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6 16:01: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意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思想上要杜絕
許多人在思想認識上,就是喜歡貪圖小便宜,所以,會在接收到這樣的電信電話或者是短信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天大的幸運,被利益沖昏了頭腦,自然就會上當受騙。建議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2.身份信息防泄
有一部分人喜歡在ATM機上抽錢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這給一些電信詐騙者提供了相當好的條件。因此,在個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錢的時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
3.核對真實信息
如果你在接到了短信或者是電話的時候,記得,一定要仔細核對真實的信息。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打電話給當事人,問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如果當事人的電話無法接通,則可以向當事人身邊的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其他的家人征求意見。人多力量大,自然會擋住詐騙者。
4.耐心辨別真偽
如果你個人不能確定的話,最好是找家里人商量一下,當然,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最好是辨別一下真偽,如果有銀行發來的,你可以撥打銀行的服務熱線咨詢一下,如果是其他的地方,你可以查一下網絡,看一下,其到底是真假,現在網上有好多公布了的假信息等。
5. 樹立正確態度
遇到恐嚇一類的信息或者是電話的話,不要驚慌,在個人沒有做這些事情前,根本不必擔心他們所謂的恐嚇或者是法院的傳票等。如果擔心害怕的話,你就故意讓對方向你提供證據,你把這些證據收集好,到相關的部門進行舉報。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職教師;信息意識
中圖分類號:TP39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01-0000-01
一、網絡時代對教育領域帶來的巨大變化
1.網絡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學資源
隨著聯入因特網的學校和圖書館的增多,用戶使用的信息資源會以幾何級數增加,教師和學生能從因特網上獲取的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將極大地豐富,通過萬維網,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從多如牛毛的網站中查找到有關的各種知識,或用于課堂教學,或完成作業。這種資源的獲取遠比傳統的上圖書館查找要方便、快捷得多。雖然由于“信息爆炸”難免會迷失方向,但一些優秀的搜索引擎可以為教師和學生領航,盡可能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2.網絡化的學習環境
隨著信息技術及網絡的發展,學習環境呈現多元化趨勢。借助于高校校園網及多媒體網絡教室實現了網絡化課堂教學,發揮了群體教學模式的優點,改變了黑板加粉筆的傳統課堂教學環境,讓圖、文、聲并茂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完善的教學監控系統可以科學地組織和管理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整個教學活動。隨著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實時交互式遠程授課已成為現實,它可以實現網上教學,為不同地域的教師和學生營造無圍墻的“大課堂”,讓他們自由地共享網絡這一環境,學生和學生之間就可以就某一課題展開討論和學習,相互交換信息。也可利用瀏覽器進行個別化主題學習,教師只提供學習主題,如做成一個網頁,從而提供了一個圖文聲并茂、虛擬現實的、又兼具人-機交互和人-人交互的學習環境,這在網絡時代是一種很有前途的交互式教學方式。
3.教師地位發生了變化
在信息時代的教育環境中,由于更強調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學習者由知識的接受者向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轉變,相應地教師的角色不只是作為信息的傳播者,而是被認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網絡合作學習的環境下,教師更多的是以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引導和促進學生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想。
二、網絡時代高職教師應具備信息意識
網絡時代,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對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組織、管理和運用。同樣重要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有的人卻漠然視之。這是由于各人的信息意識強弱不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意識的提高。
所謂信息意識,簡單地說,是人們利用信息系統獲取所需信息的內在動因,具體表現為對信息的敏感性、選擇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有無信息意識決定著人們捕捉、判斷和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而信息意識的強烈與否對能否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對文獻獲取能力的提高起著關鍵的作用。
信息意識含有信息認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為傾向三個層面。信息認知是指對信息和信息活動的了解和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評價性的認知;信息情感是指人們多次從多方面感受信息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某種持久、穩定的、反映本質的需求關系的內心體驗,這種體驗相對持久、相對穩定,而不是那種即時產生的情緒;信息行為傾向是指個人在信息活動中欲表現出來的行為趨向,是信息行為的心理準備狀態。
三、增強教師信息意識的有效途徑
1.營造良好的信息軟環境
信息軟環境主要是指全校教師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學生在信息處理方面的作為以及與學科課程相適應的各項活動。教師信息意識的培養必須強調在具有責任心、社會責任感、自我管理、誠實品質等方面的前提下。良好的信息技術運用氛圍是增強教師信息意識的有利條件,數字化的校園教學管理是學校的無形資產,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技術環境和運用氛圍,有助于增強教師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信息意識。
2.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增強教師信息技術能力
目前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駕馭能力水平不容樂觀,首先,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還不會使用計算機或使用有關軟件最簡單的課件,更談不上掌握網絡教育技術等。其次,由于受教師自身因素、環境因素等制約,即使能制作課件、能夠使用現信息技術的教師,所制作的課件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也只突出了感官顯示功能,如動態演示、聲音播放等。而人機交互、計算機自動推理等功能卻無法開展,這使得現代信息技術用來從事教學活動的效果大打折扣。
對教師進行培訓要實行三步走:第一步:要進行理念培養,使教師獲取豐富的相關信息,增加對IT的了解,具有正確的認識和必備的信心;第二步要進行行動培訓,使教師具有信息與傳播工具的能力和信息文化的知識素養;第三步要進行教學法培訓,理解應用IT進行教學設計的策略并能夠付諸實施。當然,培訓時也要根據不同的培訓人員突出不同培訓重點,提高課程的效率,增強教師的信心。
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為高教領域帶來一場新的革命,使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傳播信息能力成為21世紀高校教師必備能力。高校教師正面臨著深層次的改革: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技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這就要求高校教師盡快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并將其融合到教學實踐中去,以適應信息化教學的需求。作為教育部門來說,應為高校教師新能力的實現提供有效地措施和途徑,以保證高校教師的這種新能力的實現及信息意識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韓靈.《我國網絡化信息服務發展對策分析》,華中師范大學,2002
[2]陳喜樂.《網絡時代知識創新中的信息傳播模式與機制》,廈門大學,2006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網絡交際當中的交流規則和價值觀層面的跨文化意識,分析了網絡跨文化交際的發展方向,旨在引導網絡交際者積極使用英語交流,進而為更快更多地接受和掌握全球先進科技文化奠定基礎。論文研究的創新思想主要體現在:從中英網絡交際中揭示網絡語言演變的規律;從哲學和價值觀層面,以網絡虛擬世界為視角探尋網絡跨文化交際的實質;對Virginia Shea的網際“交通規則”和網絡禮儀進行了與時俱進的升華與更新。
互聯網通過不同的宗教、民族、性別和經驗的人群的多樣性形成并迅速發展起各自獨特的文化,可以說互聯網就是一個世界范圍的各種觀點和想法的大熔爐。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十六次調查結果顯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11 100萬。18~35歲用戶占66%。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十五次調查結果顯示,用戶獲取、瀏覽的大陸中文網站占所有信息的比例為82.6%,用戶獲取、瀏覽的大陸英文網站信息占所有信息的比例為4.7%;用戶獲取、瀏覽的大陸以外的中文網站占所有信息的比例為7.0%,用戶獲取、瀏覽的大陸以外的英文網站信息的比例為5.6%。我們關注的這些數據表明,網絡交際業已形成不可阻擋之勢。18~35歲正是大學到研究生以及中青年從業者。這些用戶基本上都有六年以上的英語學習經歷,因此,正確引導學生積極使用網絡進行英語交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網絡交際工具及其網絡語言分析
1.1 網絡交際工具的日新月異
互聯網同時標志著一種特殊的交際途徑的誕生,該交際途徑既可以是異步的(如使用Email等),也可以是同步的(如進行在線聊天等);既包括單向交流(如瀏覽網頁等),又包括雙向交流(如人與人利用網絡進行信息交流)。使用即時通訊既是同步的又是雙向的交流。即時通訊(Instant Messengers)最常用的有ICQ、QQ、MSN、Yahoo、網易泡泡(POPO)、阿里巴巴貿易通(Alitalk)等等。整個虛擬系統(Virtual Systems)的互動,新的即時通訊器層出不窮,應有盡有,如最近的UC、UU等。這種網絡交流是與各族、各地文化密切相關,相互制約的。
1.2 豐富多彩的網絡語言
中文網絡用語通常是由于鍵盤和漢字輸入法的不利性導致的語言變體,其構成途徑有:①詞語、數字諧音。如“5555”像是哭泣的聲音。由于網民在寸秒寸金的網絡上沒有耐性保證打字的準確,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②使用漢語拼音的首字母縮略。如DD指弟弟,MM指妹妹或漂亮美眉,流浪GG指流浪俠義哥哥,輕舞飛揚JJ指迪廳姐姐。其他如TMD,PMP,NND,SB,NB,WBD,等看似罵人,其實是表示網哥們關系非同一般。③使用表情符號。這主要來自電腦鍵盤以及即時通訊器。^_^形似微笑,:(代表生氣了,:)表示高興。這類符號經過鍵盤輸入的人性化顯得更加形象,例如,只要在紫光輸入法中輸入haha立馬就見^_^符號,在英文輸入法下一按“:”和“)”立馬出現“:)”欣喜頭像。在QQ面板輸入“蘋果”就會彈出其圖形。國外有專門網站如My Way等提供超大范圍的表情符號,可以用在即時通訊和電子郵件中。
可是,當我們放眼世界置身于跨文化交際的環境之中,我們不得不稍作收斂,將上述①和②中的漢語網絡用語拋棄殆盡,改成相應的英文同音詞和英語縮略語。然后進一步發展上述③中的人性共性表情符號。這樣,我們就可以通用lol表示Laugh OutLoudly,“笑死我了”,a/s/l表示Age/Sex/Location表示問你的年齡,性別和處所(國籍),btw表示ByThe Way,“順便提一下”,brb表示Be Right Back, “馬上回來”。
這些常用的表情符號代表了豐富的內涵,這些屬于副語言范疇。畢繼萬(1999:45)對副語言給出了定義:副語言(Paralanguage)又稱伴隨語言,一般指的是伴隨話語而發出的無固定語義的聲音,而廣義上講,副語言還包括體態動作、面部表情、甚至某些書寫符號及言語交際情景。國外學者研究表明,在面對面的口語交際中,只有35%的信息是靠語言行為傳遞的,其余的65%的信息是由非語言行為傳遞的(Samovar et al, 1998)。
2 網絡交際中的跨文化意識分析
從中西網絡跨文化交流中有共性的中西文化(思想、觀念)的差異突顯在這幾點:①西方人一般都要有;中國人卻大多數不知道信仰有什么用處或者直接把當成迷信而拒之于千里之外。②西方人一般將時間視為串聯式單線推進的;中國人通常將時間分為多線并聯式向前發展;③西方人相對直爽,敢于直陳事實;中國人大多數含蓄,在事實面前過于謹慎。④西方人在虛擬世界一般不掩飾自己的年齡、性別和國籍等個人資料;而中國人在虛擬世界里普遍會進行喬裝打扮。
使用ICQ和OICQ時,在一臺電腦上是不可以同時打開多個ICQ面板的,而OICQ則可以在一臺電腦上同時打開多個面板分別以不同角色與多人交流。他們認為時間應該按行動目標進行分段任務安排。另外,西方人只要了解到對方沒有,基本上都會進行方面的介紹,并且會強調宗教不是迷信而是引領人發現快樂和目的的學問。
在網絡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能力如何,與一個人的跨文化意識程度及跨文化知識有著直接的聯系。賈玉新(1997:274-275)認為,Austin和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Grice的會話合作原則以及Leech的禮貌原則提出之后,似乎人們都以固定的方式進行交際。這是以犧牲文化差異為代價,尋求普遍性的做法,對于跨文化交際來講,文化差異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在網絡交際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懂得禮貌,注意“面子”問題。Scollon,Ron和Scollon,Suzanne Wong(1995:35)認為,“Face is the negotiated public image, mutually granted each other by participants in a communicative event.(面子是交際事件中的參與者所相互給予的、相互偕同的公共意象。)”有了這個認識,才能自覺的運用禮貌策略進行妥當的交流。Hall(1976)提出了強交際環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弱交際環境文化的概念,在強交際環境文化中,如中國、日本,集體主義高于個體/個人主義,環境因素讓人們崇尚和諧的社會關系。而在弱環境文化中,如德國、美國,個體/個人主義高于集體主義,個人奮斗讓人們崇尚對抗,競爭,人們直言快語。中西文化都曾有過自己的一段互不往來的發展史,各自形成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行為系統和價值觀念。胡文仲(1999:168)強調說:“價值觀是文化中最深層的部分。”“它支配著人們的信念、態度、看法和行動,成為人們行動的指南。”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和為貴”思想以及整體式的形象方塊漢字造成了整體思維;西方文化注重邏輯推理的科學實證論和強調個體奮斗的二元論形成了個體思維。這正是中西文化發生沖突的哲學根源所在。我們談到跨文化意識,最要緊的首先就是要從哲學根源上找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建構起求同探異的多文化意識,保持開放寬容的心態,本著平等的觀念進行跨文化交際。
3 跨文化網絡交際的未來展望
如果說互聯網是真正的多文化媒體,鼓勵人們積極使用互聯網表達自己是絕對重要的。惟一保證互聯網用戶既是信息消費者又是信息生產者的辦法就是主動使用互聯網。互聯網為在亞洲廣泛使用英語提供了一個優勢。在許多亞洲國家和地區(如香港,新加坡,印度等),英語已經長期地被用做一種全國通用語,這為多文化社會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這樣,互聯網應用于英語教學是當然,更是必然。英語教學的本質就是交際。互聯網為網絡交際提供了運作平臺,從而為我們的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場革命,它要求教師和學生第一要務地掌握信息技術,之后就是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逐步提高。如何最佳地利用這一工具在整個亞洲地區乃至全球進行交際和文化傳播是一大重要的創造性分析課題,解決這一課題本身就離不開虛擬網絡會議的各個參與者。
[參考文獻]
[1] Samovar,L. A., Porter,R. E. & Stefani,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
[2] Scollon, R. & Scollon, S. W.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3] 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論文摘要:虛擬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二重化了現實世界,使原本單一的現實世界分化為了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使青年大學生原本不定型的世界觀受到沖擊。更新觀念,培養和增強網絡意識,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全新的世界觀,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
當大學生面對網絡中的虛擬世界感到迷茫或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時候,他們對虛擬世界還缺乏足夠的理性分析,對其本質還不夠了解,以至對世界觀的現代形態沒能進行科學的分析,使得自身的學習和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響和沖擊,這就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全新的世界觀,將是今后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
一
人們已經習慣了傳統意義上的世界觀:它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關于整個世界以及人與外在世界之間關系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今天,我們去定位全新世界觀的研究對象,它依然是整個世界以及人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系。然而,整個世界以及外在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的對象世界是單一的現實世界,而虛擬技術的出現和使用,使單一的現實世界不再單一,而變為二重化的世界,即:真實的現實世界(即真實世界)和虛擬的現實世界(即虛擬世界)。對象世界的變化要求人們的觀念形態隨之進行相應的調整,賦予世界觀以全新的內容和意義,我們需要在真實世界中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同時也需要在虛擬世界中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全新、科學世界觀的樹立有賴于人們正確地認識虛擬世界的本質,正確地認識和處理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關系。
虛擬首先是一種技術,“是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通過多種傳感設備使用戶‘投入’到該環境中,實現用戶與該環境直接進行自然交互的技術。”同其它技術一樣,虛擬技術在本質上是一個中介系統,當然這種中介系統和傳統的中介系統有所不同,“傳統的中介不能派生和創設客體,而只是聯系主體和客體的橋梁”,“而虛擬技術這種中介系統其本身就能展現為一個虛擬現實,它派生和創設著虛擬客體,若沒有虛擬技術,就不可能有虛擬客體。”
憑借虛擬技術創設的虛擬客體構成了虛擬世界兩極對立中的一極,它和虛擬世界中的主體共同構筑著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的電子空間里存在著兩類客體:一類是對真實事物的模擬。這是人們借助于虛擬技術所進行的“重建”或“再造”,使得人類歷史中的過往“現實”、微觀世界中的分子結構形態、人類不可能進入的微小世界(如人體器官內部)、平時不能到達的危險環境以及常態條件下不能展示的社會歷史事件和人類活動的未來前景等等得以在虛擬空間中“真實存在”。一類是虛構。虛構的事物是建立在真實世界中主體幻想基礎之上的。
虛擬世界中的客體和真實世界中的客體有很大的區別。真實世界中的客體在成為客體之前,它首先是一種實存,是一種尚未同主體發生任何關系的、但自身已經實際存在著的物質的或精神的東西,一旦它和主體作為對立的兩極而出現時,它便進入了主體的活動范圍,成為主體的對象即客體。虛擬世界中的客體則不同,它在成為客體之前是“無”,它的出現,完全借助于主體的認識能力和社會技術水平,是主體的認識能力和社會技術水平的結合。因此,虛擬世界中的客體歸根到底是由主體賦予的,是主體借助于虛擬技術對真實世界中客體的某些屬性的復制和創造。
主體的對象(即客體)世界被二重化為了真實客體和虛擬客體,使人們有必要去思考與之相對應的主體是否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與現實的客體世界所發生的分化相對應,主體也發生了分化,由過去單一的現實主體而二重化為真實主體和虛擬主體。同虛擬客體是真實客體的虛擬化一樣,虛擬主體也是真實主體的虛擬化,它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一種是完全虛擬的數字化存在。當真實主體面對的客體是人類無力涉及的危險領域或不可能的可能性時,他會根據自身的需要以完全虛擬的數字化存在出現在虛擬世界的主體舞臺上,去認識和把握虛擬客體;另一種,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是真實主體根據自己的愿望賦予自身以虛擬的人格,主體把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起來,以某種面目來表現自己,這類主體所面對的客體大多是有“生命”的人。虛擬世界為主體塑造形象或者改變扮相提供了舞臺,這是真實世界所不具有的,這就是心理學家榮格所指認的“人格面具”普遍化,并且在多元化交往中構造無數的“網絡面具”。
然而,虛擬世界無論多么精彩,虛擬主體無論如何更能盡情地表現自己的個性,虛擬世界及虛擬主體最終是由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主體所制約、所規范的。因此,虛擬主體與真實主體是一個主體的兩種不同的身份,它們應當是相互聯結、相互映照的,而不應該是相互異化的兩個不同的主體。
虛擬客體和虛擬主體共同構筑了虛擬世界,虛擬世界的出現使原本單一的現實世界不再單一,而分化為了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而對于現實世界中的個人來講,虛擬世界的出現拓展了他們的活動空間,擴大了他們的客體范圍。
二
虛擬世界的出現,使大學生們的活動空間擴大了,他們所面對的現實世界更為復雜。在這個世界中,真假難辨,虛實難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全新的觀念,把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的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任務抓好。
1.增強教育主體的網絡陣地意識,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近年來,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要求,許多高校有效地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的工作。
如東北大學經過幾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黨委宣傳部“視點網”、團委“先鋒網”和學生處“學生信息網”為代表的一批思想教育類網站。西北工業大學積極搶占網上陣地,逐步形成了“管、導、建”相結合的網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
在重視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他們還十分注重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作用。表現之一:在網絡建設和管理中,發揮大學生的助建助管作用。先后有數千名學生通過勤工助學等方式,參與了網站的制作、管理與維護,在活躍思維、開闊眼界、豐富知識、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學生自身的政治素質也得到提高,達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目的;表現之二:學生會、研究生會、學生社團聯合會分別設立自己富有特色的網頁,網頁的創設過程是他們不斷加強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建立發揮了重要教育功能,并取得顯著成果。
首先,它能有效地加大教育的信息量,及時收集和迅速傳播教育思想和信息,提高了教育的時效性。
其次,它為教育主、客體提供了平等、自由、及時的思想交流平臺,思想政治教育擁有了親和力和說服力,更易被大學生接受和認可,思想政治教育不再象以往那樣顯得十分被動,而具有了某種主動的色彩,這種主動性也有益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再次,它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預警裝置,使我們能夠防患于未然。當某一話題在網上有越來越多的人發表情緒化的意見時,當有人在網上提出過激的行為要求時,網絡便成了反映師生思想狀況的“晴雨表”。這些表現都可以成為有效的信號,提醒我們密切注意問題的出現與事態的發展,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時引導,使問題在萌芽狀態中得以解決。
第四,它有助于各領域、各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聯系與溝通,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沖破一校的限制,形成教育合力。
第五,堅持管理、引導和教育的三位一體。以管促教,以導促教,全力出擊。
2.增強教育客體的網絡中介意識和網絡主體意識
教育客體網絡意識的核心是網絡中介意識,它是網絡意識的根本,亦可稱為網絡本質意識。在教育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強化網絡中介意識,為學生揭示網絡的本質。它是主、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統的一個要素,是主體接受客體信息賴以借助的手段和工具,它兼具主、客體雙重特征。對于客體來說,中介傳遞著主體的作用;對于主體來說,中介又傳遞著客體的作用,它應當在主、客體之“外”來為主體服務,人應當是網絡的主體,人在左右網絡使其為自身的需要服務,而非網絡是主體,人成為它的奴隸,為它所左右。
網絡主體意識是網絡中介意識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強調網絡的中介意識,強調網絡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相互作用的中間環節,并非意味著力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網絡是完全游離于主體(人)之外的。恰恰相反,網絡從一開始就具有“屬人”的性質,它是主體人創造、為人的活動服務的。網絡主體意識的培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自主為我意識的培養。通過實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和增強大學生的自主為我意識,使他們能獨立、自主地支配網絡為他們提供的信息,能相對有效地區分合法的和非法的、有益的和有害的、有用的和無用的、真實的和虛假的信息;同時,能夠真正意識到網絡是“為我”的。應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需求觀,明確知道自己應當需要什么?通過網絡應當獲得什么?應當成為支配網絡的主體,而非網絡的奴隸。
【關鍵詞】網絡;公民意識;公民權利意識
2012年2月17日,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了2011年度公民社會十大事件,烏坎事件、郭美美風波、溫州動車事件位列前三位。評審團專家指出,2011年的十大公民社會事件反映出,公民開始多途徑、多角度地參與社會建設。
在這十大事件中,由網絡開始而迅速擴大其影響力并引發全社會的關注的事件就有多起,例如在溫州動車事件中,網民對事件的強烈關注,既顯示出社會對于生命的敬重與悲憫,更彰顯問責政府的權利覺醒,借助網絡平臺傳達理性訴求,已經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小悅悅事件——2011年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隨著視頻在網上的瘋狂傳閱,引起了整個社會對道德淪喪的批判及對社會良知的呼喚,在譴責社會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公民”良心的反思。上述事件都表明了在網絡普及的現今社會,網絡已成為促進公民權利意識覺醒和表達的一個重要平臺。
一、公民、公民權利與公民權利意識
公民這一概念最早產生于古希臘民主城邦時代,其原意為“屬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外鄉人),他們參與城邦公共管理事務,同時承擔守衛城邦的責任。亞里士多德說:“公民是凡得參加司法事務和政權機構的人們。”不能以從事賤業為生而行動有礙善德的工匠和商販為公民,忙于田疇的人們也不能作為理想城邦的公民。”所以最早時期,公民的概念是相當狹隘的。而在現代社會,公民是指具有本國國籍并依照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例如,我國憲法第33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公民權利是為公民所擁有、為政府所保障的合法權利。公民權利分為四類:法律權利、政治權利、社會權利和參與權利。公民權利是社會成員的個體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國家對公民所承諾和維護的權利,是一種社會所認可的賦予公民個體可做或可不做的自由,包括依照憲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各種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我國也在《憲法》中對公民的基本權利做出了明確規定,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
權利意識就是指人們對于一切權利的認知、理解和態度,是人們對于實現其權利方式的選擇,以及當其權利受到損害時,以何種手段予以不就的一種心理反映,它構成了公民意識和憲法精神的核心。因此可推知公民權利意識便是指公民對于憲法和法律所賦予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認知、主張和要求的意識,以及對他人認知、主張、要求的社會評價。主要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公民認識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權利及其價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與捍衛這些權利的方式;三是公民自覺地行使公民權利的行為規約于法律規范之中,以免損害其他主體的合法權利。
二、網絡促進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
網絡促進了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主要是由網絡自身的特征和公民通過網絡參與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獨特性來體現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網絡的廣泛性與開放性擴大了公民的知情權
在網絡出現以前,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由傳統的言傳、廣播、電視、報紙、書籍等傳統傳播方式。網絡的出現打開了一個新的信息傳遞的平臺,網路偶的開放性和廣泛性也使其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傳播平臺之一,打破了傳統媒體時期的信息壟斷,使信息的傳播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極大地擴大了人們的知情權。
網絡信息傳播打破了傳統媒體自上而下,從媒體到受眾的單向方式,網絡伴隨著技術的革新而出現,它所具有的同步性、“解空間化”、海量性的特點,克服了傳統媒體時代線性傳播的劣勢,集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傳播技術于一身,在第一時間內為受眾提供海量及時全面的信息,既保證了信息的時效性,又保證了信息的持久性,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公民的知情權。
(二)網絡的匿名性增強了公民的話語權
傳統的媒體方式是一種單向性的,缺乏互動的傳遞方式,而網絡的互動性是其區別于傳統媒體的一個重要特征,網絡促進了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人民的交流,使大家在網絡平臺上各抒己見。更為重要的是,網絡具有匿名性,這種去身份化的特性使得公民能夠拋開自己的社會角色、真是身份,毫無顧忌的表述自己的權利和意見。
在網絡中,公民自由表達和交流的權利得到了真正的實現,網絡的民主化和匿名化,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建設中來。在這個公共空間里公民可以自由平等地討論和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網絡媒體剛好做到了這一點,它不再是權威話語、精英話語的領域,任何人無論是弱勢群體還是邊緣群體都具備了平等的發表自我看法的話語權。
(三)網絡促進了公民的政治參與
公民實現自我權利的過程就是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過程,網絡媒體的強大影響力和其便捷性已經充分引起了國家對于這一媒體渠道的重視和利用。公眾通過網絡了解到大量的信息,關注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自發的聚集而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例如2008年網民支持奧運,聲討敵對勢力抵制奧運的行動,極大地激發了全民族的愛國熱情。
網絡為公民政治參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為其政治表達提供了順暢的平臺,更為其政治參與注入了強勁的活力與動力。及時廣泛互動式的網民參政言論和行為,以其前所未有的活躍、快捷和尖銳性,顯示出愈來愈大且呈不斷增強之勢的輻射力、沖擊力和深層振蕩力。
三、網絡在構建公民權利意識中面臨的問題
網絡提供了一個開放、平等、自由的公共話語空間,為政府和大眾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平臺,而這必將對我國社會的民主化進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我國公民意識的建構帶來新的發展。但是在我們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時,也要時刻清醒地認識到網絡在構建公民權利意識的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一)網絡言論的非理性
一方面,網絡具有匿名性,人們可以用虛假的身份在網上消息、表達觀點和看法,但是同時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匿名性使人們脫離了現實社會中的真實角色,讓其一同脫掉了責任感。一些不負責任的假消息,在網上肆意謾罵,對別人進行惡意攻擊,利用網絡行騙等行為層出不窮。無論是自由無度還是責任無意識行為都是“過度”的公民意識,這些行為不僅是網民個人成長的不利因素,也對網絡大環境帶來了惡性的影響,對網民公民意識的培養起到了阻礙作用。另一方面網絡環境魚龍混雜,并不是所有網民都具有較高的道德文化水平。在現實中,每個公民都有借助網絡表達的自由和權利,但因網民的職業、教育水平、經濟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由表達的能力,網絡中,我國網民對諸如網絡話語的表達、對社會責任的認同、對公共事務參與的熱情上都會因為自身的綜合素質而有所不同。
1.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吸引學生的眼睛”。“好奇”是青少年的天性,青少年那種獵奇的心理會驅使他“尋求新奇”,去“打破砂鍋問到底”。網絡世界是個“五彩繽紛”的“社會”。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根據青少年的需要,去捕捉適合青少年的“東西”。當每個青少年被你“巧妙”設計的教學情境和內容所“吸引”的時候,也會在情境中很自然地產生一個又一個“疑問”。比如,有位老師、執教“網上購書”。先設計了一個生活中購物情境:曉涵同學到書店購書。購書程序學生都對答如流。那么我們如果要在Internet上購書也是這樣做的嗎?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各式各樣的問題都來了。諸如:網上書店也能像書店一樣選擇嗎?書有新華書店多嗎?能打開看嗎?價格貴嗎?會不會上當受騙?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神秘地說:“那我們就去‘看看’,體驗一下網絡購書的奧秘吧!”然后老師帶著學生一起“走進”了網上書店“邀游”、購物。學生的好奇心驅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沉浸”在網絡中,也樂在其中。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網上購物”的真本領。
2.滿足學生好動的心理,“營造活動的情境”。哪個青少年不“好動”,這是由青少年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所決定的。我們根據青少年好動的特點有效地加以引導和規范。當然決不是壓制。壓制就會使青少年失去“靈感”、失去“創造性”、失去“童趣”。把握青少年“好動”的特點。營造一個良好的活動情境,學生必將“因動而疑”,“因動而學”,“因動而創”。
3.滿足學生好玩的心理,“激發創造的靈感”。學生“好玩”是因為他們能從玩中找到快樂,那我們就根據青少年這一特點讓他們在老師“預設”。的情境中盡情地“玩一把”。在開發學生智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學生創造力的游戲中有很多優秀的游戲。青少年本身是好學好問的,特別是當青少年遇到他所喜歡的東西時,興趣更高,問題也更多。其實,只要引導得好,壞事也會變好事。所以,我們一些網絡(電腦)教師要設計一些符合青少年特點的游戲。給青少年一個“自由”的空間,讓青少年的靈感得以“常生”。
4.滿足學生好試的心理,“提供體驗的機會”。勇于嘗試,敢于接受挑戰,不放過哪怕百分之一的機會。是一個強者的素質。現代社會需要的不光是有知識和技能的人,還需要那些有勇氣和毅力的人。“好嘗試”是發現的基礎。在探究過程中就會有問題產生。網絡資源豐富,篩選健康的“精神食糧”,為學生提供體驗的機會,會讓學生在網絡“跌打滾爬”中生發問題意識,從而達到“會問”。比如:教學《鋪地磚》,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先讓學生上網查找“理想中的地磚”。然后,我引導學生把地磚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在電腦上排列出來。結果學生發現了很多問題。然后。我就組織學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后問題都解決了。學生經歷了這個過程,有了體驗的機會,才發現了“鋪地磚”也是很有學問的。既要考慮到美觀,還要考慮到經濟、實用。長了不少見識。所以說,數學教學是離不開生活的。
網絡空間安全,英文名稱為“Cybersecurity”,最恰當是譯為“賽伯空間安全”,通俗點譯為“網絡空間安全”。這與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和網絡安全(Network Security)是完全不同層面的概念。名稱中所謂的“網絡空間”,是指與現實世界的空間對應的全新虛擬空間。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網絡空間安全,不是指這個國家的網絡安全,而是指這個國家在網絡空間中的安全!
正確的網絡空間安全,與謬誤的網絡安全(或者信息安全)的內涵,有著本質的區別。除了包含的范疇之外,最核心的區別,就是一個是網絡時代的視角,一個是工業時代的視角。一個是互聯網的新思維模式,一個是傳統的舊思維模式。兩種思維模式的差異,是兩種范式的差異,才是概念差異的根源。
兩種范式究竟有什么根本差異?互聯網范式和傳統范式不同的根本在于網絡空間與現實空間的不同。相比于現實空間,網絡空間以光速運行,不存在邊界,而且無摩擦。我們形象地把現實空間的范式稱為大教堂范式,網絡空間的范式稱為大集市范式。前者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我們整個的社會運行體系都是基于大教堂范式;后者是正在形成中的新空間,與我們的現實和經驗相比,很多規制是頭腳倒置的。兩種思維模式,常常是兩種世界觀和兩種規律:比如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集中式與自組織,控制式與動員式。我們以工業時代的傳統范式去應對美國網絡時代的新型范式,輕者說是牛頭馬嘴,重者說是雞蛋碰石頭。
由于局限于傳統范式的網絡安全觀,將信息和網絡當做問題的主體,所以我們的安全事務和視野長期分散在工信部、安全部、公安部等部委之中。而事實上,網絡空間安全,對應的是現實空間的安全。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現實空間的安全主要建立在四大能力之上,就是國家的政治能力、經濟能力、文化能力和軍事能力;也就是表現為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和軍事安全。所以,相對應的,網絡空間安全是建立在一個國家在網絡空間的政治能力、經濟能力、文化能力和軍事能力上的。也就是說,網絡空間安全的主要內容是國家在網絡空間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和軍事安全。這些安全問題豈是我們傳統工業時代設置的一個部門能夠勝任的。只有完成最高層面的頂層設計,將網絡空間安全提升到與現實空間安全同等高度,甚至更高的高度上來制定戰略、尋找對策,才可能找到方法,讓各種問題迎刃而解。
網絡空間的四大安全問題,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和軍事安全可以簡單歸結為三個戰場,一個是政治和文化為主體的輿論戰,一個是產業和經濟為主體的市場戰,還有一個是軍事為主體的信息戰。輿論戰是正常時期的主戰場,信息戰是戰爭時期的主戰場,而市場戰是正常時期和非常時期都依賴的基礎。輿論戰比試的是網絡空間的認同與動員能力,也就是網絡空間政治與文化能力的較量,包括價值觀、話語權、公共外交和社會動員等。市場戰比試的是網絡空間的標準、建設、運行與服務能力。也就是網絡空間經濟能力和產業能力的較量,包括硬件、軟件和互聯網服務等方面的競爭。信息戰比試的是網絡空間的控制與反控制的攻防能力,也就是網絡空間軍事能力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