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0 14:2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語文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論文關鍵詞:初中語文活動課的探索
近年,我省初中語文教學領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改革熱點——活動課。在一些中學,初中語文教學正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課堂授課形式,以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為特征的語文活動課正異軍突起。占據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動活潑、切實有效而得到學生的歡迎。
語文活動課的出現,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次大改革,是語文學科課程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有力舉措。
一、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一直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究其原因,雖說十分復雜,但教學內容的封閉和教學方法的陳舊應是問題的主要癥結。正是由于語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脫節,缺乏現代生活氣息,正是由于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注入式,學生缺乏自主的實踐,才導致了語文課堂氣氛的沉悶,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導致學生語文能力的局限,導致語文教學質量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需要。因此,語文教學要走出困境,必須強調語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和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特別要注重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實踐。
語文課外活動的開展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條充滿希望的途徑。前一段我省各地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語文課外活動常常缺乏系統的目標、內容,常常難以有序進行,許多學校僅僅把它當作課堂教學的補充,甚至作為學校教育的點綴,因而往往難以落實,難以堅持。只有把語文活動列入語文課程,給予教學目標、內容和進程的規定,給予時間和空間的保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語文活動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當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把活動課列入課程計劃的時候,當新的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稿)把語文課程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初中語文課也必須把活動課列入課程,作為正式課程的一個部分。于是,從1995年開始,我們在調查研究和初步嘗試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系列、
摘要求和內容,并于1996年秋在省內部分學校正式開展試驗。
二、作為課程的一部分,語文活動課與傳統的必修課課堂教學相比初中語文論文,顯示出鮮明的特點和不可替代的優勢。
語文活動課的'活動',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學活動,而主要指學生的學習活動。活動課側重于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組織教學,因而活動的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就與傳統的必修課課堂教學有明顯的區別。
在教學內容上,它強調語文的社會實用性。傳統的課堂教學常常以必修課教材的教學為中心,內容顯得狹窄,有時也有點陳舊,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語文活動課則是開放的,其教學內容往往涉及了語文應用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觸及最新和最實用的領域,并與一定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有較強的時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夠補必修課課堂教學的不足,全面反映社會生活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又能給學生具體生動的感受,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新聞會''語言的藝術——廣告''錯別字普查''編手抄報比賽'等專題活動,既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現代生活中應用的情況,也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的能力訓練,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又實實在在。不少學生反映,開展語文活動課以后,自己才感到語文原來是那樣有趣、那樣有用。
在教學方法上,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性。傳統的課堂授課常常過分突出教師的作用,以教師的知識傳授和教學思路為中心,學生常常被動接受或被動參與。語文活動課則自始至終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在活動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自主選擇,自覺參與。活動課的過程,往往是學生自己設計安排、學生自我活動為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著重于讓學生在各項具體的實踐和運用中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和生活體驗,著重于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受、體會、理解。這樣做,學生不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學能力也得到切實的培養和提高論文服務。比如'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活動課,自始至終都以學生的口頭表達為主,幾節課下來,學生的口才就會有所提高。許多學生這樣說,語文活動課給自己提供了不少鍛煉的機會,現在自己對學好語文也有信心啦。
三、語文活動課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是有其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依據的。
心理學表明,學齡兒童的智力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處在學齡中期的初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占主導地位,但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仍然起著重要作用。
也就是說,初中學生的思維一般是'經驗型'的,而不是'理論型'的,即在進行抽象思維時,需要具體、直觀的感性經驗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認識和經驗是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自經歷的各種實踐活動,如觀察、制作、表演、參觀、調查、訪問等豐富多彩的感性活動中得來的。因此,在開展學科教學時,就不能抽象地傳授學科有關的知識、法規、原則,而必須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活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去感受,去體會,去發現。初中語文活動課將語文教學與語文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創設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活動,使教學成為學生語文知識、能力具體運用的一種實際嘗試或'模擬',學生通過參加活動,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復,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僅是準確可靠的,也是比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實有用的。
從教育學看,學科教學的任務和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由知識向能力遷移,只有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的文化素質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主體實踐。當代教學論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過程是學生合理運用知識解決多種實際問題和選擇活動方式的過程,是一種知識轉化為行動的結果。學生學到的知識要轉化為技能,沒有在一定實際活動中反復練習和運用,是不可能實現的。語文作為交際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樣,要熟練地掌握它,就必須進行反復的訓練,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把握要領,形成技能,進而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語文活動課強調活動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的積極參與,強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我設計、自我活動和自我感受、體會,從某種意義上講,活動課可以說是可行性強、操作過程具體的實踐應用課初中語文論文,它將有力地促進學生把學過的語文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并轉化為能力。
四、當然,語文活動課要充分發揮其優勢,真正取得實效,還有賴于活動過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調控。在語文活動課的試驗和研究中,我們就感到必須切實解決好下面幾個問題。
一是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活動課無疑必須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教師切忌越俎代庖,暄賓奪主。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任不管,讓學生自發'活動'.課前對活動的設計,活動中的組織、引導、點撥,活動結束后的總結、點評等等,都需要教師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關鍵的問題是教師必須講究引導的藝術,相機行事,靈活應變。
二是必須切實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活動。語文活動課要促使每一個學生提高語文素質,必須確保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積極參加語文活動。決不能僅僅讓一部分學生在'活動'而讓大部分學生袖手旁觀。因此,設計語文活動方案時,應注意使活動具有較廣泛的適應性,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精神。在組織活動時,應按照分類要求,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活動的內容構成和學生的情況,適當分工,適當輪換,從而既發揮各類學生的特長,又能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三是必須使語文活動既生動活潑,又切實有效。語文活動課無疑應該做到內容和形式具體形象,活潑有趣,讓形式喜聞樂見,學得輕松愉快,但決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動形式的趣味性、生動性,而忽略切實有效地指導形式進行扎實的語文學習,熱鬧有余,實效不足。活動課必須根據教學的目的、內容的實際需要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設計具體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別要考慮什么樣的語文教學內容適宜采用什么樣的活動形式,怎樣的活動過程對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有促進作用,并在活動的各個階段引導學生扎實掌握學習內容,認真檢查學習效果,使活動課既有聲有色,又實實在在,每個學生既樂意參加,又都各有收獲。
(一)關注初中生的寫作過程與寫作情感
傳統的語文寫作評價方式以考察學生的寫作情況、語言應用水平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注重寫作技巧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寫作過程與情感。我們要打破傳統語文寫作的訓練模式,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產生的情感,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幫助學生對寫作訓練形成全面的認識,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寫作情感,肯定每一名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取得的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寫作過程,對學生在寫作過程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才可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二)激發初中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般來說,學生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構建對事物的理解。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待事物的看法與認知也存在差異。教師需要認同這種認知差異性,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個性化情感與表達方式。同時需要鼓勵學生在對待相同問題時充分發揮這種個性化理解,形成不同的判斷。以此體現語言文字的千變萬化。在寫作教學中,教師絕不能禁錮學生的思想動態,而應進行合理引導,使學生展現自己的創造力與獨特個性,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魅力。
(三)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寫作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缺乏寫作素材成為困擾學生寫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生活,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在掌握寫作技巧的基礎上,順利地表達出自己情感。同時,教師應改變傳統寫作訓練方式,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懂得,寫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寫作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鼓勵他們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中發現獨特的生活之美。
(四)教師要提高語言素養,提升教學感染力
教師的語言素養與語言感染力是學生的榜樣。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增強自身教學語言的感染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活躍課堂氛圍,營造和諧、民主的寫作課堂,用別具一格、靈活多樣的教學語言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真正參與到寫作訓練活動中。此種教學方式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五)豐富初中寫作評價主體
寫作評價是寫作訓練活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批改學生作文,批改過程中會耗費教師較多的精力,占用較多的備課時間。傳統的作文評價方式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筆者認為應該讓初中生適當參與到作文評改過程中。這既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涉及到家庭題材的作文時,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作文批改過程中,增進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此外,還可發動學生互相評價,通過同齡人之間的取長補短,利于及時發現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寫作批改效率。
二、結語
人文價值教育提倡教師利用身邊的素材或資源,在教學中滲透五大人文價值,并進一步指出:真理、和平、正當行為和非暴力并非相互孤立,而是從根本上依賴于仁愛。當仁愛與思想相聯,就演變為真理;當仁愛被引入你的活動之中,你的活動就演變為正當行為;當你的感覺里飽含仁愛時,你的心靈就充滿了高尚的和平;當你讓仁愛指導你的理解與推理時,你的智能里就充滿了仁愛。由此可見,人文價值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體的,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每個教師都可以利用身邊的素材或資源,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開展生動活潑的人文價值教育,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人文觀念和道德品行。一是系統分析教材,挖掘價值滲透切入點。首先,把整套教材中包含人文價值教育主題的相關課文羅列出來,有利于整體把握教材。其次,在講授某課前對教材涉及的人文價值理念進行梳理,并確立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的教學目標。最后是依據教學目標開發體現人文價值的多媒體課件,包括音樂、圖片和格言等。二是補充本土資源,提升價值滲透效果。本土資源指的是學生身邊的人事物,比如班級里的“好人好事”和圖書中的“警醒教訓”等,這樣的價值滲透會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在講授人教版第八冊《自然之道》時,可以讓學生補充分享自己“圈養雛鳥”“一天多次給金魚喂食”等出于好意卻違背自然之道的故事,這樣學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自然之道”,同時學到了“尊重”“關懷”和“同情”等人文價值。
二、實施靜思,提升教學效果
人文價值教育把靜思看作滲透人文價值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是在課前2至3分鐘進行,目的是培養學生心境平和的價值觀。而語文教學則認為靜思是語文課堂的一種教學形態,主要是營造安靜的讀書場和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化。可見,兩種靜思的理念是一致的,巧用兩種不同理念的靜思將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語文教學效果。人文價值教育理念下的課前靜思可以讓學生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和進入課文情境。靜思的操作方法很簡單:它以靜坐數分鐘為主要形式,過程中一般伴以音樂或引導語,研究證明它具有提高注意力、放松心態、促進記憶和認識自我等作用。例如在講授人教版第九冊《慈母情懷》之前,首先讓學生閉上眼睛,平穩而有節奏地深呼吸,靜心聆聽樂曲《懂你》;然后在大腦中回憶并想象母親關愛自己的場景,溫習母愛,感受母愛;待學生進入狀態后教師吟誦導語“:愛是冬日里的一片陽光,給人溫暖;愛是沙漠里的泉水,給人希望;愛是給予,愛是力量。有份愛一直溫暖著作家梁曉聲的記憶,今天我們就和他一起用心去品味那本《青年近衛軍》中蘊含的母愛吧!”語文教學中的靜思是一種教學形態,其作用是營造安靜的讀書場和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化。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在《書聲朗朗與靜思默想》一文中也曾論述“:‘讀’”并不只是表現為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有靜思默想的默讀。因此,我們應該思考一個我們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課堂要給學生一個默默讀書的‘場’,一個默默品味的‘場’,也就是營造一個‘靜靜學習的場’。”有效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動靜結合的、張弛有度的。
三、總結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教師可以帶入情景,情景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通過觀看情景畫面的方式,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產生想學的欲望。還能運用多媒體設置情景,比如:情景引入、懸念引入、設問引入、圖畫引入、音樂引入、表演引入等。
(二)借助圖像感知。“審美觀照”這個范疇有著深厚的中國哲學背景,可以說“觀照”的主要含義是來自于中國哲學傳統的。審美觀照包括:主體虛靜心境、物我兩忘的情境和主客體的意向性關聯以及本質直觀等特征。在多媒體教學中,圖片的視覺沖擊就體現了“觀照”的作用。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重,認知欲望也很強烈,并且我們可以看到小學的各科教學無不把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列為首要任務。但是傳統單一的黑板、粉筆不能很好地達到激發學生興趣這個教學目的。所以多媒體教學的引入“拯救”了教師單一乏味的備課內容,現在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備課,讓生動形象、彩斑斕的動畫代替“黑板教學”的乏味。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說是極大地推進了小學語文的審美教育。
(三)借助聲像感知。審美觀是從審美的角度看世界,也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這種觀念是在人類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其他意識形態有密切的關系。而感知美是學習美學的基礎,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即審美教育的重點。審美觀的培養不僅需要掌握必要的美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去培養,使審美觀融入生活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實際指導思想和一種高尚的追求愛好。而多媒體的一個優勢,就是能把課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可感的審美形象,加強了審美的感知力。老師在運用多媒體備課的時候,先要精選或制作美的畫面,注意圖片色彩的配置、圖文的和諧,讓學生產生視覺沖擊,把美的信號傳入大腦,從而達到審美愉悅的目的。
(四)借助音像感知。五官感受中,聽覺是僅次于視覺的一種人體感受能力。在多媒體教學中,老師應當發揮多媒體能視聽結合、聲像并茂的優勢,給文字或者PPT搭配上一段良好的音頻。音頻要注意輕重、緩急、停頓、語氣、韻律等技巧的運用,一段好的音頻應當具有音韻美和藝術穿透力,能是視覺沖擊更加鮮活生動。
語文是一門文化內蘊非常濃郁的學科,詩歌在語文中常常是提高學生修養,樹立正確道德觀念的指示性題材。語文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提出了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重要任務,并指出了語文課程中提高學生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重要意義。就是以創造性的審美活動去解讀詩歌,在解讀中感悟詩歌的內蘊美,并以審美價值觀的創造去提升自我品德的修養。因此,以審美性來解讀詩歌,在詩歌教學中加入審美因素,它不僅僅只是技能和價值觀的傳授,而是更注重于在詩歌作品所展示出的世界中,發揮學生自我能動性,以獨特的個性特征去構建、去探索文學中的審美世界,達到拓展學生審美視野,開拓學生審美情感,構建學生審美人格的最終目的。
二、讀詩“四步”,盡善審美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在詩歌中體現出來的各種美的形態,調動學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感官、心理因素,對構成這一審美形態的文體進行立體化的解析和多方位的探究,使受學生通蓄勢、移情、共鳴、得意四步對詩歌文體的構成規律、詩歌作者的情感體悟達到“意境”的把握,并從中汲取養分。
(一)蓄勢
蓄勢主要體現在心境、審美感官上,當學生對詩歌這一審美對象進行一種飽含情感的審美評價時,它不能脫離學生的情感、態度、興趣、愛好和當時的心境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學生審美心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到其心境的開朗樂觀,感覺的靈敏銳利。因此教師首先要善于以優美的語言營造一種詩情畫意的氛圍,激發學生積極投入的情緒、良好的心境,讓學生具有健全的審美感官。如教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不妨先播放了一首《三國演義》的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高亢激昂的歌聲的感染下,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會被激發出來。《琵琶行》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聽幾支琵琶樂曲,引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通過征集播放《再別康橋》的背景配樂,通過唯美、孤寂曲調蓄勢,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將美的事物直接呈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如臨其境,達到融情于景的效果,從而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審美活動中,進而分析出《再別康橋》所表達出來的就是在柔美清麗、流光溢彩的畫面中透出一股淡淡的、淡淡的哀傷。因此,對審美對象觀察得愈仔細、愈全面,審美感受就愈深刻,所作出的審美判斷就愈可靠。
(二)移情
移情運用于學生聯想和想象,移情于詩歌的意象,進行豐富、補充、具體化自己的經驗,迅速而明確地創造一個近似原詩的、富有個性的藝術畫面[4]。如《望海潮》此詞不止于追懷過去的游樂生活,還有政治失意之慨嘆其中。有一年早春時節,作者重游洛陽。洛陽這個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當時繁華的大城市之一。詞人曾經這里生活過一段時期,對此地留下了難忘的記憶。詞人舊地重游,人事滄桑給他以深深的觸動,使他油然而生惜舊之情,寫下了這首詞。又如杜甫的《登高》前兩聯好似一個個特寫鏡頭,渲染了秋天蕭條、慘淡的特點,如果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畫面勾勒出,并分析其感情,那答案肯定是豐富多彩的,或許有的同學從“無邊落木”、“不盡長江”中感悟到一種包容宇宙的開闊氣勢,一種氣象萬千深遠的境界;或許有的學生看到的是詩人生逢亂世流離失所多年漂泊的無奈;或許有的同學則聯系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緒”,感受到詩人韶光易逝、壯志未酬的苦痛……。因此,在詩歌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審美經驗,再呼喚學生展開聯想,再造美的形象,使其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達到人性化和藝術化。
(三)共鳴
共鳴是審美過程中的一種心理現象。從審美對象上看到自己以及與自己有關的經歷、情思、理想等等,因而激起情感波瀾,引起“人格震動”。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是白居易與琵琶女產生的感情共鳴。“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學生對“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產生的共鳴。“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美好的理想、情感過去以后,一切恍如隔世,往事不堪回首……反復誦讀此詩句,學生會沉浸在對美好往事的回憶之中,與詩人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在觀賞詩歌的意象時,要引導學生以飽滿的情感聚精會神觀照、體驗外物,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其中,使之具有人的生命活力,達到“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從而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
(四)得意
王國維《人間詞話》:“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詩歌鑒賞也是如此,對于學生來說,重要的是領會詩歌通過語言、意象表達或尚未表達的“意”,而不應拘泥于詩中描繪的具體形象本身,這就是所謂“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它是詩歌鑒賞中的最高境界。作為審美對象的詩歌已不復眼前,但它引發的審美興致猶在,能引起學生的感奮、回味與思索,從而強化由直觀獲得的美感。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具有教學特別關鍵,教學周期較長,教學難度較大的特點,教師的出發點都是想讓每一個學生能完美的學習好語文閱讀,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僅憑借新的教育理念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要學會用情感對孩子心理進行干預性教學,讓孩子能夠主動的、感性的去閱讀文章,從而達到陶冶情操,提高閱讀學習能力的目的。
2高中語文閱讀低效的現狀
2.1教學目標過于模糊
當下很多教師對于教學目標的制定考慮過于廣義,過于注重全面,從而忽視了教學目標的重要意義,學生學習語文閱讀如“瞎子摸象”,不知道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點是什么,閱讀方法是什么,教師力求“面面俱到”,卻導致“面面不到”的結果,直接致使學生閱讀能力不夠,閱讀速度低下。
2.2教學思想過于刻板
一些教師認為新課改即是使用新的教育方法進行學,并未根據學生之間接受能力的差距、學生水平的高低進行調整教學手段,卻不知道思想守舊也是一種教育方式落后的表現,用傳統的思想套用新的教育理念,可以說是“畫皮畫虎不畫骨”,最終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
2.3授課沒有規律
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大肆引章用典、天馬行空,表面似乎有教學內涵,實質卻是一些與課堂無關或者關聯不大的知識,教學過程顛三倒四,未能及時將新的閱讀理念傳遞給學生,不但大大浪費了教學資源,又花費了過多的人力和物力,教學進度卻得不到改善。
2.4對于閱讀情感講解過少
有些教師因為要趕上當前的教學進度,對于閱讀方面的知識進行了一個單一的灌輸,以“讀代講”,只是在課堂上面無表情讀完全文,而并未對文中表達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心境情懷進行講述和分析,從而導致學生學習了這種不正確的閱讀方式,純粹為了解題應試來閱讀文章,無法對文章的深層內容進行挖掘和剖析。
3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3.1傳達情感,感性思考
教師要熟悉學生的心理以“良師益友”的方式通過學生心理的空缺切入,及時疏導學生在心理方面的顧慮,幫助他們擺脫困境,保證良好的感性認識和態度,必須忽視對年齡、身份、閱歷以及思想上的差距,比如在課堂上與學生互相交流閱讀經驗和閱讀方式,詢問學生閱讀時候思考的東西,并與學生交流和提出建議,告訴學生要感性去閱讀和思考,教師進行感性的全文誦讀或者播放文章閱讀磁帶,在學生心理上營造一個感性的環境氛圍,以便學生能夠盡快進入閱讀狀態。
3.2各方面創造閱讀情景,培養學生情感
為了讓學生閱讀時進行情感投入,也加強他們繼續閱讀下文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現今教學多媒體已經普及到中高等教育中,比較課本上有限的知識量,多媒體具有豐富的網絡資源,教師合理地應用多媒體的資源,根據當前教學內容,搜尋相關的圖片、文字或者影視歷史資料,并和學生進行分析,讓學生閱讀感受;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教學計劃前的情景劇編寫扮演,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生通過自身扮演的角色對文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今后帶著情感去閱讀;同時讓他們進行“如果我是作者”的代入性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將自身帶入到文中,從而更好的體會到寫作人當時的寫作心境和情感變化。
3.3注重實踐,培養真情實感
本著培養學生對實踐體驗和人文精神的目的,語文老師需要帶動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去提高自身對語文的熟練應用能力,包含閱讀角度、寫作角度、語言表達角度等等,語文閱讀知識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課本,學生要分析和感受更多生活現象或者通過名篇著作上的思想進行分析和吸收,擴展自身的知識面,從而間接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而教師是學生的帶路者,要充分利用生活和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空間,從而讓學生的情感“取之真切,用之真切”。
4結語
有人曾經對多個小學生所得到的作文獎勵做過研究,少數學生的反應是看到了作文中的羅圈以及少許的“你進步了”等激勵性的批語,而多數學生則反應從沒看到過類似的符號和語言,為什么?要么是我們吝惜了對學生的施舍,要么是我們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把學生當做兒童文學作家或優秀作文選的作者去看待了,應當說這是不太符合我們的課程改革要求的,也是不符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規律。就拿習作為例,我們將如何通過評價讓我們的學生感到快樂呢?從理論上講,我們要善于通過評價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讓一二年級的學生樂于寫話,我們要善于通過評價激發學生大膽習作的興趣,讓我們的學生樂于習作,我們要善于通過評價促使學生集體明確文通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讓我們的學生樂于表達真情實感,總之要讓我們的評價成為小學生習作的興奮劑。要想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對學生習作評價的語言首先要充滿童趣,讓學生對老師評價的語言感到新奇,這就需要我們做到讓我們的學生在得到評價后像追逐空氣中飛揚的泡泡一樣感到快樂。而真正意義上去做到這一點,看來隨心所欲還是不行的,有人提出我們要設計一些評價的語言,也必須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憑著自己的睿智知識運用好的評價語言讓我們的小學生得到評價后感到十分的快樂,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夠因評而樂,那么我們學生將因樂而生趣,這就是所謂的樂趣的真諦所在,也是我們的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樂趣的真諦所在。
二、讓學生因得到的評價而生發智慧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的評價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尤其應注意發揮其診斷、反饋和激勵的功能,有效地促進我們學生的發展,無論是診斷性的評價,還是反饋性的評價或者說是激勵性的評價,生發學生智慧應當說該是根本,也是關鍵。如何使得我們的評價能夠生發學生的智慧呢?其關鍵應當是我們所評價的語言應當賦予啟迪的意義。可以肯定地說對于極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評價于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期作用要大于語文學習的練習后。如果我們能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學生思維火花的激烈碰撞中,在學生大腦皮層的極為興奮中予以啟迪下的恰當的評價學生能夠更為積極地思維,也易于發展我們學生的智慧。應當說即使是小學生他們都是充滿詩意和靈性的,那么我們的評價也應當是充滿詩意和靈性的,應當是一場場澆灌詩意、催生靈性的“春夜喜雨”,這雨應當是瀟瀟灑灑的,又是時時處處的,絕不能是春雨貴如油的尷尬境地。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筆者以為我們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評價不能只是終結性的專利,而應當成為課堂教學中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過渡語,即通過評價去促進學生的思考生疑,促進學生探求,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生疑解難、解難生疑的優質的循環往復,經常性的周而復始,學生的智商又何談得不到充分的提高。
三、讓學生因得到多種形式的評價而感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