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兩學一做研討交流材料
時間:2023-03-07 15:05: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兩學一做研討交流材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程;探究活動
一、科學探究過程中要明確教師、學生間的分工與合作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著明確的分工與合作,學生與學生之間也需要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我認為教師和學生在科學探究中都應該有很強的主體意識,并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才能使教學工作達到滿意的效果。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是組織、引導的主體,學生是探究、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必須明確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課前,教師的準備要十分充分,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學“材料”單元時,教師要準備充足的各類研究材料,同樣也應布置學生收集相關材料。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選擇的不同探究問題進行分組,讓他們合理分工、共同合作去探究。探究過程中通過學生們合作、解釋和各種協調一致的嘗試,積累一些合作與交流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幫助兒童學習按照一定規則開展討論(而不是爭吵)的藝術,學會準確地與他人交流: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善待批評以審視自己的觀點、獲得更正確的認識,學會相互接納、贊賞、分享、互助,等等。當然,這并非易事,要靠長久的教育才能達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x擇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科學教學中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意識,教師在設計科學探究形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學探究過程有7個要素,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過程都要完成這7個要素,有時,只有部分內容適合科學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探究形式。
現在的科學教材的設計也體現了“用教材教”的觀念,給了教師、學生很大的自。如對動植物的探究,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學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動植物作為研究的對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另外,教材還安排了自由研究內容,這些都體現了“以人為本”思想,最終實現育人的功效。
三、讓學生充分活動,親歷、體驗科學探究
與傳統教學很大的區別在于:科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生與教師的分工明顯不同。比如:提出問題時,不能因為學生提不出來,教師一著急就直接告訴學生,教師應該冷靜地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學生實驗不成功,教師不能立即去做給學生看,而是應該組織學生去分析問題出在哪兒。對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多動眼 “看一看”, 多動腦 “想一想”, 多動口 “說一說”, 多動手 “做一做”,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開發學生的情感潛能、思維潛能、操作潛能,激發學生創新的火花。
“體驗”是每個學生成長過程必需的,學生只有在參與中去深刻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合作,體驗質疑,體驗挑戰,才能健康成長。只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條件,學生的表現會讓我們去喝彩!即使探究失敗了,對學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的。使學生體會到“原來科學研究這么不容易,科學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學《身邊的材料》時,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發現了許多以前沒有發現的秘密,體驗到了觀察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特別是通過“摸物游戲”,使學生的興趣高漲,雖然有的學生沒有說出摸到的是什么物體,但這使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各種感官協調工作的重要性。
當然,在多數探究中,教師要適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引導,從而使探究在經歷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結果,讓學生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和興奮。否則,總是探究不出什么結果,學生也會喪失對探究的興趣和信心。
四、科學探究之后要組織學生研討,教師要充分傾聽學生的議論
科學探究之后組織學生認真鉆研,共同探討,這種研討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過程為基礎,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探究的問題進行研討。美國有一位博士對下面兩種情況進行比較:一是探究后立即進行研討,一是探究后不進行研討。研究結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發展達到更高層次,研討使認識深化。在教學中,我們采取分組研討與全班研討相結合的方法,即先以實驗小組為單位進行,再由各實驗小組匯報研討結果,然后教師幫助匯總全班研討的“信息”。教師應該讓他們有足夠的發言機會,不論他的發言正確與否,教師要認真傾聽。小學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有時難免會用不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剛剛接觸的問題,這時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語言,根據學生語言去引導思維。
教學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每次學生探究后都有許多話要說。而學生對各種現象的理解不盡相同,這樣就激起了許多“矛盾”,我們教師要重視學生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首先傾聽他們現在的想法,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質疑,進一步研討,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為根據,引導學生彼此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
一、科學探究過程中要明確教師、學生間的分工與合作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著明確的分工與合作,學生與學生之間也需要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我認為教師和學生在科學探究中都應該有很強的主體意識,并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才能使教學工作達到滿意的效果。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是組織、引導的主體,學生是探究、學習的主體。課前,教師的準備要十分充分,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學“材料”單元時,教師要準備充足的各類研究材料,同樣也應布置學生收集相關材料。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選擇的不同探究問題進行分組,讓他 們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過程中通過學生們合作、解釋和各種協調一致的嘗試,積累一些合作與交流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幫助兒童學習按照一定規則開展討論(而不是爭吵)的藝術,學會準確地與他人交流: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善待批評以審視自己的觀點、獲得更正確的認識,學會相互接納、贊賞、分享、互助,等等。當然,這并非易事,要靠長久的教育才能達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選擇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科學》教學中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意識,教師在設計科學探究形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學探究過程有7個要素,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過程都要完成這7個要素,有時,只有部分內容適合科學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探究形式。
現在的《科學》教材的設計也體現了“用教材教”的觀念,給了教師、學生很大的自。如“生命”單元對動植物的探究,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學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動植物作為研究的對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另外,教材還安排了自由研究內容,這些都體現了“以人為本”思想,最終實現育人的功效。
三、讓學生充分活動,親歷、體驗科學探究
與傳統教學很大的區別在于:科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生與教師的分工明顯不同。比如:提出問題時,不能因為學生提不出來,教師一著急就直接告訴學生,教師應該冷靜地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學生實驗不成功,教師不能立即去做給學生看,而是應該組織學生去分析問題出在哪兒。
對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多動眼“看一看”,多動腦“想一想”,多動口“說一說”,多動手“做一做”,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開發學生的情感潛能、思維潛能、操作潛能,激發學生創新的火花。
“體驗”是每個學生成長過程必需的,學生只有在參與中去深刻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合作,體驗質疑,體驗挑戰,才能健康成長。只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條件,學生的表現會讓我們去喝彩!即使探究失敗了,對學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的。使學生體會到“原來科學研究這么不容易,科學家真了不起。”
四、科學探究之后要組織學生研討,教師要充分地傾聽學生
科學探究之后組織學生認真鉆研,共同探討,這種研討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過程為基礎,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探究的問題進行研討。
美國有一位博士對下面兩種情況進行比較:一是探究后立即進行研討,一是探究后不進行研討。研究結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發展達到更高層次,研討使認識深化。在教學中,我們采取分組研討與全班研討相結合的方法,即先以實驗小組為單位進行,再由各實驗小組匯報研討結果,然后教師幫助匯總全班研討的“信息”。教師應該讓他們有足夠的發言機會,不論他的發言正確與否,教師要認真傾聽。小學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有時難免會用不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剛剛接觸的問題,這時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語言,根據學生語言去引導思維。
五、重視引導學生把科學探究活動向課外延伸
大自然包羅萬象,奧秘無窮,僅僅靠課堂上獲取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所學到的學習方法在課外進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這樣處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調查家鄉的水資源情況;一天中氣溫變化有什么秘密?種油菜花、養蠶、孵小雞等活動。另外,一堂課不可能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都進行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外去探究,使科學探究活動突破教學時間的限制和教學空間的束縛。這樣既能擴展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科學探究過程中要明確教師、學生間的分工與合作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有著明確的分工與合作,學生與學生之間也需要有明確的分工與合作。我認為教師和學生在科學探究中都應該有很強的主體意識,并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才能使教學工作達到滿意的效果。在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是組織、引導的主體,學生是探究、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必須明確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課前,教師的準備要十分充分,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探究過程中通過學生們合作、解釋和各種協調一致的嘗試,積累一些合作與交流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幫助兒童學習按照一定規則開展討論(而不是爭吵)的藝術,學會準確地與他人交流: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善待批評以審視自己的觀點、獲得更正確的認識,學會相互接納、贊賞、分享、互助,等等。當然,這并非易事,要靠長久的教育才能達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選擇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科學》教學中要樹立“用教材教”的意識,教師在設計科學探究形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學探究過程有7個要素,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過程都要完成這7個要素,有時,只有部分內容適合科學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探究形式。
三、讓學生充分活動,親歷、體驗科學探究
與傳統教學很大的區別在于:科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生與教師的分工明顯不同。比如:提出問題時,不能因為學生提不出來,教師一著急就直接告訴學生,教師應該冷靜地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學生實驗不成功,教師不能立即去做給學生看,而是應該組織學生去分析問題出在哪兒。對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多動眼 “看一看”, 多動腦 “想一想”, 多動口 “說一說”, 多動手 “做一做”,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開發學生的情感潛能、思維潛能、操作潛能,激發學生創新的火花。
“體驗”是每個學生成長過程必需的,學生只有在參與中去深刻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合作,體驗質疑,體驗挑戰,才能健康成長。只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條件,學生的表現會讓我們去喝彩!即使探究失敗了,對學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的。使學生體會到“原來科學研究這么不容易,科學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學《觀察與描述》時,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發現了許多以前沒有發現的秘密,體驗到了觀察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特別是通過“摸物游戲”,使學生的興趣高漲,雖然有的學生沒有說出摸到的是什么物體,但這使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各種感官協調工作的重要性。
四、科學探究之后要組織學生研討,教師要充分地傾聽學生
科學探究之后組織學生認真鉆研,共同探討,這種研討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過程為基礎,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探究的問題進行研討。美國有一位博士對下面兩種情況進行比較:一是探究后立即進行研討,一是探究后不進行研討。研究結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發展達到更高層次,研討使認識深化。在教學中,我們采取分組研討與全班研討相結合的方法,即先以實驗小組為單位進行,再由各實驗小組匯報研討結果,然后教師幫助匯總全班研討的“信息”。教師應該讓他們有足夠的發言機會,不論他的發言正確與否,教師要認真傾聽。小學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有時難免會用不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剛剛接觸的問題,這時教師要理解學生的語言,根據學生語言去引導思維。
五、重視引導學生把科學探究活動向課外延伸
大自然包羅萬象,奧秘無窮,僅僅靠課堂上獲取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所學到的學習方法在課外進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這樣處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調查家鄉的水資源情況;一天中氣溫變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課不可能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都進行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外去探究,使科學探究活動突破教學時間的限制和教學空間的束縛。這樣既能擴展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六、科學探究在教學實踐中所面臨的困難
1、時間問題:學生活動本身就很耗時間,再加上小學生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科學探究中往往會轉移注意,這樣時間變成了突出問題,傳統課堂40分鐘,已經無法滿足科學探究的需要。
2、調控問題:在科學探究性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就算教師準備非常充分,也難免會經常發生一些意外。再加上學生人數多,活動空間又那么小,如果又沒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較短的時間內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是非常費勁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動,也難于展開和深入,還往往會出現失控的場面。
一、確定校本教研主題
為了確定合適的校本教研主題,我們以常規教學為切入點,采用“聽課查擺問題、研究學習資料、業務檢查評估、分組交流反思”等方式查找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教育觀念認識層面的,有教學經驗個人素質方面的,有教學方法技能方面的,有工作態度思想方面的,有學科特點任課水平方面的。面對存在的問題,學校組織教師,按學科分組討論。要求每位教師:發表自己的講解、找準自己的問題,開展自己的研究,確立自己的主題。經過幾次研討,最終學校把“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習慣,傾心打造高效課堂”定為學校一級校本教研主題。并決定: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以學校一級主題為綱,由學校教研室將全校任課教師按學科特點分成五個教研組,每個教研組圍繞學校的一級主題,經過研討,集體確定本組二級分主題。最后,每名教師再圍繞教研組內的二級主題,經過思考,歸納確定個人教研主題,即三級子主題。各教研組和教師的個人主題定下來后,還要上交到學校教研室審定。合格后,各級負責人撰寫各級主題的教研方案、計劃,準備開展實施教研活動。
二、校本教研的實施
校本教研主題確定以后,我們開始嘗試把原來的集體備課,上課,和課后反思,轉變成以圍繞著教師個人主題為核心,開展“課前研――主題交流”,“課上研――實踐展現”,“課后研――總結提升”的研究活動。我們把這種教研形式稱為“一題三研”。具體做法是:
1、“課前研”。我們借鑒了以往的“集體備課”的基本形式,安排教研組幾個人集中起來,研究一個主題。課前研,區別于集體備課的關鍵,在于它研究的是一個主題,而不是一節課。研究的內容是和主題有關的理論,方法,經驗,體會等,而不是有關一節課的備課方式、方法和策略。
【案例】前不久,我校低年組開展的一次,關于“課前研”的交流活動。這次他們研究的內容是“培養學生主動、獨立識字的興趣和能力”。教研組長何平老師首先發言“今天,我們以陳秀研老師研究的教研主題‘培養學生主動、獨立識字的興趣和能力’為內容說說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先由陳老師談一下研究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背景和目的”。接下來,陳秀妍老師就研究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背景、意義和目的做了簡要說明。陳老師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同組的劉麗娜老師說“我很贊同陳老師研究的這個主題。正如陳老師所說‘識字教學’是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新課標也要求培養低年級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如此大的識字量,對于剛上學的低年級學生來說確實是難點。所以,研究這個主題就很有價值。我在教學中,也很關注識字教學。積累了一些做法,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劉老師剛談完,一年二班的朱恒麗老師就學習一個漢字都應該傳授哪些知識談了個人的理解。一年三班的邵晶老師則以“猜迷”,“創設情境”等識字方法,具體談到怎樣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二年二班的孫紅老師還就識字教學中,占用課堂多少時間合適,一節課應該講幾個字,寫字應該如何落實等提出具體問題。一陣探討后,大家都以各自的教學經歷談了不同的想法。熱烈的討論過后,教研組長何平老師做了一個小結“今天,大家的發言很精彩,深入交流了自己對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看法。陳老師能把識字教學做為自己的研究主題,對這一內容一定會有更深入的理解。那么我們就期待陳老師能在課堂上展示一節更精彩的識字教學。”。
【評析】“課前研”的過程中,教師們沒有只針對一節課怎么上交流想法,而是廣泛地圍繞“識字教學”談觀點,談想法、談經驗、談體會,從理論的層面,去交流,去研究。這一過程,教師們彼此交換思想,積累經驗,以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2、“課上研”。教師在課前交流基礎上的課堂實踐。先由主題負責教師備課,預設主題在課堂上的呈現,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后上課,教研組其他教師隨堂聽課,檢驗主題的實踐效果。實踐環節很關鍵,要求主題負責教師備課充分,講課清晰,聽課教師聽課有側重點,記錄要準確,見解有深度。
【案例】我們學校中年組何艷玲老師的個人主題“如何讓數學知識生活化”,何老師準備的課上研討課題是《三角形的特性》一課。在課堂教學中,何老師先借助一組生活中有關三角形應用的圖片創設一段情境,自然地導入了新課。接著何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個三角形,整個授課就從這個學生自己畫的三角形開始,或小組交流三角形概念的含義,或同桌討論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或合作完成一組三角形實物高的測量。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交流和思考。在突破了“從不同頂點向對邊畫高的方法”這一教學重點和難點后,何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比力氣”的游戲。游戲的結果是三角形的力度大于四邊形。在集體驗證后,大家共同得出結論:三角形具有穩定的特性。接著何老師再次通過課件把同學們帶到生活中,讓學生感受三角形穩定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最后,何老師又讓學生為一個將要倒掉的電線桿設計一個牢固的支架。學生利用學習的知識紛紛為電線桿設計出了不同的三角形支架。當何老師反饋為什么要設計三角形時,學生紛紛說出三角的特性。“那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三角形的這種穩定的特性呢?讓我們課后去找找,去發現,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己動手去設計,去做一做。”隨著何老師的倡議,同學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課堂。
【評析】這一部分是教師個人主題研究從“課前主題預設”與同教研組教師共同交流主題,尋找主題切入點,預設主題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呈現;到“課上主題實踐”落實主題研究效果,發現研究中存在哪些問題,積累和提升教學經驗以后的一個總結部分。
3、“課后研”是“一題三研”主題研究流程中的最后一部分。研究的內容依然是一個主題,而有別與“課后反思”或“集體評課”只就一節課來評議說事。“課后研”研究的是反思前面兩部分實施過程的得失,總結主題研究的收獲和成果。
【案例】中年組開展的“如何讓數學知識生活化”課堂研討課后,中年組的幾位參與教師坐在了一起。首先由教研組組長周輝老師,對本組研討何艷玲老師的個人主題“如何讓數學知識生活化”的研究過程做了簡單的小結。何艷玲老師結合個人主題先談了自己的教學設計和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呈現主題的,以及主題落實過程中的教學體會。周嬌老師接著何老師的體會,談起了自己對“數學與生活聯系”的看法,周老師還以個人教學經歷為例進行觀點論證。鄭良良老師不僅說出自己對何老師這節課的體會,而且還舉出幾個具體的教學實例說了怎樣在數學課堂上設計教學。當她說到,自己讓學生陪同家長到市場買菜,來理解物體重量與體積關系的教學設計時得到所有教師的一致贊同。同組的李廷老師也就在數學課堂上如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談了自己的想法。幾位老師,從多個角度,圍繞“如何讓數學知識生活化”這一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和交流。有的說個人理解,有的說自己的做法,有的談教學設計,有的談學生的表現。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談得十分熱烈。最后,教研組周輝老師又從新課標中提到的用“用生活中熟知的知識講解數學”和“數學的知識要用于生活”兩種觀點做了精彩的小結。
關鍵詞:數學活動;實踐與自主;趣味性;普及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8-145-01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并能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在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中,就應堅持以生為本的育人原則,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討論、交流、猜測、合作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筆者就談談上好數學活動課的幾點體會。
一、體現學生的“實踐與自主”是上好數學活動課的精髓
在活動課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指導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活動中尊重學生新穎的思維方式,關鍵是要做到給學生較多的自由,讓他們自主、獨立地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同時,在教育機制轉軌的形勢下,數學大眾化已擺在數學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學生們步入社會后,相關的數學知識是不可缺少的,如測量、稱重、數據處理、存款利率、商品折舊、有獎銷售、股票買賣、商場應聘等,通過數學活動課,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二、增強活動趣味性是上好數學活動課的關鍵
數學活動課不同于課堂教學,不但要強調科學性、知識性,更要強調趣味性、競爭性。教師只有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數學活動課,想方設法使活動變得更富有趣味性,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才能使他們感到參與數學活動能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才能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抓住這一特征,充分讓他們動手拼、擺、折、分、數、畫等一系列活動,親自參與知識發現和探索過程,對大量的感性材料進行整理、分析、找出規律,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的直觀感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當然,增強活動趣味性的方法很多。如(1)數學史話 浩瀚的數學星空閃耀著古今中外名家的光輝,曲折的數學發展史上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例如:兔子繁殖演繹黃金分割,希帕索斯命喪魚腹皆因 ,笛卡爾軍營入夢繪得坐標系,《周髀算經》始出勾股定理并早于畢氏數百年,《九章算術》中引進正負開出平方立方照春秋。結合學科內容,教師針對性地引導、組織學生開展活動,使學生不但掌握了許多學科知識的來源,而且明確了任何事業的成功背后,都有汗水乃至生命的付出。學生從中不僅獲得了知識,而且受到了辨證唯物主義及愛國主義的教育。此類活動可通過板報形式展示,也可用數學史知識競賽或數學講演等形式進行。(2)數學謎語教師或學生代表收集、編擬以數學名詞為謎底(或謎面)的若干謎語,學生可隨機抽出或由一主持人讀出謎面,學生競猜。若正確猜出謎底并能解釋數學名詞,則予以獎勵(或以小組積分的形式進行對抗賽)。
三、實現活動的普及性是上好數學活動課的重要保證
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能動手做一做,達到因材施教,“動”有所得。如:(1)用一副三角板能拼畫出哪些角?(2)找圓心(工具為筆和三角板);(3)面積割補法證明勾股定理等。再如:學完三角形中位線后,可以提出順次連接一般四邊形的四邊中點可得什么圖形?其它四邊形呢?讓學生獨立畫圖、研究,小組討論,證明討論,形成數學小論文,宣讀小論文。這樣大大提高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獨立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學生的創新性是對數學活動課的升華
[關鍵詞]五步教學;5的乘法口訣表;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02-0053-03
[作者簡介]李桂芳(1974―),女,廣西桂林人,本科,廣西桂林市希望小學教師,小學高級。
桂林市希望小學于2011年9月開始進行“幸福課堂”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摸索,初步總結出“學、展、導、用、評”五步教學流程,老師在平時的研究課及參加城區賽的觀摩課都力求體現這一教學流程。在2012年10月結束的城區“五課”技能團體賽中,學校的數學團隊團結協作、共同研討,設計并成功展示了一節較為經典的課――“5的乘法口訣”。該課上完后得到了在場評委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下面筆者就以“5的乘法口訣”為例來談談學校課題研究實踐提煉出的“學、展、導、用、評”五步教學流程。
一、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體現了學習個體在教師學法指導下的個性化學習。合作探究是學習個體在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信息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之中,每個學生都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在討論中暢所欲言,主動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識。
在“5的乘法口訣”課前,先讓學生根據小組研究中的兩個題例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中再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合作學習。
1.口答
先逐一出示手掌,讓學生根據手掌完成“5的連加”的口算,這樣以數形結合形式出現,符合孩子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特點,同時為后面編口訣做鋪墊。
2.探討、交流
在學生交流前,為達成教學的有效性,課堂中教師先引導學生理解:1只手有5根手指,是1個5,用乘法算式表示是:1×5=5或5×1=5,編成口訣是:一五得五,并重點理解口訣的編寫方法和口訣表示的意思。
接著出示問題:2只手有幾根手指?3只、4只、5只手呢?請學生以四人小組互相交流研究。
這樣的設計,根據學生的起點,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先引導學生理解口訣的編寫方法和口訣表示的意思,再放手讓學生嘗試編寫口訣,接著同桌再互相交流。這樣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探索、發展創造、討論交流,在互相啟發的學習過程中,能力得到發展。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
二、展――成果展示、師生互動
成果展示是指學生個體以小組為單位,將個體自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形成自學、合作成果。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小組集體輪流匯報,可以是小組中選派的代表匯報,可以是學生個體匯報。在成果展示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則以普通一員的身份加入,通過適當的點撥、發揮導向作用,突破重難點,防止學生的學習“行動矮化”。師生在互動中,強化平等意識、合作意識、成功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主動性:
1.請學生上臺匯報并展示探究、交流的結果,教師適時點拔、指導,和學生一起完成5的口訣編寫,同時做相應的板書。
2.請學生打開書本,完成書上編寫口訣的學習內容。
3.觀察乘法口訣,找規律讓學生仔細觀乘法口訣,并說說有什么規律。先讓學生自主談,然后再和學生一起總結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
本環節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充分地自主探索、討論交流,觀察并總結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掌握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方法,教師做適時點拔、指導。這不僅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
三、導――探究點撥、學法指導
探究點撥是在學生個體或小組展示環節中,教師要適時對學生展示表述不到位的知識點或是在教學重、難點處適時地點撥,指導。學法指導是通過教師致力于“導”,使學生達到“自學求得,自求得之”的教學效果。這樣突出了學生的學,其核心是以學為主體、導為主線,實現以“講”為輔,以“導”為主的轉變。教師的學法指導,主要以問題為主線,提出明確具體的自學要求。自學要求可以是出示自學提綱或自學思考題,促使學生把已有知識回憶起來進行新舊聯系、知識遷移,產生解決問題的學習動機。
在“5的乘法口訣”課前,老師精心設計了兩道課前研究題,讓學生在自學課本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在師生互動發現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時,老師根據學生精彩的發言片段進行適時的點撥、提煉出以下規律:①口訣通常都是用中文;②乘積不滿5時,編口訣時加上一個“得”字;③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相差5(多5),比如:一五得五和二五一十的得數就相差5,前一句比后一句少5,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同樣的三五十五就比誰多5?比誰少5?④像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這樣,一般都把小的因數放在前面,積在后面;⑤一句口訣對應有兩個乘法算式,當兩個因數相同時就只有一個算式,五五二十五的兩個因數相同都是5,所以就只能有5×5=25這一個乘法算式。
四、用――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實踐應用是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本課重難點,精心設計不同層次、具有典型意義的練習題,讓學生練多,練全,練在關鍵處,突出多樣化、層次性、啟發性。拓展延伸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技能、理論運用在各種實際活動中去,學活知識,用活知識,將知識向實踐延伸;將課內向課外延伸,開拓學生視野。
1.基礎練習:
(1)及時鞏固練習5×3=1×5=5×2=5×4=5×1=5×5=4×5=
(2)完成書上第51頁“做一做”:
(3)記口訣以四個活動貫穿: 對口令―口訣接龍―同桌互測―全班一分鐘口訣補充大獎賽
2.提高練習:
(1)出示學生語文百花園里學過的唐詩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讓學生算出這四句詩共多少字?
(2)我們一個星期上學幾天?再讓學生計算兩個星期上學多少天,四個星期上學多少天。
3.拓展練習:
送卡片游戲:你的家在哪里?請手上有卡片的小朋友將卡片貼到相應的房子里。
5×3=1×5=5×2=5×4=
5×1=5×5=
一五()四五()三五()
5+5=5+5+5+5=二四()
5個5是多少?3個5相加是多少?
5×3+5=
本節課設計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拓展練習三部分,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實效性,注重學習知識的多維應用。為了能達成學生熟練運用口訣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了讓學生熟練記、背口訣的教學環節,從背口訣整個流程設計體現了“認知―理解―記憶”三個層次,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設計中,我力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都隱藏著乘法口訣。如:讓學生計算剛學過古詩的字數,整合了數學與語文學科的特點;再如計算每周的上學天數等都需要用到5的乘法口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的拓展提升題綜合了乘法口算、口訣、5的連加、文字敘述題,以及最后一道乘加混合計算題,加大難度,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卡片事先發到學生的手中,學生根據卡片中的題,貼到相應的房子里,這種動靜結合的練習方式,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
五、評――立體評價、全課總結
立體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有對學生個體自學情況的自評、互評、師評;有對小組合作學習情況的組評、互評、師評;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全課總結是整理本課評價結果,總結本課達成學習目標情況,布置開放式預習作業,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整節課以男女PK賽的形式展開,根據孩子們的表現給予加星,并予以口頭的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師生、生生多元互評,評價不局限在學習內容上,包含情感、態度及學習習慣等方面予以激勵。讓學生說說這節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教師提出質疑,引導學生利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引出今后的學習內容。
最后以評價欄中的星星數,老師巧妙提出問題“怎樣以最快的速度算出男隊、女隊獲得星星的總數?”這時學生就會用到5的乘法口訣和將學習的乘加的計算,還特意設計了5+5+5+4+1的形式,引發學生思考將1和4湊成5來進行乘法運算。讓學生快速計算出獲得星星總數,既鞏固了5的乘法口訣,又有了拓展延伸的資源。
新課程標準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我校“幸福課堂”教學流程 “學――展――導――用――評”五步教學,有力地體現了這一學習方式。“五步”教學流程環環相扣,各自獨立,又有序排列,密不可分。教師的主導作用重點體現在“導”與“評”的環節上。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體現在“學”“展”“用”這三個環節中。
參考文獻:
[1]孔祥華,蔣明玉.《7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1(11).
院士沈陽行
傳統制造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之一,沈陽市科協充分發掘傳統制造業的創新發展需求,借助“創響中國沈陽站”的春風,邀請兩院院士走進沈陽企業,為傳統的生產制造型企業提供創新方法技術指導。
5月24日,“創響中國沈陽站”系列活動走進沈鼓集團。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振業院士作了《抗疲勞制造創響中國》的專題報告,介紹了我國在抗疲勞制造方面所取得的最新進展,從專業視角分析了抗疲勞制造技術研究及應用在建設關鍵構件制造強國和高端機械裝備制造強國中的重要意義,并針對沈陽裝備制造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來自沈鼓集團、沈陽機床、北方重工、興華電器等企業的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參加了報告會。趙振業院士在報告中指出:“堅持自主創新,發展抗疲勞制造技術、突破長壽命關鍵構件制造是包括航空工業在內的中國工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方向。”據了解,抗疲勞制造技術是我國的創新研究成果,抗疲勞制造以提高疲勞強度、延長疲勞壽命為重要指標,遵從“無應力集中”的抗疲勞概念,通過化學、物理、機械等方式,控制工件表面完整性,最終得到無應力集中的長壽命結構件。 抗疲勞制造關鍵技術體系分為材料技術體系、抗疲勞制造技術體系、抗疲勞細節設計技術體系三大方面。它與傳統制造技術的根本區別在于后者以成本、時間、空間為技術依據,以滿足形位、表面粗糙度等設計圖紙規定要求為己任。抗疲勞制造則除了滿足設計圖紙各項規定要求外,還要保證構件性能與設計相一致。抗疲勞制造技術適應先進設計,是實現設計的保障,它也適應高強度合金,能夠抑制其疲勞強度應力集中敏感,是使用高強度合金的基礎和前提。同時能將材料性能用到極限,使關鍵構件的壽命大幅提升。目前,抗疲勞制造以其充滿優勢的技術前景,精密、長壽、高效的技術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不久的將來,抗疲勞制造必將成為改變中國航空工業,乃至中國工業的一把利器。蟾婧螅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參會的科技工作者無不被趙振業院士的科研精神所感動。
5月25日,“創響中國沈陽站”系列活動走進沈陽中航黎明民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作了《國之重器跨越發展――對加快我國航空動力發展的思考》的專題報告。劉院士從世界航空動力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我國航空動力取得主要成就、存在問題及面臨挑戰和機遇等方面對航空動力發展作了全面分析和解讀,并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對黎明公司未來發展提出建議。一是黎明公司是我國航空動力制造的搖籃,要繼承吳大觀等老一輩航空動力人的優良傳統,將其發揚光大;二是抓住“兩機”專項機遇,做深化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三是優化結構、改革管理、選準目標、突出重點;四是狠抓質量,開創“精品工程”;五是搞好與科研院所、民營企業和高等院校的三個相結合;六是突出人才為本、人才興企、人才創新。劉院士還建議黎明公司,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各個研發單位的優勢和特長,實現技術和資源的共享,加強基礎領域和關鍵技術研究,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黎明公司全公司中層以上干部200多人認真聽取了報告,并與劉院士進行技術探討。
科研專家走一線
如何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與一線的項目對接是解決科學技術產業化問題的重要手段,沈陽市科協在“創想中國沈陽站”系列活動上,特別邀請到高校、科研機構的教學、研究專家到車間、農村,一對一、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和科普示范。
5月23日,在沈南蘇家屯區沙河新城工業園,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劉崗一行前往位于遼寧魯博櫥業有限公司開展科技咨詢。該公司是現代不銹鋼廚房設備行業中的專業生產企業,產品涵蓋廚房冰箱、保鮮冷柜、燃油燃汽爐具、食品烤箱、蒸飯車、消毒車等90多個種類。近幾年,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注重推動科技創新,不斷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今年,公司擬在設備生產中采用光觸媒技術,但一直不能確定該項目的可行性。“創響中國沈陽站”系列活動專家來到企業后,公司董事長吳心良一邊向劉崗研究員介紹產品研況,一邊帶領專家實地考察生產車間,隨后組織公司技術研發和生產管理負責人與專家進行交流研討。大家分別就光觸媒的性能原理、能否在不銹鋼和玻璃材質附著、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對農殘有害物質的降解度、產品開發前景等疑問向專家咨詢。針對企業關心的問題,劉崗研究員一一做了詳細解答,并表示下一步將利用研究所的設備和技術條件做好相關實驗,為企業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交流中,雙方還在技術咨詢、成果應用轉化等方面初步達成合作意向。沈陽國家大學科技城管委會、沈陽渾南科技城發展公司有關人員參加了活動。
5月24日,在沈北康平縣海洲鄉,山東省花生研究所研究員張智猛應邀為當地富民增收主導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海洲鄉現有花生栽培面積7萬余畝,由于今年的旱情嚴重,目前正處于抗旱搶播的關鍵階段。專家一行走進康平縣海洲鄉花生產業協會,與種植大戶和基層人員座談,在了解當地花生產業發展現狀和今年的抗旱形勢后,推介了花生覆膜、單粒精播和膜下滴灌等促進花生高產關鍵技術,以及研究所選育的一些優良品種,并就品種選擇、抗旱播種、收獲儲藏等有關問題現場解難答疑。活動中,專家還走進田間地頭,實地考察土壤墑情,了解當地主栽品種和播種機械,指導農戶進行抗旱播種。針對種植戶反映的風沙影響大、種子破膜難等實際問題,專家表示會盡快攻關,推出相應的適用技術和生產規程。海洲鄉決定聘請張智猛研究員為協會院士專家工作站特邀專家。同時,專家還同鄉領導和協會有關負責人進行會商,擬在當地設立科普示范基地,進行品種篩選試驗和配套技術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