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6 06:53: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北師大培訓心得體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楊萬欣名師工作室 楊萬欣
走進北京市廣渠門中學
——研修學習心得之三
12月10日上午,我們一行三十余人,在北師大鐘老師的帶領下,一起走進了北京市廣渠門中學。
這所學校本是一所生源較差的學校,入校分數線曾低至300多分,而自2012年起高考一本率達100%,并且人平分高出北京市一本線60-70分。這是一所極具文化特色的名校,不必說一進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十二尊教育名人塑像,不必說樓內走廊上方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板畫,也不必說學校管樂隊的表現卓越,單是宏志班系列故事已讓我們欽佩不已。什么原因推動了學校的快速提升和飛速發展呢?用穆校長的話說,就學校文化建設。
走進廣渠門中學,最讓人感嘆的就是校園文化,學校的一草一木都情,學校的一物一器都有意,引導老師的解說讓我們仿佛置身于文化的海洋,全面育人、全員育人、人人育人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關于宏志班的文化建設應當是廣渠門中學最亮麗的一頁,對教師的人性化管理也應當是值得贊賞的一招。濃郁的文化管理打造了一支團結向上、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優秀工作團隊,這種極富特色的創新管理已成為廣渠門中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廣渠門中學副校長穆秀穎理論聯系實際,以生動的例證向我們闡述了什么是校園文化和文化自覺,更以眾多的例子向我們敘述了怎樣建設特色文化,諸如運河中學的和諧發展教育,天通苑中學的和合教育,石樓中學的生命教育、賈島文化,石窩中學的琢石成器、弘德成人……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校園文化建設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得到了充分的印證,校園文化的內涵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也得到了詳盡的詮釋,校園文化的功能和價值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得到了證明。通過參觀學習,我明白了學校應該建設怎樣的文化:建設有個性的文化;建設有內涵、有底蘊的文化;建設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建設相對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建設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兼容的文化;建設系統性、完整性和統一性的文化;建設具有課程性要求的文化;建設具有創新性、規范性的文化。
12月5日,我參加了洛陽市教研室組織的教材培訓,感觸頗深!
上午,侯正海教授對數的運算教學展開,第一部分運算教學的歷史背景讓我對運算有了新的認識,從技能立意階段,到能力,再到素養,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在教學中要有尊重規則的意識,一絲不茍、嚴謹求實的精神。第二部分是素養立意的運算過程,借助教學實例,我反思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不足,今后也應從理解算理-內化算理-概括算理-遷移算理幾個方面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會算的基礎上,這樣學生才能在綜合練習的時候正確率高。第三部分估算教學,讓我對估算有了重新的認識,之前感覺估算在考試中的分值并不高,所以不是太重視這方面的訓練,聽后發現對學生的思維真的很重要,今后要在這方面多做努力。最后一方面是研究學生,讓我明白“以學定教”的本意。
下午,黃為良教授從“圖形認識”教學中若干具體問題的辨析與思考方面展開,主要給我們舉例了教學中經常遇到的30個問題,讓我對平時不太會表達的數學語句有了更清楚的認知,感覺數學學科真的是嚴謹、科學的,也學會了怎樣表述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更容易理解。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仿佛多了盞指明燈,甚是感謝!
關于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2)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經過對教材的疏理,讓我對二年級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本次學習不僅澄清了我對一些數學問題的一些模糊認識,而且對我今后如何踐行課改理念,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通過學習還是我認識到作為低年級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盡量選用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結合孩子們身邊的生活實際進行練習從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今年我剛教完一年級,低年級的孩子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好動、自制力差,如果我們的教學內容引不起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習效率則無從談起。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想辦法吸引住孩子。我在教學中習慣用孩子們身邊最簡單、最常用的情景來教學,孩子們不但接受起來容易、興趣高漲,孩子們很容易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在教學中我們還要要注重榜樣的作用。孩子們天真活潑好勝心強,針對這一點我注意樹立榜樣對學生及時科學的評價。在班內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低年級孩子的每一個好習慣的形成都需要老師的細心、耐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需要所有的任課老師一起共努力效果才更好。
現具體談一下個人體會:
一、疏理教材,認知結構與目標體系:
通過學習,對青島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識結構是串串相接,環環緊扣,哪一個環節做不好,下一環節就難以實現,所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抓好銜接,才能使學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二、感知教材,結合實際應用教材:
新的課程標準由“情景串”引出“問題串”,倡導數學課堂生活化,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青島版教材較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學情境,將課本數學變為生活數學,盡量創設生活化的的課堂情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開放的“生活化“教學。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就是要求我們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為具體的、摸得著的、看得見的、可操作的數學。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引領學生不斷經歷艱辛的自主探索學習過程,讓學生親歷數學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不僅僅學會了知識,更主要讓學生感受如何學習,實現了數學課程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和諧發展的特點。
應該說,教材色彩豐富、貼近生活、編排有新意,深受小學生喜愛。但總體看新增加了不少知識點,原有的內容也并未減少,課時數也增加不少。這就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我們的教學內容到底應該講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難度。
總之,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將會努力踐行課標新理念。
關于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3月13——16日,我參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小學數學教材培訓活動。課堂上執教教師和藹可親的面孔、孩子們愉快學習的氛圍、專家精湛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和諧與溫馨……久久不能忘懷。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對新教材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對具體實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訓中,與會專家根據不同類型的課例展示,為我們做了精彩點評,使我對小學《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詮釋,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數學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數學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健康持久發展的空間。
二、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1.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及課程的解釋者,通過教師的實施和解釋,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師將應為課程研究的設計者。教師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許多多這樣哪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提煉方法,不斷的拓展和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資源。
三、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來自不同縣市的九位教師所做的示范課例。幾位教師都能從全面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
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學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互相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展現。另外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
學校的張老師執教的習作課《乒乓球搬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張老師由玩游戲入手,一下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興致勃勃地觀察老師玩游戲時的動作、神態、語言等細節,然后用自己個性話的語言將自己的觀察所得自然流露,加上老師適時精到富有激勵性的點撥,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接下來,老師又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玩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望和表現欲,課堂氣氛自然、活潑還井然有序,再讓學生說過程、說感受,自然就水到渠成。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得到了情感體驗,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數學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當然,教學永遠是一門存有遺憾的藝術,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反省、深思、實踐——也唯有此,才能使遺憾不再是遺憾,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永葆青春。
關于數學教材培訓心得體會(4)
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到來,雖然沒有硝煙卻完全打亂了我們的生活。對于即將要開學的我們來說,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學”讓我們在慌亂中逐漸有了頭緒。
學校第一時間商討方案,就疫情防控時期停課不停學做出了具體的安排,很快給出合適我校學生的訂制版居家學習方案。釘釘直播給我們培訓如何操作,怎么樣去開展直播,發送通知,查看統計數據等,各個年級、教研組也紛紛召開會議,認真對如何落實停課不停學進行了研討。于是,獨特的“幸福”周一升旗、省教育廳“名師課堂”優質資源、陽光大課間、釘釘直播個性輔導……應運而生,師生的儀式感、正式感、幸福感爆棚!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先進的網絡手段,借助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媒介,讓學生在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收獲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為延期開學對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但對于大部分老師來說,在線授課的確是個很大的挑戰。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的整合,引發了教材的變革,以前很少關注除人教版以外的教材,現在主動關注了北師大版和人教版對于知識的安排和細節的處理的不同之處,考慮編者的意圖,更深入的理解教材,運用教材。信息技術在數學學習中的廣泛運用,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學習內容,彌補教材的缺陷,改變當前教材單一、內容狹窄的狀況,使科學教材更富于針對性、實效性和多元化、立體化。
信息技術可以和課內教材結合起來,設計一些課前、課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料搜集、網上閱讀與交流等發散性、拓展性實踐活動,以求把網絡上的資源充實到現行教材中,使教材豐滿起來,完善起來,把小小的教材拓展到無限廣大,使教材更富于立體化、多元化,更富于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生物;改良;實驗教學模式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了《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新課標在實施建議部分明確提出要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筆者在對湛江市(以下簡稱“我市”)的中學的初中部實驗教學開展情況進行調查后,發現開展率普遍較低,甚至出現空白現象。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結合校本實際對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良,充分發揮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的優點,架起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橋梁,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領悟科學的本質,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動手,積極思考等,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 、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現狀
新課標在實施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那么,北京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北師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實驗教學內容在我市實際開展情況如何?為此,筆者對市區四所中學的七、八年級開設生物實驗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一所公立重點中學,一所私立重點中學,兩所普通中學)。它們的實驗教學開展情況如下表。
新課程要求對初中學生進行恰當的生物實驗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作為初中生物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初中生物日常教學,達到生物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從調查情況看,初中生物分組實驗開設情況不理想,原因如下。
(一)教學觀念陳舊
新北師大版生物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實驗內容,但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老師及學生的教學和學習活動還是以應試為出發點。我市雖已把初中生物列為中考科目,但學生學習時間短(兩年,四冊書)、課務重、考試分值低(占部分25%),未能引起學生、家長和校領導的重視。此外,很多地區的中考仍未加入對實驗操作的考核,僅僅是通過筆試的方式進行理論考核,致使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只要記住實驗步驟和結論即可,實驗教學只是一種形式。
(二)學生認知制約實驗教學開展
初中生的生物學知識儲備不足,社會經驗不豐富,學生認知情況、學習能力、學習經驗和實驗能力等十分欠缺。因此,許多學生雖把生物實驗當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強烈的好奇心,但不喜歡生物學理論學習,看完做完實驗不能對現象感興趣,對過程、結論缺乏認真思考,甚至對分析問題厭煩;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式的傳統教學,缺乏合作意識、獨立發現和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對生物儀器的使用、實驗設計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都有待于培養。實驗教學目的不明確,實驗教學課淪為活動課。
(三)大班分組實驗教學的尷尬
生物實驗教學課主要是培訓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從而使其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探究活動。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學2015級有6個平行班,每班人數50~56人。由于是大班教學,學生被動的狀態和難以控制的課堂紀律,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關注到每位學生,不能對他們的掌握程度進行合理評價。一方面,實驗教學課一般采取的是分組實驗,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在實驗中的參與程度不同,甚至出現小部分學生會游離在實驗活動之外。另一方面,在實驗課堂上,一般先是教師進行簡單的講解,然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實驗探究,這會花掉大部分時間,教師只能匆匆幾句就被迫結束課堂教學任務。一堂看似熱火朝天的實驗課,但學生收獲并不大,實驗教學課往往雷聲大雨點小。
二、初中生物演示實驗現狀
演示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現他們以前未能發現的東西,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幫助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深入的理論學習。但是,傳統模式的演示實驗一般由教師根據課本中的實驗步驟進行一次“重復”實驗,其結果是忽視了探究對學生的重要性,導致實驗對于學生來說僅僅是毫無懸念的結果,使學生失去了通過深層探究完成自主學習的機會。實驗教學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和創新性。
三、分組實驗與演示實驗優勢結合
(一)改良初探
近年來,隨著中學生物學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學生實驗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實驗教學的分量越來越重。北師大版初中生物實驗安排情況如下表。
在減負的浪潮中,如何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的問題,筆者通過對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的比較分析,為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并軌”作了多次嘗試,取得良好效果。
1.ABC小組合作模式,提高學生實驗效率
在課堂實驗教學時間短、實驗器材設備缺乏、專業教師不足的情況下,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實驗中教師把全班學生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合作小組,每組6人,學生面對面地進行小組討論。
小組人員分工及分工標準:根據每個人的特長進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組織活動的學生為組長,善于記錄的學生為記錄員,善于表達的學生為中心發言人,動手能力強的為實驗操作人。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鍛煉,各個崗位定期輪換,每人的各項技能都得到鍛煉。
2.將演示的舞臺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表達
在實驗課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先做,學生跟著做,探究活動課只能算是模仿實驗課。教師總是擔心學生犯錯,不能很好地按照規定的步驟實驗,不能記住要注意的事項,忍不住再三打斷學生實驗。于是,學生高漲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便在老師的關懷之中漸漸熄滅。
學生最有興趣之時,便是學生“出錯”之時;學生最易出錯之時,便是學生最富創造力之時。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給他們一個舞臺,讓他們大放異彩。
3.下面以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6章的《觀察種子的結構》探究活動為例談談實驗教學過程
(1)共同確定目標。教師根據本單元、本課時的重、難點,學生依據書后課后練習,共同制定每節課的訓練目標。在共同確定訓練目標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確本課的訓練目標、重難點,使學生對一堂課的訓練目標做到心中有數。例如,在進行《觀察種子的結構》的探究活動時,我們將目標確定為以下幾個:①采用最合適的方法解剖種子,觀察種子各結構的具體生理位置(鼓勵方法創新);②解剖和觀察大豆、花生、玉米等種子,識別種子的基本結構;③用一種最簡易的方法區分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和雙子葉植物的種子。教師適當的解釋說明,既能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又可以了解到本次實驗操作的重點安排,有利于學生盡快掌握這個知識點和操作技能。
(2)教給學習方法。這是從定訓練目標過渡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重在提出問題,教給方法,提供給學生從已知到未知的過渡橋梁,學生則重在獨立學習思考,初步感知教學內容,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例如,在《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中,學生進行觀察解剖活動前,教師提出問題:采用怎樣的解剖角度才能更全面地呈現種子的基本結構?通過讓學生在大腦中猜測、推斷各種方法的可行性,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學生真正動手之前就已經將各個方案進行了類比,這大大縮短了實驗時間,也提高了正確率。
(3)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學習前提出要求:①在實驗操作之前,每人先獨立思考、自學(有的還要求學生寫出思考的要點)。②明確小組各成員的分工,確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并在組內進行初步匯總。整個流程下來,學生不僅了解了自己負責的內容,更能站在總體的高度把握整個實驗流程,使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4)成果展示。這一階段主要是采取擂臺競技的形式,讓兩個小組輪流向全班展示實驗過程和匯報成果(交流心得體會),然后全班師生對他們的展演進行評比,評出優勝獎,給予一定的鼓勵。學生的實驗過程不要求與課本一致,有創新的應適當加分。這種方式打破了傳統的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的界限,將兩者并軌,在有限的時間內成為課堂實驗操作的主人,從中體會成功的樂趣。
(5)知識梳理。實驗完成并不意味著課程的結束,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得到的知識是不全面的、零散的,師生小結顯得尤為重要。實驗中教師要與學生一起總結,適當記錄,將學生探究得到的零散認識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既準確,又系統化。
(二)思考與對策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重新對實驗教學進行認識和定位,實驗教學是一門與生物學科互相配合的課程,是推進生物素養養成的關鍵措施。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密切注意聯系社會實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主體性,讓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識,變枯燥為生動。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實驗,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切實感受生物學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
參考文獻:
[1]唐新明.開啟學生的心智:中學生物教育藝術探索[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黃南平.初中生物學生實驗的現狀與思考[J].宜春師專學報,1996(05).
[3]葉春茂,馮淑輝.初中生物學科演示實驗的現狀與對策[J].生物學通報,2001(08).
聽了安劍鳳老師的《心理健康培訓》講座,我收獲很大。真可謂受益匪淺……
使我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真正弄懂什么叫做“心理健康”,愿意做一名真正有陽光心態的二十一世紀新型教師。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為一個人要身心健康,就是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健康的心態,兩者有機結合才是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宣言近年來一再強調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是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更要保持心理健康。
作為教育者我們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以身作責。所以具有卓越的專業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與健康心態也勢在必行。的確,有的教師患上“職業倦怠癥”。影響了身心健康也波及了學生,真應該重新校正一下心里運行航向,有利于自身發展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
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怎樣解決呢?聽了這次心理健康培訓,這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我們總教育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我們就把自己的興趣培養起來吧。你看那些靠出苦力搞裝卸工作的人們,他們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賺到并不可觀薪水。而且我們是坐在辦公室、站在班級里,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多么幸福!這就叫知足者常樂!看一看我們每日的工作,雖備講批輔考,看似緊張忙碌點。但樂趣太多了!教學相長使我們知識愈加淵博。
到社會上一說自己是教師,大家都投來羨慕尊重的眼神!哇!心理別提多爽!我,驕傲哇!特別是自己教過的學生,有的考上東北師大,有的考入北京交大,還有的已經是公司老板……哎呀,我驕傲啊!你看,前幾天發來兩張證書,市級硬筆書法與軟筆書法分獲優秀獎!多么讓人興奮的榮譽!我們把別人喝茶、聊天的時間用來練字了,沒白練,這回報早晚都會來的。我快樂!我驕傲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樂趣伴隨。這些收獲會使我們快樂一輩子的!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就擁有健康……
教師是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同程度等,也許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困惑和壓力。但只要我們盡力了,凡事都問心沒愧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有正確的人生觀就會締造連城的人生價值……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和自己的學生終日在一起。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并且肩負著指導他們成長的重任。那種八小時以外的時間,還在為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思竭慮也的確是一種壓力。但我們會有解壓的辦法……
一次在外地的公汽里看到一句話:市民應該做到尊師重教!社會真的挺關注我們的。你看,我家每月還還公積金貸款,日常消費也有人際交往也照常不差。工資也上調了多少次了!我們國家的政策多好啊!人道主義和諧社會!如果一味的與豪華奢侈去攀比。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的確,看一看現實,有的的輿論開始關注教師的”亞健康”狀態,不僅是身體的,更多的問題來源于心理。那么,教師怎么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障礙問題呢?結合自身想法進行了一下總結歸納,又不夠完善的地方還需大家逐步提升……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余生活豐富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后,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煉,有資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質,俗稱“快樂物質”--會讓人們放松,高興。我的同事就有很多喜歡打籃球、排球、羽毛球的。我偶爾也參與進去真的很快樂!
二、儲蓄友情,要多交好友。常言說,與善人之交如入蘭芝之室,久居而不聞其香。所以就我個人觀點,交那些品德高尚、有學識、又善良、有良好心態的朋友。比如我這多年身邊的同事那些知心姐妹,心里困惑跟她們傾訴,傾訴,真的就釋然了,快樂了。的確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閑暇欣賞音樂,陶冶情操。的確象在網上搜集一些叫人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歌曲或樂曲。比如電視節目《星光大道》、《歡樂音樂匯》、《中國好歌曲》都會給人帶來無限的陶冶與歡樂……
一、 安全工作落實到位
一是加大安保投入。各小學設立了“安全保衛室”,柳山初中設立了“柳山派出所初中警務室”,各校均成立了安全保衛領導小組,根據在校學生人數,按照標準配備專、兼職保安人員,購置安保制服、電警棍、橡膠輥、強光手電、鋼叉、盾牌、鋼盔、武術棍等安保器材。各個學校在重點區域安裝攝像監控,進一步健全了學校安保網絡,確保校園的安全。暑假期間朱家溝小學、郭家莊小學、廟山小學、魏家小學、侯家河小學分別投資9000元建起了高標準的警衛室,安全措施進一步得到了落實。
二是消除交通隱患。加強校車管理,定期對車輛手續、證件、車況進行調度檢查。與司機、家長、學生層層簽定安全協議,并且完善“道路安全監督卡”,強化路途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身心安全。
三是加強安全演練。各中小學進了行一次防火,防溺水、防地震、防中毒等演練,使學生掌握了應急情況下預防逃生知識。
四是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全鎮中小學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每一次班會、校會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講,特別是每個重大節假日,放假前都在校會、班會上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手抄報、黑板報比賽中里也有以安全為主題的生動畫面,潛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五是做好衛生防疫防控工作。6月9日我們聘請柳山醫院分管衛生防疫的副院長舉辦了一期手足口病知識講座,先后四次組織中小學校長、全鎮幼兒教師和具體分管的同志進行培訓,就傳染病預防、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的傳播途徑、臨床表現、預防措施等多次印發宣傳手冊,發至每個學生、學生家長和教師手中,有效地預防了各種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在甲流防控工作中,認真落實學校晨、午檢制度,堅持做好日報告、0報告制度。
二、 師德師風建設見成效
一是認真開展“學強作”活動。按照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我鎮認真開展了“學規范,強素質,作表率”活動,成立了“學強作”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學規范強素質作表率活動實施方案》。活動中,每個教育干部書寫學習筆記20多次,近2萬字,心得體會3篇。舉辦演講比賽一次,舉行文藝匯演一場,極大地促進了廣大教育干部的工作作風,提高了教育干部的整體素質。
二是抓理論學習。我們采取了單周集中學習、雙周分散學習、平時自學的形式,并且要求每人每周學習時間不少于1個半小時。在學習時教師做到了三有:有學習內容、有學習筆記、有心得體會。
三是開設榜樣示范專欄。各校開展“評選最滿意教師”活動。評出了一批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教學成績突出的老師。并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對他們的業績及事跡進行廣泛宣傳,在校園內倡樹人人爭先的良好氛圍。
四是開展了“師德承諾”活動。從思想品德、業務素質、職業道德、工作態度等方面,以“我的承諾”的形式,向家長公開做出承諾,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教辦與學校嚴格落實“八嚴禁”,從而樹立了廣大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及社會上的良好形象。
三、養成教育常抓不懈
我鎮始終把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作為工作的重點,堅持常抓不懈,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針對學生言語粗魯的現象,加強了學生對文明語言的學習,要求學生人人都能背誦自編自寫的具有農村特點的文明禮貌用語。二是糾正不正確的讀寫姿勢。為此我們在全鎮印發了附有圖片的讀寫姿勢要領,讓學生熟記讀寫姿勢歌即:學寫字,要記牢:頭正腰直腿放好。五指執筆筆桿正,一尺一拳一寸高。一尺一拳一寸即: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里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教辦不定時到教室里查看學生的寫字姿勢,并納入對學校的量化考核。三是狠抓衛生習慣養成。要求學生講好個人衛生,衣著得體,不隨地吐痰,不隨手扔垃圾,養成見到垃圾就撿起來的良好習慣。
四、藝術教育異彩紛呈
近年來,鎮教辦把藝術教育當做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來抓,特別是上半年,我鎮藝術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比賽成績突出。在全縣組織的戲曲器樂大賽中我鎮的呂葉涵、張淑慧等6名同學分獲一二三等獎。在全縣組織的中小學生寫字比賽中,我鎮侯一方等同學獲低年級組一等獎。在“中華誦”詩詞歌賦創作比賽中,我鎮李洋、張艷萍等5名同學分獲二三等獎。6月11日舉辦的“明法紀,頌清廉”文藝演出得到了縣里的專家、領導及師生的一致好評。
2、文藝匯演參與面廣,水平高。“六一”節各個學校舉辦了文藝匯演,共演出節目200多個,近1000名學生直接參與活動,學生參與面廣,熱情高,充分展現了我鎮小學生熱愛祖國、朝氣蓬勃、天天向上的精神風貌,努力學習、勤于探索、敢于創新的風采年華,做到了主題鮮明,陣容宏大,形式多樣,全員參與,內容豐富多彩,全面展示了全鎮各校素質教育的成果及小學生文明、進取、協作、創新的精神面貌。
3、教師書畫藝術協會活動經常。本學期兩次組織教育書畫藝術協會成員開展活動,收繳作品100余幅,聘請柳山書畫名家進行書畫知識講座,并對會員所交作品進行了點評,學員水平提高較快,為下一步更好的實施素質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著力培養教師專業化成長
1、培訓學習。積極派教師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各種培訓班、研討會、學習班,教師們做到在理論上提升,并用以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1)
查看更多>>
2、參觀借鑒。我們組織中小學校長、部分教辦成員去七賢小學和濰坊中新雙語學校參觀學習他們的校園文化及學校管理,回來后大家無不感覺受益匪淺,并積極撰寫學習心得,裝訂成冊,印發全鎮。
3、拜師帶徒。對青年教師實行拜師會,開展“一幫一”活動。自XX年以來,我鎮共有二十三名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為幫助他們迅速提高課堂授課水平,盡快轉換角色,教辦實施了“結對子”、“一幫一”的措施,責任到人,集中舉行了拜師會,每一個新分大學生都有一個教學經驗豐富、教學基本功扎實、課堂教學理念超前、責任心強的老教師負責傳、幫、帶,對他們在備課、上課、學生作業方面規范要求,加強管理,進行全面指導,重點進行聽課跟蹤指導,使新教師感受到一定壓力的同時,體會到教辦對他們的重視與關懷,因此而充滿了對工作的熱情,產生了積極學習的動力。
4、名師帶動。加大名師(校長)培養力度。結合全縣“十百千”工程的實施,我們找準苗子,壓擔子,定路子,多策并舉,加大培養力度,共有十二名教師獲骨干教師稱號,五名獲學科帶頭人稱號。
為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培訓力度,努力建設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教辦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骨干教師的進修培訓、教改科研、學術交流、學習考察。今年4月25日,全國中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研討會在北師大附中召開,柳山初中周存良老師所講的《岳陽樓記》,受到與會專家一致好評,并頒發榮譽證書,另外他還被確定為山東省中學教師跟進式指導團成員,負責對老師所講優質課的講評和指導。
六、加強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的調度與管理
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由分管初中、小學業務的副主任擔任組長,加強對此項工作的調度與管理。我鎮共承擔4個科研課題,教管辦承擔《加強習慣養成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柳山初中《初中數學構建“輕負擔高質量”教學研究策略研究》,柳山小學《小學生自主管理研究》,辛山小學《抗挫折教育》。每一個課題都成立了相關的研究小組,確立了不同的研究子課題,制定了課題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柳山初中的兩個縣級課題《自主導練式備課研究》,《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研究順利通過結題鑒定。省級課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整合策略研究》和《集體備課與個性發展實施》上報省教研室參加結題驗收。國家級課題的子課題《基于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歷史主題資源網站建設研究》上報市電教館參加結題驗收。柳山小學承擔了國家級課題《小學德育課程活動化研究》、省級課題《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市級課題《主題學習》及縣級課題《讀議評改、自能作文》和《賞讀美文時文,激發閱讀興趣》的實驗,《搭建心理和諧橋梁,鍛造學生健康人格》在省小學德育創新課題階段總結會獲科研成果二等獎,柳山小學因此被評為濰坊市主題學習優秀學校。
七、學前教育工作,積極推進學前教育一體化管理
一是按照省級標準化學校建設要求,我們率先實施中心幼兒園的標準化建設,投資110萬元,在后疃社區新建中心幼兒園教學樓,建筑面積1081平方米,可容納6個幼兒班,240名幼兒,目前教學樓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今年暑假開學后即可投入使用。二是實現了幼兒園的布局調整,取締了11個非法園,撤并了4個不合格園,全鎮23處幼兒園所除中心園外,其余的全部合并到小學院內,實現統一管理,幼兒教師統一調配。
2010年下半年工作要點
一、下半年工作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著眼于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著眼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強化管理,規范辦學,努力創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
二、具體抓好以下工作
1、做好安保工作。落實校園安全工程,抓好學生的交通、防火、防溺水等工作,搞好安全演練,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2、搞好校園建設、加固工作。①今年七月份,柳山初中教學樓將開工建設,教管辦將積極配合鎮政府做好建設工作,統籌安排教學工作,力爭教學、建設兩不誤。②做好現有校舍防震加固工作。根據防震要求,積極行動,逐個單位落實到位。
3、鞏固習慣養成教育。繼續培養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等習慣,以好的習慣來促進課堂效率。
4、抓好學前教育。按照布局調整規劃和柳山實際,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啟用中心幼兒園教學樓,并完善其配套。二是完成朱家溝幼兒園的搬遷工作,將郭家莊幼兒園合并到朱家溝社區幼兒園,以實現集中辦園。
5、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按照縣教育局要求,加大投入,積極行動,落實信息化硬件裝備。一是專任教師人手一機。二是學生用機達到配備標準。三是實現多媒體進教室。
6、加大教研教改工作力度。繼續完善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和學生作業超市制度,進一步深化教研教改課題研究,實現課題帶動戰略。
7、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落實“十百千”工程,關注青年教師成長,為培養名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提供條件,建設一支高素質隊伍。
8、認真準備,做好迎接省、市、縣督導工作。
三、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針對每次大的工作,教管辦成立相應的組織,分工到位,責任到人。
2、抓好制度和管理。教辦根據分工,定期調度工作進度,及時反饋,把工作落到實處。
3、加大考核,落實獎懲。根據評價標準和細則,對每項工作,每個教師的工作都做好記錄,嚴格考核,落實獎懲。
關鍵詞:民族地區;英語教師;培訓模式;創新
一、引言
四川省是一個多民族的大省,有55個少數民族。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四川少數民族人口415萬人。四川民族地區幅員遼闊,面積30.21萬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60.14%。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全省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語教育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而四川省民族地區的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滯后,尤其是英語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亟待提高。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四川省教育廳制定了《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師資培訓項目執行計劃》和《四川省民族地區教師發展行動研究》等文件。筆者從2004年從事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新課程培訓、民族地區英語學科帶頭人培訓、民族地區高中英語骨干教師新課程培訓、民族地區中學英語培訓者培訓等各類培訓工作。本文重點介紹在對民族地區英語教師培訓工作的實踐中,探索培訓模式的創新思路、特點、內容和操作方法。
二、從調查研究入手,精心設計培訓方案
(一)廣泛調查了解
問卷調查對象為四川省甘孜、阿壩、涼山、馬邊等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州、市、縣30余所中學的在職英語教師。調查問卷設計了年齡結構、學歷結構現狀、是否參加過新課程培訓、培訓需求,實施英語新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等五大部分,合計28個調查項目,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期間向調查對象發放了500份問卷,收回212份,其中有效問卷202份。
(二)數據分析研究
1.中學英語教師中年齡段在20-29和30-39歲的共占76%左右,表明中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趨于合理,中青年教師占絕大多數比例,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力量,也是新課程師資培訓的主要對象。
2.我省民族地區中學英語教師具有專科畢業文化程度的占50.5%,具有本科畢業文化程度的占49.2%,甚至還有0.3%僅只有高中學歷。所以,一半的教師需要提高學歷層次,才能很好地實施英語新課程。
3.雖然新課標已頒布和實施六年多了,我省新課程培訓有國家級、省級、地市級和縣級多種形式,但在民族地區仍有約28%的中學英語老師從未參加過任何級別的新課程培訓,無人參加過國家級培訓。這說明對我省民族地區教師新課程培訓工作還需繼續加強,讓新課程理念能夠真正融入教師們的思想觀念中,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4.培訓模式需求數據顯示,教師選擇觀摩教學的最多,占70.3%;其次是選擇教學實踐,占55.4%;選擇交流討論、觀看教學錄像、專題講座、參觀考察均達40%以上。表現出民族地區教師注重教學實踐。因此,要組織好民族地區教師培訓工作,就要多重視切合實際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嶄新的教學理念去引導他們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提高教學能力。
5.培訓內容有較為細致的分類,共包含16單項內容,力求做到具體、合理。數據顯示,期望通過實踐提高業務水平和語言技能如聽說能力達到了60%,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研討等方面的人次比例均超過了52%,學習多媒體運用占44%。而學習新課標提出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含的把“培養跨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培養”和“學習策略”滲透到教學中的人次僅占24%,教研能力培養僅為25%。
以上數據分析為科學有效的培訓提供了依據,在培訓中需幫助學員加強對新課程的學習和領會,進一步更新觀念,提高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
三、英語新課程教師培訓模式的創新
(一)培訓模式的設計思路與原則
通過大量的調查、分析及研究,筆者認為教師新課程培訓模式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針對性強:培訓內容緊密結合民族地區英語教學實踐,引導參培教師針對自己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困惑進行探討;深入理解英語新課標,提高實施新課程的實際能力和教學水平。
2.理論結合實踐:理論學習要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相互滲透,理論應盡可能地使用具體的教學實例進行闡釋。
3.學員主動參與:培訓模式要營造學員主動參與的和諧、愉快的學習氣氛。培訓者由“知識的傳授者”成為“協作者”;傳統意義上的 “受訓者”成為“參與者”,主動參與研修。
4.靈活多樣的實踐活動:參與者不僅進行理論探討,主要通過大量靈活多樣的實踐活動親身體驗新課程的改革思想、內容和措施,從而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教學方法。
(二)培訓模式的設計板塊
培訓模式包括以下幾大板塊:理論引領:專家講座觀摩學習:聽課、說課、評課教學實踐:學員講課合作交流:討論、交流與反思后續研修:總結、學習與提高。每個板塊有各自獨立的內容和程序,它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
“理論引領”為“觀摩實踐”做理論指導;“觀摩實踐”印證“理論引領”;“教學實踐”與“觀摩學習”相互滲透;“教學實踐”與“合作交流”相互交融;“后續研修”為教師提供培訓后終身學習的交流機會,使之成為一個開放、發展的系統。五個板塊形成教師培訓模式整體結構,共同發揮作用。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主要分為:1.英語新課程理念;2.英語專業知識鞏固與拓展;3.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探討;4.多媒體教育技術在教學中運用;5.教學科研方法指導等板塊,設計菜單,根據學員需求選擇。
(四)培訓模式的操作方法
1.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培訓方案,學員培訓前填寫問卷調查表,召開學員代表座談會和培訓專家座談會征求意見,了解學員需求。
2.聘請省內外對新課程有較深入研究的專家及民族地區中學優秀中學一線教師作專題講座,專家理論引領學員參與專題研修,師生互動、合作探討。
3.理論研討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每一專題在理論研討的基礎上,到中學觀摩與之配套的典型示范課,課后任課教師說課、專家點評、學員討論,反思總結。
4.加強學員的交流和反思。采取學員小組活動,集體備課、講課、評課,出簡報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等。通過學習、合作與交流,共同探究新課程實施策略。
5.落實培訓的評估與改進。每天學員填寫培訓反饋表,收集意見及時改進和提高。
6.建立學員檔案,與學員保持長期聯系,搞好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提高和加強教師的自主發展能力與創新精神,促進教學與科研。
四、培訓模式的實踐
此培訓模式從2004年開始摸索與實踐,在四川省民族地區初中英語教師培訓、四川省民族地區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培訓、四川省民族地區初中/高中骨干教師培訓、四川省民族地區英語培訓者培訓等十余次培訓中運用,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與完善,共計1 000多名教師參加了培訓,培訓模式與效果受到了參培教師的好評。反饋信息表明:該培訓模式指導思想明確,目標具體,針對性強,理論結合實踐,學員在參與式的氛圍中,學習、觀摩、交流與實踐,克服了畏難情緒,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新的認識,更新了觀念,充分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了英語專業化能力與教學能力,帶動了當地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為促進四川省中學英語新課程的實施正做出積極的努力。
隨著時代的前進,教師需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以適應社會的要求。“教師發展貫穿職業生涯的全過程,它通過反思、探索教學實踐實現。”(王家芝,2008:34)教師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求,沒有一個師資培訓模式能滿足所有教師的需求,培訓模式應根據培訓的目的和要求而做出靈活的改變,需要不斷更新。師資培訓工作的宗旨是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化能力,使之適應特定的時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我們教師教育培訓者不斷學習并在實踐中探索。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
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工作已成為必然趨勢。“慕課”具有大規模、自主性、開放性、在線及共享性等特點,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新方向。本文通過介紹慕課的定義及特點,同時分析醫學教育及婦產科教學的特點,論述了慕課在婦產科教育中的優勢、局限性及發展前景,以及婦產科教學對慕課的需求,及其在婦產科教育中應用可行性。
【關鍵詞】
慕課;醫學教育;婦產科
慕課,即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1],是近年新興的一種信息化教育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成為教育進步和改革的熱點之一。慕課以大規模、開放性、低門檻、自由靈活等特點吸引了眾多的學習群體,在諸多領域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發展。而其在醫學教育中應用的優勢和推廣的可行性成為教育界研究的新課題之一。傳統醫學教育重灌輸、輕探究,知識點繁多,學習內容枯燥,很多理論知識又比較抽象難懂,且課堂時間有限,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習氛圍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學習狀態。而且教材的版本更新速度較慢,使得學生通過課本學習到的知識往往容易落伍。而婦產科研究的范圍和內容又比較特殊,面對的患者群均為女性,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加之研究的內容很容易涉及患者的隱私,所以給醫學生的學習及實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阻礙。
1慕課的特點
“慕課”這一概念于2008年提出[2],之后很快進入教育界視野,迅猛發展。2012年,Udacity、Coursera、Edx三大課程提供商的興起,使慕課進入了全新的快速發展時代,2012年被稱為“慕課元年”[3]。2013年,我國多所大學加入國外教育平臺,同年多所國內大學共建中國高校教育平臺,慕課正式進入國門,2013年被稱為我國“慕課元年”。自2013年中國開始融入慕課大潮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加盟加入了Edx,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加盟Coursera,并且國內中文慕課平臺也繼而出現[4]。2014年3月,涵蓋了全國182家醫學高等院校的全國性、開放性、非營利性的中國醫學教育“慕課聯盟”成立,標志著全世界首家醫學教育慕課平臺建設正式啟動。2014年被稱為我國“醫學慕課元年”[5]。截至2015年7月,其平臺上已經推出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和診斷學等共計7門基礎和臨床課程[4]。與遠程教育、精品課程等網絡視頻課程不同,慕課不是課堂內容的簡單錄像,而是一個涵蓋了預習、課堂、討論、答疑、互動、作業、考核、評價、反饋等多個過程的完整教育體系。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慕課具有信息化、多元化、網絡化的特點,并通過“翻轉課堂”的形式,將課堂分為課前學習和課內互動兩部分。同時碎片化課程將知識點分類,提高了學習效率,滿足了個體化需求。具體而言,慕課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1自主性
慕課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課程,主動參加學習,而且學習方式多樣。同時課程也不再是單一的講授,配合使用案例式教學和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理解度。
1.2低門檻
慕課對求學者不設門檻,只要有網絡,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學習,且絕大多數課程在認證后均可免費獲得,這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尤其是偏遠貧困山區的學生是莫大的福音和幫助,既滿足了他們對于知識的渴求,又解決了經濟問題所帶來的負擔和困擾。
1.3大規模
慕課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每一個平臺都是多個知名高校教學資源的共享,包括多個學科及專業,課程種類繁多,注冊簡單,學習方便。
1.4靈活自由
慕課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安排學習時間及隨意選擇學習地點,這尤其對于臨床實習及已工作的群體,在不耽誤日常臨床工作的同時,不需脫產即可滿足其進一步學習和獲取知識及信息的需求。
1.5“翻轉課堂”的形式
慕課采用“翻轉課堂”的理念,實現了傳統灌輸式教學向互動式教學的轉變,使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變成了現實。在課前學習階段學生在課外在線完成信息傳遞任務,充分運用問題、案例、微視頻等各種教學手段達到傳統的預習效果。課堂重點不在于引入和講解新知識,而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消化吸收,強調了知識的運動,加強了學習的深度和思維的厚度。師生間、學生間進行充分互動,開展各種實踐和團隊學習,解決存在的問題,分析實際案例,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6]。同時,由于網絡在線的優勢,課下師生間、學生間可以進一步討論問題,組成學習小組和團隊,形成學習社區,重視學習者之間的相互交流,通過“同伴評價”而更好地評估學習效果[7]。
1.6碎片化課程
碎片化課程是慕課的一大優勢,以5~30min長度不等的課程將知識點分散開來,既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又可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知識點內容,可以隨意暫停、重復觀看視頻,極大地方便了自主學習過程,避免了傳統講座式視頻的冗長和繁瑣,也提高了視頻利用率[5],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和學習的有效性。
2醫學教育及婦產科教學的特點
醫學是一門需要終身不斷學習的學科,需不斷更新已有的知識,及時掌握國內及國際的最新動態,保持知識及診療方案的有效性及規范性。而醫學教育是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包括臨床能力、教學水平、科研能力3個方面,缺一不可。婦產科所面對的患者群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研究及實踐操作的內容又有一定的隱密性,所以醫學教育尤其是婦產科教學有著其不同于其他領域教育的自身特點:
2.1終身性
醫學教育是終身教育,知識的更新、病患的需要,以及診療規范的不斷變化和醫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任何一名醫生都離不開終身的學習和自我完善及提高。所以每一名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都需要終身不斷學習,更新完善已有的知識,及時掌握最新的信息及動態變化,保持與國際及國內診療標準的一致性。
2.2個體化
醫學教育除了完成系統而全面的基礎教育,還應根據學習者的學歷、年資、學科等進行個體化分類,以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即使是在校就讀的全日制學生,也可針對其課堂上的難點重點進行著重講解,以便其反復學習和理解,更易弄懂弄通,彌補其不足之處。對于規范化培訓及工作人員,更可以有的放矢,針對其臨床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答疑解惑,進行鞏固和更加深度的學習,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2.3實踐性
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理論聯系實際,應用于臨床,提高臨床的診療能力。尤其是一些臨床操作,僅靠理論教學是不夠的,需要實際的觀摩學習、動手操作練習以及教師的指導,還有一些病例分析需床旁教學和親自問診學習和體會。尤其是對于婦產科,可以通過視頻學習等方式避免和減少實際操作的尷尬性,更熟練地掌握和理解一些理論知識及操作要領。
3慕課在醫學教育及婦產科教育中應用的優勢
3.1覆蓋廣泛
慕課為醫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新的教學方式,并為工作和生活在偏遠貧困地區及交通不便利地區的學生和醫務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使他們能夠及時更新知識,了解國際及國內的前沿技術及最新診療規范,與其他技術相對進步的同道進行交流互動,以便解決學習及工作者遇到的問題及疑難病例。
3.2滿足個體化需求
醫學教育在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滿足不同群體的個體化需求。“翻轉課堂”的理念有效的解決了醫學基礎知識的枯燥乏味,增加了在校醫學生對醫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對于在臨床實習及工作的醫務人員,他們大多數人的訴求是解決在臨床工作中不斷遇到的問題,所以除了系統性課程,慕課的碎片化課程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可以有針對性的答疑和有選擇性的學習。且很多人有繁重的臨床工作,學習時間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慕課靈活自由的學習時間,也為他們解決了這一困擾。
3.3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
慕課可以時時在線,為師生間、學生間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可以及時解決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交流心得體會。同時,教師也可以更有效的了解掌握學生的需求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完善教案和教學方法,更好的實現互幫互助和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而且慕課相對于教科書能夠更快的將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等醫學前沿知識進行及時廣泛的傳播,補充或糾正傳統教育的不足和漏洞。對于婦產科醫生,當臨床遇到一些特殊疑難病例時,可通過互動平臺進行交流,共同分析病例特點,討論臨床及診治過程,為自身學習及經驗積累創造了豐富的資源。
4慕課在婦產科教育中應用及推廣的可行性
婦產科教育終身性、個體化的特點均可以在“慕課”中得以實現,尤其是“翻轉課堂”的形式及碎片化課程更是滿足了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但同時慕課在實踐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提供動手機會,無法接觸實際病例,而這些問題仍需要通過面對面的教學及課間實習時帶教教師的言傳身教及指導來解決,包括現存的醫學方面的慕課資源仍不夠富裕也是存在的問題之一,但這些局限性并不影響“慕課”在婦產科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慕課可以與傳統的醫學教育及現行的一些醫學教育模式并行發展,例如,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基于案例的教學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互補不足,滿足不同基礎不同需求的群體,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醫學教育,使我國的醫學教育事業不斷上升和提高。總之,在如今這樣網絡普及的信息化時代,在醫患緊張、患者注重個人隱私權維護的現今社會,慕課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推廣及應用已勢不可擋,成為大勢所趨。基于慕課仍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其在醫學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慕課可作為目前婦產科教學模式的補充,為醫學教育提供更好的資源和平臺,為有需求的群體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交流機會[8]。同時傳統婦產科教學也可以有效利用慕課這一平臺,進一步完善和拓展教育模式,使醫學教育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以取得更加卓越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
作者:顧佳暉 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婦產科
參考文獻
[1]梁靜.“慕課”(MOOCs)發展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啟示[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5(5):64,74.
[2]斯蒂芬•哈格德,王保華,何欣蕾.慕課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99.
[3]吳維仲,關曉輝,曲朝陽.“慕課”浪潮引發的高校教學改革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0(2):190-194.
[4]霍達,田園,周濤,等.慕課教學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發展前景與挑戰[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7):29-32.
[5]解立怡,曹罡,趙耀.“慕課”背景下的醫學繼續教育[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29(5):483-486.
[6]陸慧,王建明,陳峰.“慕課”風潮下我國醫學教育網絡化發展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4,27(4):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