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4:53: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土木工程類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土木工程;系統性和綜合性;論文和科研訓練;創新實踐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1-0036-03
為進一步推進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借鑒世界先進國家和地區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樹立“面向工業界、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技術人才;選擇土木工程專業進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改革與實踐研究勢在必行。為推進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建立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內容、知識學習方式、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加強實踐教學及能力培養方式等關鍵環節。實施“全過程、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穩定的大型企業實習基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基本技能、表達能力和工程綜合能力,創建高校和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土木工程技術人才。
一、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
根據土木工程行業特征和土木工程教育特色以及企業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緊密結合,在工程設計的實踐過程中,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夠參與項目開發和工程設計,能夠進行項目立項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方案比選、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的設計工作,具有專業軟件的應用和開發能力,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獨立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場經營和開拓能力,因此有必要要求學生在企業工作和學習,結合工作實踐,進行論文選題,完成論文的研究工作。
二、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標準及培養體系
在企業的學習和工作,應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養;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領域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并熟練使用;熟練掌握專業軟件的應用,并初步具有專業軟件的開發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項目規劃及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能有效地與人溝通與交流,能夠與人協調以及整合可利用資源的能力;了解國內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場,具有開拓國內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場的意識和能力;掌握本領域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具備收集、分析、判斷、歸納和選擇國內外相關技術信息的能力;能夠應用外語交流,具有良好的國際觀,了解國際先進的建筑材料、建筑技術和設計標準,與國際同行業接軌。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勤奮、進取、不斷創新,企業、行業和社會發展,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獲得能力。學生在企業學習階段,將在學校聘任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企業設計工程師以及學校指派的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雙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工作。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直接來源于企業工程設計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能夠使學生通過工程設計中關鍵問題的研究,獲得較全面的基本訓練,培養能綜合運用科學技術理論、方法和手段,獨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應在雙導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論文形式主要是工程設計類、結構分析軟件應用類、結構監測和試驗類或工程管理類,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中均應至少有一名來自企業部門的專家。
三、土木工程專業論文和科研訓練的基本要求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標準和培養體系,學生論文選題和科研綜合訓練應直接來源于土木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工程實際應用價值,擬解決的問題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先進性。因此可從大土木工程領域中多方面選取,如:(1)工程結構設計與靜動力力學分析;(2)大型構筑物的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3)大型構筑物現場監測與試驗研究;(4)應用基礎性研究、預研專題,如結構抗震與防災減災;(5)一個較為完整的土木工程技術項目或工程管理項目的規劃或研究;(6)高層建筑結構或大跨鋼結構設計;(7)橋梁設計和施工監測;(8)路基路面設計和施工監管;(9)高邊坡與深基坑工程設計;(10)隧道結構分析與工程設計;(11)地鐵區間和車站結構設計等。對于論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設計性或研究性論文。論文主要應包括以下部分:中英文摘要、關鍵詞;獨立完成與誠信聲明;選題的依據與意義;國內外文獻資料綜述;論文主體部分:研究內容、設計方案、分析計算、實驗研究等;結論;參考文獻;必要的附錄(包括企業應用證明、項目鑒定報告、獲獎成果證書、設計圖紙、程序源代碼、等)和致謝等。對于論文的內容可以要求有:(1)文獻綜述應對選題所涉及的工程技術問題或研究課題的國內外狀況有清晰的描述與分析;(2)綜合運用基礎理論、科學方法、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對所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獨立見解;(3)論文工作應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或理論深度,論文成果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4)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論文工作量飽滿,一般應至少有一學年的論文工作時間;(5)論文寫作要求概念清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文理通順,版式規范。對于不同領域或形式的工程專業論文應有不同的具體要求,如:(1)工程結構設計類論文,應以解決基礎建設或工程實際問題為重點,設計方案正確,布局及設計結構合理,力學分析數據準確,設計符合土木行業標準,技術文檔齊全,結構設計方案能夠投入實施或通過了相關業務部門的評估;(2)應用基礎性研究類(包括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預先研究、實驗研究等)項目論文,綜合應用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分析過程正確,實驗方法科學,實驗結果可信,論文成果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3)工程結構力學分析和設計軟件應用類的論文,針對實際工程結構應用背景,要求分析合理,總體結構力學建模正確,應用程序編制或工程軟件應用正確,文檔規范,并通過結構工作狀態測試或可進行現場演示;(4)土木工程和施工技術管理類的論文,應有明確的工程結構應用背景,建立項目管理過程和經濟概算預測及評估,研究成果應具有一定經濟或社會效益,統計或收集的數據可靠、充分,理論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學正確;(5)工程結構施工監測和結構試驗類論文,針對實際工程結構施工現場,如橋梁、道路和大型結構物施工過程監測,關鍵結構的強度和動力學性能試驗等。掌握試驗和監測設備的使用技術,監測和試驗數據可靠、翔實。論文闡明試驗結果在具體結構現場的應用和有效建議。
四、土木工程專業論文和科研訓練的質量評價體系探討
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關系到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是否能達到培養目標的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有必要研究和科學制定有效的評價指標,來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實現多樣化考核方式,包括產業界專家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通過引入企業質量管理理論,探索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模式,加強對實踐教學各環節的全員、全程和全方位質量管理與監控。然而對學生論文和科研綜合訓練的質量管理則要對不同領域或形式的論文,根據論文內容的重要性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進行論文的質量評價與控制,見表1、表2。
五、結論
在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與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時期,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技術型人才,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要條件。改革現有的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統一、學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有機協調發展是必要的。根據自身實際和專業特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規律,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并進行整體優化,著重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培養口徑與和職業要求等關系,形成有利于培養工程師應具有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推陳出新,增加新興科學技術和工程應用知識;充分利用行業優勢與特色,進行產學研合作,建立互動共贏、各負其責的校企聯合培養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在土木工程專業學位論文和科研綜合訓練等實踐環節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銳清,曾寶成,劉濤.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5,(17).
[2]張式谷.撰寫學位論文瑣談[J].理論前沿,1992,(15).
[3]胡召音,李艷艷,祁石磊.碩士研究生現狀分析與管理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8).
[4]沈紅,吳國娟,鄧桂馨,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8,(S2).
[5]溫鳳媛,馬立紅.我國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6,6(01).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項目全過程所涉及的環節多、部門多、程序復雜,所以找出在這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加強管理是非常重要。相對而言,我國土木工程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項很復雜的過程,不僅僅涉及到人員,材料設備的管理,更要綜合考慮到整個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施工施工環境,施工安全控制,因此,也對工程的管理人員和管理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土木工程管理在實踐中取得了一些完善,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對工程的質量和施工的安全產生了消極影響,因此,加強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探究,對土木工程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當下城市建設和公路建設的不斷升溫,土木建筑工程已逐漸成為社會熱門行業。我國也在開始不斷加大對該行業人才的培養,各大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也逐年擴招。但是,由于專業人才培養條件的差異性和地域性,也導致從業人員水平的參差不齊,從而也影響著土木建筑施工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1.施工人員管理問題
(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國的工程建設管理人員準入制度不完善,很多管理人員可以靠著關系或者是憑借某一個高層的喜好而進入工程地方管理,由于準入機制的不合理,不嚴格,很多不懂管理,不知經濟,不明財務甚至不懂技術的人員,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工程項目的管理層,管理團隊整體素質偏低,管理機構臃腫。
(二)在施工過程中,分工不明確,權責不清晰,對人員的管理和對工程的管理脫節嚴重,同時,對工程技術人員的獎懲、任免、選用等主要是由施工單位的人事部門為主,管理也比較隨意。
2.工程用料問題
(一)首先,材料采購環節,為了大力節省施工成本,各種質量低劣的工程物料嚴重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同時,采購環節暗箱操作嚴重,抽取提成,拿回扣等情況普遍。其次,材料堆放位置不合理,分類不科學,對各種物料進行存儲時候沒有嚴格安排進場時間,在材料管理存儲過程中,各種材料發生潮濕,霉變,揮發,磨損情況嚴重。
(二)首先,土木工程施工材材料質量檢測方法落后。質量檢測的手段和方法傳統而簡單,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很多區域的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機構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寫表格,工序缺乏嚴密性,且繁瑣,失誤較大,甚至是人為的修改數據,使得各種數據統計資料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其次,土木工程施工材料的質量檢測力度不夠,檢測結果缺乏真實性。對質量檢測制度貫徹執行不力,檢測標準不夠嚴格,抽樣不合理,材料質量安全隱患比較多。檢測人員缺乏職業操守,因為私利而弄虛作假,材料檢測的結果缺乏真實性。
3.施工操作問題
首先,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人員的素質偏低,對各種各機械設備的操控不夠熟練,手工操作比重比較大,失誤比較多,因此,容易發生不規范操作,違章操作的現象。其次,同時,對各種施工標準和施工的規章制度理解不深入,貫徹落實的力度不夠,缺乏系統科學的監督機制。最后,土木工程建設中,各種砂漿,混泥土,石灰漿等配比不合理。比如為額外利益在配置砂漿的時候不按照標準比例,經常偷工減料;在施工過程中,有的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或者施工人員為了減少工作量,經常會擅自去掉其中幾個規格的砂漿,對于攪拌用水缺乏檢驗檢測,忽略了水質對于物料的影響,這樣給工程質量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4.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實施安全施工管理是保證施工正常進行的客觀要求。但是,安全管理工作并沒有得到重視。首先,土木工程建設中,缺乏健全科學的安全管理機制,安全管理方式落后,對國家的各種安全法律法規貫徹落實不到位,同時,管理人員追去經濟效益忽視對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人員本身安全意識薄弱。都使得土木工程建設中,安全事故頻繁。
三.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快速進步,我國的土木工程發展迅速,并在國民經濟增長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容忽視,為了完善土木工程的管理體制,促進整個行業管理上的成熟,。筆者結合多年的土木工程施工經驗,在借鑒他人技術理論的基礎上,對土木工程管理的措施進行分析。
1.加強對人的管理
(一)堅持“以人為本”,重視管理。管理人員只有扎扎實實地提高素質,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細節管理,用心管理,才能發現細節問題的實質,同時,要改善決策方式,加強管理中的民主化和集體化,加強和施工人員的交流,促進人員關系的和諧。
(二)由于土木工程一種龐大復雜的操作施工過程,其中無論是先進的設備還是純人力勞動,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國建筑業起步發展時間晚,對技術人員的系統培訓尚不夠完善,手工操作人員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對而言有著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練,操作失誤多,不利于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保證。因此,要加強對施工員工的培訓,提高其操作的熟練程度,嚴格執行操控標準,提高操作效率,保證整個項目實施中的技術水準。
2.建立專門的物料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確保建筑用料的質量和安全
(一)要嚴格材料進入標準。材料進場前應檢查其規格、型號、產地、外觀、性能指標、數量等參數,對于一些重要材料,還應該委派專人到現場進行監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須在生產現場檢查水泥、砂石質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攪拌時間是否符合要求等。做好質量的抽樣檢測,客觀記錄。
(二)采用正確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進場的建筑材料應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設立標識,將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材料分別堆放。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鋼筋銹蝕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時間之后需要取用時應先檢測再使用。
3.嚴格執行施工標準,實施規范性操作
(一)制定完善相關的施工技術標準,對所有施工人員在施工前進行操作培訓,從理論上深刻明白操控原理,從實踐中進行現場操作演示,務必使所用施工人員都可以嚴格達到施工標準,操控熟練,能夠滿足工程技術相關規范,杜絕胡亂施工操作的現象。
(二)從全面控制的角度出發,找出產生誤差或者失誤的原因,分析制約每道工序質量的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消除惡劣影響,減少制約工程質量的因素。嚴格執行每道工序的前后執行順序,杜絕前后跳躍施工,尤其是時間急促,施工匆忙時期,要盡量減少多種工序的交叉,保證整個施工順序的合理穩定。
4.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控制
首先,土木工程要建立健全施工的安全控制機制,設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其次,要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實施安全知識培訓,更新安全管理理念,采用先進的安全管理方式,最后,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員要將各種安全管理規范和國家的安全法規落實到實處,并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安全施工。
四.結束語
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整個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總體而言,土木工程的管理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加強管理探究,有助于完善土木工程的質量控制,有助于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艷紅 淺談土木建筑施工的問題與對策 [期刊論文]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1年24期
[2]張麗嬌 淺談當代土木建筑施工的問題與對策 [期刊論文] 《現代企業教育》 -2012年6期
[3]孫善軍 淺談當代土木建筑施工的問題與對策[期刊論文] 《價值工程》 ISTIC -2010年24期
[4]陸海尖 淺談當代土木建筑施工的問題與對策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1年32期
[5] 彭慧軍 談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的管理 [期刊論文] 《科技創新導報》 -2008年33期
[6] 唐曉晗 淺析土木工程施工項目管理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商品與質量》2011年第S7期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意識;工程能力;創新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一般開設在大學二年級,由于大多數學生缺乏基本的感性認識和工程實踐,對該課程與后續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不了解,更不清楚該課程對日后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西南林業大學森林工程專業分別于2012年、2013年獲批成為云南省教育廳及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教學以此為契機,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技活動三個方面進行改革,積極探索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及提升學生工程能力、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一、以工程意識培養為主的理論教學手段
1.充分利用認識實習
專業認識實習是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第一課,是開啟學生專業興趣的重要教學環節。為使學生提早對專業有所認識,了解各專業課之間的聯系與作用,許多高校都設置了認識實習環節。土木工程材料作為土建類專業基礎課,應充分利用好這一環節,使學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種類、應用及工程技術要求等。為此,課程改革小組建議合理搭配認識實習指導教師的人員組成,承擔建筑材料方面的主講教師應積極參與認識實習。在認識實習過程中:一方面,帶領學生參觀工程現場,聽取現場技術人員講解,并與學生針對工程所選品種、施工工藝等進行廣泛討論,使學生從感官上實際認識土木工程材料;另一方面,通過觀看《超級工程》《偉大工程巡禮》中關于土木工程材料講解的部分科學紀錄片,使學生能夠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以及材料如何選擇、應用有較為全面的認識。通過改革后的認識實習教學,學生對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理論學習內容更加明確。
2.合理優化教學內容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為滿足“大土木”的培養目標,內容上雖具有較大的包容性,但仍未能將原有知識體系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加之學時限制,無法面面俱到,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將會導致無法有效支撐后續課程的學習。為此,按使用領域將土木工程材料分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和專用材料進行講解。其中,將石料、無機結合料(石灰、水泥)、水泥混凝土、建筑鋼材、防水材料等列為土木工程通用材料,瀝青與瀝青混合料、墻體與屋面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列為專用材料,以滿足各專業的學習需求。對于通用材料的講解,在材料基本性質方面主要以材料自身性質與組成特點講解為主,不需要刻意結合專業特點,而在工程技術指標及工程應用方面則結合專業特點來安排教學內容。對于專用材料的講解,主要結合專業特點及后續課程的需要而選擇或增加,該部分內容主要包括:(1)建筑工程專用材料:墻體與屋面材料、建筑裝飾材料、給排水管材等;(2)道路工程專用材料:瀝青與瀝青混合料、土工合成材料等;(3)消防工程專用材料:建筑功能性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此外,適時引入材料應用實例,實例最好結合授課專業,以此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
3.注重作業的有效性
除了課堂教學環節外,教師還應注重布置課后作業這一教學環節。作業不但是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還是培養學生工程意識與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授課教師通過布置課外作業,建立討論、交流制度,促進創新思維和工程意識培養氛圍的形成。土木工程材料課程與其他課程,如力學、數學等課程要有所差別,作業內容不能僅僅是課后習題或整理課堂筆記,應通過大量做題來鞏固理論知識的學習。應定期要求學生查閱文獻,或進行實地調查,通過閱讀相關科技文獻,學生才能及時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發展的新動態和工程中存在的問題;而實地調查又能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也能夠利用理論知識來解釋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最后,通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以工程能力提升為主的實踐教學手段
土木工程材料實踐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和結果分析,明確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質與材料組成結構之間的關系,掌握材料工程技術試驗儀器操作與指標評定方法,因此,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在實驗課中提升學生的工程能力
首先,合理安排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的教學計劃,如在水泥、水泥混凝土以及建筑砂漿的理論課程完成后,集中安排一次實驗課,使實驗內容與學時得到集中,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實驗和操作儀器等。其次,在實驗課組織形式方面采取分組形式,要求學生在實驗課前提交試驗方案,其中包括實驗目的、材料與儀器、實驗步驟、數據與分析、問題與分析等,最后要列出參考規范,保證學生在實驗前對試驗全過程有基本了解,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現象。最后,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手機等形式記錄實驗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以便實驗完成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實驗情況進行討論與總結。
2.借助實習基地提升學生的工程能力
通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聘請實驗檢測技術骨干人員作為企業兼職教師,指導學生依托工程項目,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提高實踐操作與結果分析能力,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論和材料評定的基本技能。更為主要的是學生通過對某一土木工程材料的技術指標進行完整實驗檢測,可以增加對土木工程材料各技術指標的工程意義,也能加深對指標之間相互聯系的理解。在評定過程中,學生通過翻閱相關技術規范提高了土木工程材料標準化的工程意識。
三、以創新能力提升為主的科技活動組織
創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要依靠理論教學環節培養思維,通過科研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驗證并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內在創新動力,為此,課程改革小組結合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特點,進行了一系列科技活動的組織。對于有創新想法的學生,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實行開放制度,以小組為單位填寫申請表,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創新性試驗;如沒有創新性想法,但又有參與創新性實驗愿望的學生,可采取助研的方式參與到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中,使創新能力得到鍛煉。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發現可行性強的創新性實驗,可進行校級科技創新項目推薦,或作為畢業論文選題,通過完成科技項目或畢業論文的寫作,學生的創新思維、儀器操作、科技論文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較大提升。此外,通過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參加科技競賽活動,將不同年級、專業的學生融合在一起,實現了激發學生創新積極性、提高創新能力的目標。近幾年,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為依托,學生申請西南林業大學科技創新基金項目3項,其中,一項獲第八屆云南省大中專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節二等獎;獲批云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完成畢業論文7篇。
四、結束語
通過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科技活動三個方面的改革,學生的工程意識有所增強,能夠有目的地學習,避免了以往死記硬、學而無用現象的發生。學生的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新勝,胡習兵,馬遠榮.土木工程材料教學體系建設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76—78.
[2]裴銳.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改革探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4,16(1):59—61.
[3]蔣慧,黃小林,王榮,等.基于“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土木工程材料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52—154.
[4]彭艷周,劉冬梅,朱喬森,等.土木工程材料實驗的層次化教學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117—121.
[5]孫家瑛.將科研活動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教學實踐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46):163—165.
關鍵詞: 西部地方高校 土木工程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1.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現狀
1.1土木工程專業起步較晚。
西部地區地方高校雖然較多,但土木工程專業起步較晚。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兩個:①歷史原因導致西部地區地方高校辦學理念沒有隨著時展即時轉變過來,仍舊沉迷于自己相對成熟的文理科專業辦學模式,延誤了土木工程專業開設;②土木工程專業的辦學要求較高,講求的是工程實際,其師資水平、實踐條件等,制約了土木工程專業的開辦。
1.2土木工程專業辦學特色不明顯。
少數西部地方高校或是由于觀念問題,或是由于財力問題,或是由于經驗問題,雖然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但要么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倉促上馬,要么照搬重點院校的辦學模式,大都沒能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不適應西部經濟大發展的需要。如湖南省西部地區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大多屬于此類狀況。
1.3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工程實際能力較弱。
社會實際需要的是具備扎實工程實際能力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即用人單位不需要崗前培訓就能單當一面地勝任工程各項任務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受傳統文理教學模式的影響,西部地區許多地方高校,沒有找到與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需要相匹配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其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既不像重點院校的精英人才,又不能很快適應工程實際需要,客觀上導致了學生就業困難。
2.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足
2.1辦學理念滯后延誤了土木工程專業開設。
西部地區許多地方高校是在國家政策扶持下建立并成長起來的,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由于西部地區長期的經濟不發達,信息較落后,思想較保守,人才較缺乏等原因,西部地方高校的辦學理念也以穩扎穩打見長。當經濟發達地區都在大力培養工科專業人才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時,西部地方高校仍然堅守著傳統的文理陣地。辦學理念的滯后使土木工程專業的開設延誤。國家現在已經意識到并重視這一問題,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幫助西部地方高校,如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已成為吉首大學的對口扶持單位。
2.2財力薄弱導致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條件不完備。
土木工程專業是為解決工程實際而開設的,其有別于其他專業的最大之處在于,該專業必須有完備的實踐教學條件供學生訓練,包括實驗室、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等方面。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撐。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西部高校的財力顯得更弱,尤其是在高校經費自籌的當下。這種短期內需要大量經費投入的專業,使得不少西部地方高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映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中便是用理科實驗替代工科實踐或干脆減少實踐環節,其后果是工科專業成為理科專業,受害的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以及大量需要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西部地區。
2.3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制約了土木工程專業發展。
西部地區的諸多區域劣勢,如科技水平偏低、經濟久發達等,使得西部地區難以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人才,也難以穩定已有的專業隊伍。這種現象在西部地方高校更是普遍存在。面對如此兩難局面,西部地方高校大多從原有的師資隊伍中選拔與土木工程專業相近的老師,采用進修等方式培養成自己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師。這種模式培養出的教師,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理論教學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課程、畢業論文等卻難以勝任,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沒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西部地方高校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已成為其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的瓶頸。
2.4客觀因素使得土木工程專業學生解決實際工程的能力偏低。
西部經濟久發達的地域、西部地方高校辦學艱難、土木工程專業辦學積淀不深、師資隊伍結構失衡等客觀因素,導致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厚基礎,寬口徑”,但難以“強能力”。這種培養模式下畢業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其屬性介于理科與工科之間,畢業后不能立即獨當一面,大都需要一年以上的轉型期,增加了學生就業壓力,也增加了企業的培養成本,延緩了學生迅速發展的進程。此種培養模式唯一的優點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土木工程專業的考研高手。因為相對就業而言,研究生錄取在實際操作方面要求較低。
3.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
3.1以土木工程等工科專業辦學,提高西部地方高校的核心力。
高等教育改革以來,辦學觀念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國家經濟飛速發展,需要大量工程技術人員,重點院校已率先大力發展工科專業,土木工程專業便是其中優先發展的專業之一,這從各高等院校熱門專業目錄中可以看出。西部地方高校作為西部最直接的人才培養基地,也應及時跟上時代步伐,轉變辦學觀念,著手發展工科專業。在如此大環境下,一些西部地方高校也相繼行動起來,如吉首大學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優先發展工科專業,適度申報文理專業”,而土木工程專業便位列其中。
3.2以實踐基地建設作為土木工程專業辦學的保證。
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應強調專業技能的訓練,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此,必須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1]。重點有:①加強校內土木工程專業實驗室建設。材料力學實驗室、建筑測量實驗室、建筑材料試驗室、土工實驗室、建筑施工模擬實驗室等是土木工程專業不可或缺的。校內實驗設施可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方便、及時地互相結合和交融,在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上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生產實習基地。如吉首大學已有十多家建筑企業、公司成為該校長期穩定的實驗、實習基地。學生除在這些土木工程類的企業、公司進行真刀真槍演練之外,還可以進行“頂崗”實踐,真正達到增強專業知識、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③開展網絡虛擬島計劃。學生在計算機上創立自己的虛擬島,二年級學生在島上進行規劃,如布置建筑物、道路、橋梁、地下設施等,三、四年級學生對它們進行設計或虛擬施工[2]。學生在實施虛擬島計劃過程,對木工程領域有了全面的認識,規劃、設計、施工、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彌補了實踐條件的不足,既經濟又環保,體現了綠色工程的思想。
3.3以“雙師”型隊伍充實土木工程專業教學陣地。
培養土木工程專業類的應用型人才,師資隊伍是關鍵性因素。沒有工程經驗、工程素質的教師隊伍,在講授工程技術知識時,只是紙上談兵。因此,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素質結構的調整,構建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師隊伍,即工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以滿足培養工程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3]。
西部地方高校大部分從事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的教師沒有工程實際經驗,容易造成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的脫節。在高學歷高職稱土木工程專業人才難以引進的前提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勢在必行,可采取以下途徑:①鼓勵教師考取注冊結構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造師等注冊資格證書。高校教師要考取注冊資格證書要求有兩年以上的工程實踐經歷,學校應為其創造條件。②從當地建設、規劃等相關部門引進具有注冊資格證及工程實踐經驗的人員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老師。高校對人才引進大多設有碩士、博士等學歷門檻,為滿足教學需求,應適當降低這部分人員引進的門檻。③與重點院校及當地建設、規劃等相關部門合作辦學。利用他們的資源彌補土木工程專業實踐環節的不足,帶動自身發展。如吉首大學與中山大學、中南大學等簽約了對口支援協議,與張家界國土、設計、規劃、環境等六部門簽約了聯合辦學協議。
3.4以工程實戰訓練培養學生工程實際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核心包括基本技能(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專業技能(從事具體職業崗位的專業工作中所具備的能力)、綜合技能(基于專業和職業崗位的綜合應用實踐能力)及職業技能(從事某一工種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四大模塊[4]。搭建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實戰平臺是提高學生工程實際能力的必備措施,具體有:①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原則,理論課學時適當縮短,實踐課程學時盡量延長,以保證學生實戰訓練時間;②實驗課程以綜合應用型為主,基礎型為輔,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實踐課程到工程現場進行,讓學生參與工程的設計、規劃、施工、管理等全過程,并運用專業知識協同工程管理人員解決工程實際問題;④學生從大一開始就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并鼓勵學生在大二時獨自進行“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循序漸進地鍛煉學生的科研水平及獨自開展工作的能力;⑤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要結合工程實際進行,以當地工程實際的效果作為成績的最終評判標準。
4.結語
西部地區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在辦學觀念、辦學條件、師資隊伍等方面存在不足,導致學生工程實際能力偏低,但只要改變辦學觀念,大力發展社會實際需要的土木工程等工科專業,就一定會為廣大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培養出合格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文仲,李廣軍,孫佳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世紀橋,2007,(146):99-101.
[2]吳瑾,程吉昕.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及其特點[J].2004,13,(4):87-89.
[3]郭建博.地方師范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27,(1):111-114.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教學方法;教學研究與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6-0099-02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建類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不同于數、理、化及力學等課程,具有內容龐雜,涉及面廣,各章自成系統;公式的推導或定律的論證和分析少,定性的描述或經驗規律的結論多;概念多、術語多、涉及學科較多等特點,內容平淡枯燥,其整體性、邏輯性、嚴密性以及各章節之間的連貫性均較差。因此教師難講,學生厭學,教學效果較差[1]。為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本課程的精髓,課程組經過長期、深入的教學研究與改革,探索出課程的教學規律與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有:
一、材料種類上抓大放小、有重有輕
根據工程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重點講述工程中應用較多的核心重要材料如水泥、混凝土、建筑鋼材等,這些也正是課程的難點,復習考試也要重點加強,使學生切實掌握其精髓,突出培養工程應用能力,其它材料則略講或讓學生自學。
二、以材料性質為教學中心
以材料性質為教學中心,抓住一個中心、兩條線索講述。一個中心就是掌握材料性質,這是學好本課程的中心環節。各種材料需要研究的內容很廣,涉及原料、生產、材料組成與結構、性質、應用、檢驗、驗收及儲存等諸多方面,教學中應突出材料的性質,而一些次要內容則留給學生自學。掌握材料性質的兩條線索是:注意了解材料性質與其組成、結構之間的關系,即決定材料性質的基本因素;注意了解材料受外界影響性質發生變化的規律,即影響材料性質的外界因素。
三、采用啟發式、提問式教學法
本課程的特點是有大量的條文敘述,采用啟發式教學尤為重要。采用啟發式教學,多提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而不做消極的聽眾,既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
本課程學起來比較抽象而且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中除了采用啟發式教學外,我們還注重現代教育技術與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如多媒體圖片、動畫、材料樣品等,使材料教學具體化、形象化。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輔助教學,使單調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果。
五、運用對比的方法
教學中運用對比的方法,善于歸納同類材料的共性與特性。不同種類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質,同類材料則存在著共性,由于品種的不同,又存在著各自的特性。教學中采用對比的方法,歸納介紹同類材料的共性,再對同類材料的不同品種總結它們的異同點,以便掌握其特性。這種方法在學習和掌握主要材料如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漿等時尤為重要。
六、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
教學中要注重將建筑材料學科前沿的新知識、新觀點、新成果引入教學。十分注意給學生補充建材科技領域的新知識、新觀點、新成果,使學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學科前沿的最新信息,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在講授傳統材料的基礎上,重點突出新材料的優異性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樣,第一可以使學生們了解更新的材料信息,緊密跟蹤學科前沿;第二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可以培養學生自我更新、終身獲取知識的能力。課程組教師在教學之余長期堅持不懈地獻身科研,時刻掌握學科前沿的研究動態,并十分注重將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用自己的科研心得現身說法,把最新的科研成果運用于教學中,以科研促進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七、注重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培養學生的研究、創新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以及研究、創新能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常規實驗主要突出水泥、混凝土等核心土木工程材料的檢測實驗;對實驗內容進行精心設計與革新,突出研究、創新能力的培養,編寫了《土木工程材料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指導書》,盡量多開出綜合性、設計性與創新性實驗項目。2008級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段邦政、朱攀、肖梟、孫少君等申請并完成了襄樊學院2010年大學生科研項目(2010DXS030),在廢渣利用類著名期刊《粉煤灰綜合利用》2011年第3期公開《再生砂對砂漿的施工和易性和抗壓強度的影響初探》。
八、注重課程教學資料與實驗室的建設
在本課程的建設中,我們十分注重教學資料、實驗設備和多媒體教學建設以及雙語教學的探索實踐。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驗教學所需的教學參考書、音像資料、材料樣品,購置了較為完備的教學以及科研實驗儀器設備,搜集了大量課件、案例、習題和模擬試題集等,從而為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幾年,我們改進了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式教學,增大了教學信息量,并使教學形式生動活潑,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效果。另外,我們還采用了英文版《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技術》、《英漢土木工程材料常用詞匯》等作輔助教學資料,開始了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九、強化做習題的教學環節
對于本課程來說,要鞏固并深化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重視做習題的環節。針對該課程教材僅有思考題的特點,筆者廣泛收集資料,編寫了《土木工程材料習題與學習指導》一書,每章內容包括:內容提要、基本要求、重難點提示、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考核要點、典型試題解析及大量習題等,并附有十余套模擬試題。在改進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學生再通過做習題及模擬試題,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切實掌握課程核心內容,提高考試成績,改變了過去對該課程“一看就懂,一考卻不會”的狀況。
十、改革考核內容與評價方法
以往本課程主要以期末考試確定成績,實驗成績所占權重較小,考核方式不全面,學生的工程素養、科學素養與創新精神未得到培養。改革考核方式后,課程成績由作業、實驗成績、課程小論文及期末考試綜合評定,其中作業占10%、實驗占30%、課程論文占10%、期末考試占50%。課程考核加大了實驗成績權重,加強了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并增設課程小論文,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全方位考核學生的能力,初步探討建立了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全方位能力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
綜上所述,采用上述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使《土木工程材料》這門以條文敘述性為主的十分枯燥乏味的課程[1]的教學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而且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1.內容多,授課時數少。
在大多數高校工程類專業的培養中,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課時一般為32學時。然而,課程內容涉及土木工程材料、地基與基礎、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橋梁工程、隧道與地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給排水工程和土木工程防災減災等多個章節,顯然課時嚴重不夠。因此在上課的時候,教師一般只能注重內容的廣度,無法兼顧內容的深度,比如在介紹建筑工程這一章的時候只能提綱式地介紹其結構類型。
2.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理論教學。
目前,在該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的是多媒體教學加板書教學,主要講授各工程的理論知識。多媒體教學可以展示平面或立體效果,可以圖文并茂,可在多媒體課件中穿插大量的工程實例、施工現場的照片,甚至可以加入動畫效果,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但是從上課效果來看,如果只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理論講解,即使有大量的工程實例,學生也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上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比如,在講構件中的梁和拱的時候,這兩者的受力有何不同只能紙上談兵,學生沒辦法通過實踐來驗證。這使得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記住相應的知識,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產生了厭倦的心理。
3.缺乏正確的認識。
大多數工程管理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工程管理專業和土木工程專業區別不是很大,認為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土木工程專業的所有專業課程,只是要比他們多學一些管理學、經濟學等課程。在這樣的錯誤認識下,簡單地認為土木工程概論就是土木工程,導致對專業課的期望很大。由于受課時的限制,對相應章節的講解深度不夠,只能提綱挈領的做介紹,這和大多數學生的預期產生偏差,使他們對課程的興趣降低。他們把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概率兩個字直接忽略了,認為土木工程概論就應該像土木工程一樣,不只是簡答介紹理論知識,應該深入介紹相關工程的施工技術。
4.教師經驗不足。
一方面,高校教師隊伍逐漸年輕化,很多教師都是一畢業就進入高校任教,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駕馭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土木工程概論涉及內容多,知識面廣,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但是大多數教師只對某一專業領域比較熟悉,比如只對建筑工程較熟悉,但對橋梁工程就沒那么了解,這樣在授課上就顯得力不從心。再者,大多數教師一直處在學習教學環境中,缺乏相應的實際工程經驗,因此想要更好地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難。
二、《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效率提高的措施
1.教材選擇。
目前關于土木工程概論的教材頗多,每本教材在結構體系上大致相同,但是在具體內容上各有側重點。教材的選擇應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充分考慮學生的層次,選擇適合的教材。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大一下學期開設了土木工程概論課程,這也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門專業課程,此時學生沒有任何專業基礎。因此,選擇的教材既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寬度和深度,也要容易理解。教材應具有應有的理論深度外,還應理論聯系實際,密切結合實際工程,全面展示土工工程的技術內涵,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建筑工程章節,針對超高層建筑應有當前世界經典的建筑介紹。在眾多的教材版本中,大多數結構安排合理、內容詳略得當,并且圖文并茂,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除此之外,選擇的教材內容應該新。我曾先后選擇過多種教材,如葉志明主編的《土木工程概論》,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段樹金等主編的《土木工程概論》,這些教材都是比較適合本校學生的。從授課情況及學生反映來看,這幾本教材都是適合的。
2.豐富教學手段。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很多內容都和實際聯系緊密,比如地基處理方法,學生以后在工程處理的時候就能實際應用所學的方法。在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找些具體工程處理地基的視頻,讓學生直擊現場。在講授橋梁工程、隧道工程施工方法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動畫形象地展示施工工藝流程。通過動畫、視頻的運用,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課堂更有活力,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更高。除此之外,課堂中可以引入模型教學。在講鋼材的時候,“H型鋼”是一種經濟型斷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用三片字塊模擬,將其組合成不同的形狀受力,最終得出H型是最佳的一種斷面。在橋梁工程章節,讓學生自行組隊,完成一座紙橋建設。
3.多樣的考核方式。
關鍵詞:土木工程;實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1-0237-02
一、引言
實踐性教學是實現“應用型高等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性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土木工程專業性質為技術應用型學科,研究對象是實際工程簡化后的模型,理論體系是源自于實踐,反之又通過總結、提煉、創新來指導實踐。土木工程實踐性教學以“技能訓練—結構設計—工程設計”為主線,通過工程實踐來增加學生的工程實感,鞏固和拓展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而對于我國目前的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來講,教學模式通常是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向采用班級為單元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基本上是被動的學習模式,主要包括課前預習講課的內容,課上通過多媒體PPT學習和記錄學習要點,師生互動、答疑和課后普通作業以及大作業等幾個重要方面。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各個高校間相差不大,主要包括:實驗室教學、針對實際工程而設計的課程設計、暑假的生產實習環節和大四的畢業設計等。基于我國高校多年的教學效果和畢業生的反饋分析表明:50%以上的實踐性教學存在弊端或不足,主要體現在某些高校數年重復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中結合工程實際不夠,題目重復率高,過分依賴已出版的設計示例等,缺乏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和主動性的設計。此外,實驗課課時少,實驗室僅在實驗課對學生開放,缺乏科研能力的培養和鍛煉;生產實習基本等同于觀摩,學生難以直接參與工地勞動和管理工作;認識實習基本是1~2天,也沒能達到令學生掌握從事專業工作所必須的基本常識。因此,如何開展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如何確保實踐性教學的實施和質量,使該專業學生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施工與管理的能力和基本的研究開發能力,一直是我們深思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將從激勵機制的建立、項目教學法以及實踐教學與國家注冊工程師制度接軌等多個方面對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二、實踐教學實現模式
1.通過激勵機制培養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畢業后即參加工作的高校青年教師,基本均具備較強理論知識,但卻缺乏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只有教師具備實踐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激發學生相應的思想和能力。目前的評價體系中過分機械地套用美國和歐洲的評價模式,主要考核教師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和縱向科研項目,而對于縱向科研的完成情況缺乏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和考核標準,更談不上全面的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考核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應該是全方位的。還要根據教師自己的發展目標和各層次學校學科建設的需要,鼓勵直接從校園出來的青年教師定期地去對口的設計院、施工單位或監理公司等單位進行一年以上的掛職訓練,通過參與企業單位的重大工程項目,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培養獨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良性激勵機制的建立,對于學科的發展和教師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此,作者深有感會。作者曾在對口的設計院進行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對土木工程的實踐設計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也有了新的認識并進行了改進:將工程實踐與所承擔的理論教學相結合,教學內容面向實際,更多地采用工程實際案例分析。這樣可以打破傳統的純課堂講授模式,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統一,近年來在我校的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切實加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工程實踐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為了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作者總結如下途徑:①加強實驗課、討論課教學輔助地位。實驗課和討論課均宜以小組方式進行,根據設定的題目或者學生基于所學的內容自己選定題目,由學生自由分組,通過文獻查閱,多媒體制作、課堂演講、師生提問和共同討論等一系列過程,加強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尤其是重要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此外,專題討論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專業報告寫作與演示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和辯論能力等。而為了突顯此類課程重要性,可將所取得的成績納入綜合成績評分標準中。通過不同小組學生的學習,可使學生自身獲得在土木工程領域內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②密切結合工程實際真正做好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是檢驗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對于理論基礎學習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程度的重要指標,可結合教學和企業生產的需要,安排在工程實踐中由實習單位擬定,題目為真實的工程項目。學生的設計工作可直接為企業服務。而企業工程實例可提供最真實的數據、直觀的檢驗標準等。我國高校正在逐步吸取西方著名高校的經驗。近年來土木工程專業與企業在工程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強。甚至高校的部分教師直接來自企業單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習由過去學校統一安排的模式正走向自己聯系、中外聯合培養、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甚至有學生直接參與企業單位的工程設計實踐。這將有利于企業選拔合適的人才對象,也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養。③工程實踐教學。土木工程的實踐教學必須落實到實處。學生進行工程實踐必須進入工地現場,虛心向工程師學習,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參加土木工程的全過程。其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工地一般生產情況,了解生產的基本工藝過程和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實習結束后,學生要寫出實習報告,由實習單位給出鑒定,交學校實踐指導小組審查后方可通過。在中外培養和自己聯系實習單位的實踐環節中,尤其要注意學生全過程的考核和反饋。此外,在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中均安排綜合性大作業或設計,以增加學生工程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的訓練,使其適應土木工程高度綜合性的特點。課外還可持之以恒地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結構設計競賽活動。
3.項目與教學有機結合教學法。項目與教學的有機結合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主張師生的雙向互動,使傳統的被動教學通過項目自身的溶入,實現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動性。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挑戰,有利于形成師生雙向主動的教學模式。項目實施之前教師首先需要確定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而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大膽實踐,善于學習,勇于創新,深入研究項目要求,努力實現項目目標。項目與教學的有機結合,通過探索工程實例,可以使學生逐步建立工程結構意識,懂得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實現以教師為“先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在土木工程的專業素養培養過程中,形成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應變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綜合能力的全過程培養體系。
4.土木工程實踐教學與國家注冊工程師制度接軌。注冊工程師制度是一種執業資格制度,最早是西方國家對某些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執業人員實行的一種準入控制,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實施了很多年。實踐證明,它有助于統一工程專業人員的水平,提高其專業綜合素質及能力。這里以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為例。土木工程專業相關的注冊考試包括注冊結構師、注冊建造師及注冊巖土師等,注冊土木工程師的考試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不僅包括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物理學等公共基礎課的內容,還包括建筑制圖、建筑力學、建筑材料等專業基礎課的內容,更有如房屋建筑學、施工技術與組織管理、土力學及地基基礎、鋼結構、土木工程概預算等專業課的內容。上述土木工程課程龐雜,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通過引入國家注冊工程師制度,可以實現教學與實際工程應用相結合,學生學習也有了明確的方向和檢驗的標準。
三、結語
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就是要樹立學生實際工程觀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而實踐性教學是教學科研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同時又是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本文從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實踐教學出發,探討其實現模式,將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各環節之中,促進教學改革向著滿足時代要求的方向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合格有用的土木工程人才。
參考文獻:
[1]范潔群.略論開放教育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17(3):8-10.
[2]吳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以湖南文理學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教學實踐為例[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3):124-126.
[3]徐秀維.項目教學法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1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