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2:0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乍一問,很多人都會語塞:“哎媽呀,我也不知道呀!”
時間去哪兒了,也是科學家永遠追崇的課題,很多科研團隊發現了時間的奧秘。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用多個實驗告訴大家:支配所有人的時間,從未有人觸碰過的時間,就在那兒。
理論物理學家:
時間從腦子里“漏掉”了
“您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的理論物理學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加來道雄先生,做過一個實驗。
他請街上不同年齡段的志愿者們,隨機做了一個測試:用自己的方式,預測1分鐘時間,再跟實驗人員的碼表核對。
結果是:年輕人算的時間比較快,通常還沒有到1分鐘,他們就認為已經到1分鐘的時間了;而年長的人,他們通常過了1分鐘后,才覺得這是1分鐘的容量。所以對年長的人來講,時間就這么“漏”掉了。
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感受:上了年紀之后,不知道時間去哪兒了。
科學家證明,“時間如白駒過隙”這種體驗,并不是飄渺的第六感,而是實實在在受到身體器官控制的――人體內有一只計時器,即便你脫離時鐘,仍然能感覺到時間在走。
美國杜克大學腦神經科學教授華倫梅克帶領團隊,做了一項研究:
他們請被試人員躺進光電子掃描器中,將一些計算時間的問題拋給他們,觀察他的腦區的活動狀態。團隊發現,每個人的大腦里,有一個“秒表”在起作用。
大腦的前面部位,是“秒表”的工作區域,細胞以有規律的方式跳動著,如鐘表一樣的“滴答滴”,進行神經化學反應 。
這個過程在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持續進行,幻化成我們的感覺,就是時間不停地流逝。
那個1分鐘的實驗表明,隨著年紀的增長,大腦內部的時鐘變慢了,也就是“滴答滴”的節奏,漸行漸遠了。
心理學家:
時間確實可以“多”出來
那么我們想知道,我們可以讓時間慢一點走嗎?好消息是,科學家認為這是肯定的。
心理學家驗證了:讓時間變慢,我們有可能控制它。
心理學家大衛?伊格爾曼博士,進行了一項冒險實驗。前來做志愿者的,是一個叫杰西的青年。
科學家們制作了一個感知計時器,電子屏幕上,數字在規律地、非常快地“閃”,在正常情況下,人的大腦沒法確定這上面的數字。杰西站在平地上的時候看,“它快得無法辨認。”
然后,杰西從33米高處自由落體,這個高度,相當于12層樓高。他的胸前,綁著大衛的計時器,屏幕上的數字一直在跳動。
杰西第一次墜落到彈力網上后,他告訴大衛,他看到了計時器上的數字,是56,事實上數字是50,已經非常接近正確答案。
大衛的推測是:只有時間變慢了,人才能辨別出計時器上快速閃動的數字。
為了證實杰西的時間真的變慢了,大衛建議小伙子再來一跳。
好吧。青年又墜落了一回,這一次他仍然能夠看到數字,他讀到的是96,事實上計時器上的數字是98。“8”和“6”的造型就差了一點點,這至少說明,杰西的時間,已經慢到可以幾乎正確地看到數字。
最近,江蘇太倉市商標注冊部門傳出新鮮事,該市瀏河鎮已專門請商標事務所設計了“江尾海頭第一鎮”商標標識,并已經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注冊申請,以鎮政府名義注冊商標,這在蘇州還是第一家。而以地理優勢注冊商標更是鮮見。
據介紹,瀏河鎮早在600年前就是東南沿海的重要商埠,素有“六國碼頭”之稱,明代航海家鄭和就是從這里出海七下西洋,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鑒于瀏河鎮地處長江與東海的交匯點,該鎮就打起“江尾海頭第一鎮”的品牌。
瀏河鎮黨委書記張連興說,有緊鄰上海的優勢,出過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等名人,還有很多古跡,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動的開展,將為該鎮大發展帶來機遇。
奧本海默(1904-1967),美國原子物理學家,原子彈計劃負責人,20世紀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之一。他帶領他的科學團隊為美國成功研制了原子彈,但他的成就永久地改變了這個世界,也改變了他的命運。“就像希臘反叛之神普羅米修斯從宙斯那里盜取火種帶給人類一樣,奧本海默帶給人類原子能之火。當他試圖要收回這把火,當他警告我們這把火很危險時,當權者就像宙斯一樣惱羞成怒地懲罰了他。”由凱·波德(Kai Bird)和馬丁·J·舍溫共同撰寫的奧本海默傳記《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奧本海默的成功與悲劇》(American Prometheus: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2005年出版,2006年獲得“普利茨傳記獎”。
關于“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著述有很多,為什么《美國的普羅米修斯》一經出版即引起轟動并成為未來傳記文學的標準?它的非同尋常之處就在于它同時也是一個年代的歷史描述。以往對奧本海默的研究一般只關注某一個側面:奧本海默及其科學家團隊所進行的科學研究;從原子彈的研制全程對其進行歷史的研究;從政治角度考量麥卡錫主義對奧本海默的迫害;從道德角度探討原子彈給人類和奧本海默本人帶來的悲劇;從表層上關注奧本海默的一些個人情況,如相貌、生活作風和傲慢性格,而《美國的普羅米修斯》涵蓋了有關奧本海默的方方面面:天才的童年,20世紀30年代激進的政治活動,曼哈頓計劃負責人,政治上的衰敗,每一頁都展現出這位總是“招惹”麻煩的科學家的個性。為了收集資料,馬丁·舍溫花了近20年時間調閱美國及海外的檔案中數以千計的電話記錄及私人信件,近萬頁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卷宗,并與奧本海默的親戚、朋友、同事進行了近百次訪談,后期又用了五年時間與凱·波德共同執筆才成就這部巨著。作者從奧本海默的童年一直追蹤到他去世,從各個側面描繪了人物的基本性格,生動勾畫出了一位杰出的、充滿抱負的、復雜的、有缺點的人物形象,并對他的政見及其所生活的那個時代進行了認真的評判和審視。書中記錄了美國政府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進行原子彈研制的全過程,杜魯門總統戰后匆忙做出的未公開的決定:擴大軍備競賽,原子彈爆炸前后奧本海默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所承受的痛苦,全面展示了他的大起大落,因而被稱為“首部全面傳記”。《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從政治、社會、科學和心理角度全方位地解釋了奧本海默一生的輝煌與悲劇,奧本海默的卓越以及由此引起的悲劇使人們對于科學和政治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洞察,他的一生同時也展現了美國的變化,他的個人遭際已經成為探討科學與政治之間關系的范例。
奧本海默有著一幅異于常人的外表:頭顱就像一個一碰即碎的蛋殼,后腦勺很大,脖子很細,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古埃及的木乃伊;眼睛異常的藍,帶有一種警覺而又冷冷的目光,看上去炯炯有神,但又露出冷峻清苦,這種目光只有在泰國貓身上才能找到;從正面看,似乎很英俊,從側面看,又像是個傻瓜。奧本海默興趣特別廣泛,在哈佛大學做科學研究的同時,大量閱讀托斯托夫斯基、普魯斯特以及艾略特等作家的文學作品,他喜歡寫愛情詩,還做風景油畫,甚至研究梵語原文的薄伽梵歌,擁有一段強烈的苦行僧經歷。他會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拉丁語、希臘語、梵文,還是一個老練的騎手和水手,因此,作者稱他為“多產的淺薄的涉獵者”。興趣過泛使他沒有足夠的耐心沿著一個專一的方向深入下去,“結果往往是,他打開了一扇門,別的人走進去并有了重大發現。”“黑洞”研究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他擁有異于常人的才華,當其他物理學家的論不下去時,他總能給人以靈感和啟發,幫助人家完成論文,但是他過于廣泛的興趣使他沒能超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保羅·迪拉克(Paul Dirac),也從未獲得諾貝爾獎。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出類拔萃,而自己又無法實現,因而不可避免地感到悲哀。
奧本海默性格的多重性導致了他悲劇性的人生,作者嫻熟地揭示了奧本海默撕扯的分裂性格,莎士比亞悲劇中主角的所有缺點他都有:雄心勃勃,傲慢,嫉妒,精神宣泄,同情,恐怖,優柔寡斷。正是“英雄般”的成就和“背叛”的后果構成了奧本海默經典的悲劇。他的個性像一個“具有截然不同的兩極的一個磁體”,一方面,熱情似火,極具說服力,有時甚至讓人為之著迷,另一方面,又極度傲慢,為人尖刻,讓人畏懼,不能容忍一點點委屈。他是一個行為古怪、性格內向、我行我素的人,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恒久的朋友。他從小就很敏感,很孤獨,有憂郁癥傾向,“我是一個冷淡而又善良的小男孩”。1923年,時年19歲的他給先前的中學老師寫道:“我辛苦勞作,寫下了無數的論文、筆記、詩歌、故事和垃圾;我去數學圖書館讀書,去哲學圖書館……,我在三個不同的實驗室制造惡臭,……讀希臘文,失禮失言,書桌里找信件,希望自己死了。”由此讀者可以窺見他性格中的混亂、多重性以及矛盾性,實際上,奧本海默承受著“極度憂郁的折磨”,好多年都徘徊在精神崩潰的邊緣。他在劍橋大學做研究期間(1925-1926),變得越來越消沉憂慮,更為糟糕的是,身體上的崩潰和情緒上的失控時不時地出現。他是個工作狂,但他在實驗方面的無能遭到了導師的斥罵,為了報復,他竟然把一個帶毒的蘋果放在了導師的桌上。最后校方迫使他去看精神病醫生,他被診斷為精神病的早期表現,沒希望救治。奧本海默后來告訴他的朋友費格斯說,他的疾病實際上是由他實驗方面的無能和“非常優秀”之間的矛盾造成的。之后他去了父親的故鄉德國,在哥廷根大學,他遇到了量子力學的領軍人物馬克斯·博恩(Max Born),并和其他兩位物理學領域的巨人保羅·迪拉克(Paul Dirac)以及沃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一起進行量子力學研究,這正是奧本海默求之不得的,也是醫好他精神苦痛的良方。在那里只待了短短的9個月,折磨他的病魔就消失了,情感上,他變得非常自信,學術上,他的興趣也集中了,發表了不少優秀的研究論文,拿到了博士學位。1927年回到美國時,奧本海默已經是美國最熱門的物理學領域的一顆冉冉新星。
他的絕頂聰明獲得了一大批本身也異常聰明的科學家對他的尊敬和贊賞,當美國政府在新墨西哥州的荒野地帶設立基地研制核武器時,這位美國物理學界的頂尖人物理所當然地成為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負責人。為了可怕的知識而將靈魂出賣,奧本海默做了浮士德(歐洲中世紀傳說中的人物,為獲得知識和權力,向魔鬼出賣自己的靈魂)式的交易,把大殺傷力武器制造推向了頂峰。
在一個百花盛開的公園旁邊,聳立著一座宮殿式的建筑,對著大門是圓柱大廳,大廳后面有假山、噴泉、回廊和花園。花園右側是一座別致的建筑,這里有臥室、書房、實驗室、客廳、健身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玻爾就居住在這里。
一天,一個年輕人突然闖進了玻爾的住所。他是丹麥反法西斯組織派來給玻爾傳達緊急消息的。他神情慌張地告訴玻爾:“占領丹麥的德國蓋世太保已把你列入了他們的‘黑名單’中,并正準備逮捕你。根據丹麥地下工作者的安排,你必須在今天晚上乘小船離開哥本哈根。”
玻爾接到消息后,便開始緊張地整理行裝,衣服、書籍、筆記、日常生活用品他都準備妥當。臨行前,他戀戀不舍地望著他住了多年的房子,目光落在了一個華麗的小盒上。玻爾打開盒蓋,一枚亮閃閃的金質獎章呈現在他眼前,并把他帶回到21年前的往事中……
那時,他在“原子結構和輻射”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獲得了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對于玻爾來說,這枚獎章同他的生命一樣寶貴。這不僅是他個人的珍貴紀念品,而且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和自豪,所以,絕不能讓金質獎章落入法西斯匪徒手中。但是,如果把它隨身帶走,那是極其危險的,因為一旦檢查出來,將會暴露自己的身份。這件事使他左右為難,最后,他終于想出一個辦法――秘藏。可是藏到哪里才能萬無一失呢?正當他苦苦思索的時候,保姆走過來整理實驗臺上的瓶瓶罐罐,玻爾的目光也同時被吸引到這些化學試劑瓶上。突然,他眼睛一亮,腦海里閃過一個絕妙主意:用實驗臺上那瓶“王水”幫忙。于是,他立即動手,把金質獎章放入“王水”瓶內。只見閃閃發光的獎章體積越來越小,最后完全溶解消失了,而那瓶“王水”看上去依然晶瑩透明。玻爾小心地把這瓶“王水”放置在實驗臺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然后趁著漆黑的夜幕踏上了漫長的逃亡之路。當德國法西斯匪徒撲進他的實驗室時,他已坐在了接應的小船上。小船在洶涌的波濤中顛簸著,經過一夜的航行,終于在瑞典海岸登陸。之后途經英國到達美國,最終逃脫了蓋世太保的魔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玻爾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當他走進實驗室時,一眼便看到留在敵人眼皮底下的那瓶“王水”安然無恙。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將一塊銅塊放進“王水”瓶內,很快,奇跡發生了:銅塊越來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而瓶底卻出現了一小塊黃金。這就是兩年前溶于其中的那枚獎章的全部金子。玻爾在征得諾貝爾基金會的同意后,請人把這些金子重新鑄成與原來一模一樣的獎章。新鑄成的獎章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因為它凝聚著玻爾的無窮智慧和對祖國的無限忠誠。
一、摒棄表象的錯誤經驗,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
物理現象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學生在學習各種物理知識之前,頭腦中已形成由物理現象所產生的各種觀念,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直接影響物理概念的正確建立。如“相對運動與靜止”“勻加速運動”“動量守恒”等物理概念與模型的建立時,學生受生活經驗的表象影響,造成思維障礙,經常得出錯誤的結論,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時,思維偏離正確的軌跡。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最有價值的本錢。”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引導學生突破表象,從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聯系中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去偽存真,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分析、解決物理現象和問題。
二、將具象抽離,尋找隱蔽的實質
物理現象常涉及眾多因素,有些是“顯因素”,有些是“隱因素”,學生容易忽視隱因素,事實上許多“隱因素”才是物理問題的關鍵所在。如健身公園中的鐵質雙杠和木椅,在長時間太陽光暴曬下,是否溫度一樣高?相當多的學生都說鐵質雙杠的溫度高。這種錯誤的結論的實質是學生忽略“長時間在太陽暴曬下”的隱形條件,僅憑生活中的經驗――人體感覺的冷熱程度來判斷。把生活具象和抽象的物理概念相混淆。實際物理問題的實質往往是隱蔽在具象之中。需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勤于思考、由表及里,尋找物理現象的本質,找出與物理問題相關聯的物理概念,并用學生掌握的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才能對物理知識有深刻的理解。
三、激發興趣,夯實基礎知識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發現問題和系統闡述可能比得到解答更為重要。”培養學生發現物理問題的習慣,激發學習物理興趣尤為重要。教學中不僅要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發現物理現象,還可制造一些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如探究“蒸發制冷”這一知識時,讓學生自己做實驗,發給每位學生一支溫度計,讓學生用用浸有乙醚的棉花團裹住溫度計的玻璃泡,觀察現象。學生驚奇發現溫度計的度數急劇下降到0度以下,這一巨變讓學生興奮,急于探究其緣由。遠比強調學生要認真學習有效得多。課外活動中多組織一些實用物理興趣小組,如攝影、無線電、航模小組,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而且加深了物理知識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動手能力、動腦能力都得到全面發展,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才能。任何科學知識的學習,除了興趣之外,一定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在傳統教學中所強調的“雙基”教學和訓練非常重要,切不可輕視。在教學中應力求精講、巧練、學透、活用,既減輕了學習負擔,改變苦教苦練的題海戰術,又有了好效果。
四、打破思維定式,培養創造能力
創造力是一種以智慧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由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性人格等要素構成。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繼承以往教學優點的同時,一定要打破老框框,擺脫習慣性思維的缺陷,突破思維定式。如在“提問―討論―反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在思考問題上“與眾不同”,在平常作業時,要求學生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在批改作業時,不只滿足學生的標準答案和完整的解題步驟,而對那些有獨到見解的想法和答案,即使不夠成熟,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日積月累,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五、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關鍵詞】音樂教育;道德修養;高尚情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2)01-0050-01
音樂教育是一種獨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響為表現手段,觸動人的情感,引發人的聯想與想象,作用于人的心靈,給人以多方面的影響與熏陶,促進人的進步與發展。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得好:人的培養,“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形成了“禮樂并重”的教育觀。音樂教育是對心靈的塑造、情感的培養、個性的發展。音樂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又表現人們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現,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也就是說,音樂可以給人帶來極大的歡愉,從而給人以積極的影響和教益。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這可以說是對音樂教育作用的最基本的概括。
一、音樂教育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方面的作用
優美高尚的音樂,蘊含著高尚的情操。聲情并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純凈靈魂的有力手段,對人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而且能使人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分辨“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培養人們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覺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大型聲樂曲《黃河大合唱》,通過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氣勢磅礴地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給人一種向往美好、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音樂教育把那些高度發展的社會理性轉化為生動、直觀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鑒賞音樂的同時,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養得到提高、人格品質得到完善、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樂教育在培養高尚情感方面的作用
音樂是一門最擅長表達情感的藝術,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當優美、健康的音樂與人的生理、心理的節奏、旋律產生共振協調時,人就會產生一種高尚的、靈魂升華的情感,充滿對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對生活、生命和整個世界的摯愛,增強奮斗的自信和力量。音樂教育正是在潛移默化的音樂欣賞、器樂演奏、歌曲演唱中發展了形象思維能力,在情景中展開無限的想象和聯想,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和意境,獲得情感的陶冶和培養。音樂中所蘊涵的濃重的情感不僅是因感而發的,同時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給欣賞者以極大的心靈觸動和感奮,進而產生感動人、教化人的作用。
任何一部好的音樂作品都是藝術家們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許多優秀的音樂家們總是用音樂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來歌唱偉大的祖國、美麗的家鄉、真摯的情感、偉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賞這些音樂作品則是聽眾與藝術家們的心靈溝通,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和強化欣賞者同樣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說,音樂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賞好的音樂作品,能培養人們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熱愛大自然、熱愛人間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音樂教育在提高審美能力方面的作用
音樂的形式是美的, “美”是音樂的靈魂。音樂通過刺激人類的審美感觀,能迅速影響人類情緒、調節情感,引起聽者共鳴。情緒感官隨著音樂的節奏起伏而發生變化,這種情感交融與碰撞是達到審美教育最終目的的必然階段。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欣賞,都是一種高層次的審美活動,音樂家在自然、社會、人的心靈與情感世界發現美的東西,便進行審美創造和表現,欣賞者則對音樂家的審美創造進行欣賞、理解、感悟,美的心靈、美的情趣、審美的能力就在這種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發展起來。正像柏拉圖所說“音樂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貝多芬說:“音樂盡管千變萬化,但歸根結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間的橋梁。它能夠確切地反映個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質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識及整個情感世界。”受過這種良好的音樂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藝術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確地加以厭棄;但是一看到美的東西,他就會贊賞它們,很快地把它們吸收到心靈里,作為滋養,因此自己性格也變成高尚優美。良好的音樂教育,自然可以使人從中獲得真善美的理解和認識能力,也一定可以激發人創造美的能力可以說,音樂是培養人的審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四、音樂教育在發展創造能力方面的作用
優雅的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教育對人的情感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心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說:“處處是創作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創造力是人的天賦,人類智慧的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創造力。
而音樂教育是創造力發展的一大沃土,心動、多思,情感體驗。音樂教育在實踐和探索過程中釋放心境、暢想空間的思維、迸發靈感。
【關鍵詞】 科幻電影;“時間坐標”;“意義坐標”;表征意義;深層實現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一、元年概念:時間坐標非意義坐標
科幻電影是基于電影類型的一種分類。學界對“科幻”的定義一直不乏論爭,為避免“泛科幻”甚至“偽科幻”過度模糊類型邊界,一般定義科幻片為:以科幻元素為題材,以科學幻想性情景為背景,擁有以基本科學邏輯為支撐的脈絡,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片。在世界范圍內,科幻最初以科幻文學的形式產生并逐漸推廣,科幻電影更因影像表現力和大眾號召力,將科幻熱度與影響力提升至新高度,進一步拓寬了此題材的受眾基礎。早在1902年,法國導演梅里愛的《月球旅行記》可被視為科幻電影的開山鼻祖,《太空旅行記》、《海底兩萬里》等科幻題材影片延續著相關創作。隨著好萊塢異軍突起,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科幻片類型逐漸確立,并趨向成熟。從早期的《化身博士》到“科學怪人系列”,到《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國》,再到近年的《星球大戰》系列、《星際穿越》等等,美國科幻文學、科幻電影成為世界科幻之標桿,二者相輔相成,美國科幻文化已然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
在中國,科幻熱潮也并非朝夕,實際卻存在著嚴重的供需斷層。長期以來,中國本土科幻小說乏善可陳,電影一度無跡可尋,長期處于近乎停滯狀態,依靠好萊塢科幻大片填補需求缺口。一方面是好萊塢科幻片的大賣,一方面是本土科幻片的難產,好萊塢科幻片之成功,突出了高科技時代科幻的巨大市場潛質,卻更反襯了中國科幻的疲軟,再次提醒中國電影市場科幻類型的長期空白。從中國科幻的發展及現狀觀之,可見本土科幻電影的長期空白并非“無欲”,而是一種源于無能的尷尬沉默。2015年,以《三體》等科幻文學改編電影正式投拍、中影啟動《超新星紀元》等多部科幻大電影項目為標志,中國首批科幻電影創作集中展開,2015年因此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中國科幻電影長期缺失,使得本土科幻片項目集中萌芽具標志性意義,“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之說透露著業界的關注與期待,但質疑聲不絕。此前,以《母親》、《流浪北京》、《甲方乙方》等代表作作為起點支撐,類似作品相繼出現,相關類型在后續發展中更呈現出積極上升的發展態勢,由此,“獨立電影元年”、“賀歲片元年”意義達成,概念延續至今。目前,“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卻僅僅是一個“前置概念”,作為“靜態坐標”而存在:由于大部分作品尚未成型,后續發展態勢實際無從談及。誠如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閆安所言,所謂元年應為“一種類型片正在走強,在之后幾年也有比較多的作品跟進,有持續性,從而形成了相對成系統的類型片整體。但對于科幻片而言,現在大家熟知的作品都還在制作中,今年過去后會怎么樣,現在還看不出來,從文學作品到電影創作上也沒有看到可供大規模持續發展的依據”(1)。應該說,就本土科幻片投拍客觀事實而言,在狹義時間概念上,建立“時間坐標”以紀念科幻電影類型在中國的開創性意義,“元年”之謂無可厚非,而在意義層面“元年”卻相去甚遠。
標志性的開端是否足以延伸出符合內在意義的坐標軸以及值得關注的后續動態?“制作熱”能否換來“觀影熱”,未見真容的首批作品中能否出現實力佳作,堪當中國科幻片“奠基之作”重任?能否將現象熱潮轉化為對本土科幻片的信心和認同,實現本土科幻片供需鏈條的良性循環,最終建立起成熟的本土科幻片類型和與之對應的穩定市場?如是種種尚屬未知,挑戰卻屬必然,從這一層面上,如今無論何種論斷似乎都為時尚早。“中國科幻電影元年”要真正成為實至名歸的“意義坐標”,現象名詞到內部實現相距幾何尚難定論。“元年”提出之價值在于意義層面的喚醒與發展之道的探尋。由“元年”這一時間起點,可以開啟對本土科幻電影創作的關注,引發業內的重視與集中探討,對上述問題進行脈絡梳理。結合實踐動態進行策略研究,將眼光聚焦于整個類型面對的挑戰與機遇,深入意義實現層面,旨在對中國科幻電影歷史空白、起步階段將面臨的風險及后續發展問題進行前瞻性分析及策略探討。若首輪嘗試完成,經歷行業大浪淘沙后,“元年”之謂得以保留,方可宣告意義層面元年成立。而當下,尋求實現“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意義坐標”之法,才是當下“時間坐標”建立的價值所在。
二、一步險棋:中國科幻難產緣由與開局之險
科幻電影在本土產生之遲正是基于其難度風險,也提示著“元年”之后,前路必然并非坦途。總體而言,中國科幻片難產在于本土文化特質影響下的先天性缺陷,以及源于科幻特殊性帶來的高風險系數。
(一)根源劣勢:“科學意識”的先天性薄弱
就思想根源而言,西方科學意識與中國人文意識的根本不同決定了科幻難于從中國誕生。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文士哲人的思考多集中于修身齊家,傳統使得人文情懷深埋,長期影響著國人對世界的認知。文人掌握話語權,科技與研發停留在功用層,科學不受重視,科學意識難以形成、普及。西方文化中科學啟蒙作為重要一環,更早致力于宇宙等未知領域的探索。最為年輕的美國或恰因歷史單薄,反將目光更多集中在現代科技的探尋,解決問題的邏輯回環和科學意識形成主導。基于不同文化培植下的思維模式差異,及與之對應的成長、教育環境,中美分別形意識主導下的“文化教育”――中式傳統教化影響下耳濡目染,和科學意識主導下的“科學教育”――側重科學思維、創造力啟蒙。此差異體現在文學創作中,中國誕生了人文色彩濃厚的神話傳說、神怪故事等,歐美超現實主義創作中科幻文化則成為重要組成。
中國科學基礎先天薄弱,科幻情結不具備孕育土壤,這決定了科幻在中國的“舶來”身份,本土科幻的形成是一個接受融合的意識重構過程。科幻世界觀的建構為偏西式思維的產物,文化背景及思維方式造成中國本土科幻創作存在先天不足,它們雖不足以最終決定中國科幻存亡,但植根于思想層的文化背景、大眾科幻意識的薄弱,與科幻在中國的接受、傳播和本土科幻興起的遲滯、科幻創造力不足等,有著必然的因果關聯。歐美科幻的傳入對中國產生了直接啟蒙,引發中國科幻熱潮并觸發科幻創作,而面臨的首層難題是思維轉換及本土化建構:科學意識、邏輯能力、想象力等超出創作本身的“科幻思維”要求對創作群體考驗巨大;跳出西方理念、世界觀建立的科幻規則,科幻故事的“本土化”實現難上加難。
(二)創作、技術、資本的“科幻特殊性”
中國本土科幻創作的瓶頸,在文學階段已引發諸多思考,創作是本土科幻面對的最為基礎、核心的問題。近年來盡管本土科幻文學已有起色,劉慈欣作為科幻文學創作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以其《三體》系列作品為代表掀起本土“科幻”風暴,中國科幻產業熱萌芽,最終觸發科幻文學改編科幻電影,催生此次科幻電影元年。然而,置于科幻類型大命題之下,如今本土科幻太過單薄,少數派終究不可能真正支撐起中國科幻。科幻影片項目以大熱科幻文學改編為主,以劉慈欣作品主挑大梁,而劉慈欣的可復制性偏弱,一位作家制作難以支撐中國科幻片產業鏈條的延續。必須承認,中國的科幻原創力遠未達標,后續科幻創作是否能持續跟進尚難確定,尤其當科幻拓展至電影,原創力問題得不到解決,科幻電影更難以為繼。作為“科幻”與“電影”的雙重舶來品,科幻的基因缺陷等起點劣勢自然過渡到電影中,不僅“先天的不利”引發創作之難,同時,科幻類型的特殊性帶來一系列后天限制,決定科幻電影對創作、技術、資本等綜合實力提出更高要求,創作難加實現難的高難度系數、科幻題材與技術資本高度捆綁帶來的超高風險、市場不成熟與受眾包容度偏低增大失敗幾率等等,如是都加劇了我國本土科幻片起步階段的難度。
當下,少數成功的科幻文學已為電影創作提供了藍本,即便科幻劇本原創壓力被稍適緩解,且不論資源不足的實際隱患,單就科幻文學跨文本改編而言,相較普通文學其面臨更多挑戰。除去文學到電影跨文本過程中需作出的必然取舍,科幻的現實可行性成為影響最大的考量標準之一。科幻文學不受現實可能性制約,在特定的科學邏輯中敘述天馬行空,電影影像雖能增強科幻的表現力,卻并不如文學般隨心所欲,其設想卻并非能全部實現,構想的復雜性、思維的發散性自然受到限制。在影像呈現的現實考量下,原作建構的奇幻世界觀或將因此折損,實現難度增大改編難度,對科幻電影的呈現邊界做出了限制。同時,從現有改編觀之,科幻文學往往存宏大構想帶來“鴻篇巨制”改編難問題:如長篇科幻文學《三體》長達三部,大量的文字改編工作是一大考驗,其篇幅帶來的改編難度在此次影片籌備階段可見一斑。《三體》電影版為分系列展開,如今進行的僅為第一部制作。而長遠觀之,文學改編僅為科幻電影的一大來源,未來科幻電影創作可能更多依賴原創,這意味著對科幻作家的影像思維書寫和電影工作者的科幻素養提出更高要求,無疑又是一輪新的挑戰。
電影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體,電影構想實現的過程越發依賴技術支持,科幻題材則將技術門檻進一步提高,技術難度是科幻題材面臨的一大現實問題。中國在電影前后期技術中并不占優勢,諸如CG特技等大量依賴歐美技術團隊支持,而對技術的熟悉度實際上與構想的提出和實現存在直接關聯,科幻電影尤其如此。自然,當前中國電影的技術水平在突飛猛進,而更為被動的限制在于技術需求必然要付出高成本,高資本要求使得科幻片帶著與生俱來的超強商業屬性,這決定其發展的被動性。此外,高投入類型應為成熟電影市場下,創作、技術、資本全面跟進催生的產物,如好萊塢科幻,基于其市場的成熟穩定,其足以具備高成本科幻題材攝制的實力,市場包容性與風險承受力完備,使得科幻類型獲得萌芽機會。
而現今,中國的電影工業成熟度遠未達標,電影產業尚未擁有足量資本支撐,科幻類型面臨高投入高風險系數,卻并不具備足夠的風險承受力。正在籌拍的由劉興和小說改編的作品《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和《微紀元》,預計成本分別為6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和4000萬美元,它們的投入雖然在國產電影攝制的大環境下并不算低,但置于好萊塢大片語境下,對于科幻這一自帶“大片屬性”的類型資本而言卻并不太多。《三體》宣稱將無上限追加成本,然而就先期投入與風險評估下,實際上限也不會太高。科幻特技與資本關聯之密切,是無奈卻也是現實,尤其中國未掌握成熟的核心技術,不僅帶來創作難度限制呈現效果,也進一步加大了資本投入壓力。在本土科幻電影起步階段,無法對呈現效果與商業回饋作出可靠預判,投入與實現效果的必然關聯下,節制資本的簡單嘗試無法實現。巨大風險與可見的實現難度下,比起小成本電影的安全易贏,科幻電影自非此階段商業模式下的“聰明之選”。就觀演關系而言,國內科幻電影觀眾審美水平的建立,是基于好萊塢成熟科幻片水平培養而來,所以對本土科幻片的期待值與低包容性也會成我國科幻電影面臨的巨大壓力。首批作品的成敗直接關乎觀眾的信心與科幻影片創作的信心。基于中國科幻電影起步階段的水平,結合觀眾好萊塢培育出的高審美期待,一旦首輪嘗試表現不佳,對本土科幻片的后續創作甚至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基礎薄弱加難度壁壘,國內科幻低起點難以匹配高期待、高投入,高現實風險與低投機可能之下,一般性嘗試望而卻步,中國科幻電影長期陷入需求創作而鮮有嘗試的惡性循環。
三、本土科幻類型先河:值得冒險的開局
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意義的真正實現頗具難度,其起步階段存在諸多問題,發展也面臨一系列可預見性風險,初次嘗試乃值得冒險的開局。此次集中涌現具有填補類型空白的開創性意義,除了里程碑的標志性,其更具嘗試性價值。
從科幻大類型概念出發,科幻是一種思維的發散,有助于想象的延伸、世界觀的拓展。所謂“硬科幻”更強調科學邏輯的建構,故而科幻創作者中不乏科學家等理論基礎夯實的人群,甚至通過科幻構想與理論結合,尋求研究的前沿課題。最初的科幻構想中,有為數不少的成為現實研發的指導方向,對現實創造做出啟發。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后,潛水艇成為現實,一定意義上,科幻有著先見性意義,甚至與科學理論的研究互為指導。《星際穿越》邀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吉普?索恩作為科學顧問,視覺呈現黑洞模型,為目前為止表現天體物理學最為精準的影片。(2)索恩和《星際穿越》視效小組通過影片籌備中的實踐積累,撰寫天文物理學界和電腦制圖界相關技術論文,“通過快速旋轉黑洞發現了一些與引力透鏡有關的東西,是此前從未見過的”(2)。此外,科幻對大眾科學意識的培養、興趣的啟迪意義更無需贅言。科幻電影發揮影像的力量將科幻影響力推至新高度,實現了影像表現和功能的外延拓展。
回到中國的科幻片創作,之于本土電影創作與受眾,這是一種新型嘗試與選擇。科幻題材實現了國產電影表現外延的拓展、舊空間的突破、表現元素及視角的拓寬。歐美科幻大熱的影響從文學拓展到電影,類型的細化關聯受眾的爭取,有助于增大受眾群及科幻類型影響力,改善中國科學意識相對缺失、科學思維貧瘠的舊貌,有利于國民科幻熱情的建立、科幻意識的培養和科幻類型的普及,也反向促進了科幻的發展,甚至影響對科學的探尋和追求。在科技浪潮下,本土創作是對創作者與觀眾的雙重啟蒙,改變以往根植于傳統的單一神怪思維,對中國科幻意識、科學精神的再啟蒙,借助影像將科學精神進行視覺化梳理。
同時,在先天劣勢與后天實現難度及市場尚未成熟的多重因素制約下,本土科幻長期以來未能出現,但問題的真正解決需要以付諸實踐性嘗試為開端,唯有真正開啟現實實踐,創作難題與技術難度才能被真正展開,從而面對并予以解決。在技術層面,事實上如《星球大戰》等大片的特效團隊BsseFX公司本部設于中國,承擔了《畫皮》等國產片的特效呈現,本土“洋團隊”對于先期借助國外團隊先進技術實現科幻構想頗具便利。同時中國的技術團隊水平日益提高,其間不乏佳作,科幻片發展與技術水平的更大的價值在于科幻元年的開啟將科幻提上議程,在模式、技術引進及實踐過程中探索,基于時間嘗試為技術的提升等方面問題提供了可能。
元年的時間坐標到意義的實現探尋過程,是元年提出的真正價值所在,盡管會不可避免地面臨諸多難度與挑戰,以及與生俱來的超高風險系數制約,但中國所謂IP熱之后,科幻文學能催生新的創作熱情令人欣喜,這的確是值得冒險的有力開局。
四、元年之警與路向何方
盡管本土科幻電影的嘗試極具價值,但在機遇與風險并存下必須正視,所謂“科幻電影元年”的出現為商業資本催生而出的必然,而非創作成熟應運而生的自然。資本助力而非實力召喚的“引產兒”,必然更加問題重重。
首先,科幻創作尚不成熟,而當下基于文學熱觸發科幻片創作第一春,電影以原有文學資源為基礎,容易忽略我國科幻原創力的實際缺失。創作力薄弱是問題之核,也是最難解決的難題。必須警惕科幻偽繁榮,要思考科幻文學資源被用盡后,后續創作在何處?此外,由于科幻電影極強的商業屬性,科幻電影與生俱來的“大片”特性,使得資本控制下的妥協與堅守成為其面臨的一大考驗。高投入加劇對回饋的期待性、目的性,更易傾向商業需求,從而在創作中作出讓步,忽略內在深度的思考,湮沒其原本創作,最終浮于表面,甚至走入迎合的極端。加之中國對科幻的理解一度存在誤區,“泛科幻”的廣義概念下,科幻電影的創作更容易忽略以科學邏輯為核心的科幻內核,最終走入“偽科幻”的岔路。同時,高技術要求下,技術駕馭與內容權衡在發展尚未成熟階段更易淪為技術奴隸,陷入“炫技”的極端。科幻不能舍棄科學邏輯和精神內核,在創作中尋求科學精神、哲學內涵甚至人性意義的探索,應作為終極內在要義。此外,觀眾的不包容與院線商業化考量下,科幻片的早期嘗試缺乏外部支持,自身劣勢加之環境的苛刻,使得科幻片的成長壓力巨大。
科幻元年的提出讓上述問題被正視、思考,要在問題萌芽中發現可行之道,梳理未來路在何方。中國科幻電影如何更好地創作發展?好萊塢成熟的科幻類型模式提供了內容啟迪,更在創作模式上給予了借鑒。在美國,科學家等專業人士參與科幻創作,朱迪福斯特的《接觸未來》,全程由卡爾薩根擔任科學顧問,諸如此類,對于提高科幻創作整體水準功不可沒。在成熟的好萊塢科幻片體系中,科學顧問成為創作的核心要員,科學家參與電影攝制也成為科幻電影質量的一大保證,與此同時,科幻電影創作甚至與科學研究形成成熟度的互利模式。《星際穿越》請到著名物理學家吉普?索恩擔任科學顧問,根據其給出的數學數據,最終實現黑洞及相關理論的視覺呈現,是現今為止,天體物理學界最貼近、精準的模型。索恩對電影團隊進行指導,電影攝制則對其研究做出輔助,可見科幻電影發展成熟,甚至進入“反哺”科學研究的新階段。此外,以好萊塢航空題材科幻為代表,美國宇航局介入攝制,與科學顧問協同助力科幻電影,以確保科學、精準。由此可見,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除在創作、拍攝中要注重電影的觀賞性,更應注重與科學權威資源的結合,同樣需要相關專業技術部門參與指導。如劉慈欣所言,中國科幻大片難產源于“缺少對科幻概念的認識,以及情懷”。所以,真正的科幻要把握科學元素之核,實現電影產業與科幻專業、內在深度的結合,將產業鏈、科學鏈甚至思想情懷鏈條作銜接。作為觀眾,對于尚在襁褓的中國科幻片應給予一定的耐心與包容;行業層面,要予以專業關注引導、院線適當保護等傾向性扶植,給這一薄弱的新興類型以發展的時間與空間。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意義實現非一日之功,一種長期缺失的新類型不可能一日大熱,只有在發展中探尋生存之道,科幻類型成型、成熟才指日可待。
注釋:
(1)參見《國產科幻電影的春天來了嗎》,《中國科學報》2015年2月28日。
(2)參見《真實再現黑洞:恒星光線環繞穹界》,新浪科技?科學探索,http://.cn/d/2014-11-06/09269766316.shtml。
參考文獻:
[1]基普?索恩.星際穿越[M].茍利軍,王嵐,李然,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理查德?麥特白.好萊塢電影:美國電影工業發展史[M].吳菁,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3]虞吉.電影的奇觀本性──從梅里愛到美國科幻電影的理論啟示[J].當代電影,1998(5).
[4]趙倫,溫曉紅.中國電影需要編織自己的“科幻夢”――由好萊塢科幻電影引發的思考[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8).
[5]祝季冬.近十年美國科幻電影的哲學訴求[D].西南大學,2012.
[6]馬聞達.中國科幻類型電影現狀成因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