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5:02: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管理世界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網絡第四媒體/媒介網絡媒體第二媒介時代“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網絡是什么?十多年中有過許多回答。今天重提這個問題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實并非已經清晰。首先聲明,我不是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探討網絡的本質,而是追問網絡的文化社會意義所在。似乎可以說,本文探索的是網絡對于“人”或“人類社會”來說是什么。網絡無疑已經對當今社會產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響,它向前延伸的每個新進展,都使網絡在遠離起點的時候越來越需要人們反思它的社會本質。
一、網絡概念的變遷和網絡發展以及與此對應的人們認識的豐富和深化
網絡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時間的順序,出現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說網絡是“第五媒體”,是排在包括雜志在內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是“第四媒體”,是排在不包括雜志在內、在新聞傳播意義上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只提“網絡媒體”,而回避了“網絡作為一個整體是什么”的問題。還有的說,網絡實際上是“信息平臺、虛擬空間和商業平臺”。有的說網絡開辟了“第二媒介時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問“網絡是什么”,而只是用經驗和直覺來從傳統的框架來觀察網絡新媒體,如博客、維客、流媒體、網絡電視等等。
這些概念的變遷真實地表現了我國學者、研究者和業界對網絡認識的軌跡。從泛泛地談網絡是什么到具體地談論網絡的形態——“網絡媒體”、“新媒介”;從既成的大眾傳播媒體的框架“內部”來理解網絡到從更大框架——與傳統社會、傳統媒介時代對立的大視角——來理解網絡;從具體的媒介形態的遞進和演化上升到能夠意識到媒介代際的更迭;從試圖研究網絡的本質到暫時放棄本質等待網絡自身發展成熟后解答。這個軌跡明顯地體現出人們對網絡研究的深入,也從側面折射著網絡自身的成長。
二、網絡的本質在爭議和反復中漸漸顯露
如今網絡已走過童年期,童年期的網絡遠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輪廓,人們只能根據有限的、暫時的現象近于臆測網絡的本質。今天的網絡展現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現為:網絡發展從早期的直線上升到現在的平穩上升,無論是網絡用戶,還是網絡的技術的原創推出,都展現了同樣的趨勢。網絡用戶告別了此前的瘋狂的增長,而原創性的技術也放緩了研發的腳步了。“三個月一年”的“互聯網年”節奏[1]和“光纖定律”[2]已經成為一個沉入歷史的輝煌記憶。這些現象都證明這個網絡的本質已經漸漸浮出水面。我們知道每個新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成熟期,也就是形態和屬性基本“定型”的時期,甚至是“類型化”的時期。這就是我們追問網絡本質的根據,這是一個網絡相對定型可以理解的時期。
不懂得歷史,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同樣,不知道網絡在歷史上出現的概念和理解,我們也無法直接推斷網絡的本質,從源流開始梳理,我們不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質,而且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不同時期的網絡研究,懂得它的價值和意義,明了它的缺點和局限。下面對歷史的角度對網絡的概念進行梳理:
(一)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的階段
“網絡是什么”的問題最早是用“網絡與媒體的關系”的方式提出來的。這是因為媒體尤其是大眾傳播媒體關系到人類“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們最渴望理解的是,網絡對于當今時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眾媒體有何種影響的問題。研究者首先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把網絡看成是傳統社會中大眾傳播系統中的一個媒介形態。這種理解很顯然無法容納網絡中表現出來的如此之多的異質的、非大眾傳媒的特點和屬性。把不同的東西混淆到一起,顯然是牽強而缺乏說服力的。這個思路無法真正解決網絡的定位問題,更無法達到對網絡本質的思考。
作為“媒體形態的一種”,先后出現了“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體考察,從時間序列上說,網絡不是“第五媒體”,更不是“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這點已有公認;從承載內容的性質和符號載體上說,網絡也不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點有些復雜,我想從“媒介的特質”和“傳播的意義”兩個角度來說明。
首先從“媒介的特質”的角度考察。我們知道,信息的載體是符號,符號傳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質。新聞意義上的大眾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體。他們的最大特質是各自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報紙主要靠文字;廣播主要靠音響;電視靠以影像、聲響為主,文字為輔。獨特的符號系統,是識別三大傳統媒體的基本依據。而網絡的符號仍然是文字、聲音和影像,只是綜合利用,并沒有創造出新的傳播符號。
然后,從“傳播的意義”的角度做考察。傳播的內容是新聞、神話傳說還是歷史知識也是媒體定位的標志?!叭竺襟w”都是在“新聞的意義”上談的。所謂在新聞的意義上,是指他們都以新聞為本位,為重要任務。而網絡顯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實時聊天、電子郵件等等。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旨趣,從總體上網絡傳播是“大雜燴”,并沒有形成對新聞的重點強調。
以上分析看出,把網絡從“媒體”或“媒介”的角度,進行傳統或習慣意義上的排名歸隊,無論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當的。
(二)把網絡的討論分解到“網絡具體形態——網絡媒體”的討論的階段
網絡與媒體關系探討的突破,就是把“網絡媒體”的概念從宏觀抽象的網絡的大概念中抽取出來,而從網絡的一個形態組成來考察,單兵直入的討論獲得了成果。
“網絡媒體”的提法,就是在這個認識背景下升溫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體”的概念,“網絡媒體”成為人們討論網絡時的主要探討對象。[3]“網絡媒體”的界定有很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網絡傳統新聞網站媒體和商業網站媒體,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具有某些大眾傳播媒體特征,具有“準大眾傳播媒體”的特性,因為龐大的網民規模支持著網頁的瀏覽率。當然“按照傳播學的定義,一種媒介使用人數達到全國人口的1/5,即可被稱之為大眾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著龐大的受眾群,也不能斷言它已經成為大眾傳媒;但是根據互連網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肯定“網絡媒體”成為大眾傳媒是未來的必然。這個階段的探討進入了網絡的具體形態組成,討論因為具體化而更為集中,對象的特性也更為清晰,“網絡媒體”概念的出現表明人們對網絡的認識開始深化。
“網絡媒體”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問:網絡作為整體不是媒體,但網絡的組成部分“網絡媒體”是媒體;我們可以暫時擱置是“第幾媒體”的爭論,至少從“網絡媒體”概念中,我們長期感覺到的網絡具有的“大眾傳播”的性質終于落到了實處,而不必忍受這樣的困惑:一方面強烈感覺網絡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屬性和特點,一方面卻清楚地察覺到網絡與傳統大眾傳播媒體的巨大差異。這兩個感覺形成了一個在傳統認識框架里解決不了的悖論?!熬W絡媒體”概念破解了這個難題。
“網絡媒體”回應了此前我們關于網絡是“第幾媒體”,是不是媒體的討論;同時網絡與“網絡媒體”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網絡是什么”的復雜和困難。
(三)“網絡媒體”不過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延伸”
進一步的追問是,“‘網絡媒體’究竟是什么樣的媒體”?具體化這個追問,我們需要搞清楚“網絡媒體”有哪些特點和意義。它與傳統媒體有怎樣的不同?是本質意義上的不同還是表面的差異?前面擱置的問題再次提出,它與傳統的三大媒體是什么關系?網絡媒體是一個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還是一個和睦友好的鄰居?是一個熟悉的同類還是一個陌生的異類?
從媒介符號來說,傳統媒體各有自己獨特的符號語言系統;而網絡媒體沒有?!熬W絡媒體”的新聞載體仍然是傳統媒體的符號語言系統,包括文字、聲音和影像。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媒體”似乎并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異類,而是一個似曾相識的鄰居?!熬W絡媒體”并不具有本質意義的特殊性,更多地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模仿”和重新組合。
從內容上說,無論是網絡傳統新聞媒體網站,還是商業網站的新聞傳播,都是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的“延伸”。新聞網站從內容到形式,極大程度地依賴著傳統媒體的資源。商業網站在主要意義上也只是傳統媒體新聞的重新組合,而非本質意義上的顛覆或反叛。
所以,把“網絡媒體”理解為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發展延伸”,是一種合理的邏輯。網絡媒體是延伸,而不是創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闖入;是文明的變遷,而不是文明的斷裂或者重生。
(四)把網絡看成是“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階段
這個階段,人們看到了網絡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復雜的性質。正像“網絡媒體”概念的提出一樣,“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同樣表達了人們分門別類研究的努力。既然整體的認識很難達到,我們不如分別表述這個復雜的對象。“網絡媒體”概念是對網絡組成形態的個別研究,而“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提法則是對網絡功能的總體上的分類研究,前者是微觀的,后者是宏觀的。這些認識終于深化和豐富了人們對網絡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地為網絡做一個定義。
同時,“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的意義還在于,超越了“媒體”的說法。這個提法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面認識網絡的社會本質,為未來更準確地理解網絡提供了一個臺階。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一個分類的視角,如果網絡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們仍然需要一個更本質的概括。
(五)網絡就是虛擬世界
具體的、分類的角度看問題解決了許多基礎性的問題,那么我們來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問題。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映照,那么“網絡媒體”的母體網絡呢?網絡的對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網絡的對照物和聯系,我們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網絡是什么”的答案。這個思路接近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質是什么”的思路,馬克思如此定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5]
經由關系、聯系來解釋本質,是一個合理的路徑。由此知道,“網絡是什么”,當然也可以從網絡與對照物和網絡的全部聯系中,認識網絡的位置、特點和作用,那么“網絡是什么”的問題也就得到一條清晰的出路。
“網絡是什么”的長期爭論展現了研究對象自身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其復雜表現為網絡上形態眾多,作用和影響各異;其多變性表現為網絡上原創技術出現周期很短,網絡組成部分新成員不斷增加,新功能不斷開發,原有的形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這里出現了問題:我們長期從“網絡和媒體”的角度來試圖認識網絡的本質。結果證明不成功。我們在探討“網絡是不是媒體,是第幾媒體”的時候,長期糾纏不清,認識混亂。我們把“網絡是不是媒體”這個問題拋開,跳出這個狹隘的怪圈,直接討論網絡對于人意味著什么?
用信息流的觀點來看待網絡可能更能接近網絡的本質。信息總是從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復雜流動,也可稱為精神交往,成為信息時代的非常重要的內容。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就是一個推動信息流動的計劃。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為乘客;那么網絡上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車;網絡就是道路。三者的關系就是“乘客、汽車和道路”的關系。同樣,我們觀察另一個系統,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種形態的傳統媒體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車,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現實世界可比喻為道路。那么我們面前有兩條道路,道路奔跑著形態不同的汽車,汽車里坐著乘客。
這個比喻的意義在于,把網絡和現實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對存在,互相作用和影響。那么,網絡能夠承擔這樣大的比喻么?網絡有資格成長為足以與現實相對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從歷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日本學者藤竹曉提出“信息環境的環境化”的概念,[6]這些概念都傳達出這樣的含義:在一個走向信息社會的時代里,大眾傳播媒體營造的信息空間,已經構成了一個區別于現實環境的“第二環境”,也即“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盡管當時這個環境還沒有足夠完整、真實和獨立。而在今天,這個“信息環境”、“擬態環境”在網絡的催生下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學鑾使用的“網絡社會”[7],開辟了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時代”[8],發展出一個張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們將面對著劉建明提出的“雙重存在”的“社會”(即領土意義上的國家社會和超級信息和觀念全球化的社會)。[10]
我們深知,網絡在傳播技術方面的優勢遠勝傳統大眾媒體,它對“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的構成起到更為巨大的作用。社會演變的信息化,信息傳遞的網絡化,這兩個趨勢就決定了未來的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對立而存在。既相互滲透,又相互聯結和影響。
如果從世界的角度來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車”的比喻,可以置換為比喻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顯然存在著兩種“大地和房子”,現實大地上建造著現實中的傳統媒體形態;虛擬大地上建造著虛擬中的網絡媒體形態。在本質上,虛擬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現實大地的一個變形的折射;同樣在本質上,網絡媒體形態不是“創新”的產物,而是傳統媒體形態在虛擬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這個比喻超過了傳播的意義,而是建造了一個“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說,傳播畢竟強調的是信息的流動和疏離個體的連接;那么“世界”的概念顯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駐留和傳播,固守和變遷,穩定的秩序與流動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筆者的觀點水到渠成,“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超過了“作為傳播媒介的網絡”,更充分而且有說服力地解決目前網絡理論解釋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糾纏,也是我們對網絡本質認識發展的新階段。
[參考書目]:
[1]方興東:《“網絡社會化”新時代的來臨》,參見陳衛星主編:《網絡新聞和社會發展》,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2]閔大洪:《網絡傳播研究亟待加強》,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閔大洪:《網絡媒體定義與中國網絡媒體生態環境》,參見鄧炘炘李興國主編:《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4]杜駿飛:《網絡新聞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陳力丹,第1版,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7]彭蘭:《網絡傳播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美]馬克·波斯特著范靜嘩譯:《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關鍵詞]WTO;國際直接投資;以市場換技術
通過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引入世界先進技術進而提高我國整體技術水平即“以市場換技術”是20世紀中后期以來我國吸引外資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學術界對“以市場換技術”尚未有規范的界定,從字面意義上看,所謂“以市場換技術”是指通過向外國產品出讓國內市場份額以獲得國外先進技術從而提高國內技術水平的策略。此處所指外國產品既可以指進口的國外產品,又可以指在國內生產的外國品牌的產品。這樣,“以市場換技術”可以分為兩種形式:進口商品或產品銷售方式、外國直接投資(FDI)方式。在進口商品或產品銷售方式下,由于進口商品中固化和隱含著國外先進技術,進口能引起對進口商品的逆向工程和仿制,產品銷售能夠獲得外國企業在售后服務、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支持,從而使得制造該商品的技術得以在國內生成和發展起來。在國際直接投資方式下,東道國可以從三個方面獲得技術:跨國公司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會將先進技術轉移給東道國的分支機構;外國直接投資可能會將技術轉移給東道國獨立的分包商;外國直接投資還會產生技術溢出效應,從而提高東道國生產相似產品的競爭力乃至整個產業的技術水平。通常所說的“以市場換技術”一般是指外商直接投資方式的“以市場換技術”,本文分析的重點也在于此。
一、對加入WT0前“以市場換技術”的簡要回顧
為提高“以市場換技術”的效果,我國一方面給予外商投資企業許多政策優惠,例如,在部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外資企業可以享受15%的公司所得稅(同期國內企業稅率為33%),對于投資高新技術行業,或者出口產品占全部產品70%以上的外資企業,在上述政策到期后的3年里繼續享受減半征收公司所得稅的優惠。另一方面,又在某些方面對外資給予一定限制,而這些限制措施往往又是給予優惠待遇的前提條件。這些限制措施主要包括當地含量要求、貿易平衡要求、外匯平衡要求、國內銷售要求、技術轉讓要求、匯款限制要求以及當地股份要求等。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在2000年底修改前就明確規定,設立外資企業,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或者產品全部出口或者大部分出口。再以汽車產業為例,1994年《汽車工業產業政策》明確規定了產品的國產化要求,并將國產化進度作為發展第二車型的條件;嚴禁以SKD(散件組裝)、CKD(整件裝配)方式組織生產;為提高國產化率,制定了分級關稅優惠稅率,外國投資的整車國產化率必須至少達到40%,才能享受關稅減免待遇;為了保證中方在合資企業和汽車行業中的控制力,《汽車工業產業政策》規定,合資、合作企業的中方所占股比不得低于50%,外國(或地區)企業同一類整車產品不得在中國建立兩家以上的合資、合作企業。對技術轉讓的強制要求能夠直接促進跨國公司向國內轉移先進技術,而股權比例、當地成分、外匯平衡、貿易平衡等規定則能夠促進跨國公司的技術向國內合作方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的轉移和擴散。
“以市場換技術”的效果是與東道國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狀況密切相關的,國內市場競爭越激烈,外資越有可能轉移先進技術(王洛林等,2000)。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政府開始注意引導外資企業形成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局面,并收到較好的成效。例如,90年代中期之前,我國汽車行業的外資企業很少,國內少數幾家合資汽車廠商幾乎處于壟斷地位,跨國公司利用比較落后的技術即獲得可觀利潤。90年代中期特別是1997年以來,國外著名汽車公司幾乎都進入我國,為了維持和獲得競爭中的優勢地位,跨國公司加快了在中國技術更新的步伐,紛紛將最先進的車型向我國轉移,例如,在引入上海別克、廣州本田雅閣后,原一枝獨秀的德國大眾迅速將先進的奧迪A6引入一汽大眾,將帕薩特引入上海大眾,技術水平從B2級的桑塔納一下躍升三個等級。
此外,我國政府對國內企業的創新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近20年來,我國人大、國務院及有關部門了115項有關技術創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其中與產業技術創新支持政策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共15項,為企業的研發活動從財政撥款、稅收減免、貼息貸款等方面提供支持。由于國內技術水平越高,外資越有可能轉移先進技術,因此,這些研發支持措施客觀上也起到促進外資向國內轉移先進技術的效果。
二、加入WT0后“以市場換技術”環境的變化
l政策環境發生變化
(1)外商直接投資政策發生變化。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對東道國在對外國投資者在投資方面所采取的各種政策措施進行了規定:凡不符合關貿總協定的國民待遇原則或禁止數量限制原則的投資措施,各成員國應禁止使用。這樣,加入WTO前在引進外資時附加的當地含量要求、貿易平衡要求、外匯平衡要求、國內銷售要求、技術轉讓要求、匯款限制要求以及當地股份要求等限制措施必須予以取消。按照WTO規則和“入世”承諾,2001年以來,我國對外商投資法律法規進行了全面清理,主要包括:①對外商投資法律法規中不符合WTO規則的內容進行了修訂,先后修訂了《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細則或實施條例,取消了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平衡條款、“當地含量”條款、出口業績要求和企業生產計劃備案條款等。②2002年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新《目錄》明顯加大了對外商投資的開放程度,例如,鼓勵類由186條增加到262條,限制類由112條減少到75條;放寬外商投資的股權比例限制。③出臺和完善了《關于設立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的暫行規定》、《關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若干意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吸收外資參與資產重組與處置的暫行規定》等一系列外商投資政策和法律法規,為外資企業購并內資企業和上市公司掃除了政策障礙。
(2)技術創新支持政策發生變化。WTO《補貼和反補貼措施協議》對WTO成員國產業R&D所允許補貼的范圍、強度和合法成本類型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堆a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從性質、目標和數量上是否具有貿易扭曲效應出發,將政府補貼分為被禁止的補貼、可的補貼和不可的補貼三大類,又稱為“紅燈”、“黃燈”和“綠燈”條款。綠燈范圍包括對落后地區和環境問題的資助、基礎研究、資助比例小于50%的前競爭開發活動和產業研究(俞文華,2001)。加入WTO后,我國政府必須對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補貼的范圍、方式、強度做出重大調整以符合綠燈條款要求。這就意味著我國政府要減少對自主研發活動的支持范圍,從而可能削弱我國的技術創新能力,“以競爭換技術”的效果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
2.跨國公司行為發生變化
(1)獨資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中獨資企業新設數量和投資額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趨勢。1997年中國新批準外資項目中獨資項目數量就開始超過合資項目數量;從1998年起合同外資金額中外商獨資企業一直多于合資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則從2000年起獨資企業超過合資企業。獨資企業項目數、合同金額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從1994年的27.4%、26.5%1-升到2002年的64.9%、69.2%;實際使用金額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從1997年的35.8%上升到2002年的60.2%。2002年,獨資企業項目數是合資企業項目數的2.5倍,獨資企業合同金額是合資企業合同金額的3.1倍,獨資企業實際使用金額是合資企業實際使用金額的2.1倍。獨資企業已經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
(2)增資擴股和并購增加?!蛾P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若干意見》、《關于向外商轉讓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政策法規的出臺為外商購并內資企業亮起綠燈。2001年以后,不少跨國公司開始采用收購合資企業的中方股份的方式把合資企業轉變為獨資企業。例如,寶潔公司2000年先后中止與廣州浪奇、北京日化二廠的合作,將合資企業轉為外商獨資企業;2001年10月23日,阿爾卡特通過收購中方股份,擁有股份達到50%+1股,從而獲得上海貝爾的控制權;2002年7月,東芝公司收購東芝與無錫華品合資的“無錫華芝”中方股份,并對完成收購后的公司追加4300多萬美元投資,由此建立日方獨資的東芝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另外,外國直接投資以前以綠地投資為主,近年來通過并購國內企業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有增加的趨勢,例如,愛默生電氣斥資7.5億美元購買了華為的電氣業務部門安圣電氣。
(3)加大研發投資。加入WTO以來,跨國公司在華設立R&D機構的數量迅速增加。1987年外資在我國成立第一家研發機構,1987—1993年平均每年建立不到一家,1994—1997年平均每年建立5家,1998年建立了11家,而2001和2002兩年間建立了19家。到2002年8月底,至少有65家跨國公司在華設立了82家R&D機構,其中31家公司曾入選美國《財富》雜志評選出的1998—2002年財富全球500家公司,它們在華建立了55家R&D機構。我國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接受跨國研發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英特爾、NEC、松下電器、SUN、安捷倫、施樂、德州儀器、富士通、北電網絡、朗訊、愛立信、諾基亞、三菱電機、阿爾卡特等著名跨國公司均在中國建立了獨立的研發機構。
跨國公司投資的獨資化、實施并購與加大研發力度是密切聯系的。技術的保密性是跨國公司最關心的問題,其競爭優勢特別是相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優勢都與此相關。跨國公司向全資子公司可以轉讓處于任何生命周期的技術,可以轉讓高新技術,而向合資企業和非附屬企業只轉讓一般性技術和陳舊技術(王允貴,1998)。隨著在華跨國公司對合資企業控制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他們對技術的控制更為牢固,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更愿意向中國轉讓新技術或在中國研發新技術。
3.國際產業發展呈現新趨勢
(1)全球分工和價值鏈競爭。一方面,分工越來越細化,企業越來越沒有必要也越來越沒有可能固守“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生產方式,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將其生產過程分解成具體的生產活動(如,融資、R&D、會計、培訓、零部件生產和分銷)或分解成生產活動的不同環節,并通過業務重組將資源集中于價值鏈中最具競爭力的部分。產業結構呈現出“微笑曲線””化,制造環節的重要性下降,而研發、營銷成為產品價值增值的主要環節。例如,在目前的汽車工業全球化分工體系中,整車制造公司大都將零部件公司從母體中分離。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的經營活動跨越國界,將分離之后的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佳區位進行配置。從總體上看,研發等“腦袋產業”集中于發達國家,而制造等“軀體產業”則集中于發展中國家(李海艦等,2002)。
(2)研發全球化。雖然研發活動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但隨著海外擴展和國際競爭加劇,以及為了獲得低成本的研發資源,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某些具有重要市場地位的發展中國家設立地區性的研發中心,從而技術與跨國公司R&D活動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研發全球化主要表現為跨國公司在國外的R&D機構數量增加、在國外的R&D投資在其R&D投資總額中的比重上升、雇傭越來越多的國外高科技人才以及國外研發成果所占比例的提高(邱立成,2001)。中國國內巨大的市場容量、豐富的工資水平低廉的技術人員,都是吸引跨國公司設立R&D機構的有利因素。
(3)制造和設計模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模塊化成為以盯業為代表的許多產業的發展趨勢。模塊化之所以倍受關注,是由于今天的產品日趨復雜且速度成為影響企業競爭成敗的重要因素,而模塊化恰恰能幫助我們處理更為復雜的事務、使平行操作成為可能,并有利于對付子系統的不確定性(青木昌彥等,2003)。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模塊化僅僅局限于生產過程中,供應商幾乎或根本沒有參與過零部件的設計。90年代以后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設計過程的模塊化顯得更為重要,大公司作為系統的總設計師,而將各模塊的設計交給其供應商來進行。在模塊戰略中,模塊之間的規則是確定的,而模塊內部留有很大的創新空間。這就為參與模塊內部設計的供應商提供了接觸新技術并進行創新的機會。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模塊制造也跨出國界而呈現出全球性。
(4)戰略聯盟發展迅速。戰略聯盟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有共同戰略利益或資源互補的公司為達到共同拓展市場、共同承擔風險和共同使用資源等戰略目標,通過各種形式而結成的優勢互補或優勢相長、生產要素互相流動以及利益共享的合作聯盟(肖靜華,2001)。由于技術變革速度加快、技術和產品周期迅速縮短以及研發投資額日益增高,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通過建立戰略聯盟來共同承擔研發費用、分散技術發展不確定性的風險,并且戰略聯盟還有利于跨國公司共同建立行業標準以及適應研發本地化的需要。戰略聯盟主要是集中于技術變化快、競爭激烈的半導體、通信、汽車、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的R&D聯盟。企業間的戰略聯盟大多數是在一些跨國公司之間進行的,多為強強聯合,聯盟各方的企業一般都具有某個方面的比較優勢,有可相互利用之處。
三、利用FDI提高國內技術水平的對策建議
跨國公司在華行為的變化以及國際產業發展所呈現的新趨勢,對我國“以市場換技術”戰略既有威脅,也是機遇。本文認為,要提高“以市場換技術”的效果,不但要求政府繼續發揮積極作用,而且要求國內企業在價值鏈的某些關鍵環節有所突破。
第一,突破“以市場換技術”的傳統思維。外資對華技術轉移有兩個層面的含義:技術轉移到子公司和技術轉移到東道國企業。“以市場換技術”追求的是后一層面的效果。但是,技術是跨國公司最核心的壟斷優勢,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投資時一般要對先進技術進行控制,技術控制主要體現在一般僅轉讓處于成熟階段的技術而不轉讓處于創新階段或處于優勢的技術,并且往往把最新技術轉移給它們的分支機構,而把較陳舊的技術轉移給合資公司。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后,一方面中國政府難以通過一些限制性措施要求外資向中國轉移技術,對國內企業的研發支持也有所削弱;另一方面,處于控股乃至獨資地位的跨國公司對技術的控制更為嚴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突破對技術只有轉移到中國企業才是轉移的傳統認識。首先,從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的實際過程來看,技術一般是沿著“跨國公司—寸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的中方合作者其他企業”的方向流動的,即使是在加入WTO之前,我們以市場換來的技術也是先換到合資企業的。其次,只要轉移到中國的技術,就會促進中國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技術轉移到中國,就可以認為是一定程度上成功的“換”。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如果僅靜態地看,加入WTO后更多的先進技術將被控制在外商獨資企業,但是如果動態地看,則這些技術會以種種方式轉移和溢出到國內企業,最終提高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因此,新時期的“以市場換技術”,應當在追求外資向國內轉移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追求先進技術向國內企業的轉移。
第二,以優惠換技術。給予外資優惠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些優惠措施一般可以分為財政措施、金融措施和其他措施等三大類型。WTO的國民待遇原則要求外資要享受與內資相當的“政策待遇”,但是并未規定外資享受的優惠政策內資是否能享受。因此,對外資實施超國民待遇與作為世貿組織成員國貫徹國民待遇原則的義務是并行不悖的。當然,“超國民待遇”不應給予所有外資企業或所有行業的外資企業,而應把優惠措施給予那些我國急需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外資的研發部門,以此促進現有外資建立研發機構,提高在華企業的技術水平。
第三,以競爭換技術。我國的實踐經驗表明,提高市場競爭強度是促使跨國公司轉移先進技術的有效手段。在外資企業數量少、國內企業競爭力差、市場競爭不充分的情況下,外資企業即使采用一般的技術仍然可以獲得可觀利潤,因此,沒有動力把先進技術向中國轉移。反之,有了足夠強的競爭環境,外資企業為保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會引進相對先進的技術,從而形成有利于我國技術發展的博弈局面。因此,在引進外資時,應在每一產業領域都吸引多家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形成跨國公司之間相互競爭的格局。同時要促進內資企業快速成長,形成對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為此,一方面應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把他們徹底推向市場參與競爭;另一方面,要給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其能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
第四,以技術換技術。發達國家政府出于國家安全和保護國內產業競爭力的目的,會對技術轉讓進行控制;跨國公司一般也是首先將最先進的技術轉讓給技術水平相近的發達國家以加強對技術的壟斷。由于中國具有龐大的市場,中國在掌握某種技術后很容易形成規?;a,跨國公司如果不及時提高在中國的技術水平則可能喪失在中國的市場地位,因此,我國技術水平提高對跨國公司是一種潛在競爭威脅。同時,我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也會促使發達國家放松對相應技術管制。因此國內企業在尖端技術領域的突破可以增強在引進先進技術時與跨國公司的討價還價的能力,促使跨國公司將比較先進的技術轉移到國內。例如,如果中國掌握了0.18微米的芯片技術,則跨國公司由于出口管制放松和出于競爭的考慮很可能會將0.18微米的技術和生產線向國內轉移,甚至會轉移0.13微米的技術。為此,應加大對符合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綠燈條款”的研究開發階段R&D投入支持,促進我國技術水平的提高。當然,在分工國際化和產業模塊化的趨勢下,沒有必要追求在所有領域做到技術領先,國家可以重點資助某些關鍵產業和領域的技術發展,爭取在重點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在局部實現技術趕超。
第五,企業層面的思考??鐕救蚍止?、聯合研發、研發外包等發展趨勢為我國企業提供從跨國公司獲得技術的難得機遇。但是應該看到,只有當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在價值鏈的某個關鍵環節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時,跨國公司才有可能轉讓最先進的技術。從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看,大致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模式:
一、有代表性的世界大學排名體系介紹
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前全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大學排名體系有4個,即《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HigherEduca-tion,簡稱THE)世界大學排名、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Symonds(Q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簡稱ARWU)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下面,將分別對這4個排名體系進行簡要介紹。
(一)《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原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是英國出版的一份高等教育報刊,曾經是英國著名報刊《泰晤士報》的一部分,于1971年從《泰晤士報》獨立出來。從2004年起,《泰晤士高等教育》與QS公司合作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名逐步受到全球關注。2010年,THE和QS公司對“同行評價”和“論文引用”兩項指標的使用無法達成統一意見,《泰晤士高等教育》轉而與湯森路透集團合作,新的THE世界大學排名。THE世界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包括教育教學環境、科學研究能力、引文影響力、產業收入和國際化5個一級指標及13個二級指標。2011年后,為了避免指標體系的變化導致學校排名發生異動,影響對學校真實表現的評價,THE的各項指標和權重未發生過變化。在201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前20名的大學全部來自歐美發達國家,其中美國15所、英國3所、瑞士1所、加拿大1所。歐美高校表現出了不可撼動的優勢地位,不僅成批量地占據榜單前列,而且越是名次靠前,英美高校所占的比例就越高。相比之下,亞洲高校進入前100名的不多,進入前30名的僅有東京大學(23名)和新加坡國立大學(25名)。從中國部分高校近幾年來在THE世界大學排名中的表現(見表2),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頂尖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在THE世界大學排名中大致處于30-50名的水平區間,近幾年雖有小幅波動,但沒有顯著進步。中國的其他一流高校大部分長期在200-350名之間徘徊,沒有明顯的突破。2014年中國大陸共有11所高校進入前400名。中國高校中排名最靠前的香港大學居第43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分列第48、49名。總體上來說,中國高校在本排名中的地位還不理想,與歐美高校的差距還十分巨大。
(二)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世界大學排名
2010年,QS公司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分道揚鑣,開始獨立世界大學排名(以下簡稱QS排名)。QS排名的指標體系包括學術聲譽(40%)、雇主評價(10%)、教師/學生比例(20%)、師均引用率(20%)、國際學生比例(5%)、國際教師比例(5%)等一級指標。相較于THE排名,QS排名的指標體系呈現出重視主觀評價(占比50%)和重視師生比(占比20%)的特點。在評價教學水平時,除了聲譽(教學科研合一)指標,QS排名主要側重師生比這一指標,權重達20%。QS認為“師生比是衡量教學質量誤差最小的指標”,而THE認為“師生比只能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簡單指標,數量不能完全反映質量”。評判科研水平時,THE排名指標比較多元,涉及聲譽、經費、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多個角度;QS排名除了聲譽(教學科研合一)指標,主要側重師均引用率這一指標,權重達20%。在QS最新的2014年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在前20名的大學與去年沒有變化,只是名次略有調整。這些大學全部來自歐美發達國家,其中美國11所、英國6所、瑞士2所、加拿大1所。QS排名呈現出與THE排名同樣的現象,那就是美國和英國大學在全球高等教育中占據壓倒性優勢,占全球前30名中的絕大多數。從表3可以看出,除了排名最靠前的香港大學與THE排名中的名次相比高出不少以外,中國其他高校的表現與THE排名中相差不大。在2014年QS排名中,中國共有14所(大陸7所)大學進入全球前200名,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等4所高校進入前50強,分別位列第28名、第40名、第46名、第47名。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別位列57名和71名。從排名可以看出,中國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仍然十分明顯,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三)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簡稱ARWU)于2003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前身為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首次,隨后每年更新。ARWU使用6項客觀指標對世界大學進行排名,具體包括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折合數、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折合數、高被引科學家數、在《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學)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數、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以及師均表現。每年被排名的大學有1200所,ARWU每年全球前500名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包括世界綜合性排名及學科排名榜單,后來添加了獨立的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等地區性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因采用的客觀數值準則及透明度高而獲得學者贊賞,但也因重理工、輕人文而受到批評。目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與THE世界大學排名及QS世界大學排名被公認為是世界三大全球性大學排名。在2014年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美英大學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哈佛大學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前10名被美英高校包攬。亞洲大學中表現最好的是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分列第21名和第26名。中國大陸大學在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列世界500強的僅有32所,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所學校進入世界前200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首次躋身世界前150名。
(四)《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WorldReport)的全美大學排名一直在全世界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全球最佳大學排名雖然在2014年首次,起步較晚,但憑借USNews&WorldReport的公信力取得了廣泛的關注。有理由相信,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將與QS世界大學排名、THE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等當下著名大學排名同樣具有影響力。USNews&WorldReport排名體系包括全球研究聲譽、區域研究聲譽、學術文章發表、標準化引用影響力、總論文引用次數、高被引論文數量、高被引論文比例、國際論文合作、博士學位授予數量、師均博士學位授予數量等10個指標,具體權重如表4所示。在USNews&World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500強中,中國大陸共有27所大學進入榜單。包含香港、臺灣地區在內,中國共有11所大學進入前200名(見表5)。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和清華大學進入前100名,其中居中國大學榜首的北京大學位列第39名,香港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列第42和第67名。在這個排名中,英美國家再次顯現出壓倒性優勢,名列全球前20名的大學全部來自歐美發達國家。亞洲地區排名最靠前的是東京大學(第24名),第二是北京大學。中國大陸大學在排名中的表現總體上與前三個排名中的差距不大。除了北京大學的表現比較搶眼,超越香港大學進入前40名,中國其他一流高校的排名普遍與其他排名變化不大,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第一批“985”工程高校都處于100-150名之間的位置??傮w上看,中國高校與歐美高校還存在巨大差距。
二、大學排名體系的基本特點
雖然上述4個排名體系的評價指標、排名方式各不相同,但也存在如下四個共同的基本特點。其一,高度重視學??蒲兴?。大學的科學研究能力是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指標之一,集中體現了其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在四個排名體系中,學??蒲兴降姆种刀颊剂撕艽蟮臋嘀?。例如,在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人均數、引文影響力、科研聲譽調查、人均科研經費等與科研水平直接相關的指標權重總計達到了60%以上,而在USNews&WorldReport排名中幾乎所有的指標都與學校的科研能力直接相關。其二,高水平論文對排名有重大影響。高水平論文的產出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客觀地反映一所學校的科學研究能力和水平,而且數據公開、透明、易得。高水平論文在四個排名體系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高水平論文有關的指標包括論文的發表數量、師均發表量、被引用次數、引文影響力等。與高水平論文相關的指標所占權重在THE排名中為38.5%,在QS排名中為20%,在ARWU排名中為60%,在USNews&WorldReport排名中為65%。其三,突出理工科優勢,對人文社科評價不全面。從排名指標所體現的多元性、包容性來看,總體上,THE排名的指標體系更多元,QS和USNews&WorldReport排名次之,ARWU排名的指標體系相對簡單。由于指標設置的原因,ARWU排名無法將人文學科領域納入考量(其解釋是“很難找到合理的并且國際可比的指標”),因而這一排名對理工類大學更加有利。ARWU把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獲得者作為重要指標,這一做法對年輕大學和發展中國家的大學較為不利,因此中國高校在該排名中長期位于靠后的位置。由于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外文論文產出相對較少,加之不同文化間人文社科學術評價標準的差異巨大,中國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實力無法充分地在大學排名體系中得以體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中國高校排名的提升。其四,廣泛使用第三方數據進行評價。大學排名廣泛利用第三方的評價及數據對大學的表現進行分析,如本文的四個排名體系都很重視的學校聲譽得分就基于社會公眾的調查數據。THE排名由民意調查公司IpsosMediaCT負責問卷發放、數據采集工作。2013年聲譽調查排名數據來源于2012年3月至4月從144個國家和地區收回的16639份問卷。2013年,QS排名中“學術聲譽”和“雇主評價”也分別來源于對全球62084名學者和27957名雇主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以歐美人士為主),兩項調查對象中中國大陸的比例分別為1.1%和2.6%,美國的比例則高達17.4%和11.2%。至于涉及論文的第三方數據,THE、AR-WU和USNews&WorldReport排名都使用湯森路透的WebofScience數據庫。QS則采用Elsevier出版集團的SciVerseScopus()提供的論文引用次數,并以湯森路透的WebofScience數據庫為補充。SciVerseScopus數據庫中收錄的學術期刊覆蓋面更廣,針對非英語論文的政策更加得當,這使QS排名能更加有效地區分排名較低大學的科研生產力和質量。
三、對中國高校管理的啟示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由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中國音樂學院主辦的“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將于2010年8月在中國北京舉行。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國音樂教育界的數千名專家、學者和教師相聚北京,進行學術交流、專題研討和教學展示;同時還有來自世界各國的60余場絢麗多姿、各具民族特色的精彩音樂會進行展示和交流。本屆音樂教育大會將為中國音樂教育界的廣大學者和教師架起一座通往國際音樂教育學術論壇的橋梁,傳遞音樂教育課堂教學的最新動態、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對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促進中外音樂教育界的合作交流、推動中國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現將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的具體方案發給你們,請認真做好參會的各項宣傳、組織工作,確保這屆大會圓滿成功。
附件:關于舉辦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的方案
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組委會
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
中國音樂學院
2009年7月15日
關于舉辦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的方案
一、大會主題
“和諧與世界的未來”
“和諧”是中國音樂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所推崇的理念和追求的最高境界。圍繞“和諧與世界的未來”這一主題,與會者將就音樂教育教學和音樂藝術實踐等相關領域,從不同側面和角度,進行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
二、大會主辦單位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CSME)、中國音樂學院(cCM)
三、大會時間、地點
時間:2010年8月1日至6日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 中國音樂學院
報到時間:2010年7月31日一8月1日
報到地點:中國音樂學院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組委會辦公室
四、大會參會人員
國內外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及校外、社會音樂教育機構的專家學者、音樂教師、研究生、音樂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者以及各類音樂演出團體等。
五、大會形式
1 主題演講(Keynote Speaker):會議邀請四位國內外知名的學者進行大會主題演講(演講時間各為1小時30分鐘)。
2 教學展示(Class Teaching Demonstration):這是此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新增添的一種課堂教學展示形式。其內容為國內外小學、中學、大學音樂課堂教學,時間為55分鐘,過程包括講課40分鐘,互動和討論15分鐘。
3 論文宣讀(Spoken Paper):大會期間,論文提交者有20-25分鐘的時間,用以陳述論文的主要觀點和內容(可以使用PPT)。之后,有5分鐘提問時間,演講者給予回答。
4 論文海報(Posters):大會將提供單位為70cm×100cm尺寸的論文展示板,供論文海報入選者使用。論文海報提交者可根據自己的論文內容,于會前設計展示版面(不超過4個版面),印制成中英文海報,在會議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展示和交流。
5 工作坊(Workshop):這是世界音樂教育大會中關于音樂教學實踐的一種相互交流、互動形式,內容包括音樂教學法、合唱與指揮教學、器樂教學、欣賞教學等。每個工作坊的時間各為60分鐘,過程包括教學簡要介紹5分鐘,現場教學45分鐘,提問、交流和互動10分鐘。
6 專題研討會(Symposia),也稱為“圓桌會議”:其主要內容和形式,是圍繞一個主題宣讀論文并進行研討。此研討會的主持人身份,需由參會者自己提出申請、提交研討主題和論文并通過審核獲得。其職責包括:提出會議研討主題、確定研討會參與者名單、組織參與者提交論文、組織論文宣讀與討論。
7 音樂會(Concert):包括室內與露天音樂會,分別在中午、傍晚或晚上進行,參會代表可以免費觀看。
(以上七種會議形式均配有現場翻譯,中國參會代表沒有語言障礙。)
六、大會注冊與會員申請
(一)會議注冊與報到
1 注冊時間
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0日
說明:
(1)港澳臺地區的申請者可按照中國代表參會標準注冊。
(2)中國代表參會的名額限定為2000名,如未能在規定注冊時間內注冊,將不得參加會議。但由于特殊情況只能在報到時現場注冊的。需在原有費用的基礎上增加200元人民幣。
(3)參會人員的交通、食宿自理,會議可提供不同標準的住宿條件。
3 注冊辦法
(1)網上注冊方式:
登陸“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網站(省略/2010/chinese),參見“大會注冊與會員申請”,按照網上提示注冊交費。
(2)郵寄注冊方式:
登陸“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網站(省略/2010/chinese)或“中國音教網”、“人民音樂出版社”網站下載“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注冊申請表”,填寫后郵寄(注冊費需匯款或轉賬)至下述聯系地址:
(二)會員申請
1 根據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要求,參加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的代表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團體會員或個體會員代表;二是學生代表;三是非會員代表。不同類型的代表,應根據不同參會標準提交注冊費,方可注冊參會。
2 各類論文的提交者(含學生代表)、教案的入選者以及音樂會申請人,需成為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個體會員。凡不是該會個體會員者,需在辦理注冊手續的同時,辦理加入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入會手續,方可注冊參會。
3 一般參會者,只需獲取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團體會員的資格。由于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CSME)已經是國際音樂教育學會的團體會員,為此,凡中方代表已經是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會員者,可視為已經具有一般參會者資格;如果尚未加入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且欲參會者,又具有在職在崗三年以上教齡的教師,可在辦理注冊手續的同時,辦理加入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的手續;或直接加入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以該會個體會員資格參會;或以非會員參會注冊標準參會。
說明:
(1)凡申請加入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者,請登陸“中國音教網”(省略)。點擊“學會專欄”,下載“會員登記表”,并按照表上要求填寫。在大會注冊時。連同終身會員費(200元人民幣)、注冊費、表格、照片(兩寸照),一并以網上注冊或郵
寄注冊方式提交大會組委會,會后將會員證郵寄本人。有關聯系方式,請參見注冊辦法。
(2)凡申請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個體會員者,請登陸“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網站(省略/2010/chinese),按照網上提示填寫申請表:或下載、填寫“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個體會員申請表”(中英文)。在大會注冊時,連同會員費(普通個體會員450元人民幣;學生會員300元人民幣)、注冊費、表格,一并以網上注冊或郵寄注冊方式提交大會組委會,會后將
會員證郵寄本人。有關聯系方式。請參見注冊辦法。
七、論文、教案提交 (一)論文提交
1 提交時間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提交要求
參加論文演講、工作坊、論文海報展示、圓桌會議的參會代表,需在申請時間內提交300~400字的中文和英文的論文摘要,及5000字以內的中文全文。請務必注明準備參加哪種會議形式(參見“大會會議形式”的2~6條)。
3 提交辦法
論文一律采用網上提交方式,登陸“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網站(省略/2010/chinese),參見“大會論文提交”,按照網上提示提交;或者下載并填寫“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論文、教案提交申請表”,發送至郵箱。
(二)教案提交
1 提交時間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提交要求
組委會推薦的參加教學展示的預選者,需在申請時間內提交300~400字的中文和英文的摘要(含紙質版和電子版),及5000字以內的完整教案(含紙質版和電子版)和現場錄制的教學光盤。大會組委會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入選者在接到人選通知后,即可辦理參加大會的相關手續。
3 提交辦法
組委會推薦參加教學展示的教案一律采用郵寄和網上提交方式,登陸“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網站(省略/2010/chinese),下載填寫“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論文、教案提交申請表”,教案的中英文摘要和全文電子版由網上提交(見下列地址);教案的中英文摘要、全文的紙質版一式2份(A4紙打印)和教案光盤郵寄至以下聯系地址:
八、大會演出申請
1 申請時間
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31日
2 申請要求
根據國際慣例,中國作為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會議主辦國,可以安排20場音樂會。演出團體的組團方式可以省、市、學校、少年宮以及各類音樂團體等為單位??梢允菍I演出團體,也可以是業余演出團體。節目內容、形式要求豐富多樣,包括演唱(獨唱、合唱)、演奏(獨奏、合奏)、舞蹈、戲劇、雜技、武術等。具體要求如下:
(1)節目富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2)音樂會演出時間長度在一個半小時以內。
(3)原則上演員人數不超過60人。
經專家評審后,組委會將于2009年11月通知入選單位,簽訂“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音樂會演出許可協議”。
3 申請辦法
登陸“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網站(省略/20i0/chinese),參見“大會演出申請”,下載填寫“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音樂會)演出申請表”,將整場音樂會節目單(包括節目時長)、節目錄像(DVD或VCD格式)、演出團體簡歷(中英文)、藝術指導或指揮簡介、該團以往具有代表性的音樂會的錄像(DVD,CD)及相應節目單,郵寄至下述聯系地點:
4 相關要求
(1)演出人員無需交納注冊費,但是所有人員的差旅、食宿、演出環境的設計裝飾、旅游等費用,需由各演出單位承擔。組委會提供會議期間用車、場地、鋼琴、簡單的燈光音響設備。
(2)演出人員可以相互觀摩,但不參加開幕宴會等活動。
九、會議程序
根據國際慣例,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七個委員會的專題研討會,分別于7月25日至31日之間在北京等城市舉行;第二階體大會(含音樂會),在北京舉行。
十、重要說明
1 凡提交教學展示、論文宣讀、工作坊、海報等參會形式者,以及音樂會申請人,大會將組織國際評委進行評選,入選者在收到大會組委會有關人選通知后,方獲得以各有關形式參會及演出的機會。未入選者,可作為一般參會者參會。
2 大會將出版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秩序冊(中英文)、論文集(英文摘要)、音樂會秩序冊(中英文)及大會資料光盤(含大會秩序冊、各類論文的英文全文、音樂會秩序冊及各音樂會相關情況的英文介紹,以及相關圖片、錄像和錄音),上述資料將在大會注冊時發給全體正式代表。
3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與大會組委會將給所有入選者頒發人選證書。
4 國際音樂教育學會與大會組委會將給全體正式代表頒發參會證書。
《宏觀質量研究》是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準,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刊物。在公開刊號已成為稀缺資源的今天,《宏觀質量研究》能夠得到批準,主要是來自于它的學術性定位。中國并不乏質量領域的刊物,但迄今并沒有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學術性刊物。質量的學術研究,特別是學術論文的公開發表,對于中國質量建設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雖然,現在有很多刊物都在發表一些質量研究的學術論文;但面對中國復雜的質量現象,這些論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特別是在共同的學術范式的形成上,都需要進一步的創新與發展。
《宏觀質量研究》的宗旨,就是為中國學者的質量研究提供一個規范的、權威的、高水平的平臺;發表一系列原創性、開創性、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激蕩質量研究領域新的問題與對策、新的方法與工具、新的思想與理論的產生,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本土的質量學者和專家。
《宏觀質量研究》的目標,是要成為中國質量問題研究的學術窗口和中國質量問題對策的智庫平臺,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一流學術刊物。
中國學的研究,尤其是當代中國相關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學者的關注和參與;而在中國學的研究中,中國的質量問題毫無疑問是重要的研究對象。大國質量、二元質量與轉型質量的相互疊加,構成了世界各國都不曾有過的獨特的中國質量現象。研究這一現象的內在規律,給出這一現象的科學解釋,特別是提出治理中國質量的方法和對策,是本刊最為關注的“中國質量問題”。因而,本刊的研究倡導面向中國現實質量問題的研究,要形成中國質量研究的學術范式,構建質量研究的中國學派。中國學者應該有這樣的學術自信,因為我們正面對著世界上最為豐富而獨特的質量問題??茖W就是對問題的解釋;占有了問題,就擁有了走在學術前沿最寶貴的資源。中國學者可貴的財富,就在于親身經歷著中國質量問題的現實。本刊將著力于發表面對中國質量問題的研究論文,并堅信將對世界學術形成具有一般性理論的新貢獻。
中國質量問題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宏觀性”。在每一個質量現象的背后,都會發現宏觀因素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國家的法律與政策體制、特殊國情下的公民行為與文化、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傳播與管理等等。只有研究這些宏觀因素對質量問題的影響,才能解釋中國質量的現象,也才能提出有效的質量對策。本刊特別鼓勵對中國質量問題的跨學科研究,為此設立了如下相對固定的欄目:質量理論與戰略、質量制度與法律、質量與經濟發展、質量統計與分析、質量觀測與案例等。本刊將始終堅持規范的學術研究方法,就是通過對問題的實證觀測與數據統計,提出具有一般意義的結論,并對這些結論進行科學的驗證。
《宏觀質量研究》之所以選擇“中國質量觀測"作為創刊號的研究主題,就是為了踐行本刊的宗旨,面向中國真實的質量問題,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在實證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努力提出具有創新性的理論觀點和現實對策。“中國質量觀測”是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的各位同仁歷時三年,共同參與的一項面向中國質量問題的大型研究項目,也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質量安全評價與網絡預警方法研究”的成果匯聚。論文研究的內容覆蓋了我國質量問題的各個方面,既有經濟視角的分析,也有法律角度的研究,還有公共管理的探討,更有數據統計分析和案例的解剖。各篇論文的共同研究主題,就是通過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來解釋當前中國質量的狀況。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學者很幸運,研究中國質量問題的學者更為幸運,因為我們正站在世界各國所從來沒有過的獨特的中國質量現實問題面前。我們高質量的研究論文不僅將為解決中國質量問題提供科學的支撐,也將為世界質量科學的創新做出中國學者的貢獻。我們誠摯邀請海內外學者與我們一道同行,使《宏觀質量研究》成為中國質量學術進步的一塊基石,讓創新的中國質量思想,引領中國質量實踐的進步!
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程虹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世界大學評價的機構已有幾家,并產生了許多具有較大影響的世界大學排名,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世界最佳大學(World’sBestUniversities,WBU)”[1],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2],《泰晤士報高等教育??返摹笆澜绱髮W排名(WorldUniversityRankings,WUR)”[3],德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心的“CHE大學排名”(CHEUniversityRanking,CHEUR)[4]和西班牙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CentrodeCienciasHu-manasySociales,CCHS-CSIC)網絡計量實驗室(CybermetricsLab)的“世界大學網絡計量排名(WebometricsRankingsofWorldUniversities,WRWU)”[5]等。2005年,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在各項世界大學排名的基礎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設計了世界大學排名指標、權重、對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進入ESI排行的世界大學的綜合競爭力,首次了“世界一流大學與科研機構學科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之后,RCCSE每兩年對世界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研現狀進行綜合的研究。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經驗總結,此項排名不斷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連續4次排名結果[6-9]。另外,考慮到世界大學與學科評價對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影響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將每年評價一次并出版相應的評價研究報告。同時為了迎合網絡時代的新興需求還創新性地引入了“網絡影響力”這一指標,以進一步考察各學校的聲望情況、科研成果的開放獲取程度,并作為Web環境下科研影響力評價的補充,以達到從科研產出到現實影響再到網絡影響的綜合實力評價[10]。
具體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此次評價在往年31個排行榜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網絡影響力排名。具體的排行榜分別為:國家(地區)科研競爭力排行榜、世界大學科研競爭力排行榜、世界大學與科研機構分22個學科的科研競爭力排行榜(即農業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臨床醫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與商學、工程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地球科學、免疫學、材料科學、數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綜合交叉學科、神經科學和行為科學、藥理學和毒物學、物理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社會科學總論、空間科學)、世界大學科研競爭力分8個基本指標排行榜(即收錄論文數、論文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數、進入排行學科數、發明專利數、熱門論文數、高被引論文占有率、網絡影響力)。RCCSE世界大學評價報告還給出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的界定,從而可以幫助讀者充分認識學校及其學科發展的準確定位。評價結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學)定義為世界高水平大學,同時結合國內外一些大學對自己的定位與規劃,又將世界高水平大學分為三個檔次:前100名為世界頂尖大學;101~300名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學;301~600名定義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學,其中世界頂尖大學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學稱為“世界一流大學”。至于世界一流學科的界定,主要根據所評22個學科的不同評價單位在相應學科中的排名情況而進行劃分,其標準為某學科排名前10%內的科研單位為該學科世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學科也劃分為三個檔次:某學科前1%(含1%)的科研單位的學科為世界頂尖學科;1%~5%(含5%)為世界高水平著名學科;5%~10%(含10%)為世界高水平知名學科。
二、中國高??傮w世界一流水平建設分析
(一)進入ESI排名高校數量變化情況
每年RCCSE世界大學評價報告均是以美國《基本科學指標》ESI數據庫中近11年來論文總被引次數排列在前1%的大學和分22個學科中大學和科研機構近11年來論文總被引次數排列在前1%的學科為總體的評價對象。但是由于ESI統計數據的變動,該評價的對象也隨之有所變化,具體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開展的兩次世界大學評價還處在探索階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對于評價對象中的同機構不同名稱標注的情況,未能詳盡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現機構數量相對較多的情況。而在后來的三次評價中,都盡力解決這一問題。不過,評價對象數量逐漸增長的事實不可以否定,同時中國進入ESI科研競爭力排行的高校數量也日益攀升,這一點很值得欣喜。
(二)國家(地區)排名變化情況
在2005-2012年這7年內的5次評價中,均設置了“國家(地區)科研競爭力排行榜”,主要是對排名前30位的國家或地區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我們對這5次評價中中國的總體排名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無變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發現中國大陸一直處于排名上升的狀態,從22位一路躍升至第6位;中國香港地區在這期間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總體相對穩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這可能與其學校數量有關,在7年內,該地區進入評價的學校數量僅增加1所,對排名的影響也就不是很大;中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類似,排名變化與進入評價的學校數量變化正相關,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總體可見,中國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競爭力發展中整體成效卓著。具體對中國大陸地區科研實力各指標在前30強中的排名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如表3所示),發現中國大陸發文、論文被引、熱門論文、高被引論文數等方面上升迅速,目前均已進入世界前10強的行列;專利數一直是中國大陸在世界各國或地區科研實力競爭中的強項,一直保持在前10名以內,并由2007年的第8位迅速躍升為目前的第3位,實力可見一斑。但是,在各項絕對指標飛速攀升的同時,高被引占有率這項相對指標(高被引論文數量與發文數量的比值)卻一直下滑,由最初的18位一直降到25位,這也就反映出論文質量的提升速度并未跟上論文數量增加的步伐,也警示中國在提升科研競爭力的進程中,莫讓數量掩蓋質量,而要注重優秀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加強高質量論文的產出,從而真正提升國際影響力和世界科研競爭力。
三、中國高校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展
(一)中國高??蒲懈偁幜傮w排名變化情況
通過前文闡述,我們已經發現中國高校在世界水平上的數量可見度已經越來越高。接下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些進入世界大學排名的中國高校整體排名情況。對世界一流大學(前300名)中中國高校名次分布情況分析(表4)可以發現,中國不僅在進入ESI排名的總體學校數增加,同時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學校數也不斷提升。大陸由最初的3所學校增加到9所,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目前分別有2所和4所,它們分別是:北京大學(72)、清華大學(84)、浙江大學(94)、上海交通大學(122)、復旦大學(172)、南京大學(20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15)、中山大學(273)、武漢大學(295);香港大學(121)、香港中文大學(170)、香港科技大學(261)、香港城市大學(296);臺灣大學(71)、臺灣成功大學(202)。中國高校處于世界頂尖水平的已有4所,其中大陸有3所,可見高水平大學建設已初具規模。這些高校在世界排名中的位置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它們各自的競爭實力的改變而發生變化。我們對RCCSE公布的2012年中國大陸高校排名前10的學校在歷年世界大學評價中變化情況進行統計(表5)發現,中國一流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多呈現穩步上升的局面,雖然個別學校在2009年有下降的現象,但是總體上升幅度較大。目前在中國大陸前10強已有8所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國內排名前3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也榮升世界百強(即世界頂尖大學);中山大學和武漢大學的提升幅度最大,都由600名以外逐步發展進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相比之下,南京大學的發展進度略顯緩慢,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中國高??蒲懈偁幜Ψ种笜伺琶闆r
為了進一步探究中國高校科研競爭力提升與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的脈絡,并尋找其中的關鍵因素,我們對2012年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內中國高校分指標排名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表6),發現中國高校中最有優勢的科研指標在于發文數和專利數,部分學校的網絡排名情況也值得肯定。但是這些優勢還很微弱,而且不夠穩定,在能夠真正充分體現科研競爭力的主體指標實力方面,如總被引、高被引和熱引等質量型指標上仍有很大欠缺,需要引起教育監管部門、高校管理者的廣泛重視,加大力度,提升科研質量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高校在世界上的科研競爭地位。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還注意到中國科技大學作為國內高校排名中逐漸下跌的一所重點高校[11],其科研力量不容小覷。它自2005年以來,一直處于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并已在8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其中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和物理學均已進入世界一流學科的行列(即排名前10%),在國內的專業優秀率也居于領先地位??梢哉f這個“短小精悍”且容易被人忽視的國內重點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甚至超過了排在它前面的很多知名高校,也是這些學校在國際化進程、世界一流化建設中的榜樣。
四、中國高校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進展
(一)學科總體發展情況
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離不開世界一流學科的創建與發展。我們對中國進入ESI排名學科總數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如圖1所示),發現中國大陸從最初的16個學科已經發展到目前在ESI分設的22個學科的全部進入,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非常值得肯定。但是詳細分析后發現,中國大陸高校真正進入排名的卻只實現了由9個到19個學科的發展,增加了10個學科,但仍然在免疫學、綜合交叉學科和空間科學3個學科處于空白,這也是中國香港和臺灣同樣面臨的問題,這便是中國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學與學科建設進程中所要攻克的重要難關之一。另外,從各地區內世界一流大學進入ESI學科排行的平均學科數統計情況看(如表7所示),在連續5次評價中,中國的平均學科數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過令人欣喜的是,中國三個地區的平均學科數增長速度較快,尤其是中國大陸由最初的5.67增至11.11,已經逐漸縮小了與世界平均值的差距,但仍需繼續努力,向世界高水平國家看齊。雖然22個學科均有中國大陸的大學或科研機構進入ESI排名,但是對于每所大學或科研機構而言,進入ESI學科排名的學科數量卻參差不齊。絕大多數中國大陸大學都只有1~9個學科進入ESI排名。除了中國科學院在20個學科均有進入以外,重點高校情況也相對較好,大陸排名前6強的高校均有10個以上學科進入,且都有排名前10%的學科存在,尤其是前3強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均有4個世界一流學科(表8)。同時重點高校仍然能夠呈現與國內排名類似的文史綜合類院校學科廣而全、理工類院校學科少而精的特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國內高校發展策略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進程規劃不謀而合。國內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可以促進世界一流大學與學科的建設,科研競爭力國際化水平的提升亦可推進整體實力不斷加強。
(二)優勢與劣勢學科分析
從進入ESI排名的學科數量和具體排名情況看,中國高校在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領域占有相當優勢。2012年的評價結果顯示,中國大陸高校的農業科學、化學、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等14個學科都進入了世界一流學科的行列,尤其是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工程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和植物學與動物學等8個學科還有頂尖機構存在,不過除了清華的工程學,其他所有的頂尖學科機構均被中國科學院獨攬。同時在科研機構的統計中,中國科學院在發文量、被引總量、熱門論文數、高被引論文數和進入ESI學科數5個指標上都名列前茅,這些都深刻印證了它作為國內第一研究巨頭的科研競爭實力。另外,總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一流大學其學科都很齊全,并且每個學科影響力都很大,如哈佛大學有15個學科位于世界前10強,斯坦福大學有9個學科位于世界前10強。中國大陸高校只有北京大學的數學和清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工程學和材料科學3個學科排在世界前10位,其他高校在世界前10強的學科領域則仍然處于空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大陸高校在學科建設上仍然表現較弱。縱覽2005-2012年5次世界大學評價結果,中國大學或科研機構總體上在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數學、物理學等學科上的優勢相對明顯,但也呈現出學科建設相對集中的現象:優勢學科愈益強大,劣勢學科發展緩慢。因此,在發展這些優勢學科的同時,高校管理人員、教育發展監管人員也要注意到在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經濟學與商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空間科學、免疫學、社會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以及臨床醫學這8個學科中,中國大陸還沒有高校進入世界一流學科的行列,這也正是我們的劣勢所在,急需加大投入,力爭消除劣勢,平衡發展,爭創全面一流。總之,要真正實現與世界一流大學與學科的接軌,中國大陸的科研創新和學科建設仍任重道遠。
五、結語
關于金融危機論文參考文獻:
[1]周善文,林哲夫國際會計界定及模式比較研究[J].財貿研究FinanceandTradeResearch,1996(1):67.
[2]竇仁政,陳巧風國際會計準則及其對銀行業的影響[Z].2006-04-05.
[3]宋志國黃麗新,金融危機下對國際會計準則建設及會計信息披露的兩點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0(4).
[4]宋光磊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國際會計準則研究[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2
[5]吳敬璉.中國增長模式抉擇[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6
[6]黃燁菁.開放條件下的技術進步——從技術引進到自主創新[J].世界經濟研究,2008,(6)
[7]奧古斯托·洛佩茲-克拉羅斯,邁克爾·E·波特,克勞斯·施瓦布.2005~2006全球競爭力報告:為充滿希望的繁榮而制定的各種基礎性政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8]張杰,劉志彪,鄭江淮.出口戰略、代工行為與本土企業創新——來自江蘇地區制造業企業的經驗證據[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8,(1)
關于金融危機論文參考文獻:
[1]邵佳,現代金融危機的理論與實踐,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12)。
[2]周偉,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比較研究-以東南亞金融危機與越南危機為例,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01)。
[3]肖才林,美國經濟危機的原因及啟示《商場現代化》2008.11。
[4][法]米歇爾·阿爾貝爾:《資本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1版。
[5]蔡來興、朱正昕、晏小寶主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宏觀經濟管理》,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6頁。
[6]此為作者2016年6月隨團訪問歐盟總部機構時對方所談。
[7][德]塞巴斯蒂安·杜里恩、漢斯約里·赫爾、克里斯蒂安·凱勒曼著,郭建南譯:《危機后的反思——西方經濟的改革之路》,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8]張正堂,劉寧.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9]閻慶民,蔡洪艷.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框架評價研究[J].金融研究,2013,(6).
[10]張鑫.基于人力資本產權的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14,(22).
[11]曾康霖,虞群娥.論銀行家人力資本及其價值創造[J].上海金融,2014,(1O).
關于金融危機論文參考文獻:
[1]孫立新.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與中國宏觀政策反應效果研究——基于開放經濟DSGE-VAR模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02):35-45.
[2]紀明,曾偉平.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增長、結構與貢獻——基于金融危機沖擊角度的考察[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9(04):41-46+52.
[3]陳志剛,夏蘇榮,陳德榮.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貧困的影響——基于經濟增長渠道的實證估計[J].世界經濟研究,2014,05(08):8-14+87.
[4]朱怡然.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以農業貿易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2014,11(23):7-8.
[5]孫一平,王翠竹,張小軍.金融危機、垂直專業化與出口增長的二元邊際——基于中國HS-6位數出口產品的分析[J].宏觀經濟研究,2013,02(05):18-26.
[6]周麗麗.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傳導機制與應對措施[J].生產力研究,2013,04(06):5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