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網絡文化論文

網絡文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7-08 12:11:3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文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網絡文化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高校網絡文化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協調

網絡的出現和發展,不僅改變了社會文化環境,而且也在深刻地影響著青少年的價值標準和思想政治觀念。

一、網絡文化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進程

首先、網絡文化傳播改變了青少年的道德認識系統。幾千年來,我國傳統教育主要依賴于家庭、學校周圍社會環境,注重自得和自省、反求諸己、改過遷善等等,因而青少年的道德認知主要是來自于家庭、學校、村落、社區及其相互間的禮俗文化,如風俗、習慣、禮儀制度等,其主要媒介是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建構起人們的思想政治觀念。而在當代,人們除去被廣播、電視、電影、報紙、雜志等大眾傳播媒體包圍外,網絡文化所負載的各種信息已使其置身于一個完整的新世界。虛幻與現實相結合的網絡特點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他們不僅借助于網絡文化的傳播進行感知和理解,而且還能從中吸收思想政治素養。可以說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意識的建構與網絡文化傳播密不可分,他們在網絡中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標準和思想政治觀念。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網絡文化是青少年道德認知的重要來源。

其次,網絡文化傳播改變了青少年道德意識的建構方式。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網絡文化傳播的思想政治意識的建構是非群體的。在傳統社會中,人們思想政治意識的建構是在參與群體活動的過程中完成的。青少年在家庭、學校、社區等社會群體參與過程中一方面獲得認知,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識。到了網絡時代,網絡文化傳播不僅跨越了時間和空間,也跨越了社會群體。現在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并不僅是從某一個體到另一個體的傳播,而常常是許多社會群體同時獲得同一文化知識和價值信息。因此,現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識建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社會群體的;二是網絡文化傳播的思想政治意識建構方式具有開放性。在傳統社會生活中,由于受條件的限制,人們所在的群體相對封閉,生活方式和思想政治觀念變化較小,往往會長時間保持著同樣的道德風尚和倫理價值觀念。到了網絡社會,網絡文化的傳播打破了一切封閉狀態,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網絡傳播縮短了人與人的距離,使一切遙遠的社會關系變得近在咫尺。

再次,網絡文化傳播改變了思想政治意識的建構內容。在傳統社會生活中,一代一代的文化傳遞及群體內個體與個體的互動文化傳播內容,主要是經驗知識、風俗、禮儀等文化觀念、政治信仰、思想品德等,這些因素構成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識。在網絡時代,網絡文化傳播的內容相當廣泛,有文學藝術方面的知識,也有科學技術、政治思想、經濟知識等等內容。可以說現在人們通過網絡所接受的信息內容比過去幾個世紀還多,一個現代青少年所了解的東西比過去一個老人還多。因此,網絡文化傳播所建構的思想政治意識的結構層次,要比傳統社會人們的結構層次更加復雜、更加豐富,這不僅是我國現實變革的必然反映,也是網絡文化傳播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課題。

網絡文化傳播作為一個開放系統,一方面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現代方法和手段,同時也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網絡文化傳播對養成青少年進取、開放、參與、自強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網絡作為信息工具和感知媒介極大地提高了青少年感知外部世界知識的能力,并且以空前未有的密集信息為青少年提供了豐富的價值享受。無論從量和質兩方面看,都是學校教育難以達到的。從量上看,網絡傳播將逐漸超過由學校所提供的信息源;從質上看,學校以外的信息,由于傳播工具的現代化,信息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新穎性也容易吸引青少年,產生較好的效果。從這一點看,網絡文化傳播為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二、網絡文化的負面影響

網絡文化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負面影響,這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網絡文化傳播常常容易青少年喪失價值判斷和選擇的能力。網絡文化傳播是一個信息開放體系,是無數群體、個體參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播者、接受者、媒介發生著交互作用,無數群體、個體憑借不同的自身素養,不斷交互感知各種價值信息。傳播者、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其經驗、見解、知識等等相關因素不斷地影響著教育功能的發揮,有時這種因素起主導作用,有時那種因素起主導作用。因而,時常會出現相互矛盾和沖突的局面。另外由于各種各樣夸大、擴張信息的存在,又會使得整個網絡信息的價值意義變得異常混亂和模糊。因此,青少年常常容易喪失價值判斷和選擇能力。例如網絡聊天中頻頻有人上當受騙的現象正說明了這一點。

其次,網絡文化傳播不僅容易使青少年喪失健全的價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觀念,而且也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識失去取向,處于無思想政治意識取向狀態。某些不正規的網站,為了以“新”和“奇”吸引瀏覽者,經常會一些不真實的新聞和花邊消息。其規模之大、信息之密集,如滔滔洪水,它容易使青少年心理機制失去承受能力,同時也減弱了對社會主流文化的感知能力。當信息量對青少年來說成為超負荷傳播時,就容易使青少年失去興趣。盡管網絡文化傳播信息能如潮水般涌向社會,而真正能內化為青少年品德的卻很少。信息洪水浩浩森森,青少年的心態卻膺臀懂懂。這樣,網絡文化傳播也就失去了建構思想政治意識的意義,它不但不能使青少年產生健全的價值心理和思想政治觀念,而且容易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意識失去取向,處于無思想政治意識取向的狀態。

再次,網絡文化傳播易使青少年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從傳播的內容來看,現今的網絡文化傳播是無視青少年作為主體存在的,忽視青少年的價值需要和價值理想。如潮的信息洪水常常是反映了主人的需要,而不斷地在網上傳播。這些信息究竟能給青少年提供多大積極的幫助,網絡文化傳播者很少給予考慮。這是一種見物不見人的文化傳播傾向,它忽視了青少年的價值需要和動機,因而常常破壞他們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從學校獲得的道德規范與網絡文化傳播中獲得的信息相沖突。各種各樣的網絡信息越來越使青少年無法界定自己生活的真實空間,也越來越使其無法對現實生活的意義作出正確的評價。這樣,因缺乏一定的參照標準而使青少年陷人無所適從的困境。網絡文化傳播的這種狀況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將會使青少年理性思維衰退,從而使其逐漸喪失正確的價值標準。

可以看出,網絡文化傳播對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進程,同時也會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減弱。因此,網絡文化傳播的發展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三、確立開放、多元的社會大思想政治教育觀,既是對網絡文化傳播這一挑戰的應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的自身要求

首先,網絡時代的大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是開放的體系,或者說是一個由封閉型走向開放型的體系。世界經濟結構的發展,國內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當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是全球信息化的再現,正在形成一種世界文化,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置身于這種文化文明之外,而必須適應這種歷史潮流,這是大勢所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人,也必將沖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演化出新的思想政治觀念,所有這些都是與網絡文化傳播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國經濟、政治改革越是深人、徹底,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閉性越容易被打破,越具有開放性。

篇(2)

1.1高校校園網絡文化

網絡文化是互聯網出現后產生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分地域、全球共享、時代性強。而高校校園網絡文化是受社會網絡文化的影響,以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為載體,通過校園網在校園里傳播的一種獨特的網絡文化。它是由高校教職工和學生共同創造的,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高校網絡文化是網絡文化的重要分支,一方面網絡文化通過校園網絡文化在校園內折射,另一方面校園網絡文化又對網絡文化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校園網絡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補充,既反映出新時期大學的精神面貌,又體現大學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1.2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特點

高校校園網絡文化既繼承網絡文化的特點,同時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園網絡文化的特殊性[3]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師生共建。校園網絡文化的創造者和參與者都是師生,網絡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學習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同時,網絡也極大的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和辦公手段,各種功能強大的軟件系統,不但可以協助教學,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校園網絡文化就是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一過程中形成的,已經成為校園內一種不可或缺的資源。(2)引領網絡文化前沿。大學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思想活躍,創新性突出的特點,所以高校一直是前沿文化的發祥地,而高校校園網絡文化也是新型網絡文化的搖籃之一。(3)學術性較強。高校教師和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他們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者,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通過校園網絡傳播和擴散,所以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內容表現出極強的學術性,是理論性、技術性和知識性的結合。(4)服務社會。高校校園網絡文化雖然產生于高校校園,但它會輻射到社會,影響社會網絡文化的發展。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服務于社會,最終轉化為社會網絡文化的一部分。

1.3校園網絡文化的作用

校園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它對高校的作用體現在積極和消極兩方面。(1)積極作用。校園網絡文化是校風校貌的體現,通過網絡傳播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師生的價值觀。校園網絡文化蘊含豐富的知識,有利于師生開拓視野,拓寬獲取知識的渠道。校園網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通過網絡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獲取信息,發表自己的意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2)消極作用。首先,校園網絡文化離不開網絡,需要從網絡上收集和傳播信息,而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真實性受到質疑,容易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不良影響。其次,網絡上的誘惑太多,致使一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輕者造成學習成績下滑,重者帶來嚴重的心理疾病。最后,虛擬的網絡改變了交流模式,隱藏了師生的真實個性,網絡交流雖然方便,但是難以判斷信息的真偽。

2、燕山大學網絡文化建設現狀

近幾年,燕山大學的校園網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校園網絡文化也逐漸活躍起來,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情況如下:

2.1學校高度重視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在網絡時代,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及學生的學習都離不開網絡,燕山大學高度重視校園網絡文化的發展。在網絡建設方面,無論是從硬件還是軟件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以改善學校的網絡環境。建成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秦皇島地區節點單位,光纖骨干網基本覆蓋整個校園的教學區和辦公區。在人才引進方面,吸收和培養高水平人才做網絡技術支持,鼓勵教工學歷進修,并選派人員參加各種交流會。在網絡文化建設方面,學校引導校園網成為傳播正確、積極和健康思想的重要途徑,規劃網絡文化傳播平臺,制定校園網用戶管理辦法,采用學校統一開發結合師生自主開發的形式搭建校園網站。

2.2校園網絡文化初步形成

校園網絡文化已經成為校園文化傳播的新陣地。由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教師的教學以及師生之間的溝通都有網絡途徑作為支持。學校各職能部門都設有網站支持辦公,有的部門還擁有自己的服務器和網站管理員。同時,各類學生社團也紛紛開發網站,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目前,燕山大學主要的網站有:學校及各學院門戶網站、校園新聞網、校園通知網、圖書館網絡平臺、教務處信息化管理平臺、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管理平臺、就業服務信息網、海韻山嵐文化網等,形成了以通知、新聞、服務和學術為主的網絡陣地。

2.3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健全的功能

燕山大學校園網的資源豐富,從教學、科研到辦公,各類資源應有盡有,師生已經習慣使用校園網,甚至是依賴校園網。從校園網的功能上看,主要有查找資料、瀏覽信息、網上聊天、電子郵件和網絡游戲等。因此,師生所處網絡環境比較健康,接觸的資源類型比較單一。

3、燕山大學網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網站突出功能性缺少

教育性一方面,校園網站數量不少,但是大多是用于信息和網上辦公等功能,沒有突出的特點。有一些網站更新速度慢,缺少真正的有用信息。所以,雖然建立了網站但是形同虛設,這些網站對教師和學生沒有多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網站缺少教育性。建設校園網絡文化就是要提高教師和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水平、增強網絡自律意識、展示校園優秀文化成果,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校園網很難完成這一任務,僅僅充當的是通信途徑、搜索工具而已,偏離了網絡文化的初衷。

3.2網站建設重技術輕管理

學校更重視網站開發的技術,從人才配給上看,從事網站建設和維護的教工學歷層次較高,都是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及以上。從技術標準上看,網站多采用JSP和ASP兩種主流網站開發語言。相比于穩定的技術,網站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網站管理也不夠規范。目前,燕山大學的網站上線由宣傳部進行內容審核,再由信息化處進行技術審核。對于網站的管理,學院的門戶網站和職能部門網站管理大多設有專門人員,主要負責更新網站內容,至于網站管理應該怎么做沒有清晰的概念。而學生社團網站的管理更不規范,大多是由學生進行更新,學生又具有流動性,導致網站的管理員不固定,而學校不設專門的人員去管理這些網站的。

3.3校內缺少有效的監管機制

網站管理和網站監管不同,網站管理是,確保網站的運行,更新網站內容,即網站維護。網站監管是監控不良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處理。網絡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不容易監管,網絡上的信息來源不確定,很多信息缺少審核。而大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特別容易受到網絡不良言論的影響,所以,校園網能否及時、有效的監管是非常重要的。網絡監管的難度非常大,需要制度、技術和人才的全面配合。目前,燕山大學網絡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在制度上沒有詳細的監管條例,網絡監控主要用于保證校園網正常運行,對于學生的上網行為,學校缺乏有效的監管。有的學生陷入網絡游戲不能自拔,無法完成學業,學校通過降級、開除等手段處理,有的學生網上網下兩種性格,在現實中迷失方向,學校通過心理輔導、導員疏導等形式處理,而此類事件的預防學校并無有效措施。

3.4社會導向功能差

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應該具有很好的社會延伸性能,能夠影響社會大眾的價值觀,能夠規范社會大眾的行為,并且能將先進的文化價值觀滲透至社會。目前,校園網絡文化傳播區域大多為校園內部,對社會影響較小。

4、建設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對策

4.1加強校園網絡平臺建設

網絡文化依靠網絡平臺,這就需要學校能夠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校園網,讓師生可以暢游在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中。還要提供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校園網除了要滿足功能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宣傳性,能夠有自己的特點以吸引師生訪問,還要提供途徑讓師生參與進來,這樣的網絡資源才是師生需要的。首先,學校應該繼續投入校園網建設,要有整體的規劃,明確校園網建設的方向和目標。其次,積極引導現有主要網站在設計風格和內容建設不斷完善,比如在校園新聞網、校報和海韻山嵐文化網上大力宣傳先進的文化,將高水平的校園文化在網上形成傳播陣地,讓校園網在先鋒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4.2加強和完善相關政策

學校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證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和傳播。要完善校園網的各項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并將這些政策落在實處,而不僅僅是掛在墻上,以此約束和規范師生的上網行為。制定相關內容加強師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幫助師生辨別網絡信息,有意識有能力自覺地去防御不良信息的影響。制定網站管理員培訓制度,讓他們熟悉網站管理的政策,規范網站管理流程。

4.3完善監管機制

完善校園網絡文化的監管機制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一是從學校層面上,首先,在制定政策時要明確監管范圍和監管責任等。其次,網絡監控最終需要的是技術和人才,信息化處要利用各種技術手段監控網上的信息,防止不良信息擴散和傳播,從人才配給上也要有一名熟悉網絡技術、富有責任心的專人去負責網絡監控,使校園網可以第一時間截獲不良信息,而不是被動的在出了事后去查當事人。二是從校園網用戶層面上,如今,上網猶如吃飯睡覺一樣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要保證上網的質量需要增強師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控制能力,而技術監控只是為了抑制不良信息的影響,治標不治本。當校園網用戶具有分辨能力后,虛假信息就會不攻自破,師生才能以更健康的心智從校園網汲取源源不斷的養分。

4.4加強窗口網站和特色網站建設,擴大社會影響窗口

網站要適當增加校園文化內容的鏈接,突出校園特色,將優秀的文化資源搬上網絡進行宣傳。燕山大學有很多優秀的文化產品,如“燕鳴論壇”緊跟時代腳步適時推出各類講座,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開闊了師生眼界,可以將講座使用的幻燈片或者講座將內容到網上,甚至可以制作成視頻供大家學習。要適當將科研和教學成果推到網上展示,就像今年燕山大學對田永君教授在極硬材料合成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進行了報道,在校內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若要擴大影響,可以通過視頻、Flash、演示幻燈片等技術手段將成果形象化,讓更多的師生了解成果的價值,也讓社會更加關注校園網動態。要適當增加社會服務項目,將優秀的教育資源共享。校內有豐富的圖書資源、電子資源和數據庫,可以制定相應借閱和下載辦法以滿足社會需求。燕山大學還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CALIS河北省文獻信息中心,都可以面向社會開發更多服務項目。相對于窗口網站,社團網站更具有文化表現能力,它們往往都具備一定的特色,有較強的娛樂性和知識性,所以社團網站要突出新穎性、趣味性以吸引更高的點擊率,同時,讓學生參與網站管理,提供更多信息源以充實網站內容,讓社會大眾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5、結語

篇(3)

高校網絡文化作為一種多元化、開放性的新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與網絡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也是高校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其中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1.2%,大學生比例占到10.8%,學生仍然是網絡用戶的主體。以3G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以其強大的信息功能和娛樂方式,改變著大學生生活環境、價值觀念以及思維方式。電子科技大學開展的一項關于大一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平日里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為3.2h,占用了白天學習生活1/4的時間。為此,在新媒體時代下,加強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的研究課題。

2輔導員在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的角色

2.1學習者和推動者

賈德芳等指出,在新媒體時代,網絡信息數量巨大,來源廣泛,使得傳統教育模式中輔導員在信息量的占有上處于優勢地位的局面被打破。面對90后學生利用和掌握網絡等新媒體技術比很多輔導員還要精通和熟練,輔導員自身的素質無法很好地與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相適應等問題,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推進的過程中,輔導員要敢于爭做信息時代的學習者和交流者。在事務性工作之外,主動積極地創造條件,擠時間花時間給自己充電,拓寬視野、打開思路,及時更新信息和知識,將新媒體技術用于實際工作開展。同時,輔導員要真正融入到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學會利用這些新的媒介手段,在學生中去普及和助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優秀平臺,促進教育引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2.2整合者和監管者

高校網絡文化具有虛擬性、開放性、多元化以及區別于其他網絡文化的創造性、思想性和學術性等特點。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文化,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教育引導的重要參與者,需要整合多樣化的新媒體技術,以貼近和有利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為根本,找到與學生日常事務工作及教育引導工作的結合點,保證網絡資源利用的有效化。其次,在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輔導員要加強對學生使用網絡的監督和新媒體的管理,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網上輿論氛圍,實現網上教育和網下教育的合力。

2.3引導者和教育者

輔導員的個人魅力表現為其在學習、工作和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能力、氣質、性格等人格特性,是高校輔導員的核心競爭力。借助新媒體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輔導員要不斷更新觀念,跟上學生的步伐,掌握新媒體技術,以更加靈活及時有效的形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開設優質的輔導員博客或主頁,通過自己在網絡文化中的躬行實踐給學生樹立榜樣,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成為更受學生歡迎的引導者和教育者,促使教育引導的方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

3輔導員在高校網絡文化建設中的工作思路

3.1建立學生事務工作平臺

面對高校學生日常事務工作信息量大、內容繁雜等特點,網絡作為新媒體的重要媒體形態,對于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系統化和時效性起著積極作用。一是要對QQ群、飛信、微博、郵箱、微信平臺、博客、專題網站等網絡工作方式進行篩選和歸類,明確不同的網絡途徑在日常事務工作中的作用發揮機制,加強具體工作開展的針對性,使學生事務從分散管理轉變為集中管理。二是網絡工作平臺要體現師生共建,充分發揮班委、黨員、輔導員助理等學生骨干力量在年級、班級網絡平臺中信息和工作開展中的助推作用,保證各類消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各項事務工作實施開展的規范化和系統化。

3.2打造網絡之家助推教育引導

在各種網絡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輔導員——學生一對一談話、主題教育、班團活動等教育引導的實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針對學生學習活動時間安排緊湊及輔導員有時在事務性工作中難以抽身的困難,借助相應的網絡工作方式,開辟教育引導的新途徑,打造充滿關愛的網絡之家。例如通過QQ群或微信公眾平臺建立黨員之家、科創之家、留學之家等,給不同需求的學生群體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營造嚴謹優秀的學風氛圍;其次輔導員通過自己的博客或主頁以及專題教育網站,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專業選擇、大學規劃等開設分享專欄,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

3.3借網絡窗口展輔導員魅力風采

輔導員的個人魅力對于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其個人魅力除體現在平日工作生活的一言一行外,也包括觀念的更新和知識的學習。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博客或主頁以圖文并茂的活潑形式,成為展示個人魅力風采的重要窗口。輔導員要善于利用這一窗口,找準教育發展的規律,更新教育引導的觀念,跟上學生的步伐,加強對網絡技術的學習,熟練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等新技術;以貼近大學生的需求為本,加強輔導員博客或主頁建設,結合圖片、視頻、文字記錄學生的成長點滴和自身的成長感悟,精心設置版塊,如溫馨提示、日常事務、出國留學、隨筆閑談、視頻分享、時事政治、你們的大學生活等,以豐富博客的內容和形式,提升輔導員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4結語

篇(4)

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下,校園文化的傳播打破了傳統模式下的時空限制,為師生成長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整合信息,從而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提升創造力。另一方面,廣大師生利用網絡主動同外界進行多方面的交流,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有效地覆蓋傳統校園文化與社會其他文化之間存在的真空地帶,豐富了校園文化,為校園文化注入了濃郁的時代氣息,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信息資源生產能力。

二、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近年來雖已初見成效,但其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文章針對河北省十所重點建設高校的師生就“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發展現狀”問題開展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0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05份,有效回收率為95.3%。根據對問卷集中反映問題的分析匯總,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對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通過對高校教師的訪談了解到,70%以上的教師認為校園網站僅是學校對外宣傳、開展網絡辦公的重要手段之一,45%的教師認為校園網站建設與高校學生成長沒有密切關系。問卷調查表明,83.4%的高校學生極少瀏覽校園網絡。由此可見,高校師生對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僅僅將校園網絡定位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對網絡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到位,沒有充分發揮校園網絡文化對學生素質教育的積極作用。由于高校過多重視網絡的功能性作用,忽略了校園網絡的文化作用,導致部分高校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水平較低。

2.高校對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網絡的教育引導不到位。網絡是當今社會獲取信息最為便捷的途徑,受到青年學生的廣泛歡迎。青年學生自制力較差,加上高等教育相較于高中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面對網絡帶來的誘惑時抵制力較差。問卷調查表明,17%的學生通過網絡獲取時事信息并進行網絡自主學習,絕大多數學生更多利用網絡進行娛樂活動,其中網絡游戲占33%、影視劇占29%、網絡小說占9%、交友聊天占8%。由此可見,高校學生更多是通過網絡進行娛樂活動,未能充分發揮網絡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價值。關于“每周上網時間”問題的調查表明,每周30小時以上的學生比重高達67%。高校學生進行網絡娛樂占用較多的課余時間,學生花費在學業上的時間自然會大大縮減。沉迷于網絡使學生與外界缺乏溝通和交流,易造成學生性格孤僻,長此以往易引發學生的心理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對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網絡的教育引導不到位,嚴重影響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3.高校校園網站內容不豐富,難以滿足師生的個性化需求。高校校園網站內容不豐富,對師生的吸引力、影響力較小,校園網站運用的實際效果不理想。問卷調查顯示,85%的學生未瀏覽過校園網站新聞等信息,46%的學生不了解校園網站包含的具體內容。學生利用校園網站除了登錄個人教務系統進行選課及成績查詢,對于校園電子圖書資源知之甚少,更談不上利用校園網絡進行資料查詢和自主學習。通過對各高校校園網站的研究發現,一些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僅僅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枯燥單調,不能滿足師生多方面、不同層次的需求;一些校園網站功能模塊單一,只是涵蓋了信息公告及教務信息等內容模塊,而師生溝通交流、校園文化展示方面的內容明顯不足。

4.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管理機制尚不完善,缺乏高素質專職人才的有力支撐。通過對高校教師的訪談了解到,近五成的教師認為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機制不夠健全。高校中普遍由多部門協同參與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工作,然而各部門之間職責劃分不夠明確,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缺少統一的規劃化管理,致使校園網站內容雜亂無章。另外,據有些教師反映,一些高校還未將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納入高校發展總體規劃,對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此外,目前高校校園網絡建設與管理水平較低,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嚴重短缺導致網站后期維護工作的不到位。

三、加強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的對策

1.高校應不斷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在高校總體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地位。網絡的迅速發展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了重大變革,改變了人們的思維認知方式,影響著社會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的形成。在時代的發展潮流下,高校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更應把握網絡發展這一契機,不斷加強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形成一批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網絡文化品牌,推動網絡文化發揮滋潤心靈、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作用,逐步建設具有時代精神與創新精神,集思想性、知識性、服務性于一體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校園網絡文化,服務于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助力于高校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高校應對學生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加強主流思想引導,努力形成和諧、文明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首先,高校主抓網絡文化建設的有關領導應充分認識到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文明網絡文化環境對于青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其次,校園網絡文化可以理解為校園文化與網絡文化的有機結合,通過校園網絡將大學的文化進行廣泛宣傳和弘揚,使高校校園網絡成為大學生思想互動的平臺,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感,增強其對大學精神的認同感。再次,高校有關領導應通過多種渠道對學生進行調研,多角度、多層次地把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現狀,對建設管理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進行總結與分析,有針對性地制訂整改方案,提升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水平。最后,高校應積極探索新形式、新方法,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渠道,如采用榜樣報告會、座談會、志愿者活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文明網絡文化教育,使其自覺抵制網絡環境中的不良誘惑,逐步形成良好的網絡價值觀。

3.進一步拓展高校校園網站內容,提升校園網站的吸引力,豐富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面對目前高校校園網站利用率較低、對師生吸引力不足的現狀,高校有關部門應著力加強校園網站建設與管理。首先,在網站的功能上,不僅要發揮校園網絡文化傳播載體的作用,更應成為高校師生溝通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師生可以通過校園網站有關鏈接第一時間了解新聞事實的最新報道,并通過校園論壇等形式,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創立“心靈驛站”模塊,由專業教師對高校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心理疏導。其次,校園網站應著力弘揚校風、校訓,增強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對校園內優秀學生進行宣傳報道,樹立學生榜樣,真正讓積極進取的大學精神鼓舞到每位學生,傳遞青春正能量。

篇(5)

高校校園文化是師生在高校這一獨特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中,在開展校內各項活動過程中所共同營造的精神財富,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的組織活動、意識形態、規章制度和基本物質等,它是一個學校的傳統文化、辦學水準、道德風范和目標理想的綜合體現。高校校園文化通過吸收整合社會上的主流文化與其他亞文化,并與社會上的科研機構、產業部門開展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等,內涵不斷得到深化和延伸,并隨著計算機普及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即網絡文化。這種文化滲透到學校并整合傳統意義上的校園文化而形成一種綜合性的、相對穩定的文化形態———校園網絡文化。它是借助校園網絡進行信息溝通的一種行為方式及其道德規范的總和,它聚合了所有的思想教育、知識傳承、文化溝通、傳媒娛樂、社區互動與社會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同時還涵蓋校園網站建設、網絡自動化軟件、校園文化的虛擬和延伸、網絡課程構建等內容。

二、校園網絡文化對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

1.校園網絡文化對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1)通過網絡文化與校園文化的交互作用,可以實現校園網絡文化對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

大學校園是一個由不同社會地位和文化層次的成員自主群居的集體,在傳統的大學校園文化傳播中,“生生”之間、“師生”“生師”之間以及“師師”之間要進行深入的互動流談心存在一定的困難。而校園網絡文化的平等性和隱匿性,是基于平等基礎上的成員,可以在網絡空間里匿名、自由隨意地交換彼此的觀點。一方面,高校教師通過校園網絡能直接了解學校的各種動態,參與各項活動,發表評論、反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等。另一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的在線科技講座、學術交流、文化藝術和傳媒娛樂等校園網絡文化活動可以繁榮校園文化。設立校際之間的文化在線聯動機制,如組建在線社團,開展在線聯誼會、交流會等活動,可以促進校際文化互通順利展開,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師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指數。

(2)校園網絡文化可以增強高校教師的角色適應能力。

網絡時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推動了高校教師從傳統的傳授課本知識的“單一”角色,向指導者、管理者、咨詢者、合作者、知心朋友等“綜合”角色轉換。校園網絡文化為高校教師快速適應各種角色轉換提供便利,他們可以通過校園網絡文化進行各種角色的研習,體會角色的情感需求,領悟角色的行為規范,分析角色間的沖突,并借助交往對象的不斷互動與反饋來提高自己角色扮演的水平,增強他們的角色適應能力,更好地應對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各種變革和壓力。

(3)校園網絡文化有利于豐富業余文化生活,提高高校教師的工作熱情。

校園網絡文化的開放性、便捷性與交融性,使高校教師在不出家門的情況下,通過閱讀網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就可以快捷地享受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相互聯系又具有獨立特征的多種文化的熏陶與交流,了解更新國內外的時事新聞,不斷擴充信息和知識,豐富高校教師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高校教師還可以在一個地域、區域社會、階層和群體等特定的系統中,通過網絡用戶平臺同外界進行多元化的學術探討與合作研究,獲取多元化的信息和資料,有效填補傳統校園文化同社會上其他文化之間交流困難的缺憾,提高高校教師的工作熱情。

(4)校園網絡文化可以提升人際交往的自由度,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

社會是人與人之間有意識的互動過程,高校教師作為校園文化活動中的個體,需要與人交往、互相分享、共同進步。高校教師如果能夠有效利用校園網絡文化中的人際交往來引導、補充或促進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將有助于改善現實中不良的人際關系,建立并保持和諧穩定的現實人際關系,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5)校園網絡文化為高校教師提供良好交往環境,有利于緩解高校教師的心理壓力,養成寬容豁達的良好心理素質。

校園網絡文化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距離,為所有擁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師生搭建起便捷交流的新通道,為高校教師的人際交往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環境,使高校教師之間以及高校教師與外界之間的交往變得更加直接、方便和隨意。高校教師可以在校園網絡空間里打開閉鎖心理,自由發表評論、隨時記錄內心感想,盡情宣泄內心的壓抑等。

2.校園網絡文化對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校園網絡文化在促進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負面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過渡依賴信息設備而引發肢體綜合癥。

校園網絡文化使高校教師的作息時間和生活方式不受傳統工作制度約束而更加自主,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習慣也越來越嚴重,如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在電腦上工作而不注意休息,從而引發各種肢體綜合癥,如頸椎疾病、肩周炎、視力衰退等生理疾病,進而影響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

(2)網絡信息侵襲校園網絡的主體文化而導致高校教師對信息資料的恐慌。

隨著校園網絡的普及與發展,由于對信息的控制技術和過濾技術還顯得相對滯后,使得那些不健康的、以假亂真的欺騙性垃圾信息,也隨著有用的信息資料混進校園,侵襲校園的主體文化。高校教師既要承受繁重的教學任務,又要從事復雜的科研腦力勞動,不僅要大量搜集、研究本學科的信息資料,還要吸收、消化其他相關學科的信息資料。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超載信息資料,將導致高校教師對信息資料過于敏感而產生恐慌心理,從而擾亂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引發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

三、對策與建議

1.重視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管理

第一,加強校園網絡文化的宣傳,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專題討論、文化藝術、心理咨詢等師生感興趣的活動來繁榮校園網絡文化,使每位師生都能踴躍地參與、策劃校園網絡文化的組織與建設。第二,建立完善的機構和制度,加強對校園網絡文化的管理和監督,構筑“信息海關”,及時過濾、刪除校園網上的垃圾信息,嚴防各種危害性信息在校園網上泛濫流傳。加強學校機房的規范化管理和網絡信息的安全監控,設置網絡信息安全防火墻,阻止黑客攻擊破壞校園網絡系統,為校園網絡文化的安全穩定提供技術保證,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促進校園網絡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第三,加強校園網絡文化的人才隊伍建設,按照結構優化的要求,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政治思想水平高、網絡業務能力強的精干人才隊伍,促進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向高格調、深層次方向發展。

2.重視校園體育文化的輔助建設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與基礎,而心理健康又是身體健康的動力與保證。因此,學校除了要經常開展各類教職工體育競賽,組織教職工參加校園體育運動、體育觀摩等集體活動外,還應開設在線體育人文學科講座,并創造條件為球迷協會、體育欣賞等文化性體育組織提供方便,為高校教師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供寬松的校園環境和文化氛圍,使校園網絡文化得到補充與發展。

3.注意勞逸結合,促進健康和諧

為適應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高校教師必須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研究信息技術與所授課程的有效整合,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高校教師缺乏足夠的時間來緩解緊張的工作氣氛、消除心理壓力。因此,高校教師應學會根據目標的優先次序和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合理安排時間,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組織、預算和安排,避免超負荷工作,避免因過度勞累而產生心理異常行為,保持休閑生活與勞動工作相平衡。同時,校工會、人事處、學生處、研究生處等部門要多舉辦一些大型的聯誼文體活動,既豐富高校教師的校園文化生活,又能增進師生之間、同事之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動,滿足高校教師的歸屬感與人際交往的需要,促進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和諧。

四、結語

篇(6)

信息爆炸的時代,成年人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網絡使用技巧,即可以通過網絡簡單、迅速的獲得各種類型的信息,而其中不乏許多不良的信息,形成了不良的網絡文化環境,對于成年的影響也十分嚴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成年人的年齡階段決定了其觀念的獨立性,且基本上失去了可塑性,一旦網絡文化對其造成了負面影響,想要糾正則存在極大的困難,危害性甚至超過未成年人;②網絡文化屬于新興的事物,即使成年人沒有刻意參與網絡活動,也會不知不覺的受到網絡文化環境的影響,長期受到不良的影響,容易使得成年人的觀念產生偏差,心靈扭曲,從而產生過激的行為,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③網絡的廣泛參與性及言論的自由性,使得其中的內容極為豐富,觀點繁雜,且極為隨意,甚至會給成年人言論無需負責的錯覺,不受約束,則會十分隨意的發表過激的言論,如隨意曝光他人的個人信息、攻擊謾罵他人等,且許多不良生活方式會在網絡上傳播,對其他人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

2.網絡文化環境下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2.1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機制

網絡文化環境中存在的許多不良信息,使得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加大的困難,也出現了許多問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正確認識該情況的嚴重性,并掌握現在的網絡文化環境的真實情況及動態,不斷的優化政治教育結構,積極組織學校、教育網絡等,制定長遠的規劃方案,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將其資源科學進行合理的整合,從而使得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廣大師生能夠廣泛的參與,并積極主動的進行溝通,形成完整的聯動機制。在網絡文化管理機制方面,需要指導成人院校的學生逐步強化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更加顯著,且效力更持久。成人院校的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工作及監督檢查工作應制定有效的制度,長期開展,并積極組織師參與各種形勢的交流會、研討會等,強化自我服務能力,有效的抵抗網絡不良文化的影響。

2.2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各個方面的條件上有較大的差異,其特點也各不相同,如未成年人對于新新鮮的事物好奇心較強,且接受的速度也較快,而成年人則對新事物的反應較為遲鈍,表現出十分默然的態度,接受能力也不理想,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不能采用未成年人的教育方法,而需要結合成人特點,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革新,使得成年人更加容易接受教育的內容。具體來說是在進行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把握好進度及各項內容的順序,逐漸的積累,緩慢進步,而不能急功近利的期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十分顯著的效果。成年人一般較為理性,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價值觀世界觀等均已經形成,且具有獨特的邏輯方式,因此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還會使得成年人極為厭煩、反感,可以采取社會調查、理論研討會議、交流會等方式,針對網絡中的各項觀念及熱門的事物、現象等進行充分的交流及研究,使之能夠已通過獨立的思考及判斷,認識到各種事物的真實面目。

2.3長期堅持正確的指導

成年人已經過了人格塑造的階段,其思維模式已經形成,想要改變其觀念及思維方式是極為困難的,需要堅持對其實施正確的理論指導,長期開展思想道德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也需要對其有充分的認識及長遠的規劃,并不要求成年人能夠在段時間內徹底改變固有的觀念及思維方式,而應該持之以恒的開展多樣化的思想教育,從其身邊的小的事物開始著手,注重細節,并充分利用網絡的特點及便利性,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步的糾正其錯誤的、不健康的道德觀念,構建正確的社會榮辱觀,強化其對事物的辨識能力,自覺抵制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形成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環境。

3.總結

篇(7)

論文關鍵詞:校園文化 網絡文化 文化素養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大學和諧校園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網絡文化氛圍問題,提出和諧校園建設中應高度重視網絡文化以及大學生的網絡文化素養問題,同時提出了在校園文化、網絡文化與大學生的網絡文化素養研究中應特別關注的一些主要內容。

0 引言

近幾年來,有關大學生文化素養的研究和討論文章頻繁見諸各類學術刊物和媒體,在這些研究和討論中,不約而同地都將網絡文化素養列為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而在有關和諧校園建設或者有關校園文化的研究和論述中,更是將營造良好的大學網絡文化氛圍、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的重要性提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個人計算機和網絡應用得到快速普及,因特網越來越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網絡文化逐步形成、發展和豐富起來,網絡文化素養也逐漸構成當代大學生基本文化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具備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不但有助于現階段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于將來的就業和進一步發展也有很大幫助。更為重要的是,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對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是意義深遠。

一些學者在網絡普及初期就對網絡文化現象進行過一些討論和研究。然而對于大學生網絡文化素養的專門研究卻時間不長,對于網絡文化與和校園文化的關系、網絡文化與和諧校園建設的關系更是剛剛起步。雖然有關部門和教育工作者已經逐步認識到網絡文化對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性,然而對于如何構建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如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如何把握和引導網絡文化與大學校園文化的互動等問題還沒有探索出成型的模式。

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日益深入,而與此同時,網絡文化中各種負面因素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也日漸顯現;因此,如何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氛圍,如何培育學生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越來越成為擺在關部門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問題。這不但是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考慮的問題,而且也是在和諧校園建設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1 研究的主要內容

對校園文化與網絡文化氛圍的互動關系的研究應該從三個方面展開:

首先,是對當代大學生網絡文化素養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內容包括當代大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和網絡知識的基本狀況、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借助于因特網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對于計算機和網絡的作用及未來發展趨勢的認識等。調查和分析的目的是詳細了解當代大學生對計算機和網絡的運用能力以及計算機和網絡在他們日常學習和課外生活中作用和影響。 轉貼于  其次,是分析和把握網絡文化與校園文化以及和諧校園的關系,研究網絡文化在校園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網絡文化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當代大學生對于網絡文化以及各種流行的網絡文化現象的認識和看法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和歸納,把握網絡文化的特點和校園文化的特點,搞清網絡文化氛圍與校園文化氛圍的互動,探討校園文化氛圍和校園網絡文化氛圍對大學生網絡文化素養從形成到不斷提升過程中的影響和作用,從而對和諧校園建設中校園網絡文化氛圍的地位問題做出判斷。

最后,是探索如何營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著重對和諧校園建設中的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和網絡文化建設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進而提出一套有利于創建一個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和有利于培育學生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模式。這部分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學校和教師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社會文化環境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分析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網絡文化素養的影響、社會網絡文化環境對學生網絡文化素養的影響;進而分析從課程設置到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下轉第29頁)(上接第25頁)等教學環節對學生網絡文化素養的影響。

在以上三方面研究的基礎上,最終規劃和設計出一套有利于和諧校園建設、有利于培育學生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模式。

2 結束語

現在,各大學都把和諧校園建設問題擺到很重要的位置上,為此而都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問題。但是在考慮和設計和諧校園建設的模式時,又不能回避愈演愈烈的網絡文化以及各種各樣網絡文化現象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和沖擊,尤其是這種沖擊不但關乎大學生的現在,而且還關乎大學生的將來;不但關乎大學生的知識素養和技能,而且還關乎大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文化素養就成為和諧校園建設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環。因此,在和諧校園建設中,校園文化、網絡文化與大學生的網絡文化素養的研究就成為十分必要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李鋼,王旭輝.網絡文化.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5.

[2]莫茜.大眾文化與網絡文化.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6.

[3]鐘嘉鳴,祝庚.談“計算機文化基礎”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計算機教育,2008(14).

[4]龔德良.營造校園信息技術文化氛圍,促進學生信息素養養成.計算機教育, 2009(12).

[5]高學敏.淺析網絡時代大學生信息素養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小说| 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a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老师脱了内裤让我进去| 人妻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 亚洲综合图色40p|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性受xxxx狂喷水|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版综合| 两性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中国人妻被两个老外三p|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亚洲处破女 www|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五|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 洲 视 频 高 清 无 码| 18禁黄无遮挡网站免费|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