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物流立法論文

物流立法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24 05:13:5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物流立法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物流立法論文

篇(1)

論文內容摘要:日本的物流立法采取“準統一”的立法模式,在制定綜合性的物流發展政策對本國物流業進行整體指導的同時,還通過專門性法律對物流相關環節進行調整,這些專門性法律包括物流據點規劃立法、運輸業立法、綠色物流立法等。日本在物流領域立法的經驗可為我國借鑒,促進我國盡快完善相關物流法律體系及配套制度。

日本物流立法模式

同絕大多數的國家一樣,日本對物流業的法律規制也是通過制定各種專門性法律來進行的。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國家只用一部《物流法》來規范物流行為。筆者發現,許多學者卻認為日本的物流立法是統一立法模式。如有學者認為“日本于1990年頒布了《物流法》,日本現行的物流法律體系是以《物流法》為主,輔之以物流各個環節相應的專門法規”(師藝,2009)。類似的表述還如“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頒布了《物流法》、《綜合物流施政大綱》等一系列促進綜合性物流發展的法律法規,全面指導物流業的發展”(陳金濤等,2008)。通過筆者考證發現,日本現在不存在、過去也不存在被稱之為《物流法》的法律。造成這種誤解傳播的原因我想可能是由于翻譯的問題,將其他與物流相關的法律如《物流效率化法》,簡譯為《物流法》。

對于許多人認為的日本是統一物流立法模式,主要原因是日本頒布實施了指導其物流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綜合物流施政大綱》,然而日本并不單單依靠該政策調整物流各環節行為,而是與不同領域的專門性法律共同進行調整。因此,筆者認為稱日本為“準統一”物流立法模式更為恰當。

日本物流立法現狀

縱觀現今日本物流立法,可將其劃分為以下幾類:

(一)綜合的物流發展政策

日本政府根據物流發展現狀和趨勢,通過制定綜合的物流政策從整體上來指導物流業的發展,1999年,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作為日本物流產業的綱領性政策文件—《綜合物流施政大綱》。2001年,《新綜合物流施政大綱》又被內閣會議通過實施,由此形成了日本各部委相互配合與承擔各項物流措施作為一個整體的基本形式。《新綜合物流施政大綱》將現代物流產業進行重新定位,并在原有大綱的基礎上,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進一步的調整和策略推進。“作為實現日本物流現代化的指導方針,《新綜合物流施政大綱》確定了三項基本目標:提供亞太地區便利而具有魅力的物流服務;實現對產業競爭不構成妨礙的物流成本;解決環保問題”(靳偉,2003)。新舊兩部物流施政大綱對日本物流的快速發展和高效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物流據點規劃立法

由于在物流運作過程中,商業布局、物流據點布局與運輸的流量、流向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日本政府將配送中心、大型商業網點、貨車場等與物流終端相關的規劃、設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規定。這類法律主要有《大規模零售店鋪布局法》(以下稱《大店法》)、《流通業務城市街道整備法》和《汽車終端站場法》等。

《大店法》調整的對象為大型零售企業,它對商家設立店鋪時必須要遵守的地理位置、營業時間、對周圍環境影響等做了明確規定。《大店法》還對進出車輛的噪音、等候場所設置了嚴苛的標準。如此細致具體的規定,是為了保護居民的權益并促進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就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而言,如果說《大店法》對大型零售企業的各種限制是治標,《流通業務城市街道整備法》是治本。制定該法的時代背景是當時日本許多新興零售業進入到市中心和交通樞紐地區,從而導致道路通行擁堵。而《流通業務城市街道整備法》的目的就在于將市內的流通、商業設施轉移到郊外,統籌規劃大城市中心部位物流設施的布局,從而改善市內交通混亂的狀況。該法和《大店法》的共同施行,保證了日本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

《汽車終端站場法》于1959年制定,其后被數度修訂。營業性車站對“網絡型拼箱運輸”的物流企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日本政府對它不斷進行了整治和完善。

(三)交通運輸業立法

盡管物流被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行有機結合”。運輸一直是物流的核心與關鍵,而運輸又分多種方式,因此日本的交通運輸立法包括規范公路、鐵路、海運和航空運輸等法律。筆者在此僅對幾部重要的運輸法給予闡述。

被冠以“物流二法”之稱的《貨物汽車運輸事業法》和《貨物運輸經營事業法》對日本交通運輸起到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主要因為其放寬了政府對物流的管制。《貨物汽車運輸事業法》中將原來汽車營運需要政府批準的方式改為許可制,即只要具備物質條件的都可以經營汽車運輸,對市場準入方面的限制大大放開。

日本物流立法對我國的啟示

日本現代物流法律體系的發展和完善,既有自身的經驗總結,也有對他國經驗的借鑒,因此,我國應該遵循現代物流產業發展以及物流法律體系建設的規律,充分借鑒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寶貴經驗,結合我國國情,不斷完善我國現代物流法律體系及配套制度。

(一)物流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日本物流產業的繁榮昭示只有政府的扶持才能使物流業得到健康、快速地發展。在現代物流業發展中政府要扮演好三個角色:基礎設施的建設者、產業政策的引導者、市場秩序的維護者。對于第一種角色,政府應增加對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物流手段,同時應對物流園區、物流基地進行合理規劃與配置。日本的物流據點規劃立法可為我們提供有益的借鑒,被喻為我國“大店法”的《城市商業網點管理條例》目前正在加緊制定。

(二)建立健全物流法律體系

物流要實現物盡其流的目的,必須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物流行為進行規范。日本的物流活動健康、有序,有賴于完善的物流法律制度作為后盾和保障。日本在指引物流發展的過程中,根據新形勢下不斷面臨的新問題積極地進行探討研究,及時修改限制物流發展的法律法規或制定出新的更適應形勢的法規。日本政府于2001年修訂1999年制定的《綜合物流施政大綱》,2003年修改《貨物汽車運輸事業法》。

在完善物流法律體系的過程中,在法律規制上應該放松管制,朝著由法律規制向市場規制的方向轉變,同時強化市場監管,形成自由、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因此,可借鑒日本的《貨物汽車運輸事業法》制定我國物流行業的市場準入規范,放寬物流行業的市場準入,并對物流企業市場準入的實體和程序要求作出相關規定。

(三)建立完善的物流協調機制和管理機構

發達國家物流領域的協調機制比較完備,通過對物流各環節集中管理,可以很好的解決物流各環節法律法規規定的協調問題。日本雖無專職物流管理部門,但有統轄大部分物流環節的政府部門,主要由通產省、運輸省主管物流工作,制定各項物流政策和法令。特別是運輸省,其職能不僅覆蓋了運輸省所轄范圍內主要運輸方式的政策設計、計劃制定及城市與區域運輸的規劃與協調,而且還包括了現代物流“供應鏈”概念所及的倉儲業與配送業相關的政策制定和市場準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可見,日本物流業大部分業務環節的活動幾乎都在運輸省的行政范圍調控之中。

然而,目前我國涉及物流的有關行業、部門、系統不僅自成體系,獨立運作,而且存在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和地方封鎖的現象,這些導致物流立法間、物流標準間缺乏統一性,甚至相互沖突。因此,我國迫切需要設立具有統一協調職能的專門工作機構,組織各有關部門,共同推動全國物流的各項工作。

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物流業的興盛必然以良好的市場法制環境為依托和動力。隨著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和經濟體制的轉變,現有的物流法律制度已無法承受物流的發展之重,制約了物流產業壯大。日本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健全的物流立法功不可沒。因此,應借鑒日本先進的物流立法經驗,完善我國物流法律體系。物流立法包括產業政策在內都是物流產業發展的“軟件”,還應當與物流標準化等“硬件”形成合力,共同促進物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保田芳昭,加藤義忠編.江虹譯.日本現代流通論[M].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

2.齊恩平,王立爭.物流法律制度研究[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3.師藝.論我國物流法律制度的構建[J].理論界,2009(6)

4.陳金濤,顏南.美日物流法律制度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物流管理,2008(4)

5.靳偉.《現代物流系列講座》第三十八講[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21)

篇(2)

【論文摘要】文章從分析我國逆向物流的現狀入手,從產品回收、政府立法、消費資源重新利用及從企業內涵式發展要求的角度探討了我國生產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必要性,認為實施逆向物流可以成為企業謀求長遠發展的新戰略。

循環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詞,這是由人口資源環境國情及發展階段所決定的。循環經濟遵循減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3R原則),循環經濟則可以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配置資源:通過延長產業鏈,將上游的廢物變成下游的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級利用,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就是循環經濟的一個題中之義。逆向物流對節約資源,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中國,雖然逆向物流逐漸引起了業界的注意,并被認為是中國未來物流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但中國的逆向物流業目前還處在摸索之中,逆向物流企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自律機制消費者切身環保意識薄弱,其次專業化技術水平較低,信息不對稱等諸多因素導致企業和公眾對逆向物流興趣不大、實施困難。

一、逆向物流的內涵

對于逆向物流迄今并沒有一個完備或公認的定義。在國際上大體有如下幾種定義:物流管理協會(CLM)的定義是:逆向物流就是對由最終消費端到最初的供應源之間的在制品、庫存、制成品以及相應的信息流、資金流所進行的一系列計劃、執行和控制等活動及過程,目標是對產品進行適當的處理或者恢復一部分價值。其定義著眼于為特殊目的而產生的一種運輸形態,強調了逆向物流的目標,但未能與正向物流的過程清晰地區別開。RevLog(歐洲逆向物流工作組)將逆向物流定義為:計劃、實施和控制原材料、中間庫存、終產品從制造、分銷或使用點到恢復點或適當處置點的過程。歐洲逆向物流工作組和詹姆斯·斯多克的定義闡述較為完整,將逆向物流的目標、流向、作業環節和流體均包括在內。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將逆向物流概括地描述為:為了實現企業價值和社會目標,將原材料、中間庫存、最終產品從目的地沿傳統供應鏈反向物理性流動的過程。需要說明的是:物流系統可以分為社會層面和企業層面,而本文所探討的逆向物流僅限于企業逆向物流。

對于逆向物流的分類,我國2001年制定的國家標準GB/18354-20015《物流術語》中,將逆向物流分為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其中常見的回收物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廢舊物品的回收物流;(2)退貨回收物流;(3)維修回收物流;(4)廢棄材料及副產品的回收物流;(5)包裝回收物流。廢棄物物流是指將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實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并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時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本文所指的逆向物流同時包括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

二、我國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現狀

逆向物流戰略現在已經成為國外企業的競爭戰略之一。根據美國逆向物流專家(Rogers和TibbennLembke,

1999)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國經濟總量的10.7%,逆向物流成本約占總物流成本的4%。在中國傳統的意識認為,逆向物流一般是由對不中意產品、變質產品的退貨,不合格材料和殘次品的召回,包裝品的循環使用,廢棄物的處理,有害物品的回收等引起的。因此,大多數企業都只看到逆向物流的負面影響,認為逆向物流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而沒有看到其正面的效應,即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一般來說,企業都重正向物流而輕逆向物流,他們更樂于在正向物流上投入資金、下大功夫,對逆向物流則是普遍不夠重視,不愿意將其作為企業的經營戰略之一。同時逆向物流理論研究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不成熟。構建逆向物流模型有助于研究逆向物流網絡的復雜結構,但目前在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尚顯稚嫩,尚未能很好地指導逆向物流體系的構建。此外,逆向物流實施困難以及缺乏相應技術和管理手段做支撐也是我國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緩慢的原因。逆向物流作為企業面臨的一個全新領域,存在眾多不確定性、渠道不確定性大、前期投資多、優化目標放大、內在的供求失衡、外部性影響增大等特點,使得企業實施逆向物流還存在許多困難。

三、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必要性思考

(一)廢舊產品回收市場發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廢舊產品的回收主要通過走街串巷的小販、零售商、回收企業等途徑進行。主要是由市場自發力量促進的,缺乏統一的組織和管理,因而處于一種無序的混亂狀態。一方面,回收處理效率不高。由于回收處理技術落后或者專用設備缺乏,對送至回收機構的廢舊產品只是進行分散的、不規范的拆解,提取其中易于提取的材料,而對于大量高價值材料,因其提取技術要求高,提取困難,回收機構無能為力,不做更多處理,從而不能對廢舊物資的價值加以充分利用。此外對最終垃圾進行直接焚燒或掩埋,也導致許多可再生資源被白白浪費。另一方面,處理過的廢舊產品再次進入流通市場存在安全隱患。落后的拆解處理技術會給使用廢舊產品的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總之,目前的廢舊產品回收主體大多只看到短期利益,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獲利,這是與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違背的,因此,他們不能成為最適合的逆向物流的實施主體。而生產企業作為廢舊產品回收利用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成為逆向物流供應鏈上的中心環節,實施逆向物流。

(二)政府立法管制的必然要求

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使得逆向物流的概念從無到有,企業實施逆向物流也變得十分迫切。然而,對于以謀利為目的的生產企業來講,環保還不足以成為企業愿意把寶貴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逆向物流的理由,這時候法律的強制措施便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政府立法管制是指政府通過制定法律,強制企業承擔其產品的社會責任。由于政府立法具有強制性,對企業實施逆向物流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政府部門環境執法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我國環保法規體系日益完善,包裝工業、食品工業、農副產品加工行業中的生產企業必將面臨污染達標排放的巨大壓力,實施逆向物流將成為其未來發展中提競爭力的發展趨勢。可見,生產企業實施逆向物流是政府立法管制的必然要求。

(三)消費者資源及價值意識增強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素質的提高,消費者更偏向于購買有完善逆向物流系統的企業的產品。這種情況可以從經濟學角度來解釋。從需求方來看,一方面消費者資源意識增強,支持逆向物流,從而偏好購買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的產品;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管制,對未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進行罰款,使其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的產品更具有競爭力。從供給方來看,政府逐漸意識到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對實施逆向物流的企業給予補貼等支持,同時企業也由于消費者的支持,均衡產量上升。企業產品供需量的變化導致消費者剩余也有所增加。從而消費者也更偏向于選擇該企業的產品。

(四)逆向物流是企業實施內涵式發展的要求

實施逆向物流戰略不僅僅是受制于國家的政策或法令,或迫于環保組織的壓力。企業一旦真正實施逆向物流,就應當以此作為企業內涵式發展的必要保障。政治經濟學將擴大再生產分為“外延式擴大再生產”和“內涵式擴大再生產”,前者是通過增加生產要素數量,或者擴大生產場所實現擴大再生產;后者則通過提高生產技術來提高勞動效率及生產要素質量來實現。在經濟發展初級階段,主要采用外延式發展模式,內涵式發展是以外延式發展為條件和保障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主要通過內部的深入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實力,提高競爭力,在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中,實現跨越式發展。內涵式發展主要依靠提高自身素質而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提高效益,屬質量效益型發展模式。逆向物流正是企業走內涵式發展的重要保障。逆向物流是閉環供應鏈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與正向物流緊密聯系的物流網絡,為企業充分利用資源、降低生產成本、適應環保要求、加快發展速度提供了回流保障,與正向物流共同構建了物流的環形結構。加強對逆向物流的研究和實踐,是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必由之路。

四、結語

總之,企業在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中必須充分考慮物質循環的可行性,堅持以人為本,重視物質循環的可行性,利用市場機制,發揮企業的積極性,使經濟體系中的物質在市場條件下循環流動。雖然目前我國的逆向物流還處于萌芽階段,但是國外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企業逆向物流活動是一個值得所有企業關注的、蘊含著巨大商機的領域。逆向物流戰略已經成為國外優秀企業競爭力的一部分。我國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環保壁壘,更應該轉變經營觀念,主動承擔起其產品的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發展,只有主動構筑逆向物流系統,主動承擔起回收利用責任和處理責任,更加關注其產品設計和使用階段的環境友好性。才能實現企業自身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其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統一,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張靜.逆向物流的戰略價值[J].中國市場物流與采購研究,2007,(11).

篇(3)

[論文關鍵詞]江蘇服務外包國外經驗

[論文摘要]本文從國際服務外包發展的大環境出發,以印度為例,剖析了其服務外包的優勢,分析了江蘇服務外包的現狀,針對江蘇服務外包劣勢,借鑒印度服務外包經驗,提出若干對策,以加強江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能力。

服務外包(ServiceOut—s0uI℃ing)指企業將其非核心的服務外包出去,整合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企業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根據商業需求,服務外包分為以T1r基礎設施外包和應用服務外包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技術外包(Ⅱ1O)及以需求管理、供應鏈管理和企業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商業流程外包(BPO)兩種;按照提供服務的地理位置還可以分為在岸、近岸和遠岸三種。

一、印度服務外包業發展情況

印度是發展中國家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成功者,根據印度全國軟件和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統計,2005~2006年印度的T1r和服務外包收入達到3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占GDP的比重也從上年的4%增長到4.8%。其中,軟件和服務收入222億美元,服務外包收入72億美元。軟件和服務以及服務外包出口234億美元。印度服務外包飛速發展得益于以下幾個優勢:

1.政府支持

印度政府在1986年制定了《計算機軟件出口、軟件發展和軟件培訓政策》,明確了印度軟件產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并對從事外銷的企業給予特別的優惠政策。印度政府重視長遠規劃,建設了富有特色的科技園區。印度早在1991年就在班加羅爾創建了全國第一個計算機軟件技術園區,其后又在全國各地建立了l8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軟件技術園區。享有特殊優惠政策的科技園區培育了一批知名服務外包企業。

2.優良環境

印度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開放的信息技術市場,技術型勞動者素質較高,與美國硅谷關系密切,且在英語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讓印度國民平均英語水平比中國要高,這為承接歐美國家服務外包提供了重要條件。

3.超前理念

印度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印度人不提倡高層建筑、不大量使用塑料、不追求高能耗產業,任何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為保障可持續發展,印度人特別注重教育的公平原則,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基本上做到了免費或低費。印度的英語、軟件人才多,擁有400萬科技人才。

二、江蘇省服務外包業發展的現狀

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實力不強、規模不大。據調查,江蘇開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約400多家,直接從業人員約4萬多人,業務收入約5億美元。離岸外包業務主要分布在技術、軟件、工程技術生產設計、研發、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咨詢、物流等領域,基本集中在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地。江蘇省現代服務業外包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軟件外包度不高

江蘇省軟件業國際化程度不高,其主要表現在:“自產自銷”,即產品市場基本局限在國內,而且很大比重是在省內;“閉關自守”,即跨國企業不多,與國際軟件界的交流、合作甚少;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國際化程度不高,通過CMM(軟件生產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的數量很少。這種狀況與軟件技術日新月異、軟件產業國際化的特點極不相稱。

2.物流外包水平低

江蘇省現有提供物流服務的專業物流企業規模小檔次低、服務內容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信息化水平較低,物流信息交換的渠道不夠暢通;與山東省相比,企業物流進展不快,部分企業對現代物流理念的理解還存有偏差,仍保留著“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產供銷經營模式,物流社會化程度較低。

3.外包市場軟環境差

盡管江蘇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服務業市場地域分割、行政壟斷等嚴重制約了現代生產業統一市場的建立;相關專業人才缺乏。

4.外包市場競爭力不強

江蘇省現代服務業企業參與國際及國內服務外包實力不足、經驗欠缺,市場競爭力不強。現代服務業企業數量有限,開展此項業務時間不長,業務規模小,承接外包業務的經驗能力欠缺,對承接業務外包尚處于摸索階段。

三、江蘇省服務外包業發展的對策

1.學習印度服務外包經驗

江蘇省政府部門應借鑒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的經驗,結合本省服務外包發展情況,確定江蘇省服務外包的發展方向。同時要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根本戰略,杜絕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服務外包的發展。

2.政策支持

對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支柱性企業,特別是能參與國際市場外包如大型軟件業企業和物流企業,政府應注重發揮這些企業的市場導向作用和帶動作用,在投融資上給予資金支持;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應該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協調,緩解這些企業的資金流動性不足;對開展外包業務的企業,在稅收優惠上給予支持。

3.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充分承接外包

加強江蘇省政府職能轉變,增強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審批環節,通過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規范行政行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降低市場軟件盜版率;加強誠信建設,培育良好的信用環境和市場經濟秩序。要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基礎建設力度,重點提高Intemet服務質量,增大帶寬,降低服務要價。

4.完善法制建設

對地方法制建設而言,一方面要切實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合同執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對于當前開展外包業務急需的、而國家還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領域,在地方立法和國法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先行制定有關規章制度,比如信息技術外包伙伴關系的規章制度,企業、外包服務商和企業員工之間勞動政策規章制度等。

5.加快服務人才的培養

篇(4)

關鍵詞:現代物流;發展;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0-00-01

一、現代物流的涵義和特征

現代物流是物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需求,它主要指將信息、運輸、倉儲、庫存、裝卸搬運以及包裝等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務是盡可能降低物流的總成本,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

隨著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物流逐步呈現出八個特征:反應靈敏化;服務外延化;流程規范化;系統最優化;手段先進化;網絡體系化;運營市場化和信息電子化.

二、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現狀

1.物流業規模快速增長。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2013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197.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5%。

2.物流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目前,政府和一些企業開始逐步推行一些優惠政策,開始注重引進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和先進技術,在傳統物流基礎上進行整合資源和服務延伸,不斷跟進電子商務發展,快速向現代物流企業更變轉型,逐步形成規模企業,現我國已有一批先進的現代物流企業得到快速成長,逐步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多種服務模式的物流企業群體。

3.物流基礎設施條件逐步完善。交通設施規模迅速擴大,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設施條件。

4.物流業發展環境明顯好轉。在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現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出臺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

(二)我國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管理體制各自為政。目前我國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分散的或者是多元式的管理方式,涉及到多個部門,這種方式導致了物流行業管理中存在著條塊分割、部門分割、重復建設等問題。各部門之間缺少有效溝通與協調,各自為政。最終導致物流運輸費用和管理費用偏高,跨地區的物流服務受到區域性局部利益的影響而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2.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缺少合理統籌。我國物流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分布不均,特別是交通運輸方面的設施建設跟不上現代物流發展進度,比如物流配送運輸周轉站建設規模小,而且比較分散,使集裝箱“門到門”的多式聯運未得到充分發展。

3.物流企業規模制約現代技術有效發揮。我國大多數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專業化程度和市場占有率低,規模、水平參差不齊,缺少信息化的精確管理,致使現代物流技術在這些企業中難以得到有效發揮。企業大多選擇以增加庫存的方式來支撐市場需求,造成倉儲費用及管理費用明顯偏高,市場競爭力不強。

4.第三方物流發展不足。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生產企業原材料物流提供服務的僅占19%,為成品銷售物流提供服務的僅占18%。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足、服務質量差、物流能力優勢不足、信息系統競爭力不強等多方面的原因,嚴重制約著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三、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

我國物流現存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已難以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需要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

1.找準立法出發點。從我國目前的經濟體制特征以及物流發展的客觀實際來看,我國物流立法主要應從四個方面開展:一是物流主體法;二是物流行為法;三是宏觀調控法;四是社會保障法;五是物流標準法。

2.建立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我國物流現存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已難以適應現代物流的發展,需要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調研分析,并逐步完善,對已經不再適用的,及時清除;對不完善的,進行修訂完善;對不健全的,進行制定,真正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全球化大環境的、推動我國現代物流行業發展的物流法律法規體系,真正實現我國現代物流業在和諧法律氛圍下有序發展。

3.統一物流執行標準。自我國加入WTO以來,如何適應國際物流發展要求形勢更為嚴峻,制定和完善適應國際物流發展的技術標準、服務標準體系成為必須,需要我們在大力推行和普及相關國際技術和服務標準的同時,制定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并能和國際標準接軌的國家標準,比如需要加強物流術語、計量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安全標準、衛生標準、貿易標準、電子認證標準等等標準的建設。

(二)規范競爭秩序,完善物流管理體制

協調的綜合物流管理、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政企分明的主體結構、統一的國內市場是現代物流業迅速發展的重要條件,而我國作為一個正在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國家,發展現代物流,更需要政府完善物流管理體制,規范競爭秩序。一是明確政府定位,充分發揮職能;二是推行流通領域政企分開。

(三)重視研究教育,完善物流專門人才培養體系

物流的競爭終歸結于人才的競爭,物流人才包括高級物流管理人才和技能從業人員。多層次、多樣化的物流研究教育是保證我國物流人才產出的決定性因素,我國應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物流人才培養體系。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二是優化物流類專業教育體系;三是大力發展職業培訓教育;四是重視繼續教育。

(四)統籌規劃,構筑全國范圍內有效協作的綜合現代物流系統

現代物流系統包含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務七大要素,需要將七大要素進行統籌規劃,有效實現資源配置,構筑全國范圍內高效的綜合現代物流系統,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企業競爭力。一是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二是制定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和推進信息化進程;三是發揮物流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

(五)發揮政府與企業積極性,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

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正處于起步階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和推動,為現代物流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一是加強政府引導支持,營造良好第三方物流發展環境;二是發揮企業作用,從理念到實踐積極行動起來。

參考文獻:

[1 ]林玉喻.加快發展我國現代物流業初探[J].碩士論文,2009,7.

篇(5)

電子商務,最初出現在1993年美國克林頓政府工作報告對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描述中,含義就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有效地把商品的資源管理和人們的交易行為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政府和企業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和顧客之間的信息交換、業務處理、商品和服務交易的計算機化,網絡化活動。但是它不僅指基于互聯網網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來解決擴大宣傳、減低成本、增加價值和創造商機的商務活動。從1997年我國實現了第一筆電子商務交易行為到現在,已經有10幾年了,但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還不完善,各個地區之間發展不均衡,因此切實了解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才能促進我國電子商務健康、有效的發展。

一、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3.電子商務涉及的行業不斷擴展。電子商務不單在電子產品、服裝、家庭生活用品等方面發展,而且在外貿、能源、制造、金融等行業方面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許多大型傳統行業也紛紛涉足,建立起實業網站,中國電信運營商、軟件及系統集成商積極開展電子商務服務,移動商務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新領域;電子商務服務及網絡公司自身正在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電子商務服務業,已經涌現出阿里巴巴、中國鋼鐵網、中國化工網等一大批網上采購市場。另外我國政府機構也加入到“政府上網工程”行列,通過網絡政府采購信息。

4.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日益活躍。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務不僅僅局限為企業與企業的交易模式,更多的企業為了實現節約成本、減少流通環節從而直接打造面向消費者的交易平臺,即B2C交易模式;此時,與之相對應的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C2B交易模式也隨即應用起來,它是通過匯聚具有相似或相同需求的消費者,形成一個特殊群體,經過集體議價,以達到消費者購買數量越多,價格相對越低的目的;另外,還有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C2C模式、企業、中間監管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MC模式、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電子商務模式B2G。隨著3G時代的來臨,移動電子商務也逐漸發展起來,它利用手機終端移動化的特點,可以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服務。

二、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電子商務立法和安全標準滯后。電子商務是在開放的Internet環境下進行交易,采用電子支付方式,通過無紙化的電子票據進行結算,而現行的《票據法》并不承認經過數字簽章的非紙質電子票據的支付和結算方式,電子商務必須要有一個安全的交易環境,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市場規則來支撐。然而,我國目前尚未正式頒布和實施電子商務法,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產生的問題存在著原有法律條文沒有涉及或者有涉及但不完全適用的情況,這就給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許多難以克服的障礙。

2.電子商務交易存在安全隱患。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問題仍然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首先表現在身份認證方面,由于非法用戶可以偽造、假冒電子商務網站和用戶的身份,因此登錄到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客戶無法知道他們所登錄的網站是否是可信的電子商務網站,電子商務網站也無法驗證登錄到網站上的客戶是否是經過認證的合法用戶,非法用戶可以借機進行破壞;其次是信息的完整性,敏感信息和交易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有可能被惡意篡改;第三是信息的不可抵賴性,網上交易行為一旦被進行交易的一方所否認,另一方沒有已簽名的記錄來作為仲裁的依據。這些安全隱患導致很多企業對實施電子商務有熱情,但缺乏激情。

3.電子商務交易存在信任危機。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方式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就是交易的當事人不見面,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完成的,也就是說你根本不知道交易對方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對于彼此的信任一般都是通過感受和體驗等比較初級的手段,并沒有成熟的體制或者適合的載體來支持真實信息的傳遞。于是,消費者無法準確知道經營者的信用狀況;經營者無法完全地了解消費者的真實程度。特別是當前一些網絡商家并沒有取得網絡經銷的資格,但卻在網絡上銷售商品,在銷售過程中要么是以次充好,要么夸大宣傳,騙取消費者的貨款后便銷聲匿跡,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信任。

4.電子商務交易存在物流發展滯后的問題。由于電子商務交易的雙方不是面對面,那么交易過程中的商品都將涉及到實物轉移的問題,也就是物流過程,而這個物流過程的快慢,服務的好壞也將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然而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已經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但由于一些制度還不太完善,導致物流的發展跟不上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出現不少問題。比如:由于物流公司制定像物品丟失只能賠償運費類似的霸王條款,經常出現消費者物品給掉包的情況; 由于小縣城用物流的較少,導致消費者需要支付昂貴的費用才能達到,從而使小額交易的運輸成本所占交易額的比例過高。因而物流方面的諸多困難,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又一“瓶頸”。

三、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我國電子商務要健康、快速、有效地發展,必須盡快解決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積極的努力。

加快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進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剛剛起步,出現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不足為奇,但政府應該根據目前的情況及時制定出新的貿易法規,對電子商務涉及的主要法律問題,如訂立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合同的執行和賠償,電子合同的數字化印章和簽名的法律效率,電子數據的證據力,交易雙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交易的監督及違法交易行為的處理等,都需要盡快加以明確和規范。

2.完善電子商務交易體系。由于電子商務主要是在互聯網上進行的,因此必須具有一個安全、可靠的互聯網環境,以保證交易安全。首先,完善建立互聯網站、網頁、從事網上經營活動情況的備案工作,建立各地電子商務主體信息數據庫。其次,建立統一安全技術標準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建立嚴密的客戶認證機制和安全管理機制。再其次,加強對電子商務主體的網上經營活動的監測工作,有效實施網上監管。

3.建立社會誠信體系,倡導以德經商。要通過廣泛的社會宣傳和有力的市場監管措施,增強公眾的網絡經濟意識和信心,以建立信用體系和加強信用監管為手段,以健全法規和制度為支撐,促進誠信經營,防范交易風險。通過行業誠信自律機制,強化守信意識和誠信自律,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企業和個人信譽等級認證制度,加快建立權威性的信譽認證中心和電子商務信譽等級數據庫,對企業和個人進行信譽記錄、評測及信用等級認證、發放數字等級證書,以保障電子商務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篇(6)

論文提要:逆向物流是指所有與資源循環、資源替代和資源回用有關的物流活動,在循環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本文分析河南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從政府、企業、公眾等三個方面給出對策建議。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黨和國家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逆向物流是與正向物流(即傳統意義上的物流)相對立的一個概念,指所有與資源循環、資源替代和資源回用有關的物流活動,由于能夠有效解決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兩大問題,因此在循環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河南近年來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為企業逆向物流體系建設提供了保障。

一、河南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現狀

目前,在經濟發達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嚴重的環境問題及人們全新的資源環境觀念和經濟觀念的不斷演變,使企業逆向物流有了巨大的發展。積極應對逆向物流的企業也從中獲得了新的競爭優勢,并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例如,柯達公司每年從20個國家收集5,000萬架一次性相機用于制造,不僅擁有了與其他公司的同類產品無與倫比的價格競爭優勢,更從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在我國,逆向物流起步較晚。

就河南的情況來看,2006年政府頒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0年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比重要明顯增加。為實現該目標,應引導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實施綠色再制造工程、加快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系統、探索建立生產者和消費者合理分擔處理費用的責任制度。這些政府主導型的社會逆向物流體系在推動河南循環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河南企業逆向物流提供了發展思路。然而,通過與其他省份的比較可以發現,目前河南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僅僅集中在正向物流領域,關于河南企業逆向物流建設的成果還很少見,僅有河南油田精蠟廠、鄭州益華貨運公司等個別企業報道說開展了逆向物流活動,并據此創造了效益,但其考慮問題都是以政府立法的限制作為出發點的,逆向物流實踐無法滿足循環經濟的要求。

二、河南企業逆向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對企業逆向物流存在認識誤區。經過調研發現,大多數企業對逆向物流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主要表現在:第一,生產企業對回收責任的意識淡薄,認為產品一旦售出,所承擔的責任就結束;第二,企業只意識到逆向物流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對它的經濟效益卻少有認識。多數經營者迫于環保法規和社會公眾的壓力,已經認識到逆向物流運作的必要性。但是他們認為,運作逆向物流的投入大于產出,沒有經濟效益。

2、逆向物流業務與常規業務沖突。回收品或退貨品的逆向物流流程有時會同常規產品的正向物流流程重疊,這兩種業務在庫存、運輸、配送和加工等環節都可能會相互沖突,并且由于逆向物流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會對供應、生產、營銷、財務等業務帶來不確定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干擾常規業務的順利運轉,結果必然會導致企業整體生產效率的降低,企業經濟效益的滑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多數企業一般會先顧及常規業務的需要。

3、缺乏逆向物流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在企業逆向物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逆向物流顯著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因此建立為企業逆向物流服務的資訊系統,提供準確、充足的回流產品信息流對逆向物流的順利完成十分必要。但目前由于河南企業重視不足,資金投入更是少有,以及逆向物流本身的復雜性對信息系統的柔性化要求很高,因此難以在傳統物流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擴展。

4、缺乏資金和人力資源支持。逆向物流回收處理中心的建設、處理設施的配置及信息系統的研發都需要大量資金,并且資本回收周期很長,對企業來說,不能不考慮投資的風險。這種高投資帶來的高風險是影響企業逆向物流有效實施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逆向物流系統的建設與實施,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但目前河南大多數企業的資金和人員主要還是用于正向物流。

三、河南企業逆向物流發展對策

1、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的政府機制。政府在發展逆向物流過程中具有先導性作用,政府層面主要是提供企業逆向物流活動開展的制度安排,其首要目標是激勵企業開展逆向物流活動,同時促成供應鏈成員間的合作。

(1)激勵機制。由于環保法規的約束,企業必須通過產品回收減少產品對環境的危害,以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然而,產品回收卻不一定能帶來經濟利益,甚至造成虧損。政府這時通過實施經濟政策,給市場主體一定的經濟刺激,盡可能使企業的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入,提高逆向物流的水平,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例如,河南政府可以給予建立逆向物流的企業稅收的減征或免征;對未建立的企業征收污染稅;實施許可證交易;對建立逆向物流系統的企業實施優惠的信貸政策,還可以實施低價用電、政府給予經濟獎勵、政府貼息等等,這些都是政府分攤逆向物流系統成本的方式。

(2)技術研發與人才引進。對回流的物品加以有效利用或銷毀需要相應的技術和設備,如再制造技術、分解技術等,河南在此領域還很欠缺。目前,應重點組織開發回收處理技術、綠色再制造技術等,努力突破技術瓶頸,提高回收處理效率,降低回收處理成本和環境污染,促進逆向物流的健康快速發展。由于物流人才相對較為匱乏,河南政府應注重這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如鼓勵高等學校在相關專業開設逆向物流方面的課程,加強技能的培訓。

2、企業逆向物流的正向化機制

(1)在正向物流階段,完善產品設計,減少產品回流。一個系統化的物流體系應是預先考慮逆向物流的正向物流。如在正向物流的產品設計階段,就應考慮如何使回流產品后續處理更加容易,以便于產品的回收再利用;在對流通過程中的包裝物設計上,盡量減少利用資源而不僅僅強調包裝的回收和重新利用。

(2)利用正向物流管理系統,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系統。在正向物流管理系統中,廣泛應用的先進技術,如條碼技術、數據庫技術、GIS、GPS、EDI技術、網絡技術等都可用于逆向物流信息系統的建立。構建逆向物流信息系統可以自動采集回流物品信息,進行歸類和分別處理;可以跟蹤回流過程及處理成本,及時分析回流原因,統計回流商品的回流率、再生利用率、庫存周轉率等。同時,基于EDI技術的信息系統還能實現供應鏈上節點企業共享退貨信息、服務信息,從而加快逆向物流的分流速度,為河南企業節約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

(3)結合正向物流運營方式,選擇合適的逆向物流運營方式。企業的正向物流主要有自營和外包兩種運營方式,同樣我省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產品特點、在供應鏈中的位置、應負擔的回收義務、逆向物流方式、運輸及倉儲成本等具體情況選擇適合企業的逆向物流運營方式(主要有自營、聯營和外包三種方式),以便企業能全面規劃物流體系,使正向與逆向物流體系匹配。

3、企業逆向物流的監控機制。設計監控機制的目的是對河南企業的逆向物流實踐進行監督和評估,督促企業主動和有效實踐,提高自律聲譽。在具體設計監測指標體系時,應全面地描述企業逆向物流的活動、渠道節點、反應速度、研發投入支出、顧客反應等因素,綜合考慮逆向物流的成因、分類及企業逆向物流的環境因素與驅動因素等。在此指標體系下,河南企業再結合自身經營狀況、發展目標等其他各方面指標,就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監測、評價企業的逆向物流狀況。

4、企業逆向物流發展的公眾機制。公眾層面上,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擴大公眾參與的基礎。公眾參與的內容主要包括:社會個人或團體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自律、監控他人和企業的違規行為、通過輿論的理論宣傳和培訓公眾的環境意識。特別要發揮河南行業協會的積極作用,發揮其作為非正式的社會制度對企業間合作的促進作用,通過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協作,及時制止企業的違規行為。同時,由于打擊違規行為很大程度上還是隱性的,即通過減少違規方的未來市場機會來實現。所以,要通過社會輿論來提高監督和警示作用。此外,還要加強對消費者的環保知識培訓,使其意識到規范的回收處理流程,以更好地幫助企業開展逆向物流活動。

四、結束語

本文針對河南企業逆向物流活動開展乏力的現狀,在借鑒國內外理論研究成果和成功實施逆向物流企業經驗的基礎上,從政府機制、逆向物流的正向化機制、監控機制和公眾機制等幾個方面提出了河南企業開展逆向物流的對策和建議。總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企業應該且必須承擔起應負的責任,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而努力工作,實現“生態中原”。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春霞,陳宇,余志斌.循環經濟下物流體系的重構[J].物流科技,2005.28.

篇(7)

[論文摘要]物流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大的決定和制約作用,第三方物流成為電子商務物流的主要形式,文章在分析電子商務的發展及其對物流要求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電子商務條件下第三方物流運作體系的構建。

一、前言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結構的重組。作為21世紀主要商業模式的電子商務給各國和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并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為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電子商務的發展給物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的物流速度、廣闊的配送范圍、較強的反應能力、更高的服務水平。第三方物流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電子商務物流運作的主要形式。為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客觀上要求盡快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快捷準時、經濟合理、客戶滿意的第三方物流運作體系。

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近兩年,電子商務發展很快,據賽迪顧問的《2006-2007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年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共實現交易額1.1萬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增長了48.6%。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加快,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對發展電子商務的需求更加強勁。“十一五”時期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10年,電子商務發展環境、支撐體系、技術服務和推廣應用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電子商務服務業成為重要的新興產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大幅提高并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改委,2007)。

一方面,電子商務發展勢頭異常強勁,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助推器;另一方面,物流的滯后制約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發展相比,即便是發達國家的物流,其發展速度也難以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并駕齊驅。電子商務可依靠互聯網解決商流及相關問題,但無法解決物流的主要問題,流通時間與流通成本絕大部分被物流所占有。因此,物流對未來的電子商務及經濟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決定和制約作用。

二、電子商務條件下的第三方物流

1.電子商務對物流的要求。在整個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中,物流實際上是以商流的后續者和服務者的姿態出現的,沒有現代化的物流,任何輕松的商流活動都將會退化為一紙空文。電子商務發展給物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1)物流信息化。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物流的必然要求,通過信息實現對物流的實時把握,有效控制物流系統按照預定的目標運行。(2)物流標準化。其基本原理是統一、簡化、協調和最優化。通過物流標準化加快物流速度、保證物流質量、減少物流環節、降低物流成本。(3)物流效率化。在物流活動中,要求廣泛使用先進的物流技術,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的物流設備,高效率地開展物流作業。(4)物流規范化。即明確物流主體的權利義務,規范物流主體的行為,實現物流主體之間的有序競爭,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5)物流柔性化。柔性化是以顧客為中心,對顧客需求做出快速反應,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物流需求。(6)物流國際化。電子商務打破了時空限制,面對全球大市場,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從全球市場獲取原材料,在世界各地組織生產,并將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物流服務日趨國際化(沈吉仁、王洪波,2006)。

2.第三方物流是電子商務物流運作的主要形式。電子商務物流系統的組建通常有自建和外包兩種。自建物流不僅投資大,而且要求高,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沒有能力自己組建物流系統,即使有能力,也要面臨巨大風險。電子商務下的物流運作一般依靠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來完成。對于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而言,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解決物流問題具有明顯的戰略優勢,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擁有物流網絡。第三方物流可在全國各大城市甚至全球必要的地區建立物流網絡,電子商務交易到哪里,商品就配送到那里,從而擴大商機,贏得市場,能適宜電子商務柔性化的物流需求及國際化商務運作。(2)可實現物流規模效益。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資源,統籌多個用戶和供應者的物流,很容易匯集成較大的流通規模,實現低成本的物流運作。(3)具有技術優勢。第三物流擁有一定的信息技術與專業技術基礎,擁有較豐富的物流運作與管理經驗,有利于為電子商務提供專業化的、高效率的物流服務。(4)可減少電子商務企業對物流的投入,使其能更好地將有限的資源集中用于核心業務,培育核心競爭力(杜文、任民,2004)。第三方物流是電子商務物流的主要形式,同時電子商務為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外在的動力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相對落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物流技術薄弱,物流的效率低、成本高,物流市場秩序混亂,難以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

3.電子商務條件下第三方物流運作體系結構。第三方物流為了能為全球電子商務客戶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達到快捷準時、經濟合理、客戶滿意的目的,需要不斷開發、應用物流技術,建立完善的物流網絡,形成反應靈敏、步調一致、信息溝通快捷的第三方物流運作體系。第三方物流運作體系具體應包括以信息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統,以標準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標準化系統,以規范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法律法規系統,以效率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技術系統,以柔性化、國際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網絡等內容。

三、電子商務條件下第三方物流運作體系構建的主要措施

1.建立以信息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統。物流信息系統被譽為物流的中樞神經。它是通過對與物流相關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儲存和傳遞來達到對物流活動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為企業提供信息分析和決策支持的人機系統(彭揚,2005)。在物流活動中,物流各環節的緊密銜接和協作配合,需要通過信息予以溝通,物流信息的任何延誤或阻塞,都將造成物流的混亂局面。物流的信息化運作是各項物流功能得以實現的核心和關鍵。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有以下要求。(1)根據電子商務物流的要求,合理規劃和設計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充分發揮物流信息在制訂有關物流活動計劃及組織實施物流過程中的調控作用,支持物流分析決策及戰略規劃。(2)將信息技術切入第三方物流的業務流程,以實現對物流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組合與高效利用。例如,采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全球移動通訊技術(GSM)、地理信息系統(GIS)、數據庫、Web技術和計算機網絡通信等現代高新技術,有效支持電子商務物流作業和配套管理工作,使參與電子商務的交易各方能夠通過信息系統及時、準確地獲取、查詢、處理相關的物流信息,合理組織業務流程,確保貨物安全、準時運達目的地,實現物流運作的可視化、快速化和系統化。(3)加快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通過對交通流背景資料、物流樞紐、政府部門間等共用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及處理,為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統完成車輛調度、貨物跟蹤及運輸計劃制定等各類功能提供支持,以確保用最低的物流總成本實現系統對用戶的服務承諾。

2.建立以標準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標準系統。物流標準系統是實現第三物流標準化運作的基本保證。它包括物流各類設施設備及專用工具的技術標準,也包括如包裝、倉儲、裝卸、運輸等物流作業標準以及物流信息標準。電子商務條件下的第三方物流需要對運輸、倉儲等各環節的資源進行高度整合,實現作業的有效銜接,因此,對物流標準化程度要求很高。盡管我國已經建立了一些物流標識標準,如《物流術語》、《商品條碼》、《儲運單元條碼》、《數碼倉庫應用系統規范》等,但這些標準仍不完善,且應用推廣存在嚴重問題,特別是標準化管理分屬于不同的行業和部門,增加了標準協調的工作量和管理難度,阻礙了物流標準化的推進,難以實現物流的標準化運作,如海運和鐵路運輸各有其自身的集裝箱標準,使得海鐵聯運必須經過再次拆箱、裝箱后才能實現,不僅造成包裝成本以及儲存費用增加,而且降低了物流系統的效率(劉春梅,2007)。物流標準系統的建立有以下要求。(1)首先要做好物流大系統的基礎統一標準工作,例如計量標準、物流模數尺寸標準、集裝模數尺寸標準、物流用語及核算統計標準等,這是實現物流標準化運作的前提。(2)對國家已頒布的各種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修訂及完善,以使各種相關標準協調一致。

(3)加強物流標準的協調和組織推廣工作,實現標準的統一歸口管理。(4)我國在推動和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過程中,應力求使本國物流標準與國際物流標準相一致,從而降低因標準化系統不統一所造成的損失,將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與我國物流標準化發展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一整套既適合中國物流發展需要又與國際慣例接軌的物流標準化體系。

3.建立以效率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技術系統。物流技術系統涵蓋了整個物流領域的各種基本活動的專業技術和管理技術,從技術的科學原理來看,包括物流機械技術、物流信息技術、物流電子技術、物流自控技術、物流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等;從功能活動來看,包括運輸技術、倉儲技術、裝卸技術、包裝技術、流通加工技術及物流信息技術等;從技術形態來看,包括物流活動所需要的設施、設備、工具等硬技術和信息網絡、物流規劃、物流系統等軟技術(黃華峰,2007)。物流技術的改進和創新是推動物流發展的重要動力源。第三方物流開展高效率的物流運作,快速準確地完成物流配送任務,離不開先進物流技術系統的支撐。我國現階段物流技術相對落后,物流技術系統的建立需在以下幾方面予以加強。(1)促進外源技術內源化。即物流企業在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裝備的同時,應予以消化吸收再創新。(2)切實增強企業的技術開發與自主創新能力,物流企業是技術開發的主體、技術創新的主體和推廣運用的主體。(3)充分發揮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使之成為物流產業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的重要載體,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4)政府在政策和財力上予以扶持。例如,制定物流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加大物流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監管力度,優化創新環境等。

4.建立以規范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法律法規系統。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規系統既為國家的宏觀管理提供了依據,也為企業的微觀活動提供了準則。目前我國的物流法律法規大體包括三類:法律、行政法規及部頒規章,對物流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些法律法規從內容和行業管理上分散于海陸空運輸、消費者保護、企業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別制定的有關規程和管理辦法。許多是在不同時期由不同部門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的,形成多頭而分散的局面,缺乏統一性、操作性不強、法律效力低,難以整合物流各環節和各功能之間的關系,結果物流市場混亂,形成無序競爭(魏方,2007)。現階段我國物流法律法規系統的建設需遵循國際慣例,結合我國經濟體制的特征以及物流發展的客觀實際,借鑒國外的相關立法經驗。例如日本制定的物流法、美國對物流業者的審批制度等。需要用系統化思想和現代物流理念制定系統、完善的物流法律,明確物流主體的權利義務,規范物流主體從事物流活動的行為,調整物流主體之間的市場關系及物流主體與勞動者、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等,促進第三方物流以最佳的結構、最好的配合,充分發揮其系統的功能和效率。

5.建立以柔性化、國際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網絡。物流網絡是由多個物流節點和聯系節點的連接共同構成的網狀配置系統。從服務功能看,包括運輸網絡、倉儲網絡、配送網絡等;從服務范圍看,有企業內部物流網絡、企業外部物流網絡和綜合物流網絡;從運作形態看,有物流組織網絡、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和物流信息網絡(鞠頌東、徐杰,2007)。建立以柔性化運作為核心的物流網絡可從三方面入手。(1)完善物流組織網絡。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雖然數量多,但規模小,覆蓋范圍有限。因此,可考慮打破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實現物流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整合各地分散的物流資源,盤活存量物流資產,在全國甚至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物流組織網點,滿足電子商務的全球服務與運作。(2)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一是加強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運輸網,對不同的運輸方式進行戰略分工,優化運輸資源配置,形成一個布局合理、競爭有序、四通八達、通暢快捷的綜合運輸網絡體系。二是加快物流結點建設。通過調查生產力布局和物流現狀,考慮其空間布局、用地規模和未來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合理規劃物流中心、物流基地或物流園區,并通過這些結點將各種物流網絡連接起來,形成全國統一、開放和先進的物流網絡。(3)健全物流信息網絡。通過信息的網絡傳輸實現貨物在物流網絡內的實時跟蹤,實現物流信息資源充分共享。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EB/OL].

[2]沈吉仁,王洪波.電子商務條件下我國企業物流模式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

2006,(11):23-26.

[3]杜文,任民.第三方物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135-165.

[4]彭揚.物流信息系統[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83-90.

[5]劉春梅.完善現代物流標準化體系的建議[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7,(4):76-77.

[6]黃華峰.試探現代物流技術創新的方向[J].物流科技,2007,(6):32-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人牲交bbbxxxx|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男女性爽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加勒比hezyo黑人专区|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一精品传媒卡一卡二传媒短视频|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亚洲精品四区麻豆文化传媒|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宅宅少妇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中国极品少妇xxxxx|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草莓视频成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内射极品少妇xxxxxhd| 挺进朋友人妻雪白的身体韩国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成人免费a级毛片| 少妇裸体性生交| 西西人体44rt.net高清大胆 | 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偷看农村妇女牲交|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