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6 00:19: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案例式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
所謂雙語教學是指將母語以外的另外一種語言直接應用于語言學科以外的其他學科的教學,使第二語言的學習與各學科知識的獲取同步。雙語教學實現了專業知識和外語學習的有效結合,以專業知識為主、外語水平提高為輔,滿足了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1]。在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勢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模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革,對學生外語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與外語能力,是擺在應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經濟學課程作為起源于國外的專業基礎課程在進行雙語教學改革中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一)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20世紀 90年代以來,國際化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化,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教育部高教司在相關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學論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課程必須進行雙語教學小論文。雙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而在雙語教學課程的選擇上應更多的體現課程的廣泛應用性。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課程的基礎課,為學生學習和應用經管類專業知識做了良好的鋪墊。因而經濟學的雙語教學實踐是一種與國際經濟接軌的開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學內容上強調多元、開放、融合,在教學方式上強調靈活,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外語水平和教學藝術要求較高,在教學目標上注重培養學生用不同語言進行思維和創新的能力。同時,通過使用學界較為認可的經濟學外文教材、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雙語教學會有力促進我國高等教育向規范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二)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獨立學院是高等教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社會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發展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的產物,承擔著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培養大批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歷史重任。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獨立學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競爭中站穩腳跟,關鍵也在于能否培養出有別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演進,應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掌握外語的技能越來越受到青睞。因而在對本科生的培養中運用雙語教學可提高應用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并使其更符合國際化人才的標準。
(三)經濟學課程本身的需要
經濟學本身源于國外成功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而國內高校本科教學中講授的經濟學原理幾乎都是從國外著作中翻譯修訂而來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譯與原文表達的意思不完全一致,這對學生掌握和應用經濟學原理產生不利影響。此外,由于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發展較快的學科教育教學論文,使用翻譯修改而來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其教學內容無法體現經濟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借助經濟學雙語教學,一方面可使學生站在英語思維的角度,用英語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種經濟學原理,從而更好地把握經濟學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國外經濟學教材,可以增加學生的專業見識,使學生能夠在第一時間吸收到經濟學最前沿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增強教學的時效性。[2]
二、獨立學院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改革模式
(一) 教學模式的選擇
根據授課時外語使用程度的不同,雙語教學可分三種不同模式:1、沉浸式雙語教學(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學生所學第二語言/外語進行教學,本族語/母語不用于教學之中,乃至校內也不使用本族語/母語,以便讓學生沉浸于弱勢語言之中。[3]2、過渡性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學生剛進校時,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語/母語教學;但一段時間之后,則使用所學外語/第二語言進行教學。因此,過渡性雙語教學即指開始前有―段非雙語教學作為過渡期,以避免學生剛進校因不適應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而產生許多困難,其目的仍是逐漸向沉浸式教學過渡。3、保留性雙語教學(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學生剛進校時用本族語教學,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語/第二語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語教學。
獨立學院的學生較普通高校的學生入學成績較低教育教學論文,英語水平相對較差,在課堂教學中應對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因而我們在教學的第一階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雙語教學”模式小論文。在雙語教學實施的第一階段,為了不使學生在雙語教學模式下影響對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側重運用“保留性雙語教學”模式,即在注重學習專業知識和運用英語的同時,以母語來維持理解與交流過程并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經濟學專業英語詞匯的滲透,專業概念和理論模型公式的表達,以及部分英語釋義;雙語教學實施的第二階段,可啟用“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在第一階段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在經濟類課程中推行雙語教學模式,不斷擴大獨立學院雙語教學課程的范圍,靈活地互用漢語和英語兩種主體語言,努力促進學生逐漸通過專業英語理解關。
雙語教學推行的第三階段,在總結經濟學雙語教學前兩階段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逐漸探索出符合獨立學院自身情況的雙語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在學生能夠基本通過英語關,掌握一定經濟學專業英語詞匯的基礎上,逐步推行英語沉浸式教學法,采用全英語授課或逐漸增加英語在經濟學課程中運用的比例。畢竟獨立學院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并不十分擅長因而具體模式還得視雙語教學實施前兩階段的效果和學生的接受情況而定。當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學模式過程中,經濟學教師應注意運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教學教育教學論文,把復雜的經濟學理論和案例等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發音標準且語速較慢,使學生能順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和知識。
(二) 教材的選擇
選用合適的原版教材是開展雙語教學的基礎。雙語教學教材應當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內容上直接與國外院校接軌,避免因間接引用而產生歧義。要選擇既緊密結合實際又符合時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語言中了解另一種文化,掌握專業知識。目前多數進行經濟學雙語教學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編寫的《經濟學原理》(第三版)作為固定教材使用。該書被美國百余所大學用作經濟學原理課程的教材,可見其全球影響力之大。此外,該教材的語言表達比較規范、簡單、用詞準確,內容更新穎,作者能站在經濟學初學者的立場,激發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興趣,這也比較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知識的興奮點。但原版教材的選編思路和編寫形式與國內教材的風格完全不同。雖然國外教材知識較新,反映了學科前沿,但國外教材在一些內容上說明得過于詳細,與國內同類教材相比,內容相對較多而且比較零散。因此,教學中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篩選,抓住學生必須掌握并與國內教材主要內容相契合的部分進行學習,這樣有助于專業課程的學習。[4]而對于相關案例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
(三) 教學時間
根據教學計劃和各專業的實際情況教育教學論文,一般在大一下學期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但是獨立學院大一學生的英語相對比較薄弱,開展雙語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大學英語一般開設兩年,
大二上學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已達到了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學生普遍有著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采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困難相對要小些,可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從大學二年級上學期起開始連續、合理地部署和安排雙語教學,可延續英語學習,使英語學習四年不間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可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高作用小論文。而且,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己的專業上來。
此外,國外的經濟學課程一般是從高中開始,到了大學每學期只學習教材內容的幾個章節,將整個經濟學課程分散到大學的各個學期,更有助于學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國經濟學課程一般是針對經管類學生開設的,時間為一年左右,如果進行雙語教學的話應該考慮適當延長學時,以便于教師更好的準備課堂內容教育教學論文,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
(四)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雙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與學互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而高素質的師資是實施高質量雙語教學的保證。從近期實踐看,全國絕大多數的獨立學院是在母體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體高校的品牌、師資、管理和其他資源為依托而發展起來的,借助“母體”師資、外聘名校教師是獨立學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隨著獨立學院社會化的趨勢不斷發展,建設自己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歸國經濟學研究生外,獨立學院也應重視本院經濟學雙語教師的培養,一方面大力引進英語水平高、學科知識強的復合型教師,另一方面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特別注重青年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師自費及學院委培相結合的形式選派英語基礎良好、經濟學專業知識扎實的青年教師赴國內外相關院校培訓。
參考文獻:
[1]白世貞,沈欣.素質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模式研究.物流技術.2010
[2]梁燕紅.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探索.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
[3]李榕.我國高校雙語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8
[4]喬虹.“經濟學”雙語教學實踐探索.教育與職業.2008
論文關鍵詞:任務驅動,數據庫技術,高職,教學改革,項目導入
1 引言
《數據庫設計與實現》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結合非常緊密的課程, 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準確理解什么是數據庫以及數據庫在各領域的應用,掌握數據庫技術及應用開發方法,具備利用數據庫工具開發數據庫應用系統的基本技能,為今后應用數據庫管理信息,利用信息,打下基礎。以往的教學通常采用“理論十實驗+實訓”的傳統教學模式,由于該課程理論比較抽象,學生普遍感覺學習起來入門難、目標不明確、不知如何應用到實際中。
而受課時的限制, 教學講授基本理論占去太多課時, 應用和操作不足。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模式單一,灌輸填鴨式教學,學生過于依賴教師,自學能力差,學習缺乏主動性。實踐基本上屬于被動模仿式實驗, 學生根據已經設計好的詳細的實驗步驟和方法完成實驗, 查看實驗結果, 只滿足于驗證相關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傳統的傳授方法使學生很難用所學的理論指導實踐解決問題,教學效果不高。
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結合課程特點和實際教學,利用“項目導入”與“任務驅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探討了《數據庫設計與實現》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按項目開發的實際工作過程組織教學內容教育教學論文,采用任務驅動和案例教學法,把理論和實踐更好的融合起來。“項目導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尤其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有利于學生學習到實際的計算機專業技能和崗位能力,項目導入有利于鞏固學生專業知識、整合提高實踐應用能力。
2 課程改革思路
樹立以“實踐、綜合和應用”為核心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使用數據庫管理系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宗旨,重點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和畢業后所要從事的具體工作,關于關系運算符號表示形式、規范化處理的算法等知識點的講解是通過實例來引導的論文開題報告。
采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重視教學設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在教學中盡量營造探究性學習、協同學習等學習環境;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設計相應的教學過程和組織形式。采取現代教學方法,理論教學中采用問題引導法、現代啟發式法等;實踐教學中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法、行為引導式法、小組協作法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環境,多搞些實踐活動,有條件時模擬實際項目開發,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融入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引導他們學會如何去發現,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經過思考,自己解決問題。
“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是指教師根據階段教學要求設計一個項目,根據當前項目設計并提出一系列任務,針對提出的任務,采取演示或講解等方式,給出完成任務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結果,然后引導學生邊想邊學邊練,最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其中的項目要求具有技術典型、內容全面、思路科學、結合實際,這樣的項目才能使學生從整體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性,然后再通過任務將項目完成各個環節串聯起來。該方法有利于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協作精神。
3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和應用
基于任務驅動的實驗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教師將實驗的要求和內容進行分解, 設計成具體的任務, 明確每項任務的要求。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思維和技能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3.1 導入項目、分解任務
要求學生能根據一個實際需求完成一個數據庫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它強調從需求分析、數據搜集、數據整理、系統設計到系統實現全過程的參與。這是一個大的項目,它可以分成若干個小的模塊或任務,隨著學習進程分步完成。 如設計“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系實際不斷地提出問題:學生成績管理需要管理學生基本信息,包括學生信息的錄入、修改、刪除、查詢;管理學生的成績,包括學生成績的錄入、查詢等功能;需要打印報表教育教學論文,如:成績單,選課表,所以還得設置打印功能;如果該系統規定專人負責,需要設置用戶名和登錄密碼,體現保密性等。經過系統的分析,可以設計出一個基本功能框架。隨著任務分析的深入,整個系統功能不斷完善,結構不斷清晰。這實際上是將教學內容拆分為一個個的“任務”,逐步地展示、布置給學生。
任務可以是教師設計的具體的任務,也可以是教師提出任務目標,由學生設計的任務。例如: 關于T-SQL 查詢的實驗就可以提出這樣的任務: 通過實驗掌握T-SQL 語言實現數據查詢的功能, 要求用T-SQL 語句實現對論壇數據庫中的信息查詢。查詢的要求由學生們自己提出, 教師進行篩選, 得出具體任務。對于這樣的任務形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教師通過對各種查詢要求進行分析和歸納,使學生學會分析各種查詢要求所表達的語意的方法,進而轉化為正確的語句格式,真正達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3.2分組設計、教師指導及評價
根據以上任務問題,分組讓學生進行充分討論,教師雖然之前已做過實例示范,但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還是要針對重點難點進行分析,引導。分階段進行討論、交流、歸納相應的有關知識和操作技巧,使掌握慢的同學能跟上進度,營造協作學習的環境,促進共同提高。分組有利于學生取長補短、廣開言路、積極思考、創新思維、協同學習等,最終形成各自結果。
比如講解概念結構設計中最重要的知識點E-R模型設計,先選取一些常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題目,將具體設計任務分配給各組,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后,由各組代表講解設計的模型,進行自我評價和總結論文開題報告。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的設計成效,接著一定要指出各組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此過程一定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只是引導、監督、解答疑點、鼓勵學生探索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實現自己的想法,不應過多地評價設計的對錯和優劣,但是要確保每個學生都掌握了實現任務的方法。同時記錄學生上機時出現的問題,及時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從任務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出發,分析學生存在的不足和引導學生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對解決問題使用到的技術和知識進行分析和總結,除了教師評價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交流和互評, 使學生能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進一步強化學生能力教育教學論文,鞏固所學知識。
3.3課程考核
目前數據庫課程考核基本上都是以學校期末考試為主,同時有的數據庫課程教學后,讓學生參加計算機二級考試,學生過分重視考試環節,在實踐方面重視不夠。有必要探索校內考核與用人單位考核要求相一致的機制,加大學生學習的過程監控,把平時課外作業,在課堂討論中的發言,模擬面試中的表現及社會實踐的參與程度等都作為過程考核內容,著重考核學生獲取新知識、新技術能力和信息分辯能力。
提高課程設計在考核中所占比例,課程設計是“數據庫設計與實現”課程摘要求,包括評分標準;在老師指導下對學生分組,確定小組長和選定小組題目;設計結束后推選一名同學講解自己的課程設計,并回答老師的提問;由老師評出課程設計的成績,成績占該課程成績的30%。
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也是對課程教學效果的評估,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傳統的筆試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語言細節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而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則可以通過平時的上機實踐和綜合實驗的情況反映出來,所以要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兩方結合才能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4 結束語
《數據庫設計與實現》是一門基于SQL Server2005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在教學方法上,應重視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 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教師的細心引導和嚴格要求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作為教師要博覽群書,并將所學的知識和項目開發、科研活動結合起來,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沈美,于翔.“數據庫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0,1.
[2]喻勇,王群,劉向陽.《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 中國水運,2008,8(12).
[3]陳芳.對《數據庫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8,29(6).
[4]周麗娟.數據庫教學體系改革與優化[J].高教論壇,2009,1(1).
[5]王淑霞,沈慧娟.數據庫原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9,30.
[6]宮潔.“任務驅動”教學法在“SQL Server 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8,(08).
第二語言寫作中語言不得體現象成因探析
母語閱讀能力和外語水平對外語閱讀的影響
三種高中英語教材的對比分析
高中生外語焦慮源及其關系的個案研究
高中英語教師教材使用情況調查
高中生英語閱讀現狀調查
高中生英語學習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
高中英語課堂的三步增量法
英語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問題例析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文本再構的實踐
高考英語任務型閱讀試題評析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與思考
新課程下初高中英語學習的過渡問題
初中英語自主閱讀教學探究
論中學英語教師的自主發展
說課
評課
“我與‘新標準’的故事”征文大賽通知
第六屆“新標準杯”基礎英語教育教學論文大賽通知
語法教學的理論與原則
英語課堂任務的內涵、特征、類型及設計
在中學英語課堂實施任務型教學的意義
學習策略訓練對聽力元認知意識的影響
教學時間分配與英語寫作錯誤分布的關系
初中學生英語學習風格調查研究
詞塊策略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空白理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英語學困生的預防與轉化
通過設立“英語日”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實驗研究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施
從兩個教學片斷探討有效提問的設計
高中英語常見書面表達試題及解題策略
任務型閱讀試題的命題特點及解題策略
任務型閱讀試題命題思路及對教學的啟示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聽力策略訓練
英語課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誤區及對策
外研社向全國八省市捐贈千萬元中小學在線教育產品
閱讀認知模式的運作及其應用
對批判性閱讀教學的幾種誤解
英語浸入式教學的語言輸入策略
學生自評和互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從社會互動視角看初中英語教師的中介作用
初中英語觀摩課上的師生互動
圖式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語重組教學
整體語言教學觀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語篇微觀分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高三英語復習課聽課效果的調查及啟示
任務型英語教學案例及點評
新課程下如何進行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英語中考模擬試題中書面表達題的命制
高考英語任務型閱讀試題評析及備考建議
2009年高考英語山東卷試題評析及備考建議
聽寫在初三英語復習中的應用
高三英語教與學的思路及策略
對英語教學設計的再認識
在英語報刊閱讀中滲透情感教育
morethan的基本用法
《基礎英語教育》——一個展示英語教科研動態與成果的良好平臺
關鍵詞: 教學模式設計 國際商務碩士 國際金融課程
國際商務碩士的培養目標是應用型、復合型和職業型的高級商務專門人才。而高級國際商務人才應當首先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精通國際經貿知識并能熟練進行經貿實務操作,擅長國際商務交往。根據全國國際商務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的界定,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的導向是以職業性和實踐性為特點,所以其課程教學和學習應采用相對本科或學術碩士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從教師教學角度而言,教學方法包括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其中現代教學方法又大致包括:啟發教學法或暗示教學法、發現教學法或探究法、案例教學法、播放教學法及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支架式教學法和拋錨式教學法。而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獨立性和自主性角度看,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有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這三種方式。從上述國際商務碩士的培養目標和特點看,啟發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及協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國際商務碩士課程教與學的過程中可能應用得更為廣泛。
具體到國際金融課程,要想更好地應用上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從而實現知識和實踐的融會貫通,就該課程的具體教學模式設計而言,采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模式可能有利于達到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和職業性人才的目標。所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是傳統 “以教為主”模式和建構主義“以學為主”模式的綜合。以“以教為主”的模式注重教師教法,以教師“教”為中心,易忽視學生的“學”。而“以學為主”模式正好相反,十分強調學生的“學”,在當前教學情況下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模式則可以根據國際金融課程實際教學內容和國際專業碩士這一特殊的教學對象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因而,以下基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探討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的教學設計過程主要分為以下三步:(1)教學設計的公共基礎步驟,包括國際金融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起點確定和教學內容分析;(2)根據第一步的分析結果,靈活選擇以教為主或以學為主的模式,并決定其中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3)對國際金融課程進行教學評價。
一、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概述
根據全國國際商務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國際商務專業碩士介紹中的相關內容,國際金融課程屬于專業必修課。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所培養的是在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中就職的高級商務人員,主要從事跨國經營管理、國際營銷、國際投資和國際商務談判等管理活動。因而,就教學目標而言,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實踐性,讓學生掌握國際金融相關概念、工具、程序、方法并能熟練應用到國際商務管理中。
而從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的對象特點看,學生的專業背景較為復雜,包括應屆畢業生和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學生,并且部分學生在本科階段系統學習過國際金融相關課程有一定的專業基礎,而另一部分學生可能專業跨度較大,未曾接受過基礎知識的系統教育。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師事先應對學生的專業背景有一定了解,實現預估教學對象的專業能力。同時可以在課前或第一次課對學生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訪談,了解其學習國際金融的動機、需求和學習基礎。
至于國際金融教材的選擇,也應與應用型、國際化專門人才的目標相匹配,可以考慮優先選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操作性較強的英文教材,并盡可能采用雙語教學。當然,在國際金融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并不是形成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基礎語言能力,而是增強學生在國際金融業務中熟練運用專業知識的自信心,培養雙語思維能力和國際化視野。
二、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模式、具體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的選擇
鑒于國際商務碩士培養的是國際商務高級管理人才,與學術碩士和本科生有別,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國際金融的教學可以立足跨國公司,主要掌握管理一家跨國公司所需要的國際金融知識。依據這一視角,其主要教學內容大致包括:(1)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國際金融環境,比如國際貨幣體系、國際收支及國際金融市場;(2)國際金融的基本金融工具的投資及其風險管理,包括外匯和衍生金融產品的投資和管理;(3)全球化融資及國際貿易融資特殊方式和途徑等。
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可以適當地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國際貨幣體系環境的教學,可以教師為中心,用傳統的傳遞—接受式教學方法為主,結合多媒體的播放演示,穿插對學生的提問和引導。當然其中可以采用其他教學方法作為補充,比如案例教學法,可以利用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案例加深學生對國際貨幣體系核心內容——匯率制度及其選擇的理解。再比如對于跨國公司所面臨的外匯風險管理這部分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探究性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教師負責提供案例和輔助資源、設定相關外匯風險情境及進行指導。這里的案例可以來自教材或其他教學資源,也可以考慮邀請校外實際從業人員以講座形式向學生分享案例。而學生則以教師提供的資源為基礎,自主進行分組協作學習,成立不同的虛擬跨國公司,分析特定情境下其所面臨的外匯交易風險、經營風險及轉移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然后進行小組協作學習成果展示,與其他組進行比較和交流。同時教師對所涉及知識點進行點評,并總結歸納學生的表現。以教為主的模式和以學為主的模式可以融合貫穿于整個國際金融的教學過程中,從而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的教學設計思想。
三、國際商務碩士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評價
從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評價看,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從評價方式上看,主要以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為主。具體而言,在課前對學生專業背景進行調查即為教師進行的診斷性評價,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國際金融學習準備情況并因材施教。而在整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指導下的具體教學過程中進行的主要是形成性評價,比如教學過程中穿插的教師的提問、學生的案例討論、學生小組作業的展示交流等。通過上述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國際金融的興趣點和興趣度及對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隨時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微調。在進行診斷性評價時,主要采用調查問卷進行訪談的方式,而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則可以設計相關的學生和教師形成性評價用表。比如在對小組學習成果展示進行評價時,除了教師點評之外,還可以讓其他小組學生對改組的成果展示進行評價,可以設計評價表讓學生就國際金融風險管理內容、風險管理技術及語言表達進行評分。而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小組作業等設計綜合考評表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
綜上,作為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的國際金融課程,其教學模式設計應體現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更強調實踐性和學生對國際金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模式在國際金融不同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選擇以教為主或以學為主,既能較為充分地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可以比較充分地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創新性。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教育教學論文和以及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
參考文獻:
[1]吳疆.現代教育技術教程(二級)[M].第3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170-185.
古詩是祖國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其以語言凝煉,意境優美,寓意深邃而見長。“不學詩,無以言”,從古至今,古詩在人們眾口傳誦,心惟神思中哺育、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鑄就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而古詩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是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難點,從古詩內容的時空跨度與古詩的語言風格及作者刻意追求的創作意境來看,較之學生的閱歷背景和現有語感相差甚遠。我們在進行古詩教學時常常僅滿足于詩義的疏通和詩句的積累,至于詩的文化底蘊則往往無暇顧及,故很難讓學生在體會到我國古詩獨有的韻味美與意境美;而教學不是教教材,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學習研討的文化底蘊及美的情操,從思想上,情感上滲透古詩文沉淀千年的精華之美。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滿目可見的各種教學資源,卻常常為我們所忽略。如何調動和整合各種資源服務于古詩教學,挖掘古詩中蘊涵的文化底蘊,讓學生體情入境,想象入境,已經成為我們共同思考的問題了。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運用恰當的方法,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誦讀中理解詩句豐富的內涵,體味其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為此我們提出了“在古詩詞教學中重視培養思維想象力”課題研究。
二、課題的理論支撐
1、古詩的自身特點。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沉淀了千年的精華之美,僅從韻律、平仄嚴整的角度來說,意象聽簡單構造,渲染氛圍力度之大,其凝聚的文化功底之厚,皆非吟、育可識,所以古詩教學,對于教師、學生來說,找到突破口,抓形象、重想象,巧設情境,以各種媒體、信息等進行高度整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有效地愉悅學生視覺、聽覺、感覺,從而自然地融入詩的意境中,感受意境美。
2、建筑主義情境認知理論,現代情緒理論等現代心理學借鑒。
古詩教學中的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借鑒了許多現代科學,特別是兒童心理科學的研究成果,并加以融會貫通,有機整合、試圖全面科學地揭示情境教學的本質和功能。
3、《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小學生對中華古詩文的誦讀,強調要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三、研究的目標
1.通過對學生的古詩資源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學生在古詩教學中重點體會古詩蘊含的意境,從中鍛煉學生的能力。
2.結合小學語文古詩內容,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利用學生的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來保障學生的注意力。只有課堂中注意力集中的學生才能主動解決問題。達到演中創新,畫中創新、寫中創新的目的。
四、實驗對象
小學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實施步驟
課題研究基本思路:主要就是通過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改革古詩詞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采取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提高的各種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在進行具體的研究時,則根據不同的類型的古詩及其特殊性,運用相關文獻法、實驗法、案例研究法等開展研究。
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
(1)準備階段(2013年 5月--2013 年 7 月)
①課題申請與論證
②收集與本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
③組建機構,明確分工,制定研究方案。具體來說:認真組織教師積極學習有關課題的論文、論著和新課程輔導學習材料,不斷提高教師的課題研究水平。每學期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課題組研討活動。開展“榆林市第六小學學生思維想象力有關方面的調查”,并形成調查報告。
(2)實施階段(2013 年 8月--2014 年 7月)
①依據實施方案與古詩詞教學實際,扎扎實實地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努力使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生創造個性。
②注意收集實踐與研究的有關資料,積累小組成員教學案例,形成了階段報告和論文。
③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由教科室負責指揮,組織課題組成員開展有效的教學實驗。
(3)結題階段:(2013年8月--10月)
①在實施驗證階段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在組長王瑩的組織下,課題研究以語文課堂教學作為平臺;以“古詩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想象能力”作為研究目標。
②以“專題研究、課堂研討課、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教學設計”等作為形式;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作為尺度。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正方案,調整策略,全程記錄,在反思 中進行經驗總結,在總結中提煉成果。
③ 整理歸類研究過程中的各類成果資料(調查資料、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心得、相關論文及學生作品)等資料。
④對各種材料進行分析總結,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⑤整理編輯研究成果材料,并上報申請結題。
六、預期研究的成果
本課題是在一般小學開展的學科性教學實驗,其成果、效益將具有廣泛的實用性,適合一般小學推廣應用。因此,我們對課題實驗取的顯著價值的成果和經驗充滿信心。我們預期的成果和效益如下:
1、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較好的發展。
想象是創新的翅膀。許多新發明新創造都由最初的想象得來。兒童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依賴于想象力的提高。當教師在古詩教學過程中創造條件,合理誘導他們展開想象翅膀時,兒童的創新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尤為重要。”而傳統的古詩教學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學生被束縛在教師、教材、課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創造個性受到壓抑和扼制。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我們提出:學生是教學的主人,教是為了學生的服務的。創設質疑情境,讓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個性。
2、提高學習效益。
隨著社會的改革發展,人們已從根本上認識到科技發展離不開教育,以及教育在國防、生產、生活中的地位及重要性。所以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改革熱潮,“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主體,老師是客體”“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創新教學理念”的論調鋪天蓋地地飛過來。的確,“照本宣科”已被學生唾棄,“滿堂灌”已被學生所敵視,“題海無邊”更讓學生感到“回頭無岸”,而且每節課學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單一的教學方法或手段,學生很容易出現感官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要求我們精心組織課堂教學,采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作為教育一線的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充分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求得最佳教學效果。在古詩教學中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課堂當中去思考,去學習,去訓練。
3、通過實驗,使學生受到中華古詩文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其語言積累,審美力,想象力得到極大豐富,對祖國的語言文字產生深深的熱愛之情。同時,使學生的道德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通過實驗研究,使教師認識到古詩文教學對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有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從而開辟小學語文素質教育新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促進教師基本素質的不斷提高。
七、實施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對教育專家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理論多加研究,定期舉辦教育教學比武、教育研究會等活動,充分利用名師、名校、名家以及研究基地現有的與情境教育和課題相關的信息優勢,及時向課題組成員提供理論動態,確保課題研究合理地進行。
2、堅持實踐探索。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獲得的成功經驗,推進本課題的研究。依托并鼓勵學校的青年教師走實踐研究的道路,扎根于教學實際的土壤,從鮮活的現實生活中研發課程資源,積累研發經驗,加強實踐研究及嘗試、反思、對話與合作,共同提升實踐智慧。
責業務指導,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指導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4、完善組織建設。建立課題核心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合作研究,加強課題管理,與此同時,隨著課題研究的進展,確保課題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5、建立保障機制。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確保課題研究經費投入,提供完成課題所需的時間和條件,同意承擔項目的管理任務和信譽保證,扶持富有成效地投入課題研究的研究人員。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程 高職教師 現狀 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0-0015-01
高職英語公共基礎課教學,作為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接軌的一個重要環節,正日益受到重視。《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指明,英語課程不僅要打好語言基礎,更應該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日常活動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近些年,隨著國際間教育教學交流與合作的不斷擴大,對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的外語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對于在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值得進一步分析和探討。
1 高職學生生源及英語培養方案現狀
目前我校高職教育的生源主要是來自江蘇省內各市區縣鎮的普通初中畢業生,這些學生來源和學習起點不同,如按學目的和要求授課并達到學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對于高職商務、電子專業的學生來講,由于女生人數眾多,在課堂教學與課程學習方面便于教師管理,英語水平普遍比機械、數控等專業學生高,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及專業要求制訂不同培養方案。
2 高職英語教師教學現狀
2.1英語教師教育理念明顯轉變
進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我院英語教師在近些年的改革中,通過參加講座培訓、課題研究等多種途徑,滲透新課程教學理念,進而在教學實踐中體現英語新課程理念,如注重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尊重個體差異,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指導教學,還實現了多元化評價方式等。
2.2英語課程教學方式明顯改變
隨著英語新課程理念的滲透及“優質課評選”的實施,廣大英語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逐漸變寬,教學方式有了較大轉變。其表現在:部分英語教師能利用多媒體現代化科學技術積極創設教學情景,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部分英語教師對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較為重視,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部分英語教師注重探究式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主動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2.3英語教師的教學設計重視聯系學生生活
新課程實施有效轉變了教師的教育理念,很多教師很重視聯系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貼近時代生活,把抽象的知識生活化,回歸學生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中接受。得當的活動設計可使學生在實踐中自然聯系生活實例,并為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提供較大的空間,因此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3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3.1部分教師中依然使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英語教學
照本宣科和滿堂灌,缺乏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現有條件的意識。課堂依舊是被動式教學。造成目前現狀的原因為有些教師沒有鉆研教材、設計教學的意識;還有些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或能力有限。
3.2部分教師的教學設計沒有做到“精心”
例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隨意;缺乏創新理念、教學方法陳舊,無法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并未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
3.3教學的諸多弊端
學生參與運用語言的機會少、頻率低,影響了學習效果;高職生年齡在15-19歲之間,自控力較差,教師課堂管理存在一定難度,往往顧此失彼,無法保證學生參與的廣泛性和有效性;部分學生缺乏刻苦學習精神,往往知難而退,不愿下功夫,甚至不愿記單詞,久而久之造成一定學習障礙。
4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改進策略
以上問題,都對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產生了極大影響,使英語教學整體水平下降。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應多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通過學習、研究和反思促進英語教師團隊的業務發展,逐步改進目前英語教學現狀。
4.1學校通過教研活動和業務培訓,幫助教師盡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業務水平
通過組織教師學習《英語課程標準》, 進行科研課題研究,不斷探索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通過組織教學論文、教學案例、教學反思等評比活動等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4.2教研室通過選擇有效專題開展教研活動,激發教師參與興趣,提高活動的有效性
使教師從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性;教研室通過抓好教師的備課環節,使教師認真鉆研教材;通過開展公開課評比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4.3教師應把教學反思作為日常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
有利于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教學;同時,教師要利用好信息技術,使之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教師專業素質 計算機教學 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強調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的作用要體現在引導上。面對豐富多彩的計算機世界,每一個學生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惡。而計算機教師又必須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較繁重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養成使用計算機的習慣與意識,了解計算機文化,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和創新精神,增強學生獨立意識和協作精神。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始終是一個必須重視的課題,而作為計算機教師,在當今信息化社會中,要正確定位中學計算機教育的方向和目標,必須要能抓住機遇,更加堅定信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
1.建立計算機與教育相結合的結構體系。
計算機教師專業素質的建構要能體現計算機專業和教育專業的結合,強調教師專業上要發展學術研究,撰寫具有指導意義和借鑒性的教學論文,把學科教學的體驗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上。教育上要體現教學改革,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又要關心學生的終身發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實現“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實現教學的發展。我們應通過開放性與穩定性的結合,建構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素質結構體系。
2.要有淵博的計算機專業知識。
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我們必須精通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能熟練掌握計算機上機實訓方面的技能,還要懂得計算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式,不斷吸取新知識來充實自己的大腦,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層次。
3.要有較高的實驗技能和維修能力。
計算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實驗實訓在計算機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計算機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實驗素質,從而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探索,獲得更深層次的知識。由于在實驗過程中機器容易出現故障,計算機教師要能及時地維護和排除故障,從而讓實驗課正常順利地進行。
4.計算機教師要能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當前,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推進,計算機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更要身先士卒。計算機教師應掌握計算機、多媒體等教學技術手段,融入課程教學當中,技術與教育相結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中學計算機教學的定位認識
1.轉變觀念。
計算機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屬于尖端技術,這使得中學生對計算機有一種疏遠的感覺,認為學習計算機知識很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把這層觀念進行轉變,通過實踐教學和案例引導,讓學生更自然地接近計算機。
2.課程設置要合理。
計算機這門學科包羅萬象,中學開設這門課程,就必須有所選擇,有所側重,要根據中學學生的發展階段,挑選適合該階段學生的知識點,理論與實踐并存,進而形成合理的教學課程。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計算機基礎,也要培養對計算機有更高領悟力的學生,形成張弛有度的課程體系。
3.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造性的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做出別出心裁的答案。如何形成這種良性的教學,教師需要更加用心。在課堂上要為學生創造成功的環境和條件,著重問題的創設,提供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著手解決問題。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直接參與探索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活動課的形式,分別學習不同的內容,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4.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包括教師的“教”,還要融入學生的“學”。計算機是一門技能性課程,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必須重視上機實踐操作。教師要正確地設計好每一堂上機的內容,上機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要密切相關,任務明確、內容充實,要有布置有檢查課堂教學與上機實踐要交替進行、合理安排上機實踐的內容,既要統管全局,又要注意個別動向,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磨煉自己。重視上機實踐就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揮學生主體性。
三、高素質教師隊伍,高效率教學效果
教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要想有好的教學建構,教師專業素質就要求不斷加強。而好的教學效果,也能夠影響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興趣,能夠主動去思考教學設計的開展。
1.計算機教師專業素質高,教學模式就豐富。
專業素質高的計算機教師,就有豐富的知識內涵,在教學設計上有更豐富的思路。計算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問題式教學模式,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學習者通過互相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豐富的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學變得更加精彩,提高教學效果。
2.計算機教師專業素質高,課堂教學就生動。
要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課堂環境的設計很重要,高素質的計算機教師,會懂得在教之前,先創造課堂環境和條件,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為先,之后再展開知識點的教學。比如,采取協作式學習,通過分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教師需要具備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為學生創造協作學習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但這要求教師在課前對課堂的所有細節做深刻的思考,以應學生不時之需。學生在課堂中遇到問題,教師要能及時幫助解決問題。
3.教學效果好,計算機教師就更有成就感。
好的教學效果,都是教師的努力得來的結果,也只有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的時候才會更加用心,挖掘更多的教學模式,挖掘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此,教學才會有改進,有發展。
四、結語
計算機這門新興學科發展非常迅速,各個方面的知識都在不斷更新,教師所教的、學生所學的知識可能就已經過時了。計算機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營造更良好的課堂環境,提出更合理的教學模式,提升中學計算機教育的理念,改變片面強調計算機教育工具性的教育觀念,根據時代的發展更好地設計中學計算機課程,使其從內容到模式、方法更趨合理,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長期而又不懈地努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