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15:0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時尚專業畢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課程改革則成為永恒主題。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遷,歷史任務不同,課程改革的主題必須與時俱進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理論上,無論課程改革的歷史任務和時代主題如何變化,職業院校只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常態運行機制,就能確保課程改革因地制宜地持續推進,不斷產生改革的預期成效,不至于產生忽冷忽熱、欲速不達、越搞越難的局面。但由于當前各校尚未建立起課程改革的運行機制,有些做法重在短期而非長效,更多的是依賴經費投入推進課程改革,因而常見課程改革盛裝登場而舉步維艱,興師動眾而成效不大。課程改革問題分析模式遷移難以立足外國職業教育已經產生一些公認的成功模式,如德國模式、美國模式、加拿大模式、新加坡模式等,引起國內職業教育界關注,甚至將其遷移到本地本校,依樣畫葫蘆搞課程改革,卻發現總是“水土不服”。
由此可見,課程改革無固定模式,一切因時、因地、因人而變。脫離現實環境和校本實際情況的生搬硬套,就不會產生預想的效果。只有精心耕耘自己的土壤,借鑒別國的經驗,才能產出理想的成果。精品課程一枝獨秀精品課程是在一般課程普遍提高基礎之上的好中選優、精雕細琢。若全校各專業的普通課程教學尚未達到較高教學水準,就集中力量打造一兩門精品課程,企圖以點帶面,促進其他的專業課程改革,實際等于放棄全部、攻其一部,結果是一枝獨秀。只為追逐精品課程的光環,課程改革的戰略定位就發生了偏差。增加投入不見功效表現是:不惜工本投入,不斷刺激生長,多年磨難不見功效,一朝結題束之高閣。課程改革機制變成經費投入機制,結果經費投入了,成果未出來。事實證明,經費投入機制是課程改革的成功道路之一,但不是課程改革的源動力。
課程改革需要經費投入,改革成果也會產生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但課程改革不能成為跟風行為,跟風往往只會導致簡單地增加經費投入。要從動力機制的創建開始,課程改革成效方能顯現。上緊下松沒有聯動表現是:上級主管部門緊鑼密鼓,層層敦促,課程改革的行動方案、規劃、措施、獎勵辦法紛紛出臺,但基層常規教學卻按部就班,課程改革無動于衷。課程改革成為脫離現實的宣傳廣告,上下之間沒有聯動,沒有從思想意識上提高認識,沒有在運行機制上采取根本措施,課程改革動員成為裝點門面的宣傳。潛水不深不知底細課程改革的關鍵不僅在于上級文件的執行力度,更在于理念、動力、人才、機制四項基本要素的合理運作。任何文件提出的都是課程改革工作的一般要求,各校務必深系本地、本單位實際,分析課程改革的基本元素,創建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才行。課程改革既要全員參與,積極行動,也要有專家深入基層,摸清底細,共同籌建常態的運作機制。如果照本宣科或淺嘗輒止,課程改革將成為時尚擺設或海市蜃樓:表面飄渺有,實際全為空。超級秘書網
課程改革運行機制課程改革的運行機制是指課程改革的內在運動規律。任何規律都有基本特點,一是反映本質,二是循環運作,三是持續生效。若能夠認識并體現上述三點,課程改革的規律就能被發現并掌握。課程改革就能轉變成因勢利導、順水推舟、持續發展的常態工作。課程改革如能進入常態工作軌道,要做的事情就是與時俱進,及時更換時代主題。社會需要是課程改革源動力課程改革的本源就是教法的優化改進。教法因社會科技進步、教育理論和技術手段更新、教育組織機構健全等而與時俱進。當前職業崗位的需要就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源動力。源動力具有不可抗拒性,它必定會滲透并深刻影響到課程改革的具體過程。一所學校若不搞課程改革,則最終會被開展課程改革的學校取代。科研融入教學常規路徑課程改革常態運行的內在機制在于將科研融入教學過程。一般寫作論文認為教學是常規工作,科研是畫龍點睛;教學是教師的本職工作,科研是附帶工作;教學為主,科研為輔;先做好教學工作,有精力時做研究工作。這種認知是課程改革的障礙,將嚴重阻礙課程改革的推進,導致課程改革舉步維艱,前后脫節,久無成效。課程改革必須將科研與教學融通。課程教學中的問題,通過研究活動加以解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學,形成良性循環。
如此,課程改革才能不斷生效。課程改革運行機制見圖1。課程改革是圍繞人才培養進行的。人才培養進入教學過程,研究活動隨之開始。科研融入教學的路徑為:教學過程提出問題,在問題中選擇主題,選定主題深入研制,這需要學校、系部、教師、學生齊心協力、共同完成。
參考文獻:
[1]王秋陽.高職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11):108-109.
[2]胡麗純,伍聶.提高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J].職業教育研究,2007,(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