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3 06:53: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班級德育總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能否形成一個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團結和睦的集合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體中,教師開展教育和教學活動,才能收到較好效果。在培養班集體方面,本學期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設
開學初,由于班級教室的重新調整,我組織全班學生把教室布置好,讓教室的每一塊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教育內容,富有教育意義。在具體布置時,針對班內學生的特點,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制定班級文明公約,張貼名人名言,使學生行有可依,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并設立評比欄。班組設置由專人管理的“圖書角”,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及時反饋學生情況,設置了班級日記,由班長負責記錄。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養
進入初一以后,班干部換屆重新選舉,由學生民主投票,產生了一支能力較強,有一定影響力的班干部隊伍。對待班干部,我積級引導,大膽使用,注意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各守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另外,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同時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務。這樣,由于班干部積級配合,以身作則,從而帶動全班,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三)注意養成教育和傳統道德教育的結合
學生對新的校園環境熟悉后,個別學生紀律開始松動起來,不喜歡別人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為隨之而來,如曠課等,面對這些違紀情況,如果不注意引導或引導不當,學生很容易在這個特殊的學習和生活階段走入岔道。
我的具體做法是:
1、加大學習、執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題班會、演講會、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執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且配合政教處執行《一日常規》,嚴格要求學生佩戴校徽、穿好校服,不穿拖鞋,每天自行檢查、督促規范養成的效果。
2、注意樹立榜樣。俗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親身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微言輕班主任言行舉止特別重要,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時注意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時時提醒自己為人師表。
3、注意寓教于樂,以多種形式規范學生行為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接受心理由觀察能力、感知能力、認識水平、興趣愛好等心理因素構成,因此,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接受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中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為此,我先后開過多次主題班會,如《規范------道德》,《我是主人》、《理想與信念》、《要學會學習》、《神圣的使命》。還開過優生學習經驗交流會,舉辦過語文知識搶答競賽,說成語故事比賽,古典詩歌背誦比賽等,效果都很好。
二、嚴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是心靈的耕耘,必須講究教育有藝術。在實踐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馬卡連珂的一句名言:“嚴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的確,只有既嚴格要求學生,又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話說“嚴是愛,寵是害,不教不導要變壞。”有幾個非常調皮的學生,在教育轉化他們的時候,我曾有過失敗和教訓和成功的經驗,先前,我對他們時常板著一副面孔,嚴加管教,結果學生表面上對我產生敬畏感和服從感,其實,并不是心悅誠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一段時間后,我改變了方法,對他們給予了大量的愛心,卻忽視了嚴格要求,結果班風渙散,面對這種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尋找解決問題的良策,向有經驗的老班主任請教,明白了對學生應嚴中有愛,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給予最大的尊重。
三、“三位一體”的互促法
1、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環境的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中間存在的問題,區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劉爽同學,父母離異,寄居在外祖母家,外公外婆也離異,她的家庭經濟拮據,學習能力差,生活習慣不好,學習成績特別差,性格孤獨而怪癖,是一個典型的雙差生。開學初,因小組搞勞動衛生小矛盾造成居然離校出走。針對這些情況,找她個別談話,解開心理疙瘩,她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表揚她的朗讀水平高的優點,她的學習興趣增強,成績也提高了,同學關系也變得和睦多了。
2、循循善誘。班主任幫助后進生不能急于求成,對暫時后進的學生要注意尊重和愛護他們,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教育目的。對后進生,不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如我班王維同學有一次因與別人打架而使班級失去了學校的班級流動紅旗,拖了班級的后腿。我沒有訓斥,而是幫助他總結教訓,提高認識,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摯地對他說:“你因打架而影響了班級榮譽,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難過。不過,我從你的眼神中發現,你是憋足了勁,要為班級爭回榮譽。”我接著問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學保證?”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學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確的德育方法結合起來,特別要遵循心理規律,注重心理輔導,通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解決。
3、重視心理健康,做學生的心理“醫生”。由于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了各種的存在:表現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乃至恐懼;表現在人際關系上的懷疑、孤僻、嫉妒;表現在社會關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消極態度等等。針對這些現象,平時我就開展一些有于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活動,如寫周記“我想對您說”,敞開心扉,向老師說心里話,讓老師明白自己的心理現狀和心理需求。利用“九九”重陽關注敬老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關愛意識、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使他們在集體交往中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心境,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一、展開活動,形成班級凝聚力
接班初始,我發現班級的凝聚力不夠,常常有自顧自的現象。面對這個問題,我收集大量資料,號召大家展開有關如何增強班級凝聚力討論,并給他們講述“事在人為,重在參與”的道理及給學生講勵志故事,激發學生的責任感與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要求學生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經常性的鼓勵與賞識,激發進取精神和自信心,同學們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無論是升旗還是集會,學生都能遵守紀律,自覺維護班集體形象。此外,我還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指導小干部開展了許多的班級活動,如:“我能行”才藝展示、“國慶節”板報比賽等,從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各種集體活動成為塑造自我,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二、著力抓好班級常規管理
學期初,我就組織學生一起學習學校常規,讓學生與學校要求達成共識。并根據班風目標,制定了班規細則。執行規章制度時,我發動大家來互相檢查、監督。樹立遵守紀律的典型,形成以遵守紀律為榮,以違反紀律為恥的良好班風。在班級常規管理中,我一是重視班級榮辱觀的建立。二是重視對班干部的扶持和培養。我經常找班干部談心或是召開班干會,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通過每周一次的班隊會,總結班級情況,指導他們工作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工作能力。班長張吉,勞動委員顏柳珍,清潔區小組長覃童、韋江寶等等都能積極主動工作,并卓有成效。三是常深入學生,和學生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使班級工作能有效進行。四是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家長會和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我還把我的手機號和家庭電話對學生及家長公開,同時也在手機上存下每一位學生的聯系電話,通過電話,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系,讓他們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最近的表現情況,爭取合力做好教育工作。
三、實施自我管理,突出培養管理能力
班級常規管理需要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我們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管理任務,讓其服務同學,鍛煉自己,表現自己,提高自己。學校分給的花圃和清潔區及功能室管理工作,我是實行承包到個人,小組長督察制,周周總結評比,對做得好的個人和小組給予“笑臉”圖標獎勵。對班上紀律管理,實行小組長負責制,班長督察制,要求人人講自覺,天天總結評比。對給班級抹黑的學生,除了我要找他們談話外,我們班的學生也會對其進行批評,不允許有損班級榮譽的事再次發生。在學習上,我班也開展競賽,作業連續三次獲優的獎勵“笑臉”一個。我還要求人人參與班干部工作,促使大家形成這樣的共識:班干部是為大家服務的,更重要的是擔任班干部可以使自己各項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為將來成為有用的人才打好基礎。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管理,班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增強,學生的紀律大大改觀。不公我們班的任課教師對我說我們班的課堂紀律好多了,上課時一些好動的好學舌的情況幾乎沒有了,就連在課前或課中從我們班經過的教師都對我說我們班的紀律性強,沒人吵鬧。
四、以愛為紐帶,注重師生的情感交流
沒有交流,就沒有教育、感悟和情感。在教育中,對待優秀生,我是嚴格要求,常常對他們敲邊鼓,以示警醒;對中等生,我是賞識、鼓勵,讓他們充滿自信地學習和生活;對待后進生,我會在班級中盡力營造一種平等、友愛的氛圍,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上的價值。如這學期轉入我班的學生韋江龍,接受知識能力特別慢,反應遲緩,基礎差。通過電話與家長交流,得知其在小時候一次破傷風引起持續一個多月的高燒,對腦部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之后在對他的教育上,我不急于求成,課后和他坐下來,幫助他慢慢地接受知識,在他著急的時候還一直鼓勵他:別怕,慢慢來,你能行的。現在,這孩子和我特別的親,什么話也愿意對我說。又如蘭升義,也是這學期轉入的學生,比較自閉,不太愿意和本班同學玩,倒是常和學前班的小朋友玩。開學第一個月,就發現他下午常遲到,影響了班級評比,同學對他特別有意見。找他了解情況,得知他是在家照顧雙目失明的媽媽和不到1歲的妹妹,忘了上學的時間。在得知情況的一瞬間,我為自己的失職感到慚愧,同時也為自己有這樣懂事,會感恩的學生感到自豪。在之后的班會課上,我向學生說明了情況,學生們也特別激動,一些近他家的同學主動表示愿意在上學時到他家去邀他一起上學,避免遲到的發生。至此以后,他和同學之間的關系融洽了,我也常常對他噓寒問暖的,他有什么心事也愿意和我說了……
五、加強安全教育,創建和諧班級
能否形成一個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團結和睦的集合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體中,教師開展教育和教學活動,才能收到較好效果。在培養班集體方面,本學期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設
開學初,由于班級教室的重新調整,我組織全班學生把教室布置好,讓教室的每一塊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教育內容,富有教育意義。在具體布置時,針對班內學生的特點,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制定班級文明公約,張貼名人名言,使學生行有可依,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并設立評比欄。班組設置由專人管理的“圖書角”,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及時反饋學生情況,設置了班級日記,由班長負責記錄。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養
進入初一以后,班干部換屆重新選舉,由學生民主投票,產生了一支能力較強,有一定影響力的班干部隊伍。對待班干部,我積級引導,大膽使用,注意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各守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另外,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同時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務。這樣,由于班干部積級配合,以身作則,從而帶動全班,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三)注意養成教育和傳統道德教育的結合
學生對新的校園環境熟悉后,個別學生紀律開始松動起來,不喜歡別人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為隨之而來,如曠課等,面對這些違紀情況,如果不注意引導或引導不當,學生很容易在這個特殊的學習和生活階段走入岔道。
我的具體做法是:
1、加大學習、執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力度。
我借助主題班會、演講會、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執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且配合政教處執行《一日常規》,嚴格要求學生佩戴校徽、穿好校服,不穿拖鞋,每天自行檢查、督促規范養成的效果。
2、注意樹立榜樣。
俗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親身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人微言輕班主任言行舉止特別重要,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時注意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時時提醒自己為人師表。
3、注意寓教于樂,以多種形式規范學生行為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接受心理由觀察能力、感知能力、認識水平、興趣愛好等心理因素構成,因此,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接受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中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
為此,我先后開過多次主題班會,如《規范------道德》,《我是主人》、《理想與信念》、《要學會學習》、《神圣的使命》。還開過優生學習經驗交流會,舉辦過語文知識搶答競賽,說成語故事比賽,古典詩歌背誦比賽等,效果都很好。
二、嚴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是心靈的耕耘,必須講究教育有藝術。在實踐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馬卡連珂的一句名言:“嚴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的確,只有既嚴格要求學生,又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話說“嚴是愛,寵是害,不教不導要變壞。”有幾個非常調皮的學生,在教育轉化他們的時候,我曾有過失敗和教訓和成功的經驗,先前,我對他們時常板著一副面孔,嚴加管教,結果學生表面上對我產生敬畏感和服從感,其實,并不是心悅誠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一段時間后,我改變了方法,對他們給予了大量的愛心,卻忽視了嚴格要求,結果班風渙散,面對這種局面,我苦苦地思索,尋找解決問題的良策,向有經驗的老班主任請教,明白了對學生應嚴中有愛,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給予最大的尊重。
三、“三位一體”的互促法
德育過程作為一個動態系統來考察,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是教育者用社會所要求的品德規范影響受教育者,啟發他們自覺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過程,筆者認為,德育過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統一,才能收到預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說,“知”的培養是基礎;“行”的實現是關鍵和標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促進四要素統一和諧地發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慮認識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班會或團隊活動向同學們正面宣傳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時機,創設自然融洽環境,努力激發學生自身的“內應力”與道德情感則是另一回事。在校內、教室是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師在這兒,有的通過別開生面的班會活動,有的挖掘學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則根據學生個性與心理特征,因勢利導,達到各種教育預期目的。但也應看到,由于對學生“主體需求是內化的原動力”這一點認識不足,在如何把社會首先規范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品質方面研究得不夠,我們的某些方面教育就顯得脆弱與生硬。學生在那種正面教育場合,有時很難放開自己,他們經常只是首先意識的被動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學生在活動中發言,所說的也常是此刻我應該說此什么,而非內心真實所感,不能期望這種形成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其實,真能觸到學生靈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跡。它不僅發生在操場上,發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境中。因此,進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開學生心靈的啟動器,是“知”與“行”的中介和“催化劑”。
(一)以情育情,以情動人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說,情能動情。即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發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系的情緒。新組建的98級公關班,有兩位女同學因小事發生口角,繼而惡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軒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斷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各地了解情況,并打算抓住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為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等項目,圍繞著“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們情緒高漲,竟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字,緊著錄音機里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著如潮般的掌聲,那兩個同學不約而同地走上講臺,四只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同學間,要互相“包容”,只有團結一心,班級這條“大船”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們知道,單純地對學生說教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同樣單純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說理,也難以使學生產生有原則、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愛之切”正是這個道理,因此,班主任應著力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使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今年五月份,發生在美國轟炸南聯盟中國大使館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我趁此機會讓學生觀看電視,收集有關新聞報道,激發他們的愛國激情,發出了“中國人民不可欺”的強烈心聲。同時,又讓他們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勵他們“為中華崛起讀書”以實際行動來聲討美國的暴行。這樣,無疑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就是說,認知越豐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會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導行情感的另一特點是實踐性。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搖動情感發展的動力。所以情感教育要從實踐開始,在實踐中,以行育情,越實踐,學生的情感就越深,反過來,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實踐,從而形成自覺行為。在以“愛心獻功臣”的活動中,我班學生紛紛捐款,奉獻了自己的一片愛心。錢雖不多,但卻體現了中國青少年對那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活動中,有些同學在老師面前一直是批評的角色,是小搗蛋,但了也主動伸出援助之手。這援助當然源于他們對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獲得一份快樂嗎?他們自己卻沒覺察到,就在那瞬間,他們的靈魂迸發出怎樣可貴的火花。我抓住時機,談了愛國的含義,談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學們從奉獻中體會到自身精神的愉悅。這樣,這使整個教育過程都彌漫著一種和諧、融洽、振奮,飽滿的情緒氛圍。總之,當學生不僅學會了留心觀察周圍世界,心胸開闊,樂于助人,而且也學會留心觀察自身,努力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變得更好、更完美的,他們才算真正逐漸成長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師的貴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機,尋找學生對外界教育影響的最佳接受點,以情育人,最終過到知、情、行的統一。
知、情、行是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一般地說,“知”的培養是基礎;“行”的實現是關鍵和標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促進四要素統一和諧地發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慮認識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班會或團隊活動向同學們正面宣傳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時機,創設自然融洽環境,努力激發學生自身的“內應力”與道德情感則是另一回事。在校內、教室是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場所。教師在這兒,有的通過別開生面的班會活動,有的挖掘學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則根據學生個性與心理特征,因勢利導,達到各種教育預期目的。但也應看到,由于對學生“主體需求是內化的原動力”這一點認識不足,在如何把社會首先規范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品質方面研究得不夠,我們的某些方面教育就顯得脆弱與生硬。學生在那種正面教育場合,有時很難放開自己,他們經常只是首先意識的被動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學生在活動中發言,所說的也常是此刻我應該說此什么,而非內心真實所感,不能期望這種形成會達到很好的效果。其實,真能觸到學生靈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跡。它不僅發生在操場上,發生在課間十分鐘,而且發生在事先無所準備的最自然的生活與情境中。因此,進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開學生心靈的啟動器,是“知”與“行”的中介和“催化劑”。
(一)以情育情,以情動人
情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說,情能動情。即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發生同樣的或與之相聯系的情緒。新組建的98級公關班,有兩位女同學因小事發生口角,繼而惡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軒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斷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當事人心平氣各地了解情況,并打算抓住這個時機,召開一個主題班會。班會以小組為競賽單位,安排了學生喜聞樂道的歌曲、典故、諺語、名人名言等項目,圍繞著“團結、友情、親情”進行了緊張的比賽,學生們情緒高漲,竟相參與。當活動進行到時,我在黑板上寫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幾個大字,緊著錄音機里傳出了《相親相愛》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情感共鳴。隨著如潮般的掌聲,那兩個同學不約而同地走上講臺,四只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認識到同學間,要互相“包容”,只有團結一心,班級這條“大船”才能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形成團結向上的班風。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們知道,單純地對學生說教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同樣單純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說理,也難以使學生產生有原則、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愛之切”正是這個道理,因此,班主任應著力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使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今年五月份,發生在美國轟炸南聯盟中國大使館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我趁此機會讓學生觀看電視,收集有關新聞報道,激發他們的愛國激情,發出了“中國人民不可欺”的強烈心聲。同時,又讓他們認識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勵他們“為中華崛起讀書”以實際行動來聲討美國的暴行。這樣,無疑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就是說,認知越豐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會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導行
情感的另一特點是實踐性。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搖動情感發展的動力。所以情感教育要從實踐開始,在實踐中,以行育情,越實踐,學生的情感就越深,反過來,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實踐,從而形成自覺行為。
在以“愛心獻功臣”的活動中,我班學生紛紛捐款,奉獻了自己的一片愛心。錢雖不多,但卻體現了中國青少年對那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
關鍵詞:小學 德育 對策
在小學素質教育中,德育工作是素質教育的重點,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應該以德育教育為重點,切實加強德育工作。本文對于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德育工作的內涵,從而抓好小學德育工作,創造“將知識轉化為智慧、讓文明沉淀成人格”,促進農村小學的德育教育[1]。
一、小學德育工作概述。
小學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首要內容,是基礎教育的核心與靈魂,小學德育工作的的目標是保證小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但是當前的小學德育工作仍處于弱勢位置,為了做到達到小學德育工作的目標,應該對了解小學德育的內涵與意義。
1、小學德育工作的內涵。
當前的小學德育工作是根據國家、學校的有關要求進行德育工作,為了達到小學的德育的目標,應該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方式進行小學德育的教育,通過有效的進行教育者品德,使學生的思想品德能夠得到提高。通過小學的德育工作,使學生的的道德意識以及道德行為得到規范,從而使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符合教育的要求。小學德育工作包括許多內容,主要是包括道德的教育、道德的領悟以及道德的行為教育,通過采用多種方式,使學生能夠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等正確的道德教育,為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
2、小學德育工作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的社會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小學德育教育能夠培養具有較高國民素質的未來人才打下基礎,小學教育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能夠接觸外界,從蒙昧的幼兒狀態到具有世界觀相對固定的青年時期的過渡階段,因此小學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生是成長發展的基礎階段,可塑性極強,如果忽視小學的德育工作,可能對學生的未來成長造成消極的影響[2]。
二、農村小學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1、德育目標不明確。
當前的小學德育教育主要是以國家、地區的規范與標準而進行的德育教育,但是對于農村小學而言,并沒有具體的專門針對農村小學德育的規范與標準,當前的德育教育目標與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存在差距,導致相應的德育目標與小學認識存在較大的差距。當前的農村小學德育目標不明確,導致德育教育工作無法與農村小學的實踐向結合,從而影響德育教育效果。
2、德育要求成人化。
當前農村小學德育工作對于小學生的要求過于成人化,忽視了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常常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成人化的德育工作主要的表現是將學生的缺點擴大化,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當做是道德問題,從而不能夠正確認識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影響了德育效果。
3、德育方式簡單化。
農村小學德育教育通常采取說教的方式進行教育,而且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采用相對粗暴簡單的方式進行教育。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農村小學家長與學校的協同工作不到位,而且農村家長的教育素質不高,因此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教育,導致家長、教師以及學生關系比同期啊,影響了德育工作的開展。
4、德育渠道單一化。
當前的教育應該以學生的主動性為主,通過引發學生的主動性而達到德育的目標,但是當前的德育渠道單一化,德育方式不能夠滿足小學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的過程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灌輸式的教育,從而影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影響了德育效果[3]。
三、農村小學德育工作對策。
1、注重師德建設。
為了做好德育工作,學校領導、班主任以及教師需要做好提升自身修養,通過自身的修養而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在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結合起來,從而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保證學生能夠保持正確的道德思量與道德行為。教師是德育工作的實施者,在德育工作中應該重視師德教育,通過提升教師素養與道德修養,從而調動教師積極性,為學生的德育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2、整合德育資源,抓好德育管理。
小學的德育工作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為了做好小學德育工作,應該最大限度的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將學校、家庭以及社會聯合成為一個主體,從而保障德育工作的進行。在德育工作中。學校、家庭以及社會需要了解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注重配合與協調,從而保障德育工作的進行。在德育工作中,實行全員管理,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德育工作。
3、尊重學生。
尊重是教育的基礎,為了做好德育工作,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與學生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身心成長。在德育工作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在德育工作中關愛學生、理解學生,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德育。
4、發揮班主任作用。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額實施者,是鏈接德育資源的關鍵環節,為了做好德育工作,應該發揮班主任的作用,從而引導班級學生的道德教育。為了保證德育工作,應該以班級為核心進行道德教育,班級制度是在班集體實際的基礎上,建立在民主、自愿原則上的制度,需要班級全體遵照進行。對于班級的管理活動而言,班級規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約束性,能夠保障學生行為符合規范,促進德育工作的進行。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做好個案總結以及工作總結是完善班級管理,促進班級進步的必需。尤其在小學階段,為了能夠全面認識學生,保障教學與管理工作滿足學生的需求,班主任應該做好總結工作,不斷的總結自身的不足,從而為完善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班主任身為學生的領導者、組織者,只有積極完善自身、清楚學生需求,才能夠保證教學工作與管理工作并重,促進學生的不斷成長。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做好個案總結以及工作總結是完善班級管理,通過了解德育教育的不足,從而制定德育工作計劃,促進德育工作進行。
四、結語。
農村小學德育工作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德育工作中,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整合德育資源,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 覃春柳 優化班級管理主導德育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期刊論文]-學園,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