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8 15:28: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您們好!首先感謝組織給我這次競聘中師職務的機會。
下面我將任助理會計師以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知識全面。
講學習、講政治是我始終不渝的追求和信念,是我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素質,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在任助師六年期間,本人尤其重視對金融、會計和經濟理論知識的學習。1999年順利通過了全國統一的會計師資格的考試。任職以來的學習和實踐證明,過硬的政治素質、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為我做好會計工作和金融監管工作及提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是突出金融監管重點,扎實有效地完成了各項工作。
1、高質量完成非現場監管工作任務。在非現場監管工作中,我擔負著報表報送工作,非現場監管工作要求高,責任大。為此我認真收集被監管單位的報表、資料,逐項審核、匯總,并通過對報表的分析,形成有數據、有情況、有預測、有建議的分析報告,做到了數字準確、內容完整、上報及時,并且按季向被監管單位發出“非現場監管通報”。
2、協助組長完成嶧城監管組檢查任務。從事監管工作以來,我分別參加了儲蓄存款實名制、城市信用社更名改制工作、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檢查等三十余個項目的檢查工作,這些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政策性強,在認真學好有關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嚴格把關,較好的完成了各項檢查任務。特別是城市信用社更名改制工作中,監管組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作為監交人,我們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對交接方案反復研究,多次組織會議,進行專題研究。使本次更名改制工作,在不影響營業的情況下完成財產交接、賬務交接,順利完成城市信用社平穩改制為農村信用社,市行驗收合格。近幾年來,在參加的三十余次現場檢查工作中。我都能獨當一面,并撰寫了現場檢查報告二十余篇,提出整改意見六十余條;部分意見被上級監管部門采納。充分發揮了現場檢查作用,較好維護了人民銀行權威。總結本人任職6年來的工作,思路清晰,積極主動,許多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認可,積累了許多經驗,有了許多收獲。無論本次競聘中級會計師成功與否,我都會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做一名工作負責、作風踏實、監管高效的優秀行員。
學歷結構代表現任體育教師接受教育的專業程度,是衡量體育教師能力和業務水平的指標之一。表2顯示,離石城區小學體育教師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的占96.56%,中學體育教師具有本科學歷的占88.89%。離石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學歷現狀逐步接近教育部的要求。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教師的本科學歷是通過專升本或函授等方式獲得的。職稱結構是指小學或中學體育教師具有高級、中級、初級三級技術職稱的比例,是衡量體育師資群體素質和資歷的尺度之一,也是反映體育教師隊伍教學、訓練及科研水平的重要標志。調查顯示,在小學體育教師中,具有中級、初級技術職稱所占的比例依次為3.45%、41.38%,無專業技術職稱的占55.17%。中學體育教師具有高級、中級、初級技術職稱所占的比例依次9.26%、38.89%、31.48%,無專業技術職稱的占20.37%(見表2)。離石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師無專業技術職稱的比例過大。
2、學校師生比、班師比及教師專兼職情況
國家教委規定中小學校學生與體育教師的人數比為300∶1,學生班數與教師人數比為6∶1。調查顯示,目前,離石城區小學、中學的體育教師分別為29人、54人,小學、中學師生比分別為1:629.72、1:491.30,班師比分別為10.59:1、6.63:1。根據離石城區的實際情況,原則上小學按每周14~16節課配備1名體育教師;中學按每周12~14節課配備1名體育教師。按照這個配備比例,目前離石城區小學的師生比、班師比嚴重失調,中學的師生比偏高、班師比適當。調查顯示:在小學體育教師中,專職體育教師有58.62%,兼職體育教師有31.03%,有10.34%的體育教師為其他科目的任課教師。在中學體育教師中,專職體育教師有48名,占88.89%,有11.11%為兼職體育教師。可以看出小學兼職體育教師較多,并且存在非體育教育專業教師代體育課現象,這樣使得小學體育課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離石城區小學班容量嚴重失控,這也是造成離石城區小學綜合教育質量不高的重要問題之一。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離石城區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呈現出年輕化特點,男女體育教師比例趨于合理;中學體育教師以中青年為主,不同學校之間體育教師年齡結構有較大差異,女體育教師比例略偏低。離石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現狀接近教育部的要求,無專業技術職稱的體育教師比例過大。離石城區小學的師生比、班師比嚴重失調,中學的師生比偏高、班師比適當。其中小學體育教師缺乏,兼職教師較多,影響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民 農民評定職稱 農民養老保險
[中圖分類號]C9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3-0026-01
我們國家從1979年恢復職稱評定以來,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2010年8月,媒體以《西安221名農民拿到職稱》為題對陜西在農民中進行職稱考評的嘗試進行報道,仔細讀來令人深思,發人深省,這種嘗試探索,對農民職稱考評問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經驗。職稱考評是對勞動者技術能力的認可。但實際情況是在廣袤的農村技術人才也不在少數,這些技術人才都是有多年的實踐經驗,有很強的農業生產能力,但由于政策原因卻無法取得專業技術職稱,這給許多外出務工的技術農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陜西省委省政府敢為人先,大膽嘗試,2010年對全省農民職稱考評進行試點,取得了成功,農民歡迎,社會反響強烈,調動了農民學習科學技術的積極性。
一是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幫農民朋友所需。陜西的經驗在于打破舊框框,根據現實的基本狀況,結合實際把當地農民技術職稱劃分為6個大系列:農民畜牧獸醫系列、農民農藝系列、農民工程技術系列、農民經濟系列、農民工藝美術系列、農村群眾文化藝術系列。各個系列職稱的等級設置再設置為三種:初級、中級和高級,在職稱名稱前表明具體專業類別。并且將其納入全市人才評價體系,全部免費評審、發放證書。
二是大膽創新,農民考評職稱不受年齡、外語和計算機限制。在重能力、重效益、重業績、重貢獻的四重原則指導下進行農民技術職稱評定,按照申報農民的工作實績、技術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作為評價依據。因農民的文化程度、工作資歷等差別,取消了對年齡、崗位、外語級別、計算機考試等條件限制。并且對第一次申報職稱的不受各職級年限和年齡限制,按照制定的評定標準直接評定相應的技術職稱。對少數確有農業特殊專長,貢獻突出的農民技術人才,更加放寬學歷和任職年限、資歷等條件限制,破格申報晉升相應的技術職稱。
三是制定評定標準,評定過程中靈活掌握。陜西規定農民職稱初級標準:能運用本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解決實驗、示范推廣工作的技術問題,寫出總結和報告,指導本專業一般性的技術工作。中級職務標準:能較熟練的運用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有一定的工作實踐和管理經驗,可以指導農民初級職務開展專業技術工作;取得本專業初級職務4年以上。高級職務標準: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知識,獨立承擔本專業的技術工作。獲得過市級或市級以上科技或推廣成果獎勵表彰。能倡導開展科學實驗,及時引進和推廣先進技術,在工作實踐中能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某些主要問題。取得中級職務4年以上,在本專業技術工作中成績顯著。
四是下放權力寬報寬出,讓農民科技人員脫穎而出。陜西規定當地開展申報工作后,申報專業技術職稱的農民可到當地人社部門領取《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表》,附有能反映本人學歷和資歷、技術水平和業績的有關材料,經基層單位推薦,報各級評委會評定。初、中級職務由區、縣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定,初級職務由區、縣職改辦審批、發證;高級職務由市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定,中、高級職務由市職改辦審批、發證。這樣有利于調動農民學科學,鉆研農業技術的積極性,有利于造就一大批農業戰線的科技工作者。
我們國家現行職稱考評聘往往與薪金掛鉤,國家制定工資標準依據的也是按照職稱劃分檔次,尤其是事業單位,職稱成為晉升工資的重要依據。農民則不同,他們沒有薪水,沒有哪個機構給他們發放工資,他們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田間耕作,靠自己辛勤的汗水換取微薄的收入。農民考評職稱不存在財政負擔問題,不會增加社會負擔,有百利無一害。
我們XXX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貿”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年銷售XX億元。目前有職工XX余人,大專以上XX余人,專業技術人員XX人。去年以來,我們按照市總工會的要求,開展了企業內部技能等級、技術職稱評聘工作,共評出初級工XX人,中級工XX人(其中:中級三等XX人,中級二等XX人,中級一等XX人),評出技術員XX名,助理工程師XX名,工程師XX名。技術職稱評聘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得到了員工的首肯和支持,促進了企業發展。下面把我們在企業內部技術職稱技能等級評聘中的做法和想法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 實現技能等級與員工綜合能力的有效結合。
技能等級考評對象是生產一線員工,他們文化層次、年齡結構、工作能力等各不相同。如果用統一標準一起考評,顯然是不切實際,不科學的。如何因地制宜地把技能等級和個人綜合能力有效地結合起來,是我們首先要思考的。
我們的做法:首先,對參加技能考評的人員,按文化程度,工齡年限,實際能力,分門別類進行區別劃分。其次,結合崗位技能要求和多層次員工的實際制定等級標準與培訓教材,量體裁衣,有針對性的施教培訓。再次考核標準,分類而定,既保證在一線技能崗位上的員工都有考評的機會,又能分層次評出各技能等級,區別對待,綜合考量。在去年基礎上,今年我們進一步完善了技能考評辦法,各個級別都根據實際需要設定了1、2、3不同的級差,例:初級一、二、三等、中級一、二、三等,由低往高循序漸進,逐級遞升。
二、推進企業內聘工作與企業用人制度的完美結合。
技術技能等級與薪酬掛鉤,績效匹配是基本的,但員工還有一個自身價值實現的精神追求。所以員工通過培訓學習,實踐考核,在不斷提升綜合能力的同時還在規劃職業發展方向。因此,企業必須給員工一個騰挪施展的晉升平臺,員工可以通過考核評定,競聘班組長、車間正副主任等職位,也可以由生產技術型向管理型或技術、管理復合型轉變,競聘主管、副部長、部長、總監等管理職位。為此,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確保各級領導一律從生產、技術一線中提拔上來,(高級的專門技術人員例外),這樣既拓寬了員工成長的通道,豐富了企業用人的內涵,也改變了以往優秀的一線人員,只能在生產一線原地打轉,升職空間狹小單一的局面,從制度上保證了員工自身價值的實現。我們已從生產技術一線提拔干部12人,真正做到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
三、 實現企業內聘工作與企業科學管理的有機結合。
企業內聘工作如果沒有一個規范的制度做保障,很可能會形式化,表面化,走過場。如何使企業內聘工作規范有序,不斷深化。我們的做法:
一是嚴格標準,規范考評。考評工作始終堅持公平公正,重能力,重業績,堅持唯賢不唯親,唯實不唯虛,唯能力不唯學歷,嚴格標準,規范有序。去年初級考評中有7位員工未能通過最后評審一關。事后,我分別找了他們談話,告之未能通過的原因,并把評審委員會討論的意見一一展示給他們,給他們一個申訴的機會。結果,這7位員工都認為這評審結果是公正的,明年再考。今年這7位員工都以優異的成績和表現獲得了考評委員會的一致認同。
二是不搞技術職稱終身制。對技術(能)職稱實行年檢復評制度,我們對去年評出的305名技能等級人員進行了全面的復評,復評結果良好,優者續聘,劣者解聘,打造了一個職稱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
1、可以。根據注冊會計師報名條件可知: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可以報考,對專業無限制。
2、注冊會計師報名條件:一、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①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②具有高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學歷,或者具有會計或者相關專業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二、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中國公民,可以申請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綜合階段考試:①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②已取得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簡稱財政部考委會)頒發的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考試合格證并且在有效期內。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①因被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自處罰決定之日起至申請報名之日止不滿5年者;②以前年度參加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因違規而受到停考處理期限未滿者。
(來源:文章屋網 )
1 引言
設計人員資格管理是近年來國內外上大型石油化工建設項目設計管理的重要一環。設計人員資格管理是通過采用正確的工程設計慣例和進行適當的HSE分析,以確保設計文件符合國家HSE法律、法規;滿足用戶所在地政府有關部門HSE規定以及用戶的特殊HSE要求;確保工程設計能滿足設備的安全操作和可維護性,在設計階段研究施工危險,降低施工期的風險,并能有效的防止環境污染。
2 設計資格要求
2.1設計人
a) 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管理規定,恪守職業道德,能較好地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定;
b) 能在專業負責人、設定人、審核人、校對人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設計工作,并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軟件進行設計工作;
c) 有一定的設計專業知識,具有本專業的設計專業知識;
d) 具有初級或初級以上技術職稱和一年以上的設計經歷。
2.2校對人
a) 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管理規定,恪守職業道德,能較好地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定,能指導設計人員的設計工作;
b) 熟悉建設項目管理程序和設計工作流程,工作態度嚴謹;
c) 從事本專業設計2年或2年以上;(適用于除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的設計人員)
d) 具有初級或初級以上技術職稱;
e) 具有3年以上壓力容器設計經歷,有相應的設計成果并已投入制造、使用(適用于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人員)
2.3審核人
a) 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管理規定,恪守職業道德,能較好地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定、技術方針、政策,工作責任心強,具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豐富,能保證設計質量;
b) 熟悉并能正確指導校對人員正確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定,能解決設計、施工和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c) 熟悉建設項目管理程序和設計工作流程;
d) 具有審查計算機設計的能力;
e) 擔任本專業A類項目負責人三項或三項以上;
f) 從事本專業設計5年或5年以上,對相關配套專業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
g) 具有中級或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h) 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設計審核人特殊要求:經壓力容器設計審批人員專業考核合格或者持有壓力管道設計審批人員資格證書。
2.4 審定人
a) 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管理規定,恪守職業道德,能較好地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規定,能組織各級設計人員正確貫徹執行;
b) 熟悉設計工作流程,了解國內外有關技術發展狀況,具有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在關鍵技術上能做出正確判斷;
c) 從事本專業工作,具有豐富、扎實的本專業理論和技術,有比較寬泛的相關專業知識,具有解決設計過程中產生的技術疑難問題和正確判斷設計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的能力;
d) 累計擔任本專業A類項目負責人三項或三項以上;
e) 從事本專業設計8年或8年以上;
f) 具有中級或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g) 持有國家注冊執業資格(建筑師、結構師、土木、電氣、環保、機械、石油天然氣等)的人員有資格直接評定為審定人。
h) 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設計審核人特殊要求:經壓力容器設計審批人員專業考核合格或者持有壓力管道設計審批人員資格證書。
3 資格認證工作流程
3.1提出申請
事業部、專業室負責人負責對現有人員實際工作能力和業績,對擬升任人員的提名,并由被提名人填寫【設計人員資格認定審批表】。
3.2評定
事業部、專業室負責人在擬升任設計人員、校對人員填寫的【設計人員資格認定審批表】上簽署意見,提交公司技術質量安全環保部備案。
事業部、專業室負責人對擬升任審核人員、審定人員、專業負責人填寫【設計人員資格認定審批表】上簽署意見,提交技術質量安全環保部,組織公司相關人員評定。
3.3確認
技術質量安全環保部在擬升任審核人員、審定人員、專業負責人填寫的【設計人員資格認定審批表】填寫評定意見,提交總工程師批準。
3.4批準
總工程師在擬升任審核人員、審定人員、專業負責人的【設計人員資格認定審批表】上簽署審批意見,交公司(黨委)辦公室。
3.5
公司(黨委)辦公室通過OA系統批準后的任職資格,并妥善保存【設計人員資格認定審批表】。
【關鍵詞】 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職業能力
據統計,我國有將近40%的高校開設會計專業,會計專業的在校本科生占所有在校本科生的10%左右,而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人數又占整個所有高校會計專業人數的80%左右。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越來越困難,其就業率不僅遠低于重點會計專業院校,甚至還低于職業技術院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嚴重缺陷,導致其畢業生職業能力低下,在社會上缺乏競爭能力。
一、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缺陷
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著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并且直接影響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采用。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與重點院校會計專業相比,無論是學生生源、上級對學校的經費投入,還是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等都有很大的不同。重點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提供高級會計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側重于學歷教育,強調學生對會計理論知識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而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提供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則應側重于職業技能教育。目前我國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普遍定位錯誤,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不肯降低身份,盲目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高級財會人員,在培養過程中實行傳統的應試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不注重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養,其結果是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畢業生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現象,既達不到“高層次”會計人才的要求,也達不到企業對會計“熟練工”的要求。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培養模式,使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低下,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社會需求相脫節,從而造成學生就業難。
二、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
(一)培養目標定位于具有中級以下會計專業技術職稱的應用型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應定位于教學型大學,培養的學生應定位于具有中級以下會計專業技術職稱的應用型人才。目前,我國會計人員職業能力框架體系雖尚未完全建立,多數人認為應以會計專業技術職稱為標準來評價,并具體提出了初級、中級和高級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要求。會計職業能力是指在真實工作環境下按照幾項標準實現其職責的能力,包括會計職業知識、會計職業技能、會計職業價值觀等。初級會計人員應具備學習能力和一般的實際操作能力;中級會計人員還應具備職業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高級會計人員還應具備會計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筆者認為,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應具備中級以下會計專業技術職稱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實際操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及一定的應變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在培養會計人才時,應以該種會計教育目標為出發點,從而使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會計專業學生更加具備職業競爭能力。
(二)培養模式應采取“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
“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 的培養模式不同于純粹的學歷教育,而是將職業教育融于學歷教育中,在注重本科基礎教育的同時培養會計師的技能。過去,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學歷教育強調的是應試教育,該種人才培養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務發揮能力。“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 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要在思想、思維方式和方法、分析、判斷能力等方面與社會需求接軌,使學生可以先人一步地進行職業經驗積累,可以迅速更新專業知識,開闊眼界,使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競爭能力。要采取“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各地方本科院校必須轉變觀念,改變評價教師的考評體系,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中級會計師資格、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把培養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納入學校工作的重點。此舉對提高年輕教師的會計技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將專業技術職稱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納入培養計劃
目前,我國對會計人才的評價實行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考試(初、中、高)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會計從業資格、注冊會計師資格)并行的“雙軌制”,如將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助理會計師資格考試、中級會計師資格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納入高校培養計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還可以評判學生所學知識與社會需求的符合程度。具體做法是:凡能通過一定級別的職業資格考試的學生就賦予一定的學分,參考級別越高,賦予學分越多。例如,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可賦1學分,通過助理會計師資格考試可賦2學分。同時,還可考慮將通過助理會計師資格考試作為會計專業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之一,納入高校培養計劃。另外,筆者建議國家對大學在校學生開放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逐步建立適合全國各類學校的統一的職業資格證書,營造技能型人才施展才華的社會氛圍。
(四)在教學環節設計上,將“實訓”內容融入課堂教學中
在教學環節上體現“課程實訓、專業實訓、綜合實踐”的特色。在“課程實訓”中,將實訓教學融入課堂教學中,如在基礎會計課程中納入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的實訓;在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中納入出納崗位實訓、存貨實訓等;在成本會計課程中納入成本核算實訓;在財務管理課程中納入全面預算課程實訓;在管理課程中納入平衡積分卡、戰略地圖等課程實訓。專業實訓可安排在第六學期,主要體現為對主干學科的分項訓練;綜合實訓可安排在第七學期,主要體現為對專業的綜合訓練,如ERP訓練、沙盤訓練等。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要重視出納崗位的課程實訓。地方高校本科生要想盡快實現就業,必須從出納做起,熟練掌握出納崗位業務,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出納崗位是會計的基礎工作,包括管理貨幣資金、票據、有價證券等的進進出出、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等。作好出納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出納員要有較高的政策水平、熟練高超的業務技能、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學生在《中級財務會計》貨幣資金一章的學習中,應把學習重點放在夯實會計基礎工作上,全面、扎實地掌握出納工作,認真研究出納工作的特點。
(五)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學生通過四年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的鍛煉,其職業判斷能力應高于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因此,對地方本科院校學生在校期間進行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賦予學生專業知識及職業判斷能力,從而使學生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和經濟事項時能夠作出明智的決策是十分必要的。當今時代,經濟的發展使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大大提高,會計環境和會計對象日趨復雜,促使會計教育也要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培養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的人才。會計職業判斷是指會計人員在面臨不確定事項時,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經驗對經濟業務事項在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環節上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估計與推斷。它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主觀目的性、利益權衡性和社會性等特征。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可使會計信息結果盡可能地接近客觀,以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職業判斷能力是學生畢業后勝任工作的基本保證。為此,要大力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豐富拓展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在會計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知識的培養。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專業課程除了設置常規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以外,還應加大其他課程的開設力度,如:經濟、金融、證券、外貿等課程。其目的是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其知識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應變能力。
(六)加強學生外語、計算機技能的培養
強化會計外語教學,在教學計劃中體現地方特色。近年來,各地經濟發展很快,外資企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會計專業學生要提高職業能力,除正常的英語學習外,還應加強小語種的學習。如在沿海地區,地方高校可在教學計劃中適當開設《會計日韓語》等選修課,引導學生掌握日、韓基本的會計術語,以適應日、韓企業的人才需求。而在中西部地區,地方高校在教學計劃中應適當開設與當地經濟特色相關的選修課程,以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
同時,還要強化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筆者建議對各種實戰訓練采用計算機模擬進行。廈門網中網系列會計模擬軟件較好,值得推廣采用。
【主要參考文獻】
[1] 劉書蘭,甘璐.會計人才需求及職業能力評價社會調查[J].財會通訊,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