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2 10:22:4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地球科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要:本文從《地球科學概論》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環節出發對如何培養大學新生學地質的興趣進行了的探討。筆者認為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熱愛地學的情懷,調動學生學習地學的熱情,在興趣的驅動下掌握地質知識。
關鍵詞:《地球科學概論》;學習興趣;教學方法;實踐性教學環節
《地球科學概論》是地質工程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后續專業核心課程――礦物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學、地球物理學、煤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水文地質學等的基礎課程。因此,《地球科學概論》課程的教學好壞直接關系到地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劣。地學是七大基礎學科之一,其研究對象具有時空廣泛、地質作用異常復雜的特征,而且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因此在30多個學時的理論課程學習中,學生總反映課程內容多、學時少、知識點多、難于理解和掌握。針對這種現象,如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教學的重要任務。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指出:“學習的最大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發生興趣”,能夠有效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和熱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力爭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大學新生的學習興趣,指導他們正確認識地學,愛上地質行業。
一、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講好緒論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熱愛地學的情懷。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緒論是一門課的總綱。緒論對提升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信心和興趣有極大的影響,因此上好緒論課對教學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講授《地球科學概論》緒論時,首先告訴學生講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幫助他們應付考試,而是讓他們學會欣賞美麗的地球以及地學研究的方法。緒論主要講三個問題:(1)介紹本課程的性質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地學的特點以及后續所學課程,使同學們了解大學期間主要的專業課,從而對地質工程專業有個概括的認知;了解專業特點和就業方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通曉專業課的學習方法。(2)介紹學習地學的目的和意義。(3)介紹學習的方法。例如,在講授地學的研究意義時,著重介紹地學的理論和實際價值;宇宙、生命的起源以及演化等懸而未決的重大理論問題的最終解決有賴于地學的發展,地學在尋找、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中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作為七大自然學科地學的重要性。關于如何學好的問題,著重強調地學的實踐性,野外調查是研究地學的基礎。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注重野外調查,學會運用“將今論古”的思維方法。
2.充分利用電子教學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子教學課件可以把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融為一體用于課堂教學。《地球科學概論》是一門非常適合運用電子教學課件展示的課程,電子課件應減少文字敘述的內容,主要是標題、要點及重要內容的展示,講課時邊講邊演示,學生邊聽邊看,充分調動聽覺和視覺功能。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的電化教學條件,講到有關內容時,放映相關的動畫、視頻。例如,講“構造運動”時讓學生觀看《造山運動》等視頻;講“地球動力系統”時放映《大陸漂移》、《板塊運動》、《海底擴張》等動畫視頻。制作精良的電子課件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應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啟發式教學是指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行思考,從而善于使用自己的思維器官。《地球科學概論》中的許多地質作用,可以用“將今論古”的思維方式進行啟發式教學,因此為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通過提問啟發學生的地學思維。例如在講解風化作用與剝蝕作用前,先以典型的風化地貌,如風蝕蘑菇、石林、雅丹地貌等圖片提出問題,由此引出風化作用的概念、類型、影響因素等,這樣往往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收獲較好的教學效果。其他的地質作用,如沉積作用和成巖作用、巖漿作用和變質作用都可以應用這種啟發式教學。
4.引入地學未解之謎激發學生探索地學奧秘的動力,提高學習熱情。地學中有許多未解之謎,在授課中講到相關章節時適當介紹,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學生學習地學的興趣和熱愛地學的情懷。如講到地球起源時介紹宇宙起源之謎、生命起源之謎;講到地質年代生物進化時引入恐龍滅絕之謎;講到海底擴張學說時引入地磁倒轉之謎;講授地震作用時引入南北兩極很少發生地震之謎;等等。
5.把人文精神融入地學教育之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地學教育的任務在于育人,教學中要善于挖掘課本中的人文精神。如在學習地球動力系統時,把魏格納的探索精神和他對地質學的偉大貢獻貫穿在大陸漂移的講解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對科學的執著追求精神;又如在學習侵蝕作用曲流河的形成時,告訴學生每個人的人生就像彎曲的河流,曲折是常態,教育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敗,永不氣餒。
6.根據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兜厍蚩茖W概論》內容多、課時少,各章節之間邏輯關系較弱,授課方式必須根據內容進行調整,采用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如何記憶地質年代表時,把地質年代表用通俗聯想的語言串起來,如寒冷的冬季(寒武紀)、冷的縮成圈(奧陶紀)、被志留(志留紀)人家就起、主人端出泥盆(泥盆紀)、加上石炭(石炭紀)、疊了一層(二疊紀)又疊一層(三疊紀)、烤了豬玀(侏羅紀)、又烤白面饅頭(白堊紀)、吃飽喝足后如沐春風(第三紀)、重獲新生(第四紀),這樣的記憶方法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完成。
二、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
《地球科學概論》的實踐環節包括兩部分:一是室內實驗課,二是野外教學實習。
1.上好室內實驗課。結合《地球科學概論》課程的授課環節,統籌安排室內實驗課,實驗課內容須與講課內容相銜接、緊扣,這樣安排可以起到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使學生加深理論知識的鞏固。同時,可使學生學習不枯燥,如上“礦物”實驗課是在上完地殼的物質組成課后馬上進行礦物、巖石的標本觀察、描述。還可以安排學生參觀學院的地質標本陳列室,對于陳列室里上千種豐富多彩的礦物和巖石標本,重點介紹一些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標本,比如瑪瑙、水晶等的成因和產地,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2.加強野外教學實習?!兜厍蚩茖W概論》有一周的野外認識實習,這次實習是學生接觸的第一次地質實踐活動,主要任務是通過實地考察地質和地貌特點,使學生對地質作用的產生原因、形成過程、基本特點及其一般規律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初步掌握地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引領學生入門地質學行業,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地學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地質實習是非常艱苦的,如果學生在第一次實習中只有艱辛的體驗,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打擊學生學地學的熱情,因此實習地的選擇非常重要,盡可能選擇地質現象豐富的路線,還要考慮選擇景色秀美的地方作為《地球科學概論》認識實習地點,讓初次接觸地學的大學新生學會用專業的眼光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沖淡實習的艱辛,提高實習的興趣。我們一般把《地球科學概論》實習地點安排在包頭市昆都侖水庫,在具有豐富的地質現象的風景區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對實習地的風土人情、歷史地理進行提前備課,把地質現象與人文、風俗、經濟發展聯系起來介紹。這些都會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從而也增強其對地學的興趣。
總之,地質工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是一項艱巨而超前的任務,我們在培養地質人才過程中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確引導剛剛入學的新生對地學的興趣,因為興趣關系到培養人才的成敗。培養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把個人的興趣同祖國的需要聯系在一起,樹立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和主人翁意識,這樣的興趣才能持久,才有巨大的生命力。
【摘要】本文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為例分析和總結了該院地球科學教育發展的特點。通過深入的分析,我們了解到該院地學教育的發展體現了研究性、交叉性、互動性和系統性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嘗試對我國高等地質教育改革提出建議。
【關鍵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地球科學教育發展
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及地球科學學院概況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以下簡稱ANU)于1946年由澳大利亞政府創建。該校擁有教職員工3600多人,學生13500多人,學生以研究生為主,本科生較少。ANU是一所在教學和研究方面均卓有成效的世界一流大學。在整個發展過程中,ANU始終以研究為主,同時又不忽視大學的教學工作。教學及研究水平獲得了國際認可,享有很好的聲譽,曾兩度被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委員會評議為第一等級大學。全校有大小圖書館10個,藏書量超過100萬冊,為本校師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ANU地球科學學院是前地球科學系和海洋科學學院與2008年1月合并形成,該院主要以培養研究生為主,同時培養少量的本科生。ANU地球科學被評為澳大利亞國內大學同類學科中最優秀的學科,在世界同類學科中排名前十。地學院在物理、化學、材料性能和地球環境研究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該院地球科學研究主要涉及四個研究領域:地球化學、地球環境、地球材料與工藝和地球物理學。該院在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中貫徹學?!鞍l現”的文化,并且滲透到所從事的一切活動中,從而使該院在教學和科研中不斷有新的突破。
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地球科學教育發展特點
致力于建立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中一流頂尖大學,ANU地球科學教育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體現了以下獨特的特點:
1.廣泛的地學研究視角
ANU地球科學研究的根本問題是解決地球的形成、演化、目前的性質和在太陽系中的地位。強調在全球范圍的視角下進行研究和教學,同時就具有全球意義的問題提供一個獨特的南半球的觀點。另外,地球科學學院還負責從全球的角度來研究澳大利亞大陸及其周邊海洋的歷史、地理和獨特的環境條件。
2.獨特而優越的研究條件
學校為研究提供了大量設施,包括核磁共振觀察儀、高清晰度顯微鏡、多功能望遠鏡。同時,它還在堪培拉的Mt Stromlo和新南威士州的Siding Spring設置了觀察中心。學校擁有大量的現代化設施,其中包括設備優良的演講廳和實驗室,全澳洲大學中最先進、容量最大的超級計算機設備。作為主要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研究領域,ANU的天文臺分布范圍從喜馬拉雅山到南極洲,涵蓋了地殼最古老和最干旱的部分,包括三個主要的海洋,從熱帶到極地的氣候體驗。
3.系統性和交叉性的研究課題
ANU地球科學還研究商業和社會的發展對地球的影響,如自然資源的形成、景觀和環境的變化和演變。該領域是國家研究中心的優先項目,主要研究我們居住的地球如何形成、澳大利亞的自然資源、居住在澳大利亞的人類的過去和現在對環境和景觀的影響,關注未來全球變化的可能性。隨著人口和經濟持續增長,人類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不斷增加,社會對地球科學人才的需求將日益增加,要求其提供知識豐富、信息靈通的畢業生。
4.各系統平衡性的研究
為了使研究更加全面、系統,2008年1月地球科學系和海洋科學學院合并形成了現在的地球科學學院。過去幾年研究關注的重點是“固體地球”,目前注重“固體地球”和“海洋與環境”之間研究的平衡。研究也關注地表的變化過程,景觀和氣候變化。自從原地球系的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和環境地球化學以及原海洋科學學院的古海洋學的引進,通過對現有工作人員、化學海洋學、海洋碳循環等研究課題的不斷整合,研究領域不斷擴大,研究更加具有系統性和平衡性。
5.影響較大的地球科學研究
ANU的地球科學計劃在世界綜合性大學同類計劃中是一致公認的前十名大學之一,它出版刊物的影響在澳大利亞全國大學出版刊物中名列前茅。該院物理、化學和地球材料特性研究以及環境條件和氣候變化研究在澳大利亞首屈一指。由于澳大利亞獨特的地理位置,該國環境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和土地過度利用,國家對自然資源嚴重依賴,以及澳大利亞作為該地區最發達國家,ANU必須通過在地球科學教學和研究的領先項目為國家做出貢獻。該院將致力于保持其在該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將資源轉移到日益重要的新的地球科學領域并表現出靈活性。
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地學院學生培養特點
ANU地學院允許學生同時選修多個學位課程,這形成了ANU與其它學校不同的特色。因為地球科學是一個綜合性領域,需要廣博的學科知識。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獲得技能,并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全球公民而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該院要求學生在第一學年至少選修一門選修課程。此外還要求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修一些針對性的課程。該院把基礎知識延伸到專業的職業化教育中,復合學位的選擇和靈活的課程設計使學生的學習能跨越基礎和專業的各領域,讓學生探索出有效的學習方法。強調團隊合作和跨學科研究是該院在地學研究領域能不斷有所發現和創新的關鍵。
1.本科生教育培養特點
(1)強調學科的綜合性和交叉性,培養學生科學意識。本科生除了要學好專業基礎知識課程外,還要廣泛涉獵其它學科知識,此外還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修一門針對性的課程。該院要求每位本科生在第一學期至少選修一門以上的選修課程。學院從新生入學就對其進行科學知識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
(2)進行鼓勵教育,樹立學生信心。本科學生在其接觸地球科學的最初階段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學院這時會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給他們信心,發揮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該院還同國際社會的學者合作,探索并解決澳大利亞和世界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術環境,鼓勵學生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在會議上發言提問。由于一直被鼓勵獲取更多的知識,該院的學生培養了信心和能力,這樣在以后的學術和專業生涯中,他們可以對自身所遇到的一切問題進行解答。
(3)強調基礎知識學習和實踐鍛煉相結合。除了基礎課程學習之外,教師會指導學生參加一些簡單的實踐活動,創造野外實習或實驗的機會,促進師生之間建立起團隊意識和互動關系。目前,ANU地球科學學院經常在夏季暑假期間對學生開展短途野外實習、對研究和職業生涯進行指導、外出郊游遠足、進行簡單的野外觀察和樣本采集等豐富的活動。
(4)加強教師指導,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本科生在開學之初就有固定的教員帶領,指導學生學習和研究。由于獲得了學校和國家更多的資助,該院還計劃和其它院系合作,引進更多的其它學科的優秀教師和研究人員,一方面減輕了每位教師所承擔的教學任務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科研中去;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從來自于與地球科學相關的更多專業或研究方向的老師那里獲得新信息、拓寬知識范圍、啟發新思路。
2.研究生教育培養特點
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地球科學研究院,ANU地球科學學院實施以培養研究生為主的教育發展戰略:創建以學生培養為中心的地球科學專業、引進更多優秀的教職人員尤其是那些能夠有效實踐該院發展目標的優秀人才,進一步拓寬和深化研究團隊的研究領域,逐步建立有著良好科研氛圍的機制。
(1)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個性化培養教育模式。充分圍繞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個性化的教學是該院教學活動的一個特色。該院發展戰略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創造一個最大程度上以學生為中心的地球科學院系。
(2)貫徹“發現”理念,促進學生探索創新。該院秉承學校“發現”的文化和“重要的是發現事物的本質”的校訓,在教學和科研中要求學生不斷去發現新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質,并且滲透到一切教育和科研活動中,使“發現”的理念深入人心,培養學生對于他們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深入的廣泛的新的理解。
(3)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學科知識。該院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全面的學科知識,因為地球科學研究是一個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綜合性研究領域,它要求研究者具備廣博精深的系統知識。為此,該院和其它學院合作,廣泛引進不同學科和專業人才,不斷探索擴大研究領域,師生可以在其專業和職業范圍里研究學習,也可以跨越專業和職業的范圍去工作,因此能使該院在研究和教學領域不斷有所發現和創新。
(4)注重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該院強調本院教授、研究人員和專職學生事務管理者要從研究生資金資助、就業指導到未來學術生涯規劃等給學生以全程指導,要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將學習、工作和職業規劃很好地結合起來。
四、對我國地球科學教育發展的啟示
1.積極吸收優秀人才,加強對外交流。
澳大利亞由于本國人口較少,積極吸收世界各國外來人口,因此留學生比例較大。ANU地球科學學院每年也招收大量的外國留學生,在本國學生和外國學生如何培養上,該院采取了靈活的培養模式。在入學時間、學制、入學申請和課程的學習上都有不同的靈活方式。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范圍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廣,高等教育的對外交流也逐步加深。外國專家、學者、海外學生來我國交流、學習也逐漸增多。因此我國高等地質教育應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諸如培養模式、學制、入學方式等方面可以借鑒ANU地學院的經驗。
2.以“發現”為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方式。
ANU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不斷向學生貫徹“發現”的理念,使這一理念深入人心,鼓勵學生不斷去探索新事物,發現新問題,這是該院在研究流域能不斷創新的關鍵。該院充分考慮到每位研究生的不同特點,根據本人實際情況制定培養方案,這樣能充分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我國高等地質教育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應避免“一刀切”的現象,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特點,積極鼓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加強學科間的交流,建立系統綜合的學科知識體系。
ANU地學院在發展的過程中非常注意和其它領域的專家、學科相結合,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領域,用新的視角去研究課題。允許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學校選修課程,鼓勵不同領域的專家到該院交流、任教,這是其在地學研究領域一直能居于領跑者地位的關鍵。對我國高等地質教育來說,“各領域如地質學、地理學、大氣科學等傳統學科領域因囿于專業面過窄等原因無法適應當代地球科學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鑒ANU地學院的經驗,加強不同學科、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加強與國內外高校之間的合作,開闊視野,擴大研究領域,提高我國地學教育和科研水平。
4.積極鼓勵參與各種研究活動,提高學生科學研究能力。
ANU地球科學學院要求每位研究生除了專業課學習之外,主要跟從導師從事研究工作和野外實踐活動。同時,該院積極為研究生創造各種國內、國際的學術交流、研討會議,鼓勵學生在會議上發言、提問。校內外各種團體之間也定期開展交流活動。這種活躍的學術培養模式可以為我們所借鑒。我國有關地球科學教育的高校和專業研究機構間應建立更為緊密的學術和教學合作關系,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使學生能不斷接觸到該學科領域的不同觀點,掌握該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新的理論及研究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促進我國地學研究發展。
五、結 語
ANU地球科學學院專業的發展規劃是基于澳大利亞本國或者說發達國家地球科學研究近年來的發展和變化趨勢而制定的。該院一直把實現在地球科學領域世界級頂尖一流學科作為其發展的方向,隨著近年來不斷發展,該院地球科學領域研究在世界的影響不斷加強,基本上實現了該院的目標。如何對未來中國高等地質教育做出科學的定位,就要求我們將中國地球科學的未來立足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世界政治、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趨勢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如何從外部的國家產業和基礎科學發展的制度層面,從高等教育發展的制度層面,從地球科學自身發展的層面等多角度綜合分析、協調一致”,并積極借鑒ANU地學院及西方發達國家高等地質教育的經驗和教訓,促進我國地質教育協調發展。
摘要:地球科學研究地球的歷史。通過對地球內部物質成分、巖層的結構和構造以及埋藏在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等的研究,科學家推斷出了地球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各地質歷史時期的古地理環境和構造運動,生命的起源與演化過程等。這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了解,同時幫助我們預測地球今后的發展變化趨勢。
關鍵詞:地球科學 地質 構造
一、概述
地球科學與能源、資源、環境、氣候、地質災害的預測與防治等學科是緊密相連,而這些學科都是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地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科學就是要發現并有效的利用這個物質基礎,更好的為人類的發展服務。地球上已探明的各種礦產資源與能源儲量相當豐富,但在合理開采利用方面還做得很不夠,過度開采,破壞環境等問題非常突出。為了人類長遠的發展,在合理利用地球現有能源和資源的同時還應積極開發新型可再生能源,同時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1世紀以來,國內外關于自然災害和地質災害問題的研究越來越重視,特別是重大突發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研究成為目前的熱點領域,在地質災害預測預報、監測預警、風險評估、災害防治和應急救災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和演化趨勢與巖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氣圈、人類甚至宇宙密不可分,構成了地質災害系統,它是一個具有眾多因素且規模巨大多層次結構、多子系統、多重時間標度、多種控制參量和多樣的作用過程,這就決定其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非線性的、開放的災害系統,同時也是具有不確定性和社會經濟性等特征的復雜系統。因此,要重視對災害發生機理及其區域性規律的認識, 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如GIS 技術等。我國地質災害研究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使我國地質災害研究向著法制化、科學化方向前進。
二、構造地質學在地質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構造地質學是地質學分支學科之一,主要研究組成巖石圈的各種地質體的構造現象、組合型式及其形成和發育規律。一般根據其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的差異,將構造地質學區分為狹義構造地質學和廣義構造地質學。前者主要是對小區域或中、小尺度地質體的各種構造變形、變位現象,如褶皺、斷裂、面理、線理等構造現象進行識別、描述和成因分析。具體研究內容包括:各種構造的幾何學形態、產狀、規模、組合及其空間關系和發展過程;各種構造的發生條件和形成機制;并進而探討產生這些構造的構造運動方向、方式、強度和動力學過程。而廣義構造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大到巖石圈的結構及地殼的巨大單元,如巖石圈板塊、大陸和大洋、山脈和盆地等的形成和發展;小到巖石內部組構的細微變化,乃至礦物晶格位錯,幾乎涉及從10-8-108cm不同空間尺度的構造現象。
構造與氣候及地表過程的相互作用。關鍵的問題有:①構造與剝蝕-沉積的關系;②構造地貌和氣候的相互作用;③如何從地貌與沉積中定量分離氣候與構造信息;④氣候與構造耦合的時間尺度、耦合的門限值;⑤不同時間尺度內的地貌動態定量重建。
構造地質學新理論和新技術方法在礦產資源、工程建設、自然災害的預測預報,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應用繼續取得進展,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其他學科的推動作用更加明顯。在“十一五期間實施的“全國媒體資源潛力評價”項目中,以板塊構造和地球動力學為指導,深入開展構造控煤作用的研究。合大地構造單元和賦煤單元特征,劃分了全國賦煤構造單元;建立了控煤構造樣式分類系統,對找煤預測和煤炭資源開發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三、 地球科學發展方向
今后,地球科學還將有很大的發展。關于地球科學的發展方向,溫總理將其概括為六點:“第一,地球、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如果再大一點,還應該包括天體。第二,地質構造,特別是板塊運動給地殼帶來的變化。第三,礦產資源和能源,尤其要重視新的實踐與理論。地質科學要同經濟、社會、環境緊密結合,主要表現在合理開發、利用、保護和節約資源,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有兩件事情可能大家注意到了:一是我國地質工作者最近在內蒙古煤田勘探中發現鈾礦與煤共生。煤層里經常含有鈾、釷、鍺、鎵、銦這類稀有和放射性元素,但是煤層中的大型鈾礦還很少發現。二是頁巖氣的發現和開發。應該說我們在這方面起步晚了一點,在開發實踐上落后了一些。有人說,頁巖氣的開發與利用可能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美國頁巖氣開采已經到了實用地步。一些天然氣很豐富的國家由此感到憂慮。我們國家具備頁巖氣的儲存和開發條件,但是它的開采技術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管道輸送的要求是很高的。在礦產和能源開發利用的理論和實踐上,不要局限于書本,而要不斷地探索新的實踐和理論。第四,地質災害與防治。這已經成為涉及人民利益的重大問題。從汶川大地震到舟曲泥石流,無一不與地質災害有關。但是有效的預報、預防和治理,我們還差很多。在指揮汶川地震搶險的過程中,我對此深有體會。在舟曲發生泥石流以后,我又認識到,從甘肅到四川直至云南,這一帶由于地質構造等原因造成巖石的崩塌,再加上多年的沖積物堆積,有許多沖溝都有突發泥石流的危險,必須提早預報、提早防治。第五,現代科學在地質學的應用。從大的方面講,地質學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的結合,地質勘查工作運用遙感、測試、鉆探、掘進等技術手段?,F在看來不夠了,它要涉及天體、地球、環境、生物的變化和相互作用以及信息、航天、海洋、生命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第六,地質科學要開發新的領域。過去講微觀,小到原子、分子,現在不夠了,要研究粒子。過去講宏觀是由地殼到地球深部,現在也不夠了,宏觀要研究天體,大到宇宙。過去講古生物只研究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現在還要研究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人、環境、地球、天體構成一個整體。因此,地質學專業要開一些新的學科,比如氣候學,特別是古氣候學?!?隨著時代的進步,地球科學將逐漸趨于完善。彼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類文明在地球上開出燦爛的花朵。
摘要:《地球科學概論》是地質學基礎教育的一門啟蒙課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學生對地球科學有一個概略、全面的了解,起著構筑專業知識結構基本框架的作用。根據《地球科學概論》的課程特色和所學專業特點,探討多種方式開展教學,加強學生對學科的感性認識,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基本地質認知和地質思維,搭建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框架。
關鍵詞:地球科學概論;選修課;教學思考
《地球科學概論》是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的一門跨專業選修課。該課程以傳播地球科學基礎理論知識為主,是地球科學教學體系中的先導性課程,起著構筑專業知識結構基本框架的作用。地球科學是涵蓋地質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大氣科學、環境科學等的集成基本科學。近年來,人們已經認識到地球是一個具有復雜的、交互影響的、動態的、開放的、非線性系統。因此,在教學中應偏重于整體、綜合與創新的地球系統科學概念,從地球系統科學的大思路出發,強調地球系統的綜合研究。針對環境工程專業,還應注重加強大氣科學、環境地質學、可持續發展理論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同時,要結合各個基礎學科門類的最新研究進展,突出地球科學基本問題,涵蓋地球歷史、地球系統、地質資源和環境為主題的教學體系。雖然該課程開設時間較長,但因課程涉及面廣,在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專業之間,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有較大差異。教學內容的構建與組織、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演進,均因學生專業層次和老師的認識不同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如何緊跟專業與學科發展的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使課程教學既能反應該門課程應有的學科內涵,又能在短時間內讓學生達到應有的培養目標,是地球科學概論教學中應時刻關注的問題。
一、課程教學思想的轉變
《地球科學概論》是環境工程專業學生接觸到的最早的一門地質基本課程,是在原來《普通地質學》、《基礎地質學》等課程基礎上順應地球系統科學發展而來的。其課程內容雖然是以傳統的《普通地質學》為基礎,但增添了諸如行星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和資源與環境等相關內容,是從更廣闊的視野來闡明地質學問題,對非地質專業學生起到地質學科啟蒙與專業知識體系搭建的作用。該門課程可以看作是地質學的一個大“緒論”,學科定位是一門地學素質教育課程。雖然教學對象并不是地質專業的學生,但并不意味著非地質專業的學生不需要學習地質專業方面的知識。對于環境工程專業來說,其培養目標涉及到與地質學相關知識的許多問題,諸如減輕自然的人為災害、水源凈化、大氣演變、有毒及放射性礦物處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礦區沉陷治理、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等。課程內容可以為保持生態環境、控制環境污染和可持續發展等提供地球科學知識與服務。因此,該課程教學的重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地球科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球觀,形成人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素質,最終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和知識框架搭建打下基礎。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家對地球的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形成了各門專業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但科學家們漸漸認識到要從整體論的觀點出發,研究地球及其內部的各個子系統,即各圈層內部以及各圈層之間的運動變化的全過程、形成機制以及可能發生的變化趨勢。而過去地球科學內各分支學科只注重研究各子系統的內部,及其在特定時間內的結構與作用過程。從整體論的觀點出發來研究地球系統科學是一種更廣闊、更全面的地球觀。因此,現有教學應體現現有科學進步對地球科學的觀念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對地球內部各個系統的認識,還要體現在對地球系統的整體認識、科學技術的應用與地學思維的認識、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及人與地球協調發展的認識等方面。
二、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與取舍
《地球科學概論》與《普通地質學》區別不大,后者主要闡述的是地球的各種地質作用以及各種地質作用的產物,是相對較純的地質學內容;前者則是在后者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形成的,不僅包含了《普通地質學》的內容,還拓展到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內容。學科間的跨度交叉與滲透,要求教學內容更要反應地球科學的進展,拓寬與人有關的地球科學內容,才能更及時有效地反映課程內涵,傳遞知識。但地球科學的范圍太廣了,而學時是有限的。因此,作為一門環境工程專業的跨專業選修課程,其學科定位是一門地質學的素質教育選修課程,教學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授地球科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構筑專業知識結構的基本框架,建立正確的地球觀。因此,在傳授地球科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應著重傳授地球圈層的相互作用、地球科學的系統性。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地球系統的地質作用過程、不同圈層之間的相互作用,還可以正確論證地球科學與人類生產與生活、社會需求與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并且讓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到地球科學在尋找、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自然環境,預報和減輕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實用價值和實際意義,以及掌握如何運用地球科學的手段與思維解決、減輕人類面臨的環境、災害和資源等重大問題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根據專業課程定位、結構授課對象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本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在緒論部分,應著重介紹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意義,展示地球科學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與環境科學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在課程后續章節講授過程中,應在保留經典知識的同時,兼顧地質學科的發展前沿與動向,不斷對相應內容進行更新和深化,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更新學生的知識體系。作為環境工程專業的選修課程,《地球科學概論》理論教學一般安排3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講授緒論,主要有地球科學的發展、研究內容和方法、意義及其與環境科學的聯系等內容;第二部分講地球起源與演化和物質組成,主要有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與其所處環境的起源與演化、如何知道地球的過去、地球的物質組成等內容;第三部分講地球的內外圈層,主要有地球的外部圈層、地球的內部圈層、內外圈層的相互作用、內部圈層相互作用及物質轉化與機制等內容;第四部分講地球系統科學和資源環境問題,主要有新地球觀、地球系統科學、人與資源、維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等內容。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學效果,各章開始講解之前,均以提要的形式對本章授課內容進行興趣引入,并將章節重難點提前告知。各章結束后,針對章節內容部署有思考題和聯系題。為了引導和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各章后還提供了可以進一步閱讀的書目,為學生進一步拓展、擴充知識范圍與深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供了基礎。結合課間課余時間與學生展開討論和互動性教學,使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更能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在有限的學時中,面對地球科學大量的知識內容,如果講授內容面面俱到,學生反而會感到龐雜和難以接受,學著吃力,興趣也會下降。因此,教學內容設置還在涵蓋課程主體內容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接合近年來學科內的進展,并將環境惡化、環境災害、資源短缺等與環境工程專業有關的環境問題結合起來講述,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的選擇
據了解,不少學生選這門課不是因為認識到學習地球科學的作用與意義,而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學分與選課任務。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該門課程并非自己所學專業的主體課程,存在學與不學一個樣、少學與多學一個樣的懈怠心理,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學習目的不清、興趣不高、甚至逃課等現象。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將“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貫穿于教學課堂之中,讓學生們盡量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本門課程的重要作用,努力調動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引導式、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把授課內容做成形象、直觀的教學課件,讓學生更易于理解知識點,有助于其對授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達到更好的授課效果。課件制作要突出生動、明晰、條理性強的特點,并多插入形象的圖版以豐富內容,呈現出高質量的教學課件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利用多媒體的同時,要注意與傳統板書結合,通過適當板書、適當提問、問題引導,在課堂上達到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講課避免照本宣科,更應結合實際,對重點、難點要做到深入淺出。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起點,鼓勵學生積極發問、主動參與,以延伸性思維為主要目標,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對案例提供的客觀事實現象,用所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見解或觀點。然后,老師再進行逐一解答,并給出正確的分析研究結果,教給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鞏固與理解。這種教學方式與“填鴨式”的學習相比,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增加。
摘要:地球科學概論是高等學校地學類學生最早接觸到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肩負著地質學啟蒙教育的使命,在教學過程中更應體現素質教育、地學思維模式、專業興趣和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合作和吃苦耐勞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地球科學概論;素質教育;地學思維模式;啟蒙教育
進入21世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加劇以及全球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帶來人口迅速膨脹,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不斷加大,巨災發生頻率和造成的損失呈明顯上升趨勢。
聯合國機構“國際減災戰略”2010年1月在日內瓦全球自然災害最新統計報告指出,1990―1999年,全球平均每年發生258起自然災害,平均每年造成4.3萬人死亡。2000―2009年,全球共發生3852起自然災害,直接導致超過78萬人死亡,近20億人受到影響,經濟損失高達9600億美元。其中,亞洲遭受自然災害的打擊最嚴重,死傷人數約占全球總數的85%。正因如此,地球科學知識已成為當代教育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綜合性大學開始嘗試對所有理工專業或與地學相關專業的大學本科生開設《地球科學概論》或《普通地質學》課程,將地球科學知識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其用意在于激勵每位新世紀的學子認識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資源、愛護生存環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筆者在高校從事地質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深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比較重?,F就《地球科學概論》課程中教學的注意事項談點體會,供地學界同仁討論。
一、《地球科學概論》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
早期的老教授(萬天豐,2006)就已經談到了地球科學概論是素質教育,而不是應試教育?!兜厍蚩茖W概論》這門課在講授的時候要更多的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合理開發和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科學管理和保護地球系統(包括人類自身生存的環境)。為什么現在會有高頻率的厄爾尼諾現象、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呢?這些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平常的生活影響了地球的環境。因此通過這門課的教與學的過程,使剛進校大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地球、善待地球?!?0后”的大學生生活在不缺衣、不少食的時代,對于節約自然資源、環保、低碳生活意識不到,而有的是相互的攀比,奢侈浪費。如何幫助這一代學生提高綜合素質,需要我們更多的在上地球科學概論中加強引導,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貫穿的思想。
二、《地球科學概論》擔負著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
《地球科學概論》作為高校地學類學生接觸到的最早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啟蒙教育課程,而不是分支學科,地球科學概論僅僅是地質學的一個大“緒論”,是幫助學生從外行走向內行的第一步。其主要內容包括地球的基本知識、內、外動力作用、地質學的發展與演化等(汪新文,1999),涉及地學的方方面面,學科多、涵蓋面廣,是將學生引入地學專業殿堂的奠基課程。啟蒙教育最大的特點是培養學生對專業方向的學習興趣。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促進學生創新性學習的自主性,成為代課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第一,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上先設懸念,學生一起討論形成原因,然后講解;增加互動性,挖掘學生的想象力。
第二,以故事的形式講科學道理,將一些科普知識貫穿在里面,講一些地質現象,如飛來峰怎么回事?玄武巖的柱狀節理,魔鬼城和月牙泉等一些旅游景觀石怎么形成的?為什么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放映一些光盤、錄像。例如,講外動力地質作用時,讓同學們觀看地下溶洞、石林、浩瀚的海洋和冰川;講內動力地質作用時,讓同學們觀看火山、地震;講地質災害時,就放映滑坡和泥石流;講到環境地質時,就放映桂林山水,讓同學們去領略桂林山水的神韻,認識桂林山水的靈山秀水。通過影像,讓同學們懂得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以實踐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利用校外實踐安排學生認識學校周邊的地層剖面,在現場教學巖性識別、層理構造、斷層、節理識別和巖層產狀測量方法。這種實踐教學無疑加深了理論知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為以后的地質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地球科學概論》以培養學生地學思維能力為主
地球科學概論或普通地質學既然是一門課程,總要講授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其主要內容是講授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包括全面介紹地球知識;研究地球的動力類型和來源、各種動力如何驅使地球不斷運動以及運動的過程和產物;研究各種動力改造地表以及物質循環規律等。這就需要培養他們觀察問題的能力,怎么認識地球,怎么來思考地質現象。首先,地球科學系統思維方式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必須從系統和整合的觀點出發,研究地球大系統及其子系統,即地球整體及其各圈層內部以及圈層之間的運動變化的全過程、形成機制以及可能發生的變化趨勢。其次,地球科學系統思維方式認為,地球是一個演化系統,它時時發生著各種類型的相互作用,從而表現出地球系統的復雜性。實際上,地質歷史是一個漸變與突變的相互交替、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第三,地球科學系統思維方式認為,地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白屯,2001)。地球系統自從誕生以來,整個系統與周圍環境之間就一直發生著質量、能量與動量的交換。如地震就是很好的例子。第四,地球科學系統思維方式認為,地球的進化是以自組織的、不可逆的和進化的方式進行的(白屯,2001)。經過近年來的研究,證明了地球整體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不可逆的演化過程。
四、《地球科學概論》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地質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許多理論和概念都要通過實踐來驗證和深化,因此,要重視各種實踐環節,以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在校本科生學習過程中整體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聽課多、實踐機會少、學習興趣和熱情不高、動手能力差。就“地球科學概論”這門課程來說,該門課程涉及內容廣,涵蓋構造地質學、沉積學、巖石學、晶體光學、大地構造學等各門課程中的內容,知識點多,盡管教學中增加了圖片,但地質理論依然抽象復雜難以理解;加上課時量的壓縮,內容多而進度快,以及學生的知識起點低,因此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生對理論的理解跟不上的狀況。地球科學概論這門課本身就與實踐密切相關,很多地質現象只能通過圖片來觀賞,加上實驗課課時比較少,學生只記住了理論知識,而實踐動手能力很差,因此這方面的能力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兜厍蚩茖W概論》安排了一定的實驗課時,實驗課的目的主要訓練學生的動手技能、認識能力和研究方法。學習肉眼識別一些常見的礦物、巖石和古生物化石,在野外能夠認識地層和構造變形等現象;初步學習一點野外工作能力,學會閱讀最簡單的地質圖,學習羅盤、錘子以及放大鏡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在實踐中應用,這是我們在《地球科學概論》教學中要貫穿的一條主線。因此在《地球科學概論》教學中,一方面,抓住實驗課的教學環節,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勤于動手、敢于思考,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抽查的形式讓學生描述每一塊巖石的特征;另一方面,開展全年級地質技能競賽,針對巖性的識別、產狀的實地測量和地形圖的識別和判讀等,開展地質技能競賽。這樣的教學方法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鍛煉了實際動手能力,增添了學習的激情和興趣。
五、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團隊合作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學生將來工作和生活中必須具備的素質,各行各業,都強調在工作中體現這兩種精神。因此,在高等教育過程中,我們將這種觀念和理念時刻的貫穿于教學工作中。地球科學概論作為第一門專業基礎課,除課堂教學外,還有野外地質認識實習,剛好可以借助這個環節,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吃苦耐勞精神和生存能力等方面?!?0后”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個性彰顯,普遍生活在富裕的生活條件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野外地質認識實習正是磨煉意志、鍛煉生存能力的一個好機會。在野外實習環節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工作,將定位坐標、測量產狀、描述巖性、采集標本、地質構造分析等任務分工到個人,各小組的成員采用討論式都發表意見,集思廣益最終完成最終圖件的繪制和成果的總結。同時在完成時間、圖件的美觀、地質認識的準確度等多方面,開展小組之間的地質比賽,這樣在培養團隊合作的同時,也增加了責任心培養。野外實踐教學是培養大學生吃苦耐勞的有效途徑。在地質認識實習中,要頂著太陽爬大山、走長路,同時要對地質現象、地貌進行觀察分析,采集樣品。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好的身體素質和精神毅力。野外地質認識實習是把書本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基本地質技能,也培養學生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等思想品質,激發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通過實踐體驗,提高吃苦奮斗行為的自覺性,提高大學生的適應能力。
總之,自20世紀以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效應一直以空前的速率增長,人口、資源、環境、災害問題日益突出,成為擺在人類發展面前的四大難題,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正面臨著危機。因此,作為高校的一名老師,更要在《地球科學概論》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體現素質教育的優越性,把這門課的教育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地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學生團隊合作和吃苦耐勞等多方面結合起來,培養出更優秀的、高素質的地質工作者。
摘要:根據地學類專業需要,結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學生自身條件,提出了應合理科學地設置《地球科學概論》的具體教學內容、教學難點和重點,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科學知識,培訓專業基本技能和思考科學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地球科學概論》;教學方式;教學質量
1 引言
地球是一個巨大和復雜的動力系統,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同時,它也是一顆正在運動和演變的星體,具有獨特的圈層結構和地表環境。目前,隨著全球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但我們面臨的難題和挑戰也在不斷增加,比如人口控制、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減災防災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等,這些重大問題都與地球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由此可見,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地球[1]。 “地球科學概論”是地學類專業的入門課,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課, 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學生對地球科學有一個概略的、全面的了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其教學目的是通過重點介紹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學生較全面了解現代地球科學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識和時空觀念,訓練學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啟發學生主動鉆研地球科學的精神,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增進學生學習地球科學的興趣,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同時為現在的相關專業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3]。
2 科學合理安排課程內容
“地球科學概論”課程是地學類專業(比如大氣科學、遙感和大氣探測等專業)的本科入門課。這門課程內容信息量大,具有空間尺度的廣泛性與微觀性,時間尺度的漫長性與瞬間性,地球系統的整體性與分異性,自然過程的復雜性與有序性等特點[4],教師如在有限的學時中講授內容面面俱到,學生會感到所學內容龐雜,難以形成系統;如果教師授課內容過于深入,對于學生而言,學起來吃力,學習興趣也會降低。針對這些問題,教學內容設置的原則主要貫徹少而精、全而新,即在涵蓋“地球科學概論”課程主體內容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引入當前地球科學研究的重大新認識、新進展和新突破,并與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現實生活問題結合起來講述。通過此課程的學習,使地球科學各專業的學生樹立起科學的自然觀、辯證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可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培養學生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動手能力,最終達到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增添人才的目的。
“地球科學概論”這門課課程內容主要分四大部分:①地球系統的相關背景知識簡要介紹,重點講述天球坐標系、天體運動規律和時間的計量;②簡要介紹地球表面特征,包括地形和地貌和地球內部結構,重點描述大地構造學說; ③重點講授三大重要圈層:大氣圈、冰雪圈和水圈;④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或地圖投影。
首先,讓學生對這門課有初步的了解,讓他們知道前人是怎么看待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地球,他們做了哪些工作,目前還存在些什么問題,地球是怎樣起源,有關宇宙的演變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然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熱情和積極性,最后探討我們關注的熱點科學問題。
3 探尋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
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是一個人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材的必需條件,研究和探索學校教育情境中學生學習的規律,對于學生個人及社會的發展都有不可估量的貢獻[5]。筆者十分贊同陳蓉等關于學習和教學的觀點,即學習是知識的獲得,學習是知識的構建。在學生學習和教師教授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藝術直接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獲取,甚至影響學生對課程、學科的好惡取向。因此教師必需按照教學規律從專業課程的特點入手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盡量采取通俗易懂的教學語言教好書育好人。新穎、鮮活的教學方法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的捷徑。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主動改進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并結合當前新的教學手段,將多媒體、網絡、數字博物館、虛擬野外實習等多種多樣的輔助教學系統應用到“地球科學概論”的教學中。教師的課件制作力求達到重點突出、內容清晰和說理生動、條理性強,并穿插形象的圖片及短片視頻等豐富內容,避免單調。力圖以圖文音畫并茂的高質量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最為關鍵的還是教師的講課質量。教師們傳道授業解惑,分析疑點,給學生選留思考題,對啟發學生,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非常有益。教師教學的最高境界是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教師講授課程時盡可能的不采用照本宣科方式,而是注重引導啟發,注重理論結合實際,通過實例深入淺出地講解難點、重點問題。
比如在講授到地貌時可以以桂林和黃土高原為例。由于桂林溫度較高,降水量較大,地表徑流相對穩定,流水侵入石灰石把裂縫擴大變成地下洞穴,降水使流水得以更新和有效補充,于是地下洞穴慢慢地變成地下河道。水是自然的雕刻師,千百年來它都在無情地雕刻著石灰石,緩慢的腐蝕作用造成了今天看到的桂林山水。而黃土高原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的邊緣,溝壑縱橫,氣候較干旱,降水稀少,較易形成溝,較難形成河流。利用動漫演示或圖片展示不過幾分鐘,但是可以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影響使學生充分理解了地貌的形成、地殼的上升運動、風化剝蝕作用、地下河流以及洞穴的形成過程等。又如大陸漂移,通過多媒體的大陸漂移的動漫循環演繹,讓學生們形象的了解到兩億年前地球上所有陸地是連在一起的超大陸,后來慢慢分裂漂移形成了當今的格局,經過演示學生有了明確的概念。再來從古生物、古氣候、地形地貌、巖石圈層等方面的證據證實大陸漂移學說,使得學生對此理論認識清晰。大量具有典型意義的地質現象圖片,令人賞心悅目,一些多解的地質現象,也給學生留下了無限遐想空間,使學生既掌握了學習內容,又培養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推理和創新精神,大大激發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明顯。
對大氣科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大氣圈的基本結構特征和內部系統如何演變等科學問題都是他們十分關注的。大氣的運動與不同種類的作用力有著密切聯系,即由于力的作用而產生大氣的運動,其中有一個地轉偏向力,也叫科氏力,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那么,我們將如何來講解這個力,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利用舉實例來引入這個概念。首先提出“我們生活在北半球,為什么火車運行方向軌道的右側比較光滑?”這個問題接著問南北向的雙軌火車為什么要設置成右側軌道火車運行方向為北,而左側為南?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試驗,即在一張白紙上畫直線段并定南北兩個端點,選取北端點為起點,從該點按原方向勻速畫直線段,同時順時針勻速轉動白紙。接著,類似方法,開始點仍取北端點,旋轉方向改為逆時針勻速轉動白紙。比較新畫出的兩條“直線段”與原直線的差異。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用地轉偏向力的公式來解釋,并進一步討論地轉偏向力的物理含義。通過親身實踐,學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地轉偏向力的概念和各項物理含義及其應用。
4 結語
教師要積極改革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采用啟發式、討論式、互動式教學方法,配合多媒體音像教學、電化錄像片觀看教學、典型實物、模型、掛圖例析等多種教學手段,將傳統的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完美結合。我們不僅要掌握這些教學方法,而且還要能夠靈活運用,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這門課程把學生引入地球科學的殿堂,使學生對本專業發生極大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實踐精神和創新精神。
【摘要】地球科學文化是在人類的長期的生存實踐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不同時期的地球科學文化,代表人類不同的生存理念,體現為不同的生存方式。本文從地球科學文化的三個不同時期:古代地球科學文化、近代地球科學文化、現代地球科學文化,分別對人類的不同的生存方式進行分析和審視,歸納和總結地球科學文化對人類生存方式的影響和作用。
【關鍵詞】地球科學文化;生存方式
“文化不僅是我們賴以生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它還是我們為之生活的一切?!钡厍蚩茖W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存實踐中認識地球、開發地球、利用地球、保護地球,在與地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體系,以地球科學為基礎,以謀求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與時代主題緊密聯系,是一種先進文化。當今社會人類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也是一種文化危機的體現。從地球科學文化的視角分析人類的生存方式,旨在引導人們改變生存理念,轉變生存方式,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一、古代地球科學文化對人類生存方式的詮釋
古代地球科學文化蘊含在人類的整體認識中,主要對自己周圍的環境、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及自身與自然的關系,“泛神論”的自然觀是此時地球科學文化的核心價值。
原始社會是人類的“童年時期”,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是零星的、原始的,對地球的思考是直觀的、猜測的。由于智力水平的低下,人類并不能把自身與周圍環境、事物區別開來,人與自然處于混沌一體中。風雨雷電、日月運行等各種自然現象激起了人類的強烈好奇心,但是人類卻無法給予正確解釋。加之大自然在人類面前展示了巨大的威力,人類只能通過想象,賦予它們以神性,于是人類頭腦中便呈現一幅萬物有靈的自然圖景。圖騰崇拜、巫術、祭祀等是這一時期的文化表現形式。人類在兇悍的自然面前,只能完全服從自然。正如馬克思所說:“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它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力,因而這是對自然界的一種純粹動物式的意識(自然宗教)。”人類通過對采集、狩獵等生存手段獲取生存資料,通過祭祀祈禱、巫術占卜、不斷遷徙的形式來應對大自然的各種災害,維持生存,這是屈從自然生存理念的體現。與這種生存理念相一致的是原始的自然生存。在原始自然生存中,人類是作為自然的奴隸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之外的至高無上的統治人類的力量,人類匍匐在自然之神的腳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完全被動的關系,是人類最低級水平的生存方式,嚴重的阻礙了人類的發展,歷經了漫長的幾百萬年,人類才進入農業社會。
進入農業社會,受人類認識水平及科學技術手段的限制,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還是初步的、零散的,沒有形成系統的認識,對地球上的許多現象都不能給以科學的解釋,把它們都看成是天意或上帝的安排,由此形成了敬畏、適應地球(自然)為主導價值觀的地球科學文化。例如把某種資源看成是上天的恩賜,如我國的“河伯娶媳”這一民間傳說就代表了此種思想。在古代地球科學文化看來,由于人類不能正確解釋各種地球現象,為了維持人類的生存,人類只能通過對天意或上帝旨意的服從而順應自然,這就是此時人類的生存理念,與之對應的人類生存方式是農業自然生存。農業自然生存方式下,人類的生產活動基本只是利用和強化自然,人類駕馭自然的能力還不高,人與自然處于初級的平衡狀態,在相當程度上保持了生態平衡。但是,這種平衡是與人類對自然的開發不足和人類的主體能動性的發揮不夠緊密聯系的,是人對自然的一種消極態度,它不能帶來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真正的使人類獲得解放。因此,這不是人類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農業社會時期的古代地球科學文化把地球以及地球中一些現象看成不可違的天意,否認了地球的物質性,否認了地球系統的內在規律性,否認了人類認識地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阻礙了地球科學文化的進步。與此同時,相對遠古時期而言,農業社會時代的古代地球科學文化,表明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和利用的加深,反映人類的主體能動性和自信心不斷增強,人類把自己提升到高于其它世界萬物的地位,人類由自然神的奴隸變成了在天命或神的支配下的地球自然的主人,開始了人類解放的征程。
二、近代地球科學文化對人類生存方式的反思
近代這里主要指工業社會時代。此時人類對地球的形狀、大小有了比較準確的認識,對于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哥白尼《天體運行論》一書的出版,把人類從神學、宗教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人類的主體地位開始確立。
產業革命的產生和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茖W技術的進步,使人類駕馭自然的能力增強,人類在與自然的斗爭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人類的主體地位得到極度彰顯,由此形成了“人類中心主義”為主導價值取向的地球科學文化。它的實質是人的自我中心主義,是人類整個現代文明的思想基礎。它的典型表現就人統治自然,人的利益是唯一的尺度,人以自身利益對待他人和其他事物,地球是一座巨大的寶藏,人類對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因此人類可以憑借科學技術的力量不斷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一座座礦山被開發,一條條河流被截斷,一處處湖海被切割(如圍湖造田、圍海造田等)……它所體現的人類生存理念是征服自然和統治自然,自然臣服于人類腳下。它使人類獲得了巨大的物質享受,同時也造成了森林大面積消失,物種急劇減少,各種人為地質災害不斷加劇,氣候極度異常等各種生態環境問題。這是由于人類活動超出了地球的承受極限,地球運行出現異常,人類社會發展陷入危機之中。這就是工業時代的技術生存方式。
以人類中心主義為主導價值取向的地球科學文化,把人儼然看成了駕馭和征服自然和地球的“神”,彰顯了人類的主體性地位,使人類獲得大大的解放,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極大的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水平。但是近代地球科學文化將人與自然、人與地球截然分離,割斷人與自然的有機聯系,忽視了地球作為一個系統所具有的規律性,造成了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只顧及了自然、地球的工具價值、經濟價值等外在價值,而忽視自然、地球的生態、審美等多種價值,造成了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垃圾的大量排放;只顧及了人類的利益,而忽視了其它物種的利益,引起了物種的減少和消失;只顧及對自然的開發、利用,缺少對自然的關愛和保護,帶來了威脅人類和地球持續發展的危機。在人類中心主義為主導價值導向的地球科學文化及與之對應的生存理念的作用下,人類統治自然,“征服”地球的思想變成了現實,人類走上了技術生存之路。人類利用技術不斷地向自然索取資源,人類獲得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取得了對自然的空前勝利。但正如恩格斯所言,“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我們對自然的勝李,對于每一次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技術生存在使人從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來時候。但由于對物質欲望的過度追求,又使人類成了新的物質的奴隸,淹沒在物質世界中,活在焦慮、疲憊之中,造成人的片面發展。
三、現代地球科學文化對人類生存方式的解讀
現代地球科學文化認為人類是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生存要受到自然的影響,人類也影響自然的發展變化,正是生物的進化才引起環境的演化,才產生了適宜生物生存的環境,由此形成了此時的促進人地和諧,謀求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為主導價值取向的現代地球科學文化。它要求人類的活動要遵循自然的規律,符合生態原理,促進環境各要素的有機協調,保持地球系統的良好運行,實現人與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現代地球科學文化包括自然資源有限、自然環境資源有限、自然環境資源有價等觀點?,F代地球科學文化強調地球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家園,人類只是地球系統的一部分,人類世是地球系統發展演化的一個階段,善待和關愛地球、與地球和諧共存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人類要自覺協調人與自然、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妥善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人類的發展觀、生存觀、世界觀等必須符合自然法則和地球科學原理,建立全球道德政策框架,加強管理地球系統,促進地球系統朝著有利于人類健康發展的方向運行。與此相對應,人類形成了尊重自然的生存理念,引導人類選擇生態生存的科學生存方式。生態生存要求改變傳統的高消費、高污染、低產出的生產模式,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選擇清潔、高效的生產模式,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危害,追求簡潔高尚的生活方式,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環境利益,維持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類與地球系統的和諧共存。生態生存是人類通過合規律性、合目的性的活動,使自然朝著有利于人類發展的方向發展,人與自然互利共存,共生共榮,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全新階段。
以“人地和諧”為主導價值觀的現代地球科學文化,是人類在不斷認識地球、利用和開發地球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新的質的飛躍。它從辯證、系統的觀點出發,不僅說明了人類與地球的有機聯系,同時也表明了地球系統對人類所具有的多種價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地球,人類必須關愛地球,保護地球,適可而止的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物種的多用性;人與各種生物及至整個自然界都處于平等的位置,人類與其他生物相比而言,只是多了看管和保護地球系統的權利。此時的人類不僅從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也從物質的奴役下解放出來,實現人類的真正解放,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
[摘 要]研究生教育處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高等教育強國的主體,具有關鍵性和引領性。地學工作者應正視當前地球科學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弱點,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和體制,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提高我國地球科學研究生教育的質量,為我國地球科學事業人才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地球科學 研究生教育 質量
隨著“科技興國”戰略的提出,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國家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國的行列,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如何應對挑戰并解決問題,為地球科學事業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是當前地球科學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之一。
一、地球科學研究生教育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學生考研目的不明確,思想動力不足
研究生作為國家著力培養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需要對我國的地球科學事業有所擔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然而,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考研目的不明確,對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沒有清醒的認識,僅僅是以能考上研究生為目標,對自己未來的專業和學業缺乏足夠的了解。還有一部分人持有混文憑的態度。在美國,所有系科獲得博士學位的平均時間達7年以上,人文社科博士甚至要超過8年,[1]而在我國,博士學位的獲得一般只需要3-4年的時間,較低的時間成本,帶來的實際利益卻很多。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在找工作、申請職稱、職務升遷等方面會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機會,因此在部分人眼里,讀博很大程度上成為獲取更多資源、緩解就業壓力的手段。
(二)地學專業知識不夠,基本功不扎實
地球科學是一門探索性很強的學科,這主要由地質體本身的復雜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樣性決定的。地質體是極其復雜的研究對象,有復雜的物質成分,不同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和結構方式,并且在漫長的時間和廣袤的空間內經歷一系列地質作用影響,所形成的地質現象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造成了不同地區的地質體存在較大的區域特殊性。因此要求地學專業人員必須有很強的綜合分析能力,能從復雜的地學現象和海量的信息中找出研究主線,綜合各方資料對研究內容做出合理的解釋,得出正確的論斷。但是目前我國的傳統教育方式主要為灌輸式,學生養成單向接受的習慣,對具體問題缺乏想象力和觀察力,缺乏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導致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薄弱。
(三)研究生導師隊伍質量參差不齊
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實施者,是研究生科研、學術活動的指導者,也是研究生培養質量最主要的關系人和監督者。研究生期間的學習、生活、科研活動等,都有賴于導師的循循誘導與言傳身教。總的來看,大多數導師都能認真負責地在學習和生活上給學生以關懷和指導,但在目前浮躁的社會大環境下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導師非專業職務較多,事務纏身,非業務活動繁多,無暇顧及學生;還有部分導師忙于課題,自己精力不夠,便把任務分派給學生,部分學生表面上跟著導師做課題,實質是給導師打工,因此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自己所從事領域里的前沿問題的研究。
二、研究生教學質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擇業觀的影響
地球科學是一門以觀測為基礎、探索性很強的學科。明末徐霞客經過30多年旅行,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作了詳細記錄,著成《徐霞客游記》;洪堡走遍了西歐、北亞、南北美,成為公認的近代地球物理學的創始人之一。我國地學教育的開拓者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李四光、劉東生等始終把野外調查活動作為地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來對待,他們認為野外調查是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素質的重要手段。[2]上述地球科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地學人才成長速度較慢,剛剛入職的工作者收入偏低的現象。而現今社會普遍浮躁,生活壓力大,學生及家長對工作條件、薪酬、發展前景要求非常高,錯誤地認為從事地球科學領域的工作艱苦,因此對學生不具有吸引力。
(二)生源質量的影響
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為例,每年轉系轉專業、出國讀研的學生比例約為10%-15%,而這些學生基本是學習成績優異,績點排名前15%的學生。本科生拔尖人才的流失不僅對研究生的生源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而且對其他學生專業思想的穩定性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三)數量擴招的影響
自上世紀末期開始我國研究生招生數量就急劇增長,1997年全國錄取研究生5.1萬人,2013年招收60.8萬人,增長了11.9倍。在地球科學專業方向,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為例,研究生招生人數從建院之初的2001年的95人增加到2013年的196人,招生規模擴大一倍。同時我國還存在博士生數量過大的問題,國際研究生教育發達國家的博士生與碩士生的比例一般為1∶10,而我國已達到1∶6左右。[3]博士生人數比例過大勢必會給指導教師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壓力,影響學生培養質量。
(四)課程建設缺乏精品意識
目前研究生課程建設缺乏特色,缺乏產生精品和特色的機制和手段;有個別課程多年來講授的內容未曾更新、太過陳舊,跟不上時展的要求;過多、過頻開設新課,對新開課的教學目的、評估把關不嚴,從而造成培養的人才專業知識不扎實,缺乏創新能力,培養質量下降。
三、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對策
(一)加強研究生教育的過程管理,完善研究生培養制度
必須堅持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制度,堅定獻身祖國地球科學事業的理想信念教育。通過實行綜合考試、開題、預答辯以及學位論文匿名評審等制度,把握關鍵培養環節,抓好研究生教育的督促檢查。通過加強科研的動態管理,做好量化考評、跟蹤評估的工作。通過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淘汰機制,調動導師和研究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
(二)加強導師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是鞏固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為此,首先要提高導師的師德師風和學術造詣。一方面,良好的師風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導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科學研究能力是培養高水平的研究生的前提條件。其次加強導師隊伍管理,通過引入評估、競爭和獎懲機制,提高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再次,優化導師隊伍結構,選拔德才兼備的中青年人才補充到導師隊伍中來,增強導師隊伍的生機和活力。
(三)建立分層次、多樣化的培養目標
研究生教育是一個國家提高國民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美國在上個世紀初和中葉分別迎來了研究生教育發展的兩次迅速發展時期,1958年與1940年相比,美國高校授予的碩士學位數增長了1.6倍,博士學位數增長了2.8倍。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生招生數量每年急劇膨脹,但是隨著研究生人數的劇增,地學領域研究生的培養方向和制度卻沒有隨社會與學生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以2013年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為例,在統分統招的碩士生中有將近50%的學生選擇與所學專業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領域就業;在統分統招的博士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從事與專業毫不相關或應用型的工作。因此應當建立分層次、多樣化的研究生培養方案與制度,從大量培養學術性人才轉向學術性、職業性、應用性并重的培養模式。
(四)加強對地球科學的宣傳與普及
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地球科學領域的人才,當時涌現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地學科學家,如李四光、王烈、丁文江等。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一些新學科的出現和地位的上升,地球科學的傳統地位受到了挑戰,發展空間受到擠壓。雖然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創新,地球科學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斷創新,但大眾對此并不是十分了解,他們對地球科學的認識仍然停留在肩背背包、頭戴草帽、手拿鐵錘的60年代的印象,對地球科學的誤解和“體面舒適”生活的追求給地球科學專業的招生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因此加大地球科學知識的宣傳與普及,提升地球科學的形象和感染力,培養學生對地球科學職業正確的認識、興趣、職業觀,是非常必要的。
四、結束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發,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行動指南。我們應充分把握有利時機,正視當前地球科學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弱點,不斷完善研究生培養機制和體制,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為我國地球科學事業人才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本文從課程國際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出發,通過概述《地球科學概論》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其進行課程國際化的可行性。以武漢大學測繪學院為例,應用新版布魯姆目標分類標準,簡要探討學院授課歷史悠久的《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的實施與改善。
關鍵詞:《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新版布魯姆目標分類理論;測繪工程
一、引言
為了順應國家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訴求,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課程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其中教師和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國際化最基本的條件。近年來,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嘗試開辦多門雙語或全英語課程,但由于教學內容專業性較強,使得課程國際化教學效果不大理想。課程國際化強調培養具有國際眼光和熱愛祖國的“全球通”人才,課程具有開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特征。在學科課程選擇上,應選擇國際通用性強,能與國際接軌的課程[1]?!兜厍蚩茖W概論》課程以科學普及為核心的教學思想,著重培養地學思維而非傳授技能[2],旨在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思考與相互交叉的意識,這是本學院開辦該課程的主要目標。該課程具有課程國際化的基本特征,以雙語或全英語進行教學能有助增加課程學習的趣味。本文以本學院為例,從課程教學現狀分析出發,以新版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體系為依托[3],探討《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二、《地球科學概論》課程與國際化教學現況
《地球科學概論》為測繪工程的通識必修課,本課程從宇宙出發,介紹宇宙起源、行星與恒星的關系、地球的演化,以至地球各圈層的特性、變化及其相互作用。隨著地球科學與測繪技術交叉融合內容日益增加,課程在不同的章節中加入測繪技術在地球科學的應用與發展部分,讓測繪工程學生建立起對地球環境、資源及災害等問題的基本的認識,為此課程增加了測繪專業特色。隨著我國對國際化辦學、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視,有必要開展國際化課程,拓展我國學生的國際視野,同時吸引國際留學生,促進多元化文化背景與國際化辦學基礎[4]。本學院從2004年起,先后開始《大地測量學》、《工程測量學》、《GPS原理與應用》等雙語精品課程,并納入本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方案,教學模式表現為英文教材與中文授課相結合[5],但仔細考察該雙語教學模式,其優勢僅體現為對教學資源充分的使用。繼上述雙語教學實踐,2012年引進外籍教授R.Tenzer,以全英語教授《物理大地測量學》課程,課程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生中按自愿原則,形成約30人的小班聽課規模,達到了課程觀念、目標、內容、過程及評價國際化的要求?!兜厍蚩茖W概論》作為引導前瞻性課程,課程國際化具有開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國際化課程成功的因素包括:發動者的作用、教師參與、資源、專業發展支持、學習領域、語言學習及技術[6]。從本學院條件看,課程內容可選擇性進行深度與廣度的調整,可以以測繪技術在地學應用出發,廣泛介紹并導出與地球科學相互交叉的部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思考。目前,不少教師有國外學習的經驗和背景,長期活躍在地球科學和測繪技術研究領域的前沿,使得課程國際化實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課程國際化教學實施
實行課程國際化教學,必須采用國外通用的教學理論。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布魯姆在1956年提出了認知目標分類法,其后稱為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隨著網絡的發展,Iz和Fok首次應用該目標分類法,為大地測量學的題目分類,以網絡考試形式,評估學生對課程認知的水平,發現此分類法與學生認知的水平有較大的相關性[7]。隨著現今的需求,該分類體系于2001年做出修訂,從一維分類擴展到二維框架[8]。新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恰好提供了理論基礎,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了使《地球科學概論》課程目標明確、內容恰當、順序合理、層次分明、考核高效,我們將應用新版的分類法,為實現測繪課程國際化提供理論應用的參考。1.新版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新版的分類法將教育目標的分類從一維分類體系擴展成二維框架:知識維度和認知過程維度。知識維度分為四類:事實知識、概念知識、程序知識和元認知知識。認知過程維度由低至高分為六類: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和創新。此分類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教學目標、過程與結果系統性的評估,已應用在《測繪專業英語》課程[9]。下面以《地球科學導論》[10]教材為例,說明其分類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2.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始端和末端,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與整個教學過程息息相關,最后亦為教學結果評估提供依據。要確立教學目標,首先要區分《地球科學概論》所包含的知識類型:(1)事實知識:明確地球科學所涉及的相關知識,如地球是圓的事實;(2)概念知識:認知各種概念,如什么是地球系統、徑流和蒸發量;(3)程序知識:認識輸入和輸出的計算步驟,如推算地球年齡的計算;(4)元認知知識:以上述知識綜合理解和評價相關事物,如建立思維導圖記憶知識[11]。上述教材可以確立教學目標,分為如下四層:(1)對地球科學有基本的認識:可通過了解和記憶事實知識,把握整個課程結構,與事實知識和元認知知識對應;(2)對概念知識的認知:可通過回答課后思考題理解并區分各種概念的類同與差異;(3)對某部分有深入的認知:可通過閱讀書目文獻與該部分知識相結合,以及與元認知知識對應,檢測現有的理解水平;(4)對某部分有創新性的認知:能與相關學術前沿相銜接,可通過創新生成新的知識和認知。上述教學目標與此分類法認知過程維度相對應:(1)對應記憶:須記憶地球系統的基本知識;(2)對應理解和運用:須理解某一部分的知識并運用知識解答課后思考題;(3)對應分析和評價:須分析閱讀書目中文獻與該部分知識的相同和差異,并對其異同點進行評價;(4)對應創新:須對該部分知識融會貫通,并結合該部分相關學術前沿提出自己的觀點。在具體實施教學活動中,須根據實際教學活動情況對教學目標加以調整,使之達到更好的效果。3.實施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途徑,其實施須循序漸進。教師可在上課首5分鐘播放地球科學課程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對后續的內容有大概的理解,隨后通過教師講解與活動便可達到記憶層次,透過教師互動提問和回答加深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課堂完結前,教師再次提出不同的思考問題,讓學生有更宏觀的理解,并在下次課再反復提問相關知識,達致元認知的體驗。結合前沿學術文獻或自選題目做1—2次口頭報告,提出創新觀點和看法,達致相互自主學習。目前互動率占課程四分之一,要達到課程國際化水平尚有一段距離。4.評估教學結果。教學結果評估是教學過程的直接反映,目的是檢測是否達到教學目標。下表是2015年的期末考試題型分類,分為簡答題(8小題,32%)、論述題(4小題,36%)、分析題(2小題,32%)。通過上述的目標分類理論,對考試題型作出定量的評價(表1)。由上表統計,基礎的記憶和理解層次占32%,運用和分析分別為18%和50%,分析部分比例較為臃腫,既沒考核認知過程維度中的評價和創新部分,亦沒涉及知識維度中的程序和元認知知識,體現了教學結果評估的缺陷,不利于評估學生評價和創新的能力,亦沒顧及學生的操作(即程序)與聯系和綜合(即元認知)的能力。因此,采用此分類檢測有助于教師更全面提高教學效率;未來可適度將比重放在評價和創新層次的知識上,在今后的考查中增加操作與聯系和綜合的內容。
四、結語
新布魯姆目標分類法在國際化課程開展的技術上提供了較好的范例,將其應用于地球科學概論國際化教學實踐中,有利于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高效地評估教學過程。以武漢大學測繪學院為例,此目標分類法結合學院政策的支持、良好師資的參與、充足經費的投入、以及全英語或雙語的實施,能夠有效推動課程國際化進程,而《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的成功實行,也將為其他課程的國際化提供有益的借鑒。
作者:霍學深 賀清 肖翼忻 單位:武漢大學測繪學院
【摘 要】對于學校來講,如何有效利用自身的資源打造出適合本校與學生的校本課程是必須要進行積極思考的問題。在文中從本校所擁有的地球科學實驗室出發,就本校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進行介紹,以期為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校本課程;地球科學實驗室;資源
一、以“地球科學”為核心的特色校本課程研究的背景
(一)學校特色發展的需要
教師根據高中階段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依托地球科學重點實驗室和本區優質的地質資源,結合學校育人特色,開展適合高中學生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探索以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學校特色化發展之路。
(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
“地球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幾乎輻 射到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因此在“地球科學”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鼓勵教師進行多學科的整合,從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古生物學等方面深入研究,探索跨學科協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新型培養模式。各科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地球科學,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為研究性學習、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平臺。
(三)豐富的校內外資源為依托
學校擁有先進的北京市地球科學重點實驗室和一座現代化的天象館,共計400余平方米。
門頭溝地質資源非常豐富,在地質界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工作搖籃”的美譽。豐富的地質地貌資源,為開展“地球科學”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了資源保障。學校教師依托豐富的地質資源和地球科學實驗室,積極開發特色校本課程,引導學生開展各種研究性性活動,促進創新人才培養。
二、依托地球科學實驗室,建構特色校本課程
(一)特色校本課程的組織形式
1.基礎性課程――基礎知識學習
基礎性課程主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地球科學基礎知識的普及,開展地質科普講座,創造科研氛圍。
2.探究性課程――地學實驗研究
探究性課程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以地球科學實驗室為依托,在高一高二年級通過雙向選擇,針對一些對地球科學充滿熱情、擁有創新精神與能力的拔尖學生,開設大學先修課程和微課題研究活動,并聘請大學教授、科普場館的專家等對學生進行輔導,通過小課題研究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科研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
(二)整合優勢資源,對校內外資源進行教學化開發
1.校茸試
學校內部的課程資源非常豐富,目前已經建成一座現代化的天象館、完善了擁有二十年觀測歷史的地震監測室,還有北京市“地球科學”重點開放實驗室,豐富的校內資源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設備保障。地球科學實驗室有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各種各樣的巖石礦物,還有內外力作用模擬臺等,教師以此為依托,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層次和能力,積極開發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
2.校外資源
北京市擁有豐富的科技、文化與教育等資源,在地球科學系列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過程中,學校積極與高等院校和科普場館建立聯系,不斷的進行課程資源的積累和課程特色的開發,如走進靈溪地質科普走廊、參觀中國地質博物館、探尋沿河城古火山口等,形成以“地球科學”為核心的探究類校本課程,并使之系統化、科學化。
(三)“跨學段、跨學科”協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課程模式
1.初高中跨學段階梯式培養模式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具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學,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 不斷嘗試初高中銜接創新人才的培養研究,包括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轉變、課程內容的整合與完善,以及在此推動下的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睹利惖氖^會說話》在開發課程中,也在不斷的嘗試與實踐,將課程進行分段分類有效整合,面向初高中學生開展參觀中國地質博物館、科普講座、野外地質考察等活動,引導不同階段的學生共同參與和交流。
2.物化生跨學科合作式培養模式
教師從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古生物學等方面深入挖掘巖石的特點,如生物教師結合化石講解地球的古環境,化學教師結合分子式探索不同巖石的成分,物理教師結合物理知識探索變質巖的形成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巖石礦物的成因和特征,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為研究性學習、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平臺。
三、以“地球科學”為核心的特色校本課程建設的實施效果
(一)轉變了學生的思維
在學習和參加的各種地質考察過程中,面對美麗的大自然,豐富多彩的地質地貌景觀等,學生的情感被激發,更加熱愛周圍的一切,開始嘗試著用發現的眼睛看待周圍的一切。在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學校還聘請高等院校和科普場館的專家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與教授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學會了思考與質疑,科學素養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對地球科學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二)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在校本課程開放與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在成長,教師也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依托區域地質資源和地球科學實驗室,積極進行特色實踐活動開發與研究,地質知識不斷豐富、專業素養不斷提升。在課程建設與考察過程中,學校鼓勵教師外出考察,積極聘請高等院校與科普場館的專家、教授對教師進行培訓和指導。
(三)豐富了學校校本課程形式
依托地球科學實驗室建構特色校本課程,豐富了學校課程形式,為創新實踐類課程重要組成部分,在打造學校特色,培養創新型人才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地球科學”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實現了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同成長、共進步。在此基礎上,學校將對該課程的內容與形式進行不斷的提升與完善,力爭成為學校的品牌,師生的幸福港灣。
摘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一個重要的教學過程,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中最后一個綜合性的必修實踐課程。本文結合近幾年地球科學學科畢業設計(論文)(以下簡稱為畢業設計)的實踐探索,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畢業設計的規章制度,保證管理過程和監督到位,嚴把審題關、選題關,提高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和畢業生對畢業設計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提高地球科學學科畢業設計的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地球科學;畢業設計;質量
一、引言
畢業設計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關鍵手段,是大學四年教學過程的綜合性實踐環節。地球科學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理論課程之外,還以野外實習教學和室內實驗教學為主,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等的培養。這些特點決定了地球科學學科相關專業的畢業設計在開展過程中要從專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提高畢業設計完成質量的影響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結合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近幾年來的實踐教學管理和探索,將所采取的組織管理具體辦法進行論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加強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和實施
(一)建立完善的畢業設計制度與機構
1.在學校畢業設計工作條例的基礎上,根據地球科學學科的特點,地球科學學院于2015年10月份修訂了地球科學學科的畢業設計教學大綱。大綱明確指出,應使學生對所學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的知識體系得到綜合應用和深化,使學生明確和掌握地質、石油工程和勘探技術方法,能夠綜合應用各種知識和技術按照行業相關標準進行相應的研究和設計。
2.針對學科特點,學科組制定了詳細的畢業設計實施細則,明確了其工作流程及各個環節的質量要求及相應措施,使每位指導教師和畢業生都能有章可循,實現規范化管理,嚴格按照學校教務處畢業設計工作條例及地球科學學科畢業設計工作部署指導和完成畢業設計。
3.專門成立以教學院長為組長的畢業設計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教學院長、教學委員會主任、專業系主任、教學秘書等組成。領導小組負責對畢業設計期間的學生情況、選題、開題、中期檢查等開展討論和審核,并具體開展工作,同時落實合作指導企業導師,每年至少選派15%以上的學生到油田或相關單位進行畢業設計工作。
(二)畢業設計管理制度的實施措施
嚴格的規章制度是搞好畢業設計的關鍵因素,客觀上由于畢業設計與課堂教學差別的存在,導致主觀上學生存在放松意識,一定程度上導致畢業生對畢業設計的精力投入不夠。因此學院狠抓管理,嚴格考勤制度,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對違反規定無辜缺勤累計一周者,取消其畢業設計答辯資格,既保證了畢業設計質量,同時也提高了畢業生對畢業設計重要性的認識。這樣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能夠為畢業設計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嚴把畢業設計題目審核關和學生選題關
(一)畢業設計題目申報及審核
在畢業設計的題目申報上,要求畢業設計題目既要考慮題目內容、難易程度、工作量、知識覆蓋面等是否能滿足本科教學基本要求,又要和生產科研相結合。我們規定畢業論文設計題目申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畢業設計內容必須是指導老師正在進行的或者剛結束不久并有待深入分析研究的科研真題、生產真題、工程設計等類型題目,每個題目必須有充分的文獻資料、分析化驗資料、生產實際資料支撐,使每個學生的畢業設計經過努力能夠完成。
2.畢業設計題目必須首先認定題目的來源、深度、范圍等符合本科學生在校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實際情況,然后上報系里經主管系領導審核并對需要整改的題目提出修改意見通知相關老師進行整改,直至審核批準才能通過,各系審核修改后再同意上報學院畢業設計領導小組進行二次審核,確保題目符合理工科本科教學要求。
3.學院與油田企業、科研院所合作指導的畢業設計題目要求學生到現場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且題目必須反映當代地球科學發展水平,并堅持一生一題。
(二)重視學生選題環節
選題是畢業生完成高質量論文的關鍵所在。畢業設計題目申報完畢后,根據題目類型、研究方向,經地球科學學院相關系主管領導、學院畢業設計領導小組兩級審核后進入學院畢業設計選題系統,學生在網上選擇各自感興趣的題目和導師,選題完成一周內,學生和導師見面交流。
為了體現畢業設計選題的公開、公正性和方便、實用性,地球科學學院開發了畢業設計管理系統。該系統實現了以下功能:①題目查詢:對提供的畢業設計題目可按導師、題目等關鍵字進行查詢、瀏覽參考。②學生選題:學生根據自己意向選擇畢業設計題目。③選題管理:實行師生雙向選擇。④網上操作:該系統從征題、選題、題目查詢、成績管理等都在網上操作,師生可以通過網絡充分交流。這樣既避免了選題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因材施教[1],進一步保障了題目申報、學生選題的規范管理。
四、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師生間的交流
(一)優化指導教師團隊,合作指導學生
在畢業設計的完成過程中,指導老師的專業知R和能力水平會直接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高低。畢業設計是綜合性的實踐教學過程,涉及到的知識面較寬,不僅需要具備扎實而系統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需要豐富的工程實踐知識和科研背景[2]。例如,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的一些老教師有著相當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甚至有的有多年的油田企業工作經歷,但對一些新型軟件不熟悉;而近幾年新引進的年輕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具有豐富的科研經歷,但是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方面經驗不足。因此,地球科學學院提倡讓老-中-青年教師組成指導教師梯隊,進行分工合作,從而可對學生進行互補式指導,有效提高地球科學學科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化畢業設計階段師生間的交流
指導教師和所帶學生之間的定期、有效互動是一篇畢業設計高質量完成的基本保證。地球科學學科的教師一般都承擔著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有時會出現投入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精力和時間不足;而畢業生也同時面臨找工作、考研面試等不能保證潛心做好畢業設計,這種雙向的不確定性導致大多數師生間缺乏交流。地球科學學院在此問題上參考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即在畢業設計期間,學生都要參加課題組組會和畢業設計開題答辯、中期答辯,同時要保證組會要定期進行開會研討,以使學生養成按計劃開展工作的良好習慣。無論是畢業設計前期的任務書下達、查找閱讀文獻、中期的實踐內容,還是后期的數據分析、按照格式撰寫論文,都必須做到指導教師與學生的密切交流,確保畢業設計的進度和質量。[3]
五、結語
近幾年,地球科學學院對如何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進行了初步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提高了本科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學生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發表了一些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比如程文杰(學號201108007)同學于2015年7月在《地球》刊物上《孕育黑金的沃土―缺氧沉積》;孫躍東(學號201205213)同學于2016年4月在《地球科學前沿》《碳酸鹽巖儲層非均質性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等,這些都是畢業設計期間,學生結合自己的畢業設計研究方向主動探究、指導老師密切參與的結果,并且得到了學校主管部門的一致好評。
摘要:本文從課程國際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出發,通過概述《地球科學概論》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其進行課程國際化的可行性。以武漢大學測繪學院為例,應用新版布魯姆目標分類標準,簡要探討學院授課歷史悠久的《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的實施與改善。
關鍵詞:《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新版布魯姆目標分類理論;測繪工程
一、引言
為了順應國家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訴求,推進際化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課程國際化是必然的趨勢,其中教師和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國際化最基本的條件。近年來,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嘗試開辦多門雙語或全英語課程,但由于教學內容專業性較強,使得課程國際化教學效果不大理想。
課程國際化強調培養具有國際眼光和熱愛祖國的“全球通”人才,課程具有開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特征。在學科課程選擇上,應選擇國際通用性強,能與國際接軌的課程[1]?!兜厍蚩茖W概論》課程以科學普及為核心的教學思想,著重培養地學思維而非傳授技能[2],旨在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思考與相互交叉的意識,這是本學院開辦該課程的主要目標。該課程具有課程國際化的基本特征,以雙語或全英語進行教學能有助增加課程學習的趣味。
本文以本學院為例,從課程教學現狀分析出發,以新版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體系為依托[3],探討《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二、《地球科學概論》課程與國際化教學現況
《地球科學概論》為測繪工程的通識必修課,本課程從宇宙出發,介紹宇宙起源、行星與恒星的關系、地球的演化,以至地球各圈層的特性、變化及其相互作用。隨著地球科學與測繪技術交叉融合內容日益增加,課程在不同的章節中加入測繪技術在地球科學的應用與發展部分,讓測繪工程學生建立起對地球環境、資源及災害等問題的基本的認識,為此課程增加了測繪專業特色。
隨著我國對國際化辦學、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視,有必要開展國際化課程,拓展我國學生的國際視野,同時吸引國際留學生,促進多元化文化背景與國際化辦學基礎[4]。本學院從2004年起,先后開始《大地測量學》、《工程測量學》、《GPS原理與應用》等雙語精品課程,并納入本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方案,教學模式表現為英文教材與中文授課相結合[5],但仔細考察該雙語教學模式,其優勢僅體現為對教學資源充分的使用。
繼上述雙語教學實踐,2012年引進外籍教授R.Tenzer,以全英語教授《物理大地測量學》課程,課程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生中按自愿原則,形成約30人的小班聽課規模,達到了課程觀念、目標、內容、過程及評價國際化的要求。
《地球科學概論》作為引導前瞻性課程,課程國際化具有開放性、共享性、通用性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國際化課程成功的因素包括:發動者的作用、教師參與、資源、專業發展支持、學習領域、語言學習及技術[6]。從本學院條件看,課程內容可選擇性進行深度與廣度的調整,可以以測繪技術在地學應用出發,廣泛介紹并導出與地球科學相互交叉的部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思考。目前,不少教師有國外學習的經驗和背景,長期活躍在地球科學和測繪技術研究領域的前沿,使得課程國際化實施的可行性大大提高。
三、課程國際化教學實施
實行課程國際化教學,必須采用國外通用的教學理論。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布魯姆在1956年提出了認知目標分類法,其后稱為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隨著網絡的發展,Iz和Fok首次應用該目標分類法,為大地測量學的題目分類,以網絡考試形式,評估學生對課程認知的水平,發現此分類法與學生認知的水平有較大的相關性[7]。
隨著現今的需求,該分類體系于2001年做出修訂,從一維分類擴展到二維框架[8]。新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恰好提供了理論基礎,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了使《地球科學概論》課程目標明確、內容恰當、順序合理、層次分明、考核高效,我們將應用新版的分類法,為實現測繪課程國際化提供理論應用的參考。
1.新版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新版的分類法將教育目標的分類從一維分類體系擴展成二維框架:知識維度和認知過程維度。知識維度分為四類:事實知識、概念知識、程序知識和元認知知識。認知過程維度由低至高分為六類:記憶、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和創新。此分類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教學目標、過程與結果系統性的評估,已應用在《測繪專業英語》課程[9]。下面以《地球科學導論》[10]教材為例,說明其分類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2.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始端和末端,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與整個教學過程息息相關,最后亦為教學結果評估提供依據。要確立教學目標,首先要區分《地球科學概論》所包含的知識類型:(1)事實知識:明確地球科學所涉及的相關知識,如地球是圓的事實;(2)概念知識:認知各種概念,如什么是地球系統、徑流和蒸發量;(3)程序知識:認識輸入和輸出的計算步驟,如推算地球年齡的計算;(4)元認知知識:以上述知識綜合理解和評價相關事物,如建立思維導圖記憶知識[11]。
上述教材可以確立教學目標,分為如下四層:(1)對地球科學有基本的認識:可通過了解和記憶事實知識,把握整個課程結構,與事實知識和元認知知識對應;(2)對概念知識的認知:可通過回答課后思考題理解并區分各種概念的類同與差異;(3)對某部分有深入的認知:可通過閱讀書目文獻與該部分知識相結合,以及與元認知知識對應,檢測現有的理解水平;(4)對某部分有創新性的認知:能與相關學術前沿相銜接,可通過創新生成新的知識和認知。
上述教學目標與此分類法認知過程維度相對應:(1)對應記憶:須記憶地球系統的基本知識;(2)對應理解和運用:須理解某一部分的知識并運用知識解答課后思考題;(3)對應分析和評價:須分析閱讀書目中文獻與該部分知識的相同和差異,并對其異同點進行評價;(4)對應創新:須對該部分知識融會貫通,并結合該部分相關學術前沿提出自己的觀點。在具體實施教學活動中,須根據實際教學活動情況對教學目標加以調整,使之達到更好的效果。
3.施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途徑,其實施須循序漸進。教師可在上課首5分鐘播放地球科學課程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對后續的內容有大概的理解,隨后通過教師講解與活動便可達到記憶層次,透過教師互動提問和回答加深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課堂完結前,教師再次提出不同的思考問題,讓學生有更宏觀的理解,并在下次課再反復提問相關知識,達致元認知的體驗。
結合前沿學術文獻或自選題目做1―2次口頭報告,提出創新觀點和看法,達致相互自主學習。目前互動率占課程四分之一,要達到課程國際化水平尚有一段距離。
4.評估教學結果。教學結果評估是教學過程的直接反映,目的是檢測是否達到教學目標。下表是2015年的期末考試題型分類,分為簡答題(8小題,32%)、論述題(4小題,36%)、分析題(2小題,32%)。通過上述的目標分類理論,對考試題型作出定量的評價(表1)。
由上表統計,基礎的記憶和理解層次占32%,運用和分析分別為18%和50%,分析部分比例較為臃腫,既沒考核認知過程維度中的評價和創新部分,亦沒涉及知識維度中的程序和元認知知識,體現了教學結果評估的缺陷,不利于評估學生評價和創新的能力,亦沒顧及學生的操作(即程序)與聯系和綜合(即元認知)的能力。因此,采用此分類檢測有助于教師更全面提高教學效率;未來可適度將比重放在評價和創新層次的知識上,在今后的考查中增加操作與聯系和綜合的內容。
四、結語
新布魯姆目標分類法在國際化課程開展的技術上提供了較好的范例,將其應用于地球科學概論國際化教學實踐中,有利于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高效地評估教學過程。以武漢大學測繪學院為例,此目標分類法結合學院政策的支持、良好師資的參與、充足經費的投入、以及全英語或雙語的實施,能夠有效推動課程國際化進程,而《地球科學概論》課程國際化的成功實行,也將為其他課程的國際化提供有益的借鑒。
摘 要 本文從文化與地球科學文化入手,認為建設與發展地球科學文化,傳播地學知識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必然要求;通過分析地質工作者所具有的特質,認為地質工作者是地球科學文化傳播的支柱力量,要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以期通過發揮地質工作者作用,建設與發展地球科學文化,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用文化的力量促進社會發展。
關鍵詞 文化;地球科學文化;傳播;地質工作者
人類演化進程中自始至終都貫穿著文化這一主線,它伴隨人類的產生與發展而產生、積淀、升華,是社會實踐與人類文明的必然產物。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物質文化生活愈加豐富,文化在國家發展、民族進步中的作用更加突顯??梢哉f,文化已經變成一種戰略資源和寶貴財富,在是一個民族、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成為提高全民整體素質的根本所在。用文化的力量促進社會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們的必然選擇。
時代的發展呼喚文化的提升、文化的創新與文化的重塑。在這一過程中,地球科學文化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方面,地球科學的發展要求地球科學文化的進步??萍寂c文化的相互需求、互動共進是人類文明演化的特點,也是人類科學技術發展的一種趨勢。從地球科學的整個發展過程來看,地球科學的探索史也是地球科學文化的發展史。目前,在文化、經濟、科技一體化趨勢下,地球科學文化不僅僅具有意識形態特征,它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生產力;另一方面,地球科學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化的子體系,地球科學文化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一脈相承。從最初的山頂洞文化到人對各種自然現象的認識乃至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等,文化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進程幾乎都能看到地球科學文化的影子。無怪乎有人說“中華地學文化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文化創新史”。地球科學文化的加強必將啟迪人們反思自己的文化,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及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
地球科學的進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地球科學不僅僅要作為一種專門知識被人們接受,而且要作為一種文化在全社會傳播,要深入到大眾的理解中。建設與發展地球科學文化,傳播地學知識是人類應對日益嚴重的社會和自然挑戰、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然要求,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必然要求。發展地球科學文化最基本的是要在地球科學與公眾之間架起橋梁[ 1 ]。發展科學事業,推動國家高技術的發展,是科技工作者的職責。普及科學技術也是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這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是歷史的發展與變革賦予他們的使命?!霸跉v史上,科學普及一直是科學家與公眾交流勾通的重要方式,也是科學家服務于社會的重要途徑。富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始終將科學普及視為自己責無旁貸的使命,因此,科學家的雙肩上同時擔有兩個重任,一個是探索和揭開科學的奧秘,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任務是把科學告訴公眾”[2]。在地學領域,地球科學文化的普及與傳播,就是地質工作者將地學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告訴給公眾,深入到普通民眾的理解中。
傳播地球科學文化應以“普及地學知識,提倡地學方法,傳播地學思想,宏揚地學精神”為己任,以提高公眾地學文化素養為宗旨,以促進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為歸宿。其中首先涉及的是“人”的作用,在建設地球科學文化的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地質工作者的作用,才能真正構筑起地球與人類協調發展的坐標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當然,地球科學文化的傳播與普及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化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許多人的工作才能完成。但,其中地質工作者是地球科學文化普及與傳播的支柱力量,這是由他們的特質決定的:
第一,地質工作者是地學知識的掌握者,他們工作在第一線,地質行業的第一手資料來源于他們。因此,地質工作者具有傳播地球科學文化的先天優勢。這是地質工作者能夠承擔起傳播地球科學文化責任與義務的基礎條件。
第二,地質工作者因其工作的性質而具有豐富的閱歷。江河湖海、山川平原,處處留下的足跡為地質科學文化的普遍傳播拓開道路的同時為地質工作者開展地學文化傳播準備了豐富的素材。
第三,地質工作者中的很多都是多才多藝,能夠將專業的知識與成果開發轉化成為適合不同層面人群理解接受、能廣泛傳播的文化產品。使地球科學文化傳播具有豐富的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更有利于地學知識向全民文化的轉化。
第四,地質工作者具有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精神。從中國地質事業起步開始,地質工作者就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堅持不懈、拼搏進取。地質行業精神是地質工作者傳播地球科學文化并不斷取得進步的精神保證。
另外,地質工作者普遍受到過較好的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理解力強、嗅覺敏銳,能夠利用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開展傳播與普及地球科學文化的工作。
地質工作者所具有的優勢與特點要求他們走在建設與發展地球科學文化的前沿,承擔起發展、傳播地球科學文化的責任與義務。地質工作者要率先研究、總結與發展地球科學文化,認識其內涵,積極營造良好的地學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讓全社會認同地球科學文化。作者認為,傳播地球科學文化,擔負起歷史使命要求地質工作者首先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第一,轉變觀念,否定地球科學是地質工作者的專利,這是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建設地球科學文化的前提條件。地質工作者要在建設和發展地球科學文化中有所作為就必須跳出行業的小圈子,著眼于整個社會的需要,使地球科學文化植根于地質隊伍,繁茂于普通民眾。
第二,加強學習,在進一步加強地質工作力度,儲備地學各分支學科知識的同時,認清自己在傳播地球科學文化方面的責任,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努力在地質行業內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隊伍,為地球科學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強根固本。
第三,重視文化產品,按照市場規律運作,在充分利用、整合現有資源基礎上、加強研究、不斷創新、推出有特色、有市場的地學文化精品,不斷創作出高水平、影響廣泛的科普作品,推動地球科學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
第四,強化行業精神。地球科學文化的傳播與普及、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長期龐大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地質工作者充分發揮地質行業精神,長期努力、堅持不懈。
第五,地質行業的決策者,是地質工作者群體的重要一分子,應該在地學文化的傳播與普及過程中積極創造條件,改善環境,建立、健全機制,為發揮地質隊伍的作用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財力、物力保證。
地球科學文化的普及宣傳工作是地質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但僅有行業內人員的參加還是不夠的?!翱破展ぷ鲬撌且豁椉榷▏摺?,應該受到全國上上下下、各行各業的普遍重視[3]。地球科學文化融入社會能夠引導人們探索面臨的全局性、系統性問題,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觀,可以為地質工作者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地質事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我們要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用文化的力量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