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1 09:06:5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互動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學生的基本能力的形成。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動,讓學生在同伴的評價以及自我評價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發展自己的美術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過去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行為,要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之間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更加平等民主的生生關系,讓學生在這樣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新型互動方式中更好地完成美術學習。如教師在學生完成美術習作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之內相互傳閱,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點評。學生在其他同學悅納的眼光中強化自己成功的喜悅,并在同學的指點下了解自己美術作品的不足進行修改。生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從同學的眼中更好地發現了自己。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互動
(一)巧用多媒體課件,實現人機互動。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巧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完成人機互動。在人機互動的基礎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美術能力途徑的引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完成美術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美術知識的學習,運用新型的教育學理論,注意使兒童樂意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鮮艷的色彩讓學生形成畫面的感知,尊重學生的內心體驗,讓學生在互動關習中形成自主、積極、有效的學習活動。如在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材第一冊《讓大家認識我》的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創作工具,認識常用顏色以及不同風格線條的表現,學生在與多媒體進行人機互動的基礎上,體會到不同的筆觸,不同的畫布所產生的不同的畫面效果。
(二)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生生互動。
在小學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建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互動的重要性馬宗平(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榆關學區大劉莊小學,河北秦皇島066303)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互動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關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互動,并努力強化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在評價中真正提升自己。關鍵詞:小學美術;互動;重要性中圖分類號:G61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6035(2015)03-0175-01立生生互動。在小學階段,每個班的班容量不同,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班容量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按照班容量的大小以每組四至六人的形式組成合作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生生互動。教師要根據同組異質的原則實現學生之間的小組互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相同的教學環境中都能夠獲得教學活動的開展。當學生完成繪畫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組內交流以及組外交流,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生互動中獲得美術能力的提升。
三、強化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在評價中真正提升自己
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而且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及生生評價,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互動的方式進行評價,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美術能力,獲取美術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創建評價機制,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發展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已經具備的美術能力,懂得自己應該從哪個角度進一步學習美術,如在人教版四年級美術上冊《色彩的冷與暖》的教學中,教師以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冷暖帶給人的不同感受,體會色彩的情緒,并激發學生在色彩創作中有意識的運用冷色和暖色創造不同的畫面效果。當學生完成色彩創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冷色與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并在學生對同學的作品的評價中體會冷暖色調的不同,在師生互動評價以及生生互動評價中進一步感知顏色的不同,激發學生熱愛美術學習興趣。
四、結語
關鍵詞:初中政治;互動式;構建策略
現階段,隨著新世紀教育體制的改革,互動式教學模式開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互動式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多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和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政治學習中去,而且還能調節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擁有更為健全的人格。
一、結合教學內容,實現情境互動
結合教學內容,實現情境互動是一種非常好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就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而言,其大多都活潑好動且好奇心強,為此,教師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就可以切實地將這一模式引入課堂。那么,教師要如何進行情境創設,并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呢?首先,情境導入互動。情境教學導入的前期,需要教師積極地去搜集一些教學素材,并對其進行適時的整合和創新。之后,教師憑借對政治教學內容深入地鉆研,創設出一種可以讓學生互動的學習情境,例如角色扮演、政治話題大辯論等,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切實地提高學生的互動能力和政治素養。其次,設置懸念互動。許多教學實踐表明,良好的懸念設置,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互動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生的性格大多活潑好動,非常喜歡一些充滿懸念的事物,為此,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積極為學生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欲,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政治這門學科的神秘魅力,進而讓學生在獵奇心得到滿足的同時,能更加投入地進行互動討論,做到深入挖掘政治理念。
二、引入實際案例,借助案例互動
初中政治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生活性,鑒于此,空洞地向學生進行政治知識的講解便變得十分不可取了。為了更好地改變傳統政治教學中單一、枯燥的不足,教師就要積極地將一些生活實例引入課堂,帶領學生對案例進行互動分析,讓學生能夠在互動交流中明白一些道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認識觀,形成良好的人格。例如在學習《對社會負責》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陳光標的事例引入課堂,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與其相關的事跡,讓學生初步了解陳光標。然后,教師就可以趁熱打鐵,積極地引導學生對陳光標的事跡進行討論:在陳光標做的這些事情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個?為什么?陳光標為什么可以感動如此多的人?陳光標是怎么看待和對待這些公益事業的?通過短片,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借助這個事例,學生很容易地就能明白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履行社會責任,進而形成良好的責任意識,能夠自主地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去。這種采用案例來激發學生互動和學習的教學法,能夠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使學生在有所得中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這種良性的學習循環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案例式的互動教學中,教師不再僅僅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同時更是學生的合作者和教學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要進行平等和諧的互動交流,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然后再由師生互動帶動生生互動、生本互動,進而打造出高效互動課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政治教學案例需要教師在日常學習中不斷積累和整合。
三、通過引導評價,開展師生互動
在整個初中政治互動式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但是,我們要明確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在師生互動中,教師并不是互動的主宰者,不能由教師一味地來主導學生的回答內容或形式。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同樣的,教師所能起到的作用其實也是很有限的,他們在政治互動教學中僅僅是扮演著參與者、引導者的角色,即在適合的時機,對學生做出最正確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及時發現自身出現的錯誤和不足,發現自己言語表達上以及形成的觀點當中的漏洞。對教師而言,他們最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政治互動活動中來,讓學生能從政治角色的層面來看待問題,進而促使學生形成政治化的思維模式。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適當的評價,在師生間展開互動。例如先通過開展法庭模擬、辯論賽等政治教學活動來考查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然后,再具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學生進行引導評價,幫助學生解決心中的疑惑,理解相應的理論知識點。在評價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在學生犯錯的過程中指出學生的錯誤,但是卻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是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借助正面教育,鼓勵表揚學生繼續努力,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教師還要學會聽取學生的反饋,從學生的陳述中找到評價的突破口,形成評價互動,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得以更加勇敢地在課堂上發言,進而讓學生在政治學習中形成一種良好的榮譽感。
四、小結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學課堂必須要順應時展的步伐,做出改變、打開視野,以求能夠更好地從單一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并走進互動式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中能接觸得更多、看得更遠,而且還要讓教學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活潑,進而達到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率、提升學生政治素養的最終目的。
作者:張淼 單位:宿遷青華中學
參考文獻:
[1]陳東紅.淺析初中政治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中),2016,(12):52.
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作為樂器之首的鋼琴從富貴人家的奢侈品,發展到尋常百姓觸手可及。時代在進步毋庸置疑,同時也彰顯出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更加重視精神文化的培養。鋼琴作為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本身價值已遠遠超出一般普通的樂器。彈鋼琴對培養人的氣質和品質也是眾人所為之贊同的,彈奏一首成功的鋼琴曲更是每個父母對于孩子的期望。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便被送去學習鋼琴,在高校中也有很多開設鋼琴專業供學生學習。下面筆者以互動式教學在少兒鋼琴教學及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為代表,具體闡述互動式教學于鋼琴教學中的必要性。兒童時期,是公認的學習好時期,尤其是對于鋼琴的學習。這個時期,孩子的思維和心智逐漸成熟,在彈鋼琴的過程中左右手的協調配合加之眼、耳、大腦的共同運作,對孩子在發育過程中的腦部和身體都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這種促進作用不但會使兒童學得快、學得好,對于其自身的身體發育也是極好的。但是同時,我們不可忽視,自制力差、貪玩是所有孩童的通病。學琴者都深知一個道理,學琴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取得成功,對于真正的成功者,后天的努力比天分更加重要。學習之初,涉及的基本知識如音符、節奏等,對于兒童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半途而廢的學琴者比比皆是。因此,在少兒鋼琴教學中,互動式教學很有必要,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增加學生對于課堂的喜愛,也培養了他們對鋼琴的感情,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鋼琴,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訓練,復習糾正。在互動中培養孩子自覺動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主動識譜,體會音節練習的奇特和鋼琴音色的美妙。同樣,對于高校中的學生更是如此。從年齡層次上來說,青少年相對于兒童的心智和思維都有了相對的成熟。但是,處于叛逆時期的孩子似乎比少兒時期更加難以管制。加之生活的豐富性,使得學生的注意力難以投入到學習鋼琴中去,更多焦點集中在聚會、游戲、戀愛等方面。以互動式教學方式培養課堂上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自己去彈奏,抓準音,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實現教與學的統一,同時也給學生有自我理解所彈奏音樂中內涵的機會,讓他們在互動中找尋音樂的源泉,喚醒自身內在的音樂動力。
二、互動式教學方法在鋼琴教學中的表現形式
互動式教學著重以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為目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鋼琴,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激發自身的潛質,從而達到與鋼琴的融合。具體來說,互動式教學方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維系好師生之間的關系。無論是什么年齡段的學生,對教師都是有敬畏之心的,這種態度固然是好,但是若是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將會適得其反。課堂上過于嚴肅,會使得學生產生緊張的情緒,這同時也會給識譜、按鍵力度等各個方面都造成負面影響。課堂過于沉悶,使得學生懶散、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是學琴致命點。所以說,在課堂上,要密切師生關系,給課堂營造出愉悅和諧的氛圍才是學好鋼琴的第一步。其次,科學教學,活動施教。貪玩是兒童學習鋼琴的絆腳石,抓住兒童的這個天性,通過一些有趣的活動或者把音符編成故事,動態地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在彈琴中找到演奏的共鳴點。對于心智成熟的學生,可以講解更多的音樂背景,融入更多的民風民俗,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了解音樂背景,從而更加深入地彈奏出感情,更加融入鋼琴的世界,達到忘我的境界。這也正是每個學琴者想要得到的享受。互動式教學很好地利用了學生自身的缺點將其轉化成推動學生學琴的動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未嘗不是一件雙贏的好模式。最后,實踐操作中的互動。在實踐中學習是互動教學的有效途徑,在引導學生對于課外資源充分學習的基礎上,經常播放音樂資料,讓學生感受不同風格、題材的聽覺視宴,同時經常帶學生去聽現場的演奏會,以豐富學生的音樂審美情感。在培養學生聽覺的過程中,對他們進行實踐的演奏,使其仿佛置身于演唱會中,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曲調、和聲、節奏等。這種實踐操作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演奏水平,增強了他們的節拍感,更加使他們領略到音樂藝術的偉大,把握了音符跳動的真諦,感受到鋼琴精神的震撼力。
三、結語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互動興趣不會自然產生。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的互動興趣激發出來。情境創設要貼合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不斷豐富情境創設的手段,讓情境更生動、更具體。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細胞的癌變》這一課時,教師以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互動興趣,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癌癥”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這主要是因為就目前而言,癌癥屬于不治之癥。為此,在課堂開始,教師便創設圖片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癌癥患者的圖片,包括一些資料,讓學生們直接感知癌癥其實離我們很近。緊接著,教師便利用問題帶動學生互動的情緒,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師:同學們知道為什么癌癥難以治療嗎?癌癥是怎么產生的?這兩個問題與學生息息相關,學生對問題表現出強烈的學習興趣。于是,學生們開始自發互動起來,分享交流著自己所知道的有關癌癥的知識。由此可見,情境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具有重大作用。教師要優化情境創設,激發學生互動學習。
二、豐富互動形式,優化課堂教學
互動型教學模式中,不僅僅是師生互動,還可以是生生互動。教師要豐富課堂互動形式,優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當然,互動不能僅停留在淺層次,而應逐層深入。
(一)師生互動,營造和諧關系
師生互動是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互動形式。但是,從目前來看,師生互動以問題為牽線,但是問題基本都停留在表層次,未深入到深層次階段,因而互動效果不佳。為此,教師要設計由淺入深的問題,促成師生有效互動,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人類遺傳病》這一課時,教師以問題貫穿課堂,引發師生互動,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針對這節課中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這一知識點,教師設計問題,逐層推進。
(二)生生互動,培養學習能力
生生互動是互動型教學模式中的另一種具體的互動形式。教師可以設計一定的互動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相互討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減數分裂》這一課時,教師設計討論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互動討論完成,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播放動畫形式的減數分裂過程,引導學生形象地了解整個過程,強化學習印象和效果。緊接著,教師設計討論問題,如下:
1.什么是減數分裂?
2.你能說出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有什么區別嗎?
3.減數第一次分裂與減數第二次相同嗎?如果不同,請列舉出其中的差別之處。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討論問題,開始按照之前的分組進行合作討論,從而得出問題的答案。在這些討論問題中,學生可以分工合作,利用表格形式列出其中的區別,讓人一目了然。通過討論活動,小組學生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并在互動中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三、拓展互動空間,提高互動效果
除了課堂上的互動,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活動,拓展互動空間,全面提高互動效果。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探討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這一課時,教師設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互動探究,取得很好的效果。對于這一主題,教師主要引導學生探究“溫度對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影響”。在這個實踐探究活動中,學生可以自主組建小組,設計實驗步驟,操作實驗,記錄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并總結出結論。也就是說,學生全程自主設計實驗,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化發揮。再加上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教師沒有過多的束縛學生,因而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學生也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互動,提高學習效果。但在探究活動進行前,如果有必要,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實驗注意實效,引導學生先列出實驗步驟,再不斷完善,再實施,從而優化實驗效果。
四、采取互動評價,增強課堂實效
評價是生物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評價,并采取互動的評價方式,增強課堂實效。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減數分裂》這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組內互評,互相指出互動學習中的表現,從而增強課堂教學實效。在本節課中,教師采取的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為了讓學生反思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教師引導小組內學生互相評價。為了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對方提出的問題與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先表揚對方的優點,再委婉指出缺點,從而促進學生改進。在互動評價時,學生基本都能客觀地進行評價。有學生評價:這名學生在小組合作時表現得非常積極,都能結合自己的生物認知提出觀點,值得表揚。但是,如果稍微能注意傾聽別人的觀點,不隨意打斷他人,那么可以吸收更多更好的觀點,促進進步。在這個評價中,學生表揚課堂上積極提觀點的學生,但也委婉地道出這名學生學不會傾聽,并指明改進的方向,從而能讓被評價者認清改進的方向。互動式的評價讓學生打開心扉,說出實際表現,從而提出改進建議,彼此促進。
五、結語
生物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劉冬.關于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思考[J].新課程(教師版),2011(1).
[2]楊茜.淺談高中生物與初中生物教學的銜接[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8).
[3]馬淑霞.淺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14).
[4]劉闖,陳娟.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0(10).
[5]邵永剛,趙林川.構建互動生物課堂———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6:54-56.
[6]楊濱,任新英.基礎教育階段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現狀及發展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06:71-77.
生物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蔣麗麗.淺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說”[J].新課程導學,2014(20).
[2]張俊梅.新課標下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1(11).
[3]趙曉君.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之我見[J].關愛明天,2015,(1):161-161.
[4]趙秀娟.淺談目前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5):343-343.
[5]錢順虎.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3(5):173.
[6]郭榮滿.關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學的現狀與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60-61.
[7]田慶森.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面臨的困難及對策淺析[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11):285-285.
[8]楊美晶.邊疆地區初中生物學實驗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生物學教學,2009,34(8):53-54.
[9]劉宏.初中生物實驗課教學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
[10]黃勝.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11]孫炳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對策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12).
[12]曾瑞清.初中生物實驗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3(83).
[13]劉欣.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2(57):148-149.
[14]譚啟鵬.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b,2011(12):28-29.
生物教學論文參考文獻:
[1]徐芳英.初中生物分層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69.
[2]黃敏.初中生物分層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1).
[3]黃鶴.初中生物學科探究教學現狀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
[4]王飛.初中生物教學現狀研究與對策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43).
[5]黃月歡.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及建議[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2).
[6]謝小榮.重視初中生物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9-10,17.
論文關鍵詞:最近發展區,大學英語,教師角色,任務性教學法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迅速,高等院校的英語教育之一就是大學英語教學。但是,現在大量的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仍然建立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行為主義心理學者熱衷于讓學生重復短語,不斷做一些只需要更換句子中的某個單詞,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看成是鸚鵡或大猩猩的說話訓練。導致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比較死板、狹隘,尤其是再做一些寫作和翻譯任務時露出極大的缺陷和不足。
二、“最近發展區”理論概述
20世紀30年代,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S. Vygotsky, 1896-1934)在論述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重要的概念——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Development),它定義認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后者是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時,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水平,或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啟發、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這兩個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因此教育教學論文,他主張教學應當先了解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可能達到的水平;教學應當走在兒童現有發展水平的前面,從而帶動兒童的發展。最佳的教學效果產生于最近發展區,教學活動應當是不斷的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變成現有的實際水平。
三、“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民族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 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其最近發展區
在21世紀隨著全球一體化和我國加入 WTO,作為國際交流所必需的英語知識及其應用能力,已成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大學生自身的重視,而且外語水平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個體發展中作用的愈加突出。對名族地區的大學生而言,僅通漢語和民族語言還不夠,還需學習一至兩門外語,而英語成為他們的首選。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自1985年建校以來,一直面向省內民族地區招生,學生主要來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7縣1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的7縣1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以及肅南、肅北等少數民族地區。來自這些地區的大多數學生從初一起開始學習英語,而有的藏族地區的中小學實施雙語教育,即同時使用漢語和藏語授課。課程體系中不包括英語,因而高考時免試英語。而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適用的對象為在中、小學學過6至10年的英語,已經掌握基本的語音、語法知識和相當的詞匯等英語基礎知識,并在聽、說、讀、寫、譯方面受過初步訓練的學生期刊網。顯而易見,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對英語的學習,不能完全歸屬于實施現行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對象。因此,大學英語的教學也遇到了實際性的問題,我們只有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其最近發展區,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利用大學兩年時間的學習和訓練,使其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知識與能力可以達到中級水平教育教學論文,為其將來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基礎。
(二)課堂教學重視互動式教學
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當代教育提出的重要理念。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互動是不可缺少的。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注重學習的互動,道理很簡單,最近發展區的形成需要至少兩個人的積極參與。
1、教師的角色轉變
長期以來,民族地區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一直沿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不厭其煩的地講解課文中的英語知識、語法結構或是應試技巧等,而學生則坐在那里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這對于身處知識時代、信息時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來說,早就失去了吸引力。實踐證明,這種英語教學阻礙了學生的語言創造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更嚴重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受到打擊。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出時代性和實際性,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因此交際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成為現在用的最多的英語教學方法。教師的角色也從以前的活動主導者和掌控者轉變為活動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者,教師在學習中起中介作用,幫助學生跨越教學活動中的障礙,擴張學生的知識能力。語言學習是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完成的。
(1)學習活動的指導者
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居支配地位的,各項學習活動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師要發揮主導地位,得先制定明確、全面的教學目標,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具體教學中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始終圍繞確定的目標來學習,通過具體內容的教學來完成教學目標。①確定重點喝難點,解答疑難問題。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并給學生以準確的解答。②設計教學步驟,調控教學節奏。教學目標的完成,必須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設計好課堂教學步驟,調控好教學節奏教育教學論文,是優化綜合性學習重要的一環。教學結構要符合學生實際,學生才能主動參與。③確定教學方法。英語教學法多種多樣,“教無定法”,教師發揮主動性,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來確定最佳的教學方法。 (2)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課堂教學,就要靠教師營造一種民主和諧、 生動活潑、愉快寬松的教學氛圍。英語語言教學是一門藝術,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應該注重教學材料本身的情、趣、義、理,充分運用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教師應該努力做到:①把真愛帶進課堂。教師站在講臺上,應該把愛的目光平等的投給每一位學生;把和藹的微笑灑向每一位學生;把尊重的話語送給每一位學生;讓自己的真愛充滿整個教學課堂。②把情境教學引進課堂。語言教師的感情應是最豐富的,一走進教室就應是激情洋溢,做到全心身的投入期刊網。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既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體驗到其中美好的思想感情,精神得到陶冶,又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③把激勵帶進課堂。要想方設法點燃學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④把真實的生活引進課堂。把教材中描寫的生活、表現的思想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思想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到教材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思想靠得很近,從而更感興趣,更積極地參與教學。⑤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
2、在課堂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
(1)任務型教學法的概念
與交際教學法一脈相承的任務性教學法是將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中教育教學論文,通過任務的決定使教學雙方都明確自己要解決的目標,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時,通過一系列的結對練習和小組活動,實現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并在互動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最終提高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
(2)任務型教學法的主要模式
①強式:將每一個任務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單位來對待(如Task one Task twoTask three……)。
弱式:知識點學習——用語言完成任務——用語言歸納完成任務的情況——用語言歸納、總結知識。
(3)任務型教學法的優點
任務性教學模式是語言教學的有效途徑,從根本上使傳統的教學法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和傳統的教學法相比較,任務性教學法有著很多的優點。(見下表)
項目
傳統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
課堂活動形式
以教師為主體的大班講解
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學習
教學方法
滿堂灌、填壓式
互動式、啟發式
教學目標
重知識傳授,輕語言運用能力培養
強調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
學生學習方法
被動的、機械化的
積極的、有目的的
學生角色
受控制者
參與者
教師角色
課堂控制者、知識傳授者、知識壟斷者
活動參與者、知識引導者、學習幫助者、資源開發者
檢測方式
以最終考試成績為主
平時成績和最終考試成績按比例計算
最終結果
英語教學論文2600字(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和創新論文
【摘要】導學式教學是以引導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所以導學式教學有著較高的教學應用效果,本文中我就針對導學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和創新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導學式教學;素質教育;探究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51
英語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得分科目之一,也是歷來初中階段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攻克的學科典型。雖然初中階段相對于小學階段來說學生需要學習更多的科目,而每一門學科在知識設置方面參照學生已經積累的知識基礎,和隨著年級提升的學習能力,更加傾向于專業性、系統性更強的內容方面深挖。但是眾多學科的實際教學效果的比較中,英語呈現出獨樹一幟性。從學科特性來看,英語雖然和語文同屬于語言文學類學科,但是和語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英語是一門徹徹底底的外語學科,不論是單詞構造還是語法方面都和我們傳統的漢語有著本質的區別,并且從我國當前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來看,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基本還是圍繞著語言的部分展開,涉及的文學方面的內容相對較少,雖然在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今天,我們逐步認識到我國英語教學的這種局限性,但是不論是從大環境下來看還是教學改革來看,英語教學語言和文學的融合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語言體系的差異也就造就了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基本等同于“回爐重造”,包括語感構建、思維構建等等。那么初中生在具備了根深蒂固的漢語的思維和語法表達方式之后,學習英語的困難性也就不言而喻。
素質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之后,我們也在積極地實踐著各個學科內容的改革和整體教學模式的改革。而從初中英語的教學來說,作為一門偏向于語言性質的學科,我們重點培養的是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包括口語和書面語。換句話來說,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基本是培養學生一定程度上利用英語語言進行對外溝通的能力。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需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空間,引導學生實現主動的學習和語言的應用。而從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實際來說,英語是絕大多數學生頭疼的科目,光靠日常的課堂教學都難以保證較高的教學效果,學生往往習慣于摁著單詞和語法被動地、刻板地學習和記憶,難以在英語學習中找到樂趣,進而也就培養不出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而本文中我所談到的導學式教學模式,從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能夠看出,其重點針對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習慣和能力。
一、課前導學,培養學生的目標意識
導學式教學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導”,即引導和教導。而對于初中生來說,既然學習的科目眾多,那么各學科分配的課堂時間也就相對壓縮,所以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導學案”,實現課前導學,從而讓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明確自身能力,明確學習目標。
首先,在課前導學方面,我們要通過導學案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提前預習,并且明確新課程學科目標的習慣。作為教師我們要結合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將下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呈現到導學案上,在課前預習部分,結合以往所學英語語法引出新的語法點,繼而將學生要預習的重難點表明,并且進一步提出預習要求。然后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逐步養成定準目標的能力,同時又在不斷的新課預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課前主動預習新課程的習慣。
其次,在課前導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提前熟悉重難點,并且通過事先預備的課前檢測題目,引導學生檢測自身預習水平,從而更加認清自身的學習水平,為課堂聽課重點的把握奠定基礎。對于英語來說,課前預習不論是以文章還是問題的形式出現,都是考查學生單詞和語法知識的掌握,所以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能夠先一步熟悉語法和單詞,從而實現課堂上進一步的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學生還能在課前預習方面,針對文章以及列出的單詞和語法進行自主拓展,從而擴大知識面。
二、課堂導學,打造以學生為主的課堂結構
導學案是導學式教學模式實踐一以貫之的“線索”,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導學案,變“教”為“導”,從而打造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構建互動、活躍的課堂氛圍。
首先,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我們可以通過導學案實現課堂上師生角色的互換。通過導學案中所列出的例題、主題等,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如以文章為探究內容,導學案中列出對應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得出答案,并且選擇代表上臺分享,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塑造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更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理解過程中發散思維,從而實現更為活躍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其次,在導學式教學模式下,我們的初中英語課堂可以打造學生的“交際場”,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都是建立在學生聽懂、能說的基礎之上,變教為導的教學模式,導學案中列出的問題和內容,學生在預習階段已經有了了解,那么在課堂上也就更有底氣參與討論,發表意見,從而激勵學生多說,實現單詞和語法的不斷練習,構建全英語式的英語課堂環境,進而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課后導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需要的是日積月累,從而實現思維和語言運用能力的質變。所以我們也要利用導學案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
首先,導學式教學模式下,通過導學案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布置課下練習作業。如預習學案提前下發,課堂學案及時回收,然后綜合之下我們制定對應的課下復習學案,進而針對學生的課堂總體表現和學習重難點有針對性地布置單詞、語法、閱讀等相關內容作業,實現重難點知識的鞏固。
其次,通過導學案可以一以貫之地給學生呈現其當天的英語學習成果,也有利于學生整理思維,整理錯題,從而在課下鞏固過程中做到更客觀地統計自身問題,進而明確自身的學習弱點,激發學生課下鞏固的積極性,也提高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導學式教學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注重學生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以上僅僅是我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針對導學式教學模式所總結出的幾點經驗,分享在此,希望對其他初中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帶來一定的啟發。
英語教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在中職英語教學課堂,教師不斷加強情感教學研究能力,利于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基于此,在進行教學實踐研究過程中,要重視結合學生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英語實踐教學研究,以此不斷提高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希望本文能夠為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職英語情感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38
有效地開展中職英語教學,利于不斷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用情感教學方法,能夠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利于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希望通過下面的實踐分析,能夠不斷提高英語情感教學效率。
一、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的意義
隨著英語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的滲透越來越深,中職學生也將英語學習納入到學習計劃當中。在實施英語教學時,用情感意識引導學生,會對最終的學習效果產生更為直接的影響。學生可充分發揮主動的探究意識,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更大的自主性,從而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愉悅的情感和心態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更大的積極意識,讓學生迅速對未知的新知識產生探究欲望,從而發揮自身更多的潛能完成新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而如果心情狀態不佳,無法保持平和的情緒,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習的效率,削弱學習效果。中職學生在不良情緒的影響下,會自然導致學習環節無法連貫,對知識點的記憶模糊,從而長期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最終喪失該學科學習的信心。因此,中職教師應著重使用情感教學的方式,發揮情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教師應充分重視并以適當的措施輔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并有意識地排除心理方面的負面影響,使學生能夠在積極意識的作用下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
二、情感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具體規劃教學活動時,需使用多種類型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由此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教師可借助多種手段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在此種環境下更樂于發揮主體的能動性,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在具體培養興趣時,可使用探究方式實施。即教師將課堂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以自主的思維發現并分析問題,從而通過思想交流總結問題的解決方案。此外,教師還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心態。如在進行“It's…”這一句式的練習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并使用該句式,同時完成部分水果單詞的表達和使用。對此,教師可設計相應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對話的方式完成游戲內容。具體可將不同類型的水果放在盒中,教師提問:“What'sthisinthebox?”學生便可猜測里面到底放著哪種水果,并用It's…句式進行表達。這樣學生便主動完成既定內容的學習,在充滿愉悅氣氛的環境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態度設計
1.以情育情。教師需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教學活動中,學生才能在感受到情感的前提下,自發形成相應的情感體驗。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溝通關系,讓學生先行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從而更容易接受教師傳授的信息內容。如在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以和藹的態度悉心指導,輔助學生克服障礙,這樣學生便會對教師產生情感認同。此外,教師要在表現出的情緒中體現積極的意識,并使用多種溝通手段加強與學生的思想溝通,盡量全面地了解學生,如在課堂設計多種類型的游戲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從而發現自身的學習優勢,較好地完成學習目標。
2.以景育情。此類方式具體指教師有意識地創設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能夠隨之產生一定的情緒,并在情緒的作用下較好地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同時提高情商。當前由于受到母語的限制,在另一種語言的教學中往往無法形成較為優越的培養途徑。因此,教師可適當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在與生活相關或者在迎合情感傾向的情境中,主動接受并運用英語交際知識。此外,教師還可利用音頻、視頻等輔助素材為教學活動增添情境氛圍,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產生相應的情感,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增強英語教學的情感性,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情感教學的主要載體是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師可盡量以更為豐富的形式展現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教師可深度挖掘教學內容中帶有情感因素的部分,并將其適當放大,為英語教學增添情感因素,讓學生通過詞、句的運用來產生情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如教師在開展英語首次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產生良好的英語接受興趣,教師可先從學生自我介紹開始,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包括名字、年齡、以往的學習經歷、興趣特長等等,這樣學生在初次接觸英語時,便不會感到過于陌生。而在讓學生認識句子的主—系—表結構,并熟練使用Therebe句型時,可要求學生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對話,從情感和真實經歷出發,將句型熟練運用。這種鍛煉方式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情感意識,讓學生將情感與知識的學習相融合體驗,從而為學生開辟出一條新的知識獲取的途徑。學生的學習心態和表現出的狀態是決定最終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在此方面提高重視,主動關注并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并注意且有效利用情緒的影響作用,使之成為提升學習效果的最佳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