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社會保障研究論文

社會保障研究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3-21 17:09: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保障研究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社會保障研究論文

篇(1)

社會經濟運行體系由社會生產系統、社會管理系統和社會保障系統組成,三者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體系。社會保障制度作為社會穩定機制,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一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已經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原來各企業分散提取和管理,轉變為目前社會化的收繳和管理。但是,現行的繳費方式在實踐中仍存在著諸如覆蓋面小、保障項目統籌層次低、征收力度不夠、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統一等一些問題,難以保證籌集社會保障收入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人口老齡化周期的到來和家庭規模小型化的發展趨勢以及入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都要求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如何改革我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方式,進而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目前理論界的主要觀點是開征社會保障稅以代替現行繳費方式,以更具有法律強制力的稅收形式籌集社會保障資金,擺脫當前繳費率偏低的困境。因而,如何設置我國的社會保障稅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比較和分析各國保障稅收入與各國社會福利支出間的對應關系、社會保障稅的設置方式、社會保障稅的構成要素、社會保障稅的征收管理方式,探討了在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相關重要問題。

二、社會保障稅與社會保障支出的對應關系

縱觀世界各國,目前社會保障收入主要來源于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保障稅或費;二是政府的預算撥款,即政府的一般收入;三是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益;四是各種形式的捐贈。社會保障稅(SocialSecurityTax),又譯成社會保險稅,是為籌集社會保障基金而征收的一種專門目的稅。有的國家薪給稅(PayrallTax)與社會保障稅是作為一個稅種征收的,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也有一些國家征收的薪給稅實際上是按工薪收入預提的個人所得稅。在歐洲的多數國家中,社會保障稅采用社會保險繳款(SocialSecurityContribution)的形式,之所以不稱之為稅,是基于這種繳款具有有償性利益對等關系的考慮。但不管名稱如何,他們的性質和用途相同。除此之外,世界各國大多數以政府的一般稅收收入來彌補社會保障稅收入與社保障支出之間的缺口。一些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非常依賴從社會保障稅獲得資金,而另一些國家則側重于一般稅收收入。社會保障稅在規模和結構上的差異反映了各國組織社會保障的不同方式。按照社會保障稅收入與各國社會福利支出間的對應關系,可將目前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籌資方式劃分為三種類型:社會保障稅與社會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籌資模式;社會保障稅占社會保障支出較?蟊戎氐某鎰誓J揭約耙話闥笆照忌緇岜U現С黿洗蟊戎氐某鎰誓J健?/P>

(一)社會保障稅與社會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籌資模式

該模式的典型國家是德國。德國的社會福利方案體系較為完善,具體包括國家養老金體系、國家醫療保險方案、工傷事故保險、失業保險以及其他社會福利方案。其中,國家養老金體系主要由工資稅提供資助,同時,還從聯邦稅收收入中取得占養老金支出一定比例的補貼。目前這一比例為25%。國家醫療保險方案由社會保障稅提供資金,工傷事故保險幾乎完全由雇主的工資稅提供資金,失業保險幾乎完全由社會保障稅提供資金,而其他社會福利方案所需資金則來源于政府的一般稅收收入。下表列示了德國主要社會福利方案的資金來源。

德國主要社會福利方案的資金來源(1998,%)

1996年德國各級政府的社會保障稅收入總額為6550億德國馬克,而社會福利支出總額為6555.1億德國馬克,二者的比值為99.92%;1997年社會保障稅收入上升到7817.94億德國馬克;社會福利開支為7920.69億德國馬克,二者的比值為98.70%。

以上數據表明,德國的社會保障資金基本上通過社會保障稅籌集,政府轉移支付所起的作用不大,主要用于其他社會福利方案。這也使得社會保障稅在德國的稅收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始終高于直接稅和間接稅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

(二)社會保障稅占社會保障支出較大比重的籌資模式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的都是這種模式,如俄羅斯、瑞典。俄羅斯的社會福利項目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病人以及暫時性殘疾人保險、其他福利。具體地說,養老保險基金中來源于社會保障稅的收入占資金總量的81%,其余7%來源于預算,10%來源于增值稅,2%來源于其他;醫療保險77%來源于社會保險稅收,23%來源于地方預算;失業保險主要以社會保險稅籌集資金,一小部分來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和自愿的捐贈;病人以及暫時性殘疾人保險來自于社會保障稅,而支付其他福利的資金則來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下表列示了俄羅斯主要福利計劃的資金來源。

俄羅斯主要社會福利計劃資金來源的百分比(1995,%)

1995年,俄羅斯社會保障稅收收入為950億盧布,占社會福利支出(1080億盧布)的87.80%。

瑞典的情況與俄羅斯相似,1996年該國社會福利支出總額為3807億瑞典克朗,其中67.61%(256億瑞典克朗)來源于社會保障稅收入。下表列示了瑞典主要社會福利計劃資金來源的百分比。

1997年瑞典用于資助主要社會福利項目的收入的分配的百分比

一、引言

社會經濟運行體系由社會生產系統、社會管理系統和社會保障系統組成,三者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體系。社會保障制度作為社會穩定機制,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一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已經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原來各企業分散提取和管理,轉變為目前社會化的收繳和管理。但是,現行的繳費方式在實踐中仍存在著諸如覆蓋面小、保障項目統籌層次低、征收力度不夠、基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政策不統一等一些問題,難以保證籌集社會保障收入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人口老齡化周期的到來和家庭規模小型化的發展趨勢以及入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都要求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如何改革我國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方式,進而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目前理論界的主要觀點是開征社會保障稅以代替現行繳費方式,以更具有法律強制力的稅收形式籌集社會保障資金,擺脫當前繳費率偏低的困境。因而,如何設置我國的社會保障稅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比較和分析各國保障稅收入與各國社會福利支出間的對應關系、社會保障稅的設置方式、社會保障稅的構成要素、社會保障稅的征收管理方式,探討了在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的相關重要問題。

二、社會保障稅與社會保障支出的對應關系

縱觀世界各國,目前社會保障收入主要來源于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保障稅或費;二是政府的預算撥款,即政府的一般收入;三是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收益;四是各種形式的捐贈。社會保障稅(SocialSecurityTax),又譯成社會保險稅,是為籌集社會保障基金而征收的一種專門目的稅。有的國家薪給稅(PayrallTax)與社會保障稅是作為一個稅種征收的,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也有一些國家征收的薪給稅實際上是按工薪收入預提的個人所得稅。在歐洲的多數國家中,社會保障稅采用社會保險繳款(SocialSecurityContribution)的形式,之所以不稱之為稅,是基于這種繳款具有有償性利益對等關系的考慮。但不管名稱如何,他們的性質和用途相同。除此之外,世界各國大多數以政府的一般稅收收入來彌補社會保障稅收入與社保障支出之間的缺口。一些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非常依賴從社會保障稅獲得資金,而另一些國家則側重于一般稅收收入。社會保障稅在規模和結構上的差異反映了各國組織社會保障的不同方式。按照社會保障稅收入與各國社會福利支出間的對應關系,可將目前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籌資方式劃分為三種類型:社會保障稅與社會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籌資模式;社會保障稅占社會保障支出較?蟊戎氐某鎰誓J揭約耙話闥笆照忌緇岜U現С黿洗蟊戎氐某鎰誓J健?/P>

(一)社會保障稅與社會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籌資模式

該模式的典型國家是德國。德國的社會福利方案體系較為完善,具體包括國家養老金體系、國家醫療保險方案、工傷事故保險、失業保險以及其他社會福利方案。其中,國家養老金體系主要由工資稅提供資助,同時,還從聯邦稅收收入中取得占養老金支出一定比例的補貼。目前這一比例為25%。國家醫療保險方案由社會保障稅提供資金,工傷事故保險幾乎完全由雇主的工資稅提供資金,失業保險幾乎完全由社會保障稅提供資金,而其他社會福利方案所需資金則來源于政府的一般稅收收入。下表列示了德國主要社會福利方案的資金來源。

德國主要社會福利方案的資金來源(1998,%)

方案名稱社會保障稅投資收入預算轉化

養老金75025

醫療保險10000

長期醫療保險10000

意外保險10000

失業保險10000

其他社會福利方案00100

1996年德國各級政府的社會保障稅收入總額為6550億德國馬克,而社會福利支出總額為6555.1億德國馬克,二者的比值為99.92%;1997年社會保障稅收入上升到7817.94億德國馬克;社會福利開支為7920.69億德國馬克,二者的比值為98.70%。

以上數據表明,德國的社會保障資金基本上通過社會保障稅籌集,政府轉移支付所起的作用不大,主要用于其他社會福利方案。這也使得社會保障稅在德國的稅收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始終高于直接稅和間接稅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

(二)社會保障稅占社會保障支出較大比重的籌資模式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采用的都是這種模式,如俄羅斯、瑞典。俄羅斯的社會福利項目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病人以及暫時性殘疾人保險、其他福利。具體地說,養老保險基金中來源于社會保障稅的收入占資金總量的81%,其余7%來源于預算,10%來源于增值稅,2%來源于其他;醫療保險77%來源于社會保險稅收,23%來源于地方預算;失業保險主要以社會保險稅籌集資金,一小部分來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和自愿的捐贈;病人以及暫時性殘疾人保險來自于社會保障稅,而支付其他福利的資金則來源于政府的一般性收入。下表列示了俄羅斯主要福利計劃的資金來源。

俄羅斯主要社會福利計劃資金來源的百分比(1995,%)

項目社會保障稅增值稅轉移預算轉移其他

養老基金811072

社會保險基金9019

失業保險9010

工傷保險982

1995年,俄羅斯社會保障稅收收入為950億盧布,占社會福利支出(1080億盧布)的87.80%。

瑞典的情況與俄羅斯相似,1996年該國社會福利支出總額為3807億瑞典克朗,其中67.61%(256億瑞典克朗)來源于社會保障稅收入。下表列示了瑞典主要社會福利計劃資金來源的百分比。

1997年瑞典用于資助主要社會福利項目的收入的分配的百分比

項目社會保障稅投資收益預算轉移保險費、贍養費用或市政

基礎養老保險6238

輔助養老保險6139

部分養老保險7327

疾病保險99.90.1

工傷保險982

看護津貼95

住房津貼991

養育子女津貼100

贍養補助6733

向家庭提供的住房津貼100

其他項目

自愿者失業保險937

基礎失業保險100

郡級醫療服務費68572

(三)一般稅收占社會保障支出較大比重的籌資模式

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加拿大。加拿大的社會福利計劃主要包括養老金方案、健康保險方案和失業保險方案。其中養老金方案由兩個層面組成,一是固定數額的全民方案,叫作全民養老金方5案,其資金全部來源于聯邦一般性稅收。第二個是與收入掛鉤的方案,這一方案對于魁北克人來說是“魁北克養老金方案”(QPP),對于其他加拿大人來說是“加拿大養老金方案”(CPP)。CPP和QPP的資金全部來源于社會保障稅,前者由聯邦政府和各省(除魁北克外)共同征收,后者由魁北克省征收。健康保險方案的資金主要來自于一般性收入,而失業保險的資金來自于薪金稅。下表列示了加拿大主要福利計劃資金來源的百分比。

加拿大主要社會福利保障方案,1998收入來源分配情況(%)

1998年加拿大聯邦政府社會福利支出為594.56億加元,其中聯邦社會保障稅收入為188.42億加元,所占比重僅為31.69%;該年度各級政府社會保障稅收入為444.11億加元,占社會福利支出(1001.31億加元)的44.35%。可見,加拿大政府實施社會保障計劃、貫徹社會保障法令依靠的是財政支出中對個人的轉移支付,其中聯邦財政把很多稅收收入以轉移支付的形式再分配到個人手中,使之形成個人的消費基金,這些款項構成加拿大社會保障制度運轉的另一大資金來源。二戰以后,這種轉移支付在各級政府中均不低于社會保障稅收入的規模。加拿大社會保障稅收入在其社會保障資金中所占的比重遠遠低于其他國家,這也使得加拿大社會保障稅收入在其稅收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始終偏低。

采用社會保障稅與社會保障支出基本一致的籌資模式的優點在于,該模式容易體現納稅人繳納的稅收與其應得的福利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使福利水平隨著每個納稅人納稅多少而變動。這已成為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一大特點。同時,這種方式也使得政府為社會保險籌資與政府其他職能分離開來,這種分離無疑加強了對社會保障在財政上的監督,因為福利水平是隨著社會保障稅收入的增長而擴大的。該模式的缺陷在于工作在未被社會保險所覆蓋的行業中的人們不能享受福利。這種限制的影響對于那些擁有很多非正式工作、大量個體戶或農村經濟的國家尤為重要。

采用一般稅收占社會保障支出較大比重的籌資模式的優點是社會保障計劃對每個公民來說是自動實現的。在該模式下,享受到福利計劃的公民范圍擴大了,即政府通過預算撥款為每個公民提供社會保障福利。該模式的缺陷是一般納稅人所繳納的稅收與其所受福利之間沒有特別的聯系。因而人們往往希望能夠向政府施加壓力,通過預算來實現福利的增加,而不是提高納稅額。

三、社會保障稅的設置方式

現代各國的社會保障稅制度是多種多樣的,根據承保對象和承保項目設置的方式不同,大體上可以將社會保障稅分為三類:一是單純按承保項目而分類設置的項目型社會保險稅模式,這種模式以瑞典為代表;二是單純按承保對象而分類設置的對象型社會保險稅模式,這種模式以英國為代表;三是以承保對象和承保項目相結合設置的混合型社會保險稅模式,這種模式以美國為代表。三種模式各有特點。

(一)項目型社會保障稅模式

項目型社會保障稅模式即按承保項目分項設置社會保障稅的模式。這種模式以瑞典最為典型。除瑞典外,世界上許多國家如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奧地利等都采用這一模式。

瑞典的社會保障稅按照不同的保險項目支出需要,分別確定一定的比率從工資或薪金中提取。目前瑞典的社會保障稅設有老年人養老保險、事故幸存者養老保險、疾病保險、工傷保險、父母保險、失業保險以及工資稅七個項目,并分別對每個項目規定了稅率。老年人養老保險稅的稅率為13.35%,事故幸存者養老保險稅稅率為1.70%,疾病保險稅的稅率為了,50%,工傷保險稅的稅率為1.38%,父母保險稅的稅率為2.20%,失業保險稅的稅率為5.84%,工資稅的稅率為8.04%。征收的辦法是按比例實行源泉扣繳,稅款專款專用。以前,公司受雇人員的社會保障稅全部由雇主一方繳納,以便于征收管理。總的來看,瑞典的社會保障稅稅負是比較重的。1999年,政府雇員和企業受雇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障稅大致為他們工薪總額的40.01%;自由職業者繳納的社會保障稅,大致為他們直接收入的38.2%。

項目型社會保障稅的最大優點在于社會保障稅的征收與承保項目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系,專款專用,返還性非常明顯,而且可以根據不同項目支出數額的變化調整稅率,也就是說,哪個項目對財力的需要量大,哪個項目的社會保障稅率就提高。其主要缺點是各個項目之間財力調劑余地較小。

(二)對象型社會保障稅模式

所謂對象型社會保障稅模式是指按承保對象分類設置的社會保障稅模式。采用這種模式的典型國家是英國。英國的社會保障稅雖然被稱為“國民保險捐款”(NationalSecurityContribu-tion),但也具有強制性,且與受益并不完全掛鉤。因而雖然稱作“捐款”,實際上也是一種稅,其性質與用途與其他國家的社會保障稅并無軒輊。英國的社會保障稅在設置上主要以承保對象為標準,建立起由四大類社會保險稅組成的社會保障稅體系。

第一類是對一般雇員征收的國民保險稅。它是四類社會保險稅中最主要的一種。該稅的課稅對象是雇員的薪金或工資,納稅義務人包括雇主和雇員。雇員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包括在國家退休金計劃之內的雇員,一部分為不包括在計劃之內的雇員。兩部分雇員及其雇主所適用的稅率各不相同。前者雇員稅率為9.0%,雇主為10.54%,應稅工資最高限額為每周235英鎊(全年12220英鎊);后者則規定有一個起征點,每周32.5英鎊以下免稅,32.5英鎊到235英鎊之間,雇員稅率為6.85,雇主為6.35%,超過235英鎊不再納稅。另外,每個雇主還要繳納稅率為1.5%的國民保險稅附加。

第二類是對全體自營者(個體工商業者)征收的國民保險稅。征稅對象是自營者全部所得。實行每周征收4.4英鎊的定額稅率。起征點為年自營收入1775英鎊。

第三類國民保險都是對自愿投保者征收的,希望取得享受失業保險金的失業者可以繳納此稅,希望增加保險金權益的雇主、雇員和自營者也可繳納。該類稅收按每周4.3英鎊的定額稅率繳納。

第四類是對營業利潤達到一定水平以上的自營者征收的國民保險稅。起征點是年利潤額3800英鎊,最高限額為12000英鎊,稅率為6.3%的比例稅率。

英國的國民保險稅與所得稅一并繳納。

英國社會保障稅模式的優點是可以針對不同就業人員或非就業人員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稅率制度,便于執行。比如對收入較難核實的自營人員和自愿投保人采用定額稅率,征管不會遇到麻煩,對個體或獨立經營的營業利潤按一個比率征收也十分便利。由于設置了起征點,使低收入者的稅負有所減輕,因而英國的社會保障稅累退性要弱一些。對象型社會保障稅模式的主要缺點是征收與承保項目沒有明確掛鉤,社會保險稅的返還性未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混合型社會保障稅模式

所謂混合型社會保障稅模式即以承保對象和承保項目并存設置的社會保障稅模式。美國是采用這一模式的典型國家。該國的社會保障稅不是一個單一稅種的結構,而是由一個針對大多數承保對象和覆蓋大部分承保項目的一般社會保障稅(薪工稅)與針對失業這一特定承保項目的失業保險稅,以及針對特定部分承保對象而設置的鐵路員工退職稅和個體業主稅四個稅種所組成的稅收體系。

1、薪工稅

美國于1937年開始征收薪工稅,當時的目的是為老年人籌措退休金,稅款專用,之后陸續實行殘疾人保險、醫療保險等。美國薪工稅的納稅人為雇主和雇員。征稅對象分別為雇主全年對每個雇員支付的薪金工資額和雇員全年領取的薪金工資(包括獎金、手續費和實物工資)額。在美國,薪工稅沒有減免扣除規定,但有應稅收入最高限額規定。也就是說,薪工稅稅基數額有最高限度,超過部分不再征稅。這意味著每個人繳納的薪工稅有最大限額。薪工稅稅率是統一的比例稅率。雇主和雇員適用的稅率相同。薪工稅的稅率各年度均不一樣,且有不斷提高之勢。1937年稅率為1%,1950年稅率為1.5%,1960年稅率為2.5%,1971年稅率為5.2%,1980年稅率為6.13%,1990年為7.65%。薪工稅實行源泉扣除法。雇員的薪工稅由雇主在對雇員支付工資、薪金時,將稅款源泉扣繳,連同雇主本人應繳稅款,在季度終了后的下月最后一天前申報繳納。

2、鐵路員工退職稅

鐵路員工退職稅是為鐵路人員設計和以為鐵路公司員工籌措退休費為目的的稅。其納稅人為雇員、雇主,課稅對象為雇員領取的工資和雇主發放的工資。該稅同樣有應稅收入最高限額的規定。1980年雇員稅率為6.13%(月工資最高限額為2158.33美元),雇主稅率為9.5%(雇主對每個雇員支付的月工資最高限額同樣為2158.33美元)。此外,鐵路系統也有獨立的失業保險稅,目前稅率為8%,應稅工薪最高限額為每人每月600美元,稅款全部由雇主支付。鐵路員工退職稅也實行源泉扣除法,雇主在季度終了后兩個月最后一天前把自己和雇員的稅款一并繳納到稅務部門。

3、聯邦失業稅

聯邦失業稅是作為聯邦對各州政府舉辦的失業保險提供補助財源而課征的。該稅以在一個日歷年度內的20天期間(按滿20天計算)雇傭一人以上或每季支付工資、薪金1500美元以上的雇主為納稅義務人,按其支付給雇員的工資、薪金總額計征,且無寬免或費用扣除。目前最高應稅限額為7000美元,稅率為6.2%。雇主支付給州政府的的失業保險稅可以從向聯邦繳納的失業保險稅中抵免,最高抵免率為聯邦失業保險稅應稅工薪的5.4%,因而聯邦失業保險稅的實際稅率為0.8%。失業保險稅的繳納,須按歷年編制申報表,在次年的1月31日之前繳納,也可實行分季繳納。

4、個體業主稅

個體業主稅又稱自營人員保險稅,是為個體業主(除醫生外)的老年、遺囑、傷殘及醫院保險而課征的。納稅人為單獨從事經營活動的個體業主,征稅對象是個體業主的純收入。個體業主的起征點是400美元,稅率為12.3%,完全由個體業主承擔。個體業主稅實行同個人所得稅聯合申報的辦法,納稅過程和個人所得稅基本一致。

由此可見,混合型社會保障稅模式的主要優點是適應性較強,可在適應一般社會保險需要的基礎上針對某個或某幾個特定行業實行與行業工作特點相聯系的加強式社會保險,還能讓特定的承保項目在保險費收支上自成體系。該模式的缺點是統一性較差,管理不夠便利,返還性的表現不夠具體。此外,這一類型的社會保險稅累退性較強,再分配的效應受到抑制,社會保險稅的社會公平功能趨于減弱。

四、社會保障稅的構成要素

綜觀世界各國的社會保障稅制度,盡管其設計與實施各有特點,但也存在著一些近似之處,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保障稅的納稅人

社會保障稅的納稅人一般為雇員和雇主。由于自營者不存在雇傭關系,也沒有確定的工薪所得,是否應納入課征范圍,各國的做法不盡相同。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只有納稅才能享受社會保障利益,因而多數國家在行政管理條件可行的情況下,把自營者也包括在社會保障稅的納稅人范圍之內,如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納稅人范圍的擴大,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發展。雇主與雇員納稅人的確定一般以境內就業為準,凡在征稅國境內就業的雇主和雇員必須承擔納稅義務,不論其國籍和居住地何在。本國居民被本國居民雇主雇傭在外國工作的,有些國家(如美國、巴西)也要求繳納社會保障稅。

在各國的社會保障稅體系中,多數項目由雇主和雇員雙方共同負擔,負擔的比例各國不盡相同。有的國家是雇主和雇員雙方各負擔一半,如美國的養老金稅(各為6.2%)、健康保險稅(各為1.45%),德國的養老金稅(各為9.75%)、健康保險稅(各為6.8%)和失業保險稅(各為3.25%)等。有些國家雇主負擔的比例要高于雇員,如俄羅斯的養老金稅(雇主28.0%,雇員1.0%)和加拿大的聯邦失業稅(雇主4.13%,雇員2.9%)等。極少數國家雇主負擔的比例低于雇員,如瑞典的養老金稅(雇主6.4%,雇員6.95%),這主要是由于近年來瑞典政府出于加強福利與成本相聯系的公眾意識的考慮。養老金計劃容易給政府形成較大的政治壓力,因為每個人都想得到養老金,并且越多越好。因此,由雇員負擔大部分的養老金成本有利于抵消這種政治壓力。個別項目完全由雇主負擔,如俄羅斯和瑞典的健康保險稅、美國的失業保險稅等。世界各國的工傷保險稅一般都由雇主負擔,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將福利中的成本分攤到相對的行業和產品中去,同時又對創造更為安全的工作環境起到激勵的作用。雇主所繳稅款可作為費用在計征企業所得稅時全部列支。而雇員和自營人員所繳納的社會保障稅,除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土等少數國家允許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進行限額或定率扣除外,一般國家均不允許扣除。

(二)社會保障稅的課稅對象

社會保障稅的課稅對象是雇員的工資、薪金收入額,有時還包括自營人員的經營純收益額。這里的工資和薪金,不僅包括雇主支付的現金,還包括具有工資性質的實物收入和等價物收入,但工薪以外的股息、利息所得、資本利得等通常不計入社會保障稅的稅基之內。各國一般對應稅工薪有最高限額的規定,即不是對納稅人的全年總工薪課稅,而只是對一定限額以下的工薪收入額征稅。最高限額的高低因國而異,一般在各國平均工資水平的1.2到2.7倍之間變動,并隨著各國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而調整。最高限額的設定,體現了社會保障稅繳納與受益之間的相關性,同時也為那些通過私人準備、團體簽約準備或工人自愿行為補充國家的福利計劃留有一定的余地。美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采用這種辦法。相反,在俄羅斯的社會保障稅體系中,沒有一個項目規定了最高限額,因而其社會保障稅具有很強的收入再分配特征,這與該國所強調的經濟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有些國家既規定了應稅工薪的最高限額,也規定了應稅工薪的起征點,因而應稅工薪即為起征點與最高限額之間的那部分工薪收入,超過最高限額和起征點以下的工薪收入不課稅,如英國、加拿大、德國等。也有的國家只有起征點的規定,如意大利。這體現了對低收入者的一種照顧。除此之外,社會保障稅一般不設減免額或費用扣除額,不象個人所得稅那樣可以從總所得中扣除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費用開支,或者扣除一些個人寬免項目,而是把工資薪金所得直接作為課稅對象。

(三)社會保障稅的適用稅率

世界各國社會保障稅的稅率形式有所差別,少數國家實行單一比例稅率,大部分國家按不同的保險項目設置不同的差別稅率。例如瑞典的社會保障稅按不同用途分為7個保險項目,又按工資和薪金額分別規定了不同的稅率。在社會保障稅率的形式上,大多數國家采用比例稅率。

各國社會保障稅稅率水平的高低,一般是由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面和受益人收益的多少決定的。一般的情況是,剛開征時,保險的覆蓋面小,保險項目少,稅率一般較低。隨著保險項目的逐步拓寬,稅率隨之相應提高。目前,凡是保險受益多的國家,社會保障稅的稅率都比較高。歐洲福利國家社會保障稅稅率一般都在30%以上。根據各國經驗,社會保障稅稅率的高低應當適度,既要考慮政府社會保障資金的需要,同時也要兼顧人民的承受能力。

五、社會保障稅的征收與管理

(一)社會保障稅的征收機構

社會保障稅的征收機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國家的稅務機關負責征收,另一種則是基金管理部門進行征收。

多數國家的社會保障稅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如加拿大收入部負責征收除魁北克(該省養老金稅由魁北克收入部征收)外所有省份的社會保障稅;美國所有的聯邦社會保障稅均由國內收入局征收;瑞典的稅務機關(包括中央級的稅收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稅務機關)負責社會保障稅的征收。將稅款征收集中于一個機構減輕了雇主的負擔,避免了一些重復性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征收效率。

有些國家的社會保障稅則由基金的管理部門負責收繳,如德國和俄羅斯。德國征收社會保障稅的部門是大病基金,這主要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由于社會勞工事物部、財政部以及醫療、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體系之間存在著密切合作關系和共享的數據庫,德國很少發生社會保障稅的偷漏稅問題。雇主及雇傭合同必須在有關政府部門登記以便允許其證實每人總收入及社會保障稅的減免。由于所有社會保障稅都由為在職人員提供醫療保險的組織征收,這使得雇員獲取社會保障的資格同繳納社會保障稅緊密相連,更進一步促進了所有雇主遵守稅款繳納的有關規定。在德國,如果雇主未按時繳納社會保障稅,其雇員將會失去社會保障的資格。對雇員來說,偷逃社會保障稅將會得不償失,特別是醫療保險,因為如果雇員繳納了醫療保險費,其撫養人也將無償獲得保險。這一體系的缺點是雇主的納稅成本較高。雇主需要同許多機構接觸,如每月交納所得稅時需同財政部接觸,每月繳納社會保障稅時同各個大病基金接觸,而且每年向大病基金、聯邦就業服務機構和其他相關機構匯報其雇員數量、雇員收入以及大病基金稅額繳納等情況。俄羅斯3/4的社會基金自己征收社會保障金。這種方法因征收成本較高、征收效率較低而受到批評,因為各基金必須負擔為征收稅金而支付成本,而且還要檢查雇主是否繳納了適當的稅額。由于各基金均獨立征收稅金,因此造成了許多重復性的工作。以養老基金為例,該基金通過一個由約2400個分布于全國各地的辦公機構組成的網絡進行稅款征收。由于企業不配合以及財務上的困難,養老基金很難做到稅款的應收盡收。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前正在運用一系列手段幫助養老基金改進其征收策略,其中包括更改養老金的內部運作方法和程序以及個人帳戶的引入。

究竟由何種機構征收社會保障稅具有更大的優越性,要根據一個國家的實際情況。當一個國家稅務當局的征收行為是有效的并且是高效時,由稅務機關集中征收社會保障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雇主的納稅負擔,并且可能促進稅款的順利征收。相反,當稅務當局的作用較弱時,由社會保障機構負責稅款的征收可能優于稅務當局,因為雇主和員工們可能更愿意將稅款交納給社會保障機構而不是當作一般稅款繳納給稅務局,特別是當他們的健康保障和養老金直接與繳款息息相關時。

(二)社會保障稅的納稅期限

幾乎所有國家的社會保障稅都實行由雇主源泉扣繳的課征辦法。具體地說,雇員應繳納的稅款,由雇主在支付工資、薪金時代扣,最后連同雇主所應繳納的稅款一起申報納稅。無須雇員填具納稅申報表,方法極為簡便。至于自營人員的應納稅款,則必須由其自行填報,一般是同個人所得稅一起繳納的。

多數國家按月征收社會保障稅。如瑞典規定雇主應按月為其全體雇員向稅務機關繳納社會保障稅,稅款應在次月的10日內繳清;德國規定所有雇主和自由職業者都要在每月15日之前把上一月的社會保障稅存入有關帳戶;俄羅斯的雇主按規定應按月向社會基金繳納社會保障稅。

有些國家社會保障稅的納稅期限視企業規模而定。比如,美國要求雇主將社會保障稅定期直接匯往國內收入局,匯款的周期隨企業的規模而不同。大型企業每5—7天匯款一次,小企、比每三個月匯款一次。與美國相類似,加拿大規定代扣代繳總額不超過15000加元的雇主按月申報,總額為15000到50000加元間的,每半個月申報一次,更多的為每周一次。

各國一般對自營者的納稅期限另有規定。如美國規定自營者在繳納所得稅的同時繳納社會保障稅,每三個月預繳一次,每年年底申報所得稅時進行匯算清繳。加拿大要求自營者按季繳納社會保障稅稅款。

(三)社會保障稅的資金管理

經過多年的實踐,各國都形成了核定雇主繳納社會保障稅準確性與誠實度的機制。在一些國家中,這種機制是通過稅務機關和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部門的配合來實現的。比如美國,雇主每3個月向國內收入局提供一份報告,列明已上繳的稅款總額及其在社會保障稅和個人所得稅間的分配狀況。每年,雇主還向養老保險機構提供一份報告,列出其雇員的人數、收入以及從每個人的收入中代扣代繳的稅款。養老保險機構將這些報告和季度納稅申報表作以比較,以核定每份報告的準確性。與美國相類似,德國的雇主每年要向長期醫療基金、養老金機構和聯邦就業服務局匯報雇員收入及年度社會保障稅繳納的數額。各基金管理部門會將從大病基金獲取的稅金的數量與雇主的報告進行對比,以核定雇主納稅的確切性。在其他國家中,這種機制是單純通過稅務機關或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部門來實現的。比如,瑞典的稅務機關有權對任何納稅人的帳目進行審計;在俄羅斯,雇主必須提交報告說明雇員工資以及每季度向各基金管理部門支付的稅款。每個雇主向銀行支付的款項均被記錄在基金管理部門的電腦系統里。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部門通過比較銀行款項與雇主提交的社會保障稅清單上的數字來核定雇主是否繳納了正確的稅額。

所有國家都依靠征收機構的內部審計和國家審計來保證稅法的正確執行,并使社會保障稅稅款不被挪做他用。例如,加拿大收入署將納稅申報表所反映的年度養老金和失業金與按月申報的實際額對帳,對兩帳不符的雇主進行審計;加拿大收入部準備加拿大公共帳戶的帳務報表以及所有政府部門的帳務報表,說明收入與支出,并接受總長的審計。審計總長起草“加拿大公共帳戶”,該帳戶內容包括政府的財務報表,表達審計總長對報表的意見和看法。德國的大病基金、養老基金、長期醫療基金和聯邦就業服務機構都擁有內部審計權,而該國的聯邦社會勞工事務部連同審計總署對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和各項基金實行審計監督。美國財政部每天公布其中央銀行主要帳戶的現金流入和流出量。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機構的保險統計和管理人員會監控這些報告以確保社會保障稅的收入得到適當的運用。政府帳戶的現金流動情況每年有政府聘請的獨立審計師或財政部的總檢查員審計。這些審計在美國會計綜合辦公室的監督下進行,該辦公室將其監督結果匯報給國會。

各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機構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各自國家的政府資金管理系統對社會保障基金進行財務管理,另一類是社會保障機構擁有自己的資金管理系統。前者的典型國家是美國,該國征收的社會保障稅收入先存放于全國各地商業銀行的聯邦財政部門的帳戶中,然后轉入中央銀行中財政部的主要經常帳戶中。所有的社會保障資金管理和投資活動均由財政部長統一控制和管理。采用這類方式的國家還有加拿大和瑞典等。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德國,該國的各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所收取的稅金以及需要支付的福利費。采用這種方式的國家還有俄羅斯等。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各國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機構與其社會保障稅的征收部門是對應的。由稅務當局征收社會保障稅的國家,其社會保障稅的資金管理部門往往是該國的政府資金管理系統,如美國、瑞典和加拿大;由社會保障機構征收社會保障稅的國家,其社會保障稅的資金管理部門通常是該國的社會保障機構的資金管理系統,如德國和俄羅斯。這主要取決于各國社會保障機構的地位與作用。

各國一般都將社會保障基金的留存部分用于投資,以使這部分社會保障稅保值增值。比如,美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留存部分可以用于國債投資,投資活動由財政部運作并由不同的社會保障機構監督。加拿大和瑞典指定一個獨立的委員會來管理這些積累下來的稅款提留。委員會可以投資私營企業的證券,但這種運作由國家政府監督。所有收入在轉入社會保障委員會帳戶之前必須經由國家政府帳戶轉出。

六、社會保障稅國際比較對我國的借鑒

(一)我國社會保障稅在社會保障支出中應占的地位

筆者認為,我國應采取主要依靠社會保障稅取得社會保障資金的模式。一方面,鑒于當前企業和個人的負擔能力,征收上來的社會保障稅無法完全滿足社會保障支出的需要。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資料,目前僅全國540萬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的缺口就達50億兀以上,全國養老保險基金今年的收支缺口也將在100億元以上(經濟日報,2001年7月5日)。本著平穩過渡的原則,社會保障費改稅后,收入不會大幅度地增加,這就必然要求用一般稅收等其他方面的資金予以彌補。另一方面,社會保障稅又必須占社會保障基金中的絕大部分。因為公眾有這樣的心理傾向:享受的福利多多益善,交納的稅費則越少越好。九十年代后西方各國普遍出現社會保障基金入不敷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保障稅費的繳納與收益脫節,責任與權利相分離。如果以一般稅收作為社會保障基金的主體,就會破壞個人所繳納的稅費與其享受到的福利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使我國政府面臨更大的壓力。

除用一般稅收彌補社會保障收支缺口外,還可將一部分國有資產拍賣收入轉化為社會保障收入。2001年6月國務院的《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凡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均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國有股存量出售的收入,全部上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主要是由于過去我國長期實行低工資政策,社會保障費用沒有包含在工資之內,國家予以預先扣除,直接變成了新固定資產投資和擴大再生產的投入。因此對過去為國家創造了巨額財富的下崗人員,國家理應將一部分國有資產的拍賣收入劃歸社會保障部門,作為下崗職工理應獲取的社會保障待遇的一種補償。

(二)我國社會保障稅的設置方式

由于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城鄉差別較大,加之戶籍管理嚴格,因此筆者認為,我國的社會保障稅應以采用混合型社會保障稅模式為宜。即對于城鎮勞動者,根據不同保險項目支出的需要,按承保項目分項設置社會保障稅,分別確定一定的比率從工資或薪金中提取。根據實際情況,本著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原則,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保障稅應設置養老、失業、醫療和工傷保險四個項目,等到經濟水平進一步發展后,再逐步增設其他項目。在目前欠繳社會保障費的企業比率較高的情況下,這種征收與承保項目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系,專款專用,返還性非常明顯的社會保障稅設置方式有利于減小征收阻力,使社會保障稅應收盡收。此外,采用這種模式的社會保障稅設置方式還可以根據不同項目支出數額的變化調整稅率,以滿足社會保障支出的需要。對于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收入較難核實的農民采用按各地區收入不同而略有差異的定額稅率征收,可以相應降低征管成本。將農民納入社會保障稅,一方面有利于整個社會的穩定,防止我國城鄉差距的進一步拉大,另一方面,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工作業已取得很大進展,截至1999年底,農村社會保障網絡已達19096個(中國統計年鑒2000),這也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我國社會保障稅的構成要素

1、我國社會保障稅的納稅人

納稅人包括企業、機構、城鎮勞動者個人和農民個人。養老、失業、醫療和工傷保險四個項目的納稅人分別如下:

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納稅人包括企業、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其成員和個體勞動者。世界各國的工傷保險稅一般都由雇主負擔,對不同行業規定不同的稅率,從而達到福利中的成本分攤到相對的行業和產品中去,以及激勵雇主創造更為安全的工作環境的目的。相應地,我國工傷保險的納稅人包括企業、行政機關、事業單位。

2、我國社會保障稅的稅基

我國社會保障稅的稅基是工資總額。具體分為單位納稅稅基、個人納稅稅基。單位納稅稅基為全部職工應稅工資之和;個人納稅稅基為月實際工資額。為避免產生稅收爭議,月實際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的項目計算。對收入較難核實的個體勞動者和農民個人采用定額稅率,根據月平均收入水平和稅率計算出應納稅額。

參照世界各國社會保障稅的做法,對個人工資收入超過平均工資一定限度的部分,免于征稅。目前我國應稅工資的最高限額可以規定為平均工資的3倍。

3、我國社會保障稅的適用稅率

世界各國社會保障稅的稅率大多按不同的保險項目設置不同的差別稅率。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稅率不宜過高。這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的考慮:首先,中國的企業近年來正處于產品結構調整時期,市場需求特征發生了變化,消費選擇性加強。很多企業對此很不適應,經濟績效下降,特別是國有企業,仍有不少處于虧損狀態,過高的社會保障繳款只能加重企業的負擔。其次,中國的高層次消費正在擴展,住房、養老、教育等將轉化為商品,這會促使中國居民調整支出結構。因此,如果讓工薪階層承擔較高的社會保障繳款,勢必約束整體消費進步和市場化改革。再次,中國有近13億人口,勞動力接近7億,如此龐大的勞動大軍,迫使中國只能走高就業低工資的道路,因而也就只能以較低的稅率征收社會保障稅。

據有關人士測算:在養老保險采用部分積累制的條件下,如果替代率從目前的80%下降為58%,養老保險稅率應為15%,企業負擔10%,個人負擔5%。在現收現付條件下,失業保障稅率可定為3%,企業負擔2%,個人負擔1%。醫療保障稅率可定為7%,企業負擔5%,個人負擔2%。工傷保險2%,完全由企業負擔。這樣,企業負擔的社會保障稅總和為20%,個人負擔總數為7%。筆者認為,這一負擔率是合理的。

對于收入較難核實的個體勞動者和農民個人,可以參照美國的做法采用定額稅率。資料顯示,1999年我國除國有單位、城鎮集體單位外,其他單位職工的工資總額為9829元(中國統計年鑒,2000),比照這一數額,個體勞動者的月收入可視為819元,按照上述比例,則個體勞動者每月應繳納的社會保障稅定額稅率為:養老保險稅122.45元,失業保險稅24.57元,醫療保險57.33元,工傷保險16.38元。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年的資料,1999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人為2210.3元,由此可以計算出農民應繳納的社會保障稅為396.781(即2210。3X”%)元/年。

在此基礎上,個人可拿出一部分收入投向個人養老帳戶,從而使高收入者自己提高替代率。

(四)我國社會保障稅的征收管理

職工應負擔的稅款。由所在單位在支付工資、薪金時進行源泉扣繳,最后連同單位所應負擔的稅款一并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個體勞動者和農民個人的應納稅款,須自行申報,同個人所得稅一并繳納。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障稅列入企業財務費用.可進成本;行政事業單位需繳納的社會保障稅列入當年經費預算,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障稅可以從個人所得額中扣除,免交個人所得稅。

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后,由稅務機關負責稅款征收,將有利于降低社會保障基金的征收成本。利用現有稅務部門的組織機構、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進行征管,充分利用稅務部門在征管經驗、人員素質、機構系統方面的優勢,可以大大提高社會保障資金的籌資效率。

在納稅期限上,我國可采用按月征收社會保障稅的做法,這樣做既符合明確原則,也便于征收管理。同時,加強社會保障資金的管理,要求企業、單位定期向稅務機關提供報告,列明其上繳的社會保障稅稅款;此外,企業、單位每年還應向社會保障機構提供一份報告,上面列明其職工的人數、收入以及從每個人收入中代扣代繳的稅款。社會保障機構將這些報表作以比較,以核定其準確性。這樣做可以將社會保障資金的收和支分為兩個獨立的系統,便于加強資金運用中的管理,減少濫用和挪用的現象,有利于將社會保障資金的收支活動比較全面地納入規范的預算管理。

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機構應為財政部。社會保障基金的留存部分可用于國債投資,以使這部分社會保障稅保值增值。

七、結論

財政部部長項懷誠日前表示,在適時開拓社會保障新的籌資渠道方面,國家將在強化社會保障費征繳的基礎上,研究開征社會保障稅,并采取多種措施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包括變現部分國有資產、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以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正常運行。這表明社會保障稅的開征是我國社會保障籌資的必然趨勢。

篇(2)

關鍵詞:農村教師;農村社會保障;教師保障

我國社會保障體制逐步從“國家保障”向“社會保障”,從“福利型保障”向“風險型保障”轉變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師社會保障體制成為一個值得社會各界認真研究的課題。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世界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體制經過長期的孕育和發展,已趨于成熟和完備,其教師社會保障體制也較發達。因此,我們有必要考察和比較英、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教師社會保障體制,以求啟發和借鑒。

一、農村教師社會養老保險

(一)傳統的家庭養老保險功能削弱

農村同樣是4-2-1的家庭結構,子女的負擔很重。贍養老人只有傳統道德這一個約束力,而這個約束力也在日益遞減。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深入,農村教師的養老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養兒防老的觀念則在逐漸減弱。

(二)土地生產資料的功能削弱

大部分農村教師家庭已經擺脫土地的束縛,參與到現實的社會保障中。近年來農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補償卻是極少的土地補償費。所以完全依靠土地來養老的選擇是不可行的。

二、農村教師醫療保險

從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財政不斷增加投入,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體系。但農村的醫療衛生狀況并沒有多大改善,主要原因表現在:

(一)經驗不足

由于這一制度的長期中止,現在重新實施,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教師群眾自己,都缺乏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經驗。

(二)資金籌集十分艱難

其中的問題是,中央財政的資金到位是沒有問題的,地方財政的資金能否到位或是到位后能否持久還是一個問號,同時個人繳納的分是以鄉鎮人均純收入為基數計算的,這里就存在一個報表數與實際數的差距,如果報表數水分少,與實際接近,人民群眾還能接受,否則將引起人民群眾的抵制和反對。

(三)觀念難轉變

對于大多數教師群眾來說,一年拿10元錢并不困難,但一旦你去向他收取這10元的合作醫療基金時,就變得十分困難。原因在于過去的農村合作醫療實行過程中有太多的反復,導致了許多教師對此持懷疑態度。

(四)合作醫療管理操作難

合作醫療額外(非必要)成本過高。享受合作醫療的都是定點限額報銷,村中心衛生室、鎮衛生院、縣醫院都規定有不同的報銷比例,年門診費、住院費也規定有不同的報銷額度,年累計報銷也有最高限額,不得突破。

三、關于國外教師社會保障問題的研究

(一)中、美、日三國教師社會保障的相關研究

1、英國。英國教師的社會保障體制表現出這樣一些特點:國家以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為載體,在社會保障體制中扮演主體性的角色;教師作為國家公務雇員和其他社會公民一樣平等地納入全社會的保障體制;其特殊的制度設計在于,教師社會保障義務由國家、雇主和個人共同承擔,但教師承擔的義務比例相對較小;教師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下可以享受到充分全面的社會保障而無后顧之憂。

2、美國。美國教師的社會保障體制表現出這樣的特點:全社會的保障體系完整,內容廣泛;大部分州也是將教師作為國家公務雇員納入現代社會保障體制;其制度設計特殊性表現為,國家、地方和教師三方承擔強制性社會保障義務,教師在其中的責任和壓力較小;盡管其保障程度不高、標準不一,但美國教師在工作生活中獲得相對完整的社會保障。

3、日本。日本教師的社會保障體制表現出這樣的特點:社會保障體系已形成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社會保障機構統一、保障業務按險種采取不同層次的舉辦形式;教師身為國家(地方)公務員,享受國家公務員的社會保障待遇;其制度設計特殊性也表現為國家、地方政府和個人共同承擔。

(二)英、美、日三國教師社會保障體制的借鑒意義

1、堅持“準公務員”取向。人民教師嚴格按照國家教育計劃和培養目標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擔負著為國家培養下一代的職責。教師的資格認定、聘用與管理的主體都是政府,因此,教師不可避免地帶有“準公務員”或“公務雇員”的色彩。

2、堅持“基本保障”取向。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社會保障水平,這是前提。因此,我國教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應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出發,從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開始,循序漸進。

3、堅持“全面全體”取向。這是社會保障必須遵循的普遍性原則。在我國,教師社會保障的“廣覆蓋”原則由三個因素決定:社會保障的基本原理要求;社會的公平性要求;構筑統一的教師人才市場的客觀要求。

4、堅持“多種層次”取向。在開展社會保險即基本保險的同時,還要舉辦好教師補充保險、商業保險、個人儲蓄性保險以及社會救助等保障項目。

5、堅持“公效結合”取向。公平與效率既互相制約又互相促進。教師社會保障體制改革也應體現出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教師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則應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責任由政府、學校和教師共同負擔。既保障教師的基本生活與醫療需求以體現社會公平,業務交叉與個人繳費和貢獻多少掛鉤以提高效率。

6、堅持“政事分開”取向。將政府對社會保障的行政管理和保險事務經辦分開,執行單位和監督機構分設,即“政事分開”。社會保險管理機構主要是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管規劃、管政策、管制度、管標準,不直接管理基金的收繳和營運:社會保障基金的營運由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依法經辦,受政府和社會監督,從而有效解決機構重疊、政出多門、業務交叉、資金分散、成本上升、管理不善等問題。

四、關于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師社會保障的現狀綜合分析

下面通過對農村教師基本待遇、農村教育基本經費等方面的分析來揭示農村教師社會保障基本缺失的現實。

(一)農村教師基本待遇低,社會保障資金缺位

1998~2002年間農村教師收入有了明顯改善,絕對數增長了6039.04元,但增長速度明顯慢于城市教師收入的增長。到2002年,農村教師和城市教師收入的差距甚至拉大了,前者僅相當于后者收入水平的35.26%,農村教師的收入也低于全國收入平均水平。社會保障費是基本待遇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待遇低意味著社會保障費很低或者沒有。

(二)農村教師社會保障形式和籌資渠道單一,社會化程度低

長期以來,我國教師社會保障主要采取政府或學校統包形式,尤其是在農村,教師管理體制基本上是封閉式的,農村教師的社會保障95%依賴于所在學校和地方政府。一些地區的農村教師即使享受了基本的養老保險,但卻享受不到課時津貼、公費醫療和住房補貼,甚至政策性調資也不到位或者沒有。這種由學校統包的、社會化程度低的保障形式一方面加重了學校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嚴重阻礙了教師隊伍的流動和優化。

(三)農村學生生源萎縮,農村教師面臨失業壓力

當前農村中、學生生源急劇萎縮,使越來越多的農村教師面臨失業的壓力。一旦農村教師失去教師崗位,現有的教師社會保障制度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保障”作用,同時,這也給尚未完善的農村教師社會保障制度施加了更多的壓力。農村教師面臨更多的失業不確定性,心理壓力很大,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四)農村教育基本經費得不到保障,危及教師社會保障的基礎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教育經費因各種原因得不到保障,加之農村中、學生生源的急劇萎縮,對完善農村教師社會保障體系極為不利。高等教育資比例不降反升,而用于農村學校的教育經費所占比農村教育基本經費得不到保障,不利于我國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不利于農村教師福利待遇的提高,使農村地區的學校和地方政府根本

無力關注農村教師的社會保障問題,完善農村教師社會保障體系所缺乏堅實的經濟基礎。

五、促進農村教師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對策

本文從促進農村教師社會保障體系正常運行的前提和物質基礎等方面提出完善農村教師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思路和相關對策。

(一)加快推進農村教師社會保障的社會化進程

所謂社會保障的社會化,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覆蓋全體社會成員;二是社會保障制度必須是法定的、完善的,管理機構必須是統一思想且具有權威的獨立機構。

(二)建立和完善農村教師工資保障機制

待遇低、工資拖欠不僅影響了農村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和進取意識,而且使農村教師的社會保障資金嚴重缺位。因此,建立和完善農村教師工資保障機制是完善農村教師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前提。如果教師的工資無法得到保證,社會保障也就真正地形同虛設。

(三)完善基本養老保險與失業保險制度

當前,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聘用制的廣泛推行,教師職業不再是“鐵飯碗”,教師由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時刻面臨失業的危險或工作單位的變動,教師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就顯得更為重要。對于農村教師而言,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促進農村教師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重要環節。

(四)明確各級政府在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中的責任

確保農村教育經費落實只有農村教育上了層次上了水平,農村教師的社會保障才有真正的保障。而農村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

(五)規范管理方法和程序,理順管理體制

我國社會保障的管理體制混亂,已嚴重影響了社會保障事業的順利發展。現在我國的社會保障系統劃分成幾塊,分屬許多部門實行封閉式的條條管理。由于教育事業的公益性和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因此,可以考慮先建立一個協調機構,在此基礎上再建立統一的教師社會保障管理機構,將農村教師與城鎮教師的社會保障納入統一規劃。

六、國內對農村教師社會保障研究的評價

有關教師社會保障問題的研究與實踐基本上是以城鎮教師,尤其是大城市教師為主,學者們通常是在關注教育公平、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教育財政支持等問題的基礎上來統籌考慮教師保障問題,但農村教師的社會保障問題往往被忽視了。有少數學者關注了農村教師權利保障和待遇問題,但他們更多地是從教育領域的公平與效率角度來研究,未上升到系統的社會保障制度層面。農村教師社會保障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村教師隊伍的穩定和農村教師素質的提高,關系到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和全社會的穩定,也是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農村教師的社會保障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方面的研究應該更加廣泛與深入。

教師社會保障問題不僅是教育問題,而且也是社會問題。因此,這個問題不可能在教育自身的范圍內得到解決,新修訂的教育法應當規定中央政府在制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明確而具體地陳述義務教育投入及分擔比例等實質性問題,從而為解決教師工資問題提供法制層面上的根本保障,讓農村教師的生活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基金監管/審慎型/嚴格限量型

社會保障體系是一個龐大而完整的系統工程,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確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是基金監管的首要目標。社會保險基金無論從收支的過程來看;還是從投資運營的操作看,都潛伏著各種風險。隨著基金的規模的擴大;基金風險的可分散程度越小。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目標的實現,要求通過建立規避基金運營風險的“防火墻”、“減震器”,以確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促進保值增值,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維持社會公眾對社會保障的信心。我國現在社保基金的監管方式采用的是嚴格限量監管。這種模式的選擇是由我國現實的國情決定的。然而,隨著資本市場的成長、個人賬戶逐步做實的要求以及面對未來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應嘗試將現行的監管方式由嚴格限量監管向審慎性監管轉變,在給社保基金以最適合的約束條件下,充分發揮其資本的增值空間。

一、社會保障基金監管的典型方式及其比較,

國際上通常將監管方式分為兩類:

(一)審慎型監管—

即根據審慎原則對基金進行監管。監督機構不對基金資產的具體安排做任何數量化的規定,但要求投資管理人的任何一個投資行為都要像一個“謹慎人”對待自己資產一樣考慮各種風險因素。有如下四個主要特點:一是強調基金管理者對基金持有人的誠信義務以及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打擊欺詐行為,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二是要求對基金資產進行多樣化的組合,避免風險過于集中;三是限制基金管理者進行自營業務;四是鼓勵競爭。在這種監督模式下監督機構較少干預基金的日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審計師、精算師等市場中介組織對基金運營進行監管,只是在當事人提出要求或基金運營出現問題時才介入;這種監督模式給基金管理者依靠專業背景進行投資以很大的發揮空間。

(二)嚴格限量監管

即預先配置好各種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例,然后按照既定的比例投入資金。其主要特點:監督機構獨立性強,權力較大,除了要求基金達到最低的審慎性監管要求外,還對基金的結構,運作和績效等具體方面進行限制性的規定。監督機構根據這些規定,通過現場的和非現場的監管方式密切監控基金的日常運營。

其風險較小,但保值風險一般高于審慎性監管模式。

(三)兩種模式的比較與分析

兩種模式各有特點;對待不同的風險抵御能力不同。從資金投資權力上來講,審慎性監管是較寬松的,因為管理人享有充分的資產配置權。但從另外一方面看,它又是非常苛刻的,因為在發生投資失敗時,資金管理人必須能夠舉證自己當時的決策是符合謹慎性原則的。與審慎性監管相比較,嚴格限量對投資管理人在承擔投資失敗責任時比較有利;只要不違反預先規定的資產數量比例規定就可以免除承擔投資損失的責任。

在表1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國家采用的是嚴格限制監督模式,而只有英國、美國、愛爾蘭是采用的謹慎人投資監督模式。這些國家采用謹慎人投資監督模式,其資產組合中不動產投資均在50%以上,股票投資尤其居多。

從收益率上看,這種模式的特征是不動產和股票投資收益率大于其他的投資組合的收益率,其傾向于風險較高,靈活性強的投資模式。采用審慎型監管方式的國家的基金收益率一般高于采用嚴格限量監管的。但這類投資組合的風險較大,需要成熟的資本市場和有效的制衡機制作為充分條件,否則基金的安全難以保證。

二、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監管方式及其實際效果

(一)當前社保基金運營的監管模式

我國目前采用的是嚴格限量監管模式。2000年我國成立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并于2001年出臺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對基金的投資渠道和內容進行了規定。社保基金投資的范圍限于銀行存款、買賣國債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券等有價證券。理事會直接運作的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限于銀行存款、在一級市場購買國債,其他投資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和運作并委托社保基金托管人托管。它的優勢是資產承擔的風險有底線,但最大的缺陷是容易產生人風險,而人風險在公共產權資產管理框架尚沒有形成合理制約或激勵的投資。土壤上是最容易滋生的,也是最難根治的,這類風險常常表現為“道德風險”。

(二)基金運營現狀

根據《暫行辦法》,目前主要投資于國內資本市場,投資品種包括銀行存款、國債和股票等。銀行存款、國債等風險較小的投資,由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內部專業人員直接運作。股票等風險較大的投資,社保基金委托給專業投資機構投資運作。2003和2004年,共有10家專業投資機構人圍,成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人。2000年我國建立起了全國保障基金理事會,對全國社保基金的積累部分進行統一投資運營。通過各種投資渠道,社保基金取得了一定成績如表2所示。全國社保基金累計收益率為11.48%,比同期累計通貨膨脹率5.04%高出6個百分點,說明理事會較好地實現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標。

(三)投資創新與探索

這幾年,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針對社保基金的運作展開了一系列多元化投資的探索和創新。2003年,開展了債券回購業務;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申購了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新股。2004年經國務院批準進行了股權投資,并且開通了上證50ETF直接投資渠道。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投資工具和投資方式的創新,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在進入新的資本市場方面,2004年2月,國務院已經原則同意全國社保基金進行海外投資。這對社會保險基金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三、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實行審慎型監管方式的必要性

我國當前面對的老齡化問題嚴峻;其一是我國的養老保險起步晚,層次低,覆蓋面窄;其二是人口老齡化速度迅猛。據測算,目前我國退休人員占在職職工的比例為20%左右,2010年達到30%,2032年達到50%,2045年將達到55%。從目前的投資收益來看,我國社保基金自我保值增值能力難以應對未來20年后的老齡和購買力風險。故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監督機構有必要從制度供給方面考慮,轉變現行的監管方式。

(一)資金增值是監管方式轉變的內生要求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需要通過投資運營實現其保值增值,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社保基金來源有限,多半來自于財政撥款。如表3。假設財政支持可這樣繼續,對于要承擔的2萬多億的轉制成本,凹這無疑是杯水車薪。如果情況不能得到改善,這些歷史成本很難甩掉,還會使財政陷入泥潭不能自拔。這就需要為資金創造一個合理的投資環境,讓其實現自我保值增值。

(二)監管模式要與投資方式相適應

投資方式改變,要求其監管方式也應該隨之改變,兩者相輔相成。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成立之初,按照《暫行辦法》的要求,主要將資金在銀行存款、國債等風險較小的投資。在這種投資方式下,選擇嚴格限量監管是比較適宜的,其優點在于投資風險、委托風險及成本比較小。不過,隨著基金積累規模擴大,應對未來老齡化危機的要求,選擇更能保值增值的投資渠道,基金入市成為大勢所趨。2003和2004年,共有10家專業投資機構入圍,成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人。這一投資方式的調整,要求監管方式也需要隨之改變,使監督方式向適合于社保基金發展的方向漸進。此外,國家對投資的范圍有所擴大,開展了債券回購,股權投資,并原則上同意海外投資等一系列政策變化。這也就為我們的投資管理人提供了提高收益,降低風險制度前提。但這個前提還不完全,需要適合的監管方式與之配合,才可能達到基金保值增值預期的目標。

(三)化解“資產——負債”風險

社保基金在運營過程中,會遇到經營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信用風險,在限量型的監管模式下,它們都得到了較有效的控制,但是“資產——負債”風險就成為了一種很難規避的風險。這種風險就變成了一種系統風險。也就是說,當未來的現金流量是已知的,那么就能夠購買合適的債券來抵消負債的影響,然而,假如未來的現金流量是不確定的,特別是由于工資、物價變化,資產價格上漲或人口因素等,那么固定收益工具或政府債券是一種拙劣的保值工具,不能化解社保基金的資產—負債風險。風險管理學中有一句言簡意賅的結論,那就是“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告訴人們要用分散的辦法去規避風險。這種規避方式正與審慎型監管方式相匹配。因此,轉變監管方式成為一種大的趨勢。

(四)理清產權

社保基金屬于公共產權資產,劃清產權界限,良好的制度供給才能充分發揮對投資管理人進行激勵的作用。依據《暫行辦法》的規定,商業銀行是基金的“托管人”。銀行存款、國債等風險較小的投資,由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內部專業人員直接運作。股票等風險較大的投資,我們委托給專業投資機構投資運作。從這里可以看出,基金理事會兼有基金托管人和投資管理人的雙重身份。兩者的目標也不盡相同,基金托管人的目標是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好、流動性高;而投資管理人的目標是社保基金投資的收益最大化。這樣看來,“雙重角色”必然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沖突,所以這個機構應該進一步“專業化”。審慎型監管有利于這種產權的清晰劃分,使得基金理事會真正成為基金托管人,專業的投資機構成為投資管理人。從而權責匹配,使它們最大限度的發揮各自的優勢,增大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五)提高競爭層次

從制度的角度來看,沒有—個適合的制度,市場經濟只能是低效的,審慎型的監管方式實質是政府的一種新的制度供給。這種監管方式的轉變,會引入與市場經濟相一致的競爭,符合市場經濟及全球化的要求。在嚴格限量監管條件下,基金投資管理人自由較小,沒有資產—負債風險壓力,也沒有積極尋找基金增值的內在需求。他們只要按照比例投資就高枕無憂,盈虧對這些機構影響不大,缺乏逐利動力。而審慎型監管模式會打破這種“大鍋飯”的情況,采用一種機制設計的方式將表現優秀的和低劣的基金投資者區分開來。使得它們有動力和壓力盡可能的為基金保值增值。這樣的話,保值增值能力強的投資管理人會有獲得更多的資源;反之,可供投資的資源越來越少,甚至取消其投資管理人資格。

綜述所述,社保基金所面對的風險呈多樣化,不能完全靠政策法規,行政命令,更不能依仗投資人或稱為內部人的那部分人的自我約束來控制和化解。需要政府從制度上來考慮,從制度上來約束,為社保基金投資營運提供制度環境。通過上述分析,審慎型監管應該是比較適合今后社保基金保值與增值的一種制度。

參考文獻:

[1]林義.社會保障基金管理[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2.

[2]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2000-2004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度報告[EB/OL]

[3]趙曼,劉恒慶.社會保障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4]項懷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運營的幾個問題[EB/OL]

篇(4)

到目前為止,政府啟動內需的政策是戰術性的,沒有包含戰略性的調整和深層次改革。多數經濟預測和研究,并沒有認識,或不愿意承認中國進入了通貨緊縮,理論界一些人甚至把深層次矛盾排除在經濟學研究之外。1998年政府增發國債投入基礎設施,國內工業稍有增長,即有不少“名家”出來宣布“中國經濟增長到7。8%已經見底。1999年3月,中央貨幣當局負責人公開否認有“通貨緊縮”的存在,說僅僅價格下降不證明有通貨緊縮,必須同時出現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但統計數字馬上就顯示出:3月份儲蓄超常增加,不僅說明消費難以啟動,而且表明相當一部分個體戶的經營資金退出了投資領域,政府投資沒有能夠有效地帶動民間投資。

1988年夏天,我所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室,由我的博士導師光主持的宏觀經濟分析課題,指出中國經濟進入“大調整”;二是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研究開發部主辦的《每周述評》,宋國青,任若恩等人,提出中國經濟進入了通貨緊縮。胡鞍綱亦認為中國進入嚴重的通貨緊縮。我認為,通貨緊縮直接所指,就是價格水平的持續下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20年所積累的泡沫,遠遠沒有擠干凈,需要一個以通貨緊縮或者危機的形式,降低價格,工資和成本,促使企業兼并的時期,通貨緊縮不僅難以迅速擺脫,而且在向深層次發展。通貨緊縮的第一個表現,是商品價格持續下降。我國消費物價指數1994年為最高點,同比增加21。7%1995年下降到14。8%,1998年竟然下降為負3%的水平。

1994年4月,通貨緊縮沒有任何緩解。零售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7%,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8%。1-----4月,零售價格指數共下降2%,折年率為6%,這是有記錄以來4個月積累的空前跌幅。4個月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為9。1%,但是工業生產絕對水平低于1998年11月的水平。貨幣數量增長率正在下降,這是一個預示短期內緊縮持續或者加劇的信號。商品價格縮水的代表性事件,是長虹再次降價。1996年,長虹彩電降價30%,這次,長虹從降價50----1000元,降幅15%左右;康佳降價100-----1500元,降幅10%左右;創維降價18%。通貨緊縮的第二個表現,是資產縮水。

1.股票市場持續下跌。

自1997年5月最高點以后,中國股票市場就一路下跌。四川長虹的股票價格,竟然從46元下跌到了12元。從1998年12月到1999年春節,討論證券法,和連續不斷的新股發行,都給股市雪上加霜,與直線飚升的美國股市,日趨恢復的香港股市,形成鮮明的對比。1999年5月17日,當兩只新基金跌破發行價以后,政府出面托市,股市過度飚升,但上市公司卻在下滑。

2.豪宅大幅度降價。

海南豪宅降價出售,是第二項資產縮水。全國積壓的8000萬平方米豪宅,已經數年,房地產公司的利益,和各項中間環節的費用,已經打入房產成本,豪宅積壓,資金是壓在銀行,損失早晚由存款人或者納稅人承擔。海南豪宅的成本至少每平方米數千元,此次降價出售,每平方米在1000元左右,降價幅度超過60%,簡直是虧血本大甩賣,這難道不是一次嚴重的資產縮水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徹底改造房地產供給體制,不清除中間環節的情況下,大量增加住宅建設投資,仍舊可能出現價格過高,居民難以承受的問題。到明年再出現積壓,降價處理,資產縮水將更加嚴重。

3.正在縮水的另一項資產,是人民幣自身。人民幣對內價值是利率,已經連續降低,對外價值是匯率,在資本外流和未來國際收支的壓力下,縮水亦在所難免。

即使按照廣義的通貨緊縮定義,將經濟增長率的下降考慮在內,未來數年經濟增長率的下降亦在所難免。一個重要的信號是,1999年5月份,凈出口將出現負數,國際貿易收支的逆差,進口的上升與國內經濟增長并不同步,絕非好事。一是由于去年打擊走私,將前幾年已經存在的走私進口正式記入進口,擴大了貿易收支逆差,這正是一種縮水效應。二是國內啟動內需所增加的收入,沒有擴大內部需求,反而擴大了外部需求,如大量進口手機,經濟學稱為收入的“漏出效應”。4類國內需求,消費,投資均為疲軟,凈出口由正變為負,正是緊縮效應,只剩下一個政府開支。擴大國債發行的擴張效應被增加稅收的收縮效應所抵消。資本外流使國家外匯儲備不再增加,阻礙了中央銀行基礎貨幣發行渠道;另一條渠道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由于多年積累的不良貸款需要清理,自動產生貸款緊縮;最后一條渠道是財政赤字在銀行透支,已經被法律明文禁止。

目前就宏觀經濟政策而言,余地不大。短期可以貶值人民幣并強制結匯,同時促進基礎貨幣發行。中期可采取結構調整政策,包括第一進入WTO,以未來國內市場換取目前外資的大量流入,以緩和國際收支的逆差趨勢;第二,出售國有資產;第三,提高低收入階層的工資。長期則必須進行根本性的體制改革和戰略轉換,我已經提出8條措施,主要包括:采取低成本的反腐敗措施,堅決清除腐敗;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建立信譽記錄;以國債帶動勞動積累,提高農民收入,進行國土整治和農村城市化;繼續以開放促進改革,改變過分的縱向一體化,政府集中權力強化壟斷的傾向,發展社會橫向組織;將部分國有資產存量轉化為社會保障基金,進入股票市場;改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和西方高消費的戰略,發展獨立的高科技和國防;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教育,司法,管理和工程項目的成本,等等。

總之,我們必須從歷史階段的變遷,把中國目前的通貨緊縮看成是戰略轉換的不可避免的“變盤時的滑坡”,抓緊時機解決中國改革的深層次矛盾,為未來中國數十年的經濟持續穩定有效益增長,創造條件。

一.需求主體轉換與利益結構調整

1999年6月份,通貨緊縮已成事實,政府和學術界在認識上有重要的深化,就是各方面才逐步達成了共識,我國需求和供給結構都出現結構性斷層,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公;越來越多的改革成本要居民承擔,居民預期收入降低而支出增加,影響了消費和投資,不進行利益結構的調整,經濟難以啟動。目前的政策限于以政府財政力量承擔改革成本,在增量上調整社會分配關系。擴大總需求,關鍵是調整需求結構,進行需求主體的轉換。過去20年帶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是3部分人的需求:

第一,外國人的需求。這是中國的出口。

第二,國內單位購買力。

第三,暴富階層的需求。后兩部分包括相當比例的進口轎車和手機,這是對外國商品的需求;在國內是豪華別墅,高檔消費品,貴族教育,高速公路,都是一些高成本,高附加價值,高價格的東西,這就決定了中國的供給結構,過度追求高利潤,高資本技術密集,依靠進口原材料,高工資,低就業。這樣的由少數單位和富人帶動的需求結構,和為他們服務的供給結構不能帶動大眾消費,社會的需求和供給出現斷層。當少數人的需求飽和以后,那些高成本豪華產品與大眾無緣,相對生產過剩必然出現,而且靠經濟總量的擴張,難以擺脫。所謂啟動內需,就是要讓另外3部分需求成為主體:

一是以政府為主體的社會投資需求,即基礎設施,環境保護,教育科技,社會保障,國土整治,醫療衛生,國防公安,農村城市化等8個方面,應該由政府進行基本投資,提高民間投資的邊際收益率,吸引民間投資進入。投資成功需要政府非常高的威信和組織動員能力,必須以低成本的反腐敗措施,迅速有效地解決腐敗和暴富階層沒有合法性的問題。

二是農民需求,主要是住宅,教育,農用汽車和家用電器。

三是城市居民需求,主要是轎車和住宅。但是城鄉居民的需求似乎難以啟動。大家奇怪,老百姓為什么有錢不愿意花?銀行里不是有60000億居民存款嗎?中國經濟的研究者們長期忽視和忌諱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有人根據公開的統計數字,說中國沒有兩極分化,他們沒有計算隱蔽收入和灰色收入;有人因為缺乏數字就不去研究。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有少數人以非常不正當的手段實現了暴富,大多數居民手頭仍舊比較緊張,這樣一個基本事實,一直被忽視,或被掩蓋,似乎誰去研究,就沒有“實證性”,就有“否定改革開放”之嫌疑。

許多人估計,目前中國80%的銀行存款,掌握在20%的人手里,其余80%的居民,只掌握大約20%的存款------這個“20:80”格局,是一個兩極分化的格局,足以引起我們警惕。

治病,必須對癥下藥。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到今天,已經面臨著“20:80”格局,暴富階層的消費已經飽和,由于沒有合法性又不愿在國內投資,出現大批資本外逃。

國家投資很難帶動民間投資,少數人的需求又帶不動社會總需求。居民的即期收入并不太高,預期收入更不樂觀;由于改革方向的偏差,其收益越來越多地被少數人所占有,而成本越來越多地由大多數人承擔,居民預期支出增加超過了預期收入的增加,有限的收入要準備買房,治病,為子女交學費,直接抑制了消費。靠啟動股票市場,可以為國有企業籌資,但是對消費刺激不會太大:牛市時大家只要賺了錢,就要再買股票;熊市時股票被“套”,有誰會“割肉消費”?進一步啟動內需的政策,帶有一定的社會收入分配的性質但是限制在增量方面,進行小幅度調整,如提高工資和對低收入階層的補貼;進一步擴大消費信貸,由政府財政承擔下崗工人的社會保障等。但是如果只限于從增量調整,肯定會增加財政赤字,最后轉化成通貨膨脹,使經濟增長難以持續。因此需要從存量上調整社會利益分配格局。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解決歷史遺留的老職工沒有社會保障的問題。

二.以國有資產存量轉化為社會保障基金

以部分國有資產直接轉化為社會保障基金加入股票市場,是我5年以來多次提出的建議,至今沒有被采納。我的建議是:在我國企業改革中,我們必須對于受到損失的工人,給予適當的補償。除去待業保險以外,最主要的是:要把過去計劃經濟下由國家財政集中起來的,國營企事業單位職工干部多年積累的退休金和醫療費,在建立社會醫療保險的過程中,一次性地予以承認和補償。

按國際慣例,高工資里包括了醫療和住房部分,難怪美國和香港人要用一生積蓄的三分之一來買房子。退休金,是經國家立法,由政府,企業和個人按比例,每月存到保險公司的,一個人勞動40年,按復利計算,可以儲蓄一大筆錢為養老之用。保險公司亦作為投資機構,使這些資金保值增殖,從投資利潤中按月償付養老金。在我國長期實行低工資,這部分錢也是有的,只不過沒有給個人和保險公司,而是由國家財政統一集中投資,形成了現有的國營企業。因此,按每個職工干部的工齡,解決住房,實行工費醫療是應該的,改革住房和醫療制度,是把這部分基金發給個人,同時把以前存下的也應補給個人如果國家和單位不再負擔職工的住房和醫療的話。對于退休金更應如此。按照工齡計算,一個30年工齡的職工或干部,如果被企業辭退或本人下海,應該按照工齡將以前存款補齊。在建立社會退休保險制度時,應該按照工齡,將全體職工的過去的養老金,由國家財政補齊。資金的籌集辦法,一是拍賣一部分贏利的國營企業,二是發放一部分國營資產股票,三是發放一部分國庫券因為養老金只有在退休以后才能按月領取,所以一次性補償,并不是將這筆錢一次發給職工,而只是給每人在保險公司立一個帳戶,將國家欠職工的暗帳變為明帳。無論工作調動還是被辭退,這個存折都應隨著職工本人走。超級秘書網

篇(5)

[關鍵詞]三維一體;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1.引言

對于經濟管理類的專業課程,傳統的由理論灌輸為主的方式單一死板,且不能結合企業業界的變化迅猛的趨勢和學界科研的動態前沿,會導致大學生和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類似,成為純應試教育的培養模式,當前經管類課程的改革大多局限于以理論教學為主輔之以案例教學為輔的固化思維,忽略了對于經濟管理類學生的科研能力以及企業化素養的全面培養,依然與完整的素質教育標準有一定的距離。三維一體教學方法力求在保證創新性的前提下,通過“邀約業界精英講座、學生演講討論以及閱讀指定該學科經典原著撰寫學期論文”的三維一體視角來達到錘煉學生業界意識,表達能力以及科研思維的培養和提高全方位的教學目標。

2.《社會保障》三維一體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通過對傳統以理論加案例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打破傳統的期末考試以純理論考試為載體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理論講授,分期邀請業界專家進行講座,學生進行實體企業調研并對講座以及調研撰寫報告進行演講答辯,貫穿整個學期的經典原著的閱讀撰寫小型論文,期末成績由期末理論考試、演講答辯成績以及小型論文的撰寫三個考核部分組成,且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在一門專業課的學習中,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表達能力并可進行基礎性的科研等三重架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1倡導“請進來“模式的第一維度培養學生的業界意識

《社會保障》這一學科的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交互性決定了該學科需打破常規聯系業界具體情境進行教學,筆者在進行改革的一個學期以內,共邀請了三位在業界工作多年的人士進入課堂進行講授,分別來自于政府部門、外資企業和國內私營企業,通過對學生進行社會保障的核心架構的講解,讓學生從教材的理論知識中脫離出來生動的現實情景感受,對書中的重點和難點有了一個清晰的把握,并請這些社會保障的專業人士讓學生了解社會保障中的詳細業務在現實生活中和和形而上的教材內容的異同進行比較學習,可以縮短學生由校內和校外的心理距離,提前培養一種業界意識。

2.2要求以經典原著的閱讀的第二維度挖掘學生的學術潛力

在學生掌握社會保障基本的學科知識的同時,筆者意識到,傳統的本科教學在實際中都在抱怨學生學術功底的薄弱和不規范,因此,筆者在改革之初,就推薦學生以國內社會保障學科的經典《貝弗里奇報告》作為原著藍本,要求學生在一學期內閱讀完畢,并以“從《貝弗里奇報告》中的解讀出對某某國家未來社會保障發展的啟示”為論題進行學期論文的寫作,分月度對學生的論文寫作進行進度督查與指導。在論文寫作中格外重視學生論文的格式規范、框架的科學以及學術誠信度。筆者認為,在人文社科的學術精神培養的角度來看,從經典原著的閱讀并進行論文寫作來挖掘學生的學術潛力是最簡潔且有效的途徑之一。

2.3推崇學生分組團隊演講的第三維度鍛造學生的表達能力

筆者因為從前的教學經驗總結得知,囿于大學生課程設置的局限和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等機制問題導致較多的大學生缺乏基本的表達能力,因此筆者在該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將參加改革的受眾學生分為十個小組,將社會保障的教材核心知識以教材的體例分為十個版塊,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職能分配,并以結果導向為思想對小組學生提出任務,每周一組學生以演講闡述的形式進行授課,筆者在學生四十五分鐘授課結束后予以提問答辯并對該組學生進行點評,這在改革中讓學生不知不覺中訓練自己面對公眾講話和表達的思維和能力。

3.《社會保障》三維一體的教學改革的效果

3.1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

此次改革讓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課程《社會保障》的教學模式有創新性的改變。一改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在讓學生熟練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提高溝通表達的能力,并能夠有基礎性的科研水平,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

3.2創新教學模式的標桿

本次改革通過試點在《社會保障》學科進行應用型的研究,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板結思維,通過一門學科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業界的實體企業的雙向互動以及對于前沿原著的論文撰寫達到經濟管理類課程通識教育模式的初步構建,成為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通用模式,為人文社科的其他領域的課程起到借鑒和指引作用。

4.《社會保障》三維一體的教學改革的結論和展望

本次改革通過對于業界、學術、表達“三維一體教學模式“的探討,以《社會保障》學科為個案研究對象,對于與當代大學生息息相關的三重維度在經濟管理類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可以起到全面的資源整合和優化,本次改革以學生期末三重維度的綜合檢測為考量載體,可對于學生常規的單向度的以純理論考試分數為高低作為學習目標有質性的革新,且可有效提高學生積極性和教學質量,本次改革的探索性的嘗試也可作為后面當代大學教學模式全面改革科研的一個新起點。

5.余論

本次教學改革作為一次探索性的創新嘗試,基本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提升效果。但是經濟管理作為發展迅猛的學科大類,此次改革的成功并不能保證所能維持良好教學效果的持久度,因此教學的基本理念依然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長期過程。筆者也會根據學科和業界在未來的不斷發展和變遷,繼續動態的追蹤學生對于《社會保障》這門學科的學習效果,并結合企業及社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不斷變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優化現有的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良性成長與社會要求可以一致接軌,為培養更加優秀的大學生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歐陽桃花.試論工商管理學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開管理評論,2004.(04)

[2]冷淑君.關于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

[3]周偉國.高校考試改革:致力于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J].高等農業教育,2003.(3)

作者簡介

林竹,男,職稱:助教,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

鄒坤,男,職稱:助教,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

篇(6)

課程考核通知及寫作要求

一、案例分析報告寫作原則

1、選題標準

堅持質量標準,要求在全面系統掌握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基礎上,以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著眼點,圍繞具體主題,深入研究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力求創新。

2、選題依據和范圍

結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解釋實際現象,論證實際問題,提出實際措施,增強論文的實踐價值;綜合運用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突出勞動與社會保障的專業理論特色,提高論文的理論意義;選題要小,力求將實際問題和理論的分析與探討引向深入;選題要新,努力抓住實踐中的新問題,敢于接觸前沿理論;圍繞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領域,涉及了勞動關系、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各個方面,從具體事例入手,從實際操作的角度闡述勞動保障理論知識和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措施,要具有鮮明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通過對實際業務的實踐和分析更好地驗證所學的勞動保障理論知識,更好地融入勞動保障的工作場景,更快地提高勞動保障的工作能力。

二、案例分析報告寫作要求

1、只選擇一個具體案例進行實踐和分析。

2、字數要求在3000字以上。

三、考核要求

1、考生應在實踐基礎上完成案例報告的撰寫。

2、案例分析報告封面寫清考生姓名、準考證號碼(見附件1)。

3、標題字體為宋體小三加粗、正文內容字體為宋體小四,1.5倍行距,報告用A4紙打印并左側裝訂。

附件1

勞動和社會保障業務案例分析

篇(7)

【關鍵詞】需求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資源;綜合素質

伴隨著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尤其是社會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趨增加。理論上講,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面越來越廣,社會保障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有強烈的社會需求和廣闊的就業前景,能夠實現高質量就業。而事實卻并非如此,社會保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卻面臨諸多尷尬,就業情況并不理想,甚至還有很多學生轉做財務、金融、銷售等其他行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矛盾?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社會保障人才?高校社會保障專業教育如何改革創新才能適應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鑒于此,論文從需求導向為研究視角,探討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一、需求導向型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一)社會對社會保障人才需求空前增加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國家對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并且呈不斷擴大化的趨勢。高等教育承擔地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必須適應這一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突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思想。

(二)嚴峻的就業形勢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挑戰

受高校擴招和全球經濟危機的雙重影響,高校學生就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根據現實要求更新人才培養理念,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根本所在。2016年高校畢業生765萬人,比上年增加16萬人。就業形勢非常艱巨。

(三)社會保障制度的長遠發展急需人才支撐

社會保障制度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將不斷地完善和提升。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更是一項長遠的發展戰略。同時,在社會保障危機和政府財力有限的雙重壓力下,社會保障發展該何去何從也成為理論界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因此,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領域,都對社會保障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社會保障人才需求與需求導向型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模式

(一)社會保障人才需求的內容

從廣義上講,社會保障人才需求不僅包括市場經濟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畢業生基本素質客觀要求,也包括高校畢業生對自身就業領域和就業質量的內在需要。1.經濟社會發展對社會保障人才的需求社會保障以國家法律法規為基礎,對遭遇年老、貧窮、疾病等社會風險的居民給予一定生活保障的社會政策,是實現社會穩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網。社會保障制度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專業人才需具備的素質。(1)人文情懷與社保情結。社會保障制度天然注重公平,往往涉及公平權利的追求和弱勢群體的保障。這就要求從事社會保障工作或研究的群體也能胸懷公平理念,以維護公平、正義為目標,熱愛社會保障事業,具有較強的社會服務意識。(2)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社會保障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結合較強的學科,既涉及宏觀政策的設計與優化,又包含微觀上相關業務流程的操作。學科特點要求學生既要具備一定的社會保障理論、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勞動關系理論等相關理論基礎,又需要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能夠勝任相關崗位的需要。(3)學科基礎與專業優勢。社會保障是一個涉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學科特點決定了其在課程體系設計上往往既涵蓋各相關學科的基礎課程,又有體現專業性的專業課設計。從這一點上說,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方案往往更能體現“寬口徑、重基礎”的特點。同時,1998年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增設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著手培養專業人才。由于專業起步較晚,不同學校往往是在原有學科基礎上建設,出現了與不同專業課程交叉的現象,如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財政學、法學等等。這種形勢下,如果社會保障人才的專業不突出,則在就業中往往面臨與這些專業的競爭,優勢不明顯。因此,社會保障人才需要學科基礎與專業優勢同時具備。2.高校學生對社會保障專業的需求一方面,高校學生對社會保障專業的需求當然主要是滿足其對知識的渴求和相關能力提升的需要,一般通過對師資力量、課程安排、教學方法甚至學校公共服務等方面體現,這是在校學生比較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當學生完成學業走向社會時,其對專業的要求往往以就業指標表現,包括就業領域、就業難度、就業質量和未來發展前景,而后就業指標也往往成為影響專業生源的重要因素。因此,就業需求往往成為高校學生對專業最重要的需求。

(二)需求導向型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模式

顧名思義,需求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以滿足需求為導向,既要滿足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又要滿足專業人才自身的需求,而將兩者聯系在一起的是“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需求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在于能力導向,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根本。我們認為,需求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以社會對高校大學生的能力需求為指導,通過能力培養平臺建設,構建起社會需求、能力培養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效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體系。需要注意的是,需求導向型不等于就業導向型。就業導向型往往以就業率為單一評價指標,導致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設計往往以實現高就業率為出發點,而忽視學科本身特點,也難以兼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往往使學生培養蒙上功利主義的色彩。需求導向型則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就業率與就業質量為具體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需求導向型考慮到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能夠將學生培養與其職業生涯規劃有效結合起來。具體而言,需求導向型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的定位結合。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以人才需求為基礎。從社會需求出發,社會保障人才必須以“德”為先,有良好的社會服務意識,同時在具備一定學科基礎的基礎上,提升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這樣的人才定位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才是學生對就業質量的保障。2.社會需求與學生就業的能力結合。在充分了解和分析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將這些社會需求轉化成學生培養的能力要求,并貫穿于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方法改進、教學環節設計等教學過程的全過程,為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創造良好的氛圍和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確保學生能夠順利的就業,找到自身比較滿意并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工作崗位。3.社會需求與學科發展的前景相結合。社會保障作為一個新興學科,在發展過程中難免需要借助于其他成熟學科的優勢,短期內難以體現自身的特色和發展潛力。但是,從長期看,任何一個學科的成熟和持續發展都需要具有核心的支撐。一個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學科。以需求為導向培養人才,至少能夠保證學科定位上的獨立性和前瞻性,在體現專業特色的同時保持專業建設持久的動力。4.社會需求與學生未來的發展相結合。需求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僅著眼于學生的當前,更注重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以需求為導向的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有意識地結合學生未來選擇和職業規劃開展,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平臺;同時以就業能力為核心的培養理念,不僅能夠確保學生找到工作、勝任工作,更為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提供了助力。

三、需求導向型社會保障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優化學生培養目標,突出專業培養特色

結合社會需求導向,優化學生培養目標,一方面,將德和能共同納入學生培養目標要求,尤其突出了學生“公共意識”、“服務意識”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繼續發揮現有強勢學科基礎,凝練鮮明研究方向,形成特色的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基地。以河北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為例,其依托的財政學專業具有厚重的專業發展積淀和國家級教學團隊,因此,專業特色上突出了公共財政與社會保障的結合,該專業也因此被評為河北省特色品牌專業。

(二)豐富教育教學資源,關注學生未來發展

1.設計滿足需求的課程體系。專業課程設計上,體現出人才培養的特色,在《社會保障概論》、《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等核心課程的基礎上,設置豐富的可供選擇的選修課:如公共財政與社會保障政策方向,側重宏觀把握,可以為學生就業于政府公共部門做準備;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方向,從公共管理視角入手,對社會保障基金籌集、管理和運營進行研究,拓展在保險、基金管理公司的就業方向;人力資源管理方向,通過薪酬管理、勞動關系等課程安排為畢業生在人力資源部門從事社會保障相關工作形成知識儲備,等等。2.建設與實際接軌的實訓平臺。一方面,積極利用校內實驗室積極建設實訓平臺,使學生熟悉業務操作流程,熟練操作實訓軟件,才能更快地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開拓校外實踐基地,建立與實踐相關部門的聯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機會。

(三)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強調綜合素質培養

培養學生同時具備問題分析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對于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重視課堂教學,加大研討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的比例。始終堅持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陣地。在理論講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外各國社會保障的政策調整和改革動態,并在課堂上開展專題研討,鼓勵學生的觀點爭鋒,一些爭議性的改革可以采取辯論賽。同時,通過原創案例的開發和案例教學的應用,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2.擴展第二課堂,開展以專題調查為主要形式的社會實踐。與其他專業不同,社會保障事關老百姓的生計,與實際聯系比較緊密。通過社會調查活動、專題訪談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更生動形象地了解社會保障實踐中的問題,更能通過接觸實際增強學生的專業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學好專業知識具有非常大的幫助。3.鼓勵科研活動,建立以科研能力為基礎的綜合素質培養機制。社會保障的就業崗位往往需要學生不僅具備專業素養,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甚至管理能力。通過引導本科生參與導師科研活動,鼓勵本科生撰寫學術論文和調研報告等方式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生興趣,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能通過文獻搜集和整理的能力、數據獲取和分析能力、綜合判斷能力等諸多能力鍛煉提升自身素質,適應了社會發展和學生就業對社會保障專業的要求。以河北大學2012級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為例,大部分學生都參與過科研活動,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升學(包括推薦免試研究生面試)和就業都有突出的表現,班級也獲得省級優秀班集體的稱號。

作者:谷彥芳 單位:河北大學

參考文獻:

[1]孫健夫,宋鳳軒.面向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財政學教學改革研究[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3.

[2]谷彥芳,李林,曹佩琪.需求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以本科稅收專業為例[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報,2016(01).

[3]薛在興.大學本科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發展[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失禁大喷潮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台湾佬中文娱乐22vvvv| 男男黄gay片免费网站www| 各种少妇正面着bbw撒尿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 日本大骚b视频在线| 把腿扒开做爽爽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区| 女人高潮叫床三级视频| 337p西西人体大胆瓣开下部| 日本无遮挡吸乳视频| 无码国模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四区麻豆文化传媒|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 欧美精品suv|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25p|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免费 | 国产xxx69麻豆国语对白 |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体内射.com.com|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 丝袜 亚洲 中文 综合|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国产熟人av一二三区| 肥臀浪妇太爽了快点再快点|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国产成人无码av|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三年片在线视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