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6 17:33: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畢業綜合實踐報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就業;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5-8469-02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突出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是其顯著的特點。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畢業綜合實踐是技能性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高職院校把握質量的關鍵點之一。處于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加強和改進畢業綜合實踐教學。
1 當前高職類計算機專業畢業綜合實踐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 畢業實習環節
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畢業實習工作啟動都安排在第五學期末,學生開始準備應聘求職。一方面,當下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學生找的實習單位可能跟所學的專業不是很對口,所以實習興趣不足,存在著走過場的情況;另一方面,現在的企事業單位即使接納了學生進入實習,也覺得因為學生缺乏實踐能力,擔心實習生的操作影響產品質量或工作任務,因此不會安排學生參與一些具體重要的工作。另外,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的安全管理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較大,因此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尤顯得重要。
1.2 畢業設計環節
由于畢業綜合實踐教學一般都安排在第六學期,通常是由學生自主確定實習單位,分散式的。大部分的學生在實習單位一邊實習,一邊做畢業設計。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有許多學生還在找工作階段,就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只要找到了工作,畢業設計(論文)隨便做一下,答辯也會通過的。錯誤的學習態度導致了許多問題:第一,學生選題是很容易跟風,覺得哪個老師好說話,哪個課題簡單,就選哪個,很少去考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自己的就業方向。這樣就導致了畢業設計選題與實習的實踐性脫節,實習對畢業論文的撰寫幾乎沒有推動作用,無法引起學生的重視。第二,由于前期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的撰寫很茫然,加之分散的實習地點,指導老師指導不直接、不順暢,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不知從何下手,加之網絡資源的便利,論文抄襲和拼湊現象較為普遍,導致畢業論文質量不高。從教師方面來說,畢業實習通常是學生自主確定實習單位,分散式的,學校指導老師定期通過電話或網絡進行檢查和指導,管理較為松散。學生在實習單位一邊實習,一邊做畢業設計,指導老師一般也是通過網絡對學生的論文進行指導和修改。
2 提高畢業綜合實踐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措施
積極探索畢業綜合實踐教學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充分體現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綜合實踐的“實踐性”,與學生就業崗位的“貼近度”, 實現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一體化、畢業實習與就業一體化,將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及就業三個環節有機銜接,從而切實提高畢業綜合實踐教學的質量。
2.1加強校企聯動,創新畢業實習教學環節
加強深度的校企合作,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實現校企聯動,并對實習生的輸送、實習生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達成一致,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學校畢業設計指導老師聯合企業導師一起對學生進行跟蹤指導。學生們結合實習崗位工作內容,以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作為畢業設計內容,也更有利于他們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 延長選題時間,引導學生科學的選題
將畢業綜合實踐教學工作開展的時間提前至第5學期初,給每位學生安排指導教師,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查閱資料、社會調研和行業需求等確定大致的課題方向,這樣學生在日常學習和專業實訓的同時可以對選題進行充分的了解,結合導師的指導,對課題方向不斷修正、完善。并在相關資料收集、處理和方法等方面逐步積累,為畢業實習和論文撰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畢業設計的選題:在學生畢業實習過程中,圍繞工作實踐和行業需求,確定畢業論文的選題。畢業論文的選題應該是來自行業一線的、跟學生的實習崗位貼近的課題或項目。
2.3 加強畢業綜合實踐的過程管理
開題是學生畢業設計工作的開端。學生應該根據課題任務書的要求,在進行認真調研、查閱資料分析的基礎上,對畢業設計作出總體規劃,填寫開題報告。在學生形成開題報告后,就進入設計階段,指導老師對學生的設計過程要監督和指導。在每一個環節,師生要進行溝通交流,指導老師也可加強與企業指導教師的聯系和合作,加強對學生的常規指導和進度檢查,及時解決學生畢業實習和課題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2.4 加強畢業設計論文撰寫的指導
畢業設計論文撰寫是對畢業設計工作的最終總結。在論文寫作環節上,指導教師可以給出如“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指導”、“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格式模板”等文檔資料,指導學生擬定提綱、提練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使學生不但加深對本課題專業知識的理解,而且提高論文的寫作水平。
2.5 創新畢業綜合實踐成果和答辯形式
鼓勵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成果形式和答辯等環節積極探索,畢業綜合實踐形式可結合具體專業的特點,采用畢業項目實踐、作品制作、就業性頂崗實習報告等多種形式;畢業綜合實踐環節成果的呈現形式與實踐形式相適應,選擇調查報告、項目實施報告、項目設計報告、作品設計、說明書、工作過程及崗位流程分析報告等。不同類型的綜合實踐小組采取不同形式的畢業答辯。
3 總結
畢業綜合實踐教學是一個動態的教學體系,特別是培養信息人才的計算機專業,隨時需要根據專業、技術的更新和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而更新。要切實提高畢業綜合實踐教學質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需要我們學校與企業,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充分重視、規范畢業綜合實踐的各個環節管理,積極探索和實踐畢業綜合實踐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胡繼專.關于高職教育畢業設計(論文) 質量的思考[J].教材教法,2009(9).
[關鍵詞] 創新創業;畢業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2-0079-03
“創新強調的是開拓性與原創性,而創業強調的是通過實際行動獲取利益的行為。” [2]無論創新還是創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才是真正的前提。在重視基礎學科教學的同時,畢業模式的導向作用也能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良好的畢業模式不僅是對學生能力的檢測,更是一個方向性的引導。在鼓勵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背景下,畢業模式的改革與探索也順應形勢、與時俱進。通過三年的探索與實踐,渭南師范學院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對本科生的畢業設計模式進行了大膽改革與創新實踐,已形成比較完備的形式與制度,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主要內容分為三個方面:
一、清晰完備的畢業設計相關制度。
好的制度能使人充滿積極的正能量,壞的制度使積極者受到打擊。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制度是從人才培養計劃到教學大綱再到畢業設計執行的多維度、可持續制度。本專業從畢業創作實踐及畢業設計報告兩方面制定相關制度與說明,旨在讓畢業生對畢業設計模式有清晰認識。通過三年的實踐積累,已經較完備的制度包括: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導師負責制度;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實踐分組制度;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撰寫制度。這三個制度分別從教師、學生、內容三個方面對學生的畢業模式進行理論上的限定,其實也是從頂層設計上為畢業生的學術質量進行保駕護航。
二、畢業設計實踐固化為舞臺展演的形式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把學生畢業創作形式從靜態展示變為動態展演。這種轉變不僅能激發在校生對專業課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認識專業能力的實用價值。這種改變引起了較大反響,2013屆渭南電廣視臺分別在新聞頻道、綜合頻道進行了專題報導。2014屆畢業展演吸引國內諸多明星祝福。2015屆畢業展演成功商演,為畢業生的就業架構了橋梁。
舞臺展演是綜合性演出,能將學生的四年所學用視聽覺的綜合方式呈現出來。學生親身參與畢業展演實踐,能全面體會專業學習的意義,進一步明確職業工作的職能與方向。由于設計作品是每個學生選擇的方向和類型,能最大化反映學生的專長,所以也是畢業生就職的最直觀的推介會。從2015屆學生的單元話劇表演、2016屆學生的整部話劇表演、2017屆學生創作的話劇表演,三年來實現了舞美回歸舞臺,并取得突破性提升。
因為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是一個綜合性的專業,學習內容很龐雜,畢業展演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在諸多的實踐中尋找合適崗位,為今后的工作與學習把握好方向。形式雖然不能直接決定內容,但在實踐中的確為畢業生和在校生都指明了努力方向。
在實踐操作中,分工非常重要,需要從畢業年起始就開始實施。首先,要根據給學生所做的“畢業展演策劃案”來確定最佳方案。其次,教師統一審核后,根據每位學生的個人意向進行分工,并確定每組負責人。再次,對每組任務進行詳細劃分,并對負責人進行職責的解析。最后,在學生實施制作的過程中全程跟進,隨時指導。具體可分為:導演組負責方案的具體落實,任務包括任務分配、節目排演、節目驗收等;劇務組的任務:負責排演和演出時間、場地、設備、資金、外聯等的申請與落實;演員組的任務:負責排演與演出;道具組:負責舞臺調度設計、除舞臺服裝與燈光以外的道具設計與制作;化妝組:負責所有演員的發型及妝容設計與制作;服裝組:負責所有演員的服裝設計與制作;影像組:負責展演前期宣傳與后期制作。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是交叉學科,是與美術學科、音樂表演、媒體傳播等專業都相關的綜合性專業,所以各組在完成好自身任務的同時,合作才是展演成功的最大考驗。展演不僅對本專業的學生產生促進作用,對于院系之間、專業之間的合作也具有重要作用,是探索交叉學科間學科發展的有益探索。
三、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畢業設計報告形式
畢業論文在學生畢業能力考察上重理論輕實踐,學在在論文選題上往往存在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在重視實踐創新的今天,將畢業論文改為與畢業設計實踐相結合的畢業設計報告能更好呈現學生實踐與理論兩方面的能力。改變的不能只是名稱,實質性內容的改變才是核心。
專業畢業設計報告從內容、形式、考察能力三方面進行了變革。內容方面要求學生根據畢業創作的初衷和過程等方面進行全面闡述與論證,對畢業設計實踐的理論支撐與說明。形式方面:分為概述,就畢業設計題目的背景資料、目的方法、創新點等方面陳述;創意構思,就畢業作品的創意來源、創意過程、藝術特色、創作手法、人員分工、個人承擔角色和任務等方面來陳述以及草圖等;創作過程,可用草圖、設計稿、展開圖、創意稿、分鏡、腳本、劇本、過程數據、參數等為主來陳述。成果綜述,評述圍繞著畢業設計完成的工作任務情況、主題思想、藝術特點、表現手法、表現效果等方面來陳述。這四個部分由表及里,按創作的完成順序進行完整闡述。考察能力方面:考察學生條理的創作思維構架能力、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理論與實踐的綜合展示能力。
四、結語
畢業設計注重實踐能力的檢驗,讓學生的作品在真實的舞臺上呈現,更能直觀展現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并能給即將開始的職業生涯以真實的創作體驗。展演舞臺讓學生把專業、特長、興趣交叉在一起,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更能反映學生的特長,為學生鋪設良好的職業通道。
這種學生與教師根據個人意愿自主結合的形式,還能讓每位教師的特長得到最大發揮。每位教師的專業方向不同,但往往需要指導就是自己不擅長的方向,水平難免就受到限制。新的畢業模式根據方向確定指導教師,能使教師專業方向更對口,這樣教師所指導的畢業設計作品水平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當今演劇形式的創新、演藝空間的多樣化,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實踐與理論之間關系。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加強實踐環節推動教學理念變革,都是畢業新模式對教學思路轉變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這不僅是形式上的改變,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的設計有所依托,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踐行理論,培養學生的務實精神與專業設計的能力。
[參考文獻]
一、畢業實踐性質和目的
畢業實踐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最主要的綜合實踐環節,它是依據教學計劃安排在修完本專業全部理論課程和相關實踐環節之后進行的綜合崗位實踐。
高職經管專業開設畢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目的是:第一,通過參加實際企事業單位相關崗位的實際工作,接觸社會用人單位,走進市場,提高適應崗位就業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素質,鞏固專業思想,培養愛崗敬業、創新精神,為畢業后從事相關的工作打下良好思想和能力基礎。第二,通過畢業實踐,廣泛開展相關行業發展現狀、崗位工作要求、企業業務處理等問題調查研究,接觸專業工作,增強感性認識,鍛煉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以就業為導向,檢驗教學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培養合格人才積累經驗。第四,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和實踐基地建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求企業放棄利潤,全力配合學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是不現實的,需要把人才培養與服務社會的功能加以結合,通過畢業實踐教學的開展,用人單位獲得了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合格人才,減少崗前培訓時間和費用。學校也利用合作單位的資源和技術力量,減少了校內實訓的壓力,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和辦學品牌,全方位實現校企雙贏。
二、畢業實踐內容
1.崗位安排。高職經管專業畢業實踐的時間應安排在第六學期。畢業實踐的具體單位和機構原則上采取學生自己聯系,院校、系部、指導教師協助安排的方式確定,實習單位(崗位)的確定最好結合就業意向。畢業實踐是綜合性專業實習,凡符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崗位內容均屬于實踐內容的范圍。但由于實習時間和實習單位環境、條件管理的復雜性等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到過多的崗位上去體驗、實習鍛煉,應結合具體實踐單位有計劃、有側重地進行重點實習。
2.工作內容。第一,了解實踐單位組織結構、主要崗位職責和相應管理制度;熟悉實踐單位主要業務及工作流程;要求學生進入實習單位后即開展調查活動,全面了解實習單位的情況,為后續工作奠定良好基礎,調查完成后要形成實踐機構(單位)調查報告。第二,完成實踐單位和指導教師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并總結記錄;按要求在畢業實踐期間填寫畢業實踐記錄,可以采用日志、周志、要點摘記等形式。實習生對實習過程中發生的重要事件、處理的關鍵問題、感受較深的實習體驗等“閃光點”進行記錄,進行反思,重點反映工作內容、自我感受、個人專業認識方面的成果,要體現一定的專業深度。第三,評估個人實踐工作情況并進行總結,發現工作或業務處理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完成畢業實踐總結報告。這是對畢業實踐過程的全面總結,是表述其實踐成果、代表其專業綜合水平的重要資料,是實習過程、體會、收獲的全面反映,是實踐技能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今后學生順利就業和適應崗位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三、畢業實踐成績評定
由于畢業實踐教學涉及到校內外兩個教學場所,因此企業要參與教學指導計劃制定、實踐進度監控、實踐教學評估、制訂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機制既要體現目標與過程相結合,又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堅持畢業實踐教學環節質量檢查的經常化、嚴細化,突出實踐教學質量管理的動態監控職能。
一般來說,畢業實踐成績由實踐單位評價(30%)、校內指導教師評價(40%)、答辯成績(30%)三部分組成。指導教師成績由校內指導教師根據下列條件評定:是否按時、按要求完成畢業實踐各階段所要求的工作;《畢業實踐手冊》填寫質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工作態度及遵守紀律情況等。實踐單位成績由企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和指導教師給出,按五級計分制評定。答辯成績由所在專業畢業實踐答辯小組評定。答辯會上由教師對實踐工作過程和任務完成情況提出問題,學生當面做出回答、解釋,以便了解學生畢業實踐工作情況。答辯的程序是:首先學生(約用10分鐘)簡要報告畢業實踐工作情況,然后答辯小組提出問題,學生立即回答所提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麗芳.高職經管類專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2:25-27
[2]朱平.高職經濟管理類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現代商貿工業,2010,6:223-225
關鍵詞:生物安全;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100-03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中的生物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外來入侵生物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農林業生產、對外貿易及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些外來入侵生物潛在的危險嚴重威脅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2]另外,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也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3]因此,根據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生物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十分迫切。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的需要,福建農林大學于2004年申報了生物安全專業,并獲得教育部的批準,率先在全國設立生物安全本科專業。從2005年開始,植物保護學院設立生物安全系加強生物安全新專業建設,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屆4年制生物安全專業本科生,2009年6月,首屆畢業生已順利畢業并獲得理學學士學位。自生物安全系成立以來,按照人才分類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培養階段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依托國家重點學科(植物病理學)和福建省重點學科(昆蟲學),以“農業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應用生態研究所”和“益蟲研究所”為依托平臺,以專業實驗室和校外實驗基地建設為重點,進行了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并取得一定成效。現將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情況總結如下:
一、實踐教學目標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和生物安全專業辦學的實際,結合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福建省閩臺地域優勢,生物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既要獨具特色又要符合教育規律[4]。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和探索,確定生物安全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高尚的健全人格、寬厚的業務基礎、扎實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敏捷的創新思維、厚重的社會責任、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潛在的領導能力,畢業后能在學術上繼續深造或進入社會并開展終身學習的復合型人才。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重素質”的人才培養目要求,結合“研究型”學院建設的實際,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在生物安全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實行分流培養,并根據培養類型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目標:“研究型”人才培養:強化專業基礎培訓和科研素質培養,通過提供良好科研平臺,爭取使這部分學生能夠推免考試直接攻讀碩士研究生,為生物安全科研方面的塑造后續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檢測技能、外來入侵生物的檢疫處理技能、生物安全的評估等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長,爭取獲得國家或行業相關技能認證,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專業工作打好基礎。“復合型”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經驗和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和優勢,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條件,在人文素質、學科文化和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調研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從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實踐中完成畢業論文,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相關領域工作打好基礎。
二、實踐教學體系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通過整合和優化專業課程實驗和加大實驗教學的學分比例,設立創新性、綜合性和探究性實驗,建立了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據培養階段和實驗性質的不同培養鍛煉相應的實踐技能。
1.基礎培養階段的基本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一至大二上學期進行,主要是進行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基礎培養階段,以通識教育為重點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結合開設網絡教學、自學課程、討論課程、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增設《學科文化》課程,組織師生交流、讀書報告(人文底蘊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學術沙龍(學生定期參與校、院的各類學術報告活動),通過總結、提煉、挖掘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深厚的學科文化引導學生鞏固專業思想。這部分實踐教學多為專業必修基礎課的實驗教學內容,包括《大學信息技術基礎》上機實習(24學時)、《文獻檢索》上機實習(14學時)、《大學物理III》實驗(15學時)、《植物學》實驗(15學時)、《動物學》(12學時)、《微生物學》實驗(30學時)、《學科文化》討論教學(15學時)等。
2.專業培養階段的專業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二下學期至大三下學期進行,主要主要是進行專業實踐技能培訓。將專業基礎課提前到二年級進行,將專業課的實驗課獨立開課,并提前到二年級下學期和三年級上學期執行,在三年級下學期即開展綜合性、創新性和探究性實驗,通過系統化培訓全面掌握專業實踐技能。這部分實踐教學內容主要為綜合性、創新性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內容。綜合性實驗課程主要包括《基礎化學實驗》(80學時)、《生化實驗》(45學時)、《分子生物學實驗》(15學時)、《農業昆蟲學實驗》(36學時)、《普通植物病理學實驗》(36學時)、《植物檢疫學實驗》(45學時)、《生物安全檢測技術》(45學時)等。同時,為開展科研素質和科研文化的培養,學校、學院設立科技創新項目,鼓勵學生申報國家、省、校級各類創新項目,學生雙向選擇導師,自主選擇申報創新性實驗項目開展創新性實驗,要求學生在實驗設計、研討的基礎上,撰寫創新性實驗項目結題報告。由指導老師組成的評估專家進行評分,合格者計入學分。
3.綜合培養階段的綜合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三下學期至大四下學期進行,主要是進行綜合實踐技能培訓,重點是培養效果的提升及定位,強化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工作。在大三下至大四上(3月15日~10月15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畢業實習。在大四開設《科研實踐》(3周2學時)、《綜合實踐》(3周2學時)、《工作實習》(4周3學時)等綜合性實踐教學。本階段強化實踐教學,實行寬口徑專業教育,因材施教,分流培養。對于“研究型”,進入導師實驗室,參加導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持各類創新項目,開展研究性工作。在完成創新項目的基礎上,提前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學術論文、參加相關學術活動,提前做好保研和考研準備。對于“應用型”,進入校實驗中心、動檢局、檢測中心和相關企業,主要涉及入侵生物診斷和鑒定、生物安全檢測,服務社會,鼓勵取得相關技能認證證書,開展專業技能綜合訓練并完成畢業論文,提前做好報考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招聘準備;對于“復合型”,通過科研院所、企業、基層單位聯系,指導學生開展野外科學考察、社會實踐、社會調研工作,調研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鼓勵將實際問題帶回學校進一步探討,從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實踐中完成畢業論文。
綜合以上安排,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度安排(表1)。
三、保障措施
1.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經過幾年的新專業建設,生物安全專業已建成“生物安全專業綜合實驗中心”,先后投資150多萬元,對4間實驗室進行改造,建成符合現代教學的多媒體實驗室,添置了一批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諸如人工氣候箱、超低溫冰箱、基因擴增儀、酶標儀、電泳圖象分析系統等高精教學設備。依托農業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和省級重點學科,應用生態研究所,益蟲引進與利用研究所等,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教學平臺。目前已在校內建成了生物安全綜合性實踐基地并且安排專職指導教師負責指導,主要包括農產品安全(殘留)檢測、轉基因生物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檢疫性有物預防與控制研究基地等(表2)。
2.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經過幾年的新專業建設,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與省內外生物安全專業相關單位聯合建設了一批校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表3)。在省內的實踐基地主要包括指導教師科研基地,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福建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全省各市農業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等。在省外的實踐基地主要與從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云南省農業科學植物保護研究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建立了聯合培養實踐教學基地。
表3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校外實踐基地
3.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①采取多樣化的實驗教學考核方法。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考核采取多樣化考核方法,分別按照實驗報告、考察報告、專業論文、畢業論文等的質量和水平,參考實驗過程中的表現來分三類綜合評定:對于研究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揭示生物安全相關規律、機理,具體技術的應用效果和技術集成等為主,重點評價其研究內容和實驗方法的創新水平;對于應用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生物安全相關的檢測、檢疫等為主應用性研究,重點評價其以其設備使用和實驗技能水平。對于實踐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調查報告、考察報告為主,重點評價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水平。②采取雙導師制的實踐教學管理方法。在生物安全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合作單位開展合作研究,采用雙導師制,促使學生的畢業實習與崗位工作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的實習、論文工作與崗位銜接,在場地與時間上實行彈性處理;強化學生的實踐和崗位適應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經過四年來的實踐,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生專業思想穩定,學習積極性高,自覺學習文化知識,主動鍛煉實踐能力,積極塑造高尚品質,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等已在學生中蔚然成風,綜合素質培養效果明顯,畢業論文質量提高顯著[4]。在后續的培養中,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繼續按照人才分流培養目標要求,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支撐體系,加強實踐技能培訓。對于“研究型”培養對象,創造條件讓學生主持或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計劃項目,鼓勵同學在畢業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鼓勵應屆本科畢業生推薦或考取國內外碩士研究生;對于“應用型”培養對象,指導學生獲得相關技能認證(檢疫員、檢驗員等),在技能方面有生物安全專業特長,讓畢業生能比較順利地獲得能夠發揮其技能優勢和專業特長的工作崗位;對于“復合型”培養對象,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和優勢,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條件,在人文素質、學科文化和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使畢業生具有繼續發展的潛能和優勢,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相關領域工作打好基礎。今后,我們根據社會經濟與生物安全科技發展的需要,結合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福建省閩臺地域優勢,進一步加強對外聯系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考核,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使其在生物安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萬方浩,郭建英,張峰.中國入侵生物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24.
[2]宋宗水.外來物種進入與生態環境變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4,25(1):11-14.
[3]陸群峰,肖顯靜.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選擇[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9(2):68-78.
[4]侯有明,艾洪木,楊廣,黃居昌,等.生物安全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2(增刊):15-19.
【關鍵詞】實踐教學;實驗實踐教學;集中實踐教學
一、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日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托專業培養目標而設立,主要包括以下幾大模塊:
下面主要介紹專業認知實習、社會調查與實踐、專業實習與畢業實習四個集中實踐環節。
1、專業認知實習
時間:1周(第三學期)
實習方式:分小組集中實習
實習地點:企、事業單位
實習目的:專業認知實習是日語專業學生在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程之后,即將進入學習專業課程之前進行的重要的綜合性獨立實踐課,是對學生日語專業知識進行實踐環節,通過認知實踐,達到以下目的:盡快了解專業方面的有關情況,通過這個階段的參觀、見習,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對系統了解專業概況、鞏固和深化專業思想、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考核方式:實習學生必須參加考核,成績合格方能獲得學分。學生不得申請實習免修;因病不能參本次實習考核主要采用撰寫實習報告的方式進行。考核內容包括實習期間表現(由小組長打分),占20%,實習報告撰寫內容占80%。實習報告主要結合行業調查和自身實習體會為主,字數不得少于1500字。學生需提交電子版和紙質版各一份,由指導教師審閱后給出成績。成績評定分為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2、社會調查與實踐
時間:2周(第四學期)
實習方式:分小組集中實習、分散實習
實習地點:全國各企、事業單位.實習目的:社會調查屬于我校日語專業必修的集中實踐教學課程之一,是學生結合專業特點,或者聯系自己今后的工作意向,運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對經貿、旅游、教學等專業領域進行的相關調查。通過這一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會的發展與現狀,增強實踐能力。
考核方式:根據社會調查期間的表現及周記、社會調查報告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給與成績的評定。成績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計分制評定,社會調查不及格者,允許補做。
3、專業實習
時間:6周(第六學期)
實習方式:分小組集中實習、分散實習
實習地點:全國各企、事業單位.實習目的:本專業實習是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旨在通過專業實習鞏固、驗證和加深理解在校學習的專業理論、專業知識等;鍛煉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日語應用能力;強化學生從事商務、翻譯、研究、管理、人事培訓等方面的社會實踐能力,從而實現本學院日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使本專業畢業生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考核方式:實習學生必須參加考核,成績合格方能獲得學分。學生不得申請實習免修;因病不能參加實習者必須提出緩修申請并附醫院證明。根據專業實習期間的表現及周記、專業實習報告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給與成績的評定。成績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計分制評定。
4、畢業實習
時間:4周(第八學期)
實習方式:自擇單位實習
實習地點:校外自擇單位
實習目的:畢業實習是給學生提供到各企事業單位進行調查研究、搜集資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研究實際問題并參與實際工作流程、實際操作的教學環節。通過這次實習,能補充課堂教學和書本知識的不足,鞏固、加深并擴大所學日語專業知識及商務知識等,培養和鍛煉學生觀察、綜合、系統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注意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
通過實習能使學生認識和了解本專業方向的實踐工作內容,形成一定的職業意識,積累一定的企業管理經驗,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獲得工作能力的跨越式發展,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實踐活動的能力。
考核方式:實習學生必須參加考核,成績合格方能獲得學分。學生不得申請實習免修;因病不能參加實習者必須提出緩修申請并附醫院證明。根據專業實習期間的表現及周記、專業實習報告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給與成績的評定。成績按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計分制評定。
二、課程教學的實踐教學環節
由日語專業自己內部組織檢查、討論、收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教學要件所規定執行,學生成績的平地按照平時成績、實驗實踐報告來綜合評定。并且實驗實踐成績均在學生期末總成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一般占20%。實踐實驗教學大綱的制定要求要注意各課程實驗內容的優化配合,避免重復或脫節;要充分反映課程發展和教學的組織、內容及方法的改革,要刪除那些落后的、重復的驗證性實驗項目,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比重,逐步形成由基本實驗、選做實驗、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組成的三層次實踐教學體系,使實驗課真正發揮培養學生實驗、實踐和創新能力以及嚴謹求實作風的作用。
三、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的落實與效果
針對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日語專業制定了《新生教育教學計劃》、《專業認知實習教學大綱》、《專業實習計劃》。《社會調查工作計劃》、《畢業實習工作計劃》、《畢業論文工作計劃》、《畢業論文寫作規范》、《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職責》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確保實踐教學各環節的順利實施和開展。
【參考文獻】
[1]溫麗娟;淺談高校實踐教學改革[J];成功(教育);2007年09期
關鍵詞:就業競爭力;核心課重要度;滿足度;社會需求
中圖書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2)32-0049-02
據了解,麥可思公司是專業的,唯一的政府、學術界、商業機構和社會公眾共同認可的,有著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評估機構,曾承擔了國際、省級的重大研究項目,與國內近200所高校有穩定的長期研究合作。我院院長認為麥可思公司的年度報告為我院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了較好的啟示作用,希望各專業根據報告客觀分析中所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從而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由MyCOS公司提供的《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看出,電氣自動化專業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如就業現狀滿意度、就業質量等都比較高,但某些方面還是存在問題,針對電氣自動化專業問題進行整改。
1 報告分析
1.1 就業競爭力
表1是本校2011屆主要專業畢業半年后的總體就業指標一覽,包括其就業率、月收入、畢業時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就業現狀滿意度,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計算出了各專業就業競爭力指數。就業競爭力指數綜合了就業率、月收入、畢業時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和就業現狀滿意度這四項指標,是對大學培養的畢業生就業能力的綜合評價。
某專業的就業競爭力指數的具體計算如下:首先求得該專業的就業率與本校最高的專業就業率的比例,即就業率/本校最高的專業就業率,該指標反映的是在本校各專業就業率的相對水平;同理計算月收入的比例、畢業時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的比例和就業現狀滿意度的比例;然后算得四個比例平均值,即為就業競爭力指數,最大平均值為100%。
分析得出,本校2011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指數最高的專業是物流管理(國際物流)(96.7%),就業競爭力指數最低的專業是電氣自動化技術(電梯制造技術及維護)(81.0%),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排名第三。
1.2 主要專業工作相關的核心課程重要度及滿足度評價
電氣自動化為專業相關度較高的專業,由其工作與專業相關的畢業生回答所認為的核心課程的重要度及滿足度,評價結果如圖1所示。
以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例,工作與專業相關的畢業生五門核心課程的重要度均分別高于該專業畢業生對這五門核心課程重要度的評價,即工作與專業相關的畢業生認為這些核心課程的重要度更高。
另外,該專業工作與專業相關的畢業生認為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的重要度為100%,且此課程被該專業畢業生評價為對個人成長最有幫助的課程,但其滿足度僅為44%。需在課程設置和培養上進一步加強。另外,其它核心課也不是很高,也需要整改。
2 結論分析
經過電氣自動化教研室老師對MYCOS報告分析和討論,形成了如下結論:
①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情況較好,社會認可度較高。用人單位普遍反映,高職畢業生愿意留在技術一線崗位工作,動手能力強,適應性方面要比本科生更強,所以企業樂意接受。這一結果與本專業歷屆畢業生供不應求,用人單位紛至沓來的情況相呼應的。
②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比較高,對自身所學專業的前景及發展充滿了信心,這與電氣專業蓬勃發展的勢頭相適應。但是,畢業生對目前的就業環境,生活條件及工資待遇有所期待提高。這與畢業生比較高的離職率相吻合,畢業生期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待遇,達到自己的期望值。
③數據分析反映出本專業畢業生在外語實際應用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有待提高。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
④核心課程重要度都很高,但滿足度有些課比較低,需在課程教法、課程改革及培養上進一步加強,尤其是電力電子技術和交直流調速系統。
3 工作對策與建議
綜合問題和意見,電氣自動化專業召開了專門的為提高教學質量,加快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研討會,我們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加強和改進。
①建立畢業生就業信息庫。畢業生是學校的重要資源,為了能夠及時跟蹤畢業生的情況,需要建立本專業畢業生信息中心,開辟網上校友錄等形式,及時收集和掌握畢業生的就業動向。
②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注重基本素質的培養。繼續加強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調整教學計劃,提高實踐課和實際操作的相關課程份量,以縮短走向社會的不適應期。同時,對于學生在吃苦耐勞、創新能力、溝通交流方面的素質教育要進一步加強。
首先,加強職業資格證的培訓力度。教育和引導學生考取就業資格證書,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電梯專業除了必須的電梯安裝證以外,要正確引導學生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如電工證等。
其次,精心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既有賴于其自身對知識的探求,更有賴于其自身精神和行為的磨練和修養。事實證明,學生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精心組織學生開展諸如社會調查、社會服務以及各類文娛、體育活動,融素質教育于活動之中,各類活動應注意考慮與專業培養相互結合,同時要注意發揮學生個體的不同特點,力求做到讓學生人人積極參與、人人從中受益。
再次,加強實操培訓,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積累實際操作經驗。大部分同學認為在工作中最缺乏實踐工作經驗,并認為有社會工作實踐經驗是就業成功的主要原因。再根據用人單位的反饋,我們應在校期間進一步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快速的轉型和就業具有很大的幫助。
③積極推行課程改革,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進一步完善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項目式教學課程體系,并在課程教學方式及模式上要實現多樣化。包括機房授課、多媒體教室授課、實訓室實訓、企業現場教學、企業兼職老師授課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并靈活運用小組法、探索法、項目法、案例法等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④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培訓和到企業掛職鍛煉,切實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同時壯大兼職教師的隊伍和加大參與教學的份額,以此來提高實訓環節的有效性。
4 結 語
通過對本次調研材料的總結和分析,我們深入了解到畢業生的工作情況、用人單位、行業協會以及學生家長反映出來的問題,發現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和不足,這對于我們專業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的改革計劃,調整課程體系,深化教學各環節的改革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畢業設計;改革;求真務實
畢業設計不僅有助于畢業生鞏固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而且是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前最后一次理論聯系實踐的綜合鍛煉,更是畢業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全面考察,因此在高職育人體系中畢業設計環節至關重要。
近年來,教育行政部門加大了對高校學生畢業環節管理的質量檢查力度,采取對畢業設計進行抽檢與評比的方法,每年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隨機抽檢,對各院校的畢業設計情況進行評比排名。此舉促使各校普遍重視并加強學生畢業設計的過程檢查與管理,有利于學生畢業設計質量得到提高。但是,我們也發現了畢業設計的定位、機制上還存在諸多問題,背離了畢業設計的初衷,影響了畢業設計的質量。近幾年來,我們根據專業差異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立足“求真務實”,開展畢業設計環節改革。
一、高職學生畢業設計普遍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對高職學生畢業設計的要求定位過高
高職院校對畢業設計的評比和抽檢要求與普通高校的標準相類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以技能教學為重點,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知識夠用為度,而不強調掌握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因此,我們很難以畢業論文的形式去要求高職學生完成畢業設計。
2.學生畢業設計流于形式,敷衍了事
目前,高職院校的畢業設計普遍以學生的畢業論文為重要衡量指標,于是我們的師生便忙于論文的“選題、開題、指導、批改、答辯、評審”等事務,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高職教學的特點,工作成效相對低下。我們對高職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要求定位過高,不但達不到期望值,而且造成了部分學生的設計環節敷衍了事的心態。
3.學生在接受畢業設計任務前,缺少系統、全面的綜合訓練
學生在接受綜合性畢業設計任務時,往往不知所措,感到無從下手,學生缺少對設計項目的綜合分析能力,不熟悉綜合性設計項目的實施過程,不了解畢業論文的格式和體裁。究其原因主要表現為學生在接受畢業設計任務前,缺少系統、全面的綜合訓練。
二、立足“求真務實”,提升高職畢業設計質量
為了讓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得到應有的系統訓練,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高職畢業設計改革勢在必行。我們要尋找一條更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畢業設計(論文)的途徑,增強畢業設計的實效性,提升畢業設計質量。
1.量身定做,合理定位,為畢業設計“求真”創造條件
教高[2009]3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直接指出,“高職院校要切實落實高職學生學習期間的頂崗實習半年的要求,與合作企業一起加強針對崗位任職需要的技能培訓,大力提升畢業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業能力。”毫無疑問,技能操作水平、社會就業能力才是學生培養之根本。回溯這些年國家有關職業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指導思想,我們不難發現,高職學生的畢業論文在各級各類的文件中從未提及過,更不用說要把它們當作衡量學生能否畢業的重要標準。
據調查,高職計算機類學生為了完成畢業設計任務,抄襲他人的設計作品,甚至出現畢業論文的情況,而獨立完成畢業設計的學生僅占少數。在這種情況下,畢業設計質量無法保證。因學校對每屆學生均有畢業率的要求,上級主管部門對每年的畢業設計也要檢查(或抽查)、評比,而指導教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到了最后,指導教師只好親自修改,抹去抄襲的痕跡,調整論文格式,勉強過關。
因此,我們重新審視高職畢業設計的定位問題。一方面要加強畢業設計過程和質量的監控,另一方面要改變對畢業“論文”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學生撰寫“畢業設計報告”。摒棄傳統畢業論文體裁,建立“畢業設計報告”寫作模板,使畢業設計更符合高職學生的特點。畢業設計報告的形式可以是畢業設計作品的說明書,可以是畢業設計過程的流程書、可以是國家專利、可以是公開發表的優秀論文等等。
2.結合頂崗實習,為畢業設計“求實”打下基礎
高職學生的畢業設計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個學年進行,在這一學年,學生要參加頂崗實習,也是就業的關鍵時期。許多學生忙于找工作,準備應聘材料,參加招聘會和各類應聘考試。即使找到工作的學生也立即投入實習崗位,需要較長時間和較大精力來適應新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介入畢業設計的時間較晚,無法進行充分的準備就匆忙動手,缺乏完整思路。
為了避免畢業設計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在選題方面,高職院校要求學生的畢業設計更多注重實際技術運用和實踐工作體會,而對畢業設計的學術要求不是很高,一些好的實結往往比借鑒別人的論文加以修改更具有現實意義。
畢業設計選題時,要靈活地掌握“分層定位,因材施教”原則,引導優秀學生創造出優秀的畢業設計,寫出優秀的畢業設計報告;引導更多的學生完成符合學生自身條件、更具有實用價值的畢業設計作品,一些頂崗實習的項目就可以作為畢業設計課題。而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畢業設計里收集到一些來自行業的真實案例,成為教學資源,反過來為課堂教學服務,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