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計算機文化基礎

計算機文化基礎精品(七篇)

時間:2022-09-14 02:19: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計算機文化基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計算機文化基礎

篇(1)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現狀分析

對策與措施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計算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是培養學員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利用計算機解決其他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它是衛生士官人才培養計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筆者根據我院教學現狀,基于自身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水平提出若干思考與建議。

1 現狀分析

1.1 教學手段 為促進《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良性發展,教研室多次修訂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不斷推陳出新。在教學手段上,較早應用了國內先進的蘇亞星多媒體課堂教學系統,使教學質量有了質的提高。

1.2 教學條件 在過去幾年中學院陸續撥出專款更新計算機設備,改善多媒體教學環境,加強網絡建設,使教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學員的上機條件較好地滿足了教學要求。

1.3 師資配置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一線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專業素質和能力不斷提高,年齡梯次和學歷結構逐漸趨向合理。

2 存在問題

2.1 學員基礎參差不齊,認識存在誤區 隨著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逐步下移到中小學,但由于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入學新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例如我院衛生士官學員,有的入學前在通信站或機關工作,經常接觸計算機,能夠熟練運用Word、PowerPoint等應用軟件,部分學員還會進行網頁制作、圖像處理等,甚至有的還通過了計算機等級二級考試,但大部分學員從未接觸或很少接觸計算機。我們對2007年新生進行了一次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調查,結果表明,高中學過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占多數,新學員計算機知識的起點較前兩年入學新生有顯著提高,但中學計算機課程偏科普性,理論內容較少,技術含量較低。調查顯示,相當多的學員認識上存在誤區,以為會上網和玩游戲就是會使用計算機了。

2.2 學員學習觀念與方法不正確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對象是新學員,他們尚未擺脫中學灌輸式教育模式,再加上自身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大學的學習模式不適應,學習自覺性差、主動性不高。相當一部分學員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以為僅靠記憶法背概念、不用上機實踐就能學會計算機;還有的學員學習觀念不正確,認為上學就是拿文憑,上不上課無所謂,實驗課也不上機練習。而從未接觸或很少接觸計算機的學員卻感覺計算機深奧難懂,產生畏難情緒,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失去了學習信心。

2.3 授課學時不足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概念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都很強,但課時嚴重不足,加上實驗課只有60學時,如何在短短的60學時內把所有的教學內容組織好,講解到位,是教員面臨的最大難題。

2.4 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不夠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必須要有實驗課來調動學員的興趣,如果實驗做不好,將大大影響教學效果。在對實驗課的調查中發現,95%以上的學員對實驗課的興趣很高或較高,80%的同學認為實驗課對理論課的促進作用很大或較大,但不到5%的學員認為理論課對實驗課的指導作用很大或較大。這說明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結合不夠,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實驗教學在課程體系中仍處于從屬位置。

3 對策

3.1 優化教學內容 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結合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現狀,分析學員的實際水平,精選學員感興趣,工作、生活中實用的計算機操作技巧作為教學內容。根據該課程概念多、操作性強、課時少等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抓課程的重點、難點,刪繁就簡、深入淺出。例如,我們將教學重點放在“計算機系統平臺基礎及使用”,即操作系統、網絡基礎知識及其基本應用,建立計算機系統平臺概念有利于學員對計算機軟硬件的基本概念、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有較深入的了解,便于他們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認識和使用計算機。

3.2 構建學習平臺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體現了對全體學員的信息技術基礎的共同要求。我們針對學員不同層次的基礎而采取靈活的學習方式。一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為新生提供一個如何學習《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及每個知識模塊應達到的水平要求的實驗指導文件;二是采取靈活的考試方式,學員根據自己的計算機水平,開課前可參加一次計算機基礎測試,考試合格即可免修《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同時開設一批選修課作為補充,例如安排一些常用應用軟件的選修課,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三是配合教學與考試方式,構建一個學員自主學習的網絡教學環境,該教學平臺可以提供學習資源、教學課件,提供交流、答疑解惑,為學員自學、學員與教員交流提供高效方便的平臺。

3.3 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藝術 在教學方法上,以講案例為主,少講多練,增加學生的練習時間,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提供的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員要在平時教學中逐漸積累和改進教學方法,結合自身情況不斷探索和嘗試,不斷提升教學藝術,讓學員真正體會到課堂學習的“快樂”。例如,我們在以操作為教學目標的“Excel”教學中,采用生動形象的實際案例進行教學;在介紹抽象概念時,用圖解法或比喻法幫助學員理解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篇(2)

1 “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目前很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依然以理論知識為主,將大量的課堂時間都用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之中,留給學生??驗的機會和實踐都非常少[1]。同時一些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比較淺顯,導致課程內容的難度較低,很多內容學生在其他階段就已經學習過了,因此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實驗課上往往敷衍了事。教師面對沒有積極性的學生也不愿意去努力備課,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課的教學效果。

1.2 實驗內容單一

現階段大多數計算機實驗課中都是以驗證型實驗為主,就是將教材上的一些理論知識或一些題目通過實驗去證明。這種實驗模式導致試驗內容非常單一,也會讓課堂變得非常的枯燥乏味。并且在這樣的論證實驗中學生只能按照教材的步驟和教師的講解進行實驗,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對于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也十分不利。

1.3 實驗順序完全依照教材

很多高校的實驗課程都是按照教材的順序進行安排的,但實際上教材為了保持知識的系統性,會將知識進行歸類并放置在相同的章節。而實驗課則是根據不同章節的內容安排一些相關的實驗。有些實驗內容難度較大,但是可能被安排在知識點比較簡單的章節讓學生完成,這樣一來學生還沒有完全理解知識點就要進行實驗,會使實驗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時有些實驗需要反復操作才能讓學生對操作更熟練,進而真正掌握這項技能。但由于實驗要按照教材內容的系統性來分類,限定了實驗的順序,影響了實驗教學的效果。

1.4 實驗室軟硬件環境有待改善

大多數的學校現有的計算機設備已經使用了很長的時間,很多計算機都存在系統老舊、版本太低、零件破損的現象,甚至有些計算機經常死機或者根本無法使用[2]。這使得計算機課上經常出現很多學生共用一臺計算機的現象,再加上高校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因此學生能夠上機實踐的機會很少。同時計算機課程安排的時間很滿,平時機房又不對外開放,導致很多學生想要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實驗都沒有相應的機會。這些因素都影響了“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2 “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2.1 提高教師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要提升“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師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只有教師對實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上去了,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果。首先學校可以在計算機教研會上討論實驗教學的教學方法,普及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讓教師了解實驗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幫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興趣等,讓教師充分了解實驗教學的意義。并組織教師們探討實驗教學的方法,共同提高實驗教學的水平。也可以為學生增加額外的計算機實習課程,給學生專門的時間探究計算機實驗。同時也可以設置專門的計算機實驗考試,充分增加教師和學生對“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豐富實驗內容和形式

豐富實驗內容能夠增加學生對計算機實驗的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普及,計算機系統的不斷更新,很多新的計算機理論和操作方法不斷產生。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上的知識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實驗教學的內容進行豐富。也可以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學習方法對實驗的形式進行調整和創新,改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材上對一些實驗的主題沒有規定,教師也完全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實驗往往就顯得比較枯燥,比如說生成一份目錄、在Word文檔中插入一個圖表,或制作一份幻燈片等,這種題目過于空泛,看起來給學生很大的選擇范圍,但實際上卻會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可以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提升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比如說讓學生調查班級內同學的生活花費情況,對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制成Word文檔報告,要求文章有目錄、并插入統計表和統計圖、注意排版。在實驗之前先給學生一段時間分析作業要求,再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調查方向進行調查,生成調查報告。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和Word相關的知識,也為學生提供了一次社會實踐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教學形式上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讓學生通過學習小組共同完成實驗任務。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將計算機教學任務分成不同的小任務,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特長在組內承擔不同的工作,共同分析任務、探討任務,最終通過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任務[3]。利用這種形式學生往往會被集體的氛圍帶動,組內學生的集思廣益也能讓學生在計算機方面學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除了任務驅動法,還可以利用建構主義,幫助學生搭建學習支架,在實驗開始之前先讓學生掌握操作技巧,形成對于實驗的基本知識架構,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總結將學到的知識搭建學習支架,再用搭建的學習支架進行實驗操作,從而更好地掌握計算機操作技巧。

2.3 合理安排實驗順序

實驗的順序對實驗的效果和學生的掌握程度有著很大的影響,將實驗按照合適的順序進行排列,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接受實驗步驟,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例如PPT制作中涉及很多的計算機技術的融合,也是計算機基礎中的重要內容,PPT制作涉及動畫、文字、圖片、鏈接等等很多內容,尤其是和Word中的很多內容結合得非常緊密。在講解Word的時候就可以把一些重難點的知識,先簡單提一下,再在PPT知識之中用實驗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實驗的效果。例如Word中的排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識,在學習和工作中也都發揮著十分巨大的作用。但是排版所涉及的并不是一個知識點,需要大量的練習學生才能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如果單單通過一些枯燥的實驗去訓練排版中的某個具體知識點,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果將這一知識點的實驗放在PPT中,就能獲得不一樣的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PPT實驗,在實驗成果評比的時候教師讓大家以小組的形式,看哪一組的學生PPT上的文字更加美觀,這樣能夠讓學生充分考慮字體大小、顏色、段落間距、首字下沉、藝術字和項目符號等,讓自己的文字排版更加優美,從而實現訓練學生排版相關技能的目的。

2.4 積極改善實驗教學環境

要加大對計算機教學的資金投入,增加機房的數量,緩解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對機房需求更加迫切的壓力。其次是要更新機房設備,淘汰完全不能使用的設備,購置新的儀器設備,對一些有損害的設備進行維護和整修。同時完善修繕制度,定期對機房的計算機進行整修和保養,并定期更新計算機系統,對相關的軟件進行更新和升級。

2.5 構建機房使用平臺

影響實驗教學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缺乏上機實驗的機會和時間,課堂上的時間有限,而機房平時又不對外開放,平時機房又經常有很多人來上課,所以學生能在機房上機的時間和機會很少,即使機房平時對外開放,學生也很難判斷什么時候有人占用,?@樣不僅導致學生沒有計算機實驗的場地,同時也使資源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為此學校可以利用網絡構建計算機機房使用平臺,讓學生用少量的費用使用機房。將機房有課占用的時間標注公示出來,或者讓學生通過賬號登錄的方式進入平臺系統查詢自己想要使用機房的時間是否有課占用,并為機房設置一個輪班的教師,這樣不僅為學生增加了實驗的機會,提高了機房計算機的使用效率,同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可以詢問值班老師,及時進行查漏補缺。收取的費用還可以用來維修機房的計算機設備,可謂是一舉多得。

篇(3)

關鍵詞:興趣;技能競賽;教學方法

現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是大學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是學習其他課程和計算機相關技術課程的基礎課。授課對象為全校各專業本科生,課程類別為通識教育中的計算機類。

根據教育部的教學基本要求,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突出基礎性、應用性和實踐性。旨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達到: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具有較好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平臺的能力,掌握Office主要辦公軟件Word 、Excel、PowerPoint 和FrontPage的使用方法,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掌握信息獲取方法,同時要求學生達到浙江省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的一級水平。最終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和網絡的基本能力和思維方法,為學生走向社會和后繼計算機技術課程的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使學生成為時代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作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一系列問題,比如即使理論課教學安排的很充實,按要求完成大綱內容,同時學生在期末考試中也能順利通過考試,但在平時的實踐應用環節還是不能夠達到應用要求。諸如畢業設計時論文指導老師所反映學生的WORD應用水平不過關,目錄自動生成、頁眉頁腳設置等等操作不熟練,甚至有些同學不會應用;在EXCEL制表過程中函數不會應用,效率較低;電腦出現故障無法排除導致工作無法進行……

為什么會出現這一些列問題呢?計算機的課程設置成效又體現在哪里呢?本人在承擔計算機教學任務的同時承擔了計算機技能競賽office辦公自動化實訓課程,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高文化基礎課程的授課難度,把相應的競賽題目引入到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接下來我將針對這個問題,把我在教學課堂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分享。

Office主要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等,是辦公常用的軟件,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用的。我們的大多數同學在初中和高中也都曾學過,這樣對于我們的授課有了很大的難度。如果還和高中教學一樣針對于Word進行窗口介紹、文檔創建、格式化文檔、分欄、頁眉頁腳等等功能理論講解的話,沒有幾個人會投入到課堂中。學過的東西再次進行教學常常無法提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找到一個興奮點切入是問題的關鍵。

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同學在每學期結束,學校都會有成績單寄給家長和本人的是吧?那么我們課堂上兩個班級有90多名同學,全校有2萬多人,這些成績單是如何生成的呢?通過Word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高中階段大家都學過這個Office組件,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批量生成成績單?

此時,同學們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了課堂上,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實用而又有難度的問題。這時引入Word的教學,介紹Word的常用功能,結合具體的實例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批量生成成績單用到的是Word的郵件合并功能,歷屆的計算機技能競賽都曾涉及到。

之后,布置作業:利用Word的郵件合并功能,批量制作四六級準考證。讓學生舉一反三,熟練掌握知識點并學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應用。

在Excel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入問題:班級同學每學期末都要有成績單,為了更好的觀察班級的學習成績,同一學年之間要建立直觀的圖表、數據透視圖;要求出平行班中課程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名次。這時分別會用到Excel里的Average、Max、Min、Rank等函數。把這些知識點實例化,并融合到同一道例題里面,提起了同學的學習興趣。在講到Left、Right和Mid函數時引入身份證求解的問題。如身份證號為:330126198203121610,利用函數在Excel中求出此人的出生年月、性別和年齡。

針對于計算機硬件教學,可以借助于組裝維護實驗室,讓學生親自拆裝機器逐一認識計算機內部構造,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由于高中階段計算機教學主要以應用為主,很多同學對于計算機硬件知之甚少,如CPU、內存、硬盤、主板、風扇、電源等等計算機硬件都沒有見過。借助于實物的展示并配合各種參數的介紹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計算機,這部分內容可以結合計算機的發展史來介紹。同時,把不同階段的硬件產品收集起來形成對比,讓他們直觀感受到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和演變過程。在硬件熟悉的基礎上,設置故障,從而講述如何排除計算機硬件故障。

對于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授課方法,還要積極探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由于此課程學生在高中階段有所接觸,所以提高現今文化基礎的授課難度,引入技能競賽相關題目,提高課程的實用價值很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曉民.Excel2002高級應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韓良智.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3]楊尚群.曹淑艷.Excel實用教程,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4]張鈞良.大學計算機基礎,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篇(4)

關鍵詞:數據;統計;分析;測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4-007-02

當計算機被廣泛的應用于教學當中時,教育面臨著巨大的變革。而作為信息技術充斥下的當代大學生,對于計算機的運用與實踐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更好的去掌握時代對我們的計算機能力要求?如何根據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做出教學策略的變化適應?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對學習者的學習信息進行測量與分析,最終得出一個較為可靠的評價依據。

一、研究意義

以某一門課程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總體水平的一部分依據,它需要搜集大量的數據信息,并對這些信息做處理與分析,最終得出具有指導作用的意見。本文中以特定對象在特定時間內完成的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等級考試成績作為數據源來分析這個班級學習者的計算機總體水平,并對此后與計算機有關的課程學習提供教學策略依據。

二、數據分析的基本情況

對象:云南某高校2012級工商管理專業B班本科生,59人

學習環境:可接入Internet的計算機多媒體教室

課時安排:理論+上機

考試內容:云南省計算機一級考試(是非題,基礎知識選擇題,填空題,系統操作題,word、excel操作題)

考試時長:1個小時

三、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概述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它作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為以后的計算機技能打下堅實基礎的課程,對學習者的自學能力要求較強。班級里59個同學來自于各地,有著不一樣的學習經歷,不一樣的環境,當面對一臺熟悉又陌生的計算機時,他們的學習心理也各不相同。在教學前期做過一次調查,有53%的同學因為條件限制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并且對學好這門課程沒有足夠的信心,26%的同學接觸過計算機但并不太了解,對于學習這門課程沒有任何恐懼心理,5%的同學經常接觸并且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沒有任何壓力,16%的同學信心一般。針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大范圍同學的學習能力培養及信心塑造,對于操作熟練的同學允許其上機時在完成規定內容后自定步調學習,在理論課上,針對知識點的不同分別采用講解,比喻,演示,操作,模擬及擴充,娛樂等多種教學方法為一體的綜合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習者的反應程度來調節教學進度。

1、學習者學習興趣分析

特定課程的成績還受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影響,為了更好更多的了解學習者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興趣,以59名對象為調查樣本,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抽樣調查。

本次調查問卷一共發放了59份,回收59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59份,回收問卷有效率是100%。對于問卷調查的相關內容與數據分析處理結果如下:

2、學習者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興趣

對于“你對計算機中相關的理論知識的興趣程度如何”的回答,40%的被問者表示喜歡。調查結果如下:A、非常喜歡(0%(0人));B、喜歡(40%(23人));C、一般(16%(10人));D、不喜歡(9%(5人));E、非常不喜歡(35%(21人))。

3、學習者對計算機操作性知識的興趣

當被問到對于計算機中的操作知識的學習興趣時,有78%以上的學習者對該類知識有興趣。調查結果:A、非常喜歡(8%(4人)) B、喜歡(70%(41人)) C、一般(16%(10人))D、不喜歡(6%(4人))E、非常不喜歡(0%(0人))。

4、通過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對自身能力的收獲

在被問及到“學習了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后,對于自身能感受得到的能力收獲是什么”的回答,72%的學習者認為它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65%的學習者認為提高了自己的信息化素養,25%的學習者認為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自信。

5、學習者測試成績分析

現有工商管理B班59名學生的計算機一級等級考試成績,其中成績1為工商管理班的原始數據(人數為59人),成績2為同一年級的經濟班的原始數據(人數為42人)。如表1所示。

表1 等級考試成績原始數據(N=59)

學號 成績1 成績2 學號 成績1 成績2 學號 成績1 成績2

1 72 69

2 73 77

3 77 77

4 61 55

5 80 82

6 62 58

7 71 72

8 76 81

9 65 79

10 70 72

11 80 86

12 64 80 13 86 73

14 83 71

15 77 73

16 75 66

17 62 74

18 71 75

19 88 72

20 64 69

21 70 86

22 77 81

23 66 73

24 72 85 25 59 71

26 93 54

27 81 65

28 79 71

29 75 86

30 66 78

31 72 73

32 73 83

33 64 69

34 72 74

35 71 83

36 85 64

學號 成績1 成績2 學號 成績1 成績2

37 84 78

38 71 56

39 84 63

40 64 86

41 77 72

42 71 70

43 62

44 68

45 81

46 70

47 78

48 64 49 70

50 72

51 78

52 79

53 75

54 84

55 65

56 60

57 76

58 41

59 53

根據上表進行如下數據統計:

①平均數

平均數用X平表示,Xi(i=1,2,…,59)表示每個同學的得分。

X平=(X1+ X2+…+ X59)/59= 72.19 中位數(一組按大小順序排列起來的量數的中間點的數,用Mdn表示[1], Mdn=75眾數(一列數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值,用M表示[1]) M=72

②標準差

標準差用字母S表示,是每個學習者的成績與平均分的離差。S=9.11差異系數:根據差異系數的計算公式(CV=S/X平*100%)。

其中,X平為平均數的表示。CV=9.11/72.19*100%=12.62%。在教育評價中,差異系數會被作為學科學習分化情況分析與評價的一個參數。學習分化的經驗性判斷標準為:如果CV20%,表示分化嚴重;如果9%

將該樣本數據在不同分數段當中的次數分布情況通過次數分布統計制出其次數分布表,并制作出次數分布曲線,直觀的來對數據進行研究。在做次數分布表前先統計出如下數量:

全距:最大數-最小數=93-41=52

組數:取11組

組距:(全距+1)/組數=(52+1)/11=5 (四舍五入后取5)

組限:90~95,85~90,80~85,75~80,70~75,65~70,60~65,55~60,50~55,45~50,40~45。

組中值:(上限+下限)/2,對應于以下各組的組中值分別為92.5,87.5,82.5,77.5,72.5,67.5,62.5,57.5,52.5,47.5,42.5

將原始數據歸到相關組內,可得次數分布表,如表2所示。

表2 次數分布表

組別 組中值Xc 次數f 積累次數ef 積累百分比/%

90~95 92.5 1 59 100

85~90 87.5 3 58 98

80~85 82.5 8 55 93

75~80 77.5 13 47 79

70~75 72.5 16 34 57

65~70 67.5 5 18 30

60~65 62.5 10 13 22

55~60 57.5 1 3 5

50~55 52.5 1 2 3

45~50 47.5 0 1 1

40~45 42.5 1 1 1

根據表2可制作出次數分布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次數分布曲線

通過次數分布表以及次數分布曲線,可以直觀的看到,在70~80分數段的同學占了將近一半,低于及格分數線的同學之間分數相差較大,而在及格分數線之上的同學之間的分數相差并不大。

四、正態分布進行層次分析

正態分布是兩頭低中間高的連續性數據概率分布的鐘形曲線,利用正態分布曲線的性質,能夠劃分學習水平等級的界限以及學習者人數比例的理論值。對于所測班級X平=72.19,S=9.11,N=59的情況,優、良、中、差的分數范圍和人數比例如表3所示。

表3等級分數范圍與人數比例

等級

區間范圍

分數范圍

理論人數比例

實際人數

優 (X平+1.5S)以上 85.9以上 3.5 4

良 X平~(X平+1.5S) 72.19~85.9 25.5 37

中 (X平-1.5S)~ X 58.5~72.19 25.5 15

差 (X平-1.5S)以下 58.5分以下 3.5 3

數據的統計檢驗:對2012級工商管理專業B班59名同學的數據進行統計后,取同年級另一個班級(經濟班)42人的同一考試成績數據與之進行差異程度的比較。經濟班的成績原始數據如上面表1中成績2所示,成績統計比較情況如表4所示。

表4 成績統計比較情況

班級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工商管理B班 59人 72.19 9.11

經濟班 42人 73.38 8.50

Z檢驗 |Z|=0.67544

結論:根據以上的數據分析,結合具體的教學與測試情況,得出以下結論。

以工商管理B班為研究對象的成績統計后,對這個班級同學的計算機基礎水平有這樣一個大體的估計與評價。這個班級的50%以上的學習者在學習這門課程以前雖然沒有接觸過類似的知識從而對該知識點沒有足夠的信心,但經過調查發現這一類同學對計算機知識有著相當的興趣,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意識到這門課程知識對于他們自身能力的提高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習者的能力層次分布呈金字塔狀分布,在保證大部分學習者的教學進度前提下對其它層次的學習者要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這是對教師的一個考驗。通過一系列的數據統計(表2)可以發現,這個班級的學習者存在著一定的分化現象,高分的同學較低分的同學高出差距一倍的分數。在對班級同學的情況調查了解后,發現,在低分階段的三個學生中,有兩個是留學生,這兩個留學生的中文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在面對全中文考試的環境下,對考試成績會有很大程度的影響。對它正態層次分析,可知道:樣本的峰值在平均分的右側,為正偏態情況;樣本的水平等級標準不高,分數只要達到85.9分以上即可達到優等,而在58.5分以下便是差等;樣本中優與良的實際人數比理論人數所占比例高,即實際人數為52人,理論人數為29人。班級的總體水平高,相對集中,有一定的分化跡象,教師要重視這種跡象的產生并采取一定的策略來改變這種情況。

在此僅將一門課程的成績作為初期估計與評價班級總體水平的其中之一的因素,要正確的估計結果肯定會出現一定的誤差,這只用于前期對學習者不太了解的情況下對其進行的一個前測統計,雖然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但對之后繼續進行的教學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以讓教師更好的去把握各層次的學習者,更多的去避免分化跡象的產生。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職業學校 《計算機基礎》教學 問題 對策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我校為學生開設的一門重要且范圍很廣的課程。計算機是科技時代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把此門課程與其它專業課程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專業課的前沿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教師,應該對該課程的特點做詳細研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掌握該門課所要求的知識技能,培養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 教學現狀及問題

就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說,目前《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材內容脫離實際

計算機文化的發展日新月異,教材更新速度快,內容繁多,但涉及操作性、實踐性的內容較少。并且隨著社會發展以及計算機行業的快速發展,一些新的軟硬件基礎知識及高新技術等相繼出現。這些都需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相應地對教材作修訂,有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計算機方面的前沿信息。

(二)教學模式有待提高

很多職業院校目前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模式都是照本宣科,沒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還停滯在基礎課本的教授上。目前大多數院校仍以板書教學為主。很多教師在教學進度計劃上沒有考慮到理論與實踐技能相結合。授課方式仍停留在理論為先的階段,上機練習時間較少。傳統的板書教學無法彌補這方面的缺憾,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知識面的拓展,不利于學生計算機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強

本課程基礎理論知識多,涉及面廣泛,教師講授時如果不細化知識點,不與實踐結合,學生學起來就會感覺枯燥。感受不到課堂內容的新穎,必然降低學生學習計算機文化的主動性。

二、教學對策與建議

針對上述《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筆者建議采取以下幾方面的對策,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計算機基礎好的學生還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興趣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側重把計算機文化與學生所學專業結合起來教授,讓學生通過對課本基礎性的學習來解決專業中所遇到問題。把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們就會有很大的興趣。同時,對計算機掌握不同程度的學生,分開布置上機作業,學生各自從自身的起點做起,既不會讓學生覺得該門課程太簡單是多余的,也不會讓學生覺得太難而厭學。總之,教師應該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情分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完善自己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課堂內容的新穎,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文化的主動性。另外,我們不能忽視首堂課的重要性,要從一開始就讓學生了解課程的特點,引導學生樹立對該門課程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鼓勵和增加學生們學好該課的信心。

(二)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性

《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過程中除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顯然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做不到這些的,因此,采用新的啟發式互動教學方法勢在必行。所謂啟發式互動教學,即在教學的主體學生與作為主導的教師之間建立一種互動關系,其主要目的是使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而產生思維上的共鳴。同時,教師也要時刻注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反應,揣摩學生的思路和疑問,實時改變教學方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想啟發式互動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首先,教師要精心備課,做好課堂設計,合理地安排上機時間,讓學生先提出問題,然后啟發性地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共同得出結論。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實踐創新能力。其次,教師要熟悉心理學,能夠從學生角度出發提出問題,探索解決方法。最后,要注重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但不能拘泥于形式,達到真正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增加多媒體教學的利用

提高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應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學的優點主要包括:第一,應用多媒體能使教學信息更豐富、清晰,一些復雜的圖表可以通過多媒體一目了然。而且還可以收集一些與教學內容關系密切的圖片等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第二,多媒體可以利用視頻或者動畫來教學,使得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生動,學生也更易理解和掌握。這對計算機教學來說顯得尤為重要。第三,多媒體能循環播放,便于學生溫故。比如實際上機操作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形式一步步演示給學生看,學生看到屏幕上字形、顏色、圖表以及設計的變化時,就會產生一種印象,自己上機時就能有針對性,不僅能鍛煉他們的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從學的過程中獲取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就《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特點而言,在教學中應做到多媒體教學應與板書相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主,板書教學為輔。

三、結論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是基礎知識教學,也是技能的教學。教學任務重,更新速度過快。教師應該關注計算機的發展信息,掌握前沿信息,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而且教學內容的選取也要跟其它課程相互貫通、相互滲透。這些對教師有著很高的要求。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特點,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根據新的形勢增加新的教學內容,不斷完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培養高素質的符合新時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榕生.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探討.2008

篇(6)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新職業教育論的觀點,并結合現有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不足,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技能為主線的原則,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素質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現狀和存在的不足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已逐漸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為了適應當今的新經濟時代要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已經成為所有專業的公共必修課。但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1)教學模式上。很多學校都是初、高中生統一編班,統一內容,統一進度。這就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城市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中學,初中階段就已經開設了電腦信息技術課,學生們已經具備了一些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學生,由于接觸計算機的機會比較少,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操作能力還比較缺乏。因此,如何靈活處理教學中的深度和廣度,由過去簡單的操作技能訓練,轉變為對學生綜合信息素質能力的培養上來,將成為教學中研究的一個重點。

(2)教學內容上。無論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課都是采用材,統一檢測目標,沒有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應具有的職業素質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目標不是很明確。

針對現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中的現狀和存在的不足,想要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的綜合信息素質能力,以適應未來職業素質的需要,就必須對中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探討和改革。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改革

(1)教學內容要緊跟時展。計算機技術是一門日新月異的學科,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新技術和新軟件層出不窮。而作為教學依據的教材由于在編寫、出版、發行等環節上耗時較多,從而導致部分教學內容滯后于現實的發展,相對陳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讓教學內容也緊跟形勢的發展變化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有求“新”的精神。作為一名新時期的信息技術教師,應時刻站在本學科的前沿,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把介紹新知識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有選擇地把一些相關的新版本軟件的新增功能與特點等補充到教學中,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激發求知欲、好奇心,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自覺性。其次,兼顧教學層次性,合理調整教學順序。學生的發展水平是教學的出發點。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分層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努力探索而實現認知水平的重新架構。 轉貼于

(2)加強教材建設。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的知識載體,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理論依據。一本好教材,對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重要。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廣、變化速度快,涉及的學生面廣等,如何讓教材滿足教學的需求呢? 筆者認為,在教材建設上應做到如下幾點。首先,作為一門內容更新速度快的基礎學科教材,一定要緊跟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材版本、教材內容,突出一個“新”字。可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這一資源開展教學,把網上內容寫入教材,使教材增加新的活力。其次,提高教材的可讀性和可操作性,變“教本”為“學本”。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化解教材中的難點,圖文并茂,使學生自己也能將教材看得明白,這對學生進行課下預習和復習非常有幫助。

(3)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計算機教學,學生不僅要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這種能力培養的核心就是“學習如何去學”——即自學能力的培養。要有意識地設置教學問題,并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自己想辦法從課本中、從網絡中找到解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拓寬他們的知識發展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不僅要從內容上進行改革,也要從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不斷創新,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從容迎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挑戰。但是,這對我們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對教師尤為重要,善于學習、勇于創新是信息時代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謝景政.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差異教

學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5(8).

篇(7)

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1-0054-02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現在全社會都已經意識到,計算機應用水平是考核學生綜合素質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逐漸被應用到各個行業、企業中去。各行各業的設計過程中正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我們的學生走向社會后,無論走向哪個行業都要熟練地進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熟練操作辦公軟件及對計算機的相關維護和管理。這樣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水平才能適應社會發展。本人通過對這門課程的教學,以及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借以淺談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并提出以下教學改革方法與措施。

一、《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進校時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通過幾年來的教學,我發現由于地區教育水平的差別,學生進校前的計算機水平有著較大的差別。教學硬件條件好的學校,學生已經能夠進行計算機基本操作了,而在硬件條件較差的學校,學生接觸不到計算機,更不用說是熟練操作了。這樣就造成了因教學對象的不同,給學內容和教學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以計算機的實際應用為基礎,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技術領域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操作技巧,學深、學透、學全面,并能夠熟練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其次,教學還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水平不同進行系統的教學。

2.基礎知識學習與專業教學目標不明。計算機的應用出現在不同行業,不同行業對計算機文化基礎的要求不同,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學與專業要求的必要性日趨顯現。計算機操作作為一個必須掌握的工具,是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做鋪墊。在我院大二年級的學生,根據不同專業需開設不同的計算機類課程,如工程造價專業開設建筑CAD、廣聯達預算軟件,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開設筑業軟件、網頁設計等。通過計算機的學習,學生可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的學習。教師不應把教學目標局限在“教”的任務上,而應注重學生“學”的情況,甚至要考慮怎樣教才能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并熟練掌握實際操作。

3.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在計算機基礎知識理論教學上,有些教師上課時講到的知識點較多,但是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這樣就要求我們老師必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由于該門課程涉及到的理論內容較多,可操作性強,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理論知識,大部分學生意識不到學習計算機的實際意義。《計算機文化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能使大多數學生在上機時按要求完成實驗任務,作為一名教師應細心指導,學生也應反復練習,通過某個操作過程、菜單命令的應用,體會所得的結果,掌握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終達到能綜合運用的目的。在班級人數較多的班級教學時,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可以選擇“一助一”的互助方法,即在實踐教學中,由一些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對操作能力稍弱的學生進行示范、演練操作。

二、教學改革的思路與目標

以高職院校的教育培養標準為依據,按照專業人才培養特點,以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具備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主線,制定教學改革的思路。近年來,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往往會碰到許多實際問題,如何解決面前的問題,有的繼續沿用傳統的、熟悉的方法進行教學,使教學改革成為形式。計算機作為一個主要的現代辦公工具,它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種技能教育,另一方面是一種專業教育。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是計算機教育的基礎,對于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方面既有差異性又有共同性。根據我院的管理模式,《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由信息工程系的老師擔任,制定了《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目標。在各專業的教學中,應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目標放在能力培養和實際應用兩方面,而不是獲取知識面向研究,也就是說,計算機應用是教學的目的。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一個必須掌握的現代工具,在本專業的學習、工作中熟練地應用計算機。

三、《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改革的方法與措施

1.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實施“教、學、做”一體化。即分散獨立的案例教師示范、學生學習、學生操作—較簡單的實例學生操作、教師指導學習、學生完成操作—較復雜的實例學生自主完成、自主學習、與教師一起總結分析,在“教學做”到“學教做”再到“做學教”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由主導變為指導,學生由“照著做”到“跟著做”再到“獨立做”,真正通過了“真題實做”,從而保證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三個目標的實現。如在講授Word文檔的編輯時,先給學生一個綜合應用的案例,作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展示給學生,然后介紹編輯該文檔需要用到的所學知識和解決步驟,再一步一步講解正確的操作方法,最后總結出制作該案例的過程、方法和操作技巧。在教學手段使用上,采用在多媒體教室授課和使用校園網絡平臺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實行互動式教學。

2.教學內容改革。一是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選擇合適的教材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基礎,如果選擇不當,往往會出現教學內容與實際教學脫節的現象。選用教材時,要選擇近三年出版的“十一五”規劃教材。二是課堂教學內容要適合專業的需求。教師在講授一些章節的內容時要尋找與專業相關的應用實例,例如:在經濟管理系的物業管理專業學習Visual FoxPro語言程序設計時,采用一個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統作為綜合例題,講解程序的設計和動作實現。

3.考核方法的改革。考核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好的考核方法,能較準確地反映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考試成績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根據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我院實行平時大作業與期末上機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平時大作業側重于實際操作考核,期末上機考試成績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應用。期末上機考試使用的是我院自主開發的無紙化計算機考試系統,題型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客觀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考試結束后系統自動閱卷,給出分數。最后根據平時成績和期末上機考成績兩項得分進行綜合評定。這種考核方法的實施,激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縮短了老師組織課堂教學的時間,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

4.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一是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加強教學能力培養。“青年教師導師制”(即通過將富有經驗的老教師和新進教師結為對子,使新進教師能夠得到老教師的指導)對快速提高新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較大的幫助;二是開展教師間的互相聽課和每周三的教研會制度,交流討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體會,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三是學校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教師攻讀在職博士、碩士學位,提高學歷層次;四是定期對教師進行考核,建立最滿意課堂評比制度。每學期的期中教學檢查都要進行學生評教活動,學生對所任班級的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評出“最滿意課堂”教師。把教學效果的評價權交給學生,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通過以上措施,幾年來,我院建立了一支專業素質高、責任心強的教師隊伍,為保證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總之,面對高職《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與探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尋求更合理的教學模式,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改革,更新知識層次,與時俱進,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為今后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強.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5).

[2]劉春艷.淺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J].科技創新導報,2011,(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下载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免费观看激色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新|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五月婷| 两个奶头被吃高潮视频|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9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观看| 国精品产区wnw2544|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成人网|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超碰| 女人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躁躁躁日日躁|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麻花豆剧天美星空| 大伊香蕉精品一区视频在线| 大地资源在线观看中文第二页|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18女下面流水不遮图免费图| 野外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免费欧洲美女牲交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蜜桃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精产品999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