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2 18:45: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效管理管理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管理學的價值性困境:回顧、爭鳴與評論
2.再問管理學——“管理學在中國”質疑
3.秘書學具有鮮明的管理學學科屬性
4.中國管理學發展方向之管見
5.實踐視角下的管理學學科屬性
6.管理學的基本概念與學科地位
7.中國管理學反思與發展思路
8.管理學批判理論述評
9.安全系統管理學的建構研究
10.管理學百年回顧與展望——第4屆“管理學在中國”學術研討會述評
11.走向21世紀的管理學
12.管理學百年與中國管理學創新發展
13.國內外管理學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的比較分析:2001~2009
14.管理學如何才能“致用”——管理學技術化及其方法論
15.PBL教學法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16.管理學:科學主義還是人本主義
17.尋找管理學理論的科學性
18.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管理學學科半衰期研究
19.元管理學:研究對象、內容與意義
20.“管理學在中國”研究的理論反思與實踐探索
21.論管理學的普適性及其構建
22.基于知識圖譜的管理學理論前沿分析
23.管理學的學科屬性與學科定位
24.東方管理學視角的企業知識型員工管理
25.從管理學到公共管理學——歷史角度的考量
26.管理學的元問題與管理哲學
27.管理學范式理論述評
28.經濟學與管理學區別和聯系的再思考
29.試論我國教育管理學的理論類型
30.比較安全管理學研究
31.基于CSSCI的我國管理學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32.管理學課程的案例教學法改革與設計
33.中國戰略管理學研究的發展述評
34.“管理學在中國”研究:概念、問題與方向
35.構建中國管理學理論自信之路——從個體、團隊到學術社區的跨層次對話過程理論
36.調節變量在中國管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37.中國管理學發展進程:1978~2008
38.中國管理學研究情境化的概念、內涵和路徑
39.中國管理學構建問題的再思考
40.試問管理學——管理學在中國側議
41.科學觀之演進與管理學科學屬性之爭
42.扎根理論研究法與管理學研究
43.基于管理學視角的旅游規劃失靈分析及對策
44.管理學案例教學法實踐與思考
45.管理學方法與經濟學方法的借鑒、融合
46.中國當代行政管理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分析
47.再思管理學學科性質與使命——管理學價值分析方法論探索之導引
48.管理學門類的誕生:知識劃界與學科體系
49.個人知識交互現象及管理學意義
50.中國教育管理學30年:成就、特點與問題
51.西方管理學屬性之爭對中國管理學元研究的啟示
52.論教育管理學的社會科學屬性
53.網絡范式下的管理學研究及前沿熱點
54.公共管理學:定位與使命
55.中國情境下的管理學研究探索——基于理論發展脈絡的視角
56.管理學合法化運動的歷史、危機與前瞻
57.混沌理論對管理學發展的啟示
58.中國戰略管理學研究現狀評估
59.本土化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回顧與展望
60.管理學研究中的社會網絡范式:基于研究方法視角的12個管理學頂級期刊(2001~2010)文獻研究
61.經濟學視角下管理學研究方法建構探究
62.管理學的意義虛無、境界考察及價值反思
63.學術期刊核心編委群體識別和測度——以管理學CSSCI期刊為例
64.財務管理學的困境與出路
65.管理學學科屬性的定位——基于交叉學科的視角
66.管理學研究的理性回歸和道德堅守——管理學在中國的歷史與現實
67.中國戰略管理學的近期發展:一種本土視角的回顧與前瞻
68.論基于能力培養的管理學教學改革
69.中國管理學發展進程:1977—2006
70.管理學視角下的民營化現象:一個多層面的研究框架
71.對2000年以來我國教育管理學研究方式的考察——基于805篇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的內容分析
72.論管理學范式革命
73.“管理學在中國”——本土化學科建構幾個關鍵問題的探討
74.管理學發展的歷史邏輯
75.論管理學的現代主義遺產與后現代精神
76.淺議管理學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點、方法設計與有效性討論
77.“中國管理學”發展中的范式問題
78.面向中國問題的管理學研究
79.從公共行政學、新公共行政學到公共管理學——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領域的“范式”變化
80.2009年我國管理學熱點問題研究
81.我國信息管理學發展現狀與趨勢
82.管理學研究方法:基于人的特殊性視角
83.論本土實踐經驗對中國管理學的理論建構
84.學術期刊開放存取現狀與模式研究——CSSCI管理學期刊案例分析
85.管理學的歷史演進:研究范式的角度
86.中國管理學案例研究:綜述與評估
87.問題與抉擇:高等教育管理學發展中的反思
88.西蒙管理學研究方法論探微
89.基于引文分析的文獻老化研究——以圖書情報和管理學為例
90.管理學在我國的發展:回顧與展望
91.論教育管理學的性質
92.西方管理學流派的重新劃分
93.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對象與方法及其相互借鑒
94.圖書館學、情報學與信息科學、信息管理學等學科的關系問題
95.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管理學——從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與實踐說開去
96.論中庸管理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97.論教育經濟與管理學是關于公共教育管理的科學
98.管理學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分析
關鍵詞:產學研合作;管理類研究生;培養模式
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是高等學校與合作單位(企業、科研院所)共同聯合培養研究生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伴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熱潮,高等院校除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功能,其社會服務功能也被日益強化。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不僅能夠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也為高等教育實現社會服務功能,推動經濟發展提供重要途徑。
然而,經過實踐的檢驗,現有的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存在著各種問題和弊端,不利于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如何創建適合研究生教育變革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現有的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本文以J大學管理學院為例,通過運用核心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管理學院的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調研。為了更有針對性的設計問卷,本項目先對管理學院導師、研究生進行深度訪談,根據訪談內容和提綱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招生方式、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培養方式、導師指導、學位論文、產學研合作培養的制約因素。問卷共25道單選題,受測對象主要為高校與合作單位管理人員、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研究生,用以提高問卷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最終發放問卷380份,回收問卷357份,回收率為93.95%,說明本次調研真實有效。
本文結合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的情況和結果,針對管理學院產學研合作培養研究生的現狀,從“招生選拔和培育方式”、“學位論文和導師指導”、“課程建設和保障機制”三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
(一)招生選拔和培育方式
招生選拔作為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輸入”環節,直接影響著研究生培養的規模和質量。項目組對管理學院生源選拔、招生形式、招生宣傳等方面做了問詢。生源選拔方面,52%的受測者認為應注重知識掌握能力,30%的受測者認為應注重創新能力,18%的受測者認為應注重工作實踐經驗。說明生源的知識掌握能力和專業背景仍然十分的重要。
招生形式方面,49%的受測者認為由高校統一招生,后經合作單位與研究生互選確認。41%的受測者認為應以產學研合作培養名義招生,合作單位參加面試。前者是管理學院現階段主要采用的招生形式,后者被廣泛認同,也有可能會成為未來招生形式的主流。
招生宣傳方面,73%的受測者選擇參與產學研合作是為了“實習和就業機會”,而這部分人絕大多數是研究生。少部分是為了“創新能力的提高”。這體現了研究生選擇的實用性,同高校和合作單位為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初衷有一定距離。
培育方式是研究生培養的重中之重。項目組對培B目標和培養方式進行問詢。培養目標方面,有81%的受測者認為應培養“實踐性為主,學術性為輔”的研究生,合作單位也傾向于此,而高校則堅持以“學術性”為主。這體現了研究生、合作單位與高校在培養目標上的認知差距。培養方式方面,有62%的受測者認為以合作單位實踐為主,必要時返回學校,37%的受測者認為以學校學習科研為主,必要時進入合作單位實踐。這表明研究生渴望貼近生產實踐的愿望。因此,高校和合作單位應該努力為研究生提供生產實踐平臺,影響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培育環境。
(二)學位論文和導師指導
審核把控學位論文以及學術論文,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高校通過加強對學位論文開題、中期檢查、預答辯、盲審等培養環節的監控,來提高學位論文的質量和水平。
對于學位論文選題的征詢,49%的受測者選擇堅持學術性,42%的受測者選擇突出實踐性,與生產實際相結合。關于學術的征詢,51%的受測者認為應該與其他研究生要求相同,30%的受測者認為可以用專利、發明替代,只有19%的受測者選擇適當降低要求。由此可見,高校堅持對研究生學術性和創新性的培養和要求,企業希望參與產學研合作后能夠得到具有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高校培養人才的長期性與企業謀求利益迫切性的矛盾,導致二者在人才培養的側重點不同。而研究生在此過程中表現出既要求積極貼近生產,又害怕降低學術標準而導致自己在競爭中處于劣勢,本身又是一個矛盾體。
導師指導方面的征詢,該模式的“雙導師制”(校內導師為主),57%的受測者持肯定態度,39%的受測者認為權責不清,不利于指導。超過半數的受測者認為就導師而言,影響培養質量的主要因素是指導能力、方法和技巧。導師指導方式方面,有51%的受測者選擇參與導師的項目課題中,導師通過課題指導學生。在訪談過程中,研究生提到了害怕失去高校的學術環境,校外導師水平有限、缺乏經驗而會誤人子弟等方面的擔憂。
(三)課程建設和保障機制
研究生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影響著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效益。根據問卷調研結果,55%的受測者選擇增開選修課,擴大選課范圍。52%的受測者認為合作單位應該參與課程設置,48%的受測者認為學生應該參與課程設置。在征詢對現行的課程與教學是否能夠反映專業前沿水平,21%的受測者選擇不能,69%的受測者選擇一般,其對課程建設的滿意程度令人堪憂。這不僅反映了研究生強烈的自主參與意識,和對課程教學緊追專業前沿的高要求,以及希望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的愿望,同時,也折射了現行課程教學時代性和前沿性的匱乏。因此,在課程建設方面,開設滿足研究生、合作單位與高校共同需求的課程體系,是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需要深入探討的關鍵問題。
關于如何提高培養質量的征詢,57%的受測者選擇需要加強的是“導師指導過程監督”,29%的受測者選擇“課程教學質量監督”,14%的受測者選擇“學位論文審核把關”。這說明導師指導過程監督是被廣泛認同為提供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如何能夠建立科學有效的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二、構建管理類研究生產學研合作培養“1+1+3+1”模型
管理類研究生產學研合作培養“1+1+3+1”模型,即1個明確的培養目標、1個科學的培養方案、3大系統的培養策略和1個配套的評估體系。如圖1所示。
(一)聚焦培養目標――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是具有社會性、專門化的培養模式,其目標是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但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這一培養目標卻變得越發模糊,甚至照搬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來進行產學研聯合培養。因此,構建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首先必須要明確科學合理的培養目標,并將這一目標具體落實到培養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使之在參與產學研合作的利益相關者中達成共識。
(二)完善培養方案――整合力量、統籌協調、科學設計
研究生培養方案是組織教學活動和培養人才的范本和依據,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因素。制定、修訂和實施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產學研合作培養研究生應該以課程學習、科研訓練、實習實踐為基礎,整合校內校外力量,統籌協調各方利益需求,科學設計培養方案。
1. 課程設置方面,應該高度重視合作單位與研究生對課程建設的參與度,將社會與合作單位認為研究生必須具備掌握的知識技能納入到核心課程體系當中,突出現有課程的時代性和前沿性,變革傳統的課程體系以滿足社會和合作單位的需求。擴大選修課程范圍,加強選修課的綜合性、跨學科性和實踐性,培養研究生的多學科視野,提高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科研訓練方面,將研究方法類課程納入到核心課程體系,通過系統學習研究方法,使研究生能夠懂得如何選取適當的研究方法,從而順利開展調查研究,增強結論的科學性和可信性。聘請優秀的管理領域專家、企業高管開設講座,與研究生進行研究討論,實現學術資源共享,為研究生提供能夠接觸行業前沿的科研平臺。
3. 實習實踐方面,要求研究生至少在合作單位進行1個學年的定崗實踐,熟悉生產流程,在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共同指導下,確定學位論文選題,完成開題環節。在結束實習返校后,根據定崗實習過程中的體驗完成實習報告。
(三)制定培養策略――促分流培養、重導師指導、嚴過程管理
1. 促進分流培養,實施分類指導
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從原來的培養學術型人才變革為“既向博士生教育輸送合格生源,又為社會培養各類高層次人才”。因此,學校要實施分類指導,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與興趣所在,進行分流培養。既要培養高水平的學術型人才,又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層次應用人才,集中力量、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學研聯合培養。
2. 重視導師指導,加強隊伍建設
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不僅對研究生負有學術指導、品德示范的責任,其科研水平、指導能力以及品德素養直接影響著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因此,要建立嚴格的研究生指導教師遴選制度、研究生導師指導準則,從制度上規范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的權責機制。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既要鼓勵校內導師積極聯系合作單位共建課題研究,又要聘請合作單位中的高級管理人才作為校外導師,既要堅持學術性,又要兼顧有專利和發明的杰出人才,在嚴格的導師遴選制度下壯大導師隊伍。對導師所帶研究生數量作出一定的限制,嚴格控制師生比例,保證導師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指導學生。新導師要接受導師指導技巧和方法的培訓,使其盡快了解和熟悉研究生的整個培養過程和相關規定。
3. 加強過程管理,嚴格培B環節
過程管理是ISO9000質量管理標準中的管理方法,強調對整個過程的把控和關鍵點的監控。運用到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在課程考核、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階段匯報、論文答辯等培養環節中,重視過程控制,制定科學透明的學業標準,完善考核機制和淘汰機制。
(四)構建評估體系――加強配套管理,完善培養模式
在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學校和合作單位都應該成立專門的服務管理部門,有專門管理人員及時對產學研合作培養的研究生的培養環節進行管理和監控,使校內導師、校外導師和研究生之間建立有效的調節、反饋和監督機制。并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合作單位和學生對課程參與度和滿意度、研究生培養質量、社會評價等方面構建產學研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評估體系,以促使模式的不斷優化與改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工作的幾點意見[R].教育部文件教研[2000]1號.
[2]陳立紅.產學研合作教育及其辦學模式研究[D].同濟大學,2005.
[3]王娟茹.高校產學研合作教育及其運行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4).
[4]王艷.產學研聯系培養研究生的實踐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6(04).
[5]宋遠方,李艷麗.構建學術型研究生培養鉆石模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12).
關鍵詞:管理學在中國 理論開發 理論構建
中國管理理論已經走過了全盤引進西方管理理論的階段,但是囿于目前的學術評價體制,大量相關研究還是處于“空對空”的階段,真正創新性的中國管理理論還很鮮見,我們一直渴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理論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來。多數架構依然處于“本土材料、西方概念”的狀態,在基本概念、命題和理論預設方面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成果甚少。建立中國現代管理學,將管理學中國化,融合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精髓,指導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管理實踐,這些問題的關鍵都在于如何構建自己的管理理論。
1、對當前“管理學在中國”研究的反思
反思與批判是理論創新與學術進步的重要路徑。中國面對已經較為成熟的西方管理理論來創建中國的管理理論時更應如此。中國管理學界在中國管理問題的探討中已有反省,但缺乏思辨和論證,鮮有探索創新精神,思維單一而片面,這就出現了“概念模糊”的問題,學者們各自界定,結果使其成為文人彼此間打口水仗的主要話題。
1.1、對管理概念的反思
管理概念的過多和混亂是造成管理學界自亂陣腳的一個重要原因。管理學研究者必須首先對“什么是管理?”進行科學界定。而對管理這一關鍵概念定義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幾乎任何編寫管理學教材的作者都有自我的定義,權威人士的定義也多種多樣。依據管理工作實踐的基本特性,“管理”應該包含人、組織、目標和協調這 4個關鍵詞。理論是由概念或者變量組成的系統,通過命題將概念之間的關系表達出來。因此,概念的明確界定,是進行理論構建的基礎。
1.2、對“話語權”的反思
西方管理學在中國的話語權可以解構為:引領學術共同體的學者、先入為主成為管理理論的主流、自詡為普適的管理理論、控制大量國際學術期刊等方面。西方管理理論的引入,在讓我們學會了大量管理學知識的同時,也造成了中國本土管理學研究的迷失(李平,2010)。我們必須改變西方管理理論在中國的“霸權”地位,敢于去質疑,同時要能夠敏銳地關注到西方框架之外的關鍵因素,不要盲目地服從,要能夠在某個特定情境下識別主要的變量,按著科學的邏輯思維方式來考察當前的現象,從而構建出自己的管理理論,能夠高效地解決當前遇到的實踐問題。
1.3、對研究方法的反思
我國管理領域的論文多偏重理念、概念和新理論框架的介紹,而在具體實證、方法和操作層面的研究較少,這勢必會影響學者們對前沿問題的判斷和研究。但是,全盤西化,盲目地追崇實證研究方法,又會掩埋科學研究的多樣化,扼殺創新。“管理學在中國”的研究是采取全盤西化式的數理模型與實證分析,還是對這種主流研究范式進行修正?機械式的“拿來主義”,類似于教條主義和形而上學,在實踐中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和行不通的;“范式移植”,這種做法考慮到了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問題,不過,“范式移植性災難”卻屢屢發生。我們應該基于中國的國情,在自身發展的歷史脈絡下,借鑒科學的理論開發范式,構建自己的管理學理論,走一條管理學發展的科學理路。
1.4、對理論價值的反思
在中國式管理研究中存在著“理論泡沫” 現象,大量的管理學論文、著作除解釋了部分管理現象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基本上很難回答和解決現實中管理者、管理對象和被管理者之間的矛盾。大多數管理學研究者陷入了“客戶迷失”的尷尬處境,從而導致了對實踐“插不上嘴”,只能“自娛自樂”、“做練習”式的研究,這是管理學界存在的嚴峻問題。中國的管理理論究竟是“生搬硬套”西方理論,亦或是“西體中用”,還是說我們要在中國歷史脈絡中,借用科學的理論構建方法,切切實實地構建出自己的管理學理論并且能夠高效地解決中國情境下的實踐困惑和疑難問題。
2、“管理學在中國”研究面臨的挑戰
歐美管理方式在金融危機中暴露其諸多無奈,在發展中國家中暴露其缺乏包容性,在環境治理中暴露其缺乏責任性,在面臨危機時暴露其缺乏承擔性(齊善鴻等,2010)。人們開始質疑西方管理理論的普適性,而中國管理理論的研究與西方管理學研究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于是開啟中國管理理論的構建之路成為必然,但是我們也應意識到這是一條布滿荊棘之路。
2.1、研究方法的挑戰
關于管理學的研究方法,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思辨研究多、實證研究少是我國管理科學研究的特色”。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實證研究方法卻“一統江湖”。過于偏重定量研究的傾向與缺乏規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論有關,因而,構建中國管理學理論亟需開展規范的定性研究。“管理學在中國”第二屆學術研討會上,學者們提出當前管理學研究方法所面臨的挑戰:反對實證主義的“霸權”,但是在反對的同時,如何建構非實證的方法又是頗為頭疼的事情;反對研究中的簡單唯方法論,即把科學的方法當作發表文章的工具,而不是本著科學的態度,探尋對現象的理解與解釋。
2.2、文化“路徑依賴”的挑戰
中國管理研究多數是沿著中國傳統文化這條路徑進行研究的。相對于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而言,目前的研究僅僅只是初步或者說表面性的概括,還遠未深入到中國文化的內核。進行本土研究,構建中國自己的管理理論,就必須在中國文化、社會、歷史的脈絡下,對當下中國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由根至葉,追根溯源地創造契合性高的管理理論。
2.3、理論發展視野的挑戰
目前,中國管理理論研究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圈子式的交流與孤芳自賞的情緒化表達,很難與現代西方管理理論進行對接式交流,進而無法實現理論的重大突破,自然也就不能有效的解釋和指導管理實踐。語言不通、研究不規范,思路不科學,缺少公約性的理論語言,于是很難在國際平臺上與人交流,結果導致無法了解最先進的西方理論,對理論前沿后知后覺,自己“閉門造車”的東西著實難登大雅之堂。
3、“管理學在中國”研究的發展方向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內企業的迅速發展,我們迫切需要按照國際通行的學術規范構建轉型經濟條件下的管理理論,以更有效地指導企業管理實踐。有學者提出以下規則:科學的研究方法;文化嵌入性;以問題為中心(鄒國慶等,2009)。中國管理學研究的思路之一是,首先東西方各自進行本土研究,然后東西方互補整合,建立跨文化管理理論來完整解釋東西方/全球管理現象,走“先分后合,多元統一”之路(徐淑英等,2005)。
3.1、進行高水平的本土研究
本土研究初期以理論建立為主,就應擅長理論建立的綜合/歸納/ 定性方法。因為定性研究是在理論和文獻匱乏的領域里進行理論構建工作的有效手段,這些方法尤其適合在中國背景下創建新的管理理論。開展高水平的本土研究,不是簡單地檢驗西方理論或模型的適用性,不是用來證明用歐美以外的樣本進行研究的正確性或合理性,也不是現有測量的簡單翻版,更不是比較研究或跨文化研究。高水平的本土化研究要跳出現有理論框架的約束,基于現象本身進行思考,在特定情境下來觀察樣本的獨特之處。
3.2、構建科學的管理理論體系
朱道立詮釋了中國管理學者在構建管理理論體系時應該具“頂天立地”精神的確切內涵。所謂“頂天”包括三點:熟悉前沿理論、規范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國際化。基于前沿理論,針對熱點問題,運用與國際規范化的研究方法,做出具有國際水平的學術論文。所謂“立地 ”包括兩點:抓準中國管理實踐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管理科學理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只有切實地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立地。只有如此,才能產生新的管理科學理論,打造中國自己的管理科學學派。
3.3、強化問題意識
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而又終于問題――越來越深化的問題,越來越能啟發新問題的產生2。問題意識是一個學科生存、發展和是否具有生力的關鍵。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問題”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或者說,“問題意識”是學術研究的生命和靈魂。具有問題意識是對學術活動主體的基本要求,而缺乏問題意識的學術研究是難以想象的(鄒國慶等,2009)。建立中國現代管理學,將管理學中國化,最重要的是能夠指導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管理實踐問題,因此在理論構建的路上,“問題意識”是構建中國管理理論的關鍵。
3.4、尋找新光源
當西方理論在中國情境下無法適用,而我們又死死抓住西方理論,不能投身于發展管理的中國理論時,這樣一種情景在我們腦海中浮現:某人在街頭遺失了鑰匙,卻只在路燈下尋找,因為在他(她)看來,那是光明僅有的地方。“管理在中國”的問題,可能需要我們離開西方理論的“光明”,來開發照亮中國經濟和組織中黑暗部分的新光源。中國管理理論應重點研究在中國人文社會情景下的“人”和“組織”的問題,重視規范的實證和案例研究,同時加強國際化交流。
4、結語
歐美的管理理論并不完全適應有著濃厚文化底蘊的中國情境,西方管理理論在應用到中國的管理實踐時會不斷遇到一些難以克服的障礙,這使得管理學者逐漸意識到,管理領域中已有的研究并不都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徐淑英等,2005)。作為中國管理學者,最迫切的任務一定不是與“國際接軌”,而應該是提倡真正的科學精神,更加全面地、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管理學的研究成果,是鼓勵研究中國管理問題,解決中國管理疑難,建立更加開放、多元、公平競爭的學術平臺(王學秀,2008)。
中國管理研究的未來還正在興起,這是一個具有路徑依賴和動態演進特征的發展過程,事前我們是難以對其最終結果進行預言的(Arthur,1994)。需要以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研究“真”問題,不斷地將“管理學在中國”問題的研究深入,提煉出具有中國特點的概念、理論,檢驗或建立能夠解釋并預測在中國社會背景下的特定現象的理論。為此,需要我們突破學科化的思想學術方式,回歸問題本身,以問題為中心組織當代學術思想(鄒國慶等,2009)。重視國際學術的合作與對話,構建出自己的管理理論,從而使中國的管理學研究走向世界。當然,這著實是一條任重而道遠之路。
參考文獻:
[1]郭重慶.中國管理學界的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J].管理學報.2008(005),320-322.
[2]李平.“試論中國管理研究的話語權問題.”[J].管理學報.2010(003)321-330.
[3]齊善鴻,白長虹.“出路與展望:直面中國管理實踐”[J].管理學報,2010(11):1685-1691.
[4]王學秀.“管理學在中國”學術研討會觀點評述[R] 2008(5):3.
[5]徐淑英,張志學.管理問題與理論建立:開展中國本土管理研究的策略[R].南大商學評論 2005(4):1-18.
[6]鄒國慶,高向飛.中國情境下的管理學理論構建與研究進路[J].軟科學,2009(002),135-139.
[7]孫繼偉.論管理學界的價值迷失――實踐迷失和客戶迷失的深化研究 [J].管理學報2010(008):1117-1122.
[8]賈旭東,譚新輝.經典扎根理論及其精神對中國管理研究的現實價值[J].管理學報 2010(5):656-665.
[9]波普爾,K.R.Popper.猜想與反駁 科學知識的增長[J].
[10]Barney,J.B.,張書軍.中國管理研究之展望――中國管理理論與管理的中國理論.[J]中大管理研究 2009(003):1-15.
武漢大學MPA教育的辦學成效
武漢大學MPA教育的基本概況自2001年招收首屆公共管理專業碩士(MPA)研究生以來,武漢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武漢大學優越的辦學條件和豐富的辦學經驗,主動與政府部門合作,努力拓展辦學空間,為社會提供人才培養服務。2001年至2015年,已連續招生2139名,已畢業學生1327名。圍繞MPA專業學位教育工作,武漢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中心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加大教學管理力度,教學質量穩步提高,MPA研究生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學位論文總體質量較高,MPA研究生畢業后的反響普遍較好,人才培養質量受到社會廣泛贊譽。武漢大學MPA教育的辦學成效第一,MPA研究生素質普遍提高。武漢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緊密切合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的實際需求并充分利用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優勢,從培養方案的制定到教學過程的具體實施,都嚴格把控MPA培養質量關。學員通過對公共管理專業理論的系統學習,既夯實了MPA研究生的專業理論基礎,又增強了運用專業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公共管理問題的能力。第二,MPA學位論文質量高。自首屆MPA研究生撰寫學位論文起,MPA專業學位教育中心就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及《武漢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論文實施細則》以及《武漢大學MPA教育中心關于學位論文印制規格的規定》,嚴格論文導師遴選程序和論文指導規范,加強指導,嚴格答辯,保證質量。在全國MPA首批院校中較早地實行了MPA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制度和優秀MPA畢業論文評選制度,加上從2010年武漢大學研究生院開始的論文重復率檢測制度,武漢大學MPA畢業論文100%參檢,符合要求后進入匿名評審程序。正是這些有效的措施保證了武漢大學90%以上的MPA學位論文符合選題實踐性強、格式規范、內容充實、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或學術水平的要求。第三,MPA畢業生質量高。自開辦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以來,武漢大學在招生錄取工作中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寧缺毋濫”的基本原則,每屆MPA研究生的錄取分數線都確定在與武漢大學在全國高校綜合實力排名相稱的水平上。MPA專業學位教育中心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并且嚴格教學管理、規范培養程序,在已畢業的MPA研究生中,有相當一部分通過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的系統學習和訓練增強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管理水平,進而在事業上取得了顯著進步,他們中獲得提拔任用者有之,研究成果受到有關部門重視和采納者有之,更有不少的MPA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繼續深造。
武漢大學MPA教育的主要辦學特點
辦學目標思路清晰,學科基礎優勢明顯武漢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能、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能熟練從事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管理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針對上述目標,學校明確了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教育的辦學思路,即依靠學校力量、依托所在學院,面向實際部門、服務地方建設,發揮學科優勢、打造特色方向,強化教學管理、保證培養質量,拓展辦學空間、穩步創新發展。武漢大學公共管理學科教育有著優良的傳統和深厚的基礎,積累了較為雄厚的教育資源,教育教學質量深受社會贊譽。
辦學組織保障有力,管理制度建立完善
1.本科啟發式教學手段與方式尚待完善。面對“注入式”教學方式帶來的種種弊端,我國許多高校教師也針對自己的學科性質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與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如理科教學在講授學科理論知識的同時,大量采用實驗室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文科教學中也采用了隨機提問、課堂討論、師生互動、撰寫論文和實地調研等方式豐富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推動了我國本科教學改革的發展,但教學方式的設計與應用仍然缺乏專門的教學理論進行指導。
2.高校素質教育改革仍然處于探索階段。目前,我國高校對“啟發式”教學理論與方式進行了大量研究,也從國外引進了許多教學思想,如熊梅1998年出版《啟發式教學研究》,周興國的《“啟發式”教學的“中外”與“古今”》,辛儒的《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法及其啟示》等。這對我國本科教學改革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總體而言,我國高校啟發式教學與素質教育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尚需形成更多成熟實用的教育理論進行指導,以更好地在本科教學中實施啟發式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模塊教學理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與理論總結而提出的。模塊教學理論的核心是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將本科課程的教學內容按素質培養目標的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的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采用系統的教學手段進行針對性教學,達到在高等院校本科課程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目的。模塊教學理論的提出基于兩個方面的思考:一是素質教育是現今高校本科教學改革的重點,素質教育應落實在具體課程的教學之中,也就是在各門本科課程的具體教學活動中實施素質教育;二是學生素質的構成是多方面的,因此,本科素質教育也應該由多個教學模塊構成。
二、模塊教學理論構建的創新性
模塊教學理論的核心是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將本科課程的教學內容按素質培養目標的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的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采用系統的教學手段進行針對性教學。其創新性表現如下。
1.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與方法寓于本科課程教學之中。模塊教學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落實到本科課程的教學之中,可取到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大學本科學生綜合素質的構成十分豐富,有專業理論素質、實踐技能素質、科學研究素質、口頭表述素質、禮儀素質和文體素質等諸多方面,培養方法也多種多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主體是教師,教師面對學生最多的時間是教學。本科學生在四年的學習中必須完成62學分的學習,以1學分18課時計,本科學生在四年中面對教師的學習就有1116節課(或課時)。如此可見,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落實到本科課程的教學之中,結合各個學科專業本科課程教學的特點,劃分教學模塊,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可取到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
2.模塊教學理論的運用徹底改變了傳統“注入式”的教學模式。在科技檔案管理學的教學中,我們將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科技檔案管理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科研教學和表述教學等教學模塊之后,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法,采取一種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如針對科技檔案科研素質教學內容,采用了“培養學生問題式選題思維”“;專業論文撰寫范式學習”和“指導學生進行科研項目的設計、申報與研究”等方式進行教學。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科研團隊,各個團隊先合作提出論文選題、構建論文大綱、完成論文初稿。在3個主要環節中,各個團隊相互討論、點評和修改不同團隊的論文題目、大綱結構和論文內容,教師最后進行總體點評。這樣,學生完全參與到教學之中,極大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果顯著提高,從而徹底改變傳統“注入式”的教學模式。
3.模塊教學理論的教學實踐為實施啟發式教學開拓了廣闊的空間。模塊教學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打破了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為啟發式教學的實施拓展了新的思路與空間。主要方法有二:一是撰寫高水平的教材。如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的講稿實際上扮演了教材的角色,大部分學科理論知識都以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云南省省級精品課程《科技檔案管理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依據教師的講稿,結合科技檔案管理最新的學科理論與實踐方法,將講稿撰寫成高水平的《科技檔案管理學》教材。二是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理念與模式。采用或撰寫新教材后,首先就要培養學生教材即筆記的理念;其次,在教學方法上使同學從過去“記教材”的學習模式轉化到“學習—理解—掌握”教材的有效方式;第三,學習模式的轉變并不意味著學生放棄筆記,學生的筆記主要記錄的是更新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所不同的是學生的筆記量減少了80%,從而為“啟發式”教學活動拓展了廣闊的時間與空間。
三、模塊教學理論在《科技檔案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問題
1.模塊教學的劃分與教學方法的組合問題。在科技檔案管理學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將教學劃分為理論、實踐、科研和表述教學等模塊,在各個教學模塊中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在理論教學模塊中,采用學科體系展示法、宏觀到微觀層次學習法、概念分解組合法、主題詞擴散記憶法、預習與復習法等;在實踐教學模塊中,采用管理流程演示法、計算機模擬管理法、實驗室模擬管理法、實習基地管理實證法等;在表述教學模塊中,采用主持復習與講課法、角色互換課堂講授法、專題討論法、模擬辯論法和主題演講法等;在科研教學模塊中,采用學科體系框架選題法、問題式思維培養法、學術規范性訓練法和團隊科研法等教學方法。由于學科不同,課程教學模塊與教學方法則要根據各個學科課程特點進行劃分與設定,以進行針對性教學。
2.參與式教學方法的實踐問題。科技檔案管理學采用的是一種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就是學生參與到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徹底改變以往注入式的學習模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有二:一是思維方式的參與,也就是角色換位思考的問題。讓全班同學轉換角色,思考“如果我是教師,我怎樣進行課程教學”的問題。思考方式由宏觀到微觀,具體而言,由整個課程的教學思考到各個章節的教學安排。其后,在討論的基礎上,將學生對整個課程的教學思考引導制作出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展示圖,以作為該課程學習的綱要與指南。二是教學活動的參與,如全班同學按順序擔任復習主持人,在每次上課之前,抽查復習學習過的教學內容。每次上課安排兩位同學講授新的教學內容,每人講授10分鐘。同時,由同學輪流擔任講課主持人,主持講課并進行點評。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點評、指正和教學內容的拓展。參與式的教學方法很多,各個學科可根據其課程特點進行設定。
3.學習小組團隊學習方法的運用問題。學習小組是進行參與式教學的重要基礎,具體運作方法就是以5—6個同學為單位,將全班同學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進行教學。如在復習教學中,復習主持人可就每個學習小組提出一個問題,回答出問題的全組同學加平時成績分。在科研教學模塊的學習中,由學習小組共同提出論文題目,設計論文提綱,分工完成論文的撰寫。各個學習小組相互修改論文,指出論文中的不足,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在實踐教學模塊中,各個學習小組共同商量提出科技檔案的分類方案,設定整理流程圖,共同完成科技檔案分類、組卷、案卷排列、案卷編目和上架的整理工作。總之,學習小組是進行參與式教學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SSCI期刊 文獻計量指標 分布模型
中圖分類號: G250.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3)06-0073-04
1 引言
學術期刊作為學術成果發表和學術信息的重要載體,在科學學理論研究、編輯出版以及科技管理實踐中,期刊及其載文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日益受到學術系統中諸多主體的重視。期刊的文獻計量指標表現高低既是期刊自身高度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投稿者選擇投稿對象期刊的主要依據。在一個專業(學科)期刊集合中文獻計量指標的總體表現狀況,一定程度折射出對應學科的發展水平及其態勢。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人文社會科學“走出去”戰略的推進,國內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紛紛把發表SSCI和A&HCI期刊論文作為重要的激勵手段和科研績效評價指標之一,這一舉措無疑對提高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國際顯示度和影響力具有深遠意義。但是,科研管理部門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即SSCI期刊的學科、語種、出版國別等分布極為不平衡,而且不同學科指標的表現也存在較大差異[1-2]。為此,深入學科內部,探究不同學科文獻指標分布的狀況,對于全面了解不同學科和學科期刊群的整體結構和發展特征,指導學者有效投稿、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效能和科學性均具有一定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 研究方法與數據樣本
科學計量學指標的排序-頻度分布模型通常用來探討不同計量單元指標頻度隨其位次變化的規律。我國學者梁立明教授及其學生在她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系列成果中,分別用這一模型對科技指標模型分布及其政策意義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3-6]。排序-頻度分布模型通常呈現負冪分布y=αx-(α>0,>0)或負指數分布y=αe-x(α>0,>0)。前者在雙對數坐標中曲線可化為直線,后者在半對數坐標中可化為直線(見圖1)。通過判斷表征直線斜率大小的值,即可了解某一計量指標分布的相對差異。值越大,指標的相對差異越大,反之則越小。
SSCI是湯姆遜路透公司旗下的Web of Science的一個子數據庫,與SCI、A&HCI并稱為國際三大索引,是國際最為權威的社會科學數據庫之一。主要收錄英美等國高質量的54類社會科學期刊文獻,少量收錄非英語文獻。SSCI每年收錄的每一學科期刊的總量都做動態調整,并利用其副產品JCR(期刊引證報告)定期年度期刊的主要文獻指標值,供圖書情報部門、期刊編輯、科研管理部門以及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參考。我們選擇JCR中的管理學、經濟學、圖情學為目標學科,選擇2007~2011年共五個年度的指標數據為研究樣本,來探討排序—頻度分布模型問題,以期尋找并發現指標分布的差異。
在JCR社會科學版公布的期刊文獻計量指標中,人們最為關注的指標是影響因子指標。某一期刊影響因子的大小反映了期刊載文被數據庫來源期刊平均引用的程度。經典的影響因子是以兩年為引用窗口的,通常又稱為加菲爾德影響因子。這一指標在期刊評價和科研管理實踐中應用的最為廣泛。但是,這一指標在使用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不同學科被引用的峰值時間及其引用周期(引用趨勢先升后降的過程)存在較大差異。對人文社會科學來說,基礎性學科如歷史學、哲學等學科達到引用峰值的時間較長,遠超過2年,而對于應用性、交叉性學科如管理學、心理學等達到引用峰值的時間則較短,一般在2年左右。因此,2年并不適合對所有學科領域期刊評價的時間窗口。為此,JCR近年引入了一些新的期刊評價指標,如5年影響因子,來適當拉長評價的時間窗口。本文主要討論2年影響因子和5年影響因子的排序—頻度分布問題。所使用的統計軟件均為SPSS17.0。由于本文對于缺省數據不予考慮,所以JCR收錄期刊數與報道的文獻指標數不完全一致,分別對三個學科領域五個年度的影響因子排序—影響因子頻度點列做回歸擬合,得出擬合回歸方程,并提取值。
3 結果分析
從點列曲線擬合優度看,點列的負指數分布均明顯優于負冪分布。因此將這些學科的回歸方程兩端取自然對數后,曲線化為斜向下的直線,x的系數絕對值亦轉化為直線斜率絕對值。表1給出了三個學科的2年和5年的影響因子排序-頻度擬合回歸方程、擬合優度、樣本個數及其值。
單個學科縱向比較看,對于經濟學期刊,測度期刊短期和長期影響力的2年和5年影響因子分布有差異。5年影響因子的期刊影響力相對差異要大于2年的期刊影響力差異。隨著年份的變化,2年和5年影響因子相對差異都在下降(除2008和2009年未變),越晚的年份相對差異則越小。對于管理學期刊,在五個年度內,2年和5年的值都呈遞減態勢。對于2007、2008、2011年,5年相對差異大于2年的相對差異,而對于2009、2010年,5年與2年的相對差異相同。對圖書館情報學科,2年和5年的影響因子相對差異呈逐年遞減態勢,5年影響因子相對差異均比同年的2年影響因子相對差異大。上述結果表明,隨著引用時間窗口的拉長,期刊影響的區分度增大,即5年影響因子的差異程度大于2年的差異程度。部分有著持續生命力的文獻被引次數將突破2年峰值限制而持續高頻被引。可見,我們通常使用的2年影響因子并不是區分期刊影響力的最佳指標。
從三個學科橫向來比較,對于2年和5年影響因子,相對差異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圖情學、管理學和經濟學。這說明,相比較而言,經濟學作為一個古老的相對成熟的學科,有相對規范的學科研究范式,期刊整體發展較為均衡;圖情學是一個既涉及偏定性研究的圖書館學科,又涉及與定量研究、計算機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等硬科學的情報(信息)學科,收錄的期刊范圍相對廣泛,這些屬于不同子領域的期刊被關注的程度和學科發展水平存在一定差異。前者影響因子普遍低于后者。此外,通過深度分析期刊的出版信息,發現語種差異也導致期刊影響力的較大不同。英美等國出版的刊物在SSCI中的顯示度遠超過非英美國家母語出版的刊物,即使這些國家以英文出版期刊,其影響力也難以匹敵英文為母語文字的期刊。如2011年《MIS QUARTERLY》的2年影響因子為4.447,而排名最后的巴西出版的葡萄牙文刊物《Informacao & Sociedade-Estudos》為0.015,日本出版的多語種刊物《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也僅為0.040。本年度影響因子極差達4.434。5年影響因子的極差達到7.463(MIS QUARTERLY與排名第64位的德文刊物ZEITSCHRIFT FUR BIBLIOTHEKSWESEN UND BIBLIOGRAPHIE之差)。管理學和經濟學的情況也與圖情學類似,不舉例贅述。
4 幾點啟發
4.1 有助于拓展科學學理論研究的空間
自上世紀80年代,以夏禹龍先生的《社會科學學》出版為標志,社會科學學作為大科學學的一個主要分支學科在我國得以播種。但是,相對于狹義的科學學而言,無論從學會建制、研究力量、人才培養、期刊建設等方面,社會科學學的成長性均不能與其分庭抗禮。即使在國外,建制完善的社會科學學也只是初露端倪。科學計量學之父普賴斯認為,科學學就是科學計量學。即用科學的手段來研究科學的整體。如果借鑒這一思想,社會科學學則可視為社會科學計量學。盡管國外科學計量學界研究對象仍以自然科學為主,但是已有包括普賴斯獎獲得者格蘭采爾、莫德、雷迭斯多夫在內的多位學者對人文社會科學文獻的分布、統計與評價指標、被引模式、已有數據庫的適用性等問題進行了研究。科學計量學重鎮之一的荷蘭CWTS的一批學者也在堅持社會科學的計量學方面的特色研究。歐盟委員會、英國經社理事會、加拿大社會科學與人文研究理事會等機構也組織開展了基于社會科學計量學的研究并研究報告[7]。
國內社會科學學的研究可借鑒國外思路,從科學計量學入手,利用國內外數據庫尤其是國內已有數據庫,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國報刊索引、中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等,開展社會科學的知識體系結構、文獻指標分布特征、社會科學的發展規律等問題研究,豐富和夯實我國社會科學學研究領域的研究基礎。
4.2 有利于提升社會科學科研管理的合理性
通過計量學方法來了解社會科學文獻分布的特征,不僅深化了對社會科學若干學科特征的認識,而且為各級社會科學科研管理部門制訂政策與實行管理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已有的社會科學管理部門在項目管理、人才遴選、成果評價等方面的工作更多依賴定性方法和經驗總結,較少使用社會科學學,尤其是社會科學計量學的研究成果,也不太關注這方面研究的現實意義,這對提升社會科學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相當不利。以上文研究結果為例,假如用期刊影響因子來評價國際社會科學論文的質量,用2年影響因子評價,論文的區分度就較小;而如果用5年影響因子為衡量指標,則論文區分度大。每個學科都有合理的引文峰值年齡,尤其是人文學科的引用時間要長于社會科學,因此整齊劃一的確定評價成果的時間節點無疑有失科學性。這一問題在當前國內的社科評獎中尤為突出。另外,國內社科管理部門均把重獎SSCI論文作為一項激勵的措施也值得商榷。且不說社會科學成果蘊涵了意識形態的差別,SSCI數據庫主要以收錄英美國家期刊為主,以心理學、經濟學期刊為主,即使我們在SSCI期刊發表文章了,也不能說這些論文完全代表了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那些最優秀的社會科學理論研究成果也未必一定發表在SSCI期刊上。當然,如果從提高研究成果的國際顯示度的角度來看,這一激勵措施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還有,社會科學成果更多以著作形式表達,期刊論文只占較少比例,這與自然科學顯著不同。所以從社科獎勵政策設計上就應該較合理地分配好著作、論文、研究報告等成果形式的比例。
4.3 有益于推進社科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的有效性
SSCI期刊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是與期刊主辦方、編輯團隊、同行評議、出版等各方嚴謹工作密不可分的。盡管不能說我國社會科學學術期刊進入SSCI期刊陣列是未來期刊努力的一個方向,但是這些期刊在編輯出版方面的經驗仍值得我們學習。SSCI期刊審稿方式堅持國際范圍的同行評議對于我國社會科學整體質量的提升尤為重要,盡管我國社科期刊界當下最緊迫的改進工作不是國際化審稿,但即使完全實現國內同行專家審稿有時也難以推進。我國社科期刊編輯工作不僅要打造高影響力的名刊,還應在整體提高學科期刊群的辦刊質量上有所作為。影響因子不是衡量刊物水平的唯一指標,但都是國際期刊界公認的有效指標。因此,期刊編輯應學習和研究國內外社會科學計量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定期關注刊物影響因子的變化,做好同類刊物影響因子的比較和分析,找出差距和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尋求改進和提升策略。尤其在選題方面,既要注重選擇刊登那些研究學科熱點問題的論文,以提升期刊短期的影響力,也應錘煉作者學術堅守的能力,對那些對學科基礎理論研究有重要貢獻的論文,也應有所偏愛,因為越是這類論文對期刊長期影響力的貢獻越大。建立學科期刊群的定期協作交流機制,在選題策劃、審稿專家選擇、載文量、出版時滯等方面做好分工和協調,逐步縮小學科期刊之間的差距,以整體提升學科的學術研究水平。
參考文獻:
[1]姜春林,梁若愚,田文霞.SSCI期刊分布及其對我國社會科學評價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25(1):139-141.
[2]姜春林. SSCI JCR(2007)圖書館學情報學源期刊解讀[J].山東圖書館學刊,2009,(4):68-70.
[3]梁立明,梁立華,孔繁士,等.高等學校科研績效評估的自報指標與源生指標[J].科研管理,1998,19(6):44-48.
[4]梁立明.科學計量學:指標·模型·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15.
[5]梁立明,武夷山.科學計量學:理論探索與案例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09,135.
[6]岳洪江.我國社會科學成果排序——頻度分布研究[J].情報雜志,2007,(10):135-137.
1.教學課堂師生互動性差師生互動性差是目前管理學課堂上一個典型的問題。管理學教學一般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被動聽。師生之間的交流往往只能在課后實現。這種缺乏互動的課堂一方面不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另一方面枯燥的聽講會喪失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
2.課程考核方式單一對于管理學課程的考核方式,很多高職院校目前還是沿用總結性考核的方式,即期末時采用閉卷筆試考核,且期末考試的成績占總成績的70%或80%,平時成績僅占很少一部分,而對實踐性的考察在總成績里根本得不到反映。這種“一卷定乾坤”的課程考核方式只能檢測學生在特定時間內對知識點的記憶,而不能檢測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改進高職管理學教學的措施
1.明確高職管理學教學目標高職管理學以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高職管理學課程設置應以掌握基本管理理論和培養綜合管理技能為主線,構建理論與實踐技能深度融合的教學內容體系,通過構建以能力為主線的培養方式,實現理論教學與注重技能培養的統一,達到理論與技能的深度融合[3]。因此,筆者認為應在掌握基礎理論的基礎上,把培養學生的搜集、分析信息能力,科學決策能力,目標管理能力,制定計劃能力,組織設計能力,招聘、應聘能力,指揮能力,激勵能力,溝通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等作為高職管理學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管理學的教學過程中,任何單一的教學模式都無法收到完美的效果。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融合,共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筆者認為管理學課程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嘗試以下幾種互動式教學方式:(1)案例教學法,將典型案例、與行業有關案例和社會熱點案例等進入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地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案例展開探析、討論和總結。(2)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加深學生對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的掌握,并且能夠將所掌握的知識充分運用在管理實踐中。如“舉棍子”的游戲可運用于總結管理職能時讓學生對抽象的四大職能有一個完整的認識[4]。(3)情景模擬教學法,讓學生在模擬管理情景中扮演不同的崗位角色,運用所學知識完成一定任務、掌握特定管理技能、感受管理內涵。這些教學方式在管理學課堂的運用,既有利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又有利于學生通過親身的體會掌握相應的管理技能,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目的。
3.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實踐教學是學生獲得管理實踐技能的一種有效方法。分小組設立“模擬公司”、組建管理團隊就是實踐教學法的具體運用。例如講到計劃職能時,要求學生小組擬定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計劃,講到組織職能時,要求學生小組設計出公司的組織結構、內部職權分配、人員的配備和公司的企業文化等,課程結束時學生對整個的管理職能活動就有了親身的體會。還可以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請進來”指的是邀請校外專家和管理者到學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讓學生聆聽真實的管理經歷,感受管理的真諦。“走出去”可以是組織學生到校外知名企業進行組織調查、參觀工作現場(生產流程)或者在企業短期的生產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