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4 11:17: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一篇企業文化建設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山有了流水才有靈氣,有了茫茫林海和鳥語花香才有了生機。
人有了筋骨才是錚錚鐵漢頂天立地,有了血脈才能龍騰虎躍、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企業文化于企業是根基、筋骨、血脈,是高山之流水。
企業文化建設的厚重是決定企業深度發展的重要因素,厚重的企業文化底蘊能形成強力的磁場,“厚德載物,積賢為道”是企業品牌建設的根基。藍鯨大廈經過三年的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已基本完善,底蘊也已較為厚重,但完善的企業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盡善盡美,厚重的文化底蘊需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而點積,對企業文化底蘊的積累企業應施以大愛,不宜厚此薄彼。晚報進房間,讓住在藍鯨的客人在閑余之時看看張家口的民生新聞,了解一下張家口城市的變化及政策。鮮花敬住客,每一位進駐客房的客人都能見到床鋪上的鮮花與巧克力,這種細微的安排體現了藍鯨企業的人本、和諧,展現了厚重的企業文化底蘊。發展、人本、卓越、和諧為企業哲學,完善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卓越的根基,是企業的筋骨和血脈。藍鯨企業是發展中的企業,發展中的企業應有自己的載體,用來宣傳自我、展示企業人文、激勵員工奮進。企業內部刊物是企業文化的一個亮點。發展中的藍鯨可以創辦一本月刊雜志展示企業文化,發表各部門動態,刊登企業所發生的好人好事、員工的征文作品及廣告,將它辦成一本圖文并茂的高檔彩色雜志刊物。
企業內刊是由企業內部員工策劃、組稿、進行版面設計等完成,而這不光是給內部的同事欣賞,更重要的也是對外很好的宣傳窗口。企業內刊是企業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企業內刊是發揮員工才干,傾聽員工心聲的一個很好的載體。一個好的完整的內部期刊啟動計劃包括每期的重點宣傳內容,所宣傳知識積極向上、正確,能引導員工朝著進步的方向走。除重點宣傳內容外,其他版本同樣需要做好規劃,擬訂每個版塊所應反映的主題,比如晨鐘暮鼓、員工心曲等(這些可以根據所需而制訂,也可借鑒社會上辦得較好的雜志)。內刊制訂前需要了解公司高層的意圖,需要鼓勵內部員工多投稿,多寫建設性的建議,同步實施一些獎勵性措施;可以每個部門設立一名通訊員,進行組稿與撰稿;可以定期討論一下有關議題是否合適;可以安排一至兩名員工在工作之余做新聞調查,及時將公司各類動態形成文字等等。
古人云: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企業領導要了解員工的思想審時度勢,同樣員工也需要清楚公司高層領導的意圖,竭力配合企業不同時期所制定的發展戰略政策。企業內部雜志,就是企業在高層領導與員工之間搭起了一個相互了解、互相配合、共同發展的平臺,使領導與員工同心同德,為企業發展形成百舸爭流之勢。同時,賓客看到此雜志也能感到這是一個發展、人本、卓越、和諧的企業!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是否具有良好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內涵能否適應包括內部員工和外界顧客在內的所有與企業發生各類關系人群的需求,直接關系到企業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問題,與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能否堅持“以人為本”地建立和不斷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每個企業經營管理者都必須充分認識到堅持“以人為本”建立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把企業文化建設放到企業基礎建設的重要位置來抓,加大企業文化建設的力度,不斷提升企業文化水平,使之更加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和市場競爭的需要,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堅持以人為本,才能培育出獨具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要把企業的優良傳統、價值觀念、品牌形象、服務理念、經營目標、行為準則等等有關的方面,都融入到每個職工的思想和行為之中,體現在企業的各項工作之中。
理想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使員工感到寬松和諧的、有一定的壓力也有更多的動力,能夠不時取得成功感和成就感的愉悅的工作氛圍。也應該是使顧客、潛在用戶、周邊人群等與企業接觸和發生關系的所有的人都能夠感受到優質服務、細微服務和溫馨服務的氛圍。
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既要通過有形的品牌、產品、司容、司貌、司徽、服裝等予以展現,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員工的精神風貌、工作效率、服務水平、組織紀律性、創新能力以及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寬松和諧的氛圍等各個無形的方面得到體現。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在本質上屬于“人的工作”的范疇,因而必須“以人為本”,圍繞人(內部員工和外部顧客)的需求來建立,并根據人群需求的增長而不斷予以完善和發展。
二、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的企業規章制度,是優秀企業文化賴以建立、保持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優秀的企業文化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必須通過一定的條件培養和打>,!
但是,企業規章制度實施的對象是員工,推行的效果如何,也主要看它是否適應員工的文化層次、接受能力和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因此,就必須在各項規章制度的制訂和實施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予以落實,才能更有效地使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理念等通過這些規章制度的推行來予以實現。
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的和不斷予以完善的企業規章制度,既是創造優秀企業文化的重要前提,又是優秀企業文化得以維護、延續、發展和進步的基本保證。因而我們必須緊緊圍繞企業的發展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地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使企業和員工的各種行為活動、內部和外部等各個方面相互關系的建立和調整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優良的適應企業經營發展的企業文化,實現企業文化的不斷提升和創新,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三、堅持以人為本,吸引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
要建立、保持和不斷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就必須重視廣大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全體員工吸引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因為企業的主體是人,企業的各項活動要靠廣大員工的共同努力來完成。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的綜合體現,要通過廣大員工的思想觀念、精神境界、理想追求、是非標準、日常行為來體現,企業文化的建立和發展必然需要廣大員工的共同參與。
倡導積極進取、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培養員工主人翁責任感、敬業精神和協作奮斗的團隊精神,使廣大員工普遍增強“司興我榮、司衰我恥”的思想意識,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一個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同時從提升服務品位入手,大力提倡親情介入和換位思考,組織全行開展大討論,弘揚誠信、合規、盡職等職業價值理念,切實提高文明規范服務水平。
最大限度地吸引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還能夠保護好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首創精神,達到企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進一步提高企業文化的建設水平,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后勁,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推進企業健康而全面的發展。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生存是基礎,發展才是硬道理。求得生存與發展是所有企業的期盼,它必須滿足多種因素。在這眾多制約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因素中,惟有人的因素最重要位居第一位。因為其它因素最終都要通過人這個載體去實現去完成,沒有人因素的存在,其余因素的價值將無法得到體現。因而,在一個企業內,人的智慧、力量得到了有力發揮,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壯大。作為企業的管理層,管理好人的資源是當務之急。那么,如何充分發揮人的資源優勢呢?又如何做到堅持以人為本呢?
我認為:首先,強化培訓員工的技能水平,不斷開闊視野。
在我們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的同時,還要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的作法,或從優秀的企業中邀請某一方面專業技術人員、高層管理人員對本企業的員工進行培訓教育,幫助提高,從而達到推動全體員工業務技能的目的;或將少數員工送出去到別的企業實地考察學習,學習他人先進技能的同時,切身感受他們的治企管企方略,不斷開闊思維,從而發現本企業的治企管企不足,為以后的企業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及時“調頻”,讓員工與企業產生共振效應。
隨著勞動用工體制的改革,社會保險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人們的思想觀念徹底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不再似過去那樣無論企業條件好壞與否,經濟效益高低與否死抱一個單位不松手。現在的人們思想活躍,“跳槽”的念頭在大腦中頻現。如果企業效益暫時低迷,員 工會以寬容的心態去理解,他們會以滿腔的熱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企業出謀劃策,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共同實現雙贏。
第三,相互溝通,讓員工時時刻刻融入到家的親情中。
每當企業有較大舉動時,往往是企業高層領導有參與決定權,而占絕大多數的員工就要享受到這種獻言獻策的權利。但是在現在員工們眼里,企業中的大事都是領導們說了算,認為企業真正的主人應該是為數不多的領導層。在這種觀點的驅使下,作為企業員工只有埋頭苦干的份,喪失了為企業大家庭建言獻策的機會。長此以往員工們雖有微詞卻無人理會,大傷其感情,直接導致了企業的管理者與員工感情貌合神離,影響著企業的精神狀態。為此,要吸引廣大員工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就不能使員工只滿足于作為各項活動的被動參與者,而是要積極鼓勵他們主動成為企業文化的建設者和締造者。只有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建設的東西,才更能夠集中廣大員工的智慧,才更能夠被廣大員工所接受,才更具有可行性和約束性,才更能夠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實現良性溝通,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群體性的輿論氛圍。
總之,企業的發展就是人的優勢競爭,人的智慧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與否決定著企業發展壯大的勢頭。從中外優秀的企業管理方法中可以看出,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只有高素質的員工,方能締造出優秀的企業,建設出優秀的企業文化。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經驗。
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兩門科學,有其各自的側重、特點和目的追求,按其各自的方向發展,不能混為一談,人為地捏到一起。
1、從性質上看,思想政治工作以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行有組織、有意識的教育,使廣大黨員和群眾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掌握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它具有鮮明的黨性、思想性,本質上屬于政治工作范疇。企業文化是產生于發達國家的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它是通過培育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對員工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追求企業整體優勢,具有明顯的管理性、經濟性,本質上是經濟管理問題。
2、從內涵上看,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著重對人的思想政治觀念、世界觀、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施加影響,以便調動積極性,服務于生產建設。而企業文化是在企業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全體成員共識共守的行為規范、傳統作風和價值觀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
3、從內容上看,思想政治工作是對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基本路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公德及艱苦奮斗的教育,培養"四有"職工隊伍;同時,對職工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思想問題、情緒問題和行為問題進行疏導、解決。從方式上看,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動,其運行方式是在黨委統一領導下,主要是進行系統教育、正面灌輸,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
4、企業文化建設的活動是由企業領導人倡導,員工參與,靠全體員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體驗,逐步養成,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二、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發展才是硬道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生產經營來開展,企業的一切工作,都要為改革和發展服務。思想政治工作同樣如此,不能脫離企業的生產經營這個中心,否則流于形式,收效不大。把- 1 -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結合得緊密的企業,職工思想穩定,凝聚力強,改革穩步推進;反之,脫離生產經營,或者服務生產經營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則往往流于空洞的說教,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每個企業都非常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來開展,并不斷地實踐著這種理念。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科學發展"的企業精神,"信譽為本、竭誠服務、客戶至上"的經營宗旨, "以人為本、以質創優、管理增效、服務至周"的質量方針,"誠信鑄就品牌、創新促進發展"的經營理念,激發職工參與企業生產活動的積極性。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緊密結合,作為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和載體。立足企業,面向員工,溝通信息,加強交流,展示形象,為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發揮作用。
摘要: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經營哲學和原則, 解決問題和制定決策的方式。它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已經日益顯著。在對此有個正確的認識的基礎上,我國企業要在文化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企業領導的作用,建立以人為本和適應企業發展不同階段需要的企業文化,在借鑒發掘整合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 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發展 核心競爭力 競爭優勢
過去評價一個企業的好壞,人們往往只看業績,但現在開始關注一個企業的文化。業界已經達成共識: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使企業產生持續性競爭力和凝聚力, 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它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有資料顯示,在美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40年,日本企業為13年,而中國企業只有 5~8 年。1億元門檻往往成為我國民營企業不可逾越的一條死亡線。而回顧20世紀70 年代《財富》雜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強企業,可以發現大約1/3的公司已經銷聲匿跡。究其原因,無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業文化造成這些企業無法不斷更新自身以適應不斷出現的機遇和挑戰。正如香港經盛國際執行董事葉生所說:“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企業因文化而繁榮。”
一、企業文化對我國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企業文化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成功的企業文化是確保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它能夠使企業具備自我改進的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優秀的企業文化會使企業員工產生歸屬感,對價值有共同的認識,從而吸引、留住人才,提高了企業對人才的競爭力。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產品的價值,從而增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對于處于轉型時期的企業,健康的企業文化也能夠降低個人影響力在企業中的過分存在,從而為企業的平穩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第二,企業文化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企業文化對外是企業的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成功的企業文化融合了個人與工作的關系,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公平、信任的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的每個成員都會主動地為公司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企業員工也能實現自身最大價值。優秀的企業文化還有助于提高員工地整體素質,有利于企業更快的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
第三,企業文化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文明建設。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包括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個方面。事實證明,在現代的企業建設中,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不但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培育優秀的企業精神和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還有利于創造企業和社會的健康和諧關系,是推動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一方面,企業通過運用文化的手段,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就會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另一方面,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只有不斷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為發展生產力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大主體,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發展,也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也是對企業員工進行教育和培養的過程。它運用各種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范員工的行為,通過倡導企業精神來引導員工樹立理想和信念。所有這一切,對促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具有很現實的作用。
二、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企業文化建設要想在實踐上成功,必須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所屬行業特性,創建個性鮮明,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現階段,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充分發揮企業領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企業領導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維護者和管理者,他們的思想意識,個人品行與道德準則、思維方式與習慣,價值觀與經營哲學,直接決定著企業文化走向和實質內容。可以說企業文化與企業領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任何優秀企業文化雖是企業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但更凝聚了企業領導的智慧與心血。
企業文化建設需要企業各部門之間多層次、全方位的協調與配合,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只有企業領導在人力、物力、財力給予大力支持,才能推動企業文化的發展。同時,企業領導是企業文化的龍頭,領導的言行舉止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對員工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企業領導只有自覺地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文化才會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入。因此,作為企業領導,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僅應當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倡導者,更應成為企業文化的維護者和管理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員工做出表率,也成為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的代言人。必須要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不僅與企業經濟效益緊密聯系,對企業的社會形象、長遠發展等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企業領導要把企業文化建設提到戰略高度,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培養核心競爭力。
2.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企業是人的集合體,它的存在與發展是人創造的。只有“依靠人,為了人,尊重人,塑造人”企業才能更好的向前發展。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基礎是企業文化。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強化以人為本的意識,使企業成為全體員工都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共同體。要結合企業的特點和發展的走勢把企業文化建設溶于各項活動之中,使員工在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能汲取企業文化所帶來的營養,為構筑一流的企業,雕塑凝聚力極強的戰斗群。企業要做到惟才是舉,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構建一個人才成長的平臺。積極創新人才機制,努力做到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全面、準確地識別和評價人才,公正、公道地對待人才,選好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 務。
3.調整不同階段的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的成長要經歷創立、成長、成熟三個階段。對于不同階段的企業,其文化建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對于處在創業期的企業,其核心目的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所以,必須建立一個科學完善的激勵機制,企業文化應著重體現對員工的關懷,使員工對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充滿信心。當企業進入成長階段,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公平合理的內部環境,企業的組織結構需要合理調整。這時的企業文化建設應在激勵機制基礎上,建立有效的績效機制,對員工的獎罰要分明,分工要明確,用有效的管理制度來維持企業的良性發展。在企業步入成熟階段后,企業往往集團化,企業的運行相對平穩。這個時候企業往往容易出現大企業病,員工的工作效率降低,責任感下降。如何保持企業的活力,激發創新意識,推動企業改革,是這類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這時的企業文化建設應該在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強調危機意識和培養開發人才上下功夫。另外, 在企業處于并購階段時, 要注重融合各個企業的子文化,形成包容并購企業的獨特文化但又有共性的大企業文化。
4.在借鑒發掘整合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世界上所有的企業都處在經濟結構、社會制度、文化價值觀的激烈沖撞與重組之中。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如何創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容回避的難題。我們企業首先要理智、辯證地對西方企業文化加以分析,發現其中的優劣,從而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避免不假思索全盤西化的錯誤傾向。但更為重要的,是要發掘祖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眾所周知,企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優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僅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無不得益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義禮智信”,從現代經營管理的角度去詮解,我們就會發現理想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仁義禮智信”的統一體。通過吸取儒家倫理思想之精華而建立的企業文化,能幫助企業提高其自身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在市場上贏得公眾的信賴和贊譽。此外,我們要建立高度整合的現代企業文化,摒棄傳統經濟中的粗放型文化,結合自身特點,吸收西方企業文化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整合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以應對新形勢下的挑戰。
聯想的領導人柳傳志有個著名的比喻“房屋圖”。他把企業比作一棟房屋,地基是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屋體是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屋頂是各種技術性的職能管理。他認為國內更多關注的是屋體和屋頂,對地基這個部分說不清,而中國企業的問題更多地是出在地基部分。21世紀是文化管理時代,是文化致富時代。企業文化將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企業管理的最重要內容。正如同GE公司前任總裁韋爾奇所闡述的,如果你想讓列車時速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馬力;而若想使車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須要更換鐵軌了。資產重組可以一時提高公司的生產力,但若沒有文化上的改變,就無法維持高生產力的發展。因此,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提高經營業績,創造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
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這是人貴思想的最早詮釋。美國學者德魯克認為:“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財富”,另一位學者托斯.沃森說:“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于能否激勵員工的力量和才能”。古今中外志士仁人莫不達成共識:在所有的企業要素中,人是最關鍵的,堅持人本主義文化理念,培育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業成敗興衰的關鍵之所在。
郵政獨立運行以來,市場競爭激烈,郵政市場逐漸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不參與市場競爭,郵政企業就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郵政企業在觀念上雖有所轉變,但其整體的企業文化建設還是停留于原有的基礎上,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郵政市場的開拓和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提高。所以,建設新的郵政企業文化,更好地為郵政經營服務,應成為郵政企業著重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郵政企業文化的內涵。
郵政企業文化就是郵政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用以規范企業行為的一個強有力的價值觀念、經營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一種不成文的綜合規則體系。是內在地產生于企業自身,得到全體管理者和員工的認同與維護,并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日益強化,最終成為企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企業文化的內容可用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來涵概。企業精神是企業宗旨、經營理念、工作目標和具體行為的總和,是企業文化的核心。郵政企業的企業精神應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普遍服務意識。郵政企業屬于社會基礎設施,是社會公用性行業,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的普遍服務應是郵政企業文化著重強調的理念。作為郵政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應具備強烈的服務意識,樹立“用戶就是上帝”、“用戶就是衣食父母”的觀念,真誠而高效地為用戶服務,贏得郵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提高。
2、質量保證意識。“質量是第一生命線”。郵政企業要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提高每一個員工的工作責任感、事業心和業務操作技能。這就要求郵政企業文化應積極倡導質量意識,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郵政服務,滿足用戶多層次需求,促進郵政業務發展。
3、市場第一意識。“用戶需求什么,郵政就要提供什么”。買方市場的形成,把郵政全面推向市場,郵政企業要從過去的用戶圍著郵政轉改變為郵政企業跟著用戶跑。當前,傳統郵政市場的不斷萎縮和新型業務的激烈競爭,要求郵政企業不僅要適應市場,而且要不斷提高競爭力,積極參與市場調研,開發郵政新業務,開拓郵政新領域,以市場為龍頭,以用戶為中心,推進企業的發展。
4、全面效益觀念。郵政企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必須實行集約型經營,加強內部管理,切實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提高。所以,郵政企業文化應突出成本和效益觀念,倡導提高資本盈利率,增強企業經濟實力,不斷提高員工福利待遇,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5、改革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原動力。只有創新才能天地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誰善于改革創新,誰順應時展潮流,誰就擁有競爭主動權。在當今傳統郵政業務疲軟、新型業務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郵政要想立于不敗之地,鶴立雞群,郵政企業文化就必須倡導企業員工敢于在經營業務、經營理念、制度、技術、服務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提高企業應變力。
6、民主團隊精神。郵政企業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其運作過程需要全程全網、聯合作業。應著力培養員工的集體榮譽感,要引導員工樹立局興我榮,局衰我恥,一利皆利、一損俱損的主人翁意識,將個人的前途命運和企業的發展前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努力把企業建設好。郵政企業文化必須倡導民主管理,倡導團隊精神。企業領導層在決策時,應該廣泛征求企業員工意見,并要加強與員工間的溝通,建立起融洽的氣氛,達到群策群力的效應。
企業形象是指社會大眾和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整體印象與評價,是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在社會上樹立起來的知名度,是企業開拓市場的無形資產。郵政企業塑造的企業形象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塑造郵政產品形象。郵政產品即是郵政為用戶提供的各方面業務服務。郵政經營的六大業務及其他各項延伸業務和增值業務,都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郵政要通過為客戶提供優質、可靠的服務來塑造郵政業務的形象。
2、塑造服務形象。優質服務既是用戶的需求,也是郵政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通過“樹創”活動和行風建設,堅決杜絕“冷、硬、頂”現象,本著“迅速、準確、安全、方便”的原則盡量為用戶提供方便,真誠而高效地為用戶服務,樹立優良的行業風氣。
3、塑造員工隊伍形象。培養具有現代文明意識的、復合型的高素質經營隊伍、技術隊伍和營銷隊伍,在企業的各項活動中,能拉得出去,打得響。
4、塑造企業環境形象。優化郵政經營生產場所,為用戶創造一個舒適、寬敞的用郵環境。
5、塑造公共關系形象。強化企業宣傳,加強與各方面的溝通、協調,爭取社會對郵政的認同感,擴大郵政企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6、塑造企業標識形象。在郵政生產經營場所,要突出“中國郵政”企業標識宣傳,使“中國郵政”這個品牌深入人心。
二、郵政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
1、以弘揚企業精神為中心。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概括,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員工的精神原動力。每個企業都有著自己的企業精神。所以,全面推進郵政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牢牢地抓住企業精神這個中心。
2、以員工隊伍建設為基礎。現代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一切工作都需要通過員工來實現,其基礎在于員工。所以,必須把培養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最根本的措施,以提高人員素質為龍頭,拉動企業文化建設。
3、以服務企業經營為目的。 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保證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所以,當前的郵政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企業“扭虧增效”這個中心工作開展,為企業經營服務,達到企業經營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三、緊密聯系實際,選準企業文化建設的突破口
企業文化建設的突破口,指的是在規劃建設企業文化時,必須聯系本企業的實際,選擇最有代表的、最有影響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打開局面,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深入發展。
選擇企業文化建設的突破口,主要的做法有:一是把企業目前比較突出的矛盾作為突破口。比如當前國家對郵政儲蓄政策進行了調整,一些職工對這種政策的調整很不理解,有的人甚至認為郵政儲蓄這個“金飯碗”丟了,郵政就再也沒有前途,對企業發展喪失了信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當把開展“愛局為家”和“我為企業作貢獻”等活動作為突破口,廣泛開展企業文化活動,鼓勵職工提出企業發展和新業務開發的合理化建議,運用各種手段強化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形成一種人人愛 企業、人人為企業謀效益的文化氛圍。
二是選擇一些亟需解決而又見效快的問題作為突破口。以我局為例,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戶對通信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日益提高。根據這一新情況,我局在全局開展了廣泛、深入的通信服務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文化活動,如開展“我為企業作貢獻”主題演講活動,舉辦郵政職工禮儀培訓班,開展“服務之星”評選活動,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企業管理和通信服務水平都躍上新臺階,進一步增強了我局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樹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指的是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它對企業的安定和發展至關重要。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企業間的競爭,主要還是人才的競爭,也是企業凝聚力的較量。因此,要使職工自覺地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把企業的興衰與個人的前途聯系起來。
增強企業凝聚力,關鍵要搞好企業文化建設。要使職工愛廠如家,企業首先要象個“家”,使職工真正愛得起來。只有使職工在這個“家”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情味,具有安全感、信任感和優越感,才能心悅誠服地為這個“家”的存在和發展而拼搏。所謂“士為知已者死”、“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講的就是這種向心力和凝聚力。這對于國有企業尤其是虧損企業更加需要。
樹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增強企業凝聚力,目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工作入手:一是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提高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發揮人格作用,取信于職工群眾;二是堅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則,創造一個使企業成員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實現自我價值的良好環境;三是樹立具有時代特色的先進模范人物,發揮先進典型的導向作用;四是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職工的民主和參與意識,滿足職工的“參與感”;五是關心職工生活,為職工排憂解難,增強職工的“歸屬感”;六是塑造富有魅力的企業形象,增強職工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加油站是中國石油與社會聯系最密切的部分,是展示中國石油品牌和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陣地。加油站企業文化建設,應做好幾項工作:
1.用統一文化塑造人。
加油站員工絕大多數是市場化用工,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加油站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盈利能力。加油站的文化建設應注重團結人、凝聚人,用優秀文化塑造人,使優秀的企業文化理念入耳入腦、深入人心,并逐步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同時,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和良好的成才環境,為立志成才的員工提供展示聰明才智的機會和舞臺,營造“人適其事,事適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用人環境,使每位員工都能發揮最大潛能,成為企業的棟梁之材,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和諧發展。
2.用制度管理約束人。
加油站是個小企業,加油站管理規范是加油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油站的文化建設,應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設。加強加油站文化建設,首先就要嚴格貫徹落實《規范》,按照“加油十三步曲”和“收銀六步曲”的要求,規范經營行為,提高業務技能。其次,應強化“管理創造效益、細節決定成敗”的觀念,要求每一位員工必須從細微處做起,從小事入手、關注細節,把小事做細,細中出精,小中見大。特別是站容站貌、前庭、便利店、廁所、生活區等直接與顧客接觸的各個環節要重點關注,要細中求細,細致入微,細中出文化。
3.用真誠服務留住人。
加油站是服務窗口,尤其是在服務成為商品重要組成部分的今天,建設以顧客滿意為核心的服務文化,應該成為加油站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經營工作中,應認真貫徹落實“關注細節、用心去做”的服務理念,把客戶滿意視為永遠的追求,堅持一切為客戶著想,創造性的滿足客戶的需求,以自己的企業文化,引導消費,潛移默化地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做到一次服務留住顧客。
4、以良好形象吸引人。
加油站是企業的形象窗口,所以應該注重形象建設。站容站貌要整潔有序,統一包裝,統一標識,各種商品定置擺放,站內設備整潔有序。員工的儀容儀表要整潔、精神、干練。應注意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及時反映企業和員工搏擊市場、開拓領域、創新思維、打造品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提升企業形象。也可根據自身市場的實際需要,開展大型推廣活動、文化營銷、專項促銷、媒體廣告和贊助公益活動等多種宣傳和促銷活動。
5、以本質安全保護人。
加油站一般處于鬧市區、集鎮和交通要道,人員比較密集,經營的油品屬于易燃易爆物品,安全工作責任重大。因此,加油站文化建設還應注重安全文化建設。關注員工健康從健康時開始,注重職業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強加油站建設,從設計到施工、運行,確保工藝科學,設備完好,沒有隱患;引導員工樹立“一切事故均可以控制和避免”的理念,教育員工嚴肅勞動紀律,嚴格操作規程,嚴守崗位紀律,以一萬的努力防止萬一的失誤。
通過幾年來的企業文化建設實踐,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融入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經營管理工作。
企業的興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來自于企業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該發揮企業文化的滲透作用,把企業文化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和經營管理,實現企業管理與文化理念的對接,使員工既有價值觀的導向,又有制度化的規范,內化與固化相結合,文化與管理溶一體,隱性與顯性相融合,剛性約束與柔性導向優勢互補,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2、企業文化建設要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企業文化建設首先應該搞清楚要解決什么問題,怎樣解決。離開了針對性,就可能無的放矢,影響效果;缺乏可操作性,就可能成為紙上談兵,無法落實。只有同時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才能在解決問題中形成“文化競爭力”。
3、建設企業文化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
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繼承的發展。既要注意繼承企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又要學習借鑒社會發展和管理進步的新成果,才能形成富有文化底蘊、時代特征、企業特色的文化體系。
4、企業文化建設要重視完善管理制度和提升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要前提。企業管理制度的建設不僅要著眼于規范員工的行為,更要著眼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制度既有約束力,又有向心力,從而使企業上下形成了蓬勃向上、開拓創新、奮發圖強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石油石化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培育起來,并共同遵守的目標、價值觀、行為規范的總稱。從廣義來看,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物質文化和精神文件的總和。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的精神文化比物質文化更重要一些。從狹義來看,企業文化主要是指企業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合。企業的精神文化不是虛幻而空洞的口號,雖然它常常是通過某種口號表達出來的;如果說作為硬件的物質文化容易在短時期內形成,那么,企業的精神文化則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形成;而一旦企業形成了自己的精神文化,就是為企業造就了強大的助推力;相對于企業的物質財富來說,企業的精神財富更為寶貴。企業的這種精神也可以說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一種體現,當這種價值觀形成一種精神的動力,就會為企業創造越來越多的利潤。
一、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傳統精神特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所擁有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意識和信念。企業精神是一種個性化非常強的文化特征。每個成功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企業精神。石油行業之所以在當時以大慶精神為代表,主要就是因為大慶精神代表了整個石油行業的發展步伐。
㈠、以大慶油田精神為代表的普遍性
自中國建國以后,提出要甩掉貧油的帽子,于是大慶精神就在中國工業中大放光彩。“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立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這種石油企業特色精神所體現出來的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法寶,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優良傳統與優秀品質,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這種精神口號適應了當時時代的發展,這種獨特的企業文化精神就在石油行業中就大放光彩。長期以來,這種以大慶精神為代表的中國石油工業企業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培育和倡導。九十年代時期,總書記曾指出:“在實現四化的過程中,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特別要發揚大慶精神。”從大慶的這種精神我們可以看到,大慶的優秀企業文化精神從可去到現在可以說是我國工業企業的一面旗幟。
㈡、以鐵人精神為代表的奉獻精神
以人為對象,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重在企業價值觀的建設,在當時企業文化工作者的勞動主要是由企業的政工干部負責,主要是把當時先進的思想、理論、觀點灌輸到職工頭腦之中,轉變他們的觀念,變革他們的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文化思想覺悟,激發他們投身改造世界、創造世界的熱情及向上精神。這種覺悟和積極性是早期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結果,也可稱為精神產品。精神產品這種“虛”的東西是不是沒有價值呢?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意識和物質是辯證統一的,意識反映物質又反作用于物質。當物質被意識反映時,物質變精神;當意識反作用于物質時,精神變物質,以大慶油田為例,由于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大慶油田已經連續五十年保持高產溫產紀錄。
“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干的奉獻精神等。這種鐵人的奉獻精神無疑對我們石油工作的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把我國石油工業的生產建設與企業精神文化工作建設推向了一個高潮,這種精神并且一直在延續,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鐵人精神”是王進喜同志崇高思想、優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國石油工人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石油行業企業文化工作領域里的優秀精神食糧,又是企業文化中英模人物的杰出代表。正如列寧所說:“觀念的東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企業文化工作是把先進的思想意識通過鐵人的奉獻精神傳給了每一個職工,成為石油領域職工奉獻精神的代表,于是群眾就要以極大的熱情按照先進思想指引航向去,這一途徑就是實踐。也正是通過這種實踐,石油工人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得以極大的開發利用,精神變成了物質,“虛”轉化為“實”。
在當時以鐵人為代表的企業文化工作的奉獻價值主要是通過教育和陶冶石油行業職工的情操,間接地創造財富,創造價值。無疑,在物質生產的價值中,包含著企業文化工作的價值因素。務虛和務實辯證統一是企業文化工作的基本方法論原則。企業文化工作的性質和特點,表明它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程。
㈢、“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為代表的組織紀律精神與“三個面向、五到現場,三條要求、五個原則”為基準的嚴格管理精神
“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在當時,我們黨通過在對鐵人奉獻精神的提煉之后,通過加強對企業文化工作的這種轉換,轉換到了企業生產與管理中。“對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四個一樣”于1963年由李天照井組首創,得到的高度贊揚,并與“三老四嚴”一同寫入當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工業部工作條例(草例)》,作為工作作風的主要內容頒發。“四個一樣”是黨的優良作風和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同油田會戰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國石油廣大職工自覺堅持標準、嚴細成風的真實寫照。
三個面向是指,面向生產、面向基層、面向群眾,五到現場是指生產指揮到現場、政治工作到現場、材料供應到現場、科研設計到現場、生活服務到現場。實行五到現場,有利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避免瞎指揮;能更多的傾聽群眾呼聲,理解群眾疾苦,及時的解決問題,激發工人群眾的積極性;更好的改進工作作風,促進干部為群眾、基層服務,在推進公司各項工作建設的過程中,提倡這一傳統作風仍具有現實意義。
“三條要求,五個原則”所積淀的文化精神是:質量觀念,效率觀念、效益觀念,安全、文明生產觀念等。這些觀念體現了當時以大慶石油人科學求實的精神,符合油田生產建設的客觀要求。
這種在當時通過我黨的領導干部以言傳達身教來形成一種獨特的傳統優良的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特性
,直到今天我們仍舊能夠尋到它的身影。這是作法是石油工人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與科學管理求實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一個致高的提升點,通過這種無私的精神與原則要求,將中國石油的這種企業文化融匯到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去,它是在當企業文化工作中最基本、最典型、最生動的概括和總結。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我們的愛崗、敬業、奉獻、進取精神。
二、現時期石油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問題
㈠石油企業文化教育與時展缺少共融
研究和把握企業文化工作的性質、特點及其規律,對于鞏固已有建設成果,開拓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中國工業的支柱產業石油工業自然也不例外,然而,面對當今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和相互激蕩的各種文化思潮,石油行業企業的企業文化工作整體上卻明顯落伍了。反思企業文化工作的現狀,我們會發現:重形式、輕內容,重布置、輕落實,以不變應萬變。一說學習,無非是開會念報讀文章;一說宣傳,無非是貼標語造聲勢;一說關心職工生活,無非是看病號送溫暖,無非是多搞幾場文娛活動……這些套路不是沒用,而是幾十年下來成了老生常談,就慢慢失去了應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結果造成了今天石油企業大量優秀員工的流失,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缺乏,企業組織行為感召力的喪失,同時,石油企業一直沉浸于這種傳統的企業文化工作精神,缺乏對新的客觀世界的一種正確的認識,缺乏對現代科技成果的運用,更缺乏的是企業企業的目標與個人價值的共同實現,在社會信息網絡四通八達的情況下,石油企業企業文化工作的這種優勢已風光不在。
㈡、石油企業文化工作離現代高科技太遠。
以鉆井、采油企業單位為例,大部分中老職工都在生產一線,常年地處荒郊野外,很難能夠與現化企業的發展融為一體。一方面,石油企業隊伍人員老化,素質偏低,對石油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缺乏了解,和科技人員很少聯系。由于觀念偏重傳統,方法偏重經驗,已經對許多變化不適應,對許多現象不理解,對許多事物看不慣,對許多活動插不上手了;而另一方面,現在石油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多由企業的政工部門提出,職工對一般的政治教育不感興趣,卻對一些品位高、信息量大的報告會十分歡迎;對光會講大話、空話的政工干部不屑一顧,卻對具有豐富知識的“學者型”領導敬佩有加,說明了新時期職工對企業文化工作科學化、信息化、知識化的追求。離當代青年人也太遠。還有一部分新參加工作的年輕職工,他們在網上建立屬于自己的主頁,發表自己的見解,隨心所欲地閱讀、鑒賞、交流,他們的知識積累更新及思想成熟的過程,比其他各類人群都快得多。與這些從小受著中西方文化熏陶和各種觀念影響的青年人相比,許多從事企業文化建設的政工干部的知識水平不如他們高,思想觀念不如他們現代,對新事物的認識和接受不如他們敏感和迅速……這些現代年輕人的思想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為企業文化傳統的思想工作所指導所左右了。
我們通過對鉆井、采油基層的職工通過走訪與觀察得出,高科技的差距通常在生產一線,這種與人的溝通已經變得越來越大了,
三、改變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推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石油企業的企業文化工作如果依然墨守陳規,依然讓那些形式主義和華而不實的東西耗費我們的精力和聲譽,就很難適應現代化的迫切要求,就要嚴重地脫離廣大群眾。實踐表明,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現代化勢在必行,而且,不少石油企業已開始踏上了現代化的道路。總體來說,離“真正形成科學創新的機制、真正站在高新科技的前沿、真正吸引廣大青年”的“現代化”要求尚有一段距離。
㈠、油田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要與優秀傳統的企業文化精神的發展結合起來
以上我們所說鐵人精神、組織紀律精神等等這種獨特的優良傳統,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繼續傳揚下去。通過關心每一個職工的利益,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在新形勢下的企業文化工作,必須高度重視我們石油職工的物質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問題,才能調動廣大石油職工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奉獻精神。
利益是企業文化工作的起點和歸宿。我們不能只說奉獻不回報,只說工作不休息。馬克思曾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和他們的利益有關。”我們企業文化工作是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維護一定的利益關系,企業文化工作是無法回避利益的,因為市場經濟已把人們的利益動機和欲望充分激發出來了,不講利益,不參與市場的交換與競爭是無法生存的,如果企業文化工作仍沿襲過去空對空的模式,不僅難以奏效,還會使人反感和厭惡。所以近年來,一些石油企業越來越重視職工的正當利益,關心他們的生活,維護他們的權益,解決他們的困難。以大港油田公司為例,在職工正常工作休息的前提下,已經連續四五年建立起了有薪年假機制,這種機制就是讓在生產一線的單位職工在付出自己青春與年花的同時,作為石油企業也想到他們的這種回報,讓他們能夠真正體現企業的這種企業文化工作并不是一種空洞的說教,而確實讓職工的個人利益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只有如此才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才能達到企業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
石油企業文化工作要體現“石油的和諧與發展”,就要緊密結合時展的新特點,積極尋求滿足職工群眾多層次、多樣性文化和物質需求的新方式;就要緊密結合人們接受信息途徑發生的新變化,認真探索運用互聯網拓展企業文化工作的新手段;就要緊密結合石油企業改革、穩定與發展的新形勢,努力形成企業文化工作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的新機制。
㈡、讓“服務石油職工”成為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主旋律
雖然時下對石油企業金字塔尖的精英十分看好,但作為塔的基礎--最廣大職工對石油企業的貢獻卻不容低估。“群眾利益無小事”,從這個意義上講,石油企業的企業文化工作就應該把“為職工服務”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接受職工需要不需要、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這個“市場”的檢驗。過去人們總認為企業文化工作就是說教,就是居高臨下地教導人、管住人和限制人的,而對人的需求和利益卻往往關注不夠。殊不知,新時期最有活力、最有成效的企業文化工作就是為群眾服務最積極、最到位的企業文化工作。如果只一味地強調石油企業的整體利益而否定或取代群眾的個人利益、物質利益和眼前利益,就會讓群眾感到企業文化工作就是動員他們“奉獻”和“吃虧”的,是讓他們“放棄”和“犧牲”利益的,久而久之,群眾必然會對企業文化工作產生排斥心理。特別是在當前石油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利益格局不斷調整,各種觀念不斷碰撞,石油企業職工的思想情緒容易波動和浮躁的情況下,企業文化工作只有真正搞清楚職工在想什么、要什么,煩什么,多做到疼人心、暖心人、穩人心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文化工作溝通心靈的調節功能、解疑釋惑的疏導功能、穩定人心的凝聚功能、團結鼓勁的激勵功能和雪中送炭的服務功能。
㈢、借助先進的網絡媒體與先進的科學管理讓石油企業文化工作踏上發展快車
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上快速傳播、同步交流、信息檢索、電子商務等功能的廣泛運用,也給我們石油行業的企業文化工作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暢游于網絡之間,瀏覽最新的國內外新聞,在論壇上發表觀點,去聊天室交流情感,相對于坐在會議室聽報告、學文件,自然更具魅力。現在許多石油企業已在互聯網上開辟了企業文化工作網站,利用網站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宣傳先進典型、政策法規、調查研究,開辦電子報刊等,使事
與理、情與法、形與聲等有機地交融在一起。如建立《廠務公開》網頁,設立“經理信箱”、“書記信箱”、留言簿,開設“職工論壇”、聊天室等欄目,將職工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全部在網上公開,讓職工自由發表各種觀點、言論,隨時隨地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與建議,及時答復或解釋職工提出的問題,使各種矛盾和問題得到及時化解。網站使石油企業文化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大,視野更加開闊,內容更加豐富,速度更為快捷,功能更加擴展,是企業文化工作現代化的理想的宣傳工具。結合現代企業管理的科學管理方法,把石油企業文化工作融入管理之中,納入一種量化的考核。企業文化工作機制的現代化標準,就是精干高效。要改變企業文化工作在低層次上循環、低水平上重復、自嘆聲中弱化的現狀,就必須與現代石油企業經營管理機制相適應,必須滲透到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實現管人、管生產與管思想的有機結合。其實,企業文化工作原本就是石油企業管理工作的應有之義。這是因為,石油企業管理離不開對人的管理,職工的思想狀況也正是在管理過程中才表現得最真實、最充分,而企業文化工作恰好是最善于做人的工作的,兩者“軟”“硬”融合,可以使企業管理職責行使到哪里,企業文化工作就覆蓋到哪里,企業文化工作與石油企業管理工作形影相隨,同頻共振,相得益彰,形成良性的互動互補。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和適應生存環境變化過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及其表現形成的總和,是企業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通過對傳統文化的不斷繼承發展和對外來文化的不斷消化吸收,經過不斷創新形成的企業管理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
一、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
(一)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國有企業做強做優的戰略選擇
國有企業的發展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國有企業既是先進文化的創造者,也是先進文化的實踐者,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擔負著極其重要的責任,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濟基礎。先進的國有企業文化與先進生產力發展相適應,才能正確地反映職工的利益和要求,從而促進國企的改革與發展和做強做優國有企業愿望的實現。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對于一個國有企業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無論是拓展文化對品牌的影響力和擴張力,從而提高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還是獲取市場經濟競爭的主動權、制勝力和做強做優的先機,都必須要以擁有和掌握先進的企業文化為前提。“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文化”。生動地說明了企業文化的重要地位,也指明了國有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
(二)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是國企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國有企業的管理雖然不是依靠先進的企業文化,但它是形成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托。一個國有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做到持久的繁榮,必須要依托于高起點、高層次的企業文化,并把企業管理方法的核心從制度上轉換到文化上來。由此可見,先進的企業文不僅能夠促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推動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還可以塑造國有企業自身的形象,打造國有企業的文化品牌,從而實現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的目標。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使先進的國有企業文化符合國有企業發展的規律,通過國有企業文化的建設不斷激發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文化逐漸深入到職工的思想行為之中,滲透到國有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融入到國有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國有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已成為國企生存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同時,國有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動力,對提升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推動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強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具體措施
(一)塑造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
一是塑造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要參與市場競爭,就必須要做到以顧客為中心,以顧客滿意(CS)為宗旨。所謂以顧客滿意為宗旨,就是要從顧客的立場出發來思考問題,從顧客的角度分析市場需求,以顧客滿意為目標,真正做到“一切為顧客著想”,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體貼和關懷客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顧客既是上帝”的理念。國有企業在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管理理念的陳舊。我國世貿組織的加入,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想把這種挑戰轉化為機遇,國有企業應該組建一套相應的管理機制,以先進的管理理念武裝自己,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契約+精神”的工作氛圍,使全體員工樹立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及服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營造人才脫穎而出的國有企業氛圍
對于傳統的員工的管理方法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要有強化制度管理的力度,又要講求柔性管理的策略,在管理中為員工創造一定得晉升空間,建立一種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一是構建人才培養、生成機制,增強國有企業的凝聚力。國有企業要積極引進人才和有志之士,并為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營造寬松、舒適的工作氛圍,要善于聚才、用才和留住人才為我所用。這就要求國有企業為員工營造施展才能與智慧的舞臺,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高層次需求。不斷探索國有企業文化、管理、技術、服務、營銷的演變方向,并同步實現創新就是國有企業領導者的職責。
(三)創建優秀學習型組織國有企業
只有比強大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和更好,才能持久的保持其獨特的競爭優勢。國有企業建立學習型組織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得力的組織措施、恰當的切入點和強有力的國有企業文化的支持。一是樹立學習型價值觀。國有企業要想成為真正的學習型組織,首先要使全體員工達成學習的共識,使學習成為每一位員工的自覺行為,樹立把國有企業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的價值追求。
三、結束語
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決定了企業能否在市場上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我國傳統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思想為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提供了有價值的文化資源,對企業文化建設有著科學的指導意義和深遠影響。傳統思想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主要應用在三個方面:
一、以德治企,彰顯“德文化”
企業文化的功能偏重軟管理,主要對員工進行“心的建設”。《論語為政》篇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光靠行政手段來管理,百姓只求無罪罰,而不以違法為恥;用德和禮來管理,則能使百姓明辨是非,知榮避辱。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應當在以法律手段來規范員工行為的基礎上,不斷引導他們的價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往更高層次發展,以實現個人行為由他律轉向自律。這反映了構建“德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彰顯好“德文化”,就給企業文化建設提出新要求。
1、彰顯“德文化”,要以德為先。把“立德”作為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好的品德是為政、做人、辦事的根本。德之于個人,是個人品德;之于家庭,是家庭美德;之于職業,是職業道德;之于社會,是社會公德。我們要把以德治企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培養員工良好的德行,促使企業員工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反之,企業就會人心渙散,效益下降,好企業也會被搞垮。
2、彰顯“德文化”,要以心治心。企業要帶著濃厚的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感情上與員工融為一體;要經常深入員工,聽民聲、察民意、切民情、悉民心,把解決思想問題落實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把解決實際問題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同時,深入開展道德教育,以增強廣大員工的道德感、責任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榮辱感,自覺接受文化洗禮,主動按企業文化的要求進行自我管理,遵守企業各項規章制度,從而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
3、彰顯“德文化”,要以“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法治階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初級階段,是德治的基礎和保障;德治階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高級階段,是法治的最終目的。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以法治企的同時開展以德治企,以調節企業人際關系,穩定生產秩序。企業不能簡單地靠扣發獎金、停發工資、下崗辭退之類的辦法來約束員工;不能簡單地把人當作“經濟動物”,我們要尊重人的感情,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如果只講物質和金錢,不講理想,不講道德,企業就會失去共同的奮斗目標,失去正確的行為規范,變成赤裸裸的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企業”的客觀性、真實性,讓“德文化”在法治和德治的有機結合中彰顯無限魅力。
二、以和融企,倡導“和文化”
培養企業整體意識與團隊精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儒家學說“禮之用,和為貴”、“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是以維護社會穩定與群體和諧為宗旨,強調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自覺把個人融入群體,以保持整體和諧、穩定。這充分說明了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在培養企業整體意識與團隊精神中的重要作用。企業文化的目的無外乎謀求內外團結,讓員工自覺參加企業活動并承擔責任,維護企業的利益和榮譽。這是“和文化”形成的社會歷史背景。要達到這個目的,倡導好“和文化”,就必須通過以培育“和為貴”價值觀為主的各種有效舉措來打造企業團隊精神,強化企業向心力、凝聚力。
1、倡導“和文化”,培養員工團隊協作精神。集中廣大員工的智慧,把員工的利益期望與資本結合成“利益共同體”。大力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倡導集和諧、融洽、共識于一體的勞動關系或者“和文化”。在濃厚的和諧融洽、同舟共濟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培養員工團隊協作精神,增強他們的事業心。
2、倡導“和文化”,鼓勵員工全心全意工作。號召員工為實現企業目標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企業發展增添強大動力;培養員工樹立以企為家的“和文化”,家和萬事興,使他們清晰地認識到企業的命運與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認識到自己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回報,進而激發他們的勞動熱情,使之全心全意工作。
3、倡導“和文化”,賦予員工民主管理地位。依靠員工共同辦好企業,讓員工成為企業真正的主人,使他們想主人事、操主人心、干主人活,真正把自己和企業融為一體,形成“和文化”大環境、大氛圍、大格局。同時,要不斷加強企業民主管理,賦予員工參與民主管理的主人翁地位,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對于重大決策,企業要廣泛聽取和征求員工的意見;鼓勵員工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企業上下和睦,左右協調,相敬相親相融。
三、以人興企,建設“人文化”
人是生產力要素中最積極、最活躍、最具主觀能動性的因素。“人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心工作,“人文化”的本質是人才建設,只有突出人才建設,發現人才、重用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儲備人才,讓人才價值最大化,“人文化”才能建設好。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即“為政在人”。儒家“仁”的主張,其實也是“人文化”。只有實踐“以人興企”的人本管理思想,才能達到“仁”的境界。因此,企業務必要按照“人文化”思想開展各項工作。
1、建設“人文化”,要“識才”。“識才”是建設“人文化”的重要前提,表現為尋求人才,在于發掘人才。要通過各種途徑千方百計地發現人才,特別要通過提高員工素質,挖掘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把“人文化”推向新境界。這正如德國學者馬克所說:“發掘人才將是企業邁入21世紀工作的重心。工廠設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發掘出優秀的人才,并激發他們的才能。”此言充分表明發掘人才對建設“人文化”的重要性。
2、建設“人文化”,要“重才”。“重才”是建設“人文化”的貫徹落實,表現為重視人才,
在于開發人才。尊重、重視人才,調動、開發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每一個細節,如:關注員工衣食住行、言談舉止;在做出決策前,企業能聽取和征求員工的意見;遇到困難或者意見不一致發生爭議時,能耐心地聽人把話講完,盡可能地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等。這就是“女為悅已者容,士為知已者用”的人文環境。只有充分尊重、重視人才,人才才能為你所用;只有人才為你所用,“人文化”才能繁榮,企業才能昌盛。
3、建設“人文化”,要“用才”。“用才”是建設“人文化”的深入推進,表現為善用人才,在于優化人才。以人為本,讓每個員工的能力和價值得到充分體現。遇才而不識才是無才,有才而不用才也是無才。用才、用好才是“人文化”人才建設一個事關成敗的方面。要堅持用人所長,鼓勵人才競爭,提倡人才優化。
4、奉公克己、身體力行、廉潔勤政,加強“人文化”中的領導人建設。建設領導文化是架起通往卓越企業文化的橋梁,是繁榮“人文化”的先決條件;以廉生威是塑造企業“領導人”特別是企業主形象的關鍵,企業“領導人”特別是企業主在企業活動中處于中樞地位,直接代表企業文化標志性特征,其行為充分體現文化建設的內容,而企業“領導人”特別是企業主形象又是企業形象的核心。因此,有必要讓清正廉潔、干凈干事等傳統美德成為企業“領導人”立身之本。古人云“輕財足以聚人,律人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人們說松、竹、梅——“歲寒三友”很可貴,“歲寒三友”之所以可貴是因為她們經得起風霜雪雨的考驗,只有經得起風霜雪雨考驗的人才能創大業、成大事,這就要求我們企業“領導人”做到:
(1)、要端正官念:奉公克己。企業“領導人”要時刻牢記“位為民正,權為民用,利為民謀,欲為民行”的做官理念,切不可濫用權力,損公利已;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發揚民主,廣開言路,自覺接受組織監督和輿論監督,克服家長作風。
(2)、要率先示范:身體力行。企業各級“領導人”的威望,不是靠上級封出來的“官”威,也不是靠手上權力壓出來的“權”威,而是靠自己的言行、人格、形象樹出來的威望。作為一名合格的企業“領導人”,不但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和高超的管理水平,而且要有廉潔勤政的高尚品德,一身正氣的人格魅力。如果自身不正,以權謀私,甚至貪污受賄、腐化墮落,造成企業資產大量流失,就不可能帶領員工做好工作。
(3)、要嚴以律已:廉潔勤政。企業“領導人”要做到“不仁之事不為,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干”,受得住艱苦,頂得住誘惑;在工作上照章辦事、不徇私情;在經濟上克勤克儉、不占不貪;在生活作風上不斷檢點、不逾正軌;要“慎權、慎欲、慎微、慎獨”,能經受住權力、金錢、地位、美色和人情的反復考驗。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我國的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也成為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一個關鍵性問題。在對企業文化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研究和實踐中,筆者以為:企業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管理開發,存在雙向的共生效應和互補效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同時,整體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反過來又能促進先進企業文化的建成。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人力資源開發
近幾年來,隨著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我國的全面推進,企業文化建設也成為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一個關鍵性問題。在對企業文化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研究和實踐中,筆者以為:企業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管理開發,存在雙向的共生效應和互補效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同時,整體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反過來又能促進先進企業文化的建成。
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利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企業文化是上世紀80年代在行為管理模式基礎上產生的最新管理理論,是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并成為企業全體成員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企業員工歸屬感,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通過樹立正確的經營思想、良好的企業精神、高尚的倫理道德和明確的企業目標,以規范企業員工的思想和行為,最終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成長。它對內表現為企業精神,對外表現為企業形象,其作用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凝聚力、激勵力、約束力、導向力和輻射力。
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方面,主要通過精神、制度、物質三個層面得以體現。
在精神層面,主要是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鼓舞士氣,營造一種獨特的精神氛圍;其強調的是員工的主觀精神狀態,表現形式為企業精神、企業風氣和企業目標。
在制度層面,其強調企業實現目標的最高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它反映了企業的系統整合能力,在執行文化方面為員工提出了標準和規范,使員工能夠按照企業既定的方向與目標同步發展,其表現形式為管理制度和企業風俗。
在物質層面,文化管理強調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如在企業標識、員工儀表、廠容廠貌、企業文化傳播模式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界定,使員工的精神面貌和企業整體形象都得到了強化。
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其主要通過心理管理來優化員工的心智模式;在認知、行動、意志、情感、價值、目標等方面對員工進行深層次的引導,深化員工的自我開發意識。優秀的企業文化能給員工帶來團結和諧、富有激情的工作生活環境,能使員工產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產生較高的期望目標和較大的動力,促使員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向自己期望的目標努力奮進。
1.2企業文化可以深化員工的價值理念,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改造員工的道德人格,凝聚員工的心智思想,強化員工的奮斗精神。在現代企業中,員工的學歷層次、知識層次越來越高,企業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具體管理中,切實體現對員工永遠的尊重,才能贏得員工對企業的忠誠。
1.3企業文化對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導向作用。在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以企業文化為導向,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第一、將企業的價值觀念與用人標準結合起來。要求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對應聘者進行嚴格的培訓,在制定招聘計劃時要有專家的參與;在招聘面試過程中,應優先選擇對本企業文化認同較高的人員。第二、將企業文化的要求貫穿于職工
教育培訓之中,可以通過員工培訓方式來推廣企業文化;這種培訓既包括職業教育培訓,也包括非職業教育培訓;尤其是非職業教育培訓方面,要改變以往那種生搬硬套的模式,而采取一些較為靈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動、非正式團體、管理游戲、管理競賽等方式,將企業的價值觀念在這些活動中不經意地傳達給員工,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行為。企業管理界人士普遍認為,豐田的成功經驗是:積聚人才,善用能人,重視職工素質的培養,樹立良好的公司內部形象。作為企業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部分,豐田公司的員工教育培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第三、企業文化的具體要求必須融入員工的考核與評價中。時下大部分企業在評價員工時,都是以業績指標為主;有些企業也提出道德標準的考核,但對德的考核內容缺乏具體的解釋,也缺乏具體量化的描述,未能起到深化企業價值觀的作用。在考核體系內,要將企業價值觀的內容注入,作為多元考核指標的一部分。對企業價值觀的培養要通過各種行為規范來進行,通過鼓勵或反對某種行為,來達到詮釋企業價值觀的目的。第四、企業文化觀念的形成,要與企業的內外溝通機制相結合。只有達到上下溝通、步調一致的標準,才能在員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認同感。這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不單要處理技術性細節,也不單單是人力資源部門獨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參與其中,以形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合力,逐步形成在市場競爭中獨有的競爭優勢。
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來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管理當局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
2.整體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能促進先進企業文化的形成
無論任何企業,不論它的規模大小或自動化程度高低,它的正常或者是高效運行的根本都是“人”。吸納認同本企業的企業文化理念,擁有良好品行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員工群體,尊重員工、服務員工、培訓員工,幫助員工擬定和實現個人與企業共同愿景相一致的職業生涯發展計劃,提高企業的內在文明程度等,這些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人力資源競爭力提升的根本。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軟環境,它在無形之中引導著每一位員工的行為,在無形之中獲得競爭的優勢。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資源,就是要塑造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明確的價值取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業員工群體,就是要把企業管理者的經營理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等整合到員工中去,是用以規范企業員工行為的一個強有力的規則體系;它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培養起來的。
3.要創造一種能使全體員工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企業管理者最重要的事,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任務,它關系到整個組織系統的運行和發展系統工程。
眾所周知,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其目標就是使每位員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最大的利益空間,使企業達到最大的績效目標,從而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但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有很多的問題擺在管理者面前。現在大多數企業的狀況是,能夠招聘到優秀的員工;但如何留住員工,充分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使員工工作達到最大的主觀能動性,卻無從做起,這種情況在國有企業特別嚴重。企業要想留住優秀的人才,并且要用好自己的員工,就要讓員工有一種歸屬感;企業必須具備足夠的親和力和良好的工作軟環境,即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建立在人本管理之上的,它與人力資源管理是一種互相推動、互相制約的關系,兩方面的努力要齊頭并進、雙管齊下,最終達到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因此,在各項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中,要非常注意積極促進企業文化觀念的形成。
3.1企業在制訂每一項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時候,都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企業價值觀,并堅持將這一觀念貫穿人力資源管理過程的始終。企業及其管理者必須承認,員工是企業最為重要的資本,他們不僅值得信任,而且需要被尊重和被關照,他們每個人都有自我成長和發揮自身潛力的內在動力。
3.2努力貫徹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勞資政策。由于社會上不同的人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同,企業在招募和挑選新員工時,要重視以企業價值觀為標準選人選才。在日常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制定符合企業價值觀的勞資政策,并貫穿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全過程。
3.3為員工提供就業保障和相對公平合理的報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與員工之間相互信任關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兩個方面的制度落實作為基礎的:一方面在并非員工個人出現問題的條件下,企業應盡量避免因外部原因隨意解雇員工,從而為員工提供一種相對長期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是企業為員工提供包括高于市場一般水平的工資獎金和福利,以及一整套報酬方案,并且使員工有機會分享企業的利潤。
3.4通過工作組織的調整和參與管理,在員工中創造一種團結向上、共同奮斗的價值觀。它包括:建立企業與員工雙向溝通的正式渠道和員工參與管理的辦法,確保員工受到公平對待,并切實保障員工享有參與管理的機會,以真正達到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堅定不移執行企業決議的目的。
3.5企業應廣泛運用工作輪換、在崗學習、脫產培訓、內部晉升、組織團隊、績效評價以及職業生涯設計等各種手段,來幫助員工進行自我提高和自我發展,盡量滿足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摘要】企業文化只有植根于企業才能決勝市場,只有落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推進企業文化落地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是找準切入點,采取各種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拓寬文化落地途徑。
【關鍵詞】企業文化 落地 途徑 方法
所謂企業文化的落地,是指企業文化被職工接受并自覺執行。文化理念只有從深奧的哲理式文化走向通俗易懂的大眾文化,從書本中走進員工心里,得到廣大員工高度認同和領悟,才能真正落地,進而才能生根、開花、結果。
企業文化是做大做強企業的戰略問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在一個企業內部,解決企業文化落地的關鍵首先在于理念的認同,實現職工與企業核心價值觀的一致性。這種認同,不是簡單的指全體人員對企業確定的核心理念在概念上的知曉,甚至是朗朗上口、倒背如流,也不僅僅是指職工對文化理念在涵義上的認可、同意,而是要求職工對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完全、衷心地擁護,并在日常行為中自覺體現。
因此,企業文化的落地是個系統的工程,從狹義上說是文化理念的推廣、滲透、考核與完善過程,但廣義上看,是企業本身成長的過程,是一個長期動態演變的過程。她包括三層涵義或是三個環節:企業文化從企業最終確定的理念轉化為全體職工認同的觀點;從理念層面的口號轉化為制度層面的規則;從紙上印的、墻上掛的理念口號和制度規定轉化為大家的自覺行為。這三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的。要解決好落地問題,需要注意把握以下三個關鍵。
一、夯實企業文化落地的基礎
首先要進行廣泛動員,提高員工認知度。通過講座、動員會,利用展板、板報、宣傳欄、手冊、廣播、vcd、幻燈片等形式對推進企業文化落地進行廣泛、深入、全面的宣傳。通過整齊規范的理念牌、標示牌,讓全員對企業標志、理念形成初步認識,使企業進行文化建設的內容、形式和重要意義,在員工頭腦中形成整體概念和印象。
其次要加大學習宣傳力度,提高員工認同度。編寫《員工手冊》等企業文化宣傳資料,下發到每個員工手中。利用分部門學習,召開專題會集中學習,分組座談交流心得體會,撰寫學習心得等方式加深全員對企業理念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視覺識別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從深層次領悟和認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為切實推進文化建設奠定基礎。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說:“熟悉本公司是每個員工的必修課,因為只有熟悉本公司情況,才有可能把公司情況介紹給你的客戶,反之,必會引起客戶的懷疑。”
二、找準企業文化落地的切入點
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形式,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推進企業文化落地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是找準切入點。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提高全體員工綜合素質為出發點和切入點,著力培養全員主人翁意識、職業道德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1、從細微處著手,強化人的品質。
“細節決定成敗”是海爾集團信奉的格言,他們從產品的生產、銷售、售后服務都始終如一,最終躋身于世界500強行列。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細節都是人做出來的,產品質量如何、企業發展如何,最終取決于每個員工的品質。強調從認真佩戴工作牌做起,從準時上班、準時到會做起,從節約一張紙、一度電做起,從強調每一個工作細節做起,教育全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克服每一個缺點。只有不斷超越自我,才有實現卓越的可能。優秀的個人,凝聚的團隊,必然能打造出卓越的企業。
2、提高執行力。
要重視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執行技能。要提升企業員工的整體執行技能水平,一方面在招聘過程中要挑選具備較強執行技能的員工,另一方面在企業內部進行持續的職業化訓練,主要是通過執行技能培訓和對職業技能運用的考核來實現。要切實做好理論培訓和實踐錘煉,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為人員提供培養鍛煉條件,員工個人也要通過自學等形式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在不斷學習和實踐鍛煉中逐步提高執行能力。
一把手應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積極的執行者,沒有領導者的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企業價值觀,從源頭上講,就是企業家的價值觀。只有領導者身體力行,堅持推進,使領導者的觀念與職工的自覺踐行上下結合,融為一體,企業文化建設才能開展起來。
三、拓寬企業文化落地的途徑
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功近利。在推進企業文化落地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創新思維、不斷進取,采取各種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拓寬文化落地途徑。
1、豐富文化生活,體現人文關懷。
落實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為員工提供盡可能寬松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建設文化體育活動場所,豐富企
業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生活,為員工生活休閑提供方便,要營造充滿信任與親情感的文化氛圍,讓員工團結友愛、精神飽滿、情緒高昂,積極投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推動企業和諧發展。日本企業在80年代的突飛猛進,其中最為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在企業中營造充滿信任與親情感的文化氛圍。
2、強化制度文化建設,規范企業管理。
制度、辦法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推進企業文化落地過程中,企業要將企業文化內容形成相關的企業管理制度,這就是變無形為有形,變柔性為剛性,形成人規范化、人性化的約束機制,為企業文化的持續推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
要規范戰略制定,明晰業務流程。在企業戰略制定時,必須保持嚴謹的態度,不能朝令夕改,以便執行者能堅定地按照該方向執行下去。同時,在龐大的業務網絡中,要找出幾條主線,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明晰企業的每一個工作流程,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簡單的東西量化,用流程來推動執行者的工作,讓執行者通過該流程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做,能使企業管理不斷向科學化、制度化方向發展,使企業文化真正落實到企業的各個工作流程中。
3、傳播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理念向外界的傳播,不僅是企業形象提升、品牌塑造的需要,也是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鼓舞和激勵的需要。企業通過實踐自己良好的社會責任承諾“做得好”,再通過文化理念和文化造勢“說得好”,塑造出良好的社會形象,員工就會以身為中一員而自豪,從而充分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改善職工的心智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中說:“心智模式的核心是支配人們行為的理念。而現實中,不少人的上進心經常被一些錯誤的理念包裹著,妨礙了他們正確地認識事物,使個人和企業的發展都受到影響。”所以,讓企業文化落地,不可缺少的一步是改善職工的心智模式,讓先進的文化抵制、排除消極文化。對企業來說,要建立以人為本的激勵機制,對工作態度好、效率高、業績突出的個人進行獎勵,進行重點宣傳,讓努力工作的員工獲得更豐厚的物質回報,滿足其更深層的精神需求,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降低員工的離職意愿;要塑造有價值的愿景,為員工描繪出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的遠景,確立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的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讓員工在企業中有強烈的歸屬感與責任感,心甘情愿地為企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忠誠與才能,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力量。
對 企 業 文 化 建 設 的 探 討這次去呼盟、興安盟及山東的青島、煙臺等供電局學習、考察體會頗深,通過他們的經驗介紹,查看資料以及和黨群部門人員的交流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我感到每到一個局都能感受到他們不同的企業文化氛圍,這種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是長期以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一種積淀,它對每一位員工的工作、思維、生活方式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能夠看出這種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在影響、激勵著每一位員工,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去愛崗敬業、努力拼搏地工作。我的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人位本,注重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企業文化在企業員工思想中的滲透,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去做大量的工作。煙臺市供電公司下屬的蓬萊供電公司,他們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同時,在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用他們的話說這是蓋樓打底子,企業文化很多東西是在員工的工作、言行中體現出來的,所以員工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文化建設。對員工的教育 、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為本就是把人視為管理的主要對象和企業最重要資源。企業文化模式必須以人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識,通過企業全體人員的積極參與,發揮首創精神,企業才能有生命力,企業文化才能健康發展。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文化,它需要強調對人的管理,并把 強調“人”的重要性有機地融合到追求企業的目標中去。另一方面,企業員工不僅是企業的主體,而且還是企業的主人,企業要通過尊重人、 理解人來凝聚人心,企業文化要通過激發人的熱情,開發人的潛能,來極大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更有凝聚力 。
二是通過打造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行業、地域、民族文化等特點的品牌,來營造積極的,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體現特色,建設比較充備的企業文化體系。煙臺供電公司深刻的認識到只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從本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出發,建設具有本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才能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對公司發展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他們將本企業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種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創造突出個性的煙臺電力文化。煙臺電力公司文化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創新”兩個字,比如,他們積極文秘雜燴網打造“魅力彩虹”服務品牌,作為煙臺供電公司“真誠服務,共謀發展”的標志,強化“魅力彩虹、服務煙臺”和“始于客戶、終于客戶滿意”的新型服務理念,追求完美,制定了“服務作風零距離、服務質量零缺陷、服務紀律零違紀”的供電服務“創三零”目標,同時,提出把“以人為本,創新高效、服務社會”的煙臺電力價值觀滲透到企業文化的各個環節,鑄成了“嚴謹、求實、高效、創一流”的企業精神。為提高企業在社會上的知名度、信譽度、美譽度,營造一流的企業文化氛圍奠定了基礎。
三是建設全方位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主要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煙臺供電公司他們的物質文化建設底蘊很深,因為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顯象文化,它是企業生產、經營和文化娛樂等方面的環境、條件、設施等物質要素的總和,較為直觀地表現出一個企業的文化氛圍、精神風貌和管理水平,所以,你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他們濃厚的、獨特的文化氛圍。他們把行為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主體,行為文化它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關于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活動,另一類是關于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行為活動,他們重點培育、挖掘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和人際關系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形成了煙臺電力獨特的企業文化。煙臺電力公司把制度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他們把制度文化建設與管理科學緊密結合起來。因為制度文化與管理科學息息相關,它體現了一個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規范化,并影響著企業行為,又處延到外顯文化中去。他們在研究制定企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加強企業管理過程中,主動導入企業文化概念,“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充分體現和落實;讓每一位員工牢固樹立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加強企業管理的意識,使企業文化與加強企業管理融會貫通,密不可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企業的勞動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績效考核等各項管理制度,使企業管理制度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并且日益與國際管理接軌。他們進行專業化扁平化管理流程再造,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運作軌道,干部員工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修改和完善企業的各種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并認真抓好落實;建立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考評機制,結合企業改革實際,完善和推行《崗位規范》,形成在“以人為本”原則指導下,以法治企、特色鮮明的“管理文化”。精神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煙臺電力公司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根據自身企業的特點,注重對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哲學、管理信念、企業用人之道以及企業內部的主導標語口號和企業對外宣傳用語的提煉和確定,并宣傳貫徹落實,使之成為規范企業和員工行為的信念和準則,形成了煙臺電力特有的品牌文化,同時他們把企業文化建設延伸到黨風廉政建設中,深入開展廉潔文化建設,他們把文秘站-您的專屬 秘書,!制度建設作為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保證,制定了廉潔承諾責任制度,“廉潔平安帳號”管理制度,廉潔監督信息通報會議制度,廉潔考核獎懲制度,廉潔文化理論研討制度等。他們的這種作法值得我們借鑒。