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1 16:27:5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揠苗助長教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寓言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往往通過一個短小的故事揭示一個道理,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寓言因其獨特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一位教育名人曾說過:“寓言教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有兒童特點的哲學教育?!钡?,觀察我們語文課堂中的寓言教學,包括一些名師的寓言教學,感覺未能將寓言教學提升到這一高度。以下兩種現象尤為突出:
一是教師把寓言當笑話來教??赡苁强紤]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用的寓言大多內容奇特,主人公往往非常“奇葩”,思維方式和行為結果怪誕離奇,讓人讀了忍俊不禁。或許是因為有趣,我們一些教師把寓言當作笑話來教,著力引導學生發現課文中的有趣之處,并展開交流。學生也把寓言當笑話來學,一味探尋其中的讓人發笑之處,不及其他。如,教學《揠苗助長》,教師要求學生找出農夫做事可笑之處,并表演出來。于是,課堂氣氛異?;钴S。可是,因為缺少深入的思考,學生的體驗是膚淺的,所得是非常有限的,更談不上思想的啟迪。
二是把寓言當成擴寫材料。大多數寓言篇幅短小,語言簡潔平實。一些教師不去思考寓言為何有這樣的特點,并引導學生認識感知它的魅力,反而把寓言當成擴寫材料,讓學生去找擴寫點,在課上進行補寫、續寫、擴寫練習。能在教材中找到“不足之處”,學生也比較興奮,于是,閱讀課變成了寫作課。在教師的引導、鼓勵之下,學生交流寫作內容時也很興奮,甚至激動——感到自己超越了作者,超越了教材。如教學《揠苗助長》時,有的教師就讓學生在課文中找擴寫點,并進行擴寫練習。于是,學生著力刻畫農夫守望莊稼時的焦急,揠苗時的細心、認真、辛苦,回家后的喜形于色。聽學生讀著內容具體、語言生動的作文,教師表現出的是滿意與滿足,卻不去引導學生反思:作者為何不這樣寫。
為何會出現以上現象呢?是我們教師對寓言缺乏深入的思考與理解,沒有能從文本特點出發設計教案、實施教學。教學寓言時,以下兩點是必須認識到:
一、貌似荒誕的寓言來源于現實生活
不少寓言故事中主人公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結果十分怪誕,敘述的事情十分離奇,似乎在現實生活中很難見到。其實不然,這些被諷刺的人與事正是來源于現實生活。如《刻舟求劍》中的楚人,不懂事物的發展變化,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讓人啼笑皆非。生活中墨守成規,不能與時俱進的教條主義者難道少嗎?不少人甚至成為社會變革的巨大阻力。很多寓言出自古人的作品,這說明一些貌似荒誕的人和事從古到今一直存在于生活之中。這些寓言的作者們不但敏銳地察覺到了,而且“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短小的故事揭示出來,讓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時掩卷深思,得到警示。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幫學生建立寓言故事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他們知道:我們自己一不小心也可能會成為故事中的人,或做故事中的事。只有這樣,寓言教學的人文性才能真正得以體現,也才有可能成為“一種有兒童特點的哲學教育”。
二、內容的呈現形式與表達目的相適應
為什么大多數寓言篇幅短小,語言簡潔平實呢?這其實是由其表達的目的決定的。作者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道理,而不在于鋪陳故事情節。讀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把握故事內容,明白其中寓意,是作者所要達到的效果。正是這種短、平、快的特點,讓寓言廣為流傳,經久不衰。這對于我們的作文教學,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一些教師一味要求學生的作文要內容具體、語言生動。結果,不少孩子的作文語言堆砌,情感虛假,不知所云。其實,小學生學作文,首先應該學習怎么根據自己的目的,把話說清楚、說明白,讓人讀得通,看得懂,然后再去追求具體、生動。學生如果確實具備了較好的語言基本功,教師就要指導他們選擇與寫作目的相匹配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在教學寓言時,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合適的練習,引導他們感悟或學習寓言表達上的特點,不能讓學生誤以為篇幅短小、語言平實是寓言的缺點。
基于以上思考,我以《揠苗助長》為例,設計教學過程如下:
一、檢查自學,初解課題
1.揭題,要求學生自學課文。
出示自學要求:
⑴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⑵自學生字新詞。
2.檢查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出示生詞:
宋國農夫 十分焦急
筋疲力盡 興致勃勃
納悶 枯死
指名讀,正音。
3.檢查課文朗讀。
請4個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出示:宋國有個 ,因為想讓 ,就把 ,結果 。
4.這個故事的內容,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
。揠苗助長的——揠,意思是 。所以,揠苗助長也就是—— 。
二、入情入境,感知文本
(一)農夫的“急”
1.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怎樣的農夫。(板書:急)從哪一小節最能看出農夫是個急性子?(出示第一小節)
2.學生自由讀第一節,從這一小節的哪些詞語特別能看出農夫的急?在下面畫上橫線。
3.交流:為什么畫這些詞?(抓住“天天” “巴望”“總覺得”“一點兒也沒有長”“十分焦急”,引導學生體會農夫的焦急)
4.指導表情朗讀。
5.從第二小節感受農夫的急。
6.回顧學法,引導學生用先找關鍵詞語,再讀好詞語,然后讀好句子的方法繼續學習第二節。
7.交流。抓住 “筋疲力盡”想象農夫累成什么樣兒,引導學生換用四字詞語來說一說,想一想為什么會累成這樣。
8.換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手中的一棵小禾苗,你這會兒想對農夫說什么呢?
9.小結。大家比農夫更懂得植物生長的規律。
(二)農夫的“傻”
1.要求學生思考第三、第四小節該怎么讀,同桌討論,練習。
2.交流。
(1)理解“興致勃勃”。要是農夫想要告訴兒子:“經過一天的勞動,每一棵禾苗都長高了。”這句話該怎樣讀?要是他想要告訴兒子:“一天的時間禾苗長高了很多?!庇衷撛鯓幼x?讀出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2)明白農夫的錯誤行為。過渡:不管農夫是怎樣說的,我們都感覺到,農夫雖然很累,但是,心里卻是喜悅的??墒牵膬鹤訁s很——(納悶)為什么?看來,他的兒子也知道植物的生長規律是不可違背的。齊讀最后一節。
3.體會農夫的“傻”,思考農夫拔禾苗的目的是什么,結果是什么。(板書:枯死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用一個字來評價農夫。(板書:傻)
4.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感受這種現象的普遍性。
三、聯系實際,明白寓意
1.讓學生編故事講一講。
出示一幅果農使用膨大劑導致西瓜爆裂的漫畫。
有個 ,整天想著要讓 ,心里 。
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就 ,給 ?;氐郊依铮?。
過了一段時間,他到田里一看,發現 。
小結強調:用了很多膨大劑。瓜農和農夫一樣,是個急性子的人,他們都違背了自然規律,結果做了傻事,看來這種現象可真不少!
2.引導學生思考。
讀了寓言故事,還有老師與大家分享的這幅漫畫,結合我們生活中許多急于求成的事例,你有什么收獲?
3.小結,升華感悟。
看來,禾苗有禾苗的生長規律,西瓜有西瓜的生長規律,孩子有孩子的成長規律……
四、復述故事,作業鞏固
1.復述故事,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廣大英語教師以新的教學思想與理念武裝自己,英語課堂教學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但同時,當我們走進課堂時,我們也會發現很多英語教師的教學沒有真正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課堂教學或多或少地留有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影子,違背人本思想的現象時常會出現。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看到的現象作一個總結,希望能引起我們廣大英語教師的足夠重視。
一、英語課堂教學違背“以人為本”思想的主要體現
1.課堂教學標準過于統一
作為教師我們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教師的教學標準過于統一。我們常常習慣于對一節英語課制定一個統一的教學目標。但實際上,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一個班級里學生的水平并不是整齊劃一的,我們制定的教學目標對于學習好的學生來說是可以達到的,但對于那些中等生和學困生來說,有的教學目標肯定很難實現。教學標準統一是教學簡單化的體現,它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我們的英語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活動設計要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按照個人的能力、潛力、興趣來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因此,我們英語教學標準一定不能過于統一,我們要把學生看做是“自然人”,我們在課堂上要多為學生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他們去發揮自己的想象,有創新的思維。
2.太看重課本和太依賴教案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會聽到教師這樣的抱怨:課本內容太多,教學任務在學期結束前完成不了。其實這就是太看重課本的一個表現。實際上課本并不是教學的一切,課本內容學完了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并不一定提高。相反,我們的教學應該從實際出發,以一種開放的、發展的、變化的教學理念去展開教育教學活動。依賴教案是指教師上課墨守陳規,嚴格按照教案上的程序組織課堂教學。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看似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實際上學生是否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了想要學到的知識內容,教師卻很少去關心這個問題。我們只知道去完成教案上的教學目標,并沒有從實際出發,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開展和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所以說這樣的教師關注的是教案,而并不是學生。
3.太注重“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這一教育理念并沒有錯,但在我們以高考作為指揮棒的今天,精英教育卻在實際上偏離了正常的軌道。為了考上大學,為了能在各類競賽中取得好成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拔高教學目標與要求,這種揠苗助長的教學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我們并不否認所謂的“精英教育”,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但是這往往是以犧牲一大批普通學生為代價的。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往往會以一種近乎于苛刻的手段去要求學生,孰不知學生也是普通人,他們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我們的教學應該要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嚴”但要有分寸,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如何具體落實與實施“以人為本”的思想
1.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
教師要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思想來武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上面我們提到的種種現象就是因為我們有些教師的思想并沒有真正跟上新課改的步伐,或者沒有真正領會“以人為本”的實質。因此,我們要積極轉變觀念,更新思想,相信學生能通過學習做到自我發展,只有這樣教育教學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同時,我們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與方法,科學并高效地組織英語課堂教學,努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互信,為我們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
2.努力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職業教育;專業發展;入職困惑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0-0025-02
改革開放接近四十年,中華大地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駕齊驅?!秶抑虚L期規劃綱要》中強調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緊迫性。通過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百所國家示范重點院校的建設和各省對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設的落實過程,我們看到的是一所所規??涨暗慕虒W樓、實訓樓高聳的具有現代化氣息的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教育的教學設施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但我們職業教育者并沒有因此而喜悅和滿足,因為我們看到了短板所在,有了超群的硬件條件必須要有軟件條件匹配才能真正將中國的職業教育帶入世界職業教育強者的行列。一個國家的教育分三大層次,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A教育是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石,這點大家一致認同。從家長的角度往往很重視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認為讀書是為了出人頭地,因此職業教育在這樣的理念中只扮演了靠邊站的角色。職業教育培養的是藍領工人,多半是考不上高等教育層次的接受職業教育。家長觀念的固化造成了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不正確,全社會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和誤解,以國家層面來扶持和發展職業教育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因此可在政策上加大鼓勵,經費上擴大投資。我們作為職業教育人,要辦國家滿意、人民認可的職業教育是每一位職業教育人的職責和使命。硬件條件已經創造,作為軟件條件,職業教育師資力量需要進一步培養。
陶行知老先生說過,“職業教育的師資可以來自行業”。筆者所在的學校專業教師數百人,行業來的教師只有十幾人,所占比例小于10%。大部分教師是走出大學校門立即跨進職業教育學校的大門,這樣的教師具有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以理論為主,遠遠滿足不了職業教育的動手能力的需求。教師績效工資的門檻等眾多因素決定了愿意從行業轉做教師的人極其稀少。一年又一年的畢業季,給職業學校也增添了新活力。
葛某,今年剛從學校畢業,在筆者任職的學校擔任專業課教師。他手頭的工作是任教兩門專業課的教學工作,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工作。職業學校的“特色項目”――技能比賽他沒有參加。領導考慮到他要適應工作的節奏,雖然有培養新人的迫切需要,但為了避免“揠苗助長”的惡果,盡量讓葛某在入職的第一年以熟悉業務為主。由于葛某是建筑類相關專業畢業的,沒有經過專業的師范訓練,對教育教法心理W的東西一無所知同,甚至連基本的教學環節都只能從自己做學生的經歷中獲取。為了獲得合法的教師資格,他必須通過《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概論》、《教育法教程》四門課的考試,普通話通過二級乙等的考試,并且通過說課的環節后才能取得教師資格證書。這四門課的學習以及普通話的考試都是葛某利用工作任務以外的時間完成的。按照筆者的經驗,每天晚上備課以及復習備考成了入職第一關的必備科目。學校對所有教師是有考核指標的。這個考核指標針對的群體是全部在校的教師。不分新入職的還是入職二十年的,例如教案的要求,上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要求,等等,這些無疑會增加新入職教師的壓力和負擔。老教師有老資本可以啃,至少教案只要稍微變動一下便足夠應付學校的考核,但是葛某每兩個課時寫一份教案,兩門課的話,備課量要加倍。信息化的時代帶給教師的便捷手段是備課所需的資料可以從網絡中獲取,但是作為一次課堂的教案這個資料仍然需要消化和整合。消化整合都是需要經驗和時間的,作為新入職的教師,無疑葛某的職業生活是忙碌的。
按目前的形式,教師資格證的培訓往往作為職業教育新任教師入職培訓的第一個階段。站在年輕教師的角度,四門課僅靠幾個周末的集中上課劃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筆者認為信息化的時代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授課,主管部門可以開發網絡課程,將一門課的知識分成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小的學習片段,就像電視劇一樣。新教師學習這些知識時是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進行整體的學習和鞏固,這個學習效果已經在蘇州市教師《聚焦網絡課程》學習中成功實現了。說起這個教師資格證的考試制度,筆者又提出疑問:現在的模式大概是師范院校畢業的學生取得教師資格證,非師范院校畢業的學生要去考四門課,通過后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這本身無疑義,但是如果中小學教師的教師資格證和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資格證畫等號,這是不對的。筆者認為這兩者在將來有所區分,至少在職業教師的教師資格認定方面要加技能的因素,這樣更貼近職業教育的實際需要。顯然,新任教師入職培訓既不同于職前培訓,也不是單純的在職進修,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排有序的培訓計劃?,F在這種考完教師資格證就什么都不管,將新教師當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用的現象在各個學校內屢見不鮮。新教師遇到問題就問問同行,同行也無法解決的就只能靠自己。除了教師資格證的培訓尚有人安排和上課,屬于有人在前引導,后面跟著走就可以的。有的學校雖然也安排“一對一”的導師制,但是大多數是形同虛設。筆者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經驗提議,在進行完“教師資格證”的培訓后,新任教師要跟隨老教師聽課,一門課堅持聽一個學期,這樣無疑會加重老教師的壓力,但是作為骨干教師應該引以為豪,這樣新任教師才能真正從老教師的課堂上得到幫助和啟發。新任教師在聽課之余的精力是要研讀多本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例如《有效教學十講》、《有效教學方法》、《可見的學習》、《卓越課堂管理》等,正好彌補非師范的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缺陷。在閱讀這些理論的同時,一邊可以用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的方式去考核新任教師到底讀了沒有,一邊可以結合新任教師未來所受課程布置其編寫教案。
這樣一來新任教師通過第一學期有了理論功底,在第二學期,新任老師的培訓就應該為技能服務了。第二學期的新任教師培養技能方面有兩種途徑:一是去企業學習,二是在校內跟著技能比賽組學習。目前,雖然有教師去企業學習的實施計劃,但是覆蓋的是極少數群體。筆者所在的系部專任教師有40余人,只有3位教師獲得過全脫產的在企業學習一學期的經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學校不愿意輕易放出去學習,這樣學校工作就無法順利完成;二是沒有制度的規定,企業不愿意接受教師培訓的任務;三是教師本身沒有源動力。第二學期應該積極鼓勵新任教師去企業學習,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出臺政策,聯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一起完善制度,將新任教師到企業學習的工作形成常態化。除了去企業學習職業實踐知識之外,第二種途徑是跟隨校內技能比賽組進行學習和訓練。現在職業學校將技能比賽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新任教師學習和提高學校是歡迎的。技能比賽鍛煉了一代又一代的金牌選手,其中教練是功不可沒的。新任教師開始從參賽教師的角度切入,經歷幾個學期的錘煉,最終會成長為“金牌教練”,這樣就避免了學校在比賽時無教師梯隊作為后續保障。老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新教師能一門心思鉆研技能比賽,這是兩全其美的事。
歷了一學年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和動靜結合的入職訓練,新任教師從心理到身體上都適應了學校的工作節奏。在課堂教學上,新任教師雖然不熟練,但也算是胸有成竹;在實踐上,新任教師可以底氣十足的開展實踐教學。
參考文獻:
[1]韓云鵬.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定標準研究[J].師資建設,2012,(34):55-58.
[2]高爽.入職初期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9):62-64.
[3]鄭秀英.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0.
Confusion and Eliminating Measures of the New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Building Professional
CHEN Xiao-yan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Communications,Suzhou,Jiangsu 215104,China)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語言 無志語言
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教師基本是由班主任兼任,一個語文教師,不但要抓好全班的教育,更主要的是傳授給學生知識,因此教師語言對學生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剛開始接受規范教育,傳給他們第一聲的語言,就在他們腦子里留下了難以磨掉的印象。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者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币肷虾妹抗澱Z文課,除了對教材內容的熟透,認真擬寫教案,了解學生外,還必須在語言上狠下工夫,必須準確、標準、規范、鮮明、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都要用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求知欲。尤其是語文教師的口頭表述能力、思維邏輯性、駕馭語言的技能技巧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一、有情感的教學語言
建立充滿情感的教與學雙邊關系,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能讓學生置于一種情感激發、陶冶的氛圍中。教師要深刻體會到教材的內容思想,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充分發揮情感的作用,把美的情感融化在課堂的教學語言中。
教師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使學生對所要學的內容感到好奇、興趣,進而全身心投入,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如教學《海底世界》一文,教師要用充滿情感的語言進行導讀,激發學生對海底深處的奇妙景色產生興趣。誰也沒有去過海底,可在教師那充滿感情的語言中,學生產生聯想,在海底深處傾聽海底動物的竊竊私語,探尋無窮的奧秘。
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力。教師用有情感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受、去想象、去理解,幫助學生憑借想象走進作品所描述的那個看得見、摸得著、有聲有色的世界,去領悟文章的內涵。
再次,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有助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教師應該深刻體會教材的思想內容,用飽含感情的語言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思想感情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例如講授《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教師用深沉緩慢的語調介紹總理的豐功偉績,并且朗讀全文,同學們耳聽沉痛的音樂和教師充滿感情的語音,頭腦中再現當年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悲痛場景,課堂上鴉雀無聲,或隱隱聽到抽泣聲,真正把學生引入到課文內容的情景中。
二、課堂教學語言要把握輕重緩急,抑揚頓挫
教學語言雖不同于戲劇中人物的對話、對白,但同樣要求吐字清晰,正確把握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從而達到準確、鮮明、生動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對課文深入理解,注意句子的停頓和聲音的快慢、輕重、高低的變化,使教學語言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助于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如《我的戰友》一文中有兩句話:“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鐘頭,才漸漸熄滅?!薄翱纯磿r間,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30分鐘?!鼻耙痪溆玫统辆徛恼Z調,讀出烈火對同志的無情,在他身上足足燒了半個鐘頭,才漸漸熄滅,時間過得那么慢。后句用強有力的語調,讀出戰士們的勇猛,為戰友報仇,狠狠打擊美國侵略者,一場戰斗才用30分鐘,時間過得那么快。一位好教師的語言,不僅能給人以知識,而且能給人以啟迪,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反之,平鋪直敘、毫無語調變化的語音,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或煩躁不安。
三、無聲語言在課堂的體現
教師可通過臉部表情、體態、手勢、符號、步態等進行非語言性思維和感情交流的手段表達情緒、情感和態度,把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融為一體,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當教師用藝術的語言講課,加上體態、手姿表現,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
運用手勢、符號作為有聲語言的輔助手段來豐富有聲語言的表現力,使學生得到諸如提示、贊許、警告、制止等信息,這樣既能增強教學效果,又能調節課堂氣氛,更能融洽師生關系。小E,座位靠窗口,上課時眼睛往外看,我見了,并沒有去指責他,而是開玩笑地說:“同學們,請坐好,列車馬上就要進站了,有個同學正在欣賞窗外的美景哩,可不要光顧著賞景而錯進站,一時回不了家?!蓖瑢W們聽了,哄堂大笑。小E趕緊收神,吐了一下舌頭,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意思是說:“那位同學就是我。”同學們笑得更歡了,他自己也跟著笑了。課后他主動來找我,對我說“老師,謝謝你給了我面子,我以后上課再也不走神了?!币粋€手勢,一句小小的玩笑,能起到調節氣氛,緩解矛盾之功效,何樂而不為呢?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素養;語文實踐;課外閱讀;對策
一、引言
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的核心,《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乃至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小學階段是一個人語文素養形成與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應該積極研究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
二、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對策
(一)注重習慣培養,通過習慣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毋庸置疑,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注重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助于使之內化為語文素養。具體而言,語文教師可以考慮要求學生養成三個“一”的習慣,即每天積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在積累一個字的時候,要求學生一定要養成查字典的習慣,準確把握字音、字形、字義;在積累一個詞的時候,要求學生在準確理解詞的基礎上自造一到兩個句子;在積累一個句子的時候,要求學生多積累一些名言警句、歇后語、俗語等。通過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助于培養小學生掌握好基礎的語文知識,提升其語文素養。
(二)注重誦讀訓練,通過誦讀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而清代王筠俄提倡在讀書時要“取其多”,即擴大閱讀面。因此,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多閱讀,除了教材外,還要多閱讀課外書籍,擴充學生的閱讀面。對于一些經典名篇,還應該要求學生誦讀,使其通過大量的誦讀來積累知識、培養語感,使其逐漸學會專注于文本的意境之中。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將無聲的文字變成了有聲的語言,在誦讀中,學生會主動地理解、記憶這些文字中所包含的內在信息,進而感受到文字中的真善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的是誦讀訓練,并非學生記憶了多少、理解了多少,針對一些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也應該理解,畢竟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誦讀的過程中,除了要做好引導的角色外,還需要扮演好糾正的角色,對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出現的諸如死記硬背的現象應該及時糾正,幫助其更好的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能夠獲得文字所包含的內部信息,進一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三)注重作文訓練,通過作文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寫作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體現,因此,注重對小學生的作文訓練,對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至關重要。而寫作能力,得益于不斷的寫作訓練,教師應當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做好“量”的積累,在寫作中才能給做到信手拈來、厚積薄發,如前文所提到的,名言警句、歇后語、俗語等,都能給為文章增色不少。在作文訓練的指導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寫作習慣的培養,包括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勤于動筆、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等習慣。因為,寫作是寫作者運用其擁有的語言文字及相關知識進行自我思想與觀念表達與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和自我反省并進行創造的過程,而小學生的寫作是最能夠反映其內心世界的,最能給體現其語文素養。語文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寫作訓練、運用所積累的語言材料自由表達、豐富自己的表達、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同時,還需要適當增加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其在寫作中能言之有物、具有真情實感。
(四)注重語文實踐,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過程中,最應該注重的是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興趣的培養,除了立足于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更需要延伸于無限的課外生活中。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徜徉于藝術的海洋,一是可以增強小學生對社會、對自然的了解,二是密切學生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在實踐中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注重課外閱讀,通過閱讀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前文中,筆者已經多次提到,要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須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多積累知識。而知識的積累,主要源于平時的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注重課外閱讀,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可以在每個月、每學期或每學年為學生提供一系列的閱讀書目,讓有書籍的同學與班級內的其他同學互相借閱、分享,這樣既可以讓那些沒有書籍的同學也有書可讀,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在班上形成一種閱讀的氛圍。教師甚至還可以在每堂語文課中抽出一定的時間或者每一周拿出一節課專門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或閱讀交流,并且要求其逐漸養成摘錄、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結束語
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對策外,還應該改變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制定教學目標和設計教案時,要更多地考慮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同時,要認識到習慣的培養并非朝夕之功,是需要經過日積月累才能達到,不能急于求成,采取一些揠苗助長的不理性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小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乃至學校環境都會隨之發生改變,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能夠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去探究、去創新,為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紅梅.關于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培養對策的初探[J].課外語文,2014,02:90.
[2]徐桂芝.淺談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學周刊,2011,11:54-55.
[3]李積英.提高農村小學生語文素養之我見[J].新課程(下),2013,08:43.
[4]尹蘭.開展有效語文課外活動助推小學生語文素養提升[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108.
摘 要: 計算機、互聯網、移動設備、智能終端、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新技術的出現,沖擊著社會及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對全球教育事業而言,從教育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方面說,勢必對固有模式產生沖擊,導致變革,以及新形式、新模式的出現。作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及不同的側重點角度,就信息化條件下國外教學模式變革進行綜合闡述。
關鍵詞: 信息化 教學模式 新變革
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B. Joyce和M. Weil首次提出教學模式的概念,即“由課業計劃、選擇教材、教師活動構成的一種范型或格式”[1]。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特別是進入80年代及90年代以來,全球進行了廣泛而劇烈的教育教學變革。起初,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還強調授課、背誦、作業、考試等傳統教學模式。然而,隨著教育科技信息化、現代化,美國越來越多的學校投入建設光纖網、電視終端,直至網絡學習、衛星通信等教學學習手段之后,現代教育模式徹底出現,學生學習由被動逐漸變為主動,傳統教學模式因而受到巨大挑戰,被迫變革[2]。
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及不同的側重點角度,就目前信息化條件下帶來的國內外教學模式變革進行綜合分析。
一、MOOC教學
MOOC教學模式即大規模網絡公開課,主要來源于高等學府或研究機構,最受關注的當然是世界上頂尖的超一流名牌高校的MOOC課程,可以讓全球學習者在網絡上隨意觀看堪稱神秘的世界名校課程,展示了巨大規模和功能的資源共享和信息開放,名校教堂和名師教堂獲取在信息社會中變得容易和便捷,網絡上的學習者能夠獲得更良好的教育[3]。
但MOOC教學模式的缺陷性隨之逐漸顯現,如任課老師的接受度甚至排斥憂,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難以監控,課業評價不完善,學習主動性與學生興趣的脫鉤,信息資源的海量與選擇困惑甚至迷途等,目前是制約MOOC教學發揮其巨大潛力的瓶頸[3]。
二、微課
微課是隨著拍攝錄入設備或者高清手機錄像功能結合微信、微博等實時互動工具的出現應運而生的,其核心是一段十分鐘以內的微視頻。微課還包含有微教案、微點評等各種信息,共同組成一個動態的教學課堂[4]。
微課主要針對學生在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可移動終端上使用。顯而易見,隨身學習,短小精悍,內容豐富,便捷迅速,直觀易懂,能夠溫故而知新等特征是其主要生命力。微課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重點不突出,知識點零亂,需要老師充分參與并反復審核校對,持續投入熱情[4]。
某些教育學家認為,微課將是未來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教師要充分準備微課件及投入微課加工。微課將是信息化教學改革能夠普遍化、大眾化的有力手段和必要途徑之一[4]。
三、微信教學
騰訊微信平臺擁有許多利于教學互動的功能模塊,包括實時對點交流和會議交流等,因為其主要使用工具為智能手機,所以在人手一部手機的現代社會,使用其便利通信手段可以迅速解決許多問題。其用于教學的主要特性可以總結如下[5]:
1.微信群體交流互動平臺,比如建立班級群、課業群、課程群、考試群組等,可以文字、語音、視頻等在一個群互動等,省去許多空間時間障礙。
2.實時交流,如微信點名、傳輸課堂照片課堂內容、課堂實時問卷、回答問題等,均可利用微信交流。
3.自創微信二維碼鏈接,可以更好地保存、引導、聯系知識點、重要文件、重要鏈接等,具有強大的數據庫能力。
四、遠程教學
信息技術突變對教育最深遠最巨大的影響和意義無疑是遠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革命,遠程教育變得非常便利和必要,是社會物質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最巨大直接影響,遠程教育和社會教育、終身教育變成了社會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深刻嵌入人類的生活中[5]。
我國正逐步加大“互聯網+教學”的教育建設力度,“互聯網+教學”一直被列入教育部的年度工作計劃中。大規模遠程網絡課程的建設,是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重大機會,缺失了這一環節,就談不上信息社會、教育革命的到來[5]。
五、視頻教學
教學視頻使教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形象直觀,知識內容容易理解和掌握,課堂活躍,學生積極。
視頻教學被認為是可以抓住學生注意力的神丹妙藥,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然而,課堂視頻的缺陷命門有可能來源于此,學生對課堂的娛樂化期待傾向和“視頻疲勞”,即容易引起學生的惰性,缺少思考監督[6]。
六、W絡公開課
網絡公開課程目前主要包括[7]:
1.全球高校特別是頂級高校所提供的教育共享大學課程,即MOOC課程。
2.各大網站建設的公共公開網絡課程資源,例如我國的網易公開課。
3.國家教育機構主持或主導的網絡公開課程,例如中國的愛課程網站等。
對學習者而言,網絡公開課資源雄厚、意義深遠,因為這些公開課程既有專業性的,又有科普性的,或者介于二者之間,可以據學習者需求挑選,學習形式可以多樣化。
七、信息技術推動翻轉課堂出現和前進
翻轉課堂起初獲得Salman Khan,Jonathan Bergmann和Aron Sams等人推薦和推動[5][8]。2011年,Salman Khan在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的演講中指出,有優秀中學生課前晚上在家觀看Khan學院的線上教學視頻當作預習或學習,真正上課時間則在做作業,不再需要聽授教師講課,學習困難或遇到問題時再向老師或同學請教,課堂上提出問題進行交流,學習效果不錯。這與傳統的老師白天授課、學生晚上做作業的活動方式正好顛倒,因而被稱為”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翻轉課堂在美國發展很快,普遍獲得美國大中小學認可,這可能與美國原有的靈活、互動、活躍、注重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相吻合或者補強、充實,是在原有的基礎之上的升華或蛻變,變得完美。在美國,翻轉課堂似乎在培養自覺性高、自學能力強的學生方面效果很好,對優秀學生成效突出[9]。
翻轉課堂看起來無疑是一場教育革命,但在中國等其他全球個別地區,翻轉課堂推動的積極性和效果明顯不一,例如可以預見在中國會受到觀念、區域、城鄉、硬件、意愿、接受度等因素的廣泛影響,并且某一方面的影響均會對翻轉課堂的效果產生巨大甚至致命性的沖擊[9]。
八、信息技術推動實驗教學平臺改革
目前高校的實驗教學走向信息化,例如Moodle,Moodle即通用網絡課程平臺,Moodle為教師設計實驗網絡課程,建立模塊庫和課程模型,亦即在傳統的實驗課程中融入信息化互動教學模式[10]。
Moodle的普適之處在于其基于現成的、成功的、易學的模塊平臺,教師不必再充實自己的網頁設計、電腦應用等知識,只需要充分運用或結合自己的理論課程知識,在模塊上操作、更改或填充,即可完成實驗課程設計,成為合格設計者[10],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九、信息技術變革大學生實習、見習訓練模式
有老師發現,實習環節中若引入了網絡、視頻等技能,或許能有效彌補現有的某些缺陷。例如在醫藥學的制劑生產實習教學中,實習的學生或能通過現場實習、觀摩,了解藥劑的生產過程,但是對于諸如生產設備內部結構、生產規范、管理規范、崗位流程,質量控制等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需要利用視頻媒介、網絡手段、技術模擬等方法才能讓學生充滿感性認識,因為甚至有的實習企事業單位生產現場或一線,是不允許外來的或非固定、非經過檢疫的人員隨意進入的[11]。
有的專業教學,甚至是在校內創建虛擬的實習、見習教室,利用網絡、視頻、互動、模擬成像等信息化手段,短時間、小范圍內即可達身臨其境的觀摩效果。例如醫學院校的臨床手術見習課程,有一部分是在校內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手術觀摩實驗室學習完成的。在這里,既有成熟、分類好的手術視頻可供觀看,又有可以聯通到附屬醫院手術室現場的某些即時攝錄平臺實時觀看手術,效果猶如親臨手術現場,能解決大數量的學生見習任務,又不會影響到醫院手術室的臨床工作。這些都是因為信息化、現代化技術革命所能夠帶來的教學變革。
十、信息化社會會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社會實踐活動產生便利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推動及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要求,讓大學生的創業夢想和學業學習矛盾公開化,爭議不斷。筆者認為大部分高校教師或許并不贊成學生或大部分學生在大學階段即投入自身創業或知識技術創新的洪流之中,反對的理由五花八門:不務正業,儲備不夠,資本不足,資源空白,揠苗助長,本末倒置,時間緊迫,精力有限,分身乏術,心理無法承受額外失敗打擊等,讓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活動似是而非,或者非議不斷,胎死腹中。
“互聯網+”現代信息社會的到來,似乎能夠解決這一矛盾,或者稍微磨平針鋒相對的矛盾針尖,利用互聯網和現代通訊、支付手段或許不會花費學生太多的本來用來學習的時間,為不可調和的雙方打通一條雙方都能認可的道路,或者道路之一。
綜上所述,這些教學模式的變革無疑依靠的是現代化信息技術革命性改變而發生的。因此,信息技術革命或信息科技現代化社會的出現,是現代信息化教學模式變革發生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桑青松,王世華.當代西方社會型教學模式理論對高師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教育科學,2003,19(3).
[2]孫秀萍.當代國外教學改革的主要特點[J].山東電大學報,2007(2).
[3]林書兵,張倩葦.我國信息化教學模式的20年研究述評:借鑒、變革與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44).
[4]侯健群.淺談微課在信息化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觀察,2015(12).
[5]李娟.“互聯網+教學”模式在社會工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2).
[6]陳智勇.建立基于流媒體的醫學教學視頻系統[J].科技信息,2007(32).
[7]呼廣順,張小虎.基于“翻轉課堂”共享W絡視頻公開課的設計實踐[J].無線互聯科技,2015(4).
[8]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9]郭鵬飛.國外關于翻轉課堂的理性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5).
[10]楊軼舜,丁越,張彤等.基于Moodle的互動實驗教學平臺在高校中的應用模式實踐[J].技術與教育,2016,30(3).
[11]鄭文云,任福正,李劍,等.新形勢下藥學專業認知實習新要求和新模式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6(2).
本次活動圍繞寓言這種文體的教學特點展開研討?;顒又?,由研修團學員石排福隆小學的李慧婷老師和道滘中心小學的溫見弟老師同課異構二年級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長》,塘廈第二小學屠立元老師和長安第一小學岳林楊老師同課異構四年級的寓言故事《紀昌學射》。四位名優教師精準地把握教學內容、精心地設計教學環節,精彩的課堂教學過程和精湛的課堂教學技藝,贏得了全體聽課老師的頻頻贊許。
在名師課例中,羅才軍老師執教蘇教版五年級課例《自相矛盾》,羅老師生動巧妙的課堂設計,讓學生在文白對讀、復述、表演、想象、練筆過程中深刻理解寓意、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課后,羅才軍老師以《寓言教什么,怎么教》為主題進行了講座,讓我們對寓言這種文最后,市教研員嚴考全老師和黃小頌老師分別對中高段和中低段四位授課老師作出了點評,認為四位授課老師基本功扎實,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善于引導學生在讀中悟、讀中思,做到讀寫結合,黃老師更提出了低年級的寓言教學也應做到四個重:重字詞、重語言積累、重方法、重朗讀,語文課堂不能脫離了語文教學的根本。 體特征和教學策略有了全新的了解。
此次研討活動雖已圓滿落幕,但它留給我們的思考、啟迪將為我們打開一扇智慧之門,燃起創新智慧之火花。
1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進步,他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可以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下面是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感受,一起來跟小編了解下吧。
一、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感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說過。在激發學生學習時,學生只有樂學才能有興趣學好,如果學生厭倦學習,就會導致差強人意的效果,所以必須是在學生感興趣的條件下,對學生加于引導,學習起來肯定事半功倍,興趣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曾聽魏書生教師說過,“好導語像磁鐵,能夠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可以給學生以啟迪,催學生奮進。”從魏老師的話中可以看出,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導入設計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調整學習的最佳狀態,從而把他們的注意力和思想帶到課堂上。
(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的《晏子使楚》這節課時,教師可提出假設,對問題加于引導,并提出:“一個人的外貌重要還是智慧知識的重要?”老師剛說完,就有學生立刻站起來回答道:“肯定是智慧知識重要。”老師給予學生大力的表揚,并說道:“同學們你們說的對,智慧知識是很重要,但是外貌也重要,外貌的美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之上?!苯又?,教師再加以引導,引用歷史進行更近一步地介入新課程內容:“就在春秋末年時期,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外交家,他能言善辯,口才相當了得,以至于聞名于全世界,當人們說起他的名字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個個贊不絕口,從沒一個人因他個子矮小而笑話他,他用自己的一生來維護國家的尊嚴和自己的尊嚴,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通過這樣引導,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教學自然而然就能繼續發展下去。這樣既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更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又能使學生的情感反應達到頂端。
(三)根據課本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造能力興趣
在學習語文教材中的詩詞歌賦時,根據優秀的作品,教師可以利用優秀的文章來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改寫――扮演教材中的人物角色,進而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興趣。剛開始,得把學生從自主閱讀中引導角色中來,認真思考如何把故事的情節表演活靈活現,只有通過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也能對學生的創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其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表演起課本劇,從而在表演中獲得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能提高溝通合作的能力。在編演課本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培養互幫互助合作無間的興趣,還能培養合作精神,從在在表演活動中掌握知識。
二、共建智慧型課堂
為創建智慧型課堂,我們設計了一套方案,設計人員有:大學研究人員、各學科教師還有教研員。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討論,得出結果,匯集各種智慧的結晶。研究方向必須遵照兩條線索,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明線是“數學學科問題”,暗線是“智慧型課堂的創生”。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貫穿“智慧型教學”的宗旨是“如何有效地協調預設與生成,引發學生的精彩觀念”的問題。這次課例研究打破了以往的備課、聽課、與評課的教學方式,根據實際情況來研究備課、聽課與評課如下。
(一)從備課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改進
智慧型課堂根據“愿景試教學設計”,智慧型課堂需從“愿景式教學設計”,愿景象征了教師對教學的憧憬,愿景教學有著不確定性及可能性。如“既定目標”“教學步驟”“教學程序”,教學設計是針對學生的關心、課程及自我評價的探究。設計是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是對實際情境教學的豐富。從“課前分析”的三維度來加強對課程、自我及學生的研究。為了更好地研究課前分析,我們把課后的反思和課前分析連接成兩次課的紐帶。教師通過對課程和學生的反思,生成新的認識,為下一次教學做鋪墊。
(二) 從聽課的角度來了解課堂框架
完成教學設計改進后,下面就是為教學環節做研究,課例研究的人員參加課堂觀課的過程,便于共同研究課堂教學的過程,通過把每次上課都錄制下來,便于我們課后觀察及分析。通過分析課程的結構、課堂生成教學、教學設計正確地掌握學生的特點和起點,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經歷“數學化”的研究,利用數學概念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數形來搭建中間路徑,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難點。通過對教師觀察來研究,教師必須要認真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傾聽學生在課堂上的回答,根據學生提供的線索來進行對教案的更改或調整,與學生形成互動。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了解,學生能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上,掌握學習方法,體現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在不同能力的起點、不同風格認識的學生都可以得到發展。通過對學生的觀察,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有助于加深對教師、對學生、對課程的理解。
(三) 從評課的角度來分析研究方案
“評課”是課例研究最后一個環節,評課是圍繞“數學學科問題”“智慧型課堂的創生”這兩條線索來進行,撰寫課例研究報告是從四個課題方式所呈現的。評課時,除討論總體思路外,重點是抓住“預設與生成”之間的不同點,找出疑問,分析原因,經過討論后,得出課例研究報告,提出修改的思路。這不僅包括了設計思路的規整,還包括課堂上的每個環節細節的處理,其目的是為了向更精彩的智慧型課堂努力。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智慧
一、智慧課堂,定是富有趣味的課堂
智慧課堂,興趣是保證。的確,學習更多的是學生的主體行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機,若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哪怕教師講的天花亂墜,那也是“獨角戲”,對學生毫無益處。相反,若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學會探究,知識構建也就順理成章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才有了基礎。為此,要構建智慧課堂,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尤為關鍵。
要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首先得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在課堂中尊重并關心學生,多鼓勵學生,以此而搭建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要注重以情境為媒介,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而借助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探究活動中。如《歡樂的潑水節》的閱讀,以視頻展示潑水節的盛況,讓學生融入其中,再引入潑水節的來歷,引導學生閱讀。又如低段識字教學中,以卡片、游戲等方式而引導學生參與,在活動中感知、識記,學生興趣會更加濃厚。
二、智慧課堂,定是學生自主的課堂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智慧課堂,提倡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被動的接受學習方式中解放出來。語文教學中并不是教師講多少學生就能接受多少,更多的是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能學會自主學習,這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自主學習也可為課堂中的合作打下基礎,促進課堂生成。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課前預習是極為重要的環節,為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注重以目標和任務作為指導。以《大作家的小老師》為例,課文講述的是著名作家蕭伯那和蘇聯小姑娘的故事,那么,在自主學習中,對蕭伯那的了解不可少,對課文的內容感知不可少,對生字詞的學習不可少,自主學習中解決了這些基本問題,課堂中再以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方可讓學生更好在事件中感受肖伯納嚴于律己的可貴精神。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而促進學生構建語文知識,還得關注學生的習慣培養,這樣方可讓學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
三、智慧課堂,定是充滿探究的課堂
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是一種典型的“授受式”的教學,而智慧課堂所提倡的是要讓學生去經歷,在探究中獲得豐富的體驗。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以豐富的活動、問題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從接受學習轉變為探究學習。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為更好地提高課堂探究的有效性,不僅要加強問題設計研究,還要注重結合學生的探究情況而對學生做出相應的指導,畢竟學生的認知有限,如果不輔以教師的指導,學生在探究中很可能偏離主題,也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以《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學中“相撞”環節的探究為例,先引導學生找出小女孩對愛因斯坦外貌的印象的句子,即“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辈捎媒巧脫Q的方法問學生如果是小女孩當時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奇怪)追問“為什么會是奇怪呢?”由此而展開對愛因斯坦的形象描寫分析。由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而引出“奇怪”,“為什么被撞還要致歉?”“從中你體會到什么?”由問題逐層引導學生探究,在教師的點撥下而對愛因斯坦的形象形成整體感知。如此,語文課堂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師生互動的“合奏曲”,教師“導”而學生“學”,真正讓學生去經歷并學會。
四、智慧課堂,定是具有發展的課堂
智慧課堂所關注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確,教育并不是為個別人而服務的,而是為全體學生而服務的,語文教學要提高的是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里,必須摒棄傳統觀念的束縛,重新定位發展的概念。發展不是以成績來定優劣,而是要以學生自身的基礎為基準,通過過程來看學生是否在學習中得到了進步。
要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得到發展,首先的以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能客觀地看到學生的差異,在目標定位、過程設計、練習等過程中因材施教。其次,要學會發現學生的優點,多給予激勵,這樣方可讓學生喜歡語文,積極參與。如有的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可能差些,但口語表達能力卻較好。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表現而及時給予學生激勵,讓學生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自信,取長補短,更好地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
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智慧與策略
一、樹立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情感
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積極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情感。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就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建一個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努力創建一個全新的教學情境,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輕松自如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保證學生在輕松自如的課堂環境中進行探究學習,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入的將自己投入進去,才能夠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智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小學生的朋友,帶領學生解決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夠獲得一種情感方面的喜悅。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更好的卸下學習的重擔,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突破。具體說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傾聽學生的需求,要深入學生大群體中,與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保證學生和教師在共同學習過程中能夠產生情感方面的共鳴,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思維能力才能夠被激發起來。
二、改變學習防治,為學生創建自由探索的空間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保證讓學生懂得如何說學習,如何才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小學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的過于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和積累,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實踐的能力,重點培養學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就是要重點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相信自己學生的能力,要敢于放開手腳大膽嘗試,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小學生好奇和愛動的特點,對于學生自己能夠通過合作探究解決的問題,一定要交給學生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智力更好的發展,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在講解《難忘的一課》過程中,在學生對文章中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師應該結合課堂這個神圣位置問問學生對這一刻的感想。這個時候,學生就會根據文章的情感發表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由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感悟,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進行了有效的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和創新能力,最終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有效互動,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
課堂互動是實現學生和教師之間雙向溝通、交流和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很好的實現有效的互動和交流,教師在課下就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精心的設計教學問題和教學情境。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都應該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和探究性,保證探究過程中趣味性和價值性。這樣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才能更加具有興趣,才能更加有效的實現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交流和互動過程中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通過交流,學生能夠敬愛給你信息反饋給教師,教師再將收集回來的反饋信息進行總結和分析,對于教學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的進行修正,而不是簡答的對是非對錯的判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主動的去探究學習,大膽質疑,積極發言,這樣才能實真正的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和交流。例如在講解《少說閏土》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熟讀,然后對段落進行劃分,并積極的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進行討論和分析,特別是讓學生對文章中的細節描寫,外貌描寫進行分析和研究,對采用這種描法的好處進行分析,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提出在討論過程中存在的疑問。這樣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和交流,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學習過程中問題。
學生通過小組內的相互補充、相互質疑、相互啟發會對問題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能夠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主發言的機會,這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會更加的深刻和完整。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刺激學生多種感官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智慧和靈動。
4淺談小學語文智慧課堂
一、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懂得思考、愛上思考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的主要亮點之一。在我國傳統小學語文課堂中,老師對學生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灌輸”。也就是說,在小學傳統語文課堂上學生并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而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思想上的僵化,從而使得學生成為一個不懂得變通的“機械人”,而這樣的教學是不符合智慧型課堂的教學目的的,同時也是非常失敗的。因此,為了使得小學語文課堂實現傳統到智慧型的轉變,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思考,通過思考將課堂上的知識轉變為自己內在的智慧。
比如說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告別童年》教學中老師在教會學生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如生字、詞語等等)之后,可以聽出若干個思考性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反思和思考,如“什么是童年”、“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樣的”、“童年對于自己、對旁人來說有什么樣意義”、“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自己領悟到了什么”、“自己在童年中成長什么”、“應該如何告別童年”、“在告別童年的過程中自己會失去什么又會收獲什么”等等。當然,其中有一部分問題對于小學六年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的,如“童年對于自己、對旁人來說有什么樣意義”等等,這些問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難免會感到有些吃力,并且學生所能提供的回答都會較為稚嫩,此時,老師不應為了避免教學的麻煩而放棄對學生的引導,也不應該因為學生回答的不到位而阻止學生思考。相反,老師應該通過例舉學生身邊發生的小事,讓學生一點一點的對“童年”與“告別童年”進行深入的思考[2]。
二、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創造
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讓學生學會創造也是老師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這是因為,時代與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在不斷變換,而目前時代與社會最為需要的人才就是創造型的人才,因此,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創造、愿意創造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當然,許多老師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就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是較不實際的想法,因為小學生各項能力均處于啟蒙的階段,而在這個階段中就讓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探索,那么其教學的效果必定無法得到較好的保障,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存在較大誤區的。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其實小孩并不小。你若再說小孩小,變比小孩還要小”。
而通過陶行知先生的話可以得知,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潛力往往是老師無法想象的,因此,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能進行更多的嘗試與探索,從而實現對學生創造能力的鍛煉與培養。與此同時,在多年的實踐經驗中可以得知,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創造是能夠行之有效的。如在小學三年級上冊《奇妙的海底世界》的學習中,老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資料,用自己的雙眼去看一看海底世界,老師還可以組織展示小課堂,讓學生通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去創造出自己心目中海底世界里可能存在的生物,并且讓學生說一說原因。
三、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