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7 15:05: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初一下冊英語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模塊之間的調整
模塊之間的調整是指依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各模塊的順序進行調整。模塊與模塊之間有相關的內容,如家人、工作、喜好等,將相關內容進行調整,就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若教材中某個模塊的內容恰巧與學生現實生活的某些事情相關,在語言知識的銜接方面沒有太大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提前教授這個模塊。例如初一下學期剛過完春節回來,我就提前上了第二模塊“Spring Festival”,符合生活實際,增加了學生的興趣。
二、模塊內的調整
每個模塊都有三個單元,模塊內的調整指教師根據模塊內的邏輯順序,對教學內容作重新調整,更好地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譬如初一下冊Module4中Unit 3語言點中的Activity 4,這一部分跟Unit 2的閱讀放在一起,作為閱讀的又一任務來完成似乎會更好一些;Unit 2的Activity 7與Unit 1的Activity 8又可以結合在一起等等。
三、單元內的調整
單元內調整指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單元內幾個部分的順序。上課時可以不按照教材上的Activity一步一步地走,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整個模塊的Activity作些更改、取舍。比如初一下冊Module 3的Unit 1, 我講課時省略了Activity 5和Activity 6, 重點放在Activity 4, 讓學生找出答案后,work in pairs將答案讀出來。這樣既能達到Activity 5的學習目的,又能夠糾正Activity 5里詞語的發音,避免由于太多的Activity而有零散之感。
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刪減教材中難度大、無法學習掌握的內容,適當補充一些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知識,適當縮小學生的學習范圍,以求教學實效。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補充學習資料或教材,協調利用有效資源,拓展和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如學習初二上冊第五模塊“Western Music”時,涉及到古典音樂、爵士音樂等知識,學生對此比較陌生。我和備課組的同事尋找了有關資料、制作了CD給學生聽,讓學生對這些音樂有了充分的認識。
學生上初中后,面臨著單詞量突然加大、內容增多、難度加強等諸多問題。出于“溫故而知新”“軟著陸”的考慮,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學期有4個Module的Starter(小學該學的主要內容)和10個Module的初一(上)學習內容。第1和第2模塊主要介紹自己及家人,我將這兩個模塊內容進行了整合,刪減了一些學生熟知的Activities,將重點放在了口語訓練和寫作上。我非常重視每個Module 的Unit3中的“Around the World”部分,讓學生提前查找相關信息,然后在課上一起分享,增強了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每個Module都有寫作任務,我要求基礎好的學生學習寫一定字數的文章,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按課本的要求寫句子。除了課本上的聽力及閱讀材料外,我還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與教材同話題的閱讀材料。
一、 掌握基本的詞匯知識。詞匯總復習主要分為單詞拼寫、詞語釋義和詞形轉換三個方面。既要掌握基本詞匯知識,又要具有運用詞匯的基本能力,養成根據單詞的讀音記單詞的拼寫形式的良好習慣,并用構詞法、音形相同相似比較法、歸類法等記住單詞。
二、體會英語語法的實際應用。語法的復習要兼顧句法和詞法。句法以掌握五種基本句型為核心,還要復習賓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等,在掌握句法的基礎上,分析理解詞法。詞法以動詞為重點,掌握正確的時態用法。在復習中要注意理清語法知識脈絡,使之系統化。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歸納語法規則,再以語法規則指導語言實踐,從而提高理解語法概念和規則的能力以及運用規則的能力。
三、正確使用交際用語。學習日常交際用語的目的,是使同學們具備與講英語的人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首先應能聽懂別人所講的日常交際用語,并能做出正確的應答,還應在聽別人講英語時,結合自己所處的場合、情景等,理解對方的大意。在復習中,要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簡表》中的表達方式進行簡單的交際。
四、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對初中畢業生來說是一種較高水平的能力要求,主要考查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要提高理解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詞匯量和豐富扎實的語言知識,同時還要提高思維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常識和其他文化背景及風土人情常識。這就需要同學們保證一定量的課外閱讀,并有意識地進行閱讀技巧訓練,如精讀、略讀、選讀、速讀、帶著問題讀,利用關鍵詞、關鍵句去領悟隱含的意思等。
五、抓好聽力訓練。要想具備良好的聽力,必須靠平時反復訓練。要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強化性聽力訓練,熟悉測試題型。結合聽課文原聲帶、聽力訓練題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六、強化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背誦典型的范文,大量的習作練習和指導,不斷提高學生組織文章的能力,運用已學詞匯進行描寫的能力。
實施步驟及時間安排、
1、階段訓練
指導思想:按教材內容順序,抓綱靠本,使學生從零散知識的學習自然過渡到知識的系統歸納上,使基礎知識更加條理化。
在材料的整體處理及時間分配上,我們擬訂在三月初開始著手總復習,抓住課本,從初一開始,初一上下冊花一個星期時間復習,從初二內容起兩天復習一個單元,重要單詞、詞組、句子,讓學生對照著去復習。同時在課上老師按時態等把語法總結復習一下,再由老師針對學生的一些薄弱知識分單元編寫一些練習講義給學生加以練習,每個單元出一份練習,主要題型為:詞組翻譯、選擇題、首字母填詞、詞語釋義、詞形轉換、翻譯句子等。。由于針對四月底的口語考試,在這段時間內,我們還要穿行口語的復習輔導,故大概在在四月底可以完成第一輪復習。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堅持打破傳統的復習模式,不搞填鴨式、滿堂灌,而是利用提問式、討論式、辯論式、啟發式等方法讓學生歸納、總結,群策群力,互相補充或由師生共同歸納出各個階段的知識要點、難點及考點。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有發言的權利,有查漏補缺的機會。
2.專項訓練
指導思想:在階段訓練的基礎上,進行語法專項練習并針對中考題型進行專項強化訓練,提高對各種題型的解題能力。針對中考題形進行分項練習,因此,結合我市的中考題型,對閱讀理解、翻譯句子、單項選擇、對話缺詞填空和書面表達等進行專項訓練,并把重點放在學法的指導、解題技巧的點撥上,引導學生了解、熟悉各個題型的特點,強化分類練習。
3.模擬訓練
今天,我把我想到的快捷記憶單詞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同時也希望這方面的專家提出獨特的見解,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一、根據音標發音規律來記憶
英語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音節是由元音和輔音構成的發音單位。就書寫形式而言,字母構成音節。在學習單詞時,每個單詞后都配有音標。記住單個字母以及字母結合的發音規律對單詞記憶是很有幫助的。
如:ee[i:]agreebeefbetweenass[a:s] class .grass. pass
二、分類記憶單詞
把學生所學的單詞劃分成不同的類別,把同一類的放在一起記憶。
如:顏色 (colour)――blackredwhitegreenbluepurple
學科 (subject)――English ChinesemathphysicsPE
三、聯系記憶
把有關的詞聯系在一起來記憶,我記得我在上學期參加興平市教學能手時上的一節公開課是初一下冊lesson47 Two Seasons or Four,文中出現的生詞有這些:summer, because , leaf , swim , hot, autumn , flower , sea , why。我在教授這些單詞時把有關聯的放在一起,比如:summer,flower,hot,swim,sea 這一組單詞可以給學生改編成幾句話。My favourite season is summer. Why?Because in summer, I can see beautiful flowers. It is so hot, but I can’t swim in the sea.It is dangerous. 還有一組 autumn,fall,leaf (leaves) 這樣有聯系地把要學的單詞放在一起,學生就能更快地記住這些單詞。
四、根據構詞規律來記憶
構詞法主要有三種,轉化、合成和派生。
1.轉化法,把一個單詞由某種詞類轉化為另一種詞類
如:(1)walk 步行(v) I walk to school everyday.walk (n)have a walk.
(2)hug (v)擁抱They hugged each other. hug (n)擁抱She gave her son a hug.
2.派生詞,就是在單詞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詞綴而構成的新詞
一般來說,前綴主要是詞類不變詞義變,而后綴則是詞義不變詞類變。
如(1)前綴詞 appear-disappearlike-dislike write-rewrite.
(2)后綴詞care-careful-careless-carefullyteach-teacher
3.合成詞,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結合成一個新詞
如:schoolbagpencilboxhandbookeverybodyupstairs等
五、同義詞與反義詞對比記憶
1.同義詞:happy-gladbegin-startstupid-sillybig-largesmall-little
2.反義詞:good-badbig-smallwhite-blackbeautiful-ugly
六、對應詞記憶
man-womanteacher-student doctor-patientpoliceman-thief
七、同音詞匯記憶
把發音相同的一組詞歸納起來,一組一組地來記憶。
如:too-tomeat-meetsun-sonsee-seaweather-weatherright-writeweak-week
八、詞形相似對比記憶
如:lace-racelight-rightflee-freelaw-rawreal-rearroyal-loyal
九、情趣記憶法
在日常生活中,像一些比較難記憶的詞組對比。我會盡量找出之間的聯系,課堂中給學生帶來一些樂趣。
如:over-underabove-below這四個詞記憶時容易混淆,我在給學生講解這兩組反義詞時,會找出它們的規律。
above第一個字母是a,而below第一個字母是b,ab兩個字母緊挨著。他們兩就是一組。而over的第一個字母是o,是字母表第三行第一個字母。under的第一個字母是u,是字母表第四行第一個字母。它們兩個有共同點,那他們兩就是一組,這樣學生記憶時就比較快,而且不易混淆。
一、渲染氣氛,引發興趣
農村初一學生剛接觸英語時,好奇心其實挺強的,求新求異的欲望也很高。因此,教學中我針對學生這一心理,充分發揮這一時期的優勢,因勢利導,制造懸念,層層推進。
英語教學需要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才能有安全感,才能積極參與學習,思維才能活躍。我常常面帶微笑走進教室,真誠地向學生問候,當學生都到齊時說:Very good, everyone is here. Nobody is absent. 如果有學生生病不在教室時,我則不無遺憾地說:I’m sorry to hear that. 我常用鼓勵的眼光要求學生try one’s best,當他們成功時,贊許地說:Thank you. Good boy/girl. 學生在老師贊許的目光中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懷著輕松的心情投入學習,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施展能力的興趣。
二、精心備課,增強興趣
對英語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我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提高。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為此,我從以下方面做起:
1、注重導入,做好“熱身運動”。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鄙险n剛開始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大都還在課外,能否讓學生的注意力迅速投入到課堂 ,進入學習學習狀態,是這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為此,在教學中我常用 warming up exercises,在活躍課堂氣氛、激活學生思維方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創設各種愉快的情景,與學生互動起來。如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內容時,我做了一些創新,讓學生之間扮演動物,進行“動物”與“動物”之間的交談,學生感到耳目一新,興趣盎然,在“動物園”里暢所欲言。又比如在教學有關圣誕節的內容時,課前我請幾個學生把教室布置一下,黑板上畫上圣誕樹,營造出圣誕節的氣氛,我則戴著圣誕帽向學生打招呼:“Hello, boys and girls!”學生回答:“Hello, Mr. Lan!”我則大笑:“No, I’m not Mr. Lan! I’m Father Christmas! Here’s the presents for you!”然后贈送一些小禮物給學生們,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師生以最佳狀態開完了一個妙趣橫生的Christmas Party,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設計及組織英語游戲。英語游戲作為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有利于引導學生學生積極思維,發展智力,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帶領學生進行自主且有意義的學習。當然為了提高教學效果,設計英語游戲時應注意把握好游戲的思想性、目的性、全面性和自主性。
三、設疑質疑,培養興趣
古人云:“讀書無疑需教有疑?!睂W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往往是從疑開始的,故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設疑質疑,以疑激思,從而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講究啟發的藝術,要善于向學生提問?!皢枴钡乃囆g是啟發的關鍵,提問必須按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設計問題既要考慮已知和未知的關系,又要考慮兩者的主次輕重;既要注意問題的角度,還要注意培養提問習慣和能力,引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多提問、善提問。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質疑提問,讓學生各抒己見,進行討論,使教師成為課堂活動的一員。這樣既能避免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又能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適度調劑學生大腦的興奮,使學生有時間、有機會開展積極的思維。
四、改進教法,保持興趣
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用英語的能力放在首位。而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模仿性強,對具體形象的內容比較容易接受,但他們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比較弱,如果改進教學方法,就能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把生動的直觀形象與抽象的思維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他們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
1、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實物、掛圖、簡筆畫、電視、錄像、幻燈片及其他電教手段來激發和保持學生興趣,使他們觸景生情,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2、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選用一些英語幽默或笑話穿插講解?;蛘呃糜⒄Z教材中的小故事,穿插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等。運用這些相關的英語知識,同樣能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可以運用“口訣、順口溜”幫助學習闖過記憶關,從而提高和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輕松愉快的學習,不僅要求課堂氣氛歡快、學生的發言活躍,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積極主動。有的英語知識的重難點本身就是一種客觀存在,不需要學生太多的理解,只需要學生記住,對于這部分內容,就可以編成順口溜記憶。比如在教學be動詞的用法時,我就編了段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我(I)”用am,“你(you)”用are,“is”用在“他(he)、她(she)、它(it)”,復數人稱(we/you/they)都用are. 這樣學生記得牢,還提高和保持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英語 預習方法 改進策略
一、初中英語預習方法存在的不良現象
1.重形式,輕內容。每次自由早讀時,學生們總是從書本的第一頁第一課或第一個單詞開始,漫無目的地東讀一下,西看一下,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讀什么,在集體朗讀時節奏過慢,拖音明顯,平而無味;齊讀時有的學生裝模作樣,有的學生在齊讀時只是做做樣子,動動嘴,存在假讀等現象。
2.重籠統,輕明確。對于所布置的比較籠統,不夠明確的預習作業,學生認為,做不做一個效果,老師不可能去檢測,久而久之,學生就把預習生詞這項作業,當作一句空話。如果預習作業繁冗拖沓不便檢測,學生就會反感。
3.重書面,輕實踐。過去,教師布置作業存在這一個誤區,認為只有寫下來的作業,才算作業了。這樣就忽視了預習作業,輕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蛘?,預習中有預習生詞,絕大多數老師會選擇叫學生抄寫單詞,一抄就是十來遍,抄了一大堆,但不知道怎么讀,就更談不上應用了。
二、初中英語預習方法的改進策略
(一)明確預習要求注重內容兼顧形式
1.明確早讀目標,加強預習方法指導。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早讀的內容,以便讀時“有的放矢”,所以筆者的做法是提前一天告訴學生早讀課的目標,也就是早讀的內容,這是提高實效的前提。對于初中生而言,早讀內容主要源于教材。主要有讓學生朗讀書本上重要的單詞、短語、課文和語法例句等內容,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同時每單元的專題作文是必背的,或者是背誦一些學生的優秀作文,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可以提高部分學優生的學習成就感。另外,筆者在網上下載了一些名言警句并打印出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抄寫在硬皮本上并要求每天早讀時熟讀,每天背誦一句。英語背誦量多的同學,英語成績肯定比那些不肯背誦的人要好的多,而且,詞匯背得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都要比不喜歡背誦的同學強得多。因此,我利用早讀課,抓住這一重要環節,引導學生多讀,多背誦,以此積累詞匯量,培養學生的口語語感,為他們今后繼續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對于初一新生,在開學3周內要整體認知48個音素。每天教授3~4個,要求會讀會寫。從學生接觸新單詞開始,就應該掌握準確的發音,強化語音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語音知識的學習和消化,需要一個很長過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反復講解、強調,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而這些語音知識的強化、落實,筆者都是充分利用早讀課來完成。
如教師在今天課上教了/i:/,/I/,/e/,// 4個單元音后,第二天的早讀內容就是要求學生根據音標拼讀下列單詞。
/i:/ bee/bi:/ feet/fi:t/ keep/ki:p/ key /ki:/ team /ti:m/
/i/ it /it/ big /big/ city/siti/ give /giv/ sick /sik/
/e/ get /get/ best /best/ text /tekst/ help /help/
// fat /ft/ have /hv/ cat /kt/ back /bk/ hat /ht/
2.豐富早讀形式,培養朗讀習慣。讀的方式多種多樣,筆者讓學生大聲朗讀,讀出信心,讀出樂趣,讀出速度,讀出氣勢,這就要交給他們朗讀的方法。如:
(1)讀。齊讀可以調節“讀”的氣氛,是學生獨立進行朗讀的自我實踐,有利于集中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朗讀的機會,鼓勵了膽小、怕羞的學生朗讀。發現問題,筆者就講解并領讀。對于部分學困生,幫助、指導他們讀、背,對他們多加鼓勵,樹立他們的閱讀信心。
(2)范讀。語言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進步、發展的。而語言能力的發展卻從模仿開始。故而,每天的早讀課,我都會親自帶領學生朗讀,帶讀重點詞匯、短語、句型,讓學生反復模仿。這樣既可以避免學生在語音語調方面的錯誤、訓練語音語調的基本功,也可以兼顧到英語基礎差的學生。
(3)自由讀。讓學生在有任務的前提下自由讀,同學之間成立學習小組,可以互讀互背,形成一種“你幫我,我幫你”,相互監督的良好氛圍。
(4)用開火車朗讀等形式,及時反饋學生的朗讀質量,也增添了早讀的趣味。
通過多樣化的早讀形式,激發學生早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早讀習慣。
(二)依據學生已有水平布置分層次預習作業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智力水平,每個個體都存在著差異,學生之間也同樣存在著各種差異。正因為學生之間存在著認知結構、學習能力和個性、心理素養等方面的差異,學生之間已有的英語學習水平和英語基礎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布置作業時就考慮到學生這些方面的差異,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分層次布置作業。對于緩進步生,筆者要求讀和抄寫新單詞及習慣用語;對于發展生,筆者要求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知識點;對于自主生,筆者要求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知識點,利用新單詞及詞組造句。
比如,在預習“Go for it”八年級下冊“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時,預習作業設定中,筆者總結預習作業有四個要求:一是根據中文意思寫出英語單詞,二是讓學生總結過去時的表達方式,三是讓學生在預習中給出基本句式的例句,四是讓學生在預習中寫下不理解的疑難之處。預習題中,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能解決任務一,多數學生能解決任務二,而任務三的難度可能大一些,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能掌握不同表達方式中動詞be的變化。任務四在每次預習中都會出現,讓學生寫下在預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既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和發現問題,也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之前進行二次備課,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的方法才能既注重了個性又關注了統一。
(三)根據教材需要,明確預習作業目標
學生在完成預習作業后,心里非常希望獲得老師給他們贊賞性的評價。但是,如果教師所布置的預習作業內容很籠統,不夠明確。就會造成學生認為,做不做一個效果,因為老師不可能去檢測。
例如,在“Go for it”九年級 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以前要求學生自己預習生詞,可是老師上課根本不去檢測,久而久之,學生就把預習生詞這項作業,當作一句空話。為了提高預習效果,筆者進一步明確第幾課時的生詞,第二天在課堂上抽讀生詞,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預習作業要求學生掌握某個知識點,課堂上請學生當一回小老師,做示范講解。布置的預習作業,肯定性評價在課堂上體現,這樣學生會更加重視預習,預習作業才會取到預期作用。為此,筆者盡量避免作預習業繁冗拖沓,讓學生預習目標清晰明確,有的放矢。因此,我注意到,預習作業題在設計時有利于檢測的題型收效更佳。
(四)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變“書面”為“實踐”
英語預習作業的設計必須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創設豐富的交際活動情景,增強語言實踐活動和創造性使用語言的嘗試,使學生獲得不同的實踐體驗,從而大大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比如,筆者將學生平時摘抄記錄下來的諺語或名人名言在教室里、走廊上或其它合適場所進行展示,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以寫信、日記以及請假條等形式布置學生的筆頭作業,這樣不僅積累了學生英文寫作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大膽嘗試用英文寫作,為了相互促進,筆者讓學生先互相批改,然后再進行點評。這種生教生的策略,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筆者還讓學生做一些模仿課文錄音的作業,叫學生一遍又一遍的錄制,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保存起來,然后統一放在電腦里,在每周的特定時間播放,讓學生評比,然后學生之間互相糾音。這種預習作業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語音、語調,從而也培養了學生的模仿能力。
三、運用四種英語預習策略取得的成效
1.學生預習能力大幅度的提高。自從運用了四種預習策略,學生在進行預習時不再無事可做,或過分地依賴老師,能夠根據預習策略獨立完成預習作業,知道哪些問題應該課前自己掌握,哪些問題要在課上解決,哪些問題需要課后消化,可以說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提升。采用四種預習策略要求學生預習,筆者覺得在課堂上針對性更強了。知道學生在課前已經掌握了哪些內容,只需帶過,哪些內容還存在難度,需要精講精練。真正做到了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不知不覺中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結束語
預習是實施有效教學、實行先學后教的重要手段,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和鋪墊。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預習,根據課時的需要適當設計如上所述的不同類型的預習作業,并及時檢查及時總結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讓預習在高效課堂教學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2012.
世紀之交,課改之初,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以其嶄新的教育理念撞擊著傳統教育的方方面面。我在一所中學教了十多年的英語,對于中學的英語教學也有了自己的一點心得及經驗,在實際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對于這次課改最直觀、最深刻的理解便是來源于教材的變化。我認為教材的變化正是這次課改理念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體現,也是這次實施課改的一個最有效的載體。
新教材改革了傳統的教學思想,把"基礎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它適當減少了教學內容,對一些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一改以往一個標準要求的做法,規定了"掌握"、"初步掌握"、"理解"、"認讀"等不同層次的要求,同時對語言能力方面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新教材的編寫體現了外語學科的整體教學思想,也體現了現代心理學、教育學、語言學、外語教學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其優點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新理念。首先是新教材封面的設計,編者就別具匠心地一改傳統教材的單調色彩,配之以鮮艷的顏色,使色彩與學習者的心理發展過程一致起來,達到一種和諧與默契。其次是教材中的圖文并茂,這符合這一年齡層次學習者好奇、求知欲強的特點,既調動了學習者的視覺功能積極性,又把學生對美的欣賞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內在動機,同時又提供了語言所依托的虛擬情景,盡量體現了語言教學的直觀性原則。再就是教材內容的編排,有對話、有短文、有歌曲、甚至有游戲。
第二、以"語言交際"為原則編寫。教材是信息的載體,向學生所提供的信息是語言學者和英語教學者們探討的課題。傳統的教材基本是根據語法的需要編排句型和課文,只注重語言結構與詞匯的嫁接,其結果往往只是語法正確的句子不一定能進入交際。新教材根據現代語言學對"語言的交際性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這一語言本質的最新認識,按照"為交際"的需要以結構--功能的新體系編寫,既考慮到語音、詞匯和語法結構,又考慮語言的功能,并使它們有機結合起來。在新教材中,我們可以看到,句型不再服務于語法體系,而是按照功能的需要編排的。編者設計了許多功能項目,其中包括如何提供和尋求信息、表達和征求對方意見、表達態度、使某人辦某事、社交活動等六大項,保證了學生口頭使用英語交際的基本范圍。
第三、內容編排更加合理。新教材內容編排為單元結構,每三部分為一單元:即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check。section A為新內容的提出與操練;section B為新內容的深化與擴充;self-check為新內容的復習與鞏固。原則上不出現本單元以外的新單詞,并附有Grammar Focus,總結該單元的語法。這樣,每單元自成體系,又增加了教材的透明度,幫助教師加深對教材的理解,以期達到集中力量、重點操練、牢固掌握的目的。
第四、教學內容循環反復,不斷加深。傳統教材對教學內容一般都采取"直線編排法",一個語言現象集中地出現在連續幾課中,略加操練,隨即罷手,復現率極低,學生往往是前學后丟。新教材把類似的內容安排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每階段圍繞著類似的內容,復習舊的,教授新的。語言知識由淺到深的,由簡到繁,逐步擴展,步步加深,加大了復現率。這樣安排無疑是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有利于語言教學,起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第五、突出了聽、說、讀、寫四方面了綜合訓練要求。在英語教學中,"為交際"服務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獲得既是學習目的,又是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必要手段。語言作為人類交際的工具,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是獨立而又統一的整體。從人類的發展來看,先有有聲語言,而后才產生書面語言。從語言學習的規律來說,是先有輸入(聽、讀),而后才會有輸出(說、寫)。因此,聽、讀是基礎,說寫是提高。新教材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聽力的訓練,聽力磁帶貫穿始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在說的訓練上也是寸步不讓,七年級教材中幾乎全都是口頭常用語,其口語練習都是采用對話形式,以便鼓勵學生踴躍參加活動,達到較為自然地使用語言的目的。
從以上我們不難看出:新教材是一套集科學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的好教材。 辨證唯物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由于教材編寫者所依據的是眾多學生普遍的特點,不一定完全適合特定班級、特定學生的學習,老師在研析教材時就要針對自己所面對的學生,對現成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重組"或"改編",以便最好地適用于自己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新教材的優點,卻也同時感受到了它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第一、新教材中每單元只有一個總的教學內容,沒有分課時的教學內容安排。也就是說其課時安排的線路不是很清晰,要全憑老師自己去理解把握 。關于這一點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可能會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去處理,但對于教學新手,卻常常是無所適從,上手慢一點老師甚至會走許多彎路。
第二、新教材中雖然內容豐富,但某些單元的內容缺乏系統性,有些單元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也缺乏必然的邏輯聯系。在對某些單元的講授當中,感覺教學內容是零散地分布于各板塊中,它是跳躍而松散的,讓嚴格按教材來講課的老師的授課也失去系統性與邏輯性,使得部分認真聽講的學生不明就里。
第三、新教材中的內容編排忽視了農村孩子的學習及生活特點。在新教材中很多內容的選排及課程難度的設計是以城里孩子的學習及生活特點為藍本來編排的,這對于農村學校的英語教學是極為不利的。本來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英語就是他們的薄弱學科,很少看到有農村學生的英語學得有多好,原先的老教材注重語法教學,多背多記還不至于太差,而教材的改變卻一下讓他們束手無策。
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教齡的老師,我對于如何運用教材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在對教材的使用上,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點。很多老師都認為我們是"教教材",即把對教材的教授看作是目的,而我認為我們要"用教材去教",即把對教材的教授看作是手段。不要以為統一的教材是不容質疑的,只能按照它規定的內容、順序和教學進度教學。在面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我們有責任重新考慮選擇和組織相關的教學內容,根據具體情況更動、修改或加以補充,以便最好地適合于自己的教學。
為了讓教材更好的服務于我的教學,我對教材進行了靈活的處理:或調整、或增加、或刪減、或改編。對于教材的這一系列的創新運用讓我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首先針對每個單元沒有分課時的教學內容安排的問題,我將每單元分成五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完成section A 中的1a~2c;第二課時完成section A 中的3a到section B中的2c:第三課時完成section B的3a到self-check中的所有內容。這三課時以講授新課為主。第四課時是對這個單元的測試;第五課時是對測試卷的講評。這樣一個單元下來,教學思路清晰明朗,教學步驟有條不紊,學生也有章可尋。其次對于教材某些內容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的問題,我有的做了調整,有的做了改編,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