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8 15:51: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會文化心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分類號R395.6
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呈現為由內到外的三個層次:一是包括知覺、思想過程、情感以及行為方式的“潛在假設”(underlying assumptions);二是反映判斷取向的價值觀(values);三是包括服飾、語言、習俗等在內的可觀察的外顯特征[1]。將社會文化與心理健康問題聯系起來才能夠有效詮釋、關注人的生命質量、生活狀態,在文化沖突的背景中尤其更具有時代真實性。我們將通過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涵義、社會文化因素形成個體心理健康問題的途徑及社會文化視域中的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和分析,闡明社會文化因素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
1心理健康問題的涵義
對心理健康問題內涵的理解是確定這一選題具有價值性的關鍵。也就是說,社會文化因素只是在一定的意義上對人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而這一層面的心理境遇又構成大眾生活的基本成分,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狀態。
1.1什么是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是指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對所產生的不和諧心態的一種主觀感受或體驗。心理健康問題有以下三個特點:(1)心理健康問題是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社會生活是個體現實的存在方式。個體通過社會生活最終確立了人的本質,擁有了人的獨特屬性。人的社會生活由以自我為中心的諸關系(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與神即終極信仰)構成。個體的人通過與經由實踐形成的各種關系對象的相互作用實現個人的社會生活,對象性活動建構著個人作為主體的認知評價、信息加工方式、行為選擇、經驗結構優化等。在這種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個體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行為選擇漸趨合理化從而實現個人生命的逐步成長。顯而易見,生命的成長是以個體不斷超越現有狀態、克服各種矛盾為途徑的。成長是在新的關系情景中面對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對于進行社會生活的人來說,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具有必然性和經常性,也具有必要性。只要是人,總會有心理健康問題;(2)心理健康問題影響個體保持和諧平穩的心態。心理是一個神秘而迷人的字眼,尤其是人的心理復雜而多變,它是人的意識賦予人特有的屬性,對于各種外來信息進行加工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是人在生物學上優越于其他動物的標志。人因此擁有按主觀意愿解釋、改造生活世界的能力。這種能力為人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也讓人品味與體驗真實的痛苦。因此從另一個角度說,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能夠體現建構性的活動表現為一定的認知意向,又都伴隨著一定的情緒反應,表現為心態平穩―不平穩―再平穩、和諧―不和諧―再和諧的波動與變化;(3)心理健康問題使個體具有兩種相反的心理導向。心理健康問題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或已變態,它只是一種暫時的同時也是正常的心理狀態。心理健康問題如果經由個體的自我調控得到消解,就能夠達到心理平和并為面對和解決新問題做準備;也可能被個體夸張、保持受到實際意義的強化,而長久地改變平和心態,形成變態心理或不健康心理。對生命而言,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個必要環節,后者是心理不健康的標志;前者是收獲快樂與幸福的有效途徑,后者是終結生活意義的不幸開始。
1.2何以提出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是現時代背景中個體生命質量、生活狀態問題,它來源于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轉向”[2]中人對生活及自我的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研究是心理學的社會歷史時代性所賦予的嶄新內涵,體現了心理學研究的當代價值,并因此成為具有普遍性與時代性的熱點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同文化間的比較、沖突、融合日益加快,對保有獨特傳統的每一文化來說都面臨著原有文化的“震蕩”所帶來的文化困惑,表現為標準的不統一、秩序的混亂等。文化困惑直接加劇各種生活事件對人心理的刺激及心理問題的產生;二是現代化作為一種社會發展趨勢帶給人生活的日益豐富的內涵,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拓展了人們把握自己和世界的眼界的同時,不斷追求新奇的時尚和瞬息萬變的信息也將人墜入應接不暇的不安定中。人的疲憊不再僅僅源于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所帶來的生理緊張,很多時候來自社會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原則所引起的心理緊張。保持心理的平衡作為決定生活方式的中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關鍵的問題不是生活方式本身,而是對生活方式的心理調節;三是在當代中國文化沖突與社會變遷同時進行,人們面臨的社會生活問題更為突出。對普通的中國人來說,心理健康問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生存性問題。一般性生存問題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靠人本能的生存意志完全可以克服(生理機能正常的情況下)。所以在傳統社會中,心理健康問題不是問題,也沒有人過多關注。即使帶有片面或不足,社會文化仍然維持著個人生存需要的基本秩序,個人生活與社會秩序之間保持著簡樸的和諧。當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和混亂的文化規則時,個人生活與社會秩序的原始和諧被打破,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明晰和復雜起來,靠本能的生存意志難以被自然地超越。心理健康問題只能成為急需解決、深刻反思與不斷研究的現實生活問題。
2社會文化因素形成個體心理健康問題的途徑
2.1社會文化的本質
社會是人的組織與聯合,是人與人的關系及結果。“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社會實際上是先于個體而存在的,不能在社會中生活的個體、或者因為自我滿足而無需參與社會生活的個體,不是野獸就是上帝”[3]社會賦予了人以本質,使其最終與自然界所有的物種分離開來;文化即“人文化成”,是人與人組織與聯合的過程和方式,是人以不同于自然的方式進行活動的經驗及經驗的外化,文化是對純粹自然的重新詮釋和超越。人是文化性動物。文化展現著人的生命本質。因此,社會和文化對人的生命本性而言具有統一內涵,兩者都統一于人實現自我生命本性的實踐活動。在事實上,社會與文化不可分割,沒有社會的文化與沒有文化的社會都是人現實生活的抽象。社會文化性就是人的本質屬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開來的標志。由于人以社會文化的形式存在,人的自然生命就被賦予了超自然的涵義,以一種非自然本能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同樣是吃,人因為有社會文化而吃得更有情調,更講求味道、營養和健康;社會文化不同,吃的內容和方式也明顯不同。無論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人就是而且只能以社會文化的方式存在,剝離了社會文化內容的人不是人,也不存在真正的人的心理。
社會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生命的生成屬性。人靠生物遺傳的方式獲得以人腦為中樞并把感覺器官、發音器官、運動器官有機地聯系起來的高級神經系統。除此以外,與任何一種動物相比,“天賦”的人都顯得異常脆弱和缺憾。“動物在天性上比人更完善,它一出自然之手就達到了完成,只需要使自然早已為它提供的東西現實化”[4],每一種動物近乎完美的神奇本能成就了它們特殊的生存方式。然而動物的完善完成于自然,即使變化也是極為緩慢的本能反應。人只具有潛在的自然能力,“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人注定要靠自己挖掘潛在的自然能力,在對象化的社會實踐中將這種自然潛力釋放出來、發揮出來。人所具有的非確定性和開放性使人的生命永遠不可能完美,但只有人的生命才可以是精彩的。人實現潛在的自然能力的過程就是占有人的本質力量的過程,就是生成社會文化的過程。另一方面,社會文化又先在于個體而存在,是人實現物種的延續的“環境”,個體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對個體而言,社會文化就是全部生活世界,個人生命成長的過程也就是與社會文化互動并建構的過程。
2.2社會文化因素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狀態的方式
在人現實的生活中,社會文化因素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影響個體心理健康問題:
一是規范化的社會文化教化,它體現著社會文化的客觀強制性與個體自我調控的自覺性。社會文化對個體的教化是通過個體的社會化來完成的。因為“那些生來就缺少社會性的個體,要么是低級動物,要么就是超人”[3]。只有在社會中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全部生命過程和最終目的就是社會化。社會化有兩個任務:第一、是使個體知道社會或群體對他有哪些期待,規定了哪些行為規范;第二、是使個體逐步具備實現這些期待的條件,自覺地以社會或群體的行為規范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社會化的過程就是個體扮演社會角色,按照角色的他人期望形成自我人格的過程。所以角色扮演及其相應的人格是社會文化與個人之間的中介。個體通過角色扮演所形成的穩定的內在心理品質與行為方式詮釋并加工各種社會文化信息,為適應各種生活事件或變動進行自我調整。基于個體人格的特殊性,就會形成不同程度的社會適應性,而與社會文化的矛盾則會帶給人情緒的緊張并導致心理健康問題。
二是非規范化的社會文化滲透,它體現著社會文化的彌散性與個體自我生成的自發性。個體生命本身就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個體的社會文化性與生俱來,伴隨著生命的始終。“遺傳”基因并不單單是從父母那里獲得某些物質形式,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也包括父母以及他們的那個社會的一切文化形式。父母的心理狀態、人格修養、生活方式等都是一種業已存在的“素質”,深刻地影響著新生命的身心狀態。個體生命成長的每一點內容都鐫刻著社會文化的“印記”,是以文化的形式歷史傳承的結果。個體的心理首先表現為一種社會文化,這種文化以傳統的方式悄然、毫無聲息地融入到個體的血脈之中。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就是被“中國文化”濡化的人;東北人就是具有東北地區文化特色的人。社會文化的本質是一種群體規則,包括明確的法規、制度,也包括約定俗成的“常識性”知識和“背景性”公設,即個體共同的解釋生活和世界的特定方式、期待、含蓄性理解。這些特定的規則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進而生成著特定的人,滿足著人特定的生命需要,個體只有在這樣的規則中才擁有人的本性,才被評價(看)成人。
上述兩類文化方式對個體心理健康問題形成與解決過程還受制于文化類型,如過分狹隘型(不能滿足人生命需要的豐富性)、混亂型(同一時空內的文化沖突)、驟變型(地域文化的急速轉型)都是很容易引發心理健康問題的文化類型。
3社會文化視域中的心理健康問題
人的生命的社會文化性決定心理健康問題的社會文化性。不同社會文化視域中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如下三個方面:
3.1心理健康問題的標準
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人們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側重點不同,衡量的根據也不同。不同社會文化境遇中的心理健康標準有相當甚至是本質的差異,人們對同樣的行為評價標準也不一樣,甚至有時對他人同樣評價的自我理解也不一樣,當然所產生的心理內容、心理狀態也就不一樣。具體表現為,同一時代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差異及同一地域不同時代文化下的差異。比如西方人也研究心理健康問題,但西方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根據西方心理學對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學研究心理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標準的研究。西方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形成了與中國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西方人通過追求對象化實體的方式確證人本身,他們認為在人本身中探尋人的本質是不可能的,心理學必須掙脫抽象的哲學母體,進入科學大家族之后才能成為一門學問。于是,科學心理學認定心理是客觀外在的實體,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測量的,而且有適用一切人的規律。這種心理觀支配下的心理健康標準是固定具體的幾條或十幾條,如對現實正確的認識、自我接納等。對某一個體而言,在某一時刻符合幾條或十幾條就是健康的,不符合就是不健康的。這種心理健康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心理的生成性、差異性。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相反,主張通過向內的反省認識自我。心理更多的是指人際倫理和交往溝通中需領會琢磨的心思、心意與心性等,是人現實的某種整體精神狀態,強調經過主觀調整后的內心和諧。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中西方的心理觀、心理健康問題標準都具有很大差異。即使同樣在中國,由于不同的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也形成了精神氣質的地域差別,如果違反了這些代表一定精神氣質的文化規則而表現得與別人格格不入。比如,一個生長、生活在東北的農民突然虔誠地信仰起媽祖,就會很難讓人理解,容易被認做另類或“心理有問題”。而且,不同的社會角色也會產生個體不同的社會化方式,生成不同的人格特點,最終形成不同的心理及心理健康標準。例如中舉的范進在科舉制下是“健康”的,因為那時的社會就“給”人那樣的狀態,像賈寶玉那樣視功名如糞土則是不正常的;作為學者,應該具有相對獨立的思維、自我的冥想,其生活方式必然與忙于交換的市井商人有所不同,我們不能認為一個不愛說話、神情呆滯、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里的人就一定有心理健康問題。
歷史上各個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會形成人不同的生活世界,心理健康內涵也會因此具有社會歷史性。隨著社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人們對社會和自我的認知方式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健康問題標準。在中世紀,人們不僅認為代表著邪惡,而且身體會遭致惡魔的襲擊造成身體的傷害。虱子又被看作“上帝的珍珠”,所以古羅馬人每天洗澡的習慣被擯棄,室內排水系統遭到廢棄,中世紀歐洲的人們慣常每天把夜壺從窗戶里倒到街上。大街上永遠都散落著屎尿,滋長了瘟疫和各種疾病,直到一場大雨把他們沖刷干凈[3]。這種無疑十分原始、粗陋的行為照現代人看來當然被判斷為“……癖”的嚴重心理健康問題。
3.2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規則
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規則就是人們所面對的社會文化狀況及對它的認知,包括人生活的物(設備等)和精神(、風俗習慣、哲學、藝術等)全部形式。越是內在的社會文化層次對個體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越牢固而持久,甚至有時會作為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合理化。例如,薩滿法師奇特的精神分裂行為、苦行僧和基督教禁欲主義的自我摧殘。研究表明,我國的精神病患者在帶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民族和地區比重較大[5]。同樣的心理健康問題有時因產生的“規則”不同,表現方式也不一樣。據曾文星等人的調查研究認為,同樣是抑郁癥,美國人能比較準確、適當地表達出自己很憂郁的心情,對什么都沒有興趣,不想活了等心理癥狀;而中國人則多訴說自己胸中發悶,胃口不好,全身沒有力氣等身體癥狀[5]。西方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多地根源于追求自我的先在性與絕對性為基礎的西方文化,表現為自我人格分裂、孤獨、極端性人格、自我中心主義;中國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更多地根源于過分注重他人評價、社會影響,缺乏自我意識、自我表現,所以表現為壓抑自我的抑郁、焦慮、自我沖突與困惑等。正是人們逐漸意識到人體疾病、尤其是精神問題不會由單一因素造成,整個醫學的醫治模式才經由單一的生物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3.3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方式
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規則不同,界定心理健康問題的標準不同,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方式也必須不同。古人講“有的放矢”,才可能“百發百中”。只有遵循問題原有的真實性,才能真正地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方式應該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但若不能深入反思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社會文化因素,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有時反而會加重心理健康問題。在當代社會文化沖突中,整合文化模式、逐步調整社會文化結構,堅持自我與社會文化的開放性,生成相應的現代人格,是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避免心理變態或不健康,實現自我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必要前提。社會文化的整合將是人生命需要的自然選擇。因為人所具有的反思與超越本性正是人類歷史生生不息的動力,一旦過去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受到挑戰,人就會聚集自己的資源,準備進行新的希望之旅。社會文化整合的過程對個人而言就是自我人格完善的過程,個體通過社會化過程中自覺的角色扮演,積極吸收新鮮合理的文化觀念,調整以自我為中心的關系世界的和諧。
參考文獻
1 侯玉波, 朱瀅. 文化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影響. 心理學報, 2002, 34(1): 106~111
2 張向葵, 叢曉波. 關于心理健康的哲學思考. 東北師大學報, 2004, 2: 119~126
3 埃利奧特?阿倫森. 社會性動物. 北京: 新華出版社, 2002, 1, 113
一、求趣
“趣”指的是趣味、風趣、情趣。人都有追求趣味的自然需求。生活中凡是生動有趣的故事、新聞,人們都愛聽;有趣的畫面,人們都愛看;富有情趣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人們都樂意接受。尋求情趣的心理充分體現在網絡交流上。比喻、借代、諧音、摹狀等修辭方法,使得網絡語言富有情趣、生動俏皮,比如用“灌水”來表示在論壇發表沒有閱讀價值的帖子,用“菜鳥、小蝦、初哥”來稱呼初級水平的新人,用“潛水”稱呼論壇里沉默不發帖的行為,[4]都很形象貼切,富有趣味性。字母縮略詞“MM”,即“美眉”,指代年輕女孩。[5]美麗的眉毛是美女的一部分,“美眉”又是模仿港臺味普通話“妹妹”的發音,所以這個借代既諧音又形象。還有,把提意見叫做“拍磚”,把支持叫做“頂”,把論壇帖子的前后順序叫做“樓層”等,都是網民們常用的“趣味”詞語。
使用網絡語言的人群是一個特別的群體,大多數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上網聊天,是想感受網聊的趣味性,享受放松帶來的愉悅。同時,為使自己的言談更具吸引力,說話者需要選擇更別致的方式。采用生動新穎的表達形式、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氣氛,既展現了年輕人富有活力的特點,也是現代人追求輕松、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的社會心理的自然體現。
二、求新求變
“求新”就是趕時髦,追求新穎別致。多數網民都很年輕,不喜歡遵循傳統,不愛用“老套”的表達方式,總想求新求變,而網絡媒體給年輕一代提供了一個追求時尚、反對傳統、求新求異的表現舞臺。正如周日安所說:“為了與眾不同有意創造新詞張揚自我,充分展示個性,帶來了網絡語言的個性化。”[6]
某些網絡詞語的形成是年輕人受外來文化影響追求新潮、時尚的結果。網絡用戶大部分是有較高文化水平的都市青年人,他們容易受到港臺或日韓流行文化的影響,使得網絡語言中出現了很多新奇另類的詞語,比如,用“養眼”來表示“好看、漂亮”,用“粉絲”來指稱“崇拜者、歌迷、影迷”,用“吐血”來形容“心情郁悶”,用“抓狂”表示“受不了刺激而行為失常”,用“頂”來表示“支持”,用“閃”表示“離開”;還有,表示性狀程度高也拋棄了“很”、“非常”等字眼,而代之以“粉”、“超”、“巨”等新鮮字詞。這些都說明,追求時尚、趕時髦這股風氣不僅盛行在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當中,它也充斥于網絡世界,體現在網絡詞語的使用上。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被程式化和效率追趕著的現代人早已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他們追求不拘陳規,追求新鮮刺激,青年人趨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在網絡空間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釋放。在英語中,動詞加后綴ing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或行為,英語的進行體已經融入了網絡語言的語法,表示正在做某事也用ing,比如“這次考試掛科,郁悶ing”、“終于贏了一次,得意ing”;原本正常的字被分離開來表示原義,如“超強”變成了“走召弓雖”;Iloveyou=愛老虎油;還有,“強、狂、嚴重”在句子中可以做狀語,如“狂暈、嚴重同意、嚴重喜歡”,“超、巨、呆、斃”等粘著語素都作為自由語素在句子中充當狀語,如“偶GF超靚(巨美)”[7]。有一句順口溜這樣說的:吃不叫吃,叫“撮”;羨慕不叫羨慕,叫“流口水”;東西不叫東西,叫“東東”;興奮不叫興奮,叫“high”;有本事不叫有本事,叫“有料”;倒霉不叫倒霉,叫“衰”;看不懂不叫看不懂,叫“暈”……這些充分體現了網絡語言的新異、鮮活,充滿形象感、表現力。
三、從眾與模仿
社會心理學[8]認為,從眾是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和行為等方面自愿與群體中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俗稱“隨大流”,表現為個體的意見、行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符合。比如我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吃飯,而我們對那里的飯店又不了解,在有幾家飯店讓我們挑選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會選擇人多的飯店吃飯,這就是最普遍的從眾行為。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從眾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模仿心理。年輕人,尤其是20歲以下的學生,模仿心理和接受能力特別強,他們習慣于模仿老師、家長、同學的行為方式。在網絡交流上,他們會模仿使用別人的新穎有趣的表達形式,比如,當看到有人用“偶”來稱呼“我”、用“蝦米”來替代“什么”、用“稀飯”表示“喜歡”,有些網友覺得這樣卡通化的表達很有個性,從而模仿體驗。網絡交流中一些特別句式使用較多,如“……的說”、“……死掉了”,也是網民模仿的結果,“我要回家的說”中“……的說”沒有實際意義,“我高興死掉了”中“死掉了”也只是起加強語氣作用,這些表達方式的使用,體現了網民追求新奇、喜歡從眾的心理。
網絡新詞一旦受到網民們認同,就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甚至仿制出更多的詞語,如“粉絲”一詞源于英語Fans,意思是崇拜者、追星族,由于網民大都略懂英語,追求時尚,于是“粉絲”就成為一個強勢的成功模因,[9]得到復制和傳播,甚至某超女的“粉絲”被稱為“涼粉”。這些是典型的從眾心理的體現。這種從眾行為的實施,一方面因為網絡語言新穎別致,符合了年輕人的口味,另一方面,也緣自網民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到網民群體的需要。
四、調侃戲謔
社會心理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具有很強的環境依賴性和相對穩定性,影響社會心理形成的因素包括家庭、學校、大眾傳播媒介、參照群體。在這個大眾傳播媒介多樣化、信息高度發達的年代,過去神秘的東西已不再神秘,傳統的權威和價值也逐漸褪掉神圣的外衣。這樣,伴隨著人們對崇高、莊嚴的推崇漸減,又加上當前通俗文化的盛行,追求輕松有趣、調侃傳統的社會心理已經演化為一種潮流。再者,有些網民精神生活貧乏,百無聊賴,他們出于追求刺激的需要,以惡作劇的方式對其他的人或事物進行調侃、貶抑。比如,“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卻有網友借“太平公主”之名來戲稱“胸部平坦的女性”,而人們喜歡的“偶像”也被調侃成了“嘔吐的對象”;網絡紅人層出不窮,利用的也恰恰是網民的各種心理,比如“芙蓉姐姐”的成名就是利用了大眾的戲謔心理,她的存在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合法地吐口水的情境,反而促使自己“躥紅”。語言中許多詞語被網友以調侃的態度進行曲解,賦予新的“意義”,如“特困生”本義指特別貧困的學生,這里指的是上課特別容易犯困、愛打瞌睡的學生;“蛋白質”表示“笨蛋++神經質”;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經病兒童;“后起之秀”指的是最后一個起床的。如此曲解詞義,一方面是由于追求刺激、新奇、好玩、調侃,還反映了一種社會心理,即對傳統“崇高”、“美”的一定程度的淡化、懷疑和抑制,體現了平民精神唱主角的一種趨勢。
五、追求自由與宣泄
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會面對學習、工作、生活等各種生存壓力,這時人們就需要適當地宣泄因壓力過大而產生的煩躁、壓抑、郁悶的情緒。宣泄情緒的渠道很多,如與人傾訴、心理咨詢等,但是這些方式都存在時間、空間等諸多限制,而網絡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其它宣泄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優勢。網絡交際的語境是匿名性的,它隱去了人們的姓名、性別、職業、職務等身份標簽,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發帖、留言等無所顧忌地發泄心中的不滿和壓抑,而不必考慮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作為交際工具,網絡語言折射出了人們宣泄壓力的心理需求。具體來說,網絡語言中大量地存在一些粗話、臟話,例如:TMD(他媽的)、NND(奶奶的)、SB(傻逼)、SJB(神經病)等,“狗屁”、“敗類”、“王八蛋”、“BT”(變態)等字眼也屢見不鮮,用下流的帖子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污辱、嘲弄的比比皆是。過度宣泄甚至濫用詈語只會導致網絡交際的混亂和無序,甚至會對交際參與者的身心構成傷害,因此,我們提倡應當把網絡語言的宣泄作用控制在合理、和諧的范圍內。
以上所討論的各種社會心理,追求簡捷和新鮮有趣是最主要的,這既是由網絡交際的特點決定的,也體現了時代特色。如果網絡語言不簡潔,很難達到快速交流的目的;如果交際的語言平淡無奇,所述內容就不能吸引更多的關注;而時尚、充滿趣味的網絡語言,會吸引更多的網民去追崇、模仿。人們能在網絡世界調侃戲謔和自由宣泄,這是建立在網絡隱蔽性基礎之上的。
參考文獻:
[1]許鐘寧.網絡詞語變異的語言文化解析[J].修辭學習,2004,(6):58-60.
[2]李頻華.網絡語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質[J].寧德師專學報,2004,(4):38-41.
[3]王志濤,王立家.網絡語言與多元文化生態[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5,(1):77-80.
[4]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5]劉欽明.“網絡語匯”的組合理據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6):72-77.
[6]周日安.簡論網絡語言[J].語言科學,2003,(4):95-100.
[7]張云輝.網絡語言的詞匯語法特征[J].中國語文,2007,(6):531-535.
關鍵詞 網絡交際 非語言交際手段 社會文化心理 騰訊QQ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眾所周知,日常生活交際不僅有著語言的交際手段,還有非語言交際手段來協助我們表情達意的順利進行,例如:肢體語言:表情、動作、說話的語調、速度、音高,服飾,發型,化妝等。網絡交際尤其網絡聊天也是如此,有著語言手段和非語言交際手段,來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當然網絡由于其自身環境的影響,非語言交際手段通過各種變換,有著不同于日常生活非語言交際的表現方式,并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非語言交際手段在網絡聊天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網絡聊天中非語言交際手段的地位變化不僅是因為它適應了人們表達的需要,更是使用者社會文化心理的一種反映。本文著意從網絡聊天中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出發,探討其中所反映出的網民使用者的社會文化心理。同時本文為了更好地探討網絡語言中的非語言交際手段,本篇中所收集的語料為人們網絡交際廣為使用的騰訊QQ交際軟件。
1網絡聊天常用的非語言交際手段
網絡聊天中,網民們為了彌補日常面對面交際的缺點,在網絡中創造和運用了眾多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從一開始運用鍵盤上的標點符號組成抽象的表情臉譜的符號階段,到豐富多彩的圖形圖畫,不斷地對非語言交際手段進行豐富,來滿足人們交際的需要。在眾多的非語言交際手段中,大致可以分為五類:網絡體態語、網絡副語言、網絡環境語言、網絡個人形象語言、實物形象語言等。網絡體態語包括表情符號和網絡圖形表情;網絡副語言主要通過一些特殊的符號、字母、數字來表現日常生活的副語言,如發聲、停頓、語速還有咳嗽、笑聲等等;網絡環境語言指在網絡中的字體、色彩、聊天背景等;網絡個人形象語言指與交際者個人形象相關的體型、身高、發飾、發型等,一般表現在QQ秀方面,向別人傳遞性別、面部特征、性格等方面的信息;實物形象語言,主要側重使用事物真實的圖片以及形象描繪。(唐未平,2006)
筆者搜集的三百個網絡QQ聊天中常用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具體分析如下:
網絡體態語大部分使用的是QQ自帶的默認表情符號,還有一些是由人們后來為表達豐富的感情、情緒而創作的,如:兔斯基、小狐貍克雷爾等等諸多表情,用來描繪人們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勢語言和體勢語言,在網絡聊天中的作用與我們日常生活中面對面交際中的體態語功能大致相同,形象地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悲傷、疑惑、恐懼等情感,讓我們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空間中,能更直觀更現實地感受對方的各種心情心理,這種網絡體態語也就是我們日常體態語的一種網絡化表達,更適合網絡交際和傳播對高速信息傳達的要求,并且彌補了網絡交際中空間隔離的缺點。在網絡聊天室中廣為使用。網絡副語言主要是附著在語言的聲音形式上,來輔助語言的表達,在網絡聊天室中常見的這種表現形式主要是以下這些:“~~”這一種鍵盤符號的運用,例如在“啊~~~~”表示聲音的波動起伏,非常的象形,也非常簡單實用。“……”這種一連串句號的使用一般表示聲音的停頓,傳達出欲言又止,猶豫的心理狀態,還有最多的是使用數字諧音,如“5555555”傳達出哭聲的表達,在年輕人中使用比較廣泛。網絡環境語言,在搜集的資料中看,這一類主要是利用變換字體以及色彩或者設置聊天的背景來進行營造,一般在中學生中使用的比較多,但相比其他幾類非語言交際手段,這一類所占比例很小。網絡個人形象語言在QQ聊天室中主要通過QQ頭像以及QQ秀來進行個人形象信息的傳達。QQ頭像一般大致分為三種:自定義頭像、經典頭像和動態頭像,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喜惡來進行頭像的選擇。QQ秀中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系統默認的,一種是自己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購買的,后一種往往著裝打扮更能傳遞出用戶的個人形象信息:時尚、森女、性感、職業等等。實物形象語言,是這五類非語言交際手段中使用最少的一類,這一類主要是描繪事物的具體形象,一般通過實物圖片和鍵盤符號組成的具體物體,如“--
2網絡聊天非語言交際手段所反映的社會文化心理
在網絡交際中,人們所使用的一切語言與非語言交際手段,都是為了實現表達自己的需要,當然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人們所使用的一切方式都能夠反映出人們的社會文化心理,網絡聊天中的非語言交際手段也不例外,在網絡環境中它作為輔助于文字的一種交流手段,映射出了網民眾多的社會文化心理,主要表現在:
重視表達效率。多種形象的非語言交際手段的運用,表現出網民的重視表達效率的心理。網絡非語言交際手段,有著很強的形象表達功能,尤其是用來呈現文字不易描述的網民情感、心理:喜怒哀樂、暈、驚訝等等。將多個打字動作甚至多個文字的描述簡化成一個符號表情進行傳達,既簡捷又方便,滿足高效表達的要求。
追求趣味表達。在網民使用的眾多網絡體態語中,QQ中默認的符號表情,大多使用在比較正式的場合,用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在普通朋友、陌生人的聊天中,大家往往樂于使用自己搜集的各種有趣的表情符號,像兔斯基、綠豆蛙、企鵝蛋蛋等,這些符號相比于QQ中的默認符號,往往更形象、更具有喜感,讓人看了會感覺可愛喜人,這一類符號往往在聊天室中一經推廣,就會得到廣泛使用。從這里可以準確地看出人們在表達中追求趣味性。
重視創新,凸顯自我。在網絡聊天室中,參與的一般是年輕人,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沉浸在聊天室中。年輕人又是最張揚個性的一個群體,被程式化和效率追趕著的年輕人早已厭倦了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他們追求不拘陳規、追求新鮮刺激,往往為了凸顯自己的個性,廣泛搜集富有創意的表達方式,所以在聊天室中往往會看到很多創意十足的表達圖片。如:我支持、這事你怎么看等等。一般采用的都是網絡惡搞的圖片,增加了聊天室的趣味性,也讓聊天交流變得更加輕松,吸引交流者。這也達到了網民在聊天室中打發無聊時間的目的。體現了網民創新、求新求異的社會文化心理。
含蓄的心理。在網絡交際中,往往交流的是陌生人,雖然是虛擬的網絡環境,但是大家還是為了給對方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往往喜歡使用比較含蓄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在表達憤怒、厭惡等消極的情感的時候,往往采用比較含蓄的方式,用比較可愛的小動物或者被惡搞的明星來呈現出抓狂、憤怒等情感。并且網民在聊天室中追求隱匿自我,QQ頭像大家都不愿意用自己真實的頭像示人,QQ秀也是用卡通形象來進行表現。所以不論是聊天中使用的體態語還是網絡個人形象語言都可以看出網民的含蓄、隱匿自我的心理。
調侃戲謔心理。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網上聊天大家拆除自己的社會身份,躲開了社交中的眾多顧及,從而使網絡成了情感宣泄的窗口,大家在這里為了調節心理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現狀,用眾多惡搞的表情來進行情感的表達。將網絡上的惡搞模因:圖片,進行廣泛地傳播。如:王寶強《人在途之泰》中的賤詞填圖及時一個很好的例證。
3小結
綜上所述,人們使用的交際手段都能夠反映出人們的社會文化心理。從QQ聊天室中搜集了300個大家在聊天中常用的非語言交際手段,在對它們進行歸類的基礎上,分析了各種類型的非語言交際手段所占的比例,從人們使用的數目多寡以及使用的傾向中可以看出人們的社會文化心理,是人們在最輕松的環境中,最本真的體現,表現出了人們重視效率、追求簡潔、注重創新,追求趣味、含蓄的心理訴求,以及調侃戲謔的心理體現。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教育改革 思維模式
1 什么是教育
1.1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性活動。將我們生存的大干世界中的各種活動,按其性質做逐一分析,便不難看出教育是人類獨有的社會性活動。從教育的起源看,它是在人類社會中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人類為了生存的需要,學會制作和使用工具,從事生產勞動。在從事勞動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著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人與人也發生著性質不同的和多向的交往關系,并形成著一定的社會習俗與風尚,這一切都需要向新生一代傳遞,這些傳遞的活動便是人類社會的教育。再從人類的個體來看,作為人的個體,必然有著成長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純自然的生長,而是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接受家庭的、學校的和社會的廣泛的影響和教育,漸漸成長、成熟。人從出生到成人的成長過程比任何動物都要漫長,這標志著人類成熟水準絕頂地超過了任何動物,這使人的個體成長、成熟的過程充滿教育。
教育為人類社會所獨有,它與動物界中代與代間看似“教”和“學”的現象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老貓教幼仔捕捉老鼠,老鴨教小鴨游水之類的動物界現象,是一種為適應環境、為維持生命、為獨立生存的親子本能行為的傳遞,是自發的本能行為。只存在一個短暫的時期,而且是簡單不變的重復,沒有任何發展,更沒有不斷豐富與創新。這些動物界的行為與人類社會的教育活動決然不可同日而語,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人類的教育從一開始便是一種為了社會、具有社會性的活動,教育的社會性表現為教育同社會共存、共發展,并漸漸成為推助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1.2 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性活動。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社會活動,如教育不同于生產活動、商業活動、醫療活動、軍事活動等等。教育是如何區別于其他的社會活動呢?我們援引幾種關于教育的定義。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教育概論》(葉瀾著):“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美利堅百科全書《教育》:“從最廣泛的意義說來,教育就是個人獲得知識或見解的過程,就是個人的觀點或技能得到提高的過程。”
以上定義包涵了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第一種學校教育,有固定的場所,有目的的按計劃進行,有班級的整體施教、小組施教和個別施教等形式。第二種通過各種媒體如電視、電腦、廣播、函授、圖書、報刊等形式使受教育者獲得知識。第三種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培養人的活動,在工作和生活的環境中通過示范、模仿、交往等方式傳遞信息和經驗,產生思想和文化的影響。第四種自我教育,受教育者為提高自身和形成個性而進行的有目的的自我調控的活動。這些教育形式進行的場所有學校、家庭、社會和工作部門等。在上述各種教育形式中的教育活動,一般稱為廣義的教育。在廣義的教育中包括有計劃的與偶然的,有組織的與無組織的,有人教的與自學的,所有年齡人的以及采用不同手段的教育活動的總稱。
綜上所述,教育區別于其他社會活動的本質特征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即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目標的社會活動。
2 思維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社會意義
思維是意識形式的一種心理反映,是潛在的意識形式,但它卻主導著人們對事物及其發展的主觀看法和意見,一旦顯示出其外表特性,它即成為人們有意識的行動指南。人們在長期的思維過程中,將各種思維要素、形式和方法通過優化選擇,形成了某種習慣性思考問題的方向、程序和定型化的思維結構,即思維方式。思維方式的社會化定型,即思維模式。具體來講,思維模式是深層次蘊藏于人們心理的主導人們行為的潛在意識形式,它對社會歷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會文化;語文;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社會環境對于創造力的影響
眾所周知,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對同一種事物會有著不同的理解,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人們會趨向一個相似的答案。但是之前懵懂少年時顯現在腦海里特別奇異的想法卻是不能忽略的,那個答案才是自己的內心所想,甚至在若干年后會發現,那個時候的答案是多么地有意境,多么地與眾不同。
創造力的概念是什么?通俗地講,創造力就是想他人未想、做他人未做。我們年少時腦里面和其他人不一樣的答案就是創造力,而這種創造力依靠著我們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長輩給我們的教育。上學后,我們每天感受著自然環境的變化,接受著老師和長輩的教導,卻因為長年在學校里面學習課本知識忽略了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提供給我們大文明的社會背景,告知我們目前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經常做社會實踐,會感受到社會變遷對于人們的心態的變化的影響:或是亢奮或是低迷。不同的心態會刺激出不同的語言表達:或激勵或頹廢。社會文化代表著社會的變遷,不深入感知社會文化,就不會擁有正確的文化創新方向,僅僅依靠課本是不夠的。因為課本具有滯后性,它體現的內容不具有此時此刻社會發展的狀態,同時課本所涵蓋的內容有限,并不能將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概括到語文書里面。所以適時地走向社會,去感受社會文化,對于增強語文的創新能力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方法,這也是為什么稱社會文化是培養語文創新能力的一片沃土的原因。
二、如何利用社會文化提高語文創新能力
(一)社會文化與課本相結合
課本是教育部根據當前中國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認知需要制定的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需求的知識源泉,它涵蓋了中國和國外的歷史和現在。不僅在內容上符合學生的需要,同時在排版上也是適合語文素養的發展,它會根據不同的年級逐次增加學習難度,這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社會文化在不斷的變化,它有著傳統的文化底蘊,也有著新時展的氣息。社會文化和課本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將古老的文化和先進的文化融為一體,如將民族的各種大雅文化和大俗文化一同搬進課堂,大家在討論中感受傳統文化是如何作為內涵發展著現代文化,現代文化又是如何做載體弘揚傳統文化的。感受和學習社會文化,體會它創新發展的精神,自主激發出學生的創作欲望并發展為創新活動。語文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它需要更多的思維品質,還需要去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這一點體現出語文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僅為了單一學科在努力,而是在培養學生的整體創新素質。
(二)注重社會文化的作用
社會文化對語文教育會起到相應的作用,但是這一點并不被所有人熟知,需要做一些工作來讓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能夠意識到參與社會實踐、感受社會文化對于培養語文創新能力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語文的創新不是僅僅依靠將語言文字順利地組合到一起,而是在社會文化作為鋪墊的前提下,將已知的事物或知識結合成一個新型的東西,類似將詩歌和散文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散文詩。在社會文化的基礎上,將模仿演繹成一種更適合當展、內涵與原來的相差甚遠的新事物,這是需要依靠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是沒有任何束縛的,但是要想激發出來也需要社會文化做輔助,否則孩子們的模仿只是按照原來的方式,沒有任何新意可言。在平時工作中,學校應該積極地將培訓教師的社會文化意識提到日程,只有在老師這邊接受了,才能對家長和學生做更多的灌輸。當教師感知到了社會文化的作用,他們就會在課堂上著重講述與課本相聯系的社會背景;當學生了解了社會文化的作用,他們就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來體會社會文化;當家長明確了社會文化的積極作用,他們就會在學生放假的時候,帶著學生去看歷史風貌、感知社會時事。大家都意識到培養學生的社會文化素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社會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快。
(三)教師應有的技能
在培養學生語文創新能力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求新求異的心理狀態,讓學生不滿足于已有的表達方式和取得的成績,而是通過各種渠道去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在學生的努力下,無論達到的目標是大是小都應該表揚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動力繼續創新。教師應該積極地將課外的實事內容在課間以錄音或者視頻的方式傳遞給大家,同時讓學生們將相應的感想寫出來作為作業上交,隨時監督學生的心理狀態會讓社會文化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會讓學生以做課堂作業的嚴謹、認真態度去思考社會文化。同時老師應該積極應用課堂提問的教育形式,讓學生緊張地、專注地去了解社會文化。
(四)家長應該做到的事情
家長是學生的啟蒙導師,學生的一言一行都以家長的行為作為標準。課堂上課之余,學生應該在家長的帶領下游覽歷史風貌、名勝古跡,感受經過千年的沉淀造就的民族文化。學生對于社會文化的感知直接影響到他的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同時創新能力的提高依靠思維、知識的多方面的發展,而思維品質的發展方向是廣闊并多元的,這就要求學生不能僅僅依靠著課本的內容去訓練思維、培養思考方式。對于創新來說,思維是重中之重,思維的積極和機變對于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除此之外,家長要在節假日的時候多帶孩子去博物館等具有教育意義的場所學習參觀,并注意不應該只是參加當地的博物館,還需要實時出去旅游,去全國各地都看看,每個地方都有特別的歷史特點,所有的特點有機相加形成了中國的傳承文化。
(五)學生應該做到的事情
學生作為語文創新能力的培養對象,是社會文化著重實施的目標。學生應該本著求學的心態去積極地配合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同時不允許有抵抗的心理:如果覺得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不準確,可以及時地反饋。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介紹了社會文化對于創新能力的發展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進而去分析如何運用到語文教育上面。同時從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如何利用社會文化促進語文創新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字 英語閱讀教學 社會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在大學專科一年級的學習中,閱讀是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要輸入方式。在現行的英語教材和相關考試中,閱讀占據重要的地位。在閱讀課堂教學中,課程的重點在于系統傳授閱讀技巧,從而使學生逐步掌握閱讀策略。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泛讀教程》1-2冊為例,大學英語教材中閱讀量增加、話題范圍寬泛、文章內容也更加貼近生活。圍繞閱讀文章,教材還設計了多種語言活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文化視野,擴充詞匯量,吸收相關背景知識。教材還在閱讀的基礎上,設置了口語與寫作題目,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1社會文化知識的匱乏
高考的壓力下,高中英語教學更多的是關注詞匯和語法知識的掌握。學生由此進入一個誤區,認為掌握單詞和語法就是掌握了英語。而閱讀不單單是讀懂字句含義,而是讀者把內容與背景知識結合起來建構意義的過程。著名心理學家雷斯尼克指出“閱讀是一種構造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讀者的推斷能力與他原來的知識起關鍵性作用”。閱讀有三個要素,分別是速度、讀者以及整合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閱讀者的學習狀態、興趣、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以及性格及年齡特點都直接影響閱讀效果。每個讀者對文章的理解是不盡相同的,這與讀者對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有著極大的關系。
泛讀是通過對文章的略讀,弄清文章的大意,所說明的問題,通常無需對字句進行分析。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經常反映看不懂文章。認真分析下,作者發現,學生的所謂看不懂并不是不了解單詞釋義、語法結構甚至語句含義;他們的不懂在于無法正確理解文章所傳達的文化信息。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許多同學不了解相應的文化背景,很難理解一些文化性較強的文章含義。僅以教材第一冊25頁的閱讀理解為例,文章中提到“President Torrijos of Panama met Carter,he tried to give him a friendly hug;however,Carter quickly jumped back.”文章以美國前總統卡特參加巴拿馬運河回歸儀式為背景,卡特婉拒了巴拿馬總統的擁抱歡迎,而造成巴拿馬民眾的憤慨。學生無法理解如此一樁小事為何會釀成軒然大波。他們并不了解正式外交場合對禮儀的重視以及南北美洲對社交文化的不同態度;更重要的是,高中期間多學習文科的學生并未將此事與巴拿馬運河被美國長期控制聯系起來。在教師的提醒下,學生才想起自己在高中期間學習的歷史和地理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思想文化、風俗習慣的表現形式。因此,特定的文化會產生特殊的語言背景。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文化體現在語言之中。離開了語言,文化是無法傳達的;離開了文化,語言也失去了內容與意義。社會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
在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從三個層次來理解文章的意義,即詞匯層面,語法層面和社會文化層面。心理語言學中關于閱讀的研究表明,在眾多因素當中,文化背景知識的極大地影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調查顯示,社會文化對閱讀的影響很大;學生普遍認為,其影響僅次于單詞的掌握程度。社會文化知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事實以及觀點。觀點在事實中體現。本文將社會文化因素分為三個層次:哲學、藝術、宗教等精神文化;衣食住行、人際往來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深層觀念。在英語閱讀中,涉及到任何一個層次的理解困難都屬于社會文化障礙。
理解文章字句含義的理解是對文章淺層含義的理解。學生必須掌握英美國家文化,以加深對所讀文章的理解。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了解英美國家文化。在教授英語語言的同時,必須加強傳授社會文化知識,同時要求學生重視對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繼續上文提到的問題,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困惑之后,應提示他們將材料與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回想南美洲國家歷史與地理狀況。和已有知識的聯系,加上教師對社交禮儀的介紹,學生才明白南北美洲問候習俗的差異引發了兩國之間隱藏的矛盾,并最終明白文章意圖。
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僅取決于學生語言水平,還取決于學生對文章所涉及的社會文化知識的掌握。文化差異不可改變,但可以溝通和了解。了解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加深對語句和文章的理解,從而更準確地理解閱讀內容。
2 被忽視的情感
英語閱讀是一種認識活動,是知識和情感共同參與并相互作用的過程。學生在閱讀方面要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對知識的掌握,還依賴于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學生的閱讀動機和興趣。在以往的閱讀訓練中,我們往往忽視了它們對閱讀效果的影響。
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動力。閱讀動機極大地影響著閱讀效果。在閱讀當中,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文章進行吸收和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自己解決問題,進而體會完成任務的喜悅,并產生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促成學生內在驅動力的產生,引發了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研究顯示,興趣是情感因素中對閱讀影響的關鍵。文章涉及的知識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活躍度。遇到感興趣的題材,學生比較積極,閱讀效果會有相應提高;興趣不僅影響了閱讀;在其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遇到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思維比較活躍,記憶和思維效果較好。遇到視為負擔的教學內容,效果必然降低。而這些事實上也會反作用于閱讀教學,使得學生對某些題材的文章更得心應手或試圖逃避。
3 應對策略
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和求知欲,從而產生強烈的動機。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大一學生大多仍處于青春發育期,心理不夠成熟,情緒易受心理和生理因素影響。大一學生的學習有很強烈的情緒化傾向。當他們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時,情感上的需求便會產生。教師所要做的不僅僅是滿足學生的興趣,更要適時引導學生,使他們對各類閱讀內容都能夠產生情感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各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能夠積極地學習并進行自主閱讀。
3.1明確閱讀目的
在進行閱讀之前,教師要明確地告知其閱讀目的。了解每一節課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一點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都是十分有效的。學生明確了教學目的和任務后,有利于發揮積極主動性。閱讀愿望的產生會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文章。
3.2設置問題情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能夠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疑問,就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學至此已經成功了一半。產生疑問,繼而思考問題,并試圖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真正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提高了語言技能和思維能力。要達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教材熟稔于心,精巧地設計教案,巧妙地創造問題環境。需要注意的是,問題的設置應當層層推進。邏輯的連貫、程度上逐步深入才能避免學生的厭煩心理,真正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
3.3 和諧的閱讀環境
輕松愉悅的閱讀環境有助于學生關注教學、促進學習。閱讀課上,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就文章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各小組競答。這樣的閱讀課堂設計閱讀帶有游戲和競爭性質。渴望獲勝的心理使學生萌發興趣,積極地參與到閱讀中去。這類的設置還有助于學生克服羞怯心理,最大程度地調動閱讀的主動性。
3.4傳授和學生所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文化知識
針對社會文化知識的補充,教師需要堅持實用和適度原則。傳授和學生所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文化知識可以提高他們學習英語和英美文化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適度選擇符合主流社會文化的內容,契合閱讀教學程度加以講授。這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漸理解英美國家社會文化的本質。
3.5 注重反饋
在一個階段的學習結束后,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學習結果,認真分析后給予反饋。獎懲分明的學習過程有利于激勵學生。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成績,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熱情。同時,通過反饋可以看到自己學習的錯誤和不足,從而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及時予以調整。心理學家認為表揚與批評都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使用這些措施時必須客觀、公正和及時。注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有針對性、有技巧地反饋學習結果。重點在于要讓學生對評價有正確積極的態度。
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語言能力、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和學生的興趣都對閱讀效果產生著重大影響。要提高大一新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停留在過去,只關注詞匯、語法知識的學習是不夠的。從課堂效果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習英語的培養,使學生發自內心地主動學習語言和社會文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最終促成學生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黃和斌.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3]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旅游;社會文化;變化;影響
一、相關基本概念
旅游影響作為旅游研究板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內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旅游經濟、旅游物質環境和旅游社會文化三大類別。其中對旅游社會文化的影響主要針對旅游者(客)、目的地居民(主)和主-客相互關系的影響三方面。本文重點注重旅游對目的地社會文化的影響的探究。文中所指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是:旅游對目的地居民的價值觀、文化、民俗民風、種族信仰以及大眾道德觀念和生活質量水平所造成的影響。
(一)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指以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為吸引力,具備一定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有目的地管理機構統一規劃和管理,旅游企業可以從中獲取經濟利益,能夠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地區。
(二)旅游地的社會文化環境
旅游地的社會文化環境具有系統性,它不是一個單一的單元,它所包含的范疇極其廣泛和復雜:即在旅游的空間和時間系統范疇內所形成和存在的關于社會文化的實物形態和意識精神氛圍的總和,他是旅游目的地的精華和魅力所在,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重慶市的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通過再現老重慶的真實寫照,成為了重慶市亮麗的名片。一方面,展現了重慶市的山城文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當地勞動人民的建筑智慧這樣一種社會文化內涵。
(三)旅游的社會文化變化
本文重點談論的旅游社會文化變化是旅游在發展過程中潛移默化的一大現象,針對旅游社會文化的變化的主要論述對象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以及主-客雙方的關系變化。
(四)旅游給社會文化帶來的變化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領域的進步已不再是單一的鏈條形式,同樣旅游發展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旅游作為綜合性極強的產業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從旅游的本質來講,旅游活動應當是文化性極強的活動,無論是旅游社自身觀念與意識的改變還是目的地特有的價值觀、道德觀受到的沖擊,這都是不可避免的。旅游活動的過程就是實現目的地與旅游者之間產品交換和消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兩方的意識形態不同,對于目的地而言,則導致價值觀和意識體系以及生活質量的變化,對本真的文化形態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旅游給社會文化帶來變化的相關理論機制分析
旅游給社會文化帶來變化的研究過程中形成了有機制的各種理論,其中發展階段理論和涵化理論是影響比較大的理論。在本文的研究中另外還增加有社會交換理論,這一理論對旅游目的地社會變遷中諸多的新現象有較強的說服力。
(一)發展階段理論
旅游發展階段理論顧名思義就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業的不同時期的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同階段的階段性變化,這些變化中包含目的地旅游者數量和相關旅游產業的變化,也有當地經濟的變化。
最著名的就是巴特勒的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理論,在他的理論中,將旅游目的地的演變過程依次整理為:探查階段、參與階段、鞏固階段、停滯階段、衰落或復蘇階段。
然而與巴特勒不同的是,多克西和密麗根則是從當地社區居民的角度進行的研究,多克西利用自己在巴巴多斯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亞加拉湖區的案例調查,認為旅游給目的地帶來的變化可以根據當地居民對目的地旅游發展的角度來劃分不同的階段,提出“憤怒指數”理論,從他的理論中可以得到,當地居民對旅游發展的態度是隨著旅游開發的深入,廣泛遵循著某種成遞進的趨勢。
(二)涵化理論
當一個社會和另一個在經濟上都比較強大的社會接觸時,其中處于弱勢的社會經常要被迫接受另一個強勢社會的許多的社會文化要素,以上所談到的由于兩種強弱關系而產生的廣泛的文化假借過程,被稱之為涵化。
旅游活動從本質上看就是一項跨文化交際的溝通,作為外來旅游者到異地旅游只作短暫的停留,從表面看兩者只做表面膚淺的溝通,并不存在涵化。然而單一旅游者停留雖然短暫,眾多旅游者則會形成一個整體,影響的效應不可小覷。當兩種不同的社會文化發生接觸時,雙方就可以通過“借鑒過程”來縮減差異,這樣的“借鑒”過程并不對等,但是接觸的過程中會受到雙方關系的性質,雙方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雙方數量差異等一些因素的影響。
針對以上所講的“借鑒過程”,比較常見的就是位于經濟比較貧困的地區,往往這樣的地區擁有發展旅游的潛質。因此,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改變地區貧困的面貌,就會通過改造目的地來適應外來旅游者的需要,不可避免的要用外來價值觀和態度,這種看似自發的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妥協和無奈。所以,當目的地社會受到沖擊時,當地的社會文化就會被外來的強勢文化所同化。
(三)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是古典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和心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將人與人之間互動行為看成是一種計算得失的理的社會學理論,它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互動都是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滿足。
從這個理論,可以匯集一點就是人們的社會活動就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對于目的地而言,發展旅游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獲取經濟利益,社會、心理需求在他們看來則是次要的;而對于外來旅游者而言到目的地是為了獲取精神的享受,美的新體驗,至于其他的文化交流都不是他們所要關心的。無論是目的地居民還是外來旅游者一旦交換完成以后,他們則會對所產生的結果進行評價,如果發現收益大于付出則會繼續保持交換,但如果交換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將會減少或是退出交換。
三、導致旅游目的地社會文化變化的因素分析
(一)旅游相對數量對旅游地社會文化的影響
在多克西的研究中,隨著旅游開發的深入和游客數量的增加,當地居民與外來游客間的關系要經歷融洽、冷淡、惱怒、對抗的過程直至最后階段。眾所周知,目的地發展旅游能夠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并且可以增加當地經濟收益。然而,更多的是旅游活動給目的地帶來了諸多的負面影響。之前所見到的環境影響是一方面,然而對于經過歷史長期積累所形成的社會文化的損害無疑是一種傷害。
例如:游客相對數量的增加,旅游行為會側面的影響到當地居民,來訪的游客到目的地的大肆消費、以娛樂和游玩為目的的行為會讓當地居民漸漸地產生享樂的思想,而影響當地長期傳承的辛苦勞作的優良品德。人數的增多同樣會影響當地治安的問題,更甚者則會提高目的地的犯罪率。
根據多克斯的發展理論可以得出,目的地的居民的心理環境容量會隨著旅游地的相對人數增加與目的地人口最大容量的比列關系的變化而發生動態的變化,當游客到訪人數超過目的地的環境人口容量時,目的地居民就會產生厭惡的心理動態,從而導致整個目的地社會文化形態的變化。
(二)游客停留時間會導致當地社會文化的變化
游客到訪目的地的游覽時間是導致當地社會文化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目的地為滿足游客游覽過程的需要,當地服務人員將會受到比較固定化模式的培訓,因為整體中體現出了一身的“僵硬化”、“模塊化”的氣息,久而久之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識將會慢慢變得商業化。另外一方面,從社會文化以及接受的形式來分析,有橫向和縱向兩個層面。所謂橫向是目的地和旅游者在經濟水平和所具有的社會意識形態基本同等的條件下,那么接受形式就基本屬于橫向流動的,但如果兩者在以上兩個方面的狀態處于高低不等的情況,經濟水平比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對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社會文化以及意識形態就形成“強加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如果經濟水平比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帶去比較先進的,新穎的社會文化,對于目的地來講就是前進的契機;同時相應的一些游客的陋習和腐朽的思想、行為長時間的存在于目的地地區,無疑是一次社會文化的破壞。
(三)不同旅游類型構成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從游客的游覽的目的分,科恩將游客分為五種類型:娛樂型、消遣型、體驗型、試驗型、存在型。娛樂型游客在旅游中尋求愉悅為主,不關心真實與否;體驗型游客主要體驗異地的不同生活和價值觀念,主要尋求當地具有真實性的元素;消遣型與試驗型,前者并不講求真實性,屬于娛樂和體驗之間,而后者關心經歷的真實性;最后的存在型一般屬于生活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旅游的目的是為了身份的彰顯,講求社會存在感。娛樂型的全身投入到游玩中,去享受游樂給自己帶來的美的感受。這一類人會感染身邊的人,帶動身邊的人,因此目的地居民受到觀念的感染是存在的;消遣型與試驗型一般會長時間的停留,隨著時間的推移自身的習性就會毫不隱藏的暴露出來,長期以來會給當地的居民正常的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影響他們本身正常的作息時間,游客的接受程度也隨之降低。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游客,來到目的地都會與當地居民進行行為和思想上交流、互動,對于目的地居民而言,價值觀和行為指向會受到游客的思想和行為的表現的影響。
四、目的地社會文化變化的控制原則和方法
旅游的開發和利用從最根本分析,目的是將一個地方獨有的特色展現給社會,因此目的地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更多的應該保持原有的社會文化內涵和精華,盡量減少本土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而導致自身的變化。為此,對于旅游給目的地社會帶來的變化的客觀存在,在后期的發展中應當遵循一定的控制原則,采用相應的措施,保護目的地社會文化。如何解決旅游給目的地社會文化帶來的變化,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指導原則和控制方法,兩者都以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有計劃、有目的,從整體著眼,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指導原則―堅持發展可持續旅游
可持續發展就是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求在不損害其后展的需要的同時,滿足當代人的生產、生活發展的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旅游要求充分利用旅游資源,提高利用率,保證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具體到控制旅游給目的地帶來的社會文化變化,有如下的分類原則:
(1)全面原則:發展旅游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有機統一,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風俗、習慣,尊重居民的信仰。
(2)參與性原則:發展旅游關鍵在于各方利益相關者的相互協作,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特別注重當地居民的參與性。
(3)保護性原則:旅游本身就是向外界宣傳本地美的活動,同時為了發展的長遠,必須切實地保護當地的社會文化資源,保證旅游質量的高水準。
(4)收益性原則:旅游的發展規劃必須具有收益性,收益性是調動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從而有助于提高社會文化的質量。
(5)長遠性原則:這是有效開展旅游的重要原則,從長遠的目標出發能夠延長旅游發展的生命周期,保證旅游的不斷更新發展。
可持續發展作為旅游在發展過程中的指導原則,是對目的地社會文化影響控制方面的指導思想。無論是維持或完善當前的旅游,還是進一步提升旅游的社會文化的質量都是長期不變的法寶。原則只能作為執行一項事項應當遵循的準則,更具體的解決目前的問題還需要相應的措施。
(二)控制方法―嚴格按照旅游社會文化規劃開展旅游活動
旅游規劃是在旅游開發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旅游開發的范圍、步驟和措施等方面的計劃。規劃的制定有實地的調研,會吸收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旅游開發后社會文化的狀況。旅游活動開展需要具有吸引力、凸顯目的地個性、特征、文化,尊重當地的習俗和傳統信仰。例如廣西桂林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以山水圣地桂林山水美麗的陽朔風光實景作為舞臺和觀眾席,以經典傳說《劉三姐》為素材,集漓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于一身,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與藝術相結合的升華表現。一方面從視覺上把桂林山水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另一方面還深層次地挖掘出了壯族的民族文化。旅游地社會文化是當地發展的靈魂,致富的法寶,為文化能夠保持本真,同時聲名遠揚,理應當尊重文化,順應自然,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文化的保護。
五、總論
旅游是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旅游已不再是人們生活中的奢侈消費,因此旅游發展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然而旅游發展在給社會帶來福音的同時也造成了許多不良的效應,兩者同時存在于旅游中,并相互影響。為了促使旅游的發展更加健康、穩定和完善,還需要政府、各地旅游者、當地居民以及旅游企業的共同協作,共同監督管理;在旅游發展研究方面更應該通過深入、細致地調研和先進、創新的研究方法,建立完善的理論體系,以期為旅游地的發展戰略選擇提供理論參考和理論體系。(作者單位:長江師范學院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振禮,旅游對接待地的社會影響及對策,旅游學刊,1992,(3).
[2]劉趙平,再論旅游對接待地文化影響[J],旅游學刊,1998,(4):30-33.
[3]劉趙平,社會交換理論在社會文化影響研究中的應用[J],旅游學科,1998,(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