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7 11:05:2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道德修養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教學內容的選取與側重需要充分考慮學生未來職業中的需要
1.教學內容的選取不應當面面俱到,應結合實際需要進行必要的刪減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的內容非常繁雜,具體到每節課的內容都相當飽滿。上過這門課程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每個問題不敢過于展開講,否則一節課內容根本無法完成。筆者反思,為什么一定要按照教材規定的內容面面俱到呢?我們應該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并且在內容的選取方面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未來職業的實際需要。例如,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這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并且與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幾乎沒有什么關系,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時,可以大膽刪去這部分內容。很多人會質疑這樣的觀點,認為這樣教學的功利性太強。但筆者堅持認為: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對學生更有用的問題上。我們目前的大學教育缺乏的是如何讓學生更好地與未來社會的接軌。作為思政理論課教師,筆者決定大膽嘗試,即結合學生未來職業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刪減,以其為使學生的大學學習更為有效,使大學生在面對未來殘酷的職業競爭中能自信地展示自己,成為職業圈當中的成功者。并且大學學習中老師講授只占到很小的比例,更多的問題和知識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所以刪去的內容對學生的影響并不大。
2.教學內容應當重點向學生未來職業需要的軟實力傾斜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刪減一部分內容之外,還應當重點放在學生未來職業需要的軟實力方面。例如:對于人際交往這個問題,就應該著重向學生介紹人際交往與溝通的各種方法,幫助學生實際解決現在或者將來職場中所面臨的一些棘手的問題;關于個人品德與道德修養這個內容,就應該通過大量實例告訴學生人的品格和修養對于人生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具備哪些品格。在這些教學內容上的側重,最終希望達到的目的是增強學生處理人際交往中各種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以及塑造學生的優良品德,而這些是學生未來職業生涯中最需要的“就業軟實力”。
(二)通過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以增強學生的“就業軟實力”
1.小組教學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在未來的職場中,除了要求求職者具備專業技能外,還需要具備其他方面的能力,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為此筆者經常思考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課堂上,除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法制觀之外,還能否幫助學生增強未來從事職業中所需要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經過反復研究嘗試,小組教學法有助于增強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小組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能充分發揮“同輩教育”的積極作用,使學生能從同齡人身上學到更為優秀的地方。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小組教學能使學生充分意識到團隊合作與溝通的重要性,沒有團隊合作與溝通,僅憑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就不會有富有戰斗力的小組。通過小組激勵制教學,對表現積極和優秀的小組適當給予獎勵和加分,極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每個成員意識到眾人拾柴火焰高。而沒有獲得獎勵小組也會總結經驗和教訓,爭取在下一次小組活動中發揮每個成員的潛力和優勢做到最好。
2.小組活動成果展示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
1.職業道德。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于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道德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并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產關系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從我國哲學觀點來看,道德側重個人自我內在德行修養的提升與超越。何謂“職業道德”呢?在現代化社會結構日趨走向理性、社會分工的歷程中,維持人與人之間相互感應的行為過程和人際關系隨之改變。一位優秀的職業者除了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外,更有其職業道德的理論認知與處理所面對問題的實踐經驗。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以學生的獨立學習為基礎,教師扮演的是多元化的角色。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求知的自由,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拓展學生的個人潛能,同時教師應去除自我中心主義、本位主義觀點,以宏觀的事業處理師生關系;另一方面,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需不斷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促進自我的成長與進步,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自我身心的修養。
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作為教師群體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教師固然具有作為其上位概念的“教師”的基本屬性,但與一般意義上的中小學教師相比,其在個人特征、職業特點、工作職責、社會地位等方面都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在傳統意義上,教師通常被定位為“傳道、授業、解惑”,即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這也是高校教師最初和最基本的角色。但隨著高等學校職能的擴張,高校教師具有教學、科研和服務的職責。高校教師需通過從事其職業活動,履行其相應的職責,來扮演社會所賦予的角色。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就提出積極引導廣大高校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作了全面的要求。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養成
1.高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我國,長期以來廣大高校教師一直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自己努力追求的價值目標。然而近年來,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價值觀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激蕩,不平等競爭、實用主義、金錢至上等種種社會現象與教師應當遵守的職業操守之間發生了劇烈的沖突,師德失范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師德水平,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頒布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并就貫徹落實《規范》有關工作發出了通知。這是繼2008年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重修修訂和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之后,首次制定印發《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范》分為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六大部分論述,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作了詳細要求。2014年10月9日,針對近來暴露出的高校教師師德的突出問題,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首次劃出針對高校教師的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對高校教師有“紅七條”情形的,將依法依規分別給予警告、記過、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或者行政職務、解除聘用合同或者開除等相應處分,將高校師德建設全面推向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
2.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養成途徑。從上述可知,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屬于自我道德責任所給出的國家、學生、家長、社會大眾對高校教師職業信任的永恒性承諾。不但提供了高校教師在面臨價值沖突時抉擇的準則,也是提高高校教師專業素養不可或缺的元素。第一,高校教師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教師只有愛崗敬業,才能靜下心來教學做科研,潛下心來育人,才能用教師職業精神支撐自己,才能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謂。一些資歷豐富的名師,他們積累了許多經驗,擁有了許多的成績和榮譽,但仍在不斷地學習、積累、進取,仍在探索他們認為應該探索的,追求他們認為應該追求的,堅持他們認為應該堅持的。這類教師是所有教師的楷模,是真正的師魂,是我們年輕教師學習的榜樣。第二,高校教師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對于剛從“學生”轉變為“高校教師”的我們來說,面對著比我們小幾歲的學生,我們該如何進行角色轉變呢?筆者認為應不斷地學習,以謙虛的態度面對教學環境,用尊重的態度看待每一位學生。生命之可貴在其意義的崇高與價值的珍貴,更在于它無可取代的獨一性。因此,采取謙虛、尊重的態度面度學生,才能發揮成就“文化人”的素養與能力。第三,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所扮演的是主動引導者的角色,善于觀察教學情境中各項紛爭、問題與需求而進行轉化,同時具備專業權威的觀念和做法,以民主方式引領學生參與學習討論,糾正學生錯誤偏執的概念,建立正確概念,讓學生能養成專業意識以提高教育成效。這與部分學生中小學階段的“灌輸式”、“填鴨式”不同,大學生的學習必須從“教師教,學生學”過渡到師生的“討論、對話”和學生自學的學習環境中,學生要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并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在師生溝通中,高校教師不應是主導者,而是參與者或促成者。學生進入高等學校之時,已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教師與學生之間本來就容易形成不平衡的關系,所以在師生溝通上,教師更需以理解、真實、適當與真誠等判準來檢視自己的觀點,避免流于專斷或放任,共同與學生決定教育活動的內容與進行方式。第五,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秉持為人師表以維持師生間和諧的互動關系。因為知識與技術訓練并非教育唯一的目的,教學更是一種道德的責任。作為教師,首先應做好自我情緒管理,不將偏激的情緒發泄在學生身上。其次,對于環境能做特殊的把握與使用,諦聽“更寬廣的人文化的聲音”,對學生產生關注,使學生的行為能向善發展。最后,在處理沖突事件或解決問題時,教師能秉持高價值的原則,有較為固定而合理的規范,不至于對相似的個案產生不同的處理方式,有助于消除師生之間、同事之間的緊張狀態。因此,教師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進行教學活動時當擯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處事標準,以自身引導學生。唯有自我向上提升,才能對學生作正面的示范。
三、結語
一、高校大學生政治課學習現狀的幾點分析
在高校教育中,政治課程作為每一個專業的必修課程,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人生觀、世界觀、理想信念的確立及引導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接受知識及信息的途徑多樣化,對他們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影響因素較多且來自社會的方方面面,如何引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分析其政治課的學習狀況時,首先需要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特點。當今大學生是“90后”的一代,大一的學生也已經開始步入“95后”,這樣一個青春活力的群體,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凸顯出頗具個性的特征。在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的大學生群體中,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在社會列車快速奔馳的軌道上,這一群體聰穎活潑、個性強,喜歡新鮮事物,但其中一些人對很多傳統事物不甚了解且缺乏耐心。由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少人養成了自我意識過強、缺乏團體意識的心理狀態;社會經驗不足,缺乏相應的判斷力;自我控制力差,容易被媒體及輿論所渲染。但與之相對的,他們也有很多優點,由于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強,在信息及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他們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對身邊事物的關注程度很高,渴望了解社會及世界的心理很強烈。只要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引導,對他們的成長及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將有較大幫助。與此同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為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傾向性、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度,筆者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的信息工程系選取了98名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包括男同學82名,女同學16名。根據表2數據可得出,38%的同學平時較為關注時事信息,7%的同學不太關注;55%的同學經常關注時事類新聞,32%的同學較為關注娛樂類新聞,剩下12%的同學比較關注體育類、科技類以及軍事類新聞;27%的同學比較喜歡上政治課,59%的同學覺得還好,13%的同學不太喜歡上政治類課程。根據同學們所填原因,歸納如下。第一,喜歡上政治課程的同學平時就比較關注時事類新聞和生活中的事情,本身對時事比較感興趣。部分同學覺得學習政治課程可以了解國內外事件,開闊了視野,學到了知識,明白了道理。當然,除了課程知識外,課堂中能夠互動交流,引發同學們思考,以較為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難以理解的文字理論,也是同學們喜歡政治課程的原因。第二,不太喜歡此類課程的同學原因大致相同,覺得課程有些內容相對枯燥,自己本身也不是很感興趣。另外,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同學們也積極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比如,增強課堂交流及互動,通過時事及新聞視頻能夠更清晰更直觀地理解課本上的內容,能夠將生活中的例子和課本上的理論有效結合起來,同時應加強課外的調查活動等。根據同學們填寫的數據進行總結及分析,發現大部分同學都有自己的見解及看法,能夠比較準確真實地提出對政治課程的相關意見。不難看出,同學們對政治課程本身是喜歡并樂于接受的,而重點在于如何將實際知識和課本理論通過合適有效的方式結合并表達出來,讓學生易于理解并接受,這是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必須下功夫并主要解決的問題。教師應努力做到讓本身有興趣關注時事及政治的學生在較為愉快的教學氛圍中理解掌握知識,讓不太關注時事的學生能夠對此理解認同,對提高教學效果進行不懈的探索。
二、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途徑
根據同學們的學習現狀來看,政治課課堂氛圍的提升、教學效果的增強和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分不開。以下將提出一些淺薄看法。首先,應對學生的建議進行梳理。對于課堂教學的改善,同學們提出了如下建議。“上課少一點古板教學,多一點新聞互動;教師課下與同學多交流;多給學生講時事和新聞;對當下的時事政治多進行講解評論,講解和分析時事新聞;希望教師能夠更多地把時事、歷史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結合課本和生活一起探討。”由此不難看出,同學們對課程的認識是積極熱情的,喜歡結合實際例子了解課程并促進課程學習,同時對時事新聞也較為關注并饒有興趣。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一件事情產生興趣才會對其喜歡,才會有想去了解明白的動力。如何將書本中難懂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中的例子相結合,尤其是與學生比較關注并感興趣的事例結合起來,引發學生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思考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著重提高的環節。再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不僅要結合實際事例,同時要了解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興趣方向,這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將課程的內容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不會生搬硬套,才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力,思考問題,掌握知識及學習的方法。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指出了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那么,高校大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學會分析問題,同時培養自己的能力和品格。依然如所言,“我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振興中華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不論是教師還是作為祖國未來的學生們,都應該不斷努力,承擔起應承擔的責任,為中國夢而不斷努力奮斗。
作者:李琳玲
眾所周知,文學創作是和創作主體密不可分的,它集中表現了創作主體對客觀世界的審美體驗和認識。從古至今,創作主體在整個文學創作活動中的地位都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古代文論始終將對創作主體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深入探討創作主體的德才和學識、情操和稟賦等各個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及這些因素與作家創作的關聯性與復雜性。本文集中探討的是中國古代創作主體的人品與文品的具體關系。“文德說”是中國古代作家論中的一個很有影響的命題。它的實質是說創作主體的道德修養決定文學創作成就的高低,這在文學史上確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文學現象,先秦開始一直為歷代文論家所重視并且不斷地加以發揮,“德”與“文”的關系隨著其內涵的發展也是在不斷地演變。“文德說”就其源,起自先秦時期的言、德之論,它最早出自《周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這里的“文德”,不是專門針對文人而言的,不專指作者,而泛指一種美德。《禮記·表記》中說“君子恥有辭而無其德,有其德而無其行。”
這既表明了德行第一、言辭第二的思想,又強調了德、行、言必須統一。雖然“文德說”在先秦并不專指文學,卻對后世文學主體論的“德”與“文”的關系發生了直接的影響。漢代王充在《論衡》的《佚文》等篇中明確地提出了“文德”的概念,他說:“《易》日:‘大人虎變其文炳,君子豹變其文蔚。’又日:‘觀乎天文,觀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為觀,大人君子以文為操也。”“以文為操”,就是以禮樂規定的文飾為儀表,而這種禮樂規定的文飾是合乎道德規范的。在《書解》篇中又說到“人無文德不為圣賢”。這里將道德和文章看成一體,當然這一命題也引起了后世批評家們的爭議。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文人的感情意念通過文辭都充分表露出來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承“文德”之論的文論家頗多。魏文帝曹丕在《與吳質書》中提出的“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成了一個時期評論文人無德或少德的理論依據。
劉勰的《文心雕龍》除了有很多篇目論及文德之外,還有專篇論及文人品德,其論文人德行的專文是《程器》篇,借用《尚書·周書》上的比喻,說明人材要“貴器用而兼文采”,不能象近代詞人那樣“務華棄實”,本末倒置,強調文人要注重品德的修養。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對于陶淵明的評價算是真知灼見,準確地論述了文與德的關系。陶淵明不僅詩品高潔,人品也一直為后世的人稱道,特別是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令人敬仰。因此蕭統不僅為他編文集,而且在序言中高度評價了陶淵明的文品和人品,這也是歷史上最早的高度評價陶淵明詩品和人品的論文。唐宋時期,古文運動興起,主張“文以明道”、“文以載道”,強調政治教化的功能,因此對作家道德修養的要求更為強化。唐代的韓柳及其門人對于“文德“作了更深一層的論述。韓愈在《答李翊書》中從古文運動的角度,闡述了學習古文須以“立行”為本,而以“立言”為表。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說明只有“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進入了“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境界,達到了“取于心而注于手”的熟練程度,并且還要再修養若干時日,“然后浩乎其沛然矣”,才能寫出出色的文章。明清時代,文論家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等的觀點,尤以宋濂為稱首,其《文原》上下篇提出了文章的寫作要崇實務本,合義理、事功、文章為一體的主張,認為文章的成敗高下不能僅僅從文字上去下功夫、而要從根本上著手,十分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縱向觀察,中國古代文論家都把“文德”說作為中國古代文學主體論的重要內容,認為文品是人品的反映,只要道德修養好的人才能創作出優秀的文學作品,因此對于進行文學創作的主體而言必須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這樣對于“文品”的提高也有積極的意義。中國古代文論中所出現的“文品”、“賦品”、“詩品”、“詩格”等概念,實質都是與“人品”對應而言的,以“立德”為創作主體的首要條件,古代文學創作中對創作主體德行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文論對主體性的深刻認識,對自身人格及創作的關系的認識。文學創作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評價它的作用和價值,既不能采取絕對肯定的態度,也不能采取簡單的否定態度,而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文學創作的成敗顯然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畢竟會有一個主導因素制約著,創作主體的品格是絕不容忽視的,主體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預先規定了作品審美價值的高低,創作主體借其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表現自己的審美情趣,因此表現主體的情志、個性、理想,始終是文學創作的基本特點之一。所以古代主體論對作家品格的重視,成為一個良好的導向,這使得作家不斷地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表現自己高尚的情操,這對社會風氣的加強、文學的發展都是有積極作用的。但是過分強調“立德”的作用,而忽視創作中的特殊性,這將無疑會阻礙文學的發展,如果完全用“德”、“人品”來衡量一個人的創作成績,這也是極不公允的。因此我們必須強調創作主體既要重視道德修養,又要不斷在實際中開闊自己的學識視野、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堅持不斷創作、重視創作中的文辭表達,只有將這幾者緊密結合,才有好的文章產生。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綜合素質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普遍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高校教師作為高等教育的主體,并承擔著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的主要教學工作內容,故高校對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產生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不僅要求高校教師知識視野要寬廣,思維要活躍,愛國守法、敬業愛生、為人師表,更要樂于教書育人、治學嚴謹、服務社會等方面。
一、我國高校教師職業的現狀
高校教師作為教師群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個人特點、職業特征、工作職責和社會地位方面具有與其他職業的不同點和職業的特殊性,但是,目前我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呈現出了一些不良的問題和狀況,教師職業的社會認可度逐漸下降,職業道德也出現了下滑的現象,集中表現: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認知不足,師德素質降低;專注科研,社會服務意識下降,缺乏愛崗、敬業的精神;功利性傾向嚴重,利益化為重;生活上貪圖享受,教學質量下降;注重講授課程,不關心教書育人等方面。出現上述問題,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改革開放、社會化生產及教育改革的時代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迅猛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道德觀念、行為方式、生活態度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在處理個人、集體和社會三方利益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困惑與迷茫,這導致大部分教師更注重個人的自身利益,而輕視了職業道德素質。其次,高等學校內部管理機制有待建設和完善,機制的不健全導致了許多教師看重于科研、致力于爭取教學基金、專注論文及獲獎成果等與個人職稱和今后發展的硬性指標,而忽視內在的職業道德修煉。最后,高校教師本人職業道德修養不足,雖然可以做到正常地履行教師的義務、承擔教師的責任,但是,教師們的內心精神世界比較空泛,個人綜合素質修養程度較低,生活中貪圖享受,不思教學與科研,在教學與生活過程中不能嚴格要求自己,體會不到教師的神圣感和光榮度。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
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內涵。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高校教師在日常從事教育職業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被社會公認的職業的道德規范,其含義是“教師個人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自覺按照一定的社會道德要求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動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質。
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主要內容有政治素質修養、思想修養、人格修養、合作品質修養、創新品質修養。因此,從本質內容上說,既包括高校教師自我的一種教育、鍛煉和提升的過程和結果,也包括了高校教師內在的品質和外在的行為修養。
3.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具有社會性、示范性、實踐性、專業性、終身性的特點。
三、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主要途徑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決定著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極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辦學的方向、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教學質量水平,影響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主要途徑包括:
1.增強思想教育知識的學習,從思想上提升職業道德素養。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價值取向,所以,高校教師應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取向,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個人基本職業道德和核心,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學習和修煉個人的品行與道德規范,并用道德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和工作,用自身的改變去影響并幫助別人,深切體會并提高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
2.加強自我約束,從全面性上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高校教師不僅要具備教書育人的基本職能,還要在各個方面做好典范和榜樣的帶頭作用,對自己要有更高和嚴格的要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高校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在掌握專業的基本理論的講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將有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切實地教授給學生,做到德識統一;在科研活動中,高校教師是科學的“探究者”,必須尊重科學,秉承踏實探索的精神,刻苦鉆研科研項目,堅持不弄虛作假,嚴守科研道德;在日常生活中,高校教師是和諧社會的“示范者”,與人為善,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助人,團結同事,熱愛學生,家庭和睦,積極促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3.加強制度建設,從制度上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高等學校要制定并完善各項職業道德及相關的規章制度,從科學化、民主化、社會化等方面,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規范和約束,有助于高校教師形成良好的自覺思維和自律習慣,建設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切實地提高學校的綜合管理水平。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當前時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必然選擇,更是學生成長和教師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和需要。提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和研究,需要將理論和實踐互相結合,需要國家、社會、學校、教師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偉.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路徑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5.5
[2]王曉蕾、陳俊龍.淺談高校教師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J].學術探討.2014.11
關鍵詞:師德師風 思考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88
當前在高校教師隊伍中確實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了很多超出人們道德底線的現象,但這畢竟是少數。社會民眾對當前教師師德師風的現狀是滿意的,這說明當前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總體是好的,并且整體的發展趨勢也是良好的。但是極少數教師身上存在的不良行為,尤其是當這些不良行為經過媒體和網絡的放大效應以后,產生了極壞的影響,甚至在社會上造成一些錯覺: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整體、嚴重、快速下滑。在知識信息爆炸和道德情感正被價值理性逐步消解的時代,社會民眾熱切期待正常道德秩序的回歸,這種期待會自然而然地轉移到“為人師表”的教師身上,并且這種期待會顯得更為迫切。正是這種對教師較高的道德期待,導致了社會不允許高校教師“犯錯”,當個別老師出現個別“情況”時,其產生的負面效應也會自然而然地被無限放大。這種“供需”的矛盾所產生的張力正在迅速破壞著整個教師隊伍的形象,如何消解這個張力成為當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提升無疑有賴于整個社會道德倫理的重建,但是在短期內寄希望于大環境的改善與優化,無疑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必須另辟新徑。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促進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全面和根本性提升:
1 教師自身要提升自身修養
師德師風建設的主體是教師,受體也是教師,因此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提升自身職業道德修養。當前教師的職業培訓和學習重業務能力,輕道德倫理,必須改變這種局面,要堅持以德為先,德才并重。第一,教師必須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和道義責任,充分認識到一個道德敗壞者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要不斷加強道德倫理學習,先學德,再學才,增強自己的道德焦慮感和緊迫感,提高自己的道德約束力。第二,要加強宣傳。宣傳的作用在于擴大影響,營造氛圍,讓人人關注師德師風建設,重視教師的道德修養,讓個別有不良行為的教師總是感覺芒刺在背、如坐針氈,讓道德良好的教師不敢“墮落”,時時警醒。如果沒有“注視的眼睛”,道德的自我約束力就會渙散。第三,加強輿論引導。隨著市場化轉制和網絡的興趣,媒體為了收視率、訂閱率和點擊率,趨迎附和受眾的獵奇心態,而忽視了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必須加強對媒體行業及其從業人員的規范,充分發揮媒體在價值觀重塑和道德倫理重建中的責任與道義,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輿論引導,提高教師提升自身修養的內在驅動力。
2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終身制
全面推行高校教師聘用制度,強化教師崗位管理和聘任考核,打破教師實際存在的教師職務終身制。建立教師退出制度,考核不合格、師德師風差、學生滿意度低等不符合高校教師崗位要求的教師應退出教師隊伍。可以試行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對沒有能夠競聘上崗的教師暫時退出教師隊伍,學校可以成立人才中心接納這些暫時沒有工作崗位者,給予一到二年的能力提升時間,期間如果仍然沒有部門接收,第三年就按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工資,合同期滿,解除聘用關系。這樣通過深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重道德的新型選人用人機制,讓道德敗壞者及時退出教師隊伍。與此相對應,在高校教師聘用上,必須嚴把準入關。在招聘考試和試用考察中,要加大對應聘人員的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的考查份量,可以試行公務員招聘的考核方式,嚴格考試程序,一方面可以剔除個別利用裙帶關系“混入”學校的人,另一方面可以加強政治審核和道德評價,真正做到讓道德敗壞者進不了教師隊伍。
3 建立道德評價與道德激勵機制
當下高校對教師的評價重論文數量、科研課題和教學工作,而輕教師的德育工作和學生評價,因此必須完善和優化教師考核體系:①評價內容:把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與職稱評定、各類榮譽評選以及薪酬掛鉤,增強對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考核,可以試行道德修養一票制。②評價標準:把教育效果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結合起來,明確教師作為一個“文化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要細化評價的細則,制定具體可行的可操作性強的評價體系,進行量化考核,尤其要把受教育者的評價和感受納入評價體系。③評價主體:應盡量覆蓋到與教學相關的人員,如領導、其他教師、學生以及參評教師自己。可以嘗試建立一個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專業機構,由多個部門、多層次人員組成的小組定期巡視、測評,對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收集,并開發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指標體系的數據庫模型,對每個教師職業道德的總體水平進行估算。
當然,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提升需要每位高校從教者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但是在整個大的社會環境和教育制度沒有完善和優化的情況,這種個人自身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既需要教師自身不斷加強道德修養,同時還需要外在環境,尤其是制度環境,為提高教師素養提供相應的機會與動力,兩者的結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魏英敏.新倫理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2]許亨洪.當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其應對策略[J].商品與質量,2011,(12).
[3]田海平.論中國教育面臨的倫理難題[J].河北學刊,2000,(4).
論文摘要:“慎獨”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道德教育的精髓思想,也是我國道德教育最為注重的內容。幾千年來,它不僅對人們修身養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就是在當今的網絡社會,仍然是培育高尚的網絡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徑。深刻探求“慎獨”與網絡道德建設的內在聯系,對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品質將起到獨特的作用。
傳統的“慎獨”精神對現代人的道德教育作用仍然十分顯著,尤其是在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虛擬網絡環境中,“慎獨”更能發揮出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積極作用。“慎獨”作為一種道德修養的方法,最早見于《中庸》。“慎獨”是我國傳統道德的重要內容之一。自先秦儒家“慎獨”之說形成開始,便受到歷代學者的倡導和發揮,形成了包融諸多道德內容的重要思想。
一、“慎獨”的內涵
“慎獨”這種道德修養方法,強調要在無人監督時不僅不能放松,而且要更加注意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謹慎小心,強調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慎”字,從“心”從“真”,在現代漢語中是“認真”的意思;“獨”字,通常指“獨處”、“獨居”。《學生辭源》中“慎獨”是指:“在獨處時,自己的行為也能謹慎不茍”。 因此,我們可以給“慎獨”下這樣的定義:指人們在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出現違背道德的念頭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
“慎獨”思想經歷了二千多年直到現在仍然被我們提倡和推崇。因為,它本身蘊涵著深邃而強有力的道德自律精神,它強調道德主體內心信念的作用,是一種理性的自律,是自覺自愿的自我監督。所以,古人的“內無憂患,外無畏懼,獨立不慚影,獨寢不愧袁,上可以接神明,下可以固人倫”, 明顯昭示出人的這種本質力量和精神:不管別人在場不在場,注意不注意,都自覺謹慎自己的內心和行為,自覺遵守道德規范,自覺防止違背道德的觀念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言行,做一個真正的道德高尚的人。在儒學傳統中,“慎獨”精神首先便是被用作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即:所謂“慎獨為入德之方” 強調人們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實行自我約束,謹慎地遵守道德原則,自覺地按照道德規范行事,不做任何不符合道德的事。
“慎獨”是道德修養的重要手段,在儒家看來,修養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成家立業的根本。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其中,修身是前提,而在《中庸》中,特別注重修養中“慎獨”的功夫。對于每個人來說,《中庸》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只有經得起這一考驗才算是道德上的真進步。如果做不到“慎獨”,也就談不上真正的道德修養。
二、大學生網絡道德的“慎獨”教育
網絡時代的到來開辟了大學生們生活的新空間,網絡在向大學生們傳遞信息與知識的同時,也將網絡文化的垃圾帶入了他們的視野。特別是大學生作為網絡社會的主體,其網絡行為道德與否不僅關系到他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關系到網絡社會的安全和秩序。為此,高校必須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以增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強化其網絡自律行為。作為道德修養方法的“慎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慎微,即:要注意小節,在點滴小事上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一種錯誤的言行,在微小或萌芽狀態時容易糾正,但也正因為小,往往被忽視。這就是說,真正的道德首先總是從那些不顯眼的細微處開始的。越是細微的東西越不被人們所注意,而正是這些細微的行為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慎微”教育,就是要他們對這一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慎隱,即:在獨處、無人監督、有機會做壞事而不會被人發覺的情況下,要嚴格自律,不做越軌的事。這是“慎獨”的最高境界。因而做到慎隱往往也是最難的。其原因就在于,在當今的現實社會中,社會輿論監督只有在人們思想和行為是公開的情況下,才能起到作用。而網絡使大學生身處虛擬社會里,失去外界監督的情況下,能否真正做到慎隱主要靠個人的自律。正如作家莫言所說:“人一旦上網就變得厚顏無恥。”“慎隱”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針對網絡的虛擬特性,明確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的重要性。
3.慎言,即:在沒有約束,獨處的時候能謹慎自己的言語,不放縱。孔子說:“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互聯網給大學生提供了自由表達思想的空間,通過這個空間可以實現雙方信息的互通,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沒有人可以干涉,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網絡就是一個絕對的自由空間。它也應該有一個道德法規來進行約束,在這個基礎上構建一個誠信交流的空間。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慎言”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只有在網絡上謹慎語言,才能保證健康上網,才能正確的利用網絡資源更好的為其服務。
4.慎辨,即謹慎辨析身邊事物的是非曲直。“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意思是說,君子要做到真誠,就要選擇美好的目標執著追求:廣泛學習、詳細詢問、周密思考、明確辨別、篤實踐行。在網絡的世界里,信息紛繁復雜,有真實的,也有虛假的,大學生要想從這豐富的資源中找出對自己有用的資源信息,就要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對大學生進行“慎辨”教育,能幫助大學生在網絡的世界里遨游時,對那些紛繁蕪雜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分辨,擇善而取。
三、大學生網絡道德與“慎獨”的契合
網絡空間是一個具有鮮明“獨立”個性和“自由”特性的領域,是需要大學生借鑒“慎獨”精神嚴格自律的領域。因此,探索二者的接合點對于更好的加強網絡道德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1.網絡的相對獨立性與“慎獨”的契合。大學生不僅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中,而且也生活在一個全新的虛擬空間。網絡和現實生活交流有著巨大的差別。大學生作為一個個獨立的生活空間,上網的過程中互不干擾,不受他人的限制。這樣,大學生們難以覺察到社會輿論監督機制的存在,使得社會輿論監督對網絡行為的調控作用喪失。網絡生活的這種獨立性也要求他們有良好的守獨自控能力,這種道德要求與“慎獨”的精神也是可以吻合的。
2.網絡的虛擬性與“慎獨”的契合。在網絡的空間里,大學生們只需要隨便登個記注冊一下,就可以獲得一個身份,在網上進行人際交流。很多的信息在網絡上都是虛假的,正如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中指出:“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每個上網者都隱藏在網絡的虛擬外衣之下,和你聊天的美女或許是個彪形大漢,自稱為天使的人或許就是一個逃犯……等等。因此,在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大學生要謹慎的辨別真偽,抵制那些不良的信息的誘惑,同時大學生還要自覺的遵守道德規范,這種道德要求與“慎獨”中“慎隱”“慎辨”是十分吻合的。
3.網絡的自主性與“慎獨”的契合。網絡社會給大學生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輕松感和自由感,大學生鐘情于網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網絡中言論的高度自由。他們可以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樣,他們也可以隨心所欲的發表自己的言論,而不負任何的責任,大學生們自由夸張的個性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這種過分的自主性需要一種道德要求來規范和約束他們,這就需要“慎獨”中“慎言”來滿足這種要求。大學生要對自己的語言謹慎負責,同時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四、結語
網絡這種新技術“使人類進入了信息傳播全球化的時代,它消除了距離的障礙,正十分有效地參與塑造明日的社會。” 毫無疑問,網絡不但給大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在線空間”,而且也正在更加深入地改變著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所以,秉承傳統道德“慎獨”精神所煥發出來的當代價值,不斷強化上網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行為的自律教育,提高他們的整體道德水平,才是從根本上祛除網絡惡性,還網絡世界一片藍天的最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世友:《“慎獨”精神與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研究》,西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2。
[2]齊鐵志:《“慎獨”與網絡道德建設論析》,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3]范松仁:《儒家“慎獨”倫理精神與大學生網絡道德自律的契合》,《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5。
[4]金連鈞:《論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慎獨”教育》,《考試周刊》,2007.24。
[5]盛 平主編:《學生辭源》,海洋出版社,1992。
[6][梁]劉勰撰,林其錟、陳鳳金集校:《劉子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