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6 10:55: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企業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作用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追溯了企業文化與現代企業發展的歷程,研究了企業文化與各管理環節的關系,探討了企業文化塑造與變革的思路。
關鍵詞: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管理
1 企業文化與現代企業發展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工業發展到以大機器和生產流水線為主要生產方式的階段,企業經營者主要關心的問題是生產效率和投入產出比,在這種條件下,泰勒的科學管理模式和韋伯的“科層制”的提出導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學管理實踐。但是,它們都是基于“理性經濟人”的假設,認為人的行為動機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經濟的報酬。科學管理理論對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當時的工業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霍桑實驗”使人們注意到組織中的人際關系、非正式群體等因素對組織效率的影響,開始關注包括自我實現在內的人的社會性需要,于是導致了一系列激勵理論的出現。這些理論強調人際關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會性為基礎,提出用“社會人”概念來代替“經濟人”的假設。20世紀五六十年代,系統論的應用和權變理論的發展導致了西方組織管理在20世紀70年代的“戰略熱”和“系統熱”,即重點由組織內部的管理轉向戰略管理,強調組織結構和系統的協調與適應能力。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日本企業的崛起,人們注意到了文化差異對企業管理的影響,進而發現了社會文化與組織管理的融合――企業文化,它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領導人用其在企業創業階段形成的價值觀和經營理論教育新成員,并在此過程中將全體員工的價值認同和行為方式整合成統一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動企業的長期發展。
2 企業文化與各管理環節的關系
2.1 企業文化與現場生產管理
生產現場的有效管理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環節,重視對企業操作層面的現場生產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體系中的根基。企業文化是自成立就已經存在的一種行為方式、工作氛圍及價值觀,只要有企業就肯定有企業文化,但企業文化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和劣勢企業文化之分。企業文化的好壞對于現場生產管理的高效性同樣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說企業的員工中對于生產管理的標準化操作規程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與內心認同,生產管理現場的局面不可能會是整潔而有序。反過來如果企業里存在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從生產員工新入職就進行專業崗前培訓與企業文化系統培訓,讓員工統一對企業遠景、使命、價值觀有所認識,了解自身崗位的重要性等,則無疑從根本上喚醒員工的企業主體意識,明確責權利的關系,同時也為有效導入5S等生產管理規范流程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企業文化與質量管理
質量是企業生存的基礎。現在的許多企業在企業文化當中對企業質量管理均有表述,另外,質量管理對于企業品牌的建樹、營銷管理的成敗、成本管理的控制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2.3 企業文化與成本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同行業之間競爭到最后關頭,無疑是形成了成本控制的競爭。因此許多生產性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特別重視以成本核算為基礎的企業管理體制的文化導向,從統一員工認識上花功夫,強調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激發員工愛企、愛崗的主人翁精神。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來彌補制度建設中的不足,從“要我節約”的被動式成本管制管理轉變為“我要節約”的主動型全員成本控制管理的良好管理氛圍。
2.4 企業文化與環境管理
環境是人們對于一家公司最直接、最容易觀察到的文化內容,建筑和辦公環境設計可以反映出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及其深層次的假設。此外,在建筑和環境的其它安排方面,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一家公司的文化,像體現員工福利待遇的員工餐廳、休息室、衛生間等的裝飾安排,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在人性化方面的基本想法。所以如有條件,公司在搬遷新辦公場所時就應考慮和企業文化理念相適合,在建筑和室內裝飾方面充分體現價值觀和基調,因為這些可以暗示文化所強調的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公司重視的是創新還是原則,工作中體現的是團隊還是個人,員工是平等的還是有級別區分。
3 企業文化塑造與變革的思路
3.1 分析內外因素,提煉企業核心價值觀
首先,根據企業性質,判斷企業文化的類型。像商場則可根據本身的經營特點提倡“顧客至上、一切為顧客服務”的價值觀;而工業企業可以從產品出發,樹立“向社會提供最優產品”的價值觀。其次,要考慮企業的成員及其構成。每一個人在進入企業成為企業一員以前,大都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個人的價值觀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相融、互補,或是互斥,這些關系錯綜復雜,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價值觀能否為每一個員工所接受。如果他們接受了企業的價值觀,就可能帶動一批員工,從而有利于促進企業價值觀為全體員工所接受的過程。再次,要考慮企業外部環境的影響。企業文化的內涵要反映出環境的復雜性和緊迫性所帶來的挑戰和壓力,對企業內部要保持較高的整合度,對外要有較強的適應性,通過對企業主導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改革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的轉變,使企業文化成為蘊藏和不斷孕育企業創新與企業發展的源泉,從而形成企業文化競爭力。
3.2 把握企業形象,選擇文化定位
第一層,理念文化定位。包含的要素一般有:企業的經營宗旨、價值觀、企業精神、社會責任感、經營哲學等深層次的無形因素,它是決定企業CI戰略價值的基礎。第二層,行為文化定位。主要包括兩大類活動所體現出來的文化內涵。一類是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活動,如生產組織、市場營銷等;另一類是非生產經營活動,如員工的教育培訓、文娛體育運動、社會公益活動等。第三層,形象文化定位。形象文化呈現一種表層文化的特征,它主要通過企業的建筑物、工廠環境、品牌商標、圖案標志、產品包裝等有形的物質表現出來。
3.3 加強培訓學習,讓員工接受新的企業文化
培訓是促使文化塑造與變革的一個重要策略,在文化變革的實施計劃安排就緒后,就要督促員工參與培訓、學習,讓全體員工接受培訓。通過專門培訓,讓員工知道什么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有什么作用,企業為何及如何實施文化塑造與變革,新的企業文化對員工有什么新的要求,認識企業現有文化狀態與目標文化的差距。還可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如廣播、閉路電視、標語、板報等大力宣傳企業的價值觀,使員工時刻都處于充滿企業價值觀的氛圍之中,通過耳濡目染融入企業文化。
3.4 領導身體力行,信守維護價值觀念
企業領導者的模范行動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對下屬成員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維護企業的共同價值觀,領導者本身就應是這種價值觀的化身。他們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向全體成員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念。首先,領導者要堅定信念。其次,要在每一項工作中體現這種價值觀。再次,領導者要注意下屬成員的感情溝通,重視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誠友好的態度對待下屬成員,就會取得他們信任。
3.5 建立激勵機制,鞏固強化企業文化
價值觀的形成是一種個性心理的累積過程,這不僅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給予不斷的強化。人們的合理的行為只有經過強化以肯定,這種行為才能再現,進而形成習慣穩定下來,從而使指導這種行為的價值觀念轉化為行為主體的價值觀念。因此,考評內容應是企業文化的具體化和形象化。員工晉升時,要考慮他是否與企業文化相融合,對于那些沒有好好工作,并難以和企業文化融合的人員,使其離開企業,讓員工明白企業在鼓勵什么,在反對什么。
3.6 選樹先進典型,大力宣傳企業楷模
成功的企業總是十分重視發現企業的楷模,宣傳企業楷模,鼓勵和提倡人們向英雄人物學習,使他們不僅為員工所熟悉和稱道,而且也為員工所效仿。在樹立先進的過程中,一是所確立的企業先進典型必須和企業文化價值保持一致性;二是肯定英雄的價值,必須通過多種渠道來進行,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先進人物進行肯定、宣傳,求得員工的一致認同;三是尤其要重視從普通員工中發現并樹立卓越不凡的先進人物;四是要注意經常地推出英雄形象。
3.7 創設特定情境,加深文化價值感受
一個內涵豐富、形象生動的場景給人留下的印象會極其深刻,對人心靈的震動也更大。因此,成功的企業無不刻意創設特定的情境,通過啟發員工對情境意義的領會,加深他們對于企業所強調的文化價值的感受。創設企業情境的做法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采取某些具有象征性和戲劇性的做法,明白無誤地告訴全體員工該怎么做,達到強化員工的意識、促使其行動的目的。如我國海爾電冰箱廠,在創建初期生產出了一批有質量缺陷但并不影響使用的電冰箱。廠長把全廠員工集合在廠區,親手把這些冰箱一臺臺砸爛、碾碎,換來的卻是全廠上下對質量空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海爾電冰箱廠也由此走向成功。其二是舉行禮儀和慶典活動,對企業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日本企業中,全體員工每天清晨都要在上崗前集體高誦廠訓、高唱廠歌,重復和強化企業和工作的宗旨、規范,使企業文化觀天長日久地植根在腦海中。
3.8 通過情感熏陶,使員工更加忠于企業
情感熏陶是指,通過多種形式直接影響員工的情感,從而影響員工的行為。通常,情感熏陶通過兩種方式來進行:一種是通過員工之間相互交往來交流感情。例如,日本企業的領導人常常對員工的生育、生日、婚禮、晉升進行祝賀,送賀卡、鮮花、蛋糕等;員工遇到生病、家中有人亡故、意外災害也會受到由衷的慰問。通過這些,員工在感情上把自己和企業放在一起,更加忠于企業。另一種做法是通過開展健康的業余文化活動,陶冶人們的性情、節操。日本企業常以柔道、插花、棒球等形式,引導人們的情趣,豐富人們的感情生活。國內企業也有較好的傳統,如書法、繪畫的交流,建立各種興趣的人組成的協會,舉行體育比賽、文藝匯演等都使員工的性情得到陶冶,而且文化活動本身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增進員工間相互了解的機會。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企業都形成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戰略發展的有效管理工具。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文化之間的競爭,企業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它已經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影響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與精神支柱,也是一種管理理念。企業文化又是企業管理中最模糊的領域,在企業員工的行為中凸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文化就是為達到管理目標而應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業文化能夠作為管理的一種手段。企業文化與企業的生存關系密切,企業文化的建設必然已經成為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一、 企業戰略制定受企業文化的影響
企業的價值觀不是一簇而就的,它是企業經過長期經營過程中總結而形成的共有價值觀,是代表著企業內外部資源的價值取向。企業經營行為的選擇就是依據企業價值觀而定的。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方針并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就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將企業的特色凸顯出來形成企業所有成員共同價值信念,并且它能夠促進企業制定出與眾不同的戰略。企業戰略的制定是建立在組織成員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信仰上,它是一種集體行為的過程,以組織成員的意愿為基礎,在特定文化的指導下,開展企業文化。總而言之,企業文化對企業戰略的制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代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地已經被企業文化所替代,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確保企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
二、企業文化對企業行為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無論是哪個企業,企業員工數量占企業人員總數量的比例較大,因此,在企業的整個運營過程中,企業員工行為是非常重要的。規范所有員工的行為有利于促進企業的順利運營,而要求員工能夠很好地遵守和貫徹企業的規章制度以及企業的經營戰略是規范所有員工的最主要準則。企業制度和企業戰略選擇如何才能作為一種價值理念存在于員工的思想中,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內在約束?這只需員工的價值理念能夠認可企業制度的安排和企業經營戰略的選擇。企業要想保證企業規章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最終的有效實施,企業員工必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內在約束。作為企業制度和企業經營戰略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企業文化,其必然從內在性的方向上對企業員工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成為規范企業員工行為的約束力。
三、企業文化對市場和產品的作用
(一)市場作用
市場受著某些特定的環境影響與供給的支配,如果企業的文化與市場不相融,甚至是沖突的,必然會使企業處于困難和危險的境地。例如,當一個企業服務定位于“產品領先者”的細分市場時,而這個市場的需求特征是“時尚”,那么其企業文化的內涵就應該體現出“創新”、“差異”、“個性”等。只有在這樣的企業文化的作用下,該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主導地位,從而獲得更多的細分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競爭從根本上是企業文化的競爭,只有企業文化與所處市場的主體文化相適應,相輔相成,才能取得主動權,如果企業文化與市場不相適應,則要對該文化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產品作用
企業產品的發展,實質就是文化質衍生的一個過程,其實就是文化系列化的過程。企業文化表現在產品上主要就是無產品發展,企業基本文化的產品就是“核心產品”。從這個意義說,產品即是文化,文化就是產品。企業應該在市場上打出自己的品牌,力創“品牌文化”,努力提高其產品的文化價值即“無形價值”。只有企業文化與產品相互協調,相互支持時,企業能力才能實現產品最優化。否則,互相沖突、互相制約、互相干擾、互相抵消,則企業能力勢必削弱,其效用一定大打折扣。
(三)團隊作用
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十分尊重人的感情。因此,在企業中釀造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和睦相處的氣氛,形成了一種團體意識。一個組織或者企業,沒有這種團隊意識,終究無法生存。這種企業文化使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之間形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共同的價值觀造就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從而整個企業上下一致,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的整體。這種團隊互相勉勵,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就能在市場競爭中應對自如,無往不勝。因為這種原因,企業的領導及管理者之間、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企業的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為了減少這些矛盾的發生,可以在員工之間開展“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爭當發展排頭兵”主題競賽活動,將企業文化和經營發展有機結合。具體包括“創建先進營銷團隊,爭做市場銷售狀元”、“創建青年文明崗、爭做服務標兵”、“創建先進網絡團隊,爭做建設維護先鋒”、“效率我當先,爭做綜合管理能手”和黨員“3G業務發展”主題競賽活動。將企業文化滲透的員工的工作中。總而言之,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就是借助于企業文化進行自我調節,自我化解,自我消融。企業與社會、企業與顧客、企業與國家之間有時也會存在某種不協調、不適應,而最好的辦法也只能利用企業文化進行調整。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是企業長青的根本,是企業管理的關鍵因素。企業文化作為一種高層次的現代管理方法,充分調動企業中的文化力量是企業文化的精髓,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動力。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相輔相成,企業管理需要企業文化來推動,而企業管理又能夠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的建設一定要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來進行制定,優秀的企業文化展示著企業成功的管理風格和良好的經營狀況,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郝冠軍, 出生年月:1975年11月,性別:男,籍貫:河北省安國市
摘要: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理論最核心的靈魂部分,越來越得到現代企業管理層的重視。企業文化的形成在公司機制中發揮的有形或無形的作用,國內外大型企業的企業文化早已形成一種本身的個性模式。而在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中良好的機制配合顯得十分重要,有利于企業文化的建立與發展,同時在企業中形成共同的文化現象,可以有效的促使企業能夠可持續經營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管理;作用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源泉,是企業良好運作的根本保證。企業文化在一個企業內部為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工作的態度和方式、行為的準則和道德標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響。隨著全球經濟飛速發展,企業競爭日益激烈,要想使企業得到可持續的良性發展,必須建立健全企業自身文化,并借助自己的企業文化理念推廣企業產品品牌,可見企業文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
一、企業建立企業文化的必要性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要想得到發展必須依靠地區經濟特色和當地百姓的消費觀,所以企業必須減少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方式理念,在現代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逐步深入,關于企業文化形成過程中的一些影響因素也逐漸豐富多樣。
1.共同的價值觀是基礎
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規定了企業的價值取向,使員工對事物的評判形成共識,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企業的領導和員工為著他們所認定的價值目標去行動。任何一種文化能夠在一個企業里得以存在和發展,必然得到了企業管理層的認同,即企業管理者的思想理念和廣大員工的價值觀相一致,所以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把企業的價值觀弘揚光大,起到示范的作用來塑造企業文化形象。
2.傳統文化的繼承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環境下,一個企業要想生存、發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然需要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在我國,歷史證明傳統文化貫穿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它是鑄造了過去、誕生了現在、孕育著未來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是企業文化步入現代企業組織的根基。由此可見,要重視企業的個性發展和特色文化建設,需在外來文化的基礎上保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二、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在一個企業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行為規范都是通過企業文化表現出來的。企業文化形成是通過企業的行為機制,將企業價值觀作為核心,最終衍生的一種外在的企業形象過程。它具有多層次、多載體的特征,企業文化是一種復合型文化。企業文化是在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維持企業生存、發展的精神財富,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企業文化在企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1.員工價值觀導向
在企業中,企業文化包括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目標指向,對企業員工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和導向作用,它能把每一位員工的價值觀引導在企業總體價值觀上來。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企業文化的宣導,使員工在行為和思想理念上有相應的準則。這樣,員工在企業中作為個體,才有可能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才智,有利于企業在人才方面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2.人性化管理
企業文化大大增強在企業管理中的藝術性和靈活性,打破了原來硬性的管理制度模式。原來的硬性管理模式主要以規章制度為指導,用制度來強制約束管理員工,而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使員工自覺的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人格化管理。
3.激勵員工
企業文化對企業員工的工作具有激勵性作用,由于企業文化注重人的因素,從尊重每一位員工出發,尊重企業員工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員工的共同價值觀作為衡量的標準,能從根本上最大限度的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員工樹立整體的企業價值觀念,從而打造高績效的組織團隊。
4.增強團隊意識
企業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想法。因此,在企業中構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結,并在團隊中每一個員工相互信任,共同生活在和平的氣氛中,形成一種團隊意識。如果企業或組織,存在沒有這種意識的團隊,則無法生存。企業文化使企業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具有共同價值觀、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理想,從而使整個企業從上至下,形成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在這個團隊中,全體員工互相鼓勵、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應對自如,使企業在百戰百勝中加快前進步伐。由于這個原因,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企業管理層和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有時候就會產生一些矛盾,用最好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就是通過運用企業文化的自我調節功能,進行自我消融。企業和社會,企業和消費者,企業和國家之間有時會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而最好的解決方式,也可以用企業文化進行調適。
三、企業文化對產品市場作用
1.市場的作用
市場是受到一定環境的影響和控制,如果企業的文化和市場沒有得到很好的融合,甚至出現沖突,必然會使企業處于難以發展和危險的境地。例如,當一個企業的服務定位在“主導產品“市場細分時,市場需求的特點是“時尚”,企業文化的內涵應充分體現出創新、個性、差異等競爭特點。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主導地位,以便獲得更多的細分市場。在某種意義上,市場競爭主要體現的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要與市場的主體文化相適應,互相融入,企業才有可能有計劃的取得主動權。如果企業文化與市場不能相適應,則企業必須進行相應的文化調整。
2.產品的作用
企業產品的開發,就是一個文化品質衍生一個過程,過程實際上就是文化系列化的過程。企業文化主要表現在產品是無形產品的開發,基本的文化產品是“核心產品”。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該產品是文化,文化即是產品。企業要在市場為自己建立品牌,打造“品牌文化”,必須努力提高產品的文化價值觀即“無形的價值”。只有企業文化和產品相協調,并相互支持時,企業才能實現產品的優化。否則,相互制約,相互沖突,相互影響,相互抵消,就會導致企業能力減弱,企業文化的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在這個時候,企業只有兩個的選擇,一是解決現有企業文化的缺陷,二是調整產品的功能和性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積累的一個過程,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要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實際經營活動中員工行為的精神主導力量,讓企業文化在企業真正落地,重組織、追求革新、有明確目標的建設有活力的企業文化,必須依靠公司各個部門溝通協調,以企業倡導的核心價值觀理念作為導向去開展各項工作,這樣才能讓企業在優秀的企業文化指導下,獲得長期的發展,成為一個真正優秀與成功的企業。
[摘要] 企業文化是文化和經濟相結合的產物,也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管理的客觀要求,是適應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科學管理思想,是管理科學思想的一次革命。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成長來說,是最持久的因素,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管理價值理念企業經營業績
一、企業文化的興起是現代企業管理發展的新里程
20世紀上中期,美國企業先后經歷了“泰勒式”管理模式和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指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提高,技術創新涌現,企業規模增大,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頭號經濟強國。但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大大削弱,而東方島國日本的經濟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本企業飛速崛起隨之與美國企業展開了一系列競爭,在汽車、鋼鐵、電子等行業美國受到很大挫折。在1980年,日本生產總值占了世界生產總值的8.6%,躍居世界經濟強國之列。美國人紛紛驚呼:“桃太郎”生吞了“山姆大叔”!
日本經濟的崛起,引起了美國人對文化的反思:是什么力量促日本經濟崛起。美國為了研究日本成功的奧秘,在20世紀80年代初,派出了由幾十位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管理學方面的專家組成的考察團,前往日本進行考察研究。 研究揭示,美國經濟增長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是美國的企業管理沒有日本好,美國傾向于戰略計劃、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等方面的硬件管理,缺乏對人的重視,因而管理僵化,阻礙了企業活力的發揮,而日本則強調其企業文化、企業精神。
美國終于認識到要重振經濟雄風,必須對其傳統的經濟文化和傳統管理方式進行深刻認真的調整,建立起真正具有美國精神的企業文化。于是,美國企業紛紛以日本企業文化為基礎,結合自身文化背景、經濟體制等因素來致力于調整本國的企業文化。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羅杰?史密斯在加利福尼亞州花15億美元,與日本豐田公司合資興辦丁“新聯合汽車制造公司”。在合作中,史密斯認識到:日本企業文化由于歷史和民族的原因,使員工們志同道合;而美國員工們富于創新、勇于競爭、傾向個性自由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企業內部由于意見不易趨于一致而導致了浪費,員工和管理層之間隔閡很深,合作不力。美國企業在實踐中意識到了要應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最關鍵的是要將日本人的合作精神與美國人富于想象、富于創新的能力結合起來,形成最佳的公司文化,在學習和掌握日本企業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的同時,學習“注重人性和需要”,形成自己的新型管理方式。
美國學者和企業家對日本企業文化研究、總結,并進行理論上的概括,使之成為可以指導美國企業管理改革的管理理論。其后,日本學者又從美國學者的研究出發,致力于企業文化研究,試圖從本國的企業文化實踐中提取理論。以后歐洲各國也紛紛致力于企業文化研究,使現代企業管理在全球開始了一個新的里程。
二、企業文化是現代管理科學思想的重要內容
企業文化理論從20世紀80年代被介紹到我國,但許多人對企業文化的認識較模糊,把企業文化狹隘地理解為企業的精神文化,認為企業文化不過是企業內部的文化娛樂活動。事實上,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思想,又稱公司文化、組織行為、組織文化和管理文化。對企業文化,國內外學者有各種不同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一是“五因素”說。美國的迪爾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是由五個因素組成的系統,其中,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和文化網絡是其四個必要的因素,企業環境則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另一最大的影響因素。二是兩種文化總和說。企業文化是企業中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三是群體意識說。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員工群體在長期的實踐中所形成的群體意識及行為方式。四是精神現象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運轉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包含企業最高目標、共同價值觀、作風和傳統習慣、行為規范、思維方式等在內的有機整體,是以物質為載體的各種精神現象,是企業的“意識形態”。五是“同心說”。“同心說”將企業文化的構成分為三個層面:精神文化層、制度文化層、物質文化層。企業精神層為企業的物質層和制度層提供思想基礎,制度層約束和規范精神層和物質層的建設,企業物質層為制度層和精神層提供物質基礎,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和載體。
但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到底是什么呢?我國學者魏杰總結指出: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即企業信奉和倡導并在實踐中真正實行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從形式上看是屬于思想范疇的概念。企業文化屬于人的思想范疇,是人的價值理念。管理企業首先依靠企業制度,制度失效了要靠文化約束。
企業文化從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是對企業的現實運行過程的反映。具體講,就是企業的制度安排,以及企業的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
企業文化從性質上看是屬于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既屬于企業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又屬于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從屬性上看是屬于企業性質的價值理念。文化可以說是與物質相對應的范疇,因而文化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企業文化則是屬于企業的價值理念,是企業的靈魂。
企業文化從作用上看是屬于規范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價值理念,是對企業真正發揮作用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行為以及員工行為起到非常好的規范作用。
概而言之,企業文化是在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管理思想和理論,它是在經驗主義管理、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管理的基礎上逐步產生的、最新的管理理論。在現代企業中,企業文化具體可以表現為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包括了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的內容,強調對員工普遍認同的價值觀的塑造,在企業內部塑造一種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注重集體凝聚力的培育和增強,發揮整體的文化優勢。
三、企業文化的強大力量
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成長來說,是最持久的因素,是企業精神和靈魂,成功的企業歸功于優秀的企業文化,失敗的企業首先表現為企業文化的失敗。因此,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本本田美國分公司靠優秀的企業文化而取勝的就是一個十分明顯的案例。在該公司只有高層管理者來自日本,其余職工都是美國人,但公司的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卻都超過了美國的同行。它成功的秘訣在哪里呢?美國《華爾街雜志》于1983年對該公司的經驗進行了報道:“本田公司美國分公司突出的做法是縮小工人和管理人員在地位上的差別,把工人當作群體的一分子。每個人,不論是工人還是管理人員,同樣都在公田的餐廳就餐,公司也沒有為高級職員專設的停車場。職工被稱作‘合伙人’。這就是說,本田公司美國分公司的成功,應歸功于高層管理者“重視人、尊重人、團結和依靠廣大職工群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日本本田汽車美國分公司是靠優秀的企業文化而致勝。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說:“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并無任何秘訣和不可與外人言傳的公式。不是理論,不是計劃,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業獲得成功。日本經理的最重要任務是發展與員工之間的健全關系,在公司內建立一種人員親如一家的感情,一種員工與經理共命運的感情。在日本,最有成就的公司是那些設法在全體員工(美國人稱之為工人、經理和股東)之間建立命運與共意識的公司。”
企業文化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研究發現,具有重視所有關鍵管理要素(消費者要素、股東要素、企業員工要素),重視各級管理人員的領導藝術的公司,其經營業績遠遠勝于那些沒有這些企業文化特征的公司。在較長的考察期中,前者總收入平均增長682%,后者則僅達166%;企業員工增長前者為282%,后者為36%;公司股票價格增長901%,而后者為74%;公司凈收入增長為756%,而后者僅為1%。
企業文化在下一個10年內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由于種種原因,經營業績不佳企業的企業文化對企業財經管理存在著負面作用。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這些企業文化會對企業采用必要的新型經營策略或經營戰術的行為產生抵觸。對企業豐潤的長期經濟業績存在負面作用的企業文化容易滋生蔓延,即便在那些匯集了許多通情達理、知識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那些鼓勵不良經營行為,阻礙企業進行合理經營策略轉變的企業文化容易在相當長的歲月里緩慢地、不知不覺地產生,常常是當企業正處于獲得較好經營業績的時候。這種企業文化一旦存在,就極難改變,但并不易為人所覺察,同時還因為它們表現在對現存企業內權力結構的維護。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關乎企業的興亡。一方面,它能激發人們自覺地創造性地從事經營活動,豐富企業物質財富。這是世界級績優公司首肯和一致的認識。他們可以以一種個性的組織文化去影響社會公眾,從而穩固和發展其顧客陣營;另外一方面,如果沒有優秀的組織文化便不會有卓越的企業,沒有文化滋潤的企業組織水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沒有文化基礎的企業大廈結構難以楔合穩固,終會經不住震動而一夜崩塌。
在文化的開發、培養、創造和利用上,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和千年一脈的文化繼承。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們應該正視企業文化的意義和作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人類先進文化,才能建立起自己優秀的企業文化,巧妙運用企業文化保障自己的組織個性鮮明,不斷創新,成為長壽企業。
企業文化,就是現代企業的科學化管理。這種管理理念的背景與效果以及解決問題的角度,又使它與所有關于人的問題學說聯系在一起。企業文化在我國特別是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深受企業的青睞。不僅受到政工人員的青睞,同時也受到了企業行政人員的歡迎。這是我國企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科學管理;形象文化
文化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同樣,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界的普遍現象。每個企業都存在著一定的“文化”,但企業之間又存在著文化的差異。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科學管理理念,雖然在概念上由外國人提出,但在我國傳統的企業管理中,無時不有。研究和探索企業文化建設,對于提升現代企業管理品位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生產力是企業的“硬件”,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軟件”同時體現“硬件”與“軟件”的組合因素。現代企業只要注重文化建設新理念,把握文化建設新特征,就贏得了科學管理的主動,就抓住了企業管理的根本。
1.企業文化標志著現代化科學管理的新趨勢
現代企業管理是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應用而生的。所謂現代企業管理,就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和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有計劃、有組織、有協調、有控制的管理,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企業管理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必然產物,也是企業文化形成的重要條件。迄今為止,世界企業管理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傳統的管理階段。這個階段是從18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它是在最原始、最野蠻的管理雛形上演變過來的,雖不完全采用皮鞭加棍棒的“管理”手段,但還不具有規范的管理方法。它是針對工廠(作坊)如何分工協作、如何保證生產、如何減少資本的損耗、如何賺取更多的利潤等問題進行管理。這種管理僅僅對生產、工資、成本進行管理,是粗放式的。直到后期才形成了靠資本家個人的經驗進行管理的管理方法。于是稱之為傳統的管理階段。第二,“科學管理”階段。這個階段是從20世紀初到40年代,它是從傳統管理模式上發展起來的。“科學管理”階段,著重強調生產作業程序的標準化,重點管理勞動生產的效率。它的特征是制度唯上,效率唯上,勞資矛盾比較突出,經濟效益忽高忽低。第三,現代管理階段。即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企業管理。現代管理突出經營決策,注重管理系統化,廣泛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實行“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二戰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經濟能獲得較快發展,現代化科學管理是極為重要的手段。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企業管理有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吸收了世界企業管理階段的精華,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形成獨特的中國企業文化——“現代科學管理”新理念。
企業管理滲透著先進文化理念。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是市場的主角,處處滲透著先進文化理念,處處體現著獨特的文化作用。這是現代企業管理中人本主義的特征。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人本方式,它是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的新理念和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現代企業,文化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它的內涵由原來共識的價值觀念、經營意識、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責任感,又增加了企業精神、競爭意識、團隊精神、法律保障、營銷信譽、榮譽感和忠誠度等內容。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管理價值觀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企業除了注重產品生產本身應有的經濟作用外,也注重了企業文化的發展。因為企業文化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同時也是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幾乎所有產品都深深地打上企業文化的烙印。品牌就是企業的標志,名品牌就是企業的生命,名品牌再加上企業信譽和職業道德,就會占領市場,就會使企業在激烈的營銷競爭中獲得領先地位。再次,科學的管理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同時需要有凝聚力的團隊精神作支撐,更需要有公正的法律作保障。這是現代化企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建設的新理念。
創建企業文化是現代化企業內在的要求。企業文化的創建是與人在企業中所處的地位分不開的。人是企業文化的主角,亦稱之為“人本主義”。但是企業最終目標是經濟效益,它必須通過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實現。要采取靈活有效的形式,使職工明確企業的奮斗目標,把個人利益和企業興衰融為一起;要通過科技文化教育,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要大力推廣和應用新科技成果,使產品更新換代;同時要研發科技項目,舍得投資,注重科技培訓,增加科技含量,推動企業發展。其內在要求:一是企業文化重在人“化”,通過“人”化,再表現“化”物,堅持以人為本,恪守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企業和社會作奉獻。二是企業文化是先進的文化,對宣示和帶動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企業文化以良好的企業形象與和諧的企業氛圍,影響著周圍環境,為匡正社會風氣帶好頭。四是企業文化為提高科技水平,增強企業實力奠定基礎。因此,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提高科技水平,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現代企業文化創建的基本內容和條件。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也是企業管理模式之一。這種管理模式,必須以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具體的組織實施計劃、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法律作保障。這種系統化的管理工程,其主要內容有:一是企業價值觀念提升。要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為導向的企業價值目標。要根據企業的性質、規模、類型、職工素質、經營特點、歷史沿革等因素,選擇適當的價值目標,并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注入新的內容。要以企業價值觀念為基礎,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和目標,特別是確立企業精神,包括廠(礦)歌、旗、徽、標等,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二是企業文明行為規范提升。就是要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企業內部的職責、權限、工作程序、工作守則、勞動紀律等管理制度,使本企業成員能夠自覺接受、認同和內化。要對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強化遵紀守法的養成教育,建立內部考核激勵機制,確保企業行為規范的執行和落實。三是現代企業形象提升。注重企業形象提升,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市場的競爭力。企業形象提升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有明確的企業形象策劃原則,包括整體性、長期性、創新性、真實性和服務性等等。要全面提高產品質量,明確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是塑造企業形象的重點。只要抓住這個關鍵,就能塑造良好的企業整體形象。四是企業文化環境提升。我國企業(國有、民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擁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其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環境條件。企業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科教等外部環境和企業生產條件、經營機制、職工心態、人際關系等內部環境。建設企業文化,固然需要有一個優化的社會環境和穩定的政治環境,但內部更需要有一個良好的人文和生產環境。同時美化生產和生活環境,同樣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現代企業文化創建的基本條件歸納為:企業必須是合法的、取得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穩定的政治環境和優化的社會環境,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文化,為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必要的依據和條件;現代企業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相互統一的、互為條件的;企業文化建設必須有可靠的、足夠的活動資金,否則就是空中樓閣或水中撈月;企業文化也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改革的深化而深化,還要注重企業的全部文化發展要素,從而使現代企業管理更加時代化、制度化和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