人,教育者必須承擔起“向導”的角色,發揮“引路者”的作用。
2互聯網有利于由等級身份走向平等身份?;ヂ摼W上人人平等,它具備了實踐現代民主教育的環境。網絡空間不是面對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這就提供了師生平等交流的條件,老師以專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現,給學生真誠的關心,就能贏得學生的信任。相反,在網絡上開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級”的觀念,擺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學生可以不理會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師的身份,他們就避而遠之。一旦連交流的對象都難以找到,還談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讓學生察覺出你在說教,他們就會偷偷溜走。因此,從內心深處把學生視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們的思想認識過程,尊重他們的生命體驗,就成為網絡環境中開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須。
3互聯網有利于由封閉思維走向開放思維。由于歷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長期以來處于相對保守、封閉的狀態,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進程,各國經濟發展的相互依賴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聯系,由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對著。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國家個體價值的無限膨脹所引發的各種危機作為參考和借鑒,克服狹隘的文化和價值偏見,使“共同”、“共融”的價值思維成為高校德育思維的基本特征。
4互聯網有利于由單向交流走向雙向交流。傳統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憑借自己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單向的傳授式的教育,教師是“蓄水池”,學生無非是“裝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當學生能通過網絡獲得比教師更豐富、更前沿的知識時,當學生比教師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間,更具備在新的生存空間生存的能力時,德育所具有的傳遞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會也不再是單向的了,師生互動雙向交流才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共同發展?;ヂ摼W為高校師生提供了雙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雙向交流成為互聯網時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觀念。
5互聯網有利于由集體對象走向個體對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體教育,如升旗儀式、校會、班會、黨團活動、社會實踐等。互聯網對其參與者——社會中的個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時代,個人的道德都不只是個人的事。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東西傳播起來更容易,個人的不道德行為對社會發生的影響空前增大。馬卡連柯所倡導的“在集體中通過集體和為了集體進行教育”的長處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學生上網瀏覽信息、選擇信息、下載信息純屬個人的自主行為,由此發生的學生思想問題也越來越趨于個別化,這樣一種現實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關注個體。
6互聯網有利于由他律約束走向自律約束。傳統的高校德育模式講求教師的言傳身教、社會規范的監督,對學生的約束以法律為特征。這意味著,在傳統社會中形成的道德及其運行機制在網絡社會并不完全適用,傳統道德的規范作用顯得比較弱化。所以,網絡社會更需要人們的自律。網絡道德是一種以“慎獨”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獨”意味著人獨處時,在沒有任何外在的監督和控制下,也能遵從道德規范,恪守道德準則。要建立一個“干凈”的網絡空間,需要法律和技術上的不斷完備,更需要網絡中每個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傳統的以法律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須向以自律為特征的教育模式轉變,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習慣和道德信念。
二、互聯網開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徑
1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視野更開闊?;ヂ摼W的發展和在高校的普及應用,給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體、客體、內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價值觀帶來全新的變化和新的拓展。互聯網將成為高校德育的新途徑、新陣地、新載體。由于互聯網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時性,使社會上成功的演講、報告、德育專家輔導、電視教育專題片均可上網,共同進入“虛擬課堂”、“紅色網站”、“理論園地”。大學生只要坐在電腦前點擊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現有的宣傳教育媒體,如報刊、廣播、電視、戶外廣告等,形式上相對獨立,互聯網則可以把所有傳播媒體的信息通過計算機處理后移到網上,實現教育信息與大眾媒體的結合。網絡已經具備了傳統媒介的所有傳播特征,事實上無論是書籍和報刊,還是電話、傳真、收音機和電視都已經成為網絡的內容。
2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擴展。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網上即時交流、現實虛擬、視頻新聞、信息檢索、游戲娛樂、網絡會議等功能越來越多?;ヂ摼W在高校的普及應用必將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從而擴展到教學、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個方面。由于網絡遍及校園的各個角落,涉及所有師生,在這種條件下,全球熱點很快轉化為國內熱點、高校熱點、師生熱點。這種內外熱點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時引導提供了便利條件。另外,互聯網還使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德育工作連為一體。通過網絡,學??呻S時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做到家校結合,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真正意義上形成合力,進一步促進社會大德育體系的形成。
3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間更廣闊。傳統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場地和時間等因素,其覆蓋面有限。而互聯網的全天候貫通、全世界漫游,則開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廣闊天地,主要表現在:一是德育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隨意安排工作時間,而不必拘泥于“兩課”課堂教學。二是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學校的小范圍內,而是走出了校園,更加快速了解學生中存在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三是由國內延伸到國外。過去做思想工作僅局限于國內的信息,互聯網的出現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成了全社會的、開放性的教育空間,增強了高校德育的輻射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信息網絡空間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間就有多大。
三、互聯網推動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現代化
1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豐富。隨著互聯網在高校的普及應用,過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講課、聽報告、讀書會、看電視、聽廣播、開會、談心等,效率明顯偏低,而互聯網使高校德育手段更為靈活多樣?;ヂ摼W給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體現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動;三是逼真。計算機模擬現實,使人如身臨其境,得到切身體驗,使事與理、情與法、形與聲、形與神等有機地交融在一起,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給德育工作對象造成鮮明清晰的視覺印象,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載體所不能比擬的。
2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優勢是互聯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設的四通八達的方便快捷的網絡,使高校學生不必按傳統方式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場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個設有終端的地方都隨時獲取所需的知識,“聆聽”老師的教誨,迅速了解國內外正在發生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信息。互聯網沒有時間上的限制,無論何時大學生都可以上網獲取各種知識,這就為高校德育打破了時間上的限制,拓展了時間上更加廣闊的范圍。互聯網沒有地理空間上的界限,不同學校、不同地區乃至不同國家的學生都可通過網絡共享德育資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應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預警更及時。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發現學生中存在的消極的情緒傾向是十分重要的?;ヂ摼W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預警裝置。當某一個話題在網上有越來越多的人發表情緒化的意見時,當有人在網上提出過激的行為要求時,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關注網絡,這些表現都可以成為有效的信號,提醒注意問題的出現與事態的發展。與現實世界相比,網絡中發表言論與抒感更無障礙,現實中的一切矛盾和內心深處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網絡中無所顧忌地表達。對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視,從中發現問題,及時引導,使問題在萌芽狀態得到解決。
4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聯動更方便?;ヂ摼W為高校德育工作的網上網下聯動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術平臺。高校德育工作者應因勢利導,利用互聯網積極實施網上網下德育聯動,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學生的主動參與,成立各種“工作室”,定期邀請專家學者通過網站聊天室與學生進行交流,開展網上德育,舉辦網絡文學作品大賽、Flash大賽、網頁制作以及電腦繪畫大賽等,引導學生廣泛地參與。同時,還可建立虛擬的“網上社區”,在網上組織網友“虛擬聯歡會”,進行組織生活和政治學習,開展民主評議、交流談心和心理咨詢等活動,在網下可組織網友“現實聯誼會”,以及各種學習交流和科技競賽活動,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優勢,形成網上網下聯動的局面。
四、互聯網為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提供了條件
1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內容更充實。互聯網使教育內容的形態從平面性走上立體化,從靜態變為動態,從現實時空趨向跨越時空,這是以往無法比擬的。學生只要擁有一網電腦,既可方便地獲取校內校外、國內國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種信息,又可與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獲取信息的主動性、自由性和參與性,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德育主體。利用互聯網可以將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聯系起來,使學生交往面擴大,交往層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樣,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態、思想觀念的個體在網絡上相互了解、相互溝通、相互交融或相互沖突,極大地刺激人們的創新意識。
2互聯網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豐富。傳統的信息和知識主要來源于圖書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滯后性。相比之下,互聯網具備信息的豐富性、專門性和更新的快捷性。從信息的容量來看,互聯網的網上信息可謂豐富多彩、浩如煙海。據有關資料表明,1983年全球數據庫總容量是3.1億條,1984年達到10億條,1995年達到81.6億條,2000年已達到100億條以上。這些信息無所不包,內容幾乎涉及人類活動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網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觀上為大學生拓寬視野、了解世界,吸納世界優秀文化遺產,用開闊的眼界看待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高校是相對獨立封閉的小社會,高校酒店在行業中有其鮮明的個性特點,與社會化酒店相比,優勢突出,劣勢也明顯。高校酒店存在兩個方面的優勢,即環境優勢和客源優勢。環境優勢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高校酒店硬環境方面主要體現在環境衛生、安全、優雅,配套設施齊全。首先,高校一般都有封閉式的院落,門衛戒備森嚴,環境比較安全;其次,大部分高校酒店遠離城市鬧區,環境靜謐、優雅、空氣清新,適宜居住、休閑;再次,由于國家對綜合性大學的投入和高標準要求,目前很多高校經合并重組已有相當的規模,而且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各類設施設備齊全,如大型場館、娛樂設施、健身器材等應有盡有,這也是社會上其他企事業單位無與倫比的。軟環境主要指高校酒店大都是人文薈萃之地,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客戶群多為知識分子,他們素質較高,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文明素養??驮磧瀯葜饕歉咝J且粋€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場所,因此,高校酒店擁有良好的團體、會議資源,學校每年都有各類學術活動的開展和接待工作,還有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活動,高校酒店作為其首選場所擁有一定的固定客源;同時,高校師生員工眾多,親朋友好往來也給高校酒店帶來了一定的散客;另外,公安部“嚴禁酒后駕車令”出臺后,有利于學校各類公務接待活動和教職員工就近消費,使得一部分散客不至于外流。高校酒店的劣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地理位置劣勢和內部管理軟實力劣勢。地理位置劣勢主要是大部分高校選址遠離城市鬧區,地理位置較偏僻,交通不便利,出入不方便,尤其是對旅游和商務的客戶造成不便。同時大多數高校酒店建在高校院內,高校院落及封閉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酒店的對外影響力。內部管理軟實力劣勢主要是大部分高校酒店作為學校的經營服務場所,行政管理模式影響較大,產權不明晰,責權利不明確,實行事業體制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可能建立符合現代企業機制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模式,導致效率低下,決策滯后,從而導致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另外,高校酒店的經營管理者大都是由學校委派的,主要是原后勤管理人員,缺乏酒店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
二、高校酒店業營銷現狀
目前,不少中小型酒店的市場營銷仍然停留在模仿的盲目經營和經驗型的松散管理的初級階段單一的依靠傳統的營銷模式,造成業內競爭壓力增大,使酒店經營成效很低,舉步維艱。
(一)產品缺乏創新
在產品上,酒店產品和服務過于雷同,個性產品設計能力和會員增值服務的策劃職能不夠健全,酒店成為單純的餐飲和客房的提供者。隨著酒店產品競爭愈演愈烈,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而酒店在促銷過程中又一味地、盲目地強調自身產品,從而忽略了顧客的心理體驗和個人需求。目前酒店產品和服務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更多地體現人性化,這也正是成熟的、理性的消費者所追求的目標。
(二)單一落后的削價競爭
所謂削價競爭是指企業為改善產品的交易條件和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而單純以降價讓利為手段的競爭。企業通過削價競爭一開始可能獲得較高的銷售額或利潤,但是由于一方的削價競爭,很容易被對手仿效,而一旦被仿效,就會引發整個行業價格大戰,造成過度削價,從而降低所有企業的收人。過度的削價競爭不但會影響所有企業的收入,而且會引導企業走人低質量的誤區,更會失去顧客對該企業的忠誠度。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價格競已經逐漸成為市場營銷的主流。
(三)促銷手段無太多變化
在營銷手段上仍局限于傳統方式。促銷手段無太多變化。只限于傳統的五大促銷手段———廣告宣傳、公共關系、人員促銷、營業推廣、直郵銷售。而對于一些比較好的新促銷手段認識不足或重視不夠。
三、高校酒店可采用的新型營銷策略分析
(一)網絡營銷
網絡營銷對酒店業來說,是一種全新的營銷思想與營銷模式,它也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中國酒店業的網絡營銷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酒店業網絡營銷的趨勢與優點,并結合自身的特色與特點,讓網絡這一技術更好地為酒店營銷服務。互聯網的到來,使得酒店業務的全球銷售成為可能。它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酒店產品信息全天候的傳遞到世界各地,也就是說世界各地的人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通過互聯網了解你的酒店而成為酒店的客人,這使得酒店產品的銷售渠道在空間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由于網絡營銷使得企業的產品開發和促銷成本等相應降低,酒店可以通過建立客房價格自動調節系統,在計算最大盈利的基礎上自動地進行實際的價格調整,并且定期提供優惠,折扣等形式以吸引顧客。還應采取多渠道的營銷模式,通過各種各樣的離線和在線方式推廣酒店品牌,從而減輕對高成本渠道的依賴,以期通過酒店的網站自身增加營業收入。
(二)綠色營銷
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為實現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利益的統一,市場主體根據科學性和規范性的原則,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開發以同其他市場主體交換產品價值來滿足市場需求的一種管理過程。在酒店長遠發展戰略和重大決策中,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謀求可持續發展作為必需和重要的因素予以考慮,重視研究并采取環境資源保護措施。利用綠色技術開發綠色產品和提供綠色服務。酒店的經營管理要與綠色技術相結合,使綠色技術大量運用到酒店綠色產品開發之中。采用清潔生產工藝,采用低能耗的技術。第一,使用綠色建筑材料開辟綠色客房,減少房間物品的洗滌次數,擺放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花卉,降低客房噪音等。第二,開設綠色餐廳,推廣綠色食品。不用化學合成添加劑,不用珍稀動物和野生動物制作菜肴,盡量多地使用具有“綠色標志”的原材料。第三,提供綠色服務。在客人就餐時,服務員推薦、介紹菜肴,力求做到不僅考慮贏利,還應該考慮到客人的利益;就餐后,根據環保要求對快餐容器等進行有效的消毒處理,還提供代客人保管剩酒和提供“打包”服務等。
(三)體驗營銷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酒店顧客的需求特征和消費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顧客更加追求個性化的服務和從酒店產品服務中獲得的情感滿足。即酒店的服務不再始于酒店,結束于酒店,而是從咨詢、預訂之初,直至退房以后的全程服務,讓消費者能夠獲得完滿的酒店服務體驗。酒店體驗型產品是酒店體驗式營銷的基礎,而服務是酒店用以展示和傳遞體驗的天然平臺。因此,做好酒店體驗式服務的產品設計至關重要。酒店實際上向消費者提供的是一種物質產品、服務和體驗的綜合。酒店的產品就是服務,服務的好壞影響直接影響的酒店的生存和發展。個性化服務對每一個酒店而言,都會隨著不同時令段而不斷推陳出新。如何使酒店服務做到深入人心,是酒店運營的關鍵。個性化的服務就要采用個性化的營銷,真正抓住顧客心的,這正是人文的氣息。從本質上來說,個性化營銷并非一種策略,而是一種基本的態度,是信念。人們的消費觀念及消費需求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向高層級發展,消費者已從原有的數量消費、質量消費轉向個性化消費。酒店提供的是生活服務,客人的一般心理總是求新、求異、求變的,比如對于異地的各種文化,人們往往表現得樂意接受。如果在服務中一味去迎合客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勢必導向客戶的“移情別戀”,無法取得理想效果。當然,創新服務不能強加于人,要給客人提供多種選擇的余地,并尊重客人的選擇,做好個性化服務。所以在營銷戰略上,應把忠誠顧客置于組織結構的中心,通過向會員提供超值和可供選擇的服務與之建立長期的密切關系。使老顧客不斷感受到新的服務和新的變化,提升他們對產品的忠誠度。
(四)資源共享,走聯合發展的道路
(一)“普及”就不能僅限于金融專業
我校大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表明:學生對于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跨專業學習實踐的需求廣泛存在。重新構建的金融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線條框架部分即為金融投資實踐教學相關內容,包括課程實驗、交易技能訓練和論文、實習等,所以,金融投資課程和交易技能訓練可對全校學生進行開放選課,此舉也受到了廣大非金融專業學生的熱烈歡迎,與此同時,學校鼓勵所有學生參加各類金融資格考試、各種投資模擬比賽,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高水平金融學術報告,這都為普及教育創造了條件。
(二)證券、期貨和外匯交易的模擬軟件并不相同,但投資所依據的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是相通的
證券、期貨和外匯投資課程強調各自體系的完整性,以此設置的實驗課程便存在重復內容。例如,證券有K線分析、趨勢分析、形態分析,期貨與外匯也有;證券有宏觀環境分析、行業分析,期貨與外匯也有……結果是,各實踐課程的重復部分比特色部分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既降低了學生上實踐課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各投資課程自身特色要點的實踐學習。因此,將相同相通內容從各投資實踐課程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實踐模塊,課程的特色實踐依舊保留,自成體系。整合而節省出來的學時可重新分配到設計性、研究性實驗以及前沿學科內容的引入,勢必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如同投資者有不同風險偏好需要區別服務一樣,金融投資實踐教學也應區別學生需求、提供有差別的教學內容
例如,有的學生擇業定位于投資經紀人,那么,除了經紀業務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外,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投資實踐能力即可,包括看盤、閱讀策略分析報告、買賣交易等;而有的學生則希望成為操盤手,那么,除了掌握較扎實的技術分析理論外,還需要加強看盤及多種技術分析的實踐訓練;如果有的學生準備應聘投資分析師,那2014年第7期中旬刊(總第558期)時代金融TimesFinanceNO.7,2014(CumulativetyNO.558)么,不僅技術分析需要學習與實踐,基本分析的宏觀環境分析、行業分析和公司財務分析等訓練也必不可少。選擇金融投資實踐課程的學生先進行擇業方向問卷測試,然后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內容,以滿足有差別的學習需求。
(四)考慮非金融專業學生所需的必備專業基礎知識,也考慮分擇業方向的學生所需掌握的學習內容,進行實驗及技能訓練教材及指導書的編寫與修訂
為學生理解知識、練習積累、了解工作最新動態與要求提供指導與幫助,如此培養出來的有基礎、有方向的大學生,相信金融專業機構及企業的投資部門也會很樂于接受。
二、老師的言傳身教應遵循理性原則
大學生投資技能的學習和投資理念的培養,需要指導老師在交易實踐上能夠進行正確的引導,用言行向大學生傳遞理性的投資觀念,例如,投資有多種渠道、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過于急功近利反而容易導致投資失誤等。然而,教學師資的實際投資能力制約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實際工作中,可能存在兩種極端現象:一是授課老師從未投資過具有風險的金融產品,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也都沒運用過,教學只是照本宣科;二是授課老師有過長時間的投資經歷,甚至在金融機構從事過相關工作,但喜歡將只適用于個體的追漲殺跌、短進短出等方法在教學交流中表現出來,而沒顧及受教學生的投資風格和風險偏好,兩者都有可能對學生產生不恰當的影響。建議授課前給學生做投資者類型及風險偏好測試,讓其獲悉自己的投資風格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引導式教學,就是老師不充當專家,而是通過案例分析、項目實踐、技能檢驗等,讓學生自己通過知識點實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通過盤面分析驗證各種交易理論和經驗判斷是否符合我國市場現狀、能否提高自己的交易盈利水平,自己是否具有各種投資品種的風險承受能力,與投資者類型及風險偏好測試的結果是否一致……讓學生學會思考、判斷和風險管理,并形成適合自己的操作原則。對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或提出的問題,老師可以設計針對性案例進行再引導,幫助學生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以及能否解決問題,哪些知識和經驗在實際生活和未來工作中確實有用。與此同時,聯合金融企業為課程指導教師提供專業培訓機會,定期組織老師間的教學討論和相互聽課,促進專業教師不斷提升投資指導能力。
三、金融投資實踐課程網絡學習平臺提供輔、交互性和自主性的教學服務
既然所有的投資主體都要在真正的市場中接受磨煉,那么,大學生接受金融投資實踐教育,也應該盡可能多一點機會接觸市場、認識市場和了解市場,所以,金融投資實踐課程網絡學習平臺提供了證券、期貨和外匯市場實時行情的鏈接。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性別、個性、成績等將每3個人編排成一個積極有效的異質小組(PaulJ.Vermette,1998),有了學習伙伴,便能實現角色互依的合作互助學習。例如,學生自主進行家庭理財策劃、股票、黃金、外匯投資分析等:先由經紀人擇業方向的同學搜集市場提供的國內外政治、經濟以及影響行情變化的諸多信息,然后全組一同研究分析,使投資行為緊密結合當前的市場;再由分析師擇業方向的同學撰寫投資策略分析報告,并由操盤手擇業方向的同學根據盤面狀況進行買賣。資本市場瞬息萬變,實盤投資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外匯與期貨市場還有杠杠放大、合約到期等問題,這都是大學生求學期間無法應付的,所以網絡學習平臺也提供證券、外匯和期貨模擬交易軟件的鏈接,即使實盤與模擬在交易心態上存在本質差別。學生們用自己的電腦上網,即可按照課程班級所建立的賬套,依交易時間進行操作,解決了“上課時間不開盤,開盤時間不上課”問題,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專業止損及風險防控意識。老師根據課程需要,設定模擬交易期限,到期將各組業績與實盤進行對比,考慮班級整體盈虧水平或同時段指數漲跌幅度給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